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仙女志

 会仙女志    (明)郦琥着

  ○序

  玄阳仙史,少闻会仙女事,乃笑曰:“此无稽之谈也。”

  辄置而不问。及见稗官小说多载焉,又叹曰:“此以讹传讹。

  尽信书,不如天书也。

”辄掩而不阅。

至嘉靖辛卯,予年弱冠,独处玄阳洞天,忽遇仙女,其事甚奇,始信昔之闻见者,非幻诞也。

遂纪《天问》二十四首、《仙女赋》、《仙史歌》各一首,总名之曰《会仙女志》云。

嘉靖壬子三月五日,会稽玄阳仙史郦琥题。

  ◎问日月交蚀 #

  玄阳仙史年甫弱冠,读《易》于玄阳洞天。

幽远深邃,超脱俗缘,敛神抱一,精思钩玄。

嘉靖辛卯□,天光如洗,月色穿帘,异香满室,紫气腾烟。

启户而视,有女郎年可十六七,肤体柔脂,髻垂鬓玄,器度雅饬,举止端严,缟衣素裳,缓步周旋,行将渐近,掩户凝神静坐。

顷刻门叩有声,仙史曰:“子为谁仙?”女曰:“予处子也。

”曰:“子其处子而淫奔者邪?抑魑魅而为鬼物也耶?”曰:“予乃天府英灵,会自蓬瀛,与子夙缘,愿执栉巾。

”曰:“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子先于吾,必见放于尼父。

暮夜淫奔,终见贱于国人。

予聘陈氏子而未娶,是亦处子也。

以处子而纳淫奔,国人将以贱子者贱我矣。

子速返驾,毋贻贰羞。

”曰:“轻浮年少,违弃纲常,穿花弄柳,窃玉偷香,挑楼窥觑,钻穴逾墙。

  子见予之色而勿慕,知子非凡近而可与言者也。予将与子谈子午之窟,泄天地之秘,阐阴阳之精,子毋疑予为淫奔鬼物也。

  愿子学展禽而见纳,毋学鲁男子而拒深。

”曰:“子能谈玄论,泄玄秘,此予之所乐闻也,恐吾子之未能。

”曰:“请子姑试之可乎?”予乃秉烛启钥,请就外馆,东西列坐,啜茗细论。

  叩其所蕴,义理精明,意其非尘寰中物也,乃敛容启手曰:“子称天府英灵,会自蓬瀛,意者其仙女耶?”曰:“然。

”曰:“子诚仙女矣,仙女果何所自乎?”曰:“天体轻清,不灭不生。

星宿精英,有浊有清。

浊殒为石,清殒钟灵。

故钟于禽兽,为凤为麟。

钟于草木,为芝为椿。

钟于母孕,产育贤圣。

  为睿智,为聪明,在地为人,在天为星,说乘箕尾,班班可征,吾生有自,微子孰论?”曰:“星化为人,自古及今,不知其几,愿悉数焉。

”曰:“仙女下谪,混凡蒙尘,纪载书中,预识吾心。

角姬织女,孝配董永。

少室仙妹,求配封生。

江妃逢郑,解佩江滨。

蓝桥裴子,道遇玄英。

推余类见,莫能悉陈。

  曰:“董遇仙姬,织以济贫。

予亦贫士,子能织乎?”曰:“阴阳契合,类聚群分。

角姬织女,量配董农。

予谙文义,知子文雄。

因才求配,终身愿从。

道克为富,利莫尔营。

织以助子,匪予所闻。

”曰:“子谪仙灵异,天载必明。

予以天问,子盍为我对焉?”曰:“诺”。

于是起而问之。

  问曰:“三才之道,天地与人。何五行构精,男女始成?”

  曰:“太初无始,溟滓鸿蒙。

混沌不凿,两仪未分。

变易而有,太极虚中。

天开子位,地辟丑宫。

人生寅候,三才统同。

五行显布,万物公宏,周朱图旨,子莫信从。

  问曰:“天地相去,几千万里?东西何缺?数何可纪?”

  曰:“天之高也,不可阶升,去地之远,孰陟而明?测晷度景,渺茫杳冥,二亿余万,莫得其真。四维步数,子莫信深。”

  问曰:“天为卯白,地为卯黄。天何也外?地何中藏?”

  曰:“天开地辟,黄白初分。肇判太始,卯喻乃明。天清上盖,地浊下承。天包乎地,天反下凝。天疑地下,愈浊匪清。盖天至论,考核宜精。”

  问曰:“天体上盖,覆物轻清。一气贯彻,西北何倾?”

  曰:“一气上浮,磅礴浑论。

天道左旋,倏忽变更。

东西南北,旧位难仍。

翘首仰视,尽属青晴,何西何北,孰亏孰盈,谁能到景,西北见倾。

人言弗信,子惟信心。

”女仙会志4问曰:“天体浑论,疑无罅漏。

炼石补天,敢以玄叩。

  曰:“轻清上浮,一气浑融。

原无罅漏,何俟补工?上有隙补,无阶可通。

天位未定,溟滓鸿蒙。

女娲炼石,五色始分。

东木青补,南火色红。

北水补黑,黄色补中。

金补白色,五方不同。

  补明天道,大哉帝功。”

  问曰:“天体上盖,地体下凝。日月何依,旋转周行?”

  曰:“维日与月,阴阳之精。一气旋转,画夜无停。譬之血气,循环一身。空虚无倚,上下运行。岂必依附,强天下凝。”

  问曰:“莫大日月,悬象着明。月光何德,死而复生?”

  曰:“维月之魄,假日之光。着明于上,人自下观。譬之银丸,各见一方。凌空倒景,察见毫芒。阴精皎洁,弦朔无伤。知子博览,沈言是藏。”

  问曰:“日维阳精。乌何三足?月死复育,兔何在腹?”

  曰:“人生百岁,能复几时。光阴迅速,兔走鸟飞。附会剿说,兔捣鸟栖。四足属偶,三足属奇。月非三窟,顾兔何居。”

  问曰:“羿妻娥,亦与人同。窃何灵药,能奔月宫?”

  曰:“月秉阴精,□娥阴灵。悬象无人,寓言斯名。窃何灵药,羿妻能奔。霜娥何怨,独宿何嗔。商隐鄙俚,愿子勿听。”

  问曰:“月中丹桂,灵根何裁?灵隐结子,佳种何来?”

  曰:“秋桂吐色,文战奋扬。

雄才高捷,桂花高攀。

如登天府,峻极维艰。

蟾宫丹桂,拟之名彰。

灵隐附会,桂子芬芳。

栽种结实,其味辛香。

徐子至论,已破荒唐。

  问曰:“月中黑白,交映参差。山河之影,何破群疑?”

  曰:“日月之象,精蕴白黑。

黑白着明,鉴貌辨色。

目鲜黑瞳,易称多白。

多白之睛,耗眩昏塞。

即目观象,至理斯识。

山河之影,未受成式。

假生鄙妄,胡破群惑?”

  问曰:“日月交蚀,时或晦明。春秋不载,子盍悉陈?”

  曰:“天有九道,黄道居中。

日月同度,参差会逢。

参差月晦,会逢日蒙。

日居月上,月蔽日魄。

月越常度,日晦月宫。

随其所犯,浅深不同。

当蚀不蚀,历算未工。

  问曰:“帝尧元祀,日何十出?羿何能射,独存其一?”

  曰:“帝尧盛世,载纪不虚。

子挚乱政,灾异虐余。

日光磨荡,酷烈莫支。

眩如十日,稼杀无遗。

命羿救获,射日躯驰。

如杨剑止,如鲁戈挥。

淮南缪妄,以启群疑。

  问曰:“丽空列星,广博无垠。五方殊位,何象何名?”

  曰:“万象之精,上为列星。

元气之英,无象无名。

歌称重耀,传闻夜明。

何斗何箕?何虚何参?观象玩占,强名其名。

东匪长庚,西匪启明。

五方殊位,随人所称。

  问曰:“北斗七星,一行七豕。管辂白衣,言何所指?”

  曰:“太公钩璜,以神水德。

汉高斩蛇,托言帝泣。

北斗何神,松下铺食。

废园一瓮,杖奴胡得?二子设言,欲神其术。

岂王姥之辜,七日当赦。

赵颜之寿,哭而可益。

  问曰:“织女牵牛,天载二星。时逢七夕,相会何情?”

  曰:“纪星之状,维《诗》可详。

大东箕斗,南北绕环。

维箕生簸,维斗生浆。

然且不可,况贺河梁。

梭子尼头,二星名彰。

所织何锦,所耘何疆?男女通好,言尤妄诞。

  问曰:“张骞乘槎,何以升天?织女机石,何以相传?”

  曰:“张骞汉臣,出使西域。

乘槎天游,好事浪述。

天无仙女,何机何织?杼柚其空,有何机石?卖卜君平,岂能独识?张骞本传,并不载入。

《华志》、《博物》,奇事莫及。

幻妄不经,子勿沉溺。

  问曰:“雷从何起?雷有何神?何以激杀?何以司刑?”

  曰:“雷在地中,万物未生。

阴阳相搏,冲击而成。

譬之火炮,其理甚明。

火击于内,爆之为声。

火光闪烁,目眩生神。

物遇戕损,天匪有心。

鼓动万物,权岂司刑?”

  问曰:“雷火焚炽,斧屑遗弃。何所措设?何所秉制?”

  曰:“雷电猛炽,击触势烈。如滚器投井,反成坚冰。雷非地鼓,宁语斧屑。天声雄迅,神化相夹。腾灼鸣空,近沉浊。

  遂成渣滓,屑形不灭。如龙升驰,雪块遗结。其名令滞,反观斧屑。”

  问曰:“莫灵于龙,何以施雨?附气转化,何能吸水?”

  曰:“阴阳和畅,云气熏蒸。霖雨下降,龙以从云。江海龙窟,天无龙精。神龙变化,在天飞腾。云腾致雨,雨非龙成。”

  问曰:“山川兴云,气结而成。于龙何究,于雨何生?”

  曰:“山以藏气,川以积气。

天地启辟,一气为主。

非特山川,为云为雨。

有川有水,水者雨母。

龙之俯化仰伸,降而为雨,子还母也。

气积以舒,有山有云,云者雨翼,龙之俯郁仰蒸,遍而为雨,夫应妇也。

气藏以舒,山本上升,升者为云,云从气上。

龙之势引,川本下降,降者为水,水从气下。

龙之势沸,是故上下不阻于间体,两仪遂至于渥化。

  问曰:“冬雪六出,五出阳春。天产花树,燕女何凭?”

  曰:“雨雪霏霏,冬寒冱凝。隆冬阴盛,六出乃成。逢春五出,阳气渐生。阴阳推迁,六五变更。燕华君论,援天自神。诡女仙谪,赝而匪真。”

  问曰:“九道何列,九天何名,十端何纪,八柱何承?”

  曰:“天无九道,交错杂陈。定为五色,强名其名。九天八柱,意义相因。王逸谬注,八山何承?十端舛错,穿凿五行。《繁露》繁冗,支离不经。”

  问曰:“曾据虞帝之玉,献致西王。

周穆之八骏,驰觞会母。

黄帝之鼎湖,羽化群工。

灵王之飞辇,云歌妙宛。

汉武之玉函银桥,曲写霓裳。

淮南之八童九老,云犬霄鸡。

是何怪也,怪果仙乎,仙果帝王乎?”曰:“大旨抱郁,龙云赴会。

  茅食九 亥,经修累叶。

体齐红云,玉案业引。

玄天洞枢,乐彻天钧。

味品凤脂,作威洪范,专命乾纲。

故祖龙鞭石,见海鬼之相投。

而武王欲春,致火速以报应。

幻化相齐,天权莫测。

  天问不能屈,仙史复起而言曰:“天对玄奥,子真能泄玄秘,谈玄论,予愿乐闻者已闻命矣。子能赋《仙女赋》乎?”

  仙女遂援笔而赋之。

  赋曰:“维{艹曳}府之灵,列宿之英。

资阴阳以成性,资变化以成形。

衣云裳而披霞锦,能知来而藏往。

飧石髓而饮玉液,亦含几而内朗。

若夫朝游北海,暮宿丹丘。

朱颜映日,云鬓凝秋。

忽凌霄而起远,乍排空而出幽。

恨晚遇之不偶,如夜光之暗投。

足方进而将退,心欲去而复留。

幸启扉以列坐,共啜茗而凝眸。

同董姬之相济,岂江妃之嬉游?意乞巧于北牖,弗自赋其东楼。

然离易会难,聚或成散。

居无定所,习无常玩。

  神思端庄,贞一无乱。

情罔溺于房帷,道先登于畔岸。

与尔谈子午之窟,而轶唐宋。

泄阴阳之秘,而驾秦汉。

搜理义而益精,阐人文而愈焕。

异仰青藜之光辉,岂耽角枕之灿烂?起昏昧于阴霾,如太阳之始旦。

尔毋偏拗自恃,得人是资。

顾君子之有道,В梅求其庶士。

同处女之有待,葛覃恐其失时。

循礼不售,韬光祈晦。

随拒纳而行止,候昏明而进退。

委贱躯兮怀望,任人情兮推迁。

惭田生灵丹之蕴彩,陋云客寒灰之起烟。

非人心而苟合,实天意而曲全。

须知蜉蝣之夕,当羡龟鹤之年。

人非尽归于黄土,吾已实得乎先天。

终超仙而脱俗,勿得鱼而忘筌。

  若乃葛洪有妻,王母有婿,尔何拂清风而独远,升白云而高致?毋徇己以自悔,盍因人而成事?物有感而情偕,迹或均而行异。

始未明其取舍,今宜识其旨意。

子尚不知仙女之为乐,予又安知尘缘之为利?于是徘徊房露,惆怅阳阿。

惜纡轸其何托,诉浩月而长歌。

歌曰:‘□人遇兮真情阙,对面千里兮虚明月。

  临风浩叹兮将焉歇?’歌响未终,余景就毕。

凄惨变容,惺惺如失。

又歌曰:‘明月既没兮露欲,时不再兮吾将安依?佳期可待兮心弗违。

’”仙史曰:“善,子复能代我歌《仙史歌》乎?”仙女双援笔而歌之。

  歌曰:“我生之辰木入斗,鸣啼东井命壁守。壁为文章斗得岁,许我文章播人口。三龄能言学诵诗,四龄指字识某某。

  五龄琢句对虚实,联青骊黄媲奇偶。

客来当座赋短章,四韵不待八叉手。

九龄六经已毕读,掩卷背诵无制肘。

丰仪翩翩秋天鹤,颜色濯濯春月柳。

乡闾每辱师长爱,学校耻与儿曹友。

支分缕析辩异同,务植佳禾去狼莠。

挥毫直欲五色烂,倚马未肯一字苟。

龙蛇拟将赤手缚,富贵自可拾芥龋文场驰骤竟一蹶,□鬣局促俯其首。

归来焚香长夜坐,盥栉不暇面尘垢。

淬锋砭□□期再荣,狐豕隳突群儿吼。

岂惟文运遭九七,无乃历数厄阳九。

自渐定乱匪铅椠,效卜父子鬻田亩。

白下归来生计拙,涂抹破砚扫敝帚。

囊资空乏衣破裂,无以补缀谋诸妇。

妇言别久簪珥空,借旧乞邻无不有。

高堂姑老儿女幼,日羞鱼虾买黎藕。

思无完帛御姑寒,那得吴绵与君厚。

我闻愧赧双脸赤,洒泪出门心欲剖。

病躯有仆不得将,药食扶持赖亲友。

自喜筋力尚康强,须鬓垂云志未朽。

老逢诸侯远聘征,白壁玄贲林薮。

  经纶欲试不强辞,儒服长揖坐谈久。

青锁漏前传午滴,紫幞炉熏散春牖。

时番玉检题鸾凤,复赐银笺篆蚪斗。

清平不向玉关行,手持玉简金揩走。

有生豫定非强求,东井文章决传后。

尽将得失付忘言,浩歌长醉一尊酒。

  歌毕向前而揖曰:“予与尔有夙缘,子勿能却,予勿能离,愿化为清风一袭,入于陈氏子之躯,终身为子执箕帚,子窃以为何如?”曰:“子之所谈玄也,子之歌赋善也,今子所论,不亦幻诞而不经耶?”曰:“昔□坚之母,感阳宿之精,腹孕六子,剖胁始生。

吾以处子之精,而入处子之身,不过美仪容,益智慧,倍遐龄而已,子何足怪乎?”忽见清风四起,遂不知其所往。

翼辰,外母以女染奇疾,惊怖,召予面会永诀。

予省视之,见病中容貌,体态言谈,与夜遇仙女无异。

心窃怪之,惟慰以无恙而回。

逾月病瘳,是年孟冬五日,议昏邑尹。

晋江行吾张公、学师安福湖山尹夫子与闻其事,锡以鼓乐彩帐,舆从厚仪,行古奠雁礼,亲迎于归。

归后,德行文艺,渐进未艾,咸陈氏子内助之力也。

陈氏子名千金,字辛妹,别号房室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