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之老子乙本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29:.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P.87

  道原

  恒之初,迵同大虚。

虚同为一,恒一而止。

湿湿梦梦,未有明晦。

神微周盈,精静不(熙)。

古(故)未有以,万物莫以。

古(故)168〔上〕有刑(形),大迵名。

天弗能复(覆),地弗能载。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盈四海之内,又包其外。

在阴不腐,在168〔下〕阳不焦。

一度不变,能适规(蚑)侥(蛲)。

鸟得而蜚(飞),鱼得而流(游),兽得而走,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

人皆以169〔上〕之,莫知其名。

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

一者其号也,虚其舍也,为其素也,和其用也。

是故169〔下〕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则(测)也。

显明弗能为名,广大弗能为刑(形),独立不偶,万物莫之能令。

天地阴170〔上〕阳,【四】时日月,星辰云气,规(蚑)行侥(蛲)重(动),戴根之徒,皆取生,道弗为益少;皆反焉,道弗为益170〔下〕多。

坚强而不撌,柔弱而不可化。

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极之所不能过。

故唯(圣)人能察刑(形),能听【声】。

171〔上〕知虚之实,后能大虚。

乃通天地之精,通同而间,周袭而不盈。

服此道者,是胃(谓)能精。

明171〔下〕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人服人之所不能得。

是胃(谓)察稽知○极。

(圣)王用此,天下服。

好亚(恶),上用172〔上〕□□而民不麋(迷)惑。

上虚下静而道得其正。

信能欲,可为民命。

上信事,则万物周扁(遍)。

分172〔下〕之以其分,而万民不争。

授之以其名,而万物自定。

不为治劝,不为乱解(懈)。

广大,弗务及也。

深微,弗索得也。

173〔上〕夫为一而不化。

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政(正)畸(奇)。

前知大古,后□精明。

抱道执173〔下〕度,天下可一也。

观之大古,周其所以。

索之未,得之所以。

《道原》四百六十四174〔上〕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德。

上德为而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以为也。

上德〈义〉为之而有175〔上〕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后)仁,失仁而句(后)义,175〔下〕失义而句(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176〔上〕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故去罢(彼)而取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昔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176〔下〕一以霝(灵),浴(谷)得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至也,胃(谓)天毋已清将恐莲(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177〔上〕恐歇,谷毋已【盈】将渴(竭),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177〔下〕基。

夫是以侯王自胃(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至数舆舆。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上【士178〔上〕闻】道,堇(勤)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178〔下〕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浴(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偷】,质【真179〔上〕如渝】,大方禺(隅),大器免(晚)成,大音希声,天〈大〉象刑(形),道褒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179〔下〕成。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180〔上〕抱阳,中气】以为和。

人之所亚(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

物或益之而】云(损),云(损)之而益。

180〔下〕【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

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

  德经

  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出于181〔上〕有,入于】间。吾是以【知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89-90

  德经

  名与181〔下〕【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82〔上〕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大成如缺,其用不敝。

大】盈如冲,其【用不穷。

大直如诎,大辩如讷,大】巧如拙,【大赢如】绌。

躁(躁)朕(胜)寒,182〔下〕【静胜热。

知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天下有】道,走马【以】粪。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可欲,祸【莫大于不知183〔上〕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3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其出(弥)远者,183〔下〕其知(弥)【。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损),云(损)之有(又)云(损),以至于【为,184〔上〕为而不为矣。

将欲】取天下,恒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圣】人恒心,以百省(姓)之184〔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得)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也欱(歙)欱(歙)焉,185〔上〕【为天下浑心,百】生(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又(有)三,而民185〔下〕生生,僮(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避)兕虎,入军不被兵革。

兕【所186〔上〕椯其角,虎所措】其蚤(爪),兵【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死地焉】。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物186〔下〕刑(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187〔上〕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覆)【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胃(谓)玄德。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187〔下〕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佁(殆)。

塞其,闭其门,冬(终)身不堇(勤)。

启其,齐其【事,188〔上〕终身】不棘。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遗身央(殃),是胃(谓)【袭】常。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使我介有知,188〔下〕行于大道,唯他(施)是畏。

大道甚夷,民甚好。

朝甚除,田甚,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厌)食而赍(资)财189〔上〕【有余,是谓】□。

【】□,非【道】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

189〔下〕修之家,其德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

修之国,其德乃夆(丰)。

修之天下,其德乃(溥)。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190〔上〕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哉)?以【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

  德经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蜂)疠(虿)虫(虺)蛇190〔下〕弗赫(螫),据鸟孟(猛)兽弗捕(搏),骨筋弱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

冬(终)日号而不嚘,和【之191〔上〕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胃(谓)之不道,不道蚤(早)已。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0-91

  德经

  知者弗言,言191〔下〕者弗知。

塞其,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挫)其兑(锐)而解其纷,是胃(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也,亦192〔上〕【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192〔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4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以正之(治)国,以畸(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才(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193〔上〕家滋】昏。

【人多智慧,而奇物滋起。

法】物兹(滋)章,而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为而193〔下〕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其正(政)(闵)(闵),其民屯屯。

其正(政)察察,其194〔上〕【民缺缺】。

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194〔下〕以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以蚤(早)服。

蚤(早)服是胃(谓)重积195〔上〕【德】。

重【积德则不克,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胃(谓)【深】根固氐(柢),长生久视之道195〔下〕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治大国若亨(烹)小鲜。

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

非其神不伤人也,【圣196〔上〕人亦】弗伤也。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

天下之交也,牝196〔下〕恒以静朕(胜)牡。

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

故或下【以197〔上〕取,或】下而取。

故大国者不【过】欲并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197〔下〕为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198〔上〕之有?故】立天子,置三乡〈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198〔下〕不胃(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为为,【事事,味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乎199〔上〕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99〔下〕夫轻若(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难。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

  德经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200〔上〕判,其微也易散。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合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成200〔下〕之台,作于(蔂)土。

百千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为【也,故败也;执也,故201〔上〕失也】。

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

故曰:『慎冬(终)若始,则败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201〔下〕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1-92

  德经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也,202〔上〕将以愚】之也。

夫民之难治也,以其知(智)也。

故以知(智)知国,国之贼也;以不知(智)知国,国之德也;恒知202〔下〕此两者,亦稽式也。

恒知稽式,是胃(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也,乃至大顺。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江海所以能为百浴(谷)【王者,以】203〔上〕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浴(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203〔下〕也,必以其身后之。

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

天下皆乐谁(推)而弗厌(厌)也,不【以】其争与?故天204〔上〕下莫能与争。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5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

又(有)周(舟)车所204〔下〕乘之,有甲兵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

(邻)国相望,犬之【声相】205〔上〕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205〔下〕(圣)人积,既以为人,己俞(愈)有;既以予人矣,己俞(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天下【皆】206〔上〕胃(谓)我大,大而不宵(肖)。

夫唯不宵(肖),故能大。

若宵(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恒有三(宝),市(持)而(宝)之,一206〔下〕曰兹(慈),二曰检(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兹(慈),故能勇;检(俭),敢〈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今207〔上〕舍其兹(慈),且勇;舍其检(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

夫兹(慈),以单(战)则朕(胜),以守则固。

天将207〔下〕建之,如以兹(慈)垣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故善为士者不武,善单(战)者不怒,善朕(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胃(谓)不争【之】208〔上〕德。

是胃(谓)用人,是胃(谓)肥(配)天,古之极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用兵又(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208〔下〕尺。

  是胃(谓)行行,攘臂,执兵,乃(扔)敌。祸莫大于敌。

  敌近○亡吾(宝)矣。故抗兵相若,而依(哀)者朕(胜)【矣】。209〔上〕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夫言又(有)宗,事又(有)君。

夫唯知209〔下〕也,是以不我知。

知者希,则我贵矣。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怀)玉。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210〔上〕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威)将至矣。

毋(狎)其所居,毋厌(厌)其所生。

夫唯弗厌(厌),是210〔下〕以不厌(厌)。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故去罢(彼)而取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栝(活),【此】211〔上〕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亚(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单(战)而善朕(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211〔下〕单(坦)而善谋。

天罔(网),疏而不失。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

  德经

  若民恒且○不畏死,若何以杀(惧)之也?使民恒且畏死,而为畸(奇)者【吾】212〔上〕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又(有)司杀者。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

212〔下〕夫代大匠斲,则希不伤其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6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2-93

  德经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之多,是以饥。

百生(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213〔上〕以不治。

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

夫唯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3

  德经

  人之生213〔下〕也柔弱,其死也信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椊(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是】214〔上〕以兵强则不朕(胜),木强则兢。

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3

  德经

  天之道,酉(犹)张弓也,高者印(抑)之,下者举之,214〔下〕

  有余(余)者云(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下之道】,云(损)有余(余)而益不足;人之道,云(损)不足而奉又(有)余(余)。

夫孰能又(有)余(余)而【有以】215〔上〕奉于天者,唯又(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有),成功而弗居也。

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3

  德经

  天下莫215〔下〕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

水之朕(胜)刚也,弱之朕(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216〔上〕行】也。

是故(圣)人之言云,曰:受国之(诟),是胃(谓)社稷之主。

受国之不祥,是胃(谓)天下之王。

正言216〔下〕若反。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3

  德经

  禾(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芥(契)而不以责于人。

故又(有)德司芥(契),德司(彻)。

【天道亲,217〔上〕常与善人】。

《德》三千一。

217〔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欲也,【以观其妙】;218〔上〕恒又(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218〔下〕亚(恶)已。

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219〔上〕也,先、后之相隋(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昔(作)而弗始,为而弗侍(恃)也,219〔下〕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

不见可欲,使220〔上〕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知欲也。

使夫220〔下〕知不敢弗为而已,则不治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道冲,而用之有(又)弗盈也。

渊呵佁(似)万物之宗。

锉(挫)其兑(锐),解其芬(纷);和其光,同221〔上〕其尘。

湛呵佁(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221〔下〕【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猷(犹)橐钥舆(与)?虚而不淈(屈),动而俞(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7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浴(谷)神不死,是222〔上〕胃(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胃(谓)天地之根。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222〔下〕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私舆(与)?故能成223〔上〕其私。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上善如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亚(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223〔下〕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允之,不可长葆也。金玉224〔上〕盈室,莫之能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

  道经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抟)224〔下〕气至柔,能婴儿乎?修(涤)除玄监(鉴),能毋有疵乎?爱民栝(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225〔上〕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

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胃(谓)玄德。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5-96

  道经

  卅楅(辐)同一毂,当其有,车225〔下〕之用也。

(埏)埴而为器,当其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之以226〔上〕为用。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腊(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仿(妨)。

五味使人之口爽,226〔下〕五音使人之耳(聋)。

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

故去彼而取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胃(谓)227〔上〕弄(宠)辱若惊?弄(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胃(谓)弄(宠)辱若惊。

何胃(谓)贵大患227〔下〕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橐(托)天下228〔上〕【矣】;爱以身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命(名)之曰228〔下〕希。

○之而弗得,命(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至(致)计(诘),故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

寻寻呵不可命(名)229〔上〕也,复归于物。

是胃(谓)状之状,物之象。

是胃(谓)沕(忽)望(恍)。

隋(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229〔下〕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胃(谓)道纪。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古之□为道者,微眇(妙)玄达,深不可志(识)。

夫唯230〔上〕不可志(识),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230〔下〕其若凌(凌)泽(释),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呵其若浴(谷)。

浊而静之,徐清。

女〈安〉以重(动)之,徐生。

葆此道【者不】231〔上〕欲盈。

是以能(敝)而不成。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8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至虚极也,守静督也。

万物旁(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天物231〔下〕(魂)(魂),各复归于其根。

曰静。

静,是胃(谓)复命。

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芒(妄),芒(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232〔上〕乃】天,天乃道,道乃。

没身不殆。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大上下知又(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侮)之。

信不足,安232〔下〕有不信。

猷(犹)呵其贵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胃(谓)我自然。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知(智)慧出,安有【大伪】。233〔上〕六亲不和,安又(有)孝兹(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绝(圣)弃知(智),而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而民233〔下〕复孝兹(慈)。

绝巧弃利,贱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

  道经

  绝学234〔上〕忧。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亚(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恍)呵其未央234〔下〕才(哉)!众人(熙)(熙),若乡(飨)于大牢,而春登台。

我博(泊)焉未垗(兆),若婴儿未咳。

累呵佁(似)所归。

众人皆又(有)余(余)。

我愚人之心235〔上〕也,湷湷呵。

鬻(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

鬻(俗)人察察,我独闽(闵)闽(闵)呵。

沕(忽)呵其若海,望(恍)呵若所止。

众人皆235〔下〕有以,我独门元(顽)以鄙。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6-97

  道经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物,唯望(恍)唯沕(忽)。

沕(忽)呵望(恍)呵,中又(有)象呵。

236〔上〕望(恍)呵沕(忽)呵,中有物呵。

幼(窈)呵冥呵,其中有请(精)呵。

其请(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236〔下〕以顺众父。

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也?以此。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炊者不立。

自视(示)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功,自矜者不长。

237〔上〕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亚(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曲则全,汪(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

少则得,237〔下〕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不自视(示)故章,不自见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238〔上〕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胃(谓)曲全者几语才(哉),诚全归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希言自然。

(飘)风不冬(终)朝,暴雨不238〔下〕冬(终)日。

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又)兄(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得)者同于德(得),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得)239〔上〕者,道亦德(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

萧(寂)呵漻(寥)呵,独立而不(改),可239〔下〕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40〔上〕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19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重为轻根,静为躁(躁)君。

是以君240〔下〕子冬(终)日行,不远其甾(辎)重,虽有环官(馆),燕处则昭若。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躁)则失241〔上〕君。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善行者达,善言者瑕适(谪),善数者不用梼(筹)(策)。

善○闭者关钥()而不可241〔下〕启也,善结者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弃人,物弃财,是胃(谓)曳()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242〔上〕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智)乎大迷。

是胃(谓)眇(妙)要。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1:.《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242〔下〕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谷)。

为天下浴(谷),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243〔上〕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贷(忒)。

恒德不贷(忒),复归于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夫大制243〔下〕割。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2:.《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物244〔上〕或行或隋(随),或热,或,或陪(培)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诸(奢)。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3:.《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

  道经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244〔下〕于天下。

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245〔上〕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胃(谓)果而强。

物壮而老,胃(谓)之不道,不道蚤(早)已。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4:.《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7-98

  道经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245〔下〕物或亚(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

兵者不祥【之】246〔上〕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为上,勿美也。

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246〔下〕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而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247〔上〕哀】立()【之;战】朕(胜)而以丧礼处之。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5:.《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道恒名,朴唯(虽)小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247〔下〕自宾。

天地相合,以俞甘洛(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卑(譬)【道之】248〔上〕在天下也,猷(犹)小浴(谷)之与江海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6:.《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知人者,知(智)也。

自知,明也。

朕(胜)人者,有力也。

自朕(胜)者,强也。

知248〔下〕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寿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7:.《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道,沨(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249〔上〕弗名有也。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欲也,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249〔下〕命(名)于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8:.《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250〔上〕过格(客)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250〔下〕可既也』。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09:.《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将欲(翕)之,必古(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古(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古(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古(固)予【之】。

251〔上〕是胃(谓)微明。

柔弱朕(胜)强。

鱼不可说(脱)于渊,国利器不可以示人。

  《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甲本等》:210:.《马王堆汉墓帛书(壹)》老子乙本P.98

  道经

  道恒名,侯王若251〔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阗(镇)之以名之朴。

阗(镇)之以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静,天地将自正。

252〔上〕《道》二千四百廿六25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