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

  经名: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元徐世隆等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元创建真武庙灵异记

  翰林侍讲学士兼户部侍郎徐世隆撰

  皇帝践祚之十年,奠新大邑於燕,落成有日矣。

是岁冬十二月庚寅,有神蛇见於城西高梁河水中,其色青,首耀金彩,观者惊异。

盘香延召,蜿蜓就享而去。

翼日辛卯,复有灵龟出游,背纹金错,祥光绚烂,回旋者久之。

夫隆冬闭藏之候也,龟蛇潜垫之类也,出以是时,其为神物也,昭昭矣。

既而,事传禁掖皇后,遣中使询於众,咸以为玄武神应。

於是,有旨以明年二月甲戌,即所现之地构祠焉,昭灵既也。

谨按文耀钩云:北宫黑帝,其精玄武,皇北方之神也。

我国家肇基朔方,盛德在水,今天子观四方之极,建邦设都,属水行方盛之月,而神适降,所以延洪休昌景命,开万世太平之业者,此其兆欤。

呜呼,庙既新矣,神其礼止。

自兹已往,俾雨旸时若,年谷屡丰,跻民仁寿之域,皇我圣后辅佐圣天子,敬恭神明之意也。

世隆承乏文职,获睹兹瑞,敢迹其实,为之记云。

  至元七年二月  日。

  元创建昭应宫碑

  史部尚书臣徐世隆奉勑撰

  国家肇基朔方,以神武定天下,列圣相承。

际每之外,罔不臣妄。

主上诞膺天命,嗣守大统,稽考典章,用润色鸿业,建宗庙,修礼乐,立官制,文物焕然为之一新。

惟是宫殿未备,群臣请定都於燕。

上可其奏,乃以至元三年,新都于故城之北。

越六年十二月庚寅,城之西,高梁河之南金水中,有蛇出焉,长尺余,首耀金彩,背负青章。

见者异之,咸奉香迎拜,蛇驯而近人,引颈顾陌,蜿蜓入盘嗅香,久之而去。

明日,复有神龟,玄文绿质,游泳岸曲,若出而效灵者。

众以为龟蛇天地之关轴,当隆冬闭藏之候,鳞介所垫,今迭出互见,必有由而然。

太府监玉牒尺不花,被中官命监工役西郊,适睹此事,遂入奏闻皇后,使访问博物大臣,以玄武神见为对。

遂出内帑物,俾即其所见之地构祠焉。

特遣玉牒尺不花尼原缺箴役,以行工部尚书段天佑,鸠工眠师,复绘图以进。

皇帝若曰:神圣能阴庇吾民,可不吉镯祀享,以答灵既乎。

乃诏大其楝宇而为之。

宫既成,赐名日昭应。

仍动词臣文于石,臣世隆谨按汉张衡《思玄赋》云:玄武缩于壳中,腾蛇蜿而自斜。

盖蛇龙类阳也,上应乎乾纲。

龟玄物,阴也,下应乎坤轴。

惟阴阳交和,而神应斯至。

今主上圣德,神功格于上下。

沉几开阖,旋乾转坤,其厉精为治,综核名实,有汉宣帝之则焉。

其创制立法,移风易俗,有魏孝文之度焉。

至若爱民如子,礼贤如宾,舍己从人,以辞色假借臣下导之,使言则唐之文皇,不啻过也。

加以敬戴不息,肃恭神明,是宜上帝降灵,以彰明德而昌景运,不其伟欤。

臣世隆敢百拜稽首而献铭,铭曰:玄武维星,黑帝之精。

其来有征,其占有成。

其符,龙德之馨。

皇帝曰:嘻,神格是饮,神保是承,匪宫匪庭,曷以将时享之。

诚乃隆其楝,乃高其楹,门寝靖深,神之攸宁。

于以奠水德之灵,其水惟金,其岛惟琼,神临其问,壮帝之京。

以永天子,万年之祯。

  至元七年九月  日。

  元创建昭应宫碑

  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王密奉勑撰

  圣人有天下,莫不以神道设教。

皇帝龙飞尊礼,百神咸秩。

无文皇后,躬亲内政,德协宸极。

凡所以幽赞神明,兴崇祀典者,实勤备焉。

谨按有司所具事迹,维至元六年,都邑肇新,中宫谕旨太府,监度西郊高梁河乡隙地,以居新附之民,庐舍既营,市肆亦列。

乃以季冬十有九日庚寅,致祭于金水之神。

时方盛冬,垫虫坏户,动物局踏,俄有祥光照耀,附水西来,迎而视之,有蛇其长尺许,背青章而首金色。

众见其灵异,骇而聚观。

太府监玉牒尺不花,乃率其属,焚香罗拜,承之以盘,蛇蜿蜓来登,延颈四顾,若饮若享,移晷而去。

明日,复有神龟浮于波面,背负玄文,金碧集错,回旋泛泳,引首向岸者久之。

观者咨嗟叹息,以为昔所未见。

玉牒尺不花,以其事奏闻皇后,乃遣问诸博物大臣,其对以为龟蛇黑帝之精,季冬水王之月,以是月而有是祥,其玄武之灵验欤。

国家肇基朔方,奄有四海,今京邑告成,而是瑞来格,神理不言,应以象类,盖昭昭矣。

於是皇后分禁中供用之物,命太府监玉牒尺不花,即於所见之地,兴建庙貌,以奉香火。

仍命行工部尚书段天佑一同商度,给其工役。

落成之日,赐其额日昭应宫。

重门宏敞,阀殿深严,单飞游题,金彩溢日,遂为京畿伟观。

昔周室方兴,大任大姒,以思齐之德,流肃雍之化。

时有驺虞麟趾之瑞,形于篇什,播之咏歌。

今皇后德伴任姒,化并西周,是宜神龟灵虺,见瑞呈祥,与绉虞麟趾之应,盖异世而同符矣。

噫,明者见微而知着,睹物而谕理,皇后懿鉴渊衷,沉几先物,出捐金帛,修崇宫室,非资燕暇之安,非以奉游观之乐,盖将昭扬神麻,绍隆景运,辅成圣天子神道设教之意耳。

臣盘既书其事于后,拜手稽首,击以铭辞,铭曰:德有感,神无方。

灵何符,彰圣皇。

彰维何,冬季月。

蛇蜿蜓,龟奋垫。

哲人占,黑帝精。

皇祚安,天下平。

宫于河,后有旨。

万斯年,福天子。

天子圣,后相之。

嘻万方,征训词。

  至元七年九月  日。

  元赐武当山大天一真庆万寿宫碑

  翰林学士知制语兼修国史臣程巨夫奉勑撰

  皇庆元年春三月,京师不雨,徧走群望不雨,诏武当道士张守清,梼而雨。

明年春不雨,祷而雨。

夏又不雨,又祷又雨。

既沾既渥,仍大有秋雨。

宫大悦。

初均房之问,有山曰太和,又日仙室,以玄武神居之,名武当。

踞地八百里,峰七十有二,最高日紫霄之峰,峰之最胜者,曰南岩。

前有洞天二,日太安皇崖之天,日显定极风之天,上出浮云,下临绝涧,猥啼乌嗥,豺虎所家,人可投足者,仅寻文许。

道家言,龙汉之年,虚危之精降而为人,修道此山,道成,乘龙天飞,是为玄武之神。

至唐贞观益显,天下尊祀。

宋理宗时,诏道士刘真人作宫南岩。

不克,汉束异人鲁大宥隐居是,日草衣菲食,四十余年,救灾捍患,预知祸福,时人神之。

天兵被襄汉去,渡河访道全真,西绝沃陇,北瑜阴山,至元十二年归,与道士汪真常等,修复五龙紫霄坛宇,独结茅南岩,或请作宫庭,曰:非尔所及也,其人将至矣。

二十一年秋九月,师自峡州来,年三十有一,愿为弟子。

大宥欣然日:吾待子久矣。

即授道要。

明年春正月,大宥仙去。

师躬执阱衅,垦山凿谷,种粟为食。

维帅其徒,剪荟翳,驱鸟兽通道,东自山趾绞口,七十里至紫霄宫,五里至南岩。

南岩北下,三十里至五龙宫,又四十里抵山趾蒿口。

岁三月三日,相传神始降之辰,士女会者数万,金帛之施,云委川赴。

乃构虚夷峻,挞木穹谷。

刊在穷压,即岩为宫。

广殿大庭,高堂飞阁。

庖库寮次,既严且备。

炫晃丹碧,缪辐云汉。

像设端伟,钟鼓壮亮。

引以石径,荫以杉松。

积工累资巨万,计历二十余载乃成。

垦田数百顷,养众万指。

至大三年,今上皇帝,仪天兴圣。

慈仁昭懿寿元皇太后,闻师道行,遣使命建金录醮,征至阙,及祷雨辄应。

赐宫额日天一真庆万寿宫。

提点甲乙住持。

制加神父启元隆庆天君明真大帝,神母慈宁玉德天后琼真上仙,赐师号体玄妙应大和真人。

延佑改元春二月,大司徒臣罗源,奉皇太后旨命,乘驷奉香币,还山致祭。

冬十月,集贤大学士臣陈颢,请加赐宫额,日大天一真庆万寿宫。

命翰林学士承旨,臣刘赓书之。

申命翰林承旨,臣巨夫撰碑文,集贤学士臣孟俯书丹,中书省参知政事臣世延篆额。

臣巨夫窃惟圣天子原清静之本,躬垂拱化,父天母地,怀. 柔百神,陶成万类,子育兆姓,宵衣吁食,期属于治,可谓至德也。

已师以云柄霞举之倡,而能振道濯德,焦心苦志,奋树堂坛,以承天休,亦可谓豪杰之士矣。

师阅疏果毅,方严质茂,虽大祠祭,不待沐-浴更衣,所感必应。

虽身被显宠,如始入山,其有道者耶。

若神之德,广大混茫,变化无方,谓则宿所,锺诅不信然.。

臣巨夫谨拜手稽首,而献诗曰:

  翼斡之墟均房间,白云峨峨武当山。根盘千里阻且艰,七十二峰罗烟鬓。

  帝遣玄武驱神奸,被发长剑衣黫黫。穹龟修蛇猛且间,乘云而来御风还。

  跋余望之杳莫攀,真人学道镌坚顽。飞上千仞诛榛菅,斡旋天枢启天关。

  琼楼珠宫翠回环,霞披雾映黄金镮?湛恩大号帝所颁,神来居之佩珊珊。

  寒松萧飕水潺湲,飞香满空馥蕙兰。愿神永永哀民难,汛扫秽浊无恫症。

  我皇万岁御九寰,兴圣怡愉长朱颜。

  延佑二年三月  日。

  元加封韶 #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闻越有贵神,是为玄帝。

发祥大国,学道名山。

位镇北方,开皇家之景运。

威加海内,殄庶域之妖氛。

既昭服於纯厘,宜推尊於圣父。

元包有极,所以融一炁之胚胎。

庆衍真源,所以绥万年之祉禄。

庸加美号,用答殊休。

圣父净乐天君明真大帝,可加封启元隆庆天君明真大帝。

主者施行。

  延佑元年九月  日。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昔有上仙降生,玄帝一炁,难名其妙用,万方咸仰其英威。

晬宇天临,顾洋洋而如在。

祥光日耀,信赫赫以长存。

昌期既协於剖符,大号宜加於镂牒。

着母仪之特盛,配父道之常尊,圣躬有赖於拥全。

慈仁允洽帝祚,益期於昌炽福禄来。

仍圣母善胜天后琼真上仙,可加封慈宁玉德天后琼真上仙。

主者施行。

  延佑元年九月  日。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武当福地,久属职方。

灵应玄天,宜崇封典。

蜷言真武,昔护先朝。

定都人马之宫,尝见龟蛇之瑞。

虽昭应已修於明杞,而仙源未表於徽称。

爰命奉常议,行褒礼,谓元者善之长。

圣德合於一元,圣则化而神。

元功同於三圣,拯济民生而仁周。

宇宙廓清,世运而威。

畅风霆,订鸿名而既嘉,宣宠光而何忝於戏。

天道主宰谓之帝,四字庸镇於山川。

帝室眷命受於天,万年永安乎宗社。

思皇多祉,佑我无强。

特加号曰玄天元圣仁威上帝。

主者施行。

  大德八年三月  日。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建用皇极,以协雨旸。

敬重明神而消旱叹,感通一理也。

惟尔水神,原於道家之说,於昭地轴之名,克相予守土之臣。

伤农闵雨,使年谷以顺成。

厥灵赫然於戏,靡神不举。

用追迹於先王,依人而行,尚蜷怀於下土。

可封灵济将军。

主者施行。

  泰定二年十二月  日。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咸秩无文,异於灾旱。

寰辙有规,一典也。

惟尔火神,原於道家之说。

式着天关之名,克相予守土之臣。

伤农闵雨,使年谷以顺成。

厥灵赫然於戏,二气良能以至诚而有感。

百神受职,宜定功以行封。

可封灵耀将军。

主者施行。

  泰定二年十二月  日。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朕嘉修真之流,贵得道之士。

形神俱妙,僻处山林。

精气纯全,能兴雷雨。

信若人之高躅,实斯世之罕闻。

欲示褒扬,其颁换汗凝真灵妙保和法师,武当山天一真庆万寿宫住持宫事张守清,为老子学,奉玄帝祠,登万仞之层巅,构千间之大厦。

功用虽成於使鬼,行能自足以服人。

龟蛇常交媾以现形,狼虎随奔腾而敛迹。

素心既固,玄化弥彰。

争稽首於讲筵,几四千辈。

不及胁於外席,垂三十年。

近臣有称赞之言,太后有征求之命。

屡逢亢旱,方虞率土之灾。

申祷上玄,并获甘霖之喜。

功已沾於庶物,身宜佩於殊荣。

加贲冠簪增辉,岔壑於戏镇安。

侯服真庆,为南纪之灵祠。

辅翼我家,玄武主北方之王气。

唯竭心思而致梼,庶几福录以来。

崇钦哉,维时服我明训。

可赐体玄妙应太和真人,宜令张守清准此。

  延佑元年十月  日。

  启圣嘉庆图序 #

  玄天以水德镇北方,有国家者,实嘉赖之。

而台终所临,武当为最。

显其斓运之功,育物之德,昭乎古今,迨非启圣诸记所能历数也。

逮于皇元,肇基朔方。

德运同符,天人胥契。

故於克定,立功之始穷。

冬冱寒之时,而示现金水。

诞开祯祥,其兆灵邦家,类匪前闻所得同也,而未有以传。

山之真庆宫提点张洞渊,因金水新事,发启圣旧,编集而为嘉庆图。

图释以文,得梓镘以行世,将以上扬鸿业,光昭神麻。

虽图不尽事,事不尽传,而得着夫天运攸归之符,方配玄天於无强,则此图之传,非独为斯道幸也。

  时皇庆壬子夏,五嗣天师张与材,书于大都之崇真方丈。

  玄武着灵尚矣,武当山乃昔修炼上升之地,故昭灼显异,他杞莫并也。

圣朝混一区宇,至元问,龟蛇冬见於高梁河,遂即其地作大昭应宫,以表其异。

今张洞渊,原神所由,为嘉庆图,以信后传远。

夫神与人相依而行,人非神,何以尊。

神非人,何以发扬显休。

大暴於天下,则是图也,岂徒然哉。

  延佑改元夏,五玄教嗣师昊金节顿首书。

  天一真庆宫,元和迁校府,此二宫府,本出清微法中,雷困黄君,传之於混隐真人南君,张洞渊於清微法有所受,故取以名其宫。

复取启圣记中数十图,加之圣朝高梁河,示现龟蛇之瑞继其后,因日嘉庆图。

当代天师暨诸公叔之详矣,奚待余言之赘哉。

且高真在天,惟辅有德。

当世祖皇帝混一区,夏以仁守位,四夷八荒,罔不臣服。

生灵兆庶,罔不枢吟。

是以嘉祥日至,灵瑞云集,天人相与,真万世一时之会也。

洞渊发明斯瑞,使天下共知,以传不朽,是可尚也,故为之书。

  时皇庆改元立秋日,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张仲寿书。

  《易》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夫一者,数之始也。

水者,万物成形之始也。

生数奇,成数偶,於位为北方。

北者,背也。

北方象人背,故北极出天最高。

又北之为文,从人相,背阳,至冬至而止,又自冬至而复生。

於卦为坎,水之为文,象形为坎卦,束西分流於乾坤之四德。

曰贞贞者,正固也。

二义在天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列於北方,成形为玄武。

玄武者,龟蛇也。

青龙白虎朱雀,皆一物,而玄武独二物。

不谓之龟蛇,而谓之玄武者,玄之为色,赤而黑,龟蛇则然。

有鳞甲,武之象也,玄武之神始降。

宋真宗时,为祠遍天下,皇元之兴,实始於北方。

北方之气将王,故北方之神先降。

事为之兆,天既告之矣,武当山在西南方,巍然高且大,玄武神依焉。

黑衣被发,仗剑践龟蛇,人往往见之,至今常然。

天一真庆宫主张君洞渊,笃於信道,强立不挠。

皇太后闻而召之。

会京师旱,自去年九月不雨,至于三月。

天子以为忧,皇太后使人持香,从张君祷焉,先雨。

张君为之日时,已而,果然雨数日乃止,远近皆沾足。

皇太后厚赐之,尽散与其众,不以一钱私己。

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而仅有者哉,是宜神之相之也。

张君持所刊嘉庆图,缴余为序,余为诵所闻而书之。

  皇庆元年夏四月廿二日,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赵孟俯序。

  一者,天之清气,水之生数。

老子曰:道生一。

真庆宫以天一名,道原之所自出也。

紫霄天柱,岩岩峻极,非玄武,孰能当之。

洞渊张先生,以弘愿定力,为此山开宇宙,其徒唐中一、刘中和,充拓师说,作启圣嘉庆图,出相叔事,稽古之力,聚在此书,皆信而有征者。

行之四方,传之百世,升学道之人,寓於目而得於心,因有相,以悟无声之妙。

不测之神,无穷之化,虽有百千万亿,而心之精微,惟一而已。

大易以元首四德,元亦一也。

乾日亨,嘉之会。

坤日积,善之庆。

万民万物同一,太极受此清气,得此生数,含弘厚积,以全天一之真。

浩浩渊渊,均囿乾坤。

嘉庆中道,力无尽,福德亦无尽,此嘉庆图之所以作也。

览者无贰尔心,洋洋在上,实鉴临之。

  至大。辛亥白露节,云西耐庵道人赵炸拜手书。

  天之高,不可知也。

日月星辰之象,吾得而观焉。

地之厚,不可度也。

山川草木之形,吾得而察焉。

神之妙,不可测也。

变化应感之迩,吾得而拟议焉。

是道也,洞渊张先生其知之。

其作玄武嘉庆图,是已其言曰:武当之为山也,七十有二峰,皆奇伟怪绝。

而所谓紫霄峰者,又七十二峰之中峰也。

然则,其能出云雨,见灵怪也,固宜矣。

又曰:其帝而神之者,曰玄武。

玄武者,在天为虚危之宿,在地托龟蛇之灵,於五行为水,於五色为玄,而其数则一也。

夫一之为一也,虽数而言之则一,固造化之所由。

分即数,而言之则一,固十百千万之所由起也。

然则,其寓夫地之中,而行乎天之一,非天下之所谓至神者欤。

洞渊曰:自是而上,吾不可以言喻也。

自是而下,吾犹得以迩言之。

於是,与其徒唐中一、刘中和,取其瑰异显着者,图而传之,将使天下观者动心骇目,必有以启夫敬畏感慕之意焉。

子从玄教大宗师嗣宗师,知洞渊之有功於武当也。

曰洞渊居武当,攻苦食力,廿有余年。

梯危架险,经营缔构,作宫室以奉香火,几以穷山幽谷,比壮丽於通都大邑,则洞渊规画运量,其可以浅浅窥哉。

其佐而成之者,同栖岩学之士也。

会子弟佐邑,在武当为近,故得详言之。

  皇庆元年正月十日,虞集书。

  坎宫之神,曰玄武,生太极之初,应天一之数,周流八极,灵变莫测。

其所以利万物,福苍生,德之溥也。

历代崇奉,罔不精虔。

武当乃住世修真之所居。

翼斡之下,耸七十二峰,鬼神守护甚严,人迩罕到,天柱紫霄峰,尤为峻极。

洞渊张先生,开此山,构殿宇,规模宏丽,古昔未有。

凡二十七年而后成,自非精修之至者,能如是乎。

高弟唐中一、刘中和,继承师志,思惟玄帝实录,流布未广,作嘉庆图形,诸有相而叔其事,自初至终,至为周悉。

募工馒梓,以传於世,俾观者因相以明其事、因事以知其灵,则皆起诚敬,而坚向善之心,惭可进於道矣。

中政长史林公仲德,为予道其事,且征为序。

予嘉洞渊信道之笃,中一、中和用意之勤,将见玄风大振也。

於是乎书。

  至大。辛亥孟冬吉旦,鲍思义谨书。

  玄天上帝启圣灵异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