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 #

  经名:金箓斋启坛仪。一卷。唐末五代杜光庭集。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金箓斋启坛仪 #

  广成先生杜光庭集

  序事

  太上有三元简文,普弘慈救,幽明蒙泽,生死荷恩。

上元金箓,为国主帝王,镇安社稷,保佑生灵,上消天灾,下禳地祸,制御劫运,宁肃山川,摧伏妖魔,荡除凶秽。

或五星失度,四气变常,二象不宁,两曜孛蚀,天倾地震,川竭山崩,水旱为灾,螟蝗害稼,疫毒流布,兵革四兴,猛鸷侵凌,水火漂灼,冬雷夏雪,彗孛呈妖,皆当於名山洞府,古迹神乡,精备信仪,按遵科典,修金录宝斋。

拜天谢过,责躬引咎,思道祈灵,可以禳却氛邪,解销灾变。

唯在精苦殚罄,竭节输诚,可致通感尔。

经云,灵宝大乘,普度天人,福逮一切,存殁获恩。

皇文大字,通神降灵。

三洞宝经,自然天文,并是度身升玄之法。

修之者,驰骋龙驾,白日登晨;奉之者,身脱八难,免诸苦厄,七祖生天;见之者,精心信向,世生善缘。

若修斋行道,明依具格,立感上玄科禁。

  法式列之如左 #

  金箓坛 #

  外坛广四丈五尺,高二尺。中坛广三丈三尺,高二尺。内坛广二丈四尺,高二尺。方坛共高六尺,法坤之数也。

  都坛开十门用长纂十二枚,短纂八枚。

中坛长纂十八枚,短纂八枚。

八卦纂八枚别於坛外,四角,四正位安之。

合用长纂三十八枚,各长一丈,出土九尺。

短纂三十枚,各长七尺,出土六尺。

三坛用纂六十八枚纂各围八寸,长者染漆黑白各五处,短者黑白各三处。

作纂法用墨二挺,先墨后漆,用漆十斤,用芒一百五十把。

打为缚纂。

令细粗纸百幅缠竹下,墨及漆竹用为纂。

无竹之乡可用木作之,大七寸。

围长者,朱漆五处,墨漆五处。

短者,朱漆三处,墨漆三处。

纂头刻为莲花狮子龙鹤神兽之形,五色装饰也。

缚纂用绛绳七十五丈四尺七寸七分於坛上,两重竹纂,勿阑门。

用榜二十二枚各广三寸二分,长七寸四分。

用二寸钉一百四十二枚钉榜铜铁竹钉,随时所作。

用三寸钉二十二枚钉榜着门檐及封纂。

  亥为天门墨书青榜。巳为地户赤书黄榜。寅为日门青书朱榜。申为月门白书黑榜。

  右四门,施於外坛。

  东方青华元阳门朱书青榜。

南方洞阳太光门黄书赤榜。

西方通阴金阙门墨书白榜。

北方阴生广灵门青书黑榜。

东北通灵禁上门白书黄榜。

东南始阳生元门白书黄榜。

西南元黄高晨门白书黄榜。

西北九仙梵行门白书黄榜。

上方大罗飞梵门青书黑榜,亥地。

下方九灵皇真门黄书赤榜,巳地。

  右十门,施於内坛。

  震官洞青之炁青书黄榜,卯地。

离宫洞阳之炁朱书白榜,午地。

兑官少阴之炁白书青榜,酉地。

坎宫洞阴之炁黑书赤榜,子地。

巽宫梵行之炁黄书黑榜,东南角。

坤宫梵阳之炁黄书黑榜,西南角。

乾宫梵通之炁黄书黑榜,西北角。

艮宫梵元之炁黄书黑榜,东北角。

  右八卦榜,施於都坛之分,合二十二榜。

  又用朱二两,赤土三升染芒。

绿青一两半,胡粉十两,黄丹一两,墨三丸,漆五合,笔五管,外坛四尺荐席十六具。

净褥毡自制。

中坛五尺荐席十二具。

净毡褥自制,又须长筵狭席,绕都坛外一周。

又於坛内中央,安一高座,请经。

又用一案,次高座,南请香火。

又用案五枚,着四面四门及中央。

又经堂内,须三案,香火三具。

又用青纸五幅,朱书五方真文,置五方案上。

真文本出玉诀上卷。

又用金龙五枚,镇五方真文上。

又用香五炉,并五奁,置案头。

又坛上合用案七张,炉奁七具。

又用漆合五枚,盛五方纹缯,着五方香案下。

又用一案,置斋主本命纹缯,在三宝座前左边。

  然灯法 #

  春则然九灯,亦可九十灯,亦可九百灯。

夏则然三灯,亦可三十灯,亦可三百灯。

秋则然七灯,亦可七十灯,亦可七百灯。

冬则然五灯,亦可五十灯,亦可五百灯。

曰平之月,则然十二灯,亦可百二十灯,亦可千二百灯。

  右件,灯一依经法,但先师相承,指方别九灯,四九三十六灯,在坛外罗列。今宜依经,贵贱时节量之也。

  又须安一长灯,长一丈九尺,出土。上然九灯,安内坛裹。近三宝座西北,上以照九幽长夜之府。

  又於中庭安一百五十六灯,又须蜡烛,夜别七条。

  凡禳灾度厄,用五色纹缯。

天子疋数,诸王公丈数,庶人缦缯尺数。

东方青纹九,南方绛纹三,西方白纹七,北方皂纹五,中央黄纹十二。

公侯本命一年加一丈,随命色。

又须本命之日天子紫纹之缯,年别一疋。

诸侯亦紫纹之缯,年别一丈。

庶人缦缯,年别一尺。

钱二万四千亦一万二千,亦二千四百。

米一十二斛亦二石四斗。

油一百二十斤亦一十二斤。

又须金龙五枚枚重一两,天子用上金,诸王公用次金,庶人用下金。

事讫,投於山水。

  夫行道人,若依太真仪天子须二十八人,诸王公十六人,庶人十四人。

所以然者,为道心者稀,难堪福田若有精进之士至多,亦宜贵贱量之。

假令十四人,三日行道,用和香四升,香炭丸三百枚,生彩五色花三升用合子盛之,诵咏讫,分散之。

手巾四枚悬斋堂前。

又须香汤,人别一斛,浴巾二枚悬室前。

厕令净密,不得敞露。

斋竟,须黄素五尺书表。

  夫行道日数,经云,春九日,秋七日,夏三日,冬五日。

四季之日,十二日。

又云,多少目适人所为,至於三日三夜,苦请丹心,亦感於诸夫,深自可量,节而行事。

斋竟,投龙及施散法物,依经文。

  右件,法用所须。若有所阙,考属诸经,有明科不可轻阙。

  斋日限满,依别法言。页竟,烧真文。三日外,拜表谢恩竟,方落榜毁坛纂,都毕。

  宿启仪 #

  安施即讫,尊卑相次。

预皆沐浴熏香,新洁法服,简履坛座。

一一如法。

列玄师之前,条疏职品,各司所任。

都讲鸣磬告众,中外肃然。

斋主投词,或大臣为国,或帝王降命,皆有代拜。

臣寮埲函投词,师受词关告,一如常仪。

  次三皈依颂 #

  次华夏赞 #

  次请三师赞 #

  次旋行至地户禁坛

  次入户咒 #

  次升中坛天门 #

  次上五方香昼东,夜北

  次上御案香 #

  次上香密咒 #

  次上本位香 #

  次各礼师存念如法存思如灵宝仪

  次呜法鼓二十四通

  次发炉 #

  各称法位 #

  具法位,奉行金箓大斋法事。

臣,某等今故烧香,奉为社稷,尊灵宗祧,先圣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公主,中外臣寮,天下人民,蝖飞蠢动,归身归神归命,大道十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

普愿天清地静,日月贞明,万国咸和,群生昭泰,九幽宁息,长夜开光,身得道真,超凌三界,逍遥无上金阙七宝紫微官,永与道合。

所启玄感,上御至真,无极道前。

  次礼十方从北为始

  次长跪忏悔 #

  臣众等至心归身,归神归命十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

以今启斋礼忏,忏悔宗庙尊灵。

今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公主,文武职寮,自从旷劫以来,至于今日,身心口业,无量无边。

因今初夜升坛,告斋朝忏,罪无巨细,咸乞荡除。

上愿宗庙安宁,帝图遐远。

圣躬万寿,四海和平。

率土普天,俱登寿域。

幽明受福,蠢动沾荣。

三业清夷,六情恬晏。

同升福岸,俱契道真。

至心稽首,正真三宝。

  次三启颂 #

  次三礼 #

  次旋行读五方真文从东方始,讫於中方,还本位。

上香,重称法位,号其真文。

如降诞节,即用第一节。

如为星宿灾变,用第二节。

如为鬼神疾疫,用第三节。

如为水灾淫雨,用第四节。

一如玉诀中告斋之时止,读真文,未用都咒。

都咒散坛用尔,众官随声咒。

  东方真文 #

  东方九炁,始皇青天。碧霞郁垒,中有老人。总校图录,摄气举仙。

  南方真文 #

  南方丹天,赤帝玉堂。中有大神,号曰赤皇。上炎流烟,三炁勃光。神仙受命,应运太阳。

  西方真文 #

  西方素天,白帝七门。金灵皓映,太华流氛。白石峨峨,七炁氤氲。上有始生,皇老大神。总领肺气,主校九天。检定图录,制召上仙。

  北方真文 #

  北方玄天,五炁徘徊。中有黑帝,双皇太微。总领符命,仙炼八威。青裙羽,龙文凤衣。上帝所举,制到玉阶。

  中央真文 #

  中央总灵,皇上天元。始生五老,中黄高尊。摄炁监真,总领群生。典录玄图,宿简玉文。催运辅气,普告万神。

  重称法位 #

  高功具法位,奉行金箓大斋法事。

某岳先生某帝真人臣,某等谨重上启,太上无极大道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无上玄老十方灵宝天尊,已得道大圣众、至真诸君丈人,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天师君,上相上宰、四司五帝、三界官属,一切真灵。

臣等伏闻,大道开光,三乘御运,上圣垂化。

三箓悬科,佐世安人,济时行教。

保宁邦国,匡佑帝王。

凡有辞诚,理宜关奏。

瓦奉词旨,敢不上闻。

  次读词 #

  皇帝宿荷神休,诞膺景运,继天立极,纂圣御时,期畅玄风,以康黎献。

尚虑生灵未泰,德教未孚。

或赏罚乖宜,刑法失度。

或阴阳舛缪,气序愆调。

唯罄丹诚,上祈玄感。

窃惟乾坤主宰造化,职司三界真灵。

诸天曹属,举善彻恶,定罪纪功,幽显无遗,洪纤攸击,列言奏简,上御玄都。

天尊垂鉴佑之慈,众圣降昭彰之泽。

影随响答,有感必通。

是用虔设坛场,精修斋直,凝神涤虑,改操革情。

依上元金箓简文明真科品,於某处某宫观,奉为皇帝,依威仪旧典,置立皇坛,四界八极,法天象地。

披九光宝蕴,敷显真文,招真降灵,以祈所愿。

谨赍金龙玉璧,纹彩命缯,油烛香花,事事如法。

烧香行道,披心露形,然灯续明,照烛幽夜。

臣等谨依斋法,宿以启闻。

恩惟太上三尊,十方众圣,无上经宝,玄中大法师,灵宝至真,三界官属,垂神鉴映,省览所陈。

乞敕勒监察曹属、侍经威神、土地真官,一合同心,并力营卫,扫荡内外,清净坛场,降伏妖魔,馘灭精祟。

使臣等心安神定,思念立感,启奏上达,斋功成就,无有窒碍。

臣等虽佩至真,参修大法,处身五浊,染迹六尘,三关未调,六情放荡。

仰赖禁戒,以检身心,辄依斋科,说戒威仪。

使同斋之人,咸遵法训。

须明旦晨晓,依法行道,续更启闻,谨启。

  次智慧颂三首旋行至东方,各一拜。

  次唱人各首体投地,心礼十方方各一拜,从北为始。

  次云礼足,众官平跪,说戒威仪

  次说戒 #

  次十二愿 #

  次复炉 #

  金箓斋启坛仪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