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心传

道法心传 #

  经名:道法心传。元王惟一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

  道法心传述#1

  余自幼酷好行道法,不惜劳苦,拜师传授,不知其几人矣。

世问玄关一窍,玄牝之要。

但即两肾中间,脐下一寸三分,以为玄关,明堂六合,丹田口鼻,以为玄牝。

世问五行生克,水火激剥之妙。

乃日:书金木土水火,交错於井字之中,以为生克;缎砖符投於水中,作评驭之声,以为激剥。

余思此说,恐未造玄。

是以用心三十余年,观风云聚散,气候之变通,默会其心,喜不自知。

宿生多幸,又遇至人,一言之下,即证无疑。

盖天地之动静,日月之运行,四时之成序,万物之发生,皆出乎太极流行之妙。

圣人莫能形容,强名曰神。

其神非青非白,非红非黑,非火非水,非方非圆,亘古亘今,在乎人心,清静则存,秽浊则亡。

故精住则气住,气住则神住。

三者既住,则道法备。

散而为风云,聚而有雷霆,出则为将吏,纳则为金丹。

惜乎后之学者,滥游於邪径,昏迷於欲海,断丧本真,却认纸上之文,以为秘宝。

可谓舍真求妄,骑牛而寻牛。

所以萨真人曰:一点灵光便是符,时人错认墨和朱。

精神不散元阳定,万怪千妖一扫除。

虚靖天师曰: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何况人人有分,皆可为也。

岂可自弃,甘心赴为九泉之下,探可叹哉。

余故作心传,以明后学。

如先达之士试览之,心点头也。

至元甲午上元日,松江后学雷霆散吏景阳王惟一述。

  #1『述』字原缺,据文义补。

  道法心传 #

  先天祖炁 #

  耳目口鼻身,精神魂魄意。

  钻簇在中宫,化作先天炁。

  自己元神 #

  空劫之前自我身,无形无象亦无名。

  贯金透石俱无碍,一点灵光到处明。

  神通

  一人各有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

  统御万灵三界伏,不知徒尔弄精魂。

  妙用

  升天入地即须臾,火不能烧水不濡。

  弥满太虚包万象,视之不见听而无。

  玄牝

  一窍虚无天地根,绵绵密密不通风。

  恍惚杳冥包有象,真人出现宝珠中。

  真土

  离合作黄婆,天地无奈何。

  终朝常厮守,不识被他磨。

  真种子 #

  先天一物号真铅,坤位生时种在乾。

  温养三年成熟后,浪游蓬岛作神仙。

  真炉鼎 #

  炼丹自有真炉鼎,何必区区向外求。

  心若静时身自定,身心静定见丹头。

  真药物 #

  上药三品非凡物,产在乾坤未判中。

  火候足时丹始熟,蛇吞一粒化为龙。

  龙虎假名 #

  心念不专难制伏,犹如龙虎势难当。

  若知无念无心处,常守元神在洞房。

  铅汞何物 #

  精神二物有铅汞,用之不见见无用。

  移将坎实点离虚,神运其中不见缝。

  一阳下手 #

  下手工夫在一阳,一阳初动合玄黄。

  先天一炁从中得,炼就金丹是药王。

  大道不远 #

  道应不远在人心,不必千山万水寻。

  道欲正心方始得,纯阳不染一些阴。

  后天成形 #

  阴阳交妮始成胎,十月玄黄闭不开。

  好笑愚人忘却本,不思昔日个中来。

  两个一般 #

  先天生我后天存,六贼交攻晓夜昏。

  认得一般无二样,养来跨鹤上天门。

  身无价宝 #

  身中无价宝,精炁与元神。

  保养长醒觉,无漏作真人。

  长生秘诀 #

  性来归命可成仙,神去身亡实可怜。

  要得此身长不死,安心混沌未分前。

  性命本一 #

  命即性兮性即命,性命须臾不可离。

  喜怒哀乐未发前,行到中和天地位。

  心死神活 #

  一念未起是真心,思虑才兴即妄心。

  心死方知神始活,逍遥物外鬼神钦。

  物空在我 #

  万物皆空性不空,念头隐在太虚中。

  不来不去无拘束,一任乌飞兔出东。

  亥木为核 #

  巽木秋来种亥宫,这些生意化无穷。

  要知剥复皈根处,却在乾坤未判中。

  子亥成孩 #

  离坎相交结圣胎,子来会亥始成孩。

  孩儿分付黄婆养,成就神全上九垓。

  人错用心 #

  腐草为萤鱼化龙,呜蝉螬变饮清风。

  神通广大惟人聚,可惜迷徒错用工。

  忘本逐末 #

  父母精血合成人,本来面目不曾亲。

  贪名逐利消磨尽,死后甘心受苦辛。

  爱欲牵缠 #

  人人有不做神仙,爱欲牵缠不向前。

  大限到来君自去,总成一梦入黄泉。

  恩爱相连 #

  恩中生害害生恩,恩害相连生死门。

  事到极时方始悔,不如复命去归根。

  烦恼妄想 #

  烦恼妄想为贪痴,念起由渠怕觉迟。

  顺化逆来心自浄,邪么永不敢相随。

  系缚身心 #

  担柴运水岁月周,击缚身心不自由。

  惟有达人知此理,簪花酌酒自风流。

  色即是空 #

  色即是空人不识,百般装点粉骷髅。

  常开道眼如无物,莫把明珠去暗投。

  烦恼损神 #

  劝君欢喜休烦恼,烦恼须知损了神。

  混俗和光随分过,满怀常是四时春。

  事总虚华 #

  世事纷纷乱似麻,算来到底尽虚华。

  不如及早抽身去,认取蓬莱是我家。

   自得自乐 #

  常将无孔笛来吹,引得青鸾白鹤嬉。

  畅饮数杯留令酒,辞归洞府访希夷。

  输回生死 #

  爱河水阔无边际,欲海波深无尽头。

  多少世人沉在内,输回生死几时休。

  觉悟早修 #

  拽(禾十巴)牵犁好个牛,驱驰鞭叱不知羞。

  忽然一日归屠宰,悔不当初及早修。

  身为大患 #

  我来生死一物真,柢因妄动有其身。

  若诸大患生诸苦,返本还元出世尘。

  六贼恼害 #

  六贼居身恼煞人,不趁平善恶相亲。

  日消月化俱无迹,满色金光是本真。

  思做人难 #

  静思在世做人难,历尽人间事万般。

  行到水穷山尽处,此时方始得身安。

  矿尽见金 #

  人心常要合天心,铁杵成针功要深。

  直待火姻烧灭后,那时矿尽是真金。

  念差便行 #

  心猿意马两交驰,十二时中莫妄为。

  一念才差随后打,纵令些子便昏迷。

  凡事去疑 #

  张狐见豕负涂泥,载鬼盈车展乱离。

  天下本来无一事,何须特地自生疑。

  身非长久 #

  假合四大非我有,暂寄尘寰非长久。

  或欢或喜或悲愁,莫待临时弄场丑。

  会安身法 #

  会翻筋斗上高竿,掘地寻天天一般。

  万汇寂然真境别,人间问生死不相干。

  泥神擒龙 #

  泥神入水收光明,擒捉狞龙上玉京。

  不打一拳为粉碎,海中月上正潮平。

  铁牛种莲 #

  铁牛耕地种金莲,不用工夫不费钱。

  自有天河水浇溉,花开香喷地连天。

  弄线傀儡 #

  人生如线牵傀儡,揽攘向前不敢避。

  忽然线断起不来,满眼儿孙济何事。

  人为财使 #

  人生碌碌为财使,失时烦恼得时喜。

  鬼面人头弄几般,仔细看来都是你。

  学无先后 #

  晦迹难明不可欺,学无先后有高低。

  未曾探赜钩深远,便向人前恣品题。

  人别贤愚 #

  吾侬为学作心传,不顾天机太直言。

  仁者见之方默会,以心相印别愚贤。

  无处参求 #

  师拜百来个,来个会夸大。

  问东却道西,琴瑟不相和。

  自下苦志 #

  酷好行雷法,江湖无处求。

  用工三十载,心下始无忧。

  行持甚么 #

  先行戒行为根本,次守天条莫妄为。

  要得雷神来拱伏,雷轰电掣剖心窥。

  功行为先 #

  行法做神仙,功行要为先。

  济民并救苦,白日可升天。

  说得行得 #

  说得便行得,何须言再谆。

  今生若蹉过,永劫堕迷津。

  体用两全 #

  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

  体用两全行,三界归一统。

  以正制邪 #

  祖师立法在心中,心法才通万法通。

  以正制邪邪自伏,方知花月惧梁公。

  法何灵验 #

  法何灵验将何灵,不离身中精黑神。

  精炁聚时神必住,千妖万怪化为尘。

  穷理无病 #

  穷理尽性方知命,道理不明为大病。

  鸢飞鱼跃鹤呜阴,会得超凡便入圣。

  会合阴阳 #

  观天之道执天行,会合阴阳始见长。

  今日与君都说破,此言实莫作寻常。

  人不如物 #

  人为万物灵,物反胜如人。

  试看蛇含石,伏藏直到春。

  随雷伏藏 #

  若要行雷法,常随雷伏藏。

  成全真造化,方可去施扬。

  印诀文具 #

  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

  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

  祭将召邪 #

  杀生害命祭雷将,反召邪魔来见状。

  端人正士则不然,至诚一应通天上。

  符水自灵 #

  书符朱墨岂能灵,其所灵兮元炁灵。

  可变可动方知法,泥丸治病亦安宁。

  举起便是 #

  养得神灵将自灵,何劳闭目去存神。

  举心动念洋乎在,一点灵光不离身。

  阴阳消长 #

  常看斗柄运中天,阴消阳长两相传。

  变作四时成八节,生来药物妙难宣。

  剥复上下 #

  造化包藏太极中,自从剥复下神工。

  六阳数足归坤位,激博雷霆起坎龙。

  雷乃发声 #

  天气阴时日渐明,巽风扇暖北潮生。

  一阳到震神雷出,雷在坤中乃发声。

  火旺雷行 #

  木逢火旺热方生,郁勃南风乱五行。

  鼓动雷霆还一变,阴寒随后率难明。

  何为雷霆 #

  阳一为雷阴二霆,阴阳二炁有亏盈。

  阴含阳极须当泄,激起轰天震地声。

  要识雷窍 #

  风云雷雨藏乎一,这个孔窍多不识。

  激剥遍天龙阵乱,煞风煞雨轰霹雳。

  风是何物 #

  天动炁运化为风,必分南北与西东。

  能生能杀能晴雨,祈祷之机立奏功。

  蕾买是何物 #

  地炁升腾有异分,散时为炁聚成云。

  雨晴还出山川内,起看时方要所闻。

  雷是何物 #

  硕果剥落生有方,这些道理要推详。

  郁蒸地上生潮湿,激剥阴阳乱一场。

  雨是何物 #

  燥则成风湿为雨,变化其间不离土。

  但看蒸饭气分时,火到自然成道理。

  电是何物 #

  阴升阳降不通彻,水火烹煎成电掣。

  金光一发应神机,霹雳随后炁方泄。

  河明炁候 #

  祈晴祈雨要君知,河明炁候识天时。

  五方相克风云合,叱吃雷神逐令驰。

  通晓风云 #

  山风通炁兴云雨,天关才动便生风。

  晓得这些关捩子,自然雷雨遍虚空。

  一炁褊胜 #

  一炁运来运去,后见阴阳胜处。

  还他一变和平,此理与谁共语。

  清浊不均 #

  一气循环有浊清,清升浊降要均平。

  阴多阳少生霪雨,阳盛阴衰主久晴。

  五行生克 #

  一二三四五,中间土为主。

  会得生煞机,叱叱兴雷雨。

  明晦相反 #

  明时生晦晦生明,明晦分明应雨晴。

  原本阴阳从太极,细详远近察其情。

  水火要平 #

  火自日中聚,水向月中生。

  水火要均平,才胜便无情。

  阴阳盛衰 #

  炁运周天有盛衰,黄锺应候管吹灰。

  莫交错乱阴阳理,六月飞霜十月雷。

  月生晴雨 #

  月出于庚见侧平,前弦必雨后弦晴。

  更知造化幽微处,鹊噪鸦呜预见晴。

  日变寒炁 #

  日变热兮热变寒,南风还作北风看。

  阴阳反覆谁通晓,通晓阴阳不被瞒。

  五岳通天 #

  在天成象地成形,一炁循环不暂停。

  五岳藏神通造化,甲庚和会炁雷霆。

  四海应窍 #

  四海有窍直通霄,天应星兮地应潮。

  一呼一吸成妙理,屯蒙两卦合昏朝。

  仰观天文 #

  观天不语四时行,斡运森罗昼夜忙。

  才有吉凶垂象告,绿何人不去参详。

  俯察地理 #

  天一生兮地二成,闲花野草应天星。

  山川海岳藏应秀,旺炁之中各有形。

  造化周流 #

  五日为候二为炁,三炁为节必有谓。

  阴阳分布应周天,细嚼其间深有味。

  妙理难言 #

  日到乾方应未申,夜从坎转出为寅。

  火蒸水用水凶火?,龙起随神便有神。

  天地动静 #

  动极复静静复动,动静中间成妙用。

  有晴有雨有风云,斗柄天心皆总统。

  晴雨后前 #

  阳动阴生各有时,阴阳反对不相离。

  若知晴雨知前后,祈祷神通必应期。

  激剥阴阳 #

  风云雷雨皆从起,激剥阴阳其可畏。

  莫为纸上用工夫,穷究天时方得味。

  调燮旱泌 #

  气候应时无旱泌,才有争差便颠倒。

  踏翻斗柄转天关,调燮阴阳行大道。

  雷出地中 #

  天地日为主,雷本生乎土。

  郁蒸便出来,辊起风云雨。

  龙藏潭洞 #

  龙藏潭洞中,郁蒸便跃起。

  龙方为日时,谁敢轻识此。

  雾炁化云 #

  雾炁晨生不应时,连绵阴雨定无疑。

  无边或见水云起,若道时来未有期。

  火蕾买望晴 #

  风起天高四气清,火云生处主晴明。

  日行旺地无亏损,徒有阴时雨未成。

  观风调弄 #

  观风调弄几多般,雨变晴兮热变寒。

  消长阴阳成节序,天关不许等闲看。

  雷乃收声 #

  斗运周天柄指西,金生潮旺应刀圭。

  阳消阴长将当剥,雷乃收声垫应时。

  用牛祈雪 #

  欲求瑞雪用泥牛,先风后雨察其由。

  当知雷起动中变,六出呈祥应数酬。

  云合预知 #

  夜观龙弄珠,日看云起合。

  祈祷应时灵,天机都漏泄。

  拜问玄关一窍 #

  万法只一窍,世人都不知。

  一我欲便说破,尚恐你生疑。

  拜问先天一炁 #

  若问先天一事无,后天便有下工夫。

  诚於午夜清心坐,此炁方知出太虚。

  阴衰阳盛遂成枯旱        阴阳和平时丰岁稔     

  阳衰阴盛变成水涝         阴阳交错日月剥蚀

  夫五雷者,本阴阳二炁之所生,五行之所成,阴节炁而降升,应斗柄之运转。

有生有旺,有收有藏。

自冬至复卦一阳生,临卦二阳生,泰卦三阳生,大壮四阳生。

当此时也,节炁春分,巽风鼓动,地潮郁蒸,前弦之后,雷乃发声。

夬卦五阳生,乾卦六阳数足,神炁必合,必待震动,以施号令。

若非水火激剥,则不能发,故阳极则阴生。

自夏至娠卦一阴生,遁卦二阴生,否卦三阴生,姤卦四阴生。

当此时也,节炁秋分,金风肃煞,万木飘零,后弦之前,雷乃收声。

剥卦五阴生,坤卦六阴数足,皈根复命,保炁养神。

阴极则阳生,周而复始,生生化化之道,未尝间断。

行雷之士,须是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明天地动静之机,识风雷炁候之变,知风雷雨是何物也。

因何而生,为何而起,起於何方,应於何月日时,动何部之雷,则有狂风骤雨轰天霹雳之威。

然起必有伏,伏必有起,起伏之理,谁之使然?余尝记伊川先生问邵尧夫曰;今年雷风甚处起?只此一句,括造化之妙,可精思熟味。

若知此一窍通则万窍皆通,一神动而万神皆动。

东南巽方,非召雷之所,用之则徒弄精神耳。

但此一窍,无象无形,无前无后,无长无短,无阔狭之可量,无东西南北之可别,正在乎天地交界之中,阴阳混合之处。

虽鬼神妙用,亦莫能窥。

惜乎后学之人,不明此理,却认臭尸肉孔,留心於丹田之中,着意於两肾之间。

或运炁於脐下,或目视於泥丸,胡思乱想,便为明了。

与余说一窍,不亦远乎。

故前有言云:风云雷雨藏乎一,法这个孔窍多不识,激剥遍天龙阵乱,煞风煞雨轰霹雳。

人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自知之矣。

如是阴阳不调,炁候失节。

或阳盛阴衰,遂成亢旱。

或阴盛阳衰,变成水泌。

要在行雷之事,调燮阴阳而和畅,斡族造化以流通。

踏翻斗柄,召雷雨以救焦枯;拨转天关,起风霆而扫阴翳。

但今之学者纷纷,多不得明师传授,往往道听途说,窃学漏法。

不寻心中之至宝,但求纸上之玄文。

谈玄说妙,夸己非他。

言清行浊,不顾天条,以致三官鼓笔,五帝列言,身谢之后,魂堕酆都,受诸苦趣。

嗟乎,行法如此之难也。

可不畏哉,可不畏哉。

后学之士,切宜勉之。

至元甲午上元日,松江后学雷霆散吏景阳王惟一述。

  余一介愚蒙,滥参道法,曾遇至人传授,颇知法中一二。

尝思祖师之言,法行先天一炁,将用自己元神。

可谓直指玄微,开明后学。

奈何学者识见浅肤,自悟不及,却留心於运想之中,以为玄妙。

殊不知忘本而逐末,舍真而求妄也。

余始亦未明此理,博访明师所传纸上之文。

或用啼字咽下於丹田,以嘲字而提出,想金光,行先天一炁。

或存心火贤水,交姤於元海之中,结成婴儿,以为自己元神。

余则不然,多下苦志,幸遇真师,传授雷霆一窍,说破这些道理,使余如醉方醒,前学皆妄。

后又得月鼎莫先生使者一法,历说先天之妙。

乃曰:道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只这些子,便是造化枢机。

崇者,犹我腹也。

钥者,犹我口鼻也。

虚而不屈者,乃中黄先天混元之祖炁也。

释氏曰慧日宝灯摩尼珠,儒家号曰浩然之气,禅宗号日安身立命处,修真之士号曰金丹,其实一也。

又曰神室丹谷,又曰天地之根、万炁之宗、太极之带。

其所浩浩渺渺,恍恍惚惚,无内无外,无着无所,亦无四围。

动而不屈者,弃鼓则钥自呜也。

愚昨奉度师铁壁先生邹君传授口诀:拒塞天河,掀翻斗柄,取水沧溟,掇动九州,将乾补坤,以离塞坎,开眼仰视为否,闭目府观为泰。

多不知捷径路头,皆为先圣玄机,强立异端者,岂不谬乎?余平生参尽雷法,未有若月鼎莫君先生之说如此之明也。

使余朝夕思慕先生之学,不复再见,唯悒怏耳。

先生在世,学者纷纷,多不得其传,盖谓不知道之故也。

余今老矣,欲留秘诀於人间,无个知音可语,故作数图,名之曰道法精微。

用留於世,倘遇达人,必当具眼。

  行持戒行图 #

  行持道法戒行为先始终如一指日可仙

  夫行持道法,先当受持十戒。

日用常行,无所亏欠。

更能济贪救苦,积功累行,自然感动天地。

神钦鬼伏,坐役雷霆,呼风召雨。

今有一等后学,不持戒律,不辨邪正,执文泥象,胡思乱想。

偶然一时之灵,便已自满。

更不究竟所灵者是个甚么,以致以邪召邪,以鬼召鬼。

故萨真人云:道法於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入邓都出世难。

又云:言清行浊休谈道,不顾天条法谩行。

保一真人曰:有问制邪之道如何?答曰:修己以正。

子不闻花月之妖,不敢见梁 公。

正人君子,鬼神之惧犹且如此,况行道法之士乎?余《心传录》云:先持戒行为根本,次守天条莫妄为,要得雷神来拱伏,雷轰电掣剖心窥。

  万法归心图 #

  万法从心起 万法从心灭 晓得起减处 生死事方决

  夫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根。

其大无内,其小无外。

大则包罗天地,小则隐在毫芒。

修之则作佛成仙,纵之则披毛带角。

存之於内则为性,施之於外则为情。

千变万化,无有定时。

故圣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

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孟子曰:养心莫善於寡欲。

尧夫曰: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

虚静天师曰:一念萌动於内,六识流转於外,不趁乎善,则趁乎恶,故有天堂地狱因果之报。

大道歌云: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损筋骨。

三茅真君曰:灵台皎洁似冰壶,只许元神裹面居,若向个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

保一真人曰:法有出於同门者,其符同,其诀同,用之辄不灵者,诚不至也。

诚之不至,则自信不及,则疑二之心生,中无所主矣。

中既无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余《明道》云:人间万事从心出,心知无形何处寻?一念未生前会得,那时方始见其心。

  先天元精图 #

  杳杳冥冥 先天真种 用之不见 见之不闻

  夫精者,乃先天之元精,为万物之母。

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故精住则炁住,炁住则神住,三者既住,我命在我,不在於天。

《玉皇心印经》云: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洞宾真人云:精养灵根炁养神,此真真外更无真。

紫阳真人云:竹破须将竹补宜,覆鸡须用卵为之。

万般作用徒劳力,争得真铅合圣机。

行雷之士,须当断淫绝欲,保养元神,炼成金丹,驱役雷霆,祷雨祈晴,治病降邪,无施不可。

若曰抱炭之徒,安敢与其同语也。

故萨真人云:一点灵光便是符,时人错认墨和朱。

元精不散元阳定,万怪千妖一扫除。

保一真人曰:符者,阴阳契合之具,惟天下至诚能用之。

诚苟不至,自然不灵。

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

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

精精相博,神神相依。

所以假尺寸之纸,关召鬼神,不得不诚。

余《心传录》云:法何灵验将何灵,不离身中精炁神,精炁聚时神必在,千妖万怪化为尘。

  先天元黑图 #

  符无正形是炁灵泥丸治病亦安宁 呼吸风云生瞬息施行号令鬼神惊

  夫炁者,乃先天之炁,元炁为万物之宗也。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夫子《系辞》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盖人之元炁,与天地之炁相似。

一吸而天炁下降,一呼而地炁上升。

一呼一吸之间,化生金液炼形。

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玉皇心印经》云:人各有炁,炁合体真,不能持其真,皆是强名。

《庄子》曰:凡人之息在喉,真人之息在踵。

《素问》云:清虚恬淡,真炁从之。

人能知白守炁,节食谨言。

常鼓巽风於元海之中,则受无穷之妙用。

故孟子鸡呜而起,孳孳於善,以养浩然之炁。

保一真人曰:通三才者,一炁耳。

天以炁而运行,地以炁而发生。

阴阳以炁而惨舒,风雷以炁而生。

炁由人主,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意冲和,皈根复命,行住坐外,绵绵若存,以养其浩然者。

施之於法,则以我之真炁合天地之造化。

故嘘为云,嘻为雷霆,用将则元神自灵,制邪则鬼妖自伏。

通天彻地,千变万化,何者敢干我哉。

余《心传录》云:先天一炁作丹台,寂寞无为则自知,闭户垂帘常寂寂,时将无孔笛来吹。

  先天元神图 #

  同行同坐祇在面前 不离这个切莫蹉过

  夫神者,乃先天之元神,为太极之祖也。虚无自然,包含万象。视之不

  见,听之不闻,变化无方,去来无碍。

清浄则存,浊躁则亡。

故《玉皇心印经》云:神能入石,神能飞形。

太上曰:大道不可以言传口受,而得之当虚心静神,道自来矣。

愚者不知,乃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

道德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虚静天师曰: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保一真人曰:世间闭目存神,想某将自某方来者。

又有按笔搐缩,运内炁而合外炁者。

噫,妄矣。

若得神,灵将自灵。

说则平居,暇日养神,以静而神自灵。

冲炁以和,而炁自真。

用之行持,自然神合。

神炁合炁,一举心,一动念,神将吏兵洋洋乎,如在左右矣。

余《心传录》云:灵台清浄才方见,略有纤尘便不见,出离生死永长存,争奈凡夫不识面。

  玄关一窍图 #

  此窍通天窍法中真奥妙 得遇至人传教君须大笑

  夫玄关一窍,内藏天地阴阳,日月星宿,三元八卦,四象五行,二十四炁,七十二候,风云雷电雨,皆在其中矣。

保一真人曰:书符不知窍,却使鬼神笑。

今之行持道法者,不得道法之根源,妄於纸上作用,以为符窍。

殊不知,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当於自中求之,不可求之於他也。

玉蟾真人云:此窍实居中,居中复一中。

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

紫阳真人曰:身中一窍名玄牝,此窍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非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也。

能知此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在此矣,沐浴在此矣,结胎在此矣。

余《心传录》云:一窍虚无天地根,绵绵密密不通风,恍惚杳冥包万象,真人出现宝珠中。

  法行先天一炁图

  月到天心处 风来水面时 要知端的意 斗柄指虚危

  夫先天一炁,在太极未判已前,万物未生之始,浩浩渺渺,淡淡荡荡,无形无象,无着无所,寂然不动,塞乎太虚之中,不可以知识,不可以言传。

妙哉,黄雷渊云:混成一物本先天,至道虚无理自然,若向未生前得见,阿谁不是大罗仙?王先生行荡凶诗云:学道修真要识真,先天一炁禀吾身,守则有道用则法,法应虚无只我神。

保一真人曰:或问先天后天之说如何?师曰:若问先天,一也,无道亦强名耳。

何谓之诸咒?一应才动,便属后天。

符图印诀,抑亦末矣。

余《心传录》云:先天之道本无言,举口才言属后天,学者纷纷来见否,谁人悟得未生前。

  将用自己元神图

  道是你兮还是我 不卦一丝只自个 千般变化被他瞒 三十年来方识破

  夫自己元神,即先天一炁之体。

先天一炁,即自己元神之用。

故神不离於炁,炁不离於神。

神乃炁之子,炁乃神之母,子母相亲,如磁吸铁,不可须臾离也。

纳则为金丹,出则为将吏,故锺真人曰:万语千言劝后人,休寻物外妄求真,钻天入地凭谁力,妙用神通须是神。

披云真人云:吾身动则有神仙,不在劳心运想。

王侍宸云:损神终日去谈空,不如皈息在胎中。

绵绵不绝道自通,三元五老即此功。

我真不西亦不东,常教体内生微风。

时人见一不识一,一回存想一回空。

玉蟾真人曰:意动人随瞬息间,何劳存想起艰难。

明得五行生克理,掌中雷雨契金丹。

刘真人云:非法非空非色,无形无相无情,道本一物玲清清,有甚闲名杂姓。

动则鬼神潜伏,静则天地交并。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默用须还相应。

余《心传录》云:一人各有一乾坤,中有巍巍一至尊。

统御万灵三界伏,不知徒尔弄精魂。

  钻簇五行图 #

  精神魂魄意 钻簇归坤位 不用动纤毫 自然雷雨至

  夫一二三四者,乃天之五行生数,六七八九十乃地之成数。

人禀天地五行生成之数成之,故天有五星,地有五岳,人有五藏。

五藏之中,有精神魂魄意,聚成五雷。

五雷之中,以土为尊,

  盖得中黄先天混元之祖炁也。

故保一真人曰:法妙合乎阴阳,方圆动静是以道贯乎。

三才天地人物,是水火木金土应之以五行,东西南北中运之於五方,天地水火雷风山泽配之於八卦。

泥於衍数者曰:我书符时应於某事,你作用某窍,如是而接造化,如是而论生克,如是起笔,如此冲发,鬼神之机我得之矣。

殊不知,太极未判以前,孰为阴阳?孰为三才?孰为五行?孰为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符篆矣。

余《心传录》云:一二三四五,中间土为主。

会得生煞机,叱叱起雷雨。

  归根复命图 #

  群阴剥尽复皈根一画阳生天地心

  天地心 #

  会得个中真造化驱雷役电鬼神钦

  夫东三之木生南二之火,西四之金生北一之水,中央之土合戊己之造化。

若非金木相克、水火相剥,则风云雷电雨不能发也。

故保一真人云:庄子曰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知此道者,可以言动静之机。

邵子曰:一动一静之间,乃天地人至妙。

盖动静之际以阴阳极处为用。

《易》曰:极则变,变则通。

非力学者,孰能晓此。

余《心传录云:一炁运来运去,须见阴阳胜处。

还他一遍和平,此理与谁共语。

  雷霆得中图 #

  雷霆造化得其中 天地三才则一同 学者若能通得此 祈晴梼雨达苍穹

  夫八卦范围天地之间,纵横十五,数不离乎中宫之五,所以雷霆得天地之中炁,故号五雷。

要在行雷之士,虚其心而实其腹,凝其神而守其中。

斡旋造化。

策役雷霆,遍施甘雨,以救兆民,功达于天,岂曰小补哉。

余《心传录》云:造化包含太极中,自从剥复下神功。

六阳数足归坤位,激博雷霆起坎龙。

  水火激博图 #

  水火激剥其要妙不用书符行秘号 学人晓得这机关呼召雷雨立便到

  夫日月一坎离也,坎离一水火也,水火即一炁也,一炁即物也。

在南日火,在北曰水,火炁太盛而旱,水炁太旺成唠。

水来克火,晴变为雨,火来生水,雨变为晴。

水火激剥成雷电,水火和平天清炁朗。

然火之盛,水之旺,不可调均。

故余《心传录》云:火到离宫旺,水在坎方生。

水火要均平,才胜便无情。

  阴阳变化图 #

  动静不息 还归太极 不下工夫 如何晓得

  夫一炁运动,有清有浊。

清升为阳,浊降为阴。

阴阳变化,其理不一。

故阴阳升降而成雨,阴阳激博而成雷,阴阳凝流而为电,阴阳舒和而为雪,阴弱阳盛而为风,阴盛阳弱而为云,阴泰阳散而为露,阴否阳凝而为霜,阴阳不畅而为雹,升降不能而为雾,煞炁不能而为瘟,乖炁犯正而为煞,淫水变而为霓,淫火变而为魑。

行雷之士,不可不明此理。

故余《心传录》云:一炁循环有浊清,清升浊降要均平。

阴多阳少生霪雨,阳盛阴衰主久晴。

  王真《满庭芳》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绿识破皆空。

太虚鼎内,养就玉芙蓉。

化作灵珠一颗,光灿灿辉射千峰。

长春景,五云台上,朱橘照天红。

这些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纤尘不染,清浄显真功。

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三界难笼,能如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一点阳精,配居阴位,五行四象俱全,忽兮有象,晃耀照无边。

神水频频灌溉,三田内,温火烹煎。

明知道,入门体用,心静息绵绵。

内有金蛇玉篆,驱雷雨发在心田,君知否?神仙有准,功行满三千。

  法在先天玄妙处,无言可说,但要在乎中正。

灵台莹彻,寂然不动,感而通,凭刚烈,运风雷,祈雨雪,役鬼神驱妖孽,只此是,非咒非符非罡诀。

太极神居元谷裹,先天炁在玄关穴。

谨在存神虚寂处,功成自有仙班列。

看太虚,稳稳驾祥云,朝金阙。

  道法心传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