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余事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

  经名:南华真经章句余事。北宋陈景元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纯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

  碧虚子造 #

  分章篇巨 #

  庄子内篇七 #

  内篇逍遥游七章

  顺化逍遥 极变逍遥 无已逍遥

  无功逍遥 无为逍遥 适物逍遥

  内篇齐物论十章

  齐我 齐智 齐是非

  齐道 齐治 齐物 #

  齐死生  齐同异  齐因 齐化

  内篇养生主五章

  养性分  得生理  遗刑累

  远樊笼  释悬解 #

  内篇人间世八章

  化导   命使  师传 #

  不材恶名 神不矜能 材致不祥 疏德养身 有用致患

  内篇德充符六章

  鉴道 游内 务全 #

  德平 德忘 无情 #

  内篇大宗师十章

  真人行  不遁化 得道妙

  才道相胥 死生友 相忘友

  无情死  游道域 坐忘 推极委命

  内篇应帝王七章

  不言之教 无为之治 自然之化

  圣人无名 圣人无常心 寄托 开兑,

  庄子外篇七 #

  外篇骈拇一章 #

  养正性命 #

  外篇马□一章 #

  智慧生伪 #

  外篇胠箧一章 #

  绝圣弃智 #

  外篇刻意一章 #

  守纯素 #

  外篇缮性一章 #

  恬智相养 #

  外篇说剑一章 #

  神武

  外篇渔父一章 #

  贵真

  庄子杂篇十九 #

  杂篇让王十八章

  治内  处身 自得 #

  高蹈  尊生 恶患 #

  知轻重 完身 远非义

  导法度 守节 养志

  行修  趣高 道乐 #

  羞辱  廉清 避世 #

  杂篇盗跖三章 #

  率性 行义 安处 #

  杂篇在宥七章 #

  处无为之事 圣人虚心

  清静民正 无为民化 持胜任道 

  持后处先 #

  道无不为 #

  杂篇天地十七章

  以道均化 循道为治 体道任化

  役心失真 视听丧道 圣人不惑

  明君不愧 修德复古 忘形几道

  不尚贤  抱朴矫俗 神人无迹

  均治民足 至德自治 忠孝不显

  民不愿恶 趣舍失性

  杂篇天道九章 #

  静鉴   有无利用 本末须道

  尧则天地 仁义迂阔 智巧为窃

  至德不迁 尘垢书语 精魄圣言

  杂篇天运八章 #

  调摄阴阳 兼忘天下 乐和入妙

  道不应时 受道有器 大惑易性

  求治则乱 质悟 #

  杂篇秋水七章 #

  夸大 藏用 圣勇 #

  曲见 养形忘利 糠枇爵禄

  乐全

  杂篇至乐六章 #

  至乐无为 遣情累 化空 

  两谬   名实  化机  #

  杂篇达生十四章

  达生  专气  一志 #

  矜重  善牧  戒微 #

  趣异  释疑  不争 #

  习成性 择材  过巧

  忘伎  审授 #

  杂篇山木十章 #

  显晦在道 文皮为灾 虚己免害

  因循成化 无能远祸 天属相收

  德隐   大达   失照 #

  自贤

  杂篇田子方十一章

  真寤    冥会   密移 #

  才德自然  践言   内得外丰

  艺精忘形  询众任贤 有心未妙

  道充不动  治身保存

  杂篇知北游十四章

  冲然 神解 常道 #

  可道 中极 道无 仕

  无为一际 得道秋毫 渊之又渊

  光景都亡 守一 不先物 

  合境 背俗 #

  杂篇庚桑楚九章

  去智 自定 移是 #

  礼伪 虚无 德性 #

  拙伪 智笼 忘形同天

  杂篇徐无鬼十五章

  迁善 修诚 放心 #

  乐囿 谬妄 亡质 #

  公举 戒骄 鬻名 #

  贵默 相形 外贤 #

  偷安 自晦 弃数 #

  杂篇则阳人章 #

  抑进 止斗 远佞 #

  治形 涉尘 循物 #

  素定 究理 #

  杂篇外物十二章

  无必   急难 趣远 #

  迹弊   矜惊 智困 #

  无用之用 流遁内通

  远真   荡性 忘筌 #

  杂篇寓言六章 #

  中道 时化 系禄 #

  叙学 独化 去骄  #

  杂篇列御寇十四章

  出异 自伐 内照 #

  无益 乖理 敝浅 #

  滥进 观迹 察行 #

  真德 必达 窃禄 #

  乐生 规葬, #

  杂篇天下七章 #

  儒道 墨教 明治 #

  论法 替老 叙庄 #

  评惠

  右三十三篇共二百五十五章

  阙误

  逍遥游 #

  亦若是而已矣见文如海本,旧作则。

枪榆枋而止见文本及江南本,旧阙。

腹犹颗然见文本,旧作果。

彼之二虫又何知也见文本,旧阙。

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见成元英本,旧阙。

岂唯形骸有聋瞽哉见天台山方瀛观古藏本,旧作盲。

请买其方以百金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安所困苦哉文作安所穷困哉。

  右十三字 #

  齐物论 #

  老洫江南古藏本作溢。

虽我亦成也江南古藏本作虽我无成,亦可谓成矣。

仁常而不周见江南古藏本,旧作成。

飘风振海见江南李氏本,旧阙。

圣人愚芼见刘得一本,旧作芚。

则是之异乎不是也,其无辩矣。

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矣。

  见江南古藏本。

  右十二字 #

  养生主 #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见文如海刘得一本;旧阙。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见文本,旧作其。

  右七字 #

  人间世 #

  思其所行则庶几见李氏本,旧阙。

曰嘻若往而殆刑耳见张君房本,旧作若殆往而刑耳。

衒暴人之前者见江南古藏本,旧作术。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见张本,旧阙。

寡不道以欢成江南古藏本,作寡有不道以成欢。

其大蔽数千牛文成李张本同,旧阙。

将隐芘其所赖见张本,旧作隐将。

却曲却曲见张本,旧作吾行却曲。

  右二十字 #

  德充符 #

  守其宗者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受命於地,唯松栢独也。

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尧舜独也。

正在万物之首,见张本,旧阙,计子之德口足以自反邪?文成李张同,旧作不足以自反邪。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之自寤邪,见张本旧阙孔丘之於至人口未邪?见张本,旧作其未邪。

  右十四字 #

  大宗师 #

  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厉乎,其似世乎?文成张作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厉乎其似世也。

善少见张本,旧作夭。

故杀生者不死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往侍事焉见张本,旧作待。

  右七字 #

  应帝王 #

  庶民孰敢不听而化诸见张本,旧作度人。吾与汝无其文见江南古藏本,旧作既。不震不止见江南古藏本,旧作正。纷然而封哉见张本,旧阙。

  右五字 #

  骈拇

  而多方於聪明之用也张作而多口於聪明之用也。而枝者不为岐见江南古藏本,旧作跂。

  右二字 #

  马□

  络之见江南古藏本,旧作雒。

  右一字 #

  胠筐

  曷尝不法圣智哉?善人不得圣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智之道不行,则圣智之利天下也少。

圣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智,圣智已死。

圣智不死,虽重圣智,是乃圣智之过也。

彼圣智者,天下之利器也。

并见张本,旧作人。

  右十一字 #

  刻意

  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见张本,旧作圣人休休焉,则早易矣。

  右一字 #

  缮性

  缮性於俗口学以求复其初见张本,旧作缮性於俗,俗学以求复其初。

滑欲於欲思以求致其明见张本,旧作俗。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智,智生而无以智为也,谓之以智养恬见张本,旧阙。

义明而物亲忠也见江南古藏本,作中。

礼乐徧行江南古藏本,作偏。

四时应节见张本,旧作得。

又何为乎哉见张本,旧阙。

轩冕在身非性命之有也见张本,旧阙。

  右九字 #

  说剑

  悝当何敢言见张本,旧作尚。

  右一字 #

  渔父

  皎白见张本,旧作交。侍於下风见张本,旧作待。以败德人见张本,旧作恶者,乌路切。

  右三字 #

  禅王

  恐听口谬见张本,旧作恐听者谬。

弦歌见张本,旧阙。

不以羡自累也见李氏本,旧作利。

神无恶也见张本,旧作乎。

吾是以知松栢之茂也,桓公得之莒齐子纣之乱,小白出奔莒。

文公得之曹曹人观晋公子骿胁。

越王得之会稽越为吴败,勾践以败,卒保於会稽山。

陈蔡之隘於丘其幸乎自桓公并注至会稽山,四十八字,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故许由虞於颖阳而共伯得志乎丘首虞,安也。

见江南古藏本,旧作误志,旧阙。

殷德衰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周。

  右五十五字 #

  盗跖

  穴室抠户见刘得一本,旧作枢。

休卒徒於太山之阳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凡天下人有三德见张本,旧阙。

此七子者世之所高也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六。

此六子者无异於磔犬流豕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四。

操瓢而乞者皆利名轻死见张本,旧作离。

汝行如桀纣则口作色有不服之心者见张本,旧作则有怍色。

吾昔与子讼於无约曰见张本,旧作曰。

则亦犹夕病长阨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若负重行而上坂也见张本,旧阙。

贪财而取辱见张本,旧作慰。

  右十一字 #

  在宥

  空同之山见张本,旧作上。以此因人之国侥幸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右二字 #

  天地

  故通於天者,道也;顺於地者,德也。

行於万物者,义也。

见江南古藏本,旧阙上五字,义作道。

沈珠於渊见张本,旧作藏。

退己音纪,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巳。

有机械於此其名桔槔并见张本机,旧阙,桔旧作为。

圣人所羞也见张本,旧作圣人羞之。

不相罪坐见张本,旧阙。

  右十三字 #

  天道

  其自然为也见张本,旧阙。

而道德之至也见张本,旧阙。

实者伦矣江南古藏本,作实者备矣。

刑名比详见张本下同,旧作刑。

夫天地至神矣见张本,旧阙。

安取道哉见文本,旧阙。

非知治之道者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渊渊乎其不可测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右九字 #

  天运

  孰隆施是李氏作弛。

在上彷徨见张本,旧作有。

名者公器也见张本,旧阙。

又奚杰杰然见张本,旧阙。

予口张而不能胁舌举而不能初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然则至人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发动如天地者哉见张

  本,旧作乎。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也。昔黄帝之治天下见江南古藏本,旧阙。眸子不运而感风化雌应於下风而感风化故曰风化并见张本,旧阙。

  右十七字 #

  秋水

  五帝之所运见江南古藏本,旧作连。

故异便耳见张本,旧阙。

是故大人之行不出害人之涂也见张本,旧阙。

谓之篡之夫见张本,旧阙。

知乎人之行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天。

而不遇时也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得。

当尧舜之时当桀纣之时并见张本,旧阙。

出跳乎井干之上见江南古藏本,旧作跳梁。

且子曰见张本,旧阙。

  右十四字 #

  至乐

  吾未知之乐也,亦未知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而诚者为乐矣。

并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万物皆化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今有变之而死见江南古藏本,旧作今又变而之死。

髑髅见梦曰向子之谈者见张本,旧阙。

泛然以天地为春秋见张本,旧作从。

而复为生人之劳乎见张本,旧作人间之劳乎。

彼必相与异其好恶好恶异故先圣不一其能见江南古藏本,旧作故异也。

种有几若谊为鹑见刘得一本,旧阙。

斯弥为食酰,食酰生乎颐辂,颐辂生乎黄軏,黄軓生乎九猷,九猷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腐蠸生乎羊奚,羊奚比乎不筍,久竹生青宁并见张本,旧阙。

  右三十八字 #

  达生

  是形色而已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物焉得而正焉见张本,旧作止。

不开人之人见刘得一本,旧作天。

以瓦殶钩殶金殶见吕览,旧作注。

有张毅者见高门县簿见刘得一本,旧阙。

人之所最畏者见江南古藏本,旧作取。

吾将三月豢汝见张本,旧作,篇韵不收。

自为谋则取之其所异彘者何也见张潜夫本,旧阙。

异鸡无敢应见者反走矣文如海刘得一同,旧阙。

其由是与见江南古臧本,旧阙。

口忘是非张文本同,旧作知忘是非。

则安平陆而已见刘得一本,旧阙。

  右一十四字 #

  山木

  运化之泄也见江南古藏本,旧作物。

  蹇裳躩步见张本,旧作蹇。

庄子反入宫三月不庭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从其令江南李氏成本同,旧作俗。

口口虞人以吾为戮张文本同,旧作栗林虞人。

逆旅之有妾二人见刘得一本,旧作人。

  右七字 #

  田子方 #

  其导我也似父见江南古藏本,旧作道。

  右一字 #

  知北游 #

  知如字,旧音智不取。

故曰通天地之一气耳见刘得一本,旧作通天下一气。

合彼神明至精见刘得一本,旧作令。

子孙非汝有见张本,旧作孙子。

运量万物而不遗文刘本同,旧作匮。

汝唯莫必谓无乎逃物张成本同,旧阙。

山林与皋壤与与我无亲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见江南藏本,旧阙。

  右十一字智字在外

  庚桑楚 #

  辞尽矣口奔蜂不能化藿烛江南李氏张本同,旧作曰,奔蜂不能化藿烛。

十日息愁江南李氏文刘张同,旧、作自。

人见其人物见其物见张本,旧阙。

每妄更为失见刘得一本,旧

  阙。

出入而不见其形见张本,旧作入出。

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宗者见文本,旧作守。

又适其偃溲焉江南李氏张本同,旧阙。

移是非今之人也江南李氏张本同,旧阙。

  右十二字 #

  徐无鬼 #

  藜藿柱宇鼪鼬之径文张同,旧作乎。

察士无陵谇之辞则不乐见文成张本同,旧作凌谇之事。

听而斲之暝目恣手尽垩而鼻不伤见江南李氏本,旧四字是郭注。

可不讳云见江南李氏本,旧作谓。

游於天地也见江南古藏本,旧阙。

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见张本,旧阙。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见张本,旧作之。

  右十二字 #

  则阳

  同槛而浴见张本,旧作滥。气之广者也见刘得一本,旧作大。

  右二字 #

  外物

  我且南游说吴越之王见张本,旧阙。出拾薪见张本,旧阙。中民之行易进焉耳张成本同,旧阙。大林丘山之善张文本作大林。沐老见张本,旧作休。

  右五字 #

  寓言

  如观乌雀蚊见张本,旧阙。劝公以其私死也见张本,旧阙。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见张本,旧阙。而况乎以鬼有待者乎见张本,旧阙。

  右四字 #

  列御寇 #

  旡多余之赢江南李氏张本同,旧阙。

汝处己音纪,江南李氏本旧作巳。

阖口尝视其良文成李氏同,旧作阖胡尝视其良。

古之至人天而不人见张文本,旧阙。

有慎懁而达见江南古藏本,旧作顺。

仁义多责六者所以相刑也远生之情者傀见刘得一本,旧阙。

  右十二字 #

  天下

  而九涤天下之川江南李氏本,旧作杂。虽未至极江南李氏文本同,旧作可谓至极。

  右三字 #

  右三十三篇阙误,或两义,共三百四十九字。

  览过南华真经名氏

  景德四年,国子监本江南古藏本,徐铉葛湍校天台山方瀛宫藏本,徐灵府校成元英解疏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文如海正义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郭象注中太一宫本,张君房校散人刘得一注大中祥符时人。

江南李氏书库本,张潜夫补注。

  右九家阙误同异,各有义旨。

  南华真经章句余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