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中黄真经

太清中黄真经 #

  经名:太清中黄真经。

又名《中黄经》、《胎藏论》、《胎藏中黄经》。

题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

二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参校版本:一、《道藏辑要》本,收入该书尾集第一册(简称辑要本)。

二、《云笈七签》本,收入该书卷十三。

  太清中黄真经释题

  《中黄经》亦曰《胎藏论》。

《胎藏论》者,九仙君黄真人所集也。

真人常观察元黑,浩然凝结成质。

育之以五藏,法五行以相应;明之以七窍,象七曜以昭晰。

其识潜萌,其神布行。

安魂带魄,神足而生。

形神相托,神形相成。

口受外味以忘识,身受内役以丧精。

神离形以散坏,形离神以去生。

殊不知皮肉相应,筋骨乃成。

肝合筋以外爪,心合脉以外色,脾合肉其外唇,肺合皮其外毛,肾合骨其外发。

咸伤筋,苦伤骨,甘伤肉,辛伤气,酸伤血。

故圣人曰: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

是知食胎黑、饮灵元,不死之道,返童还年。

此盖圣人之所重也。

且夫一士专志,下学而上达;一夫有心,睹天道之不远。

学而无至谓之愚,不学不知谓之蒙。

然三虫未去,子践刻榛之田;当三虫已亡,自达华胥之国。

显彰云路,备述胎仙。

知圣行之根源,辩仙官之尊位。

至於霞衣羽服,玉馆天厨,盖为志士显,聊泄天戒,非人妄告,殃尔明征。

密此圣门,必登云路。

慎无传於浅学,誓莫示於斯文!慢而折神,轻言损寿。

若非志士,无得显言。

总一十八章,列成一卷,号日《胎藏中黄经》,皆以篇目相衔,文句相继。

义精於成道,言尽於养生,行显意直,事具文切。

食黑之理备载,归天之道悉成。

援笔录章,列篇於后。

  太清中黄真经卷上

  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

  内养形神章第一

  内养形神除嗜欲,内养形神除嗜欲者,乃无相之真形也。

太上言:真道养神,伪道养形。

将灵谷元神入於天谷之中,密固根源,养之耳。

《大洞》所言,人有三十九关,斯天谷穴乃是第一关也。

太上日:若守我在於死熙之关,令七祖枯骨皆有生界。

故言内养形神除嗜欲也。

《洞元经》云:修养之道,先去於嗜欲,内合於五神;次当绝粒,心不动摇,六腑如烛。

常修此道,形神自定。

  专修静定身如玉。

  神与物交,心似太虚,安镇本根,自然静定。夫人心起万端,随物所动。常令静居,不欲与众混同,内绝所思,外绝所欲。怛依此道,元熙自足。

  但服元黑除五谷,

  世人常以五谷为肌肤,不知五谷败身之有余。

令取春三月,冷理一室,设机案,建以厚暖状席。

案上常焚名香。

夜半一黑初生之时,乃静心神,当叩齿三十六通,以两手握固,仰外暝目。

候常喘息出时,合口鼓满,依法咽之。

入腹当觉作声,以‘饱为度,饥则更咽。

但当坦然服之,无所畏惧。

黑入之后如觉口乾,则服三两啜胡麻汤,此物能养熙润腹。

其汤法:取上好巨胜三大升,去皮,九葬九曝。

又取支好灰苓三两。

细研为末。

先下巨胜末,煎三两沸,次下扶苓末,又煎数沸,即入少许酥蜜。

遇渴时,饮一两盏佳,不惟止渴,兼能止思食之念。

或服四时枸杞汤,时饮一两盏,亦善其咽熙,自然得通畅。

但觉腹中安和,咽熙自当流滑。

即一切汤水自然不要吃,渐通妙理。

但能服熙攻盘於腹,肠粪自尽,如入汤水直至脐下。

初服熙者,如觉小便黄赤,勿怪也。

心胸躁问,亦无为惧。

但心定不移,自达妙理。

若不绝汤水,虽腹肠中滓尽,终不得洞晓是非。

若要绝水谷,只在自看任持,亦不量时限远近,亦有一月,或五十日,亦有一百日。

但绝其汤水者,三丹田自然相次停满。

三十日,下丹田满。

六十日,中丹田满。

九十日,上丹田满。

  下丹田黑足,藏府不饥。

中丹田满者,熙满体无虚赢。

上丹田满者,凝结容色殊光,肌肤充盛,三焦平实,永无所思,神凝体清,方晓是非。

下丹田满者,神熙不泄。

中丹田满者,行步超越。

上丹田满者,容色殊丽。

既得三部充实,自然身安道泰,乃可栖心圣境,袭息胎仙。

此为专熙之妙门,求仙之上道也。

若或食或断,即令人志败。

好食诸味,难遣谷熙。

此者袭熙之所疾,求仙之大病也。

经云:咸美辛酸五藏病,津味入牙昏心镜。

致令六府神熙衰,百骸九窍不灵圣。

人能坚守,禁绝诸味嗜欲者,九十日三丹田凝实;百日内观五藏;三百日鬼怪不藏形,阴神不敢欺;千日名书帝录,形入太微矣。

  必获寥天得真录,

  凡飞炼上升,为下天仙官。若存想无为黑神,修三一之道者,得上天仙官。若真子服胎息成者,得寥天升真录,千乘万骑迎子,当获中天真尊之位。

  百日专精食黑足。

  谓三丹田无足也。几食黑吞霞,言是休敉,盖非旦夕之功。先以德行护身,次以除阴贼真怒。此学道之志也。阴贼未除,三虫不去,或行非

  教之事,不复成矣。故《太微玄章》云:除嗜欲,去贵真,安五藏,神足矣。

  食气玄微章第二

  食气玄微总五事,夫言玄微者,乃无为玄妙之理。

  五事者,但学绝粒则魂魄变改,三尸动摇者也。

  大关之要莫能知。

  夫人内行未成,不知诸魔相违,谓言道法无效,盖不达真理也。若是先具内行仁德,只服津液,尚有安和,况於服黑之哉!

  一者初服力尚微,

  几初服气为有滓滞,至一七、二七日以来,滓秽退出,渐觉体内虚赢,百节无力,勿以为讶。

绿元熙未达腹胃中,所以觉虚弱。

但咽熙,使渐通流,日胜一日,但当坚志守一,候下丹田满足,顿无饥渴。

假令未达,皮肤容色黄瘦,亦勿以为畏,后当悦.悍矣。

如不专志兼食,行则用力,无效也,亦爱数败。

则此为不具内行之人则如此也。

若但有爱绿牵心,自使败。

  但常坚志守一候,

  一候者,乃下丹田熙住,渐至满足则是也。既下丹田熙足,永无饥渴,若畏力微瘦黄者,不能修也。若谷水绝,则日久自然悦悍自下来也。

  要子将心运守之。

  《太玄经》曰:凡休敉诸门甚多,学道至近须九年,以下无成者也。

唯有服熙,坚守百日,禁诸汤水,子心不动,三尸自除,永无败矣。

只为学者浮心未定,居二疑之端,使心神动摇,三尸齐起,百思既至,心迹难归,虽服黑易为退败,犹预铃不灵圣者也。

  二者谷存子何别,黑则难停而易泄。

  夫体服熙欲速达五藏,可除汤水药物,禁断四十九日,使小肠滓尽,谷黑自绝,咽熙自得通流。

亦有不成者,多为学人心容变易,或食或止,故自败矣。

若少食诸味,则难遣谷熙。

若要用熙,使内藏分明,当服此元熙。

五十日百物不食,闭目内想脾藏中熙从心起,散於四肢。

仰外咒曰:

  中央戊己,内藏元无。

黄色力坚,运之可理。

丹阳莫辞,朱云共议。

得达四肢,黄云大起。

每至五更鹞初呜时,常侯莫令参差,如此二十七吕日,内见脾藏中黑郁郁如黄云透於四肢,后当使此熙灭烛吹火,百步外使之如大风起,可以兴黄云闭彼形,人无见者。

若不依五更初及不坚守,或少一日无效矣。

此者中黄闭黑之法也。

  或则体弱而心虚,或则藏虚而力劣。

  用黑未达四肢,当有虚弱之证。但坚守志,勿以为恐矣。故《大洞经》云:守之如初,成道有余者矣。

  三者上虫居脑宫,

  《洞神玄诀》云:上虫居上丹田,脑心中是也。

其色白而青,名日彭锯,使人好味,嗜欲痴滞。

学道之人宜禁制之,假令未绝五谷,常行此心,持念一年之外,上尸自终,亦有成矣。

人不知玄奥,空绝五谷,若不除食欲之心者,焉得三尸虫灭矣!

  万端齐来摇子心。常思饮膳味无穷,想起心生益病容。

  夫学道者,若不得内行扶持身心,却反为三尸虫所惑乱也。

  四者中虫住心宫,

  《洞神玄诀》云:中虫名彭质,其色白而黄,居中丹田,使人责财贿,好喜怒,浊乱真无,令三尸变易,七魄流荡。

故《洞玄经》云:无喜无怒,三虫大惧;不食不欲,和熙常足。

坐见元阳,万神来集者也。

  遣子魂梦神飞扬。或香或美定无方,或进或退难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败想喂根。子若知之道自昌,

  怡然不易,其道自常矣。

  五者下虫居腹胃,

  下尸其色白而黑,名日彭矫,居下丹田,使人爱衣裳,耽酒色。学道之人当心识内安,坚持制之,尸鬼无能为也,及无败矣。

  令子淡泊常无味。

  常守淡泊,三尸自灭。三尸既亡者,永无思虑矣。

  静则心孤多感思,挠则心烦怒多起。

  夫初服黑未通,被三尸虫搅乱,或则多喜怒,或则多悲思,或耽嗜欲‘滋味者也。

  使人邪乱失精理,子能守之三虫弃,

  《太上升玄经》云:若服黑,绝食坚心经一月,一虫自去,二虫无托。

人能但服黑,坚心守之,三十日上虫死,六十日中虫死,九十日下虫死,百日心不移,则自然身体康健,精神清矣,永无退败。

若或食或断,令人志败,徒劳而无效,当守持之。

  得见五芽九真黑。

  五芽者,乃五行之正熙,生於五藏之中。

九真者,为九天之道也。

此五熙成,还应九天,所以五藏之熙名九天也。

元熙成当自然得明五行之熙,骚使无不通者也。

  五芽成恶章第三

  五芽咸恶辛酸味,

  若五味不绝,五藏灵熙不生,终不断思欲之想,亦可止思欲之念及绝水谷外味之物,则何虑不生五熙,五熙既生,则五情易畅,五藏既满,元熙自凝。

元熙既凝,五神自见,五神既见,备晓人间好恶,是何世俗之虑能牵者乎?

  为有三虫镇随子,尸鬼坐待汝身死,何得安然不惊畏?

  三尸之鬼,常欲人早终,在人身中求人罪状,每至庚申日上白司命,若无惊惧,不早修炼形神,绝制五味,使人年败熙衰,形神枯悴,空有松筠之志,无复成矣。

一朝命绝,悔将何及者乎?

  劝子将心舍凡事,

  服熙大要者,须静持心神,止拾烦务,使三尸自灭,神黑而行,自然通达,五神获安,妙理也。

  超然自得烟霞志。

  能清冷神黑,则志自港明,超然洞悟,有烟霞之景在乎目前。

  烟霞挣志章第四

  姻霞今志通神奥,

  若得水谷黑除,自然诸脉洞晓,五藏灵光化生,纵拾自在,深奥故不可测也。灵光者,乃神黑也。

  令子坐知生死道。

  若能制绝诸味,百日之后无不知矣。自得众灵潜伏,生死之路备'睹,机览天外阴司之道,怛知者也。

  蒸筋暴骨达诸关,握固潜通百窍问。

  馑按《 胎息至理经》 云:几服熙,五十日假令未绝水谷,每遇日色清明,时景朗耀,於正午之时当入静室厚施软褥状席,散发低枕,握固於两肋之傍,叩齿七通,端心暝目,似觉微`问,则须用力闭界,握固,使渐渐筋脉舒开,灵黑潜通骨肉之问,津汗润泽於皮肤之内。

但当数数运用,自得颜色悦悍,熙力兼倍,发如沐漆,髭若青丝。

如不解闭熙炼形,运用元无,通流润泽於皮肤之上,终不得自在。

若界行通於毛发之问,自然鬓发跳踯。

若不得此法,虽绝粒长生,亦同瓦砾草木,无精光者也。

  百窍关连章第五

  百窍关连总有神,

  百窍通於百穴,百穴通於百豚。

眼上有二穴,通於肝豚。

肝豚通於心,故心悲而泪。

胶上二穴,通於鼻脉,通於心豚,故心悲则鼻酸。

鼻豚复通於脑脉,故脑热而鼻乾。

《洞神明藏经》 云:百脉通流,百窍相生,百关相锁,百节相连。

故一穴闭则百病生,一脉塞而百经乱。

故服黑无疾,诸脉自通。

道人不死,乃胃腹中无物停留也。

鉴察吉凶,百神归集於体;寒热不近,元黑调伏於身。

众毒不干,五藏灵神固护。

猛兽不搏,土地常自卫持,隐显自在,骨肉合於玄牝。

去留无滞,无所不通,自然达於真道,何虑不契通於圣智哉!

  由子驱除归我身。

  百关九窍,皆有神宅也。藏腑无邪.熙,所生则万神归集。邪黑即谷熙是也。若正熙流行,所有疮痕点魇客黑,自然消灭者也。

  恬然得达自明真,

  故得洞鉴昭然,足辨邪正之类。

  自明真道永长存。

  政形神於不死之门,升子身於九天之上。

  长存之道章第六

  长存之道因专志,

  精专用意,则可通於圣理。

  返荷三魂知不死。

  熙通之后当自荷形,神明不死之路者也。

  何物为冤七七里,

  服黑滓尽后绝水谷,最功者在四十九日,渐当百脉洞达,返照如烛,俗心顿拾,五藏恬然。若不坚持,前功并弃,再理何可?终不成道而矣!

  坚然慎守酸咸味。

  食诸味者,难遣谷熙。

  咸美辛酸章第七

  咸美辛酸五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

  但是五味入牙,皆通於两眼之穴,散沾於百豚之内,使谷黑坚实,藏府停留。若求速达者,尤宜卓然断绝也。

  致令六腑神黑衰,百骸九窍不灵圣。

  为神黑不凝丹田之中,灵光不照於藏府之内也。

  子能慎守十旬中,诸脉洞然若明镜。

  使功满十旬终者,神黑自当凝实,灵光焕耀如烛,无不洞达者也。

  六腑明神不隐藏,与子语言说心境。

  五藏神自见也。

  滞子神功去路难,大都谷实偏为病。

  若谷熙不除,终不见幽玄至理也。若能绝谷水者,自达玄境也。

  谷实精华章第八

  谷实精华与灵隔,缠罗六腑昏诸脉。

  谷实精华化为涎膜,缠罗五藏六腑、关节筋脉,故不可得知。

但是服黑之人经五十、六十日后,见肠胃中滓尽,将谓更无别物,不知谷熙精华,殊未出也。

所以有思食虑散之意,反变情切,心悬不可堪忍,亦为尸鬼所动之祸也。

自后但有物出如脓如血,或若坏肠脂,或若鹞鸭粪,此乃谷熙欲出有此状也。

后更三、二十日,又有异物出如涎如膜,此则谷实精华之状也。

若先曾兼食服黑,或断或绝,或修暂上#1,经历岁余,一旦顿绝,还效便成,若无诸状候亦不怪也。

但无谷黑则黑通达百豚,洞明返照如烛。

《大洞经》云:初服黑之人,亦觉肠中滓秽尽、只见所食汤水,旋於肠中胃腹内更无别物,不知谷熙自出也。

若谷黑绝尽,则更无所思想、念形神恬然、藏腑安泰、自无思虑、寂寞瘦弱等疾也。

若遇有寂寞赢弱不可惧而退生及不进之忧,叉审而思之,无得退也。

若能顿绝汤水三十日以来,稍生丝毫疑虑不一之心,退志不能坚守者,永无成矣。

有似穿井及泥,见水而不取也,苦哉!痛哉!大苦哉!大痛哉!

  元黑不返何所依?子心未达焉能测?

  谷黑不除於藏府之问,元黑不降於丹田之内。故道者昧然不知神功在近者也,慎之。

  可惜玄宫十二楼,那知返作三虫宅。

  若不修炼形神,身中官室皆为三虫之窟宅也。

  三虫宅居章第九

  三虫宅居三部裹,

  此三虫常在三丹田中也。

  子能运用何忧死?

  但依圣人之言,用心修持,何虑殃累之息所及也!

  栗然郁郁常居此,

  元无常引内黑,既周流於身中,则上下通和,却复三丹田之内也。

  自辩元和九仙黑。

  谷实之黑既尽,则元和之熙自然辫识者也。

  九仙真黑章第十

  九仙真黑常自灵,三虫已死复安宁。

  《大洞玄经》云:三尸既亡,神无自昌,百日之内,可以驱神及照五藏,元无使之如神圣者也。若居世游隐,法具在胎息章中说也。

  由子运动呼吸生,

  神黑若足,呼吸运动兴云起雾,自然得隐化无滞无碍也。

  居在丹田内荧荧,

  服熙成者,丹田熙自平实,可上升下游三丹田中,凝纳若鹞子,炳焕如烛光,照数里无不耀赫,为丹田神黑之妙,此也。

  筋骨康强体和平。

  《三光经》云:炼髓如霜,易骨如钢,服之千日,力倍於常,复能日行千里,奔马不及,如神者矣。

  灵识恬然自畅情,思逸神高心彩明。

  食熙既实者,心神常自畅悦,情高思逸,弃贱人问者也。

  却闻五味黑膻腥,

  视五味见滓秽,视五香闻膻腥,寻苗见根道功成者,故有是闻。自然如此,为天熙达於自身者也,俱有此见也哉。

  肌肤坚白筋骨清。

  胎息章中,自有炼骨法具载也。

  地府除籍天录名,坐察阴司役神明,内合胎仙道自成。

  服熙成者,当自察知阴府役使神明。若入胎息,至於百息者,当身入异境,地籍除名;服至千息者,三天录位,魂游上境也。

  太清中黄真经卷上竟

  太清中黄真经卷下

  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1

  胎息真仙章第十一

  胎息真仙食黑得,却闭真熙成胎息。

  《服熙经》云:一百日五脏灵练,方可入胎息。

《准九天神经》云:先须密室无风,厚软毡席,枕高四指,方与身平,用一志人同心道倡,捐拾凡心,握固,仰外,情无所得,物无所牵,灵熙渐闭,心识怡然,初闭经十息,至十五息、二十息、百息,只觉身从一处如在房中只要心不动移。

凡一日一夜十二时,都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故《太微升玄经》云:黑绝日死,黑闭日仙。

魄留守身,魂游天上。

若闭无至百息,魂神当见其魄者,缘是阴神。

魂者阳神,且阴神常欲人死,不欲人生,其神七人衣黑衣,戴黑冠,秉黑重。

《洞神经》云:为之玄母。

此神是阴尸之主,若见此神,子当馑心存念咒曰:

  玄母玄母,吾尸之主,长骨养筋,莫离尸去吾,与魂父同进天去。

  次当见魂父,有三人各长一尺五寸,衣朱衣,戴朱冠,持朱重,当引上元官见诸脑神,百余人出子身,当见三丹田中元熙如白云,光照洞达,子当馑呼三魂名,一日爽灵,二日胎光,三日幽精。

  得此三魂阳神领脑官诸神万万千千引子元神游於上天,当出之时,但觉身从熙房中出,当见种种鬼神形容之状,或伟大者数丈,或微小者如燕雀,或披发若乱蓬,或开眼如张电,绿为上界之道,皆是鬼神之过路。

子但当安心定志,勿生怪畏,自达安境,如一切无所见者,最为上也。

但黑白分明,是善相也。

所以须要得良友相伴相助,绿元黑上与魂神相应,切虑定息之时别有所见,心则不安,元熙当自口鼻中出,则故子身不得去也。

但一夕之中,令傍人或自记喘息,数至千息,子当与三元神同游上界也,其道当成。

其道既成之后,不得彻有泄漏,神理最为上妙。

大忌!.大忌f.大慎之大慎之!.不可有漏泄於人也。

但不顾於物,不生异心,鬼神及魔自伏其德。

  羽服彩霞何所得?皆从五藏生云翼。

  练形上升,自化成五色羽衣。《中天羽经》云:轻轻状蝉翼,璨璨光何极,蝉为饮露食熙而故生羽翼,人服元黑而天衣下凝於体则可知也。

  五藏真黑章第十二

  五藏真黑芝苗英,

  《太华受识经》云:元熙舍化,布成六根,吉凶受用,应行相从。

内熙为识,胎熙为神,子能胎息,还婴返魂也。

五藏之始,先布於水内,有六府外应六根。

  肝主东方其色青。

  《太明五纬经》云:肝主於木,生於水,克之於土,来自东方,其色青苍,受之於阳,港伏此熙,千息生光,但常用熙,未至胎息,当存想青熙出之於左胁,但六时思之不辍,自子时常隔一时思之,至五十日当见此黑如青云,用此熙可理一切之人,热疾、时行瘫肿、疥癣及瘦,但观前人疾状,量其浅深,想此界攻之,无不愈痉,如观前人息肝经之病、面色桔悴,则稍难理之,不可治也。

  子但闭固经千息,青色周流色自然。

  《胎息经》云:千息色青内自凝结者也

  心主南方其色赤,服之千息赤色出。

  《太明五纬经》云:心主於火,生之於木,克之於金,来自南方,其色赤,受之於朱阳,为夏天也。

潜伏千息,当出心堂,常服熙未至胎息者,常以每至午时想赤黑自心,存如鹞子许,渐渐运赤熙从顶而出。

出者自散存之,咒曰:

  南方丙丁,赤龙居停,阴神避位,阳官下迎,思之即至,用之即灵。

自此三咒之,常行此熙,动诚存想,五十日不关,当有赤无如火光自见,用此熙可理诸人一切玲病,使熙攻之,即痉愈而矣。

如息人面色带青者,乃阴黑不可治也。

几存咒想神熙法者,并忌他人知之。

  肺主西方其色白,服之千息其色极。

  《太明五纬经》云:肺主於金,生之於土,克之於木。

来自西方,其色白,澄冷微芒,潜伏千息,光明洋洋。

常服每至丑时,存想肺问有熙状如白珠,其光渐大,上注於眉问,存之。

咒曰:

  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府,化为肺神,游於丹田,固护我命,用之神仙,急急如律令。

存念一遍,如此四十九日,肺中有黑如白云自出。

此黑可照地下一切宝物,及察人之善恶,示表如裹。

如不存想此法,服熙三年,方见五藏内事,此绿不具真行,使用不辫相克相生,如寒用心气,绿是火熙如热用肾熙,绿是水熙不达,此用熙则亦无效也。

《九熙经中》亦不言黑法,寥廓尚秘,况是人问者也。

  脾主中央其色黄,服之知千息其色昌。

《太明五纬经》云:脾主於土,生之於火,克之於水。

来自中方,其色黄,闭服千息,但当一日一想,不限时节,亦无咒法。

其脾藏存之四十九日,自见。

此黑脾中而出,已后可将身隐入墙壁,无所碍也。

  肾主北方其色黑,服之千息其色得。

  《太明五纬经》云:肾主於水,生之於金,克之於火。

来自北方,其色黑,伏之下元,主持命房,内有真白,守之不忘。

此五藏神无,但至五更初各存想熙色都於顶上,不必一一别存想。

兼不用咒法亦得,只是校迟百日后,其色已成,立可用验也。

  驱役万灵自有则,

  服熙心志兼持内行,内外相扶,元熙充满五藏及丹田之中,至周年之后,应是世问鬼怪、精魅及土地神只并不敢藏形,所在之处,地界神只自来拜迎,常随卫道者,阴司六籍善恶之事俱得知委然,亦不可便将驱使,绿未具三天真录,虑有损折。

若入胎息,得升身诀者,但要游人问,当依此经尸解法,自然游世,即无遮得而已,不尔未可忘道也。

若不务此衍者,但务化人而已,自他俱利者也。

  乘服彩霞归太极。

  《胎息伏阴经》云:内息无名,内行相成。

若不持戒,行未入胎息,岂得合神?若人未入胎息,如要游人问者,可行尸解之仇,《太微灵隐书》曰:几人未入胎息及已入胎息者,要游人问,俱可行尸解之卫,随物所化,故有托衣金所化者,常以庚辛日,取庚时,於冷室中,所外状头须设机案,焚名香一炉,下着柱者,龙杖及履鞋等物,尽安置於头边,身不解衣余,及以衰盖之,首西而外自念身作死人,当暗念此咒七遍,咒曰:太一玄冥,受生自灵,七思七召,三魂随迎,代余之身,掩余之形,形随物化,应化而成,急急如律令!咒毕。

此法存念一食之问,但当依寻常睡辟。

如修之日存念之起,辄不得与外人语言,忌之。

若与人言者,其法不成。

如此常行,四十九日渐渐法成。

既成之复,或要作则不问行住坐外,暗念此咒,七遍,随手捉物,自身便去,众人只见所执者之物,化为己身,身将已死矣。

后却见物还归本形,此法即可以下界避难助身,不可为非道之事。

大须慎护其法,大须隐默,若外在状上,但以被覆其身。

隐化者暗念咒一遍,便却去,他人只见所外金被是彼形死尸,却不见衣余。

法成大忌财色,留心神明诛折也。

  太极真宫章第十三

  太极真宫住碧空,绛阙崇台万万重,玉楼相倚列危峰,

  上界官馆生於窈冥,皆五色之熙而结成。

下界土地,皆是水熙横凝而扶住,故不得自在,不得坚长,不得平正。

上界以八珍为,土地七宝为用器,至於宫殿,七珍合成。

有自然不运之力。

无人兴动用之功。

上界以七珍精熙为日月,下界以阴阳纯黑为日月。

下界言一年三百六十日,是上界一日十二时也。

《太微玄经》云:不食土地精,生居太一城。

此为形神俱得去也。

  瑶殿琼光彩翠浓,红云紫黑常雍容,玉壁金楹内玲珑。

  《玄宫玉堂经》云:白玉为壁,黄金为柱,青珊为梁,红玉为状,为七珍翠彩,焕烂光彻,内外无碍,千阁万楼互相影对,大仙真人犹居此之外者也。

  凤舞鸾歌游咏中,

  上界有天凤之舞,鸾霄之歌,皆是曲名者也。

  玉僎金浆任意从。

  《九宴玄厨经》云:一日十进九霄之膳,七献八琼之浆,一日十进七献酒也。

  九炁真仙位列崇。

  服胎息成者,得列九真上仙矣。

  九炁真仙章第十四

  九炁真仙衣锦衣,销谷云裳蝉带垂,

  真君衣琼文锦蝉翼之衣者也。

  天冠摇响韵参差,

  冠摇众佩,响亮五音之出,为自然也。

  九文花履锦星奇,

  九文锦为履,其花零乱,如众星钻璧者也。

  却佩霓裳朝太仪。

  霓裳,仙官朝服也。初得仙皆朝太仪真君,九天之主也。

  十方彩女执旌麾,百灵引驾玉童随,前有龙幡后虎旗。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皆是百灵之数也。

  羽服飘讽八黑吹,

  八黑,乃八方之正界也。先治道路而矣。

  更上寥天入太微。

  太微九天都在第五天金星轮朱华官,辖日月五星神宿行运之时,亦管下界生死之籍,奏闻太微。几此官史曹署约四十万,局众大数也。

  太微玄宫章第十五

  太微直上寥天界,动静风调呜竽籁。

  太微上界所有风摇,皆如笙黄之韵。极乐之所,自然如此。

  殿阁穹崇何杳院,

  杳魄,谓虚峻极也。殿阁重数,甚多横壮尤丽而矣。

  寿永衣轻人体大。九天各各皆相倍,

  九天羽服仪仗各相次、加倍羽衣转轻人。体转大彩翠鲜华,日月转迈长远也。

  是谓因心得自在。

  因心运身,得出三界也。

  静理修真为圣人,九行空门列真载。

  夫九行者,道人之窟宅也。

动息住持,不离其内。

一者为以慈恳为衣,二者以止拾为食,三者以正心为乘,四者以专志为财,五者以谦下为状,六者以顺义为器,七者以恋慧为窟,八者以修空为宅,九者以阴施为业。

修道之子不持此九行,去道至疏远矣。

  九行空门章第十六

  九行空门至真路,大道不与人争怒,动息能持勿暂停,阴神返照神常助。

  持心不息,其道易成。

  诸行无心是实心,因心运得归天去。

  无心之心,因心运心。道虽无心,还因心有。

  除垢无心是谓真,

  众事日垢,无事日除。除心止念,万行归余也。

  自随胎息入天门。

  胎息以善行为要机,以无念为至路者也。

  玄元正理内藏身,无曲潜形体合真。

  《洞玄经》云:心无曲,万神足。

  三部清虚元黑固,六腑翻成百万神。

  三元静则六腑调,真熙归则万神应。二理相合,五藏六府诸神,共有百万之余,自然显现相和应也。

  六腑万神章第十七

  六腑万神恒有常,

  五藏六腑,百关九节,有神百万,若日常清冷修之,即当自见矣。

  大肠之中主肺堂。

  腑为首,三焦之主也。

  元和争理谷实尽,

  但以元黑攻运,何虑谷熙之不去!

  中有灵神自隐藏。

  藏府既冷,万神自藏。

故《太明经》云:大肠主肺也。

鼻柱中央为肠,重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八寸,在脐左边,曲迭积一十二盘,贮水谷一斗二升,主一十二时,内有神各具本色衣冠一十二人。

若除水谷黑尽,元熙自足,其神当见,各於本时递相护卫修道之子者也。

  肾腑当明内官女,外应耳宅为门户。

  《内神经》云:精主肾。

肾为后官,内官列女主。

肾,耳之官,承黑於耳也。

左肾为壬,右肾为癸,循环两耳门中,有神五百人。

内有元神守之,都管兼主志智,几人好咦怒则伤肾,肾伤则失志,失志则丧道之本也。

元神亦散,修行之人大忌啧怒。

道成则内神常见於人,卫道者也。

  膀胱两腑合津门,气海循环为要路。

  膀胱是两腑,为津门。

肾合於膀胱,乃受津之府,上应於舌根也。

津液往来,常润泽肌体,舌岸以应两膀胱,黑少则不润。

服熙之人常欲少语以养津液,故语多则江乾,。

乾则难用熙也。

中有神三百六十人,以应一年之数。

黑成当见其神,常抱无责之行,故道者不食志合神理。

《大洞升玄经》云:行合神见,道成归天。

此神人行胎息,即自出常以护卫人近道也。

  子当得见内神彰,终身不泄神常助。

  终始不泄,天神助子。

  勿泄天机章第十八

  勿泄天机子存志,凡是天章无轻示。

  凡遇天经,子莫轻泄,当志慎之。

  三十三篇世绝知,死复中黄秘中秘。

  《道有胎光经》三十三篇,禁绝不许妄传,况兹中黄灵句秘之特重,慎之,慎之者矣!.

  先礼三真玉仙使,然后精心睹文字。

  《教令科》云:欲开示三真等经,先须择甲子日,烽室焚香,心存南华真人,念九天真圣、三天真君同开作证,首束作礼四拜,方许开示。

然后云:某为求道,辄开九天大圣真文,传示一遍,故得百灵同助,身归太无,名入天户,不得示於三人,切忌!.容易泄漏,若不依经教妄开示者,及如睹常文,铃有殃责,非浅获过不轻矣。

  违教身罹非横殃,子孙受祸当须忌。

  余殃明罚,世世子孙受祸。大忌!大忌!

  太清中黄真经卷下竟

  #1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此九字原无,循例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