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摄养论

孙真人摄养论 #

  经名:孙真人摄养论。又名《孙真人摄生论》。唐·孙思邈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孙真人摄养论 #

  正月肾气受病,肺藏气微。

宜臧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勿冒冰冻,勿极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勿食生葱,损人津血。

勿食生寥,必为症疯,面起游风。

勿食垫藏之物,臧折人寿。

勿食虎豹狸肉,令人神魂不安。

此月四日,宜拔白发;七日宜静念思真,斋戒增福;八日宜沐浴,其日忌远行。

  二月肾气微,肝当正王。

宜臧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勿食黄花菜、陈醋、值,发症疾。

勿食大小蒜,令人气壅,关膈不通。

勿食葵及鹦子,滞人血气,冱精。

勿食兔及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

此月八日,宜拔白发;九日忌食一切鱼,仙家大畏。

十四日不宜远行。

仲春气正,宜节酒保全真性。

  三月肾气已息,心气渐临,木气正王。

宜臧甘增辛,补精益气,慎避西风,散体缓形,便性安泰。

勿专杀伐,以顺天道。

勿食黄花菜、陈醋、值,发症疝,起瘟疫。

勿食生葵,令人气胀,化为水疾。

勿食诸脾,脾神当王。

勿食鹦子,令人终身昏乱。

此月三日,忌食五藏及百草心,食之天地遗殃。

六日宜沐浴,十二日宜拔白发,二十七日忌远行,宜斋戒,念静思真。

  四月肝藏已病,心藏渐壮。

宜增酸臧苦,补肾助肝,调胃气。

勿暴露星宿,避西北二方风。

勿食大蒜,伤神魂,损胆气。

勿食生兹,令人多涕唾,发痰水。

勿食鹦雉肉,令人生瘫疽,逆元气。

勿食鳝鱼,害人。

此月四日,宜沐浴,拔白发。

七日宜安心静虑,斋戒,必有福庆。

其日忌远行。

  五月肝藏气休,心正王。

宜臧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起俱早。

每发泄,勿露体星宿下,慎避北风。

勿处湿地,以招邪气。

勿食莲韭,以为症症,伤神损气。

勿食马肉及獐鹿肉,令人神气不安。

此月五日,宜斋戒,清静。

此日忌见一切生血,勿食一切菜。

十六日切忌嗜欲,犯之夭寿,伤神。

其日忌远行。

二十七日宜沐浴,拔白发。

  六月肝气微,脾藏独王。

宜臧苦增咸,节约肥浓,补肝助肾,益筋骨,慎束风,犯之令人手足瘫痪。

勿用玲水浸手足。

勿食葵,必成水癖。

勿食茱萸,令人气壅。

此月六日,宜斋戒、沐浴,吉。

其日又宜起土兴工。

二十四日宜拔白发,其日忌远行。

二十七日宜沐浴,念静思真,施阴惊事吉。

  七月肝心少气,肺藏独王。

宜安宁情性,增咸臧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

无冒极热,勿恣冻玲,无发大汗。

勿食茱萸,令人气壅。

勿食猜肉,损人神气。

此月勿思恶事,仙家大忌。

五日宜沐浴,七日宜绝虑,斋戒。

九日谢前愆,求祈新庆。

二十八日宜拔白发。

二十九日忌远行。

  八月心藏气微,肺金用事。

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

无犯邪风,令人骨肉生疮,以为疠痢。

勿食小蒜,伤人神气,魂魄不安。

勿食堵肚,冬成嗽疾,经年不差。

勿食鹦雉肉,损人神气。

此月四日,勿市鞋履附足之物,仙家大忌。

十八日宜斋戒,思念吉事,天人兴福之时。

二十日宜拔白发,忌远行,去而不返。

又宜沐浴,吉。

  九月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数起,切忌贼邪之风。

宜臧苦增咸,补肝益肾,助脾资胃。

勿冒风霜,无恣醉饱。

勿食尊菜,有虫不见。

勿食姜蒜,损人神气。

勿食经霜生菜及瓜,令人心痛。

勿食葵,化为水病。

勿食犬肉,臧算夭寿。

此月九日;宜斋戒。

十六日宜沐浴,拔白发。

二十七日忌远行,呼为罗网之日。

  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

宜臧辛苦,以养肾藏。

无伤筋骨,勿泄皮肤。

勿妄缄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

勿食生椒,损人血脉。

勿食生趣,以增痰水。

勿食熊、堵肉、尊菜,衰人颜色。

此月一日,宜沐浴。

四日、五日勿责罚,仙家大忌。

是月十日忌远行,十三日宜拔白发,十五日宜斋戒,静念思真,必获福庆。

二十日,切忌远行。

  十一月肾藏正主,心肺衰微。

宜增苦味绝咸,补理肺胃。

勿灸腹背,勿暴温暖,慎避贼邪之风,犯之令人面肿,腰脊强痛。

勿食貉肉,伤人神魂。

勿食螺蚌蟹鳖,损人元气,长尸虫。

勿食经夏醋,发头风,成水病。

勿食生菜,令人心痛。

此月三日,宜斋戒静念。

十日宜拔白发,其日忌远行,不可出,宜念善,天与福去灾。

十六日宜沐浴,吉。

  十二月土当王,水气不行。宜臧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藏。勿冒霜露,勿泄津液及汗。勿食葵,化为水病。勿食球,多发痛疾。勿食电鳖。

  孙真人摄养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