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众仙论

还丹众仙论 #

  经名:还丹众仙论。

北宋皇佑问抱腹山人场在编慕。

内集唐宋诸家悚丹要论,凡三十余家,保存许多已佚古丹经诀。

一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还丹众仙论并序

  抱腹山人杨在集

  粤还丹者,华池为初也。

华池之中,能生神水。

上下清灵,湛然明静。

神水变化,洁白如霜,号曰白金黄芽。

次入三阳之精,水煮火炼。

若经九转,变成紫粉,号曰紫河车。

河车之中投汞,又经九转,产出真金,号曰金公。

将金公与汞相合,金水相见,再炼九转,名曰金丹丹者。

人饵长生,老者反少,有病自除,变凡为仙,自然不死。

夫金丹者,须是亲传口诀,方识铅汞。

铅者真铅,汞者真汞,铅非黑锡,汞非水银。

铅者铅精,汞者朱汞。

铅汞交媾,产出黄芽。

黄芽者还丹之祖,大药之基。

坎戊月铅,内藏真虎。

离己日汞,内藏真龙。

龙虎会合,自成戊己。

坎水生金,离火生木,自然四象俱备,五行不亏。

还丹者,金木水火土也。

金者虎也,木者龙也,火者朱雀也,水者玄武也,土者四象聚也,非用世问金银铜铁铅钖盥卤灰霜之类也。

还丹者,铅汞也。

铅得水而无体,汞得火而通灵,从无生有,真铅因水化而有,真汞自火化而成。

若论真铅真汞,神水华池,青龙白虎,黄芽白雪,河车神室,自古以来,非口诀不能得解。

余汾阳西河人也,弱冠好道,至三十余年,得遇明师,亲蒙口诀,方晓丹经之理,洞达幽微之文,得见造化之真,明了浮沈之妙。

洎宋皇佑四年十一月八日,偶暇纂集诸家丹经节要,集成一卷,目曰《还丹众仙论》,以俟同志者云。

  还丹众仙论 #

  元始天尊曰:杳杳冥冥清静道,昏昏默默太虚宗。

体性湛然无所住,色身都寂一真空。

又曰:混沌未分之时,内含真一。

真一既分,清黑为天,浊黑为地,真一之黑,上下往来,呼吸不住。

黑中生精,天精气者日月星也,地精气者铅与汞也。

铅是月魄,汞是日魂。

  道君曰:日魂月魄,还丹骨髓。得阴黑而成白芽砂,得阳黑而成金砂。金砂入五内,雾散如风雨,通达於四肢。

  老君曰:外丹生神水之问,内丹生法水之际。

又曰:红铅黑铅大丹头,红铅入黑是真金。

红铅取精黑取髓,解用赤黑药无比。

用赤入黑保长年,用黑入赤天仙矣。

赤黑两般总称还,黑能变化赤能先。

函谷关边梁山侧,老君镌石留此言。

  神农曰:丹砂水银,是日月之精

  气。若在日名日光明砂,即太阳之精也。若在月为汞,即太阴之精也。

  《黄帝九鼎经》曰:铅不独行,行必无偶。审而用之,铅与汞同一宗,能生金华,曰美金华也。

  上皇曰:素色人轻薄,花粒世重多。

庚辛但等分,销烁共相和。

出彩雄雌药,修持在上窠。

刚柔同一体,真比不如他。

茅君讶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寒暑相反,虎啸龙昤。

青黑赤白,各居一方,不得参差,一乃失纪纲。

阳却作臣,阴乃为王,消息在意,天道自昌。

  又曰:还中亦无丹,丹中复有还。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

  又曰:白雪粉,黄金芽,不得妙,莫馒夸。时人不识真黄芽,唯知尽认铅黄花。花本是死物,焉得到仙家。

  又神室讶曰:天地玄黄,铅白为匡。神室上下,不离本章。考和六一,与上同行。虚而为贼,实乃自防。三台五岳,随缭最强。悟之者得,失之者狂。

  龙树评曰:黄龙黑精三十斤,得火不飞名最神。底小炉形阔二分,上开星路通天津。是故白虎作脑,黄芽‘为根,经营一周,得成黄银。

  阴真君曰:金华三销九炼,名日老阴,铸之为鼎。学人若修此鼎成,丹霞碧霄不难到。

  又曰:若要黄芽先炬铅,肠壬不向火中走,阴癸如何得作姻,鸡抱卵兮须日足,蝉到成形壳自分。

  《马明生金虎诀》云:黑铅化黄芽,其中数九九,变化只三般,修到紫阳官,黄金无处安。

  《金碧折疑论》一不.水银得金华,为形同类,是龙虎相合,故成还丹也。金华得金银,为形可为至宝,此二者不可得闻也。若说金华,只荚芽是也。

  《百问论》云:真人以药成金银,岂须要母砂子。

必要成金宝,有母又何妨。

死母是真银,未归母体,岂非理也。

水银除黄芽至药外,诸药难制得也。

水银无假,阿魏无真,诸物莫入黄芽体,是水银感五行之精,受正阳之气,年终丹足,骨立神全,水银被此制之,有何不死。

若有杂类,无此得成。

  《还丹心镜》云:铅含五彩,汞吐三花,二物合体,名曰河车。

世人迷之,竭产倾家。

至人得诀,可涉云霞。

又曰:汞有坠腰之弊,须得真铅之精。

若不识真铅之精,历劫修炼,终无所成。

  元阳子注云:白金若要伏火,感应只在咫尺之问,须是口诀,难以书传。

  《魏伯阳五相类》云:夫金丹切在理铅为根,根成即芽生,芽生即汞伏,汞伏即丹成,非外物也。道人修丹,切不得用世问金银。

  《金丹秘录》云:但将九转铅精为神室,内养金水,暂借铅气之力也。

  狐刚子云:诸仙皆不说此一味,未得变化,不为真成也。如九转铅精伏火,未得服食,吃者当时便死。

  《抱朴子》一写.神仙作成金,自欲饵之,不绿要富贵也。神仙银亦可饵之,即非诈伪也。

  《参同论》云:金丹无众药相成,万炼而终无伏火。经曰:丹砂可作金,河车可作银。银则立成,成则为真,得其此道,可以仙身。

  《金丹秘录》云:夫铅性白而内赤之,丹砂性赤而内白之,以为水云而霜雪,皆天地之气,而以药作之,与真无异矣。

  《太一三使诀》云:铅中还有子,不必要三黄。

火兼同如此,兼更作黄芽。

芽中还有子,不必母拦遮。

子中还变母,子母亦同然。

世号涌泉匮,此法不虚传。

三黄须记着,一黑不留言。

  日华子云:黄铅伏黑铅,白汞圣通玄。西泽束南偶,束宫姥女贤。成亲随日月,化道证神仙。九炼丹光曜,长生不记年。

  又曰:灵铅水银君,灵汞火铅臣。铅之与真汞,黄白之要也。

  《太一丹书》云:以真铅八两作合子,谓之神室,以鹏砂涂烧,入汞一斤,以水火克之,更不用外匮。

又从水火相凌辱生玉笑子,有五色,谓之紫牙丹砂。

其形有二十四般,唯象丘冢形,不堪,弃之於束流水中。

  《狐刚子神汞论》云:炼铅精作黄土,将黄土作匮,匮中养飞霜作丹。土为河车,任用覆藉。诸丹未成,河车不得用之,用之无功也。

  《阴真君五相类》云:铅若采花,即铅无气。采精,即铅无骨。黄芽者,三才全,骨肉不相离。

  歌曰:水银一味无他物,先为肉兮后为骨。

骨肉相继得长存,从此河车无了毕。

如人生男女,父母宛然在,以表真金本初元存。

若不悟此文理,终无所得也。

  《华池经》云:配合金银,此定法也。

备通金石之变,只以药入华池,制水银,应手而死,在一日之问,何以难哉。

但详十二华池,飞伏去就,只将消卤一味,尚制水银,何瓦金银,及十二时也。

金酝银酝河车伏水银也。

  《阴符经注》云:真铅中有汞,名日虎,汞号曰死水银。

古仙人云:欲得水银死,先须死水银。

故曰铅中死水银,为地也。

朱砂内水银,是活水银也。

修丹须知三汞同兴。

若不知三汞,纵解万般用计,并无出世之路。

须要知三汞者,汞汞汞是也。

  《阴真君三丹释理论》云:煮炼不用数,洗泽亦无门。

入鼎须知数,真言得火门。

门用火候别,混沌气难分。

胎息华池管,成人会火门。

门门不失错,还成胎息身。

  《参同论》云:朱一变成汞,汞二变成雪,三变成砂,四变成土,五变成铅,铅者金也。经云:一物含五彩,永作仙人禄

  《阴真君三丹释论》云:朱砂有仙士,会调赤晕令白,以阴伏火,不失本体。其体亦白,名曰白马牙。依此用入混沌四象,得不二水也。

  又曰:混沌之气都在紫宫中,养成神化之丹。

尔亦如人,从母胞胎中裹成胎,不觉十月成人无异也。

如会得紫宫,已有仙人之号矣。

紫宫有三,或一月成,或一日成,或一年成,用水银硫黄,令伏火是也。

二名金鼎,是一年铅粉伏火也。

元气去处,从木而生火,火亦归木,乃象其青。

青为水,水得火,火得於其青木熙,木气结精,曾青相似。

初调曾青,一象春三月采阳和黑,运移律吕,可得万物发生。

至丹若调得曾青,亦如阴阳之律吕,是元神三丹之大造化也。

  诀曰:混沌五行之祖,甲日曾青。

曾青是木之精,精为使,使为气,气为筋,亦曰阴中阳。

阳为日之魂,魂为日之精,精为阳,阳为父,父胞衣变白液,化白坚冰,是阴中之阳也。

阳为骨,因气生白掖,白液为自然名有四。

世人不悟曾青是火,错用曾青也。

一曰水,水银为肉之气,气为血,血化毛发,发为皮肤匡郭之成质,三月乃知成形,十月而生,余两个月沐浴。

  《三宫参铅诀》云:烹铅为饼作金花,收饼归炉九转砂。

金水左调平蚌粉,汞液黄浆路不赊。

元只水银天上水,金生丽水是河车。

若弄凡铅多误世,水土相扶是一家。

  又黄芽歌曰:求仙觅黄芽,须识真铅花。真正自成者,乃可作金砂。重飞服一丸,腾身入云霞。悠悠天地言外,处处是仙家。

  又曰:自然黄芽吐红花,戊己变化成金砂。生在玄黄秋石裹,时人不悟觅金花。

  又曰:欲得水银死,先须死水银。

水银不先死,如何死水银。

水银自相制,相制自通灵。

若用诸杂类,终始不成真。

青龙对白虎,朱雀连玄武。

四物各一方,要且相含护。

终始自相亲,无时不相顾。

尔得紫河车,白日升天去。

  又曰:天生自然物,通灵谁能测。

解住三丹田,莹彻五般色。

见火即鬼隐,逢土便能逆。

真火未必赤,真铅何处黑。

金银世虽重,至理难调伏。

四黄及八石,究竟气不足。

姥女虽柔弱,万人无一得。

我有五神时,威光甚奇特。

水欲正东流,提剑北偃塞。

青龙欲逃走,黄犬当头扑。

饮气成一家,吞声不敢哭。

渐渐成灰土,雄雌递降伏。

结作紫河车,抽却黄金毒。

能救死病苦,返老颜如玉。

抱一正恬和,冥心绝嗜欲。

只服一刀圭,彩云捧两足。

  又曰:用铅须得汞相和,二姓为亲女唱歌。炼到紫河车动地,白云相伴鹤来过。

  又曰:青龙白虎合为胎,十月怀耽满始开。此是铅芽真口诀,世人何处觅三才。

  又曰:满市黄芽无所归,世人轻贱作尘泥。公卿总是识灵药,只被贪婪浑却伊。

  元阳子云:五行深妙义难知,龙藏虎隐在坎离。还丹之术数过百,最妙须得金华池。

  又曰:铅汞一门不可依,金丹秘诀圣无知。若将世上凡铅汞,终年运火竞相持。

  又曰:真阴真阳是真道,只在目前何远讨。凡流岁岁炼神丹,或见青黄自云好。

  又曰:九转丹砂是欲终,开炉方见药花红。水火变来俱作土,时人何处觅金公。

  彭君讶曰:黑铅入偃月,子时自消散。

上带青溪砂,下有金花见。

举束复起西,往来取方便。

良久不停手,黑铅散青砂。

猛火炒不歇,边巡变黄花。

青砂淬胡粉,黄花为黄丹。

世人尽知见,不悟将为难。

万炼本不易,所服宜长安。

  尹先生受得青丹讶曰:女娲炼石成五彩,飞上大罗为华盖。

碧落空中阴轮生,硫黄木精能相配。

人皇炼银得长生,将离入震就五行。

十二月游行九转,金丹本是木中精。

金翁两字坎之水,飞入艮宫永不起。

阴阳成质自束方,周匝事须归戊己。

天地至道莫相传,金银是吾青丹子。

审知太上不思议,尹喜受得女娲记。

  金丹歌曰;龙虎虽然有二名,根元总向一中生。时人若觅还丹法,只把金精养木精。

  又曰:真空妙义理分明,隐在铅中不显名。辨得黄芽应出世,了知白虎定长生。

  又曰:银为匡郭含三物,金作堤防受五行。好是华池神水诀,时人不晓万元成。

  张天师云:山石金银,性坚而热毒,作金液而难成,亦如钙糊,亦不堪服食,消人骨髓。若是药金作液,其道必隆,黄赤如水,服之冲天。

  《陶坛三篇》云:白金从北方水中,变转成形质,至於锻炼,修营成大丹,水体不绝,故曰壤解为水也。

  《金函玉书》云:若遇神水,黑白相离。

  《金碧入药火镜》云:子明结入金神匮,能变形骸色青紫,二十八宿合天心,此是真铅能化水。

  郑真人传葛稚川云:有物有物,可大可久。

采乎蚕食之前,用乎火化之后。

承汤自上以淋下,沃釜虚中而见受。

日月周旋,五伏伺候,蠹风疾鼓,金汁不走,水以沃之,从有而入无,火以烧之,自元而生有。

素粉委而雪渐,黄酥凝而金配,提挈意黑,反覆衰朽,金欤石欤,天年地寿,展转不已,神趋鬼骤,无着於文,诀之心口。

  《大道密旨》:太白金星者,金之精也。

受月之魄,含土星之气,而内色黄,为金华。

月气之感为魄,魄属水,遂得金水之气,应北方辰星,而生铅也。

岁星者,木也。

日之魂,水之精黑也。

其魂赤火也。

火生木,应荧惑之黑而生朱砂,朱砂内含木之阴气,故有水银。

水银号日青龙,青龙者属木也。

辰星者,水也。

水之精,传太白金之气,流精应土,又受月之魄而生铅。

故铅产金华,金华有五色,名曰黄芽。

水宿之气降於木,而生曾青也。

荧惑星者,火也。

火之精,得木星之黑,又传日之魂,流精入土,而生朱砂。

魂属火,生自於木,内有阴而生汞。

火生土,土含正阳,生雄黄,其味甘也。

镇星者,土也。

受火土宿之气,含正阳而有雄黄。

故五星传受日月之精华,输转相生,自合其道。

日之正名道父,月之正名道母。

金星号白虎,土宿为勾陈,水星名玄武,木宿应青龙,火星为朱雀,流黑转五星。

  诗曰:大药切须是黄芽,铅汞相

  传出一家。修炼分明知次第,自然方得号金华。金华艮鼎专依法,好好为我伏黄芽。此者太玄深秘诀,得之修炼御云霞。

  明道先生论华池曰:阴一阳一生南北,铅水汞水出铅中。会得四般玄妙理,始见华池赤黑通。

  《金制汞诀》曰:铅向铅中出不虚,将来束面拌流朱。金华制汞鹧伏雀,变作还丹事甚殊。

  金丹水火图云:欲识丹砂火试看,无烟深紫是还丹。世人不识真龙虎,将谓黄芽有两般。

  孟参云:留心除是究玄元,既悟深机似等闲。未说丹灵归洞府,且论神变济尘寰。浮生乍弃荣兼贵,处世须知造化问。拟把虎龙休制伏,奈何寒暑老人颜。

  又曰:且将铅汞结成砂,长养无非在一家。不向灰池为白液,岂教严赤变黄芽。金光照照中堪惜,玉药显显更可夸。固济直须重入鼎,莫令阴黑损精华。

  《元君肘后诀》云:还丹有内外,各有三一法。内三一者是丹药,外三一者为助佐。

  长白山人云:淮南炼秋石,黄帝美金华。

秋石元非石,金华不是花。

华从秋裹炼,石向春中葩。

又诀曰:秋石是真铅,金华是黄芽。

黄芽不离铅,因铅取精华。

子母同一处,如若在仙家。

  《正隐甲经》云:此二物用器不用器,用质不用质。方始是汞中汞,铅中铅,知此者更无惑也。

  《孙真人石壁记》曰:千经万论不虚言,只说乌金在目前。

采者不依方位采,却道神仙不肯传。

采取铅精炼取砂,不过旬日见河车。

河车只是乌金造,水银便是还丹道。

不用乌金与水银,徒费心神空到老。

  《华山石壁记》:三阳圣石各争功,唯有玄精是大通。炼得太阳筋力败,自然姥女不西束。

  《阴真君三丹释理论》云:学仙道士,幸逢圣教,若自天与,即莫忘天之恩。

若得不辜天,天必不长其恶。

若神人与之,即不得辜其神人,以敬祭而事之。

若江河淮济得之,即须不得忘其龙池水胎湿化生鱼鳖之类。

若山林石室得之,即须不得忘山林石室土地之恩,亦须敬祭之。

若以人师处得之,即须不得辜人师,敬如父母之恩,恭敬而奉之。

但求道之人心,不脱其道,即感人天,一切鬼神变化,遂为善路,终不在恶道之中。

求道之人,心如初矣。

授道之人,第一辜天恩,第二诳神理,第三负师,言信行操不至,若得服食,必当至死。

何也,无德行而食金丹,五藏坏烂。

传之不得其人,殃及子孙。

  又云:皇天无亲,以匡化人。人本无根,以法身四气为根。根从心也,心本无根,取我九转神丹为根。可知万法,皆从药中而为根本也。

  《吕先生正阳篇》云:姥女住南方,身边产六阳。蟾宫烹玉液,坎户炼琼浆。过去神仙饵,今来到我尝。一杯延万纪,物外意翱翔。

  又曰:顿了黄芽理,阴阳禀自然。

  乾坤炉裹炼,日月鼎中煎。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如人明此道,立便反童颜。

  易玄子云:真铅与世铅,清浊地论天。若共灰砂杂,难教礼义全。迷应为下鬼,得者是高仙。傥问其形质,玄中又更玄。

  又曰:姥女号明当,港身住洞房。水中听虎啸,火裹见龙光。得者身应贵,闻之道亦昌。祖师曾有语,此是乐中王。

  海蟾子云:海风飘浪台金船,只向其中悟却玄。

子母乍逢堪眷恋,君臣才会喜一团圆。

八方周匝龙行火,四位推排虎降泉。

为报后来修道者,炼丹须用水乡铅。

  又曰:一片澄清一朵花,白芙蓉裹紫丹砂。寰中物外应无敌,天上人间事莫加。金虎乍降潜黑彩,火龙初伏变黄芽。神明洞彻归真景,不遇奇人不得夸。

  辨井诀 #

  炼丹井淘成后,切不得搅动秽污,待水脉定后,更须取换涤去滞泉,然后任露天通气,星月照之,水性既定,土黑已收,方乃取水炼丹。

若得石脚青白者,是阳脉之水也,运丹最急也。

若值青泥黑壤,黄泉赤脉、铁腥味涩,有此之象,并是水脉交杂,阴阳积滞,不任炼丹也。

宜别择地造之。

  仙经录居山法 #

  夫欲登山修真,及在世安居,须审地宅吉凶,当以戊己之日,黄书九地三十六音文,於白纸上,置所居中央,以诤盆覆之三宿,开而视之,青色润纸,则下有死灵之尸。

白色润纸,大凶。

赤色,则主有惊恐。

黑色润纸,则下有财宝。

黄色润纸,则大吉。

紫色润纸,必获神仙。

若都不异正,止可三年互安,过此必折伤矣。

  造炉法 #

  於甲子旬中,取戊申日,於西南申地,取争土。

先垒筑土为坛,坛高三层,炉分八面,而有八门,门上有隔,隔上安鼎,水鼎在上,药鼎在下。

水鼎露口,以进其水,用盖盖之。

炉身长二尺一寸,阔一尺六寸,中心明阔一尺三寸,厚三寸。

前开火门,高五寸,阔四寸。

后留一窍,以泄火黑,如鳌有突。

  火候诀一月六候,五日为一候,日数法如后。

  初候,第一日直符一两,二日半三十时。加至二两,六十时。

  第二候,三两,二日半三十时。加至四两,六十时。

  第三候,五两,二日半三十时。加至六两,六十时。

  第四候,不加不臧,只用六两,二日半三十时。却退至五两,六十时。

  第五候,用四两,二日半三十时。退至三两,六十时。

  第六候,用二两,二日半三十时。退至一两,六十时。

  六候直符进退一月法,列之如后,周而复始。

至第二月初起火,加至二两,三十时。

加至三两,六十时。

每到逐月,至九个月,须各加一两,至九月,加至九两为定。

故云:阳九阴九,更不加也。

直至三年九年,更不加也,只

  依此法。 #

  起火须用甲子日起,日火顺行,时火逆行,子后午前,分黑到月终,每一月加一两火,每年加火一两。水星直日加火,火星直日减水。

  辨真铅汞诀 #

  夫铅者,取上银初炼去铅者一斤,临炉充用。汞者,取芙蓉箭镞大块砂半斤,临炉充用。铅谓之白虎,汞谓之青龙,此辨铅汞之理也。

  辨华池匹配诀 #

  华池匹配,会合一元。其铅汞丹砂,得火则化,得醉则侄。真人之制,以醉合之,以火化之,是以造千日米醉澄清,用煮合其铅汞丹砂,其制则妮。

  辨伏铅汞诀 #

  铅能伏丹砂,非娌不就。丹砂能伏银,非银不化。汞能娌铅,非火不合。火能化物,非醉不妮。

  辨入炉诀 #

  以铅为地,地须得三。

以汞为泽,一可兼三。

以丹砂为种,种二为式。

以醉为耕,耕十是并。

以火为受,半之为精。

以器为仓,固济乃成。

砂成铅契,入与砂并。

返还于元,倾汞不停。

本法自然,何卫而兴。

百日之中,达神仙之情。

  砂中抽汞诀 #

  光明砂一斤末之,取筋竹筒,节密处留三节。

上一节开孔子,如弹子大。

中一节开孔子,如饬头大,容汞流下之处。

於中节孔子上,先布蜡纸两重,蜡纸上放朱砂末,入了筒上,以麻皮紧缚讫,将其竹筒入饭,蒸一日。

然后以六一泥包裹,可厚三分,埋入地中,令竹筒与地面平,筒周回紧筑,勿令漏泄其气。

便积薪烧其筒口上一伏时,使火力透其筒上节汞,即流下入下节中,分毫不折。

如忽火小,汞出未尽,灰尚重,犹有黑紫,依前更烧之,令其汞合本数。

及十四两足即止。

红马芽砂,白马芽砂,紫灵光砂等抽汞,一准此诀,余法非也。

  出丹火毒诀 #

  入丹药在薄磁瓶中,黄蛎固口了,上更用油丹绢裹,却牢击定,下玲泉中二七日,取出。

坐瓶入重汤中煮一日,出却玲气,后取出,杀研如钙。

用楮汁为丸,枣肉亦得,丸蒙豆大小,每服一丸,井华水下,半月后加至二丸,到三十日后,加至三丸,更不得加之。

先将药七粒祭天,七粒祭地,七粒祭星辰,然后沐浴斋戒,洁净绝嗜欲,乃可得饵丹。

每服早旦面束,或立或坐服之。

  服食金丹应验候

  初服丹砂,令人四肌无力,腰膝沈重,脐下结痛,口中常有臭黑,牙齿动摇,腥血满口,夜问焦渴,或吐或逆,日有微利,饮食无味,渐渐赢瘦,眼目劳闷,精神恍惚,身上疮肿,遍身疼痛,身上长似虫行,口中生疮,此者并是驱逐诸病。

或咽喉涩痛,胸膈黑闷,下利青黄恶水,如虾蛛衣,及似葵菜汁,或似紫草汁,腰问停滞,或下众虫,或皮肤肿,筋脉跳掣,或缓或急,旬日之问,风毒渐出,或腹内呜吼,下利肉块,此是药攻击宿疾,直候若饥,即吃淡钙汤饼一两顿,或吃解丹药毒驭丹散。

  麦门冬天门冬并去心,各四两 乾地

  黄五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三两 袂苓二两 紫苑二两半,去芦头并 地榆三两半 大赭,海藻各一两半 山栀子四两半

  右件药为散,每服二钱,米饮调随丹吃下。

  三尸欲退候 #

  三尸欲退之时,令人烦躁,欲似发狂,精神恍惚,或惊或悸,或梦毒蛇虎狼吞咬,或坠山岩,或逢冤锣,或与亲爱别离,如此是兆也。

其三尸鬼离人,觉有此候,即须宽忍,自适意,节志怒,但浓煎甘草汤,吃一两碗,微汗出,即无诸动也。

  三尸鬼去身候 #

  若三尸鬼去后,自觉少人,我无念无虑,顿臧嗜欲,心神喜悦,即是药神应候,扶助之象也。

  换骨皮肤候 #

  服药后,若有故疾之处,尽皆发动,或生疮肿,微有腥血,瘢痕分明,如此并是久积毒黑,散出皮肤,受药熏蒸之证验也。

  变颜貌药生齿候

  服丹千日,颜貌渐嫩,牙齿动摇,牙关急闷,即是换谷齿而生药齿。

或然头面痒彻心髓,耳眉尽生毛,此是毛根得药力也。

服丹三年,宿疾皆除,骨肉腻滑,髭鬓变黑,血脉大通,颜色改易,齿落重生,耳目分明,筋脉益强。

服丹三年日满,骨髓黑血充盛,颜貌如童,南宫度名,北斗落籍,万神敬仰,龙虎来钦,肠化为金,体如寒玉,身变仙材,通神达圣,自然轻举,寒暑不侵,与天地齐毕。

  又出火毒法 #

  五加皮 地榆 余甘子已上各一斤 硝石 甘草各四两

  右件药共梼罗为末,和丹以水同煮,旋旋添水,煮七日七夜,取出,入寒泉中,一月日。

即入牛乳中,煮一日后,又入瓶,以重汤煮一七日,取出,候乾,细研极细,以枣肉丸之。

  又法

  以火炙甘草,含化咽津液,渐渐解之。更煎甘草汤放玲吃,亦得解之。

  又法

  立春前於天庭中,用瓷器物收雪为水,煮之。屋上者不堪。

  又法

  入药於竹筒中,筒须刮去青皮,用生绢布重重裹筒头,坐於锅中,须满着黑豆,不得令豆没了筒口,旋旋添水,煮之三伏时。

其筒中又以汤化蜜,着入,重汤煮之,耗即添,勿令筒侧。

如此日足即出,以水飞过,枣肉丸麻子大,空心津下二丸。

  还丹众仙论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