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真人内丹赋

陶真人内丹赋并序

  经名:陶真人内丹赋。

唐末五代道士陶植撰。

序文及赋注皆出一人。

书修炼外丹之街,而非内丹,故书名原当作《金丹赋》。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陶真人内丹赋 #

  夫人本以五行气而成体,乃以四象精而灌身,得江海竭而命更延,日月亏而神转壮。

故圣人理金镇玉,炼石补天,体用玄黄,要崇日月。

伏以龙虎大丹者,南北往来之位,本元二三,东西出入之名,运合归一。

青赤白黑,各定四维,上下俱通,辐赓八方,位成五帝,三才立象,万物有形。

六十四卦爻用,二十八宿合度,在七十二候之内,处三百六旬之中。

始自元阳,终於晦腊。

故经云:以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也。

春夏进长滋隆,皆禀於四时。

秋冬退伏垫藏,岂离於一运。

乾长於艮、巽之体,刚变为柔。

坤生於震、兑之形,阴归阳位。

然始阴阳之用,日月交叹,是以离女坎男,金夫木妇,妮其精气,陶炼髓筋,十月功成,一用方备其神也。

化之为液镕凝质,若坚冰变之玄霜,烹剖形如素雪。

方辨铅汞之理,始验水火之源。

合两象之精华,抽五行之血肉。

故圣人研日月二字,通幽洞冥。

穷金水五行,出凡入圣。

《参》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此名水土金之三物,志士岂不省己者哉。

欲达至真者,明闲卦象,痛会阴阳,晓察天文,精求易义,火候进退,生杀合宜,表裹清通,内外相应。

《三元周神论》云:欲明其药,先明自身。

悟此一言,而知万化矣。

若天地变易,雌雄抗行,相类不同,黑元交错者,如持梯而望升星汉,悬钩针而拟钓鲸说。

幸请贤者,细而详之,岂敢谬於神道耳。

又绿赋内沉论秘义,潜匿幽词,注解玄言,附成其旨。

  赋曰

  道法自然, #

  自然者,元气也。

元气者,是天地虚元之气。

天地虚无之气,即化生万物,玄元之始也。

学丹之流炼此,得虚无之气,名真一自然之道,为万物化元也。

《老子》日:无形不可名状,故强名曰道。

守一之道,日道者是自然之气,即是水银。

志士但依法炼之,出无入有,脱胎见真一,自然之道也。

  术明真假, #

  真名铅也,炼得银,银号日真一,亦日白金,位属兑官西方。

俗士不晓真一之道,炼铅拟求其真,物被埋了岂有真。

故经云:莫坏我铅,令我命全。

求真象之道,上禀三光,下应三才,六律既备,变化无穷,即真一之道也。

假者,是学仙之流,不考经典,不从师授,托意自造,遂将几常水银,不依法则妄施阴阳,拟为至药,故不成也。

李澄云:岂将几铅常汞,便喻至药。

所以不法天地,谬用亏明,致阴阳结互,寒暑不时,岂不用假而自恨。

故经云:几圣浅深,愚智真假,自古有之。

  法效两仪, #

  两仪天地。 #

  取象八卦。 #

  大药变转,体骨皆依法象。

金水运气,周功二十八宿,合度八卦,成八卦者。

每四十五日一节成,是一卦也。

一年三百六十日,有八个四十五日,故取象八卦。

太易至有八卦,日月有八卦是也。

  辟天地以区分,

  辟者,开也。

明天地以区分。

天地位者,乾坤鼎器也。

言先论鼎器,后言其药,天地位定,然后区分周天之义也。

寒暑驾驭,阴阳胜负,取时勿失节候,是取象。

  混阴阳之变化。

  混阴阳者,水火为药也。

是水银混沌,清浊未分,故号太易者,是阴阳之象,倾一处之义也。

然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阴阳者气也,刚柔者形也。

故志士则而行之,侯水火主也。

分判有时,方辩阴阳之变化。

《通玄论》云:此天地之母,砂汞也。

  指乾坤而以经以纬,

  乾为金,西为位。

坤为水,是金。

水火二物,交转往来,出入屈伸,体段也。

郭真人日:束西为纬,甲处为束。

甲为十干首,甲者神子,为十二神之先。

将甲配子,故云以纬也。

  类南北而有取有舍。

  故歌云:拾南取北,子母相克。转北成西,配合夫妻。此不虚也。故丹石一药独负阴,谓之有取有拾。

  氏房腾跃於苍龙,

  氏房,是束方宿,故汞寄处於房星。房星属卯为青,又木生於水,水属北方为黑。青与黑谓之苍,号日苍龙者也。

  张翼襟带於白马。

  张翼,是南方火宿,象丹砂也。是古仙以法脱其赤晕,还其真性之功,号日脱体丹砂,一名白砂,亦名白马牙是也。

  故玄黄之形质,脱筋骨而潇洒。

  玄黄者,天地也。为器物之形质,筋是汞,骨是银,得火气熏蒸,金水等自脱其铅,渐除滓秽,於器上飞传往来,拂郁加雾而潇洒也。

  栖岩隐壑,跨岳临川。

  汞在鼎内,得金水伏,被煎灼涌沸不得停,渐结吐花於上,或成其熙,栖岩隐壑。或伏盘不起,如山岳之形状也。

  候日华之月彩,亦弥岁而历年。

  日华是汞,月彩是金。

金汞成形,非日盈月满而不就也。

故一年主十二月,有三百六十日,时积日为月,积月为年,至一周天有四千三百丰十时,象四千三百年运气。

故云:弥岁之历年,志士审而察之,以大药阴阳相配,而成寒暑,阴煞阳养,还丹非四时五行而不伏,皆取其象。

  穷造化而变化,顺天时而奉天。

  穷阴阳之道,知变化之源。

夫子日;知变化之源,其知神乎。

故演八卦,父子君臣,刚柔相配,度其尊卑,运终六律,合成大道,定五行六律,七十二侯,四十五节,推二十四气刻漏,取定大小,而讽兴三才,取象天地。

《参》云:穷神以知化。

是故圣人法为顺天,无别义也。

  始雄雌而偶匹,终翱翔而升仙。

  始,初也。

《参》云:初正则终辩,干之未可持。

即是雄汞雌金,宝相配为药,可中服食。

翱翔者,义朱雀汞也。

得之伏徘徊,禀气渐升火,名日正阳之丹矣。

  爰有物外之人,性禀天真,抱冲和之精气,厌寰海之嚣尘。

  吴筠先生云:仙者,人之所美也。

死者,人之所恶也。

所以神不清骨不峻者,非禀於阳灵之气,所禀者叉无慕仙之心矣。

慕仙之心者,受气之时,得值长生之宿,兼逢阳王之官,所以人性禀天真,起於物外,恬淡纯粹,体和神清,厌於寰海,弃於嚣尘矣。

  夫求不死之方,寻延龄之诀,得金丹之奥旨,洞玄妙之真说。

  不死之方,出自黄老。

老子丹经,延龄之诀者,即《参同契》、《金碧经》是也。

如志士得获此本,先须上告三官,下告土地真君,然后沐浴斋心,冷室焚香,习而考之,方得心开悟解,了释真元。

学道之士。

须广求师友,请益毫厘,不可妄作也。

  故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杳冥者,是阴黑玄之貌。

其中有精者,银也。

精者,汞也。

即是银於太阴之中,但受太阳之气,温养日久,冥遁其形,潜伏於太阴之内。

如有根萌熙足成形,号日伏火水银是也。

又杳冥者,不正之貌。

若无若有,不之而可见也。

故经云:冥冥凝神,不出我身。

铅不呈朴,汞不露形。

还阳子云:铅受辛盲,故被褐怀玉。

金禀汞甲,胎自着徘而入水。

  灌金花之一气,察水火之两名。

  郭真人日:先镕金花为水,别器暖汞投入池中,其色凝白,状如铅苏,义亦伺否。

又一气真一也,一化受符,青龙之位,为束方震。

震属木,木生火,谓之汞。

土能生金,谓之阴银。

故云:察水火之两名也。

  分布四象,陶均五行,驻日魂而呼月魄,遵虎性而契龙情。

  李澄云:金木二字,坎离四象,急药之体。

铅汞者,玄妙之门,还丹根基。

此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象也。

四象成而五行了。

二十八宿周天,日月合度,龙呼於虎,虎吸其龙,性情交泰,日月周毕,岂不是四象五行陶均也。

  由是演易示机,杓星设位,循箕斗而散彩,

  李淳风日:北斗七星也,近紫微官,在太微北,是为帝车,以主号令,运乎中央,而临制四方。

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分,系之於斗。

其魁为璇玑,其柄三,为玉衡。

书日: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箕斗者,是寅巳之位,起火於此,甲之散彩。

  绵艮兑而通气,

  艮为山,兑为泽。

《易》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韩康伯日: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悬象运转,而成昏明。

山泽通气,而云雨施,行连循环,上下通气,此义深矣。

  播刑德而合刚柔,入中宫而归戊己。

  播,施也。

刑主阴煞,德主阳汞,而刚柔自合,故入中官,而归戊己。

戊己者,是土位,称黄帝生处玄立。

又能克水银,而玄伏矣。

《金碧经》云:以制太平,并中宫土。

《参》云:三物一家,都归戊己。

三物,水火金也。

  尔乃九还变态,七返呈妍。

  九当乾卦,么几龙立位。

七当坤卦,飞龙在天。

大人造化,么几龙有悔,穷之灾也。

故从九位而返七。

夫修真之士,须明卦象,屈伸动静,出入卷舒,升降进退,各有所配,方守一而炼真,即见交泰呈妍之理,配男女以时也。

  运水火而相鲜,

  《参》云:本在交媾,定至生人。以坎男离女配合,日居月诸,精彩潜媾。

  尽一气而成牙蘗。

  《易》日: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太始,坤作成物。

是日月以天地之用,金水交精,水火运移,还尽一元之气。

一元者,六十日也,四熙成。

《契》云:元年乃牙潜也。

  由内贞而外顺,

  内者金,外者水。

金水欲行,盖顺阴阳之法,用候卦爻。

内为阳三画,外为阴三画,处阳之时,外求於内。

在阴之时,内求於外。

金居内为春夏直符也,水居於外为秋冬直符也。

内外之际,盖取象於卦中。

  乃玄之而又玄。

  玄者,玄元也。

如太上分一气为二义,二义天地也。

地也者,剖一气而真素,号日真一,故是真玄也。

又玄者,是变白为黄金,黄金为至宝,故云玄之又玄。

经日;衍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

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

非服常金也。

金也,当其变也。

  即火东旋而为龙,水西转而成虎,虎脱胎而弃子,龙辞丙而致雨。

  崔昤山日:其神化之而为液,凝之即成汞,如霜璨烂,似玉阑干。

素魄流晶,光影星钻,千炼万化,其体常然,从无入有,坏而复成。

自有入无,灭而复生。

阳与阴合,阴与阳并,展转变化,遂为物精。

仙人百炼,而为通灵。

还返不穷,还丹是名。

又歌日:五行颠倒衍,龙从火裹出。

五行不顺行,虎自水中生。

此是明至药法,准此阴阳相克,五行错王而成者矣。

  气惟先白黑而后黄,始水火而终土。

  此是金水状貌,从复用事,至十月终坤,变转体段,先白后黄,赤黑连表,各还本位,其骨是大还丹也。

始火者,火数二,水数一。

火既灭,四时辐奏一气,十五日二十四气,生成万物。

夫还丹者,象水火成万物,禀天地阴阳之气,气以刚柔,合度四时,不能陶铸,则真一之道毕矣。

  舍南取北,甲乙宗祖。

  经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中有阳者,砂中产汞也。汞离阳,故归北方自然水。水能生木,木居甲乙,与火为宗祖也。一文云:即火东旋而为龙是也。

  神水圣石,帝男金女。

  神水者,非酒醋之炼者,石不可作也。是阴一制阳一,为华池之义。故云帝男龙女,实三一之要也。

  道本不离於玄黄,守一要存乎三五。

  道本者,汞也。天地与三五之气。守一要存乎,不离金汞巳金也。志士细而详之,言真实理也。

  信由青腰致远,玄素钩深。

  青腰曾青,玄素是金,即青龙白虎。钩深,致远之义也。

  风谓七八之水,水生九六之金。

  风者,阳气也。

从十五日前,震卦用事,汞得金气钩留,自然调畅也。

水生者,阴气也。

十六日已后,转受巽,变刚为柔,是金消,故入汞而归坤卦也。

《参》云:七八数十五,六九亦相应。

是一月运六十四卦也。

  刚表柔裹,内阳外阴。

  刚表者,金也。

柔裹者,汞也。

经云:阴银而阳汞是也,故内阳而外阴。

别注云:刚者乾也,柔者坤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阴阳者气也,刚柔者形也。

禀阴阳成金水,金水之形既成,合体凝而成坚,是变易也。

  青龙跃而白虎伏,朱雀飞而玄武沈。

  青龙木神,白虎金神。

经云:丹砂木精,得金乃并。

取天之汞,合地之银,聚魂魄而成还丹。

天玄地黄,合度砂汞,乃当合之时,俱入神室之中,炼此神精,火土金运,摧文武急缓,以应锺律。

朱雀者火,南方之位也。

玄武者水,北方之位也。

言汞或走或飞,从南方朱雀中,北方水火。

二水一合数三,为东,青龙铅水,故先踊跃而伏白虎也。

经云:龙阳数奇左,虎阴数偶右也。

  由是日烁中男,月迷姥女。

  日者,火也。

中男者,金精为月,得火气而自消散,与汞合为一体,其汞传金气自迷,故不走不飞,谓之月迷妮女。

诧女者,汞也。

中男者,金也。

魏君日:火能消金,金伐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者矣。

  土强金劲,一寒一暑。

  土者雄黄,得位中官,将军之名。能偃於水,又能生金。一寒一暑者,发火文武及时者也。

  龙呼虎吸,乌蟾吞吐。

  龙者汞,虎者金,乌蟾者日月精也。

金汞得火水气,於鼎内变化,高低之貌,运文武火戏,一上一下,一俯一仰,出化没化既定,吞吐依时,黄白乃成,号日金星美砂、巨胜紫覆粉。

若不化定,伏在金中者,名日金龙丹,亦名伏火紫粉,都是大还丹。

  南北交媾於水火,卯酉周旋於子午。

  水银是北方之位也。

火是朱砂,南方之位也。

二方往来,各守定性。

寒从北方来,暑从南方至,二方各在用,还往本官也。

卯者东汞,酉者金汞,合水火而归於子午。

紫河车诀云:十二月生儿,子午是也。

  总括乾坤之策,优游变化之主。

  运乾坤二卦,皆有策数。

乾策阳爻,半支得六千九百一十二。

坤策阴爻,半得四千六百八。

总括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主者金也。

金为君,象北辰。

乾坤交动之时运无辍,而居极是不移。

金水在器内,任其水火熏蒸,自然而成正体,优游随节变化也。

  母子包罗於匡郭,修养因依於鼎釜。

  此是金法,世人造次岂能知。

子母者,金水也。

金水者,坎离二用,为内象外象也。

二气合牙之道,交合於鼎。

鼎之中舒光照耀,象日月连环,在六合之中。

水火为药,乾坤为鼎,可理匡郭,金鼎之理。

《参》云:坎离匡郭者,城郭也。

《五相类》云:城郭完全,人物乃生。

是也。

世人不晓金鼎,多以金银及铅黄花为,此大恨也。

  配铢两以定循环,察爻象而校火数。

  配铢两者,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一斤为合三百八十四铢,象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

循还增喊,察察动而定其火数。

经云:火记不虚,演《易》以明也。

  若夫二至启闭,

  冬至夏至。 #

  阴阳递迁, #

  从子至巳阳生,从午至亥阴生。

  终坤媾而始逛,起复临而尽乾。

  直纯乾讫,乃从初九一变为始。

九二为三,三为否,九四为观,九五为剥,上九为坤,九还七返,火天大有。

此是终乾始遁。

又置纯坤卦,依前从下位初六变为复,二为临,六三为泰,六四为大壮,六五为央,上六为需,八归六居水地比也。

故经云:起临而尽乾也。

  飞龙偃月, #

  飞龙是汞,偃月是器。

  上下两弦。 #

  李澄日:青龙二八白虎中,是初八与二十三日,金水各半斤也。

  黄金白雪,神化自然。

  黄金者,还转铅精,凝为紫磨,赫然赤也,故日黄金。白雪者,飞伏水银,色如雪,故日白雪。乃是神化自然之道,服之羽化矣。

  融坤艮以成地,

  坤为阴,艮为银,三篇云:聚阴为地是也。

  仰乾兑而为天。

  乾为阳,兑为金。陶君日;积阳为天是也。《易》日:山泽通气。又云:天地不交之气何也,为形质各易。

  母子恩戚,相主交连。

  母子恩戚者,铅制於汞,汞能伏铅,铅汞合为,黄白之道毕矣。

银本从铅中生,盖铅抱於子也。

藏铅在银,银隐於铅中,故是相主勾连。

喻人之在道,道不离人。

鱼在水中,水离鱼。

鱼无水即死,人失道则亡,主相通玄理也。

  一色三五,.水激云烟。

  一者,真一也。三者,汞也。五者,雄黄土也。真一与土,是阴重之物,故不受飞也。得汞相和,即飞也。飞之为霜粉,谓之水激云烟,亦由器。

  陶真人内丹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