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法议玄篇

雷法议玄篇 #

  元卢真人万宗师撰

  经名:雷法议玄篇。宋万宗师等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正一部。

  余昔遇度师於龙山之上,秀水之滨。

得闻混元太一之道,五雷御邪之文。

总局二十四部,分上中下三卷。

其间符图印诀,密咒符式,约二百余篇。

飞呈蹑斗,结印掐文,奚可具其品目。

三复之竟,遂告师曰:此所谓法海渊源也。

伏闻至道不繁,至法最简。

今此灵文,虽秃干毫未能尽录耳。

师曰:子可盟天立誓,方授子捷妙之法。

弟子告曰:倘蒙师慈,授我以元玄之奥微妙之机,即割肉为香,剪发为誓,何可惮欤?果真师於囊隐之中,出视一小册,对天盟授。

其问符印咒诀,不出三十余章,法式罡诀皆可心记。

师曰:至玄至简,妙在斯文。

且夫天上三十六者,子得闻乎?以至道言之。

乾元真一之数,乾者阳也,是丹灵真一之炁。

元始布化之初,弥罗凝结,渺漠难穷。

或为轩为盖,为阙为宫,以三十六炁而为天。

天为万物之祖,故天与之形,道与之貌。

况修真之士,欲求长生不死,与天齐年,非得三十六炁之妙,岂可与道合真而驱龙掣电者哉。

予闻此言,方明道之造化,法之斡旋,其理归一揆耳。

至於二十八宿,列於四维,真皇大帝罗布。

黄庭内座帝宫,合六六之数,故中斗大魁总监众灵是也。

辅佐天皇至化,掌持劫运,总览要权。

其中灵官将吏,列职分司,禀听真皇号令而行。

且如箕星主风,璧星主雨,昴星主晴,虚星危星主雪,斡宿主雷,其风晴雨雪,雹电霹雳,各有所主。

威星大耀,猛将毒雷,皆居三十六梵炁之中,悉在一七九星之下,此星乃众星总领。

大梵之要权,威烈当先,何神不伏?雷神虽猛,咸听令行,与夫诸星大曜、捷将猛神,随炁斡旋,昼夜不息。

盖行之有度,止之有有方,不知方度,何为克应?自非洞达幽冥之士、识该天机至奥之人,岂能知威星大曜行止者乎?且甲乙日午时祈雨,其璧星居止何方,纵知方位分明,不知以何勑驱役邪。

故兵家《遁甲论》曰:先明太一真数,以观星曜吉凶之象。

临阵之间,必以开休生门以要道。

如丙丁日未时行军,其开休生在於何方?悟之者决胜千里,迷之者寸步难移。

如阴阳风水之士,选年月修造。

高人知吉凶则无灾无咎,察善曜则有禧有祥。

此者密识星机,通神妙用如斯。

知奥总归一掌之中,岂在虚侈繁文矣。

故我师王公侍宸之掌中风雨,曾动明君。

此非掌中之妙,何言此也?盖屡取效欤。

大抵行持之士,须明阴阳星杀、合炁冲击,当先究闻上帝亲机、元皇玉札,方能效应。

  是以雷机至化,冠于古今。

历代谪仙,但口口相传,亦不能记文字而已。

所以太上秘诀云:披发步罡寻煞炁,剑尖燃火热真文。

此谓真文也。

乃真王上帝於溟滓未分之前,在飞玄真境之上,布梵炁於碧霄紫汉之间,结成龙章凤篆,光映+.方,震动六合。

即命天皇真人,依规按笔,乃书成章。

元始上帝於龙阳明宫,授付真王,其余结赐龙宫海藏,永镇寰宇。

所谓法旨不知几阶,惟雷居其捷焉。

但后学之士,心高炁锐,行短言轻,虽遇真师,孰能究其玄妙。

故掌中机要不曾闻,剑上真文未尝见。

盖功微效寡,触事不灵,中道而废,怨道咎师者多矣。

乃是错授斯法,悮我后学。

殊不思,参究法源未彻,不过真师付度。

  具世传钦火真形、雷公真相,乖讹万状,繁乱元真。

不惟无效於目前,抑且贻笑於人神。

与夫木郎大咒,法家得其全备者亦妙尔。

纵得其备,将此法篆,如何造化符中秘要?又未明机首一句:乾天曜辉玉池东。

此一句书在雷公顶踵之间,下笔如何安篆?至於雷公圣像,欻火真形,跨龙坐下,执槌手中,句句造化,字字分明,生成有格。

其余符篆,大槩如斯。

且立坛祈雨,如龙潭相去法坛百里之远,必用倒海符,亲诣投之。

纵有灵验,已落第二机矣。

如我真师则不然,先於玄坛之上,以一符召功曹,功曹至,捧一符召某处雷公,雷公至,持一符召某处龙神,龙神至,则风生云合、电掣雷轰,依法使之,立喝雨至。

此法皆曰至妙,我师犹谓此为繁文,未为目前应验。

吾遇祈雨之际,止书一符于铁简之上,击投於毕宿之方,论诀飞呈,一喝雨至,可谓至玄至妙。

  自下令击伐邪庙之法,应在须臾。

我师条曰:凡遇祟累害生命,罪当诛伐。

先於掌中寻金虎大煞,流火凶星在二十四位之中,今月今日今时落在何处。

指方既定,以雷火符激之。

彼星属金,此符属火,金火相克,应时辟伐继,即邪庙破矣。

呜呼,天宝玄诰,琳琅秘文。

苟非异士亲传真师口诀,将见皓首穷,终无所得。

  且如寻常起雷之士,必须先奏上帝,次取报应,然后方行。大抵驱邪治

  病,域毒除妖,正谓如救头燃。

若待上帝勑下,何如和声求援,缓步救焚,岂可立待已。

故真王垂教云:雷霆玉府,乃五雷部辖也。

奉上帝命,赏善罚恶,便宜行事。

故我师王君太素,得真王便宜行事之要,非其灵骨之人,岂能遇也。

又非猛烈忠孝之者,孰能持也。

且持法之一端,实修真之捷径。

非神全者,岂能驱策鬼神以救沉痾。

是故祖师以元一之真炁,化无量大将军,灭六天魔鬼,积功累行,上朝金阙。

故行持之士,不造妙旨形还坏灭,不积阴功难达玄境,不炼精华神不清悦,不济疾苦道果难成。

凡欲求仙学道之者,不出乎为国救民,兴利除害,正直聪明,精勤香火,禳九玄七祖之罪,释千劫百世之愆。

夙绿有幸,得遇师友,毋背盟言,飞升可待。

辄犯玄律,苦海沉沦。

精心行之,其应如响。

后学之士,毋耳忽诸。

  雷法渊海正演数

  夫古者行持之士,以心感物,以正御邪,心正则百神效灵,身正则万邪遁迹。

去古逾远,降本流末,遂立教法以御鬼,用符术以感神。

为雷之为物,乃上天之号令,合二炁之阴阳,复则静,豫则奋,生於轸宿,起於巽户,非时不发,有神攸司。

而道家者流,有以法行雷者,有以法借雷者,殆不几为惊世骇俗之论乎。

今夫正演之说果何自而立邪吁我知之矣。

正心诚意,与天为徒,渊深莫测,忽兮若海,恢弘正道,流演无穷。

然此未造玄元之妙达微妙之机,未足以语此也。

今有人焉,久参上法,普济下民,遇度师传至当之理,代上天行真教之风,得古人正心神会之旨趣,加以飞罡蹑斗,结印掐文。

心香一焚,心符一热,号令之呜,万神听命,会捷雷宿之方,穷弄雨师之柄,一檄雷轰,一喝雨至,此喝彼随其应响。

回视行雷泛泛之士,不究斡旋之妙,不知感召之由,每穷古人之糠枇,妄谈吾道之渊微。

言与行违,心与物汩,瞠眉竖目,虚喝张惶,欲望报应,寂然无闻者,相去盖千万里也。

若乃火师汪若谷,得真王便宜行事,叱叱雷霆,号令风雨,处统真机,内全太素,以斋戒事上帝,以至诚感鬼神,号令精明,赏罚必信,动容周旋,默与道会,佐天行化,辅国救民,子谓无愧矣,今欲发挥正演之化,必先传授正演之文,非徒目前之美观,将为后学之矜式,仆不敢自秘,用工锓梓,以广其传,愿我同志,毋耳忽诸。

时宋淳佑八年二月真元节,谷隐作以法行雷,举世皆是,然得传识其奥者,或寡矣。

且夫正演之作,岂浅浅者所能哉。

然匪徒其能言之,又且能用之,此予不缄也。

敬述以赞,补於将来,非小补哉。

  大朴未散,阴阳以萌。

两仪既奠,八卦乃成。

维震维巽,主风主霆。

繇水而化,触火而明。

自复而壮,俾枯者荣。

上驱天号,下付物形。

孰司此柄,以时而呜。

出乎地户,达于帝庭。

枢台主辖,梵炁结成。

一九而三,数肇玉清。

皆隶神霄,具载禹经。

以法而运,其无匪轻。

粤然古者,相承迨今。

惟词至玄,可复幽冥。

世降俗薄,伪私始生。

自称宗坛,妄摄仙卿。

问其行事,亡实其名。

以讹受讹,召将役兵。

所谓微妙,如聋听声。

间有知者,他心营营。

天恐斯道,湮没欲倾。

俾续其传,纯白田君。

深悟其诠,嘿修黄庭。

先觉之徒,后进之英。

紫皇秘诀,得以直行。

洞究原本,弗徇利名。

济俗为念,持习研精。

俯按五方,仰参列星。

宏纲要括,斡旋不停。

祈晴响应,考治患宁。

不肯独善,诱掖同盟。

着作正演,可想达灵。

运雷之法,豁开愚盲。

当与王薛,班列瑶京。

能求旨趣,虚者必盈。

余观其文,三叹甚惊。

叔其办洽,誉岂至情。

补於将来,百世芳馨。

与法偕流,如丹如青。

言不尽意,赞而勒铭。

  玉霄吟赠识庵先生.

  玉霄一派何人晓,元机隐奥难寻讨。

  妙法心传存几阶,八乘学士知音少。

  赤天都雷隶真王,欻火大将居舍房。

  丑未二宫些儿妙,未牛二将侍师傍。

  此法流传世罕知,天恐斯道将倾摧。

  玉府谪仙邝真士,亲付何君造化机。

  何君既明阐大法,不离周天一十八。

  祈晴祷雨应声生,收拾归来饭明月。

  坐令满室光辉生,元珠直透公昆仑。

  中有婴儿握神化,驾个火龙谒帝君。

  欻火真形详论 #

  宗师玄虚万君《议玄篇》曰:世传钦火真形,雷公丹篆,实为乖讹万状,繁乱无规。

不惟无效於目前,深有取笑於神鬼。

如木郎大咒,法家得其全备亦妙矣。

纵得其备,将此咒以何为造化,首句曰:乾晶流辉玉池东。

此一句於雷公顶踵之间,下笔生成。

何为雷公圣相,欻火真形,以致跨龙座下,执锤手中。

句句造化分明,字字生成有格,其他真篆大槩如斯云云。

余从冠年,因观《议玄篇》之奥论,遂孜孜参访,苦志寻求,虽累蒙师友指教,终未合先贤之宗旨。

余於癸丑寓金陵,忽有异遇,乃元丰年间宗师曾君之秘典也。

其家藏三世,不敢妄动,或误拂其尘则灾绊随至,盖有所待而然也。

余受之,焚香开卷,首言欻火真形雷公圣相生成变化之道,平生所疑,顿然冰释,行之果有奇验。

后授一二嗣法,皆未得人。

余今将老矣,不传恐秘天道,传之则难於择人。

详论之书既成,并露真机一二,以示将来,庶可寻流知源,免烟沉於秘典也。

凡行持,先服先天祖炁,点化一身凡胎之炁。

盖此先天祖炁,乃鸿蒙大道之根,当於混沌未分已前求之,万法千门皆始於此也。

即非父母媾精已后秽浊之炁,前篇详论之矣。

既得祖炁入身点化凡浊,然后可以行持。

凡书符先推生旺,次入靖室勑召雷霆,万神屯驻,充塞宇宙,自然天昏地炁。

二炁升降,方乃藏形变体。

五炁相生,一生一而圣胎结就,行十转回灵之上道,合九天生神之玄机,次布祖炁於三景太空之中,生玄牝於先天真土之位,运命元玄一黄演之炁九重,缠其胞命,解结回根。

次运命元洞冥紫户之炁九重,缠其胎命。

次运命元长灵明仙之炁九重,缠其魂命。

次运命元旸尸冥演由之炁九重,缠其魄命。

次运命元五仙中灵之炁九重,缠其脏腑。

次运命元高真冲融之黑九重,缠其灵府。

次运命元高仙洞笈之炁九重,缠其元府。

次运命元真灵化凝之炁九重,缠其华府。

次运命元自然玄照之炁九重,缠其岳府。

以成九九八十一数,生成五脏六腑、三关九宫,百神内备。

运乾晶於两目下,笔曰:乾晶流辉玉池东。

鼻为山岳,故曰:木郎太一三山雄。

手执斧曰:金锤玉斧烁天宫。

一手执雷钻,故曰:霹雳破石泉源通。

书两足,欲其广运神力,撼山卷海,升降阴阳,故曰:关伯撼动昆仑峰,幽灵翻海玄冥同。

书其爪欲锐,故曰:黄利持剑斩螭(虫十庸)。

然后召起天雷、神雷、龙雷、水雷、社令雷,鼓动奋发而为两翅,故曰:双搏飞行游太空。

书圆光欲先锋照耀,则曰:太一捷疾先御凶。

圆光烜吓,洞烛圣容,故曰:朱发巨翅双目彤。

圆光之上书三昧火光,则曰:雷光迸空烈火红。

与夫座下飞龙,窍妙亦然,自头至尾,句句深有造化。

且如四足,则召起五岳及四令蛮雷、先天五将等,分布真威,以佐先锋,岂可以小小符箓浅浅造化,同日而语哉。

书符既成,即运真水真火,脱胎化生,分形变化,摄入符中。

即见火神奋翅,神龙哮吼,飞腾宇宙,翻动海岳,一切雷神悉皆随从便宜治事。

余当卓剑坛前,斡运造化,催督号令,须臾则风生云合,电掣雷轰,甘雨降随。

若行祈晴祷雪,诚祟降魔,种种行持,皆不可缺此圣相真符,乃先天大法中之玄机骨也。

木郎大咒共有九十七句造化,句句分明。

若得其妙,则诸家雷法皆可役用,何所往而不可也。

学者深研之。

  太极雷坛祭四维神法

  五月五日,用黄罗一尺二寸,如法写下赤鸡紫鹅符,焚香诵木郎咒百遍,将符沉东北水中。

次归浄室,设四位血食,供养酌酒,召玉雷皓师等四神,献酒即见鸡鹅之形。

次又见神形,任意所祷,化纸旱涸之年,有祷即应。

《五雷经》云:此四神,乃太初混芒之时水精也。

禹王治水,令镇四维。

亦云八卦之精,主云雨,年年祀之,可立致云雨。

  念木郎咒书 #

  赤鸡紫鹅符  #

  玉雷皓师君乃东南之神人首龟身 春

  洞阳幽灵君乃东北之神人首蛇身 夏

  虚皇太华君乃西北之神人首鱼身 冬  

  火光流精君乃西南之神人首龙身 秋

  东海神阿明。南海神祝融。西海神巨乘。北海神愚强。

  雷法议玄篇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