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洞玄部玉诀类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经名: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南宋绵州道士王希巢撰。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

  九天生神章序 #

  形不能长存,能存者气为之运。气不能常运,常运者精为之根。三者混而为一,则神仙之道不难致焉。

  九天生神章大要有四。

一曰爱其形,二曰保其神,三曰贵其气,四曰固其根。

人之有形,如人有屋,虽云假合,岂可任其损坏,使日就颓剥耶,则世间无露居之民也。

且形者,百神之所寓,一性之所存,聪明之所托。

修行者待是而后成功,必先日爱其形。

夫积阳生神,积阴生形。

形之与神,须臾不可离也。

形坚则神能久留,屋坚则人能久居。

功业未充,而阴壳先悴者,常为学者之患。

愚者不知,自谓外形骸象,耳目视之,若尘垢秕糠,便为了达之士。

一旦投形於利害荣辱之境,终身无成,则是人也,与死奚择。

今也不但爱之,必使形之与神,以相为用,贵乎骨肉同飞也。

暑不当风,夏不卧湿,坐久伤骨,劳久伤筋。

推是理也,动容周旋,无一时而不爱也。

外无单豹之食,内无张毅之病。

始於爱形,终於践形,岂苟然哉。

形与神同,不相远离,故二曰保其神。

神者,阳之精,天之分。

庄子曰:不离乎精谓之神。

人神何由降,有命以降之。

故九月神布,命乃具也。

神既来舍,如屋之有人,列栋宇,凿户牖,视听食息,无不由焉。

其生也,惊天而骇地,其动也,手执而足行。

通而变之,坐在立亡,皆为我用矣。

有终身由之而不知者,一旦溘然而逝,与粪壤俱腐,则神者不待,夜半负之而去。

斯人也,竟不知神之为何物也,悲哉。

经曰:何为死作令神泣。

神能御气,故三曰贵其气。

天地之大,非气莫运,日月之光,非气不明。

人及万物,咸同察焉。

有不同者,正与不正也。

龟鹤之不悴,得气之清也。

松相之后凋,得气之刚也。

惟人者得炁之正,而不全也。

经曰: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万物之根。

若人者能保九气之根,上合三气之尊,贵执甚焉。

患乎不知矣。

人但贵其气而不知其所从来,不亦浅乎。

气本生乎精,精藏乎肾,则知气者,精为之根也。

既知其根,则可以言致命也。

故四曰固其根。

经曰: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修行之士,必以静守之,然后根深而蒂固矣。

故庄子曰: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形得神以住,神得气而灵,可以还元,可以成丹,是与三元合德,九气齐并也。

原夫《九天生神章》,皇上天禁书,不因劫运之交,无因而传焉。

盖欲夫倒置之俗胜,必欲跻之於仁寿之乡,开化於未悟者也。

上陈三宝,开化天地人及万物,咸禀育焉。

次演九章,生立九天。

人禀九气,以为命元,头象九天,上列九宫,身藏九府,以象九州,外开九户,以象九野,一身之用,岂外夫九气耶。

用之全者,上升九天,用之次者,终於尸解,不知其用者,徒受一形,若寄气而行。

是道也,人人具有,而不能致之者,何耶。

私心胜而事物夺矣。

三皇之时,民淳事简,大道不隐,人皆知修身之要,故有千二百岁厌世而上升者。

故闻经曰: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

自经秦火之变,三皇之书湮没不见,於世独惟《难经》 、《素问》 存,而为医者之学。

故书序曰:三皇之书,言大道也,自后世穷遂丧。

修身养命之法,虽不断如线,继之佛法浸入中国,以寂灭为乐,然指断臂,去本益甚,则吾大道之学,愈不明矣。

顷日东南归,因乡人任公贤良,谓曰:生神章寔道家之大原,人多看转,前虽有玉蟾子注疏,其词简要,恨学者难造焉。

若详解之,使人人易晓,不为无补也。

其言有当於心,焚修之暇,愿所学焉。

昔欧阳文忠公,平生不喜道家之学,晚年守亳社,始有所悟。

一日访道於石塘隐者,愿有学焉。

隐者曰:公屋舍已坏;难复语此。

但能明了前境,犹庶几焉。

文忠公道德文章卓绝当世,岂无受道资质耶。

尚谓失之东隅,仅了前境,又况资质不如文忠公者耶。

得是道者,九祖同仙,奚前境之可患。

强自取枉,柔自取束,可不勉哉。

大宋开禧元年岁次乙丑五月初一日,绵州冲虚观道士王希巢隐贤序。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上

  绵州冲虚观道士王希巢隐贤解

  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天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气也。

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

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大有玉清宫。

  天地者,形之大。

劫运者,时之大。

有形,斯有数。

有时,斯有变。

数穷时变,会归於坏,独惟三清至圣、九天真王,非形之所拘,非数之所摄。

故劫劫长存,后天不老。

天宝君者,乃万道之祖,号大洞尊神。

故教中三洞之上,有大洞一法,论回风混合之道,非下格小仙之所参。

见在人身,为太一帝君。

谨按《上清大洞经》云:上结三元,下结万物,静用为身,动用为神。

又称丈人者,为众父父者也。

三元者,一混洞太无元,二赤混太无元,三冥寂玄通元。

《正一经》云:太无变化,三气明焉。

太无为未始之始,三元为造始之根,根於无而始於元,三气於是生焉。

元始之名,盖取於此。

是以三元乃生三气,三气乃太空自然之气也。

空生於玄,玄生於元,元生於始,故《开天经》曰:元气运而天地立焉。

三气虽生,未始有封也,乃名混洞。

《度人经》云: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开明祖劫,化生诸天是也。

三元官中三气正神,乃水火之元精,下应人身心官两肾,在天主治北斗,及符尔灵文盟券等。

人若修道保真,功德圆备,於是三神与己俱升,即混合之道也。

三神乃唐、葛、周三将军也。

昔至和间,仁宗不豫已三日矣。

病少间,自言梦行荆棘中,周章失路,有神人被金甲,谓帝曰:天以陛下有化心,锡一纪之寿。

帝日:吾何当归。

神人曰:请以臣之车辂相送。

帝登车问神何人,对曰:臣所谓葛将军者。

帝寤,令检按《道藏》 ,果有葛将军,主天门事,因增其位,立庙京师。

惜是时无人上奏,以为身之神也。

玉虚之气,本一炁也。

故三号并同。

藏中有玉虚、玉皇之号,盖尊称也。

玉以比德,皇乃天也。

龙汉元年乃祖劫也。

龙取其变,汉取其大。

天地未形,一气游旋於太空,蜿蜓其体,变化无常,构灵结精。

天真皇人见其劫开,名之曰龙汉。

所以《神变经》载三皇皆龙身人首。

劫初有龙祖大帝,又有龙祖之星,三十二天有龙变梵度天帝,皆此义也。

  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灵宝丈人则灵宝君之祖气也。

丈人是赤混太无元玄上紫虚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万气。

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宫。

  玉清为天宝君,上清为灵宝君,太清为神宝君,乃知三宝所属之号,则天宝君当称为洞真之尊神。

今也独称为大洞之尊神,而不称为洞真,何耶。

盖三洞未分,总名大洞,如二仪未判,名之太极。

.然大洞本回风混合之道,混合乃三洞未分也。

元始法王乃造化之主,先天圣人得而名焉。

洞真则见於三洞既分之后,元始又兼称之。

今经旨言大洞者,从本而言也。

灵宝君者,从迹而言也。

按《藏经众篇序义》云:洞玄是本灵宝为迹,是从迹而言也。

大洞之炁,本生於空,流而为洞真,次为洞玄。

洞玄之教专名灵宝,定教之祖也。

所谓迹者,文字是也。

龙汉元年未有文字,及至开图,文字始露。

《道教所起》云:道家之教,起自三元,从本降迹,方演经诰。

今灵宝君生於龙汉开图之初,完出书度人之始,观其号与其时,乃知教之祖也。

又号元都玉京七宝紫微官,乃藏经之所也。

然高上玉虚之气,极於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才至赤混太无之气,已少亿气,则知劫运气数差殊,不复如前,盖人之自召也。

且上古有寿千万岁者,唐虞之时尚有百余岁者,今人止及七十,岂今不同古耶。

均受是气,奚为之不同。

盖生死周遭,既生即灭,既灭复生,智识渐昏,气数耗损。

今不如昔,后不如今也。

如一升之水,屡易其器,涓滴浸失,渐不及升,日往月来,其涸可待。

所以生死往复,如转圆轮,不曾暂停,深可悲愍。

恭惟飞天神王,以生死为己任,冒禁恳请,俾人知生神之本,灭度转轮,终归仙道,其用心可谓至矣。

既得为人,勿浪自生死,当返照回光,免至失身於异类,则於仙道尚庶几焉。

  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神宝丈人则神宝君之祖气也。

丈人是冥寂玄通元无上清虚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万炁。

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

  玉蟾子赵先生,以玉清为金官,上清为火官,太清为土官,不及木与水也。

学者尝疑其说而不求其理,然五行以金为主,金本无气,孕气於震方,乃木也。

金又克木,有夫妇之理,与水相生,有母子之情。

五物受坏,惟金不坏,入火不焦,入水不濡,入土不伤,入木不损。

至人悟此以炼丹,则金火土触类而求之,其於水木,不约而会也。

古仙诗云:五行全在土,四象不离金。

三宝君之祖气,本於三元,今考经本,冥寂玄通漏元字,不独蜀本,在处皆然。

九天生神章,须经本朝王公钦若校勘,尚且如此,况於诸经乎。

又太一试观,错为戒观,似此者多矣。

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赤混太无元无上紫虚之炁。

上既云高上玉虚之气,则赤混太无元疑少一字,直云上玉虚之气。

天宝君称高上,灵宝君自当称元上,并无上二字。

及冥寂玄通,又漏元字,直云无上玉虚之炁。

顷因校之,盖《道藏》无字与元字,点划相似,恐当初传写之时,误为字体重迭,因而除去,不然漏写,岂有三元之气,止有两元也,其理不通。

冥寂玄通下当添元字,其上玉虚之气,俟识者正之。

此春秋疑以传疑之说也。

三元见《三洞宗元经》。

希巢入道已来,尝息教宗太漫,学无宗师,谬误太半。

间有知音者,妄自高大,所谓刻划无盐也。

且以近世斋醮刊行文字观之,往往指白为黑,以无为有,识者当自见之。

  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

分为玄元始三气,而治三宝,皆三气之尊神,号生三气,三号合生九气。

九气出於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

无光无像,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

  羿工於中彀,不能使人无己誉,道降而为气,不能使人无名号。

自一分三,从三合九,虽三号之殊异,本一致以同归。

当其搏之而不得,非形而上者乎,号而读之者,非形而下者乎。

三号,即天宝君号高上大有玉清官,灵宝君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官,神宝君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官。

元始之初,未有天地,以一身而生万有,故号大有玉清官。

及乎龙汉开图,天地始分,灵宝诞於西那天郁察山中,是时元始天王坐於玉京山,仰吸天气,俯饮地泉。

其玉京山官殿,皆七宝金玉饰之,中统紫微上宫。

灵宝君既生之后,元始天王即命主之,故有斯号。

赤明之时,乃三皇分化之际,神宝君生焉,适洞神下降之始,故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官。

太极宫乃九官之一也,诸仙得道者居之。

宫中官僚真人、大夫公卿,各有攸序,三号虽异,本元始之一身。

以龙汉为前劫,赤明为中劫,开皇为今劫。

玄元始者,无生玄气,积清成青;洞生元气,积虚成白;空生始气,积光成黄。

三气既足,然后合生九气。

九气即一黄演之气,九气是也。

三气皆本於三空,太无属玉清,太空属上清,空洞属太清。

一气生於太无,是名太初,出於太空之先,是名太始,隐於空洞之中,是名太素。

昔元始天王与九天真王并生於九气之先,尔时未有岁月,每以一气相去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一万里,为一岁。

当其出於太空之先,隐乎空洞之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光像形名色绪音声,人孰得而识之,故曰道法自然。

  道运御世,开辟玄通。

三色混沌,乍存乍亡。

运推数极,三气开光。

气清高澄,积阳成天。

气结凝滓,积滞成地。

九气列正,日月星宿。

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生成。

  天其运乎,孰为之主,必资气而后运。

当天地乍判之际,神宝君御以冥寂玄通之气,开而辟之。

盖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

阖则万物始包,辟则万物始生。

此乃三生万物也。

混沌既分,青黄白三气始露,如存若亡,不见形状,谓其有而非有,谓其无而非无。

孰推移是,运至则动,孰阖辟是,数极则开。

天地待是而后立,日月待是而后明,於是九气列正,列则有条不紊,正则范围不过,阴阳五行错综而成序,人民品类皆得而生,成造化之功,孰大於此。

  天地万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三气为天地之尊,九气为万物之根,故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也。

  气来於身谓之生,气去於身谓之死。

凡含齿戴发、蟏蛸蠢动,无不同焉。

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

惟人者最灵,於万物,居三才之一,可谓尊矣。

《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并生是也。

既得其生,其来无不同,赋与之后,所为无不异。

则天地之长久,人命之短促,何耶?盖不晓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之理。

所谓极者,中是也。

《春秋左氏传》云:人受中以立命。

《书》云上帝降衷於下民,即道家黄庭也。

黄者,土之色。

庭者,四方之中。

天一生水,在人为精,藏之於肾。

肾有左右中夹。

《黄庭经》云: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

肾既为生死门户,则涵养之功必自黄庭始。

肾中藏精,精中生气,交合於心,心液相交,炼於黄庭。

傥知交合不差,则精合於气,气合於神,神合於道,则生生之理,不失天地之中。

故曰三合成德,天地之极也。

  人之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故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声尚神具,九天称庆。

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录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祇,三界备守。

九天司马在庭,东向读《九天生神宝章》九过,男则万神唱恭,女财万神唱奉,男则司命敬诺,女则司命敬顺,於是而生。

九天司马不下命章,万神不唱恭诺,终不生也。

  馑按《大丹隐书》:夫人受生於天魂,结成於元灵,转轮九气,挺命太一,开辟三道,积神幽官。

所以玄液七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器,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结,五因来具。

立人之道,如此其重也。

故五因者,五神也,三道者,三真也。

五神天之魂,三真天之道,九气天之胎,太一天之源,日月天之眼,玄液天之润,六虚天之光,幽官天之府,神气天之化,元灵帝之变。

又云:元父玄母,元父主气,化理帝先,玄母主精,变结胞胎。

太一混合,五神捧籍,列符五神,各有所主。

  主。

於是三官镇真,百节受灵,帝君定籍,宿命无倾,千乘万骑,举身启晨。

详味此篇,其义与《生神章》大同。

所谓受生於胞胎之中,三元育养,九气结形,即玄母生精,变结胞胎,转轮九气,三道精神是也。

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即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器是也。

九天称庆,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录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以至终不生也。

即太一混合,五神捧符,帝君定籍,宿命无倾,千乘万骑,举身启晨是也。

太一者,谨按《 玄镜经》 日:太一者,长生之大主,盖教中有太一帝君、太一真君、太一元君、太一真人、太一尊神。

此太一即非外神,乃上清大洞之太一也。

形如始生之男,不着衣服,身长四寸,所谓大洞返胎始形之神也。

名务犹收,恒守人玉枕之下。

人之初生,执符而混合万神也。

帝君者,一名七灵,又名神丈人,恒守人两眉之上品命者,定其高下。

司命即中央丈人也,守人心中定算,则注其年寿也。

五帝即东方青帝雕梁际,赤帝长来觉,白帝彭安幸,黑帝保成昌,黄帝含光露,监人之生也。

圣母即九天圣母也。

盖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圣母即至阴之主,喜於成生,卫其房室,被除不祥也。

司马在庭东向诵生神章者,即长生法师大司马也。

姓栢成,名欻生,乃上清真人也。

男则敬诺而唱恭,女则敬顺而唱奉,则分贵贱也。

如诗中弄璋瓦之异。

已上莫非一身之神,才候气满,则百神并集。

然神以气为母,神乃气之子,神能住气,气能留形,则长生久视,又何难哉。

惜乎人不晓此,以欲灭命,以利轻生,深可叹哉。

  夫人得还,生於人道,濯形太阳,惊天骇地,贵亦难胜。

天真地神三界齐临,亦不轻也。

当生之时,亦不为陋也。

所以能爱其形,保其神,贵其气,固其根,终不死坏而得神仙,骨肉同飞,上登三清,是与三气合德,九气齐并也。

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气,贵其形,保其命,爱其神,自取死坏,离其本真耳。

  《混元迷禀》曰:人生天地之间,禀二气之和,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地,总五行之秀。

参於三才,与天地并,可谓至贵无伦矣。

傥得人身,当自保爱,盖生死界畔迷谬甚多矣。

人身者,如立板走丸,得人身者,如沂流上船,此神王所以区区愍众生不自觉知,轻生徇死,不贵人身而发为此问也。

才得人身,叉须诣南丹火炼池中,涤以黄华之水,然后投胎就舍,方始成人。

今此经乃谓之濯形太阳而不谓之黄华者,何耶。

盖黄华者,阳之精,在日之上馆,一名洞阳宫。

中有流火之池,中有黄华之水。

彼问神人常以此水灌濯形容,故吾教荐亡,有长生简符,指此也。

自从为人经许多节次,诚所谓惊天骇地,三界齐临,不为陋也。

每每诵至此篇,掩卷太息,盖此身与天地并,气与阴阳通,此身乃三宝之身,此气乃阴阳之气,尊莫过於三宝,神莫大於阴阳,动其机万物化宜乎。

惊天骇地,三界齐临,不为过也。

既得此生,不胜庆幸,岂可忽诸。

但人不自爱形保神,贵气固根,与三气合德,九气齐并者,切缘私心胜而智慧少,每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者,比比皆是,安得不离其本真乎。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飞玄之气,三合成音,结成灵文,混合百神,隐韵内名,生气结形,自然之章。

  天地之大,非气不运。

人之一身,非气不立。

三洞宝经,非气不结。

谓之自然之章者,非从人说也。

谨按太真十二科,以自然本文为初,寔先天之教也。

九天丈人告三天玉童曰:元丹胎精中记,乃生玄之初,结太空自然之气,以成宝文,今生神章是也。

飞玄者,以三气之中,玄气为终,其气如云,飞徊於太空之中,三合而后成音。

三合者,《本始经》云:夫人形体为一,身为二,气为三。

形体神气具,方乃成人。

又以神为一,气为二,精为三,然后成神。

又以天为一,地为二,人为三,然后成天地道德也。

故云三合成音。

音者,取其声律相协,今本章是也。

文以气而结,神以炁而合,以类相感,故云混合百神。

又紫微上元宫中有延生之符,置之八方则八方之气欻然响应,皆即成人,复藏其符则复化为气是也。

混合则归於一身,故《救苦经》云:真人混无分,天气归一身。

莫非自然之气矣。

  天宝诵之,以开天地之光。

灵宝诵之,以开九幽长夜之魂。

神宝诵之,以制万灵。

太一诵之,以具身神。

帝君诵之,以结形。

九天诵之,以生人。

学士诵之,以升天。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

人当其天人合同,本无间别。

以理推之,天宝即元始,灵宝即道君,神宝即老君。

天宝生於龙汉之初,天地乍分,上无复色,下无复渊,溟涬大梵,寥廓无光。

天宝君以自然生神玉章开而辟之,则上下列位,即《度人经》云无文不光是也。

灵宝君生於龙汉开图之初,为度人之首,故云开九幽长夜之魂。

《度人经》云无文不度是也。

神宝君生於赤明元年,万范既张,太虚毓妙,大象炳灵,以阳精之气化生上圣高真,以冲静之气化生元君圣母,刚烈之气化生天丁力士,余气化育万灵,故云以制万灵。

《度人经》云:五文开廓,普殖神灵是也。

制则使其无妄作之威。

即身而言之,天宝君之气处於泥丸,神泄於目而为光,故云开天地之光。

灵宝君之气处绛官,是为灵府血之所生。

血乃阴也,藏之於肝,肝主魂,故云开长夜之魂。

《大洞经》云:为我断塞死户,使上帝玉华固我丹元之乡,披解七祖幽魂,上升南官。

神宝君之气处下丹田,即黄庭也,乃生神之府也。

经云:散化五形变万神,是名黄庭曰内篇。

故云:以制万灵。

太一以总众神,即务犹收也。

帝君则逢陵梵也。

已上即一身之神也。

详解於下。

形既结则四枝五体无不完备,九月神布,将欲成人也。

学道之士能知是理,即三官为三宝,九天齐并,终不死坏,上升九天,其道岂远人邪,息其不为也。

  鬼灵闻之,以升迁。凡夫闻之,以长存。幽魂闻之,以开度。枯朽闻之,以发烟。婴孩闻之,以能言。死骸闻之,以还人。

  自天宝至学士言之,盖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

自鬼灵至死骸,言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

然诵之与闻之者,固自有间。

盖诵之者以得其道,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也。

今也不幸,不得其道,陷为鬼灵、凡夫,幽魂之列,与道寥远。

一旦归闻是经,在鬼灵者,上可升迁,名入东华,不隶三官之鬼。

谨按《飞仙宝剑经》云:有肖貌之才,绝众之望,既终受三官,书为善爽之鬼,四百年乃得为地下主者,从此以进,三百年为一阶。

今闻是经,不待限期,可以升迁。

凡夫者,六欲具全,是名几夫。

今闻是经,六欲不染,在世长年是也。

幽魂则地狱幽囚之人,今闻是经,度品南官是也。

枯朽者,乃草木也。

枯朽则质不存矣。

今使发烟,是何理耶。

此经乃飞玄之气,结成灵文,世之草木,无过以气而生今也,使之发烟,烟即木之气也。

木中有火,质具乃火然。

今也枯朽,生理不存。

今感是经以气相滋,渐有生质,故云枯朽闻之以发烟。

若以人推之,则丧灵矣。

精者,即枯朽之物也,烟即如人之气,气若不存,岂不为枯朽之物耶。

故东坡和渊明《形影诗》 曰: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

经言及此,方知神妙之功,与物无间。

昔重阳曰:有道挈一瓢,内贮大丹,杂之以粟,信手与人。

至日暮粟尽而丹在,乃曰:世人福何鲜耶。

於是将大丹留於玉局枯海棕树上而去,明日视之,海棕再生,枯朽发烟,岂无是理耶。

婴孩者,能啼而不能言,今闻是经即得言语,盖孔窍开聪也。

死骸者,则魂魄各离,人道已远,今闻是经,复过为人。

昔徐甲已死,经历多载。

一旦老君以太玄生符投之再活,彼以符力,此以经力,同归殊途也。

  三宝神奥,万品生根,故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能闻也。

  三宝者,即天宝、灵宝、神宝是也。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至静而不变,至纯而不杂,覆至大之天地而无所遗,藏至幽之鬼神而弗能状。

万品芸芸,消息不已而不可穷,可谓神奥矣。

故经曰:道者,万物之奥。

三宝者,又道之奥也。

奥者,深邃之地,大本大宗之所由焉。

《太玄》曰:天奥西北,郁化精也。

地奥黄泉,隐营魄也。

人奥思虑,蕴至神也。

又《南华经》曰:祥生於奥。

旧疏以未为奥,言坤也。

今《太玄》指黄即坤也。

大梵之气起自西北,生物者咸往资焉,乃立天之道也。

魄营於坤,品物咸亨,立地之道也。

天地既立,阴阳乃备。

生者不得不生,化者不得不化,故云三宝神奥,万品生根。

前云鬼灵闻之以升迁,凡夫闻之以长存,今又云非鬼神所知,凡夫所能闻。

若鬼神未知之前,凡夫未闻之日,与既知既闻之后,故自有间,不可同日而语也。

得是道者,不可致诂。

岂闻世俗常闻耶,至言不可苟得,神仙之道鲜矣。

  夫学上道,希慕神仙,及得尸解,灭度转轮,终归仙道,形与神同,不相远离,俱入道真。

而无此文,则胞胎结滞,死气固根,真景不守,生气无津,九户阂塞,体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气而行。

学得此法,可坐致自然。

  夫上真之道有七,太上之道有三,中真之道有六,下真之道有八。

《生神章经》,其义与《大洞三十九章》相为表裹。

今考《大洞三十九章》,系上真之道,故云上道。

夫学上道,希慕神仙者,恐其力量蹇浅,未能带骨上升,止得尸解。

且以灭度转轮,若转轮未息,则生死之根犹在,未免六道循环。

故青童君曰:欲植灭度根,当拔生死栽,沉吟坠九泉,但坐惜形骸。

生死栽者,转轮是也。

若入转轮,恐乖人道,难复人身。

人身尚且难复,则希慕神仙者,愈更并越已。

今经言尸解者,方免转轮,终会仙道。

然功行未充,鬼录有名,不免三官追摄,故暂寄形於嵌嵓穷谷之间,令太一守尸,三魂营骨,七魄护肉,胎灵结气,久久更生。

且尸解之道,方法多门,服刀圭而虫流,漱流胎而次死,饮琼浆而叩棺,服金丹而告终,或头尸异处,身脱发存,大抵一生未就故也。

是以仙公七世而登真,太极百身而证果。

既作尸解,叉以生神之章,以固其尸形,则生津不涸,而死户闭矣。

《列纪经》云:人之一体所以死烂者,有三十九处,以受鬼气,形有间孔,血有亏迭,死气日进,邪气引入,精神不通,津液沉滞,百神奔走。

故经言死气固根,真景不守,生气无津是也。

真景者,真神也。

徒受一形,若寄气而行。

虽有此身,不晓生神之道,何异行尸邪。

若得此法,可坐政自然。

此专指《生神经》为捷径,不作尸解,直入大乘而言也。

此法何在。

经曰:

  《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飞玄之气,三合成音,结成灵文,混合百神。

人之一身,莫非三气之所生,既受此气,则与元始为一,便可混合百神,气之所在,神即随之。

初以三气生三神,三部八景,则为二十四神,若常混合二十四神,变化三五真人,混成正一,合为帝君。

虽百千万亿之多,亦能混合,则乎阳召阴,出入无方,阳气化为龙车,阴气变为玉女,舞轮空玄之上,坐致自然,岂欺我哉。

  三宝尊重,九天至真。

秘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阳玉台。

自非天地一开,其文不出。

元始禁书,非鬼神所闻。

窃之者风刀万劫,魂死无生,依科尊奉,形神同仙。

  圣人济物之心,无时而已,然处於万天之上,世孰得而知之。

故以三洞之经,流布人问,莫非圣人之心声也。

今诵其经,即得其心,因其心而会诸圣,其经见在,即圣人之见在也。

可不重欤。

《 生神经》 乃天地之祖气,群生之父母,三宝犹自重之,况於人乎。

酆都六洞宫中有专治诽谤三宝大乘之罪,其经乃三宝之言也,不重其言,则与诽谤奚异。

九天至真。

至者,上也。

秘之大有。

乃藏经之所也。

谨按《七变舞天经》载:上清宝经三百卷、玉诀九千篇、符图七千章,及自然之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宫。

大有之宫,乃玉清宫也。

又按《金真玉光经》:九重金格紫阳玉台,九重乃缄鐍之深也,格则几案之类。

按《道宝经》有玉格焉、金格焉,二者皆属九天。

三关之上有玉台,台上有玉格,安上皇太真高帝玉名之处也。

详此不惟重之,又且秘文。

不由龙汉开图,神王冒禁恳请,则此文岂得而见之。

宜乎窃之者受罪,尊奉者同仙。

窃之者良可为戒,奉之者可不勉哉。

  三元宫中,宿有金名,紫字刻书,来生应为三清神仙之人,当得此文。有其缘会,当赉金宝奉师,效心依科盟受,闭心奉行,慎勿轻泄,风刀考身。

  三元考校,不独死魂而已。

几得道者,与未得道者,皆预焉。

惟金名紫字,常以旌别学仙之人,故藏中所载,三元考官地狱之品,谓之墨录。

则得金名紫字者,诚与之有间矣。

昔李珏,江阳之小民也。

其功行久在仙籍,虽未得登天,然姓名已用金书於华阳洞天矣。

不特学仙之士品格有如此者。

世书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尝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以三品笔书之,忠孝者用金管,德行者用银管,文章美者用班竹管。

《太上玉诀经》云:紫微宫中有金格玉书,赤金书,青玉简,皆此类也。

若人宿植善功,尽此报身,来生当为三清神仙之人,自然与此经相值,必次赉金宝,依科盟受,方可修行,如其不然,必有风刀之考。

三复斯言,此皆为中小乘设也。

风刀之考,盖屡言之前章,载风刀万劫,魂死无生,后云风刀相刑,可不慎焉。

独中间飞天神王受拜之时,元始天尊谓曰:宝书秘重,九天灵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闻。

明真有格,四万劫一传,今冒禁相付,子秘之矣,慎勿轻传。

其词止於慎勿轻传而已。

风刀之考,岂不为中小乘人设耶。

《太上科令》云:传受天书而钟其殃祖先者,是重其宣言之罪,防其漏泄之盟。

尔所以黑录上篇载水火官,外又有风刀左右二官。

左风考官,主治受经符宝诀,无盟修行,受财卖道,将损天科之罪/o 右刀考官,治伏誓告盟,背违师友,去彼适此,评论善恶,攻伐根本,莫大之罪。

与《太霄琅书》遇贤便传,不拘定数者,相去远矣。

  修行之法,千日长斋,不关人事,诸尘漏尽,夷心默念,清香执戒,入室东向,叩齿九通,调声正气,诵咏宝章。

  招真以炼形,形清则气合,含道以炼气,气清则神怡,此长斋之法也。

《庄子》 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宇秦定者,夷心是也。

生神之旨,无出於此。

舍此之外,莫非人事。

众生之心,未齐之时,心如游尘,与物相刃相靡,风驰而火炽,渐染尘垢,无时暂止。

既斋之后,神气归一,盖神者在耳,而听在目,而视在舌,而味在心,而变化在意,而倏忽其神,长游於六根。

今也六根不纳,诸尘漏尽,教中有八漏:目之泪,肝漏。

鼻之涕,肺漏。

之唾,肾漏。

外汗,心漏。

夜盗汗,小肠漏。

寝而涎者,脑漏。

梦与鬼交,神漏。

淫欲者,身漏。

已上诸漏,无非五荫六入,十二根尘之所交接。

若使形充空虚,聪止於耳,心止於符,则诸尘无自而入也。

昔葛仙公长齐於天台山,未经一年,遂致感通,上圣曲眄幽房。

后人修斋之法,始原於此。

严真君云:虚心以原道德,静意以期神明。

缘众生之心,未合於道,先授之以斋法,使其因斋而息心,息心而入道,后世炽以人事,涉以形器,而视斋法,盖何谬邪。

祭酒道士,只成一尸祝矣。

入室东向,取生气也,调声所以正气,玄感所以集神,皆诵经之节要也。

  诵之一过,声闻九天。

诵之二过,天地设恭。

诵之三过,三界礼房。

诵之四过,天王降仙。

谓之五过,五帝朝真。

诵之六过,魔王束身。

诵之七过,星宿停关。

诵之八过,幽夜光明。

诵之九过,诸天下临,一切神灵,莫不卫轩。

  前章载修行之法,莫非返身成诚之说。

既能返身,则与天为一,则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所谓至者,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故诵经至於一过,声闻九天。

诵之在此,闻之於彼,言其上下察也。

二过,天地设恭。

《度人经》有天地设礼,其义大同。

盖恭之与礼,轻重之别,恭而能礼,方见尽善。

至於三过,三界礼房,则知礼字又过於恭也。

四过天王降仙,经中有法王、天王之号,莫非高圣之尊称。

降仙则感会神仙来集其所,如葛仙公研思斋法,感召太极仙人徐来勒降於静室之中是也。

五过,五帝朝真。

如魏夫人道成之时,五老帝君降於其室,传以五帝策杖之类。

六过魔王束身,《卫灵咒》有魔王束首身首之分,字虽不同,其理则一。

束字训缚。

至於六遍,魔王始束其身,不令妄动,恐生干试。

学道之士,魔试甚多,初历子魔,后历大魔,二试若过,魔王方能保举,上登仙品。

且魔王束身不於五过、七过,至於六数,功方及之,何耶。

盖六天大魔乃六天故气,谓之至阴之鬼帅,其力量与天齐同,元始命化其魔并生。

故道家经语斋醮之法,必先制之,然后成功。

六为老阴,其威盛大,是以斋法必先午时命魔,谓此者也。

一阴生於午,故先杜其渐,若后时而作,必不救也。

每见黄坛上十案香,初夜宿启,始於正北,乃子位也。

如修炼大丹,叉以一阳之候发火,次第而历六,乃束北艮位,正当鬼地,乃六魔所居之方。

此浮山玉蟾子命魔之法,昧者不晓其说,止为命地魔,殊不知六洞大魔,即上天之大魔也。

汉天师时,分别人鬼,先自驱逐六天魔鬼,令归北酆。

虽曰酆都六洞,寔天界也。

不可以方所泥之。

北都罗酆虽至阴之地,其中亦有六洞仙官,常考算学仙之士,通理三界之籍。

如《度人经》云:阿人歌洞章,以摄北罗酆。

既歌洞章,与酆都有何相涉。

叉日摄北罗酆者,此罗酆之魔,寔群魔之首也。

下云束送妖魔精,斩诚六鬼锋。

其义甚分明。

又今命魔咒后,有三天运明,六天运终,全不晓何等语。

既日命魔,所命何事,强作聪明者甚多。

近看《通教集》,其承习可知。

然玉蟾子教人口口相传,不可载於毫楮,恐生泄漏,予亦不敢妄言之。

七过星宿停关,元始天尊说《度人经》时,城玑玉衡,一时停轮。

本经乃谓之停关,盖指斗柄而言也。

北斗第七号天关星,亦曰破军,所指之方,鬼神避位,行法之家,谓之刚气是也。

八过幽夜光明,至阴之所,日月不照,况魂滞爽,何以升度。

此李若冲诵之,以荐张丽华是也。

九过诸天下临,一切神灵,莫不卫轩。

九过既备,功德所感,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有不期然而然者。

昔李顺兴常诵《大洞经》,积之三年,忽於一夕,有飞仙千数集於空中,神光照室。

作之於此,应之於彼,岂得而诬焉。

  一过彻天,胞原宣通。

  道之真以治身,诸余以为国家,土苴以治天下,必先身以及物,此修身之序也。

然此经自千日长斋,不关人事,诸尘漏尽,夷心默念,然后记诵经之过数,有感物之品功,下至此章,亦记九过,始及於身,岂先后失序耶。

盖修行之法,有自内及外者,有自外及内者。

自内及外者,修之身,其德乃真。

有自外及内者,后其身而身先。

详味经旨,与前章不少差异。

但当时一过之功,声闻九天,又能胞原宣通,其理自是两说,所以别而纪之。

如《度人经》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后至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此记十遍之功也。

其次又云:说经一遍,东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此纪感发之义也。

与此经所纪先后一同,学者不可执一而求之。

一过彻天,胞原宣通。

乃指人受生之始也。

至乎九过,关节本始,一时生神,则又示人以修身之说也。

谓之生神章,其意始见。

盖人未生时,谓之不睹光明,处冥冥之中,无所作用,虽无烦恼系系,使经千百劫,祇成游魂苦爽,何益於事。

虽庄子悲在冶之金,盖惜其为人之后,空与草木腐烂,不若不生之为安也。

学者不悟,便执以为口实,谈长生者,指为疣赘,诚为教中之罪人也。

此乃修行不至,中道而夭,得以藉口,岂足贵哉。

有人於此,不贵其生,认四大为逆旅,忍渴不饮,忍饥不食,无术以御寒,无法而致饱,形骸枯悴,口说苦空,坐待至死。

譬如有屋,拆而露居,身本无病,饮药使病,此岂人之情也哉。

若执之以为然,则乾坤几乎息矣。

天尊神王,愍斯人之倒见,於是区区述生神章,令悟此身与天地并生。

若能因其所生,修其所当生,即长生之道也。

若也不然,则庄子在冶之金,又可悲也。

邵康节诗云:但教枉死一千遍,恰似不曾生一般。

人之受生,以精血为胞,寄於母宫三百日,胎始完具。

精血才胞之初,便有一黄演之气,为之生端。

使其宣通其气,升降不失其度,则生理有渐。

若也胞源不通,则中道夭阏者有焉。

故《太丹隐书》云:若太一凝结者,九气止不变,三一悲而不摄,所以致其死气运入,无得而成也。

  二过响地,胎结解根。

  天一地二,天地之数也。

声发响应,阳唱阴和也。

人之初生,二月成胎,乃形兆之始。

然生者死之根,胎形既具,有死气故根为之结固,所以因胎而亡、在胎而死者,往往有之。

故二章云:斩根断死户,熙夷养婴童。

若胎根既解,生理渐成,如太一帝君解三关十二结符,以朱书於青竹膜中,用之解结是也。

见《上清洞玄经》。

  三过神化,魂门练仙。

  天一生水,在人为精,天三生木,在人为魂。

正当三过,魂始具矣。

《玉芝仙经》 云:人之在胎,三月而阴阳分。

阴阳既分,左则生魂,右则生魄,此必然之理。

修行之士,必先拘魂而制魄。

魂乃汞之属,魄乃铅之党。

汞性易飞,人才死则魂先去。

《度人经》云:高上清灵爽,悲歌朗太空。

盖伤人之死也。

人之受胎,魂具则质成,谓之太素门,则分阴阳出入也。

左为魂门,右为魄户。

魂既受炼,则死者可以为生,生者可以成仙,故须延天,谓之明仙之气是也。

炼字,乃缯练也,经中多从此字,不从炼字,意谓太素也,人之生本,本立而道生。

当太素之时,刚柔始分,取其纯素,如缯练之洁,易於成仙矣。

故后章有飘飘练素华,义与此同。

  四过天王降仙,魄户闭关。

  天四生金,在人为肺,肺所以藏魄。

三过既云魂门,四过云魄户者,盖一身之门户也。

且人之初生,肾为始,脾次之。

脾又生肝,肝方生肺。

肝之与肺,为传导之门户。

且肾为水也,水中有火,升之为气,乘气上升,朝之於心。

心中生液,负阴而下,以归於肾。

若无肝肺为之传导,安得交媾而成龙虎耶。

古仙至人所以炼丹不成,大患金木间隔。

今若使肝能传导其肾气,以朝於心,肺能传导其心液,以至於肾。

时候不差,黄芽乃生,是曰金丹,岂不伟欤。

既云传导,又云魄户闭关,何耶。

此乃始生之户,未能修炼。

恐招死气以伤生气,故以令闭关也。

  五过五帝朝真,藏腑清冻。

  人生五月,五藏乃分,则脾数始足,见於内者为藏,见於外者为肉。

则五帝自然相朝,青帝护魂,白帝侍魄,赤帝养气,黑帝通血,黄帝中主,万神无越。

六腑者,地二生火,次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兼三焦为六腑也。

呜呼,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则是亦因彼,彼亦因是,生神之妙,岂特不得其朕,可谓自然也。

  六过魔王伏诺,胃管生津。

  五藏皆有津,独左肾为之主。

然胃属土,水得土则止,所以胃管为承津之所。

《仙经存想诀》云:心存胃口有诧女婴儿,裸而无衣,正立胃管,张口承注灵液,仰吸五气,归口咽之,遣入玄女口中是也。

凡人饮食皆聚於胃,暗受亢火磨化。

清者为津,常云雨之润,升於九天,浊者下况,若粪土传泄九地。

聚於口成水,克於肺成唾,克於心成血,克於肾成精,莫非是津也。

如《指玄篇》以心肾为丹元,以肝肾为火侯。

至午静坐幽室,闭目冥心,口含津液,鼻中细细,出息引极,含津以压之,真龙不上升矣。

引息以抽之,真虎不下降矣。

过於黄庭,是为玄珠之常,用之则洗涤胸肠。

故经云:灵镇津液,源张润子。

真人常以此语人云:人身要滋润。

多不晓此,惜哉。

  七过星宿朗明,孔窍开聪。

  天有七曜,人有七窍,夜行五转者,七曜也。

内行五藏者,七窍也。

人生七月,七星之精,开其七窍,将用视听食息,其七窍则与人均,其聪明则人各异。

然聪明之人,本出於心,心为神属火,火能照物。

七又少阳之数,属金,得金为器,而后能开凿焉。

故上智之人,心有七孔,中人五孔,下者三孔,明达者二孔,寻常一孔,愚痴者无也。

庄子云: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智亦有之。

倥侗颛蒙,聪明不开,非系於孔窍矣,盖禀赋有厚薄也。

  八过幽夜显光,三部八景,整具形神。

  人之受生,自一气为祖,以一生三,以三合五,是名八景,三八为二十四神,此阴阳之变也。

若知其变,则宇宙在乎手,造化生乎身。

道家盟威录以三元五德将军为体用,变为二十四阶,应二十四气,正指此也。

所谓变者,莫过於阴阳。

然三五为日月之数,戊己配於坎离。

人禀阴阳之气,三元五运,合於一身。

变而通之,与太极中二十四气自然冥合,故《黄庭》曰: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及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

故《素灵经》曰:二十四气混黄杂聚,结气变化,而气中有二十四神,结灵生成,非由胞胎,皆三一帝星之气也。

然则三部八景,整具形神,既曰非由胞胎,为人身者,安得而致之。

能致之者,叉自修行始。

如神仙许长史诀云:以平旦存上景,日中存中景,夜半存下景。

《苞玄玉录》曰:不存二十四气,不知三部八景名字者,不得为太平民,亦不得为后圣臣。

故西城王君、桐栢真人皆行此法,方可得道。

二十四神名数,谨录于下。

上八景,神、发神、皮肤神、目神、项神、神、鼻神、舌神。

中八景: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胆神、左肾神、右肾神、脾神。

下八景:胃神、大肠神、小肠神、胴神、胸膈神、两滕神、左阴左阳神、右阴右阳神。

其余形状咒诀,不得尽书之。

曩见鄱阳王侍宸所注,三部八景谓之八卦,甚可笑。

故并书之,以晓后学,免有谬误矣。

  九过诸天下临,三关五藏,六腑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合三万六千关节,根原本始,一时生神。

  人未受生,於芒芴之间,是为太易;变而有气,是为太初;气变而成形,是为太始;阴承阳生,气随胎化,是为太素;灵光入体,与母分形,十月归足,是为太极。

当生之时,万神皆备,从何而致之。

盖生者,天地之大德,天道贵生,因生以致之也。

三关者,《黄庭经》以口为天关,手为人关,足为地关。

仙经以泥丸为上关,绛官为中关,下元为下关。

惟正阳真人以夹脊之节有二十四,凡一关有三节焉。

脑之下名曰玉关,其夹脊名日中关,内肾相对名日下关。

又以目为上关,鼻为中关,口为下关。

五藏见上注。

五藏六腑既生神,则大肠为玉堂腑,小肠为元阳腑,左膀为太和腑,右胱为太素腑,胃为中黄腑,胆为太清腑,是名六腑也。

九官者,肾为丹元宫,小肠为朱陵宫,肝为商台宫,胆为天灵宫,脾为黄庭宫,大肠为玄灵宫,肺为尚书宫,膀胱为玉房宫,心为绛霄宫。

《洞真经》云:两眉间入三分为双丹宫,却入一寸为明堂宫,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却入四寸名流珠宫,却入五寸为帝宫。

明堂上一寸名为天庭宫,洞房上一寸名为极真宫,丹田上一寸为玄丹宫,流珠上一寸为太皇官。

金楼则喉咙是也,一名重楼。

中有十二亭长,皆持玉戟以守之,真人在其内,主通上下气者也。

近世苏东坡有云:冻合玉楼寒起粟,盖指此也。

《黄庭经》云:重中楼阙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

玉室者,脑宫之别名也。

《黄庭经》谓之琼室。

十二重门,言喉咙之十二环也。

紫户者,《素灵中篇》云:两眉之上,其裹有紫户。

《洞房内经》云:两关紫户,至於玄精。

紫户之神名平静,字法王。

玉合,则《黄庭》谓之玉堂是也。

三万六千关节,根原本始,一时生神。

已上莫非一身之神也,阳神一万八千为外景,阴神一万八千为内神,合而为三万六千,可谓至贵无伦矣。

人知其神而神,可与造化游於无朕,不知其神而神,则终身役役,不见其成功,可不为大哀哉。

  九过为一遍,一遍周竟,三界举名,五帝友别,称为真人。

十遍通气,制御万灵,魔王保举,列上诸天。

百遍通神,坐致自然,太一度符,元君受生。

千遍通灵,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

万遍道备,驰骋龙驾,白日登晨。

  言道者莫先於阴阳,言阴阳者叉求於通变。

吾之一身,位乎两问,其生与天地并,其数与阴阳通。

前后相继,高下相续,利故无常,终始不一,相济相生,相制相治,无非一气也。

苟知变通,则造化有可易之理,其於坐在立亡而为过。

当经以九过为一遍,十遍通气,百遍通神,千遍通灵,万变道备,方可登晨。

然诵经之数,叉取於九者。

九为阳极,物极则变。

身有九官,外有九窍,天有九天,下列九垒,丹有九转,法有九成。

七八者,阴阳之推,六九者,阴阳之究,推不变而究则变也。

至於九过,而三关五藏、六腑九官,处处生神,备足於三万六千,此非牵合演成三万六千之数,乃气气通变,自然而然也。

如诵经一过,便见胞原宣通。

通之一字,已见於此,苟不能通之,则此身与块土何异,安得坐在立亡。

是以十遍通气,气结为神,百遍通神,神生则有灵,千遍通灵,灵则变通尽利,鼓舞尽神,方可会道。

所以万遍道备,白日登晨,三界举名,名书上天,信矣。

五帝友别,称为真人。

既为五帝之友,则位与五帝并,何故又称为真人。

盖同门为友,而友别者,又分别,当令入何等地。

如《 黄帝四十四方经》 载:凡读太丹隐书、金华洞房,及雌一宝章者,便得称为三洞法师及元景真人。

真人之位配帝一高仙洞玄法师,上景真人位配九官上仙大夫,今依《 四十四方经》 便得为三天法师、太上真人,位准太极仙卿是也。

魔王保举,初则试之,功成则保举之。

坐致自然者,能致六甲之行厨是矣。

太一度符,元君受生者。

然太一有五神,捧符五籍,皆上清帝君混合之道,求长生神仙之诀。

按五符以白纸青书,可以本命之日书之,盛以锦囊,带之长生不死。

元君则女子得道之号,所以大道有雌一之神,指此也。

馑按《 大有妙经》 人首有九官。

玉帝官有玉清神母居之,天庭官有上清真女居之,极真官太极帝妃居之,太皇官太上君后居之。

此四官乃天元始生之阴官,元气未立,五正未闻,混化万物,天地得存,皆由於此四真也。

不知雌真之内名,则万不得仙。

此之四官,人皆有之,若不修行,真官空矣。

令至百遍,其神自生,故《 黄庭》 日: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是也。

坐在立亡,仙童玉女,役使束西者。

此乃守三一之法也。

既至千遍,何往不通,所谓殊途同一会要终。

馑按《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若道士行太上召三一守形之法,服符五年,得与真人相见,九年通灵彻视,坐在立亡,役使六丁,天给玉童玉女各一十二人,乘云驾龙,游宴玉官,至於登晨,能事毕矣。

晨者,乃鸡鸣之时也。

馑按太玄帝君洞玄经咒曰:举身登晨白日升。

天中为白日,鸡之始呜为登晨。

是以存太一混合,多用此时,乃生气时也。

《黄庭经》曰: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

岂不快哉。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上竟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中

  绵州冲虚观道士王希巢隐贤解

  元始天尊时静处闲居,偃息云宫黄房之内,七宝帷中,熙夷养素,空碧炼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理微太混,啸朗九天。

  此经无序分,爰自三宝启炁,天地始立,人民品物,并受生成。

至於人之受生,犹为至贵,方云九天生神章,乃三洞飞玄之炁结成灵文,天宝诵之,以开天地之光。

则知天地既立,待是而后明,非由演说,故无序分。

若无序分,则一经之旨无自而入,当以此为序分。

夫学士上道及得尸解之士,若无此文,如寄炁而行,以至纪诵经之九过,既得此文,必须长斋执戒,诸尘漏尽,夷心默念,方行此法,既得此法,必至九过,方可三界举名,五帝友别,称为真人,既称真人,未能大备,乃至万遍道备,白日登晨,始见体用也,乃正宗分。

今经旨至此,元始天尊授与飞天大圣无极神王。

既付之后,法事既毕,诸天复位,天尊重告飞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飞玄之炁云云者。

此系流通分。

中间言词虽多,於正宗分,反复详味其功用已尽,见於正宗分中。

所以丁宁告戒者,止谓元始禁书,不敢轻传。

於是飞天神王再三恳请,元始天尊亦再三告戒,言词所以多也。

至於九章,虽系一经之旨,载之於后,正如《度人经· 大梵隐文》,乃道君所撰,附於《度人经》中序之后,非有别义也,学者当自得之。

夫圣人济物之心,非不欲焦毛发、濡手足,急於度人。

然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元始天尊所以静处闲居,必待其叩而发焉。

一而不变,静之至也,居药珠而作七言,闲之至也。

灵宫黄房,乃偃息之所,《灵书经》曰:东海青帝君清斋於丹阙黄房三年。

《诸天内音经》云:黄房之室,主开日月飞天真人之功。

七宝帏中,义有二焉。

法身七宝,以天地五行生成此身,不可阙焉。

在修行之士言之,精也,涕也,唾也,津也,血也,汗也,泪也,此七宝也。

熙夷养素,渊乎其居也。

空碧练真,凝乎其清也。

耽咀洞惠,味道之全也。

俯研生神,抱神以静也。

理微太混,啸朗九天。

后章载理微太书,啸咏琳琅,大意一同,其字少异。

天尊既以熙夷养素,空碧练真,耽咀洞惠,俯研生神。

则知此道之玄妙,理微而无形,无形则无以寄迹,所以啸朗於九天之上,聊以自适焉。

是道也,谁足以识之。

啸之,发激於喉而成声,后世长啸,本乎此也。

  是时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玉辅上宰,四协侍晨,清斋建节,侍在侧焉。

凭琼颜而妙感,仰灵眸而开矜,窃神章而踊跃,餐天音而蒙生,敢乘机而悟会,冒灵眄以披心。

  是时者,当时也。

元始天尊所临之处,自然万灵参轩,千真拱侍。

今经中犹指神足,与玉辅上宰、四协侍晨,乃近臣也。

神王即《河图经》所载,天之十方有飞天神王,众神之主,飞行三界,统领众神,几有三焉。

有结气而生,不由胎诞者。

次有报生,宿有善功於鬼神之中,今受其报,为神王之位者。

又有业感,乘其积劫因绿所感而生者。

金阙有四天帝,谓之辅臣者,父也。

尊之如父,制断宣扬,即谓之宰。

四协,如世之前疑后丞,左辅右弼。

协者,和也。

侍晨,则如本朝宣政间,兴隆道学,置侍晨大夫之类是也。

侍帝侧者,当虚心以待问,故云清斋也。

建节,用以征召三界鬼神,此神王之所持也。

瞻睹琼颜,则妙感於心,仰奉灵眸则襟怀开爽,此圣人闲居之时,虚缘而保神,清心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

而琼颜言其玉洁,灵眸言其通照。

於是飞天神王,窃窥元始天尊,俯研生神,啸朗九天之际,心生踊跃,愿有请问,先自言日:若乘此机会,可以披其宿心。

虽日冒干灵眸,然舍此机会,则生神之章无由传焉。

正当飞天神王洁己以进之时,则元始天尊乌得而拒焉。

  於是飞天大圣无极神王,前进作礼,稽首而言,上白天尊:贱臣幸会,得仰侍灵轩,不以短狭,叨濯冥津,重悟凝玄,位登神王,总御生死,领括天仙,赏监七觉,远览遐方,雍观上宰,对司侍晨。

  此一节即飞天神王欲乞传受生神之章,先自致词於元始日:贱臣幸会,得仰侍灵轩,不以短狭,叨濯冥津。

乃神王之谦词也。

至於重悟凝玄,位登神王,总御生死,领括天仙。

此当仁不让之际。

孟子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乎。

详味经言,正如《龙景玄文经》载:太极真人侍於道君之前,伏请奇文,太上俯据而吟,微乎深哉,谅不可胜,子位登太极,领括神宗,今以子相告,勤奉之焉。

词之大同。

至於赏监七觉,远览遐方,雍观上宰,对司侍晨,方见神王位登高上,生神之章,必当相委焉。

且生死交会,善恶分判之际,使毫分无失,若非智识高迈之士,畴克尔哉。

赏监,则帝命宠绥也。

七觉,乃智慧也,其数有七,故云七觉。

事载《消魔经》。

远览遐方,则其智明周於万物。

雍观上宰,对司侍晨。

指上段经文,当时伺共玉辅上宰、四协侍晨立之际,非犹神王有乘机悟会之心,欲请生神之章传於下世,然雍观上宰,爰乃侍晨,皆有是心焉。

然神王不避僭越之罪,前进作礼,盖仁者必有勇也。

  方当乘机应会,履九太阳,洞理阴符,抚掌兆民,大运将期,数终甲申,洪流荡秽,凶灾弥天,三宫鼓笔,料别种人,考算功过,善恶当分。

  干越之剑,匣而藏之,非无用也,不当其时见之为不祥。

豕零之子,贱不类药,当其用也,可以为帝师。

盖志学之士,非不欲立功业,援生死,盖其时有可不可之间焉。

观夫飞天神王,总御生死,以抚掌兆民为己任,正当大运将终,教法凌迟,天人涂炭之际,而神王敢忘恻隐之心哉。

盖机者,动之微,吉凶先见者也。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况於神人乎。

然飞天神王,其职统御三界,正当履九太阳,洞理阴符,职当然也。

履云遇也。

九乃阳数。

又云太阳六气,自卯至午,为太阳,盖言其盛也。

阳极生阴,乃为大水。

洞则通也。

通理阴籍,故云阴符。

大运将期,数终甲申,此言劫运也。

劫运之说,教中言之甚多,每考同异,互有不同。

《赤书经》以三十日为一交,十二交为一度,三千三百度为小劫,九千九百度为大劫。

若以大演之数考之,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统,三统为一元,四千六百二十年数尽三元,是为一劫。

若以《度人经》 御注考之,玉清交运三千亿万九百五十一年,上清变精七十亿万三十九年,太清缠炼五十亿万一十二年。

此《赤书》、大演御注,各有不同之说也。

又据《正法经》文言之,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刚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推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

天运三千六百周为阳勃,地转三千六百度为阴蚀。

天炁极为太阴,地炁极为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炁变,乃谓之小劫。

小劫交则万帝易位,九炁改度,日月缩运。

竟不言甲申之运也。

乃观《太平抄》 ,九六中必有大小甲申,甲申为期,鬼对人也。

以鬼对人,虽知其为生死交会,而不别指甲子、甲寅,而专言甲申者,何也。

以愚考之,乃运炁之交也,有运交而劫未尽也,亦谓之劫。

甲申者乃运交之劫也。

据本经云:大运将期,数终甲申。

又云:大数有期,甲申垂终。

又云:大运启期,三五告辰。

乃知甲申虽为洪灾,寔非劫也。

盖甲申属水,位乎坤,井宿在其傍,六阴之所会。

又晋天文推之,井有八星,天之亭候,主水衡事,运至於此,岂不为大水耶。

所以洪流荡秽,凶灾弥天,故言水而不及火也。

荡秽则去恶人也。

经云:大小甲申之至,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民为混荠。

善人君子,可不勉哉。

  自赤明以来,至上皇元年,依元阳玉匮,受度者应二十四万人。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为其难穷难测故也。

《生神玉章》乃元始之禁书,非世人之所常闻,故略而不言者多矣。

至於年劫前后,在人必有一定之说,至於世人终不免於颠倒错乱。

本经以龙汉元年生天宝君,天宝君既生之后,龙汉方始开图,乃生灵宝君。

经一劫至赤明元年,灵宝君方始度人。

是时神宝君方生,经二劫至上皇元年,神宝君方始出书,此乃本经之劫运。

先龙汉至赤明,后至上皇,不见延康。

若以太玄道曲论之,凡前劫之后,后劫之前,在混茫之时,通号延康也。

则龙汉、赤明、上皇三劫之中,岂无劫前劫后,全不言延康之劫,何耶。

又《度人经》云:龙汉延康,眇眇亿劫,言延康而不载赤明、上皇。

又云延康在龙汉之前。

依《道门次第经》及《龟山元录》 止言三劫,又不载上皇、延康也。

而龙汉止於元年,而上皇有三年、八年之不同。

又按征考《度人经》龙汉、赤明、延康、开皇、上皇,合於五行,通为五劫之次序。

若以本经定之,自赤明以来,至于上皇,度二十四万人,方云开皇,则知上皇在开皇之前也。

又与五劫之次序有差,使学者茫然难定。

高明之士更自详之。

元阳乃紫微之官。

玉匮有《明真科》条,言善恶也。

上智童子请问元始天尊善恶报应,天尊於是命召十方飞天神人,披长夜之府九幽玉匮,出《明真科》条以度人。

上智童子明真之科,自此始也,载十四罪条。

故《三录忏》云:彰十四之罪条,通九幽之忏请。

近川中仪本,改为十恶之罪条。

不知义理,擅改仪文者,鲜不为笑。

  开皇以后,数至甲申,诸天选序,仙曹空废,官僚不充,游散职司,皆应选人。

  前以甲申为小劫,开皇之后数至甲申,方验甲申之劫非一次也。

适当劫运更始之时,则神仙之有职事者,必行选序,如世之铨量也。

仙曹空废,官僚不充,则知为善者少,为恶者多。

《道宝经》云:归至天堂,尚有退落,降至地狱,亦有进升。

定录君曰:昨东华集诸司命,及土地灵神典司之徒,检课世问录,见天下民人为善者,五十分无一,而况於神仙乎。

万万之中,不过一二矣。

其中功成而落除者亦不少,吾将忧仙藉无复人也。

兼运度已迫,灾世益切,虽见东华上簿紫录内格中,有上上真录者,五人已落,二人补地下仙官。

无复进补者,上中真也,二十八人一落七人,二人补下仙,五人复过人中,惟上一人补矣。

上下真者三百人一落二十六人,十一人补地下主者,十五人过民中。

以此推之,仙曹空废,实难其人。

又有游散职司者,皆怠堕不能效职,上真者落为下仙,下仙者落为地下主者,俾其改悔勤修,乃复旧职。

昔上元夫人位至元君,不勤帝局,亏替正事,降适过礼,朝宴失节,轻泄天宝,降授下真,皆削真皇之箓,退紫虚之任,则福至天堂,尚有退落。

置於中元清微游散灵官,七百年中随动进级,则祸至地狱,亦有进升。

既预仙选者,可不兢兢而保之。

  依元阳玉历,当於三代更料,有心积善建功,为三界所举,五帝所保,名在上天者,取十万人以允其任。又当别举一十二万人,以充储官。

  前云元阳玉匮,此日元阳玉历。

玉匮则校定死魂善恶,玉历则记功。

劫运交会之期,有合预仙曹之职,当纪於玉历之中者。

三代,则必非上古三代,乃夏商周三代也。

《庄子》亦云:三代已下,何其嚣嚣也。

盖嚣嚣则事务已多,更当料理。

有心积善功之人,既有是心,则何患三界之不保,五帝之不举。

然善非一日之积,功非一日之来。

所以名在上天,岂非素已定於冥冥之中,以其时而举之。

若善恶不预定,则岂免分毫之失。

别举一十二万以充储官,盖储者贰也。

仙曹空废之后,官僚尚少,又求储官以副之,何求之汲汲也。

退之诗日:上界足官府。

诚有谓而云。

  如此之例,或以宿名玄图。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料别众人,考算功过,得无类聚群分,以定其品位乎。

所以应受度者,止二十四万人。

名在上天者,取十万人,别举者一十二万人。

如此之例,必先类聚其人数,然后群分而别之。

盖有仙骨者,不取阴功,有阴功者,不在仙骨。

宿名玄图,此修大洞之法也。

《三元玉检经》云:明玄周於上馆,理五符於胎尊,方可名载玄图。

如司马正一先生,名在丹台之类是也。

  或以骨像合仙。

  龙犀日角,圣人之表,河目龟文,公侯之相。

骨像合仙者,岂无然乎。

背如河魁,胸有偃骨,眼有四规,中有紫光,腹有白志,有紫炁脑锡舌,玄志鬓际,缘随朱肠,方天员额,凡有此相,皆上仙也。

《紫虚元君内传》载景林真人语华存曰:今见子之质,霄景为焕,圆睛重照夙骨,脑色宝曜,五藏紫络,心有明文,是以形栖神霞,神受灵津,此之骨像,比之急流中勇退者,异矣。

  或以灭度因缘转轮。

  有罪日死,有福日灭度。

未能圆成道果,其福未艾,且示以灭度之身,然后迁转为仙。

昔郑安仁生於禅黎世界,三日能言,便知宿命。

年及十二,面有玉光,弃世离俗,远游山林,运应灭度,死於北戎之何,暴露死尸三十余年。

形骸不灰,以赤明三年,岁在丙午,方获证果,受号丹灵老君是也。

  或以笃好三宝,善功彻天。

  生天生地,神鬼神帝,道也。

道则谁欤,三宝是也。

功盖天下而不自已,化贷万物而弗恃,岂三宝区区,求人之笃好哉。

经言:笃好三宝之经文,而不笃好三宝之行业,彼为彼;我为我,何益於事。

次云:善功彻天,盖笃好三宝行业,方始彻天。

殊不知三宝者,切身是也。

《黄庭经》曰:真人在己莫问邻。

此正古人不谩心处。

所谓三宝者,食瞋痴是也。

谨按《内秘真藏经》曰:贵性寂灭,尘累无染,戒行不亏,名曰法宝。

瞋性不起,不愤外尘,定无生转,是名师宝。

痴性无取,无恼无息,惠通无碍,是名道宝。

此三宝者,非内非外,非声非色,然笃好者岂徒然哉。

若无贪瞋痴,则是三毒亡矣。

三毒既灭则三宝见前,善功昭着,信乎其彻天以成仙,故云迷则三界,悟是三清是也。

  或供养师宝,为三官所称。

  有天上之师宝,有人世之师宝,合而论之,师者,本也。

生成之德,须资於父母教导之恩,非师而莫成。

古者上学之士,若逢贤师,名曰更生,不得贤师名曰乱经。

凡学道者,非师不传。

老君之师太上道君,道君之师元始是也。

虽先天圣人,必资於师,而况於人乎。

供养者乃皈向其门也,服勤劳苦,无所不至,乃得三官所称,录其功动,谓其不忘本矣。

古人礼树以登仙,拜山而得道,则为师宝者,岂无成就之功耶。

  或修斋奉戒,功德积感。

  夫净心之谓斋,防患之谓戒。

斋有二种不同,一则极道,二则济度。

极道者谓发心学道,从初至终,念念持斋不退。

复有二门,一谓忘心,二谓灭心。

忘心始终运意,行坐忘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灭相灭念,唯一而已。

灭心者随念随忘,神行不系,归心於寂,直至道场。

济度者回心至道,翘想玄真,愿降福惠,度及众生,戒蚀其身,诸患不入,身心安稳,俱入道真。

积习久,可以感格五神。

经云:积感则灵通也。

《洞玄禁戒经》云:昔有道士二万六千人,持斋奉戒,专心不退,依法修行。

十二年中,地司保举,奏名诸天。

一百年中,白日升天。

今在梵度天中,列为真人,功德积感,岂欺我哉。

  或施散财宝,建立道堂。

  财货有余,是谓道夸。

财用不足,是以为盗。

二者俱失其中,是以仁人君子有余则散施,不足则节用,安有道夸为盗非也。

建立道堂,乃广立官殿,安置尊像,使人生皈向之心也。

施有三焉。

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财。

《业报因缘经》 曰:散施之法,一则内财不起,二则外贼不生,内外安静,众祸消除。

所以法有命施,破彼悭心,圣力冥通,随功受报。

建立道堂者,如《妙法本相经》载:太玄紫虚真人,本玄丘国王,名曰宾灵。

遇天尊说《本相妙经》,天景大混之因,即悟前生於南方阎浮地震旦国中任子智家生,以造招贤习仙天宫,三级三十六宫,七十二窗仙房一百二十间,养道三百六十人,写经万卷,恒以果食衣服供养之。

具种种之物,悉以散施,朝夕不辍。

功德所锺,逮及今身。

得登玄丘国王之位,自后更修升仙之道,得为紫虚真人。

由是言之,散施於道家者,理固如是,苟施於贫穷者,功又当如何。

  或救恤穷乏,载度天人。

  贫富不齐,物之情也。

贫富相救,理之常也。

一乡之中,必有一乡之富者,贫者赖以相救。

苟富者悭吝不仁,则天之使是富者耶,乌所用焉。

此近世撞江载雨谷化可以鉴矣。

经云:救恤穷乏,载度天人。

凡为人者,皆天之所子,不幸而穷乏,得人而救恤之恩,执大焉。

《太上真科令》云:济恤十人以生,咸合所愿,便得保度家江,惠及十年已上,家口并得仙寿。

载度,言其德重,穷乏之人赖之以活,如地之载物,如船之度人。

昔许映学道赤山中,道未成时,三官都禁左郎遣典柄侯周舫、主非使者严白虎来於赤山中,执映以去,且诂其罪状。

赖神人驰启司命,司命即遣中侯李遵握火铃而来呵摄之,於是鲂及白虎乃走散。

李遵未来之时,映恐怖失胆,亦气丧矣。

亦赖龚初节、李开林助为答对,亦几而败也。

鲂诘之亦有实,映答对亦审矣。

三官出丹简、罪简、罪簿各一通,问映云:夫欲学道慕生,上隶真人,玄心柄邈、恭诚高灵者,当得世功相及,祸恶不构,阴德流根,七心上逮,乃可步真素仙、度命清府矣。

云何父手杀谢弓,且乱逆三光。

又许朝斩李杞之头,以代蔡秩之级,又斩射藩慕等,支解铃下曹表,符水沉汤云之尸,火烧徐昂之骸,绞杀桓整,剖割振呛,酷虐暴刑滥四十有三,张皇讼冤,事在天帝,祸戾山积,善功无一。

又汝本属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速愆宿债,列在三官,而越行脱纲,奉隶真气,父子一家,各事师主,同生乖戾,不共祭酒,罪咎之大,阴考方加。

有此积罪,亦无仙者,岂可得欺太上之曹,使名列不死之紫录耶。

汝其无对,有司必执也。

映答曰:天道无亲,惟善是与。

天地无心,随德乃矜。

是以版泉流血,无违龙髯之举,三苗丹野,涿鹿绛学,岂妨大圣灵化,高通上达耶。

吾十世父许子阿,积仁着德,阴及鸟兽,遇凶荒之年,人民饥馑,加之疾疠,百遗一口。

阿家财极其众庶,亲营药方,动劳外合,临人之丧,如失其亲,救人之患,如己之患,如己之疾。

已死之命,悬於阿手,垂穷之年,抚之如子。

度脱凶年,赖阿而全者四百八人。

仁德坠没,当锺我等,以功书上帝,刊名灵简,生而好仙,应度世者五人,登升者三人,录名太上束简青宫,岂是尔辈所可豫乎。

观许映之宿世,善恶各十五矣,竟以子阿之积仁着德,解三官之追摄,几不免虎口矣。

自后度名东宫,其善足以胜恶。

呜呼。

一善在身,可除百恶,真不虚矣。

  或为三师,建功充足,天官有名。

  受经籍之师曰度师,度师之师曰籍师,籍师之师曰经师,乃三师也。

此历世之大宗师,定后人之父母。

若人绍隆正教,广建福田,化度群生,继承香火,能羹墙而不忘,诚谓之建功也。

虽然三师已经其远,乃德泽绳绳而不绝,寔自后人为之。

太极大虚真人问高上老子曰:昔奉圣教,令劝男女动修功德,不审何名功德。

高上老子曰:以力勤行谓之功,功及於物谓之德。

功若充足,天官纪名,此必然也。

昔谢冲寂乃华岳道士也。

无所因功,惟事焚香,每日三百炉,逐日不辍。

以粱开平元年三月二日朝,有二青童下迎而去,此其功充足之证也。

古者三师不过经、籍、度三师。

《玉录经》存三师之法甚明,前辈以为定式。

自后巢时宾加为五师,是谓分上安分也。

《定制集》 中有玄中法师,又有监斋法师,即不知二者即一矣。

所谓二五为十,不知五五乃十也。

  考算簿录,三官相应,皆逆注种民,上下有别,毫分无遗。

  三元有三官,分为九官,总二十七府、百二十曹。

左阳生官,右阴死官。

左府青簿,书有功者,右府黑簿,书有罪者。

若罪中涉福,福中涉罪,不专於一曹也。

所以辖实其事。

有三年之考,有九年之考,二十四年考。

三官相应者,其功罪与三府一同,前后不差,方行奏列。

至於逆注种民,切缘开皇之后,至於甲申,官僚不充,又别举一十二万人以为储官。

则种民之数,其额未敷。

虽有善未足者,亦令入种民之数,谓之逆注。

《八素真经》曰:服日月之法,得其道者,皆青官逆注於未生之前,乃知大道奖进之门,嘉善而矜。

不能善之熟者,在所奖进,善之不熟者,犹所矜怜也。

  又九幽之府,被东华青宫九龙符命,使拔九幽玉匮男女死魂,宿名有善功德满足,应受开度者,取三十二万人,以充甲申驱除之后,开大有之民。

  北都罗酆为天官所治,泉曲河源为水官所治,九幽地狱即地官所治。

若九幽乃罪之大者,宜乎无应受开度之人。

缘甲申之劫,当行驱除,人之死者,靡有孑遗。

於是东华青官又有九龙符命,下辟九幽之狱,拣择功德之魂。

东华青宫,按《黄炁阳精经》云:乃扶桑洞阳也。

得入此宫,结为飞仙。

《太霄琅书》云:凡有四极明科之身,四司五帝列兆之名,上言青宫。

乃知东华者,主领生籍也。

大有之民,号曰更生。

故《紫文上经》云:涉乎三灾而不伤。

又曰:必观更生於太平。

然则太平即大有无疑也。

  当此之时,生死交会,善恶分判,得过者真为乐哉。

  乐莫大於长生,知生为可乐而不能修。

忧莫大於一死,知死为可忧而不能避。

非生之远人,人自远也。

善人天地之纪,恶人天地之贼,善者即修生之本也。

舜始乎匹夫,舍己从人以为善,真积力久,王於天下,后至登仙,位为太极真人,则知为善可乐。

正当生死交会,善恶分判之时,若无善功以为凭籍,未免糜渍其

  躯,流离苦海。总真王君曰:往返三涂中,良由自苦辛。可不为大哀耶。

  然三官相切,文墨纷纭,龙门受会,鸟母督仙,万圣显驾,昼夜无间,功过平等,使生死无偏。

此之昏闹,亦臣之忧矣。

大期既切,触事阙替,恒恐一旦,受罹公门。

  有天下者为天下忧,有一身者为一身忧。

天下之与身,所忧虽不同,其於忧则一也。

飞天神人总御生死,所忧犹大於天下。

当甲申之期,有功者举之,有恶者罚之。

又有万圣显驾於太空之中,使功过平等,宜乎无忧,而云此之昏闹,亦臣之忧矣。

其所忧者,恐善善者未彰,恶恶者不显,有亏公道,故曰昏闹。

恒恐一旦受罹公门。

且三官相切,文墨纷纭者,言簿书之多也。

龙门受会,鸟母督仙,言洪灾也。

《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

按《水经》龙门在河东猗氏县,即《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是也。

然龙门寔天下河源所会之地,甲申乃洪灾之期,先於此处会四海之水,定以劫期之日,然后洪流弥天,无有高下。

当是时,善人种民得免洪灾者,即有鸟母之神,以凤车迎学位之子,上昆仑之墟。

鸟母乃水之侯神也。

故《五老禳大劫经》云:九河受对,洪灾激川,水母徘徊,鸟马合群。

太真夫人,亦云八炁蒸於山泽,流沙壅於源口。

於是四海俱会,群龙鼓舞,尔乃须甲申之年,将飞阴洪水倒流矣。

触事阙替,如《七十四方经》 触事未关,运有良由,然当行之。

事触处皆是而未暇料理,惟忧洪灾之劫也。

  伏闻天尊,造大慈之化,垂怜苍生,开九天之奥,以济兆民。明科有禁戒,非贱臣所可累闻。然大数有期,甲申垂终,运度促急,大法宜行。

  《玉清经》修行四法,以慈为先。

《玉清隐书》师迹有九,以大慈为第一。

吾有三宝,一曰慈。

则知慈者非独圣人有之,众人皆有之。

惟圣人先得我心之正,扩而充之,所以周遍,咸无一物,不赖其泽。

今甲申垂终,正大法宜行之日,若舍其慈且广,又安得人人而济之。

明科有禁戒者,言明真之科限期有六,第一四万劫一传,第二四万年,第三四千岁,第四四百龄,第五四十载,第六正四周,周劫限竟,得传一人。

运促时急,大慈广救,遇贤便传,不俱定数也。

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闻於法音,开示於视听,劝化於未悟者也。

缘兹上陈,惧触天颜,愿见哀愍,赐所未闻。

  前辈曾说:有心得道,不若无心而得道。

此两句多端解说,终不明白。

愚之所见,安有无心而得道耶。

若谓无心,何异木石。

学道之人,但办受道之心,得焉失焉,付之自尔。

所谓无心者,无此心也。

才有得失系於其心,则心不专。

心苟不专,虽百工居肆,虽则其成,其於道也,不亦远乎。

今经旨谓有心之人,近於修善,未睹法门,虽以造入。

虽有耳目闻见,皆非真实,行之而不着,习以而不察。

若非开示於视听,劝化令悟入,则终身由之,不知者众矣。

所以飞天神王不惧触天之罪期,於考算之间,俾有心者得免洪灾之运,则其用心不亦广矣。

  於是天尊抚几高抗,凝神遐想,仰诵洞章,啸咏琳琅。良久,忽然叹曰:上范虚漠,理微太幽,道达重玄,气冠神霄,至极难言,妙亦难超。

  飞天神王恳请《生神玉章》,天尊未许之前,先乃叹息,言道法高妙,不可卒焉而得,於是抚几高抗。

抚几则有接下之容,高抗乃疑独不可致穷之状。

凝神遐想,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此一节全赖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

长生司命君请问《七十四方经》,先自陈曰:触事未关,运有良由,遭遇天尊,乃一生之幸,莫知所陈,愿垂哀愍,赐以成真。

於是元始天尊抚几高抗,啸咏太空,良久而有接下之容。

中问词旨稍异,理则大同。

凝神则疵疠不作,遐想则游心初德之和。

洞章乃大洞之章。

啸咏琳琅,言其声之震激。

而请之良久,欺曰上范虚漠,理微太幽,道达重玄,气冠神霄。

盖指《生神经》也。

然生神之章,乃三洞飞玄之炁结成灵文,其模范虚旷义理幽远,其道实冠於重玄,其气肇自於神霄。

虽因劫运垂终,当宣下世,开示於视听,劝化於未悟。

然此经旨至极至妙,非小仙下格之士得之,故曰至极难言,妙亦难超。

此两句叹前文也。

神霄乃九天之一天也。

此见近世神霄仪,与宾仙传九霄不同,识者当自知之。

  子既司帝位,受任神王,飞天翼於琼阙,四宰辅於明轮,遐眄极览,领综无穷,雍和万化,抚料苍生。

  子既司帝位。

此元始天尊指神王而言也。

前段经文,神王自云贱臣幸会,仰侍灵轩。

今云司帝位,无乃进之躐等乎。

自太平下教之后,事务繁於三代之前,所以称为后圣帝君,非一事也。

大厦非一木之支,天下非一人之治,而况三界生死事务之冗乎。

盖飞天神王,其位则神王,职则帝也。

故经云:总御生死,括天仙领其,赏监七觉,远览遐方。

以此而观,以其不测称为神王,总御生死称之为帝,神之与帝,其实一也。

飞天翼於琼阙,四宰辅於明轮。

言飞一天神王常游行三界,统领鬼神,举功一迁善,推其德业,寔与后圣齐同,所以翼赞於琼阙。

又按《 三十九章注诀》云:琼阙在太微之馆,乃天帝玉字也。

诸天日月为真精,诸洞日月为伏根,人间日月为明轮,食明轮者为仙人。

今神王不独功齐后圣,又辅成於学仙之士,故云四宰辅於明轮。

至於雍和万化,抚料苍生,遐眄极览。

则知飞天神王领综事务,又非一端也。

  今大运启期,三五告辰,百六应机,阳九激扬,洪泉鼓波,万灾厉天,四官选举,以充种民,三代昏乱,善恶宜分,子当劳心兆庶,疲於三官,兴废之际,事须开能。

今以相委,其勉之焉。

  前云大运将期,数终甲申。

今日大运启期,三五告晨。

大运启期,或者指尧时乃甲申垂终之际,有洪水之患也。

三五告辰,或云即三皇五帝也。

此乃相传之言,经所不载。

又《紫文上经》云:承唐之年,积数有四十六,丁亥之末,前后中间之际,午兽之二十,国祚再竭,东西称霸以扶主,有纵横九一之名。

又且阳镜圆眸之子,及建号兴泰光延,或有昌元之后,有甲申之岁,其言近於庚辞,难可窍实。

或又以三五为阴阳运炁之交,终无一定之议。

若以《凤台曲素上经》言之云:大劫有终运#1,运交二像倾,龙门断天河涸#2,三五反相征。

以为阴阳之说,则似近之矣。

百六即洪灾之运也。

所谓百六应机,阳九激阳,洪泉鼓波,万灾厉天。

既云百六为洪灾,下云洪泉鼓波,中间又云阳九激扬,何也。

太真王夫人云:阳九者大旱,海涌而陆焦。

百六海竭而陵问自填。

既为洪灾,盖必先聚水於九河之口,会以时日,然后洋溢,故使海竭焉。

则阳九海涌又可见也。

或云:海竭必用阳炁以激之,故云阳九激扬。

四官者,男则童初、萧闲,女则易迁、含真。

此四宫系桐相山华阳所管。

子当劳心兆庶,疲於三官,正如《慵城仙传》云:三天煌於省察,司阴疲於馑按矣。

兴废则是大运启期,甲申垂终也。

正当效力,使善恶平分,今以有委,其勉之焉。

  宝书妙重,九天灵音,施於上圣,非鬼神所闻。明真有格,四万劫一传。今冒禁相付,子秘之矣,慎勿轻传。

  九天生神,昔元始高上玉帝禀承自然之章,学者得其篇目,立登真皇,元妙深重,如九天之高,即妙而难超之义也。

神章乃飞玄之炁,三会成音,故云灵音明真之格,已见前解。

元始天尊授之於飞天神王,岂师弟子不得其人耶。

尚云冒禁相付,受授之问,可不谨欤。

  登命九天司马侍仙玉郎,开紫阳玉岌云锦之囊,出《九天生神玉章》。

四辅列位,五老监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一依俯仰明真具典,南向长跪,以付飞天无极神王。

法事既毕,诸天复位。

  司马之名见於经中屡矣。

又云侍仙玉郎,叉典经之官也。

《隐诀》云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官,并有官僚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中公卿大夫侯伯,此必玉清宫官僚也。

紫阳玉笈,云锦之囊。

又有郁林之笈、云锦之囊。

紫阳乃藏经之所,云锦乃盛经之囊也。

昔太微大帝授太极四官真人《神光玄变经》,一转以云锦之囊。

中黄太一上帝授与南极长生司命君《九赤斑符》一十二卷,亦封以云锦之囊。

四辅列位,五老监真,太一命辰,玉帝唱盟。

盖列位则定其上下,监真则总其人数,命辰则择以日辰,唱盟则执誓三界。

《五帝内真经》云:非盟而不告,授受不关而失真彼此,死生之责,宜依文而奉焉。

若以一身论之,四辅即两手足之神也。

五老,一白元,二无英,三桃君,四司命,五太一,为五老也。

太一即胞胎之神,玉帝即泥丸中神也。

《黄庭经》云:天中之岳精谨修,灵宅既清玉帝游是矣。

若以元始天尊所临之地,则左辅右弼,前疑后丞为四辅也。

以玉清昊极元老、虚皇灵光始老、玄华宝天真老、露眇太灵祖老、娑郁洪京仙老为五老。

  太一即中黄太一,玉帝则高上玉帝。

一依俯仰,乃传经之威仪也。

三元官中俯仰之格,总二千四百条,自龙汉之后,沦於混沌,其文改移不全。

至赤明元年,上圣校集,止有二百四十条。

南向长跪,乃《三元品戒》中法也。

南为左官生方也。

传道於弟子,向生之说也。

西城真人云:学道者不可仓卒,期求仙者不可卒尔。

至观《生神经》受授之间,有许多节次,则知黄帝周行一纪,历八十余师,受三千余说,未见玄门,诚有以也。

  天尊重告飞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飞玄之炁,三会成音,结成真文,混合百神,隐韵内名。故太一试观,摄生十方,领会洞虚,启誓丹青。

  天尊重告飞天神王,此九天之章,乃三洞飞玄之炁,三会成音,结成真文,混合百神,隐韵内名。

指此经之尊秘也,已具前解。

所以尊秘者,故常委太一之神,试观於人间,其试若过,又须启誓,方行传受。

试观之事,谨按《要妙立成诀》 云:昔受神经,人有试吾者,无故以杖槌吾手而血出,吾犹倾心向之,情不它念,是试之过也。

经法有试投之约,未受之前,无故举火烧其衣,衣尽而不言,虽尔,奸丑之气,不形於外,非恶之言,不发於口,方为过也。

经本多作戒字,其理不明。

《金玄羽章经》载传授之法,皆五老授图,太一试观,故能摄生十方,领会洞天。

又《玉清隐书》云:帝君领括众天,试观十方,则知试字误为戒字审矣。

《金玄羽章》乃云:摄生十方,领会洞虚,何邪。

盖六洞之中,以洞虚为西。

然元始天尊令太一摄生十方,摄生炁又兼死籍而言,故云领会洞虚。

如飞天神王总御生死是也。

启誓丹青,歃血为丹,缯帛为青,皆以执信效诚也。

如《太极青精乾石@饭上仙灵方》,太极真人昔受之於太素三元君,尚云启誓金青。

况《生神

  玉章》,乃元始禁书乎。

  自无亿劫因绿,宿名帝图,不得参见。

得眄篇目,九祖同仙。

当采择其人应为仙者,七百年中,清斋千日,赍金缯,誓心依盟以传。

慎之则享祚,漏之则祸臻。

享祚则福延九祖,德重山海。

招祸则考流亿劫,痛於毒汤,风刀相刑,可不慎之焉。

  因缘之报,如种植之功,耕而卤莽,其报亦卤莽,种而灭裂,其报亦灭裂。

亿劫因缘,非一日之积也,故修行之士,非一生便成。

如许真君上升之时,帝诏云:子自多劫之前,勤修至道,万法千门,罔不师历。

然则名载帝图者,岂不有然哉。

得眄篇目,九祖同仙。

修行之人,须有宿缘,方可得眄其篇目。

如《五帝内真经》 云:得道之人自无仙骨,玉名刻书,来生不得眄其篇目。

有得其文,便为五岳之宗师。

此云得眄篇目,九祖同仙,与彼何异。

但大洞之法,先解冥结,故称九祖,与《五帝内真经》稍异矣。

又有《大洞经玉诀》云:解七祖百结,随风离根,配合迁基,达变入玄,修行之功,孰大於此。

由是言之,《大洞真经》与《生神章》,岂不殊途而同归。

然学道之士,功未及身,必先鬼录尽除,如有传受,当择其人有仙骨者,方可付焉。

七百年中,清斋千日。

此言传经之限也。

如元始天王授南极长生司命君《七十四方经》云:子更斋七百年,当受子三经。

元始丈人受洪崖先生《内真经文》,以九千年一开。

则知七九者,取阳数也。

斋金缯誓心依盟以传。

按《三元品戒》云:施财以对心,推心以对财。

其功等尔。

古人求心,末世求财,古人非心不传,末世非财不度。

金缯誓心者。

金取其坚刚,缯以代割发。

本经首尾丁宁戒约,初云窃之者风刀万劫,魂死无生。

次云闭心奉行,慎勿轻泄,风刀考身。

此云慎之则享祚,漏之则

  祸臻,以至风刀相刑,可不慎之焉也。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中竟

  #1 终运:原误作「终终」,据董思靖注本改。

  #2 「个」字系衍文。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下

  绵州冲虚观道士王希巢隐贤解

  郁单无量天生神章第一

  本章九天与《胎精中记》九天不同。

自郁单无量天至第七号波黎答和天、第八号梵摩迦夷天、第九梵宝天,以本章九天加上三天,为十二天帝,为受炁之祖。

正月生受洞元化应声天之炁,二月受波罗尼密不骄乐天之气,三月受寂然兜术天之炁,四月受梵监须延天之炁,五月受上上禅善无量寿天之炁,六月受郁单无量天之炁,七月受灵化梵辅天之炁,八月受高虚清明天之炁,九月受无想无结无爱天之熙炁,十月受波黎答愁天之炁,十一月受梵摩迦夷天之炁,十二月受梵宝天之炁。

又参之以《神变经》九天,与上九天之号全不相类。

若论人之受气,必本於九天。

如受生一月,受郁单无量天之炁,此为定说,若以十二月推之,想别有议论,今更不取。

  帝真胞命元元一黄演之气

  太虚聚而有炁,炁聚则为精,炁聚精结,包之於土,兆生之理启矣。

经云:男女媾精,包胎始荣。

阴包於阳则为男,阳包於阴则为女。

乘其宿命,然后生人,故云包命。

元始九章,各有帝真命元四字。

帝真乃黄庭元王,在命门之下,主生育之炁,故本章云帝真始明精是也。

以其宰制不形谓之帝,以其太一不耦谓之真,九天列正,皆后帝真之命,故九章必有帝真二字,则一定而不易。

赋之於天,如金之在冶,如泥之在埏。

成器之后,方则不可为圆,曲则不可为直,凫之胫短,鹤之胫长,纤毫不可损益也。

元者,炁之始生之祖,其功深,其巧妙,万物无不始之。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当其元气初包,状如垂囊,附脾作种。

脾为真土,物所凭生,中黄太一,为人己命,故云元一黄演之炁。

演者,如元纲流演之演,凡有生者,岂外此耶。

  混合空洞气,飞爽浮幽寥。延康无期劫,眇眇离本条。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阳翘。

  男女媾精,包胎始荣。

有形者生於无形,无形者空洞之炁是也。

天一生水,与土同包於己。

己乃正阳,正阳自己怀壬。

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

申为三阴,寅为三阳。

当其三阴三阳未分之时,包之於己,乃混合之时也。

水土演而成用,故为黄演。

寔太清真土也。

气之未包,散漫於无何有之乡,人未受生,其魂爽浮游於幽寥之地。

幽取其冥昧,寥取其遥远。

《老君劝身经》云:法轮动幽寥,勤行径往陆。

拾生之人,往往自延康之劫至于今日,经几多时节,如无目之人,背冥山而南行,日近日疏,无复生源,所谓离本条也。

未免随逐苦魂,沉於九夜,不睹光明,坐而侍旦,争欲翘望太阳之神光。

此六句言人.不得受生,沉迷转徒,又无见闻觉知,须经百千劫之多,其形化其心与之,然盖昧者不知也。

  大有通玄户,郁单降神霄。黄云凝灵府,阴阳炁象交。胞元结长命,恶根应化消。

  大有在玉京之北,属土。

北乃水位,则知水土乃生成之本也。

在人言之,为泥九,居上,属阳包,在下,为玄户,乃始生胞肠之通路也。

按《紫文上经》乃玄门也。

此乃诵经一过,包原宣通故也。

郁单之界,本月之上馆。

故《阳精经》云:回阳精於浮黎,探黄炁於郁单。

今郁单之炁降自阴阳,阴阳之炁本乎日月,晨霄即日月之域也。

黄云即黄炁也。

灵府乃胃管。

乾坤交娠於亥,一阳始生於西北。

壬为阳水,合丁之阴火,便见阴阳象之交也。

方其壬之兆怀命门便是,故曰包元结长命也。

既曰长命,自此有生,六渐安得恶根为之累邪。

《大洞经》曰:胞囊玉清,胎结开明,七祖返胎,我命长生是也。

此六句方始得生,必资於炁胞,既结计勾成生之渐矣。

  桃康合精延,二帝秀玉标。灌溉胞命门,精练神不雕。

  桃康乃命门之神,字合精延,守人脐下。

又云为大洞之尊神,回风混合,共成帝一之尊。

或云桃康即太一之神也。

二帝指灵帝、尊帝。

《隐书》云:灵帝无太一则玄虚不回炁,尊帝无太一则三一不居,故太一之神并五神以为用,合於二帝。

秀玉标,言洁白也。

《洞经》云:森琼林之· 柯,於命门意同而学异也。

包根初具,即生命门,故命门又谓之包根。

此一身生生之理,从此发源,十二时中太一之神,运一生炁,灌溉精炼,不令雕枯。

《黄庭》云:溉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宝玉都是也。

  九天命灵章,生神神自超。元君遏死户,司马诵洞谣。一唱万真和,九遍诸天朝。稽首恭劫年,庆此荣旧苗。

  此八句古义,指为飞天神王赞也,但不知果否。

缘经文不载,未可为定,若是飞天神王之赞,即当别作一章,如后载太极真人诵二首是也。

既是飞天神王之赞,则音律不应如出一手,文理贯穿,疑非二章为一章也。

识者当自得之。

自精练不雕之后,即有生生之理,於是九天即下命灵章,将以混合百神,故云九决命灵章,生神神自超。

神既生,即非胞胎所生之神,乃自然之章。

我能修生,则与神冥合,不能修生,彼我各异。

所谓神者,阴阳不测是也。

岂随人之生死耶。

神自超者,则生死不能拘也。

一身之中有三十九处生门,三十九处死户,人既待生,恐死户复开,故命元君遏之,不使死户开,故炁侵也。

《黄庭》曰:须得正真乃顾眄,至忌死炁诸秽贱是也。

司命即长生司马也。

经云:九天诵之以生人。

若人当生,必歌谣此章,使之结炁生形也。

司马唱之,万真和之,盖天道贵生,闻洞谣者,必来和之。

及其九遍,炁足神备,诸天下临,喜庆难言,稽首作礼,寔万载之遇也。

盖其魂爽。

自延康以来,岁月隔绝,不得受生,今既受生,如世间稻谷,本有生意,无缘入土,茎苗茁然,为农者见之,岂不喜耶。

所以稽首恭劫年,庆此荣旧苗也。

故默希子云:学道全真在此生,迷人待死更求生,今生不可无生理,纵得生时何处生。

诵此诗者,可以为生神鼓吹也。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生神章第二

  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户之炁

  无量结紫户,炁尊天中王。开度飞玄爽,凝化轮空洞。故根离昔爱,缘本思旧宗。幽夜沦遐劫,对尽大运通。

  阳清而成,阴浊以结。

无量寿天之炁,虽本於天,而二过响地,本乎阴也,故称结紫户。

凡人两眉间高一寸,却入骨三分,右为紫户。

旧疏云:气尊天中王,以无量寿天帝为天中之王也。

然九天皆帝,於此独称为王,未为确论。

又为炁之尊,两.字殊无义理,盖一月为胞,二月为胎,胎者形兆胚也,犹未感成之器,一身之生理,自本自根,从兹肇焉。

故谓之胎命元,虽九章皆有命字,与此命字不同。

然肾与命门合而为一,肾於五藏,所以犹称为耦者,盖兼阴阳生死门户也。

命门又号气海,言气尊者指此也。

其气升结於紫户而不知其气之来,本於命门。

此气乃一身之王也。

五藏六腑、百关百脉、金津玉液、日月光华,皆本乎肾,故《黄庭》云:主诸六腑九液源是也。

《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

论者多以脚为踵,若息於踵乃可,所谓踵者命门也。

其气息於命门,如子在胎,不饮不食,绵绵长存,所谓胎息也。

气本生於肾,若息於它处,必无是理。

气之在肾,如国之有君,洞冥紫户之熙在九天之中,譬气之在肾,首之如天中王也。

当其在空洞之中,轮转化端,周行不殆,生者自生,化者自化。

如有飞爽,欲求生也,虽是脱去故根,离往日之爱,故根则死炁是也。

人多以爱耽着,生死循环无穷,若不先去爱着,则见境未忘,悮入诸趣苗而为结者多矣。

此诵之二过,胎结解根是也。

既云离昔爱,又云缘本思旧宗,盖人之生死,非止朝夕,今思曩日生死,皆从爱入,故不得其本则道也。

今若从道受生,与本宗并而为一,存形穷生,立德明道,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

人皆尽死而我独存,方为究竟之地。

切缘昔爱,遂沦於幽夜之间,劫期屡易,不得托生,因受苦,一一偿报。

今对辨方尽,适当大运启期之时,元始天尊开大有之民,使有心者得於考算之中,闻於法音,岂不幸欤。

  帝真始明精,号曰自元阳。婴儿史伯华,结胎守黄房。斩根断死户,熙颐养婴童。

  上一赤子,中一元皇,下一元王,此三一神也。

元王,命门神也。

名始明精,字元阳,一名婴儿胎,一名伯史原。

此三句皆神名字也。

按《仙经内注篇》云:即下元官太一神也。

《太素玉录》云:太一者,胞胎之精,变化之主,故能结胎成形於黄庭之中。

黄房即黄庭也。

人之为人,难生而易死,既得受生,其气微弱,阴邪常胜。

《度人经》云:北都泉曲府中,有万鬼群,但欲遏人算,断绝人命门。

盖阴鬼常欲人死,在冥冥中以求祭杞,人才死后,魂游太空之中,求祭祀者,寔尸鬼矣。

其鬼乃肖人之形状,语言,非魂也。

所以鬼道贵终,若非主神,则不能斩其死根门户也。

既能断绝之,必须颐泰成其生育,故云熙颐养婴童。

熙云和也。

婴儿下丹田,神也。

《黄庭》云:逸域熙真养华荣是也。

  禅善导灵炁,玄哺飞天芳。华景秀玉质,精炼自成容。务玄育尚生,罗列备明堂。

  既得其养,无物不长,养之字非以物为养,以气养也。

故上云养婴童,下云禅善导灵气,玄哺飞天芳,此养之物也。

人既成胎,阳能生,阴能养,此第二章上上禅善天帝导以灵气,哺以天芳,乃太和之气也。

故《黄庭》云:渴自有浆饥得饱,即此义也。

华景乃日月之光华也。

故《金明七真经》曰:若能究华景金光,玉秀流晖者,则与太冥同往於太无之中。

详此乃探日月法也。

按《上清金阙灵书》服日华以散解死结,保凝泥丸,则知华景者,不止服之以养胎,又能解死户之结也。

九天至真以为服日月之法也。

行之既久,则体生日泽,面而玉光,故云华景秀玉质,精炼自成容。

务玄欲尚生。

胎中有二神。

一曰白气君,名务玄子,字育尚生,次日玄归子,字盛冒。

此二神共守五藏之上,胎命方具,其神即生。

明堂有二说,二月成胎,体未完备,安得罗列於明堂之间也。

前辈多以九宫为明堂,且九宫处分,胎始结形,分目未具,非分之明堂也。

今之明堂,乃肺之明堂也。

有命门,然后心生,心主血,法丁之生丙。

有心然后生肺,肺主气,法辛之生庚。

故心肾以分阴阳,相克则生肺也。

乃知洞冥紫户之炁,才成胎形,次即生肺,其神乃罗列於肺之明堂。

盖相克者,方见相生之理,苟始生之序,倒行而逆施,则生化之妙或几乎息矣。

  太虚感灵会,命我生神章。一唱动九玄,二诵天地通。混合自相和,九遍成人功。大圣庆元吉,散花礼太空。诸天并欢悦,一切稽首恭。

  太虚者,虚之极也。

虚极则神自生。

灵会者,五灵老君之讳也。

经云:司命定算,五帝监生。

当生之时,五老下临,命以生神之章以降真气,以集万神,故曰太虚感灵会,命我生神章。

一唱动九玄。

则诵之一过,声闻九天也。

二诵天地通。

则诵之二过,天地设恭也。

混合自相和,九过成人功。

盖天地相通,则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

万物生则三才具,而人道立矣。

故云成人功。

九过者,气尚神具,人乃生也。

当生之时,诸天大圣庆其元吉。

元者善之长,吉则无不利。

乃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也。

今既为人,则鬼道不复遏其生门,断其命门,其庆吉之心不足形容,又散花礼拜,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诸天高真普皆欢悦,稽首礼拜重生道也。

  梵监须延天生神章第三

  帝真魂命元长灵明仙之炁

  须延总三灵,玄元始炁分。落落大梵布,华景翠玉尊。

  魂成於天,魂成则一身之根具矣。

天以三景为根,人以三魂为根。

《度人经》云:开明三景是为天根。

五文开廓,普殖神灵。

所谓普殖神灵则万化因兹而生,广大悉备,可知也。

人之魂气既聚,则五物百神莫不咸集,终云三部八景,其理可见。

言天者必以身为本,言人者必以天为全。

《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盖天人未尝相离也。

梵监须延天炁乃天之始炁也。

始炁乃大梵之祖,元纲流演,无所不关,玄元始三炁从此而分,九天因而生焉。

故云须延总三灵,玄元始炁分。

三灵者,《黄庭养神经》云:心中之神,其名有三。

一灵朱君,二灵明君,三灵黄君。

三灵既集,则一身之根具矣。

如大梵之炁弥覆无穷,诸天区别,各生景域,必以玉京山为三天都会之境,以元始为万天之尊。

故云落落大范布,华京翠玉尊。

落落乃广大之貌,华京则玉京也。

玉尊则玉帝为最尊也。

於身论之,不为泥丸中有玉帝之官,寔天宝君也。

  明梵飞玄景,开度长夜魂。游爽赴期归,炁炁返故根。

  谨按上四句,言梵炁生立天地,人若受生,必本於梵炁,中有受生之神,名曰明梵。

《救苦总咒》有六炁咸通,明梵演招,指此。

玄景,即所乘之龙也。

谨按《空常变化经》云:萧萧玄景上微飙翼之太阳。

又按《金明七真经》:修真之士,当存元始於玉皇,空玄与大光,登玄景问九皇。

又按《南极元君存五星诀》云:常存五星,至十五年,五老各以所召之物迎子。

独北极老人玄上仙皇,迎以玄景之龙。

故第八章云:玄景曜云衢,迹超神方外。

又《道宝经》云:玄景绿舆斑之舆,皆天真所乘之物,则知人之初生,明梵之神驾以龙舆於太空之中,开度长夜之魂,使游爽赴於生所。

人之死后,魂爽荡於太空,如人出游,离别乡土,久不过家,仗此生神,一一返本。

一月成胞,二月成胎,三月成魂。

三魂既立,则深根固蒂,炁炁返本,可以成身矣。

  太帝号阳堂,字曰八灵君。九开禄回道,胎炁生上元。.陵梵度命籍,太一辅精延。泥丸敷帝席,三部八景分。魂生摄游炁,九转自成仙。

  自魂具而炁炁返根,可以格身中七神也。

太帝乃精魂也。

名阳堂王,字八灵。

七神则玄父、玄母、帝皇、九帝、太帝、天帝、纪帝,共七神也。

九开乃天帝魂,名录回道,字纪名川。

蜀经本作九关,名录回道。

独《生神经》为回禄道,不知回禄道为是邪,录回道为是邪。

独九开二字,乃以《裴君行事诀》执之,云群真集于太微之观,上开九天之门,注云朝太素,祝云天关九开之门。

若以关为开字,犹且庶几回禄道,不应字倒而录字作禄字也。

更俟识者正之。

况在临安时,有《生神经注》回禄道作火神名,犹更谬甚,则知注经云误不同注本章之误矣。

学者当尽心焉。

胎炁生上元。

谨按《太素玉录》云:魂魄生於胎形,三月为魂,其炁本自胎而生。

又太和皇成老子,主胎元之炁,出於紫微,正在昆仑之中,太一所居之处,昆仑即上元宫也。

言其魂受生自胎炁为始,位在上元之宫。

陵梵乃太一帝君之名,又名神丈人,守人两眉间,此紫户内宫。

故《黄素四十四方经》祝日:陵梵履昌,九灵丈人,太一务犹,五神黄宁是也。

陵字它多作凌字。

司人年命,故《太丹隐书》云: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摄寿夭之简札,故司命之神主典年算长短之期。

辅精延则辅助命门之神精,延乃桃康之字也。

泥九上丹田,天帝所居处,故云泥九敷帝席。

泥丸有九官,皆帝君出入宴息之所,帝席既敷,则三部八景自然分列。

《太丹隐书》云:人受生於天,魂结成於元灵,转轮九炁,挺命太一天皇之功,九变为灵,功成人体,体与神并。

当其炁随魂生,日行子母气随胎化神,与形同则仙道,岂外兹耶。

有为者亦若是九转自成仙,人息不为也。

  琅琅九天音,玉章生万神。三遍列正位,气参八辰门。玄关遏死户,灵镇津液源。应会感灵数,明道潜回轮。庆此婴儿蜕,稽首赞洞文。

  琅琅,取其音之震激而清也。

神能住炁,炁能留神,生神玉章,炁之所结,炁结则成神,万神於是生焉。

位乎上者清炁也,位乎下者浊炁也,位乎两间中和也。

三过神礼,魂门练仙,此三遍列正位也。

气参八辰门。

盖天之八路能致祸福,有知其道者,则鬼神不测,乘龙驾空,神游无极。

《权道图》云:开门通天之绛官,休门通天之明堂,生门通天之玉堂。

此三门出之遇福,在三天之上也。

又有死门与死炁相通,杜门入於死户,伤门、惊门乃二炁交分之路,京门在阳炁终绝绝地。

此八辰之门有吉有凶,凶则死户也。

紫虚道君,《洞房上经》云:上紫门,望八辰,引丹官,具明神。

玄关,下丹田也。

《真诰》云:守闭元关,内存九真,三炁运液,灌溉丹田。

命门,脐下三寸,即生门也。

生门若启,死户即闭,故云玄关遏死户,灵镇津液源。

灵则神也。

神能安镇於下田,津液流通,无复饥渴。

《黄庭》曰: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荡发齿练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是也。

适当此时,神应气备,乃飞天神人开化之际,明道大行,幽魂闻之以开度,不复轮回,则炁结为精,精感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乃下丹田之真一也。

既得婴儿之蜕质,如大洞之法,可以飞行三界也。

故云应会感灵数,明道潜回轮,庆此婴兄蜕,稽首赞洞文也。

  寂然兜术天生神章第四

  帝真魄命元砀尸冥演由之炁

  人生始化曰魄,魂在则魄随之,魂既相离,魄乃无依,故曰尸矣。

魂炁主升,魄体主降。

故冲虚真人云:属重浊而聚。

重浊者乃魄之类也。

聚则如物之固,乃云砀尸也。

人经三月乃生魂也,魂具则魄亦生,无非以炁相生,不约而会,故云冥也。

冥云合也。

炁自何来,即第一章元一黄演之炁,故《庄子》云:通天下一气也。

  寂然无色宗,兜术抗大罗。灵化四景分,万条翠朱霞。

  始炁生郁单天、禅义天、须延天、元炁生兜衍天、不骄乐天、化应声天。

惟寂然兜术天在大罗天之下,无色界四天之上,故云寂然无色宗,兜术抗大罗。

抗字本音航,盖取能载也。

兜术天在大罗之下,所以如舟之载物也。

若称抗字则是与大罗相抗扞,其理不通,又且害义。

其元炁化生兜术天之后,又化生无色界四天,所谓灵化四景分。

《灭魔经》云:太阳协朝晨,灵化四盖庭。

四景,又云车舆也。

昔太上道君乘四景之舆是也。

万条翠朱霞。

言化生无色界,其天各有日月云霞,天中之人常采啜日精月华,兼服朱霞也。

如《赤书玉诀》云服霞祝曰:中有素黄,元始之家,参驾白龙,七炁峨峨,徘徊玉门,散精朱霞。

南岳夫人云:霞者,日之精。

餐霞之法甚秘,致霞之道不见,此谓体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也。

  游魂不顾反,一逝洞群魔。神公摄游炁,飘飘练素华。

  魄成於地乃阴也,喜於死。

大洞之法有制魄之方,不令散乱,人梦中与人争战者,乃尸鬼也。

尸鬼即魄也。

人若死其魄,长往而不返,逐於六洞群魔,所谓喜於得朋也。

然兜术天帝主开度世间生人,既得为人,四月成魄,游魄不返,必仗神公以摄之。

神公乃玉清天上相也。

当时制伏北酆,曾命玉清上相为讨伐之帅,自上相之任以其出帅,故号神公也。

若以身言之,即肺号神功也。

魄以肺为家,而又主炁,其色白,游魄若返则必练其炁,使生华也。

故《黄庭》云:急存白元和六炁,神仙久视无灾害是也。

  荣秀桩劫期,乘运应灵图。空洞生神章,琼音逸九霞。一唱万真会,骞爽合成家。

  天道贵生,生即炁为之本,炁之在一身,身乃长生,故神仙云:神御炁,炁留形,不须杂卫自长生。

身既长生,即同大桩之年,荣秀而不枯,乘此运会,可以名入玄同。

许穆呈云林夫人书云:幸遭玄运,灵启其会。

故云荣秀桩劫期,乘运应灵图。

若非生神之章,其道未易得也。

故云空洞生神章,琼音逸九霞,一唱万真会,骞爽合成家。

琼音,言生神如琼玉之音也。

《三洞真传》云:真人挹五方元晨之晖,食九霞之精。

阳数九,故曰九霞。

如《金真经》曰:升於九霞,翱翔上清,一唱之间,万真俱会,不期然而然也。

骞爽合成家。

爽乃魂也。

魄以返魂为家。

魂魄既合,则无骞违之理。

此乃一合而生成也。

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阴阳之道大矣哉。

  九转景灵备,郁郁曜玉葩。兜术开大有,一庆享祚多。上圣回帝驾,婴兄欻

  以歌。不胜良辰会,一切稽首和。

  《太真经》云:混沌无形,一日九变,至于九变,方有作用。

《生神经》乃炁之祖,若人受生,九炁圆备方可成人。

若一炁不备,又致夭阙。

每章必有九遍成人功,九过诸天朝,九转自成仙。

乃至此章。

又云:九转景灵备。

人既有魄,必侯九月炁满神备,方始生育。

灵乃神也。

《紫书金根经》云:送回风之混合,凝九转於玄精。

既经九转,肺炁乃足。

郁郁,言盛貌也。

曜取其光,玉葩乃肺也。

兜术天帝乃肺魄之主,喜於开度,大有已解於上,人若能生诸天,下临为上圣者,乘驾而集,乃命神婴之童歌无量之章,则生人立得返形三炼之室。

其诸天人闻之,不胜喜悦,幸值良辰,一时稽首。

良辰指言声尚神具九天称庆之时也。

故云兜术开大有,一庆享祚多,上圣回帝驾,婴兄欻以歌,不胜良辰会,一切稽首和。

  波罗尼密不骄乐天生神章第五

  帝真藏腑命元五仙中灵之炁

  翻翻五帝驾,飘飘玄上门。游步黄华野,回灵骄乐端。采集飞空景,旧爽多不存。

  天一在藏,所以成始,天五在腑,所以成终。

金木水火之炁,非土不成,心肝肺肾之元,非脾不养。

九天之炁,初降为胞,名元一黄演之炁,至於五月,五藏乃分,又名中灵之炁,则知成始成终者,其惟土欤。

故云翻翻五帝驾。

五帝已解於上。

经云:五过五帝朝真,藏腑清凉。

翻翻,乃飞扬之貌。

飘飘而来自玄上之门,古疏以宫上之门为玄都之门。

黄野,以身准之,乃脾也。

脾之相生,炁降於心,脾炁若足,乃生於肺,故云游步黄华野,回灵骄乐端。

《黄庭经》曰: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翼室有上下,正指心与脾也。

於是采集飞空之魂,使其成人,岁月寖远,魂爽灰灭。

《品戒经》云:死形成灰尘,飞化而成爽。

故云采集飞空景,旧爽多不存。

噫。

生死悬绝,一至於此。

前辈有云: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世有轻生者,闻此岂不痛哉。

  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旛。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公子辅黄宁,总录具

  形神。 #

  《三元诰篇经》云:太极官中有九名,三日太微。

人受生皆由太微,降神布炁,立体成形,先禀阴阳精炁,次结魂魄,列三部,正三官,神来入体,即便生育。

今人始胎而坠者,乃太微之炁不接也。

形成而落者,三宫之神不居也。

生而自殒者,宿命之神不注也。

《三一经》云:太微中有二十四炁,混黄杂聚,结无变有。

炁中有二十四真人,皆三一帝皇之臣也。

旗旛符檄,乃号令之先也。

人既生身,魂神未具,必以旗旛召之。

太微中有小童,名景精,常在帝前,惟命所命,令执黄旗以集飞爽。

黄者中色,故曰回黄旗。

无英乃魂神也,名元素君,一名神公子,守肝之后户。

魂神整具,必由太微之命,以灵旛召之。

灵者神也,又死精血不滞,故云公子辅黄宁,总录具形神。

公子指无英也。

黄宁乃精血三真,名三生君,字黄宁,守人鼻穴之下。

故《度人经》曰:无英公子,白元尊神。

又云中理五炁,混合百神。

然则总录形神者,孰过於中灵之炁耶。

故《卫灵咒》曰:黄中治炁,总统元真是也。

  玉章洞幽灵,五转天地分。炁炼元藏腑,紫户自生仙。数周众真会,启阳应感繁。玉女灌五香,圣母庆万年。三界并欢乐,稽首礼天尊。

  五五为土,得天地之合数,故生成之理始终咸赖焉。

生神之章,感动幽灵,诵之五过,天地乃分。

未分已前,混而为一,乃象帝之先,易之太极也。

既分之后,阴阳为之合并,气息为之知觉,大洞之法,贵於混合之道,非庸庸者可知,必自贵炁固根,始人能炼炁於元藏之中,则紫户可以成仙。

紫户乃六合之腑也。

此章无九过、九遍之语,乃云数周众真会。

数不至於九,则不能造化。

虽然五藏乃分,六腑未备,其数未全也。

众真普会,必待数以致之。

启阳,乃出胎之时也。

从此应感,不胜其繁,故天神地只,一时齐到,宜乎玉女以五香灌濯,圣母以万年相庆。

五香,青木香、白檀香、茅香、况香、熏陆香。

圣母,乃卫房之圣母也。

至於三界并欢乐,稽首礼天尊。

生成之德,孰敢尸之,必当归之天尊也。

  洞玄化应声天生神章第六

  帝真灵府命元高真冲融之炁

  应声无色界,霄映冠十方。回化轮无影,冥期趣道场。灵驾不待辔,朗然生神章。

  九天在三清之下,三界之上,此云应声无色界,乃指化应声天,乃无色界化主也。

自三清分九天,九天分三十六天,无色界四天,乃二十八天之数也。

若以化应声天为无色界之天,定非也。

此章言词衍与向上言词不同,解之者多略。

葛仙公云:玉京山冠於八方,此云冠十方,乃霄映之光也。

霄映如洞朗之说。

回化轮无影,冥期趣道场,言此天之人,与造化相友,与大道冥合。

灵驾不待辔,此《庄子》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也。

既与道化相合,又何待辔乎。

朗然生神章,则俯仰之间,自然与生神章契合也。

  空洞谅无崖,玄爽亦为强。练胎反本初,长乖飞玄梁。蕲畜丧天真,散思候履常。斩伐胞树滞,心游超上京。

  空洞已见上。

炁自胞胎,魂魄五藏,已经五转,至此魂爽已自强壮,当练其炁,回元返本,如回风混合之道,共成帝一一尊也。

长乖飞玄梁。

古注谓之桥梁。

又谓之玄都山,出於臆度,误学者多矣。

《步虚经》云:纷蔼茂玄梁。

既为桥梁,何故中间箸茂字、飞字,又云长乖字也。

若从旧注,义理不通。

乖字如《金真经》云:上道清和,玄中之玄,子勤寻之,勿乖我功,勿乖我盟之义是也。

返复详味,玄梁二字,乃上天之禽也。

太真丈人退斋,上清三素元君起立,西向诵庆真羽章中间载:翻融振九霄,悲呜唤玄梁。

经中既有飞字,乃知其为禽无疑矣。

今经旨谓练胎炁可以飞腾,恨其不能如玄梁之禽也。

人能勿使畜养丧其天真,思虑营营,杂其正念,但能履其常道,则可以斩伐胞滞之根,终期游於玉京也。

  愿会既玄玄,悟我理兼忘。介福九天端,交礼地辰良。

  愿者乃上文练胎反本初,心游超上京。

若会玄玄之道,方契其愿。

理我兼忘,有我则执,有理则障,无我无理,方合玄玄之道。

《登真隐诀》载恭伯荣诗云:玄玄即排起。

玄玄乃又玄也。

既入玄玄,与道同体,福不约而至而良矣。

  混化归元一,高结元始王。稽首俦灵运,长谢嚣尘张。

  今之受生,本自一炁,分而为三元,三三相因,结成九魂,中有九神主之,曰九明大神。

第一神讳混化,戴通天大冠,青袍朱履,手执挥魔宝剑,常乘青光九炁,主人元阳,人能知此,本同元始之一炁,则自己三清也。

高结者,岂同下格小仙耶。

故《玄镜经》曰:元一者,万道之长,匹灵运而转轮,与天地而为一。

其於云尘,安足累哉。

此庄子所以糠枇尧舜,逍遥於尘垢之外。

故右英夫人云:八涂会元宗,乘运观嚣尘是矣。

  灵化梵辅天生神章第七

  帝真元府命元高仙洞岌之炁

  玄会统无崖,混炁归梵辅。务犹运灵化,潜推无寒暑。乘数构贞条,振袂拂轻羽。

  天以北为玄,人以心为玄,出入无时,莫知其向,可谓统无涯矣。

《太丹隐书》载紫微夫人歌云:玄会自相要,流浪自玄冥。

上清真人云:六觉既玄会,八难於是冥。

词意与此同。

一身之根,心为之主,炁为之用,心之所向,炁即随之。

孟子谓:志者,炁之帅也。

志者,心之所向之地也。

心既抱一,炁即归元,则见闻觉知,香味动触,块然外物矣。

故云:玄会统无崖,混炁归梵辅。

今指心与气两不相交,心自统无崖之境,炁自归梵辅之天,安得成造化之功乎。

盖其中必有至神,为之主宰,下云务犹运灵化。

务犹乃太一之尊神,号务犹收,字归会昌,守人泥丸后户。

生成之本,运用造化,莫非太一之功也。

虽寒暑迭迁而妙用无间,正当七过星宿朗明,孔窍开聪,乘其七数,使人孔窍开聪,见闻觉知从此而具,所谓乘数构贞条尔。

若人者,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如振衣袂,拂其轻羽,翩翩然道於无何有之乡,故《庄子》云:至人不留行焉,信矣。

  琼房有妙韵,泛登高神所。圆输无停映,真仙森列序。上上霄衢邈,洞元深万巨。秀叶翳翠霞,停荫清泠渚。

  琼房在九天之上。

《洞真经》云:是高上玉帝藏金玄羽章万神隐韵之所。

又太虚元君云:上寝琼房,流行玉清。

妙韵乃自然之音。

如黄帝洞庭之乐,不俟人为,自然成韵。

故云妙韵。

太极真人序《步虚经》云:山上七宝华林,灵风震之,自成宫商,叹味至音,不能名矣。

皆此类也。

琼房乃高神游览之所,然登泛之者,如水之泛有不绝之像,中有日月之轮,光彩相映,不曾停住,真仙列序,森然如林,仰望高虚。

清明天居其上,下瞰洞元。

化应声天在其下,中有秀叶翳,空如翠霞之色,荫垂於清泠之渊。

《洞神经》六府,以肝为清泠府。

太上真人《八素阳歌》第六篇,有我超腾羽盖,徘徊清泠渚,正指此也。

已上并记琼房中事迹。

  遨玩怡五神,繁想啸明侣。五难缘理去,冲心自怡处。

  琼房之居,非止为遨玩之所,太上将以怡悦五神。

盖神者好和而恶奸,故《藏》中有颐神论,专以和为养,则知修生者可不怡神乎。

上清《真诰》,谓两手两足合心为五神,心想常青,两手常赤,两足恒白,则去仙近矣。

又以两目、两手、肺部合为五神,左目童子飞灵,右目童子晨婴,左手童子接生,右手童子方盈,肺部童子素明,此五神名也。

既怡五神,可以去繁想矣。

《庄子》云:道不欲杂,杂则挠,又况其繁乎。

繁想若生,以啸而忘之,可以辈明侣矣。

盖啸者,长声也。

古者修养之士以之导炁,故《智惠经》云:灵幡吸风散,繁想应时消。

若繁想既消,则此五难盖可以理去也。

五难,则贫穷施惠难,豪富学道难,令命不死难,得见洞经难,生值后圣难。

五难皆系繁想,苟无繁想,则心自怡矣。

《西升经》云:除垢止念,净心守一。

学道之士,非有别难,治心为难。

故尹真人临别太上,再乞一言,以为修行之要。

太上以除垢止念,净心守一以告之。

则净心者,修行之先务也。

心不先治,以求大道,譬如养鸡而与狸为活也。

此章乃七过之功,孔窍开聪,言及於此,何耶。

盖聪明之根本自於心,若繁想存心,则聪明有时而昧。

所以首言玄会统无涯,后云冲心自怡处,药可见矣。

  爽魂随本根,亹亹空中伫。七诵重关开,豁滞非神武。运通由中发,高唱稽首举。

  人之有神,如屋之有人,屋未备,所以魂亹亹向空中伫。

亹亹者,言其势已迫於屋,而未能入也。

本根者,言无英以肝为根,白元以肺为根是也。

当其七过之时,孔窍具开,滞碍之迹豁然而解,亦犹神武之施,不战而胜也。

生神之道,其为物也不二,则其生物也不测。

神机炁立,有不期然而然者,盖其中有主宰存焉。

中无主而不立,外无主而不行,故曰运通由中发,高唱稽首举。

  高虚清明天生神章第八

  帝真华府命元真灵化凝之炁

  清明重霄上,合期庆云际。玉章散冲心,孤景要灵会。

  天有九霄,自玄洲赤成府日初霄,次日风霄,次凝寒之处号日重霄。

今高虚清明,又在重霄之上。

《玉晨景灵经》云:何由得披重霄之门,观天地之始终乎。

又《空洞灵章经》云:龙变重霄上,梵度行劫轮。

乃知龙变为种民,天地清明,与龙变天相接故也。

《登真隐诀》 辛玄子赠杨君诗云:神随空无有,炁与庆云消。

玉章指生神章也。

可以散适冲心,故云玉章散冲心,孤景要灵会。

又如《凤台曲素上经》云:玉浆散冲心,明姝唱灵歌之意也。

  焕落景霞布,神衿靡不迈。玉条流逸响,从容虚妙话。

  已上并不载事相,皆纪天中景物,游宴之词也。

《杨真人内传》载紫清真妃自云:仰掇日根,入宴七阙,蹑三辰而俱升,散景霞以飞轩。

神衿靡不迈,如大洞歌辞,有玄歌散神襟,玉条流逸响。

如辛玄子云:仰首玩鸣条,林空有逸欢之语也。

  灵音振空洞,九玄离幽裔。感爽无凝滞,去留如解带。明识生神章,高游无终败。

  已上纪生神章,其妙用有不可知者,若见则九玄即得离幽夜,又飞爽感激,去留自在,不复凝滞,如解衣带。

若人有识生神之用者,即遨游三界之上,无复阳九百六之灾,故日无终败也。

  玄景曜云衢,迹超神方外。应感无方圆,聊以运四大。研心稽首诵,众圣共称快。

  此章自高游无终败,方见超出三界之语也。

玄景已见前解。

迹超神方之外,庄子游乎五湖四海之外是也。

不为物先,不为事始,迫而后应,感而后动,如醉者之坠车,乘而不知也,坠而不知也。

故云应感无方圆,聊以运四大,研心稽首诵,众圣共称快。

此四句言生神章也。

礼义之悦我心,如刍豢之悦我口,又况生神章妙用乎,宜乎共称快也。

  无想无结无爱天生神章第九

  帝真岳府命元自然玄照之炁

  无结固无情,玄玄虚中澄。输化无方序,数来亦叵乘。

  物不足则多爱,爱深则结人,至贫则无情,情疏则怨。

惟至人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贱,是无结固无情也。

此天之人,身与道合,已入重玄之境,形充空虚,静而不变,澄之自清,与物化一,不化者也。

如轮之转,周回无端,是为道枢。

至於九遍,根原本始,一时生神,生神则可以超数,至於十遍通炁,制御万灵,则飞行上清,坐观劫数,不可称计,故云叵也。

叵乃不可。

《西升》云:上世始以来,所更如沙尘,动则有劫载,自惟甚苦辛。

惟无方序者,始能免此。

  谁云无色平,峨峨多丘陵。冥心纵一往,高期清神征。良遇非年岁,劫数安

  可称。 #

  得道之人优游无方,或翱翔三景,或出入江海,或飞行五岳,此天之人,称为无想,无结无爱者,言其去住适然也。

天次大罗三天之下,与无色界天殊远。

谁云者,或相传云无色界天,曾往彼间,其中最多丘陵。

峨峨者,丘陵之貌也。

冥心则专,一往可清神。

适真也,此时不往,又恐劫运更改,惜此良遇也。

昔王方平与麻姑相约,麻姑答日:近不奉见,忽以五千余年,尊卑有叙,赡敬无阶,思念欲信,未即便去。

人之良遇,有如此之远,可不信耶。

冥心纵一往,如右英夫人示许长史云:从心空洞津,总辔策朱轩之语也。

  浮爽缘故条,反胎自有恒。灵感动太虚,飞步霄上冰。津趣鼓万流,潜凝真神登。无爱故无忧,高观稽首升。

  经自初章胞元结长命,至于二章斩根断死户,三章魂生摄游炁,四章神公摄游炁,五章炁炼元藏腑,六章斩伐胞树滞,五藏六腑既具,至于七章方无作成之语。

然人之初生,如创业垂统,必有艰难之状。

七章之后,粗尔守成。

故九章止云:浮爽缘故条,反胎自有恒。

然止候其月数之备,至於成人,既获此身,则与九天之炁莫不齐一,其身中之灵神,本太微中三一之神也。

洞合太虚,可以飞步於霄上也。

飞步乃空行也。

灵神云:飞步旋玄都。

霄上者,天中之官阙。

云林夫人云:玄波振沧涛,洪津鼓万流,驾景眄六虚,思与佳人游是也。

若登霄上者,必须潜心凝神,与天地参光,与万物为常,而潜心凝神者,必自无爱无忧焉。

南极夫人云:人从爱生忧,从爱生畏,无爱则无忧,无忧则无畏。

昔有人夜诵经甚悲,有怀归之哀。

太上真人化作凡夫,往谓曰:子常弹琴否。

答曰:然。

真人曰:弦缓如何。

答曰:不鸣而不悲。

又问:弦急如何。

曰:声绝而伤。

又问曰:缓急适中如何。

答曰:众音和矣。

真人曰: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乃知有爱,有忧者,道之大病也。

故云无爱故无忧,高观稽首升。

学者所当尽心焉。

  太极真人颂二首

  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

伫驾空洞中,回眄翳沧流。

净明三界外,萧萧玉京游。

自无玄挺运,谁能悟冥趣。

落落天汉澄,俯仰即虚柔。

七玄散幽夜,反胎顺沉浮。

冥期苟潜凝,阳九无娱忧。

睹此去来会,时复为淹留。

外身而身存,真仙会良俦。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汉波。

代谢若旋环,桩木不改柯。

静心念至真,随运顺离罗。

感应理常通,神适逮自祖。

淡游初无际,繁想洞九遐。

飞根散玄叶,理返非有它。

常能诵玉章,玄音彻霄霞。

甲申洪灾至,控翮王母家。

永享无终纪,岂知年劫多。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卷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