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洞神部众术类 #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并序

  经名:阴真君金石五相类。撰人不详,似为唐代道士假托汉人阴长生而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夫天地至精,莫过於道。

五行至微,莫过於黑。

蠢动至灵,莫过於人。

明暗轮环,莫明於日月。

血脉通流,莫过於江海。

兴王盛衰,莫过於四时。

克伐回旋,莫过於六甲。

此之相类,各凭大道,相承反逆,两情莫不因时为用,配合生成。

若用阴阳,不辩其类,纵随巧义,徒费其功。

且天地不同,雄雌别行,相类交错者,并无所凭也。

  昔天仙至术,修命宝书,共为九卷。

并三五相类,穷究至精,道德玄元,咸施天地。

出自三皇,着论八卦,始分龙虎,龙虎相须,类同金石。

禹铸九鼎,地立九宫,分为九州,丹有九变,人有九窍,七明二暗。

头有九真,北斗有九星,二星亦不现。

国有九五,理有三元。

所以相类时同,合於大道。

识之者三丹之法可通,道在目前,不合远取。

三丹之外,余无所言,何也。

三丹用大造化之黑而结成,应五行而为人之真液,从九至九,九九三品之丹,为上真经线九卷之中,合於八卦之象焉。

《实录记》中,名灵宝神符为首,玄元之教为经。

混元白雪,九转八琼三丹,皆八卦九宫变化成象,亦更无别药,修炼可为至药。

  若论杂门丹砂之法,世有万般,纵得暂时疗病,终无出世之功。

何也,相类杂错,用黑不同,牝牡不交,法则差互。

假如金石用作,数有七十二石,石之出处二地厚藏伏,各有阴阳性格。

阴山出阴石,诸青之类也。

阳山出阳石,是硫黄之类也。

若解阴阳相配,即如夫唱妇随。

若高下不和,用药乖谬,即何以配合。

故作五相类,列成二十篇,传之同志。

  假如阴石在离山,南方是也。

北山出水银,从水银变成朱砂,朱砂离之,所出何也。

北山势虽阴,绿类相反克,乃先成水银,后成朱砂。

朱砂受离火之黑,假赤晕成形,终未免水银之体。

被陵阳子明传得一经,知金液探浅,皂白始分,以法脱其赤晕,还其真性之身,号日脱体丹砂,亦名换骨丹砂,亦名白虎脑,而成分明。

叙经而说,配金石门户,五类相成,不失其所云。

  配合金公相类门第一五条

  第一配金成质,用同相类,兼辩得真骨肉法。

  假如用铅,铅是阴中有阳,阳是铅中有银,兼销成水,采黄华。

黄华是铅之炁,银是铅中之精,三物为命,合其一体。

若仙士用铅采华,即铅无炁,采精即铅无骨肉。

如一物有命有质者,去其肉则骨何有之,去其骨即肉何有之,去其华即无炁,铅何用之,一体若令魂魄不备,即如何用之。

仙士传文,如何解辩矣。

阴君解云:铅黄华,是铅中之炁为华,将对水银为用。

虽即二炁合形,终不成质。

成药之后,未免去焉。

如其不信,销成汁三度,即可知其去就,不在作法之限。

夫至药百炼成汁,展转通明,不折分毫。

然乃存其魂魄,始堪服食,可得长生。

若为药了自制,形神不住,岂可坚人之性命者乎。

此则铅失黄华之炁力,即知其不全也。

为类返乖,失其筋骨,永各别也。

  第二采铅中银,号天生芽。

直下制水银成质,质凭铅生,去肉取骨,骨即无炁,名曰形神不足。

歌日:莫坏我铅,我命得全。

若坏即铅无骨无肉无炁,三才不全,何名丹田。

又歌日:用铅不用铅,铅用三才全。

铅用三才全,即是真丹田。

铅须全,即可知其类也。

凡认铅者,不合损其真铅,铅即不得杂其外物。

杂即神形无炁力,至丹田如此,岂能成象。

自古仙士用铅黄华及铅精,事理殊异,与常流不同,相类不乖,道能归一。

  第三用不损金公,即神符纯体为玄元。

玄元是天镜,天镜即三才全,未分别。

铅黄华为炁,铅精银为骨,铅质是肉,三才全用,不失纯元之体。

一日水,二日火,铅中三才全,可用成道,所以万不失其功。

神符为天地之首,上药出自《五符经》中。

其五符出於灵水仙宫,因水成符,以符为药。

  第四用九转成铅,铅须全。

若铅全则存三才,即黄华不失其位,其黄华约铅力全为用。

凡鼎有三足,不可阙一。

一炁阙即万不成其道,药无神魂即不灵。

何也。

且黄华中并无筋骨及肉,即三才不备。

如至半年,终试之销讫,走犹不住,岂乃用其无力者乎。

类不相从,保合以成,客主终共,水银反乖,各自走去。

  第五成金公之道,全其大丹,形神俱备,不动真性,生灵之宝在我真铅。

铅若不真,其汞难亲,真者已全三才也。

肉为天,亦为母,乾中之母,内含阳天铅中银,为阴地,地能生万物。

黄华为炁,炁能长万物,如仙士用之,不破其车,即为真铅矣。

歌日:莫破我车,令我还家,我由命也。

车是铅之别名也,破即三才不备,无所用也。

又曰:黄龙汁,是铅中黄精销成汁。

世人以汁投之,号日铅黄华是也。

铅若无汁,何堪为用。

所论真铅,非五金土

  石之类。学道者审而明其理也。

  配合水银相类门第二十名

  一名玄水,玄水是水炁初胎,一千年后成结,似凝未凝,似胎未成胎,名日玄水,不堪为用。

  二名玄珠流汞,流汞是水光之炁,二千年名玄水流珠,已成水银,尚未堪修炼为丹,是水银初地之名。

  三名河上姥女,是三千年水炁,已成水银,带青色,号日初名水银,如飞炼对阳,被火炁影着即走,亦未禁火,未堪烧炼,但用水银道者,须用此事。

  四名太阴,是四千年水银,已过三千年,故名太阴,是老水银,始堪用也。

  五名赤帝流汞,又名赤血将·军。

此出自离宫赤水,含阳炁赤色,成朱砂,斯为汞之别名。

积混元之炁,而成阴山。

阴山极危险,出水银。

水银真混沌之炁也。

终是太阴之精炁,如拒火不飞,销泻不折分毫,即合大造化之力,其中有长生出世之大功。

  六名玄水金液,亦名玄水水银,凭水而生,凝结成水银,后大造化。

仙人修入水藏形,号曰玄水丹铅。

盖其上凝结,号名金液。

即是得名神符,神符出自水精宫也。

  七名玄明龙膏,亦名抽晕丹砂。

玄明者,无炁晕也。

龙膏者,白雪之异名。

伏火后不去,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

但有恶疮等,末着其上,即当日见效,名日龙膏,有大功也。

  八名水银虎矾,水银入一切矾石中,用合成药,煞一切毒虫,及成五金,以为世宝。若入诸矾石,即不堪服食。

  九名白虎脑、玄武骨。此是都名,亦名白朱砂,别名天生芽。直下制汞,见火而合本体。亦云子母相生,不离其本,此名为天生芽也。

  十名砂顺,亦名金顽,亦名太阳流珠。

此三者水银,有变化之功,已成世宝,为利兼疗诸疾恶病,亦有上升不死之丹,夺天地造化之景,万物归依,共成一道。

陵阳子明是水银之别名,其仙君历劫仙人,穷其丹性,配合三黄二青一白,出处生灵,采子午入於中宫,类二仪合於胎息,穿阴山知其水银之性,用定别名。

如堪服食,即随其制度呼之,亦不以一名为总者。

看水银之性,临炉当火所用。

如道士得其真性,配合三才,成丹万无一失。

如不得真性,临炉当火,疆为燠伏,虽能将为药用,无诸制度,亦不免飞走,亦无出世之大功。

万般巧伪,不如识真水银之性,相类合同,俱成一体。

而乃子明历劫考寻阴阳二山用之,知其皂白,灵妙无差互。

乃观真水银,含紫色赤脉如血者,此老阴山之精,绝上也。

青色名姥女,白色名玄水流珠,又名白虎脑。

白虎脑者,号曰白丹砂。

仙人抽却炁晕,见洁白之体,遂名白丹砂,是三千年后四千年名号也。

今辰锦砂,时人亦呼为朱砂,如道士配合阴阳,巧令伏火者,此名伏火熟朱砂,不得号为丹砂。

其白虎脑有三名,第一名白虎脑,二名白金液,三名白丹砂。

陵阳子明易知水银之性,变水银之成金,亦有不死之功,相类成品,造化者不虚其道。

  配合曾青相类门第三三名

  曾青一名青龙膏,其青龙膏是水银之命○ 若变化得曾青成膏,即水银之圣道合矣。

亦是水银之使,亦能制水银为丹。

言其膏者,水银之中得成丹。

其丹通灵,可为上升之药。

如不得曾青膏水银。

如龙见火却飞,所以曾青水银之使,亦是水银脂膏。

  二名青龙翘。曾青本配束方之木,木中有火,象曾青中有金。木中不见火,曾青金不明,如人有魂魄阴阳,岂有形。此四义象水银含於朱砂之体内。

  三名青腰使者。

曾青居水,一名亦无二三。

为仙人当配合之时,类同得成上药,便以所得意为名。

然相类制伏,各取其功,论其得失,乃知曾青合水银之性易之。

云青龙膏、青龙翘者,因水银而生二名。

水银如龙,见火即走。

曾青膏伏制得住,号龙虎丹。

五相类了,知曾青有驻水银之功,又能驻生灵之命,合配水银之性,与曾青类同也。

乃知曾青配木,合於水银,子明制之不错。

  配合硫黄相类门第四六名

  一名玫始初之名,号硫黄,出在阳石之山。

当女娲寻得炼石停脂穴,数真人共论之,绿穴深数百丈,穴中有石汁流出,见风坚硬如石,似黄金色,因而为名硫黄。

元本名号石停脂。

  二名黄英,黄英本从阳石中生黄水,化为石,遂名黄英。

  三名黄烛,黄烛者亦是石停脂,性带太阳炁,见火而生焰,而名黄烛。

  四名法黄,当女娲炼之得法,而成黄道,遂名法黄。

  五名九灵黄童。九灵者,太阳,有九名,故曰九灵。黄童,纯阳之名,谓童子之性,无阴故也。

  六名黄白砂。

准仙法,凡伏得石停脂,伏火带黄白色,其道化五金成宝不远。

后说云:亦独行一门,乃有救贫之法。

独有一门,能化五金为世宝。

若能禀天仙之法,住水银成白金,反曾青为太阳者,即是天人之仙药焉。

炼石停脂名号,出自女娲,得其神化之功,易名垂於后世。

天地至精,莫过於道。

道中至微,莫过於炁。

养炁安魂,莫过於水银太阳。

炼魄存神,莫过於硫黄。

宣制解释,含藏育养,莫出於黄龙汁。

黄龙汁乃铅之别名耳。

安静不动,莫过於青腰使者。

青腰使者自有神化之功,压强抚弱,含金液之百灵,定水银之真性,安四神,调五藏,助气海,能升能沉,解作黄神之法则升,不解则沉,沉之则毙,升之则仙。

如定得石停脂,即有育人之功。

若不定伏得硫黄之性,即迟晚终有杀人之毒。

如道士定伏得硫黄雄黄黄芽,并水银之异性,解使曾青为黄神,胶炼曾青黄色是也,隐名是至道中。

伏定三黄之大诀如会得,即兼变化万物,无物不可变化。

若三黄伏火,各令不夺其元色,并须得各用子母相承。

若用别性物难入类,愿思知见,以宝生宝。

解者须臾,不解者对面陌路。

道在我身,得之名相,类考寻知,所用不杂者善。

  配合雄黄相类门第五一十一名

  雄黄者,出自西方兑宫,何也。

雄黄是庚辛,兑金之苗,借庚辛之炁,结成雄黄出武都山。

生此雄黄,其山甚灵,非理之人,采之不得。

事须祝醮启告,然始采得,些些万人采,无一人知其所用,相类得门。

后汉阴君寻知其处,辩其色目,元非独会,考其众仙圣之术,方得明白。

且雄黄自有十一般名,各有所用,用药道士切须要知其根源。

若取武都雄黄,拟伏炼丹,乃都不解用药,亦未会道之根源,纵得偶成丹,亦不堪服食。

或作不成,过后妄推鬼神所作,云祭祀无功,不知误凭古文

  偶错,使雄黄信手称情,此非知道之流也。

  一名朱雀筋,朱雀筋者,伏炁成质,先带朱色,五千年后,变成黄色b 寻朱雀筋,带朱色。

其黄新者不堪大用,力又薄○ 世人见此,争言云好雄黄,甚错。

如将合草药小丹方,即且任意用得。

若入理大用,拟制伏变化,即实未堪用。

  二名勾陈,是雄黄初脱朱色,渐变黄色,乃名勾陈。若用为药,十得八九,不得全功,且不堪入火炼之为用。

  三名太一,旬首中石,其药已成黄色,堪入火试。

  四名揉黄,其雄黄已成,大劫数终,纵横用得不疑。

  五名黄奴,黄奴者是水银之使,得号为黄奴,入汞中即阴阳不失其气。

  六名帝男精,帝男精者黄奴别名,与太阴合同,交会日变其炁,如女受男之精也。

  七名丹日魂,其雄黄极阳,是日之魂,号为太阳之名,得丹日魂之号也。

  八名石黄,其石黄是雄黄之精,非唯制伏用之,人带身上,刀箭射之不着,如得之生带,不用修炼,如更合成三黄,伏火变异,成大造化之宝,及有出世之门,而不虚也。

  九名黄金,此之一味,伏火炼作黄色,入微微黄神胶助之,独变五金为黄,成黄金,不在用诸矾石之限。

  十名黄苍,黄苍是老雄黄也。不唯合炼成丹,有邪魅鬼病孩子生带少许,魅病立差。

  十一名帝男血,其雄黄表带白衣,裹带血色,光透如空,鲜明如血,好雄黄也。

此者若合时得炁,相类成品,不失三才。

出炉鼎后,三年洗濯精洁,服食依法度,立可上升矣。

出离极南武都山也。

元一物数名,各有用处。

仙人留法,莫不遍知,下手得成。

上药经历万过,因而名之。

或各立异名,得之总解,妙理难穷,类合根元,用之不错,相类成品,得炁成功。

若总用药,不分根源,徒名道者。

且天之相类极阳也,地之相类极阴也,润下水为江海,利地之血脉。

天有河,连地之通炁,为悬象本天上无水。

天地至精,不过守一,而分三才,象三大丹也,承五德而生。

后人之就上法而生,万般类求,诸邪异施而用之,将无炁之物,以时推移,自生大患矣。

世人岂知,至精不过守一,立义不过三才,相生不出於五行,伏藏不出於水火,相类之道,元从一焉。

配合两情,能夫能妻,阴极阳生,而成至药者,莫不依我太阳、太阴者也。

  配合铅精相类门第六二十一名

  按铅精,仙人配用,方有多名。

人若知使用,即不失其道。

一铅花,二铅精,三玄黄,四黄芽,五飞轻。

已上五名,盖是神符、丹镜同用之法。

释曰:一铅华者,是铅之炁,堪伏汞,虽暂驻伏於火,终无了义,能消三毒,尽化为空。

二铅精者,是铅中之银,合水银之药成类,因铅质成胎,终始药中大患矣。

三玄黄者,是铅中精,合汞炁用之,三才俱存,不动真性,为神符玄录,天镜为用,而入铅中,为筋骨也。

四黄芽者,是铅中黄华。

黄华是铅中之炁,合汞为用,用即不失铅体,即为黄芽。

五飞轻者,是铅中精华,虽采用合铅,只丹砂是也。

用之人不觉,又须知两般共炁太阳,一种不得,交错用之。

天盖在铅内,天盖华池也。

华池水基也。

  六黄举,七紫根,已上二名,百炼堪成绝粒之药,其功不可量也。

八黄华,九河车,已上二名,堪伏汞遍周天,远近不走,亦不减分毫。

十立制石,十一铅精,十二黄轻,十三黄龙,十四伏丹,十五黄池。

立制石,是铅脱胎化白色,似石,堪制伏汞,为至药铅精。

仙人解用制金石,中有毒自消,有毒则不堪服食。

黄轻者,是黄华之别名,用时如轻华?而能重用之。

用之而能制黄白物成宝。

黄龙、伏丹,是铅华之别名。

黄池是修铅之异名。

已上并是诸杂丹方回名立字,古仙流行制汞之方,以得当年之号,亦不上实录。

  十六金公,十七假公黄,十八木锡,十九飞雄,二十太素金,二十一天玄。

已上并出《神符录丹术大道记》中。

金公者,铅之别名。

兼本州土人,用,要知当用勿错。

假公黄者,是铅已出银并华了,谓无精华,不堪用。

木锡是铅之精华,堪入汞为至药,不失其道。

飞雄者,是铅入太阳,成纯阳,可作鼎。

亦炁银之类。

木锡、飞雄二名,并是神符,录丹术不得失铅精,炁魄合数。

铅本是银质,银本是铅胎。

阴主太阳,阳主太阴,阴中之阳,是铅含银精。

阳中之阴,是朱砂怀水银之炁。

若相配类,总名胎息之炁,未见成宝之位。

若能解用之意即润,又成之则无象。

三才必备,四象不伤,全炁而行,於其大道。

若巧计用意,取无炁之物,相配成丹,自大误矣。

  三灵丹秘诀云;所用铅炁合元,事须体全,如人交合,采少女之炁,须合本体,所以配类阴阳二性,主客两情,亲不亲之,得不得之,两仪相类,道德展转。

后学用以不用,任情而为。

我终不敢随意而行也。

太素金,又名铅白,一日丹地黄。

其名从胡粉中化为铅白,又名青金,亦太素金之别名。

其名配太阳,同和炼,泻成汁出,为青丹天玄,又名伏玄丹。

其名以铅华为华池,入水银为华华汁,合入鼎烧成药,余杂铅浆汁,亦无用处。

  右已上配铅精了义,铅功最大,神化无穷。

自是浅见其道,不能求之真理,妄为穿凿,辄将他物,染我纯粹之体精。

欲求至理者,要在求其真铅,勿令错杂。

  配合白丹砂相类门第七六名

  一名天生芽丹砂者,是白丹砂。

伏元神炁太阳者,号自然之炁。

含火之精,名曰灵砂,众砂之芽长,有说自丹书《黄录记》中云:真丹砂色如真珠,乃真人立名真珠砂,亦名天生芽。

直下制汞,更不别用药。

水银得此芽,见火无问多少并伏火。

能变乾水银为利,炼至金色。

能化五金成宝。

  二名仙砂。仙人本无药为药质,亦未有造化之器为鼎鳌,即取此白砂为服食,遂得长生。亦不烧炼至水银为丹药,故仙人立号为白丹砂。是天生芽也。

  三名朱乌砂,其砂出自离宫南方,属火,因方而立号焉。

  四名汞砂,其名未赤之象,洁白成砂,因此为名汞砂。

  五名石脾砂,其砂出於石床夹石床带,白色,砂同石色是也。

  六名赤帝卤咸,南方是赤帝位,出砂之象,如颗盐白色,以象其名,就方取号。仙人所置,各各不同。

  配金相类门第八四名

  一名庚辛白金,金数四,乃有四名。

元本无象,以西方庚辛为象。

可知大道仙人神化,以炁配合,相类成质。

亦未知水银出金水中,黄金不堪作丹。

仙人指象立谕,不可知悬数。

庚辛白金,实非水中金而成质,即是自然气而成质,岂不因炁成大造化之金宝。

非吹砂金而成象,乃服积金而成神化之身。

故知大道至幽灵隐,寻常之流莫能探测耳。

二太素金,其名乃始初之名。

三束方日阳,四卯木青金,从三皇号,黄帝后立名。

束方日阳,兼名男左,为卯木青金,皆凭仙人制造,各立一名。

三皇相类,配合西方,后太上诣流沙,采真铅炼化成药,皆起自庚辛之教。

  是我大道元始君之垂法象,以世人本非自有法象而成金质,是服积金而成灵化之身。

后至龟甲元年,为帝位递相煞伐,时代灭亡,仙人归天,不同助理,人世暂绝元教,并无神化之金,可为至药。

后至龟甲上元元年,有仙人娄敬指,托水砂采金,可为至药,凿阴山,采其银矿,取白金,生民劳苦,不可胜计。

为世帝行无道,君臣不睦,兆人怨上,遂使世绝道教,有是有非,以煞止煞,人流亡於平野,成怨天道耳。

自后遇仙人出世,隐於市朝,渐化世人,灵金遂显,人渐乐药,视金宝如灰土,天下太平,人不怨天道矣。

  上古天地始分,未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亦无巧伪万端,人执淳朴,圣人在上,仙教奉行。

自后黄帝制甲历,竺(子推五行,亦不知上古谁人起初。

推求至药,以救生灵,皆云三皇所造。

当时无可依信,绿文字未生。

后成道者,皆赖避世。

仙人垂法遗教,即药有名号,载于实录。

后人修练得道者,亦不可胜计。

  按实录古之明帝,先得至药,后传宝位,迤迩相推,泊至夏后氏禹。

求人太速,不待诸侯之宝,得益而卒。

授之天下,益事禹日浅,於诸侯未洽,宝位遂归於启,而帝王至药,绝於世矣。

虽然臣下多得之,隐而不显,或处市朝,或秘山林,乐道者一时观至宝焉,非人问土石水砂所出也。

后学者切要知我识我,玄元大造化之金也。

  

  配合确砂相类门第九五名

  一名狙砂,其物出於阴山,积冰凝之,结水变成也。

  二名赤狙砂,带赤色者,老壮堪用,无物不利。

  三名炮砂,此砂人不解用,兼不知来处,损物坏人。

  四名白海砂,其砂咸,如海水结成,绿北庭凝寒之地,状如白雪,土咸如卤,故号白海砂,实堪服食,为至药。

  五名五金贼,其名因化五金,始知是贼。

若解用则五金不坏,若不解用是物必坏。

其砂若相类用之,不得过甚,但得力即止,过多即损物。

如人要服食,疾愈即休。

欲求他力,多服之,即必速死,何也。

此砂出自毒山,积阴之熙,而凝结成砂。

若劫力则得物成之后,宜退之。

若用过多,所服必死,速坏五藏,五金必败,万万如此矣。

若得其妙理识我真确砂,仙人用之通大道。

  配合口硝石相类门第十四名

  一名硝石,是秋石阴石也。

出积寒凝霜之土地而生,取此霜土,煎炼淋漓如法结成,亦如煮水成盥。

然用处各别,绿性较寒,取北方坎子为炁,积阴而用,制阳之毒。

上古仙人将制物,兼化五金成宝,假合成道。

  二名北帝玄珠,其源采北方之炁,化成玄珠,是冰霜之炁,与炮砂相邻,作法则又与炮砂性不同。

确砂能导引诸药,硝石能制伏之,是其性不同也。

确砂是阳石炁,硝石是阴石炁。

  三名乌头,其名因秋叶黄落时霜始降,因而得名,是草枯之意。

  四名黄乌首,时疡北向,首迎霜,而采之。仙人用制巨阳之大毒,故列名相类,与圣道抗行,作世利之门,而用即通。此间之妙也。偏治女人血炁块。

  配合空青相类门第十一 三名

  一名空青,色带雌,如阴中之炁,带雌配类,西方之炁象,乃西方庚辛金,白虎之炁也。

绿曾青配类,束方甲乙木雄,乃东方甲乙木精,青龙之炁也。

空青象西方庚辛金,金木相化,木之炁克於金,而怀金性。

二事名一,用类不同。

曾青能制伏水银,为使属阳,乃雄。

空青性弱体空,遂名空青,属阴。

乃雌能感曾青之炁,而成制药也。

如世上空青杂用,及合诸服食药,总得即不堪对。

水银定伏,三黄为使,用即乖矣。

  二名青腰中女,其名中女,谓不同水银之炁,与水银同和,无男太阳之力,故得中女之名也。

  三名青砂,乃空青中心空忽,有怀一银星子,中有一粒,青如麻子大,可以为至药,服食便得长生。

亦名玄珠,又名为玄砂。

若分配合造药物,不得其门,妄施劳力。

知者不妄,空青中还丹自然之药,仙士知之,服而不死。

空青有银星子,乃阴,是雌。

曾青中有金星子,乃阳,是雄。

能为水银之使,可以定服三黄之大,诀也。

空中青子,为天生芽,自然神丹也。

  配合闷黄芽真性相类门第十二四名

  一名黄芽铅,能制汞,谓之黄芽。其铅须三才全不损伤者,可为黄芽。将制汞,先白后黄,转成五彩色,各执一方,始为芽,全其大道之功。

  二名白丹砂,是为黄芽。

其白丹砂,是朱乌真胎体之骨,直下制汞,为道初地,力通神化。

先白后带黄晕,后复五方之色,得其兑,兑是庚辛金之药,化汞变成象也。

经云:采铅之精炁,为天生芽。

  三名硫黄,亦名黄芽。

其硫黄用制汞,虽然暂住,终久还走。

不断鬼焰,毒炁常在,汞炁怀病,或暂得伏火,终不堪服,止疗病可也。

异类不同种,无延驻之功,终害人也。

歌日:天生芽,白丹砂,合二炁,同一家。

路不错,入神华,道在此,是河车。

  四名铅黄华白丹芽,其铅中有银,所以因法而采之,得银之精炁,号曰白丹芽。

白丹芽者,是炁结成胎,银精是也。

其银精炁,制伏水银为药,有神仙之道。

如用之不得损其三才,兼不失其炁力。

歌曰:铅黄芽,全三华,采我炁,结成砂。

初门白,运火加,轮五彩,起云霞。

曾青为使,大道无邪,三者备,是仙家。

  夫芽者,禀天地人三才,全名为芽。

芽含天地之炁,成万类而生,其根绵绵不断,号之曰芽也。

其白丹砂,本是水银之宝精,如用之制水银,如君如臣,无不相禀也。

其水银准年数变成朱砂,从朱砂变成金,从金变成白虎,四千年之石液也。

唯仙教亦多不定,得其形神,亦自变改,即未号真丹砂,绿水银性不定也。

唯我白朱砂,仙人号曰玄元砂者,盖为万载不易。

其元白之性,与水银有殊。

其砂犹如世国主,虽是人体,炁与凡人不同,生杀在手,变化在心,其白丹砂亦复如此,始知此砂是玄元之首。

其砂非宿有仙道者,采之不可得也。

  如诸道士,要成天生芽者,须求玄元砂,即是天生芽,白丹砂也。

近地不生,生在远山。

山有坎离之穴,道士不能深入,采我玄元,莫测丹之浅深,只取锦州朱砂成颗者,以法抽晕,却归旧体,伏火不损其道,亦名为黄芽。

递相承制汞,如臣见君,如火见薪,如风得云,未有不伏者也。

然成丹之后,不堪服食。

或能制为世利,或偶以愈疾,终无出世之功,自可验也。

服经一二年后,男子阳道俱绝,盖纯阴之所积故也。

后学同志,但依古教,若采得此砂服食,无不成道。

  绿白丹砂,自然之药。

法有三才,以天地为炉,四时为炭,经水过火,历劫而成质焉。

道士须知,妙道不远矣。

如得此砂服食,但去却夹石,研炼如粉面,九蒸为度,研及百过如缅,以枣禳或烂饭为丸,丸如蒙豆大,日服一丸,不得过,其炁如服。

经一二年问,方有出世之功。

未闲观之,与常人不同。

精光耀日,炁自明达。

凡至道之理,只在含精返本,资神炁也。

采其真液,却归元祖,填其血脑,自然老而复少,枯而复荣。

故经日:胡粉投炭火,色坏还为铅。

冰雪入温汤,解释成太玄。

且胡粉本铅烧成,再炼之却归铅体。

冰雪本是水结成,得温暖之炁还归水质。

人本年少,得至精而服食,返其童颜,还归少质。

  此前贤古圣,殷勤教谕同志之士也。

亦哀悯当世之人,贪生失理,夭枉於声色,衰悴於滋味,所以元炁渐衰,大期奄至。

故孜孜着论,以警将来者耳。

我玄元大圣,文武神化之丹,不过黄芽真性,是玄元之教。

所以黄芽一字,不可意求,未可法则。

天仙秘术,古人传之,须在口诀,递递为师,不可轻泄。

若此不得其妙理,不可妄起异端之心也。

  配合丹铅魂相类门第十三

  曾青铅是水银之魂,水银是曾青之魄。

白丹砂、天生芽是水银之天魂,无水银之精魄,硫黄是水银之冤魂,隐水银之横魄。

雄黄、雌黄、毗黄、硝石、炮砂、太阴玄精石、空青并矾石,各禀炁成形,都与仙术不合,魂魄不相类,其道不同。

若相禀者,力不过铅,使不过曾青,功不过水火,失不过杂类。

曾青者,木精也。

铅汞者,金相类也。

  三魂,曾青甲乙为第一,木精也。

姥女白丹砂丙丁为第二,朱雀汞也。

铅庚辛为第三,铅银金水芽也。

此三色各有神化之功,能制水银之力。

如得此妙,即不失其仙道焉。

其次硫黄,亦是中仙之道。

用者使其相类为表裹,为臣佐,为炁力,得之者即为中仙,不解用之,即为死士也。

硫黄有大毒,一种名硫黄,乃凡常硫黄也。

  我仙家硫黄,能殊别,如大用,如三台之臣,亦能有出世之路,亦能化五金之功,亦有独行一门,救贫之法。

经云:炼如金色,可以点输石成金,不虚。

如大用者,助成仙人神丹胎,无不用之。

用即须无鬼焰。

曾青同本类一色,独有神化之功,引水银之炁,流散百脉。

若独行一门,能化五金为世宝。

用化为液,五金见之,无不变改。

  水银一门,仙丹白朱砂宝,是天生芽。

本从水银中生,精神不变,成白朱砂者,始名天生芽。

得此芽,水银无不伏化。

今道士无天生芽,何不借炁而成白丹砂,即同其大造化。

上古仙士立言大造化者,以天地为炉,四时为炭。

若纯妙用,亦同大造化,不在远取其则焉。

然三一相须,其居不同,其致一也。

若种类不同,用意参差,分两有异,即如何解摘,唯我神化秘术,信心所从。

  配合神丹宫相类门第十四

  三魂,水银灵魄,成三品神仙之丹。

从三一起,分别道元,为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三才,三丹相类,神符白雪,九转金掖,从九至九,液之不断,不断是有炁之名。

积炁成功,为上清三宫。

一名紫霞宫,二名天皇琼宫,三名紫宸官。

天一宫合神丹,其三品丹,都在一门。

药中三物共成,入天一宫也。

天一宫是天皇琼宫之别名也。

若修神符上丹,从紫霞宫起首,从黄至紫,不夺旧色者,不可载其名。

天一宫最大。

  三宫,三清之境,从虚无紫霞宫天皇前,一切,大圣悉皆归集。

世人若得此真仙之门,不杂亦同天地大造化也。

大道者,天地也。

凡水银如得曾青,以火试伏,而於鼎中,其灵变光芒,火烧不烬,变成仙丹,以应上仙天宫真神丹也。

号明皇元君,从玉晨君化成,其名因白雪而成道焉。

按《本行经》中载元始五老,太上之尊也。

其丹上关天宫诸仙圣智,下在人身中而伏藏,上下知之,可名成大道矣。

  配合胎宫雌雄相类门第十五

  胎中配丹,以硫黄、水银相类。

四神,以雄黄、朱砂、空青相类,铅锡金铜相类。

杂诸丹药,合以矾石,并草药相类,黄丹、硝石相类。

金合木,水合火,炁合风,阴合阳,并相类成品,以炁合道焉。

凡所置杂丹方药,并无出世之功,暂有治疾之能。

若将此矾石杂类,染我神仙之卫,水银为丹者,虽尔暂住,终久还去。

  且水银性自滑净,不染诸尘垢,道士岂不相类求象,以合圣道焉。

假如铅属北方,子,水位,炁之质也。

为含银胎,其银胎为黄花,如木中含火,禀类相求,而配其炁铅也。

白者金精,炁者水基。

水银内含火熙,象木中含火,水刑火,为卯合寅为火,曰重阳,火在其中伏藏。

所以道经云:知白守炁。

炁者,北方之位,铅精所居为雄,雄者为铅中含银也。

雄配雌,雌者水银,体性含阳也。

雌雄相须,阴阳相合,为药初门,为化成白掖,伏汞而死。

  《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其道。

五行水为初,一能生成万物。

.道士岂不知神化之术,在其中也。

雄是铅中银,能化水中银为白液。

白液者,从雄以雌而化。

此其仙丹,上元玄教一品,号名神符丹字,出《五符经》中。

其次用曾青、空青、雄黄、雌黄、毗黄、硫黄、硝石、炮砂、戎盥、铅华,铅华是铅中银精别名,已上等药,助成上道,亦须当用之,日相类同体。

即合於易象,不得失错。

若临炉定火,三才具全,天道共成,更无不利也。

  若言三品上丹,并不用硝炮、矾石等之类。

若《港通诀》五金制度,在世利之门,即须用矾石,相类制引,使其通利,助佐其门,不用不成。

如为小丹,治玲热之疾者,世人皆错用诸矾石,共制於水银,以助佐成丹者。

世人不识相类,浪取其根,纵服得病暂除,不知元是患人有命,非干丹事,必取无端。

何也。

人五藏不纳诸矾。

  又说按诸草药方书,多载用白矾之类,火化为生熟元,不易矾性。

如生水银死了,岂兔离水银之性乎。

熟饭岂兔生米之性乎。

只为用时较生,生即性急,使即疾速,熟即和同,使即迟慢。

迟疾两炁终始,元是一般。

如人自少至老,元是一性,不可改易也。

唯我神丹三品,用炁相和,以炁相类,不失五行,配合两性,不遗水火之法,象其颜色,未越束西,相类成形,不离南北。

受炁行令周回,不出於八卦,役使筋骨,不过於曾青。

配合阴阳之精,变化不出於铅金白液,伏藏不过於水火,得志不过於水基。

隐形为神,硫黄第一。

毗黄一物,天一独行,雄雌硝炮,转白入黄,转黄入紫,相类品物,不出神丹。

杂错施行,大误其道。

  配合口神丹伏炼相类门第十六

  第一神丹神符,上品之丹。

其丹以炁相合,而成大丹,名日天镜。

铅中黄华为银,含在铅中,名黄华,盖其华池。

华池是水基,水基名曰雌,即银,是西方太白星宫,号庚辛少女,雌也。

铅精元炁为精华,名曰雄前者,十名雄铅黄华。

精炁能化水银,是以铅精炁为之中男,北方。

与兑西方雄铅也,作华池。

盖与金少女相合,为雌雄华池。

水银脱胎化白液,液正元为一炁者,水之基,水位在北方子位。

  第二白雪,白雪乃从汞,为妮女之用,中还白雪配类,合道元本,众成一炁,别名号日特行丹。

何为众味,可得所扶,助成其炁。

造之甚易,得之甚难,何也。

由助佐臣第一曾青,乃天一木精也。

黄芽铅精,白液金精、秋石等,出阳入阴,禀天地之炁,通大道之正元。

一造永了,更无二功。

亦名金砂之丹,日月递加,硫黄为芽,青腰为使,调成金砂,周遭一雨,名出云霞。

相类得之,服而不死。

  三丹相类,各禀其炁。

神符应春夏,白雪应三秋,九转应三冬,春夏属阳,阳者雄也。

铅黄芽神符也。

秋冬属阴,阴者雌也。

丹砂白汞,姥女白雪,白雪者丹阳也。

九转应三冬,何也。

神符应春夏,天色清明,发一年之号令,感万象而生成,应蠢动而受命,合四时,应八节,此亦上仙之丹,号曰神符。

其次白雪,三秋之首,凭寒露而成霜,积阴炁而为雪,从煞止煞,百草烬於灰尘,蠢动伏於地炁,号神化无穷特行之丹,服之永不死,造之永留根,不可思量。

  第三九转,九转神符,亦名金液丹相类九九之数。

初九用九转,相类九九之数。

初九用硫黄,硫黄是太阳。

以阳成阴,名曰纯乾。

纯乾成大造化炁,号九转。

九转合五行三才,得此丹象束方木,木王正纯乾。

十二月半,得正月节,解冻之春首,即神符为上功,九转为次功,白雪为武功,神符为文功,经天地以春为上也,神符功最大。

  凡神仙之卫,不过三丹。

三丹三皇所造,其丹杂法,科有万数,不得品类相配,不在载於仙录之中。

九转使者用黄神胶,白雪使者用天一黄芽,同黄神胶为一房,神符使者用铅黄芽。

三品上丹,使用各别,造丹日不得错,其仙教即恐相类不同也。

而不涉入,自大谬也。

  配合传熙相类门第十七

  硝石、炮砂、雄黄、雌黄,此四者相类用炁,同於一般造伏,制水银成丹之化,有感炁之法,刊在要门。

分数有功,即天生类别。

其如雄黄类水银成金之炁,亦辅金之苗,亦成金之色。

其中用曾青为使,即是雄黄之类,同成炁也。

雌黄为阴,辅佐空青。

即是空青为使,亦同水银也。

硝石为臣,辅佐雄雌水银,如关闭门牖不走失也。

类同一家之人,亦同一国之君臣,无四夷诸杂之类,以破三才也。

凡制丹及黄白卫,不可过此四般为类也。

炮砂与五金,亦须借炁用之。

用须知其多少。

若不相类,则事不成。

凡万物皆然,非论至药。

修炼之门,取类同即合。

除此四味,别有横入者,是非多端,未可闻命。

  配合波斯铅精相类门第十八十六门

  波斯铅不损三才,为五符天镜,成我大丹,为黄芽,是毕天之上法。

波斯铅是白虎庚辛金铅,号西国黄芽。

嘉州铅以水银同於猛火中,炼成金色为黄芽,名破三才分金公二字,亦名坏性,纵成黄芽,号日中天之次法,法无三才也。

波斯铅如着水银,於猛火中炼如金色。

若未至金色,须百炼取金色,然后堪点化。

采黄华为芽用之,点输石及雄雌黄、空青等,成黄金为世宝,亦名毕天之法。

嘉州铅与硫黄,同炼水银成粉,将炼水银,成太一含化丹,亦名中天之法。

嘉州铅入硫黄,微微同销成汁,兼用大功力,水煮之,以盛器成水银,煮经一百日,其水银亦成丹用,亦成白银用之。

嘉州铅为华池,煮一切水银成质,号名真铅金公华池水。

波斯铅入水银,同於猛火中,炼取六两黄华,於熟丹砂,是阳药木精,柜中养一百日,修炼擎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服一粒,律下,益心神,明目炁髭发。

不经二百日,白发再炁,是小功之法,知神仙之道不虚矣。

嘉州铅及杂州土,炼成为粉,烧成黄丹,亦成蜜陀僧,亦成胡粉。

作柜子伏丹药,堪为利用之门。

嘉州铅能成炁银,亦能成铜器,亦能抽铜晕成银。

波斯铅不用,入水银空炼一伏时,取黄华以制水银,无不伏者。

并空炼一伏时,取黄华将制水银成砂子。

若入火伏得住,亦名中丹。

若大药,即不用诸铅。

  歌日:大药不用铅,用铅即须会。

会即三才全,不会坏物碎。

黄华皆凭铅,铅中有变改。

天地自全功,功成铅须退。

至药无二三,因铅始得会。

会本从心生,生须铅华在。

变法任铅情,不道不成盖。

盖是天镜也。

  铅黄丹,世人亦将为黄芽铅。

胡粉,世人亦将为黄芽铅。

令伏火作器,受水银,亦号白金黄芽。

嘉州铅一斤百,炼成一两,白如雪。

下硫黄一两,用水飞水银一两,禹余粮、孔公孽各一两,先销成汁。

然后下水银,次下硫黄,次下孔公孽、禹粮等,以竹枝子余搅之。

总待相容受出之,入磁盆中,细研成一段紫粉。

又入坩埚中,密固济烧百日,用火不下一斤。

烧毕,出之细研成粉,绢袋盛,悬入地坑中,三日出之。

於磁合中盛饭,上蒸两遍,以人乳汁,和为梧桐子大,空心服一丸。

初日用酒下,增至十丸,即止,后并用津下。

服经百日,益人颜色,炁髭发,亦可以休粮,此是道门次中之药,即无出世之路。

何也。

此绿非类无质之物,然且要知铅中,有不思议无量之功,与仙道抗行。

若要休粮服食,治风病,即可无长生出世之大功矣。

  波斯铅华池,能与曾青成合,五金相变易世宝,独行为一使。

所用方法,在秘要诀中。

但铅有华池,能煮炼五金,伏火如能解,感炁相类,用药分数,不失其理,於华池中有,毕天大造化之功力。

  道士切须在意,参详上件铅功,有十六门之法,齐天地之道,解修炼者为仙人矣。

及有世财,并出此铅中,兼有变形容作处子之力,长生久视之功,毕天地之门,皆出於此也。

但得其真诀,无不定矣。

今略而记述之。

  傍通气法相类门第十九

  夫傍通气,用伏三黄八石事要,不夺元色,各令伏火。

伏火勿令销灼者,皆因傍通用炁,从炁归真性,共本质不殊,号名伏火三黄。

凡伏此药之法,如日月交蚀,虽暂昏暗,终久还明,却归元体。

凡伏三黄之法,亦须假硝石之力。

硝石自名秋石。

何名秋石,道士学飞炼,且须二知来处。

  其秋石者,三黄,属春太阳王炁,杀於秋,故硝石能制阳药。

若伏炼三黄,不用硝石伏之,阳毒无由去矣。

其三黄八石,并属火,是纯阳之炁,生三黄亦同水银性,但有水银伏火成银乾,得不失水银之体。

其三黄八石,一种是阳炁所生,岂知各有变易乎。

但伏得二黄八石,不夺元体本性者,其功不可量也,此则全赖秋石之功也。

故知秋石,是阳药之主,用药得其妙理,亦如圣主得贤臣佐助之,秋石如贤臣也。

  用伏硝石之法,先得白朱砂石,以火水化为粉,将伏秋石。

秋石元自生於寒地之熙,积冰霜而成白朱砂,亦是积万岁凝冰土,而结白石床。

白石床始生朱砂,其硝石相类合炁,故傍通用之,能伏水银、朱砂,二性都不走。

故知秋石是·元类不错,用伏三黄八石,被至阴伏制得住,不夺真容者。

盖由此二药至性也。

其次用硫黄对秋石,其硫黄元出於硝石,自带白色。

虽硫黄未伏火,假以硝石,傍通炁用之,壮秋石、硝石之力也。

  配合同熙别名相类门第二十

  假如波斯铅,本出西方庚辛金,铅裹有金,金华象西方庚辛金,铅质象北方壬癸水,可知自古仙士,认金华为黄芽。

不知铅中采者,象炁同类而用之,一物之中,便有金水相生之象。

象者,形质之谓也。

  阴君师帛和君,解日:玄元上教,出自流沙,为配名配铅。

束方是汉国铅,汉国铅虽有华轻,不得纯体,不同西国流沙铅。

太上因度流沙,认其真铅。

得流沙铅为三品丹金,上仙第一真铅也。

元教玄胎之化,号名流沙铅,此波斯铅是也。

其配铅中华,如人身中有才有艺,皆是内怀,不显其外。

  所以按《灵宝五符经》一不.还丹之士,抱其清流,子能得之,真人可求。

若用铅不损三才,即为毕天之上药。

若损三才,即铅须采华。

若采华,即铅无气力。

虽即不离铅中取,其铅必不得真,便不堪为臣佐也。

何为铅力不备,阙其元气,真性不全也。

凡三才若全,是毕天之上法。

如采其铅华,是中天之次法。

若以匡佐用之,是中天之下法。

此三者都出在铅中一十六门用之。

若拟用之,须明其大道元始之教,分明不错,即三丹成法,上应三一宫。

三宫者,三清也。

太清、上清、玉清,合一一兀始天一宫。

  三丹须备三方,铅、水银、硫黄之真性。

曾青又独为一使,象束方之真性。

束方春上首也,春生万物,无物不利到,即万物尽感春生成,曾青是也。

能合铅,合水银,合硫黄,乃知一合三才,三才合五行,曾青是铅丹之使,水银之筋骨。

如木中含火,能令铅、水银、硫黄为黄神胶,共为臣佐之炁力不虚。

若修丹不识三才之理,浪用五金八石,虽得成丹铅,服之五粒,使髭发,十日内变白成炁,颜如处子。

虽即如户此,元无出世延年之功,算穷即死。

若三才得全,须备相类成丹,即服之,身便永在,寿与天地齐毕。

  所以自天地始分以,只知有青腰使者,后人都不知用元教之化,不解采四时之炁,不解禀春夏秋冬为黄芽,既不能出世,亦无小小造化之门。

亦不解借五行四炁,假炉火以铅炁为华池。

盖铅骨为黄芽,铅粉为臣佐,铅水为华池,铅质为五金之器,此铅功合五行,入一十六用之,用即各别,别中有至宝。

  其铅属右将军,亦云女子性,又云阴,并属右,主阴煞阳,阳主左,左为男子,亦生三黄八石,性终被阴煞,象男子遗精於妇人之腹,不二也。

故阳死於阴者,明矣。

世人故合惜精保命,至药之理在此矣。

但三黄之性,须得阴杀,即伏之不走,亦不失元色者。

何也,为阳伏於阴故也。

世人不见日中有阴精,如人有妻,出入有常准矣。

是男子思妇人不去也。

是阳被阴煞,阳建即交阴杀也。

月中有阳精,如女人得婿之眷,为得阳之精炁所食,好杀阳精,而不相离也。

此是阴阳相感,男女交合,眷恋和畅,而成大道也。

日犹男,外阳而内阴。

月犹女,外阴而内阳。

二炁相感也。

三十日一交媾,而各相采其精华之炁,生育子孙万物也。

  《易》日:阴阳之义配日月。

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又曰: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凡大丹亦呼为日月。

丹歌曰:圣人夺得造化意,手搏日月安炉裹。

微微腾倒天地精,钻簇阴阳走神鬼。

日魂月魄若个识,识者便是神仙子。

修之饵之千日斯,身已无阴那得死。

  是知三黄,能得阴杀而成药焉。

如人怀孕十月而生,岂不是从阴腹伏养而成体也。

阳无阴不生,阴无阳不育,日无月不曜,月无日不明,终是历数。

阳毕死於阴者,感'上将军处右之力,上者右也。

主煞伏。

男子脉左行,女子脉右转,乃知水银性虽含阳炁,未兔於太阴之体。

铅虽处壬子之位,不那内含金华之质,金水相类,得火成象矣。

水银是太阴之精,为内怀朱砂之体。

其朱砂元从阴宫变化,而居离位,与铅同宗,生於金华池,本乃一也。

华盖者,象天盖万物,虽密云不雨,然阴炁成雾露之炁,亦可润泽於万物。

铅华盖能覆育也。

白虎金鼎黄芽也,感气相类也。

  凡龙是云之魂魄,云是雨之华盖。

雨水象铅水,於金堤防也。

虎是风之魂魄,风是雨之使者,各执一元元知,是炁法象於世界,囚死休废生王,只在其中。

万物生成,亦在其所。

  故知从上古仙士。

存我玄元大造化之景,修炼三丹,计穷百液,成其至理,出於三元,变易载於天地,攀援引证,采摘名文,览自古之仙书,见神仙之妙理,合我玄元一教,儒释悉在其中。

齐通法象,起於庚辛,德号生於甲乙,根本伏於壬癸,得失不过丙丁,四象立天,八卦立地,三丹真理相须,类在於二十章中。

传而行之,审用勿错,名流大要,万载无歌。

  

  凡修至药,古之忌讳,扶其鬼魅邪魔,亦须取相类物,而成利器,常置炉边,日移一方,名大要宝金之器,为用其器,取鬼缤铁,出白为刀,可长一尺二寸,下至五寸亦得。

如无此铁,纯钢亦得。

其次铜刀,亦须有雌雄之龙虎者,始得有灵。

切须人未曾用者,用者即不堪近炉。

凡以器制炁,须假雄雌之物而制之,诸器不入也。

且水银与铅,自禀雄雌之类,以合成其炁者。

假龙虎之质,相卫而行,龙虎是大道之质,所以邪魔鬼魅不敢近其炉鼎。

此刀若不烧药时,长在头边,一年一度出之,以香水沐浴,磨洗供养。

烧药即出巡行炉,则诸恶鬼魅远而畏之。

然亦知大道以器制炁,缘我玄元上真三丹,从金炁而成,还丹须得金利器以制之,助成其道焉。

相类品物,合成雌雄,铅汞二名,龙虎双得,坎离不离,相类一物,无不成焉。

通灵大道,秘要玉真诀中,道士用心,岂不见矣。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