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经名: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不着撰人,似出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第一转,朱砂三斤为末,取瓜州矾一十八两,以相和研杀。

布盐花为匮。

次布药於丹釜中,以瓦瓮子合之,六一泥固济。

蔡夫人云:瓮底及肚,当安湿泥或布,用文武火飞之,三日三夜为度。

玲开之,乌羽扫取已化水银也。

若未尽,更准前飞尽为度。

经云:河上诧女,灵而最神。

得火则飞,不染垢尘。

鬼隐龙匿,莫知所之。

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言得金气,萌芽之渐也。

  第二转,取前飞成水银,如经两锻得一斤水银,着四两硫黄,研杀之。

多少准此加臧。

安釜中,六一泥固济,文武火飞之三日三夜,候锅底赤色与火同,即止。

待玲取出,却化为朱砂也。

却以朱砂,准前固济烧之,以赤为度,飞之作丹。

故丹砂经云: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气则渐成矣。

  第三转,取前丹砂研末,如第一转者。

又取瓜矾每斤,还同相和杀之。

以瓮子合之,固济如前,文武火飞之,三日三夜止。

玲取之,乌羽扫取,又却化为水银也。

未尽更飞之。

经云:太阳流珠。

常欲去人。

卒得金花,转而相因。

待白液凝而至坚,言再得金花之气,则坚性之惭也。

  第四转,先取金银铛,受二三斗者。

取上好瓜矾石四十两,以汞纳器中,煎三十日后,煎至五升已来。

取盐汁五升,和矾水於器中煮之。

又下大鹏砂、曾青、空青各一两,煎之鱼眼沸,可一伏时停。

别取铁鼎,可受三升已来,内矾水,续续添水银,可七日七夜止。

取汞於绢中绞之,收取稠者,余汞更依前煮之,结尽为度。

经云:植禾以粟,覆鸡用子。

类转自然,必须金气而能相感也。

  第五转,泥一阴阳炉,上水下火,取前结汞,纳磁石铁瓶器中,可受一斗已上者。

如无磁石器,黄土器瓷甘埚并得代之。

纳雄黄二两,硝石一两,胡桐律二分,大鹏砂二两,曾青、生朴硝各二分。

并细研,纳稠汞中,入在器中,尽用残末,固济,烧之。

乃用汞三斤,可入矾三两,然后发火,可候时节,如前埚赤,不论早晚,唯候水银绝硬即止。

经云:物无阴阳,违天背原。

牝鸡自卵,其雏不全。

何故乎。

配合未连,三五不交,阴阳离而相成也。

  第六转,取第五转微坚汞,於铁锅中,以雄黄二两,炮砂五两,大鹏砂一两,为末於药器中。

取第四转矾石水,续续添之,如鱼眼沸,三七日夜煎之,微黄堪上砧槌即止。

如未再煎,宜消息之,如黄堪打为度。

经云:梼和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侧致坚,然入药和烧之,令坚得所也。

  第七转,取第六转微黄坚汞,向埚中消之,令作一饼子。

取炮砂十两,盥一升,和水三斗,浸之一伏时后,兼水银入器中,煎之二七日,取出於砧上打。

若脆,先烧饼子赤,以杀羊角来去揩。

若玲,准前烧揩,转转打看,以堪打为度。

乃尽打为薄叶如纸。

又取炮砂十两,盛一升,赤土五升,胡桐律一两,相和梼筛,重重衬已前金叶子,於牛粪火中烧之,如包金法,十余日已上,令绝赤色为度,此皆成伏金也。

经曰:金乃来阳性。

初得称还丹。

言缭金还得消似本朱色,乃可称阳,得为金丹矣。

  第八转,取第七转伏火金叶子,烧之至赤。

每两投水银一两,热研之郁郁然,成金泥膏也。

大小如指面许大,而片片布之於丹炉中。

又取盥、硝石、胡桐律各一大两,相和细研,重重隔之,以布尽为度,密封固济,文武火烧之三伏时。

冷开之,若汞飞尽,取金和盥细研,用水飞取,令汞出尽,其形赫然紫色,而如细砂也。

经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熏蒸达於四肢,颜悦色红,光润须发,延寿命。

长久服,神功不可比量也,免世之厄,号曰真人。

言以朱砂为金,故云还金砂也。

  第九转,取第八转飞了金砂,以盐藉之。

如一斤金砂,即着雄黄八两,和之,密封固济,文武火烧飞之,以尽为度。

然以清水,淘去雄黄及盥,令尽澄取金砂。

蔡夫人云:雄黄轻浮水上,金砂重即自沈水下。

以蜜为丸,如黍米大。

从八转紫金色,至第九转数,即赤也,故曰赫然成还丹,此之谓也。

此丹服驱万病,久服延寿还年。

又点汞为金,每分点一斤汞,铅锡亦然。

  出金毒法:玄明粉五两,以水三升浸之,第九转金砂於器中,以栀子醋三伏时,玄明粉能制诸合炼药毒,栀子能摄明气得静也。

  出火毒法:取蜜一升,和清水半升,於器中煎三伏时,以清诤淘之澄取。又以五六重帛,练袋盛金砂。又以帛练重重袅之,沈井底,无所畏忌也。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