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解录

悬解录并序 #

  经名:悬解录。

原不题撰人。

据作者自序,当出朴唐大中九年。

内容与《雁门介妙解录》大体相同,但多出春末齐百给字。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参校:《云笈七签》卷六四。

  悬解录并序 #

  余少甚抱疾,专意修养,至於金石服饵,亦尝勤求。

窃见时之好事考,不顾货财,大修炉鼎,谓河车立成,可变土石。

谓金沙立化,可壮筋骸。

然而往往有为药所恨者,医救莫及,何哉。

岂根源不正欤,师法不明欤,奚终始不相副,如此之甚也。

余因览道书,偶见九霄君告刘泓丹药要诀,乃谕俗徒,都未窥至道之毫末,而妄自夸街诳诱时人。

凡所施为,无非自伐之捷径,能无悲乎。

真仙之言,定不诬矣。

余久怀滞惑,方困於是;今故采其要语,书之座隅,目之日《悬解录》。

冀观览之时,疑挠尽释。

虽未达金液守身之卫,当必免毒丹伤命之虞,亦天年之幸也。

如有同我斯志者,固愿攻其未悟耳。

大中九年乙亥岁五月十七日甲子也。

  纂辩金石药并去毒诀

  汉安帝时有刘泓者,久学至道,弃官入山。

后至延光元年十一月,九霄君来降,为悯道士不知烧丹之正道,乃指陈至药之根谅,分别杂丹之门户,拜解金石毒守仙丸方,传付於泓,疏之如后。

  九霄君谓刘泓日:夫学炼金液还丹,并服丹砂硫黄,兼诸乳石等药。

世人苦求得之,将为便成至药,不知深浅,竞学服饵,皆觅长生不死者也。

并不悟金丹并诸石药,各有本性,怀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从羲轩已来,万不存一,未有不死者。

  刘泓再拜稽首,问日:何也。

九霄君日:世人所造金丹服饵,皆求长·生。

愚者即竭力以资俗事,又欲将至药,求点化金银,荣其行尸,以养仆妾。

但一起心,即是必死之兆,至药亦无因而见也。

准教药无双能,功无二用。

又不知药有至毒,造丹成后,世人只知余甘制河车磁石引针,硫黄乾水银,将谓制金丹了,便无毒矣.o假如先贤炼秋石,秋石以地霜结为石,能引生汞,亦能制金石毒,亦能壮金石毒。

如有.服者,中路毒发,不可禁止,必见死矣。

踪不死者,亦卒患恶疮,此为先兆也。

秋石云解毒,且见朱砂及粉霜,并硫黄等,被秋石制伏,岂能解毒矣。

先圣遗教,世人难知焉,知之者真仙也,不知者凡人也。

  泓又问曰:变化铜铁之药,并不堪服,何也。

君日:缘点化药法,多用诸矾石硝炮之类,共结成毒药,虽能乾制水银,及化铜铁,其用火时候,亦与至药不同,绿毒成结在其中,纵令千销万化,毒终不出。

亦如人有毒心,毒在心内,必不从外入。

亦如木中有火,火元在内。

其点化之道本亦在内,各受其性色目,法作不同,气递相生,各怀毒性。

雄雌硝炮杂类,相助其火候,不依天时地理之法,或近或远者,盖不禀天道而成。

则知古往仙人,不服此药,明矣。

绿有大毒,造化之力不足故也。

  泓又问日:点化之药,为有杂石众毒,固不堪服。

常闻换头紫粉,七返丹砂,更无矾炮所杂,可以服否。

君曰:此二药世人千百中,无一人解作。

纵能为之,亦不堪服,何也。

且换头紫粉,是仙人所合粉,以为宫室之用,绿有硫黄在其中,水银入硫黄含大毒,岂可服哉。

又七返丹砂,虽燠令伏火,本无四象五行,筋骨血肉,阴阳气不全,如服之,令人五脏血乾。

凡人血少则病,血尽则死矣。

泓曰:世人修服丹砂,颗块不破,颜色如故,大火烧之不动者,复如何。

君曰}.凡朱砂凝结之初,皆於沙石中成质,纵是光明者,飞之每斤只得十二两水银,其四两即是山泽滓滞之物,其滓怀大毒。

道士若不解出滓,便相和服之,服者则涩人气脉,乾人血液,岂得有益乎。

况从古已来道士,未经至仙之教,皆谓伏火丹砂是死水银,妄言金砂入五内,有不死之兆,甚错矣。

世人岂不知从前服者,未有不死之人。

唯硫黄独体,不入他药,犹能去人积玲,但不可多服,绿是纯阳气不全耳。

其他小术,固所不论。

  泓又问日:何药则堪服,可以延驻。

君曰:我仙人所炼至药,例皆日魂月魄,四气为象,日魂不离日裹,月魄不离月中,假如至药亦不离,从木而生,何也。

木带青,以象水银,内含其火,火为阳,以象朱砂。

朱砂属离,离南方火之位,火为朱砂,亦同木中有火矣。

配木入中宫之土,土能克水,火能生土,而乃道成。

如人初生婴孩,及长大,还为人父母,递换相承,本处其一。

至药根本,亦不处二道之无根。

以心为根,道之无用。

以四时受气发生,各得其所为用。

道因气而生,因气而死。

至药服之不死者,盖为不参杂诸味,无毒。

销成汁为器,或方或圆,并皆赫然通彻,昼夜光明,然始堪服。

去人昏沉,定人神思,除邪魅,耐寒暑,皮肤润泽,髭鬓不白,返老成少,千日可验,故服之不死。

  泓又问曰:至药有几般。

君曰:真正之门有三焉。

一日神符上仙上丹,二日白雪中仙上丹,三曰九转下仙上丹。

其三般丹,同出一门而异名,各有三一禁法,不可轻传於人。

何谓不可轻传,假如神符,若无太一宫、天一宫成者,即名白液,终不成器。

绿以天一宫球名,其三一不可传。

白雪若不坚不成冰,不入调青,不受青气,亦共粉毒霜无别。

亦如日无乌而不明,月无桂而无魄相似。

绿以凝成坚冰,调青如磁石引针,其三一不可传。

九转曾青,白雪成结,即入紫宫用,绿以凝四气,纳万象,而成质,其三一不可传。

夫至药若不受四气混沌,岂能号日龙虎之丹。

所以我仙人天地之玄化成,同日月之光,如神符白雪,修炼功毕,始有上升之路,九转即返老成少,颜如处子,寿同南山矣。

其三一之诀,不许轻传,岂不慎哉。

  泓日:三一之旨,玄矣秘矣,未知何人,即可传授。

君曰:如吾者即可传授。

夫三一者。

造化之机关也,非独至药有之。

凡人身中亦皆自备。

人若能修身中三一者,即子母不相离,神气自相守,恰怡和煦,光照明白。

子不见至阳之月,当昼之景乎,风云不生,纤埃不动,碧空澄彻,岂有障翳哉。

人亦有之。

若常能调三一,万虑不生者,与碧空之气相合,内外光明,虚元同体者,亦可升腾矣。

世人或有窃闻此道者,云是服气,乃鼻吸口吐,鼓腮强咽,立可致其陨毙,亦犹药中错服毒丹,不可救矣。

所以身中三一,与至药三一不殊。

其身中三一,亦不可转传也。

  泓又问曰:如有人先服丹砂,及乳石、硫黄、紫粉毒发者,如何救解之。

君日:已服死者,不可言也。

如有后服者,只可救之,递须相劝。

道士急造守仙丸救之,可存性命。

假如换头紫粉,缘不入凝白雪为骨,骨为阳,及无调青入者,即名大毒紫粉,人服不看多少远近,如吃杂物触犯,不问日月运晚,如发不在医疗限例,不出三日五日,无药可救。

如硫黄紫粉伏火丹砂,及诸乳石,若发,守仙丸犹可救之,十有二三命在。

若曾服诸石药,虽未发,能防备预服守仙丸,尤妙。

  泓又问日:三大丹既延驻人命,无毒,如未毕功,可以服否。

君日:神符、白雪、九转,未经太一官者,四象未全,不可服。

如有人俟服者,忽觉发动不安,但急吃伏龙肝汁,并甘草汤、生蒙豆汁,乃立定,少见命终。

何也,绿此三药并无杂类相挠,只空火毒,乃不至死。

除此三般,其余丹砂之流,虽然一朝一夕强餐,亦能益色,如忽发动,命危之矣。

  泓日:守仙丸法可得闻乎。

君日:守仙五子丸,此法仙家所秘。

然令择有道之士授之,以护其性命。

今故一一教示尔,并粗举三丹大略。

尔宜熟思流传,以救未悟者,无忘言,吾将往矣。

泓乃雨泪稽颗再拜。

九霄君举手告别,入云不见矣。

  刘泓乃於山中,刻石书记。

后有道士见之录出,遂传於世。

至唐开元中,通玄先生张果,进上此方,明皇大喜,秘於禁中。

通玄兼述三丹之功极备,但无修丹之法。

今不书去繁也。

  守仙五子丸方 #

  余甘子 覆盆子 兔丝子 五味子 车前子

  右已上五子,各五大两,别梼,如粉缅。

取二三月枸杞嫩茎叶,梼取汁二大升,拌药末令尽,乾讫后。

七八月采莲子草,取汁一大升,亦拌药末令乾。

又取杏仁一大升,取好酒研,取汁五大升,於银器中煎,令杏仁无苦味。

次下生地黄汁半大升,真酥五大两,鹿角胶五大两,炙铸末都入前汁中,略煎过。

又下五子末,一时以柳篦急搅,看乾湿得所,众手丸之,如梧桐子大。

每日酒下三十丸,如要加臧,以意斟之。

忌猜肉、蒜芥、萝卜等。

服之百日,先服金石药毒并尽,亦益金丹气通流,於五藏润泽,血肉万毒悉除,髭鬓如漆,返老成少,皆因制其丹,阴阳气两性,彼此相备矣。

秘之。

  通玄先生制五子守仙丸歌,以赞其妙。

  歌曰: #

  反老成少是还丹,不得守仙亦大难。要见鬓斑令却黑,一日但服三十丸。

  松竹本自无艳色,金液因从大制乾。五子可定千秋旨,百岁如同一万年。

  阴真人论三品大丹之灵效,亦云五味守仙之草药,尚能守生相助。

如不得上升,且为地仙,永不死矣。

为其制一切丹砂,及解诸石毒,永不发动。

又益灵丹之功,大行於荣卫也。

央定无疑矣。

阴君之意,言五子草药,尚能令人不死,即神丹之功可知矣。

今以旁有助於守仙丸,故附之于后。

  悬解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