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经名:唐嵩高山启母庙砖铭。唐崔融撰。一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并序

  登仕郎崇文馆直学士臣崔融奉劲撰

  臣闻天地生成,其法自然之谓道,阴阳鼓舞,其功不测之谓神。

然则物或类感,事因通变,乾栋倾而三光北驰,坤舆缺而百川东泻,河沦越隽,有郡邑之为鱼,水陷历阳,有吏人之化鳌。

访遗踪於女峡,风雨萧条,征往事於姑泉,弦歌响亮。

盈虚靡定,合散焉常。

不知谁子既老氏之多情,忽然为人,宁贾生之足辩,仰观俯察,裁识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未穷死生之说。

得於道而失於道,义有必然,出於机而入於机,理无或废。

知变化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臣谨按启母庙者,盖夏后启之母也,汉避景帝讳,启之字日开,厥后相传,或为开母。

而顾野王《舆地志》、卢元明《嵩高纪》并不寻避讳之旨,以为阳翟妇人,事不经见,一讽无所取。

粤若玉斗游玑,李母之居邻北极,金台石室,王母之宅在西山。

气为母则群物以萌,日为母则容光必照,坤为母则上下交泰,后为母则邦家有成。

故华胥履迩而雄氏孕,女登感神而炎运作,星流华渚而白帝生,月贯幽房而黑精降。

明明有夏,穆穆盒山,予娶於度土之辰,女婚於台桑之地,搜奇帝纪,摭异归藏,束生发蒙而有迷,韩子称贤而不朽,汉臣之笔墨泉海,陈其令名,秦相之一字千金,叔其嘉应。

士歌南国,徒闻候禹之词,石破北方,终见生余之兆,则郭璞所谓阳城西启母石,李彤所谓嵩山南启母祠,随巢之说有征,鸿烈之言无爽者矣。

昔者鸾川之上,母变空桑,豚水之滨,男生破竹,美人之虹名蜡炼,仙妇之月作蟾蛛,精卫衔木而偿冤,女尸化草而成媚,山崩蜀道,台候妇而无归,石立武昌,亭望夫而不及。

论乎诞载,群下莫尊於帝王,语乎迁易,凡百无闻於感致,美矣哉,不可得而称也。

大唐革去故,鼎取新,与运而生,继天而作,握乾元而造物,海内知春,辟混沌而为家,域中无外。

天皇膺历,数顺枢歌,金匮玉板,服文武之能事,衢室庙堂,承祖宗之茂烈,垂衣裳而作元后,端拱北辰,负龄辰而朝诸侯,向明南面,周邦赫赫,其道洽於成康,汉室巍巍,其化锺於文景,束渐西被,远安迩肃,海三年而无波,云连月而不散。

天瑞降,地符升,灵凤五文,岁时来苑囿,神龙八卦,昏旦游池沼。

礼云乎哉,无取於周旋揖让,乐之谓也,必在於移风易俗。

司禄益富,家国於是乎有余,司命益年,臣人於是乎不天。

明王三惧,未尝遗戒慎之心,天子四邻,莫能展弼谐之用。

家安其业,但听於邻鸡。

人得其和,遂同於野鹿。

表谶记,奏河图,四十六事之着明,曷云尚也,登太山,禅梁甫,七十二封之可识,何以加乎。

且夫穷圣神,备道德,滋萌元气,开辟太初,斯乃天皇氏之所以应乎天也。

依土地,明神灵,驾六羽而上腾,度九州而下济,斯乃人皇氏之所以顺乎人也。

造书契,教畋渔,合五纬而节四时,登九天而类万物,斯乃牺皇氏之所以制人法也。

务播殖,该变通,尝药以救兆人,聚货而交天下,斯乃农皇氏之所以兴人利也。

振夔鼓,载龙旗,天则玄女授符,帝则黄神降斗,期乃轩辕氏之所以除人害也。

均度量,正都邑.’总秋令於金天,分瑞官於凤纪,斯乃帝昊氏之所以为人极也。

洁祭祀,义鬼神,履时以象天,养财以任地,斯乃帝顼氏之所以为人教也。

秋乘马,春乘龙,顺三辰而天道平,建五正而人事理,斯乃帝辛氏之所以为人政也。

明如日,晦如阴,人无识其名,帝何力於我,斯乃帝尧氏之所以昭君德也。

闻一善,举八才,帝唱动而烂星云,天歌发而迹乌兽,斯乃帝舜氏之所以章后功也。

夫三统者,道之大,五行者,生之宗,三皇法之而列,五帝则之而序,道以三兴,德以五立,非天下之至圣,孰能兼於此乎。

而犹虽休勿休,.损之又损,下明诏,发德音,尊天而重人,省方而巡狩,举星毕,曳云梢,召风伯以清尘,命山灵而护野,驰洛邑,骛襄城,天回而地游,云合而雾杳,周穆王来游太室,先征夏启之居;汉武帝有事嵩高,即访姒开之石。

徒观其丹青岁古,霜露年侵,圣情有蜷,兴言改茸,其山则古文之外方,其地则新邑之中土,铭坛逦迤,斜分玉女之台,碑阙相望,近对石人之庙。

金草生而五色,贝树长而三花,紫云合杳於溪涧,白雾氛氲於岩岭,考之易林,信惟神明所伏,求之遁甲,固以威灵肃然。

夫其命有司乘务隙,因高背下,察隐磷之余基,审日观星,揆摧残之落构,周官置臬,郢匠挥斤,异态神行,全模造化,红葩夺日,飞累榭於山问,锜缀冲风,架回廊於木末,仙人在栋,神女临窗,周施玳瑁之橡,褊覆瑁璃之瓦,赤玉为阶道,黄金作门阙。

山如白岸,树似青溪,羞蕴藻於前庭,藉生刍於后径,兰香夹水,居然洗沐之资,竹帚临风,自隔嚣尘之惨,梦台云雨,宋玉对而先惊,楚璧山)ll ,屈原书而几倦。

寿官檐兮不扰,象设安兮逾肃,霜罗曳曳,蕾买锦披披,鸳鸯褥兮翡翠祷,白羽扇兮青丝履,垂玉鸾之佩,若往而若还,戴金雀之钗,不长而不短。

其居处也,暧暧昧昧,阴闭阳开;其被服也,煌煌荧荧,霞驳云蔚。

鼎俎则麟胎凤卵,黑蕙然莫,饵膳则木蜜金膏,玉浆琼酒。

当是时也,合五岳,讯九魁,选太阴,命玄关,冯夷呜鼓,女娲清歌,左苍龙兮吹帘,右白虎兮维瑟,金真拂座,玉女焚香,肃肃习习天媛来风雨,雾雪霏霏,神姬下霜雪。

孔雀飞而仪凤舞,弄玉邀欢,饼车合而罗绮陈,智琼陪宴,麻姑服道,变海水而来游,识妇希风,填河津而下谒,洛妃绰约,江妃绵眇,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积云作髻,九天真母,八极夫人,毕集於兹矣。

青霞衣兮翠云裘,灵连蜷兮既留,车回风兮马飞电,视倏忽兮无见。

昔者,济阴山下降尧母之精灵,湘川水曲留舜妃之响像,随坛或在,徒闻分福之名,栋宇不修,谁辩安歌之处,岂知夫三仙福地,百姓尊祠,挟王者之都畿,当圣人之顺动,牺牲玉帛,可以洽气和神,幼妇外孙,可以披文相质,虔奉纶旨,式陈壮观,虽周人作诗,自得后妃之美,而魏臣献赋,终惭神女之工。

敢作铭日:

  九州地险,五岳天中。

蛟龙洞穴,日月仙宫。

蓄泄云雾,震荡雷风。

笙歌近接,钟鼓遥通。

昔在妈帝,鸿泉未塞。

昏垫下人,泛滥中国。

於铄大禹,显允天德。

龙画旁分,螺书褊刻。

佩文壮海,省土南方。

还从碣石,更下台桑。

予娶有礼,我都攸昌。

八年不顾,四载惟荒。

宛委既登,辑辕伫凿。

家室误往,熊熊方作。

天道幽秘,生涯扎错。

其化则迁,其灵是托。

玄妃之馆,仙女之台。

物类通感,精魂去来。

巫山庙立,汉水祠开。

遗坛岁古,栋宇年摧。

皇矣大唐,丽哉神圣。

应图受线,体元居正。

赫赫高祖,天有成命。

明明太宗,於兹为盛。

重光累洽,下武嗣文。

负宸而化,垂衣以君。

三灵肝蜜,六气氤氲。

鱼鳌咸若,鹦犬相闻。

重译请命,殊邻禀朔。

化及中孚,风移大朴。

天秩百礼-’人和万乐。

汾水可游,昆山何邈。

随巢旧说,夏启遗居。

盛德不泯,嘉声在诸。

周王转跸,汉帝回舆。

聿怀降鉴,其杞如.初。

虞衡掌木,班捶茸宇。

虹亘梅梁,龙盘桂柱。

草积庭援,水周堂麻。

石室罕俦,轩官为辅。

珠帘洞卷,玉座含清。

金翠的砾,罗谷轻明。

仪形若动,侍卫疑生。

依烯有物,徽祝无声。

帝子湘川,天孙汉曲。

翩绵缥缈,踌躇蹲躅。

神女弄珠,灵妃启玉。

倏来忽往,星繁电烛。

壮矣丽矣,神之听之。

聪明是属,景福无欺。

夫人立馆,幼妇镌辞。

巍巍皇室,万万余基。

  唐嵩高山启母庙砖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