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经名: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又名:《太上洞玄灵宝变化空洞妙经》。

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

灵宝经目着录未出。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真部本文类。

  元始天尊说变化空洞妙经

  元始天尊迁驾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坐七宝琼林骞木之下,身佩九色离罗之帔,飞森之袍巾,须臾百变之冠,带晨光日铃育延之剑。

高真侍座,五千万人。

是时乃命五老上真、仙都左公披玉霜七色紫宝凤羽之笈,敷落五篇赤书真文,吟咏《变化空洞上经》。

琼音四激,妙响八陈。

振风朱素,高会万神。

玄范流秀,紫虚饰装。

上圣欢悦,普散琼光。

诸天踊跃,靡不开朗。

香华妓乐,无鞅数量。

庆烟八会,金风四畅。

三景停晖,七灵皓映。

八道焕明,洞观无境。

啸朗上都,神惠遐旷。

凝真内溢,放神独往。

炁轻重霄,纵体五象。

耀龙文於碧津,焕彩云於蔚上。

肆曲精于兰林,宴飞盖乎八景。

抗龙辔於清岭,逸凤车以高仰。

蹲空洞以散云,迅丹辕以流骋。

蹑九霞以永目,凌三天而解想。

飙长烟以浮荫,舒日华以拂朗命。

太阳以吐威,并奔电以激响。

流铃交焕,四绝翳莽。

逍遥玄觉,观化大像,濯津兰池,洗秽沧浪。

炼魂碧波,上会道场。

金神焕落,六度伏

  (徉)。

理化九绝,和炁永长。

颐怡内款,惠讲外融。

洞灵陶运,含真吐章。

俯仰空洞,变化为王。

太上道德,普冠神宗。

巍巍大范,诸天所崇矣。

妙真既焕,万炁并归。

冥感玄通,大寂洞微。

理妙含畅,沈澄紫晖。

惊浪幽虚,总持上机。

宏落九冥,日门廓开。

戢翼上馆,灵化二仪。

琳琅激籁,万响自哀。

鸾呜兰园,凤啸云梯。

马骇绝宅,龙奔玄河。

七元息盖,三景停回。

仙皇(扩)辔,元君启扉。

上整未成,下授四至。

俄顷之间,倏欻九围。

冥会八冲,洞幽入微。

太帝扶轮,五老执麾。

金虎前驱,天驺后追。

猛马张喉,毒兽吐威。

天丁摄邪,赤书捕非。

天魔丧炁,万精消摧。

玉真校诫,大小无遗。

三天正道,六炁奔驰。

冥惠洗秽,涤荡寒池。

道观重明,灵化九徊。

大有四通,五域齐平。

飙放无碍,适心所营。

荡荡太初,辽辽遐清。

皇流应运,万真自生。

森罗蔚秀。

龙干敷荣,群类乱葩。

朱景振琼,腾翮紫霄。

凌翰玉清,二象轻光,八道高明。

月女煦华,日童扬精。

流灌诸天,合会八冥。

百和散馥,芳风乱逞。

眇眇澄神,飞轮羽青。

晖光灿烂,流洒七城。

金童执巾,紫妃抱婴。

灌津玉霄,散华朱庭。

骞树鼓条,圆象秀英,万有廓开,籁响空青。

哀音发章,凤歌亦鸣。

希微常韵,鸾唱合并。

庆烟交杳,朱火金铃。

炁不受翳,景澄自萌。

窈窕上虚,可以忘情。

高注下炁,布神遐征。

愍世悼俗,俯和生生。

是故玉洲上刻黄箓之简,帝一则书大有之名,大漠则澳玉府之炁,无仞则握浩劫之龄,能敛厉於变化,则延康而无倾,研修於空洞,则万神自然宁。

俯吟空洞章,万鬼无贾形。

妙哉灵威,严肃广停,巍巍德宗,上圣之至灵也。

於是命五老上真、仙都左仙,出变化空洞八道之要,以示来世修学之士,使研习精妙而登仙也。

  立春之日,日中时,高真大神会诸仙人於太极上宫,克定玉简金札紫文,记得仙之人名,题於玄格,列字於方诸。

其日天地水官、五岳真灵、四海大神,皆乘八景玉舆,五色云軿,匡御朱凤,或乘飞龙。

仙童玉女,十亿万人,手把幢幡,散华烧香,浮空而行,洞映诸天,履行八方。

各执学仙簿录,上论太极宫,对校功过,纠简善恶。

为三官所举,五帝所保,即书名玉简,勒录太极宫,勒告万灵,右别司迎。

有犯禁戒,罪名列於九府,刑目击於三官,为四司所执,五帝所纠,皆削除簿录,移付鬼官,善恶即判。

三日集议,诸天日月星宿,地上万灵,莫不振肃。

为学之士,常以其日沐浴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北向再拜,叩头搏颊九过,自陈己身学真以来,所犯沈匿恶过、难赦之愆,不原之罪,随事首谢。

当令心虚意玄,内外空尽,无所隐藏,乞丐解释,拔出七玄,幽魂上升,我身飞仙。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北玄高真,太极上仙,玄虚万万,灵化千千,日吉时良,上会高晨,三景冥合,八炁敷陈,四司开校,五帝定仙,乞除宿过,削灭罪根,书名九天,勒录灵轩,披散七祖,仰享玄恩,万愿刻会,靡不如言。

毕,便服太极炼变定真灵生之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八年,则玉名列简於太极上观,当为太极诸仙人,论兆之身,克得飞行,上升上清。

  春分之日,日中时,昆仑瑶台太素真人会诸仙官於瑶台之上,拣定真经,及学者功业。

当此之日,天地水官、五岳四真、神仙大神皆来,乘云舆羽盖,十二飞龙。

仙童玉女散华烧香,手执华幡,浮空而行,周观八方,上诣瑶台,条录学者所修经业轻重,采授上真。

三日集议,诸天日月星宿,及地上万灵,莫不振肃。

为学之士,其日当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烧香诵经,北向再拜,叩头搏颊九过,自陈首谢己身学法以来,所犯禁戒,违负经科,漏慢天文轻泄之罪,乞丐原除。

又乞解赦罪咎,延累七祖考罚,拔出幽魂,离三涂五苦之中,穷魂上升,我身获仙。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太素上真,高仙太灵,今日上告,庆云回軿,宴景瑶台,会具紫庭,简校簿籍,落罪勒生,五帝定录,东华记名,道合上愿,我禀妙经,万遍待驾,上希神灵,玉帝开赦,所向克定,变景易骨,飞升太清。

毕,便服太素瑶台通真变仙宝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八年,致太素真人降房,目睹神形,克得上升,飞升瑶台八素上宫。

  立夏之日,日中时,五帝会诸仙人於紫微宫,列太极四真人,校定学道功过簿目。

当此之日,诸天司直、河海水帝,及五岳神灵,皆乘云舆,羽盖飞龙朱凤。

仙童玉女,烧香散华,浮空而行,手执华幡,五色流铃,森然俱至。

上登紫微宫,条列学者功过、简校录籍。

三日集议,分别善恶。

当此之时,诸天日月五星,及地上众灵,莫不振肃。

学者当以其日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北向脱巾,叩头搏颊九过,首谢己身为学以来,所犯禁戒,违替轻慢之罪,心怀阴恶,不忠不孝,忌妬逆害,不信之愆,并乞原除。

七玄考责之魂,拔度三涂五难之中,去离幽役,上升福堂,愿乞神仙,飞行上清。

毕,叩齿九通,微祝曰:

  五炁回灵,总真高清,四极监映,普告万灵,检察三官,上条功程,有勤勒录,无善落生,三光垂饰,五帝炼精,变景化骨,仰享大灵,上愿飞仙,身屏紫庭,中愿九天,书字金名,下愿无极,长天不倾,三愿九合,莫不克成。

毕 ,便服紫微灵都真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八年,则致五帝降房,与灵交真,罪散福会,飞升上清。

  夏至之日,日中时,天上三官会於司命上官,集河侯水帝,校定万民功过簿录,增年灭算。

其日则九天司命,及诸天上真、五岳五帝神灵,皆乘五色云舆,飞龙羽盖,导从仙官,履行天下,浮空而行,森然俱至。

上论司命官,校定簿录,有罪减算,有功增年。

三日集议,分别善恶。

当此之时,诸天日月五星,及地上众灵,莫不振肃。

学者以其日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烧香诵经,修行至道,北向脱巾,叩头搏颊九过,首谢己身为学以来,所犯轻慢天地、触犯三光、泄真露道、漏慢天文、违科犯戒之罪,并乞原除。

解释七祖,令得去离三官之中,五难之下,升迁玄宫,我身飞升。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三官九府,太上众真,携景帝房,司命校年,招会河侯,十二水神,检定罪籍,及得玉篇,有善者记,犯恶者言。

今日普算,仰希玄恩,乞除宿对,分散万愆,七祖获福,我身飞仙,名书九天,保真玉晨。

毕,便服司命长存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八年,则司命定录,太一勒功,三官削罪,身得上仙。

  立秋之日,日中时,五岳诸真人诣黄老君黄所云庭山,会诸仙官,定天下神图灵药。

其日诸天上真、九天丞相、日月五帝、五星天人,并乘八景玉舆,五色云軿,飞龙凤凰,结驷纷纭,仙童玉女,手执华幡,烧香散华,浮空歌唱,履行诸天,及宴五岳,森然俱至。

上登黄房,简校真人簿录、神图灵药,三日集议。

当此之时,诸天上真,及地上众灵,莫不振肃。

道士修学,游行名山,至其日,皆当清斋,二时烧香,诵经服符,咽炁和调炁液,灰心绝念,注情玄真,叩头搏颊。

首谢己身所犯损丧精神,秽乱三宫,存思不真,亏略科文,触犯天地,日月星辰,沈结宿愆,并乞原除,拔度七祖,去离幽途,穷魂上升,我身获仙。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太上校仙,黄老度符,普告五岳,开算神图,名参帝录,勒定丹书,有勤者记,有罪者除,日吉时良,万炁清虚,诵求所愿,灵药芝华,俯饮月精,仰啜日霞,变化形景,飞升玄都。

毕,便服中黄八道秘仙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空八年,即见神形,赐丹芝灵药,飞行太空。

  秋分之日,日中时,上皇太帝乃登上清灵阙太微之绾,会太上三老君、北极真公、八海大神、五岳尊灵,共集议天下万兆之罪福,记学道之勤怠,副之司命君。

其日乃诣九天元尊、九天父母、高仙真人、九灵仙母、南极上元万圣大神,及五帝四极妙行仙人,并乘八景玉舆,紫云之轮,五色丹軿,匡龙御凤,飞仙羽盖,九十万重,仙童玉女,十亿万人,手执九色之节、十绝华幡,焕落火铃,啸歌云宫,烧香散华,蓊蔼上清太微之宫,算定万兆学士功过,三日集议。

当此之时,日月倾盖,星宿停机,天地万灵,莫不振肃。

凡修学之士,至其日当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烧香诵经,北向说巾,叩头搏颊。

首谢己身所犯轻慢天地日月星辰、污秽三光、漏泄秘文、违科犯戒,万没之罪,并乞原除。

自今更始,唯蒙上圣宥以哀愍,乞七祖穷魂上升福堂,我身飞仙。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皇上帝尊,太微玄灵,万神校籍,司命度生,太一捻符,上元保精,今日八会,众真合灵,宿根结滞,莫不开清,记我玄录,削我罪名,白元公子,常与我并,三元混合。

睹见神形、运我紫烟,飞入帝庭。

毕,便服灵都幽升符,仰咽九过止。

行此道八年,则万神记识,名书九天,真人下降,致兆飞仙。

  立冬之日,日中时,阳台真人会诸仙官玉女於阳台之上,校定被学诸名山始得道簿录。

其日诸天圣真,及五岳河梅大神,皆乘飞仙羽盖,十二飞龙,五色流铃,十绝华幡,烧香散华,履行天下,试观万民,森然俱至。

上登阳台,简校名录。

为学之士,当以其日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烧香诵经,存思神真,北向叩头搏频。

首谢己身所行宿愆结过,随意自陈,乞丐原赦,拔度七祖,解散幽魂,上升南宫,我身获仙。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太阳试观,万神肃清,四司五帝、上简玄名,元皇开真,除罪勒生,上告八会,所愿克成,众神敬佑,飞升太灵。

毕,便服阳台灵生玉符,仰咽九通止。

行此道八年,克得题名九天,真人下降,飞升帝房。

  冬至之日,日中时,天真众仙皆诣方诸东华太宫,东海青童君刻定众仙录金书内字。

其日天人大圣众、元皇九微灵都大神,皆乘八景玉舆,飞仙羽轮、金烟紫盖,普天耀光,五色流铃,摄五岳四渎河海神灵,烧香散华,浮空而行,天地试观,万仙上诣方诸,刻定玄名,三日集议。

当此之日,天地万灵,莫不振肃。

为学之士,至其日当清斋,日中入室,夜半露身,烧香诵经,北向脱巾,叩头搏颊。

首谢己身有识以来所犯之罪,随意自陈,乞丐原赦,解拔七祖,上升南宫。

毕,叩齿九通,微咒曰:

  天真妙观,方诸校仙,日吉时合,万愿开陈,时清日良,我享上恩,金书玉字,列籍灵轩,五帝敬护,四司保神,得乘八景,凌空神烟,上升三清,朝谒玉晨。

毕,便服天真清灵八景玉符,仰咽九通止。

行此道八年,则名题方诸青宫,精心勿失,克得上仙。

  八节乃天上朝会,开真大庆之日,其时乃万神集议,诸天大圣、天真大神、妙行真人,及日月星宿、五岳五帝、河海神灵、千亿万众,莫不同时森然而集,三日庆会,算定天真,分判善恶,记功书罪,区别勤怠,功过薄目,皆列言九天,各副三宫九府、司命上曹,大小轻重,莫不毕载。

学者以其日清斋,首谢所犯,烧香诵经,愿念咒戒,上感神明,为四司所佐,五帝所助,保举各录,记入玉籍,克得神人下降,白日飞腾也。

为学而不知诸天有大庆之日,上圣有议集之时,不知首谢愆衅之法,宿考何由得解,罪名何由得脱,如此则七祖长沦於地狱,飞仙何冀之有哉。

春秋二分,乃天元判生克罪,定真观试万仙之日。

是其日,自不灰心冥相,专思苦念,长存在道,身不履非,特不可妄轻修行,首谢己身所犯也。

誓愿既定,天元刻简,始终不犯,则上仙可待。

首而又犯,为司官所紏,则天元不复受其首谢。

仙道既邈,身为下鬼,可谓罪福之显,由此一日也,学者慎而行焉。

  凡修上道,思神念真,空洞变化,四时形景,求飞仙之要,而不知修行八节悔谢,愿念咒说,除罪定生真法,神真邈不可见也心思念希感,将难可期。

於此日悔谢,罪无不散,神无不佑,咒说之辞,发唱而感也。

如此思神,不旬年而睹真神,七祖即蒙长离於三涂幽魂,反形受化於南仙,身将无融而腾飞,倚空霄而翱翔也。

此元始上道,秘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依明真科品,万劫一传,轻泄灵文,祸及七玄,身无仙冀。

  灵真八道变化空洞玉景隐符

  太极炼变定真灵生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一玉景篇中藏之太极上宫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神明感会之恩。

当以立春之日,青笔书文,东向服之一枚,宿愆并散,则太极记名玉简。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太极给玉童八人,存思感会,天真下降,得见神形,致一景之舆,飞升太极宫。

  太素瑶台通真变仙宝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二玉景篇中藏之昆仑瑶台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众真佑护之恩。

当以春分之日,青笔书文,东向服之二枚,宿愆解散,太素题名金札之上。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太素给玉女十二人,存思感会,天真下降,得睹神颜,致二景之舆,上升昆仑瑶台之观。

  紫微灵都真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三玉景篇中藏之紫微宫中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五帝神仙原佑之恩,当以立夏之日,朱笔书文,南向服之三枚,万罪并消,五帝保举,记名丹房。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则紫微给玉童八人,存思感会,五帝降形,致三景玉舆,飞行上升紫微上宫。

  司命长存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四玉景篇中藏之司命上宫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司命度生之恩,当以夏至之日,朱笔书文,西南向服之四枚,天上三官削除罪录,司命勒注生籍。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则司命给玉女十二人,存思感会,司命降形,致四景之舆,飞升司命上宫。

  中黄八道秘仙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五玉景篇中藏之黄房云庭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黄老灵丹芝英之道,当以立秋之日,白笔书文,西向服之五枚,罪名除散,记录神图。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则黄老君给玉童八人,自得神丹芝英灵丸,存思感会,黄老降房,致五景之舆,飞升黄房云庭。

  太微灵都幽升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六玉景篇中藏之太微之宫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大帝大圣尊神原赦宿罪之恩,当以秋分之日,白笔书文,西北向服之六枚,则众神消除罪名,注笔玉简,司命度生,保命神仙。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太帝给玉女十二人,通真致灵,神人下降,所愿皆成,致六景之舆,飞升上清灵阙太微之宫。

  阳台灵生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七玉景篇中藏之玉清阳台

  诸行道求仙,思神念真,谢罪解过,上希阳台真人仙官玉女原赦之恩,当以立冬之日,黑笔书文,北向服之七枚,则仙官玉女注书仙簿,列字金简。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真人给玉童八人,思真感会,真人降形,致七景之舆,飞行玉清阳台之观。

  天真灵宝八景玉符旧文出太上变化空洞第八玉景篇中藏之方诸东华太宫

  诸行道求仙,思神存真,谢罪解过,上希天真众仙、东海青童君度名录籍金书玉字之恩,当以冬至之日,黑笔书文,东北向服之八枚,则东华刻简金书於方诸上宫。

修行八年,勿失一节,东华给玉女十二人,存思感会,天真下降,致八景玉舆,飞升方诸东华太宫。

  右灵真八道变化空洞玉景隐符,出自太上玉篇之中,以辅神经之用,亦当随色书缯上,佩身八年,克得真人除谴,必获上仙。

诸行道存思期真,上希飞腾,散降罪籍,上名金简,皆当服符行事。

凡太岁、本命、甲子、庚申,预是修行,皆当随节服符,不必在正节之日也。

修学不得此文,罪名不解,神真直除,去仙甚远。

有得之者,白日升天,可谓变化空洞也。

  元始天专说变化空洞妙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