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经名: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

又名《洞玄灵宝赤书真文》。

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

系古《灵宝经》之首经。

原本二卷,后分作三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参校本:敦煌S.5733号抄本。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生神宝真洞玄章》。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南云通天宝灵衿》。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宝劫洞清九天灵书》。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金真宝明洞微篇》。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元神生真宝明文》。

五老玉篇,皆空洞自然之书,秘於九天灵都紫微宫七宝玄台,侍卫五帝神官,依玄科四万劫一出。

  

  《元始洞玄灵宝赤书玉篇真文》,生於元始之先,空洞之中。

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蔼,乍存乍亡。

二仪待之以分,太阳待之以明。

灵图革运,玄象推迁,乘机应会,於是存焉。

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而发光。

灵文郁秀,洞瑛上清,发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

文势曲折,不可寻详。

元始炼之於洞阳之馆,冶之於流火之庭,鲜其正文,莹发光芒,洞阳气赤,故号赤书。

灵图既焕,万帝朝真,飞空步虚,旋行上宫,烧香散华,口咏灵章。

是时天降十二玄瑞,地发二十四应,上庆九天之灵奥,下赞三天之宝文。

神风既鼓,皇道咸畅,元始登命,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铸金为简,刻书玉篇,五老掌录,秘於九天灵都之宫。

玉女典香,太华执巾,玉童侍卫,玉陛朝轩,九天上书,非鬼神所闻。

天宝之以致浮,地秘之以致安,五帝掌之以得镇,三光乘之以高明,上圣奉之以致真,五岳从之以得灵,天子得之以致治,国祚享之以太平。

寔灵文之妙德,乃天地之玄根。

威灵恢廓,普加无穷,荡荡大化,为神明之宗。

其量莫测,巍巍乎太空。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出於空洞自然之中,生天立地,开化神明。

上谓之灵,施镇五岳,安国长存,下谓之宝,灵宝玄妙,为万物之尊。

元始开图,上启十二灵瑞,下发二十四应。

一者是时无天无地,幽幽冥冥,灵文晻蔼,无有祖宗,运推自来,为万气之根,空洞结真,气清高澄,成天广覆,倏 欻自玄。

二者是时二象分仪,气流下凝,开张厚载,一时成形。

三者是时三万六千日月一时同明,照曜诸天,无幽不彻。

四者是时上圣大神,妙行真人,无鞅数众,朝礼玉庭,旋行太虚,赞诵灵文。

五者天发自然妓乐,千百万种一时同作,激朗云宫,上庆神真。

六者灵风百咏,空生十方,官商相和,皆成洞章。

  七者璇玑停关,星宿不行,天无昼夜,四运齐晨。

八者紫云吐晖,流洒诸天,一切万物,普受光明。

九者春秋冬夏,不暑不冰,四气柔和,枯朽皆生。

十者五镇安立,符图经文,一时开张,表见玄虚,普教无穷。

十一者是时悬下七宝神奇,以散诸地,资生兆民。

十二者七宝奇林,一时空生光明,垂荫弥覆十天。

其十二灵瑞,空生自然,玄图肇运,表明灵文。

地发二十四应,上庆神真。

一者是时天气混沌,未有光明,晨鸡启旦,四景朗清,天玄地张,成生五行。

二者三万六千日月,於上下同光明,向幽夜照曜无穷。

三者青鸟#1。

衔书,以告五帝,正天分度。

四者白虎吐金,安镇五灵。

五者青龙奉符,以告水帝,制会促运,江海开张。

六者琼龙#2.衔玺,以献帝王,安国保祚,五镇长存。

七者鸾啸凤唱,飞呜邕邕。

八者群乌翔舞,飞掀天端。

九者蛟龙踊跃,鼓洋渊泽。

十者河水停流,鱼鳞交会。

十一者甘露自生,芝英滂沱。

十二者冬不冰霜,枯木并荣。

十三者林木禾稼,冬夏生华,结实繁茂,无有凋伤。

十四者四气调和,灾疫不行,天人悦庆,无有天年。

十五者毒螫闭齿,不生害心。

十六者狮子猛兽,依人为邻。

十七者天下男女,盲聋跛痾,一时复形,无有伤疾,皆得康强。

十八者老年反少,少年不老,华容伟貌,精彩光明。

十九者鸟兽六畜,怀胎含孕,已生未生,皆得生育,无有折伤。

二十者妇女怀妊,普天生男。

二十一者地藏发泄,金玉露形,散满道路,无有幽隐。

二十二者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飞魂,并起成人,天下歌唱,欣国太平。

二十三者地生莲华,天人称庆,莫不欣欣。

二十四者五岳洞开,符经并出,教导天人,是时学者,莫不飞仙。

其二十四应,上赞元始之灵图,欣五老之开明。

灵文既振,道乃行焉。

天地开张,正法兴隆,神风遐着,万气扬津。

五帝辅翼,驱策天仙,役御神官,运导阴阳。

固三景於玄根,保天地以长存,镇五岳於灵馆,制劫运於三关,建国祚以应图,导五气以育民。

敷弘天元,普教十方,威灵恢廓,无幽不开,神奇堂堂,难可称焉。

  是时上圣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十方至真,并乘五色琼轮、琅舆碧辇、九色玄龙、十绝羽盖、三素流云;诸天大圣、妙行真人,皆乘碧霞九灵流景飞云玉舆。

庆霄四会,三晨吐芳,飞香八凑,流电扬烽,华精灌日,三景合明,神霞焕烂,流盻太无。

从五帝神仙、桑林千真、狮子、白鹄、虎豹、龙麟。

灵妃散华,金童扬烟,五道开涂,三界通津,徘徊云路,啸命十天。

上诣上清太玄玉都寒灵丹殿紫微上宫,建天宝羽服,诣元始天尊金阙之下,请受《元始灵宝赤书玉篇真文》 。

於是天尊命引众真入太空金台玉宝之殿九光华房。

灵童玉女,侍卫左右,九千万人。

飞龙毒兽,备守八门,奔蛇击剑,长牙扣钟,神虎仰号,狮子俯呜,麟舞凤唱,啸歌邕邕。

天钧奏其袊盖,玉音激乎云庭。

上圣五老、太上大道君稽首而言:伏闻元始革运,玄象开图,灵文郁秀,神表五方。

天地乘之以分判,三光从之以开明。

此大宗之业,可得暂披於灵蕴乎。

  臣过承未天之先,於大劫之中,殖真於九灵之府,禀液於五英之关,受生乎玄孕之胞,睹阳於冥感之魂,拔领太虚,高步长津,朗秀三会,濯澜上玄,流景冥华之都,抗志八圆之中,叨受开明之司,过蒙玄师之宗。

抚念群生,悼运流迁,皇道既畅,真亦冥行。

私心实欲使云荫八遐,风洒兰林,寒条仰希华阳之繁,朽骸蒙受灵奥之津。

不审《灵宝五篇玉文》 ,可得见授,下教於未闻者乎。

  元始天尊方凝真遐想,抚几高抗,命召五帝,论定阴阳,推数劫会,移校河源,检录天度,选择种人,指拈太无,啸朗九玄,永无开听於陈辞,乃闭阂於求真之路。

太上道君启问不已,元始良久乃垂眄眦之容,慨尔叹日:微乎深哉,子今所扣,岂不远乎。

此元始之玄根,空洞自然之文,保劫运於天机,镇五灵以立真。

今三天整运,六天道行,杂法开化,当有三万六千种道,以释来者之心。

此法运讫,三龙之后,庚子之年,杂气普消,吾真道乃行。

今且可相付,当录於上馆,未得行於下世,教始学之人。

玄科有禁,不得便传。

君自可诣灵都紫微上宫,视天音於金格,取俯仰於神王也。

然后当使得备天文,以总御元始之天也。

於是太上大道君、众真同时退斋三月,诣灵都宫,受俯仰之格。

乃知天真贵重,难可即闻,还乃更诣元始天尊,谘以禁戒之仪,逊谢不逮,天颜愍论,灵关廓开,登命五老上真,披九光八色之蕴云锦之囊,出《元始赤书玉篇真文灵宝上经》,以付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十方至真、诸天大圣、妙行真人。

使依玄科,六天气消,按法以传。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天炁青天赤书玉篇真文

  右二十四字篆文。

  右三十二字篆文。

  右三十二字篆文。

  右三十二字篆文。

  《东方青帝灵宝赤书玉篇》,上二十四字,书九天元台,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图录。

其下三十二字,书紫微宫东华殿,主召星官,正天分数。

其下三十二字,书东桑司灵之馆,主摄鬼魔,正九天气。

其下三十二字,书九天东北玉阙丹台,主摄东海水帝,大劫洪灾之数,召蛟龙及水神事。

合一百二十字,皆元始自然之书也。

一名《生神宝真洞玄章》 ,一名《东山神咒八威策文》。

  东方青帝符灵宝九炁天文化生赤帝炁

  右少阳之气,化生太阳三气丹天,主小劫巳,大劫午运周,赤帝行佩此文度其灾。以朱书青缯九寸佩身。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符命

  右元阳之气,生九炁青天,宝东方青帝治九九八十一周,则九天炁交,为大劫更始。佩此文则与运推移,度洪灾。青笔书文。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天炁丹天赤书玉篇真文

  右三十二字篆文。

  右三十二字篆文。

  右四十字篆文。

  右四十八字篆文。

  《南方赤帝灵宝赤书玉篇》,上三十二字,书九天洞阳之馆,主九天神仙图箓金名。

其下三十二字,书三炁丹台,主召星官,明度数,正天分。

其下四十字者,主制北酆,正鬼气。

其下四十八字,主摄南海水帝。

大运交,洪水四出,召蛟龙水神事。

题於西南阳正玉阙,合一百五十二字。

皆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自然之书也。

一名《南云通天宝灵衿》,一名《九天神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

  南方赤帝符灵宝三炁天文化生黄帝炁

  右太阳之炁,化生中元,主小劫丑未,大劫辰戌,九天炁交,黄帝行佩此文,防阳九。黄书绛缯三寸佩身。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符命

  右洞阳之炁,生三炁丹天,宝南方赤帝治九天运周,阳炁激,大劫终。佩此文度灾横,见太平。丹笔书文。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十二炁黄天赤书玉篇真文

  右四十字秘篆文。

  右四十字篆文。

  十六字秘篆文。

  右四十八字篆文。

  《中央黄帝灵宝赤书玉篇》,上四十字,书太玄玉宝玄台,主神仙玉简宿名总归仙炁。

其下四十字,主摄星官,正天度数。

其下十六字,主摄北帝,正天气,检鬼精。

其下四十八字,主摄中海水帝、四泉之水、洪灾涌溢之数,召水神及蛟龙事。

此文皆题玄都之台四壁也,合一百四十四字。

皆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君自然之书也。

一名《宝劫洞清九天灵书》,一名《黄神大咒》,一名《黄帝威灵策文》。

  中央黄帝符灵宝一气天文化生白帝炁

  右元一之炁,化生少阴七炁素天,主小劫申、大劫酉,大运交会,洪灾扫天,白帝行佩此文,得过太阳九。白书黄缯三寸佩身。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符命

  右元皇之气,生元一黄炁之天,宝中央黄帝治九九运终,阳炁激,阴炁勃,大灾涌水,弥天扫秽。佩此文度天灾见太平君。黄笔书之。

  西方七宝金门皓,皇老七炁白天赤书玉篇真文

  右四十八字篆文。

  右二十四字秘篆文。

  右十六字秘篆文。

  右四十八字篆文。

  《西方白帝灵宝赤书玉篇》,上四十八字,书九天素灵宫北轩之上,主召仙炁。

其下二十四字,题金阙之玄窗,主摄白帝星官,正明天度。

其下十六字,主摄六天鬼炁。

其下四十八字,主摄西海水帝及水中万精,召云龙以防水灾。

此文皆题九天金阙三图之绾,合一百三十六字,皆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自然之书也。

一名《金真宝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八威召龙文》。

  西方白帝符灵宝七炁天文化生黑帝炁

  右少阴之炁,化生太阴五炁玄天,主小劫亥,大劫子,阳炁之极,百六乘九,黑帝行佩此文,度甲申大水洪灾,以黑书白缯七寸佩身。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符命

  右元阴之气,生七炁素天,宝西方白帝、治九九阴炁涌,阳炁否,九天炁交,为大阳九之灾。

佩此文,其行时则宴鸿毛而高翔,观洪波於天际也。

当白笔书文。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玄天赤书玉篇真文

  右四十字秘篆文。

  右三十二字秘篆文。

  右二十四字秘篆文。

  右二十四字秘篆文。

  《北方黑帝灵宝赤书玉篇》,上四十字,出郁单无量玄元紫微台北轩之书,主诸真人神仙图箓。

其下三十二字,是天北元玄斗中书也,主北方星官正天气。

其下二十四字,主摄天魔北帝万鬼事。

其下二十四字,主摄北海水帝制水中万精,召蛟龙以负身。

此文皆书北单郁绝元之台,合一百二十字。

皆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自然之书也。

一名《元神生真宝明文》,一名《北山神咒》,一名《八威制天文》。

  北方黑帝灵宝五炁天文化生青帝炁

  右太阴之气,化生少阳九炁青天?主小劫亥、大劫子,阴炁勃,天地周,青帝行佩此文,度洪流大水之灾。以青书黑缯五寸佩身。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符命

  右洞阴之炁,生五气玄天,宝北方黑帝治九九大运交,阴炁勃,阳炁激,九天炁交,为天地大灾。佩此文则免洪流万疠之中,当朱笔书文。

  《元始赤书玉篇真文》,上清自然之灵书,九天始生之玄札,空洞之灵章。

成天立地,开张万真,安神镇灵,生成兆民,匡御运度,保天长生。

上制天机,中检五灵,下策地祇。

啸命河源,运役阴阳,召神使仙。

此至真之文,妙应自然,致天高澄,使地固安,五岳保镇,万品存焉。

元始刻题上帝灵都之绾,累经劫运,而其文保固天根,无有毁沦。

与运推迁,混之不浊,秽之愈清,毁之不灭,灭之极明。

大有之文,天真所尊,自光真名,帝图刻简,昭示来生。

斯文隐秘,不得窥闻。

有得之子,与三气长存,勤行其法,克致神仙。

但精心躬奉,家国安宁,保命度、灾,扫诸不祥。

天子侯王奉之,致国太平,凶寇自夷,边域不争,兆民歌唱,普天兴隆。

运推数周,正道当行。

有得之者,坐招自然。

天真妙重,九天所秘,不得轻泄,考罚尔身。

  元始五老灵宝官号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日苍帝,姓爓,讳开明,字灵威仰。

头戴青精玉冠,衣九炁青羽飞衣。

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

其精始生,上号东方青牙九炁之天,中为岁星,下为泰山。

其炁如春草之始萌,其光如晖日之初降。

下有朝华之渊,上有流英之宫。

室有青腰玉女,堂有太上真王。

玉女乘九山之兽,真王驾九光神龙,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

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

天致元精於太极,地保山岳於句芒,神运灵虚于寂台,人养五脏於唇锋,所以营溉之者无极,存之者不终。

於是回万劫而更始,安国祚而方隆,采流霞於上宫,却衰朽而童蒙。

尔乃鹏举九遐,上登玄洞,仰寻太真之灵官,与仙宝而为宗。

大哉灵宝,青牙长存,由始老九炁之功。

  南方焚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日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

头戴赤精玉冠,衣三炁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其精始生,上号南方朱丹三炁之天,中为荧惑星,下为霍山。

其气如降云之包日,其光如玄玉之瑛渊。

下有赤泉之丹池,上有长生之朱宫。

室有太丹玉女,居于太阳三山之上。

堂有元炁丈人,驾三角之麟。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炁之陶镕。

今万物之永存,运天精於南夏,养人精於丹唇。

所以采之者无终,营之者永存。

於是却凋老於反婴,易枯朽而茂繁,禳秋霜之落叶,反光华於万春。

尔乃龙眄空洞,鸾翔云端,忽纵心而豁朗,无尘埃之是恋。

寔九天之玄根,开元首之妙门。

大哉灵宝,朱丹长生,由真老三黑之勋。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日黄帝,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

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

其精始生,上号中央元洞太帝之天,中为镇星,下为嵩高山。

上出黄气,下治地门。

其烟如云,径烝九天。

元精往来,炁真如弦。

太上无极,下生神灵。

其光如飞景之罗朝日,其明如朗月之照幽域。

内有玄膺九窗之关,外有醴泉玉浆之池。

真人名曰子丹。

天中黄庭戊己,天仓玉女却死养生。

官号日太帝,总御九天之兵,乘地轴之辇,从六丙六丁。

迁赏道功,诛罚魔精。

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

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

天气柔顺而无极,人漱唇齿以不零。

於是抗虞渊之颓日,反朝霞之始萌,延惛朽之枯#,革休灭而方清,光颜灿然而还初,炁充然而流盈。

尔乃虹步八域,上升云路,超群萃而凌盻,挹天气而自度。

返真仙於太微,极三光而告暮。

巍巍乎太虚,可谓停灵运於元祚。

妙哉灵宝,黄庭长生,由一炁之永固。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

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

其精始生,上号明石七炁之天,中为太白,下为华阴山。

其气如明月之落於景云,其光如幽夜之睹於明珠。

白龙衔芝草而启腾,灵真降素醴而沾濡。

其乃士天之灵泽,上真之琼腴,气甘和而淡妙,虽鼎味而不殊。

下有玉泉长河,上有流英之楼。

室有太上素女,堂有元气大夫。

乘崩山之坠虎,骋云辇於虚无。

上导洪精於士天,下和众生於灵衢。

挹云露於皓芝,饮灵液於龙须,叩天池而呜鼓,收甘津於舌头。

所以存之者若遂,为之者永居,却素发而玄黑,反枯朽而婴孩。

尔乃凤舞景汉,朗啸清虚,枕云岫而练神,养精和於太初,收真人而为友,焉知荣辱之所如。

大哉灵宝,明石长生,由七炁之娱。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

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

其精始生,上号玄滋五炁之天,中为辰星,下为常山。

其气如飕风之激於炎林,其光如流星之堕於洪波。

煎玉饴於龙鼎,汲玄炁於天湖。

下有长生之渊,中有太上之家。

室有夜光玉女,服云林之翠罗,乘云虬以启真,驾鹿辇於天河,逍遥取道於玄元之根,保和始生於九玄之阿。

上导五帝之流炁,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

天致元精於太玄真人,养六府於齿牙。

所以为之者长存,用之者寿多,漱神津於元首,含淳和而弗华。

於是迥阳光之西倾,还冥夜於东陵,却衰枯而绝烟,反童稚而方升,鼓云池而郁勃,见鲦欻而龙腾。

友真人以为好,与灵仙而高登,其德洪矣,焉有能胜。

大哉灵宝,玄滋长生,由五气之兴。

  元始五老出五帝真符,以度五帝人,天光开阳,出此文玄都宫。

  元始青帝真符 #

  召直符更生守灵宝天文。道士吞之,灵气镇肝,生青精宝华九叶神,为役使通灵致神仙。

  右上始天光文,出青帝真文篇,以安东方九炁之天。

青帝受此文以镇东岳,封一通九灵洞室,四万劫一开。

道士命属东岳,青书绛缯佩身。

并本命日朱书,向东服之九枚,直符吏区更生随符入腹肝藏之府,九年皆生青精宝华九重,光映于形外。

又当青书绛文,内神杖上节中,衣以神衣,青腰玉女九人侍卫。

勿不精,有考吏。

  元始赤帝真符 #

  召直符昌中守灵宝天文。道士吞之,灵气镇心,生丹精宝华三叶神,为役使通灵致神仙。

  右上阳明文,出赤帝真文篇,以安南方三黑之天。

赤帝受此文以镇南岳,封一通南霍之阿,四万劫一开。

道士命属南岳,赤书黄缯上佩身。

并本命日朱书,向南服之三枚,直符吏祝昌中随符入腹心府之中,三年皆生赤精宝华三重,光映于形外。

又当赤书黄缯,内神杖次青帝下节中,太丹玉女三人侍卫。

勿不精,有考吏。

  元始黄帝真符 #

  召四方直符守灵宝天文元中央正吏。道士吞之,灵气镇脾,生黄精宝华十二叶神,为役使通灵致神仙。

  右总灵文,出黄帝真文篇,以安中央一炁之天。

黄帝受此文,天炁中开运,应转轮此文,始见天关停轮,无有昼夜。

元始收其本文,还於上元之炁,黄帝中岳则阙此一文。

今所以书於旧经者,为使存之不绝。

四帝共典卫於上宫,无正吏可守。

道士命属中岳,自可黄书白缯佩身。

并本命日朱书,向王服之十二枚,无吏可随,然十二年亦生黄精宝华十二重於脾藏之中也。

又黄书白缯,内神杖次赤帝下节中。

道士所以偏得佩此文者,值以有黄帝生人,使以应天之炁,虽尔,亦阙无守吏。

勿不精,有考吏。

  元始白帝真符 #

  召直符曲正守灵宝天文。道士吞之,灵炁镇肺,生白精宝华七叶神,为役使通灵致神仙。

  右光元灵文,出白帝真文篇,以安西方七炁之天。

白帝受此文以镇西岳,封一通於金穴九掖洞中,四万劫一开。

道士命属西岳,白书黑缯佩身。

并本命日朱书,向西服之七枚,直符吏辱曲正随符入腹肺府之中,七年皆生白精宝华七重,光映于形外。

又当白书黑缯,内神杖次黄帝下节中,太素玉女七人侍卫。

勿不精,有考吏。

  元始黑帝真符 #

  召直符尹丰守灵宝天文。道士吞之,灵气镇肾,生玄精宝华五叶神,为役使通灵致神仙。

  右通明文,出黑帝真文篇,以安北方五炁之天。

黑帝受此文以镇北岳,封一通於玄阴洞室,四万劫一开。

道士命属北岳,黑书青缯,佩身。

并本命日朱书,向北服之五枚,直符吏尹丰随符入腹肾府之中,五年皆生黑精宝华五重,光映于形外。

又当黑书青缯,内神杖次白帝下节中,太玄玉女五人侍卫。

勿不精,有考吏。

  五帝真符,上精在天为五星,中精在人身中为五脏,下精在地为五岳。

故三元之炁,各有所属。

天无五文,三光不明。

人无五文,无以立形。

地无五文,五岳不灵。

五帝真符,以元始同生,旧文今秘於玄都紫微宫,侍真五帝神官五亿万人。

诸天皆一月三朝真文,有火水阴阳官考,禁於漏泄。

元始天尊封於神杖之中,常以随身。

所以尔者,秘掌天真,不欲离身形须臾尔。

  元始神杖,用灵山向阳之竹,令长七尺,总七节,上下通直,以五符次第置其中。空上一节,空下一节,以应天象地也。

  道士隐学,书文置东方,则东岳仙官至。

长斋百日,精思灵宝尊神,则天真下降,给青腰玉女九人,取东岳神仙芝草,不死之药。

青帝鬼魔远舍九万里,一方凶勃恶兽毒螫,皆不生害心,反善仁人。

长斋修行二十四年,身得神仙。

但佩此文,亦得尸解,转轮成仙。

国土东方及春三月有灾,欲使东乡安镇,当赤书青石上,镇东方九日,灾自灭,凶逆自消。

一方仁人,苍龙来翔,善瑞自至,国土太平。

书文佩身,却诸祸殃,身无横患,常与神明相当,保国宁家,享福无穷。

  道士书文置南方,则南岳仙官至。

长斋百日,精思灵宝尊神,则天真下降,给朱陵玉女八人,取南岳神仙芝草不死之药。

赤帝鬼魔远舍八万里,一方凶勃恶兽毒螫皆不生害心,反善仁人。

长斋修行二十四年,身得神仙。

但佩此文,亦得尸解,转轮成仙。

国土南方及夏三月有灾,欲使南乡安镇,当朱书赤石上,镇南方八日。

灾自灭,凶逆自消。

一方仁人,善瑞显明,凤凰来游,白鸾飞呜,天人歌咏,欣国太平。

书文佩身,万灾不生,禳凶却秽,坐致神灵,福庆无穷,延年长生,家致兴隆,国祚安宁。

  道士书文置中央,则中岳仙官至。

长斋百日,精思灵宝尊神,则天真下降,给黄素玉女十二人,取中岳神仙芝草不死之药。

黄帝鬼魔远舍十二万里,中央凶勃恶兽毒螫皆不生害心,反善仁人。

长斋修行二十四年,身得神仙。

但佩此文,亦得尸解,转轮成仙。

国土中央及四季月有灾;欲使中国安镇,当朱书黄石上,镇中央十二日。

灾自灭,凶逆自消。

四方和睦,善瑞日生,麒麟来归,白虎游庭,国丰民富,普天安宁。

书文佩身,万灾不经,身康气强,五宫清明,长保家国,永亨利贞。

  道士书文置西方,则西岳仙官至。

长斋百日,精思灵宝尊神,则天真下降,给太素玉女六人,取西岳神仙芝草不死之药。

白帝鬼魔远舍六万里,西方凶勃恶兽毒螫皆不生害心,反善仁人。

长斋修行二十四年,身得神仙。

但佩此文,亦得尸解,转轮成仙。

国土西方及秋三月有灾,欲使西乡安镇,当朱书白石上,置西方六日。

灾自灭,凶逆自消。

西方自归,善祥自集,灵兽飞轩,金雀衔符,氏老归宾,国宁民休。

书文佩身,神明交游,灾不加身,与五帝同俦,子孙昌炽,世享王侯,与善因缘,何虑何忧。

  道士书文置北方,则北岳仙官至。

长斋百日,精思灵宝尊神则天真下降,给太玄玉女五人,取北岳神仙芝草不死之药。

黑帝鬼魔远舍五万里,北方凶勃恶兽毒螫皆不生害心,反善仁人。

长斋修行二十四年,身得神仙。

但佩此文,亦得尸解,转轮神仙。

国土北方及冬三月有灾,欲使北乡安镇,当朱书黑石上,置北方五日。

灾自灭,凶逆自消。

北方自宾,善瑞日昌,地藏发泄,金玉露形,天人歌咏,国富民丰。

书文佩身,万灾消亡,寿同天地,福禄光亨,所向所求,莫不利贞,子孙昌盛,世出贤明。

  元始施安灵宝五帝镇官宅上法,以施於上学好道之士,不行凡庶。

奉此法,师弟子对斋九日,以上金五两,五帝纹彩五匹,以誓五老上帝,举盟五岳而受文。

然后以佩身,施安所住如法,将招大福於自然,度凶厄於穷年,安国宁家,享祚无穷也。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竟

  #1 青鸟:教煌S □ 5733 抄本作『青乌』。

  #2教煌S . 5733 『龙』 字作『凤』。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中

  太上洞玄灵宝召伏绞龙虎豹山精八威策文,与《元始玉篇真文》 同出於赤天之中,挺自然之运表、明太空之灵象,开三图以通真,演五行於玄府,运四气以应神,镇玉篇以固劫,保地於元根,命灵策以制魔,吐神祝以遐震,施八威以正度,啸五帝以召龙。

是故关机乘之不倾,五狱保之以长存,山河得之而不沦,人神受之而无穷。

太上大道君受之於元始天尊,赏箓於上三天玄都紫微上宫。

依玄科,四万劫六天气消,真道当行,有其人依科,以传三天太上召伏蛟龙虎豹山精八威策文,此是赤精受天炁后,其文明於南丹洞灵橭林之下。

  某年某月某日,灵宝赤帝某君,佩元始上三天太上大道君制六天总地八威策文,召天下神,摄地束灵,封山呼云,制河上龙,承师某帝某甲元始之章。

  某州郡县乡里,洞玄弟子某岳先生女人,某岳道士某甲,本命某辰,年若干岁,某月生,太岁某子某月朔某日子,谨於某气天中,请太上灵宝八威策文三牒文,太上所传黄帝,合封为策,以出俯仰之式。

  九天太素阳生符,元始付太上丈人,其文在赤书后劫,见日宫之阳。

  玄都紫微宫旧格,丹书白素,方五寸,清斋百日,入室思日精,含而吞之,与日同寿,天地俱存,思灵念真,形自能飞。

存浊炁於口,符既出而死也。

一名生真券,一名八威龙书。

女吞此符后,生为男身。

  三天太玄阴生符,元始以付太上大道君,其文在赤书后二劫,见月之上馆。

  玄都紫微宫旧格,黑书黄缯,方五寸,清斋百日,入室思月精;含而吞之,与月同寿。

道士欲尸解者,黑书木刀剑,抱而卧,即为代人形而死矣。

行此宜精,他念秽浊于口,符即出,身即死。

此符一名化形券,一名九阴灵书,男人吞此符后,化为女子。

  此二符,阴阳二气,日月之精,自不精身苦志,慎轻服御,惟清斋合式,即能无穷。

  九天玉真长安神飞符,出元始青明上光气后赤书四劫,见於三天北元玉关之上。

  玄都紫微上宫旧格,朱书白素上,以佩身,履大阳九、大百六,大劫之交,洪灾三会,佩之千毒不加身,过水火之难,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其文今封南霍石碽,四万劫一出。

  三天真生神符,出元始通景玄光气后赤书五劫,见於玄都玉京上馆。

  玄都紫微上官旧格,黑书黄缯上,以佩身,履小阳九、小百六,小劫之交,万灾四充,佩之千害不加,身过万疠之中,得见太平,为圣君种民。

今封北单广灵洞室石碽之中,四万劫一出。

  二符,太上大道君受於元始天尊,以传西王母,元始五老始生五帝,天元分度。

  东方九炁青天,天有九元,九元运关,周回三十二覆。

昼夜三十日,天炁一交,一十二交为一度。

三百三十度,诸天炁王於木,青帝用事。

寅卯之年,青帝真人下世,教化太山,度九人以补仙官。

其方其年,禾稼丰熟,灾不行,兵火息止。

三千三百度青炁勃,黄炁否,阳数之九九者,天之极,谓小阳九;六天炁上,百官受会,谓小百六。

此天炁勃於火宫,巳午之年,疫炁流行,五谷丰而无食民。

九千九百度,青炁激,黄炁食,阳数九九,谓大阳九,六天炁返,百官收炁,谓大百六。

此天炁激於金宫,申酉之年,禾稼摧折,兵病并行,疫炁弥天,人兽得过,万中遗一。

其时当有青帝神人,乘青龙,赍符命太山制天炁。

得佩此符,则免此灾。

  南方三炁丹天,运关三百三十度,诸天炁王於火,赤帝用事。

巳午之年,赤帝真人下世,教化霍山,度三人以补仙官。

其方其年丰熟,国安民盛。

三千三百度赤炁勃,白炁否,此则赤帝小阳九、小百六,天炁勃於土宫,辰戌丑未之年,四炁驱除,兵灾流行,土中生火,金玉自然,天下燋枯。

九千九百度赤炁激,白炁食,此赤帝大阳九、大百六,天炁激於水宫,亥子之年,火精绝灭,万里无烟,洪灾至天,人兽得过,万中遗一。

其时当有大鸟东南而飞,赤帝神人乘朱凤,赍符命霍山制天炁。

得佩此文,则免此灾。

  中央一炁黄天,运关三百三十度,诸天炁王於土,黄帝用事。

辰戌丑未之年,黄帝真人下世,教化嵩高山,度十二人以补仙官。

其年中国大丰,四方安平。

三千三百度黄炁勃,黑炁否,此则黄帝小阳九、小百六,天炁勃於金宫,申酉之年,土雾障天,昼夜不别,七年而解,障炁行,人兽疫死,三分遗一。

九千九百度黄炁激,黑炁食,此黄帝大阳九、大百六,天炁激於木宫,寅卯之年,九土崩陷,民无立踵,万疫驱除,万无遗一。

其时当有黄帝神人,乘黄龙,赍符命中岳制天炁。

得佩此文,则免此灾。

  西方七炁素天,运关三百三十度,诸天炁王於金,白帝用事。

申酉之年,白帝真人下世,教化华山,度七人以补仙官。

其方其年丰熟,国土安,人民盛。

三千三百度白炁勃,青炁否,此则白帝小阳九、小百六,天炁勃於水宫,亥子之年,金玉化消,横尸填於江海,人民相啖,海成血川。

九千九百度白气激,青炁食,此白帝大阳九、大百六,天炁激於火宫,巳午之年,金石自消,兵灾驱除,人兽灭种。

其时当有白帝神人,乘白龙,或乘白虎,赍符命华山制天炁。

得佩此文,则免此灾。

  北方五炁玄天,运关三百三十度,诸天炁王於水,黑帝用事。

亥子之年,黑帝真人下世,教化恒山,度五人以补仙官。

其方其年,五谷丰熟,禾不种自生,兵不兴,人民安。

三千三百度黑炁勃,赤炁否,此则黑帝小阳九、小百六,天炁勃於木宫,寅卯之年,禾稼伤死,五谷大贵,水涌河决,洪水流天,人民飘尸,骨血分离。

九千九百度,黑炁激,赤炁食,此黑帝大阳九、大百六,天炁激於土宫,辰戌丑未之年,江河枯竭,海底生尘,人民乌兽焦死无遗。

其时当有黑帝神人,乘玄龙,赍符命恒山制天炁。

得佩此文,则免此灾。

  五方运关三十二覆,九千九百度,周五方之炁,皆上运元始青阳之炁,回转灵宝玄都玉山中关,周回诸天日月星宿十空之外,九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度。

天炁反一劫之灾,天地万生山川江海金石人民一时化消。

当此之时,天地改易,鲦欻之间,非所如何。

有佩灵宝玉文,乃可即得更生始分之中,正如睡眠之顷尔。

自非此文,莫能致之。

  阳炁则转天关,阴炁则转地机,九河之口,水之盈缩,皆应天分,度会亦如之。

故阳数之九谓之阳九,阴数之八谓之八灾。

天地运度,人亦同之。

灵宝玄都玉山,处於上天之中,七宝之树,垂覆八方,有十方至真尊神,妙行真人,朝卫灵文於玉山之中,飞空步虚,诵咏洞章,旋行玉山一匝,诸天称善。

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重道,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万无鞅数,至真大神,当灵宝大斋之日,莫不稽首遥唱玉音,诸天伎乐,百千万种,同会云庭。

当此之时,真乐乎哉。

  天地大劫之欲交,诸天至真尊神、妙行真人,下游五岳,遥观天下至学之人,洪流滔天,皆以五龙迎之,上登福堂,令得与元始同没同生也。

  东方九炁青天下元小阳九小百六,出灵宝青帝下元符命,下东岳,制九炁青天分度,出此文以度学者人身。其文九千年一出东岳。

  五帝符,并依五方色书之。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出下元符命。

  小阳九巳,小百六午,其年大灾驱除,以此文固天炁,安国存种民,度阳九百六之会。青书白缯。

  东方九炁青天中元大阳九大百六,出灵宝青帝中元符命,下东岳,制天分度,〔度〕#1学者身。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阳九申,大百六酉,其年天灾激,林木禾稼,一时消灭,驱除兆民。出此文以固天炁,安镇存国,以度种人大灾出,青书白缯。

  东方九炁青天上元大劫之周,天地改易,出灵宝青帝上元符命,下东岳,以固青天元始之炁,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劫交周,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故固天元始之炁。佩之皆即得化生始分之中,刻书金札以佩身。

  南方三炁丹天下元小阳九小百六,出灵宝赤帝下元符命,下南岳,制三炁丹天分度,出此文以度学者人身,其文九千年一出南岳。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帝君,出赤帝下元符命。

  小阳九辰戌,小百六丑未,其年土中生火,金玉自然,天下燋烧,万民自死。出此下元符,固天炁,禳此灾,度阳九百六之会。赤书黑缯。

  南方三炁丹天中元大阳九大百六,出灵宝赤帝中元符命,下南岳,以固赤天分度,度学者身。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阳九亥,大百六子,其年火精消灭,万里无烟,洪水四出,天灾荡民。中元出此文,固天炁,禳此灾。赤书黑缯。

  南方三炁丹天上元大劫之周,天地改易,出灵宝赤帝上元符命,下南岳,以固赤天元始之炁。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劫交周,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皆即得化生始分之中,刻书金札以佩身。

  中央一炁黄天下元小阳九小百六,出灵宝黄帝下元符命,下中岳,制一炁黄天分度,出此文以度学者人身。其文九千年一出中岳。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帝君,出下元符命。

  小阳九申,小百六酉,其年土下出雾,障气障天,昼夜不分,七年除民。出此下元符,固天炁,禳此灾,度阳九百六之会。黄书青缯。

  中央一炁黄天中元大阳九大百六,出灵宝黄帝中元符命,下中岳,制天分度,度学者身。九千年一出。

  大阳九寅,大百六卯,其年山冈丘垄,土地陷没,民无立踵。中元出此文,固地炁,禳此灾。黄书青缯。

  中央一炁黄天上元大劫之周,天地改易。出灵宝黄帝上元符命,下中岳,以固黄天元始之炁。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劫交周,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万物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即得化生始分之中,刻书金札以佩身。

  西方七炁素天下元小阳九小百六,出灵宝白帝下元符命,下西岳,制七炁素天分度,〔出〕#2此文以度学者人身。其文九千年一出西岳。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帝君,出下元符命。

  小阳九亥,小百六子,其年金玉化消,人民水居,飘尸洪流,血为海川。出此下元符,固天炁,禳此灾,度阳九百六之会。白书赤缯。

  西方七炁素天中元大阳九大百六,出灵宝白帝中元符命,下西岳制天分度,度学者身。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阳九巳,大百六午,其年金石自消,兵灾荡民。中元出此文,固天炁,禳此灾。白书赤缯。

  西方七灾素天上元大劫之灾,天地改易,出灵宝白帝上元符命,下西岳,以固白天元始之炁。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劫交周,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乌兽,万物一时消灭,天地淇津,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黑,佩之即得化生始分之中,刻书金札以佩身。

  北方五黑玄天下元小阳九小百六,出灵宝黑帝下元符命,下北岳,制五黑玄天分度,出此文以度学者人身。其文九千年一出北岳。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帝君,出下元符命。

  小阳九寅,小百六卯,其年洪水四出,水灾连天,人民流散,死者无遗。出此下元符,固天炁,禳此灾,度阳九百六之会。黑书黄缯。

  北方五炁玄天〔中元〕#3大阳九大百六,出灵宝黑帝中元符命,下北岳,制天分度,度学者身。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阳九辰戌,大百六丑未,其年天地枯旱,江海竭乾,海底扬尘,人民燋死,万无遗一。中元出此文,固天炁,以禳此灾。黑书黄缯。

  北方五炁玄天上元大劫之交,天地改易,出灵宝黑帝上元符命,下北

  岳,以固玄天元始之黑,其文九千年一出。

  大劫交周,天地改易,金玉山海,人民鸟兽,万物一时消灭,天地溟涬,无复光明。以此文固天元始之炁,佩之即得化生始分之中,刻书金札以佩身。

  元始五老三元玉符,与《灵宝玉篇真文》大劫、小劫符命,同出太玄都玉京山紫微上官。

此文固天三元之炁,以禳大小阳九、大小百六、大小劫会之灾,度学者之身。

玄都宿有金名,皆得见此文。

佩之得免大灾,为圣君种民,皆白日升天,上朝玄都上宫。

功德未备,即得尸解,转轮成仙,随运沉浮,与真结缘。

  元始灵宝五老尊神、诸天帝皇、妙行真人常以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岁六会於太上三天灵都宫元阳紫微之台,集算天元,推校运度。

诸天各下天帝、太乙使者、日月星宿、三部三官考召,五岳四渎河海大神,周行天下,纠察功过,搜择种人。

当此之月,天下、地上莫不振肃,执斋持戒,尊奉天真。

学者以其月随科修斋,功记三官五帝,列名上天,六年克得拜谒太上,七祖皆升福堂,神灵佑护,万灾不干。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中竟

  #1「度」字据上下文例补。

  #2「出」字据上下文例补。

  #3「中元」二字据上下文例补。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下

  元始灵宝西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元极大道上帝、真皇老人,常以月一日,上会灵宝玄都西北玉山紫微上宫,奉斋朝天文,校地上人鬼功过。

其日勑北斗,下与三官考召、四部刺奸,周行天下,纠察兆民,条列善恶,轻重上言。

其日有奉修斋直,不犯科律,三官除罪,列名玄都,万神卫护,得为种民,犯恶为非,移名地官。

  元始灵宝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太上老君、灵宝妙行真人,常以月八日,上会灵宝玄都北上玉山阴元台,奉斋朝天文,校地上兆民簿录年命算籍。

其日劫北斗司杀鬼,下与八极司隶,周行天下,司杀善恶功过,轻重列言。

其日犯恶为非,移付地官,执心奉斋,不犯科律,三官削除罪名,三天记上仙录,告下天神地祇侍卫营护,万灾不干。

  元始灵宝东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妙行真人、元极大道、太上万度万生神皇、上玄老、元灵老君,常以月十四日,上会灵宝玄都玉山通阳青微宫,奉斋朝天文,校天下学道年月功过及鬼神之事。

其日勑太乙使者,下与北酆都伯使者,周行天地,司察人神功过深浅,列言上宫。

有修斋立德,即勒录九天,记名仙籍,鬼神随功进秩,人鬼有犯,移还鬼府。

  元始灵宝束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太清玄元上三天元极大道、无上玄老、太上老君、太上丈人、皇上老君、皇上丈人、青灵上真天帝君、天帝丈人、太帝君、太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百千万重道气、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东极老人、青华大神、上相司马青童、金阙后圣帝君、真阳始青神人、灵宝九仙君等,青和玉女、主仙玉郎,常以月十五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山青华玉陛官,奉斋朝天文,共集校定学仙人名功过深浅,其日天帝自下。

天帝自下者,日月星宿、天上天下、地上地下、五岳四渎、河海神灵,莫不惨然俱下,周行诸天地上,察校学士兆民功过轻重,列言青宫。

其日修斋奉戒,则五帝保举,上言东华,生死为仙,勑下三界神灵侍卫,千灾不干。

有犯科律,移付地官。

  元始灵宝东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元极大道南上赤帝、丹台老子、太和玉女、长生司马、好生君、司命、司录、南极度世君、万福君,常以月十八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京山洞灵元阳之绾。

奉斋朝天文,共集校等人民禄命长短,区别善恶。

其日勑太乙八神使者,下与三官考召,周行天下,司察天人善恶,列言丹台。

其日有修奉灵宝真经,烧香行道,斋戒愿念,不犯禁忌,则司命长生司马注上生簿,延算益命,勑下地官营卫佑护,列为善民。

有违科犯戒,减算缩年,移付地官。

  元始灵宝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元极大道南上老君、丹灵南极真人、太和玉女,常以月二十三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山洞灵丹台,奉斋朝天文,集校人民簿录,区别善恶。

其日勑天一,下周行地上,司察兆民功过轻重,列言灵宝洞灵丹台。

其日有修奉灵宝真经,烧香行道,斋戒愿念,不犯科禁,则司命勒名生录,勑地祇营护,福庆日隆,万愿如心。

有违科犯禁,削除生籍,移名鬼官。

  元始灵宝西南大圣众、至真尊神、元极大道天皇老人、南极元真君、洞阳太灵君,常以月二十四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京朱宫,共集考校三官、九府、五岳、北酆、泰山二十四狱罪刑簿目,鬼神天人责役轻重之事。

其日勑北辰,下与三官考召、北部刺奸,周行天下,覆校诸司廉察万民善恶,列言朱宫。

其日有修奉灵宝真经,烧香行道,执斋持法,则北辰列言善功,上宫记名,削除罪录,得为种民。

有违科律则长充鬼役,不免三涂五苦之中。

  元始灵宝西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元极大道、西华金堂玉仙真母、金阙后圣上相帝君、四极真人,常以月二十八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京金阙七宝宫,奉斋朝天文,共集推校日月星辰分度,并得道人名。

其日太一下历,校天宿周行,学人善恶,列言金堂。

其日月星宿、璇玑玉衡,皆惨然俱会天关之门。

凡为学者,能修斋奉戒,思仙念道,为太一所举言,书名仙簿,得为真人。

有违科犯法,三官所纠,移付地官,长为罪民。

  元始灵宝下元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下元玄黄洞渊洞灵万仙、五帝四司真人,常以月二十九日,上会高皇天太玄都玉京黄房,奉斋朝天真,算校五岳四渎河海水帝、地灵神鬼之事,万民罪简深重。

其日遣中太乙,下与三官九府九部刺奸,周行五岳三官水府,条正鬼事,司人功过,罪简所由轻重,列言玄都。

其日有修奉灵宝真经,烧香行道,执斋奉戒,则为三官九府所保,列言善功,削除罪简,上名三天,神明卫护,千灾不干。

有违科犯禁,移名地官,长为罪民。

  元始灵宝上元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上下中央四面八方太上无为大道诸君丈人、最大至尊、无上无巅无极无穷普照普察无量洞明最上正真无鞅数道气、无先寥廓无端混沌无形虚无自然太上、无根冥寂玄通大智慧原、正一盟威太上无为大道、道中之道、神明君、无上元初万万亿亿数无鞅数道德诸君丈人、太上道德君、道德丈人、无上万生君、万生丈人、无上万气君、万气丈人、无上万元君、万元丈人、无上万福君、万福丈人、鸿保天神诸君丈人、玄元老君、太清玄元上三天元极大道、元上丈人、太上三气君、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太清君、太清丈人、太玄上一君、太玄丈人、中黄正一君、中黄丈人、太元君、太元丈人、太始君、太始丈人、太初君、太初丈人、太素君、太素丈人、太虚君、太虚丈人、太一君、太一丈人、太仪君、太仪丈人、太平君、太平丈人、太渊君、太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老丈人、玉历君、玉历丈人、九气君、九气丈人等,百千万亿亿亿万万数元鞅数万重道气君、道气丈人、千二百君、千二百官丈人、太清玉陛下、太上玉真君、玉真丈人、五仙君、五仙丈人、九灵君、九灵丈人、太清十二真君、十二真丈人、二十四神人君、二十四神人丈人、太清三十六真君、三十六真丈人、五气君、五气丈人、阴阳生炁君、生炁丈人、上上太乙君、太乙丈人、皇天太上帝、无极太上元君、太上元君丈人、太元一君、太元一君丈人、神宝君、神宝丈人、真宝君、真宝丈人、天宝君、天宝丈人、灵宝君、灵宝丈人、元神君、元神丈人、元真君、元真丈人、元灵君、元灵丈人、天皇老君、天皇丈人、南极老君、南极丈人、黄神老君、黄神丈人、黄老君、黄老丈人、太和君、太和丈人、太上皇真道君、皇真丈人、上古天师君、天师丈人、万道父母、万德父母、天地父母、神仙所出、神仙所聚,东王公、西王母、日君、月后、五星真君、五星皇妃、璇玑玉衡星真君、众仙、天官、大神等,常以月三十日,上会灵宝太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官。

奉斋朝天真,万帝众神,诸天诸地,集算校大劫、小劫、大小百六天地运度,料别善恶,学道应得神仙人名。

其日遣上太一下。

上太一自下,其中诸天星辰日月璇玑北斗惨然俱下,与五帝五岳四渎江河淮济水帝九部刺奸,三官考召、地上神祇,周行天下,司察善恶功过轻重,列言上天。

其日有修奉灵宝真经,修斋戒,烧香念道,为太乙所举,列言善功,则名上仙簿,@地神营护。

有违科犯戒,移名付地官,长为罪民。

  太玄上宫北帝,常以庚申日,制天民三尸魂神,条人罪状,上奏帝君。

当此日,能修斋奉戒,昼夜思神,则三尸不得上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欢喜,即记名左契,长为种民。

  太玄上宫至真尊神,常以甲子日,遣大一中台大使者下,周行诸天诸地,检校神祇,驱散杂俗鬼精。

当此日,能设斋烧香,中台大使者皆条善功,奏上三天上帝,上帝即除为监天,领地上鬼普神王者,书名玉历,长为真人。

  太玄上宫高真大神,常以立春之日,会诸尊大圣仙人於太极上宫,算校玉札金名,应得神仙之人,列奏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官太.素真人,常以春分之日,会诸仙官於昆仑瑶台,校定灵宝真经学者,功业轻重,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宫五帝,常以立夏之日,会诸仙人於紫微宫,校定学者功过,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宫天上三官,常以夏至之日,会於司命上宫,校定兆民,算会簿录,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宫五岳诸真人,常以立秋之日,上诣中黄老君於黄房灵庭,会诸仙官,检校天下神图灵药,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官上皇大帝,常以秋分之日,上登上清灵阙太微之馆,会灵宝尊神、太上五老君、北极真公、八海大神,集算天下兆民罪录,功过轻重大小,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宫阳台真人,常以立冬之日,会论仙官玉女於灵宝阳台之上,校学道簿录名目轻重深浅,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太玄上宫天真众仙,常以冬至之日,上诣方诸束华青宫,会於束海青童金阙上相至真大神,校定众仙名录,列言灵宝玄都上宫。

  八节之日,是上天八会大庆之日也。

其日诸天大圣尊神、妙行真人,莫不上会灵宝玄都玉京山上宫。

朝庆天真,奉戒持斋,旋行诵经,各遣天真威神,周行天下四海八极,五岳名山学人及得道兆庶,纠察功过轻重,列言上宫。

其日诸天星宿,日月璇玑,地上神祇莫不振肃。

凡是修斋持戒,宗奉天文,皆为五帝所举,上天右别,书名玉历,记为种民,告下三官神灵侍卫,门户整肃,万灾不干。

至学之士,三界司迎,神仙度世,上为真人。

为恶犯戒,司考所纠,移付地官,长为罪民。

  五老灵宝五篇真文,元始天书,生於空洞之中,为天地之根,灵尊妙贵,法教威严。

三元开张,德冠诸天。

一十四德,皆以三元斋之,贵行标於高称。

一者其德如太空,无形荡荡,为无始之宗。

二者其德如虚元,无中生有,有中归无。

三者其德如大道,威灵恢廓,为神明之宝。

四者其德如天,澄清高虚,广覆无边。

五者其德如地,开张广纳,无毫不载。

六者其德如三光五曜,诸天普受光明。

七者其德如高真,敷演玄教,为天中之尊。

八者.其德如神人,广度一切,普受自然。

九者其德如太玄,清开广置为神仙之都。

十者其德如云雨,一切万物,普受其荫润。

十一者其德如风,一切万物受其施泄。

十二者其德如四时,一切万物,受其生成。

十三者其德如泰山,保固元祚,安宁神器。

十四者其德如大江,荡荡无碍,莫不开容。

灵文妙重,斯一十四德,其德如之巍巍高范,量难可胜,垂荫福流,万劫无穷,开明元化,莫不由焉。

  灵宝五篇真文,施一十四福,福报如之。

一者形神澄正,不受众横,永离痛恼,身无疾病。

二者万魔降伏,五帝所敬,地祇侍卫,心端神定。

三者上圣玄监,天神记名,右别簿录,削死上生。

四者德慧长新,役使鬼神,举向所欲,坐招自然。

五者神童玉女,侍卫身形,出入游行,所在司迎。

六者天灾宾伏,福庆日臻,门户昌炽,道德日隆。

七者门族端伟,世世安宁,中外享庆,润流无穷。

八者五帝所举,上补真人,三界司迎,项负宝光。

九者尘垢普消,表裹明鲜,身香体洁,净如金刚。

十者志无不克,愿无不从,适意所欲,洞达无穷,心聪体圣,神明交通。

十一者为诸天大圣尊神、妙行真人、五岳飞仙,一切所宗。

十二者功成德满,道报自然,身生羽服,白日升天。

十三者功德之大,上延七祖,解脱三涂,五苦八难,上升天堂,受仙南宫,下流种孙,世世兴隆。

十四者功言一切蠢飞蜎息,已生未生门内六畜,普皆延年,宗奉灵文,修斋供养。

斯功至重,德报自然,三官记识,无失毫分。

影响相酬,其理甚明。

  二篇德福二十八条,出玄都紫微宫上元格中,至真学者行之德也。

  玄都紫微宫中元格。

灵宝真文,见众真修斋奉戒,朝礼天文,有一十二念。

一念精进苦行,不犯经戒,每事尊法。

二念道尊德贵,法化高大,心所希愿。

三念悔谢众罪,无所隐匿,整心修敬,每以尽节。

四念愿求神仙,得见真君,免度厄世,身睹太平。

五念度诸苦难,三恶之道,五灾之中。

六念愿得飞行,驾乘云龙。

七念为亿曾万祖,上世父母,宿考解散,免离徒责,上升福堂。

八念家中大小,同学之人,福庆日升,善念日生。

九念普为一切人民,后世子孙,厄中得免,居危获安。

十念畜牧已下、一切众生,蝖飞蠢动,及得喘息有生气者,普蒙惠泽,恩润覆护。

十一念志远荣华,奸祆杂俗,邪谄假伪,祆孽鬼神,精魅杂法之术。

十二念使鬼役神,收摄邪奸,天人无害,普离众恶,三灾九厄,十苦八难,克获上仙,白日升天,仙度之后,与道念同。

此一十二念,发自然天心,大慈之德,功懋诸天。

旧仪系灵宝中元篇目,在玄都宫。

  玄都紫微官中元格,施一十二念,而有一十二报。

一者身体刚强,躯形安宁。

二者名声远着,一切之人,愿所欲闻。

三者为诸天大圣尊神、妙行真人所见爱敬,日月星宿所惠,仙圣所宗,地祇所仰,鬼神所畏。

四者世间万姓敬奉,称为真人,吉无不利,庆载永安。

一切蠢动,希为桥梁,千精万邪,妖伪鬼神,一时消灭,举响从心。

五者谓之所诣,出入行来,吏兵卫身,天官导从,地神奉迎。

六者制伏天地一切鬼神,坐致天厨玉女侍卫。

七者驱驰六甲,运走星辰,诃役三皇,走使鬼神,行来坐起,饮食卧息,天神侍护,地神直卫。

八者所在住止,方圆三千六百里中,妖伪杂俗,奸诈魍魉,一时消减。

九者交游上道,提携仙人,浮游五岳,出入民问,无敢疾伤。

十者斩邪破敌,不教自行。

十一者寿骨日生,仙道日成,道成德满,白日升天。

十二者得与上圣诸君丈人为友,升入无形,与道合同。

此十二报,施德所延,上帝所贵,坐要自然。

  二篇施念获报二十四条,出玄都紫微官中元格中,至真学者行之德也。

  玄都紫微宫下元格。

灵宝真文,明见众真奉斋,朝礼天文,有一十二恩。

一者解上世之考,及见世之罪。

二者致福却祸。

三者来生却死。

四者招财致禄。

五者宜后世子孙。

六者福延先亡。

七者见世兴隆。

八者与天地结亲。

九者交友真人。

十者卒得上仙,白日升天。

十一者仙度之后,上升道堂。

十二者一切普福,为世桥梁。

其一十二恩,皆精行所致,德感天真。

  玄都紫微宫下元格。

灵宝真文,明见众真奉斋,朝礼天文,有一十四功。

一为上世,二为子孙,三为居世,四为居山,五为修道,六为求仙,七为众官,八为治民,九为众生,十为世间,十一为天,十二为神,十三为人,十四为一切万物。

斋直上圣之法,清虚简素,弃秽来真,上应列星,中应人情,下副物心。

圣者见之谓之圣,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贤者见之谓之贤。

元始置法,为众道之尊,上帝之所,修来者之桥梁也。

  二篇施恩置功二十六条,出玄都紫微宫下元格中,至真学者行之德也。

  元始自然赤书玉篇真文,开明之后,各付一文安镇五岳。

旧本封於玄都紫微宫,众真侍卫,置立玄科,有俯仰之仪。

至五劫周末,乃传太上大道君、高上大圣众、诸天至真,奉修灵文,敷演玄义,论解曲逮。

有十部妙经三十六卷、玉诀二卷、以立要用,悉封紫微上宫。

众真并以上合天庆之日,清斋持戒,上会玄都,朝礼天文,诵经行道,上赞元始自然之章,中和三元洞明之气,下庆神真大慈之教。

道在则尊,唯清为贵,故斋戒存其检行。

当其斋日,诸天大圣尊神、妙行真人、日月星宿,皆会玄都玉京之台紫微上宫,持戒朝礼,旋行诵经。

诸地上五岳神仙真人、四海水帝、北酆三官、三界地祇,一切神灵,莫不束带肃然持斋,尊道重法,以崇天真也。

其仪典格式,具出灵宝中金紫格,有左右阴阳考典赏。

  灵宝真文,以赤明开玄之始,号曰空浑赤书景皇真文。天地分判,天号之灵,地号之宝,故曰灵宝。至黄帝五劫下教,度得道之人,令得升玄矣。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