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苑坛经

碧苑坛经 #

大清高士全真演教龙门承律第七代昆阳子王常月演

第八代戒弟子施守平纂,第十一代宗裔闵一得订

卷 首 #

  一、心法真言 #

  康熙二年,岁在癸卯,十月之吉,昆阳子说戒于金陵碧苑。

谓凝真子邵守善,扶摇子詹守椿曰:“余自髫年慕道,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早修至道。

但崆峒虽近,广成子未许相逢;蓬岛非遥,凡夫身安能得到。

务必远离污染,扫尽尘埃,涤荡心胸,洁涓志虑,消磨结习而俗念如灰,淘汰欲身而妄根截断。

诸缘顿息,俱从戒定中一步步行来;万虑归空,悉自智慧里一层层看到。

拔得开则孥得定,看得透则忍得来。

是以竖起眉毛,手掣割情刀子;放开脚步,直登渡世般儿。

翻身则解脱轮回,转念则超离罗网。

悲心不泯,古云自度度他;慈愿常存,我欲自度度彼。

  “记得昔年寻真访道,曾参王屋,得遇明师。

上蒙三宝之洪恩,亲闻法宝;下仗一身之膂力,苦行修身。

皈依无上法王,行持大乘妙道。

当逢盛世,安乐清平,万劫难闻,千生罕见。

敢不阐扬三宝,答报四恩!少尽涓埃之愿,聊输方寸之明。

  “是以不忘僭妄之愆,开坛说戒;莫避笑讥之谤,演教谈经。

非关好事沽名,只为辟邪解惑。

天律不容绮语,至道惟在直言。

谨将龙门第七代家风,告诸大众。

敬录碧苑一腔直话,普利人天。

不敢虚文,何妨直说。

今将授汝,正以接引愚迷,阐明正法。

  “若夫上乘法器,明眼高人,则贫道下风有幸,正欲请慈领教,以印证其所闻,贫道之愿也。”

  子闻是训已,作礼而退,东西序立。

  于是广陵弟子施守平稽首颂曰:“法原无法因心有,心本无心为法空。

心现法王心现相,法皈心主法皈空。

要明定法非圆相,须悟凡心即圣心。

心法法心心法法,法心解脱是知音。

  二、皈依三宝 #

  三宝者,道经师也。

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

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

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沈沦邪道,颠倒昏迷。

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

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

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此三皈依,乃昔之圣贤,度人入道,第一步上升之路,第一重入德之门。

成仙成道,成圣成贤,莫不从此,三皈依起首。

何以故?盖性命生死,大事因缘,微妙秘密,难可见闻。

最上乘解脱妙法,若无师真垂慈开示,引诱灵机,安能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而不致堕落邪见,错入旁门也耶。

所以未能明道之士,先皈依经。

未能明经,先皈依师。

若能皈依师宝,则经宝可闻于不闻之中。

能闻经宝,则道宝可见于不见之际。

昔日之不可见闻者,一旦豁然贯通,皆由皈依师宝之力也。

自然解悟真文,得明正法,超脱生死,不落轮回。

  但我所说皈依三宝法门,须要皈依真三宝。

何以故?大众!如今三皈依视为泛常,早晚在圣像之前,日诵礼拜而已,并不曾嚼破皈依端的,为何而来。

故尔毕竞沈迷邪法,不免轮回。

如何得明大道,得脱生死哉!〈谢氏按:上两段乃理上事。

  所说皈依三宝者。

皈依意,使念无生灭,则道宝可得而明;皈依心,使机无障碍,则经宝可得而悟;皈依身,使眼无见,闻无闻,臭无嗅,舌无尝、手无妄动、足无妄行,不染邪淫巧浊,躬行苦行,劳其筋骨,饿其肌肤,惰其肢体,舍其形骸,则师宝可得而感矣。

〈谢氏按:所谓皈依意、心、身三宝者,已是实际功法。

丹道初步若能皈依意自然真士生,皈依心而真火现,皈依身而身不动而精固真水生。

丹道初功就在于水源清浊,水源清浊最大关键有二。

一、身不妄动则水清,身妄动则水浊;二、火清则水清,火浊水亦浊。

所以皈依身,皈依心,自然筑基不难。

而三宝皆皈依者,功夫更能层层递进。

〉有能感动师慈,传经授道者,必自己皈依自己之身心意,为真三宝也。

我身之耳目,未能忘其见闻,非迷于色,即着于空。

声色尚存,则身非真矣。

非真何以感师?苟能持身端正,习养寻根,意合真常,则念念虚空,谌然泰定,名为皈依三宝〈谢氏按:皈依三宝,即是最上乘天仙功夫,即“端正其体,空洞其心,真实其念,”辙始辙终不过如此,何等直截了当,功夫虽无段落,自然层层递进,昆阳子慈悯后学,大泄仙机于是经,可惜今人忽忽而过,未能词外见意,既将此书当作一般规戒经忏之书。

〉身不邪淫,则师宝可感;心不昧灵,则经宝可悟;意不二用,则道宝可明。

〈谢氏按:意不二用,至诚无息也,参见天仙心传,雨香天经咒注等〉身固则精全而体健,心灵则气清而慧通,意诚则神凝而性现。

精气既足,神智变化,元妙不测,皆从皈依身心意自己三宝来,然道经师即从而出也。

  且说如何皈依身心意三宝之法。

大众!汝等各各志心谛听,我今说明皈依身心意三宝之法,使汝等破暗除疑。

大众!此身乃父精母血,交媾成形,情性容颜肢体,俱从胞胎长就。

一团污秽,四大皮囊,眼视耳听,足动手摇,口说舌尝最非长久善良之物。

善用者,则成仙佛,成圣成贤;不善用者,则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类。

向上一转,则天堂可登;向下一转,则地狱可到。

受福报者,以此为外物,受恶报者,以此作根基。

何况大众,既已出家欲超生死?必须皈依此身,方为妥当。

不然则六根外用,三毒内生。

万祸千灾,九魔十难,皆由身起。

如何能修行入道?

  若要皈依,惟有一法,能制此身。

须是行持戒律,收伏狂骸。

以四大威仪为主,行住坐卧,约束端庄。

使耳不听声,目不视色,庄严妙相,端正慈悲,人见欢喜,又生恭敬者。

戒律拘制狂身,变为法体,而师宝可皈矣。

大众!此第一段法,既已指明,须是皈依心。

  大众!此心又比此身不同。

险恶异变,不可测度,如风吹海,海水深深,风势涌烈,波涛潮浪,涌撼汹翻,起落不测,转辗难凭。

历劫以来,所谓出头无日,苦海无边也。

今欲皈依此心,当明此心是一团血肉结成,更非长久善良之物。

食声娱色,不畏犯法遭刑;甘食好甜,那顾丧身失命。

沈于饿鬼畜生不怕,送之刀山炭火不惊;流于瘟惶疫疠不辞,弄出星殒山崩不避。

种种祸因,皆是此心招遥起首。

六贼先锋,七情魁帅。

若欲修行而不自皈依此心者,岂能降魔伏怪,七障除邪,悟透元机,得明正法,精参宗旨,直入上乘。

  然欲制此心,又须持行戒律中冥心入定,勒马兜鞭,回风熄焰。

此心无明火发,便以忍水克之。

化烈焰为慧风,变无明为大智。

移恶因为善果,解哀怨为欢娱。

拨声色为浮埃,转怠慢为恭敬。

无起昏垢,不辨是非,不使去留交战,往复低昂,得失推移,旋转动荡。

自然气定心平,心平气定,而经宝可皈矣。

大众,既将定力,摄服血肉狂心,便浪静风恬,波平月起,珠透光明,慧通经蕴,智达经诠。

  又须皈依此意。

此意又比此心难制,心则求正,意在于诚。

诚者,慎密之谓也。

定则密中,了了分明,毫芒不掩,不二不息,动静一如,光明普照。

是故未皈依于意,犹虞定静之心。

窃发操权,机械变诈;诡幻纷岐,或来或去。

造作多途,倏灭倏生;波翻巧样,如龙如虎。

不可擒拿,为影为风;虽能捉摸,无形可见。

寸机弩发千钧,无声可闻;点滴舟通万斛,行谋万算。

不测神通,换日偷天,无边诡计,自意皈依以后,即如水消瓦解,万象回春。

可以入圣成真,可以登仙了道。

在俗化导,国治民安,时和岁稔,忠孝节义,谦洁贞清。

三纲五伦,意诚而出;九流三教,意诚而生。

诚不诚之间,祸福灾祥,吉凶否泰,皆视此意。

为性命因缘,轮回果报也。

  大众!若不皈依此意,此心必难安定。

若欲安定,皈依此意。

慧光自然郎照,觉悟便可一一了明。

此念未动之前,湛然澄澈。

此念一萌之际,为邪为正。

不昧灵光,机由枢转,星随斗移。

此意诚,生死之权可执。

此意不诚,轮回之柄谁操。

  大众!自己心中意宝,一念真纯,上可通天,下能格冥。

鬼神失色,由此意;日月失明,由此意;造化失权,由此意;阴阳失常,由此意;妖魔遁迹,由此意;人物消失,由此意。

三界内外,惟意为尊。

放之则有,收入则无。

纵横自在,莫非此意。

上朝元始为祖气,中归灵宝为梵气,下依太上为真气,直伸普广为浩气,凝聚温和为元气,慈悲仁惠为阳气,惨戚怒罚为阴气,贪嗔躁暴为血气,淫杀盗妄为邪气,执着蔽塞为魔气,凶残暗昧为妖气,劫刻冤抑为怨气,皆由大众。

  身不皈依师宝,偏纵凶强。

心不皈依经宝,多昏迷暗。

意不皈依道宝,杂难纷更。

偏斜不诚,不诚则失中,失中则慧光不生,定力不固,戒行不严,神不能凝,气不能聚,精不能化。

是故身不能修,心不能定,意不能诚也。

  大众!我今明将大道,直指人心。

若不急早降伏身心意,化为三宝真身,度出轮回,然后一、一皈依世上先觉先知道经师三宝,不枉了出家一段好因缘也。

若有能依戒定慧三大法门,行持信切,不生游移退悔者,当知此人,决定成道。

如有半点差移,不能依着,自己懈怠者,当知此人,罪深福薄,不能明道,天神不容,岂能得闻无上至真清静解脱之道哉。

如遇斯辈,慎勿嗔呵,当生慈悯,委曲方便,善引入道,是名皈依三宝。

  于是戒弟子等稽首皈依而作颂曰:“大道清虚不可名,因经微妙着为文。

若非师阐元元理,混浊愚迷怎得明。

明明相续号全真,全得真元脱死生。

先知先觉慈悲切,无尽贤良引入门。

  三忏悔罪业 #

  大众!既已皈依三宝,必须遵修妙行。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其过太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罪业者,过失之谓也。

如今修行之士,自昧良知,自欺本性,只见他人之过,不知自己之非。

即此不知自己之过,罪已深,业已重矣。

瞒心昧己,岂能入道?是以须当忏悔。

忏悔者,恭对圣真,不敢隐其往咎,痛立誓愿,不致再犯前非,如此,方能上进。

  我今不辞嗔责,将世间瞒心昧己,讲个分明。

大众,各各听之,便自明了。

且说如何是瞒心昧己之事。

口中高谈阔论,心中好货贪财;外而装身做分,内里机械图谋;受戒不遵戒律,劝人不怕人非;阳为道士,阴昵顽徒;出言同堂不信,公干常自饰非;闻道不行,知法故犯;以智术骗愚痴,占便宜为地步;惯起无明,动多倔强;以无为有,以有为无;以假当真,以真当假;指鹿为马,卖狗悬羊;暗室亏心,青天捣鬼;腹中暗算,笑里藏刀。

种种邪行,头头背道,未有自己不知者。

不知者,痴人愚人,迷人妄人。

知而故犯者,上缩写谓奸人恶人,邪人小人。

岂非瞒心昧己?其罪业比痴愚迷妄之人,更加深重。

何以故?痴愚之人,无有智慧,无知误作,止能害己,不能害人,若使害人,亦终为人害。

惟有奸恶之人,阴险狡猾,既损他以利己,复昧己以欺心,要使天地不知其奸,鬼神不知其恶。

巧幻机关,而行常掩饰;图深勾密,而曲肆弥缝。

设网待人,而人不觉其网从何设;推人下井,而人莫测其井是谁开。

如此之人,世间甚有。

惟修行却使不得。

如于未曾皈依三宝之先,有此心者,今既受戒,换而改头,速求忏悔。

  近日元风不振,戒律多弛,道化颓靡,黄冠失教,屡屡受教羽流,多有违条犯戒。

吾今不惜苦口,告诫叮咛,奉劝大众。

不但历劫漂沈罪业当忏悔,多生父母罪业当忏悔,现在父母九元七祖罪业当忏悔。

即自己从前罪业,速速暗中心念打扫干净。

一切不正的妄心,一切丝毫的妄念,俱要忏其前非,悔其往过,方成道品,不然,掩耳盗铃,安能解脱,大道远矣!我今作一忏悔文,大众早晚诵之。

  忏悔发愿文 #

  弟子众等,自从受戒,以至如今,徒耽受戒虚名,未克持实事。

衣冠滥,规钵空传。

既不能精进于初真,又复坠愆尤中极。

心无智慧,不能切问于明师;性发无明,每难忍辱于同类。

襟怀窄狭,不能容情;心识偏邪,致多犯过。

不明正觉,以幻为真;不察因由,认贼为子。

以贤良为匪类,颠倒难明;认君子为小人,是非莫辨。

或募缘错人因果,钱粮尽入私囊;或诵经字名差讹,意念全然不察。

或眼前美色而心动淫根;或耳听圣言而腹中疑惑。

种种败行,永堕凡流。

从今若不自新,将来日暮途穷,势必石沉海底。

此后犹然任意,待钟呜漏尽,方知剑树刀山。

故尔兹者,假心香、心灯、心水之供,竭皈身皈神皈命之诚。

时刻喁喁,望丹霄而靖命;晨昏汲汲,仰金阙以输诚。

用申斋沐之虔,不惮辛勤之苦。

翻身续叩师慈。

  设供哀求 #

  天宥!从此尽除诸恶,永为良善之人;自今奋发奉真,痛守初真之戒。

倘或再犯前律,生遭天谴,死堕丰都;如违向日之科,阳受极刑,阴埋无间。

但愿忏悔之后,罪灭福生,灾消厄释,冰融觉地,朣月开光。

漆室复明,慧日照于黑夜;善芽增长,甘露沥于枯条。

元纲流再造之仁,法雨沛重苏之泽。

俾得谴削黑书,名标青简。

精修大定,保固真身。

八识胥损,百障千魔云净;三生洞晓,九云七祖升霞。

神风遐着,万炁扬津。

绵绵丕振于宗风,派脉诸流于祖座。

行藏迪吉,息世外之风波;隐显升平,晏壶中之日月。

再愿师资同学,眷属宗亲,大地群黎,普天檀信,人人心地开明,个个性天照朗。

时和风稔,国泰民安。

兵戈偃息,水火均平。

皇图巩固,帝业遐昌。

圣皇万寿,宰辅贤良。

万姓同诚,千邦乐道。

等与群生,同归清静。

伏惟!圣慈曲垂济度。

  以上忏悔发愿文,朝夕虔诵。

须要自己法身,对越帝天,念念投诚,心心惭愧,句句分明朗诵,字字悔悟踌躇,勇猛精进。

死活存亡,困苦饥冷,一齐放下。

惟抱戒定,自有前程。

碧 苑 坛 经 卷 上

  四断除障碍 #

  修行之人,障未断,则闭塞昏迷;碍不除,则愚顽暗昧。

心体本同天日,妄情恰此浮云。

雾塞青天,白日安能朗照;情迷灵窍,真机哪得圆通。

岂非修行人一大病哉?我今指出病根,这障碍道家有两种,一唤作理障,一唤作事障。

不明其事,真假难分;不明其理,正邪难辨。

若执理而论事,抱泥迂腐,为理障心;若行事而害理,悖戾乖张,为事贼性。

或理或事,凡有所执,皆为障碍。

  今将障碍两字,细细说来。

大众,千经万典,皆是先觉先知,欲令后人,行善学好,悟道修真。

众生不行善而反行恶,不学好而反学歹,不修真而反弄假,不悟道而反败教,这唤作事障本心。

又有出家人,行善执善,学好执好,修真认真,悟道而着相殉迹,皆因好处,不曾脱脱,这唤为理障本心。

然这等有事理二障,还是一等向上之人。

更有一等修行之人,心地未明,天机未转,到处都生障碍,见我等向上之人,讲经说戒,他便明为称颂,暗动无明,生障碍心,动无明念。

  大众,这障碍心不除,安能出得苦海?有船有筏,有篷有橹,明明可过海,却不能过,不敢过,这却又何来?哪知这点障碍之心,就如一时天起黑云,漫漫而来,欲风欲雨,必有巨浪凶涛之险,所以就不敢过,不能过了。

  大众,苦海无比,回头是岸。

这修行人的障碍,如黑去四起,腾腾瞒天之象,迨至断除了,便如浪静风恬,安稳自在,方能渡出苦海。

你们岂不闻《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上说么:“只因众生障重,不能得见上帝慈颜。

”又云;“如是诸障,汝等各各当断除之。

”《皇经》开首,所以就宣说断障。

  断障之法,当生大慧,无起疑惑,无起贪嗔,无起淫欲,无起嫉妒,无起杀害,无起凡心,无起凡思,无起昏垢,无起声色,无起是非,无起憎爱,无起分别,无起高慢,无起执着。

凝神澄虑,万神调伏,心若太虚,内外贞白。

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无令外邪乱其至道,牵失真宗,败其灵根,盗其至宝。

致尔万劫永堕凡流,堕入俗网,万魔来攻,百千万劫,不闻妙法,鬼神执诛,从生入死。

是故汝等,应当志心,善护真宗,无令丧失,如前所说,各各当断除之,则此训皆障碍之条款也。

若不断除,便六根便染,三业萦缠,就清静不成了。

既不清静,如何得见上帝慈颜?十七大光明,三十种功德,从何而至?是以上帝光明功德,为诸佛圣师,万天帝主。

三卷五品之妙典,皆从断除障碍而成。

  大众,世间障碍甚多,《皇经》不过指其行目事件,令你们知其大略,明天理的法门。

汝等要明白,世间细微障碍,万缕千条,举心动念,难可枚指。

即如看经诵典,其中妙义幽深,自己聪明有限,不能解悟,便知自己心窍未灵,智慧光小了。

又不肯抵心下气,参问高明,便是昏垢。

及至问明,又生疑惑,惟恐其人之说不真,再问一人,彼此不同,心生烦恼,千岐万经,岂非障碍?又若伴侣同于处读经,彼伴先熟,我尚未熟,心生烦躁,岂非障碍?又若我熟伴生,便生欢喜,岂非障碍?又如自己有才,他人愚钝,便生欺诳,岂非障碍?又如见人好善,或布施,或功行,他富我贫,便生嫉妒;我富彼乏,但生骄傲。

岂非障碍?又如读经典,忽有解悟,微明其理,执以为是,向人讲说,彼又高明,我心不服,岂非障碍?又如所闻妙理,执着在心,只知其一,不知变通,岂非障碍?又如修行打坐,偶有妙处,便自夸扬,岂非障碍?又如同道伴侣一处,从师闻道,师言彼明我暗,不自责己,反忌彼先,岂非障碍?至于积下财货,临死不舍一文。

一切爱缘,贪习耽着,不断不除,如好琴好书,好棋好画,种种着想,均为障碍。

又或有一等,以符术为神通妙用;又或有一等,以符术为有为劣法;彼喜而我忌,我好而彼恶,皆系障碍。

  大众,汝等既求出世,欲免轮回,原要做出世的功夫,怀出世的道业。

这些障碍,俱是塞灵关之牵蔽,迷悟性之妖氛,如何便就能出世。

若是你们肯把纷纷的障碍,一一断除,斩尽葛根,消遣杂虑,胸襟如大虚浩荡,则心灵活泼,万转圆明,智慧自生,性天昭朗。

其中千般妙用,尽生死去来之机,天人合一之致。

自然而然,非识可识矣!

  呵呵!障碍,障碍!只在大众之能断除不能断除间尔。

于是律师遂说法曰:“降衷伊始,明命非虚。

照耀灵台,毫芒难掩。

胸襟一朝廓落,眼光立地澄清。

  五舍绝爱缘 #

  大众,障碍为害,既得知矣。

爱缘之害,比障碍又更狠。

如何见得?障碍之心,不过遇境而有,境过即空,其害暂来暂去。

至于爱缘两字,是无始劫前以至今生种下的孽根。

所以圣贤仙佛,只劝众生不可着相,不可粘缚,不可贪恋,三教书中,俱劝天下后世,莫为爱缘缠住。

这个爱缘,是诸魔之祖,万害之根。

屡劫沉迷,多生堕落,总因爱缘。

不得解脱之道,不明真空之理,皆因爱缘。

生犯官刑,死沉地狱,皆因爱缘,水灾火死,劫杀刀兵,皆因爱缘。

覆宗绝嗣,破戒违条,皆因爱缘。

九祖受殃,香火颓废,皆因爱缘。

生老病死,性心乖戾,身体不健,道法难进,皆因爱缘。

六根不净,六贼猖狂,六识分别,六道轮回,皆因爱缘。

天地之内,五行之中,万物生枯,万种起灭,皆因爱缘。

若欲出世,超脱生死,不求断除,绝缘舍爱,而能了了明明,清清净净,解脱自由者,未之有也。

  我且把世间在家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的爱缘,先圣已说过五有五止五僻,以及发皆中节,亲亲尊贤之等杀。

皆就这点虚灵内所固有者,为之品节裁成,各正性命,就把一个宇宙保合太和。

浑沦元气,更无爱缘再须舍绝,纯乎自然清静解脱之道,慢慢再说。

  今单说出家的,就是苑上今日诸檀信听者,也好汰去分外爱缘。

将分内一切可爱不必爱,似缘有尽缘的,一一勘明,制节过去。

大众,爱缘迷惑,你们全然不知。

如何道?人念头遄喜使的,唤作爱缘。

一切大小精粗之物;一切一切远近眷属之人;一切内外邪正是非之事;一切圣贤三教儒释道之法;一切经书文献曲籍之理;一切天地阴阳造化之妙;一切神奇元幻之术;一切清微灵宝全真道路。

以至名山洞府、天宫圣境。

以至七宝八珍、河图龟瑞。

及自己身心五脏六腑,齿舌精气,山河大地,草木禽兽昆虫,若念之所贪,意之所在,心之所想,神之气注,情之所恋,性之所喜,口之所欲,身之所乐,梦之所游,悉系爱缘。

有一存念,便遭牵惹,不能得清静解脱之道,终为沉迷忧苦之徒。

  大众,迷着则爱缘生,醒悟则爱缘灭,须要时时觉悟,刻刻承当,心上着一毫所爱之事物,俱要即刻舍绝,不许复因缘起。

爱喜睡者即当坐,爱喜坐者即当行,爱喜舍者,心神自然活泼;爱喜无者,灵性自然空虚。

寸丝不挂,万缘不生。

悟者则心生光明,不为境转,不为物动,不为事乱。

久之则无端妙处,元窍开通矣。

若今日不除,明日不断,既舍而又不绝,仍旧牵缠。

则衣钵蒲团,都成罗网;芒鞋竹仗,皆是索绳;名山圣境,俱为牢狱;师兄道侣,尽化冤家。

以至口诀真言,总要变砒霜毒药;道心本性。

竟改作福报修罗矣。

可不慎哉,可不痛哉,可不忍舍而绝之哉!

  昔有一道人,坐久神现。

见顶上放光,五彩鲜明,如霞如锦。

其光之中,山河大地,万物总见。

道人心喜,以为得上帝之大无碍光也。

日夜端坐,思想有光,其光不复再有。

道人不悟幻境非真,用意观想,万念皆忘,唯思光明。

存思日久,如愚如痴,形骸土木,诸人以为得入至道。

道人坐存六载,神凝形变,而不知觉。

一日,气粗息急,同伴相守,唯望其人开静以便求道,其间唯有一修行人,知其着魔。

至夜半,其入定之人,忽然手张如飞之状。

众以灯烛香花,供养礼拜。

其人即气绝,口中飞也一蛾,扑灯烛火光而死。

修行人取之,而告道们大众曰:“此存想光明之道人身也,爱缘光明,即与蛾同,缘至形化转入异类。

爱缘不除,皆同此类。

可不哀哉,可不断哉!”大众,心有所爱,即是缘也,缘从爱起,爱逐缘生,缘爱相缠,永无了澈。

转父为子,转祖为孙,转男为女,换面改形,移名换姓,颠倒凡夫,认为真实,可怕可怜!大众知之。

  六戒行精严 #

  修行之士,既已割爱抛缘,诚求出世以了生死。

假如爱缘不灭,爱欲重生,则此心依旧牵缠,复入网罗陷井,是终无解脱。

须要于未兆之前,预作提防之计。

不然则从前之功徒费,未来之魔障难逃。

是以当法上古圣贤,摄心于戒。

  这个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镇压妖邪;是护命之符,能增延福寿;是升天之梯,能礼三清而超凡入圣;是引路之灯,能消除六欲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宝筏,能渡众生离苦海;是慈杠津梁,能济众生出爱河。

诚修行人之保障,为进道之提纲。

仙圣无门,皆从戒入;圣贤有路,皆自戒行。

实系仙真之要路通衢,贤哲之中门正道。

  大众,既已前生所种因缘,致今生得闻戒法,则将莫大之幸,若不依戒律行持,精严勤苦,则莫大之幸,变为莫大之罪矣。

这个戒律,乃元都禁约,就是元始灵宝太上所定的规条,女青天曹所常纠察,神兵卫护,天将稽巡。

尊守者,丹策加工。

犯悖者,黑书加过。

丝毫不漏,针发不差。

如今受戒之徒,总是无知之辈。

如何唤作无知?只是未明其理。

若是知得此理,便当精严不犯。

若是违条,岂不是无知了。

  所以说,大众中,若是已戒者,须要把这戒字,着实去参详。

如何作戒?戒者,禁住也,禁约的是什么?你又为何当初就受了?故你若是为戒法来的,便当日日行持。

若不日日行持,何必受戒。

这个念头,便不是为戒而来,还是为沽道士受戒的虚名私意而来,图道士受衣钵而已。

不然,为何不守清规?切念我道门中,自七真阐教之后,教相衰微。

戒律威仪,四百年不显于世。

缘因教门之中,未有人出来担当其任。

所以把这照道的天灯,不曾剔明。

使修行之人,昏暗难行,扶身的拄杖抛开,失其把柄。

怪不得旁门邪教,反通行于天下,清静解脱正大光明之道,所寂寂不闻,今幸道运当行,遭逢盛世。

上有皇上福庇,天下太平;朝多官宰善信,教中护法。

又有檀越布施,衣中冠钵,制就现成,这便是千生难遇,历世希逢,这都是你们前因撞着。

  既是受了戒法,就该把个戒字,仔细求。

如何唤作戒?可怜这受戒之徒,贤愚不等。

愚者妆初来受戒的念头还好,及至受了戒后,又把初心瞒昧起来,不能坚持戒律。

岂不可惜了这个受戒的初心,把一件戒衣,一顶戒巾,付之东洋大海。

或当或卖,或改常服,或补作袖头。

亵渎天神,败毁道场。

又把个净钵,改作香炉,贮钱贮米。

开斋破戒,饮酒吃荤,无所不至,把智慧清灭,仙根断绝了也。

这有现在公案,历历可证。

先有一个戒子,把戒行毁破,污了戒经,卖了戒经,卖了戒衣,弃了戒钵,便忽死去。

见许多鬼卒,将锁索套去。

到了阴司,见一所衙门,甚是威严,两边排队列许多鬼卒,锁着许多人,皆是平日同志归阴的破戒道友。

这戒子吃了一惊,问:“你们如何到这里?”那些戒子说:不知道为何,先先后后的都在此相会。

只见门上有个匾额,写着考对司三个大字,遂问鬼卒道:“如何唤作考对司?”鬼卒道:“这是天条新立的,法司有两座,专管僧道戒律之事。

凡有人在阳世间,发心受戒者,土地神就把某人名字上了册簿。

某日受戒,某日行持有功,某日行持有过,某日某人犯戒,某人背道悖师,某人毁律败教,某人卖衣,某人秽钵,某人诽谤律师,某人打算施主,某人奸贪,某人淫欲,细细记注,每月申报各司考对,要先从本司考对过,方到各衙门去。

你们受戒者,除德行高明,道心严密者,不到阴司。

如你们这班不受戒的人,毕竟先到本司考察除名,才定限内勾取身死。

若不从本司考过,各衙门不签押人,众戒子你们听听,这个死去的,已经一夜半日还阳,讲出了这段公案。

  大众,你们责人有过,偏生细微明白,到了自已有过,便全不知察,日积月盛,一一自已宽恕,做成了无边罪业,自己还要遮瞒,这叫做欺心。

受了戒的人,全要把自己心上所行,日里所说,日夜存思,善即行,恶即改,不许自己曲全,不许自己饶恕。

你有误处未经查点省悟,立刻回向圣真,哀哀忏悔,依戒经之律,细细参求,勤访明师,精深学问。

敬师长如父母,敬道友如长兄,乐法如妻,爱经如玉。

持戒在心,如持物在手,手中之物,一放即失,心中之戒,一放即破。

世间王法律例,犯则招刑;天上道法,女青之律,犯则受报。

莫道阴司冥而不见,生生死死,只在你心;莫说戒神幽而不显,出出入入,只在尔念。

戒行精严四字,降心顺道,唤作戒;忍耐行持,唤作行;一丝不杂唤作精;一毫不犯,唤作严;始终不变,唤作持戒;穷困不移,唤作守戒。

你们这受过戒的,其中连戒的十条,还不记得甚么十条事呢。

这是有名无实,何必乃尔!

  但有一句法言,须教大众放心行持。

这个天上主宰,原以好生为心,慈悲广大,救度众生。

若是有犯了戒子,从此改悔,真心发现,复守科条,致严致精,再不敢犯二次,如此哀恳忏悔,天心亦自怜悯,赦宥还元。

我今又有一段犯了戒后又守戒的因果说与大众知道。

一戒子自云,受戒后忽遭魔难,开斋破戒,无所不为。

一日夜间,梦到阴司,看审官司。

只见阴司中,许多鬼判,都点挂纱灯,安排香案。

少刻,见阎王出大门,威仪如世间天子一般。

听得判官报道,天使已到了,快些摆香案接诏,与阳世官府接诏不异。

只见天使是一位仙官,头戴一顶金莲冠,身披五云鹤氅,手捧黄筒,递进去了,众鬼不得进去。

这梦到的道人,便亦要进去。

鬼卒嚷道:“你是什么处游魂,敢到森严大殿?”一个鬼卒道:“好像个道人打扮”。

那鬼道:“前日诏书吩咐,凡修行持戒之人,命终之日,许具衣冠进去,光明者从正门进,光小者东门进,无光者革除戒名,锁械西角门外,按牌赴审,你这道人又没有光明,一团黑气,与我一般儿,混充道人,快走快走!”一手执铁棍来。

戒子惊醒,明明记得。

随即翻身,下了床,急亟净面,手取净火焚香,大生恐惧,悲哀忏悔,痛改前非,精严戒律。

一日又大梦游阎府,仍系向日所游之处。

见执铁棍铁锁的鬼卒跑道:“请问仙长,要到何所”?戒子回言:“我因云游到此,不敢惊动大王,就此回去也。

”鬼卒言:“大王有例,凡有戒行光明仙长过去,需在到茶厅,先请坐下,问下名号登簿,以便稽查。

”戒子回说:“并无公事,不会罢了。

”随即回身,忽然出境,觉来向大众告知。

前游被鬼打骂,后游跪接问名,本系一心之进退,即有两样之看承,若非一悔前非,依然旧时本相。

见神之为道,幽明一理,可不惧哉!大众,时光容易过,心性要光明。

莫待无常到,阴司黑暗行,牛头无好处,马面不容情。

有过须急改,全凭戒行精。

万法千门内,修心最上乘。

无岸无边海,循戒慧光明。

  七、忍辱降心 #

  修行人第一大病,难去难整的,是个嗔字。

不是着了我相,便是着了人相,嗔心一动,唤作无明业火。

三毒之中,嗔毒居一。

嗔心不解,内则烧已,嗔口出语,外则烧人。

把一点灵关,森森烧化;一座法身,活活烧坏。

六腑不能清秦,五脏不能安和。

耳听人骂我,嗔火自肝生,烈焰遇狂风,把一个能闻的耳根,忽如闭窗塞窍。

目见人侮我,嗔火自肾生,烈焰遇狂风,把一个能视的眼根,忽如遮门蔽路,口不觉嗔言,心中冲出恼恨之火,胆中涌起毒害之谋。

上不怕天地神明,中不怕死生身命,幽不怕油锅剑树,官不畏斩绞军流,反一个能言舌根,造出千般罪业。

这耳这目这口这舌,为何有这苦楚?只因这肉团心,不能降伏,恃些儿气血,作福作威。

到过后平心之时,便冰冷可澹。

  大众,世间众生,此个身儿,均是血气结成。

此点嗔根,自从无始劫前,这无明业火,早已种下。

所以遇事顺心,心便欢喜。

不顺,便欢喜变作冤家。

触境逆心,便生嗔怒,便是轮迥劫根。

你们既已出家,原为欲了生死,嗔根不断,则毒龙攻入天根。

既求身出世网,原因性命深重,这嗔恨不灭,则致气填月窟。

性本善也,嗔则变作毒龙,惯生嗔火,火发烧身,命本常存,嗔则变为猛虎,常生毒气,气急丧真。

生死不明,皆因不能珍重性命。

性命不立,皆因火强。

以致六根不能收摄,四肢发战虚张,五官不能应用,毛窍火性飞扬,为害百端,伤天促命。

  大众,欲绝嗔要,先降恶念。

何为恶念?不能忍辱,便为恶念。

大圣孔子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这心中不能忍,念在一日,还是一日恶人。

恶人安能入道?大众,不能忍辱的人,其心不能降伏,就如毒龙猛虎一般,只知辱他人,不容辱自己。

好强好胜,人前夺趣,使气作威,严声厉色;卖英雄,做豪杰;夺利争名,夸功伐势,侍力凌衰,傲长欺弱。

虽有时热肠为众,不知能救得人,亦必能杀得人。

众生迷而不悟,何曾远虑深思,天道好远,冤仇不解,总是嗔根不断来。

嗔则必欲辱人,不甘我受人辱。

不知受人辱,与我辱人,其间大相悬隔。

  大众,这个辱字,包罗甚广。

假如淫人妻妾,便不顾她丈夫被辱,儿孙被辱,祖宗被辱,门族被辱。

待至他人淫你妻妾,便生嗔怒,大恶起来,想起这人淫我妻妾,使我体面何存,若人闻知岂但我被耻辱,连父母祖宗之功德,儿孙后代之门风,尽遭污坏破败,岂可放他过去。

便要拿刀弄棍,动火发怒,顿起杀心,再不想他辱我,我便如此。

我没辱他,他又如何。

今生妻女被人淫,必定前生有歹因。

前世淫人妻女孽,今生妻女被人淫。

这是人中必有之因,必有之果。

你们各人听了这话,万不可起淫欲之心。

我直对大众说,这些众人的性命,皆因淫欲而有。

淫欲之心不除,生死之根不断。

因淫欲而有色身,欲脱色身,洗除欲念,欲念除,则得于有坏色身之内,生出法身,才能了脱生死。

这是我们实话,休当作闲话放过。

近有戒子,平日极有道念的人,忽一日出募斋粮,托钵过一米铺。

这铺内主人好道心生欢喜,请戒子进中堂坐下,磕头献斋,又将碎根一钱,安放钵内。

临出厅时,忽遇其妻,从廊下过,两下一见,其妻回避不及,戒子谢斋而出。

既见其妻,夜间打坐,驰想其妻,摹其面,遂起,即跪香忏悔而卧。

又忽然知自己身死,抱入胞胎,长成娶妻、颜色标致、夫妻和合。

出外路旁,见一道人,化斋觅食,心中便喜。

同回至家,献斋作福,唤妻出见,自己磕头拜下。

回身见道人,以手招妻,心内不觉大怒。

即走直入厨房中,持切菜刀来斩道人。

失脚一绊跌醒,心嗔恨,乃是一梦,通身汗下。

回想道人,其面目,即米铺施斋主人;其妻,即米铺廊下遇着之妇也。

大众,这个戒子,初学功夫,戒行虽坚,定力未固,所以日见夜思,忽生妄见,妄念深切,入梦成境。

  又一修行人,持戒坚固,从来口无妄言,念不妄动,受人耻辱,心不怀嗔,打不回拳,骂不回答,只思自不是,不认他人非。

一日在路挑担而走,遇着一驴,驰骤而来,将身让驴,驴忽用头撞人身上,其人退避不及,仆倒在地,驴便口啮衣服,碎破而去。

修行人至夜间打坐,入定朦胧之中,忽有一白衣人,谢之曰:“我即路上冲你之驴,于往劫中,曾结冤报,今已释怨,两相解脱,将从此脱得苦趣,复生人中,特来告知。

至出月某日,寻至某处相会,以求超度。

”言毕而去。

修行人明明见得听得知得,似梦非梦,起来照常打坐。

至次月所约之日,寻至其处,其家一门甚欢,似有好事。

访问旁人,皆言此家夜来生一孩儿。

修行人闻知,大加惊恐,暗记姓名,誓愿自度,然后度人。

大众,你们有此人,往结冤根,至今生了结。

  戒子,总要自己发心,忍辱释怨,受苦任难,忘耻吃亏,解怨顺孽,降伏此心,一切承受。

执定戒刀,时时自杀无明火,刻刻身披忍字衣。

听人打骂,甘人欺悔,任人谤讪,随人羞辱,皆不能破我一点戒心。

以至无端连累,王法官刑,霹雳青天,火烧雷打,一切水淹贼劫、狼衔虎咬、病毒蛇伤、魔压鬼迷、妖缠精害。

世欲横言曲语,败坏声名。

仇人恶口诅咒,毁虐亲属。

甚而不容逃避,割截肢体,无能躲闪,破败此躯。

总系往因定劫,难辞运限当头。

只可安心承受,顺合天心,偿还夙债,报对前因。

切莫动不服之意,害我戒规。

惟宜回想,我受他欺者,毕竟我曾欺人。

受他困者,我曾困他。

以及遭魔遭难,遇害遇灾,悉系前生造下,自作自受。

从今受戒之后,一切恶业,随心消散。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身心轻健,情性安和,苦恼痊平,冤仇和释。

大众,自从无始以前之积怨,至今日当顿发天良。

凡有冤愆债负,愿甘承受,一一偿还,损已利他,方为解脱。

从此永归清净,依然太虚之贞,混沦之本,存神守默,酿成圆满报身。

不然,前劫之债负而不还他,今生之耻辱又不肯让他,自然来世之报复不肯放你了也。

此身如何得超脱,此心如何得空,此道如何得修。

你们如今些儿言语,尚且不能忍,又安能这生死到头,脱然清净。

  大众,忍则无明火熄,自然五脏清凉。

忍则华池水生,自然六腑调泰。

忍则他心满欲,自然释怨和平。

忍则我量包涵,自然胸襟阔大。

大凡辱我者,我不为辱,其辱反归于彼。

我辱人者,人受我辱,必以辱报于我。

能忍则心气和平,使肝火不炽,化作南斗消灾。

能忍则肺腋生津,便普润胃脘,化为瑶池甘露。

能忍则肾精不耗,便上下元解厄,化为武灵泉。

能忍则脾土不燥,便身轻体泰,化为白雪黄芽,能忍则法身无漏,便得道气通神,化作庄严妙相。

现前能忍于国者,必有益有朝廷。

能忍于家者,必有益于骨肉。

能忍于身者,必有益于精神。

能忍于心者,必有益于性命。

能忍于教者,必有益于法眷。

其能忍之益如此。

  若不能忍辱负重,则心便不虚,神便不灵,气便不壮,量便不宏,胸便不开,愿便不大,功便不圆,行便不满,见便不透,思便不深,智慧便小,福德便浅,根基便薄;闻道不明,行道有碍,被人憎嫌,招人嫉妒,受人厌恶,惹人烦恼,为人贱慢,幽多鬼责,梦寐惊惶,明有神呵,疥癞疯疹,多劫之冤根不泯,来生之报复越深;苦海不住生波,欲何凭空起浪。

  大众,你们岂不闻德者,本也,有容德乃大,皇天无亲,唯德者是辅。

尔辈中,贤愚不等。

也有重财丧德者,也有得色丧德者,也有重气丧德者。

其间因财受辱,因色受辱,因气受辱,外遇不同,受辱则一。

圣人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

”又曰:“忿思难。

”曾子曰:“心有所忿悖,则不得其正。

”这忍辱之戒,岂不重欤!这嗔忿之害岂不毒欤!所以诸真初祖,以戒嗔为入门,忘嗔为了道;以忍辱为杀心,以忘辱为满愿。

救苦经太乙天尊曰:“火翳成清署,剑树芳骞林。

超度三界难,竟上元始天。

  大众,急猛醒,听我偈言:“早除人我相,急悟生死因。

忍辱降嗔火,空中现法身。

七情随念灭,百忍古人称,罪业甘承受,方为劫外人。

万端业障是前缘,负欠还债总一般。

愚暗吃亏嗔火发,一团冤债黑漫漫。

修行切戒占便宜,我占便宜他不依。

历劫漂沉冤不解,清净堂中多是非。

是非无着地天宽,仙子修罗有两般。

清凉福地缘多忍,偿还辱债道功全。

这点凡躯道上来,缘何不肯吃人亏。

冲天怒气肤毛火,无位真人饿鬼灾。

  八清净身心 #

  大众,既奉戒皈依,便当专一以求出世,超离生死。

但超离生死出世的高人,自有无死无生最上一乘之道,其道即世法转身,本无有法。

世法与出世法,只在一心,所用逆顺不同,其实只是一法,法亦非仅顺中逆用耳。

夫顺中用逆,万法皈依无为法,鬼神莫测其机。

逆中随顺,一法散为万法,阴阳不出其算。

不是以有心为作用,而用意推详。

乃是神明智慧,理性本来如是,原不是另有什么出世的法也。

虽然,超出世间的是谁,又毕竟要送这人出世间到世外去,方是出世。

这却又不是。

  今说劝人把这身子要出世,夫天地之大,世界之广,那里算是世外。

大众,你们仔细听着,世外者,世法之外也。

识破世法非真,幻情是假,一切有为功能,俱是梦境,物物无事,事事非实,唯将此心清净,能出世外。

大众,如何见得此心能出世外?今夫天有阴晴运转,不能出世;今夫地有崩裂倾塌,不能出世;日月盈昃,不能出世;星宿遥殒,不能出世;风云雷雨,霜雪雾露,各有程限,不能出世;山摧石凿,水涸泉干,草枯木朽,金治玉碎,不能出世;人有生死,不能出世;物有壮老,不能出世;情有厚薄,不能出世;气有呼吸,不能出世;心有动静,不能出世;精有泄漏,不能出世;神有昏散,不能出世;势有消长,不能出世;利有乘除,不能出世;一切有为,尽系成住空坏,生老病死,哪得能勾出世?大众,你们要世法中,悟得出世法来方好。

这出世之法,不在多言,只在乎此心还返而已。

既知道天地万物,人情世事,总非出世之法。

便知这天地万物,人情世事,悉在圈套之中,世界之内了也。

若能心中悟得这一点,能有破得天地万物皆无常,世法人情都是幻的,是什么真灵?这真灵无形无相,无臭无声,言在内又不止在内,言在外又非在外来,人人具,物物该,便是能出世的法王了。

  大众,这点真灵的法王,宇宙古今,无物不有,无时不然,非同小可。

在释谓之妙明真心,在儒谓之明德至善,在道谓之圆明道姥,又谓之祖炁。

那许多别名,说不可尽。

这能知天地万物,人情世法的,何处寻求?就在《大学》上:明其明德,止于至善了。

这明德至善,寓于成住空坏,生老病死,无病无死之真灵。

亘古至今,常存不昧。

通天澈地,出幽入冥。

不生不改,不多不少。

无欠无余,无来无去。

能运阴阳,而不为阴阳所窒。

能制鬼神,而不为鬼神所厄。

而能用万物,而不为万物所歧。

能化人情,而不为人情所动。

能应世法,而不为世法所溺。

能出世外,能住世间。

纵横三界,去来自在以无拘;统辖万灵,变化玄通而莫测。

上天下地,唯此称尊,莫与为等。

无如这点真灵,人人都有,个个难明,万法千门,三乘一藏,皆自此出。

些些窍妙,点点机玄,悟之即在目前,迷之即落海底。

  大众,要知出世修行,不越身心二字。

身假心真,心假性真,须悟借假修真。

外假内真,外色内空,不借外有为之色身,难修内无为之法身。

不因外生老病死身,难明内之湛然圆满心。

不借虚灵活泼之心,难超证广大无边之性。

然此性,自天命而来,有生之初,一无污染,与太虚同体,与太虚同量。

空空洞洞,一无所有。

囫囫囵囵,无一不有。

  大众,如今要求出世,先要人人去清净身心。

如何是清净身心的功夫?缘身乃血气所化,血气非不败之物,实为生死之根,祸患之本。

连累我之心者也,戕贼我之性者也。

好色贪淫,只为此身图快乐。

争名夺利,只为此身图受用。

犯法招刑,生灾惹病,皆从此身而起。

太上曰:“人之有患,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又复何患。

”古人云:“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仙。

”可见此身为祸不小。

今须看透皮囊是假物,是地水风酿成。

若不讲到彻底修行,但劝人行孝,你要说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可毁伤。

父精母血,二五数成,秉天地之秀气,得阴阳之神功。

头圆法天,足方法地,位乎天地,共列三才,万物之中,人为第一。

上可配天地,幽可赞鬼神。

学可希圣贤,修可成仙佛。

岂可视至贵至富之身,作臭秽烘土之想?不过要诸戒子,不甘堕落,与世波迷。

勿为色身图安乐,只其真性返真常。

志气欲统御阴阳,形神欲庄严法界。

设使法身有漏,便不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矣。

  大众,今对你们说明清净之功。

若要此身清净,先将俗物丢开,尘情远绝,一切不同世法。

甘淡薄而乐清闲,绝肥甘而离喧闹。

皈依三宝,刻守一真。

性情涵养和平,手足端庄整肃,眼耳不可偏邪,意念不可散乱,心不可存思着想,口不可高唤扬声。

收两目之神光,内照不昧灵台;返两耳之精窍,内听常闻天籁。

稀言启默,归乎自然不动。

期无悔吝,思不浮游,神无烦躁,天机清畅,玄理圆通。

口断荤腥,暗消多生之杀劫。

身遵戒律,密行四大之威仪。

足不乱步者心不慌,手不妄举者心不躁。

坐则中正,不许偏歪;卧则灵惺,戒多昏睡;食则茹淡减味,而五脏清平;语则谨慎从容,而声音和畅。

这唤作粗行身清静。

至于细微功夫,是要你们把清净二字参求,患你们不能入心钻进去行,不患你们究心实行而不成道。

  大众,心无二念谓之清,念无驳杂谓之静。

心不着相谓之清,念不停滞谓之静。

念念圆明谓之清,光明无碍谓之静。

一尘不染谓之清,万虑皆空谓之静。

万物不能遁其形谓之清,鬼神不能测其机谓之静。

心如流水谓之清,性如皓月谓之静。

无始以来罪消灭谓之清,多劫之前因尽澈谓之静。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谓之清,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谓之静。

三者既悟谓之清,惟见于空谓之静。

观空亦空谓之清,空无所空谓之静。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谓之清,湛然常寂,寂无所寂谓之静。

真常应物谓之清,常应常静谓之静。

洞然不昧谓之清,入众妙门谓之静。

超出三界谓之清,解脱五行谓之静。

虚空粉碎谓之清,粉碎虚空谓之静。

光摄诸天谓之清,普渡众生谓之静。

  大众,我因开示,略言大约。

这三教圣人,大藏经典;万法千门,诸天妙相;三万六千种道,八万四千法门;恒河沙数菩萨,无数众金仙。

皆不能出清静定慧无为妙法。

大众,最上无上大乘上品至真妙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从清静而来。

太上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又曰:“清静则天下正。

”可见清静身心,速求觉悟。

大众,自今日起,须将平日所迷的铅汞龙虎阴阳烧炼种种比喻,悉皆丢下。

惟从清静法门,灭妄心,息邪念,平平稳稳,从中道大路而行,决不惧你,唤作耽迟不耽错,有路莫登船。

若是我诳语相欺,即堕地狱。

维时,律师说偈曰:“念杂心非静,尘多身不清。

不清难见性,不静岂无情?内照身为幻,回光心亦空。

空中神自见,定慧是真宗。

日月须观察,平常要体行。

逆行持斗柄,清静合天心。

  九求师问道 #

  自古圣贤仙佛,证果成真,无师不度。

所以师师相授,口口相传,心心相印。

就中道理,一贯而通。

如乳水化,似胶漆投,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水天一色,灯色交辉,方能尽其师弟之道。

  大众,我见世人,求师问道颇多,但多差了些儿。

有师弟传授之名,无师弟传道之实。

所以今日不惜齿牙,不辞诽谤,把求师问道之理,说与你们,须要记在心头,到日后,先为他人之弟子,能以此礼,则后为人师,那子弟,也就仿古效法而行,尊师所以重道也。

  大众,世上愚盲之徒,不识自心,随物而转。

虽有道念,不知邪正之门;虽有道心,不知修行之法。

他听人说“性由自悟,命假师传,”这两句话,便依着行了。

或遇哪方上走的道人,身穿破衲,足踏芒鞋,手摇棕扇,肩负蒲团,行从城市经过。

或坐下街头,捧瓢化斋;或慢行道上,自在逍遥。

遇宫观即安单,逢庙便借宿。

口谈口诀,舌鼓笙簧。

怎么是玄关一窍,尾闾海底,上致泥丸宫,下至涌泉穴。

守中提气,立鼎安炉。

延年却病,按摩导引。

六字诀,八段锦,悟真篇、参同契。

以及丹经上臂喻,铅汞龙虎、银砂夫妇、日月卦爻、龟蛇温养,沐浴结胎、入室坐圆、出阴神、出阳神。

说不尽的三千六百旁门,八万四千魔法。

哪里数得尽。

大众,这愚盲之徒,其心无慧,哪里辨得真假,识得邪正,便就听得这个道人。

更有可恨一流,那谈鼎器的邪人,炼茅银的骗子,动人以色迷人以财,莫说无是一路道法,即使这种道法有真,岂是凡夫可以点金,淫人可以延寿。

是以谈鼎器者,见色起心,对境动念,魂飞神荡,真汞下流,先天倾覆,至宝空亡,多成痨疾,不曾接续得命,连命要都斩断了,岂不可恨可伤,至于烧茅银的骗子,讲砂说矿,一转两转,温养开点,言不尽的骗局诓脱之术,愚贪每至破家,比前面这些道人,罪业更加数倍。

我也不忍细说,招人诽谤。

但是受了戒的,就要听我说求师问道的大略了。

  大众,这个皇天至道,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至广至大至高至尊;至玄至隐,至幽至渺。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可以经天纬地,可以出幽入冥;若存若亡,入水不濡,入火不焚;前无古,后无今,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生圣生贤,生仙生佛。

蠢动含灵,昆虫草木,无人不有,无处不存。

日用寻常,悉皆妙道。

只因百姓日用而不知,下士心迷而不悟,所以一真随失,万劫难明。

父母未生前,真灵不知其始;精神已去后,此身不知其终。

颠倒轮回,生死苦恼。

我所以指出源根,教人急求真师,早闻至道。

  但真师难见,高弟难逢。

须知弟子无出世的真心,障闭慧性,虽遇真师,鬼神不使他见,掩他慧性,就见不能识其为真了;师无度世之心,虽遇高徒,鬼神亦不知之见,掩其法眼,见其无缘,所发当面错过颇多。

大众,师父求弟子,一如滚芥投针;弟子求师,好像水中捉月。

真师难得,高弟难求,不在乎财宝之间,只在乎这心一念真诚之内。

你见哪个有道师父,肯妄传匪人;你见哪个高人访道,肯乱拜师父。

大众,师父既不乱传人,则此师怀抱至道,以访高弟子。

弟子既不肯胡乱拜师,则此人识见高明,留心着眼了。

设使这一等不肯轻投师乱拜道人的,心空障碍,志在尘环,眼界既宽,胸襟又阔,遇见那有道之师,自然眼外分明,说得出,识得透,一言半句,芥子投针,针孔相投了。

设使这一等不乱收徒弟轻传妄授之师,遇见此等高明弟子,岂有不欣然合问,高谈阔论,妙诀真诠,微密之天机,精玄之秘谛,心传至道,口授天章的理么?

  大众,真师不少,弟子颇多。

我今说与你们,如何唤作真师不少呢?大众,你这六根所受,都有真师,假如耳闻善言,你若依此善说,实实心服,这耳根,便为引进师了,这善说便为传道师了,其余五根亦复如是。

大众,学无常师,唯道为师。

但凡耳闻好言善语,便要存神默听,就如甘露沥心,醒醐灌顶一般,存心默感此人,开我愚迷,慈悲方便,愿此宣扬善言之人,早证玄功,得无上道,这岂非师弟子么。

假如眼见一切经典,三教文字,真言秘诀,心得开悟,便当礼拜赞叹,这种文字便是你认得真,信得极,自然师徒相遇。

然而师家之慈航法桥,非一术也。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是亦教诲之而已。

”是故有倾盖而相欢,一见面即投者;有自首如新,彼此不相右者;有稽首屈膝而相传者;有斋金盟誓而后传者。

恭敬者,礼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非恭敬也。

要在观弟子之诚信笃行,尊师重道而已。

故有屡试而后传,如云房之十试洞宾也。

有屈身而后见,如刘玄德之三顾茅庐也。

或有随师多年,而心不退转者。

有明知真诚,而故试多艰者。

这个传道受业,岂是小可,岂是轻易得的么?故有三口不言,六耳不传道者。

盖上乘的道法,对中下的人传不得。

中下的道法,对上智的人传不得。

唯是因人而教。

如孔门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是彼此参听不得的。

故公西华两得闻之,便生疑惑了。

至于夫子及门之问仁者多矣,夫子答之则不同,是也。

人或一信心,一人偶听,则信心者可言,偶听者不可言。

故曰:“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大众,或有传道于千百人中,而其间智者得之易悟,味者得之难行。

高声朗念,把玄机明泄,有心受记,其有心而无缘者,风吹耳过,闻如等闲。

大众,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云:“我有妙明真性,涅盘妙心,正法眼藏,诸人可见得么。

”唯有迦叶拈花微笑。

大众,迦叶释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大从之前,密传秘道,心心相印,口口相传,座下这些大众,竟不知传的是什么,受的是什么。

又如孔子大圣,在列圣贤诸子之前,对着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其时门人甚多,岂非圣人传道于诸子之前,曾子度道于及门诸子之内?众人不识自心,则遇而不遇,竟不知传的是什么,度的是什么。

曾子深明自性,自然暗合圣心了。

昔轩辕黄帝往崆峒山中,求道于广成子。

再三勒求,广成子不应。

黄帝退而修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下风,膝行而进,谦恭退逊,问以至道之要,广成子乃答之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毋俾尔思虑营营,乃可长生。

慎汝外,闭汝内,多智为败。

我守其一,而处其和,故千二百年未尝衰老。

”正正经经就这几句话头,乃当面说与黄帝,他便不开口了。

你依着他行,也由你。

不依着他行,也由你。

这叫做各尽其道。

  大众,我道门中,道德南华,许多妙义;冲虚文始,若干真言。

以及三洞四辅,三十六奇,多少经文!谁能打扫耳根,恭听圣经之妙谤;放开眼界,超悟大道于言诠。

不悟则心不光明,虽遇圣师,亦不识矣。

  大众,未去求师,先须求已。

未经问道,先须问心。

若不依律而行持,万难得师而印道。

其间关窍,究竟要你们谦虚卑抑,先将贡高我慢之心,尽皆刳剔,柔和逊顺。

把诽谤嫉妒之念,遂一割除。

逢人莫自夸能,只怕有人能似你。

倘或遇见明眼高人,心空志士,一言半语,拦腰截住,你却如何挣脱,自然雪化见尸,难逃识者。

我今奉劝大众,求师问道,非是草草。

问师前磕下几个头,口里听几声师父便了。

如今戒子轻师慢道,比比皆然。

大众,你们须急急反躬内省,向从上历祖师前,忏悔侮傲,变化旧习,尊敬法宝。

若果真心苦切,留眼访师,则天不负人,仙真不求自至,不必限定远近迟早也。

听我偈言,偈曰:“求师须克已,问道要心诚。

诚心方悟道,念切遇良因。

万劫难遭遇,千生到得今。

若能明我说,顿悟未生根。

碧 苑 坛 经 卷 中

  十定慧等持 #

  大众,但受初真戒者,进受中极,先将初真十戒,细微妙行,密密行持过了,方来进受中极三百大戒。

大众,中极戒与初真戒有甚分别?一戒无所不戒,一真无所不真了。

怎么初真之后,又有中极,中极之后又有天仙,这却为何分别先后呢?大众,这个道理也甚明白易见。

我将这个道理,就向虚空取来告你。

大从,你受的乃初真十戒,乃是教你们拘制色身,乘风破浪,不许妄动胡行,起止无常的。

至中极三百大戒,乃是教你们降伏顽心,不许妄想胡思,七心八意的。

至天仙妙戒,乃是教你们解脱真意,不许执着粘缚的。

大众,初真十戒粗,中极三百便细了。

夫初真戒,制其外六根,中极戒扫其内六尘,天仙妙戒,使三身解脱,八识消亡,九魔十难不敢侵犯。

  大众,初真戒者,是因你们即悟前非,深追旧过,又念人生在世,光阴有限,生死无常,既是出家做了道士,便就叫做全真。

仔细思量,自从出家到今,何曾全过什么真来,终年虚度时日,与俗人一样的老了。

终朝涉水登山,南奔北走,虽是朝礼过了几座名山,比俗人多见些石头树木,究竟与俗人经商为客,做买卖的一般苦。

食风宿水,着甚来由?何曾遇见神仙?传什口诀都是掮上掮下的俗人,俗眼凡胎,把丹经念上几篇,死死牢记着屑屑,名为吞石头,不会化的,全不知味。

是故与俗人无异,安能出世超凡。

今日受了初真戒,这知过之心,也还是本来面目犹存。

何不把平时的假心肠改作真心肠,平日的假意思改作真意思,平日的假面目改作真面目。

发露真心伸忏悔。

今日受戒之日为始,唤作初真戒子。

这初真戒律,行四大威仪,庄严身相,与法身无涉,定慧无干。

知因你们浮躁得紧,不能沉静,所以把十戒制伏其身。

若能依戒律行持,则此身安静而定,以进中极戒了。

  大众,这中极戒,是定功,与初真戒不同。

初真是个戒字,中极是个定字,天仙戒是个慧字。

当初天尊慈悯众生,设此戒定慧,降伏身心意的功夫,就是出世超凡,金丹妙宝也。

除此戒定慧之外,就别无什么法儿了。

外虽有八万四千种法,都不能跳出这个定慧两字。

凭你神丹服食、金液还丹、白日升天、拔宅冲举、神通变化、尽空尸解、立化坐亡、投胎夺舍,许多的仙术,那定慧之光,却巍然不动。

照见这些神通法术,如明镜当庭,一出一入,莫不自见其形,乃还在定慧之中,不能出定慧之外。

  大众,中极的中字便是斗姥天枢,巍巍不动之中;这个极字便是南极注生,北极注死之极,生死大机,全凭斗柄默运灵枢之极。

中极二字,秉天地之权,执生死之柄。

这中字是非内非外,非左非右,非前非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字。

允执厥中致中和的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中,君子中道而行之中,中立而不倚之中。

玄珠黍米,牟尼舍利,金丹大极,许多假名别号,其实不出这个虚灵不昧的妙明真性也。

大众,如何是定慧等持?

  大众,这一点灵机,被你无始以来,所作的三业萦缠,六尘粘染,七情迷塞,六欲侵欺,三毒熏蒸,十魔强霸。

把你的灵机暗窃,要死不敢偷生,要生不敢即死。

上不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大众,这点灵机,是个法宝,只宜逆转,不可顺行。

顺行则随物迁移,遇境而动,招魔聚怪,惹害遭殃,出入轮回,四生六道,流浪漂沉。

若是受中极戒的,须要逆行。

逆则不随一切物转,不随一切境转,魔怪灾殃不敢犯,轮回可出,流浪可超了。

且问你何如唤作顺行?世法中,生男育女,取妻买妾,儿孙父子,功名富贵,爬家撑产,买田买地,披细穿缎,着绣拖罗,贪淫乐欲,杀生害命,美口充肠,这等总是便宜色身受用。

这色身,却原是地水火风,假合为人之皮囊,因父精母血,交媾淫欲,精气相感,聚血凝团,神识投灵,安胎立命,皆出二气幻化成身,到底无常,终归于土。

独这功过二件,却不干色身事,反是法身受苦。

  噫!大众,你们不信的,反说法身,原在色身之中,色身一死,则法身已空,人至身死,则灵气归空便散,那里说什么天堂地狱、饿鬼畜生、法身受报?如今我且问你,人身一死,便气散归空,缘何人家父母过后,四时八节,就设祭享?若说死后这一股灵气,不曾阴司拿去考对,这生前善恶凶良,负欠谋夺,杀割偷盗,种种冤孽,则这一股灵气,也就不来受享世间儿孙之祭祀了。

既不来享受世间祭祀,则上古周礼等书,就不该虚说许多祭文祭器、祭仪祭礼;孔子大圣就不该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齐明盛服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了。

大众,既传下这如在其上,文王在上之说,则我心已存下鬼神来临之诚了。

我心既已存鬼神来临之诚了,则当日周公孔子,这些大圣,必定深知鬼神之情状,然后制下这些祭文祭器祭仪祭礼,以垂教千百世于无穷。

岂有圣人打诳语,说谎捏怪的理么?又如今缙绅做官的人,封赠官诰追加品爵,设使死后的一股灵气,散而无知,则追封的荣显已是多了。

谁受用金章紫诰,恩宠生天?若是受福便有鬼神,受罪便没鬼神,还是这人心欠明白,灵机不悟了。

一等奸杀愚徒,只知贪酒色,昏迷财气,未参死后的业根,只认现前之血气,返强自吟出几句诗来说道:“莫思身后无穷事,且尽生前酒一杯。

”再不吟出那两句诗来说道:“身没万般将不去,冥中唯有业随身。

  大众,业有三种。

第一业是不善业,一切牵枝带叶,不断不绝,不了不尽的业,有因有果,有果有报。

如不信鬼神,不敬天地,不怕王法,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三纲不正,五伦败坏,诽谤圣贤,杀盗邪淫,奸作凶狠,妄为妄作,家门畏惧,乡党欺陵。

这等命过之后,堕入地狱,狱狱迁流,受尽无限苦报,后生阳世,为畜生身。

畜生报已,复转人身,五官不全,痴愚昏暗,人事不惺,人人憎厌,人个贱恶,身充下役。

复作丐人,遍身疮烂,臭秽虱赞,衣不遮身,食不充口,饥寒无诉,痛苦万般。

死于荒野,蚁食狗拖,渺渺孤魂,复沉地狱。

第二业是善业,聪明正直,廉洁公平,六亲欢喜,乡党和平,敬父母,敬神明,礼天地,重君王,尊师长,爱朋友,淑身化欲,临财不苟,见色不贪,五伦不乱,百事端详。

以及山中之比邱,洞中之老道,甘淡薄,忍耻辱,定力未固,道行未全之辈,命终之后,复转生人,成为宰官宦达,成为师长尊崇,或享现成富贵,或得福寿双全,安乐荣华,一生快乐。

第三业是净业,志在圣贤,愿希仙佛,心存善念,说善言身行善事,接得善人,足踏善地,手持善物,厚重端严,身不妄动、心不妄游,期于心清,期于心静,久久功深,元神泰定,常居绛室之中,黄庭之内,金阙玉堂,万缘顿息,诸念皆空,独见真灵,忘形忘物,忘境忘机,是名为定,这是非同小可,便是虚灵不昧的三清境界,上超三十六天,下洞七十二地,逍遥乎三界之外,转运乎五行之中。

这个定中境界,杳杳冥冥,昏昏默默,旋转天地,复归混沌,浑成一气,上非天,下非地,中非人,不可言,不可说,不可思议之中,忽然放出神光,涌出一轮慧性。

分清为天,分浊为地,理中和之气为法身。

智周三界,晃朗太玄,无一物能逃其形迹,无一事不知其去来,无一毫挂碍,无一丝遮当,无一点尘垢。

一切天龙鬼神妖魔,悉皆皈命。

阎王一见,不敢扬声;牛头夜叉,擎拳拱服。

持薄无名,死册无姓,可以长生世间。

说法度人,可以飞神羽化。

竟入清虚,上朝无始,永脱轮回。

  大众,交关过度的天机,只在真心动静之间。

大静唤作定力,真定名为慧光。

若不先死妄心,安神定气,如何能得大定?不能常清静,如何能得入定?不能入定,如何能得生慧?大众,心空则神定,神定则光生。

若是定而无慧,唤作阴神胜阳神了。

须要定中生慧。

慧即法身,定为佛士。

大众,定是家,戒是路,慧是生人,世间万物万境万事皆是客。

若是定慧互相生发,入众妙门,则真主之神通智慧长养已足,现出光明。

能应万物万事,不被万物万事粘缚了;能转世间万境,不被世间万境迷惑了;能出阴阳生死轮回了。

大众,先要明这罪福两途,因果报应,依着戒律一一行持,丝毫不敢乖戾。

至参悟久了,自然就清静明白了。

然后,方去静入观定。

定中本性圆明、慧光朗照,神气忽然灵悟。

则山河大地,不出一身;万物死生,不出一念。

自真主灵明,便有把柄不入轮回。

这个中字的功夫,父子不能替得的,神鬼不能知得的,只要你们个人料理去行。

大众,我把天梯一坚,不知谁得上天梯;道筏一撑,不识何人登道筏也。

听贫道偈言:“爱河渺渺无人渡,苦海茫茫少法桥。

大众速持三百戒,等闲定慧出波涛。

  十一密行修真 #

  大众,你们既是发愿修真,要学个全真道人,须要把真假二字认得分明,识个透澈,然后去下功夫。把假的竭力去改换个真的、方是修行人分内之事。

  大众,你们听我说个假的,好去修那真的。

大众,你这身也都是假的,名为无常的幻形,六根究竟要坏,六识毕竟归空,咽喉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大众,你们岂不见世人生人,身长九尺,腰阔十围;面如满月,唇似点朱;眼如黑漆,肤似绵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能言能语,多智强谋;千般手段,万般机权;聪明能文,膂力善武;高官猛将,艺士材人;经营买卖,夺利争名;贪荣致显,殖货兴家。

画堂前十二金钗,吹弹歌舞;玉阶上三千珠履,进退逢迎。

金银过北斗、宝贝等南山。

玉食锦衣,下箸则珍馐百味;交游豪侠,到处则礼节多方。

妻年半老,便弃旧迎新;姬妾成群,忘却神枯精竭。

家私富厚,良田万顷立根基;儿女岐嶷,官阶一品还嫌小。

日夜不休,迷花恋色;爱贪亡厌,乏体劳心。

暑湿风寒,六脉阴阳舛错;驱驰征逐,三魂零落飞扬。

百病来攻,生老疾苦;千灾不脱,劳倦恹愆。

服参苓而不愈,呼天地而无灵;痛楚千般言不尽,一朝气断落阴司。

相貌堂堂,未转休而人掩鼻;威风凛凛,才闭眼而面朝天。

四肢敛人木中,一像唯图纸上;儿女不来替死,妻妾无有随行。

死者尸骸未冷,生者心念已生;兄弟们分财夺产,妻妾辈藏宝安裳。

有子者,且思过日子的法儿;无男者,就想嫁他人的主意。

宾客门前车马稀,常言道“人在人情在;”奴仆家中偷盗起,欲语说“势败被奴欺。

”门墙倒榻谁来管,家业调零那个知?妻淫子不肖,各自顾前程。

几曾死而复生,那个去而再转?生下来原是空拳,死去了依然赤手。

色身入土,名得归空;善恶两途,分明受报。

  大众,你们看这些色相的幻形,可不是假的。

既是假的,他这欲起家求副贵、要妻妾、爱儿孙、受荣华、享财禄的,一点真灵,确是不假。

你们看他这一点真灵往何处去了,分明在于冥中。

既分明在于冥中,难道还要妻妾爱儿孙享财禄受荣华么?大众,这善恶两因,罪福两报,苦乐两果实实如影随形的。

色身受苦受罪,岂有丝毫漏脱?所以必要大众把色身看轻,法身看重,借假修真,保真弃假,以求脱离苦海。

然无这色身,无从修处,便致一灵法身,不能自主,投入六道轮回转去,就费力了。

我们既已受得人身,进了道门,便要解脱轮回,趁此眼光未落,精进修真。

  修之之法奈何?大众,要将六根门尘扫净,五脏五气安和,主人常住灵台,魔贼不能侵扰,多行善行,拔除罪根。

  但这修真法内又有两途,两途之中,有真有假,有有为,有无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清静经》云:“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这两经所说,可知这修真之内,有为法是不好的了。

奈有一宗搬精运气,接命添没,返老还童,长生不死,着相去修。

又有升铅降汞,打鼎烧茅,服食灵丹,吞符餐气。

这些都算借假修真,都是有为种种假法,岂能见性立命解脱轮回么?要出生死,总不是这等出的。

  大众,借假修真,须要考究生死大事,实实明白得个真路道。

其路道何在?在你之一心顺逆而已。

顺则由得他,逆则由得我。

人之色身,修也要死,不修也要死,纵活得千年,终归于土,却为何来?大众,有形即有坏,有始即有终,有造即有化,有聚即有散,有来即有去,有成即有败,有壮即有老。

这身既生,自然要死。

我所说的出生死法,不干这身上的事,不过借他做个寓所,修我的天命法身而已。

外道不明此理,即认了真,着了相,把个血肉的色身,也要修个不坏不死,岂不大可笑呢。

我说的出生死法,只在身上这点真心之内,所动之念,所行之事上去修。

妄念不动,则法身生;法身一静,则天机动;天机一动,则真光见矣。

原为这真光不得圆满,借此色身多行善事而已。

善事又有真假,着了相即是假,不着相方是真。

你们看如来不着相布施,不着相功德,不着相说法,不着相修道。

不着相出世,所以能出世。

能出世,所以能出生死了也。

清静经云:“上德不德。

”是不执着也,就不是个解脱了,如何出得生死?不过多活几年,得些福报罢了。

福报受尽,依旧不能超脱轮回。

大众,我劝你们依着太上的说,再不差的,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方能死而不亡。

大众,你把身子放在一边,休要拘拘的摇精荡气,贪图精气升降,窍穴疏通,血脉经行,延年却病,爱着其事,反顾色身坚固,快活逍遥,竟妄却了自己的性真终年累日不去照管。

他不知那一朝被小鬼等你个不提防,忽然勾去,你那时节法身何处随波浪,色身还请下泥坑,究竟一场空了也。

我请大众密密行降心耐性之功,早早见了性,你岂愁这命不立。

大众,我提醒你,色身是个房屋,法身是个住房屋的主人,主人有宝,何愁房屋不整齐,主人若有病不好,或是惹了祸,招了灾,勾了去,你那齐整的房屋,却与谁住大人。

再提出了一层,使你开悟,色身是租的房子,不是买的,主人去后还归泥土,地水火风一一分还四大去也。

若能密密修成个不着相的真法身,岂愁色身不会安顿一个好处去么。

  大众我有拙偈几句,听我道来:“色身原是法身房,内若明时外自光。

但愿主人修福慧,何悉房屋不辉煌。

全真先要消除假,真法须将假法妄。

不自夸张不着相,双修性命出无常。

只要息心求解脱,幻身放下自真身。

贪生怕死终须死,着相修真岂得真。

如来割截身和体,玉帝曾为忍辱人。

忘身殒命三千劫,舍国归山八百旬。

道人执着皮囊假,万劫千生那出尘。

休用意,枉劳神,有形到底要归阴。

若还迷失真如性,苦海茫茫没处寻。

噫,可怜,假中着假重重假,枉学全真那得真。

生老病魔愁死苦,死时何异世间人。

枉戴黄冠着羽衣,何曾识得死生机。

为寻衣食天涯走,罪业临身人化泥。

”若不明罪福本来空,则生死轮回不息;倘未悟假真原在已,则光明智慧谁开?

  大众,各自参详,生死无常迅速。

我个所说的密行有三百条,即中极大戒三百细微,以修身则身端正,修心则妄念消忘,内用则圣,外用则王,可以出世超凡,证清虚之果位,可以度人出苦,了生死心之轮回。

第一要紧者,是个密字,不能密,则不能全真,不全真,则心不明,心不明则性不见也。

大众,如何为密?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密也者,谨警之至也。

精密则秘于隐,密之极致也。

大众,凡要受中极戒者,把第一戒至一百戒,是净身的大神咒,把这神咒谨慎行持,必要此身浮躁尽除,变为澄静,轻狂悉去,改换稳重,四大威仪,行则必由中道而行,坐不偏席,立则挺直,不许倚墙靠柱,扶壁伏桌,卧则曲躬侧身,不许仰面酣呼,鼻息如有微声,亦须调适养成个恭而有礼的相貌名唤外庄严。

第一百戒至第二百戒,是净心的大神咒,把这神咒精思合道,必要精参密悟,念念归真,头头合道,字字不放松,参了又参,悟了又悟,远观其物,近取诸身,将狂乱邪僻之心,勒除殆尽。

真心泰定,然后,自第二百戒至第三百戒是净意的大神咒,丝毫不可走漏,其中消息之机,往来之理,秘藏玄都之府,希夷微妙,不可思议,不可名象,可以神悟,不可言传,至上至尊无为妙道尽之矣。

  大众,这个是密行修真的功夫,你们再听一言,仔细记着,至道切忌宣泄。

大众,原为修真,出离生死岂是寻常小事么?天机不密则漏泄于匪人,故紫阳张真人兰传匪人,三次遭天谴,故不可泄。

何况要超出轮回,跳出世界,做个万劫不坏的真人,岂非天地鬼神所忌,阴阳造化所嗔?且你这一翻逆运倒行,与世法冰炭了也。

须谨慎周密,不然,六亲不喜,九族成仇,妻子不情,朋友不信,皆从不发勇猛大志,所以有退道心焉。

  十二报恩消灾 #

  大众,既是出家,以求出世,世法中所结的千生夙业,累代沉冤,都要忏除,从今消灭,后不复生,方能清楚那酬偿报对之苦。

这一说,仍是下乘劣报所为,乃是逃冤负债之徒,怕死贪生之辈,志小无能之下士。

此人心地不明,性天未现,只图眼下,不顾来生,我如今且把这一种的外道,对大众说一件来,知道知道。

  有一道人半路出家,参访云游,遇见几个侣伴,同发下愿,结庵在山东牢山修行。

后因兵乱,便同相下山,到河南王屋山下,住单打坐。

六人一处,虽是同处,却又不同志愿,各人有个功夫。

住了一年,去了三个。

只剩下三人,重发心愿,共求出世。

后来三人之中,先有一个坐化了,这两个越发有志气。

继又坐化了一个,只存这一个独自孤修。

打坐之时,入定中,魂游天台山,忽遇见后化的道友,二人甚喜。

后化的说道:“遇得有缘,正要对你讲讲,你可将前年所发之愿,改这一改。

我当日发愿修行,要忏除冤孽,以求解脱。

谁知前日尘数尽时,到了三天门外,考对曹司,高声吩咐说:‘某人冤根尚存,劫数难逃,天榜无名,丹台无位,不得前进,可至云台山,三元都会府受职。

’随即罡风灏气,将天门遮蔽,不见其处,我身竟至三元府。

见三官大帝,将薄子一查,说:‘汝乃下乘小志旁门,妄想超脱,今姑念汝迷途无知,天台桐柏宫山神缺职,汝且到彼权署其事,待阴曹出缺,准汝实授。

’我即哀求开示,以便阴修,三官帝慈颜吩咐曰:‘汝在蒲团上打坐时,意想未净,心念未空,不曾看透色身是空,性灵是实,不曾悟到空中不空。

只知道千生冤孽忏除,累代怨仇消灭,出家之后,冤愆罪债,不复再生。

就未尝深参澈悟,性灵中如何消灭怨仇,如何忏除冤孽。

谁道你历劫积来冤孽,累世造下怨仇,就许你口中一说,心中一想,便能冤孽罪谴,随风摆脱了么?还须入门立志,学最上乘大根大器,普度为怀。

夫上乘大器,凡心顿灭,其天地皆空,幻相成灰,斯人我一体,独有宿业沉冤,尝不能解,负财负命,岂可小看?所以古佛阿利王割截肢体,还偿夙孽,丝毫不挂,方证释迦牟尼。

六祖大师,洗净沉冤,细微承受,方证西天大鉴。

今汝志小根劣,不肯酬还冤负,只想逃脱苦恼,把色身认得太真,唯怕仇对来,受刑受打,受杀受痛,一心只图色身常快乐,这点怕偿私心,就是劣根,即为下乘了。

夫冤根不空,复生劫后,孽因尚在,他生又遇,名为出家,实为逃苦。

不能脱苦,劫劫缠绕,代代连绵,皆因始初愿力薄,而志量不宏。

此生出家止名修福,不名修道,本当应入轮回,转胎洪福。

只缘汝曾讽诵上帝法宝一百卷、弥罗宝号三年,心诚念切,列衔充正一真人之职,该实授地府曹之爵。

今缘汝在世,为斋主诵经,并不曾错人功课。

至于受人财务,也已施散用去,理合加功,加那一阶。

该册入选,充洞天山神副职,速去管理,阴加修炼,莫邂怠去。

’我便恍然自悟,自悔志气不宏。

始明因小则果小,愿大则报大。

今已悔不及了,正要入你清净神悟境地来,对你讲说。

只因各守职掌,不敢离山界而游。

道友今来得正好,你可去重发志愿。

凡有冤亲,不辞报复,一心不退,方能果大。

若少存挂碍恐怖之心,便有逃脱之考,就你得了手,果位亦不能大也”。

言毕不见。

道人出静,自此方知是个独善其身的下乘外道,将来还是守山鬼。

因急焚了草庵,背了蒲团瓢拐,更重新参悟心地上用功。

忍一切辱,受一切苦,修一切行。

驱除杂念,磨炼身心。

发愿有冤结者,刀斧不避。

将这血肉之身,视之有尽;将这性天之命,清净奉持。

无挂无碍,不扰不惊。

赤条条、光灼灼、圆陀陀、净裸裸、去来自在。

有福不愿受福,有苦不辞受苦。

赉此一志,又经多年。

忽又一朝,静境中,见一道人,进参礼拜。

视之,即前番初化之道友也。

形容照旧,面目惭愧,不敢仰视。

问其来由,原系受师中之邪道,不明中理,常以神气,注想丹田,久久功深,成一守尸鬼。

其光只有尺许,只照自己一身形骸躯壳,一身之外,依然昏暗,不见一物。

今因这道人入静,光大了,摄入这先亡的一道友,入其静境中来。

少刻亦不见矣!只因这后来未亡的一个道人,越发解悟性理。

原来命在性中,添一分解悟,则多一分光明;多一分光明,便多一分智慧;多一分智慧,便多一分福德;多一分福德,便高一分果位。

于是出静。

这位道士,自问六根扫荡,八识消融,五蕴皆空,七情斩断了,正具最后皈依常清常静大天尊。

无奈父母生成,天地化育,凡躯气数,运限告终。

至次日,到山下外护诸门说:“我今要别过列位,回首去也。

”众人曰:“为何要这等速行。

”道人曰:“我三业已偿,但少四恩未报,只得再生,了此一念。

”言毕拱手,回向礼拜虚空,完即坐化了。

  大众,你们听着,其道错正不同,其愿大小不一。

这三个人,看其回首,果地品位,就大小不一般了。

大众,志大者为大人,志小者为小人。

夫志不大,则心不广。

心不广,则量不宽。

愿不普,量窄愿隘,知浅见隘,便所养之气不能浩然。

气不浩然,只充塞得一个幻囊皮袋,不能充塞得太虚,位乎天地,贯乎日月,透入万类也。

何得名为大哉至道耶。

  大众,人生天地复载,日月照临,父母养育,君师教导谓之四恩,这四恩宏深无尽,不能答报,还堕落色身,五蕴灾苦,还未超脱,双修福慧,还难绵永。

大众,今既皈依三宝门下了,灾苦何还不超脱?福慧是富贵安荣的欲海,古圣说:“爱河千尺浪,欲海万层波。

”须到水干波尽,澄澈性源。

你须悟古今人物,哪个不是同此性源,胎卵湿化,不有知觉,体认这物我同源,便是报天,生生不息,广大慈悲,纳污忍辱,又哪个不是同此气魄,飞潜动植,赖之长养,便是报地。

性地光明,性天圆朗。

逢幽暗人,真言开示,指破迷途。

遇昏溺者,度生说法,拨开障碍。

便是报日报月。

谨依师训,格遵国法,敬奉王章;不致越分,悖德乖常;守清规而遵教典,祝圣寿而保皇图。

传诸后人,昌明正道。

便是报君报师。

身体受之父母,发肤不触秽污;消除人我之私,忏拔幽冥之苦;过去父母之劬劳,祝解多生之业结;现生眷属之辛苦,拜偿烦恼之愆兀;只愿尽此色身,孝无巳日,不度父母,自不登真;恭敬一切人之父母,皆如我父母一般孝敬;复护一切人之子幼,皆似己身一般慈爱;俾七玄上举,三代高冲,便是报父母。

  大众,此心若有障碍丝毫,如何见得三清上圣、玉帝至尊、三官四圣、五老七真?汝等今常分人我,惯发无明。

心胸狭窄,一事不能忍。

肚量浅小,一人不能容。

不察来历,错误是非。

荣则喜,辱则怒。

志不笃厚,念不光明。

心无涵容,身多逸怠。

以小失为无关,以片片长即自恃。

如何唤得报天报地报君师报宗亲呢?

  大众,你要报天地之恩须要明天地之道,体天地之心,通天地之理,达天地之德。

暗室不欺,一切妄情俱斩尽;慧光普照,万般垢秽实能容。

亏里吃亏,无一丝为我;苦中吃苦,绝万样偷心。

功夫着实,境地光融。

德重道高,鬼神钦服。

神清慧发,物化人皈。

上可感通帝座,下可役使雷霆。

旱则祷雨润苍生,涝则祈晴消水厄。

妖邪伏匿,魑魅逃亡。

上祝金汤永固,圣寿无疆;下祝天下歌谣,万民乐业。

这算能阐宗风,兴行道化。

况我大众父母,怀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万千,恩深罔极。

及至长大,希望养老送终,门闾光大。

君则宵衣旰食,六部九卿,分理宣化,除奸抚字,遏恶止非,尊贤重德。

师则震聋豁瞽,则地法天,三纲赖以明,五常赖以悉,善恶知分,人禽之别,德岂浅鲜乎哉?汝今在家既不能孝养父母,出仕又不能为国宣猷,衣则叨千门布施,食则赖万姓耕耘。

唯是逐浪随波,终朝混混,游手游食,口里喃喃,不修道德,不依科戒。

动则违条,神昏心散;登坛祝国,则鬼神不降;驱邪清疠,则灾疫不痊;符法不灵,祈禳空设。

下劣的,遇阴遇涝,反有诃风骂雨,恨地怨天,乱走胡行,反有逆亲忤族,破律嗔人。

大众,你们见牛马驴骡,猪羊犬豕,亦具五官六眼,阴阳牝牡,知觉灵性,只是于今,多这一口尚能言尔。

咦!

  尔时律师复示偈曰:“定慧双修戒律精,天堂地狱自分明。

寸丝不挂光恒澈,万累消忘心便清。

受命由天原不易,了生出死要心诚。

旁门诡异多岐道,普劝同人悟正贞。

四恩未报心惭愧,三业犹存道不成。

欲报四恩先守戒,要消三业具修真。

守戒自然行正道,修真究竟悟浮生。

浮生既悟无常透,三业空时报四恩。

避俗离家欲出尘,贪嗔痴着总难真。

凡情尽处心方净,天性明时道可亲。

看破色身谁是实,洞观物事孰长生。

丝毫不挂三心了,十戒全皈自在行。

  十三立志发愿 #

  大众,自古圣贤仙佛,看破世情一切有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欲出世超凡,了梧生死,深入山林,忘身殒命,以求至道。

  大众,你们只知圣贤仙佛之名,却不知圣贤仙佛之实;你们皆有要成圣贤佛之心,而确未立得圣贤仙佛之志;你们皆欲证圣贤仙佛之果,而确不修圣贤仙佛之因;你们总要到圣贤仙佛的地位,恰又不发圣贤仙佛之愿力。

所以说得行不得,只因口明心不明。

盖道之不明者,在乎不遇明道之人。

而道之不行者,在乎不得行道之士。

夫所以名称谓之道士者,何曾知道士之精微?所以号唤谓之全真者,那个行全真之实际?无怪乎孝门颓败,祖道凋零。

你们今日既皈依三宝受持戒律,可谓得遇明道之人了。

但要依我真言,去行那圣贤仙佛之事,方唤作行道之士。

  大众,圣贤仙佛,未成道之先,也与你们一般的是个凡夫,不曾多只眼睛添着只手。

只因他能立志,要求出世之法,明生死之机。

这个志气,便与凡夫高明百倍,广大万分。

身子虽系凡夫,心念已具圣体了。

但圣人,不是空空的口里说要出世,他便真真的心里存着,行那出世的事来。

所以唤作有大雄力,存大悲心。

大丈夫,天人师,总是个立志来的不凡。

所以行事,行得不小。

轰轰烈烈,慧剑横肩,竖起眉毛飞闪电;威威赫赫,戒刀齐颈,睁开眼目动雷霆。

外道心寒,悉皆远遁;邪风胆颤,总愿皈依。

高登九品莲台,直上法王宝座。

口出语言音响,闻者皆是洁净法音。

使一切天人,醍醐灌顶。

身出梵炁妙香,见者皆得普蒙解脱。

使无鞅数众,酥酪成河。

得道之后,大志已遂,又发大愿,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不愿自度,惟愿度人。

以自度之法,普度众生。

而不以自度之心,而责众生。

以百姓之心为心。

百姓,即众生之别名也。

众生即我之同类也。

以同类之法,救同类之人。

不度众生,不愿成道。

清静经云:“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大众,圣贤仙佛,不异于人。

这不同处,只在公私两字,圣人只是公平正大,为人不为已;凡夫只是偏邪私假,为已不为人。

圣人只是清明沉静,凡夫便是浊暗浮躁。

圣人只是内用刚以制身,外有柔以服人;凡夫便是内用柔以恕已,外用刚以责人。

圣人常恐自己有非,凡夫唯责他人之过。

圣人越任事处,常细心为;凡夫越担险事,粗心过大。

圣人未曾有死,先明死后之机,凡夫死在目前,尚且只图生计。

圣人要出世法,将世法炼心,为人子则尽孝,为人臣则尽忠;凡夫不但不知出世法,连世间的法尚且不知,那里知道忠于君,孝于亲。

可怜这昏迷不悟的众人,既不知世法,又不知出世法。

终日醉生梦死,虚生浪死,朝生夕死,偷生怕死,盲生瞎死。

把一点的真灵性理,没在臭皮囊内,万劫漂沦,不知颠倒,翻来复去,换面改头,轮回不已,不知何时才得出头耶。

  大众,既已受了戒,便是出了头也。

出了头,便可出得苦。

出得苦,便可出得世了。

大众,要出苦,先受苦。

不受苦,难出苦。

须要依那圣贤仙佛的实话,不要图那圣贤仙佛的虚名。

须要立起圣贤仙佛之志,不要空说圣贤仙佛之果,须要种下圣贤仙佛之根,自然有那圣贤仙佛之报,须要积下圣贤仙佛之德,自然得那圣贤仙佛之道,须要行出圣贤仙佛之事,自然证那圣贤仙佛之位。

若是行不顾言,言过其实,就是不长进的凡夫。

妄想圣贤仙佛之道,岂是这等没志气的人行得么?

  大众呀!须要立下大志发下大愿,方能出世也。

即说偈曰:“戒子志心听我说,立志能将生死脱。

先须受苦制身心,苦尽甜来死复活。

自心立志除尘埃,出世凡情逆转来。

倒拈斗柄巍巍立,不动真空白玉台。

不愿有为成外道,不愿无为迷异教。

不无不有愿中和,非有非无修觉照。

立志不随境界转,境界险危心不乱。

能将心法转境界,智慧天开光遍满。

立志不随世物移,被他移动施真机。

威权一失魔头手,轮转由他悔已迟。

立志不为事理障,执滞存留牵着相。

理明事澈障成空,解脱真空消幻妄。

立志不随耳听声,耳根内听见宗真。

精防耳泄迷真性,忍辱先须塞耳听。

立志不随目视色,含光内照生虚白。

睛防光泄荡元神,眼不见时心主一。

立志不随口出言,合道希言归自然。

说法无声说法竟,无说无言气自绵。

立志不随舌尝味,害命杀生神鬼忌。

金浆玉液醴泉馨,神水津津甘露沁。

立志不随鼻臭香,人心动念坏真常。

自从解脱天香后,各有心香献上苍。

立志不随身乱动,常守威仪绝怠隋。

不孝污浊败灵根,道体端严恭敬座。

立志不随心忤物,动怒生嗔没来历。

降伏其心顺理行,和气溶溶神畅悦。

立志不随意改变,诚意贞当时刻念。

心无二念意无他,慎独诚存归一愿。

立志不随爱缘牵,爱缘牵绊索绳缠。

须把爱缘根掘断,斩尽萌芽上法船。

立志不随狂劣友,劣友狂徒心不久。

退人道念丧真心,败教如何同伴走。

立志不被盲师误,六根六尘心不住。

不依一法见真机,外道旁门身不度。

立志先受初真戒,十戒能持心不坏。

降心守律不迷真,四大威仪勤不懈。

立志进受中极戒,密行微动观自在。

色身解脱成法身,了证三身超劫外。

立志报恩心念切,四大恩深须了结。

能将身命报深恩,孝子忠臣天地悦。

立志修真先去假,不敢推聋并学哑。

真心实意不欺瞒,些须假便驴牛马。

立志断除杀盗淫,酒色财气贪痴嗔。

六欲七情三毒也,永绝重生迷自心。

立志不修中下乘,不离福报报有尽。

大乘清静解脱道,最上一乘志愿成。

立志苦修心不退,灭却千愆并万罪。

性明智慧福无涯,大德巍巍天地位。

立志皈依戒定慧,无上法门无障碍。

无遮无蔽大光明,无垢无净无怖畏。

无生无死出世法,无灭无增无对代。

无相无为无品载,无极无尊无上贵。

超离三界达三清,梵炁弥罗登宝位。

立志皈依元始尊,道经师宝鉴臣心。

臣心立志超尘劫,了悟身心不转轮。

志心发愿愿我等,从今立志除虚诳。

愿将身命付虚空,心念真如空假妄。

愿学最上一乘道,愿心不着一切相。

六根清净六尘空,谨奉帝经先断障。

愿消情识悟真宗,不将至宝随魔转。

愿将心命等虚无,不令性命抛流浪。

愿明生死超世界,法界宽洪法身大。

法身圆满法界空,法界真空大无碍。

愿度自身出生死,自度度人无彼此。

唯愿普度一切人,一切众生如自己。

愿心坚固得圆满,愿得真机能逆转。

刀斧伤身身不辞,水火漂梵心不软。

三灾八难并五苦,但愿担承休逆忤。

愿力虽穷志不摧,一切天魔难隔阻。

阳九百六劫难逃,身坏形亡愿不抛。

石烂海干心不败,志愿金刚定慧牢。

设使沉沦无间狱,定孽不辞无退缩。

愿将自造恶孽因,忍辱苦心受满足。

愿明无始沉迷性,愿入无漏常静定。

愿将肝胆济三涂,愿入无遮大明镜。

愿将悲念救众生,愿化良医疗世病。

愿于苦海驾慈航,愿度众生出幻境。

天地万物一切真,元始祖炁一切神。

圣贤仙佛一切诚,普劝大众一切身,同随解脱出凡尘。

  大众,那立的苦志,发的大愿,于今一一吩咐,行行叮嘱。

汝等典道化的高徒,阐宗风的仙子,续道脉的灵童,破天关的道士。

十洲三岛,均皆听见,均已知闻。

各各寻思,早早打点一个修得的志愿便是便宜。

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你们自出家以至于今,耽延岁月,捱误年光,头发如霜,皮肤纹皱,齿牙渐落,筋硬皮宽。

嗳!骨软,则是不能远行;血耗,则力不能持重。

精枯肾败,则两目昏花;神倦心狂,则一灵不定。

魂消魄壮,则两耳垂听;胃强脾弱,则饭食渐衰。

大众,要知此身原是幻的,任凭坚强,总有死的日子,只是迟早不同。

似这耳聋目暗舌口干,牙落齿摇,腰疼背曲,法白鬓焦,筋骨硬了,手足痹了,志气短了,心灰念冷,都是阎王送下的邀帖,恭候早临。

你们休得只顾老婆心肠,豆腐生意,矮子见识,畜生痴迷,只顾目下,不顾来生。

假如今日时,鬼来勾你,你亦不含忍,只得要去。

难叫你是道人,出家脱俗,躲得过,避得了么?何不细看透,早早解脱了罢。

监行一着,撤手便行,方见得是个大丈夫,奇男子。

立志气,有手段,出家修行。

不然,应怯怯的神思,软擞擞的面目。

四大之风火地水,各自在奔投,一生之视听聪明,大家分散。

唧唧哝哝,飘飘荡荡,悠悠扬扬,沉下地狱里去了。

咛嗳呀!大众,修行不立志,却似傀儡戏,锣鼓一场完,看你何处去。

立志方能出世间,若无志愿万分难。

惟能立志修真道,大力神能不等闲。

  十四印证效验 #

  诸子,要修清静无为自在的妙道,须要有志向,做那自在的。

若自在行得去则自然之道,也就在其中。

假如自在上行不去的,其人就能自然了么?连世事不能做全,怎么能自在乎?仙师有云:“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人道未修,仙道远矣。

”儒门曰:“先齐家,而后可以治国。

”齐家犹人道,治国犹仙道。

家不能治,岂能治国乎?释氏曰:“须尽凡心,别无圣解。

”这凡心乃三纲五常之理,如依此行完,即人道全,而修仙不难矣。

虽不能成圣成真成佛,也容易的了。

  如何进修仙道呢?诸子,你们自入玄门,学做道士,拜师传诀,便去打坐静心,自谓凡世人道已尽矣,将来仙道指日可期。

岂知自己待师的恭敬之心,全未尽得,所传口诀,正旁莫辨,就要劈空下手。

才下手,便求效验。

坐没三日两日,见没有光景,就撇下。

又去拜个师父,得了两句说话,又去坐。

这一点求道的心,又不上两三日,又图效验,连念头也捉不止的。

这等心迷智浅,枉自薄薄的修为,千思万想,神不能安,只算做梦一般。

坐上二三十年来,还是一个凡夫。

死到头来,尚不自知。

可惜了虚度时光,空延岁月,水中捞月,镜里攀花,看得容易了。

那有现成仙人之理?可怜你们盲师搬弄,外道欺瞒,我也不再宣。

唯劝你们只将戒行精严一章,立志报恩等事,番复参详,先正了念头,除去了烦恼无明等心。

一心向道,皈依三宝,口诵真经,依律行持,在十方堂坐下一百日,外相庄严,色身稳重,诸事不乱,身体端正。

然后动行礼拜,启请真师,发愿不学中下二乘,志心皈命,愿闻无上至真大乘清静解脱自然之妙道,了悟生死,永出轮回,方可来受初真十戒。

大众,如何如是,道以变化气质为先?得闻道后,方可上蒲团冥心息念,绝虑忘情,心地用功,全抛世事。

把那转受中极三百大戒,细细参悟,了澈精通,方知大事因缘,只在身中,不在心外。

密地参悟真切,妙行圆满,印证虚无自然,百尺竿头,又有进步。

不得扭曲作直,无知强辨。

认得几处道场,或得了一个庵庙,收了一两个徒弟,自己便心满意足,骄傲起来,不把那戒定慧放在心里。

并不效法那律长戒师,威仪严密,又不与同门侣伴和同。

瞎字不识,半窍不通,人还不曾变全,妄自尊大,向人说,我们是上乘的功夫。

拏(同拿)把扇子,写了几句丹语。

挂个袋儿,装上几部丹经。

葫芦弄得许多,搜寻许多草头放在内,卖骗俗人银子,只称异人传授海上丹方,取得银来,买酒买肉。

满口狂言,脉理阴阳,全然不达,胡乱拾着几个方子,假说立功。

终日晓晓,谈天说地,东走西跑,寻衣觅食。

败坏太上的法数,玷辱全真的声名。

毁律之徒,破戒之士,罪孽种子,将来恶贯满盈,自有天曹责司,永堕地狱,可哀可痛哉!再有一等,才入道门,志小愿窄,只要打坐偷安,不肯降心伏气,割爱绝情,只就拖泥带水,着相存心。

只管望功夫效验,运气搬精,立窍昏迷,认贼为子久久不悟。

不肯虚心求证,观访参详,积至幻熟,致不可救,多有自伤自命,堕落轮回。

把无极大道,当作血肉团中之物,把识神认作元神,随他而转,如何能了得生死么?

  诸子,你们切要记我语,把这些旁门左道,邪法岐支,一切急早扫去,放胆撇开。

将身心意,磨练于天命性中。

切勿贪图眼前效验,只要心上参悟,有志把这条心,一直行去,即铜墙铁壁,也要冲开,自然有个出头的日子,果熟蒂落时刻,心灵恍然大悟,通天澈地了。

若福薄缘浅,须要积德累功,勇猛精进。

或一世不悟,来生自悟,来生不悟,使千生万世,却少不得一悟。

立下这个志愿,悟道之心劫劫不退,定然是个大悲大愿的贤哲,毕竟成道。

然而洪福易修,清福难修。

你们有志去做出世的道,是正道,不是那有思烹练,求长生不死的外道。

那乃万代千秋,一个看山守尸之鬼。

这无极清静正道,是毋期速效,不求近功,不定三年九载,只以见性为主。

效验日日有,时时变,津润口香,手足坚实,头生圆象,脑启天门,腹内火蒸,浑身骨响,然这是中下修功,须要步步节节归入道体。

盖道本至虚,体本至无,故为无极,若功失所归,而以现得为得,便是旁门外道,所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

至于拘名执象,安甚护,立甚鼎,子时升铅,午时降汞,进阳火,退阴符,按卦行功,依时取验,不识返还道体者,都是下乘小道。

若夫清静无为,乃是自然还返之妙道,与此大不相同。

假如皇经,发心立志,矢愿超凡,这一初心,便是玉女放香了。

心香才放,便有回生六道,闻此香者,普得开度。

这此放香,便是功夫,这此闻香,便是效应了。

又如玉帝放光,就将一切诸天诸地,无极世界,都摄入光中,如无边明镜,互相容入,便是效应了。

又如断障是功夫,十七光、三十种功德,便是效应了。

功德品,报应品,便是诵经人的罪福效应了。

如你们先是轻浮躁妄的人,口不住,都是胡言;手不停,只是多忙;脚不止,只是瞎走;坐不止,只是歪斜;睡不安,身多反复;两眼周张,东看看,西望望,走将来,一阵风,不像修道的行径。

好如未穿鼻的牛,无笼头的马,不遵道路中正而走。

如今受戒穿氅( chang-3 大衣)带巾,托钵着鞋,身子装了一个全真的样子,跟人学事,听言见样,把从前粗鲁慌忙之状,学做从容礼道之人,这是持戒功夫。

变化气质,改为道貌,使人一见起敬,这便是持戒的外相了。

若能持妙行,精思合道,只求明心见性,不图效应,只愁功夫不到,不愁效应不来,自然大候熟时一悟到底。

若是行持不密,只是两念三心,间断疑惑,心不真则神不灵,念不纯则气不聚,神游气浮,心念不切,效应从何而来?你们今日,既有大志,要脱轮回,且把量放开些,功夫着紧,效应放后,就妙了。

譬如良医下药,务在中和,庸医下药,多求速效,不顾本源,只图见效早,见了近效,毕竟伤了元气,本元一时不复,恒多变症,病人不知,后悔无及。

  大众,若果朝朝夜夜,按律行持,依科修奉,时时提起,刻刻推求,何愁不效。

然虽有些胸中扩落,眼界澄清,还须游志降心,亲近有德,就证高明。

万不可着了我相,忘了人相;又不可着了人相,忘了我相。

两心不起,四相皆空,自有德福效应在后。

  大众,那修道全凭一点心,心真念切道相亲。

若然了念心虚静,何处功夫不得灵。

心要冷,念要灰,冷灰爆出荳(同豆)巍巍。

真火炁,能照物,太阳天上放光辉。

戒行功夫密密持,定中效验慧光知。

内中黍米包天地,说与旁人即是痴。

诸子留心听法言,粗心浮气怎成仙。

速依戒律修功行,志坚心笃斩意念。

潜修密密山中坐,闭转山门心不粗。

四相皆空心又静,两心不起道和通。

今把天机泄与君,见功只在用功心。

勤功苦行多灵验,刻刻时时密又深。

心中内静自家思,不许旁人半点知。

自心境界多休着,方是心头大悟时。

痴猫守窟动无明,妄想胎圆产圣婴。

金公何日骑苍虎,木母谁家跨白龙。

顶现三华光灼灼,身藏五气兀腾腾。

可怜不识真消息,闭塞灵台性不通。

语君莫谤戒门低,戒是无为入道基。

浪里撑来超海筏,空中竖起上天梯。

莫夸自己生骄慢,莫谤他人辨是非。

你不受时由得你,何须障碍动人疑。

口头赞叹心头喜,方是兴玄护教人。

若生毁谤招天谴,因果从来的的真。

咄!放着好人勿做,放着好话勿说,放着大道不修,只要弄巧成拙,不从戒定修行,怎得太上衣钵?不从福慧双修,怎得身心解脱?不明道理胡行,怎得拨开机括?不除障碍无明,怎得心量开阔?多罪不如少罪,乱说不如不说。

至道不同外道,容尔轻谈弄舌。

到处口诀卖钱,罪福高低明白。

若是迷而不悟,将来有死无活。

转身就是猪羊,业报被人屠割。

难逃天地幽明,五腊三元考察。

须知日月阴阳,不是糊涂墨黑。

自然昭见这人迷,大众心知莫谤非。

重重哀悯慈悲劝,三千大戒早皈依。

心无障碍是非空,坐卧行持处处通。

孽火从今虚焰化,夜光报道法堂红。

戒定慧中生解脱,守戒志诚亲越历。

若疑戒律诳流传,天厌自当招拔舌。

学人开悟无疑惑,不停浮云风卷澈。

劫外逍遥自在行,恍然斩断闲藤葛。

依科奉修礼天尊,口不扬声头不倾。

内外一种神不忒,虽是凡身道已成。

道成非易亦非难,戒持戒纵在心间。

生死死生出戒定,既皈休忽戒为顽。

  十五保命延生 #

  诸子,贫道前日上座之时,频频的参劝你们,都要发勇猛,立大誓愿,惟求早明生死,不可小了志气,学那贪生怕死二乘道。

今日反又说个保命延生的心法,岂非两舌妄言,迷惑众生了么?诸子,我所说的保命延生之心法,却非执着形骸,单言精气,叫你们保那后天的寿命,延这现在之浮生也。

今所说保命者,乃天命之谓性,乃保守上天所以畀赋之命,居易以俟之也。

所谓天命之谓性,释家之慧命,道门之本命星也。

这个命字,乃死而不亡之寿。

又《金刚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又天命不二,修身心俟之。

又穷理尽性以致于命,立命之要理也。

所说延长,不是祛病延年,长生不死。

乃是万劫不坏真性,亘古长存之法身,化育群生之体像,非常体也。

若指皮囊,修养起来,亦多活几年,不过死得迟些罢了,总非真道。

我今指此修而保命者,一天地而齐万物。

天地虽有动变,而我本性无有动变。

万物都有终穷,而我本性无有终穷。

天地万物皆有劫运往来,元会运世,而我之湛然真常,虚灵不昧,超然象外,无毁渝变迁。

所保之命,年延之生者此也。

即所谓天理流行生生不息之真常道也。

  这一节,皆是万不得已而透出心言。

若明眼之士,悟澈玄座说法,寂然无声,便就是知得此中之消息了。

大道无边,包含天地,无处可遗,无时不在,无物不有,无所不该,日用寻常,头头是道。

眼见耳闻,行住坐卧,食息进退,穿衣吃饭,阴睛寒暑,头头是道。

怎奈尔等物蔽气拘,日用不知。

所谓虚无之内昭昭应,影响之前步步迷。

今者,我仗三教之祖师,饶普度之慈心,兴利生之悲愿,是以我不得不向诸子多舌了。

故我普告众生,更无二法,若有二法,即非大乘正觉之道了。

你们这一点灵性,更是慧命之别名,本来一物;这慧命便是道体之假名,原出一家。

只因同出而异,所以涵三而泡一。

这慧命时时出现,你们不见其形;刻刻潜藏,们们不知其所;日日说法,你们不闻其声。

你们岂不是对灯觅火,骑牛觅牛的痴人么?

  诸子,何教你们要保他?我恐你们不识这慧,便是灵宝。

深知你们,动不动便违拗他,不是见性的老修行,知意的老道长。

且你们见他,也不用他。

就有个用他之时,也不能大用。

这点命去了之时,便是元始天尊离法座,轩辕黄帝失玄珠,铁老祖师遗拐杖,通玄张果少青驴。

有口难言,空摸鼻孔,有心无窍,欠少玲珑,暗昧中去了。

今我所以上副元始说法之圣心,仰体邱祖好生之大德,为汝等醒醐如是,急急去参出个保命延生之妙理来。

你们岂不闻《太上洞玄灵宝消灾护命妙经》么?诸子等既能转悟此经,即能续慧命于无穷,生生不息了。

若顺口念经名为供奉,非转悟也。

供奉之人,随念随去,不能细味。

经不云:“汝等众生,从无始以来,心为形役,念逐境移。

唯是恋爱情迷,了无休息,漂浪于爱河,沉沦于欲海,执着幻形有象,昧了本来面目。

道本无形,执为有形;道本不空,执着为空。

空色迷为,有无颠倒,究不能自明。

岂能脱离生死之途,跳出轮回之业么?若有知空不空,知色不色,不着空见,离诸疑漏者,此人便能清静六根,断除障碍了。

这乃是吾门之宗旨,当说法以付之,经名曰:护命俾得法,普渡众生,传教世间,流通读诵。

有能读诵而传之者,其人便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睛猛兽,各亿万众,护卫此经,使众各各离此诸染”。

  大众呀!色身岂会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所以我与汝先说明经中妙谛,护大众之慧命也。

上祖慈悲,唯恐诸子认色身为真身,但要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有中有,不空中空,被这血肉幻假的色身使唤,搬弄得无有休息,迷了真宗,失了慧宝。

所以此经,诸子各各保护灵根,掊植元本,本固而道生矣。

君子乐天,所以保命;夭寿不二,便是延生。

君子事天,所以慧命长,故尔生生不息,化育流通,证金刚不坏之体,成真常无漏之法身矣。

  大众呀,三洞四府经录,五千三百真文。

只指延生保命,方能出劫超尘。

着相即非保命,真空即是延生。

慧性不离慧命,慧光即是慧灯。

若要慧光常照,慧命须定长存。

常存不离静定,灯光自得常明。

悟真如灯常照,自照善度群生。

光实无光可睹,明实非明可名。

只是命中原有,慧开假说光明。

色空世间生死,空色保命延生。

延生即超劫外,超劫何死何名。

众生只缘迷慧,生生劫劫漂沉。

慧灯慧光普照,你等速悟戒因。

试拈保延妙法,静空宣指诸君。

诸子呀,诸子!经云:“用之不可见,则命可保;见之不可用,则生可延,惟灭动心,不灭照心,则生可延;但灭住心,须凝空心,则命可保。

能延生,则慧命不断,而大药成;能保命,则无生可证,而大丹就”。

“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受命于天,顾天之明命,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俱是保延之实理,是谓立命之大道也。

诸子,汝等能悟到这里,尽得这妙,我今不吝至宝,倾囊倒槖,直泄玄机,有偈四句,大众细参,曰:“命短命长原有命,生来生去本无生。

延保不须求甚法,法归无法法王城”。

碧 苑 坛 经 下 卷

  十六阐教宏道 #

  诸生,贫道昨日上座所讲之道,虽曰道体无为,法身实际,但要知得道体不离常体之外,法身即在色身之中。

色身坚固,是外相有为功德之所庄严;法身清静,是内相无为功德之所庄严。

内外双清,两者既悟,则神明解脱,无上最上不坏真空,大光明,大圆满,无能胜,万神朝礼,役使雷霆,三界持卫,五帝司迎,洞慧交澈了也。

这又非有为功德之所熏修的。

诸生,固精养气,则气住精凝。

自息火回风,则精化为气,熏蒸四大,和合万神。

真火无烟则气清,神水不漏则神静。

气清则化神,神静则合虚。

虚极静笃,则元真复,而九还七返,复命归根。

归根即命立而真性存。

真性存则道体彰。

道体彰则法身现。

诸生,此自有为中修无为之道体,自无用中修有用之法身。

色身有寿命,法身有慧命。

寿命由天不由已,故色身有轮回生死,劫运循环;慧命由我不由天,故法身威权自在,解脱无碍。

诸生,色身之寿命有限,定业难逃,天要使死,不得不死。

法身之慧命无穷,神通广大,永证无生,方得长生了。

诸生,色身纵留万年,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法身去来常在,朝闻道,夕死可矣至圣之真言也。

法身死而不亡,故名长寿。

色身死而复死,故为无常。

诸生若悟得法身,则能使那短命无常之人,俱可为长寿矣。

若执着色身为相,反使那无量长寿而落轮回了也。

总诀一言,乃把色身看破,万虑皆空,真诚精修,一尘不染,莫使法身破色身裹住,只使色身看破,把法身度脱,岂非法轮大转,道运兴行么?今乃所讲阐孝宏道,全仗法轮常转。

要使祖道重辉,若不指明众生法身,谁来覆护呢?所谓教不宏则道不明,道不明则法不能行,法不能行,则道不能宏了。

至圣有云:“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只要你们各认取宏道之人,行取那宏道之法,讲出那明道之机,何愁道脉不兴,祖风衰落哉!

  余幼时少学,书未博读,不通儒释,呆呆参访道学,云游方内数十年,务欲穷源。

所参者,参自己之良知;所问者,问本来之慧性而已。

内参既久,则良知独露于丹台;内问既深,则慧性生白于虚室。

内有主人,何妨接宾应客;内有真宗,故欲阐教宏道。

诸生,余不敏于文,有惭于三洞瑶函。

少读丹经,无从钞真仙宝诀。

因余性好懒,爱闲喜静,常参慧命,深入希夷,抛开万事,独抱真元,哪里有功夫读儒书看丹经。

所以直到如今,诸不能文,口拙言钝,将这至大真言,至秘玄机,粗粗俗俗直言说些未泄的密语,与你们听听。

然而,道本无言,何须说法?经原无学,何必开堂?教尚无为,何苦多事?这个道,人人有分,不可须臾离也。

不拘在俗在道,亦可悟,亦可参,何必脱俗出家,访师觅友。

只为这生死一事,心头不了,所以饥餐觅食,东西驰逸,海角天涯求个复命归根之法。

幸而有那玉清上清太清,授经说法立教开坛,阐扬传钵,派演于今。

所有那儒门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受授圣经之秘,发明心法之要。

再那《金刚经》、《楞严经》、《心经》、乃释氏真谛,静身脱欲之玄奥。

三教所同,唯为性命一道,都是慈悲度厄,救苦济生之心法。

今有我,乃叨列邱祖门下,依例而行,宣传法宝,受授阐扬而已。

诸生,我乃一介凡夫,不会神通,单知平常日用的功夫,教人开悟,不过是为道门中持行守戒的人。

不比那卖诀化缘,游手好闲,白口吃饭,白手着衣,安能明得生死之辈。

所以我只把自己的精神奋发起来,为普度之计。

上则兴教相,下则利群生。

原系为众生,不是为已。

  我龙门乃始于元朝邱祖,兴玄阐化,到今四百年来,高人罕见,志士难逢。

今我道末,不期于三十年心奉持戒,守律循规,参访求真,天从志愿,王屋逢师,九宫受法,二十多年。

天开道运,欣遇皇朝,得逢盛世,绅宦好善,士商乐施,同志有缘,皈修遇时,因在都中开坛设戒。

寒暑八度,风动千真,羽俗有缘,莫不皈依戒定,直入清虚妙道。

贫道唯凭这一点灵机,真诚默运,感动天恩,得真际遇,僭登法座,妄作律师而已。

至于大阐玄门,普宏道场,贫道之至素愿也。

诸生不可信那疑诮作孽的话,死守蒲团,闭喉咬齿,假装道相,久后自误。

若是此等人,口说常应常静。

应什么?连自己的性命难顾,怎能顾得上他人性命哉!

  尔等须听着,“戒律经文出《道藏》,依科传戒非虚妄。

只因阐教度群生,愿尔迷徒休毁谤。

劝同人,开肚量,忍辱修真宏教相。

定慧双修福德深,普度众生离苦洋。

受戒生,先断障,障若除兮光明亮。

何愁慧性少光辉,只虑光芒万万丈。

韬焰保命慧方长,不住延生离幻相。

抱纯养素学无为,慧命延长归浩荡。

若是拘拘图色身,不知身死孰长生。

不肯度人唯自了,那得仙师度我们。

现成衣,自在饭,一口一身谁备办。

米邱面山怎得消,滴水洪波阿鼻喊。

哄人供养图安逸,暖衣饱饭并不渴。

巧语花言道已成,飞升度汝相携挈。

外护闻言供更勤,蚩蚩指望水中金。

几个凡人能自悟,谁年谁月便飞升。

慧悟之人无嫉妒,静则无为先自度。

动时宏道度同人,万语千言唯一悟。

唯一悟,缘普度,普度心虔坚且固。

道宏教阐祖风扬,解脱真空心性和。

  十七济度人生 #

  诸子,我所说阐教宏道,原非为已,亦不为教,只为着体道法天,济度众生。

昔三教圣人,若不为众生,何得立教传经,宣坛显实,曲垂方便,费尽仁心耶?

  诸子,儒门是至圣先师。

德参太极,道集大成;毋固毋必,毋我毋人;删书定乐,赞易执礼;在在行春秋之化,方方阐孝义之经;道传曾孟,一肩重任;为万世之儒师,作生民之教主。

若非曾孟受授于周朝,程朱阐守于宋代,安有今日哉?

  释氏自西方释迦牟尼佛祖,雪山苦行,弃国辞家,降伏身心,功圆行满;五蕴皆空,六根清静;显诸妙相,化现十方。

至汉明帝,金人入梦,白马西来,传五千四十八卷,金刚般若真经,教流东士,名号如来,法传六祖,崇尊梵刹金仙,大乘慈悲至尊。

若非我佛传经,那能今日咸崇金身罗汉哉?

  道乃三清立极,荡荡难名,巍巍莫测。

经文妙秘,圣圣相传。

现身说法,历劫摩心。

度人于苦海,救世于历朝。

是三官传授,五极开坛。

纯阳吕祖,掌三教之师,判五雷之令,方方显迹,外外开玄,大慈大悲,大仁大孝,忘却功名,留行香火。

传我邱祖,勤道存仁,拜丹书于凤阙;开宗传戒,兴清律于龙门。

千辛万苦,誓愿度人。

号尊长春真君,累崇明应天尊。

照诸法界,均沾洪恩。

行功立德,种种神通,只为济度众生,同臻大道。

  诸子,济度者必须苦苦切切,先度自己,然后度人。

如今教相不行,玄隐宗门者,正是这里不曾除得大病也。

为何大道不行,教门哀薄?诸子,只因本教全真“不能度已,只要度人”,这八个字的大罪根,自坏全真教相的公案也。

诸子,你阐教的,自己不能依教奉行,先要劝人依教奉行,谁肯信服呢?怎见得全真不能度已,诸子嗄!度众生者,度自己之众生也。

自己这众生是什么呀?诸子,杂念妄想,自己本心中之众生也。

全真腹内,有八万四千妄想杂念,即是有八万四千众生。

一日之内,二六时中,身座蒲团,心游世上,这个妄心才灭,那个妄念又来。

七情不息,六欲勾留;三毒牵缠,八识颠倒。

如浮云掩日,东去西来;狂浪因风,西驰东荡。

终朝日夜,何曾静得一时;累月经年,未能定得一念。

不但坐在蒲团,就走在道路,至于梦寐,那刻撇去妄心,把持正念?心不休则身不度,念不一则道不明。

所以全真门内,必须要止念休心,方才能得天心出现,慧光发露。

大众,全真若此,便可称同志了。

所以说先度已,方好去度化众人不迟。

  那度已如何呢?刚烈、勇猛、精进、舍除、布施、高明、谦逊、解脱、自然。

诸子,你们却须要用志不分,凝神澄虑。

同志有机缘的,倾心听我,一一指那九件道要。

  咦,何谓刚烈?这出世法与世法本来相反,顺逆不同,方圆不合。

出世法要在法身用功,就要把世间的幻相,色身的幻想两般先看假了,子女妻孥,恩情斩断,功名富有,味美裘马,留恋葛藤,一心跳出迷疴,洁志不浮灵宝,是曰刚烈。

一曰降魔杵,又曰斩妖台。

  何谓勇猛?优柔不断,游思或往来;把柄脱离,光明或开蔽。

心不同於秋月,皎皎常明;神不登于朝霞,煌煌反照。

迟延懈怠,逐浪随波;玩忽优悠,朝三暮四。

不能得胸襟一朝廓落,眼光立地澄清。

心上加功,全抛身世;道中苦行,摧却邪魔。

将这个无常迅速生死之事,昏迷不究。

钻通铁壁铜墙,悟这是天堂地狱。

诸子,所以刚烈之后,又要添加勇猛。

  何谓精进?是这刚烈乃割断恩仇,修心立命。

这勇猛是降伏散乱,整访游移,神明镇定。

更精进者,何也?这学者参求生死,此身未有之前,你在何处。

此身死殁之后,你向何方?世间天地万物,日用平常,无不是道。

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一物不在道中,无一物能出道外。

物有本末,即是物之生死;事有始终,即是事之生死。

若是用心参悟,苦志精搜,能明物之本末,则能明身之生死;能明事之终始,则能明心之起灭了。

从事物上,细细体贴,实实理会,自一物以至万物,自一事以至万事,无不明其生死之机,起灭之理。

则本末、生死、起灭,都成一贯功夫,到此方能于道相近了。

然后冥心大道,微细追求,洞明幽隐,晓会玄机,默识天心,密通宗旨,能使我这一点虚灵不昧,进透源流,应万物而不迷,理万事而不惑。

若是不肯精进,自懈自怠,则是自暴自弃,甘为下鬼,无志真修。

纵是趺坐百年,延生千载,终归无常,仍落轮回。

  何谓舍除,乃舍去以前粗俗,除尽旁门外道,从此新行,一诚向上。

这一点的虚灵不昧真宗,是谓元元至宝,千变万化,无有定体。

触物遇事,用各不同,应各不一。

头头见影,刻刻迷踪。

率妙灵机,层层参悟进去,再难透顶穷玄。

动而愈出,取之无穷,用之不歇。

悟者自得,昧者远隔。

因恐尔等既能有悟一二分之理,即能守之再悟,不可舍之另悟,便是无常了。

须将有常不变之灵机,转那无常有变之事物,则理明性见,舍旧取新,一层层钻将进去一步步至高头。

若不到卓然独立,哪能洞达深机,烛照生死,超然出世之外,脱万劫之疑根哉?

  何谓布施,如昨日之悟机,从前之妙理,所悟所得,或布施于众生,或归藏于黍米,不可存留,混我灵台。

所谓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即此现在心亦不可得。

在这不可得之中更寻出个自得之妙来,则智光圆满矣。

如以财布施,名为修福。

以法布施,名为修慧。

财物布施,有个了尽。

我这说法,布施无穷。

以财布施,能济人之世法,养色身之衣食,作外相之庄严。

财物能尽,则依然赤手空拳。

我这以法布施,入世法也可行,出世法也可行。

再以法布施,能开人迷窍,提拔灵根。

然以财布施,非世上之财可布施。

凡夫养生救人,济急扶危,捍灾御患,福国康民,动静水火,消灾解厄,种种代天宣化,御役阴阳,通天澈地,无量无边之妙力,此财者才也,即南洋大士观世音菩萨之童子善才也。

咦,你们知道,欲求天上宝,需用世间财。

此世间财,非世上之凡财,此财乃自度人之法财,名曰神宝,故能感得天宝。

日用也者,以法布施云尔。

得能悟此者,即为万劫先天智慧高人矣。

  何谓高明,既能布施妙法,开度众生,必须见识真高明,智慧真通澈方好。

这天地万物,莫不有此灵性。

我若以法为法,是为执法。

执法为法,乃是死法,不名活法,即是见识不高明。

所以我若将自己所用之法以去教人,将板定之理去应物,则是死法呆机。

即为钉椿摇橹,胶柱鼓瑟了。

须得不以我法为是,人法为非,正大光明,随时开导,见机而动,委曲宣扬。

若度圆用方,则不能旋转。

度愚以智,便不合机宜。

须定见愚人,说愚人之法,使愚人明白通晓,量愚人行得去得,慢慢可会悟。

若对智者,如愚人之法,亦不为合机。

须要人我兼通,雅俗共尝,圆融活泼,智者见之为智,仁者见之为仁。

淤塞可通,动惑可定。

疑者解,鲁者睿,聋者闻,盲者见,方称高明。

堪任济施之领袖也。

  何谓谦逊?真修到此,遇明眼之人,智大心空,一切身外之物,一应世界之事,空空空了。

上撼天关,下摇地轴;超出人世,神入虚无。

哪里还有个众生在面前呢?自古到今,二乘菩萨,下乘仙子,总受了这个病。

病入高肓,总不知觉。

所以唤作小乘劣根,旁门外教,邪道魔法了。

若如此,殊不知道无定体,神化不测,是岂你限量得定,孥捉得住的。

有限之物,如何便妄自尊称起来呢?你岂不闻太上不敢为天下先?不为福先,不自伐其功,不自见其道。

进以退为主,高以卑为基。

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人皆争先,我独退后。

上德不德,上士无争。

视我不见,不自大,不自尊,不自强。

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益人己愈多。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所以越到高明之地步,越行卑退之功夫。

谦逊仁柔,以存厚道。

一则普行慈慧,一则保蓄光芒。

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我不去服人,人自然服我。

到此时,那解脱道理,不可不知矣。

  何谓解脱?诸子,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洒洒落落,不被法缠;赤条条,不为物累。

圆陀陀,随方设教;光灼灼,历劫度人。

入众妙门,为众生之母。

慈能爱物,不以爱物为慈;善能济人,不以济人为善。

妙法能度众生,不以度众生为妙法;至道能出世,不以出世为至道。

既能出苦,又能受苦。

上可超出天堂,不以天宫为快乐之场;下可普救地狱,不以地狱为苦恼之处。

遇苦则救人出苦,遇乐则同众共乐。

乐中能指点众生之苦,困中能指明众生之乐。

在天则度天龙鬼神,使鬼神得闻正觉,超证仙功;在地则能度罪业亡魂,使幽爽得见光明,转生人界;在人世则度一切善男信女,普修日用寻常,无为正直,忠信公平,贤良大道。

不教那士农工商,去入那下乘小法,搬弄精魂,着魔恶趣,征战修罗。

这解脱之中,要臻那自然之用,即自在之道矣。

  何谓自然?诸子,这自然之妙,乃心经云观自在菩萨,为观世音,观世上之音。

得自然之妙,自我自在观音。

即我心上之菩萨,南海之观音。

即观彼岸清静真空之妙相,虚无自然之理。

能观得真音之妙相。

非有真师指明,能悟真空妙相了么?咦,诸子呀!色即是空空是色,不空不色道非真。

真空妙相真常道,非空非色妙无穷。

与我虚空同一体,虚空与彼没分己。

入金石而不碍,入水火而无伤。

诸子,你们细参九章道要,端守薄团,悟诸妙相,一规自然,三家已证,圆满度人,功高无量,德服鬼神,邪魔束手,妖精落魄,何患世间不信服而业皈依耶?正是普度功行利济心,勤参度己后天人。

一诚志向真常道,自然菩萨护我行。

九章妙典超尘世,一片全真琢磨深。

布施微言真妙理,双修性命不辞辛。

见识高明多说法,仁柔卑逊不矜能。

舍除外相忘你我,真如天心大道行。

逍遥解脱阐玄妙,无上真空玄玄道。

小火无伤三姓合,功圆行满步云霄。

  十八智慧光明 #

  诸子,你们受了中极的三百大戒,行持密行,微细威仪,比不得前日的初真戒。

这律条细微深奥,惟要在自己当心上用功夫。

凡生心动念之顷,就要存诚主敬,暗自端详,省察提撕,大中正直。

把这心上念头,打扫清清净净。

如青天皓月,没半点云翳。

如水晶琉璃,无丝毫瑕玷。

如无边明镜,无一毫尘垢。

如夜明珠,无一丝迷暗。

圆稳稳,光灿灿的,方可以讲道。

  智慧光明,真空妙相,原从戒定上来。

自忍辱断障,戒律精严,克己历炼,兼之法药相助,方能至此。

若有持戒,鲜能持守,行修微密精严,自欺自瞒,万分不能已。

何以故?嗄,诸子,行持不密,唤作有漏之因,安能证得无为之果。

  这个智慧光明四字,那是上乘利根。

所以那下乘劣根,不能悟入,只要用志不分,凝神气穴,栽培祖气,温养先天,致虚极,守静笃,纯一不二,神藏无极,极而太极,自然智慧光生,一阳来复,方见本来面目。

知鬼神之情状,通造化之枢机,谓之智;参天地之化育,并日月之代明,同四时之错行,谓之慧;普现法身,能摄法界,不出觉照之外,尽归晃郎之中,谓之光;通万物于无形,见万事于未兆,遍虚空而无迹,凌日月而无影,谓之明。

  若持戒不精密,则不能泰定。

不能泰定,则智慧不生。

智慧不生,则光明不现。

《玉枢宝经》一卷,单提本性,直指人心,性谛显明,天机尽露,使众生转经悟道。

怎奈迷者多,悟者少。

口徒诵而心不能持,心虽诚而力不能转。

可惜辜负圣心,空指法宝。

我今不得不代经宣妙,指转真机,使诸子们涣然入悟。

尔等各各恭敬,志心谛听。

  经云:“吾昔于千五劫之先,心逢此道,遂位上真;意酿此功,遂权大化。

”又云:“以清静心发广大愿,以智慧力而伏诸魔。

”又云:“尔诸天人,欲闻至道。

至道深杳,不在其他。

尔既欲闻,无间者是。

无间无见,即是真道。

闻见亦泯,惟尔而已。

尔尚非有,何况于道。

不闻而闻,何道可谈。

”又云:“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而用。

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

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

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

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定安。

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

是名真忘。

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

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

”又云:“得悟之者,俾跻仙阼。

”又云:“愚可以智,浊可以清,唯命俾之。

愚昏昏,浊冥冥,亦风土禀受之移之。

天地神其机,使人不知,则曰自然。

使知其不知,则亦曰自然。

自然之妙,虽妙于知,而所以妙,则自乎不知。

然于道,则未始有愚之浊之。

”又云:“所曾宣说,至士受经,皆当刨金置币,盟天以传。

  诸子,这便是《玉枢经》中真玄秘密,无上不可思议,乃清静解脱上品微妙之法宝也。

你们只知道终日诵经,并不曾明白经中妙旨。

若你们诵奉之时,了悟经中秘诀,则为圣智全而慧光生也。

所说至道深奥,不可见闻。

若非天尊千五百劫之先,开清静之心,发广大之愿,要度一切众生,俱证妙极。

再说道本虚无,无声可闻,无色可见。

既无音声可闻,则当忘其耳;既无形色可见,则当忘其目。

耳目既忘,则闻见亦泯可矣。

故耳目有形有色,为六根之首领;闻见着相着念,实六根之源头。

岂能合道?若能清静六相,扫除六识,则不听之耳,而听之以心,不视之以目,而视之以神。

便不听而闻,不视而见。

无闻无见,即合道也。

  《赤文洞古经》有云:“忘于目则光溢无极,忘于耳则心识常渊。

两机俱忘,入众妙门。

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

”《南华经》云:“气止于耳,心止于符。

”所以《玉枢经》云:“忘形忘我,入道之机。

又以诚而入,这诚字,即戒也。

以默而守,这默字,即持戒伏身心了。

用默似讷,即是入定忘其耳目也。

用柔似拙,即是智慧内藏于密也。

”又云:“你们欲于自己色身内闻见求之,终不可见,不可闻也。

”《金刚经》云:“以色相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夫欲入道者,唯当受戒入定,密密修持智慧,复迷以明,而不闻不见而闻而见矣。

故入道者,知止,此即持戒止念的功夫;知谨,此即是慎独精进的功夫;知微,此即是绝圣去智的功夫。

止念,非戒不能;慎独,非定不能;知微,非智慧不能。

诚能持戒入定修慧,即身心泰定,圣智纯全,慧光普照。

慧光照透,则与道为一,乃唤作真忘。

这真忘,不是静坐打顽空的真忘,乃真空也。

这真空之内,中有紫金妙相,即空中不空之妙果。

能不落顽空,空中不空,则妙要自然发现。

惟其忘无所忘而所忘者,即至真妙道也。

  又有云:愚智不同,则清浊各异,虽系风土禀受不齐,皆系造化之机,神运自然,气数之理,在命已定。

然而愚者自愚,智者自智,则天地何偿愚之智之。

唯是能发清静心,立广大愿。

愿出世以度人,必闻道而自度。

自度者,皈依三宝,受戒入定,修智慧以放光明,则愚者可智,而浊者可清。

若不能持戒入定,智慧不通,无光可照,则清可浊而智可愚矣。

《金刚经》云:我所说法,原无定法。

此之谓也。

  所讲智慧光明,晃朗太玄,照烛法界,岂能出《玉枢宝经》之外哉。

玉枢即真机。

欲转经者,先转真机,密修福慧。

只恐光明藏,不能开不能见也。

安能察鬼神之形状,握造化之枢机,参天地之化育,斡日月之运行,摄法界于黍米之中,定事物于未明之始,称妙道之师,进天仙之境也哉!正是:见得光明藏,能闻至道根。

若非修戒定,安得智光深。

着相非真相,忘闻始可闻。

闻思修入妙,自在海潮音。

  十九神通妙用 #

  诸子,上文所说智慧光明之道,《玉枢经》只用闻见亦泯。

无闻无见,即已说尽妙用,现出神通了。

诸子,《阴符经》云:“聋者视视,瞽者视听。

”古仙云:“静听不闻雷声,熟视无见泰山。

”《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已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

”《南华经》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参同契》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诸经书中,所有妙言,说不可尽。

观世音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夫耳根为泄精之窍,非是泄那后天浮欲之精,乃先天太乙含真之炁,真元显应之精。

若内听而塞其聪,则精不飞而生智矣。

眼为泄神之窍,非是泄后天思虑之神,乃先天妙相灵觉之良知,太素氤氲之元神。

若内视而返其明,则不外游而生慧矣。

能持戒入定,则智慧生。

智慧生,则水火交。

水火交,则坎离媾。

坎离媾,则天地泰。

地天泰,则金木合。

金木合,则魂魄会。

魂魄会,则精气化。

精气化,则神通现。

神通现,则光明放。

光明放,则功德圆。

功德圆,则法身成。

法身成,则道体彰。

道体彰,则妙用行。

妙用行,则众生度。

众生度,则愿力满。

愿力满,则大事毕。

大事毕,则位证果矣。

唯此一乘法,余二即非真。

始终不出一诚字。

  《中庸》曰:“不诚无物。

”物,即是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信,即诚也,是即《易》云精气为物,大学物格之物。

精乃《尚书》精一之精。

中即厥中之中。

《法华经》曰:“有一宝,秘在形山,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皆莫不是此物。

先退藏而后见也。

”古歌曰:“若得此心无一物,眼前便是伏义时”。

又何必神通妙用,又何必智慧光明。

  这神通妙用,乃自己守戒道的真人现身说法,以度众生,摄妄归真之妙用。

是以大智光中,慧施金臂,拔救诸生,出苦恼而入清静。

能使命促众生而得长寿,能使灾苦而变安乐。

致国土清平,皆得延寿保命。

使众生纯良方正,而除妖邪,驱强逆,殄魔怪。

使众生慈仁而不杀生害物。

能使众生保制劫运而冤消结解。

能使众生昏暗破而光明现。

能使众生百病痊而宿疾普消。

能使众转愚成智,皈正弃邪。

能使寡欲清心,摄情归性。

能使解脱无碍,超凡入圣。

能使集福消灾,生祥灭罪。

能使出世成道,离苦登真。

能使能修上乘,上升天堂,普领众生,神游八极,超出天宫。

  愿我众生一切凡身,俱为法王身,乃至不测其所,唤作神通。

不世泄其机,唤作妙用。

所以戒定慧门的神通,乃不神之神,转六识为六通,通天通地,通神通鬼,通人通物,谓之神通。

这妙有用无妙之妙,运一机而示万方万化。

化天魔,化地煞,化万鬼,化恶人,化怪物,唤作妙用。

那戒定门中是入静,定慧生光,乃先天一炁圆明瑞相。

上通天宫,朝祖炁于三清之上;下通地府,赦罪魂于九泉之底。

说法则天神摄伏,五帝临轩,万神侍卫,班列端严,愿闻正法而炼神还虚。

已得度脱,悲心慈悯,济苦寒幽,则净罗赞叹,地藏开光,鬼判遵依,冥曹摄伏,而赦罪超生,得闻正法,俾脱鬼籍,俱转极乐。

于是,自度度人,发宏誓愿,愿人人普闻至道,以法药普救众生,便众生及蠢动含灵,并蒙解脱。

土木瓦砾,皆得感通。

一切物情,无不通澈。

运神通于不知不觉,而天地万物在我身中;发妙用于自然而然,而山河星斗归于法内。

天魔无不敬伏,俯首恭迎。

地煞悉化慈和,敬心慑服。

凶崇厉鬼,闻化超升,永辞血食。

修罗外道,奉法皈正。

战争永息,枉屈尽伸,冤仇消释。

以德化,不以力降,则恶人俱为善人;以诚感不以术凌,则邪人悉变正人。

逆持斗柄运阴阳,而神鬼不测;倒施化机超世界,而天地不知。

普现神明,坚固法身,而无形可观。

广宣最上乘一妙法,而无声可听。

虚空则我之法界,我即虚空之法身。

浑浑沦沦,与天为一体;正正大大,与仙佛为一心。

程子曰:“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

”即此谓也。

所谓众生之父母,道门之法师。

岂非清静解脱之神通,无为自然之妙用耶。

  诸子,不着相,则慧通广大;任天倪,则妙用无穷。

只在乎日用寻常而不怠,造次急遽而不弃者,道德两字而已。

又何必舍戒律而学符法,弃圭玉而恋珷玞?甘为无智之徒,不学上乘之道哉乎。

  噫!诸子入玄门,当求最上乘。

人人含妙窍,个个皆光明。

止缘多障碍,视戒右虚文。

纵持多间断,游移定不深。

定力深,戒愿切,勿助勿忘为准则。

二六时中刻刻持,三年五载无遗逆。

定忘戒熟自通神,神自通兮妙用真。

运神通,得妙用,诸子须仗进步诚。

若是痴痴着相求,鬼窟生涯非正由。

外道旁门多住形,着空住色亦非修。

不着空,不着色,定则无形感则通。

用则灵明神自别,几多道者失中功。

我今不是多饶舌,咦!直把天机泄。

神通显,妙用彰,际地蟠天大法王。

不出常静真常道,魔教皈心恶化良。

忤逆一朝通孝悌,顽凶俱变作慈祥。

智若镜,慧如神,一片灵台灼灼明。

六通互用无尘迹,大地山河尽是金。

诸子无怠轻持戒,乃是天梯步步升。

神难测,妙难量,不离戒定用真常。

真如门有通天穴,不二斋中吐圣香。

诸子诚修不自弃,从古神仙大道场。

  二十了悟生死 #

  诸子,自古至今圣贤仙佛,只为大事因缘,九年面壁,惟是迫求生死,出世降心。

岂不闻石火电光,落花逝水,无常一到,片刻难留,罪福随身,轮回受报。

言未毕而喉中气断,语未话而舌缩难声。

赤条条何处安身,黑漫漫谁方立命。

洪福则重来人世,恶业就堕落丰都。

福报尽即还入轮回,业报终便转生畜类。

万劫冤牵难解脱,千生罪业莫消磨。

世世沈迷,醉生梦死。

冤冤相报,戴角披毛。

言起可痛可哀,说起可怜而可怕。

  若不孥定立意,咬定天良。

揭地掀天,悟死后如何样子;将心舍命,洞生前种种愚迷。

若逢决烈汉,把眉毛直竖,斩魔宝剑手中提。

果然大丈夫,将浩气放开,劈邪利刃心头割。

毕定要看透父母未生我之前,何方立命,究竟澈底造化而来。

死我之后那处安身,了悟三身,过去未来现在。

穷追三世犹昨日,来朝即今晨。

于是把万虑消忘,只有这灵光一点,将诸缘扫净,独存那慧性些儿。

入玄关,一窍通而百窍通;见真宗,则三际明而三界出。

解脱则五行不着,虚湛则四大归空。

入众妙门,登三宝地,去来自在,变化无方。

轻轻的转动天机,则鬼神不能测其妙;巍巍然逆持斗柄,则阴阳不得辖其权。

逍遥乎梵炁弥罗,证位乎清虚渺漠。

永离尘劫,超出樊笼。

全真之大事已成,一层层大路行来,是非不修而能骤至。

这一位妙有法身,悉自慧里得窍,一节节密功做去,岂能不悟而得曲成。

  诸子!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鉴由天。

又不闻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立经伦。

各人努力速速行持,须要上紧赶办。

未悟者不失良因,悟透者竟返青天,未悟者亦不堕地狱。

  诸子!却以金砖扣门,门设不开,而金砖还在。

戒行修道设未悟,而戒行尚存,决不致沈落阴司,毕竟转生阳世。

前因不昧证果自成,只翻得个些儿,依然有个把柄在手。

  诸子!子悟生死,莫向你身外去觅。

生死悟了,方知心内真元。

我今饶舌许多言,当不得甚么法子。

你若体心恁么去,自找着那个道理。

死理参生,生中悟死,这死生机关,路头在人自转,由得你由不得我。

动中觅静,静中找动,则动静端倪,全凭良知内照。

问得心,问不得师。

谨记吾言,断不误事。

不依我说,到底差迟。

我这点暗路的灯光,引接得迷路行人千百万。

我这只渡苦的筏子,撑驾飘洋宾客恒河。

诸子,莫要起疑心,认得真时连夜行。

  于是,满苑无声而闻颂曰:“生前何处是家乡,死后还归哪一方。

现在法身宜早悟,莫将空手过韶光。

死生生死两相参,大事因缘不等闲。

未死之前先象死,生机即在死中探。

不在水,不在山,何须西北与东南。

看来不出我身外,只在区区方寸间。

戒定慧,入玄关,不把功夫落二三。

一心只悟生和死,铁壁铜墙破不难。

真个苦,好艰难,却似舟行浅水滩。

忽遇江潮风又顺,片时飞过九龙湾。

认得真,连夜走,觅过拄儿无一有。

空空荡荡独修行,不渴不饥天地寿。

  二十一功德圆满

  诸子!虚空广大,这戒定门中便是登天梯;苦海茫茫,这智慧光中便是渡海航。

若不放开脚步前行,九万里前程难到。

若不竖起脊梁做去,千百劫正法难闻。

倘或行不密而志不坚,安得功可圆而德可满。

  诸子,心里念头莫把丝毫渗漏,身中元气自然充塞融和。

德服鬼神,方可免轮回之报;道通天地,方可出生死之途。

高登道岸,翻身便是家乡;深入希夷,转眼即还本相。

  诸子!谁存不死?那见长生?不死者,岂是凡身;长生者,非关形质。

彭祖至今何在,颜子万劫还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长生者,我之元炁。

如来也有寂灭之期,深入涅盘之境;老聃也有飞升之日,高超大赤之天。

道存即是人存,法在即同身在。

死而不忘者寿,千万劫不坏的无名之名;生而不有者形,千百世无损的无相之相。

  恒河沙莫可量可算的圣贤,哪一个不从这玄关出入;无鞅数不可思不可议的仙佛,哪一个不由这大路往来。

明明白白的天衢,怎奈迷人疑惑不信。

清清静静的佛国,怎奈凡夫障碍难除。

只还是福薄罪深,虽有眼不如瞎子。

人多因冤深业重,虽是生已算死人。

肉走尸行,比畜生只多得个能言会语。

昼眠夕寐,比植物反少却那挺干舒枝。

一朝数尽鬼来勾,那管你全真道士,半字不差查罪案,仍判你无德恶人。

  诸子!人皆有死,但要死得好。

清清洁洁,干干净净,去来自在以无拘。

人皆有散,只要散得妙。

明明白白,脱脱洒洒,变化圆通而莫测。

回前之前,遍辞大众。

时候已到,撒手便行。

赤条条现出婴儿,顶门上浩气祥光万道;圆陀陀飞升妙相,半天中彩云白鹤高翔。

许多仙景,元神竟返清虚;一派祥光,真骨寄藏洞府。

大丈夫能事毕矣!留下个仙名于人间,传下一部道言于世内。

使千百年后,知有某人。

这便是死而不亡曰寿。

使万亿劫后通行其道,即是大圆满、大功德、大福报的身也。

  诸子,性命在己,告人不得。

自己不修,未必替得。

念头起灭,未必捉得。

妄想私心,未必扫得。

爱缘深重,未必舍得。

法身无相,未必认得。

戒律科条,未必行得。

烦恼无明,未必灭得。

俗尘结习,未必消得。

许多障碍,未必除得。

真言妙法,未必依得。

罪福因果,未必信得。

凡心世态,未必忘得。

愿头着相,未必空得。

旁门外道,未必辨得。

有为幻妄,未必透得。

事事物物,未必应得。

境境界界,未必脱得。

至人明师,未必求得。

虚空大道,未必入得。

诸生此生,未必度得。

初心愿力,未必了得。

  诸子,此是何故?只因你们戒子,贡高我慢,化你不得。

好言善语,说你不得。

疑或不信,省你不得。

孽重罪深,拔你不得。

嗔怒讪谤,止你不得。

欢喜奉承,拗你不得。

性劣暴怒,逆你不得。

奸谋险算,弃你不得。

忠言苦说,入你不得。

昏迷痴妄,破你不得。

无眼无珠,点你不得。

猖獗不端,禁你不得。

疾病苦恼,医你不得。

运气灾殃,赦你不得。

在数在劫,饶你不得。

轮回报应,放你不得。

王法阴刑,免你不得。

刀山剑树,顾你不得。

慈航慧筏,渡你不得。

金丹妙宝,付你不得。

虽有天机,转你不得。

虽有神通,度你不得。

  诸子,你们当真苦志苦行,守持戒律无违。

定中求一,一诚不二,方真是回心向道。

诸子,回心向道,忏自然洗得。

皈奉大道,牵缠自可断得。

天堂玄窍,清虚自能近得。

地府黑暗,光明自然开得。

宏灾大劫,轮回自可脱得。

生死无常,把柄卓然立得。

无极大道,心心自然合得。

无上法身,了了自然证得。

无限福报,自然安稳受得。

无量众生,一、一自能度得。

宏誓大愿,精深自然满得。

地久天长,寿算自堪同得。

只要明心,障蔽自能通得。

只要诚信,金石自能透得。

只要虚心,丝毫不能染得。

只要恒心,万魔不能夺得。

只要好心,冤恶自然化得。

只要真心,魔头不能惹得。

只要明心,圣贤可以齐得,自然通达了也。

只要了心,仙佛可以证得,自然澈悟了也。

只要虚心,妙理可以见得,自然钻进了也。

只要澄心,妙相可以识得,自然开慧了也。

只要照心,真空可以达得,自然默契了也。

只要定心,生死可以明得,自然无罪孽了。

只要公心,鬼神可以对得,自然无欺蔽了。

只要正心,妖怪要以伏得,自然有光明了。

只要诚心,邪魔可以慑得,自然多智慧了。

只要施心,天神可以近得,自然大愿力了。

只要慈心,愚顽可以化得,自然普荫得了。

只要威心,厉恶可以伏得,自然无怖畏了。

只要忍心,无物可以弃得,自然宽宏量了。

只要空心,无相可以留得,自然登觉照了。

只要忘心,无相可以分得,自然无人我了。

只要婆心,无人不可知得,自我度众生了。

只要无心,无境可以住得,自然能圆活了。

只要圆通心,三界不能拘得,自然无挂碍了。

只要利济心,无劫不可过得。

只要清静心,无边可以住得,自然大圆满了。

  诸子,我今讲法已竟,道场圆满。

但念你们,父子上山,父不能传之子,子不能代之父,同道修行,冷暖各人自知,进退各人自到。

所以说法,并无一法。

不过是依病开方,对症发药。

病愈症除,就不必更用方儿,再需药了。

如渡河必用舟船,到上了岸,不可又再想船。

又如针引线,连衣缝完了,不必再求针线。

不要画蛇添足,拔草寻蛇。

只要各各努力向前,老老实实乃把个戒律行持紧紧。

戒中忘戒,律外加律,功夫深刻,火候到时,自得祖师提拔,接引通真。

切不可没主意,倚师父,靠道友,执名着相,终日终年,随人脚跟瞎走。

又须要孥定心肠,不生疑惑,一心一意,死而不悔。

到得火候齐时,岂不闻皇天不负苦心耶。

大道寂然不动,人能感而遂通。

  诸子,既肯办个烈心,直前不顾,向往不回,可为志气高远,便是道门种子也。邱祖遗无声偈言,不轻示众。今为诸子述出,要紧听受。

  偈曰:“生死无常须自悟,死得自家人不顾。

莫将自己靠他人,就自神仙也自度。

不止六尘并六识,不依一法心常住。

常住无常常住无,知因不昧因无数。

因地参明自性空,果位悟空谁照住。

自今了却生死机,从此勾却轮回簿。

有人按律觅行持,自然天神暗默知。

龙门心法法原无,苦口直言说一部。

不须执法要扫除,方见偈言真实处。

熟细我言讲法身,虚空便是多宝库。

动而念出出无穷,道藏身中延福祚。

心法融通法即心,法心无了长杠度。

  碧苑坛经卷末 #

  二十二参悟元机

  诸子,这一点虚灵不昧的,即我元命真人,岂是容易见得的么?

  古今来圣贤仙佛列祖群真,面壁九年,坐圜六载,三三七七,勤苦参求。

以至历遍名山,云游福地,寻师访友,问道听经,苦行深功,布施累德。

种种修行,不过为了此身生死性命,大事因缘,前不知来,后不知去,流浪沉沦,难免轮回,所以发下誓愿,立功行持。

或以绝念忘情,为出世之法,便去打坐三年五载,坐破了多少蒲团,几曾些儿念绝,半刻情忘,乃二五还归十也。

或以烹铅炼汞为出世的法,便行功朝屯暮蒙,退符进火,几曾见玉液七返,金液九还,拿住贼,放了贼也。

或以存思观想,默朝上帝于三天。

或以炼度济幽,超拔幽魂于九地;或以呼神召将,佩符箓以号真人;或以提气开关,运精气而称妙道;或讽诵经文而勤劳礼拜;或炮制丹药而救病医疮;或炼服食以望飞升;或效阴阳而行采取;或鼎器中橐龠呼吸,以神运真铅延生接命;或鼎炉内砂火抽添,以炼茅根,立功布施;或以身体哀残,抱金丹之道而待传于有福;或以因缘浅薄,行难行之行而撒手于悬崖。

种种昧却自性,为幻修行,俱是旁门。

  诸子,绝念忘情,要参悟得这念在何处起,情从何处来,拿得定,促得稳,认得真,指的实,方才下手去绝,下手去忘。

且问你这会拿、会捉、会认、会指、会下手,会绝食,忘情的是个什么?任你绝念忘情,蒲团坐破,念还是念,情还是情。

大众,以念绝念,唤作头上安头;以情忘情,名为拿贼放贼。

不若连这个忘情的忘法俱忘,绝念的绝法都绝,两机俱忘,入众妙门,方是个上乘道理也。

诸子,我将法子去绝念,不知法子便是念头;我将法子去忘情,不知法子便是情种。

大众绝念不如念绝,忘情不如情忘,唤作求人不如求已也。

  诸子,烹铅炼汞的,抽添火候的,比效卦爻的,把一个太极混元,穿残凿破。

认假名而为实用,指譬喻而作功夫。

妄论三田,盲猜精气,七情机械,九窍枢机。

把七字九字,返字还字,当做七次九次、七回九回、七段九段、七年九年、七转九转。

这个画图,那个出像。

竖着脊梁泥丸、尾闾、丹田、绛室、黄庭、华池,水升火降、温养沐浴、封固等法,今日也是坎离交,明日也是地天泰,后日也是魂魄合,今年也是这等婴儿,后年也是这等婴儿,将至九年,还是个不知死的老造孽。

他不自知差错,还摇着头,屈着指,对着外人胡说道:“我是那一日结圣胎,温养火候又不错,沐浴时节又不差,为何胎成十月,不产婴儿?还是你我福薄罪深,鬼神不容成就?”他还捧着肚皮,老着脸,探着眼睛,虚落泪下。

尔知这劣根下愚之人,不知自心,不明自性,昏天黑地的业障,知什么道理,尔知此人,还是有心向上着人,但是昏迷,不醒向上之机。

  你们身中精气,本是先天元气元精,不增不减的宝。

你若去搬弄他,也不见添出来,你不去搬弄他,也不见少一点。

这个虚灵不昧的真元,便是元神。

既称元神,又说是什么婴儿?自己多劫以前,罪业未消,障碍未脱,心源未净,性根未灵。

不去早早忏悔愆尤,改变气质,参师悟道,反把那个有用的真心,做那个没用的假事,反把那有限的光阴,候那个无影的婴儿做什么?

  诸子,自己身中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邪知正,知生知灭,知已知彼,知真知假,便是婴儿。

但这婴儿,原不知善恶是非、邪正生灭,彼己真假。

这婴儿不自着相,因境生心,因心生智,因智生知,因善所以知恶,因是所以知非,因正所以知邪,因生所以知灭,因己所以知彼,因正所以知假。

原无我相,以非空相,不过是这点在世界知觉运动以应万事。

若讲个太极混元,则此知亦可以无知的。

但此知乃良知,释门唤作善知识,道门名为婴儿元神。

总而言之,大众,即是一点虚灵不昧之性体也。

  你们只见道人入圜打坐,口说怀胎,入室十月之后,可曾见哪个道士,现出婴儿显相放光么?这等人未入圜之先,他不知天地鬼神阴阳情状,人间祸福,未来吉凶,生年死日。

及至出圜之后,照旧不知。

自己生死不明,不能自度,如何度得人?已之生死未明,吉凶未卜,天地所羁,生与俗人一般,死同凡夫不二,生与俗人衣食痛苦,死同凡夫葬埋臭秽,则这入圜打坐,岂非多事?

  诸子,要先死忘心后入圜;先了爱缘,后打坐。

淫心久息,则肾足而真铅上升。

嗔心久息,则心虚而真汞下降。

饮食调节合乎时宜,则脾强而汞铅封固。

情空,则肺润性定,则肝荣肾水旺,则眼光亮而瞳珠如漆。

心火熄,则口津满而味咽如醴。

魂清,则肝气顺而筋骨轻;魄安,则肺液通而须发黑。

脾壮胃和,则舌喉爽利而声响亮。

窍通血盛,则百病却;五味淡泊,则正气生。

按四时八节揣摩导引,则风寒暑湿不能侵。

把六欲七情,戒性降心,则妖邪鬼魅不能犯。

参求大道,则良心现而真性明;子悟真如,则色身空而法身见。

自度而后度人,还是度已。

  诸子,到此地位,才算进进了大门头一步也。

然后入圜坐静,上可通天,下能澈地,鬼神之情状,天地之枢机,盍辟不能呼吸之间,造化不出手掌之外。

此皆从戒定来。

故入圜时,凡胎俗骨;出圜候,圣体法身。

明大道,则眼界高,看破诸缘皆幻假;有拄杖,则心胸宽,包罗天地入虚空。

人心未动我先知,事物未来我预识。

方为六通,智慧无穷,一切天魔拜伏,暗护佑之。

十方外道皈依,悉相畏惧。

芥子中,须弥山纳之不觉;黍米内,十方世界藏之不知。

舒放,则大地山河任我逍遥;潜藏,则身微尘粒米凭我安顿。

  诸子,这个向上无为至真妙道,第一在参微理而悟天机。

所以你们须将盲修瞎坐,烹铅炼汞,存思观想,炼度济幽,加职受录,提气摇扇,讽经诵诰,合药烧茅,服食采药,阴阳炉鼎,这许多无益之事,不急之为,且都放过一边。

切切篅诚对天发愿誓心。

自从今日以及当来,唯愿早明生死去来之机,解脱轮回生死之苦,离种种边,得闻妙道。

咦!这句离种种边的说话,实对你们言,便是参微理而悟天机的大方便门也。

  诸子呀!如何是种种边?就是盲修瞎坐,烹铅炼汞,种种旁门也。

如何是边呢,这些旁门非中非正,譬如一张桌案,这些旁门总在四边,不能入心,纵使到心,亦不离桌,殊不知离桌,方是虚空大道,不能离桌,还是物,不是道,岂非边也。

边者,寻也,邪也,界也,岸也。

旁则不中,邪则不正。

有地界,则不能广大;有崖岸,则不能洪清。

拘拘的守着这个肉袋子,认作千年古柏,万代青松,活活的困杀这主人公。

反去舍灯寻火,恋假抛真,岂不是倒在一边?虽是成功,不过是个自了汉。

未曾见性,虽有果位,报尽还入轮回,难超三界,与这这些众生有什么利益?

  诸子,成仙作佛,为圣为贤,全在舍己从人,为度众生,发洪誓愿。

今这辈打坐的人,连自己还度不过来,那里度得众人?唤作自了汉,几曾明得大道,无量度人?倒在边修,深可怜悯!真君说偈,泄漏真机,教大众离了自利之心,又离却一边之法。

使那旁门归于正中而行,邪教反乎正法而入。

把有限地界,开展得无碍无遮。

把广大的世界,舒展得通天通地,把有崖岸的沟渠,凿宽得无边无沿。

把不可测的法身,伸放得无人无我。

经云:“视不见我,听不闻我,离种种边,名为妙道者也是也。

  大众,参悟之门,要先放开心地。

生从何来?死归何往?亲近那高明先达之师,智慧真诚之友。

广存善心,细细究竟。

生时如一瓯之茶,拘于形象,水已有味。

泼在东洋大海,散为巨浪洪波。

若欲求我本源,添了茶味若言是水,则有色像。

然究竟此海之内,寓我本源在内,何者为我本源?细细寻绎,究竟到视而无见,听而无闻。

积功既久,自然胸襟一朝廓落,眼光立地澄清,见我本来面目明妙天机,现这一点真性始信大道,原不负人也!

  诸子,圣贤仙佛成道升天已久。

要见圣贤仙佛之心,先明圣贤仙佛之理。

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便悟圣贤仙佛之法,便行圣贤仙佛之事。

能行圣贤仙佛之事,便是圣贤仙佛之身子。

诸子,圣贤仙佛之心,果在何处?只在个人方寸台中。

圣贤仙佛之理在何处?只在各人之眼前。

圣贤仙佛之法在何处,只在经文史集中。

圣贤仙佛之事,不出世法之外,只在世法之中。

圣贤仙佛之身,又在圣贤仙佛之中心。

若知圣贤仙佛之心于方寸之中者,则能明其理。

能明其理,则能悟其法。

能悟其法,则能行其事矣。

能明其理,则正道存。

能悟其法,则诸缘觉。

能行其事,则功业立。

而天机不息,万劫常存。

当知此人神通智慧,已具圣贤仙佛之体,即是圣贤仙佛之心了。

然后进受中极戒,开辟性灵,使玄关通澈,则能明圣贤仙佛之理了。

然后进受天仙戒,精研妙义,使智慧圆通,则能通圣贤仙佛之道了。

然后解脱无碍,可圆可方,可大可小,可行可止,可前可后,可生可死,可屈可伸,可出可入,可圣可贤,可仙可佛;可四生,可六道,可天空,可地狱。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

变化莫测,现身说法。

如无边明镜归照诸形影,互相容入。

则能行圣贤仙佛之事,成圣贤仙佛之身,证圣贤仙佛之果矣!

  大众,到这地位,名为参微理而悟天机也。

诸诸昔日黄帝遗其玄珠于赤水,乃使离朱索之,离朱索之不得;乃使契垢索之,契垢索之不得,乃使罔象,罔象得之。

彼离朱者,离宫朱色,乃人之后天肉团心也,是以索之不得,喻今之用心边见者也。

彼契投垢者,乃人之爱缘,净口净身,靠斋者也,是心以素之亦不得。

至于罔象,何以能得?诸子!罔者,无也,象者,形色也。

罔象,乃无形无象之谓。

故尔不称明珠,而曰玄珠。

即至圣先师孔子有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太上老祖所谓:“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诸子,至理本实相。

圣圣贤贤,仙仙佛佛,总在不着相操持的。

若是着相修行,便轩辕帝用智慧持斋把素求玄珠了。

诸子!轩辕帝失玄珠,得之于罔象;凡人妙理,得之于无心大众。

我已泄尽天机,发明心印。

尔等却要仔细检点,紧密提防这赤水中玄珠一失,更不知何方还也!

  于是戒弟子等稽首皈依而听偈曰:“万卷仙经谈不尽,一篇直指泄无余。

劝君莫弄多方法,道在心头不在书。

着相参玄杂想多,有心打坐坐成魔。

许多邪路人偏走,正道无人可奈何。

真人无相亦无形,一段天机处处陈。

不顾眼前多暗摸,休抛正路入旁门。

  尔时,昆阳子普同大众回向已,戒弟子施守平纂成册,呈请律师题示后学,律师曰:“毋庸,汝但得人迭授,粤阅 170 岁,当得订为《碧苑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