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内书

玉清内书 #

  经名:玉清内书。

撰人不详,出於唐代。

内容与《通幽诀》、《红锯入黑锯诀》、《还丹肘徒诀》等书类同。

《通志·艺文略》着录此书二卷,今残存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玉清内书 #

  (前阙) #

  元君诀曰:黄芽者,五行甲子是也。

甲属木,木是阳之父母。

母属北方之气,冬至后一阳生冲,其曰一阳生,萌芽受气於母,故名甲。

甲依於土,吐甲以生芽。

芽依於母,母曰坤,即是癸之黄芽,六甲之位,囚死休废,同其一甲,在癸而绝位。

立五谷五果草木花卉,长养万类,胎卵药物人民,皆从黄芽所生,阳气氤氲运动,地为胎,息为气,万物以春夏发泄为黄芽,秋冬收敛同成熟。

各归其色,反本味,不改旧容尽,名曰还丹之义,反本也。

夫人改常即死,物改色即坏。

乃知一物经火运动,阳气般载,不改旧容,与天地同造化,还丹受气反本也。

阳气照耀,凝结自然之道,故曰黄芽。

世人莫知天地三光,清浊初分,人民万物,皆从黄芽所长,不越五行而生。

黄芽者,萌芽伸屈始初也。

因阳而结,因阴而生,阴阳交接,当受气之时,初为混沌,清浊分后,始有黄芽。

在甲曰黄,在句曰萌,在伸曰芽,名曰黄芽,乃元和之气,不离五行。

五行,水火金木土。

水润下,火炎上,金从革,木曲直,土稼穑。

  诀曰:天地大道,万物久长,元和之气,长生者莫过於日月星辰。

阴阳五行,昼夜依土而生,终归於土,随四时更变,然有限期。

亦是自然之道。

假今松脂含受太阳气,一千年化狭苓,照耀复一千年为狭神,更一千年为琥珀,更一千年为水晶,皆是日月之华气,照耀成精。

假令蟾蜍弄月,蚌蛤有珠,并是采弄含受太阳月华之气,成胎为珠。

是月之阴魄所结,二味并堪服食,偏治肺气、惊邪、健忘。

以木蜜为丸,麻子大,食后津液下三丸。

蚌蛤亦能制汞。

夫人内修道德,元和之气冲融,修养合道,结精为珠,自然长生。

珠居於赤水之中,赤水者血也。

假令禽兽蝼蚁,解蛰伏藏者,皆得元和之气,所托存生,非关父母教令而得之。

悟怡悟怡,自固其志,音声相和,物类相感,有无相贯,阴阳相抱而全其道,二气和合,有无相制,无有相成,成其道也。

河车者,五金之主,亦是北方之位。

水能渡车,般载万物,输环不住,是阳居阴位,阴含阳精,金汞相得,故曰河车。

是元和之祖,立天地,调阴阳,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受气曰命,最灵曰人。

福莫大於生,祸莫大於死。

既恶其死,复欲其生,是体大道也。

且余所注,类异诸家,义合正经,理归大道。

论卦象则火候为先,释药物则阴阳为正。

参者杂也,水土金三物同为一家,如符若契,契其一理,故曰参同。

  诀曰:万物非日月不生,金水非火土不成。

金水即变化之元,火土乃阴阳之道。

天地混沌之时,天地默默,虽未变化之初,终为万物之根。

金白水炁,相会气中,状如鸡子。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犬戎以火镜乘艾化之,须臾即生,象还丹阴阳。

今大唐国内时时有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若用凡水银为丹者,妄人也。

言朱砂未得理能驻貌者,不知道也。

即去真日远矣。

或曰:用凡铅为水银者,而为之元灵。

盖不悟水银真铅之正体,唯赞凡铅之功效,不说水银之精妙,必以二事而成。

何得不兼,而美之乎。

若用凡铅为药,即去道乖远。

若安水银为金丹,即不是真法。

若悟正法,须悟水铅火铅为主。

但得铅本气,遇五而成丹,不遗本也。

若悟元化一施,妙用元极。

若以外物为情,则性不可合。

以水银代汞,则铅不可亲,情性不可依,三宫其何固乎。

铅不可亲,八石岂能妙矣。

金重如本初,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汞不失斤两,是日与金本重。

我命在铅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铅汞本一体,元二也。

故曰天铅莫坏我铅,令我命全。

莫破我车,载我还家。

铅者,砂中自生曰铅。

车者,砂中抽出之液曰车。

金得火运动曰还丹,金精黄牙制水不流溢。

金精之力,玄水也。

金精黄牙,同名自生铅也。

水者,是砂中抽出之液也。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

用铅者,朱砂自有铅相制。

不用铅者,世银之母凡铅也。

铅若不真,其汞难亲。

铅若是真,不失家臣。

铅若不真,凡铅也。

铅若是真,朱铅也。

宁修铅中金,是丹砂中自生者曰金。

不修金中宝,是水银也。

圣人明喻,以示后学。

鼎鼎是何鼎,用丹砂本土为鼎也。

药药是何药,用丹砂中自然流出汞是药也。

  辩男女三一说黑白大易参同

  火铅是丹砂,被日月运动,自生出汞,为火铅也。

水银,汞之异名,是丹砂阳气未足,抽出为水银。

水银在丹砂中,舍甲精气足,回然自生曰男。

男女相配,阴阳自然,其情更元异类。

金丹本乎一物,而元二物。

入阳气运动,故名三一之道。

白者金精,黑者水基,归一元二。

圣人托喻於《周易》爻象,运动成丹。

制伏皆由父母,运动岂越五行。

顺其阴阳,不失其时。

逆而用之,即魂魄丧亡,如日月交蚀失位,不相宾伏。

圣人秘惜,不能正论,多有隐秘之言。

从此经诀差互,多作不成。

金鼎之诀,宜慎守之。

胡药合和,固不然矣。

天道难泄,或隐玄象,或托附阴阳,潜说人问,言微妙理,群惑自迷。

暨乎羲皇已来,好道求长生者甚众,遇而得之者寡矣,担率留臆而不鉴乎。

不求师授口诀,只按古文立喻,求出世之方,虚自勤劳名山五岳,深谷幽溪,朽败腐儒,自古迄今,不死者未见得之。

食五谷,纵六情,生人在阳,而鬼在阴。

阳耀阴藏,更相朦昧。

复不能驱使鬼神,策役阴阳,未得出世之方例,皆而死归汨没於世。

寒举绵裘而内暖,热即单衣而饮水。

生於阴阳之界,五行所管,况食土所生之物,死归於土,返本也。

若不遇日月之华气,运转精液,三一还丹,焉能度行尸比肩。

若坠石投川,而不能返,沦段而化,亦可嗟乎。

若遇内外金丹,饵之,运形躯,驻貌异常,然可出阴阳之界,五行不管,死籍不录,鬼神侍卫。

  诀曰:道有仙传秘录丹经《龙虎》、《上清》、《五金相类》、《周易参同契》歌诀。

古人之意,至於前圣后圣,并得此道。

今之世人,迷愚不‘悟,为是修行得道之人,次遇之不显名,得者隐之不一。

先后指诀,密术秘录,歌诀爻象,皆露枝条苗裔,不肯具载而指径门。

自古迄今,遇者皆烦师受口诀,而身之有分,即非学矣。

传得肘后方者,密心自秘,天道不可转露,泄之养虎自啮。

付不道之人,殃罚七代,谪身为下鬼。

世人知之有数,非有分而遇之传授,并须探迹。

内行不二有分者,乃可虔志誓言,启百灵,对日月星辰,分符受券,方可传之。

修行不二,至药元双,天人合道,理契自然,不可仓卒,渔猎而得之。

遇师悟者,一言大药只有一门,而有三物,水土金,非世闲水土金凡物也。

得之魂魄所归,但行不二之心,道师必当自至金砂内外丹得门,饵之不死,与天地齐毕,叔长生肘后方,以示后学不悟者矣。

  右造鼎入金,及直符用卦刻漏,不载於此o

  金丹服食变化五金制汞

  诀曰:金丹守运十五日,金性死,一两点汞一斤,成白道。

守运三十日,堪服,可二两。

守运四十五日,或九十日,或经四时足,半两点汞一斤,为白道,服食可一两半。

守运二年,一分点汞一斤,为白道,服食可三分。

守运三年,大元之气足,刀圭制汞一斤,为白道,服食可一分。

守运五年,刀圭点铁及汞五金诸色瓦砾等各一斤,并随本色各成宝,服食可一铢,长生住世。

非止於人,鸡犬禽畜与服不死。

金重二十四铢为一两,刀圭一分也。

  诀曰:随其守运上下,日月年岁,用药多少,制汞斤两为金银,复将转点铜输石为大银。

每斤用药银二两。

其汞银但守运一年,用三两制汞一斤,为白道。

还将守运至二年,用二两制汞一斤。

守运三年,用一两制汞一斤,为白道。

还将守运至一年、二年、三年,依法分两制汞为白道。

还将守运,转为药将头制头,种类不绝。

是金丹元化一施,子母妙用元极。

欲得神通变化,须用本土为鼎,及火候并依潜伏,周而复始,可为世珍仙禄也。

  诀曰:但取本色天铅,与世水银,分两停止,可配合至一斤。

入匮讫,用本色为外鼎,固济,作炉圈埋灰中,向上,灰可厚五寸,长上头运用火。

初五两,一伏时加至半斤,一伏时加至十三两,一伏时又加至一斤。

只依此斤两,昼夜都至三十日,取二两,点汞一斤为白道。

其银二两,还将转点铜一斤,为大银。

  诀曰:其汞还将入匮守运。但作卫诀,用火斤两,昼夜日数,还将制汞,子母相随,永元断绝。

  诀曰:若将点铁五金诸石了者,并用得成珍。

何也,绿是将头制头,不是本受元气之药。

况不得本父母,为气神通有异,只化得下术为白道。

服即不在议限,绿有毒也。

  作外鼎制汞法 #

  诀曰:若急速用药,取本土捻为鼎子外鼎,固济如法。

深浅还依前法,入金鼎固济讫。

还埋灰中,上头用火。

初五两,一伏时加七两,一伏时加十二两,一伏时加至一斤,复八伏时。

即於鼎四面,用武火逼通赤,半日许,开取之,一两点汞一斤。

其药换鼎子,还用火一斤,昼夜至一年,即半两点汞一斤,为白道。

  诀曰:复换鼎,用火一斤,守二年,一分半点汞一斤,为白道。

复换鼎,守至三年,一分点汞一斤。

其鼎得逐年换,制化与上同,依年月用药,分两点化,并成珍。

服食即不可,为不得元气,直符刻漏守运也。

  诀曰:制汞用药之时,但取汞,用药和研,便投於锅子中。

还以些些药盖之,上以甍器盖,四面湿纸缠,却坐於虚灰中。

以火约半斤,遥逼一盘饭久,渐加火,半日已来,烧通赤。

须臾结硬作团,伏火,取鼓之始,镕成质为宝。

  诀曰:大丹守运三年,气足取之,以木蜜为丸,麻子大,依分两逐年服食。

取生成捧药,跪坐,向日念:天真饵之。

其丹系一两於左臂,后出入往来,奏表上书,登· 坛拜谒,人皆钦仰。

或有不意之心,向人者自散。

入山及旷野,昼夜逢恶兽鬼魅恶人,皆自伏藏,不敢为害。

系於战敌之处,周匝侍护五百人,不遭箭矢锋刃所伤。

若所行之处,土地灵祇侍卫。

若有药书符录,作法尸解,召集五岳天仙,龙神万灵,立至驱策自由。

世人有疾病,将丹书字,吞之立愈。

  金鼎铭 #

  后土金鼎,生死长七。

神室明三,圆五深二。

混沌徘徊,天地四星。

阴阳两头,象如鸡子。

形容莫差,黄白在裹。

厚薄须匀,六一固济。

好守午门,参同自契。

  诀曰:造鼎及入金诀,但取所生朱砂下土,或如黄蜡腻,或青黑色,取一二合研淘,有石砂子,或如油麻粒大小不等,或黄黑色者,研破有朱砂者,此土力大。

梼筛讫,但以和作泥,熟为妙,便固作鼎,形如鸡子,长七寸,圆五寸,趁润截两断,造丸所曝乾,镞中心各阔三寸,渐渐底尖,各深二寸。

神室明裹与外,并如鸡子形。

两扇唇口,并圾作雌雄,不得参差,将金水安在器中,但分两停,不勒斤两数入。

讫如法固济,任意临时泥炉安置,用直符,长去鼎子底一寸。

盖覆运动。

常以草灰掩蔽坚埋,直符用事,并依六候历。

  用火直符六候进退诀

  第一月一日初候,发火一两,三十时。

至二日半,加二两,至六十时。

第六日第二候,初三两,三十时。

加至四两,满六十时。

第十一日第三候,初五两,三十时。

加至六两,六十时。

第十六日第四候。

初还用六两,三十时。

退至五两,六十时。

第二十一日第五候,退用四两,三十时。

复退至三两,六十时。

第二十六日第六候,退用二两,三十时。

复退一两,六十时。

  右六候直符爻象生进退一月法例,周而复始。

  第二月初候,二两,三十时。

加至三两。

以次每遇换鼎入月头初候,加至一两用事。

至九个月初候,用九两。

是从一至九,金虎吐精,三十时。

加至十两,六十时。

以次直符合进合退,但依法刻漏,分明用火。

火盛之时,象四月大王,极阳用事,进退港伏,阴阳刑刻,过换鼎,即土王金乡,三物俱丧,是金土本气相感也。

直符合退之时,象五月阴气用事,一阴生上九,亢龙有悔,直符运动,至九鼎。

是第九月后初候,常九两,三十时。

加一两,六十时。

至第三候终,用十四两,阳极。

第五候阴生,却退十二两,三十时。

复退至十一两。

至第六候退守十两,三十时。

复退至九两,六十时足。

第十月后,不论年月,常如取九月初候,还甩九两,三十时。

加一两,六十时。

至第三候,用十四两,退至六候九两,六十时足。

以次序直符加喊,刻漏分明,周而复始,昼夜运动,九杷而毕法。

  诀曰:从第一月初候发火,用二十四铢火,为一爻生也。

象计二十四气。

守至二日半,加一爻,至五日为一候也。

以次用火加爻,每月有六候。

常至第三候六十时下,与第四候三十时上,并用武火处也。

其火斤两进退昼夜,即须别添熟炭。

常应露火面,则候为本斤两数也。

其直符九个月半,毕后即须常取第九月火候爻象法则,进退斤两为定,不论年月也。

  复诀曰:惟火候最难,巡历名山,上格有共论之,皆有所悟。惟土惟火,世之不传。余之肘后,真诀其源。

  直符更漏进退图

  诀曰:直符合加喊时节,须取刻漏,分明合进退,依法用之,更漏合加喊定时,候盈缩有径门而已。

但取昼夜长短,刻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

从子时初,於水滴看日,照至丑时,合用多少水。

但作桶子,高三尺,内圆阔一尺,近底棱边钻一小孔子,内乌翅翎管紧安其中,蜡塞四面,即盛水令满、任於滴下,尽即却投在内,任滴,看至一辰位,合用水几桶子,即知诸时用水桶数。

昼夜分十二辰位,约定桶子多少,与秤之更漏元别。

如滴水有多有少,即昼夜长短,但用意消息,万不失一。

  用火进退直符火记正历

  一月火候诀六+时是五日也

  第一初候,一爻三十时,加至二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三爻三十时,加至四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五爻三十时,加至六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六爻三十时,退用五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四爻三十时,复退至二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二爻三十时,复退至一爻六十时。

  二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二爻三十时,加至三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四爻三十时,加至五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六爻三十时,加至七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七爻三十时,退至六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五爻三十时,退至四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三爻三十时,复退至二爻六十时。

  三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三爻三十时,加至四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五爻三十时,加至六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七爻三十时,加至八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八爻三十时,退至七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至六爻三十时,复退至五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四爻三十时,复退至三爻六十时。

  四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四爻三十时,加至五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六爻三十时,加至七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八爻三十时,加至九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九爻三十时,退用八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七爻三十时,复退至六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五爻三十时,复退至四爻六十时。

  五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五爻三十时,加至六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七爻三十时,加至八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九爻三十时,加至十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十爻三十时,退用九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八爻三十时。

复退至七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

退用六爻三十时,复退至五爻六十时。

  六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六爻三十时,加至七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八爻三十时。

加至九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十爻三十时,加至十一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十一爻三十时,退至十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九爻三十时,复退至八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七爻三十时,复退至六爻六十时。

  七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七爻三十时,加至八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九爻三十时,加至十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十一爻三十时,加至十二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十二爻三十时,退至十一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十爻三十时,复退至九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八爻三十时。

复退至七爻六十时。

  八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八爻三十时,加至九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十爻三十时,加至十一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十二爻三十时,加至十三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十三爻三十时,退至十二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十一爻三十时。

复退至十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退用九爻三十时,复退至八爻六十时。

  九月火候诀 #

  第一初候,九爻三十时,加至十爻六十时。

第二初候,十一爻三十时,加至十二爻六十时。

第三初候,十三爻三十时,加至十四爻六十时。

第四初候,还用十四爻三十时,退至十三爻六十时。

第五初候,退用十二爻三十时,复退至十一爻六十时。

第六初候,十爻三十时,复退至九爻六十时。

  元君潜运手镜诀

  诀曰:天地二气相感,日月迭照,成自然还丹。

上界仙官,守护收采。

非俗士之所遇,皆仙人则而取之。

三皇以敬至道修生,以直符运动三年,象自然之气运,火候依节,符乾坤坎离,运动火候斤两,须得真经师受口诀。

凡言不载,若不从师受参差,药物交杂,终元得理。

圣人观天符之门守一,但得本父母相制,必成大丹。

则阴阳变化之道,神通自在,返归其色。

  诀曰:直符法喻,假令十,一月建子,阳气始生法象,夏至前一日夜鸡呜时一阴生,阴气用事,是天地阴阳进退,一年十二月,生成用事也。

故月有六候直符,生成潜伏,五行出没,交会形刻,并在内申。

故云火木前十五日,白月三候,极阳用事。

证后阳退阴生,九六阴水也,后十五日,黑月三候,极阴用事。

周而复始,故七八九六道自合,三十终金水。

本喻立月候昼夜,用火港伏,象一年阴阳节候,用直符昼夜,此是天地枢机在乎手,名曰出世之方,神通变化,玄之又玄。

但发火之时,便是十一月,受阳用事也。

  诀曰:第一鼎第一月初候,火一爻生,直符象十一月建子,阳气用事。

初九,潜龙勿用。

一爻生昼夜,二日半三十时。

加至二爻,至五日一候六十时,巡十一日一辰。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五周各六十时,为一候。

初候五日,惊垫震来受符,运至上弦八日,金性低昂半受死,守至十五日为一气,金性全灭。

二十日,萌者不生,阳伸阴屈,水不动,刚柔相使,自然丹耳。

二十一日,巽来受符,金水性己灭竭亡,二精呼吸,吞饮同死。

震巽二木渐顺,汞虽得乾,未是大丹。

三十日,道穷返归乎坤元,受符成丹,三物同没於土。

四十五日,为一节,一节相呕相通运至。

六十日,卯当夹锺,夹到卯门,榆荚坠落,还归其根。

二月,榆死魁刚卯,刑德相负,昼夜始分,故云榆荚丹。

  诀曰:日有三照,月有三移。

日月合气,故万物三变而至极,经四时自然之道。

月有三百六十时,时计象一年十二月,得四千三百二十时,一时当一年,计四千三百二十年,象自然之还丹,阴阳交媾,寒暑而成象。

  诀曰:港伏阳伸阴屈,余并依节候卦象,直符气候,法是九鼎。九鼎九个月。

  诀曰:九鼎各须三分者,每鼎各守三十日,受气二百七十日足,阴阳俱盛,十月土王而生,故云子母脱胎,世人莫知之矣。

水火相克。

互相制伏,更为父母,不越五行,藏伏成形,守运一千日,大元气足,性归北方癸水,黑色,始得名曰大还丹也。

  诀曰:取元气金水,但分两停相和,合其体本,立喻上下弦数二八斤之数,应阴阳二金,本乎一物,而生二象气候,雌雄黄白,自然情性相依,阴阳合为一体元二。

二曰火,一曰水,除水火为药,元别入分。

若有异类,终不成丹。

得之不在斤两数耳。

  诀曰:但将金水入鼎,如法固济,取四杀刑克。

阳日阳时发火,自置更漏,节候分明,知加臧不失金水,在於鼎中,混沌未分,被直符运动,阴阳交腾,吞饮变化,元气清浊,上下玄黄,金水成形,象鸡子,元气在壳中,受阳气,含其真而抱一也。

  诀曰:丹砂金砂,金液倒长砂,黄牙天铅,砂汞铅汞,真阴真阳,金土水火,乾坤坎离,化生龙虎黑虎,西灵金丹,玉液九转,还返大还,尽是还丹之异名。

皆是古人藏机之隐秘,不一悟者。

若遇《肘后诀》、《参同契》,其理归一元二,故曰还丹。

还丹有返,忌覆盆血。

覆盆血者,不吉之人。

慎勿与同心泄天道也。

及合金入鼎,直符用事,炼丹之所,守慎清净不秽,元生死哭泣安尸灵屋宇不道之地。

须择福德形胜安争之处,方可结坛,焚香,虔志祭祀土地灵祇,水陆等,方可安即,百灵助佑,天道和合,诸仙来护,但心行不二,若於常常之处修炼,亦须谨诤触秽,不可容易炉样,及指药所在图本,祭醮法则并在别诀中。

  火瓶直符定节刻诀

  假令五月十七日子时起,至二十日巳时过。一五。

  二十日午起,至二十二日亥过。二五。

  二十二日子起,至二十五日巳过。三五。

  二十五日午起,至二十七日亥过。四五。

  二十七日子起,至三十日巳过。五五。

  三十日午起,至六月二日亥过。六五。

  六月二日子起,至五日巳过。退六五。

  五日午起,至七亥过。退五五。

  七日子起,至十日巳过。退四五。

  十日午起,至十二日亥过。退三五。

  十二日子起,至十五日巳过。退二五。

  十五日午起,至十七日亥过。退一五。

  玉清内书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