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经名: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明宋宗真等编。一卷。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 洞玄部威仪类。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御制玄教斋醮仪文序

  朕观释道之教,各有二徒。

僧有禅,有教。

道有正一,有全真。

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

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

虽孔子之教明国家之法,严旌有德而责不善,则尚有不听者。

纵有听者,行不合理又多少。

其释道两家,绝无绳愆紏缪之为,世人从而不异者甚广。

官民之家,若有丧事,非僧非道,难以殡送。

若不用此二家殡送,则父母为子孙者是为不慈,子为父母是为不孝,耻见邻里。

此所以孔子云:西方有大圣人,不教而治,即此是也。

  今之教僧教道,非理妄为,广设科仪,於理且不通,人情不近。

其愚民无知者,妄从科仪,是有三、五、七日夜讽诵经文。

经乃释道化人为善、戒人为恶之言,犹国家之有律令。

若诵经而使鬼魂听之,以发挥其善念则可。

若诵经而欲为死者免罪,如犯刑宪而读律令,欲兔其罪,是为不可。

盖糜费家资,僧道蠢蠢之徒,将以为仪范之美,致使精神疲倦。

观其仪范之设,於中文讹字否,达者遂讥毁之。

所以讥毁者,佛未请,三清未至,辄便望壁启闻斋主之事。

僧甚至日三遍对佛宣扬,道乃日三朝而敷奏,以此观之,释迦与老子非重听而瞽目,故烦之於再三。

若不如此,果何理耶?勑礼部会僧道,定拟释道科仪格式,遍行诸处,使释道遵守。

庶不糜费贫民,亦全僧道之精灵,岂不美哉。

  洪武七年十一月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序略

  神龟龙马,图书出应於明时;九凤八鸾,呜唱密谐於妙范。

方宝珠之辉耀,至玉局之高呈。

三十六部,蕴奥之文,极披详而莫既;五千余言,道德之旨,与治化以同符。

自经义隐而失真,致科范传而寝广。

百家异户,历代滥觞。

唱赞繁,则质实之弗专;昼夜多,则精诚之必懈。

考之於礼乐制度,既或僭差;质之於天地神祇,宁无冒渎。

喜有圣人之在上,庶几仙道之重新。

钦遇皇帝陛下,洁静精微,高明博厚,绥万邦,见梯航。

入贡总三教,如江汉朝宗。

昭事上帝之诚,郊焉而享;怀柔百神之礼,感而遂通。

用敛福於庶民,复留神於两教。

洪武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臣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钦奉圣旨,编定道门科仪,去繁就简,立成定规进奏。

臣宗真等性质凡昧,学识浅陋,不揆率易,谨编定仪式,录稿进呈。

倘经天监,出自圣裁,行之於幽显之问;有所益利,实道门万世之幸。

谨列品序,仪文于后。

  大明立成玄教斋醮仪

  建度亡醮三日节次目录

  第一日 #

  发直符 #

  洒净,法事,召将,

  三献酒,读关文,遣将,

  化财回向。 #

  扬旛

  法事,白文,吟偈,

  讽经回向。 #

  安监坛、监斋 #

  法事,白文,讽经回向。

  敷座演经 #

  请经法事如式,讽灵宝经,

  生神章,救苦经,生天经。

  灵前召请 #

  咒食,讽经,回向。

  立寒林所 #

  法事,吟偈,召孤施食,

  讽经,化财。 #

  第二日 #

  洒净,法事,讽经。

  礼忏

  或朝天忏,或九幽忏,或三官谶,

  灵前咒食,至晚接待孤魂施食

  第三日 #

  法事,净坛,请师,

  降神通意,安镇五方符,

  告符简,关灯,召亡,

  沐浴更衣,参礼咒食。

  济孤

  施斛炼度传戒 #

  设醮

  法事,献供,祭酒,

  读疏,送神,化财满散。

  建醮一昼夜节次目录

  发直符,扬旛,安监坛,

  敷座演经,净坛请师,

  降神通意,告符简,

  关灯,召亡沐浴,

  参礼咒食,设斛济孤传戒,

  送亡,化财,设醮,

  献供,祭酒,读疏,

  送神,化财圆满。

  建醮一日节次目录

  发直符,安监坛,诵经,

  请师,降神通意,关灯,

  召亡沐浴,参礼咒食,设食祭,孤传戒,

  设醮,献供,祭酒,

  读疏,送神,化财满散。

  大明立成玄教斋醮仪

  建度亡醮三日节次

  第一日 #

  发直符 #

  咒水 洒净 #

  洞中玄虚,晃朗太无。

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灵宝符命,普告九天。

乾罗答那,洞罡太玄。

斩妖缚邪,杀鬼万千。

中山神咒,元始玉文。

吾诵一遍,却鬼延年。

按行五岳,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侍卫我轩。

凶秽消散,道炁常存。

  召将 焚符 #

  三献文 #

  伏以范围天地之道,具载斋科;昭回云汉之文,合先疏牍。

将感通於一瞬,庶克享於多仪。

酌仙酝以浮香,初筵既秩;望玄都而驾景,六合非遥。

酒在清樽,谨陈初献。

  伏以形而上者谓道,妙莫能名,圣不可知。

为神,礼存敬享。

既领行持之职,将誊启告之诚。

望真阃之开张,仙凡有间;乘飙车而陟降,上下无方。

谨运一枕,用陈二献。

  伏以官天地,府万物,道所以尊;润风雨,鼓雷霆,神无不在。

赫若仙科之着,大哉神化之灵。

我有椷封,神将省览,有烦传达,庶副恳祈。

庸罄一忱,用终三献。

  读关 遣将 化财回向

  扬旛

  法事 白文 #

  伏以太乙慈尊,广布汪洋之泽;大千世界,咸依救度之仁。

洒甘露以沾濡,敷庆云而覆焘。

今者仰遵玄号,昭揭华旛。

赤字垂芒,普照昏衢之朗日;洪庥释罪,广施法海之慈航。

稽首皈依,称扬赞咏。

  咒旛

  东华妙严,慈相亿千。身居长乐,安坐金莲慧光无碍,照烛幽泉。枯骸朽骨,咸得光鲜。甘露流润,遍洒空玄。拔度沉溺,不滞寒渊。

  吟偈

  祥云结就此灵旛,影落浮空散世问。缥缈灵风才一举,含灵俱得脱幽关。

  讽经 回向 #

  安监坛 #

  伏以三界之中,位各分於真宰;一方之内,功必赖於神明。

况此修斋当严,翊卫恭惟,监坛效职,一切威灵,俨然威像,卓尔神灵。

秉总明正直之心,司祸福吉凶之柄。

百神所范,庶类咸皈。

凡有投诚,必蒙感应。

伏望云旗耀日,驭风马以来临;仙仗腾空,屏妖氛而肃静。

证明斋事,弹压灵场,法众皈依,志心奉请。

  请神 法事 讽经 #

  安监斋 #

  伏以道以斋为先,当备洁涓之供;诚以礼为重,尤严烹饪之功。

欲令庖馔以肃清,必仗神威而监董。

伏冀灵游来格,潜施弹压之威;法味精修,蔑有纷葩之气。

斋功克就,祀事圆

  成,法众皈依,志心奉请。

  请神 法事 讽经 #

  敷座演经 #

  盖闻:元始一炁,化生诸天。

开明三景,是为天根。

上无复祖,惟道为身。

是知道者,不可思议。

非有为有,非无为无,应现十方,发育万类。

如月涵众水,了然之影相俱圆;犹云敛长天,廓尔之虚空无碍。

真常湛寂,恍惚杳冥,济世无方,度人无量。

以今孝士,上念亡灵,幻形有尽,真性常存。

虽平等本来,不越一真之体;然染缘累劫,宁无三毒之尘。

自非观听於法音,曷可超凌於上界。

是用演洞玄之妙典,于以廓灵宝之慧光。

珠黍现时,再引仙真之勃勃;璇玑停处,了观大量之玄玄。

法众虔恭,请经如法。

  请经 法事 讽经 #

  灵宝度人经 生神章经

  救苦经 生天经 #

  灵前咒食 #

  自然生神章,灵书开大有。普为诸众生,称扬秘密咒。奉请亡过灵,澄心恭稽首。以今施法食,惟愿来歆受。

  奉为灵仪,上资云路,往生仙界。念灵宝慈慧礼请,颂曰:

  稽首明慧虚无尊,稽首皈依重玄主,栽成天地无得称,悉为众生作恃估。

  慈悲五道转轮回,哀救三涂地狱苦,皈依东极青玄尊,皈依六道慈悲父。

  皈依三清无上尊,永离生死长绵绵,出有入虚无所待,能令枯朽便成仙。

  千劫万劫难一遇,为众广说业因绿,回骸起死永长存,使其形神无变迁。

  散消长夜苦,释恼三涂中。华池流真香,功德不思议。一洒甘露浆,如热得清凉。神魂生大罗,润及於一切。

  奉为灵仪,上资云路,往生仙界,念净酆都、破地狱、离寒庭、升仙咒:

  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

灵宝无量光,洞照炎池烦。

七祖诸幽魂,身随香云旛。

定慧青莲花,上生神永安。

功德金色光,微微开幽关。

华池流真香,莲盖随云浮。

仙灵诵玄华,常居十二楼。

急持灵宝咒,自在天堂游。

寒庭多悲苦,回首礼玄微。

女青灵宝符,中山神谛书。

一念升太清,默诵观太无。

功归九幽下,渐渐生紫虚。

  生魂育魄咒 #

  灵芝无根,众妙之源。

中凝七魄,内结三魂。

二十四真,出入无门。

杳冥之内,恍惚原精。

随劫存亡,逐炁而生。

外凝混朴,内养七真。

五神植华,三台敷荣。

紫阁素童,度魂归婴。

腾云而升,逐雾浮空。

中有玉真,号日神翁。

左挟无英,右卫白元。

玄兽遏后,丹禽拥前。

上浮翠盖,下拥金莲。

香云凝空,甘露无穷。

用之无尽,寻源弗终。

  三光法炁开重楼咒

  浩精生法炁,氤氲凝天中。

两曜共澄彻,五纬交相通。

三光焕已明,宝气凝三宫。

仙乡会九老,咽服百骸丰。

金华照光景,身与造化同。

念道合自然,万劫寿无穷。

  加持法食咒 #

  回首仰玄罗,合景挹灵芒。

拘魂制七魄,思审定中央。

行住礼虚无,寝息宴玄房。

饥餐黄碧花,渴饮琼林浆。

神精升大罗,合体炼真光。

复照观太无,常在空中游。

玄通泯波际,真化靡中期。

眇眇无终始,行者当自知。

寂寥忘理教,应运阐玄微。

降道不自招,要当先所施。

会归无二趣,随心自合离。

  普献法食咒 #

  香烟散十方,花开莲子房。骞林珍果柰,仙真甘露浆。自然香厨食,琼液妙难量。吾今普供养,逍遥上福堂。

  勤修大道法,精心感太冥。黄华降真炁,五脏结胎婴。七祖生天堂,兆魂飞上清。福利无不遍,此食施众生。

  讽经 化财 回向 #

  立寒林所 #

  吟偈

  符命通溟漠,灵旛扬晓风。迁神超北府,飞舄上南宫。

  志心遍召:三涂九夜,六道四生,有灵无祀,男女幽魂。惟愿乘三宝力、三宝慈悲,此日今时,来临法会。

  施食接待 讽经 #

  第二日 #

  洒净 法事 讽前诸经

  礼忏

  举起敬赞 按人各恭敬

  三皈依 #

  志心皈依,十方三宝,当愿亡灵,起心回向,一切信礼。

  敷坐赞 #

  道场众等,执简当心,礼忏如法。念忏,或朝天忏,或九幽忏,或三官忏。

  灵前咒食如前 至晚接孤施食。

  吟偈 焚符 #

  大有通玄户,郁单降神霄。黄云凝灵府,阴阳气象交。

  志心遍召:三涂九夜,六道四生,士农工商,文武医卜,千行万类,百家九流,有灵无祀,男女幽魂。惟愿乘三宝力,三宝慈悲,此夜今时,来临法会。

  咒斛 讽经 #

  第三日 #

  法事 咒水净坛 #

  请师 降神通意 #

  安镇五方真符 告符简

  关灯 召亡 沐浴更衣

  参礼 咒食回向 #

  济孤施斛 #

  灵宝设斛科 #

  称扬太一救苦慈尊

  焚符 洒净 #

  清净道德之香,无远弗届;太虚寥廓之际,有感必通。

以今建斋某开建法筵,普资幽爽,恭望慈光,下垂开度。

九幽滞爽,咸蒙解脱之功;六道灵魂,悉遂逍遥之果。

法众皈依,称扬功德。

  称太一救苦慈尊

  伏闻:一炁盈虚,万形出没,死复生而生复死,人为鬼而鬼为人,轮转无穷,报偿不息。

悲莫悲於六道,苦犹苦於四生。

盖乏善者难陟善阶,积恶者斯归恶道。

赖我玄祖,拯汝沉沦,广敷济拔之科,大启超升之会。

当阴惨阳舒之际,乃神交鬼聚之时。

魂气动而悲风生,灵响发而阴雾霭。

洪音一举,黑壤遥闻。

仰惟紫极玄尊,青华教父,指明星为慧炬,广运照临;凝梵炁作法桥,大垂拯济。

追魂使者,告召十方,所属地祇,招延催促。

当愿天仙道、神祇道、人伦道、地狱道、饿鬼道、旁生道,孳生物命,鱼鳖昆虫,不瞬息间,遍高深而普告;由斯须顷,周遐迩以咸知。

自然意感,诚孚翕尔,影随响答。

呼群率众,声相应气相求;出死入生,眇能视跛能履。

无遮无碍,源源而来;或后或先,徐徐而至。

使者运招徕之力,魂兮承摄召之功。

所有开业道灵音,谨当吟咏。

  诵酆都咒焚召魂符

  称太一救苦慈尊

  召孤 吟偈 #

  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旛。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

  志心遍召:九州分野,十类河沙,雷馘天诛,虎狼伤啖,刀兵屠戮,产死阵亡,有灵无祀,男女幽魂。惟愿乘三宝力、三宝慈悲,此夜今时,来临法会。

  志心遍召:投河落井,洪水漂流,劫火焚烧,饥荒流荡,瘟灾时疫,自缢刎亡,有灵无杞,男女幽魂。惟愿乘三宝力、三宝慈悲,此夜今时,来临法会。

  志心遍召:尽十方空界,遍郊野中,客死之魂,横亡之鬼,枯骸朽骨,男女幽魂。惟愿承三宝力、三宝慈悲,此夜今时,来临法会。

  沐浴念咒 焚冥衣

  焚解冤释结符 加持斛食

  五厨经 #

  一炁和泰和,得一道皆泰。和乃无一和,玄理同玄际。

  不以意思意,亦不求无思。意而不复思,是法如是持。

  莫将心缘心,还莫住绝缘。心在莫存心,真则守真渊。

  修离志离志,积修不符离。志而不修志,已业无已知。

  诸食气结气,非诸久定结。气归诸本气,随取当随泄。

  散施斛食 #

  念太一救苦慈尊於此行炼度符法

  传戒

  道言,戒者,止也。

所以止人非心,归於正定,故戒生定。

儒者,亦谓知止,而后有定。

但三洞众经、四辅秘典、演说戒法,种种不同。

惟无上洞玄灵宝九真妙戒者,诸戒之首。

天人共仰,幽显咸遵,无上之上,洞玄中玄,万神之灵,一气之宝,妙贯三才,戒制六情。

数定於阳,故分为九。

修而不伪,故名二为真。

仙凡仰之,以为城郭;幽显资之,以为梯航;灵魂受之,以为法药。

然受戒之法,静默为先;持戒之法,勤拳为上。

法众皈依,同诚赞咏。

  按人各恭敬 #

  夫三皈依者,即是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也。是故众魂,皆当信礼。

  三皈依 #

  皈依既毕,戒法将传。幽壤豁若春回,冤对涣然冰释。罪花凋落,功果圆成,法众皈依,当传九戒:

  第一戒者克勤,忠於君主;

  第二戒者敬让,孝养父母;

  第三戒者不杀,慈救众生;

  第四戒者不淫,正身处物;

  第五戒者不盗,推义损己;

  第六戒者不嗔,凶怒凌人;

  第七戒者不诈,谄贼害善;

  第八戒者不骄,傲忽至具;

  第九戒者不二,奉戒专一。

  妙戒灵文,黄箓白简,既备敷於妙典,当敬受於灵文。

夫心焉难制,制以九戒,则可归心於太虚。

形也未超,超以二符,自可炼形於上境。

亡灵直须生,生勿忘於戒。

言劫,劫常持於符券。

澄神物外,尘缘永断於多生;受质阳间,善果自臻於有冰。

流芳见在,庆及无穷,稽首慈尊,辞筵好去。

  读符牒疏 送亡 #

  化财 回向 #

  资度设醮三献科

  讽咒

  称职位 #

  具法位某与临坛法众等,谨同诚上启:虚无自然无极大道太上老君、青玄救苦慈尊、三十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祖师正一静应真君祖玄真师、经籍度师、列位真人,玄坛应感,一切威灵。

伏闻:云宫法界,上瞻东极之光;风泽洞虚,下接北阴之境。

考对莫逃於宪网,摄提特启於玄科。

凭丹简以出幽,迁神破妄;资玉眸而炼质,混景成真。

慈尊之愿力宏深,仙圣之仁心显着。

属建修之,应感随生,化以逍遥。

紫府清都,方罄仰瞻之志;潢污行潦,俯殚报效之诚。

仰冀飙羽清尘,云车泛景,应物随机而显现;月印千江,排空驭气以飞翔。

烟飘八极,旁流慈贶,鉴享恭虔,谨运丹衷。

用陈初献。

  初献法事 #

  伏闻:无极无穷,莫测虚玄之妙;方生方死,亦犹夜旦之常。

特迷悟之有殊,致升沉之各异。

念黑郁铜关之苦趣,或堕拘留;瞻青玄莲座之慈光,所祈济度。

爰遵依於仙范,沐濯炼於形魂。

超凌生化之无违,报效献陈之敢后。

蜡台灯蕊,祥开九色之辉,醮席松花,诚感众真之会。

跄跄济济,肃肃雍雍,再运丹衷,谨陈亚献。

  亚献法事 #

  伏闻:冥慧洞清,经教之流传不息;逍遥快乐,神魂之超化有归。

拯幽显以昭苏,秉精诚而激切。

恩波穆穆,感沾被以深隆;明水拳拳,愧献陈之菲薄。

当愿所荐亡魂,顿除业报,永断执缘。

水月光中,自悟本来之性;人天界上,托生福慧之身。

今孝士某悃忱感格,行愿满圆。

三灾八难以潜消,常居吉庆;百顺千祥之并集,动履光华。

爰罄一忱,酒陈终献。

  三献法事 #

  读疏 送神 #

  伏以道无弃物,沐济拔以不违;礼有节文,幸醮陈之克满。

湛湛杯香之已注,沉沉漏箭以频催。

埃尘特愧於凡蒙,飚羽岂能於款驻。

云霄景象,实不尽於攀瞻;宇宙玄恩,尚永依於覆护。

某等无任攀恋之至,谨再拜奉送。

  化财 满散 #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