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

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

  经名:黄箓斋十洲三鸟技度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

  举步虚 #

  次举三天尊 #

  启白

  焚香上启,供养三清上圣、十极高真,东极官中慈悲太一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黄箓职司、无边仙圣,十洲三岛、一切威灵。

仗此真香,普同供养。

伏望圣慈,洞回昭鉴。

伏以二气运行,犹分消长;五常禀赋,岂免浮沉。

乃知生灭之因,是特往来之数。

倘欲延年住世,除非脱迹升仙。

所以尘外十洲,尽是长生之境;海中三岛,无非不老之乡。

金醴玉浆,盈壶不竭。

霞裾云袂,逐念而生。

碧藕冰桃,三冬结实;奇花异果,四季敷荣。

风光骀荡以如春,日月周流而不夜。

绛霄霁色,时开长乐之宫;紫雾晨晖,遥敞虚皇之殿。

或驾黄龙之辇,或乘丹凤之舆。

鹤唳一声,度仙山而顷刻;鹏搏九万,绝溟海以须臾。

皆凭虚而御空,能遗世而绝俗。

起居自适,营虑不关。

锦绣谷寒,朝映郁仪之色;丹砂雾争,夜澄结璘之辉。

玉女传言,金童捧诏。

时赴瑶池之宴,同趋金阙之班。

乐奏钧天,声撼广寒之丹桂;杯凝甘露,香和王母之蟠桃。

皆由身弃荣华,志甘澹泊。

怡神养性,得吸新吐故之方;炼质修真,悟入圣超凡之理。

与尘寰而绝迹,故仙籍以着名。

游憩三山,徘徊十极。

餐霞服炁,保仙寿以无期;炼药烧丹,度世人之有道。

傥有归依之志,为蒙拯拔之恩。

以今奉为亡过某,茂阐冲科,大持仙范。

演十洲之胜境,唱三岛之玄风。

凭仗殊因,荐兹冥福。

伏愿群仙降鉴,列圣垂光。

接引神仪,超登乐境。

法众虔诚,称扬功德。

  举大圣飞升太空天尊

  十洲佳景是仙乡,三岛琼楼住渺茫。

  西望龟台通玉国,东连鲸海映扶桑。

  壶天飞远人难到,尘世虽悲道易忘。

  愿度神仪超此境,参陪王母礼虚皇。

  第一瀛洲之境,高居溟海,遥对会稽。

琼室真宫,乃二仙之窟宅;神之灵草,为万物之嘉祥。

炼昆吾之铁,则切玉如飞;饮玉醴之浆,则长生不老。

青丘隐边,翠水藏仙。

奉荐灵仪,飞升此境。

伏愿高登云路,达自性之逍遥;回谢尘寰,了浮生之幻梦。

法众皈依,赞扬功德。

  瀛洲宫阙接诸天,象外春光不记年。

  五色碧鸡啼晓日,千金丹凤吸朱烟。

  青丘翠水山川异,玉醴昆吾铁石坚。

  愿度亡灵超彼处,亲闻经法悟真诠。

  第二玄洲之境,居巽宫之地,处北海之中。

遥对天门,是为地户。

风山蔚秀,根万籁以雷呜;芝草芬芳,散琼葩而路重。

为泰玄之都府,乃仙伯之真司。

地产黄金,石包白玉,寿龄无限,衣食自然。

奉荐神仪,超登此境。

伏愿飞仙接引,瞬息而福地洞天;神观清明,换易而仙风道骨。

法众皈依,赞扬妙范。

  玄都雄镇宅仙都,荣馆华房列圣居。

  玉女奏章乘鹤驾,金童传敕跨鲸鱼。

  琼田产玉珍无价,灵枣敷荣锦不如。

  愿荐灵仪超此境,好辞尘世学清虚。

  第三长洲之境,中藏洞府,下压南溟。

甘液流泉,是谓长生之药;青丘异号,真为极乐之乡。

五千里之风景非凡,三万岁之寿龄最久。

紫琼楼阁,悉女真学道之乡;黄素符书,皆高圣炼形之诀。

上有真都之岭,旁临广利之宫。

奉荐灵仪,超升此境。

伏愿丹霞洞裹,常披宝藏之经;赤水山头,遥礼玉清之驾。

法众皈依,赞扬妙范。

  长洲风景四时春,凤驾龙楼锁翠云。

  两岸桃花人不到,一田芝草鹤成群。

  琼楼人散天风冷,玉局潮归海日曛。

  愿度灵仪超此境,紫虚宫阙礼元君。

  第四流洲之境,三千里界,九十万程。

西海澄清,不见沧波之险;东风披拂,时闻紫木之香。

仙仗往来,何须舟筏。

灵箫断续,自有宫商。

明月阶前,尽看青鸾之舞;飞霞山上,时乘白鹤而来。

奉荐灵仪,超升此境。

伏愿一丸灵药,从勾漏以携来;两腋清风,随玉川而归去。

法众皈依,赞扬妙范。

  流洲山上号飞霞,仙客骚人百万家。

  瑞草灵芝千岁药,碧莲仙柰四时花。

  云烟帐裹空留舄,牛斗河边不用槎。

  愿荐神仪超彼处,种桃归去饭胡麻。

  第五元洲之境,沧溟以北,仙圃居中。

有玉馆之崇高,为紫虚之宴处。

玄涧之甘泉如蜜,饮之者住世长年;灵峰之异草无名,佩之者脱胎换骨。

洞门不锁,仙客多闲。

读罢黄庭,但见云生柱础;惊回青梦,不知海变桑田。

天阙之钟鼓相闻,人世之舟车不到。

光阴难老,寿算无穷,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百骸蝉蜕,怅尘世之空花;三洞龙章,达真仙之秘范。

法众皈依,赞扬妙范。

  元洲福境宅仙真,绛彩彤辉彻杳冥。

  玄涧醴泉流碧砌,紫虚玉馆锁苍扃。

  十年瑞鹤归华表,五色玄龙吸火铃。

  愿度灵魂超此境,羽衣亲惹御炉馨。

  第六生洲之境,地浮东海,山接蓬莱。

仙家参错於翠微,胜境回环於碧障。

鸾飞凤翕,往来天上之真仙;虎啸龙吟,呵护山中之灵迹。

花敷太妙,木并骞林。

洞户长扃,时听琼钟之韵;天台高峙,每闻玉铎之声。

清风发而籁振云璈,皓月升而海涵半璧。

四时殊胜,千岁优游。

奉荐亡灵,超升此境。

伏愿朝步虚皇之阁,焚众妙香;暮登法乐之堂,礼三宝相。

法众皈依,赞扬功德。

  生洲主者太清翁,掌握玄机斡化工。

  啄饮尽从天上降,荣华不与世间同。

  三花自得朝元趣,百药何劳愈病功。

  愿度神仪超此境,旋纲蹑纪步虚空。

  第七祖洲之境,地方万里,云锁千家。

芝号养神,毓琼田之瑞气;药名不死,活尘世之枯骸。

无病不痊,有缘斯遇。

试之神草,果符鬼谷之年;求以灵童,莫迓君房之驾。

灵苗数尺,彷佛仙瓜。

神水一霐,涵濡异种。

名品冠十山之最,英华擅四海之奇。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蹁跹羽服,一息飞过仙山;宛转洞章,万遍克成仙道。

法众皈依,赞扬功德。

  祖洲风景异人间,绿水青山匝四环。

  拔宅飞来沧海阔,采芝归去白云闲。

  饥食黄碧调金鼎,渴饮琼根彻玉关。

  愿度灵仪超彼处,五云楼阁任跻攀。

  第八炎洲之境,气分南极,地镇离宫。

真火炎炎,亘天万丈。

洪涛汹汹,腾势千寻。

炼阴魄以飞升,乘阳光而得度。

布名火浣,涤尘埃於烈焰之中;兽号风生,复毛羽於积薪之下。

大丹流火,官阙森严。

上圣高真,威光烜赫。

皆神仙之所住,与中国以相通。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玉眸炼质,受度命之真符;金液还丹,得返魂之仙术。

法众皈依,赞扬功德。

 

  炎洲独与世间通,千里航深入汉宫。

  蒸焰亘天飞鸟畏,洪波匝岸巨鳖雄。

  南昌上境通流火,东井华池接太空。

  愿度神仪超此处,枯骸重得返婴童。

  第九凤麟洲之境,中有丹林之府,上接青华之宫。

下隔溟波,遥通天界。

麒麟所产,鸾凤交飞。

出返魂涤秽之香,炼金泥续弦之宝。

仙人守鼎,药味成丹。

弱水环洲,禽毛不载。

到此者,神仙上圣;治之者,天府高真。

奉荐神仪,超登此境。

伏愿朝拜郁仪之景,体洞金光;高奔结璘之宫,面瞻玉相。

法众皈依,赞扬妙范。

  仙山高峙凤麟洲,水弱轻毛不可浮。

  香度返魂千百里,胶煎麟角几千秋。

  云开慈阁丹如染,日上骞林翠欲流。

  愿度神仪超此境,方壶圆峤恣遨游。

  第十聚窟洲之境,山为仙窟,宫号洞玄。

灵根留却死之苗,玉釜炼金精之液。

闻之者,枯骸立起;饮之者,凡骨升仙。

俗尚真淳,民风朴素。

壶中日月,境无春夏秋冬;洞裹乾坤,自有君臣父子。

不贪不欲,无去无来。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弹指而仙山万里,不假长芦;举头而天阙九重,何妨飞舄。

法众皈依,称扬功德。

  洲登聚窟蹑云梯,幢节森森引步跻。

  湖口金沙林屋洞,桃花流水武陵溪。

  仙翁礼斗留丹篆,玉女朝天锁翠微。

  愿度神仪超此处,十洲佳景好留题。

  第一昆仑之岛,四围弱水,一号昆陵。

遥望东南,接石圃仙游之地;远瞻西北,为洞天北户之乡。

井通大活之泉,路入城南之谷。

真仙所聚,列圣来游。

积石山连,即西母龟台之所;偃盆势险,启穆王仙路之疑。

花尊玄圃之名,巅有阆风之号。

天墉城峻,积万镒之黄金;梵炁楼高,映九高之碧玉。

十二流晶之阙,昼夜常关;八千长寿之桃,春秋不谢。

上接璇玑之府,下临戍亥之区。

流布五行,均调六炁。

可谓福堂之境,真为长乐之乡。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琳琅风静,身如一叶之轻;锦诱烟开,足蹑五云之瑞。

法众皈依,称扬功德。

  昆仑积石接东南,玄圃天墉耸翠岚。

  地隔咸阳人不到,宫连王母水相涵。

  北临大活通丹井,西望金城阚碧潭。

  愿度神仪超此境,阆风台上听玄谈。

  第二方丈之岛,峰如积翠,上彻层霄。

花似流丹,旁连迭嶂。

聚金玉瑠璃之殿,光夺星辰;为蛟鲸龙蜃之宫,穴深沧海。

乃三天司命之所治,为九源丈人之真居。

主领天下水族之神,校勘人间学仙之籍。

金浆玉髓,饮之则万劫忘饥;瑞草灵芝,佩之则一尘不染。

石泉流润,千载不枯。

桑椹敷荣,万年长秀,当仙子升天之际,诣高真传箓之坛。

符授玄元,名通太上。

班资荣峻,地位清高。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众仙保举,登金门而上玉堂;一念遥通,挟泰山而超北海。

法众皈依,称扬功德。

  海中方丈会神仙,地势巍峨别是天。

  金凤自多巢蕊阙,玉膏谁引灌芝田。

  楼台光莹三清路,花木香浮五色烟。

  愿度神仪超此处,不须回首慕尘缘。

  第三蓬丘之岛,周回五千余里,上通三十二天。

北距锺山,中连巨海。

北阿门外,为九天帝君之宫;溟渤波中,耸三岛云莱之地。

飞仙来往,瑞霭迷漫。

环佩珊珊,整朝天之班列;笙箫隐隐,奏钓乐之歌音。

散花来八海之童,持盖肃五云之御。

穹鳖赑屃,负石为山;仙凤徘徊,衔花作供。

步虚声彻,彩云四敛於瑶峰;梵磬音低,绛节齐归於紫府。

山中一岁,人世百年。

茹朮餐菁,不假休粮之术;栖神断欲,何须执手之交。

无寒暑之煎熬,辞利名之萦系。

逍遥自在,快乐无穷。

奉荐神仪,超升此境。

伏愿觉花开处,十洲之风景长春;昨梦醒来,三岛之烟霞未散。

法众虔诚,称扬功德。

  蓬莱分命镇洪涛,大帝仙卿列圣曹。

  五色雪霜浮玉籁,九清星月射金鳌。

  瑶台影蘸天心冷,玉阙光浮海面高。

  愿度神仪超此处,亲陪王母赏蟠桃。

  伏以福地洞天,不离尘寰之内;神仙达圣,亦居凡俗之中。

修之者感应自然,昧之者情缘相系。

惟高真之悯恻,示仙界之清虚。

使人返背劳生,归依大道。

幸逢胜会,披度灵仪。

便当瞻礼至真,更不执迷尘世。

今则仰凭善力,接引真斿。

永脱凡笼,遥超仙界。

法众归依,称扬功德。

  堪嗟人世隙中驹,利锁名缰祇自拘。

  不悟因缘皆寄遇,每将劳苦作欢娱。

  荣华富贵今何用,恩爱亲姻了似无。

  从此便登仙路去,十洲三岛是真都。

  黄箓斋十洲三岛拔度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