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经名: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原题京里先生撰,约出於唐代。内载三十八种炼制、服饵仙丹石药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

  京里先生撰

  黄帝-物饵丹法

  善丹一斤,凡一物作药,於洁诤处,先斋七日,於高山避阴头,按后法取丹砂,熟梼篷之,置铜盘中,醇酒上清九升,合丹砂於盘中,搅之,勿令人见,神不相入。

入坛始从束门入,复南门入,复西门入,复北门入。

奉药中央,满三日搅之,从三至五,复搅之,至七复搅之,从七至九,复还从三搅之,至五如前法。

二十日药乾可丸,丸之未乾,复如前法。

即阴雨常以铜盘覆之,可丸为度。

丸如小豆大,日吞三丸,五十日智意精明。

服积九岁,与天地通。

三千四百二十四日,道毕成,所求尽得。

朱光神丹,砂物精也。

禁灸刺、过生乳家,令不复神。

  神仙饵丹 #

  好定牢丹砂、谷实,凡二物,丹砂多少自在,熟梼令下槌梼。

谷实绞取汁,以和丹,令如泥,纳铜筒中盛之,固以乾,瓦反单置饭中,立筒单中,乾蚕沙着饭中,坚按之,不满四寸。

所以乾土覆其上令满,饭置釜上,白垩泥其会,猛火炊之,三日三夜,可出药,当胶。

捩破如大豆者,一纳口中即消,日三服之,一年身轻目明,众病除去。

服之二年,鬼神自朝。

服之三年,与日月通精。

能常服之,鹦呜云中,狗吠天上,谷实欲得正赤白者。

  轻身益气三物饵丹砂

  丹砂如麻者一斤,好大枣一斗,醇清酒一斗。

凡三物,丹砂梼下,绢捷,取酒盛铜物中,丹纳其中,搅令相得,居炭,去火三四寸,沸数搅之,无令着底。

取大枣,以水二斗煮之,绞去皮核,但取其汁。

稍稍纳丹中,无令绝汁,尽成如饴。

出之,盛瓶中,日一暮吞如枣一丸,服之二十日,自知。

三十日,病愈轻身,益黑,齿落更生,黑发生神矣。

  神仙三物饵丹 #

  丹砂三斤,铅三斤,谷汁九升。

凡三物,谷汁分取六升,用梼丹砂,尽六升止。

乃纳铅合梼之,令铅不见。

复以三升谷汁,瘦之合和,盛铜器中,覆以瓦器纳饭中,蒸之三日三夜,当炊桑薪。

此铅皆还,为丹引之从,手丸之,大如小豆。

三丸,服之二十日,有效。

服之三年,升天,梼砂铅,当耿火置日下,令炽为法。

  神仙四物饵丹 #

  丹砂五斤,好蜜三升,楮实正赤者,清酒。

凡四物梼,楮实绞取汁,以没丹砂,曝令乾,复没之,能满搜益善。

纳大竹筒中,蒸之砂下,三日三夜,可出。

纳铜筒中,汤煎之,纳醇清酒渍足,纳蜜煎之三日三夜,如饴不污手,可矣。

服之如枣,日再服之,百日,仙人相候。

服之一年,玉女迎之,上为真人矣。

  真人炼饵丹砂 #

  丹砂一斤治末,重绢篷之令靡靡,以醇酒不见水者,沃丹砂,搅之令如封泥状,盛以铜盘中,置高上处,勿令妇人见之,曝之,身自起居数耗燥,复沃之,常当令如泥。

若阴雨疾风,覆藏之无人处,天晏出曝之。

如是尽酒三斗而成,长曝之三十日,当紫色,握之,不污手,引之如饴。

若令着手,未可丸也。

法常炼三斤,可支三年。

若用三斤丹者,用酒九斗,曝之大盘中。

欲炼时,当先沐兰芷,斋戒七日,无妇女过近药旁也。

将欲服时,复斋戒五日,沐浴,乃服之。

药丸大如麻子。

常以平旦吞三丸,服之一日,三虫出。

服之五日,六日,心腹诸病皆有征出。

一年,皓眉更黑。

岁加一丸,至九丸止。

服之三年,神人至焉。

当有妇人衣紫罗衣,持案食来,受而食之,勿畏恶人也。

万物皆来,给使其神。

名为上,一名可,一名须。

此三物能使万物,万物可致也。

可以入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当为其状。

如左右须。

无所不施。

欲致神,禁食五辛、生菜生鱼、堵狗肉,无近房室,避日出日中。

服之一年,神明见千里内。

服之三年,见三千里外,寿日延,从外见内,从垣东见垣西,为真人矣。

此方雍人王基,受之蜀马明生。

马明生受王子乔,王子乔受赤松子,赤松子受羡门子高,羡门子高受马左师。

此法秘不妄传也。

秦子虚服之,以有验矣,兰芷取其香也。

所谓金木水火土者,着木为木也,着金为金也。

  又饵丹 #

  丹砂一斤。

熟梼下徒。

醇苦酒三升,淳漆二升,合令相得,於微火上煎之,令可丸,如麻子。

服二丸,日再,四十日腹中百病尽愈,三尸皆去。

服之百日,肌体坚强,服之千日,司命削死籍,与天相保,日月相望,改形易状,变化无常,日中无影。

  又饵丹 #

  真丹一斤,大黄六两。

釜蒸大黄,令再期乃治之,下细提。

并丹合和,封筒中,削筒令其薄,用以两釜,更煮之再期,药乃成。

出着臼中,俦千杵。

一服半钱,日三,常先食服之,神良。

主症病,除恶黑饮水,心腹有病皆愈,又治虚劳。

二千杵,大善。

得病三年,满剂乃愈。

随病远近,以此为法。

所以两釜者,恐沾汤令清耳。

又竹生槁,无在为可用耳。

  韩众饵丹 #

  丹十斤,治之。

楮实正赤者,绞取汁搜之,能百没益善。

盛竹筒中,蒸砂下,三日三夜出,置铜器中,汤煎之,脂华清酒才足。

食蜜三升,煎之三日三夜,状如饴,不污手,食如枣核。

日再服,一岁,玉女来迎,为真人矣。

神仙真人服食皆足,功满九年,时将以至,神通具足,应得上登金阙玉京耳。

  神丹刀圭九光相生

  用神丹砂为真朱者十两,水银十两,皆着铜器中,以一大铜器,盛铅锡各一斤,以朱银器着铅钖,上微火者,下稍猛其火,令锡等皆镕和银,便化为丹朱,乃成药。

取所饵丹,清旦向日,井华水服一刀圭,日一,可以飞升,可以陆沉。

食此千日,玉女自至,云车来  迎,太一.对言。

慎避女人,不得交情,并污秽辱死丧、产乳之妇,及亦不得交手犯触,触则辱神,辱神则不得延年,仙道乖矣。

  饵流丹 #

  流丹即丹砂也。

以铜臼梼之研之,熟为度。

三斤为剂,百日美。

清酒五斗,以五斗酒,渍大小椒各一升,卒时去滓,以汁和流珠,令如汤状。

盛以铜器。

加火上,数搅之,令汁尽,益酒药流珠,可以长数尺,如丝状,可药成。

常平旦向日,服如赤小豆大,一丸,日三。

先食,服之百日,病尽去,寿与天地齐。

所谓大椒者,蜀椒也。

小椒,秦椒也。

又治大风,甚良。

  饵越丹 #

  真越丹一斤,醇清酒合研令相得,於汤上煎之,三日三夜,搅之手不得息,令可引,乃丸如大豆,服一丸,日再,除百病,腹中安神,久服延年。

  又饵越丹 #

  越丹一斤,醇清酒三斗,细磨丹,盛铜瓷中,以醇清酒灌搅之,置沸汤上煎,常左转搅,满三日三夜,可引,乃丸之如大豆。

服一丸,日再,令人玉泽,白发更黑,齿落更生,并除面皱。

  饵日曝丹 #

  丹砂精者,多少自在,治下细槌,纳铜器中,以白蜜和泥,密盖其口坚完,漆其际,务使密内。

明年此日出成,曝令乾,和以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再服之,除百病。

长服,延年神仙。

  饵腰腹丹 #

  丹砂三斤,治下篷,盛以重练囊,纳疡腹中,缝腹令合,蒸黍米下,炊以桑薪,三日三夜出之,丸以白蜜,服如大豆,二丸,日三,除万病,神仙延年。

  鹦子丹 #

  取鹦雌雄纯白者,别养得其卵,叩出黄白,取丹砂下细徒和,以此卵中,蜡密封其口,还令白鹦合子伏之,鹤出药成,和以蜜,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久服长生延年。

  神仙炼饵还丹 #

  丹砂一两,秦银一斤。

凡二物,取秦银置铜盘中,用五六月曝之,梼大丹砂末之,置银中,以大刀环搅之,从食至哺时,尽为丹矣。

取丹置丹阳铜筒中,盖覆之,以狗毛泥涂筒上.,厚二寸,曝乾之。

以马通火炊之,九日九夜出。

盛以白素囊,置鸦腹中,缝之。

煮鸦,鸦熟出之,丸如麻子,平旦向日。

吞一丸,以井华水饮之,日三,服之百日,髻鬃见神。

二百日。

身轻,所苦悉愈。

三百日,举能凌云,此名拘流珠。

  神仙饵大黄丹 #

  大黄丹十二两,水银二斤四两。

凡二物,以醇酒搜令淹淹,熟搅之。

盛夏日加巳时,纳铜销中,曝之。

日照明堂,搅之,如熟二斗米,顷变为丹。

以醇酒渍和之,合浥以搅,复化为银。

曝之,如熟二斗米,顷化为丹。

以酒和,如前法曝之,化为银。

曝之,如熟二斗米,顷酒和,如前曝之,化为丹。

夏日加巳,为之如前法。

凡三为银,四为丹,是乃为神丹。

常以王相日晏静时,以日正上南向日,搅治之,故曰:母生阳,立午乡。

号曰楚皇,名日流珠之英,一名流黄。

变为神丹,一名赤盐。

此万物之精也,令人神仙。

服之一年,中充外泽,面目有光,白发日黑,齿堕复生。

服之二年,出入天门,旁见神人。

服之三年,乘云驾龙,为真人矣。

  神仙饵巴丹 #

  取巴丹一斤,戎盐六两,治合置铜器中,瓯覆之三日,以醇酒半斗,渍一宿,澄去上清。

尝咸未尽,复以酒半斗,渍之一宿,咸尽用之。

白蜜和,蒸之三斗粳米,中央炊之,三日三夜,药熟。

如饵服如小豆一丸,向日,以井华水服之,住年不老。

  真人山子饵丹 #

  先凿地入三尺为宠,以黄土作泥,表裹涂之,厚三寸,极令坚燥,勿使有坼。

以安一石铁釜,复泥治之。

以水六七斗着釜中,更取三斗土釜,着铁釜上,以盛炼丹一斤,纳土釜中,取桑根汁五升和丹,令相得,复以一土釜覆其上,以黄土泥,泥土釜际,及铁釜际,皆令坚密,勿使气泄。

炊以桑薪、调适其火,勿令大佛,稍稍发溢釜中水,勿令汁尽。

讫辄蜜涂之,三日三夜,发上土釜,以清酒五升沃药中,搅令相得,密涂之,如前复三日三夜出,着铜器中,纳白蜜五升,搅令相得。

以铜器浮着釜汤上,微火煎之,三日三夜,搅令可丸便止。

凡九日九夜药成,服如麻子,二丸,日再。

日加一丸,满十日,复从二丸如初,以为常服之。

三十日身轻,六十日耳目聪明,百日百病愈,二百日意常欲飞,三年令人不死,与天地相毕。

  神仙治病延年返老丹

  丹砂一斤,熟梼下细提精。

淳漆二升,白蜜一升,好苦酒三升。

凡四物合着铜器中,微火上煎之,数搅之,香熟可丸,服如麻子一丸,肌体坚强,四十日病除。

服之百日,三尸自去。

服之千日,众邪不干,飞行变化,所至不难,改易形容,出入无问,立日中无影,神仙最秘不传。

服药禁食猜肉生鱼,及诸酸辛。

作此药法,欲得清静独处,莫过二人共合见者,令药不成。

  神仙饵雄黄 #

  天地之宝,藏於中极,命日雌黄。

雌黄千岁,化为雄黄。

雄黄千岁,化为黄金。

服食黄金,命曰真人。

饵金之卫,微妙难成。

轻身益气,莫过雄黄。

饵雄黄法,用好者一斤,治之如粉,以醇酒三升,和之铜器中,白炭上煎之,微火令小沸,勿使大熟,其状如胶。

以好漆二升,熟绞去滓,投着其中,搅令和合药成,丸如大豆,常先食渍一丸,咽其汁,日三服,十日即知病悉愈。

二十日身皮肤至足,药黑市行,命日真人,时寒则温,时热则冻。

服之百日,肠中肥厚,皮肤坚筋,骨强,耳目聪明,无众患,三百日以后,吞如黍粟大,日三丸,以为常也。

  雄黄当得武都者,取其阳色。

阳色者,正鲜好者,一斤,治令极靡。

水银半斤,云母六两,治之皆令靡。

白蜜三升合和:盛以的筒:薄削之.'盖其口约以臬,黍米下计,五日五夜即卉以置水中,演之如绵,即不污人手,在地草土不着。

日吞如大豆一丸,常服之,与天地相保,勿妄传也。

  雄黄正阳赤好鲜者,多少自在,置釜中,以一釜覆之,涂其际,无令泄。

先以犬毛为替,乃用滑石,赤石脂合和,以水涂厚三分,乾,用上釜不须涂也。

为铁叉,令釜居上,去地五寸,炊以苇薪,以土为三丸,以置釜上,乾之,复置一丸着其上,如是尽三丸止。

寒可发,以鹦羽拂取,以肥猜胴肠入药,结两头,置铜器中,复盖之,加瓯中,装黄土其上,蒸之一日一夜,复加一胴,三日三夜尽三胴,可引,丸大如弹丸,服一丸,乃可饮玉浆。

  又神仙饵雄黄 #

  真人饵雄黄,价直千金,服之与天地无极。

可引,长三尺。

治之法,好雄黄一斤,盛以竹筒,复以大筒重合,以白蜜六两,云母粉五两,水银八两半,合置筒中,善封涂,无令泄。

置黍米中央,蒸之五日五夜,出置水中,濯之如巾,即成饵矣。

服如弹丸,日一。

  又饵雄黄治病辟毒延年

  用雄黄一斤,梼合如粉二倾半斤,云母六两,梼合,令和白蜜三升,皆合和,盛以竹筒,薄削之,约以臬,盖其口,蒸之黍米中,五日五夜,即成。

以置水中,引之如绵,即不污人手,在地草土不着,成也。

服如大豆者一枚,常服之,与天地相毕,神仙度世,与神明通,上为太一使,下伏百鬼,任使之。

  太-仙二物饵水银雄黄

  雄黄一斤,水银一斤,凡二物,先取雄黄治,纳饭中,蒸之三日三夜。

乃与水银,令梼合相得,纳铜物中,置饭中,装黍米五斗,其上炊以桑薪,气出止。

须臾复上,如前十五上,当为水,乃出。

加炭上消为水,出置温土上,复加炭上,如前药当紫色。

取一刀圭粉,一斤铅,即得物矣。

欲服之,和以白蜜,大如黍粟,日一吞一丸。

服之一十日,外湿地不能伤,百鬼不敢当。

服之二十日,与神明通,道毕矣。

服之百日,为太一使。

服之三年,与天地无极,役使鬼神,凌云轻举,忽荒无垠,腾跃云问,上谒天皇,列为仙人。

真人相传,愚者惑焉。

  东方朔饵雄黄 #

  多少自在,细治,肥鸭去肠脏,纳雄黄腹中,蒸三日三夜,装沙其上,服如枣核,日再,尤妙。

  神仙饵鹦子雄黄

  雄黄一斤,治之令如粉。

取生新鹦子黄白和之,置铜姚中,以一姚覆上,封涂其际,微火令手可扪,烧然尽三日夜,勿令火绝。

寒乃发之,掠去上滓,清者在下,当涌涌如水银,寒则坚,得人气复软。

录一斤,得十两,盛以竹筒,勿使见风。

服如麻子,使人玉泽润色,冬则能温,夏则能冻,辟除诸寒气

  延年神仙一物饵雄黄

  雄黄三斤。

凡一物,治置去釜中,会涂以狗毛,泥涂其会,无令泄,均厚半寸,今乾。

置黍米中,炊以苇薪。

丸一丸泥,置其上,以为候。

丸燥可下,扫取上着。

取肥猪胴肠盛药,约其两端,置炊黍中,蒸之一日。

以好膏涂一胴肠,裹加药上,一日复重肠,凡三日三夜,用肠三枚,药成白。

如饵可引,丸如弹丸,吞之即延年不老矣。

  神仙饵雄黄致玉女

  但取雄黄鹦冠色者,熟梼下细徒,和以成炼松脂,日一服一枚,如弹丸。

至十日,腹中伏尸三虫下,面野皆除。

服之二十日,百病除,耳目聪明。

臧药,日一服如小豆二枚,百日,束常阳女来。

二百日,青腰素女形如玉来,以黄为饰,如大黍米,在鼻上,或在人中,是真玉女也。

欲为人妇,且勿妻也。

自称肉人腥躁不洁诤,何宜当来乎。

玉女曰:吾见子服神药,精气上通洞天,天故使我来为子妇。

因谓玉女曰:吾闻天上有华池酒兰汤,宁可得尝之乎。

玉女为人取持来,得而饮之,乃用为妇。

自是之后,长与玉女,载华羽之车,徘徊九天之上,展转六合之中。

服之勿止,与天地相保,戒勿以衣服及屐履借人,药精常欲飞扬,作此药斋百日o

  神仙酒炼雄黄 #

  雄黄一斤,熟梼下细筏。

清酒五升渍之,置器中,卒时作束向鳌,安釜已毕,薄涂之,以铜盘加釜上,令水不及三四寸,以赤土涂其际,勿令泄。

炊之以桑薪,釜中水尽,辄复益之。

药汁尽,以酒五升当五益之。

合为二斗五升,调适其火,炊之可丸乃止。

雄黄莫过大猛火,猛火飞去,药不成也。

合药时当先斋戒七日,清净处,勿令人见之。

药成,食如小豆者,二枚,常送药,以水服之,百日入髓,腹中三虫伏尸皆去,心开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龙,入山辟虎狼,入军辟五兵。

服雄黄者,人不敢当之。

  神仙炼饵白雄黄

  先为土重炉,广五寸,长尺为铃,中问装炭,其中取雄黄,则置其门,五六斤多少自在。

以木饭盛玄龙汁,承其下,并涂之,高尺五六寸,猛火炊之,火稍益炭,卒时雄黄皆下,洒於槽拘中,正白如米,久久坚绝,可治也。

以蜜丸大如小豆,日一向日,吞一丸,即辟百邪诸凶之属,能十反互之益良,令人通神明。

  神仙延年不老保精神制魂魄却百病炼饵白雄黄方

  以雄黄五十斤,当盛以铁筒,筒长二尺二寸,中径四寸,底广三寸半,厚五分。

以盥和朴硝,泥直筒中,厚三分,乾之。

吹咀雄黄,纳其中,以铁为箄,穿之百余孔,如熏筛状,覆箄筒口,以铁跳盛以麻油,埋地中通半,取大绳击穿其中央,以盖跳上。

取雄黄倒覆空上,以六一泥涂其会,令坚不动。

径以炭火烧之,作小偶图形,炭炉去筒七八寸,然其中筒赤紫色黄,即消下入油中,长尺余,短者七八寸,复取装之如前法。

凡五十上下,色正赤白如玉,乾折吹咀,盛以筒中,去油,代以白酒,亦互之如上法。

复五十上下,复吹咀之,合太一余粮一斗,并合和令相得,互之如前法。

去酒,代以肪蜜,互之如前法。

入蜜三十上下,可药成正白,臬如饵。

常日饮如梧实,五丸。

服之一旬,三虫皆消。

靡散服一月,魂魄内守。

服之百日,百病皆除,身体轻便。

服之一年,皮肤蛇蜕,寒温不能伤,贼鬼不能殃。

久服之,稍稍自少,后服一丸耳。

先师言欲养此药,先斋戒洁挣,无令妇人见之.也,恐有月经往来,触禁。

禁此最急,不可不慎。

  神仙服食饵石 #

  白石先生所受东华真人煮石之法,以致神仙,变形万化。

食石者,使,人百病除愈,痕瘢皆灭,肠厚藏香,六腑调适,骨坚气正,面体玉泽,魂魄柔炼,三尸消灭。

夫石者,盖金玉之父母也。

将以镇固骨液,凝和血脉,又亦是琼瑶之类也。

将能坚齿明目,发白反黑矣。

金玉石之精焉,犹麻油也,亦巨胜之膏也。

琼瑶乃金玉之凝津焉,犹桃胶亦桃树之流液也。

古人有服巨胜者,而速验於延年。

饮麻油,乃不必愈於巨胜散矣。

桃皮有胶,成於神仙,饵桃档更迟后於散屑也。

物有厅而必治,妙而难会,煮石之於服玉,其如是耶。

简夫食石之道,鲜有不合。

食玉之道,贵而观全。

所以然者,药难得则难恒也。

难恒则不久,难得则不专。

成败之者,恒由於此耳。

岂若食石者,触地而必晓哉。

岂若用药者,大泽之中皆凡草乎。

由是能石之卫径而可寻,水玉之方希而叵具也。

东方人得丹仙者少,何故耶。

丹法用戎盥、曾咸二物,非东地所生,故法不具,不具则药不成。

不成则无丹仙矣。

非都无丹仙者,得丹益者鲜也。

北方得石仙者少,何故耶。

煮石者用地榆、五茄二物,北方所不生也。

不生则难得,难得则石不可食,是故北方少石仙也。

故尹公度闻孟绰子、董士周,共相与言日:宁得一把五茄,不用金玉一车。

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宝珠。

按此二人是服石得仙也。

常患二物不可得,故言不用金玉与明珠矣。

公度闻其语,意中密悟,乃请问用此物之故。

首问不已,久许时乃告之煮石方也。

一名丁叹子。

子欲得不死,当食丁叹子。

子欲无忧怀,当带地榆灰。

公度乃慨然,与同学者,及弟子家中数十人,专索市此药,并煮石而食之,皆得仙道。

晚共相将入南阳太和山中,多好石子故也。

是以公度作.谶日:金盐玉札子丹吞,千秋万岁为天仙。

何为急坐成泥尘,子丹吞者丁叹子也。

究言及语回隐之耳。

五茄一名金盐母。

地榆一名玉札父。

北羌人呼豉为札,当言玉豉也。

唯有金盐玉豉,可用煮丁叹子耳。

故帝舜登苍梧山曰:厥金玉之香草,朕用偃息正道,此五茄、地榆耳。

是以西城真人王屋山王常言:何以支长久,何不食石,畜金盥母。

何以得长寿,何不食石,用玉豉父。

此亦道煮石之卫耳。

盖五茄者,天五车之星精也,金应五湖,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事。

故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

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

赤气入华,则有南方之光。

玄精入根,则有北方之粕。

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

五神镇生,相辅育成,用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婴焉。

鲁定公母单服五茄酒,以致不死。

临隐去阳,故托死,时人自莫之悟耳。

张子声仲阳、建始王叔才子世彦等,服酒而房室,得寿三百年,有子二十人。

世世有得服五茄酒散,而获延年不死者,不可胜数矣,而况兼之以食石乎。

北方既无二药,而好石之山亦少,唯陆浑、抱犊、青天、贝母数山,为有白石者耳,其余皆厅大盘石,巨峰累固,皆不可卒破坏,味又不美,如食土状,谓此厅理石为土石者也。

服之亦辟饥而已,无所延益矣。

夫凡食石,欲得细理缅缅,专是自然,无有破缺之形者也。

五色石子绝美,如肉同甘。

紫青石子,有如档脯,白石子如饭味,黄石子如芋味,碧石子小辛,绿石如捺味,真人多贵,以游宴五色石,亦以贮棵。

凡五色各一种味,真为奇矣。

  地榆者,内有少阴之德,外禀太阳之气,下属戊已之神,上受荧惑之精,其实正黑如豉,阴之象也。

其叶赤如旗,阳之类也。

雾露而实不濡,太阳之气盛也。

类生平泽而结葩,凭之润也。

内外育阴阳之二气,表襄包水火之至德,所以铄玉烂石,摧坚伐难矣。

越人或呼为豉母,有以火炙其黑子,着石中,以调食令香也。

又煮其根,以作饮,亦如茗气。

煮其根取汁,以酿酒,治八风湿痹之病,有效。

判五茄茎,煮之取.汁,以纳够米,合酿之成酒,既美,常服之,治百病,令人耐老,发不白,强中。

选其根,亦可酿,与茎不异,但当有胜耳。

五茄根及茎皮,亦可散,服辟疾病,住老,患人自不能久服耳。

  五茄根十斤,以七月七日采取,亦可用七月九日,诸以庚午、壬午日,皆可采。

亦可用十七日、十九日、甲戌甲申日,向日掘之,得南行根及直下根,益佳。

掘药人先斋】日一夕,沐浴烧香,其时又不得语他人云,掘药及履诸掩秽也。

取讫阴乾百日,以布囊盛之,佳好,诤洗,纳囊中,乃阴乾。

忌女人鹦犬,慎勿令见之。

  地榆根十斤,以七月七日采,亦可九日采,用丁卯、癸卯、己卯及九日,皆好,背日光掘之,得南行及直下根佳。

掘者斋戒,一如掘五茄法。

阴乾百日,亦是忌掩秽。

亦可以此二物,各着一土釜中,烧之成灰。

临用时,各投一方寸匕。

无此二物,多用苏及香叶,南行根,皆可以煮石。

此二药唯令分等,令土釜足相容受而已,不必根十斤也。

阴乾出百日,乃佳。

过二百日不复中用。

当用两土釜,以蒲梨及毛和白土,白土当筛择令细,苦酒和为泥,两土釜内外数过上泥,令外厚一寸三分,内厚七分,坼又塞之,取令蜜细。

切五茄、地榆根,方四五分许,如竹答厚薄也。

令和调分等,乃盖上土釜,密泥两际会,阴乾九日,坼复泥之。

毕以安着臂上,乃以薪火烧之,七日七夕,计当用三百束樵。

樵皆令燥净,无用故薪。

七日限讫,寒之三日,乃发视之,灰正当作紫青色,药成也。

若故不作紫青色者,更火之七日,不以夜也。

七日讫,复寒之三日,无不成者。

皆当四面发火,以烧釜。

初先微火,若七日未竟,而樵尽,增樵也。

增七日已竟,而樵剩者尽樵也。

樵束大围半长五尺,计隐商为率。

亦可於屋下发火。

自非同志,勿令临见,及知其灵药之名。

名其灰为紫灰也。

名药正白,梼万杵,别器盛之。

色赤者不可用。

牝桂卒验者,梼

  目视之有细坼,随复泥其坼,勿复坼也。

烧之以薪火,昼夜七日,发视色皆青者,可也。

未青者,复泥烧之七日,复寒之一日,发视未青,复烧如前,以色青为效也。

各异器盛之。

又取好名药纯白者,多少在意,梼之千杵,以云母水淹之令泥,泥尔正三物,各异器藏之。

欲用时,取流水中白石子,大如桃李者,打令中破甚细者,良。

用之一斗石子,以着煮器中,水淹之,令上有三四寸水。

取三药各重一方寸匕,投中搅之,猛火煮之,以物数数刺,视石子水尽,复益,熟则刺之入也,状如煮芋,可饱食取足,以当谷。

有葱盥豉及肉者,在意所加,益美耳。

  张太玄将弟子二十余人,於陆浑山中,食此三十余年,皆肥丁。

天下太平,乃出。

无赤土釜者,赤缅赤瓶皆可用。

皆先斋戒二十一日,於密处起火,唯煮时不复污秽耳。

  又法

  直取五茄地榆根,阴乾,上釜中灰之如上法。灰成,以三方寸匕,煮一斗石便熟,不须名药云母水也。

  又煮石 #

  常以七月七日,取地榆根,多少自在,阴乾百日,烧之为灰。

复取生者,与灰合梼万下,灰三分,梼生者末一分,合之。

欲为石二斗,若三斗渍石,水出石三寸,所用药粉水中搅之,然火煮之数沸,而烂如饵,可食取饱。

亦可与葱及盥豉煮如肉,所谓仙人石芋羹也。

  真人服食饵石 #

  取石大如鹦子,青白细泽如脂者,十枚,纳铜器中,渍汁一斗,纳地榆灰,大如鹦子者,炊一石米,顷成。

梼木玉大如鹅子,复煮之。

炊一石米,顷以箸刺之,熟如芋可食。

地榆根叶并烧作灰,用之木玉者,桂也。

或云筒母桂。

  入山服石绝粮 #

  取三色石,大如雀卵圆兜者,三七二十一枚。

欲服石时,先怀温,清旦吞青石七枚,日中吞赤石七枚,日暮吞白石七枚。

绝谷满十日,作葵子汤,姜去滓,服汁半升,须臾石即下矣。

挣洗石,后日复服。

先作碎米粥,清饮之二日,可食。

复洗故石服之,复绝食十五日,复作葵汤下之,如前复食粥清,可五日,复洗故石服之,可绝食百日。

复作葵汤下之,又服粥清,可食十日,复服故石,可绝一年。

一年之后,可至万日。

常洗故石服之,渴饮水,不食余物。

服石二年,日能行六百里,颜色转好,与神明通。

  神仙举形 #

  取石粉置寒水中,少顷水热如汤,可饮之。

如饮玉粉。

常服之可以轻举,涉水导山,可以去矣。

石粉所居者,气独上出。

,天雨上乾,天燥上温,太一副世仙。

经日:石有玉白,或在山泽地气,必有美泉之源。

饮此泉水,皆通於神明。

  神仙服食石锺乳

  石锺乳,味甘,无毒,温。

一名孔公乳,主明目,下气益精。

故服食石锺乳,梼下筛,服之,恣口酒送,无酒水送之。

服百日,通神明。

久服,除百病,堪寒不饥。

服锺乳,当得其乳头,高二

  寸,已下一寸,才触便折,为好。其房曰:孔公孽,不如乳头也。

  神仙服食饵赤石脂

  赤石脂,味酸,无毒。白石脂,味甘,无毒,平。黑石脂,味咸,无毒,平。黄石脂,味苦,无毒,平。青石脂,味酸,无毒,平。皆养性长年药也。

  炼五石脂 #

  梼末纳水中,研之令靡微净沙状,其泥石在下。

取其上者。

如此十五过,乾之。

日服三合,绝谷不饥,身轻益气,耐风寒。

服之当精意斋戒,不能斋戒,不可轻服。

此药不化,害人。

药不化,煮大麻子,得其汁令熟五升则下矣。

若无麻子服,煎肥羊脂一斤,饮之亦善。

五石难得,当谨慎之。

  神仙服食紫石英

  紫石英,味辛温,无毒。服食紫石英,寿三百岁,含之不饥渴。

  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