欧阳南野先生文集摘

  

  欧阳南野先生文集

  

  

  卷一 书(嘉靖已丑至甲午 内集一)

  答章介庵 #

  人之心,各有所明,各有所弊。

古之圣贤亦必亲师取友,好问好察,然后能去其所弊,以适于道。

助我之憾、启予之喜,孔子犹有望于其徒,而离索之久,子夏不自知其过,况吾辈乎。

仆自问学以来,诚赖朋友讲习切磋,而后此心之是非、义利、公私、邪正取舍渐明,而克治渐密。

故尝自念,人不可一日而不求友。

  答陈盘溪 #

  后世之学,正坐信此不及,乃自生枝节,自作艰难,以成其意见,不思吾身动静语默、行止久速、视听食息、知识思虑,莫非良知之所为,而一毫之人力无所与焉。

……人惟不能循其良知而作好作恶,用智自私,是以动静语默之间,皆失其则。

……故君子之学,循其良知而不自私用智以凿其天命耳矣。

静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中,中非静也;动而循其良知也,谓之致和,和非动也。

盖良知妙用有常,而本体不息。

不息故常动,有常故常静。

常静常动,故动而无动,静而无静。

故凡动而无静、静而无动者,物也。

良知,心之神明,妙万物者也,体用一原、动静无端者也。

知此则知致知之功矣。

……循良知而无所亏欠之谓致,致非有所推广增益也。

循良知而无所损害之谓养,养非无所充满流动也。

……动而不动于欲,则得其本体之静,非外动而别有静也。

  二

  古人之学,只在善利之间。

后来学者,不知分善利于其心,而计较揣量于形迹文为之粗,纷纷扰扰,泛而无归。

故宋儒主静之论,使人反求而得其本心。

今既知得良知,更不须论动静矣。

夫知者,心之神明、知是知非而不可欺者也。

……致知也,故无感自虑,有感自直,所谓有为为应迹、明觉为自然也。

是之谓静。

若有意于静,其流将有是内非外、喜静厌扰、如横渠所谓累于外物者矣。

  夫人者,天地之心。故万物皆我。天地一身,故格物所以致我之知,亲民所以明我之德,合内外动静之道也。

  三

  道之不明,正惟学不知心之良知,而伥伥然求之于外;既闻良知之说矣,又或混于见闻知识之真妄错杂者,误认以为良知,而疑其有所未尽。

不知吾心不学而能、不虑而知之本体,非见闻知识之可混,而见闻知识莫非妙用,非有真妄之可言,而真妄是非轻重厚薄莫不有自然之知也。

故近世学者闻而不信、信而不尽,其蔽盖在于此。

  答刘道夫 #

  所以为圣者,在乎良知之能致,而不系乎气质之所重。故学者之希圣,亦惟在乎不欺吾之良知,而不必希高慕远,谓必如何而后为良知也。

  答傅石山 #

  心之良知之谓道心,杂以私意之谓人心。

知也者,致其良知于人心道心之间而不欺也;行也者,致知之功真实恳到,恒久而不已也。

……苟不实致其知,则亦不足谓之知。

此圣人致知之学最为紧切、所以异于后儒者也。

……并进交修……犹有二也,二则不能无先后也。

若无物不实致其知,无时不实致其知,则一而已矣。

孰为知焉?孰为行焉?而何先后之可言哉?……君子无时无物不致其知,语默如是,动静如是,学问思辨无不如是,故无时非行,无物非行,而无时无物非知矣。

……若谓既无私意、既无客气,而犹未能中道,窃以为 无是理也。

  答周陆田 #

  君子之学,循其良知。

故虽疲形饿体而非劳也,精思熟虑而非烦也,问察辨说而非聒也,清净虑澹而非寂也,何往而不心逸?何往而不日休?故学贵循其良知而动静两忘,然后为得。

……于动中求静,而未能动静两忘;求良知于动静之间,而未能循良知之动静也。

夫功夫本体非有二也。

……良知常动常静,必何动中求静;良知常思常逸,何必别求心逸?故循其良知,之谓大公顺应,之谓居敬行简,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殊途百虑,莫非一致,尝何疏漏隳窳之足患哉!

  答罗整庵先生寄困知记

  ……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

凡知视知听知言知动,皆知觉也,而未必其皆善。

良知者,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非,所谓本然之善也。

本然之善,以知为体,不能离知而别有体。

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者也,是以谓之良知,亦谓之天理。

天理者,良知之条理,良知者,天理之灵明,知觉不足以言之也。

致知云者,非增广其见闻觉识之谓也,循其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而扩充之,以极其至,不使其蔽昧亏欠、有一念之不实者。

……物无方体,知无方体,格致之功亦无方体。

物无穷尽,知无穷尽,格致之功亦无穷尽。

日积月累,日就月将,而自有弗能已者。

、故格物者,圣门笃实真切用力之地,没身而已者也。

彼佛氏以事为障,以理为障,既不知所谓格物,而其径超顿悟,又焉有积累就将之实哉?……良知至易至简,而其用至博。

若孝亲敬长、仁民爱物之类,千变万化,不可胜穷,而其实,一良知而已。

故简易者未尝不繁,而繁即所以为简,非有二也。

……离本然之善,则别无可学可问之事;舍学问之繁,则别无至易至简之功也。

读书亦问辨之一端。

书也者,纪人心善恶是非之迹者也。

古人善恶是非之迹,亦吾心善恶是非之迹也。

……故古训非外,身心非内也;读书非先,修身非后也。

  又

  ……教剳谓,人之知识,不容有二。

孟子但以不虑而知者名之曰良,非谓别有一知也。

今以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为良知,知视听言动为知觉,殆如椤伽所谓真识及分别事识者。

某之所闻,非谓知识有二也。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知,不离乎视听言动,而视听言动未必皆得其恻隐羞恶之本然者。

故就视听言动而言,统谓之知觉,就其恻隐羞恶而言,乃见其所谓良者。

知觉未可谓之性,未可谓之理。

知之良者盖天性之真,明觉自然,随感而通,自有条理,乃所谓天之理也。

犹之道心人心非有二心,天命气质非有二性,源头支流,非有二水。

……性非知,则无以为体;知非良,则无以见性。

性本善,非由外烁,故知本良,不待安排。

  ……教剳谓,某前书随其位分,修其日履,虽云与佛氏异,然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则无以达乎一贯之妙,只缘误良知为天理,于天地万物上良知二字安着不得,不容不置之度外耳。

以某所闻,实异乎是。

凡所谓日履者,吾心良知之发于视听思虑,与天地人物相感应酬酢者也。

夫人所以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者,以其良知也。

故随其位分日履,大之而观天察地,通神明,育万物,小之而用天因地,制节谨度以养父母,莫非良知之用。

离却天地人物,则无所谓视听思虑感应酬酢之日履,亦无所谓良知者矣。

若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不讲,岂所谓随其位分修其日履以致其良知者哉?惟是讲天地万物之理,本皆良知之用,然人或动于私而良知有蔽昧焉。

权度既差,轻重长短皆失其理矣。

必也一切致其良知而不蔽以私,然后为穷理尽性、一以贯之之学。

良知必发于视听思虑,视听思虑必交于天地人物。

天地人物无穷,视听思虑亦无穷,故良知亦无穷。

其所以用力者,惟在其有私无私、良与不良、致与不致之间,而实周乎天地人物,无有一处安着不得而置之度外者也。

  ……某非以学问思辨为后而可缓。

但谓学问思辨者,学问思辨其良知耳。

善读书者,开发良知之聪明而磨砻之,日精日密,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则大训古典,莫非切己;博识泛观,莫非易简。

非外读书而别有尊奉其良知以从事于易简之道。

然必真能于读书之际,念念无自欺而求自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乃可谓之开发磨砻、不远人以为道者,而无先后缓急之可言也。

  教剳谓,有物必有则,故学必先于格。

今以良知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于事物,则道理全是人安排出,事物无复有本然之则矣。

某窃意,有耳目则有聪明之德,有父子则有慈孝之心。

聪明之德、慈孝之心,所谓良知也,天然自有之则也。

视听而不以私意蔽其聪明,是谓致良知于耳目之间;父子而不以私意夺其慈孝,是谓致良知于父子之间。

是乃循其天然之则,所谓格物致知也。

天理之则,民之秉彝,故不待安排而锱铢不爽。

即凡多闻多见、其阙疑阙殆、择善而从者,秉彝之知,其则不远。

犹轻重长短之于尺度权衡,舍此则无所据,而不免于安排布置,非所谓不远人以为道者矣。

  答陶镜峰 #

  尊意似未免疑良知过于简易,致知涉于笼统,须有所裨补增益,然后足以尽其全。

此则殆非所以论良知也。

良知者,性之昭明灵觉者也。

天下无性外之事,无性外之学,凡百虑殊途,无有出于良知之外者。

……夫念念循其良知则无忘,念念循其良知而无毫末之加焉则无助。

勿忘勿助云者,欲学者惟良知之循,必有事焉而不堕于忘助之病耳,非致知之外,犹有待于勿忘勿助以裨补增益之也。

  答徐少湖 二 #

  今之志于学者,往往多谈繁说,而于真心实地上未能着实磨砻锻炼,去偏祛蔽,故施为往往乖戾。

  答周良卿 #

  是非之心自一念之是非以至于庶务之是非、古今万变之是非,无不能知。

然非必周知庶务、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

若通达万变而后谓之良知,则赤子安得而有之?犹之明能察色,非必尽察天下之色而后谓之明,聪能听声,非必尽听天下之声而后谓之聪。

  答问五条 #

  私意一齐放下,则良心流行不息矣。

学与思,即是一齐放下的功夫。

……良知是心之神明,贯乎动静者也。

良知上用功,则动静自一。

若动静上用功,则见良知为二,不能合一矣。

  答胡仰斋 #

  夫知良知,而后知所以致良知。

良知与知识有辨。

知识是良知之用,而不可以知识为良知。

……夫知识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

良知乃本心之真诚恻怛,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者。

而人为私意所杂,不能念念皆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故须用致知之功。

致知云者,去其私意之杂,使念念皆真诚恻怛而无亏欠云耳。

  答柯双峰 #

  心之本体,犹之太虚。

太虚之中,无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染污。

苟太虚染污一物,则非复太虚之本体,而不能为无物不有者矣。

故凡富贵利达、文章事业、忻戚苦乐、一切爱憎取舍,皆足以为心体之累。

  答聂双江 #

  良知二字,就人命根上指出本体功夫,直是真切着明,谓之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则本体自然一毫人力不与焉。

学者循其自然之本体而无所加损,然后为能致其良知。

大学言,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慊而已,曷尝致纤毫之力!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原无艰难溪径,此诚意之旨也。

二 ……青原之会甚善,……但须常常提掇良知头脑,使诸友日就平易简实,无浮泛论议、曲折溪径,乃为有益。

  答欧梦举 #

  皆水也,其源一,而其流清浊异。

清者不失其本源,浊者失其本源。

虽失其本源,然不可以浊者为别一源,虽则清浊未始异源,然不可不知其源之本清也。

是故不可混也,亦不可二也。

良知与知识,何以异于是?良知至善者也。

知识则有善有恶。

不知所辨,则认知识为良知,而善恶混矣。

歧而二之,则外知识以求良知,良知何从而见哉?……独知也者良知也,慎之者致知也。

凡人意念之善恶,无有不自知者。

善则慊,不善则不慊。

虽小人之为不善无所不至,而其消沮愧悔,自有不能慊于心者。

此良知之不容自欺,所谓诚为可掩者也。

……程子云,天德王道,其要只在慎独。

此尧舜之所以精一于人心道心之间者也。

……来书云,考圣贤之经传,参事物之散殊,不过以资吾心之知识,岂藉此以收致知之全功哉?夫君子多学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非以资知识而已也。

学者诚能于事事物物之间念念毋自欺而求自慊,则凡考经传、参事物,莫非畜德之学、致知之全功。

苟以资吾心之知识,则亦不得谓之致知矣。

  二

  夫致知格物之学,先须体认良知明白,而后有所用其力。

……知良知之所以为良,则知所以致知;知所以致知则知所以格物;知所以格物则致知之功切近精实,知行合一,非若后世之广其知识见闻,使初学之士泛滥而无所归者比也。

  寄何益之 #

  意之善恶,虽小人无有不自知者。慎其独知,毋自欺而求自慊,则知至而意诚矣。

  卷之二 书(嘉靖乙未至丁酉)

  答王鲤塘 #

   夫良知虽不待检点而有,而检点即良知之用。

一不检点,即不用其良知矣。

……大学言致知,正欲学者时时检点,毋自欺而求自慊,则举足启口,莫非良知。

此颜子所以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者也。

  答陈明水 #

   兄与绪子别纸谓,近时学者往往言良知本体流行,无所用力,遂至有认气习为本性者。

诚然诚然。

吾兄谓有以救之不若说致知功夫,不生弊端。

鄙意则谓,今之认气习为本性者,正由不知良知之本体。

不知良知之本体,则致知之功未有靠实可据者。

故欲救其弊,,须是直指良知本体之自然流行而无所用力者,使人知所以循之,然后为能实用其务,实致其知。

不然却恐其以良知为所至之域,以致知为所入之途,未免歧而二之。

  答邹东廓 #

  象山先生云,千虚不博一实。

有真实志念,得真实朋友切磋。

又 闻吾兄以惩忿窒欲为圣门第二义之语为非,某窃以为,存乎其人耳。

学诚得第一义,则惩忿窒欲皆第一义也。

苟落第二义,则虽无思无为,犹不免为第二义耳。

  答郭中洲 #

  承谕,良知之学,同志讲得甚明,但觉致字全无下落。某窃谓,致字无下落,即是良知讲得未明,良知果明,致字即不容无下落矣。

  答杨方洲 #

   圣人之学,莫要于慎独。

独知者,即良知也。

慎之也者,不欺其知以致乎其至也。

……诚不自欺,则知至意诚而无所不慊,孟子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者也。

学至于诚且乐,而凡荣辱得丧之系乎外者,举不足以婴其心。

  答张卿理 二 #

  区区近约王龙溪相与箴砥砺,始知向来渗漏错误,大抵嗜欲割截不尽,真机无由活泼也。

  答王心斋 #

  君子之心,毋自欺、求自慊而已。

诚求自慊,则虽困心衡虑,勉强其所不逮、究极其所未至,莫非自慊,而何至于苦?学而至于苦,只是认良知不真,非毋自欺而求自慊之功。

诚非自慊之功,则虽乐其所乐,亦非良知之所以为乐者。

  答李古原 #

  夫圣人之学,不失其本心而已。

心之良知之谓知,心之良能之谓行。

良知良能一也,故行也者,知之真切运用;而知也者,行之明觉精察,本合一者也。

知而不真切运用,是谓臆度,非本心之知;行而不明觉精察,是谓冥罔,非本心之行矣。

故学以不失其心者,必尽其知行合一之功,然后能得其知行合一之体。

  答万五溪 #

  古人之学,以自慊为主,以毋自欺为功。

  答确斋兄轼 #

  孟子之言,盖谓良知自孩提而已有,以见知之本良,非谓孩提所发无非良知,而无复不良者也。

良知自孩提而已有,故人皆可用其致知之功。

然自孩提所发,已有不良者矣,故人不可不用致知之功。

此圣贤教学之意也。

  答方三河 #

  政学本非二事,学以求尽其心,故真诚恻怛,充周遍满。

其临民也,生养安全,非以市恩,惩责督罚,非以示威;其与人也,远而不携,迩而不亵,非以用知,恭而有礼,非以纳交,严而不怒,非以寡怨,毁誉不惊,利害不怵,非以作气,无所不尽其心而已矣。

  二

  古之君子视民如伤,故能爱;用财如己出,故能节;见不善而内自省,故能恕;心如太虚,利害毁誉如浮云,故能应。

常应常定,动罔不当。

此非戒惧谨独精一之至者,未易言也。

  三

  人本有真诚恻怛之心,故能修恺弟之政,而民受其福。

心有不诚,则虽文章数度周详缜密,犹未免为徒法,而况未必能周详缜密者也。

故君子之学,莫大于立诚。

凡荣辱得丧之交错乎外而感乎其中者,如冰入汤,如云过虚,坚凝静定,无所妄动,然后为能诚。

是故根心生色,尽己之性而尽人、物之性。

否则种种作为,或生于荣名功利较计论量之私,心劳日拙,无以结民心而终成善治矣。

  答王在庵 #

  庄子虽未能无弊,要从自己实践中立言。

吾辈因其言以求入,种种嗜欲,不全放下,终难凑泊。

直须胸中打叠洁净,不著古人一语,而心心相契,乃是吾辈真实命根。

此孔子所以欲无言者也。

近觉学之不进,皆由谈说想像,靡费实践功夫。

每一思之,真是耳热汗下!

  寄彭季山 二 #

  吾辈今日之学……从洁净心地上专精毕力,由本达枝,自有根心生色、不言而喻之盛。

则凡语言文字,莫非实理;知识闻见,莫非实得。

不然,恐未免沾泥带水也。

  寄何善山黄洛村 近得龙溪同宿数时,顿觉旧习之非。

大抵此心未到澄莹精纯,便起种种作用言说,认为真机活泼,不知里许尽是安排布置,种种作用皆为粉饰;种种言说皆为戏论。

今须直下了彻,始有进步处也。

龙溪直是学问透彻,直是善锻炼人,相与切磋,直是心心相契,更无许多逢迎迁就门面摺数,诚吾辈所不及!

  答敖纯之 #

  往时相聚,未尝直从心地真切砥砺,拔去私邪,而徒口吻谈说,未有定静安虑之实。则区区自诳诳人,负君多矣。

  寄钱绪山 #

  近得与龙溪兄聚处,尽觉旧习之非。

此心未到精莹澄彻,种种识鉴运用,总是自私用智,总是浮饰。

始信静专动直、静翕动辟心体,本是如此。

未能充实,必无光辉,分毫假借不得。

  寄刘晴川 #

   某近来始觉从前学力疏缪,种种作用,尽非精实。

一切私邪,往往弄奇作怪。

视世之不学者虽念有粗细,转念有迟疾,其为未得真根真种则一而已。

向时以为功夫未熟所,所自今观之,根种不真,纵粪多力勤,终为荑稗。

直须洗骨涤髓,庶复天元一气耳。

  答友人问 朋侪中莫不知有致良知之学,然须识取良知着落,则致知功夫始更精切,不然,未免搀和兼搭,只到门外,不到门内也。

……学者往往识取未真……。

  答洪峻之 #

  致知之说,近来讲论益详,然见解不可以为真知,揣料不可以为实际。

一切俗情斩截不净,良知未到圆融莹彻、未能自快自足,而徒于一事之间、一隙之明,以为物格知至,其为自欺,大矣。

  二

  夫临深履薄,真是生死所关,一步蹉跌,便丧身失命,故不待强其心以戒惧而自有不容已者,志切故也。

今学者视其心之得丧,果能如其身之生死者乎?则其从事于戒惧,亦未免或作或辍,乍断乍续。

……志不切故也。

  卷之二 书(嘉靖戊戍至乙已)

  答张绍中 #

  夫学莫大于真切恳到。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真切恳到故也;朝闻道夕死可矣,真切恳到故也。

悠悠虚度,言行不相顾,表里不如一,则不能真切恳到之为病耳。

……只真切恳到致其良知,则自然弘毅,足以胜重任而远到矣。

  卷之三 #

  答张维时 #

  一真一切真。

此虽佛氏语,然圣学亦不能外也。

志向真伪,毫厘之际。

精一不二,则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无不在我。

种种外慕,只是不真。

一真则万伪消除矣。

  答陈盘溪 #

  良知二字,朋友讲说日精,求其真实扩充、尽释尘累、真得赤子未有学问思索见解知识以前纯一无伪之心,亦未见有承当得起者。

  答友人问 #

  无自欺三字,是心学真诀。吾辈正坐自欺耳。

  答朱芝山 #

  良知即是独知,显浅易知,简易易从。

盖虽童稚愚蒙,独知未尝 不明。

虽放僻邪侈,独知未尝不良;虽昏迷蔽昧,独知未尝可以自欺。

……慎其独知,日精日明,五常百行,皆由此出。

苟自欺自迷,则旦昼所为,牿之反复,虽其事亲从兄,亦义袭而已矣。

故学问之道,唯此知最真最近,不假强为,不待远取,上智下愚,皆可持循。

吾兄犹谓无下手得力处,何耶?

  答李古原 #

  夫道,由之而后知,知之而后言。臆而知之,臆而言之,则于己于人皆不足以达道。

  答孙蒙泉 #

  说到此,须造到此,始是修辞立诚。不然总是虚见虚谈,无益于学。

  答王鲤塘 #

  夫不从躯壳起念,虽富贵功名,何者非道;从躯壳起念,虽道德仁义,何者非私!

  答友人问 #

  良知之学,相传浸久。

习其说,不既其实。

知字或未有的确,若之何致之?盖孟子良知,征诸孩提,言赤子之心也。

吾人为赤子时,意虑不作,欲习未染,爱敬中出,是非内明,不由学问,匪涉思为。

……博学学此,力行行此。

问此辨此,思此得此。

  寄黄久庵 #

  道有本,德有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基本不立,种种修为,尽是胜心浮气、私智小慧。

  答王蒙泉太守 #

  良知之灵,于义利公私诚伪,分毫不可欺蔽。

某尝谓,无功利之心,则通体是义,出义则入利矣;一体万物,则通体是公,出公则入私矣;不失赤子之心,则通体是诚,稍有起作,即入于伪矣。

  答戚补之 #

  象山先生分别学者之病有二种,一是情欲,一是意见。

吾侪以情欲未了之心,而又文之以意见,则二病兼受之矣。

然意见作障,亦只是情欲未了。

三 凡私意甚微处却甚真,却是圣凡大界限。

然须从根本究竟始得。

昔人谓齐得丧、一生死者,言得丧死生皆循其良知耳。

良知本体,生亦自爱,死亦自恶;得亦自喜,失亦自恶。

皆其虚灵之因应变化,如太空浮云,起灭无碍,即是死生得丧处之一也。

今俗人以死生得丧为心,固有所著,然以齐死生得丧为心者,亦是从死生得丧上发心,亦有所著。

有著即是作好作恶,即是凡情。

惟循其良知,无所倚著,即是真好真恶,即是王道,即是天则。

  寄萧文奎 #

  夫学以性命为宗,然性也有命,君子不谓性;命也有性,君子不谓命。

何则?天人一体,性命无二。

谓性者,以强力必致为功,故不足以知天而尽性;谓命者,以纵任无作为贤,故不足以知人而至命。

凡此各有所倚,未免二之。

意见为蔽,迷本丧真矣。

昔子思语尽性而察鸢鱼、推鬼神,阐隐微之旨,盖言命也。

孟子语知命而远岩墙、避桎梏,立顺受之教,盖言性也。

道不可以智求,理不可无心得。

故君子无所不尽其心,而未尝有所容心,所以顺性命之理,通神明之德,岂容分毫倚著?遂将千里谬迷矣。

  答吴苏山 世情遮迷,犹易警发,意识衬贴,卒难破除。

因思吾侪虽与后来诸友精粗浅深稍有不同,然不免落此二病。

其为不彻悟良知则一而已。

良知不得彻悟,纵有格致功夫,终是影响。

  答周良卿 #

  良知在人,无有提而不悟、呼而不醒者。

然须真有为圣人之志,直截将有识以来种种习气彻底勘破,全体放下,则赤子之心,本自光明莹彻,本自充拓变化,如日中天,如水行地,真不假知识凑泊、意气帮助者。

  答陈明水 #

  学无巧法,惟是此心当体即真,纤尘不染,不由解悟,不待思为,真如赤子之初,然后种种色色莫非真觉,莫非实用。

  答彭云根 #

  人心虚灵,虽小人闲居为不善者,与圣人同然。

涵养扩充,不以欲蔽,使虚灵之用火燃泉达,足以保四海,则君子之所以克念作圣者也。

……愿静观默识,姑置古人种种议论,如生在未有文字以前,直从自心虚灵独知处涵养扩充,以得其炯然不可欺、勃然不可已者,则凡荀程欧子之言,其精纯者,皆发吾心所自有,而其疵驳者,亦足以知其受病之所自,以为内省之助,此固古人多识畜德之道。

  寄李汝贞 #

  儒佛之辨,不必急急于此,而彼之言说近吾儒者,亦不必故加排斥以求异,要在念念不欺良知,自强不息,到得精义入神,则千古是非,只在目前,毫厘仿佛,如见黑白矣。

不然,流入意见想象,终无自得也。

  寄贡玄略 #

  致知之学,本自简易明切,但吾党未能毋自欺、未能恒自慊耳。

事事慊于知之谓格,是谓知本;念念不欺其知之谓诚,即是无念。

人己本末、主宰流行,本非二事。

  答郭平川 性有七情,欲居一焉。

欲也者,性之情、天之理也。

循天之理,是谓道心惟微;动于意必,至于不节而纵,是谓人心惟危。

危微之几,如水涌为波,波平为水,间不容发。

窒欲者,警省戒惧,窒其意必之萌,以不至于纵而无节,致知之学也。

  卷四 书(嘉靖丙午至辛亥)

  答王耦斋二 #

  体用一原,晃微无间。

非时寂时感而有未感以前别为未发之时。

盖虽诸念悉泯而兢业中存,即惧意也,即发也;虽忧患不作,而恬静自如,即乐意也,即发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盖即喜怒哀乐之发而指其有未发者,犹之曰视听之未发谓之聪明,聪明岂与视听为对而各一其时乎?

  寄聂双江三 #

  夫良知者,常寂常感,常应常廓,然未能寂然,则其感必不通;未能廓然大公,则其应必不顺。

故致知之功,致其常寂之感,非离感以求寂也;致其大公之应,非无所应以为寂然也。

盖即喜怒哀乐而求其未发之中,念念必有事焉,而莫非行其所无事,时时见在,刻刻完满,非有未发以前未临事底一段境界、一种功夫,免得临事揣磨,入于义袭者也。

夫念念有事,毋自欺而恒自慊,即是集义,即是致和,即是致中。

故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一也,二之则所谓未发者或近于二氏之虚静,其发而临事,或未免以揣磨义袭为感通顺应而不自觉,亦势有必至者矣。

……

  来教云……虚灵是体,知觉是用,……此是周程正法眼藏,可容以所知所觉混能知能觉也耶?夫知觉一而已,常虚常灵,不动于欲。

欲动而知觉始失其虚灵者。

虚灵有时失,而知觉未尝 无,似不可混而一。

然未有无知觉之虚灵,……此皆后儒有此两字而为之分疏云耳。

若求其实而质以古圣之说,则知之一字足矣,不必言虚与灵,而虚灵在其中。

……盖心惟一知,知惟一念,一念之知彻首彻尾,常动常静,本无内外,本无彼此,焉有虚而后灵与夫能知所知种种分别也。

凡种种分别者,盖未免因数字之义,依文生解,展转附会,非从一念之知彻底直透……周子立无欲之旨,动静皆无欲也。

程子所谓无事,盖情顺万事而无情,内外两忘而澄然无事者也。

有动静内外之分,则用功未免有取有舍,有先后,虽未必是内非外,然要之未能两忘则一而已。

  来教又谓,以能知觉为良,则格物是功效;以所知觉为良,是宜以格物为功夫。

此执事自谓推见先师之意而不尽同其说者。

然恐未然也。

夫知以事为体,事以知为则。

事不能皆循其知,则知不能皆极其至,故致知在格物,格物以致知,然后为全功。

后世以格物为功者,既入于揣磨义袭而不知有致知之物;以致知为功者,又近于圆觉真空而不知有格物之知,及其宛转凑补,斐然成章,愈习愈熟,去道愈远矣。

故格物致知之学,既不失于揣磨,而亦不失于空虚,此先师所以发千圣之秘旨者也。

  答闾启明三 #

   君子随其所居之位,事事物物循其是非之知,毋自欺而求自慊,所是必为,所非必不为,果断缜密,无所不尽,故物格而知至。

此知是心之明德,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

知常不欺,即是天理流行,于事事物物以达之天下,即是明德明于天下。

……先明诸心,然后力行,伊川先生此语意亦未莹。

明道先生谓,明得尽,滓渣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

然则,不力行者,岂得谓明诸心乎?

  答陆主政子翼 #

  知也者,自知之明,视听言动之非礼、喜怒哀乐之不中节,一切善与不善,诚密察而不自欺,则莫不知之,所谓物之则也。

  答王新甫 #

  夫自觉则不待强,不能强,则觉未真切也。

……夫官不可以求暇也。

民未遂其生,与未复其本心,何啻水火之焚溺!治民者,将以救焚拯溺也,乌得厌烦?厌烦求静,得非救焚拯溺之心有所未切乎?……夫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孔孟之道,忠恕而已矣。

今语人以尧舜孔子,或不敢当。

若语人以爱亲敬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又何不敢当之有?

  答周以介 #

  夫性一而已,恶得有二?然危者为人心,微者为道心。危微之几,如水涌为波,波平为水,间不容发,则亦不可以其本一而不精察其所以二者而致之一也。

  答孙宗禹 #

  凡毁誉之来,皆益以感动其心,曰,是告我以过而导我于善者,益省其所未至而不敢足乎其所已能。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之学,正己而不求诸人者如此。

  答毛伯祥沈惟顺

  人之身心,自朝至暮,视听言动之感应、喜怒好恶之酬酢,或作或止,无非事物。然念有善不善,故事物有格不格,而独知昭然,不可欺也。

  答陈履旋 周子云,无欲故静。今有意求静,欲也,厌烦又欲也,勉强顺俗又欲也,心恶得而静哉?

  答冯州守 #

  良知不由闻见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

……良知闻见本不可得而二也。

……几微之间,一毫不以自欺,则洒扫应对,便可到圣人事,而况读书作文?苟自欺其独知,不尽其本然之善,则虽一匡天下,民受其赐,犹不得谓之仁义,不得谓之学,而况今之读书作文,以功利为心者乎?……身心功夫,一真俱真,一得俱得。

若不于功夫上求实际,而于文义上求分晓,则将有无穷可疑,而辨之虽明,亦无分毫于己者矣。

……人惟一心,心惟一念。

一念之中,明觉精察之谓知,真切恳到之谓行。

知不能真切恳到,是知而不行。

知而不行即是病,即不得谓之知。

行不能明觉精察,是行而不知。

行而不知即是病,即不得谓之行。

故心之知行本一,而人之不能一者,失其本心者也。

……非若后世以读书考古为知,以应事接物为行,判然二事而欲合之一也。

惟慎其独知,念念毋自欺而恒自谦,则知行无不合一者矣。

……良知即是独知。

独知非闲居独处之谓也。

静亦此知,动亦此知,虽稠人广众中视听言动、喜怒哀乐,纷交错应,而此知之明,是是非非毫发不能自欺,即此是独,即此是良知本体。

从慎独不自欺处发用,即是良知发用,即是天理物则。

虽至于勉强困衡,亦不为造作安排。

  答翁东崖 #

  所论庄生齐物,要亦近吾儒见大心泰之旨。惟其纵恣脱略,不知致知格物之实,故未免于有蔽。

  答贡玄略 #

  学问功夫,唯当于知上理会。此一点灵明,即性命之理,万化之原。此处不欺,即种种皆真;此处一欺,即种种皆假。

  卷五 书(嘉靖辛亥至甲寅)

  答殷时训 #

  夫万物皆备于我,而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则者非他也,良知是是非非,其则不远。

  答梅纯甫 #

  夫守法信度,节用爱人,必不心翼翼而后能与斯民和平安静,非自致其喜怒哀乐之中和,不足以及此。此正格物致知之实学。

  答沈思畏侍御 #

  古之欲明明德者,其志意诚切,真如恶恶臭好好色,故虽用力困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皆心之所自慊,未尝费力。

故凡费力撑支,只是此志未能诚切之故。

费力撑支其病小,所以费力由未能诚切,其病大,最宜精察。

  二

  天理即是良知,良知即是独知。

独知不欺心、常惺惺之谓敬。

独知惺惺、私欲不杂之谓一。

凡读书作文,专心致志,独知惺惺,更无私欲之杂,是为格物致知。

稍惺惺,私意萌动,乃是逐物,乃是有所著而蔽其知。

非专心致志便为逐物也。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处事之就度规矩,达之天下,更古今而不易者也。

宠于日用间亦只凭此作主,然其所为之事,有昨以为是,今则觉其为非;己以为是,因人讲论则又以为非者。

若谓或为毁誉得失之念所蔽,则如迎送宾客、发落事务细行小事,其得丧毁誉亦无上念,然亦有见得前后不同者,何也?又如一事自见未尝,必须考证讲求,然后停妥,则良知犹有不足,乃待于外面帮补耶?且伯夷伊尹柳下惠已造圣人之域,良知岂不能全?却各见一偏者,何也?(答)良知无方无体,变动不居,故有昨以为是而今觉其非,有己以为是而因人觉其为非,亦有自见未当,必考证讲求而后停妥,皆良知自然如此,故致知亦当如此,然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本无今昨愉外之分也。

……(诸圣)虽未纯乎天道,然不害其为圣,然不得为纯乎天道之圣。

假之以年,功深力到,则亦纯乎天道也。

  来书云,克己功夫,必拔欲根,方为实学。

是矣,然自有此身,则有此根。

故佛老之学因其根之难拔,将一切人事俱从断灭。

今圣贤之学,正要人事上用功,则饮食男女俱不可去者。

既为此事,欲拔此根,则实不能也。

如何则可?(答)要去此欲之根,便将此事断灭,……恐未必如此。

欲亦是七情之一。

循良知,则为性之欲;不循良知,则为私欲。

如饥欲食,渴欲饮,良知之本然也。

甘食甘饮,则动于气而不循其良知矣。

故拔去欲根,在致良知,而不动于气,其要只在慎独。

  来书云,……事物纷扰,不免挠乱。

纵使用心省察,亦不能虚明平妥。

且如临深蹈险,或意外变故,心即不免惊动,必是强制。

虽则强制,亦难安稳。

况强制又非致知之道耶?若曰死生得丧俱有定命,何必如此,则又自为解说,自生枝节,非良知本体。

不知何如而后可?(答)良知有不思不虑时,亦自有千思万虑时。

但千思万虑,而此心是是非非文理密察。

察则纷扰亦是精明灵爽,亦是虚明平妥。

……

  来书云,……不知好善恶恶如何能如好好色恶恶臭之不费力也。

(答)用力与费力,恳切与迫切,相去只毫厘之间。

……此等处,良知一一明白,则自了然矣。

  来书云,……孔子假我数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

……圣人心与造化为一,其无过固不待学易而后能。

然学者欲寡其过,不在此心天理人欲上用功,如何学易便能寡得?……

  答项瓯东 #

  ……程门论格物,有谓物物致察,宛转归己。

如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势以厚德。

来教正亦想似。

然物在彼而格在我,犹有彼此之分也。

夫意用仰观,则仰观为一物,意用于俯察,则俯察为一物。

同一观察也,而用心不。

有卤莽灭裂者,有沉溺倚着者,有以尽职业者,有以谋功利者,有以为暴者,有以御暴者,有如来教反身以修德者。

盖敬怠善恶异。

而格与不格由分。

其心之独知,有昭然不可掩者。

即观察之事而格之,主敬胜怠,改恶从善,正其不正,以尽其当然之则,然后知至而意诚,是观天察地亦莫非日用身心性情之学。

  ……意用于播谷种树、芟草斩木,则播谷种树、芟草斩木为一物,即播种芟斩之物而格之,则草木之荣瘁开落、始终本末,一一用心讲究,以尽吾播种芟斩当然之则,然后吾之知始自慊而意无不诚。

如此则讲究草木,亦是诚意正心之功,非不求于内而求于外、不求诸心而求诸物者。

盖所主不同,作用自别。

推而至于士之读书作文、商之通功易事、仕之事君治民、童之洒扫应对,莫不皆然。

  来教云,若指物字为视听言动,便属身字,若指为喜怒哀乐,便属意字,指为身之所以接乎天下国家者,便属知字矣。

(答)身心意知物,虽各有所指,其实一好恶而已矣。

……名言虽殊,实体无二。

若泥名执言,则无由得其实矣。

  来教谓,……盖学问宗旨在先德行而后文艺,学问工夫必先讲学而后自修。

(答)……夫圣人之学,精一于人心道心而已矣。

故必一念之中发强刚毅足以有执,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乃为知行合一之功。

夫执事与人必有讲论,必有文艺。

讲论文艺亦必与人。

盖莫非吾心视听言动之用,而岂有知行之分哉?惟 讲论文艺时,吾之用心或纯乎道,或杂以人,必于二者之间致其发强刚毅、文理密察知行合一之功,然后讲论之物格,讲论文艺之知致,然后念念精而不杂,一而不二,意诚心正而身修。

如此,则文艺亦即是德行,讲论亦即是自修。

不然,则未免于二之,非精一之学矣。

  来教谓,……中庸、、如何却举好学而归之智,举力行而归之仁也?

  答聂双江 #

  ……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

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实也。

不事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务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

……知觉固是发,然非别有未发;固未必皆良,然良知亦不外于知觉。

知觉之无欲者,即良知也,未发之中也。

……未发非时也,言乎知之体也。

……即喜怒哀乐之发,而有未发者在,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故心无时而不知,知无时而不发,发而过焉、不及焉,其独知必不慊矣。

……不可以动静分分者也。

……以知觉为已发,以良知为未发,以发上用功为安排,以未发用功为涵养,却似微分动静,幸更察之。

……盖考亭分心与理为二,以主敬为静养,为存心,以讲究思索为格物致知,为穷理,以诚意正心修身为反躬实践,为力行,其本原功夫已自不同……以发与未发为二,亦非所谓一原无间者也。

盖先师之所默契往圣而异于诸儒者,正在于此。

……独知其本体也,慎独其功夫也,中和则其效验也。

……以为未发不可浅言也,必若所谓寂然不动、无声无臭云者而后谓之本体……凿之使深……遂使圣门明白不易之学,反成晦僻难晓。

故先师于答问中发其义曰,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正欲人知致知即是致中,破前此深求之蔽,易为通晓。

……念念慎其独知,文理密察,无自欺而求自慊。

纵令清诣深造,亦只是于独知精诣深造。

……此盖愚不肖可以与知与能,而圣人所不能尽者矣。

……来教谓,定体炯然在中,寂然不动而万化攸基。

此是涵养所得,非若空想虚谈者,乃略不言及感通,却是专主静养,鄙意微有未协耳。

……内外两忘,不见有炯然之体,则真炯然矣,允执厥中矣。

……居处执事与人,何处无视听言动,何处无喜怒哀乐,何处非格物致知,何处非存养未发之中也?……自大贤以下,学固未必尽是,不善固未必尽知,过固未必能尽见而内自讼。

……

  二

  来教谓,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不可遂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发之所自。

心主乎内,应乎外,而后有外,不可以其外应者为心,而遂逐外以求心。

故学问之道自其主乎内之寂然者求之,使之寂而常定,则感无不通,外无不该,动静无不制。

譬之鉴悬于此,而物来自照,此谓无内外动静而一之者也。

是非愚之见也,先师云,良知是未发之中,寂然大公的本体,便自能感而遂通,便自能物来顺应。

又云祛除思虑,令此心光光地,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寂然不动。

(答)……心之良知,无间可息,惟动于欲,而后不良。

不良知为不寂、不通、不虚、不灵、不中、不和。

精一其知,不动于欲,斯复其良。

良者为寂为通为虚为灵为中为和。

……师以思虑无邪,光光是心之本体,为中为寂为公。

尊教以祛除思虑,心光光地为中为寂为公。

然既曰心光光地,则有光光地之心。

有心则必有知,则中寂不得为无知,知非感物而后有矣。

师尝云,无有作好作恶,方是心之本体,有所忿 好乐,则不得其正。

……则中不当在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矣。

师答汪石潭书谓,君子之学,因用以求体,谓非别有寂然不动、静而存养之时,谓且于动上加功,勿使间断。

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而所谓寂然不动之体当自知之。

此可见致中功夫不离乎喜怒哀乐,而所谓中产和出者,体用一原,非若标本源委,有彼此之可言也。

来教谓,某良知感应变化之说,似以源泉为江淮河汉之所出,然非江淮河汉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源泉者,此非鄙人意也。

夫源委与体用稍异。

谓源者委所从出可也,谓非委则无以见源,源岂待委而而后见乎?盖源与委犹二也。

若夫知之感应变化,则体之用,感应变化之知,则用之体。

犹水之流,流之水,水外无流,流外无水,非若源水委委之源,源外无委,委外无源,首尾相资而非体用无间者也。

  ……性之七情,更互而发。

无一刻无性,则无一刻无情,无一刻非发。

……故未发言其体,发言其用,其实一知也。

此知无形无声,故谓之不睹不闻,非他人所与,而各各自知,故谓之独。

……

  来教云,归寂之功,本无间动静,而动静一以归寂为主。

……寂而感者,是从规矩出方圆也,安有所谓过与不及哉?……今不求天则于规矩,而即方圆以求之,宜其傅愈讹而失愈远也。

(答)……杂念不作,闲静虚融者,知之静,盖感于静境而静应也;思虑变化,纷纭交错者,知之动,盖感于动境而动应也。

……精明不欺于五官为用不用之时,是为格静之物,大学所谓瑟 恂 ,中庸所谓斋明者也;精明不欺于五官并用之时,是为格动之物,大学所谓赫喧威仪,中庸所谓非礼不动者也。

盖动静皆有事,皆即此知之感应变化而用其精明不欺之功,格物以致知也。

规矩方圆之喻诚然,……然此喻犹未也,规矩方圆有彼此者也。

方圆有时乎不为,规矩有时乎不用也。

若知之感应变化,如水之流,……无彼无此,无时不然者也。

  答贺龙冈 #

  良知本虚,致知即是致虚。

真实而无一毫邪妄自欺者。

致虚之功也。

故格物致知,由至虚至灵皆我固有。

若有见于虚而求之,恐或离却事物安排一个虚的本体,以为良知本来如是,事事物物皆从中流出,习久得效,反成障蔽。

程子谓,横渠言清虚一大,使人向别处走,此亦不可不精察也。

  凡事讨求格子,固是舍本求末,然心之良知怵惕必于入井,惭愤必于呼蹴,恭敬必于宾祭,虽屡变而不乱,至于凡事,莫不皆然。

谓之有格子,可也。

所谓有物有则者也。

然变易无常……谓之无定格子可也,所谓无方无体者也。

  夫动静有无,亦是良知变易之名。

纷然而错扰者,良知之动而有,然未尝增也;凝然而专一者,良知之静而无,然未尝灭也。

……有见于动静,则动时无静,静时无动,物则不通者也;有悟于良知,则常动常静,而无动无静,神妙万物者也。

……

  夫良知本自知爱,本自知敬,然必扩而充之,然后能火燃泉达。

故自本体而言,平旦之好恶、小人之厌然,何尝不浑成?自扩充而言,则尧之兢兢,舜之业业,何尝无功夫?不用功夫,即昏即放,所谓浑成者安在?然离却浑成则亦何从而用其功也?

  答曾双溪二 #

  来教谓,尝闻先师有云,不睹不闻是良知的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始有着落。

……先师有云,本体要虚,功夫要实。

……近时同志有谓良知是虚,格物是实,虚实相生,天则乃见,似以良知、格物、天则分为三事……事当冗剧,亦容有照管未到处。

……由功夫不能常用,是以良知未得纯一耳。

、、(答)……语虽未莹,然其意本谓用格物致知功夫,则良知日精日莹,似未尝分为三事。

……冗剧照管不到,只是不照管,未有照管不到者。

  卷之六 家书抄

  四癸已八月朔日

  凡事奇特不足贵,惟此心平实有恒为难能也。

  八甲午闰二月七日

  王文正公有傲弟,不可驯。

一日公归自外,适其弟尽碎酒缸于庭,酒流满地。

公摄衣循无酒处徐步而入,竟不复言。

韩忠献公与欧曾诸公同在政府,每议事,二公至厉声相攻,不可解。

公一切不问,俟其气定,徐以一言可否之。

二公皆伏,事无不济。

此最可为处昆弟乡族之道。

若哓哓揭揭,辨己之是,折人之非,所谓以善服人,人未有能服者。

……宋景文公论治民云,吾与之生,故能为吾死;吾与之乐,故能为吾忧。

吾常谓,御僮仆、处乡邻莫不皆然。

……四邻皆火,不及吾家,诚可坚为善之志,睦宗恤邻,亦不可后矣。

  十一甲午十一月十二日

  府县及乡士夫一切庆问之礼不可废,此非以为媚。

府县吾父母官也,乡士夫吾斯文骨肉也,于此不用其情,恶乎用其情?但近世欲以此为干求之资,故不事干求者,遂并其礼而废之。

夫我不加礼于人,往往不自觉;人不加礼于我,我心若之何哉?此强恕而行之道……、他人过失丑恶,一切不可形之于口,即此便是天下归仁气象。

……情爱贵厚,检责贵薄。

  十三乙未正月二十四日

  闻家中与某颇有芥蒂,此大不可。凡有情于我者,当记善忘过,可以全交。或一言不合、一事不称意,而遂相忤,此岂有忍有容之道?

  十五乙未七月二十三日

  民贫盗起,虽富足之家,其能独利?吾家今岁租入,须消减时价粜之,以惠乡族,贷者可轻其息。

佛经以得遇贫乞为幸,谓舍此无由种福田,亦善喻也。

凡处人处事……苟以富贵为心,则全体先蔽。

  十七乙未十月十六日

  前书云云,此等事只随时应酬,不必营营。无百年不死之人,无数世不贫之家。但据见在尽其有事,使后人有所赖而为善耳。

  十八丙申二月十七日

  家业渐殷,须痛戒种种热闹,甘忍恬淡寂寞,非必强为于外,直从心体洗得恬淡滋味,乃能有常。

不然,则自谓高贤,犹不免为俗人。

古之称圣人,必曰饭糗茹草,若将络身;必曰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得此滋味,则虽衣鼓琴,荣华显盛,有之而不与,居之而不染,亦不失其为恬淡寂寞者也。

  卷之八 记 #

  集义堂记 #

  义者性之德,非自外也。

心之良知之谓性,成性存存之谓德。

动不拂性,慊于其心之谓义。

……告子之徒离义言性,而曰性无善无不善也;离心言义,而曰义外也,非内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心,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

……盖告子自以其道为至,将以易天下,谓圣人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老安少怀,物各付物者,亦若此耳。

……当是时,佛未入于中国。

然其言真性空寂,非善不善,诸相无性,缘生为幻,不假修证,顿契真如者,与告子实相表里。

故予尝谓,中国之佛学,自告子既萌之芽。

……盖告子之学,究心性命,志于深造自得,非若耽耽于富贵爵禄、见利忘义、以性命为无益者也。

意见之蔽,卒叛儒归佛,而其流之祸,儒者以为烈于洪水猛兽,则道术小差,恶可以为细故而莫之辨者!故学之不讲,孔子以为忧,况殉利弃义、谓性无益、谓身不能、谓不学无伤,祸将何所不至耶?

  卷之九 杂著

  从叔格庵先生别言

  致其良知,则无适而非学。

不然,非周公孔孟之学也。

……良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见人之善,若得其所欲而爱护之也;人之不善,若疾痛在躬而抚摩之也。

……故滂者必视天下无物非我,无人不可入于善,然后为致其良知。

……夫道者性也,人之良知也。

率之而喜怒哀乐达,故曰达道。

是故易知也,易人也。

远良知以为道,则难。

  赠徐远卿 #

  言政者,必曰才智,才智末也。

致其良知,故民一身,天下一家。

是故痛思摩,痒思搔,疾思药,饥寒思衣食,劳思逸,忧思释,乐思达,淫思节,田畴思易,垣墙思固,外侮寇攘思御,是故才智罔不周。

  答董兆时问 #

  学者能依着见成良知,即无过中失正,苟过中失正,即是不曾依着见成良知。

……大杖则走,可以施于必欲杀子之父,而不必施于爱子之亲;可以施于父盛怒之际,而不必施于亲微怒之时。

此等因应变化,良知自能知得。

……此心所谓非思而得,非勉而中,天理之自然者也。

只是人不能一一依着耳。

……良知固能知古今事变,然非必知古今事变而后谓之良知。

孔子曰或生而在之,生而在之者,非能生而知古今事变者也,生而无私意蔽其良知而已。

夫生知者,以其生而无私意而不蔽其良知,则学知者,亦惟学去其私意以不蔽其良知而已,困知者亦惟困心困力,去其私意以不蔽其良知而已。

……夫学问思辨之功,求以不蔽其良知,则虽未纯乎良知,然蔽渐去而知渐复矣。

  徐任夫赠言 #

  学莫大于主静,非虚静之谓也。

无欲之谓真静,声色臭味、富贵声利种种世情不作于意,故其止也廓然无体,其出之也,根心生色,如草木之畅茂,如机缄之发,不假造作,是谓动静无心。

  赠钟生贵 #

  独知也者,良知也。

慎之也者,毋自欺、求自慊以致乎其至者也。

虽小人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其掩恶饰善,若无所容。

良知之不可已者如此。

故小人而能慎其独知,则知至意诚,可以进于圣贤;君子不慎其独知,则牿之反复,将不远于禽兽。

  樊存智明卿字说

  良知人所固有,是故莫不好仁而恶贼,贵义而贱利,荣忠信而鄙诈佞,崇恭敬而耻傲惰,尚孝慈而羞狠戾。

其见之行事,得其所好而所恶者不加其身,则其心泰然矣;失其所好而所恶者躬自蹈之,则其心歉然厌然矣。

夫良知本明也,而至于躬蹈其所恶,欲蔽之耳。

然未免于歉且厌者,则其明曷尝遂息?……然则,虽小人之良知,亦未尝不存,惟有以蔽之而无以致其明,虽有存焉者寡矣。

君子之良知,亦不能无蔽,惟有以明之而不受其蔽,虽有不存焉者寡矣。

慎其独知而罔有所欺;充其所恶而勿施于人;改其所歉而求快于己,明之之功也。

及其渣滓浑化而明著动变,我固有之,岂待于外哉?

  听鹤对 #

  听鹤先生过南野子讲德既退,客有问者曰,王君何规规焉惟鹤之听?……南野子曰,客何王君之讶也?昔者孔子叹逝川,子思子咏鸢鱼,岂规规于川与鱼?道匪外至,学贵神悟。

感于所遇,会心焉耳矣。

故触目皆川,触目皆鸢鱼。

然则,谓王君所听无非鹤也,不可乎?……心不可有也,而亦弗沦于无。

……知此,则知听鹤之心。

  王汝文赠言 #

  事事致其良知而政理矣。

当官之道,曰清慎勤;理刑之要,曰中正、明达、果断。

凡人有不致其良知而能清能慎能勤者乎?有致其良知而不中正、不明达、不果断者乎?汝文往哉,其以学为政,予且因政以观子之学。

  赠张德卿守雅州

  政与学有二乎哉?学也者,尽其亲亲仁民爱物之心者也,政也者,行其亲亲仁民爱物之事者也。未有无其心而有其事,亦未有不行其政而能尽其心者。

  策(庚戍会试程文)

  性贵尽也,非贵言也。其言之者,示人尽之之功也。言贵行也,不贵辨也,其辨之者,欲人行之无惑也。……

  夫一阴一阳之道,在天曰命,命之流行曰气,气之凝聚曰质,质之虚灵曰心,心之生理曰性,性之发动曰情,情之作止反复曰习,本末一原者也。

性者习之体,习者性之用,性习而善恶分,习与性成而善恶不移、始同终异者也。

故无不善者,性之常;习而后有不善,则逆其常者也。

然为善斯慊,不善斯不慊。

盖根诸心而不可欺者,未始易乎其常。

孔子言性近习远,以至于上智下愚,此本末终始之别也。

孟子承之,谓善端为固有,谓得之失之出于求舍,谓之倍蓰而无算,非才之罪,此明其顺逆常变者也。

……杨朱无见于性之义,则取为我以为义,墨翟无见于性之仁,则兼爱以为仁。

子莫无见于性之中,则执一以为中,告子之不动心、乡愿之德、许衍之无为,皆无见于性之本,故以其意见者为学而思以易天下……

  孟子之论,所以距 行、正人心者,其为实用,真足以比功禹周,非无益之空言也矣。

后人又推所未备,将以辅行其说,乃以善归性,不善归气质,则信辨矣。

然所之冲和偏胜也,质之刚柔明暗也,本天命之流行凝聚,继善而成性者也。

故曰性相近,言其成性小异而皆善也,有不善者,习之所成,非气质之本然,孟子所谓弗思弗求者也。

故又不可不慎其所习。

习于善,虽柔且暗,善也;习为不善,虽刚且明,不善也。

……后世徒见自幼而恶者,疑非习成,而又不可以污性,则推之于性习之间,曰此气质也云尔。

盖徒知视听言动之习,而未知不视听言动之习也;知有心之习,而未知无心之习也。

  居养之移气体,胎有教而子多才,此其渐习岂以心思耳目哉?知胎之教与居养之移、渐染之习,则自幼而恶者,皆成于习,而非天赋之一定,故无不可反而之善者。

  ……若曰气质所成也,则言非礼义与自谓不能者,且诿于天之困,而坚其自暴自弃之心,又何教之立哉?

  卷之二十一 序

  太宰龙湖张公之官南都

  人之言曰,天下之患,莫大于民贫而为以为生,故治道莫先于富民。

民富斯乐生而兴善,图永安而厌始祸。

故可以亲上敌忾,而不可以为乱。

言则似矣,而未探其本也。

夫志定于上,斯风行于下。

不疚其心,则无害于政。

故好恶于人大矣,率性而无作,故循物而有恒。

无作之政简以肃,故民有余力而无泰志,相劝于勤生节用之业;有恒之令舒以贞,故士忘畏忌而乐展布,恣行其奉法循理之志。

如是而民富可几矣。

斯道也,虽圣人复起,莫之能易。

  李子守思南赠言

  昔韩子刺潮、柳子刺柳,皆不鄙夷其民,而约之于法制,道之以礼义,故能流惠泽而垂令名。

  三峰鲍先生擢江西大参

  人或谓某,先生盖有深虑焉,曰江西生齿蕃而地产薄,丰岁犹仰邦以为足……夫政在养民,民不得其养,政之失也,能无虑虑乎?予闻而喜曰,先生忧民若此,吾邦之民可以无忧也已矣。

闻之善制法者,不辟地而民阜;善作人者,不变法而政成;善兴化者,不易吏而心革。

人有天性,好德畏法,其常也。

惟慎其所以感之者。

是故,帅以廉,则墨者畏;帅以仁,则暴者驯;帅以澹泊,则奢者俭;帅以正直,则媚者耻;帅以简静,则烦扰者息。

故吏道清而兴厘之政可举。

政理赋节,民安其条,各竭力任职,乐其生计,供其贡赋,虽至愚冥,岂好为奸欺,以冒法禁?必不然也。

故曰,政有本,治有要,身修而百姓安矣。

  送都谏罗君参政山东

  富强,国之所务。然阜民而取其余,用之有节,斯国以民裕;用民而不问其不足,取之必盈,斯民以国病。此又务富强者之所宜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