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

  元阳子修 通玄先生注

  经名:还丹金液歌注。唐人元阳子(羊参微)撰歌,通玄先生(五代道士账荐明)注解。官外丹街。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还丹金液歌注 #

  元阳子修 通玄先生注

  夫论龙虎者,盖铅汞之别名也。

《参》云:金虎是还丹之根本。

金虎者,即非二物之名,盖述於铅也。

铅色黑,而属北方。

北方属水,水数一,是以子能知一,万事齐毕。

《参》云:一物有五彩,永作仙人禄。

铅含五色,而属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铅禀五行,是以为五彩。

老君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此言喻於大道,然并指事而说,非俗士之所知也。

又云:抱一守中,子身自冲。

一之大矣。

  《参》云:三黄一黑,求死不得。

三黄一黑者,灵丹之号也。

在人为三一。

能修三一,飞仙必得。

一属水,水者铅也。

三者属木,木即丹砂也。

丹砂者,南方太阳之精,精者汞也,汞者为青龙。

《参》云:丹砂木精,得金乃并。

铅即属金,汞即属木。

木为青龙,位居束方,为中男。

铅即属金之位在酉,居西方,为白虎,是中女。

故《二十四圣歌》云:中男中女子午居,卯酉之门惟日月,分明长最为初。

又歌云:中男御少女,皆成共水土。

此五行大数也。

汞成朱砂,为太阳之精,名青龙。

丹砂属木,木色青,木中出火,火赤而属南方,父母乃在束方,故名青龙。

古歌日:白马牙,好丹砂。

汞从朱砂出水银。

水银属阳,阳精好飞,故名姥女,难制伏也。

故《参同》云:河上诧女,灵而最神。

得火即飞,不见垢尘。

鬼隐龙匿,莫知所存。

将欲制之,黄牙为根。

黄牙者,铅也。

色黑,而属北方壬癸水,为太阴之精,善能制阳。

阳性至刚,能被阴伏。

汞属火,铅属水,水能灭火也。

木性虽直,而被金所伤。

水性至柔,能被土克。

土虽德厚,而被木之所克。

金性虽坚,被火销灭。

此五行相克,大道之常。

铅汞深根,世人莫测,老曰年白首,据案而寻古方,疑惑之问,便云文义不实。

铅汞之义,金石浮沉,世人但将世上铅汞相承,而成大丹,伏丹出毒,宝之服饵,呼为大丹,未见服食之人,得终天命,皆至少亡,世人多被所惑,而被自俟也。

且如修铅服食,张果先生云:铅有大毒,善能杀人。

世人未晓其端,专功修炼,徒自苦耳。

《参同》云:没水猎雉兔,登山索鱼龙。

以验明之,何远於此。

世人修制灵药诸石,都未辨阴阳浮沉,不知刚柔,不辨君臣,莫测制伏,未知修炼何药。

夫阳药阴伏,阴药阳伏,须知君臣,明审制伏。

知朱雀而调火候,审听婴儿之声,九九数终,灵药伏火。

服食之道难矣,非药难求,为世人口是心非,难传授也。

  昔王阳颇得其卫,而患家贫,以其方上献於武帝。

云:丹砂伏火,堪作黄金。

犹假帝主之力,方以成工道。

右军事白云先生,二十余年慕其道。

但先贤皆勤苦二十余年,况世人重财轻义,口是心非,阴德不施,妄蕞机作,美其色,妒其贤,世情终日,何以求於至士。

学道者须虚其心,轻财重义,且以大慈为本,广行阴德,矜孤恤寡,自守恬淡,似有似无,如此之人,方遂求道。

世人但修铅汞伏火,便云固济生人。

张果先生云:昔有二人,契为兄弟,人各将水银一斤,入阳城山中烧烧,三年水银伏火,如红玻办色,光彩可爱,呼为大丹。

各服二两,行履之问,须人扶持,不逾百日而死,又何以益於身命。

  又今人多将金公,以汞投中,接其金花,取精气,修之经年黄轻黄举者,其铅花如紫磨金色,呼为大丹。

服之未过累月,令人面目痿黄,而成劳疾,颜色转青。

张果先生云:铅有大毒,善能杀人,搜人血脉。

浅学之流,未审其义,将世上铅汞修炼,且如世上铅汞,祇有变化五金之功,岂能延於生命之理。

铅汞深妙难测,世人岂知浅探。

且如汞有三种,今人只识一味水银。

《参同》云,及《五相类》、《金碧潜通》、张君五篇诸仙经中,有此个汞汞倾。

世人柢知用此,前二汞水银都不识,绿学问不探,但以道听途说,枉惜青春之年,竟无所见,被铅汞所伤。

是以服食求长生,多为药所误。

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又云:铅汞二阴,还丹之心。

又五金之主,阴为主。

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又云:阴即为君,君即为主。

《阴符》云:金丹之术百数,要在神水华池,岂不明矣。

世人但将铅汞为之神水华池,故知未识深妙之理。

故《参同》云:据按托文,妄以意为,玄妙之理,不书於竹帛。

故《参同》云:写情於竹帛,恐泄天之符。

抱朴子云:此药若使凡人知之,即天上仙人成群。

老君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左真人云:知者出於心源,得者皆宿生积庆,三世留恩向下,子孙不学而得。

今人浅志,何以求之,虚己劳神,终无得理。

故知阴阳之道难成矣。

古者劝人求道,教人寻方疏,至问经术,必洞晓古人之言,更若致意自思,必明大道。

老君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夫学者且虚其心,勤苦积行,方乃渐进,而至通灵。

今人情躁,何以求之,空生好事,未见至人传法,而授轻浮者哉。

  张果先生传云:昔有二人,契为兄弟,而不书姓字。

业为屠者,欠负官债,徒步入山,自求其毙。

此人有志,忽遇一仙者,化为凡徒,负草而卖,呼屠曰:此山幽绝人迹,子何得到此。

屠曰:吾欠负官债,父子离隔,羞见问巷,今入此山,自取其毙。

吾闻山中多有仙者,忽遇求其道,终不返人问。

仙者曰:子欠官债入山求道,夫人求道,须有其志。

余是仙人,子能存志乎。

子之坐石约厚一丈,能命木钻之得透,吾付汝道。

屠曰:此试余志焉。

乃以山中木钻尽,已经二十余年,方深七尺,犹有三尺未透。

此人志不退,山中木尽,而告於天仙者,欲之遂使石透,乃付金丹大药,白日升天。

如此之人甚众,左慈礼洞三年,昼夜不舍。

阴君受业二十余年。

未见得道之人,端坐而得。

今人且贪名利轻义,重财世情,终日虽即心存於道,何以求之骨败气衰,难成反老,数之欲尽,无以救之。

岂知灵丹而有延年之功,纳胎元气,延生之理。

今总纂集先贤遗文,以彰新学,并歌以示同好者,故无惑焉。

  为世人口是心非,难传授也。

  昔王阳颇得其卫,而患家贫,以其方上献於武帝。

云:丹砂伏火,堪作黄金。

犹假帝主之力,方以成工道。

右军事白云先生,二十余年慕其道。

但先贤皆勤苦二十余年,况世人重财轻义,口是心非,阴德不施,妄蕞机作,美其色,妒其贤,世情终日,何以求於至士。

学道者须虚其心,轻财重义,且以大慈为本,广行阴德,矜孤恤寡,自守恬淡,似有似无,如此之人,方遂求道。

世人但修铅汞伏火,便云固济生人。

张果先生云:昔有二人,契为兄弟,人各将水银一斤,入阳城山中烧烧,三年水银伏火,如红玻办色,光彩可爱,呼为大丹。

各服二两,行履之问,须人扶持,不逾百日而死,又何以益於身命。

  又今人多将金公,以汞投中,接其金花,取精气,修之经年黄轻黄举者,其铅花如紫磨金色,呼为大丹。

服之未过累月,令人面目痿黄,而成劳疾,颜色转青。

张果先生云:铅有大毒,善能杀人,搜人血脉。

浅学之流,未审其义,将世上铅汞修炼,且如世上铅汞,祇有变化五金之功,岂能延於生命之理。

铅汞深妙难测,世人岂知浅探。

且如汞有三种,今人只识一味水银。

《参同》云,及《五相类》、《金碧潜通》、张君五篇诸仙经中,有此个汞汞倾。

世人柢知用此,前二汞水银都不识,绿学问不探,但以道听途说,枉惜青春之年,竟无所见,被铅汞所伤。

是以服食求长生,多为药所误。

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又云:铅汞二阴,还丹之心。

又五金之主,阴为主。

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又云:阴即为君,君即为主。

《阴符》云:金丹之术百数,要在神水华池,岂不明矣。

世人但将铅汞为之神水华池,故知未识深妙之理。

故《参同》云:据按托文,妄以意为,玄妙之理,不书於竹帛。

故《参同》云:写情於竹帛,恐泄天之符。

抱朴子云:此药若使凡人知之,即天上仙人成群。

老君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左真人云:知者出於心源,得者皆宿生积庆,三世留恩向下,子孙不学而得。

今人浅志,何以求之,虚己劳神,终无得理。

故知阴阳之道难成矣。

古者劝人求道,教人寻方疏,至问经术,必洞晓古人之言,更若致意自思,必明大道。

老君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夫学者且虚其心,勤苦积行,方乃渐进,而至通灵。

今人情躁,何以求之,空生好事,未见至人传法,而授轻浮者哉。

  张果先生传云:昔有二人,契为兄弟,而不书姓字。

业为屠者,欠负官债,徒步入山,自求其毙。

此人有志,忽遇一仙者,化为凡徒,负草而卖,呼屠曰:此山幽绝人迹,子何得到此。

屠曰:吾欠负官债,父子离隔,羞见问巷,今入此山,自取其毙。

吾闻山中多有仙者,忽遇求其道,终不返人问。

仙者曰:子欠官债入山求道,夫人求道,须有其志。

余是仙人,子能存志乎。

子之坐石约厚一丈,能命木钻之得透,吾付汝道。

屠曰:此试余志焉。

乃以山中木钻尽,已经二十余年,方深七尺,犹有三尺未透。

此人志不退,山中木尽,而告於天仙者,欲之遂使石透,乃付金丹大药,白日升天。

如此之人甚众,左慈礼洞三年,昼夜不舍。

阴君受业二十余年。

未见得道之人,端坐而得。

今人且贪名利轻义,重财世情,终日虽即心存於道,何以求之骨败气衰,难成反老,数之欲尽,无以救之。

岂知灵丹而有延年之功,纳胎元气,延生之理。

今总纂集先贤遗文,以彰新学,并歌以示同好者,故无惑焉。

  还丹金液歌注 #

  和气和太初,初气终归一。

  和气,和者天地元和之一气也。能生万物,故天乾地坤,受元气也。

  母子本相生,相生又相失。

  母者,水基。水银母也。因母而生金,金须臾变化归母,容貌相变,先生云子母。

  阴炼玄阴精,月旬嫁於日。

  嫁,往也,初起火相令屯卦起,旬加一爻,至於既济,六十四卦终而更始也。

  日月既相交,还丹赭然出。

  依阴阳爻卦得之,日月乾坤,元气还丹,她然明显也。

  北方取河车, #

  河车者,水基,中有媳女,水银也。

  南方朱雀一。 #

  南方者,丙丁火。中二气相合,成其还丹。

  碧水生妙花,白花怀玉质。

  碧水者,水基也。生白花者,金花随阴阳,炼出西方金,花如玉花也。

  龙虹入相交,刀圭须谨密。

  龙此者,金火也。初入炉制伏未定,恐有失走,故须馑密,不可漏泄,刀圭器物牢密也。

  独弄在乾坤,能滋於万物。

  唯金花水银,能成还丹。生於万物,制其死生,与天地齐毕,非八石金银之类。今人之愚,以水银合诸金烧之,害人性命非一也,举上如然也。

  诧女玄阴精,二种皆归一。

  妮女水银,玄阴水基,二气相合,一体而成还丹,故此言之。

  河上无水银, #

  非人问朱中水银也。

  乃合着阴律。 #

  火侯阴律足也。

  荡荡赤龙蟠, #

  赤火也,龙药也,二气相合,千变万化,神圣如龙,不可知也故然。

  火候看容质。 #

  随晦朔也,见其容质也。

  变作裹蹄金, #

  裹蹄金,还丹之名。

  黄芽无根卫。 #

  黄者,金色也。芽者,萌花也。从天地气而有,非烹石中水银,铅中取花,故为根衍,非滓秽之生。

  火记三百篇,知之万不失。

  知水银,识金花,解火侯还丹,万不失一也。

  如骡怀妊驹,自怀其形质。

  骡驹者,母怀子出,金花合之,还丹成金花,水银变矣。

  还丹金液歌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