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豁子丹经指要

玉溪子丹经指要

  经名:玉溪子丹经指要。三卷,南宋李简易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玉溪子丹经指要

  混元仙派之图 #

  西灵金真万炁祖母元君

  混元教主万代宗师太上老君

  东华木公上相青童帝君

  玉溪子丹经指要序

  仆家宜春郡城之束,远祖朝议观休官学道,自号玉溪叟,今大族不称郡望,皆止称玉溪。

两遇纯阳真人而不悟。

一於岳山松树下,再於岳阳楼,且夜闻笛声。

后再游南岳,欲见蓝养素,道中逢一人,荷钉铰之具者,谓公日:公非李某乎?往岳山见养素乎?公曰:然。

如此则烦公寄一信於蓝,云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遂长揖而去。

公行数里,但怏不快,因思此人既知余姓名,又知余心事,且言不类俗。

因询求之,不复得矣!暨见蓝,具述所言。

蓝曰:眉问得无白痣乎?曰:有。

蓝曰:此刘海蟾也。

吾养成圣胎,若非此人,不能证果。

公更为我言之。

公日:刘处士奉问先生,十月怀胎,如何出得?蓝抚掌大笑。

惟闻顶雷隐然见一人,如雪月之辉,与蓝无异,直上冲霄,而蓝已逝矣!公焚香叹息而退,今岳山长笑先生是也。

见《本家奇遇传》及《宜春志》。

公归,取神仙传记道书诸子,闭门不通宾客,尽日披玩。

未几,亦无疾而逝。

有《显亲集》行于世。

仆其嗣孙也,幼习儒业,虽不遂志,其於道佛经典,星算医卜,靡不究心。

独於金丹一诀,尤酷意焉!於是参访江湖,奔驰川陆,虽乞丐者,亦拜而问焉!以夙志不回,天诱其裹,得遇至人於桂仙坊王子庙内,继而再遇於江陵府。

一言点化,顿悟七返九还之旨。

尝寄迹武当,襄汉江淮,莫不经游。

其问鲜有明达圆机之士,遂绝口不谈一玄字。

迨景定癸亥,自荆襄而星沙乡,关不远矣?时逢故里之人,话问询及亲旧,而壮者老,老者逝,不觉流涕,因此念曰:紫阳真人有云:自为计则得矣!斩固天道,罪莫大焉,.即启心梼天,开金关玉钥集而为《悟真篇指要》、《长生久视之书》,及《辩惑论》、《或问法语》,尤虑法象未尽,又述义皇作用,以明符火进退,可谓泄天机矣!有志於道者,当自珍惜。

所冀人人修炼,个个圆成,功满德就,同证仙果,或生轻慢,殃祸立彰,其中语句鄙质,无过入室中实事。

好道君子,宜钿味之,傥有所悟,乃天所赐,不在仆区区之口传也。

时景定五年岁次甲子四月圆望,宜春玉溪子李简易自序。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上

  玉溪子李简易纂集

  悟真篇指要 #

  交会图 #

  三五-都图 #

  一曰九还七返 #

  还返者,颠倒之义也,乃金火之乘数耳。

紫阳曰:七返朱砂返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看五行成准。

谓金数四,以土乘之即九还矣!火数二,以土乘之即七返矣!《参同契》所谓秘在铅火者,即金丹也,金丹即神水华池也。

《古文龙虎上经》曰:丹术着明,莫大乎金火。

又曰:神室炼其精,火金相运推,雄阳翠玄水,雌阴赭黄金。

《契》云: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

秘旨在其中矣!紫阳曰: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

今直指而明之,庶几开悟。

金者真铅也,火者神汞也,真铅是先天之气,自肾中生,故丹经云:卓哉!真铅,天地之先;神汞是性中之真,从心中出。

肾中之气藏真水,性中之真畜真火。

石真人云:药取先天气,火寻太阳精,能知药取火,定裹作丹成。

不得真土则不伴矣!是以金火还返,为内丹之至要,当於一身中求之,舍此之外,皆非道也。

  -曰鼎器 #

  鼎器者,阳炉阴鼎也,玉炉金鼎也,一曰神室,一名上下釜,一名黄房,一名偃月炉,又日坎离匡廓,又日玄关一窍,异名众多,不可枚举。

此乃还丹之枢纽,神气归藏之府。

其实有二焉:一曰内鼎神炉,一曰外鼎法象,一身上下之正中,前对脐后对肾,铅汞相投,一点落于此中。

紫阳曰: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移。

所谓立基一百日是也。

外鼎法象者,取法阴阳,上水下火,明弦望晦朔,按八卦四时,钻簇五行,和合四象,烹炼龙虎,拘制魂魄,内外相符,颠倒升降。

以天地为父母,以坎离为夫妻,分三百八十四爻,循行火候;运五星二十八宿,环列鼎中。

固济堤防,晷刻不武。

紫阳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既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成。

一云生《契》云:经营养都鄂,凝神以成躯。

又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乃玄关一窍耳。

此内外鼎炉,法象显露,亦已分明。

若更於外觅及关情欲邪妄,於有形处做造,则悬隔千万里矣!

  -曰真铅 #

  真铅者,坎男也,婴儿也,月魄也,阴虎也,金公也,铅中银也,黑中有白也,阴中有阳也。

异,名众多,名日真铅,实先天一气耳。

采之於太易之先。

紫阳曰:但将地魄擒朱汞。

是遇真汞而成丹,得真土而相制也。

  一曰真汞 #

  真汞者,离女也,日魂也,姹女也,阳龙也,砂中汞也,雄裹雌也,阳中有阴也。

异名众多,名曰真汞,实木液而已。

紫阳曰:自有天魂制水金。

是遇真铅而成丹,得真土而相制也。

  -曰真土 #

  真土者,戊己也,中宫也,坤宫也,即非脾也。

当铅投汞之时,非真土不能融结,提剑偃戈,以镇四方。

《古文龙虎上经》曰:四海辐辏,以置太平,并由中宫土德,黄帝之功。

《契》云:三物一家,皆归戊己。

紫阳曰:送归土釜牢封闭是也。

为金木水火之关键,则五行功全矣!

  一曰刀圭 #

  紫阳曰: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函四象不成丹,盖绿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

育真人曰:大药不离真戊己,仙家故日一刀圭。

刀者金之喻,圭者二土之喻,饮刀圭者,流戊就己也。

石真人曰:要知铅汞合,便可饮刀圭。

《复命》曰:龙虎一交相顾恋,坎离才垢便成胎,溶溶一掬乾坤髓,着意求他攘取来。

即当时自饮刀圭也。

  一曰媒人 #

  媒者,媒合之喻也,投铅合汞,非媒不可,黄婆是也。

亦非脾也。

紫阳曰: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问隔会无因,须假媒人勾引。

亦流戊就己之义也。

  一曰采取 #

  采者,以不采之采,取者,以不取之取。

是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

邵先生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皆从这裹起,使是作用处。

《易》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所以男子十六而真精满,而应乎乾;女子二七而天癸降,而应乎坤。

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造化有自来矣!紫阳曰:铅见癸时须急采。

是坤之末,复之初,太易未见气之前,候一阳动而急采之也。

金逢望远不堪尝者,谓莫使娇红取次零也。

复命禅师曰:采取须教密,诚心辩丑妍,事难寻意脉,容易失寒泉。

紫阳曰:敲竹唤龟吞玉芝,鼓琴招凤饮刀圭。

是采铅入鼎之枢机,即非金华御女之术也。

  一曰融结 #

  古歌曰:日为离兮月为坎,日月精魂相吞啖。

紫阳曰: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宫。

即五星联珠,日月合璧也。

近代马丹阳有云:水中火发休心景,雪裹花开灭意春。

是融结之时景象也。

学道者宜熟味之!

  一曰烹炼 #

  《参同契》曰: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

又曰:升熬於饭山兮,炎火张设下。

又曰:嗷嗷声甚悲兮,如婴儿之慕母。

又曰: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乌雀畏鹤。

复命曰:夺得乌兔精与髓,急须收拾鼎中烧。

古歌曰:神火夜烹铅气尽,老龟吞尽祝融魂。

乃自然烹炼之旨,不知造化者,未可与之轻议。

  一曰金木交并 #

  金者铅之情,木者汞之性,杳冥恍惚,不可名状。

金之在体,刚健纯粹,畅於四肢,是金之本情也,非情欲之情也。

木之处内,柔顺恻隐,如闻蛙呜而汗下,为木之本性也,乃仁之端是也。

金之情因铅而育育,木之性因汞而凝凝,铅汞相投之时,凝凝育育而情性自相恋也。

真一子所谓雄情雌性,相须含吐,类聚生成,变化真精,以为神药。

紫阳曰:木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啖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契》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又曰:金伐木荣。

若非媒人和合,则有问隔之患矣!

  一曰水源清浊 #

  水源者,心源性海之喻也,若龙蟠虎踞,云散雾收,可谓欲海波澄,爱河浪息,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日浊曰清,当时自见矣!

  一曰温养 #

  除情去欲,收视返听,堕肢体,黜聪明,终日如愚,不可须臾离也。

如龙养珠,无令间断,如鸡抱卵,暖气不绝。

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又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诀曰: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

真人守规中,气如春在花,节气既周,脱胎神化。

  一曰火候 #

  火者,神火也;候者,符候也。

法天地为鼎炉,以阳为炭,以阴为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中君申令,细意调燮,盖灵药无形,而能潜随化机,颠倒升降。

曹真人曰:百刻达离气,丹砂从此出。

有抽添进退沐浴之节,若毫发差殊,立致悔吝。

紫阳曰: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大都全藉维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

事属天机,不容轻议,大意已见于羲皇作用中。

明哲之士,日加九思,自然而悟。

古有太上老君金丹火候秘诀一十二句,谨录于后。

  诀曰

  日月本是乾坤精,卦象周回甚箸明。

终坤始复,如循连环。

前三五兮后三五,前弦后弦也。

五六三十复还生,一月节气。

生兮灭兮周十二,一年节气也。

十二中分二十四。

二十四气周一岁之火候也。

二十四气互推迁,周而复始。

万象爻铢都在此。

水银一味分为二,变化阴阳成既未,既未却合为夫妻,始觉壶中有天地。

  右歌诀乃太上金口所宣,露尽药物火侯细微之旨。

诏诸后来学道者,宜加敬重。

如或轻慢,殃罚立见,在在处处,有神明焉!不可不慎。

纯阳真人跋云:大哉十二句,契合五千言。

  -曰沐浴 #

  《参同契》曰:二月榆死,八月麦生,刑德临门,虑防危险。

紫阳曰:兔鸡之月及其时,刑德临门宗象之到,此金砂宜沐浴,若还加火必倾危。

故卯酉二时,宜沐浴以平之,不进火候。

  一曰脱胎 #

  渐渐大,渐渐灵,渐渐成。

紫阳曰: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云房曰:孩儿幼小未成人,须藉爷娘养育恩,九载三年人事尽,纵横天地不由亲。

回视旧骸,一堆粪土,功圆果满,上朝元君。

可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

《太乙真人破迷歌》曰:道傍逢一鱼,犹能掉红尾,子若欲救之,速须送水底。

当路逢一人,性命将沦委,子若欲救之,速须与道理。

傍门并小法,千条有万绪,真道事不多,不出於一己。

为省迷中人。

略举其一二,行气不是道,呼吸乱荣卫,咽津不是道,津液非神水:存想不是道,画饼岂为饵;采阴不是道,精竭命随逝;断盐不是道,饮食无滋味;辟谷不是道,饥馁伤肠胃;休妻不是道,阴阳失宗位。

如何却是道,太乙含真气,气交而不交,升降效天地。

二物相配合,起自於元始,诧女与婴儿,匹配成既济。

本是真阴阳,夫妻同一义。

所以不须休,孤阳岂成事?出示为神仙,金丹岂容易?志士不说真,大洞隐深谊。

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五行颠倒术,龙从火裹出,斯言真妙言,便是太一力。

紫阳曰:休妻馒遣阴阳隔,绝粒徒教肠胃空。

盖引《太一真人破迷歌》之语。

辟谷故非至道然,休妻之说,其理深远。

今世地狱之辈,见紫阳言此,即将金华三峰御女之卫、妄为笺注,迷惑后来,陷士大夫於地狱。

殊不知太一真人与紫阳真人之旨趣,乃是身中真阴真肠交合之义也。

故《参同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又云: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牡鸡自卵,其雏不全。

云房曰:莫谓此身俱是道,独修一物是孤阴。

白玉蟾曰:自家身裹有夫妻,说向时人须笑杀。

盖为此也。

紫阳曰:能将日用颠倒求,大地沙尘尽成宝。

又云:若能转此生杀机,反掌中问灾变福。

又曰:劝君临阵休轻敌,恐丧吾家无价珍。

又云:若会杀机明返覆,如知害裹却生恩。

后又诚曰: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此论防危虑险,盖转返覆之机。

若色心未除,欲火下炽,则大宝倾丧,命基颓圯,到此之时,悔之何及!仆所以再此以警世之学道者,但愿俱趋正道,同证仙阶,提携后来,毋复一盲引一盲也。

《葛仙翕流珠歌》曰:流珠流珠,投我区区,云游四海,历涉万书。

茫茫汲汲,忘寝失哺,参遍知友,烧竭汞朱。

三十年内,日日长吁,吾今六十,忧赴三涂。

赖师传授,元气虚无,先定金鼎,后定玉炉,离火激发,坎水规模。

玉液灌溉,洞房流酥,真人度我,要大丈夫。

念兹在兹,寄吾记吾。

以此显见前真学道勤苦,未有不遇至人点化也。

修炼内丹之道,药物不过铅汞二物而已,当先修人道,以忠孝为本,济物为先。

宝此一身,内功外行,除嗜欲,定心气,节饮食,省眠睡。

身中至药,精与气神,精不妄泄则元气混融,元气混融则元神安逸。

三者既固,则鼎器渐完。

鼎器既完,方可言修炼也。

或问:如何是顺则生人,逆为丹母?答曰:顺者,人伦之大端,分精气以成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有身则有患,烦恼从此起也。

逆者颠倒五行,和合四象,采混元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姤之精,入于黄房,产成至宝。

可谓无质生质,身外有身,暨乎功满德就,而证上仙焉!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上竟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中

  玉溪子李简易纂集

  长生久视之书 #

  《黄帝阴符经》曰: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义演三篇,总数百字,其文隐奥,其道渊微,注释虽多,所见各异。

昔华阳真人传道於杨真人谷,秘为三条,大抵皆修真内炼之玄旨也。

玉溪子探其端倪,指其章义,而为《长生久视之书》。

原夫一身之设,一国之象也,心为主宰,精气为民。

人能虚心栖神,所以养性也;惜精爱气,所以养命也。

精气既固,神不妄驰,自然血气通流,荣卫调畅,五脏六腑,四肢三关,千二百灵,万二千神,周匝一身,潜为备御主宰。

究《阴符》之义,行清静之教,屏耳目之好,去口腹之欲,建五常以综纲纪,布七政以察万神。

主居中宫,靡敢纵逸,取用於己,务本於身,芸锄草莱,培植善地,於是紫芝生丹田,黄芽长玄圃,灵台神室,金体玉英,闱苑蓬壶,交梨火枣,三光合度,四时如春,物阜民安,一如华胥氏之国焉!有真人丹元者,羽衣蹁跹逻,谒于主宰,主宰延之上座,致恭而谓之曰:真人从远方来,何以教我?丹元曰:吾居规中,咫尺不远。

主宰曰:何谓规中?丹元曰:《契》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乃宝珠之中耳。

自太易之先,与子俱生,在太极之后,与子俱立,动静语默,悉与子俱。

令子所行,乃《阴符》中下二篇之法术耳。

二者以之治国,足以致隆平,以之修身,止可延寿算,若能行神仙抱一之道,升入玉虚,位为真人,功满德就,臣事三境矣!主宰曰:我留神此道已久,虽遍参问,未契於心。

真人之来,天界我也。

乃再拜而请其道。

丹元曰:神仙抱一之道者,是内丹金液炼形之道也。

吾非生而知之,夫琢和氏之璧,穿隋侯之珠者,良工也,死大道还丹乎!不遇师传,终无自悟之理,子性理粗明,於命未了。

夫命须炼内丹,内丹既成,则性命之道毕矣!主宰固请,愿闻其要。

丹元曰:内丹之道,先以乾坤为鼎器,次以坎离为药物,余六十卦为火候,有采取烹炼之节,有温养沐浴之宜,夺造化之神功,体天地之作用,仙圣口传心授,科禁至严,非细事也。

在有道者,当自敬之。

主宰曰:敢问内丹如何以乾坤为鼎器,坎离为药物?丹元曰:《易》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鼎器药物,具在於斯。

古歌曰:鼎鼎非金鼎,炉炉非月炉,离从坎下起,兑向鼎中居。

又魏仙翁曰: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

此乃取法阴鼎阳炉,上水下火,列二十八宿,按八卦四时,钻簇五行,和合四象,烹炼龙虎,拘制魄魂,内外相符,颠倒升降,权舆造化,孕育玄珠。

大哉乎!鼎器也。

主宰曰:丹经只言铅永,不知铅永是何物也?丹元曰:此即药物也。

分而言之曰龙虎,曰乌兔,日水火,曰金木,日夫妇,曰婴儿姹女,异名众多,不可枚举。

吾直指与子,庶几开悟!且夫天一生水,水中有金,外阴而内阳,象月中有兔, 为铅中银,黑中白金,精也,真铅是也;地二生火,火生於木,外阳而内阴,象日中有乌 ,为砂中永,雄裹雌,木液也,真永是也。

真永出自离宫曰龙,从火裹出,真铅生於坎位,日虎向水中生,即非世问凡砂水银,硫黄黑锡,五金八石之类,只是身中真阴真阳而已。

亦非精津气血液之属,但以滋养精气而药日生矣!修炼者,取坎位之阳铅,合离宫之阴汞,火候无差,丹必成矣!紫阳真人曰: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裹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是也。

主宰曰:何谓采有日,取有时?丹元曰:《参同契》云: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

皆从这裹起,便是作用处。

《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主宰曰:何谓交合?丹元曰:日为离兮月为坎,日月精魂相吞啖是也。

主宰曰:何谓烹炼?丹元曰:丹经云,升熬於饭山兮,炎火张设下。

又曰:朱雀炎空,紫华曜日,黄金销不飞,灼土烟云起。

云房真人曰:白虎凶顽不可当,青龙猖獗更难防,只消闪入华池鼎,真火掀天毁一场。

悉其旨也。

主宰曰:何谓温养?丹元曰: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朝屯暮蒙,日用两卦。

主宰曰:何谓沐浴?丹元曰:观与大壮,阴阳始分,刑德在门,虑防危险。

主宰曰:敢问真土何物?刀圭何似?丹元曰:所谓不离真戊己,仙家乃日一刀圭。

契曰: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刀圭真土,悉在其中。

主宰曰何谓媒人?丹元曰:媒何之谓,投铅合汞,非媒不可。

主宰再拜曰:内丹作用己粗知之,火候细微,愿祈真教。

丹元曰:此事端属天机,不容妄泄,今既相遇,又不可不为言之。

且人之性犹水也,水能生木,木主仁,所以性至善。

木能生火,火主心,心凝而为神,则为神火矣1.以此神火煅炼铅中之银,是以《参同契》至秘在铅火二字,则神火之功,不小矣!然此火非凡火,此紫阳有,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猛火煮空铛之喻,若无药而行火候,适所以自焚其躯。

故《阴符经》曰:火生於木,祸发必克;奸生於国,时动必溃。

紫阳曰:火生於木本藏锋,不会钻研莫强攻,祸发只因斯害己,要须制伏觅金公。

金公则真铋是也。

其候也,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三五德就,乾体乃成。

巽继其统,固济操持,艮主进止,不得瑜时。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温养子珠,世为类母。

暨乎阴尽阳纯,则脱超神化,是为无质生质,身外有身,浩劫长存,胎凡入圣。

是道也,扫三千六百旁门。

太极以此而生三才,父母以此而育我体,我当以此而成我真。

孕於洪蒙,生於坤癸,杳冥恍惚,悟者自得。

言讫,丹元即从座起,入于规中,忽失所在。

主宰汗下,有如朝露之袭体,又如昼梦之初觉。

访玉溪子,具述所遇。

丹元之事,因喟然叹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丹元之言,自太易之先,与我俱生,在太极之后,与我俱立,入规中而杳默觉灵台之添真,得非我中之我乎!认以为是,则又有子焉!敢问子与我孰若?玉溪子曰:丹元之於主宰,主宰之於玉溪,犹月之在水,大而江海,小而盘盂,分之则众月皆见,聚之则还归于一。

岂不闻《灵宝经》云: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

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

则是珠也,大则包三千大千世界,小则入於秋毫之末,勃勃而投珠口,乃是万而归一。

瓦止三乎?主宰曰:宝珠之喻,於人如何?玉溪子曰:即丹元所谓金液内丹炼神之道也。

黄帝赤水求玄珠,非罔象无由得之,为此珠也。

不问贵贱,人人具足,但不离一身之中,前辈有诗云,无价夜光人不识,凡夫虚度几千生。

盖悯其断丧也。

宝珠奥义,实《灵宝经》之秘旨也。

非下士所得闻,纵有修行,徒多读诵,朝闻夕死,未见一人。

今泄天机,明以告子。

元始即始青之祖黑,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即黑中白,铅中银,真铅是也。

大浮黎土喻坤癸之宫,初则神风静嘿,山海藏云,气升空玄,空玄者,天玄也,生于坤官,长为黄芽,则地黄也。

天玄乃木汞之气,地黄乃金铅之色。

《契》云: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坚根基。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明玄黄之气,相感而孕至珍,是为无质生质,号曰还丹。

又曰骊珠玄珠、宝珠,得遇而炼之者,至缘福也。

主宰曰:然则子之宝珠,何在?玉溪子指坤之上,乾之下,果有一物,如黍米大,光明莹彻,洞照内外。

玉溪子曰:此一日之丹也,以我之真,夺造化而生之,从微至着,三年成功,能入此,则不在五行之数矣!玉溪子登引主宰随之而入,既入珠口,恍然而悟。

  辩惑论 #

  修真之旨,金丹而已,金丹即铅火也,铅火即金木也,金木即情性也。

静者为性,动者为情,《参同契》曰: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明情复乎性,性归太易也。

性归太易,则命全矣!若止明此一性,不修乎命,则曰孤修。

如望后之月,日臧一日,不见其明。

及其晦也,则犹人之遽逝,人之遽逝,性则依然,但命断物坏,性不能驻而自迁耳!东坡诗引禅宗喻云:犹如寒月附清昼,空有孤光留故缠。

假饶心地上征理得明白,亦只是守一个顽空。

若能彻底无瑕,可以直超佛地。

《心经》所谓不增不臧,不垢不冷,不生不灭,还你本来面日。

或渗漏未尽,则又再出头来,不失人身。

幸矣!缘为命上不了故也。

昔刘海蟾有歌曰: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

紫阳真人曰: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绿极乐是金方。

岂知夫所谓金方哉!《参同契》曰: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五金之主,北方河车。

又曰: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明真铅生於北方坤癸之位,是元气之祖。

其采之也,在太易未见气之先,则可用矣!以此铅中之银,合砂中之汞,无中生有,故号还丹。

上合鸡呜,下合潮水,人居三才之一,在天地之间,元气八百一十丈,大运随天,小运随日,呼吸素钥,应乾坤之开阖。

故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击於命带。

《黄庭内景经》云:两肾水王对生门,出入日月呼吸存。

是一身上下之正中,枢辖经纬,前向脐,后对肾,有如混沌,心肾合为一脉,其白如线,其连如环,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元气击之於此。

修真之士,采铅投汞,一点落于此中,所谓立基,一百日是也。

此基既成,方名玄牝。

玄牝者,即非口鼻诸窍,亦无形象可求,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

亦非足也,寓此意也。

《扁鹊灵柜经》曰:上玄下牝,子母相亲。

则玄牝为阴阳之源,神气之宅。

玄牝既立,则犹胎之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故云子母相亲,所以常人不可得而猜度,内丹将成,则元气兀然自住于此,又岂问乎寒暑饥渴,而与年寿哉?达磨禅师面壁九年,而无毫发走失者,是息自住,别无他术。

盖得此道也。

欲立玄牝,先固本根,本根之本,元精是也。

元精即元气所化也,故精气一也,以元神居之,则三者聚于一矣!石真人云:以神居气内,丹道自然成。

若精虚则气竭,气竭即神逝。

《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此即性命之轮回也。

真仙所修者,亦只从此归于本根,而复乎性命,性命之药,无过神与气精,神即游魂,物即精气。

《易》曰:天地捆缢,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以元精未化之元气,而点化至神,则神有光明,而变化莫测矣!名曰神仙。

则是从本身而修,非用外物也。

今世之学道者,不肯於性命上究竟,竞於傍门杂术,及服饵金石草木,以侥幸,可谓之忘本矣!况又有一等地狱种子,妄引仙圣歌诀,以伪掩真,欺诳士大夫,相挽入鬼录,如引紫阳真人诗云:休妻谩遣阴阳隔,却注为三峰御女采战之术,诬‘污前真,甚可惧也。

仆历江湖数年,亲见此辈,如牵羊入屠肆,续续而死者,不可枚数,诚可哀哉!又岂知夫紫阳之深旨乎!乃身中自有真阴阳也。

前贤有云:自家身裹有夫妻,说向世人须笑杀。

为内之坎离流戊就己也。

及其立基已兆,则更不可言采药矣!紫阳曰: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

是不获已,而法天地父母,夺造化於自己,出乎尔而反乎尔,如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若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当究真空,与道混一。

其地狱种子,岂可与同日而语哉!

  或问玉溪子曰:子之《辩惑论》,所言玄牝,还如是否?玉溪子答曰:似是而非,不可执为有焉,不可泥为无相。

紫阳真人曰: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金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移。

此乃聊指造化之基耳。

除却自身,安顿着何处去?然其中体用权假,本自不殊。

如以乾坤法天地,坎离体日月是也。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谷者至虚之义,神者喻我,实一性而已。

是立鄞鄂,以为室宅,则神气有所收藏,不致乱,回光返照,便归来,造次弗离,常在此。

人之则玄珠自结,圣胎自成。

《古文龙虎上经》云:神室含洞虚,玄白生金公。

又云:神室有所象,鸡子为形容。

《契》云: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鼎器歌》曰: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

探玄赜奥之士,当真於义皇心地上立命,混沌裹面安身,则到个中矣!如何是义皇心地上立命,未画卦之前,将画卦之始,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如何是混沌裹面安身?噫!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更待形出个模样,与诸人看。

咄!水银实满葫芦裹,固塞其口置探水。

水银即我葫芦意,沉浮任他水犹气,此处有妙理,达者得真趣。

石真人云:意马归神室,心猿守洞房,精神魂魄意,聚作紫金霜。

可谓一孔玄关,湛然神室,不内不外,分明指出。

  丹房法语 #

  心凝日神一凝神归气以炼丹;情复乎性,复性归根以养命。

还丹之本,铅汞而已。

元精为命之祖,宝元精而真铅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啬元神而真汞自产一是故固精以养气,固气以养神,铅汞有时而相投,注息绵绵而为火候,神气无刻不相聚,忘念久久而成金丹。

.若真铅走?而真汞枯,元精散而元神泣,欲求还返,不亦难乎?刘海蟾真人授马自然真人《金丹诀》曰:曾遇真人亲口诀,剖腹开肠为君说,劈破莲花未拆心,涌出赤龙身上血。

奔流直达太一宫,鼎见壶中真日月,除阳交结乌兔合,一颗明珠光皎洁,冲开两路透天门,熟耕三田种紫雪,昆仑顶上刮天明,撼海门中如地裂。

三十辐辏法界输,上下两弦接偃月,进火工夫但寂然,日月循环无暂歇。

炼成朱橘如弹丸,跨鹤乘鸾朝帝阙。

玉溪子曰:言简而要真遇者,方知命基之妙,尽於斯矣!非语言文字可造也。

  羲皇作用 #

  《道藏金液论》曰:上古之人,皆服金华龙胎大丹,而后能羽化飞腾,升入无形。

且此时未有鼎器薪火,又无五金八石,显是内丹明矣!羲皇至圣,发天机而画卦,体造化而启易。

易自画卦始也。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

九还七返,体之而作用也。

原夫乾坤坎离,牝牡橐钥,本一本一而已。

设象颠倒,以明鼎器药物,当夜气之初动,肇一阳之始萌,海波沸腾,黑龟喷淇,金水相符,如蟾吐轮,采之以片饷,结之以顷刻。

中黄施令,国无害道,兵寝刑措,天清地宁。

日月东西经,水火南北政,龙蟠虎踞,金伐木荣。

当乙癸之运,始应乎朔旦之复。

亨魂生震庚,而兑受丁,是为上弦而金八两;三五圆望,极於甲壬,魄长巽辛,而艮纳丙,是为下弦而水半才斤。

六五归晦,东北丧朋,循环无端,进退符火,居停主人,潜心内炼,收视返听,曼然自如。

包括万象,以全至神,二至二分,温凉寒暑,昼夜晷刻,则而勿武。

卯酉刑德,沐浴荡涤,一日之中,变态万状,翘熙和畅,百脉拂拂,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

笙箫虚呜,秋蝉抑扬,真气游泳,溢心则懑、脐腹阴疼,隐忍踯躅。

当此之时,调息绵绵,注意规中,阴疼非疼,隐忍翘(夋+血)作,柔情淑意,海棠春睡。

觉两肾如扬煎,次膀胱如火热,乃神室精气为物,自己游魂为变耳。

於是引一气以运转,激灵泉而诉流,璞酥飞花,参差四坠,化为玉液。

又如甘露顶门,欲裂三阳,并聚神气满室,莫之能留。

守之者昌,失之者亡,三五至精,天地至灵,冲逸纯粹,其神不疲,乃知乾健之正体,复还为婴儿。

静坐则虚室生白,雪月辉映,流珠金药,惊电朱橘,恍然在外。

或见旧宅,分分朗朗,凡块土质,不以为喜,不以为异,一心按定,倏钦合体问,有丹蛇来缠于心。

又见怪物,露见形象,美女狂魄,悲恋求怜;或报未来事,或称天使者,去而复至,动于惑想,凝然勿顾,任生任死,心既不受,久之自泯。

皆是身中神及外魔来试,若恐惧,则萦乱失所守矣。

惟绝交而屏人事,宜先休有德有力者柄焉!一岁三百六十日,计四千三百二十时,除却沐浴,共七百二十,止有三千六百时。

则是蹙三千六百之正气应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以为六十卦之作用。

牝牡四卦,不在其中。

牝牡四卦,乾坤坎离也,合之则三百八十四爻,按三百八十四铢,应一斤之数,闰在其中矣。

二篇之策,合三百六十,每一时准二十四铢为一两之火,一月除卯酉,合七千二百铢,一年合八万六千四百铢,准二百二十五斤之火,在则包之十,而乘之,则夺八十六万四千之正气,计二千二百五十斤火,换尽父母之躯,已成纯阳之体。

真为无质生质,身外有身,始则一步两步,次则百步一里,三年九载,纵横天地。

蹈水火,透金石,虽尧洪汤旱之珍,阳九阴六之灾,俱无患矣!道成德就,港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州,功满上升,膺箓受图。

尤当择人而授,以继将来,则臣事上清,为无魄焉!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中竟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下

  玉溪子李简易纂集

  张紫阳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兔走乌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徒夸钱寿千余岁,也似云中一电光。

一电光,何太急,百年三万六千日,其间寒暑互煎熬,不觉红颜暗中失。

纵有儿孙满目前,都成恩爱转牵缠,及乎精绝身枯朽,谁解教君暂驻延。

暂驻延,既无计,不免将身随逝水,但看古往圣贤人,几个解留身住世。

身住世,也有方,柢为时人误度量,竞向山中寻草木,伏铅制汞点丹阳。

点丹阳,事迥别,须向坎宫求赤血,取归离位制阴精。

  坎坤体,离乾体,乾以阳交坤而成坎,所谓流戊也;坤峡阴交乾而生离,所谓就己也。

万物妊娠於子,乾坤壬癸,会於北方,故曰坎官,坎官即坤官也。

西南是本乡,非未申之位也。

元气从此而生,赤血者,即是身中一点阳精,又曰阳铅,实先天一气耳。

经曰:卓哉!真铅,天地之先,是为真铅也。

离位者,即乾官是也。

知时采取此阳铅,以制离位之阴精,阴精即阴汞也,木液也,二物交结,而成内丹,即非世间朱砂水银,五金八石,草木有形之物。

  匹配调和有时节,

  药味平平,金水各半,黄婆媒合,婚冠相求,贵在知其时节也。

  时节正用媒人,

  《参同契》曰:晦至朔旦,震来受符。

是一阳初动时也。

当斯之时,牝龙吟,雄虎啸,得媒人即自交合,媒人即黄婆也。

古歌曰:三四同居共一室,一二夫妻为偶匹,要假良媒方得亲,遂使交游情意密。

紫阳曰:本因戊己为媒娉,遂使夫妻镇合欢。

又曰:须假媒人勾引。

石真人云:阿谁知运用,大意要黄婆。

然则黄婆为真土,真土即黄婆,当雄雌交会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非黄婆不能也。

实为还丹之枢纽,金水之堤防,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

黄婆真土,已见其大槩矣!

  金公姹女结亲姻。

  金公姹女,见下文释,结亲姻,即是投铅合汞。

  金公偏爱骑白虎,

  金公铅也,抱天一之质,本从月生而寄位於西方庚辛金,而出於坎位,故曰虎向水中生,即铅中银,黑中白,水中金也。

《参同契》曰:金为水母,母隐子胎。

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又曰: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乃真铅也,实先天之一炁耳。

  姹女常驾赤龙身。

  姹女汞也,汞负正阳之气,本从日生而寄质於东方甲乙木,而出於离官,故曰龙从火裹出,即砂中汞,雄裹雌,太阳流珠也。

《参同契》曰:汞曰为流珠,青龙与之俱。

又经曰:赤髓流为汞,媳女弄明当。

乃真汞也,木液是矣!

  虎来静坐秋江裹,龙向碧潭奋身起,

  秋江即是西江碧潭,即是东海真龙,见真虎则一起一伏,两相饮食,俱相贪便。

  两兽相逢战一场,波浪奔腾如鼎沸。

  古歌曰:青龙逐虎虎寻龙,赤禽交会声嗈嗈。是龙争虎战,水激火发,鼎沸暴涌,颠倒受制,时有婴儿之声。

  黄婆丁老助威灵,

  石真人云: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龙虎相交战,束君总不知。

黄婆见前释,丁老乃文火也。

阴真君曰:我为世上道无穷,不知只伏婴儿心。

真漏泄天机也。

  撼动乾坤走神鬼,

  古歌曰:圣人夺得造化意,手搏日月安炉裹,微微腾倒天地精,捞簇阴阳走神鬼。神鬼即天魂地魄。

  须臾战罢云气收,

  云收雨散,万籁净返,掌中间夹变福。

  种个玄珠在泥底。

  《复命篇》曰:夜来混沌撷落地,万象森罗总不知。

乃一点落黄庭也。

黄庭即中官黄房也,玄关也,喻如泥底也。

紫阳曰:一时辰内管丹成,为一日之丹就也。

日添一黍米大,渐渐成玄珠也。

黄帝赤水求玄珠,非罔象无由得之,是此珠也,罔象无思无虑也。

  从此根芽渐长成,时时灌溉抱真精,

  三谷子曰:立基一百日,温养以周星,但当保精音神,水自滋,火自养,待其气足。

  十月脱胎吞入腹,忽觉凡躯已有灵。

  紫阳又曰:一粒灵丹吞入腹。

又日脱胎,又曰通神圣。

《参同契》曰: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既是内丹,如何又曰入腹入口入五内?后人疑此,便为外丹。

殊不知无质生质,乃谓还丹。

真一子所谓首探天地真一混沌之气,而为根基;继取乾坤精粹,潜运之踪而为法象;循坎离否泰之数,而为刑德,盗阴阳变化之机,而成冬夏。

阴生午后,阳发子初,故以乾坤为鼎器,以坎离为药物,余六十卦为火候,烹炼温养,潜夺化工。

如果生枝上,子在胞中,十月火侯气足,则倏尔而蜕神入真胎,与天相毕矣!故云入口入腹入五内。

《参同契》曰: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

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

可谓无质生质,身外有身,恋故躯则困在昏衢,出泥九则纵横天地,名题仙籍,位号真人,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

  此个事,世间稀,不是等闲人得知,夙世若无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

得遇之,宜速炼,都绿光景急如箭,爱取鱼儿须结肾,莫使临渊空叹羡。

闻君知药已多年,何不收心炼汞铅,莫教烛被风吹灭,六道轮回难怨天。

  此语警刘仙,且教其收心炼汞铅,以此见内丹须自己内炼,非假外药分晓。

  近来世人多诡诈,竞着布衣称道者,问他金木是何般,噤口无言低害哑。

  金木见《指要》中金木交并释云:修丹不知此,不可与语还丹矣!

  却云服气与休粮,别有门庭道理长,君不见《破迷歌》裹说,太一含真法最强。

  旁门小法千条万绪,於金液还返内丹之道,了无干涉。

所谓如何却是道,太一含真气,五星连珠,日月合璧也。

内丹从此而结,法身从此而出,别无第二门也。

  莫怪言辞甚乖劣,只为世人无鉴别,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为君说。

  规中图十二字诀序

  三千六百法,养命数十家,率皆旁门,无非曲径。

且如服气鼓虚腹,肘后飞金晶,吸擂运河车,闭息为火候,纳清吐浊,接境诉流,引龟转输鲈,鉴形希超脱,存顶囱,守眉心,尽是头上安头,无事起事,颠倒失序,乖於至真。

遂使百脉沸腾,三田溃乱,本期永寿,反尔伤生。

良由逆天地之和,不合自然之旨。

故简易阅历《参同》仅三十载,颇得其奥,伸诸丹经,以其绪余,作《规中图十二字诀》,用传学道君子,以正心诚意,为主为中心柱子,处中以制外。

以八字为辅,调御四时,由外以应中。

上合天心,中稽人事,默符造化,顺轨阴阳,外法五行,内理五藏,以为日用循环无端也。

不施为也,不存想也,晏然大定,以总元机,但要绝嗜欲,定心气,省思虑,节饮食,调鼻息,警昏睡,怪视听,养天和。

於四威仪中,胳合自然,别无繁难也。

已立鄞鄂者,以是契符火养圣胎,未立鄞鄂者,以是益元气,养精神,为立鄞鄂之渐。

至於虚耗损失,病疾交攻,则以是驱疾固元,为补益延年,养命之术,可谓简易之门矣!

  规中图 #

  规中者,如居一规之中,不在中间,不在内外也,不泥象也,不着物也,在身中之中,意中之中,如大圆镜中之一我,但正心诚意,为中心柱子,当万虑俱泯之时,真人出现,如鱼居深渊,游泳自在,而不离方寸,即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矣!喜怒哀乐未发,当此之时,可以居规中,浮泳而潜御四时,以正造化。

四威仪中,不可失节焉!物来则应过,复居於中,切不可动着中心柱子。

於中常令空虚,一尘不立,久之不纵不拘,自得受用。

其要妙也,六阴归坤,万物还元,复卦始萌,长子继父体,一阳潜动处,万物未生时,皆从这裹起,便是作用处。

当斯时也,踟趺大坐,凝神内照,调息绵绵,默而守之,则一炁从虚无中来,杳杳冥冥,无色无形,兆於玄冥,坤癸之地,生于肾中,以育元精,补续元炁,续续不耗,日益日强。

始之去病,次以返婴,积为内丹之基本矣!土展真人云:所谓是元炁,补元炁,岂是凡砂。

此补益之上法也。

朝屯者,体君子经纶之始,是万物萌芽之初,仁之端也。

子时其始生之炁在肾,是不召而自来,宜宝而养之。

调息无令耳闻,但听其悠悠绵绵,合乎自然,与天地秦钥相应,久之则肾炁合心炁,二炁交感,以降甘露,而产玄珠焉!暮蒙者,蒙以养正,圣功也,不失赤子之心也。

午时其始生之炁在心,无思无虑,寂然不动,冥心内照,以合之。

是宜静坐以敛之,久之则心炁自合肾炁,而成既济之功焉!人居三才之一,一身与天地等,故与天地之炁相应,真一之精相符。

人之元炁八百一十丈,橐钥相似,所以元炁大运随天,小运随日,但人不能体法天地,以致断丧伤败,精神迷乱,自与之违,岂天地违之也哉!若能顺其理,挃其机,则可以符化工而为修丹,内炼长生久视之道也。

除人之外,总皆禀浊混淆,而在元炁中,均为化物耳。

又安能御元炁者哉?《参同契》云: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

又云: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

故以子丑寅为春,卯辰巳为夏,午未申为秋,酉戌亥为冬。

子丑寅应春木用事,木主仁,万物发生之时,故熙和二字,养之熙熙然,如春登台。

和者美也,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畅於四肢,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如婴儿之未孩,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未知牝牡之合;而翘作,精之至也。

卯辰巳应夏火用事,火主礼,万物茂齐之时,故以一中和二字养之,既和矣,无大过无不及,是谓之中,始得情性优游而无荡泱也。

午未申应秋金用事,金主义,草木黄落,万物收成,故以敛静二字畜之,以遂万物之情。

酉戌亥应冬水用事,水主智,万物归根,元气始肃,故以敛肃二字以藏之,以应天地之气。

《参同契》云:真人港深渊,浮游守规中。

真人者,即我之一真,凝则为神,用则为心,静则为性,非动非静,虚则灵通,亦名真心,游泳於规中,在方圆规矩之中,为造化之主,运移不失,中应四时,有信育之,而为真土。

发号施令,亭育元气,制养元精,化生纯粹,综五行而不武,以通天地之和,故正心诚意,乃能无私。

始得乾坤泰而坎离交,阴阳和而万物得,三光合度,以致太平。

然后国富民安,而百骸俱理矣!

  解纯阳真人给园春并序

  纯阳妙道真人《沁园春》一词,诀尽还丹至理,天下播传。

注释虽多,不免迂阔,岂知些子神仙法,不在三千六百门。

如是,则当以心会心,以意会意,倘到个中之趣方,信出於自然。

可谓要道不繁,工夫容易,离诸疑网,入众妙门。

某辄成七言四句,通宁真人诗一绝,共一十六首,按二十斤之数,直下注脚,用发玄机。

览者幸详味之,举一隅则头头俱是。

咸淳丙寅,修楔宜春晚学玉溪子序。

  沁园赛 #

  拈起话头便是道心事。咦!

  好天良夜清明侯,赤子婴儿混沌时,

  自得无弦琴裹趣,官商不许外人知。

  七返还丹,金归性初,便是七返,得土成功,号曰九还。

  情归性海称交并,炉冶金华号返还,

  混养全资真土力,炼成灵质出尘寰。

  在人,大道只在己身,内丹须是百炼。

  太一分三人得一,大药只於身内觅,

  可怜万万与千千,尽把将来为乐逸。

  先须炼己待时。炼己先要降心,采药自有时节。

  拨转机关与俗乖,怡心寂澹似婴孩,

  细看造物本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正一阳初动,坤变成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静坐蒲团绝所思,神庐出入渐迟迟,

  氤氲暖气回天谷,知是一阳来复时。

  中宵漏永,中宵便是午夜,漏裹始觉更长。

  濒气腾腾万籁清,身中冬至恰三更,

  可人风味孰能会,时听铜壶滴漏声。

  温温铅鼎,鼎鼎非金鼎,炉炉非月炉,离从坎下起,兑在鼎中居。

  玉兔汤煎濡沸驰,金炉火炽转光熹,

  杳冥谁识无中有,内蕴金华是圣基。

  光透帘帏,元神阳生,神光闪烁,冥心内照,一归冲漠。

  始青一炁色非色,出彼龙楼归凤阙,

  瑠璃箔下烛交辉,妇练江头雨初歇。

  造化急驰,夫妇归室;月到阳官,桃花浪裹,龙虎相逢。

  红黑相投世莫猜,全凭戊己作良媒,

  溶溶一掬乾坤髓,着意求他啜取来。

  进火工夫犹斗危。水中火发,雷裹花开,一意堤防,稳着方便。

  鸿蒙官裹气氤氲,红杏枝头二月春,

  但把金关牢锁闭,转机总是屋中珍。

  曲江上看月华莹静,有个乌飞。

  牛女缘情,道本龟蛇,类禀夫然,阳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转。

此是铅汞相投,莫认是小肠九曲。

宵真人诗云:曲江之上鹊桥横,牛女情缘,道本是也。

大药金丹自此生,不信但敲甲乙户,双童自解教君行。

甲乙户即如戊己门。

此内理至深远,笔舌难宣,但只是一身中事。

  咦!要知山下路,但问去来人。

  当时自饮刀圭,二土便是戊己,金刀即是铅汞。

  龙盘虎踞镇中央,离坎交并日月光,

  饮罢醒酬归洞府,华池郁郁藕花香。

  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身裹阴阳,壶中日月,一切仙圣,元来无别,不个中人,教我如何说?

  精养灵根气养神,化滋铅汞孕真身,

  恍然透出泥丸顶,始信神仙不误人。

  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铅沉银浮,清在上,浊在下,清为金华,浊为铅质。

以金华合木液,用铅之妙诀也。

二物会则情性混融,黍珠成则金木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

  清浊沉浮共一源,取清拾浊更玄玄,

  混融间隔须分判,妙在师真一语传。

  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运。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白云先生所谓毁之者如持巨蒂,以扫昆仑;味之者类鸿鹄之饮沧海。

井蛙篱鹦之见,岂知海阔天高耶!勤而不遇。

终须遇,遇之不炼更愚痴。

当惜分阴,莫教虚度,直须猛省,急急修持,宝珠入手几时明,庵子坏了如何造?

  黍米珠中世界宽,仙真勃勃入其间,几多未遇徒瞻仰,空叹天高不可攀。

长春真人诗云:日月忽忽顶上飞,光阴忽忽眼前移,回头返顾即成老,下手速修犹太迟。

绍兴间,宜春城南魏安抚家多阴隐,一日有异人直入书齐中,呼安抚可来就语。

时魏昼寝,左右不敢以白,乃题一词於壁而去,名《苏幕遮》。

魏起,见而悔甚,使人寻觅,竟不可得。

词日:水中金冲牛斗,玉锁金关,护法灵童守。

赤水丹台。

龙虎走,万象森罗,勃勃投珠。

饮灵源明火侯,太一炉开,丹熟神光透。

浮名浮利终不久,下手速修,穷取无中有。

  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虚皇经》云:几欲修道,建功为先。

是以诸天上帝,天帝高尊,诸天真人,诸天神仙,咸以功勤,超圣真位。

诸天记功,世间学人修真志恪,功满德就,凡蜕为仙,仙化为真,真人无碍,洞合自然。

消则为气,息则为人,神通自在,变化无形,飞行三界,出幽入冥。

修炼之士,始则惜精爱气,柄心凝神,自立基温养后。

乃入室三千,内功不可少亏,以至分胎纯熟,超脱朝元,尤资外行,以符天道。

是以功不厌多,行不厌广、是以功满三千,大罗为仙,行满三千,大罗为客。

锺离祖师云:有功无行如无足,有行无功足不前,功行两全足自

  备,谁云无分作神仙。

且修真得道,先居蓬莱、方丈、瀛洲,得为散仙,太一元君乃召受图,名题仙籍,以次阶升之跻圣位,上朝玉帝,位号真人。

更须接引后来,溥行开化,至无修证处,乃曰自然。

高真诗云:十月分胎火侯捐,内功时计已三千,更资外行符天道,超脱朝元证上仙。

全真瓦张真人道成之日,作《解佩令词》曰: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类倒,妙理玄玄。

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

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剎那问游遍三岛。

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密语诗五首 #

  嘘呵三尺觅无踪,放去收来疾似风,

  十万人中提一二,的将此道付於公。

  其二

  伸如惊电圆如月,不是男儿莫近前,

  证佛成真须用此,这些微妙要师傅。

  其三

  斩钉截铁剖昏迷,妙用纵横得自师,

  适意归来盈袖裹,摩娑恩养作孙儿。

  其四

  光芒焰焰逼人身,骨悚毛寒作么生,

  果是男儿应不怕,一挥当下见真情。

  其五

  十万人中一二人,一挥要合圣贤心,

  赤童显出英灵瑞,枯木开花铁变金。

  赞纯阳仙像 #

  至德难名,元功不宰,偈诵何劳称赞。

皇天无私,惟德是辅,圣师因不远焉。

仙姿凤质,命世之真儒,月相虬髯,大唐之宦裔,柢因惊觉黄粮梦,截断输迥生死关,丹成只要度人,位重每来援溺。

下南州则金铅木汞,游汴京则玉液苏迦。

流一振为全真,则亿兆苍生赖其休;垂三剑为箴规,黝百千弟子蒙其爱。

有时白苹红梦,有时紫府清都,放下般般见太虚,依旧立侍通明殿。

率土想其丰度,寰区昭着灵踪。

郭上鳌久欲归来先生自谓也。

彭道人尚希点化。

即彭冲阳也。

  老谬累劫,习气缠绵,有识以来,殊不量力,无所不好,独於仙佛之道,未暇问津。

前辈长沙宦裔岳君素蟾,与吾同好,遂为忘年交。

素知其与彭冲阳、胡古蟾三人法友,同受玉溪先生金丹口诀。

一日因话边扣及,即慨然立谈,平日访友寻师,不惜身命,后遇玉溪老师,吾与子平日无非淡好杂卫,学道自有时节因绿,子既及此,则唯其时矣!少俟吉日传授。

遂於甲子辰中,密指数语,谩试为之。

未及一月,丹道即验,所谓金光遍体,琼楼绛阙,龙虎婴姹,须臾恍惚,分明呈现,岳君闻之,因扪泪叹曰:吾闻道以来,身品肉病,不能收足,故於进火工夫,尚未下手。

子夙有仙骨,非细事也。

吾不敢为汝师。

且指彼中一人,绝肖玉溪先生者曰:但加衣冠,以写先生小像师事之。

而尽以先生手泽及今十书,严加付嘱。

既而又闻薄识束总管云:先生曩尝柄述吾家,吾父安抚任满,同载归淮先生宿食於厨船中,而以铁索带於坐船之后,将及真州,忽焉风涛大作,铁索截断,人船什物尽入洪波而没。

越二日,则先生手挟小衣包诣扬子桥。

织舟之次,与吾父面别而去。

始知先生得入水不溺之道,皋家叹息不已。

吾自受授,迄今五十五载,今及九旬,勉貌仙像於十书序尾,并寿诸梓,用广其传。

至正十四年月日,中阳王珪君璋焚香敬书。

  玉溪子丹经指要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