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言破疑

象言破疑 #

 象言破疑序 #

  丹经万卷皆象言也。

象言者,非直言,非明言,非空言,非异言,乃有物有则,有指有证,取象演真之言。

后人不究其意,止执其象,在儒者读之,以为怪诞不经;在道者读之,以为包皮外象,甚至有执象猜疑,百般做作,流於曲径邪行,自伤性命者,不可枚举。

咦!是岂古圣先贤取象立言之意乎?易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丹经皆本周易而作,其药物火候,俱借天地、日月、四时以发挥其奥妙,若以丹经象言为怪诞,为包皮,易有风云、雷电、龙虎、牛马、鹿羊、龟雉之象,与夫眇能视,跛能履,乘其墉,朋盍簮,噬肤灭鼻,困於株木,载鬼一车,刲羊无血等象,亦将以为怪诞包皮乎?悲夫!正道失传已久,不自今始。

余自遇真师之后,取诸家丹经,彼此参看,实有得乎象言之意,因将所得於师者,尽泄於参、悟、阐真、原旨等书之内,犹恐学者难於贯通,又着象言破疑一书,绘图画像,细分是非,扫旁门而指正道,息邪说而辩真宗,此则余之本愿。

见是书者,当思死人亦能说生术,勿以糟粕笑弃。

为幸甚。

  时 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春,王正月,栖云山素朴老叟悟元子刘一明自叙於洗心亭。

 象言破疑卷上 #

  象言说 #

  修真之学,古经多言无为之道,而於有为之道罕言之,但无为之道,惟上智者顿悟圆通,一了百当,立跻圣域,其次中下之人,性质愚钝,根尘深,识见小,若行无为之道,力量不及,决不能万缘俱空,直登彼岸。

后汉魏伯阳仙翁,准易道而作参同契,度引中下之流,以有象譬无象,以有形喻无形,始有金丹之名,铅汞、砂银、乌兔、龙虎、婴姹、药物、炉鼎、烹炼等等法象之说。

自后成道群真皆祖参同而作丹经,以演妙理,其意皆欲后之学者,因此以参彼,借彼以证此耳。

无如后之学者,不究寓言之意,不推取象之理,见金丹铅汞炉鼎之说,疑为服食,而遂流於炉火;见乌兔龙虎之说,疑为脏腑,而遂流於存想;见他家我家阴阳男女之说,疑为闺丹,而遂流於采取;见逆顺颠倒之说,疑为强作,而遂流於运转;见修性无为之说,疑为寂灭,而遂流於顽空;见修命有为之说,疑为摆弄,而遂流於执相;等等门户,皆是以鹿为马,以鸟作鸾,不但无益於性命,而且有害於性命,是岂祖师当年取象喻言之意乎?

  夫象者,像也。

言其此物而象彼物,彼事而象此事也。

试以眼前人人共见共知之事物论之,譬如烹煎饮食,锅即鼎也,灶即炉也,锅中贮水,灶底烧火,火本上焰,水本下流,今锅中之水在上,灶底之火在下,水火颠倒,彼此相济,而饮食熟成,此凡水凡火相济之象也。

  人之刚性躁,多动,动则属火,柔性缓,多静,静则属水;用柔以养刚,以刚而就柔,刚柔相当,不躁不缓,归於中正,大道易成,此神水神火相济之理也。

取凡水凡火相济之象,以喻神水神火相济之理,而其理显然矣。

又如有人本来家业丰富,不守本分,化费财产将尽,忽然自知悔过,苦心劳力,重务生活,渐次积聚,财物由少而多,终必家业复旧,此还元返本之象也。

人身精神灵气,本来充足圆满,交於后天,顺其造化,费精劳神,元气衰败,原本消耗迨尽,若知改头换面,惩忿窒欲,闲邪存诚,渐次用功,终有归根复命之时,此还元返本之理也。

取世人还元返本之象,以喻修道还元返本之理,而其理显然矣。

又如世间男女相配,两而合一,即能生子生孙,此人道生生不已之象也。

人身阴阳相当,两而合一,即能生仙生佛,此丹道生生不已之理也。

借人道生生之象,以喻丹道生生之理,而其理显然矣。

丹经皆是借象以喻理,教人从象上辨别所行之理,非是教人背乎理而於象上做作也。

  今人不穷其理,只认其象,悲哉!丹经象言极多,学者须宜由象以穷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其庶几乎?

  顺逆说 #

  举世之人,皆知顺行之道,而不知逆运之道。

何为顺?顺其造化也;何为逆?逆其造化也。

顺造化则生人生物,生老病死,轮回不息;逆造化则成仙成佛,不生不灭,寿同天地。

  凡人自父母成胎,生身以后,二八数足,交於后天,内而七性六欲迷其真,外而万缘万事劳其形,认假为真,以邪为正,以苦为乐,顺其所欲,无所不至,将本来精气神三宝,消化迨尽,将原有圆明真性,全然昧却,不到咽喉气断之时,不肯休歇,以故生生死死,万劫沉沦,所谓阎王不叫,自投其死也。

若是大智慧人,逆运造化,不为造化所拘束,不为阴阳所陶镕,不为万物所牵引,不为万缘所牵移,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拖船,借世法而修道法,依人道而全天道,将历劫根尘尽皆拔去,把后起客气一概扫无,命由自主,不由天主,复还当年乾元面目,躲去轮回,超出三界,为金刚不坏之物矣。

  但这个顺中逆运天机,有口传心授之秘,必须真师指点,非可私猜而知。

世间学人,恃自己萤火之明,管窥之见,记下几句话头,看过几宗公案,自谓知道,再不求人,人前卖弄,满口乱谈,以己盲而引人盲,罪过罪过。

  又有一等糊涂汉,认不得真师,朝王暮李,学此小乘工夫,亦负有道,即有明人在前,不肯低心下气,乱作乱为,或心气下降,肾气上升为逆行,或运气后升前降为逆行,或还精补脑为逆行,或闭气定神为逆行,或采阴补阳为逆行,或男下女上为逆行,如此等类,千门万户,皆是背逆圣道,非是逆运造化;尽是取死之道,非是至生之道。

殊不知逆者,逆回於父母生身之初也,如人离家远出,而又逆回於家之谓。

  虽云逆行,其实是顺理而行,乃逆中之大顺,因其与常人所行相反,故谓是逆。

旁门曲径,惑於逆之一字,而遂在肉皮囊上万般作为,到底落空,岂不愚哉!

  药物说 #

  丹经子书,所言采取药物,烹炼金丹,皆是先天无形无质之真,非世间有形有质之药,亦非人身有形有质之物,因其人自有生以后,认假失真,将本来圆成

之宝,消化迨尽,一身纯阴,满腔邪气,如大病临身,待时而死,不有真正灵药疗治,如何返阴为阳,保全性命也?

  真正灵药是何药?先天真一之气也,先天精气神三宝也。

先天真一之气又名真种子,此气不落於色象,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真空妙有,统摄精气神三宝,三宝亦非有形之物,乃无形之真。

玉蟾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虽分三家,总归於先天一气,三家合而成一气,一气分而为三家。

采药者,即采此一气三宝,运真火煅炼成丹,点化一身万般阴气,归於纯阳清静无垢无尘之原物,如人有病,用药医治而成好人矣。

所谓药物者,譬象也;后世学者见丹经药物之说,误为有形有质之物,而遂采取山中草药,配合服食,妄冀长生,或采五金八石,煅炼丹药服食,妄想飞升,殊不知有形之药,仅能治有形之病,而不能治无形之病,若欲治无形之病,非采先天真一之气,余无他术矣。

参同云: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悟真云: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圣机。

真铅即先天真一之气也。

观此一切,认凡药为仙药可以悟矣。

  火候说 #

  丹经子书所言火候,乃喻其修持工夫次序之准则也。

盖修持功力有先后,有急缓,有进退之时候,不得宜先者而后,宜后者而先;不得宜急者而缓,宜缓者而急;不得宜进者而退,宜退者而进;亦如炉火烧药,有文武进退止足之时候,故修真用功次序,取象为火候也。

但用功火候,不拘年月日时,刻刻行之,宜先而即先,宜后而即后,宜急而即急,宜缓而即缓,宜进而即进,宜退而即退,随时变通,毫发不得有差。

  所谓宜先者,先严於内也;宜后者,后御其外也;宜急者,急於用功也;宜缓者,缓於温养也;宜进者,阳未足而须进阳;宜退者,阴方生而须退阴;此即火候之实理,非工家子时进阳火,午时退阴符,卯酉二时宜沐浴之说;亦非冬至进阳火,夏至进(当为退)阴符,春分秋分宜沐浴之说。

夫天有天之子午卯酉,人有人之子午卯酉,岂可以天之子午卯酉而即是人之子午卯酉乎?人身子午卯酉,刻刻皆有,古经云:不必天边寻子午,身中自有一阳生。

盖以阳生即子,阴生即午,阳与阴合即卯,阴与阳合即酉,所谓活子午卯酉也,岂是天边死子午卯酉乎?金丹四百字云:火候不须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

悟真篇云:纵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曰冬至不在子,曰卯酉亦虚比,曰毫发差殊不结丹,可知非天边子午卯酉矣。

如云是天边子午卯酉,是十二时只有四时修持,所余八时弃之不用,岂能毫发无差乎?入药镜云: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可见年月日时,刻刻用功修持,防危虑险,毫发不容有差;至於六十四卦火候之说,亦是指示阴阳进退之法,教人随时加减,变通用功耳,岂是教人依六十四卦次序而行乎?悟真云: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举世迷徒惟执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读书须要会的古人取象立言之意,意已得而象可忘矣。

  修真之道,千经万典皆象言也,虽取象不一,总以发明阴阳顺逆、药物真假、火候准则而已,其外再无别说。

予自得师指示,实悟的象中之意,不敢自私,愿公诸知音之士,因将丹经紧要之条拈出,绘图传真,分析是非,以破学者之疑,其余可类推而知。

  胎中面目 #

  人当父母未生身以前,男女阴阳二气交感之时,杳冥之中有一点生机自虚无中来,所谓先天真一祖气者是也。

此气入於精血之内,陶镕精血,混而为一,无形而即生形,无质而即生质,内而五脏六腑,外而五官百骸,变之化之,皆自然而成全,虽怀胎之妇,亦莫知其所以然也。

后学不知此理,或疑人在胎中,脐带通於母气,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渐次变化成形者,非也。

夫呼吸之气,乃后天之气,后天之气,焉能变化精血而成形?况呼吸之气,焉能入於胞胎之中?殊不知母胎中,只有先天一点祖气,浑浑沦沦,始而凝胎,既而养胎,终而全胎,始之终之,皆此祖气成就之,别无加杂。

当斯时也,虽有人形而无人道,天地万物,水火刀兵,俱不能伤;七情六欲,五贼四相,俱不能近,究到实处,只一虚空而已。

古仙教人修道,返於父母未生身以前面目者,即返於虚空之境,而无声无臭也。

无声无臭,即是无极,无极者,无之极,即是一无而已。

  婴儿面目 #

  人在母腹之中,十月胎圆,瓜熟蒂落,破胞而出,足向天,头向地,“哇"的一声,方接后天之气,自口鼻而入,下於气海,与先天元气相合,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借先天而呼吸往来,先天借后天而蓄养血脉。

不但此也,当"哇"的一声时,历劫轮回识神,亦入於窍,而与先天元神混而为一,元神借识神而存,识神借元神而灵,但婴儿初生,虽有后天之气,后天之神,而先天统后天,后天顺先天,先后混成,混混沌沌,无识无知,一真而已。

古仙教人穷取生身处,即穷取生身之初,即穷取婴儿面目也。

迷人不知,妄言生身处是妇人产门者,非也。

夫生身之初,婴儿面目,纯白无玷,是圣贤胚胎,仙佛根芽,故飞鸟不搏,虎兕不伤。

盖不搏不伤者,以其无心也,无心而生死不碍,何灾何患?此即始极之象。

始极者,始之极,未交於后天,虽与后天相混,纯是先天管事,因其在始之极,由无而方始也。

  孩儿面目 #

  人自婴儿渐长,能行能走,能言能语,随人指引,名曰孩儿,又名孩提之童。

婴儿无识无知,孩儿已有识有知,未免浮云点太空矣。

能识有知,是由始极渐至太极矣。

太极者,大之极,大极则必小,阳极则必阴之时,但小未来,阴未生耳。

小未来,阴未生,尚是先天用事,后天伏藏,虽有识有知,根尘尚未发,客气尚未侵,饮只食,寒只衣,喜怒哀乐,随兴随灭;富贵穷通,不知不晓;顺其自然,绝无杂念,亦是圣贤胚胎,仙佛根芽。

愚人不知,以孩儿为婴儿者,非也,婴儿是赤子,孩儿是童子,虽然皆俱天真,而身分高低不一,知识有无各别,故古仙皆以返本还元为婴儿本来面目,不取孩儿顽童面目也。

  阴阳分判 #

  人自孩儿渐长,二八气足,阳极生阴,日凿一窍,阴阳两分,各居一方,真中有假,於是知识渐开,善恶分别,是太极判而阴阳分矣。

所谓二八气足者,如月上弦下弦,两弦合一,光浑圆满之象;喻其先天阳极,如太极也,阳极必阴,如太极一判,而阴阳两离矣。

愚人不知,以二八生阴之说,疑为男子十六岁而阴精泄者,非也,试观世间男子,有十四五岁而泄精者,有十六七岁而泄精者,更有十八九岁而泄精者,岁精多寡不等;可知二八之数,不论人之年岁,乃言气之盈满也。

  五行分位 #

  阴阳一分,於是五行亦乱矣。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五气也。

五行在先天,则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五行一气,发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在后天则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五行相戕,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贼。

五行相合,则五德备而阴阳混一;五行分散,则五贼兴而阴阳驳杂。

五行一分,识神渐起,根尘渐发,真者退位,假者当权,孩儿面目亦失矣。

愚人不知,以五脏分五行者,非也。

夫五脏者,有形有质之浊物,为后天五行之旅寓,非先天五行之德园,若以五脏即是五行,五脏如何能分能合?且五行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本於生身以前,后天出於生身以后;先天生圣,后天生人;两个五行,虽分先后,皆是活的,非有定位,岂可以五脏之浊物为五行乎?

  后天用事 #

  阴阳判,五行分,后天一交,先天退位,於是秉受气质之性发,外来习染之尘生。

六根门头,门门招贼;七情孽种,种种生灾。

纯白之体,渐渐阴气入内矣。

阴气一入,阴气渐长,阳气渐消,长而又长,消而又消,顺其所欲,无所不至矣。

愚人不知,以气质之性为真性者,非也。

真性者,天命之性,属於先天,有益於人;气质之性者,人生之性,出於后天,有损於人。

岂可以后天之性即先天之性乎?

  纯阴无阳 #

  后天用事,阴进阳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内而万念作殃,外而万物牵引,内外加攻,阳气消尽,一身纯阴,三宝耗灭,魂魄难存,不死岂能之乎?愚人不知,以数尽命绝,委之於天者,非也。

夫人生所依赖者,阳气也。

一点阳气,不尽不死,一点阴气,不纯亦不死。

顺其阴气,消灭阳气,自寻死路,与天何涉也?以上七图,皆顺行造化,生人之道也。

  炼己筑基 #

  修真之道,返还之道也。

返者,我已去而又来之谓;还者,阳已失而复得之义。

是於纯阴之内,而返还其本来真阳也。

人自后天用事,一身纯阴,先天阳气消化迨尽,不有返还之功,何能无者而复有,失者而仍得耶?返还之功莫先於炼己筑基。

炼己者,炼其历劫根尘、气质偏性,与夫一切习染客气,即惩忿窒欲,克己复礼之功。

能惩忿窒欲,克己复礼,则无思无虑,不动不摇,根本坚固。

即如起屋必先筑基,基地坚固,木料砖瓦由人做作,无不负载也。

炼己即在筑基之中,筑基不在炼己之外。

愚人不知,以炼己为守心,筑基为闭精者,非也。

夫炼己之功,为丹道始终之要着,直至阴尽阳纯之后,而炼己之功方毕。

若未到阴尽阳纯之时,而炼己之功不可歇。

若谓守心闭精即是炼己筑基,岂能全金丹之大事乎?古仙云:还丹在一时,炼己须十月。

於此可知,非守心闭精矣。

  天良真心 #

  炼己筑基,非是强制强作、苦力用功,必要认的天良真心,借此真心以炼己。

则黑暗之中,即有一点阳光发现,号曰真灵。

真灵若现,是非邪正,判然分明,不为物欲所牵,不为尘缘所染,炼己甚易。

倘认不得真心,则邪正不分,是非罔辨,是以心制心,终是人心用事,强制强作。

所谓却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差。

如何到无己之处?愚人不知,误认人心为真心者,非也。

夫真心无心,无心之心,方是天良之心。

有此天良之心,何难於己之不能克去乎?百字碑云: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黄鹤赋云:离内七般朱砂,无真种则时刻难留。

三丰云:筑基时须用槖钥,炼己时还要真铅。

祖宗真种、槖钥真铅,皆天良真心之别名。

噫!天良真心,岂易知哉?若有知之者,则得其一,而万事毕矣。

  阳长阴消 #

  认的天良真心,主人公稳坐中央,为道日减,为功日增;阳气渐长,阴气渐消;长而又长,消而又消,直到无可长消处,方为极功。

愚人不知,以静坐无为、寂灭顽空,妄想阳气自长,阴气自消者,非也。

夫还丹者,阴中复阳也。

若以静坐无为、寂灭顽空而欲复阳,阳岂能自来,阴岂能自退?《悟真》云:“总识朱砂与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修持力,毫发差殊不结丹。

“於此可知进阳退阴之道矣。

  攒簇五行 #

  阳长阴消,还要知的攒簇五行。

五行攒簇,大道可望。

攒簇之功是在后天五行中返出先天五行也。

后天五行,彼此相克也;先天五行,彼此相生也。

返者,於相克之中而致相生也。

五行相生,浑然天理,是五行一气,四象和合也。

愚人不知,以意引心肾之气,上下相交,运肝肺之气,左右相会为攒簇五行者,非也。

夫五脏之气,皆有形之物,后天滓质,有成亦有坏,如何凝结永久不坏之命宝哉?

  阴阳混合 #

  五行从阴阳中分出,五行攒簇,合而为一,即是阴阳合而为一。

阴阳混合,金丹有象,仍是孩儿面目,但不过后天之气,犹未化去耳。

然虽是未化去,先天返还,后天即顺,亦是不能为祸,从此再下一重功夫,金丹可成矣。

愚人不知,或心肾相交,或任督相会,或男女相交,为阴阳混合者,非也。

夫金丹先天虚无之气凝结而成者,岂后天气血有形之物所能凝结哉?

  浑然一气 #

  阴阳返还於混成,孩儿面目已复,从此运天然真火,煅去后天余阴,归於无识无知地位,神藏气聚,所谓男儿有孕者是也。

这个胎孕,即是婴儿面目,即是生身受气处,亦即始极,亦即太一含真气。

愚人不知,采红铅,摘梅子,服食吞餐,相结圣胎者,非也。

若谓红铅梅子能结圣胎,不过所结者血块肉团,促死之鬼胎而已,其他何望乎?

  太空虚无 #

  圣胎凝结,再加十月温养之功,运天然真火,熏烝烹炼,由微而着,由嫩而坚,群阴剥尽,胎圆丹成,瓜熟蒂落,忽的打破混沌,迸出清净法身,跳入太空虚无之境,超出乎三界之外矣。

此即未生身以前面目,亦即无极面目。

道归无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大丈夫之能事毕矣。

愚人不知,或对镜演神,或默想顶门,或面壁忘形,出阴神之类者,非也。

金丹脱化之神,乃为阳神,其一切静功所出之神,乃为阴神;阳神万载长在,不生而不灭;阴神未经火炼,抛身又入身。

千门万户,若不得金丹大道点化,虽能阴神出入自便,知前晓后,难逃轮回,所谓饶君千万劫,终是落空亡也。

 象言破疑卷下 #

  金丹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

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

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

名虽分三,其实一物。

儒修之则为圣,释修之则为佛,道修之则为仙。

三教圣人皆以本来真性为成道之本也。

愚人不知,或用五金八石煅炼成药为金丹者,非也;真性在大造炉中,经火煅炼成熟,与天地同长久,与日月同光明,岂凡世有质之物能成哉?

  天地之心 #

  修真第一要着,须要认得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即前所云天良真心也。

此心恍惚杳冥,不轻现象,因有虚室生白,暗中忽明之时,方露端倪。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之心,乃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合之心。

阴阳合,有此心,阴阳分,无此心;非色非空,即色即空,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色空无碍,有无不立,乃真空中之妙有也。

识得此心,守而不失,则大本已立,其余易事耳。

愚人不知,皆在肉团顽心上揣摩,或以动心为天地之心,或以静心为天地之心,或心住中宫为天地之心者,皆非也。

夫顽心者,后天私欲之人心,动心则着於有,静心则着於无,住心又着於象,此等之心与天地之心云泥相隔。

盖以天地之心,动静如一,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岂肉团顽心之谓乎?

  偃月炉 #

  偃月者,偃仰蛾眉之月。

月晦极,下又生明,喻人至静之中,忽有天根现露,号曰道心,有如偃月之象。

炉者,运火之器,以其道心阳光,能以煅炼一身之阴气,故又喻之为炉,其实道心即天地之心。

以体言,为天地之心;以用言,为道心。

一物而二名也。

愚人不知,以丹田之下横骨上仰为偃月炉,或认心字一弯上仰,误以肉团心为偃月炉,又采战家以妇女产门为偃月炉者,皆非也。

夫偃月炉,乃道心之光辉,此光照处,诸邪皆灭,能以作圣,能以作仙。

紫阳翁云:“休泥丹灶费工夫,炼药须寻偃月炉。

“又云:“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生。

“於此可知偃月之义矣。

  朱砂鼎 #

  朱砂者,火之色,因其火能煅炼诸物,去旧换新,故人以鼎象之。

火之为物,最灵最神,无物不化,喻其神明无处不照,无事不成之义。

但神有元神有识神,识神能以败道,元神能以成道。

盖识神带有历劫根尘,借元神之灵而生妄,不至丧去性命而不止。

修行大法,须要以元神而制识神,识神不起,则邪火灭,邪火灭而真火生,真火生而和气氤氲,生机不息,大道可望。

愚人不知,误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元神者,非也。

夫元神者,不神之神,灵而最真,真而最灵;昭昭灵灵之神,乃神而神者,虽灵有假,假中之灵为轮回之种子。

古仙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生死本,即识神之谓也。

  元牝之门 #

  元为阳、为刚、为动,牝为阴、为柔、为静,元牝之门乃阴阳之窍、刚柔之门、动静之关,无方无所,无形无象,彷佛曲肖,虚悬一窍,在五行不到之处,四大不着之境,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阴阳相合之中一窍。

愚人不知,以口鼻为元牝者,非也。

夫口鼻是呼吸出入之门,非阴阳出入之门,阴阳相合,生仙生佛,口鼻呼吸之气,岂能生仙生佛乎?悟真云:“元牝之门世罕知,莫将口鼻妄施为"者是也。

  元关一窍 #

  元关者,至元至妙之关口,又名生死户、生杀室、天人界、刑德门、有无窍、神气穴、虚实地、十字路等等异名,无非形容此一窍耳。

元关即元牝之别名,因其阴阳在此,故谓元牝门;因其元妙不测,故谓元关窍,其实皆此一窍耳。

愚人不知,或以心下肾上处为元关,或以脐心为元关,或以尾闾为元关,或以夹脊双关为元关,凡此皆非也。

盖元关无定位,若有定位即非元关。

陈虚白以念头起处为元关,似是而实非也。

念头起处已落於后天有形之物,如何称为元关?吾今与大众分明指出:在恍惚杳冥之间,有无相入之际,悟真篇曰:“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又四百字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此实指元关一窍而言也。

  谷神

  谷神者,空谷之神,俗名崖娃娃。

因其两山高耸,中间一谷,人声喊叫,谷中传声,故名谷神。

修道借此以喻人身虚灵之神。

盖心虚则灵,不虚不灵,灵出於虚,亦名谷神。

神者,无形无象,灵而不可测度之义。

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此神也;所谓凝结圣胎者,亦此神也。

愚人不知,以神存天谷谓谷神,或神守黄庭谓谷神者,皆非也。

若神存於天谷,神守於黄庭,则是不虚,不虚焉得有神?不虚无神,何得名谷神?悟真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元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灵光永不离。

“元牝合而中即虚,虚则真灵常存而不昧矣。

真精灵光谷神,皆喻真灵之一物耳。

  金鼎玉炉 #

  金鼎者,刚强坚固之物,喻人志念专一,能以载道之义,又名乾鼎;玉炉者,温柔平静之物,喻人工夫渐进,能以久远之义,又名坤炉。

愚人不知,铸造铁鼎,做作泥灶,烧炼金石,妄想成丹者,非也。

盖有形之炉鼎只能炼有形之凡药,而不能炼无形之仙药。

古仙云:鼎鼎原无鼎,炉炉亦非炉。

其所谓炉鼎者,以其修道之功,刚柔两用方能济事,亦如烧炼家,有鼎不可无炉,有炉不可无鼎,鼎炉俱备,方能成药也。

  乌兔药物 #

  日中有金乌,为阳中之阴;月中有玉兔,为阴中之阳。

日在卦为离,外阳内阴,喻其刚中有柔之义;月在卦为坎,坎外阴内阳,喻其柔中有刚之义。

金丹之道,惟取刚中之柔,柔中之刚,两味真阴真阳大药,熔化一气而成丹。

曰药物者,以其真阴真阳能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也。

至於龟蛇盘结,水火相济,亦是此理,不过随便取象,以证真阴真阳合一之道耳。

愚人不知,疑为乌兔二字,或口吸日精月华,或眼接日精月华者,非也。

夫天有天之日月,人有人之日月,人身真阴真阳,即人之乌兔日月也。

天边日月精华,与我相远,怎能采来?如曰能采,则所采者身外邪气,久必内得臌胀,外则失明,无益有损矣。

  龙虎相会 #

  龙性柔,主生物,属木,在卦为震,喻人之柔性。

震本阳而取柔象者,阳少阴多也。

虎性刚,主杀物,属金,在卦为兑,喻人之刚情。

兑本阴而取刚象者,阴少阳多也。

此性此情,彼此隔碍,则为气性尘情而伤生;彼此和合,则为真性真情而益生。

龙虎相会,是以性求情,以情归性,性情合一之义。

至於东家女、西舍郎,配为夫妻,长男少女,两家合一,金木相并等象,无非喻此真性真情交会之意。

愚人不知,以肝为龙,肺为虎,运肝肺之气於脐心,或於丹田,或於黄庭,以为龙虎交媾者,非也。

殊不知肝肺之气皆后天有形之气,不但不能凝结一处,即强团聚,积久成蛊,无法医治,自促其死,岂不愚哉!

  坎离颠倒 #

  坎卦外阴而内阳,离卦外阳而内阴。

内阳为水,内阴为火。

丹道取坎中之阳,以填离中之阴,以水济火,是谓水上火下,水火颠倒,又名坎离颠倒,以喻道心真知之神水,去制人心灵知之邪火也。

吾之真知,外暗内明,如坎卦外阴内阳;吾之灵知,外明内暗,如离卦外阳内阴。

以真知而制灵知,以灵知而顺真知,真灵如一,凝结成丹,亦如颠倒坎离,水火相济也。

至於婴儿、姹女、黑铅、红汞之象,亦无非形容真知灵知两而合一耳。

愚人不知,指肾为坎,心为离,运肾气上交於心,心气下降於肾为颠倒坎离;又有采取闺丹,以男女作婴儿姹女,男下女上为坎离颠倒;又烧炼家以黑铅制水银,或炉下煨火,鼎上贮水,为坎离颠倒、水火相济者。

凡此皆非也。

夫修真之道,修其真也,一切有形滓质,邪行丑事之类,假而不真,何能成真哉!

  五行颠倒 #

  五行顺生,木生火,金生水;五行颠倒,火生木,水生金。

盖火生出之木,永为不朽之木,如木遇火,煅炼成炭,入地常存之类;水生出之金,永为不坏之金,如散金炉中熔汁成块,分外生明之类。

火生木,喻人之本性在大造炉中,煅炼出来,永为不动不摇之性矣;水生金,喻人之真情在欲海波中,亲渡过去,永为无尘无垢之情矣。

古仙所谓,五行顺行,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者是也。

愚人不知,搬东弄西、采下补上、推前运后为五行颠倒者,非也。

殊不知一身纯阴,内而心肝脾肺肾,外而眼耳鼻舌身,尽是假物,咽喉气一断,一堆臭秽骨肉,哪有一件是真?若以此假物妄想了性了命,乌乎能之?

  黄婆媒娉 #

  黄婆者,中央土母,以其能调阴阳,能和四象,故名黄婆,丹书借此以喻人之真意中真信,能以和性情,养精神之义。

真意真信即吾身中之黄婆,所谓黄中通理者是也。

愚人不知,以意运五脏之气会合,为黄婆媒娉,又有造孽之辈,用能言老妇调戏男女行淫,取处女首经梅子,为黄婆媒娉者,大非也。

夫真土无位,真意无形,无物不生,无理不具,能以会三家、攒五行,故名黄婆媒娉,岂意念之意,作妖老妇之谓乎!

  二八两弦 #

  月自晦朔之间,与日相交,初三微光现象,至初八阴中阳半,有如弓弦,是为上弦,十六圆满,一阴胎内微黑现象,二十三阳中阴半,有如弓弦,是为下弦;上弦得水中之金八两,下弦得金中之水八两,二八一斤,金水相停,阴阳相合之象,丹书借此以喻刚柔相当,不偏不倚,至中至正之义。

愚人不知,或以男子十六岁为二八,两弦之气足,而遂勒闭阴精,或以黑铅八两,水银半斤为二八两弦之药料,而烧炼服食者,皆非也。

《四百字》云:上弦金八两,下弦水半斤,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

两弦者,一阴一阳也。

乾刚为阳,坤柔为阴,阴阳相配,乾坤体成,丹元有象,於此可知两弦之意矣。

  黍米珠 #

  人当未生身之前,在胞胚之中,混混沌沌,昏昏迷迷,只有浑然一气盘旋,别无他物,所谓太乙含真气者是也。

此气至神至妙,至虚至灵,至无而藏至有,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皆包於内,故无形而能变化,所以变化无穷,五脏六腑、九窍百骸俱皆自然成就,因其至神至妙,至虚至灵,又名真灵,又名不神之神。

当其在母腹之中,一气含真,名曰真气,及其出母腹,灵含一气,名曰灵气,一气为体,即是真空;真灵为用,即是妙有。

真气真灵,真空妙有,名虽有异,只是一真。

此真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不可以言传,不可以笔肖,仿佛形容,不过一黍米之微,故古仙皆称此真为黍米宝珠。

虽云黍米,而实无黍米之形,因其有一点灵气,隐於中央,故名黍米;因其有一点黍米之灵,而混沌虚空,三界无一不包,故名黍米珠;究到实处,总是鸿蒙未判之始气也。

愚人不知,以女子首经中梅子为黍米珠,又工夫家神存明堂,久而眼光散外,为黍米珠,皆非也。

夫鸿蒙未判之黍珠,为生圣生贤,成仙成佛之灵宝,岂浊血之物、存想之光所可能哉!《四百字》云:混沌包虚空,虚空包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黍米大。

三丰翁云:谁不知,谁不会,谁不行,都只在鸿蒙未判一粒黍米上迷。

  火候卦象 #

  丹经皆借六十四卦为阳火阴符之法象,以乾坤二卦为鼎炉者,取其阳刚阴柔为体也;以坎离二卦为药物者,取其刚柔中正为用也;复姤二卦为阴阳之交界,取其刚柔运用各有时节也;屯蒙二卦为造化之始,取其当进火而须用刚,当退火而须用柔也;既未为造化之终,取其阳火而用刚,不可太过,阴符而用柔,不可不及也。

其余五十四卦,皆随乾坤坎离复姤屯蒙既未十卦运用,自然而然。

约而言之,总以阴阳相当,两而合一,归於混成之象而后已。

愚人不知,按六十四卦,在年月日时上强做作用功者,非也。

夫天地阴阳造化一气流行,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岂从六十四卦行哉?六十四卦是圣人观天象地,体阴阳造化而作,六十四卦乃阴阳造化之解注耳。

人身造化与天地造化相合,自有六十四卦,岂可泥文执象哉!

  生我之门 #

  月至西南,晦极而生明,西南属坤,纯阴之方。

纯阴之下,一阳潜生,有上坤下震之象,在卦为复,在月为偃月,皆喻其静极之中,忽有天心现露之义;又名道心,又名天良真心,即前所谓偃月炉。

若见此心,保守不失,借之进阳退阴,如猫捕鼠,必至阳渐生,阴渐退,阴尽阳纯,则仙矣。

故以西南坤位为生我之门。

愚人不知,以妇人产门为生我之门者,非也。

产门乃生人之处,何以能生仙哉?

  死我之户 #

  月至东北,阳光将灭,东北属艮,阴气将纯,阳光些微,有上艮下坤之象,在卦为剥,在月为覆碗,皆喻其客气剥消真元之义。

若有出世丈夫,勇猛男子,顿悟回头,借此一点余阳,以明破暗,用功修持,亦不难於返本还元。

一切凡夫,迷而不悟,顺其阴气剥阳,阳尽阴纯,不死岂能之乎?易曰:东北丧朋,丹书又号死我之户。

愚人不知,以妇女产门为死我之户者,非也。

夫生门死户,皆无形无象之门户,因其顺阴则死,逆阳则生,故以生门死户名之,其实只一窍耳。

古仙号曰生死关。

虽名为关,亦无方无所,乃强名也。

悟真云: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号死门。

若会杀机明返覆,始知害里却生恩。

於此可知生门死户之义矣。

  有为之窍 #

  有为之道即有欲观窍之功。

观窍者,观阴阳造化之窍,借后天返先天,和四象、攒五行、采药进火,自还丹以至结胎,工程次序,皆在其内。

若非真师口传心授,毫发之差,千里之失。

愚人不知,在后天幻皮囊上摆弄气血,以为有为之道者,非也。

夫金丹之道,先天之学,能以扭转阴阳,窃夺造化,逆回气机,颠倒乾坤,先天而天弗违之道,岂做作后天一身有形有质之物所能成乎?正阳翁云:涕唾津精气血液,七般灵物总皆阴。

若将此物为丹本,怎得飞升朝玉京。

紫阳翁云:咽精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

鼎中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

噫!金虾蟇,玉老鸦,认得真的是作家。

有为之道岂易知哉!

  无为之妙 #

  无为之道,即无欲观妙之功,乃圣胎凝结以后之事,是静观一气变化之妙。

当圣胎凝结之后,后天已返为先天,只用沐浴温养之功,勿忘勿助,运天然真火熏烝,变化自然,无形生形,无质生质,瓜熟蒂落,婴儿出现,而前之烹炼武火之功,皆弃而不用也。

愚人不知未穷性命是何物,修道是何事,学些旁门曲径小法乘,而便入山静坐,或闭关定神,以为无为者,非也。

夫性命必须双修,功夫还要两段,两段者,一有为而先了命,一无为而后了性,岂空空静坐定神而能了性命哉?悟真云:未炼还丹莫入山,山中内外尽非铅,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

又云:始於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

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於此可知有为无为,各有时节,各有作用,大不同也。

  混俗和光 #

  混俗和光,及乃大隐市朝之作用。

混俗者,混於俗中,使人不识也;和光者,和而不同,在尘出尘也。

能混俗和光,外圆而能应物,内方而有主宰,依世法而修道法,显晦逆顺,无阻无挡,行道至易。

愚人不知,或疑混俗和光是日间应事,夜间修静者,非也。

果如是言,谓之从俗则可,谓之混俗则不可;谓之蔽光则可,谓之和光则不可。

盖混俗和光之道,有夺天地造化之能,窃阴阳生杀之诀,岂容易而知,容易而行哉?

  药归土釜 #

  土性温柔,能以养物;釜主烹煎,能以成物。

釜以土名,为养物成物之器,非寻常之土,非寻常之釜可比。

药归土釜,是喻其阴阳相合,圣胎凝结温养之功。

温养圣胎,全在一意不散,允执厥中,阴阳相当,不偏不倚,故亦以土釜名之。

究到实处,只一中字耳。

守此中,则阴阳和,五行攒,圣胎全;失此中,则阴阳偏,五行分,圣胎伤。

然则守中为温养圣胎之妙诀也。

愚人不知,或挖地炉,养朱砂,取朱砂中水银,以地炉为土釜;或泥炉作灰池,烧铅入灰池分银,以灰池为土釜者,皆非也。

子野云:真土无位,真意无形,特以中之土釜,无形无象,无方无所,因其能成全圣胎,故以釜名之,岂泥土之釜之谓乎?

  凝结圣胎 #

  圣胎者,圣人之胎。

即无识无知,婴儿本面。

道至无识无知,百神会集,万缘俱息,混混沌沌,入於恍惚杳冥之境,自有为而入无为矣。

愚人不知,或运心液肾气相交於黄庭为圣胎,或神存中宫为圣胎,或运气后升前降,住於丹田为圣胎者,皆非也。

圣胎无形无质,虽名为胎,而实无胎可见,所云胎者,不过形容真灵凝结不散耳。

若以气血强凝成胎,是乃促死之鬼胎,非长生之圣胎也。

  十月胎圆 #

  十月胎圆,乃神全气足,根尘拔去,客气消化,阴尽阳纯之象;犹如妇人怀胎,十月方能成全。

丹道以十月胎圆喻之者,取其圣胎凝结之后,必须防危虑险,沐浴温养,期必至於圆成无亏而后已,非以十月为定期也。

愚人不知,疑於十月二字,或运气,或存想,或凝神,妄想结胎,以十月为定期者,非也。

修真之道,自采药烹炼结丹结胎,以至道成脱胎换化,要费无限功力,岂可以十月为期?可知十月乃象言耳。

  婴儿出现 #

  婴儿出现,圣胎脱化之谓。

圣胎者,色身中又怀一法身也;脱化者,色身中又生出一法身也。

因其色身中又生出一法身,如凡妇十月怀胎生出一婴儿,故以法身名婴儿。

婴儿出现,身外有身,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躲过轮回,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矣。

愚人不知,以坎中真阳为法身婴儿,或以肾中精气为法身婴儿者,非也。

夫坎中婴儿,乃阴中之阳,法身婴儿,乃阴阳混化之真;至于肾气,乃肾中之邪火,绝无婴儿之义,岂得混论哉?悟真篇云: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入圣基。

四百字云:夫妇交会时,洞房云雨作,一载生个儿,个个会骑鹤。

於此可知法身婴儿之说矣。

  移炉换鼎 #

  大道圆成,身外有身,形神俱妙,已到大圣人地位,而炉鼎无所用,更何有移换炉鼎之事乎?其所以移换炉鼎者,仍将此法身潜藏密养,变化神通耳。

所移者何炉,所换者何鼎?以太虚为鼎,无为为炉,而前之乾鼎坤炉、朱砂鼎、偃月炉,一概药物,俱皆不用矣。

只所用者,法身耳。

法身在虚无之中,自变自化,愈虚愈神,愈无愈妙,神妙不测,变化无穷,所谓子又孙孙又枝,到此地位,休歇罢功,打破虚空,跳上大罗之境,方为了当也。

后之学人,未得真传,或疑身外有身,已抵道之尽头路者,非也。

敲爻歌云:一物无,随显道,五方透出真人貌,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里传真诰。

观此而知法身千变万化,方为极功也。

 破疑诗 #

  七言绝句五十首

  离世

  世事千般俱不真,俗缘恩爱最伤身,一刀两断无牵扯,解脱场中作个人。

  炼睡

  少睡原非炼睡魔,忘飱废寝斩藤萝。诸缘扫去心清静,昼夜长眠怕甚么。

  功行

  修行积德最为先,功大行深感动天。可笑愚人惟利己,无功少行想成仙。

  金丹

  先天本性号为丹,八卦炉中炼作团。举世迷徒寻外药,吞飱妄想上云端。

  元关

  元关一窍少人知,恍惚杳冥含两仪。顺去流归烦恼路,逆来便是圣贤基。

  识神

  思虑精灵号识神,轮回种子带根尘。愚迷俱把游魂弄,到底谁能见主人。

  阳精

  阳精一点秘形山,认得真时可驻颜。非在心中非在肾,不空不色隐元关。

  先天气 #

  先天一气在鸿蒙,无象无形不落空。认得生初真面目,方知我有主人公。

  先后天 #

  未生身处号先天,一出头来气质连,先圣后人分两路,须当仔细辨偏全。

  首经

  首经本是先天宝,恍惚杳冥真一精。纯白无疵清净物,休将浊血冒安名。

  三药

  大药三般精气神,有形不是本来真。至精至粹虚灵物,炼就金刚大法身。

  性命

  性命原分先后天,生身落地定偏全。后天性命后随天运,捉住先天我操权。

  天地心 #

  天地之心甚处藏,阴阳感激现圆光。虚无鼎里烹煎熟,万古千秋不损伤。

  道心人心 #

  人心似铁道心金,可向微危细酌斟。变化灵通无上下,源头活水别阳阴。

  未生时 #

  未生身处有谁知,静静悄悄混沌时。四象五行皆未到,混然一气没雄雌。

  初生时 #

  初生面目事如何,先后二天一气和。无识无知无点染,佛仙种子圣贤窝。

  他家

  他家不是别人家,误认人家早大差。我的孩儿迷失外,一呼见面子随爷。

  彼我

  经言彼我辨阴阳,非色非空清净乡,采战闺丹邪术辈,烟花寨里坏天良。

  侣伴

  侣伴须分内外因,身中侣伴两三人,外边侣伴同扶佐,脱尽轮回历劫尘。

  外护

  皆寻外护望成功,买鼎烹铅乱捉风,怎晓天机超俗法,借它大力镇愚慒。

  九鼎

  乾元九数号纯阳,九鼎还丹锻炼方,造孽迷徒猜女鼎,决然打入铁围乡。

  招摄

  招摄先天有秘方,鼓琴敲竹见虚皇。色声闹处无妨碍,随手扭回北斗光。

  颠倒

  颠倒阴阳有甚难,当于静里运神观。道心不昧人心灭,立地直登百尺竿。

  火候

  运火工夫本没时,朝乾夕惕斩三尸。防危虑险常清静,应物不迷损益之。

  卦象

  火候经言周易卦,推爻执象俱皆非。大都要会阴阳理,进退随时任指挥。

  乾坤炉鼎 #

  乾鼎坤炉在我身,休从外面问原因,刚柔二事无间隔,煅出先天一气真。

  偃月炉 #

  问道何谓偃月炉,黑中有白晦而苏。分明指出还丹母,叫醒时人识也无。

  朱砂鼎 #

  修真藉赖朱砂鼎,非铁非金非是银,认得灵明些子物,取新革故见元仁。

  土釜

  土釜岂由土作成,中央正位是真名。木金水火皆攒此,养颗元珠彻夜明。

  斗柄

  因观斗柄运周天,始悟生机在那边。扭转脚根翻过面,当时火里现金莲。

  两弦

  下弦是水上弦金,止是调停阳与阴。果若刚柔和合了,当中露出涅盘心。

  壬癸

  壬水阳兮癸水阴,学人几个细追寻。枢机动处分真假,去浊留清产白金。

  炼己

  修行炼己最为先,绝欲忘情却万缘。六贼三彭皆剪灭,干干净净一丹田。

  筑基

  志念坚牢是筑基,身心不动最为奇。凭它祸患与灾厄,止水无波万有离。

  铅汞

  真汞原非尘世汞,真铅不是出山铅,一情一性先天药,锻炼归根了大还。

  婴姹

  姹女藏离本不真,婴儿在坎亦难遵,而今说破阴阳窍,能实能虚产法身。

  坎离

  坎离莫向北南求,火性飞腾水下流,二物如能颠倒过,水升火降结丹头。

  震兑

  兑非西地震非东,性乱情迷气不同。会得情来归性法,霎时见我主人翁。

  子午

  子午休从日夜寻,身中别有指南针。阴阳动静随时有,定里常听太古音。

  卯酉

  沐浴经言卯酉时,形容二气没偏疵,愚人不晓阴阳会,朝夕二分静坐之。

  黄婆

  雌雄匹配要黄婆,戊己成圭造化窝。若问黄婆真信息,一诚感格五行和。

  还丹

  修丹为甚号还丹,五气分离俱各单,明善复初皆聚会,身心不动打成团。

  丹熟

  丹已还时别有方,不须加减再增阳,自然神火炉中炼,迸出通天一粒光。

  圣胎

  圣胎非是有形胎,气聚神凝真种栽,虑险防危常谨慎,若还大意必生灾。

  脱胎

  圣胎脱化始全真,十月功夫养谷神。阳气极纯阴气尽,虚空跳出一仙人。

  有为

  有为岂是弄皮囊,做作千般总受伤,怎晓心传真妙诀,鬼神莫测扭阴阳。

  无为

  无为不是着顽空,还得勿忘勿助功。拔去轮回生死种,当中只有一神童。

  复姤

  阴极复阳须进火。阳纯将姤运阴符。阴符阳火无差错,煅出先天太极图。

  文武

  猛力降魔为武炼,虚心养气是文烹。知凶晓吉随时变,遍地黄金耀眼明。

  和光

  和光混俗秘天机,大用神功真个希,常应常清常自在,随时脱旧换新衣。

  元牝真窍说 #

  学人欲修大道,了性命,莫先于认元牝之门。

元牝之门,即元关一窍,此窍有门两扇,一开一合,高九尺,阔五尺,门外有灵官把守,门内有龙虎护卫;中堂一间,四通八达,有真人居焉,蓬头赤足,身穿五色纳衣,腰系黄绿长绦,手执金光如意,稳坐自然床,后靠无影壁,前悬玻璃灯,塞兑垂帘,不动不摇,等闲眼不轻睁,口不妄开,左有金童,右有玉女,有时睁眼,光满天地,黑暗阴司,无处不明;有时开口,气充宇宙,鬼怪邪魔,尽皆远避;掌造化之权,把阴阳之机,握生死之簿,操性命之柄。

人能见之,诚心礼拜,朝夕奉侍,须臾不离;真人有延命酒、长寿丹,得尝之者,脱胎换骨,出死入生。

但世间少大丈夫,真烈士,下不得苦力,耐不得长久,又不穷究根本正理,专在一身上下有形有象处讲元关,论元牝,做些着空执相小法乘,妄想成道,悲哉!果是个真正豪杰,截然放下,万缘皆空,在切身大事上留心,拜访真师,结交良友,存至死不变念头,元关终必知,元牝终必见,性命终能了,学者其勉之。

  修真要诀 #

  大道无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圆。

  三岔路口寻真种,八卦炉中炼性天。

  没底法船能渡海,随身药料可延年。

  刑中藏德人难测,害里生恩心要专。

  四象调和归本面,五行攒簇长金莲。

  有增有减方为妙,知吉知凶始入玄。

  脱尽牵缠尘垢物,全成父母未生前。

  修仙作佛皆由此,余二虚玄俱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