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秘录—宋

修真秘录 #

  经名:修真秘录。宋·符度扛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修真秘录 #

  前商州丰阳县主簿符度仁纂

  食宜篇 #

  思仙问曰:夫修养之士,何物所宜食之充饥得不伤损矣?真人曰:酸咸甘苦食之,各归其时,春夏秋冬顺之,勿逆其藏。

所食大过,成疾亦探。

节戒作方,延益无限。

其伤损之事,前已具言;延益之宜,今为子说。

无令脱略,子宜志之。

  《八素》云:春宜食辛,辛能散也。

夏宜食咸,咸能润也。

长夏宜食酸,酸能收也。

秋宜食苦,苦能坚也。

冬宜食甘肥,甘能缓中而长肌肉,肥能密理而补中。

皆益五藏而散邪气矣。

此四时之味,随所宜加之,食皆能益藏而除於邪,养生之道,可不移矣。

  《礼记·内则》云: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注云:多其时味以养其气也。

经曰:春无食酸,夏无食苦。

四时各臧时味者,谓气壮也。

减其时味以杀盛气,《内则》所云多其时味,恐气虚赢,故多其时味以养其气也。

《内则》云:春宜羔豚膳膏邮,春为木王。

膏狮,牛膏也。

牛中央土畜,木克土,木盛则土休废,用休废之膏,以节其气,故用牛膏邻也。

夏宜踞绣所留切膳膏躁,踞,乾雉也。

锈,乾鱼也。

躁,犬膏也。

犬属西方金也。

夏属南方火,火克金,火盛则金休废,故用犬膏,躁以节气也,秋宜犊尘膳膏腥膏腥,鹦也。

鹦属东方木,秋属西方金,金克木,金盛则木休废,故用鹦膏腥也。

冬宜鲜羽膳膏膻。

膏膻,羊也。

羊属南方火,冬属北方水,水克火,水盛则火休废,故用休废膏膻也。

郑云:彼羔豚物,生而肥。

犊尘物,盛而充。

踞绣膜呼早切,热而乾。

鱼雁水涸而性定。

此八物得四时之气,尤为人食之不胜。

是以用休废之脂膏煎和善之也。

凡牛宜徐,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鱼宜瓜,言其气味相成也。

  《周礼·天官》云:凡食齐听音视春时,饭宜温也。羹齐胝夏时,羹宜热也。酱齐听秋时,酱宜冻也。饮齐胝冬时。饮宜寒也。

  《太素》云:肝色青,宜食甘。

粳米饭、牛肉、枣,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

麻、犬肉、李,皆酸。

脾色黄,宜食咸。

大豆、猜肉、栗,皆咸。

肺色白,宜食苦。

麦、羊肉、杏、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

黄黍、鹦肉、桃,皆辛。

  又肝病者,宜食麻、麦、犬肉、李、韭。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杳、球。

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

肺病者,宜食黄黍、鹦肉、桃、葱。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黍、猜肉、栗、蕾。

  是故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胜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羊肉大热,羊头肉平,主风眩,疫疾。羊肚,主补胃虚损,小便数,止虚汗。羊乳酪,补肺利大肠。羊肾,补虚弱,益髓。

  犬肉,温。主补五脏劳伤。久服,益气力,厚肠胃,实下焦,填骨髓。不可炙食。

  牛肉,平。牛乳,甘寒。主补虚赢,止渴。牛酪,主寒热,止渴,除胸中热。牛酥,寒。淘胸其客气,利大小肠。

  鹿头肉,主消渴及多梦。鹿肉,主补中,益气力。鹿蹄肉,主骨髓中疼痛。鹿久食令人耐寒。

  獐肉,补五脏。从八月到十一月食,胜羊肉。

  驴肉,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

  端肉,主久水胀垂死,作羹食之大效。

  豹肉,温酸。主强筋骨志性。

  谓肉,平。食之肥下焦,强胃气,能食。

  雄鹦肉,酸温。主下气,去狂邪,安五脏、肠中消渴。

  乌雄鹦肉,甘温。主补中,止痛,除心腹恶气。

  乌雌鹦肉,味平甘。主除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及乳瘫。

  雁肉,味甘平。主益气,轻身。久服长发,耐老不饥。

  白鸭肉,。平。主补虚赢,消毒热,和藏府,利水道。黑鸭不可食。

  野鸭肉,味咸寒。主补中益气,和藏府,除客热,消食。九月后好食,消腹中虫,平胃气,调中,轻身。可长食之,胜家鸭。

  鹑,温。补五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实。长食令人不厌,四月已后,八月已前不中食。

  乾枣,味甘,辛温。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脉,通九窍,补少津液,大惊强志。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成仙。

  栗,味咸,温。主益气,厚肠胃,补肾,令人耐饥。生食,治腰脚,不宜蒸食。

  柿,味甘寒。补虚劳不足。乾者厚肠胃,健脾气,消宿血。红柿,至补肺气,续经络气。

  橘子,味酸寒。主下气,开胸膈痰疾结气,止渴。久服,除口臭,轻身长年。皮陈久者良。

  乌梅,味苦,平。主下气,除烦热,安心神,支体疼痛,偏枯不仁,止下痢,好睡,口乾。

  捺,寒。益心气,补中焦不足。

  樱桃,平。主调中,益脾气。多食无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

  蒲桃,味甘平。主益气,倍力强志,耐饥寒,去肠问水,调中。久服之,轻身延年。

  林擒,温。主止消渴,好睡,不可多食。

  覆盆子,味甘平。主益气轻身,令人发不白。

  甘蔗,味甘平。主益气,补脾气,利大肠,止渴。

  豆葱,味辛温。主温中,止呕吐,口臭。

  莲子,寒。主五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二十五络,益血气,食之心欢,止渴,去热,补中,养神,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延年。

  藕,寒,主补中,益气力,养精神,除目病,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

  鸡头实,主补中,愈百病,益子精,强志,明目。

  菱实,平。主安中,补藏,令人不饥。

  芋,平。主宽缓腹胃,除死肌,令人悦泽。

  档,寒。主补五藏,明耳目,利关节,通血脉,益精神。久食不饥,变白发。

  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胸胁气,除客热风痹,坚筋骨,强阴,利大小肠,补虚损,明目,益精气。久服轻身,耐寒暑。

  葵,味甘寒。宜脾。久食利骨气,为百菜主。

  竹笑,味甘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不可久食。

  苜蓿,味苦寒。利五藏,轻身,去脾胃邪气诸热毒。不可久食,瘦人。

  荠,味甘温。主利肝藏,和中,明目。服丹石人,不可多食。

  蔓菁,味苦温。主消食下气,利五藏,轻身益气。萝卜,寒。利五藏,轻身,益气。

  根,消食下气,除五藏中风,炼五藏中恶气,服之令人白今,细肌理,美颜色,制钙毒。

  白苣,味苦寒。主补筋力,利五藏,通经脉,令人齿白,聪明,少睡。

  葱白,味辛,温平。冬月食之甚益人,不可多食,虚人。葱青叶,温,归肉。除肝邪,安中,利五藏,益目精,杀百药毒。

  越,味苦辛。宜心,归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轻身耐老。

  学道人长服之,通神安魂,益气力,续筋骨。

  韭味辛酸,温。归心,宜肝。可久食,安五藏,不利病人。

  荏子,味辛。主咳逆,下气,温中,补髓。叶调中,却臭气。

  紫苏,下气,除寒中。

  薄荷,味苦,平。却肾气,解劳乏。新病人不宜食。

  刻芥,味苦温。辟邪气,除劳。不宜久食。

  兰香,温。主消食,去停水,散毒气。

  筒蒿,味辛平。主安心气,养脾胃,消饮食。不可频食。

  香需,味辛温。散水肿,止霍乱,去热风。不可多食。

  苦菜,味苦寒。主五藏邪气。久服安心,益气,少卧。轻身不老,耐饥。

  蓝菜,平。主填骨髓,利五藏,调六府,理经络结气,明耳目,使人骨健少睡,益心力。久食大益人。

  生姜,温。去痰下气,去胸中臭气,通神明,散烦闷,开胃口。

  水芹,寒。养神益力,令人肥健,杀百药毒。

  白蒿今青蒿也,味辛。主补中益气,养五藏,长毛发,令黑。久服轻身不老。

  小蓟根,味甘温。主养精保气,令人肥泽。

  野苣,寒。久食轻身,少睡,调十二经脉,利五藏虚热气。长食,甚益人。

  马芹,温。主心腹满,下气消食,能调味,甘香美。

  庾明,平。主明目,轻身,利五藏。

  牛劳,寒。主去热风,头面烦满,四支不遂,通十二经脉。久服轻身。

  菠菱,寒。主利五藏,通肠胃。服丹石人食之甚良。

  朱若达,平。主补中下气,利五藏。

  白黍米,味甘,辛温。宜肺,主补中益气。

  杭米,味甘,辛苦。主心烦,止渴,益气,断下利,平胃气,长肌肉。

  仓粳米,主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炊饭水浸令酸,食之,缓五藏六腑气。

  白粱米,味甘寒。除胸中客热移易五藏六腑,续筋骨,可长食之。

  粟米,味咸寒。

主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力。

陈者止利,压丹石毒。

胡麻,味甘。

主益力气,长肌肉,填骨髓,坚筋骨,治金疮,止痛。

久服轻身长年。

绿豆,味甘酸。

主虚赢,补五内虚乏,益气,安精神,行十二经脉。

食之脾厚肚宽,可长食之。

  大麦,味咸寒。宜心,主消渴,除烦热,益气调中。久食,头不白。

  积麦,味甘寒。主轻身,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五谷之中积麦为上。

  小麦,味甘寒。主养肝气,去寒热,止渴烦,补中益气,和五藏,调经络。

  苍茧仁,味甘温。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秆米,味甘平。主益气,补中,利脾胃气。

  白豆,平。补五藏,益中,助十二经脉,可长食之。

  饴糖,味甘温。主补虚乏,益心力,止渴,治喉咽痛,除唾血。

  月宜篇 #

  思仙问曰:尝闻月宿所宜食者,愿赐其法。

  真人曰:每月宿下,各有所宜之物,人若择而食之,亦可除其疾疹矣。今传於子,亦可晓示将来。

  《养生论》云:正月卯日食铜鱼,使人无瘟病。二月春分食龟,使人不蛔,子孙蕃息。三月宿毕食鲔鱼,使人不随美色,多气力。送迎各二日。

  春三月食犬肉,又先酸麦,无齿病,因甲乙以具。

  四月宿勖食鹦,使人目明。

  五月夏至食呜鸭,送迎各二日。

  食鹧枭,送迎十日。

  六月宿房食野雉,使人阳多遂子孙矣。

  夏三月食鹦雉及苦,先麦食之,无瘴病,因丙丁以具。

  七月食蠹,使人宜子孙,送迎各二日。蠹,木蜴也。

  八月秋分食蠹,使人无病淫,众人畏之,送迎二日。

  九月宿建星食雁,使人不病瘴。得良辰,美筋骨,送迎二日。

  秋三月食马肉及辛,食之无寒病,因庚辛以具。

  十月宿营室食诸乌,使人烁心,益寿美色,送迎二日。

  十一月冬至食兔,令人不蛔,利足不僵。

  十二月腊夜,令人持椒外井傍,无与人言,内椒井中,除瘟病。

  冬三月食乱及咸,食之无足病,因壬癸以具。常以其月不尽三月,夕半食者无饱。

  修真秘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