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素问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经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约成书於春秋战国时期,撰人不详,宋·史嵩音释。

二十三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参校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

  目录

  序

  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

  卷二

  本轮第二 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卷三

  根结第五 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

  卷四

  本神第八 终始第九

  卷五

  经脉第十 #

  卷六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卷七

  经筋第十三 #

  卷八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度第十七 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

  卷九

  五邪第二十 寒热病第二一 癫狂第二二 热病第二三 厥病第二四

  卷十

  病本第二五 杂病第二六 周痹第二七 口问第二十八

  卷十一 #

  师传第二九 次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一 平人绝谷第三二 海论第三三 五乱第三四 胀论第三五

  卷十二 #

  五疟津液别第三六 五阅五使第三七 逆顺肥瘦第三八 血络论第三九 阴阳清浊第四十

  卷十三 #

  阴阳系日月第四一 病传第四二 淫邪发梦第四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四 外揣第四五

  卷十四 #

  五变第四六 本藏第四七

  卷十五 #

  禁服第四八 五色第四九 论勇第五十 背脸第五一 卫气第五二

  卷十六 #

  论痛第五三 天年第五四 逆顺第五五 五味第五六 水胀第五七 贼风第五八

  卷十七 #

  卫气失常第五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一 动输第六二

  卷十八 #

  五味论第六 三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四

  卷十九 #

  五音五味第六五 百病始生第六六 行针第六七 上膈第六八 忧患无言第六九

  卷二十 #

  寒热第七十 邪客第七一 通天第七二

  卷二十一 #

  官能第七三 论疾诊尺第七四 刺节真邪第七五

  卷二十二 #

  卫气行第七六 九宫八风第七七 九针论第七八

  卷二十三 #

  岁露论第七九 大惑论第八十 瘫疽第八一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序

  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

越人得其一二而述《难经》,皇甫谧次而为《甲乙》,诸家之说,悉自此始。

其问或有得失,未可为后世法。

则谓如南阳活人书称:咳逆者,喊也。

谨按《灵枢经》日:新谷气入於胃,与故寒气相争,故日喊。

举而并之,则理可断矣。

又如《难经》第六十五篇,是越人标指《灵枢》本输之大略,世或以为流注。

谨按《灵枢经》日: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又日:神气者,正气也。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流注也,井荣输经合者,本输也。

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

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

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

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於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由为不孝也。

仆本庸昧,自髻迄壮,潜心斯道,颇涉其理,辄不自揣,参对诸书,再行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於卷末,勒为二十四卷。

庶使好生之人,开卷易明,了无差别。

除已具状经所属申明外,准使府指挥依条申转运司选官详定,具书送秘书省国子监。

今嵩专访请名医,更乞参详,免误将来。

利益无穷,功实有自。

  时宋绍兴乙玄仲夏望日。锦官史嵩题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於后世,必明为之法。

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章#1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於一,终於九焉。

请言其道。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间乎,妙  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2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日: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写之时,以针为之。

写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日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脸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才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圆针,长一寸六分;三曰缇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日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圆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日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才针者,头大末锐,去写阳气;圆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问,不得伤肌肉,以写分气;锅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症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圆利针者,大如骛,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中弦若尖者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如梃,其锋微圆,以写机关之水也。

九针毕矣。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

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

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框;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日:愿闻五藏六府所出之处。

岐伯曰:五藏五脸,五五二十五脸;六府六脸,六六三十六脸。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荣,所注为脸,所行为经,所入#3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脸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五藏之气已绝於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藏之气已绝於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

精泄则病益甚而惬#4。

致气则生为瘫疡。

  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於太渊,太渊二。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

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於太冲,太冲二。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

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

膏之原,出於鸠尾,鸠尾一。

育之原,出於脖腴,脖腴一。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今夫五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次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

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音释】 #

  宛陈上音郁,又音蕴,又於阮切。

□莫高切,又音毫。

在腧春遇切。

镵鉏衔切。

鍉音低。

铍音皮。

虻喙下调秽切。

取三脉者恇曲王切。

谨按:恇,谓不足也。

脖胦上蒲没切,下乌朗切,又於桑切。

溜谨按:《难经》当作流。

荥音营,绝小水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一竟

  #1异其章: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作『异其篇章』。

  #2迎:赵府居敬堂本作『逆』。

  #3入:原作『以』,据《甲乙经》卷三第二十四改。.惬:原作『惟』,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

  本输第二 #

  黄帝问於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

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於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於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荣;注於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脸;行於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於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手太阴经也。

  心出於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於劳官,劳官,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问也,为荣;注於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问方下者也,为脸;行於问使,问使之道,两筋之问,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於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

手少阴也。

  肝出於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於行问,行问,足大指问也,为荣;注於太冲,太冲,行问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脸;行於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於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厥阴也。

  脾出於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於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荣;注於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脸;行於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於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

足太阴也。

  肾出於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於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荣;注於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1也,为脸;行於复留,复留,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於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

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於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荣;注於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脸;过於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於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於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

足太阳也。

  胆出於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问也,为荣;注於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脸;过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於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於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

足少阳也。

  胃出於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内庭,内庭,次指外问也,为荣;注於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问,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脸;过於冲阳,冲阳,足驸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於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腑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於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於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问也,为荣;注於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脸;过於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於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问陷者中也,为经;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脸,在於足大指之前,少阳之后,出於腘中外廉,名日委阳,是太阳络也。

手少阳经也。

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端肠,出於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瘾,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瘾则写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於太阳,出於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荣;注於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脸;过於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於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

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於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於本节之前二问,为荣;注於本节之后三问,为脸;过於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问,为原;行於阳溪,阳溪,在两筋问陷者中也,为经;入於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

手阳明也。

  是谓五藏六府之脸,五五二十五脸,六六三十六脸也。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於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日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日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日风府。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日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日天池。

  刺上关者,阶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阶;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脸在膺中。

手阳明,次在其脸外,不至曲颊一寸。

手太阳当曲颊。

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

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

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脸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少阴#2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

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

是六府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荣大经分肉之问,甚者深取之,问者浅取之。

夏取诸#3脸孙络肌肉皮肤之上。

秋取诸合,余如春法。

冬取诸井诸脸之分,欲深而留之。

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音释#4】 #

  阔数下色角切。足跗下音夫。□袪遮切。□时兖切。

  小针解第三法人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

难入者,难着於人也。

粗守形者,守刺法也。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写也。

神客者,正邪共会也。

神者,正气也。

客者,邪气也。

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

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

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5数迟者,徐疾之意也。

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

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

空中之机清摩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

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写也。

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

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写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

  粗之间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

妙哉,上#6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

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

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

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

迎而夺之者,写也。

追而济之者,补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

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写之也。

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写其邪也。

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

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

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写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

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秘然若有得也,写则悦然若有失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於胃,其精气上注於肺,浊溜於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於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日清气在下也。

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

针中脉则邪#7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写其诸阴之脉也。

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写三阳之气,令病人惬然不复也。

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

夺阳者狂,正言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於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写气调而去之也。

调气在於终始一者,持心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於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

所谓五藏之气已绝於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

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音释】佖然上皮笔切,音必,满貌。悦然上吁往切,狂貌。深内下音纳。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法时

  黄帝问於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於阴则溜於府;中於阳则溜於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邪之中人,或中於阴,或中於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於面。

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胜理开,而中於邪。

中於面则下阳明,中於项则下太阳,中於颊则下少阳,其中於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於阴奈何?岐伯答曰:中於阴者,常从臂腑始。

夫臂与腑,其阴皮薄,其肉淳泽,故俱受於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於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於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於府。

故中阳则溜於经,中阴则溜於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8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於胁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於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於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9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於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於目而为睛,其别气走於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於鼻而为臭,其浊气出於胃,走层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黑於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热甚#10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於色,不知於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

按其脉,知其病,命日神。

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柠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

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

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於岐伯曰:五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岐伯曰: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石会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臧而开斗、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骗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故善调尺者,不待於寸,善调脉者,不待於色。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由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

心脉急甚者为痣症;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

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

大甚为喉盼;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汨出。

小甚为善喊;微小为消瘴。

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呜。

涩甚为疮;微涩为血溢,维厥,耳呜,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息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痪,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大甚为经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

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瘴。

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

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痪,在颈支腋之问,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瘦痹也。

大甚为内瘫,善呕魁;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

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瘴。

滑甚为疮疝;微滑为遗溺。

涩甚为缢饮,微涩为痣孪筋痹。

  脾脉急甚为德痰;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沬。

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支不用,心慧然若无病。

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11气,腹里#12大脓血,在肠胃之外。

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瘴。

滑甚为疗瘾;微滑为虫毒虫蛤竭腹热。

涩甚为肠痒;微涩为内疗,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痹,足不收,不得前后。

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哑还出。

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院,死不治。

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瘴。

滑甚为瘾痒,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

涩甚为大瘫;微涩为不月,沉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写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写其阳气而去其热。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瘠,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黄帝曰:余闻五藏六府之气,荣输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於内,属於府者也。

黄帝曰:荣输与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荣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於合。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於三里,大肠合入於巨虚上廉,小肠合入於巨虚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阳,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胆合入於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驸;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坚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榆申而从之。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驸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呜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缜胀,胃院当心而痛,上支#13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问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於脉,取委阳。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经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嗑中盼盼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

中气穴则针染一作游於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写反则病益笃。

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

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音释】 #

  中於膺背一作肩背。

亦中其经一本作下其经。

腑户当切。

潭泽上奴教切,下皆同《甲乙经》。

上音浊,下音液。

谨详:潭,浊也;泽,液也。

入而不客一本作容。

痣症上治下纵。

听音戒。

喊乙劣切。

息贲下音奔。

酸音酸。

痕音贾。

疗徒回切。

仆音付。

蛤竭上胡恢切,腹中长虫。

下胡葛切,蠹虫也。

睡竹垂切。

瘠荣美切。

榆舂木切。

睪音高,阴丸也。

维厥详此经络有阳维、阴维,故有维厥。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竟

  #1者中:此二字原倒,锯赵府居敬堂本乙正。

  #2阴:原作『阳』,据《甲乙经》卷一第三改。

  #3诸:原作『之』,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4音释:此二字原无,据上篇体例补。下均仿此。

  #5在:原作『者』,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6上:赵府居敬堂本作『工』。

  #7邪:赵府居敬堂本作『浊』。

  #8逆:原作『道』,据《太素》卷二十七《邪中》政。

  #9百:原作『伯』,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0天热甚:《太素》卷二十七《邪中》无『天」字;赵府居敬堂本『热』作『气』,连下读。

  #11疝:《脉经》卷三第三作『痞』。

  #12里:《脉经》卷三第三作『里』。

  #13峦支:原作『肢』,据《甲乙经》卷九第七改。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三

  根结第五法音 #

  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

发於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写?发於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写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太阳根於至阴,结於命门。

命门者,目也。

阳明根於厉兑,结於颗大。

颗大者,钳耳也。

少阳根於窍阴,结於窗笼。

窗笼者,耳中也。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故开折则肉节渍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脓而弱也。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枢折即骨县而不安於地,故骨县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县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县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太阴根於隐白,结於太仓。

少阴根於涌泉,结於廉泉。

厥阴根於大敦,结於玉英,络於擅中。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夕故开折则仓凛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

闱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

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阳根於至阴,溜於京骨,注於昆仑,入於天柱、飞扬也。

足少阳根於窍阴,溜於丘墟,注於阳辅,入於天容、光明也。

足阳明根於厉兑,溜於冲阳,注於下陵,入於人迎、丰隆也。

手太阳根於少泽,溜於阳谷,注於少海#1入於天窗、支正也。

手少阳根於关冲,溜於阳池,注於支沟,入於天牖、外关也。

手阳明根於商阳,溜於合谷,注於阳溪,入於扶突、偏历也。

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所谓五十营者,五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予#2之短期,要在终始。

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

以知五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

  黄帝曰: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栗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浅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粱菽蕾之味,何可同也?气滑即出疾,其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而入浅,气涩则针大而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

以此观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栗悍滑利也。

  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岐伯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写之。

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

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

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写其邪,调其虚实。

故曰: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

此之谓也。

  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

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膜,阴阳相错。

虚而写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慑辟,皮肤薄着,毛胜夭脓,予#3之死期。

故曰用针之要,在於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必审五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音释】 #

  骨县音摇。栗悍上比昭切,下侠岸切,勇健貌。阳道奇音箕。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

  黄帝问於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於五藏六府,外合於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

在内者,五藏为阴,六府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荣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故曰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

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

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黄帝问於伯高曰:余闻形气病之先后,外内之应奈何?伯高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

气伤藏,乃病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筋脉乃应。

此形气外内之相应也。

黄帝曰:刺之奈何?伯高答曰: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

多少远近,以此衰之。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黄帝曰:外内之病,难易之治奈何?伯高答曰:形先病而未入藏者,刺之半其曰;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

此外内难易之应也。

  黄帝问於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

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

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伯高答曰: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形充而脉坚大者顺也,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

若形充而顿不起者骨小,骨小则#4夭矣。

形充而大肉□坚而有分者肉坚,肉坚则寿矣;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肉脆则夭矣。

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

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庾死生。

黄帝曰:余闻寿夭,无以度之。

伯高答曰:墙基卑,高不及其地者,不满三十而死,其有因加疾者,不及二十而死也。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平人而气胜形者寿,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何谓三变?伯高答曰:有刺营者,有刺卫者,有刺寒痹之留经者。

黄帝曰:刺三变者奈何?伯高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刺寒痹者内热。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

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於肠胃之中。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

  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悴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

  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乾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吹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

置酒马矢塭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乾之,乾复渍,以尽其汁。

每渍必畔其日,乃出乾。

乾,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於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

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

起步内中,无见风。

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此所谓内热也。

  【音释】 #

  颇音权。腘坚上渠永切,腹中腘脂。佛忾上扶勿切,郁也,为意舒。下许气切。吹咀上音甫,下才与切。媪於文切,姻媪气也。眸其日上音醉,同也。

  官针第七法星 #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瘫;病深针浅,病气不写,支#5为大脓。

病小针大,气写太甚,疾必为害;病大针小,气不泄写,亦复为败。

失针之宜,大者写,小者不移。

已言其过,请言其所施。

  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才针於病所,肤白勿取。

病在分肉问,取以圆针於病所。

病在经络疯痹者,取以锋针。

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之缇针於井荣分输。

病为大脓者,取之铍针。

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

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

病在中者,取以长针。

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取以大针。

病在五藏固居者,取以锋针,写於井荣分输,取以四时。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藏脸也。

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脸也。

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

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六曰大写刺,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

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

九曰悴刺,悴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

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

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三曰恢刺,恢刺者#6,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四曰齐刺,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

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七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

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十曰阴刺,阴刺者,左右率#7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十一曰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瘫肿也。

  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

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问也;已入分肉之问,则谷气出。

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

此之谓也。

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

  凡刺有五,以应五藏。

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鹦足,针於分肉之问,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音释】 #

  燔针上音烦。恢刺上苦回切,大也。一本作怪字。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三竟

  #1少海:《甲乙经》卷二第五作『小海』。

  #2予:原作『子』,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3予:原作『子』,据《甲乙经》卷五第六改。

  #4则:原作『而』,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5支:《甲乙经》卷五第二作『反』。

  #6者:原脱,据《甲乙经》卷五第二补。

  #7率:《素问长刺节论》新校正引《甲乙经》作『卒』。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四

  本神第八法风 #

  黄帝问於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泱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是故休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心休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胭说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恍乱,四支不举,毛悴色夭,死於春。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於秋。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搜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

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音释】 悦乱上音闷。休惕上耻律切,下他的切,悚惧也。

  终始第九法野 #

  凡刺之道,毕於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

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於四末,阴受气於五藏。

故写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

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终始者,经脉为纪。

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写阴则阳脱。

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写之则五藏气坏矣。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人迎一盛,写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写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1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二盛,写足太阳,补足少阴,二写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人迎三盛,写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写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一盛,写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写,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上#2气和乃止。

脉口二盛,写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写,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

脉口三盛,写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写,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3主胃,大富於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日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於中,五藏内伤。

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写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写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

故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针臧#4,病必衰去。

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於终始矣。

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泱,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

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写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

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

故日补则实,写则虚,痛虽不随针臧#5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写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写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於足大指之问,必审其实虚,虚而写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

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写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

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脸中膺,背脸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疮,以极出其邪气。

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瘠,无使邪气得入。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脉实者,深刺之。

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日: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

病生於头者头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

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

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

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

痒者阳也,浅刺之。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

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

久病者,邪气入深。

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问日而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

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7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

乘车来者,外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

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

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於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滦,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痣症,其色白,绝皮乃绝汗,绝汗则终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尽纵,目系绝,目系绝一日半则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喜惊,妄言,色黄,其上下之经盛而不行,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塞,上下不通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嗑乾,喜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气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音释】缪刺上眉救切。男内女外《难经》作『男外女内』。淫滦下述各切。齿长平声。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四竟

  #1疏:《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作『躁』。下同。

  #2疏而取上:律以上下文例,似当作『疏取之上』。

  #3太阳:《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作『太阴』。

  #4喊:原脱,据《甲乙经》卷五第五补。

  #5臧:原脱,据《甲乙经》卷五第五补。

  #6以:原脱,据《太素》卷二十二《三刺》补。

  #7之:《太素》卷二十二《三刺》作『不』。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五

  经脉第十 #

  雷公问於黄帝曰:禁脉#1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2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於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庾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肺手太阴之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燸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瞥,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燸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问,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孺外前廉,上肩,出髑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乾,凯钮,喉痹,肩前孺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颇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髁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经外廉,下足驸,入中指内问;其支者,下膝#3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问;其支者,别驸上,入大指问,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哥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轨钮,口蜗唇胎,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哥外廉、足驸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於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

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端#4丙,循经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院#5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搪,痕泄,水闭,黄疸,不能外,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懦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隘乾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懦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6之问,上循燸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顺抵鼻,至目内,斜络於颜。

是动则病嗑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燸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孺肘臂外后廉痛。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於目内,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髁枢,循脏外从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脏不可以曲。

胭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囱项痛,目黄泪出叹钮,项背腰尸胭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谎谎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嗑乾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僻,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燸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问,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檐檐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问,上贯肘,循燸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顺;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惇惇,嗑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痛,颊痛,耳后肩燸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於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其支者,别锐,下大迎,合於手少阳,抵於顺,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厌中,以下循□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7;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瘦,汗出振寒,疟,胸胁肋□膝外至经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於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疗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哑乾,面尘脱色。

是主#8 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瘾。

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於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9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层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10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阴气#11,而脉络於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六阳气绝,则阴与肠相离,离则胜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曰一死。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於外#12 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於五指问,上合肘中。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於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

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问,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於皮中,其会皆见於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其青短者,少气也。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问曰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写之则闷,问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问,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於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钦,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於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於两筋之问,循经以上,击於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问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髑。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髁,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於宗脉。实则齲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叹窒头背痛;虚则欤钮,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驸。实则厥,虚则痿璧,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腔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嗑。

其病气逆则喉痹瘁瘠,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经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锺,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於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症,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径经#13上睪,结於茎。其病气逆则睪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於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音释】 #

  瞥音务。顺之劣切。髁音单。哥音早。檐檐音淡。邪与斜同。惇惇土浑切。胱音由。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五竟

  #1脉:疑当作『服』。

  #2培:原作『淌』,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3膝:原作『廉』,据《甲乙经》卷二第一改。

  #4端:原作『踹』,据《素问厥论》王注改。

  #5院:原作『腕』,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6筋:《甲乙经》卷二第一作『骨』。

  #7入小指次指之问:《素问厥论》王注作『出小指次指之端』。

  #8主:原脱,据《太素》卷八补。

  #9则脉不通:《脉经》卷三第二『通』下有『少阴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十二字。

  #10筋绝:《难经二十四难》作『筋缩引卵与舌』。

  #11气:《甲乙经》卷二第一作『器』。

  #12外:《太素》卷九《经络别异》作『内』。

  #13径经:《甲乙经》卷二第一作『循经』。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六

  经别第十一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人之合於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请问其离合出入奈何?岐伯稽首再拜日:明乎哉问也!此粗之所过,上之所息也,请卒言之。

  足太阳之正,别入於腘中,其一道下尸五寸,别入於肛,属於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於项,复属於太阳,此为一经也。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倾,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於项,合於太阳,此为一合。

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

  足少阳之正#1,绕□入毛际,合於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颔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阳於外毗也。

足厥阴之正,别驸上,上至毛际,合於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也。

  足阳明之正,上至□,入於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类顺,还系目系,合於阳明也。

足太阴之正,上至□,合於阳明,与别俱行,上结於咽,贯舌中,此为三合也。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於肩解,入腋走心,击小肠也。

手少阴之正,别入於渊腋两筋之问,属於心,上走喉咙,出於面,合目内毗,此为四合也。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於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也。

  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於肩髑,入柱骨下,走大肠,属於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於阳明也。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2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3六合也。

  【音释】 #

  尸枯毛切。肛胡公切。颐颔上以之切,下户上切。

  经水第十二 #

  黄帝问於岐伯日:经脉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经水,而内属於五藏六府。

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荣之。

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岐伯答日: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於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黄帝日:余闻之,快於耳,不解於心,愿卒闻之。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

足太阳外合於清水,内属於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阳外合於渭水,内属於胆。

足阳明外合於海水,内属於胃。

足太阴外合於湖水,内属於脾。

足少阴外合於汝水,内属於肾。

足厥阴外合於渑水,内属於肝。

手太阳外合於淮水,内属於小肠,而水道出焉。

手少阳外合於漯水,内属於三焦。

手阳明外合於江水,内属於大肠。

手太阴外合於河水,内属於肺。

手少阴外合於济水,内属於心。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内属於心包。

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

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

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藏六府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写也。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

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

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

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

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

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

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

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胭.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日: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

若夫度之人,痛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

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为因适而为之真也。

  【音释】 #

  渑弥善切。漯通合切。以心撩之一本作以意料之。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六竟

  #1正:原作『证』,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2太阳:《太素》卷九《经脉正别》作『大肠』。

  #3此:《太素》卷九《经脉正别》『此』下有『为』字。

  #4腘:《太素》卷五《十二水》作『□』。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七

  经筋第十三 #

  足太阳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结於踝,邪上结於膝,其下循足外侧#1给於踵,上循跟,结於腘;其别者,结於踹#2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於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於舌本;其直者,结於枕骨,上头下颜,结於鼻;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於顺;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於肩髑;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顺。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孪,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3。

  足少阳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经外廉,结於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前者结於伏兔之上,后者结於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於膺乳,结於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於顺;支者,结於目为外维。

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胭筋急,前引髁,后引尸,即上乘纱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娇脉而行,左络於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足阳明之筋,起於中三指,结於驸上,邪外上加於辅骨,上结於膝外廉,直上结於髁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哥,结於膝#4;其支者,结於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於骸,聚於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於顺,下结於鼻,上合於太阳,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其支者,从颊结於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前肿,疮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腠收,故僻。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批而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於大指之端内侧,上结於内踝;其直者,络於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於□,聚於阴器,上腹,结於脐,循腹里,结於肋,散於胸中;其内者,着於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而痛,阴器纽痛,下#5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孟#6秋痹也。

  足少阴之筋,起於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於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於内辅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於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於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主瘠愈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

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日仲#7秋痹也。

  足厥阴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结於内踝之前,上循胫。

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於阴器,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於内则不起,伤於寒则阴缩入,伤於热则纵挺不收。

治在行水清阴气。

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季秋痹也。

  手太阳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结於腕,上循臂内廉,结於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於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8太阳之前,结於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於颔,上属目外。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呜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痪颈肿。

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复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上颔,结於角。

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仲夏痹也。

  手少阳之筋,起於小指次指之端,结於腕,上循臂,结於肘,上绕燸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上乘颔,结於角。

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季夏痹也。

  手阳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结於腕,上循臂,上结於肘外,上孺,结於髑;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髑上颈;其支者,上颊,结於顺;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日孟夏痹也。

  手太阴之筋,起於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於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孺内廉,入腋不,出缺盆,结肩前髑上结缺盆,下结胸裹,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中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於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於臂。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平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手少阴之筋,起於小指之内侧,结於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裹,结於胸中,循臂,下击於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

治在翻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

悴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

  【音释】 #

  頄音求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七竟

  #1侧:赵府居敬堂本作『踝』。

  #2踹:《甲乙经》卷二第六作『踹』。

  #3痹:赵府居敬堂本『痹』下有『也』字。

  #4膝;原脱,据《太素》卷十三《经筋》补。

  #5下:《太素》卷十三《经筋》作『上』。

  #6孟:《太素》卷十三《经筋》作『仲』。

  #7仲:《太素》卷十三《经筋》作『孟』。

  #8走:《太素》卷十三《经筋》作『足』。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八

  骨度第十四 #

  黄帝问於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

发所复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1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驸属长一尺六寸,驸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枢长六寸,□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颜之问相去七寸,两乳之问广九寸半,两□之问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

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骰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

是故视其经脉之在於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音释】髑舫上许喝切,又许伐切;下云万居切骨牌步米切,股也。

  五十营第十五 #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

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

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

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

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

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营气第十六 #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谷入於胃,乃传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专者行於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3,注足阳明,下行至驸上,注大指问,与太阴合,上行抵□。

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

从肾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问,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驸上,复从跗注大指问,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顽颗之窍,究於畜门。

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

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音释】 浊者一本作掉滑利也。入鳜音氏。

  脉度第十七 #

  黄帝曰:愿闻脉度。

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1 一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写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五藏常内阅於上七窍也,故肺气通於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於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於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於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於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瘫。

故邪在府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4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

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

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於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顺属目内,合於太阳、阳迹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藏,不荣六府,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

黄帝曰:蹻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音释】 #

  蹻脉渠略切,又音乔。经隧音遂。

  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问於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於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於谷,谷入於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於阴二十五度,行於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

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日一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暝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暝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於中焦,卫出於下#5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於阳二十五度,行於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於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於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栗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於此,故独得行於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於膀胱而渗入焉。

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黄帝曰:善。

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呕,下焦如渍,此之谓也。

  四时气第十九 #

  黄帝问於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一本作宝?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问,甚者深刺之,问者浅刺之。

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秋取经脸,邪在府,取之合。

冬取井荣,必深以留之。

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瘠。

风床肤胀,为五十七瘠,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

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转筋於阳治其阳,转筋於阴治其阴,皆卒刺之。

  徒床,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筒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床,必坚#6来#7缓则烦悦,来急则安静,问曰一刺之,床尽乃止。

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着#8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骨为干,肠中不便,  取三里,盛写之,虚补之。

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腹中常呜,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睪系,属於脊,贯肝肺,络心系。

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黑肝,散於肓,结於脐。

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檐檐,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院。

在上院,则刺抑而下之,在下院,则散而去之。

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院,取三里。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

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音释】 #

  风床尸类切。筒音同。着痹上直略切,下音闭。锐针上余惠切,芒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八竟

  #1终:《太素》卷十三《经筋》作『参』。

  #2二十五:《太素》卷十二《营五十周》作『二十』。

  #3上行:《甲乙经》卷一第十『行』下有『至面』二字。

  #4和:原作『利』,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5下:《太素》卷二十四篇首作『上』。

  #6必坚:《太素》卷十三《杂刺》『坚』下有『束之』二字。

  #7按:疑此句当作『必急刺之』。

  #8来:疑当作『刺』。下『来』字同。

  #9着:原作『者』,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九

  五邪第二十 #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脸,背三节五藏一本作五额,又五节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问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问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呜腹痛。

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於三里。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

  【音释】 #

  顿音权。 #

  寒热病第二十一

  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

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於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未槁,取其少阴於阴股之络;齿已槁,死不治。

骨厥亦然。

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一本作三阳之经,补之。

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支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

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写阳补阴经也。

  颈侧之动脉人迎。

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日扶突。

次脉,足#1少阳脉也,名曰天牖。

次脉,足太阳也,名日天柱。

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暴瘠气鞭#2取扶突与舌本出血。

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暴挛痒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暴瘴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此为天牖五部。

  臂阳明有入顺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齲取之。

臂恶寒补之,不恶寒写之。

足太阳有入顺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齲取之,在鼻与顺前。

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写之,虚则补之。

一日取之出鼻外。

  足阳明有挟鼻入於面者,名日悬颅、属口,对入击目本,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其#3。

足太阳有通项入於脑者,正属目本,名日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问,入脑乃别阴娇、阳局,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於目锐,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暝目。

  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寒厥取足阳明、少阴於足,皆留之。

舌纵涎下,烦悦,取足少阴。

振寒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悦,取手太阴。

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

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

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藏。

  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端也;背三;五藏之脸四;项五。

此五部有瘫疽者死。

病始手臂者,先取手阳明、太阴而汗出;病始头首者,先取项太阳而汗出;病始足经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

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

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阴。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甚而惬,致气则生为瘫疽也。

  【音释】 #

  槁腊下思亦切。齲丘禹切,齿蠹也。顺逵仇二音,面额也。悦音闷。腓音肥。

  癫狂第二十二 #

  目外决於面者,为锐,在内近鼻者为内,上为外,下为内。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於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写之,置其血於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骸骨也。

  骨癫疾者,颜齿诸脸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悦。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支之脉皆胀而纵。

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於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癫疾者,暴发如狂者,死不治。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晋,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颜。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骸二十壮。

  风逆暴四支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情取荣,骨情取井、经也。

  厥逆为病也,足暴猜,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凊则#4补之,温则写之。

  厥逆腹胀满,肠呜,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

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脸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搜,刺足少阴、太阳与骸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

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音释】 #

  倦挛上音权。颜口感切,饥黄起行。唏许几切,笑也。

  热病第二十三 #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问,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支不收,志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病先起於阳,后入於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写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写。

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一本作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问。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搜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5,喘甚者死。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剩#6刺之。

  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7斡鼻,索皮於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热病先身涩,倚#8而热,烦悦,乾唇口隘,取之皮#9,以第一针,五十九,腹胀口乾,寒汗出,索脉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嗑乾多饮,善惊,外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青,索肉於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问,以第四针,於四逆,筋璧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热病数惊,痣症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写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暝,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於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乾,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热病头痛,显颛,目痣脉痛,善钮,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於其脸及下诸指问,索气於胃胳#10,得气也。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嗑里。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写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日汗不出,大颜发赤喻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日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日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日咳而趣,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日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德症,齿噤龄也。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瘠;五指问各一,凡八瘠,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疮;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瘠;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瘠;巅上一,囱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建#11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喉痹舌卷,口中乾,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

  目中赤痛,从内始,取之阴娇。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胭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

  疟,取之阴娇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男子如蛊,女子如怛,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驸上盛者,尽见血也。

  【音释】痉巨井切。噤巨禁切。齘音介。

  厥病第二十四 #

  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

  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

  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写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一本石有动脉,写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头痛不可取於脸者,有所击堕,恶血在於内;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不可远取也。

  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

  厥心痛,与背相控,善愈,如从后触其心,偃楼者,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针不已,取然谷。

  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问、太冲。

  厥心痛,外若徒居心痛问;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真心痛,手足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日一死。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脸。

  肠中有虫痕及蛟瘠,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浓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瘠也。

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悲腹侬痛,形中上者。

  耳聋无闻,取耳中;耳呜,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乾取狞,耳无闻也。

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呜取手中。

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足霹不可举,侧而取之,在枢合中,以圆利针,大针不可刺。

  病注下血,取曲泉。

  风痹淫滦,’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扬中,股经淫滦,烦心头痛,时呕时悦,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音释】 #

  贞贞颤耕切。侬乃老切。悲音烹,满也。取咛上都领切j耳中垢也;卞乃顶切。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九竟

  #1足:《太素》卷一十六《寒热杂说》作『手』。

  #2鞭:原作『鞭』,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3其:《太素》卷二十六《寒热杂说》作『甚』。

  #4则:原作『别』,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5勿刺肤:《甲乙经》卷七第一作『勿庸刺』。

  #6胰:《甲乙经》卷七第一作『庸』。

  #7苛:原作『奇』,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8倚:《甲乙经》卷七第一作『烦』。

  #9皮:疑当作『脉』。

  #10胳:《甲乙经》卷七第一作『络』。

  #11蓬:《甲乙经》卷九第二作『韭』。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

  病本第二十五 #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1;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2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详察问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

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杂病第二十六 #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谎谎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胭中血络。

  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腹中谷谷,便没难,取足太阴。

  哑乾,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

  膝中痛,取犊鼻,以圆利针,发而问之,针大如骛,刺膝无疑。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

  疟,不渴,问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

  齿痛,不恶情饮,取足阳明;恶情饮,取手阳明。

  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

  衄而不止,恤血流,取足太阳;恤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胭中出血。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阳阳明;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阳。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胭中血络。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3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

  颅痛,刺手阳明与颜之盛脉出血。

  项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小腹满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时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

  腹满,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嗑,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阴。

  腹满,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

  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

  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阳。

  心痛引小腹满,上下无常处,便没难,刺足厥阴。

  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痛,当九节刺#4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颜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经,立已。

  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

  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痿厥为四末束悦,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

  哕#5,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音释】 #

  向音响。谷音斛。

  周痹第二十七 #

  黄帝问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问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问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问不及下针,其情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

何道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

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

黄帝曰:善。

刺之奈何?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

  帝曰:善。

愿闻周痹何如?岐伯对曰:周痹者,在於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一作遏。

下同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黄帝曰:善。

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於外分肉之问,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懈,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

  帝曰:善。

余已得其意矣。

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於皮,独居分肉之问,真气不能周,故命日周痹。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痣坚,转引而行之。

黄帝曰:善。

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

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音释】 #

  偿虚六切。 #

  口问第二十八 #

  黄帝闲居,辟左右而问於岐伯曰:余已闻九针之经,论阴阳逆顺,六经已毕,愿得口问。

岐伯避席再拜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口传也。

黄帝曰:愿闻口传。

岐伯答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

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於阳,夜半则行於阴,阴者主夜,夜者外;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於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写足少阴,补足太阳。

  黄帝曰:人之喊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气上注於肺。

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於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於胃,故为喊。

补手太阴,写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阴气盛而阳气虚,阴气疾而阳气徐,阴气盛而阳气绝,故为唏。补足太阳,写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於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

  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於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於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日补眉本也。

  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於心,出於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日眉上也。

  黄帝曰:人之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韩。因其所在,补分肉间。

  黄帝曰:人之哀而泣涕出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府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日夺精。

补天柱经挟颈#6。

  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

  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饮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

  黄帝曰:人之耳中呜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呜。

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

  黄帝曰:人之自噙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厥逆走上,脉气辈至也。少阴气至则噙舌,少阳气至则噙颊,阳明气至则喷唇矣。视主病者,则补之。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

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搜便为之变,肠为之苦呜;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悦。

补足外踝下溜#7之。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肾主为欠,取足少阴;肺主为喊,取手太阴、足少阴;唏者,阴与阳绝,故补足太阳、写足少阴;振寒者,补诸阳;噫者,补足太阴、阳明;嚏者,补足太阳、眉本;韩,因其所在,补分肉问;泣出,补天柱经侠颈,侠颈者,头中分也;太息,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溜之;涎下,补足少阴;耳呜,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自喷舌,视主病者,则补之;目眩头倾,补足外踝下溜之;痿厥心悦,刺足大指问上二寸溜之,一曰足外踝下溜之。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竟

  #1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此十字原脱,据《甲乙经》卷六第二补。

  #2病:循例『病』下疑脱『而』字。

  #3小:《太素》卷三十《喜怒》作『少』。

  #4刺:原作『次』,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5喊:原作『岁』,据《甲乙经》卷十二第一改。

  #6颈:《太素》卷二十七《十二邪》作『项』。

  #7溜:赵府居敬堂本作『留』。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一

  师传第二十九 #

  黄帝曰:余闻#1先师,有所心藏,弗着於方。

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於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

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

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瘴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

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呜飧泄。

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黄帝曰:胃欲寒饥#2,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赓怆,暑无出汗。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黄帝曰:本藏以身形支节胭肉,候五藏六府之小大焉。

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

黄帝曰:五藏之气,阅於面者,余已知之矣,以支节知而阅之奈何?歧伯曰:五藏六,骚府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

黄帝曰:一善一岐伯曰:五藏六府,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骨有余以候厦、谒计黄帝曰:善。

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

黄帝白:善。

岐伯曰:脾者,主为卫,计,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黄帝曰:善。

岐伯曰:一肾者主为外,使擘吗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黄帝曰:善。

愿闻六府之候。

  岐伯曰:六府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

鼻隧以长,以候大肠。

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

目下果大,其胆乃横。

鼻孔在外,膀胱漏泄。

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府者也。

上下三等,藏安且良矣。

  【音释】 #

  便平声。 #

  决气第三十 #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稣勺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辩为六,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乱伯曰:两神呕、争相搏神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俗户、胄乏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州斗味,黑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叩出漆漆,是谓津。

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潭泽注於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掖P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从消,经酸,耳数呜;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脉脱者#3,其脉空虚。

此其候也。

  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辞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梅也。

  【音释】溱音臻。

  肠胃第三十一 #

  黄帝问於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探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二#4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二#5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於回肠者,外附於脐上,迥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三#6尺;回肠当脐,左环迥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迥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

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栗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

  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

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海论第三十三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於营卫血气。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於府藏,外络於支节,夫子乃合之於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

经水者,皆注於海。

海有束西南北,命曰四海。

  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於其盖,下在风府。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悦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

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呜,经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五乱第三十四 #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日.一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於胸中,是谓大悦。

故气乱於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於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於肠胃,则为霍乱;乱於臂经,则为四厥;乱於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善。

愿闻其道。

岐伯日;.气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阴荣、足少阴输;气在於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於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荣输;气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

  黄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

补写无形,谓之同精。

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日治乱也。

  胀论第三十五 #

  黄帝曰:脉之应於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黄帝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於血脉之中耶?藏府之内乎?岐伯曰:三一云二字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

黄帝曰:愿闻胀之舍。

岐伯曰:夫胀者,皆在於藏府之外,排藏府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日胀。

  黄帝曰:。

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

黄帝曰:床解其意,再问#7。

岐伯曰:夫胸腹,藏府之郭也。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

胃者,太仓也。

咽喉小肠者,传送也。

胃之五窍者,闲里门户也。

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故五藏六府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

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三里而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写。

  黄帝曰:愿闻胀形。

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

脾胀者,善喊,四支烦悦,体重不能腠衣,迹不安。

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脏痛。

六府胀:胃胀者,腹满,胃院痛,鼻闻焦臭,妨於食,大便难。

大肠胀者,肠呜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则飧泄不化。

小肠胀者,小腹缜胀,引腰而痛。

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瘾。

三焦胀者,气满於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凡此诸胀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顺,针数不失。

写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夭命。

补虚写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黄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

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

黄帝曰:善。

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

帝曰:善。

  黄帝问於岐伯曰:胀论言:无问虚实,工在疾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

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对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气穴者也。

不中气穴,则气内闭;针不陷肓,则气不行,上越中肉,则卫气相乱,阴阳相逐。

其於胀也,当写不写,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於胀也,必审其脍,当写则写,当补则补,如鼓应柠,恶有不下者乎?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一竟

  #1闻:原作『问』,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2饥:《甲乙经》卷六第二作『饮』。

  #3脉脱者:此三字原脱,据《甲乙经》卷一第十二补。

  #4二:赵府居敬堂本作『一』。

  #5二:赵府居敬堂本作『三』。

  #6三:赵府居敬堂本作『二』。

  #7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甲乙经》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腹论》并无此九字。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二

  五宪律液别第三十六

  黄帝问於岐伯曰:水谷入於口,输於肠胃,其液别为五。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岐伯日: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溜於分肉之问,聚沫则为痛。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溜於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侯,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於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高#1者,内渗入於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於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於阴,髓掖皆臧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经酸。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写,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於回肠,留於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

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

愿闻其五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阅也。

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

岐伯曰:脉出於气口,色见於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

  帝曰:善。

五色独决於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辩,阙庭必张,乃立明堂。

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广大,寿中百岁。

见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气有余,肌肉坚致,故可苦已针。

黄帝曰:愿闻五官。

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黄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藏。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倾赤;肾病者,颜与颜黑。

  黄帝曰:五脉安出,五色安见,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辩,阙庭不张,小其明堂,蕃蔽不见,又埤其墙,墙下无基,垂角去外,如是者,虽平常

殆,死加疾哉!

  黄帝曰:五色之见於明堂,以观五藏之气,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针道於夫子,众多毕悉矣。

夫子之道,应若失#2而据未有坚然者也。

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於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

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3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员#4去矩而为方。

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

  黄帝曰:愿闻自然奈何?岐伯曰:临探庾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次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

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於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於气,易损於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

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兄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黄帝曰:临探庾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气浊,疾写之,则气竭焉。黄帝曰:循掘决冲奈何?岐伯曰:血浊气涩,疾写之,则经可通也。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

夫冲脉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禀焉。

其上者,出於顽颗,渗诸阳,灌诸精。

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胭中,伏行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其下者,并於少阴之经,渗三阴。

其前者,伏行出驸属,下循驸,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

故别络结则驸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黄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乃可明逆)lM 之行也。

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

明於日月,微於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血络论第三十九

  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

岐伯曰:血络是也。

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悦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畜积,久留而不写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

新饮而液渗於络,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

阴气积於阳,其气因於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

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写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

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悦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於阴者,阴脱,故烦闷。

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於经,外注於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

黄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写之万全也。

故无失数矣。

失数而反,各如其度。

  黄帝曰:针入而肉着者,何也?岐伯曰:热气因於针,则针热,热则肉着於针,故坚焉。

  阴阳清浊第四十

  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五色各异,清浊不同,人之血气若一,应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之众。

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之众,亦有乱人,其合为一耳。

  黄帝曰:愿闻人气之清浊。岐伯曰: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於肺,浊者下走於胃。

胃之清气,上出於口;肺之,浊气,下注於经,内积於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二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气猾,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独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音释】 #

  悦音闷。空音孔。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二竟

  #1高:赵府居敬堂本作『膏』。

  #2失:疑当作『矢』。

  #3水:赵府居敬堂本作『木』。

  #4员:赵府居敬堂本作『圆』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三

  阴阳繁日月第四十一

  黄帝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日: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

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为阴。

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1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日:合之於脉,奈何?岐伯日: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於前,故曰阳明。

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

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其於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2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黄帝曰:五行以束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於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

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病传第四十二 #

  黄帝曰:余受九针於夫子,而私览於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炳、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

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岐伯曰:要乎哉问!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着於竹帛,不可传於子孙。

  黄帝曰:何谓旦醒?岐伯曰:明於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曰:何谓夜暝令.岐伯曰:疮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黄帝曰:大气入藏奈何?岐伯曰:病先发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先发於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先发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食。

  病先发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病先发於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己,死。冬夜半,夏日映。

  病先发於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早#3哺。

  病先发於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鹦呜,夏下哺。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藏,及二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音释】 #

  映徒结切。 #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黄帝曰:愿闻淫邪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藏,不得定处,与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外不得安而喜梦。

气淫於府,则有余於外,不足於内;气淫於藏,则有余於内,不足於外。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阴气盛,射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墦炳;阴阳俱盛,则梦相杀。

上盛财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廖善笑、恐畏一,脾气,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叩‘则事腰脊两解不属。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

  厥气客於心,则梦见丘山姻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於肝,则梦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於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游行;客於胃,则梦饮食;客於大肠,则梦田内胆野;客於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於,则梦乃讼自剖;客於阴器,则梦接;客於项,则梦斩首;客於经,则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命苑中;於股肱,则梦礼节拜起;客於胞殖,显气一日分则客梦梦没便。

凡此有数#4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音释】 #

  窌力交切。 #

  为四时第四十四

  黄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余知其然也。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於身,故甚也。

  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

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黄帝曰:善。

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

岐伯曰:人有五藏,五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黄帝曰:愿闻五变。

岐伯曰: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

是为五变。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荣;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合,以致六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

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於色者,取之荣;病时问时甚者,取之输;病变於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

是谓五变也。

  外揣第四十五 #

  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授其调#5颇得其意。

夫九针者,始於一而终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

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探浅杂合为一乎?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

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

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

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

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外内相袭,若鼓之应柠,响之应声,影之似形。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三竟

  #1主:《太素》卷五《阴阳合》作『生於』二字,与上『月生於水』文例一律。

  #2阳:原作『阴』,据《太素》卷五《阴阳合》改。

  #3早:《甲乙经》卷二第一作『晏』。

  #4有数:赵府居敬堂本作『十五』。

  #5亲授其调:《太素》卷十九《知要道》『授』作『受』。按此句疑当作『亲受其词』。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四

  五变第四十六 #

  黄帝问於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於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剩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瘴,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

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

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

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

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瓦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

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洒;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桃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

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尸於人乎!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

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胜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洒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肉不坚,胜理疏,则善病风。

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少俞答曰:胭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胜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瘴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瘴。

黄帝曰:何以知五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留,臆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库。

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

黄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坚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颜骨者,骨之本也。

颜大则骨大,颜小则骨小。

皮肤薄而其肉无胭,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与其天伺色,污然独异,此其候也。

然后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悼泽。

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问,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穑积留止,大聚乃起。

  黄帝曰:余闻病形,已知之矣!愿闻其时。

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时。

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音释】 #

  臆音宽。桃音兀。懦音儒。洒音鹿。

  本藏第四十七 #

  黄帝问於岐伯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胜理,司关阖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胜理致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支节得安矣。

此人之常平也。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

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然有其独尽天寿。

,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

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休惕之恐,然犹不免於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窘乎哉问也。

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

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府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财忧不能伤,易伤於邪。

心高则满於肺中,悦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藏外,易伤於寒,易恐以言。

心坚则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瘴热中。

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

  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肺高则上气,肩息咳;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

肺坚则不病咳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瘴易伤。

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肝小则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

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悦勺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

肝坚则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瘴易伤。

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脾小则藏安,难伤於邪也;脾大则苦赓纱而痛,不能疾行。

脾高则纱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於大肠,下加於大肠则藏苦受邪。

脾坚则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瘴易伤。

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肾小则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

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尸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

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苦病消瘴易伤。

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尸痛也。

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

  黄帝曰: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曰: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

无髑骸者,心高;髑骸小、短、举者,心下。

髑骰长者,心#1坚,髑骰弱小以薄者,心脆。

髑骸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髑髁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

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

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

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疏者肺偏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

广胸反骰者,肝高;合胁兔骰者,肝下。

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

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

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

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

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

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帝曰:善。

然非余之所问也。

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忧,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臧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休惕之恐,然不免於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五藏六府,邪之舍也,请言其故。

五藏皆小者,少病,苦憔心,大愁忧;五藏皆大者,缓於事,难使以忧。

五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藏皆下者,好出人下。

五藏皆坚者,无病;五藏皆脆者,不离於病。

五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覆言语也。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应。

岐伯答曰: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胜理毫毛其应。

  黄帝曰:应之奈何?岐伯曰:肺应皮,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2大者,大肠大#3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肉胭小而么者,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胭不坚者,胃缓;肉胭无小里累者,胃急;肉胭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胜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黄帝曰: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岐伯答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音释】 #

  尻枯高切。骹敲。□结。□於。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十四竟

  #1心:『心』下原衍『下』字,据《甲乙经》卷《甲乙经》卷一第五作一第五删。

  #2里:『里』。《甲乙经》卷一第五作『里』。

  #3大:『里』。《甲乙经》卷一第五作『缓』。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五

  禁服第四十八 #

  雷公问於黄帝曰:细子得受业,通於九针六十篇,日一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於意矣。

《 外揣》 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

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於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於后世,绝於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欢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於是也。

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

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敌血。

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敌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1受其殃。

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

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藏,外刺六府,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写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

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

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

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雷公曰:愿闻为工。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日平人。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问。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日经刺。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藏府之病。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2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

陷下者,脉血结於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藏府之病。

  通其营输,乃可传於大数。

大数曰:盛则徒写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日灸刺。

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音释】 #

  敌楚洽切。 #

  五色第四十九 #

  雷公问於黄帝曰:五色独央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

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问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於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辩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於中央,六府挟其两侧,首面上於阙庭,王宫在於下极,五藏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辩乎。

雷公曰:其不辩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

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

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

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於寒;气口盛坚者,伤於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问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

五色各有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

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

病生於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於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颜,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

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颇者,肩也;颇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毗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经也;当经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

此五藏六府支节之部也,各有部分。

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

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於心,以知往今。

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

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

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

  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於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疮阴之属也,女子在於面必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圆左右,各如其色形。

其随而下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

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

别乡赤者,其色亦大如褕荚,在面王为不日。

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

以五色命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3,脾合肉,肾合骨也。

  论勇第五十 #

  黄帝问於少俞曰:有人於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黄帝曰:愿尽闻之。

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

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於四时之风。

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

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

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於寒,外内皆然,乃病。

黄帝曰:善。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

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

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

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盼,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

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黄帝曰:愿闻勇怯之所由然。

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毗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黄帝曰:愿闻怯士之所由然。

少俞曰:怯士者,目大而不臧,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髑骰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栗悍,其入於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於胸中,肝浮胆横。

当是之时,固比於勇士,气衰则悔。

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日酒悖也。

  【音释】  胃挺下古梗切。

  背脸第五十一 #

  黄帝问於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脸,出於背者。

岐伯曰:胸中大脸在杼骨之端,肺脸在三焦#4之闲,心脸在五焦之问,膈脸在七焦之问#5肝脸在九焦之问,脾脸在十一焦之问,肾脸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脸也。

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

气盛则写之,虚则补之。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以火写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卫气第五十二 #

  黄帝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

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支节。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於经者,为营气。

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一争亭淳淳乎,孰能穷之。

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

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

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知六府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於门户。

能知虚石#6之坚软者,知补写之所在。

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於天下。

  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

臣请尽意悉言之。

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问,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脸与舌下两脉也。

足厥阴之本,在行问上五寸所,标在背脸也。

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顽颗也。

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脸与舌本也。

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

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问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毗也。

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

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

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脸也。

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问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

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故石#7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经气有街。

故气在头者,止之於脑。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脸。

气在腹者,止之背脸与冲脉於脐左右之动脉者。

气在经者,止之於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於手,乃刺而予之。

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

痛可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

  【音释】 #

  钳音钤。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五竟

  #1反:《太素》卷十四《人迎脉口诊》作『必』。

  #2糜:原作『康』据《甲乙经》卷四第一改。

  #3皮:原作州脾『,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4焦:《太素》誉十一《气穴》作『椎』。下『七焦』,『九焦一、『十一焦』、『十四焦』均仿此。

  #5问:《素问血气形志篇》王冰注引作『傍』。

  #6石:《甲乙经》卷二第四作『实』。

  #7石:《甲乙经》卷二第四作『实』。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六

  论痛第五十三 #

  黄帝问於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胜理之疏密,各不同,其於针石火媾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於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於针石之痛,火媾亦然。

黄帝曰:其耐火媾者,何以知之?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炉。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於火炉亦然。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天年第五十四 #

  黄帝问於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循,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楣,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以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胜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1目始不明。

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外。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

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逆顺第五十五 #

  黄帝问於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

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

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

《刺法》曰:无刺搞缟之热,无刺洒洒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黄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

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

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

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此之谓也。

  【音释】 #

  逢蒲蒙切。缟呼木切。

  五味第五十六 #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藏六府皆禀气於胃。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於胸中,命曰气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五谷:杭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杳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猜咸,羊苦,鹦辛。

五菜:葵甘,韭酸,蕾咸,莲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宜#2所言五宜#3者,脾病者,宜食杭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杳越;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猜肉栗蕾;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肺病者,宜食黄黍鹦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蕾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趣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鹦肉桃葱皆辛。

  水胀第五十七 #

  黄帝问於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痕、石水,何以别之。

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外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问寒,足经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里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於皮肤之问,冬冬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官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於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瘟肉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鹦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痕何如?岐伯曰:石痕生於胞中,寒气客於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写不写,恤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

皆生於女子,可导而下。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岐伯曰:先写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贼风第五十八 #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於湿气,藏於血脉之中,分肉之问,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

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胜理闭而不通。

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休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

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六竟

  #1灭:《甲乙经》卷六第十二作『臧』。

  #2五宜:《太素》卷二《调食》无此二字。

  #3五宜:原作『五色』,据《太素》卷二《调食》改。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七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黄帝曰:卫气之留於腹中,搐#1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2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於胸中者,上取之;积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於上,写人迎、天突、喉中;积於下者,写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一本云季胁之下深一寸;重者,鹦足取之。

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黄帝曰:善。

  黄帝问於伯高曰: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伯高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

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

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

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

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

黄帝曰:病形何如?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

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气有输,骨有属。

黄帝曰:愿闻其故。

伯高曰:皮之部,输於四末。

肉之柱,在臂经诸阳分肉之闲与足少阴分问。

血气之输,输於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

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

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3而益脑髓者也。

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曰: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

病问者浅之,甚者深之,问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日上工。

  黄帝问於伯高曰:人之肥瘦大小寒温,有老壮少小,别之奈何?伯高对曰:人年五十已上为老,二#4十已上为壮,十八已上为少,六岁已上为小。

黄帝曰:何以度之#5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6、有膏、有肉。

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胭肉坚一本1 万胭肉,皮满者,肥。

胭肉不坚,皮缓者,膏。

皮肉不相离者,肉。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潭,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

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容大。

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

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

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

此别於众人者也。

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日众人。

黄帝曰:善。

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

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玉版第六十 #

  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

岐伯曰:何物大於天乎?夫大於针者,惟五兵者焉。

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

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唯针焉。

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

  黄帝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瘫疽。

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

为之邪不可留也。

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於中野者,此非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须臾之得也。

夫至使身被瘫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

夫瘫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

故圣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黄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脓已成,不予见,为之奈何?岐伯曰:脓已成,十死一生,故圣人弗使已成,而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无有终时者,为其不予遭也。

黄帝曰:其已有脓血而后遭乎,不导之以小针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之所取也。

黄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顺焉。

黄帝曰:愿闻逆顺。

岐伯曰:以为伤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项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脱,是五逆也。

除此五者为顺矣。

  黄帝曰:诸病皆有逆顺,可得闻乎?岐伯曰: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腹呜而满,四支清,泄,其脉大,是二逆也;蛆而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没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谓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咳,没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

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

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黄帝曰:夫子之言针甚骏,以配天地,上数天文,下度地纪,内别五藏,外次六府,经脉二十八会,尽有周纪,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杀生人,不能起死者也。

黄帝曰:余闻之则为不仁,然愿闻其道,弗行於人。

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虽勿诊,犹可知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

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

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迎而夺之而已矣。

黄帝曰:上下有数乎?岐伯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之气尽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此所谓夺其天气者也,非能绝其命而倾其寿者也。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阀门而刺之者,死於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於堂上。

黄帝曰:善乎方,明哉道,请着之玉版,以为重宝,传之后世,以为刺禁,令民勿敢犯也。

  五禁第六十一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刺有五禁,何谓五禁?岐伯曰:禁其不可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夺。

岐伯曰:无写其不可夺者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过。

岐伯曰:补写无过其度。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逆。

岐伯曰:病与脉相逆,命日五逆。

黄帝曰:余闻刺有九宜。

岐伯曰:明知九针之论,是谓九宜。

  黄帝曰:何谓五禁?愿闻其不可刺之时。

岐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头,无发蒙於耳内。

丙丁日自乘,无振埃於肩喉廉泉。

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写水。

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於股膝。

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腔。

是谓五禁。

黄帝曰:何谓五夺?岐伯曰: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

此皆不可写。

黄帝曰:何谓五逆?岐伯曰: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胭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恤,血恤笃重,是谓#7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动输第六十二 #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8明胃脉也。

胃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气上注於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黄帝曰:气之过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9?何道从还?不知其极。

岐伯曰:气之离藏也,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於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岐伯曰:胃气上注於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颜,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於阳明者也。

故阴阳上下,其动也若一。

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

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於肾下,出於气街,循阴股内廉,邪入胭中,循经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10者,邪入踝,出属驸上,入大指之问,注诸络,以温足腔,此脉之常动者也。

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

黄帝曰:善。

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七竟

  #1描:疑为『穑』之形误,『穑』同『蓄』。

  #2支:原作『肢』,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3益:《甲乙经》卷六第六作作『液』。

  #4二:《甲乙经》卷六第六作『三』。

  #5之:赵府居敬堂本作『知』。

  #6肥:《甲乙经》卷六第六作『脂』。

  #7谓:《甲乙经》卷四第二无『谓』字。

  #8是:《甲乙经》卷二第一、《太素》卷九《脉行同异》并作『足阳』二字。

  #9上十焉息?下八焉伏:此二句各本文字互有出入,《甲乙经》作『上出焉息,下出焉伏』。

《太素》作『上焉息,下焉伏』。

日刻本眉批..-十,寸之误;八,尺之误』。

其义应为-上寸焉息,下尺焉伏一。

统观各本文字及经文义理,此二句是指寸口脉搏动的上下出入界限,日刻本眉批似是。

  #10别:原作『利』,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八

  五味论第六十三

  黄帝问於少俞曰: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瘾;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

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

  少俞答曰: 酸入於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症。

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於胃,其气上走中焦,注於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乾而善渴。

  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於胃,其气走於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於冑,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院,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

齿者,胃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何也?少俞曰:甘入於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与谷留於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悦心。

其气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问,六合之内,不离於五,人亦应之。

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

其态又不合於众者五,余已知之矣。

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一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

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

岐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木形之人,比於上角,似於苍帝。

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於事。

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

大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

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

一曰少角钦角之人,比於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一日右角。

判角之人,比於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括枯然。

火形之人,比於上征,似於赤帝。

  其为人赤色,广蚓,脱#1面小头,好肩背髅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

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

质征之人,比於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一曰质之人,一日大征。

少征之人,比於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恼恰然。

右征之人,比於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一日熊熊然。

质判之人,比於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一日质征。

  土形之人,比於上宫,似於上古黄帝。

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经,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

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

大宫之人,比於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

加宫之人,比於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一曰众之人。

少宫之人,比於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

左宫之人,比於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一日众之人,一日阳明之上。

  金形之人,比於上商,似於白帝。

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

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

钦商之人,比於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

右商之人,比於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

大#2商之人,比於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

小#3商之人,比於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

  水形之人,比於上羽,似於黑帝。

其於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4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尸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给人,戮死。

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

大羽之人,比於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

小#5羽之人,比於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

众之为人,比於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一日加之人。

极之为人,比於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

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岐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

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

黄帝曰:其形色相胜之时,年加可知乎?岐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

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黄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以知形气奈何?岐伯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瘫;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於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

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腔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经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毛少,外踝皮薄而歃;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

足太阴#6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

  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

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有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

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黄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岐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

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於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

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

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庾之乃行。

故曰:气有余於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於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於经隧,乃能持之。

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

  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音释】釱音第。慆他刀切。鲛音交。腑音杭。□只玉切。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八竟

  #1脱:《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兑』。

  #2大:原作『右』,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3小:赵府居敬堂本作『少』。

  #4廉:《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广』。

  #5小:赵府居敬堂本作『少』。

  #6阴:疑当作『阳』。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九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右征与少征,调右手太阳上。

左商与左征,调左手阳明上。

少征与大 宫,调左手阳明上。

右角与大角,调右足少阳下。

大征与少征,调左手太阳上。

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

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

栓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

少宫与大宫,调右足阳明下。

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

鈇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

鈇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上征与右征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阳;藏心,色赤,味苦,时夏#1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截,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

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鹦,果桃,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

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

  大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

左角与大角同,左足阳明上。

少羽与大羽同,右足太阳下。

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

加宫与大官同,左足少阳上。

质判与大宫同,左手太阳下。

判角与大角同,左足少阳下。

大羽与大角同,右足太阳上。

大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

  右征、少征、质征、上征、判征。

右角、鈇角、上角、大角、判角。

右商、少商、鈇商、上商、左商。

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

众羽、栓羽、上羽、大羽、少羽。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3 里、为经络之海。

其浮而外者,循腹右#4上行,会於咽喉,别而络唇口。

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

今妇人之生,有余於气,不足於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黄帝曰:士人有伤於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写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於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

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黄帝问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喜恕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於阴,或起於阳,请言其方。

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於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於下;风雨袭虚,则病起於上,是谓三部。

至於其淫泱,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其中於虚邪也,因於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肤,皮肤缓则胜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探,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於络豚,在络之时,痛於肌肉,其痛之时息#5,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於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於惊,在J 输之时,六经不通,四支财支节哺,胶脊乃强。

留而不去,传会於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

留而不去,传舍於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向腹胀,多寒则肠呜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搪出麋。

留而不去,传舍於肠胃之外、募原之问,留着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输脉,或着於伏冲之脉,或着於膂筋,或着於肠胃之募原,上连於缓筋,邪气淫泱,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

岐伯曰: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

肠胃之问,水揍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膜瞋满雷引,故时切痛。

其着於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

其着於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其着於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於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

其着於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於两股,如汤沃之状。

其着於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

其着於输之脉者,闭塞不通,律掖不下,孔窍乾壅,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悦,悦生经寒,经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於肠-胃,入於肠胃则瞋胀,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

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缢,血外缢则钮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缢於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卒然外中於寒,若内伤於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菔里#6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黄帝曰:其生於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

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

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写则写,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音释】 #

  泱亦。 #

  行针第六十七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九针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以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

  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岐伯曰:重阳之人,缟缟高高#7,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

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也?岐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日颇有阴,其阴阳之离#8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淳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9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上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上膈第六十八 #

  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畔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

  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於肠中,流於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於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瘫成,瘫成则下管约。

其瘫在管内者,即而痛探;其瘫在外者,则瘫外而痛浮,瘫上皮热。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瘫,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沉浮,以为深浅,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瘫乃溃。

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檐无为,乃能行气。

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忧志无言第六十九

  黄帝问於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患,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10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

会厌者,音声之户也。

口唇者,音声之扇也。

舌者,音声之机也。

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顽颗者,分气之所泄也。

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

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顽颗不开,分气失也。

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重言也。

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於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黄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足之少阴,上击於舌,络於横骨,终於会厌。两写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十九竟

  #1阳:疑当作『阴』。

  #2角:『角』字疑衍,马诗注本无此字。

  #3背:《太素》卷十《任脉》作『脊』。

  #4右:《太素》卷十《任脉》无此字。

  #5其痛之时息:《甲乙经》卷八第二作『其病时痛时息』。

  #6里:《甲乙经》卷八第二作『里』。

  #7缟缟高高:《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娇矫蒿蒿』。

  #8离:《太素》卷二十七《邪传》无『离』字。

  #9沉:原脱,据《太素》卷二十七《邪传》补。

  #10出:《甲乙经》卷十二第二作『不』。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

  寒热第七十 #

  黄帝问於岐伯曰:寒热瘟疟在於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瘦寒热之毒气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痪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颈腋之问,其浮於脉中,而未内着於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

  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

  邪客第七十 #

  黄帝问於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外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於胸中,出於喉咙,以贯心脉#1,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栗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肤之问,而不休者也,昼日行於阳,夜行於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问,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气客於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於阳,不得入於阴。

行於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娇陷#2不得入於阴,绘虚,故目不暝。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写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迹立至。

  黄帝曰:善。

此所谓决读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

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林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

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外,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黄帝问於伯高曰;愿闻人之支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天有风雨,人有喜怒。

天有雷电,人有音声。

天有四时,人有四支。

天有五音,人有五藏。

天有六律,人有六府。

天有冬夏,人有寒热。

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

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

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

地有深谷,人有腋胭。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

地有泉脉#3人有卫气。

地有草莫,人有毫毛。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齿。

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

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胭肉。

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

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抒皮开剩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府之输於身者,余愿尽闻少#4序,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

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於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於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於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内廉,入於大筋之下,内屈上行燸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

心主之脉,出於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两骨之问,外屈,出两筋之问,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5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於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於胸中,内络於心脉。

  黄帝日;手少阴之脉独无脸,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

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故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络。

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脸焉。

  黄帝曰:少阴独无脸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於掌后锐骨之端。

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6心主之脉行也。

故本脸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写,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以#7衰者,其病亦去矣。

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小大、滑涩、寒温、燥湿。

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

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内果#8,写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邪得淫泱,真气得居。

  黄帝曰:抒皮开胜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

  黄帝问於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藏。

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於两肘;肝有邪,其气流於两腋;脾有邪,其气留於两脾;肾有邪,其气留於两胭。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9挛也。

  【音释】 #

  泌兵媚切。抒苦旱切。痴音拘。

  通天第七十二 #

  黄帝问於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天地之问,六合之内,不离於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黄帝曰:愿略闻其意,有贤人圣人,心能备而行之乎?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黄帝曰:其不等者,可得闻乎?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10而不发,不务於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於於,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於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11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写之,虚者补之。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写,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写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12外,实阴而虚阳,独写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

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13,审有余不足,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黄帝曰:夫五态之人者,相与毋故,卒然新会,未知其行也,何以别之?少师答曰:众人之属,不如五态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态之人不与焉。

五态之人,尤不合於众者也。

  黄帝曰:别五态之人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其状杂杂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胭然未楼,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脸,行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胭,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肘,则常出於背,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委委然,随随然,显显然,愉愉然,嗾嗾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此阴阳和平之人也。

  【音释】 #

  提上纸切。黯直稔切。嗾辞绿切。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竟

  #1脉:《甲乙经》卷十二第三作『肺』。

  #2陷:《甲乙经》卷十二第三作『满』。

  #3泉脉:此二字原空缺,据赵府居敬堂本补。《太素》卷五作『云气』。

  #4少:《太素》卷九《脉行同异》作『其』。

  #5上二寸:《太素》卷九《脉行同异》作『上行三寸』。

  #6少阴:《太素》卷九《脉行同异》作『太阴』。

  #7以:《甲乙经》卷五第七作『已』。

  #8内果:《甲乙经》卷五第七作『肉里』。

  #9病:赵府居敬堂本作『疽』。按音释出『疽』字,此作『拘』是。

  #10和:《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抑』。

  #11宜:《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宣』。

  #12气:《甲乙经》卷一第十六『气』下有『在』字。

  #13安容仪:《甲乙经》卷一第十六作『安其容仪』。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九针於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

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

谋伐有过。

知解结、知补虚写实,上下气门,明通於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於调气,明於经隧,左右肢#1络,尽知其会。

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次而通之;左右不调,犯#2而行之;明於逆顺,乃知可治。

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於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

  矣。

  明於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

言阴与阳#3,合於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於明堂,各处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

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探以留,故能徐入之。

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

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於中者,从合写之。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於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於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不知所苦,两矫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於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

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

法於往古,验於来今,观於窈冥,通於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髻露。

邪气之中人也,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於色,不知於其身,若在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於调气,补写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

写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4大其穴,气出乃疾。

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雷公问於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瘫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

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

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

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

此之谓也。

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於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

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音释】 #

  出入之合一本作会。把而行之一本作犯而行之。窈冥一本作冥冥。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廊,如新外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官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肤滑,其潭泽者,风也。

尺肉弱者,解传;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

尺肤涩者,风痹也。

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泱饮也。

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

尺肤先寒,久大#5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

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6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

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

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

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悦有加,立死。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诊齲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7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耳问青脉起者,掣痛。

大便赤瓣#8,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日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故曰:冬伤於寒,春生瘴热;春伤於风,夏生后泄肠僻;夏伤於暑,秋生疚疟;秋伤於湿,冬生咳嗽。

是谓四时之序也。

  【音释】 #

  官音杳。炬然及许切,亦作俎然。齲丘禹切,齿蠹也。掣尺列切。疚疟上音皆,瘦疟也。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日振埃,二曰发蒙,三日去爪,四日彻衣,五日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9,去阳病也;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10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写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

岐伯曰:振埃#11者,阳气大逆,上满於胸中,愤慎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姻,钩#12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於振埃。

黄帝曰:善。

取之何如?岐伯曰:取之天容。

黄帝曰:其咳上气,穷讪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曰:取之廉泉。

黄帝曰:取之有数乎?岐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

帝曰:善哉。

  黄帝曰: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

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府输,去府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妙乎哉问#13也。

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於发蒙也。

黄帝曰:善。

愿卒闻之。

岐伯曰:刺此者,必於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於耳,此其输也。

黄帝曰:善。

何谓声闻於耳?岐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於针也。

黄帝曰:善。

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黄帝曰:刺节善#14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岐伯曰: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经者,人之管以趋翔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於睪,血#15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

此病荣然有水,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日去爪,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

岐伯曰: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於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胜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乾隘燥,饮食不让美恶。

黄帝曰:善。

取之奈何?岐伯曰: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瘠,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於彻衣。

黄帝曰:善。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写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束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覆,颠倒无常,甚於迷惑。

黄帝曰:善。

取之奈何?岐伯曰:写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用针若此,疾於解惑。

黄帝曰:善。

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曰:病有持瘫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痹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瘫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16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瘫者,取之其输写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问。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

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问。

  凡刺热邪,越而苍#17,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瘫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圆利针,刺热者用才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伽,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

  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黄少汁。

人气在外,皮肤缓,胜理开,血气臧,汗大泄,皮#18潭泽。

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胜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

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

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

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

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

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悼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用针之类,在於调气,气积於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

宗气留於海,其下者注於气街,其上者走於息道。

故厥在於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

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於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於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写之,因其偃外,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瘫、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於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虚邪之中人也,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胜理。

其入深,内搏於骨,则为骨痹。

搏於筋,则为筋挛。

搏於脉中,则为血闭不通,财为瘫。

搏於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搏於皮肤之问,其气外发,胜理开,毫毛播,气往来行,则为痒。

留而不去,则痹。

卫气不行,一射马不仁。

  虚邪褊容#19於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之入於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

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问而不反,发於筋溜#20。

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

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音瘤,以手按之坚。

有所结,深中骨,气‘因於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21。

有所结,中於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一竟

  #1肢:《太素》卷十九《知官能》作『支』。

  #2犯:赵府居敬堂本作『把』,与本篇后音释合。

  #3阳:原作『五』,据《太素》卷十九《知官能》改

  #4遥:《太素》卷十九《知官能》作『摇』。

  #5大:《太素》卷十五《尺诊》作『持』。

  #6粗:《甲乙经》卷四第二作『廉』。

  #7左:原作『右』,据《甲乙经》卷十二第六改。

  #8瓣:原作『辩』,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9经:原脱,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0肢:《太素》卷二十二《五节刺》作『支』。下同。

  #11埃:原作『振」,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2钩:赵府居敬堂本作『询』。

  #13问:原作『闻』,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4善:《太素》卷二十二《五刺节》作『一一认』。

  #15血:《太素》卷二十二《五刺节》作r水』。

  #16脆:《太素》卷二十二《五刺节》作『诡』。

  #17苍:《太素》卷二十二《五刺节》作『沧』。

  #18皮:《太素》卷二十二《五刺节》作『肉』。

  #19编容:《灵柜略六气论篇》作『偏客』。

  #20溜:《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作『瘤』。下『肠溜』仿此。

  #21疽:循例疑当作『瘤一。下『肉疽』仿此。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二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於岐伯#1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伯高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勖为纬,虚张为经。

是故房至毕为阳,昂至尾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昼日行於阳二十五周,夜行於阴二十五周,周於五藏#2。

  是故平日一阴尽,阳气出於目,目张则气上行於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

其散者,别於目锐毗,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问外侧。

其散者,别於目锐毗,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问。

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3之问。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於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驸上,入五指之问。

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问,入掌中。

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於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4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5周於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於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於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於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於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於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於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6阳尽於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於阴,常从足少阴注於肾,肾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复注於肾为周。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於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於目。

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二#7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外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於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8,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

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

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

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病。

在於三阳,必候其气在於阳而刺之;病在於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一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

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

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於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盼盼,终而复始,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音释】  盼普巴切。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合八风虚实邪正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吁垫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12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吁垫之官,日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吁垫之官,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复反於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

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13。

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官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14百姓。

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官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

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於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心,外在於脉,气主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日谋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肺,外在於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小肠,外在於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日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肾,外在於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风从东北方来,名日凶风,其伤人也,内舍於大肠,外在於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束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肝,外在於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风从束南方来,名日弱风,其伤人也,内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

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

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其有三虚而偏中於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九针论第七十八

  黄帝曰:余闻九针於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於一而终於九。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锺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

五藏之应天者,肺。

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圆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於经络之中,为痛#15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写热出血,而症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瘫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於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骛,且圆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

邪之所客於经,而为痛痹舍於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一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於骨解腰脊节胜理之问,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探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问也。

淫邪流溢於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於机关大节者也。

其#16为之治针,令尖#17如挺,其锋微圆,以取大气之不能过於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日镜针者,取法於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

二日员针,取法於絮针,筒其身而卯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问气。

三曰缇针,取法於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四日锋针,取法於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瘫热出血。

五日铍针,取法於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瘫脓,两热争者也。

六日圆利针,取法於鳌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探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瘫痹者也。

七日毫针,取法於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

八日长针,取法於蔡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九日大针,取法於锋针,其锋微圆,长四寸,主取大气不出关节者也。

针形毕矣,此九针大小长短法也。

  黄帝曰:愿闻身形应九野奈何?岐伯曰:请言身形之应九野也,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18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尸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

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

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处。

所主左右上下身体有瘫肿者,欲治之,无以其所直之日溃治之,是谓天忌日也。

  形乐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

形苦志乐,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乐志乐,病生於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喝,治之以甘药。

.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酿药。

是谓形#19 。

  五藏气: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语,脾主吞,肾主欠。

  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秽,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

  五并:精气并肝则忧,并心则喜,并肺则悲,并肾则恐,并脾则畏,是谓五精之气并於藏也。

五恶:肝恶风,心恶热,肺恶寒,肾恶燥,脾恶湿,此五藏气所恶也。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五劳:久视伤血,久外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

  五走: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

  五裁: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五发:阴病发於骨,阳病发於血,以味发於气,阳病发於冬,阴病发於夏。

  五邪:邪入於阳,则为狂;邪入於阴,则为血痹;邪入於阳,转则为癫疾;邪入於阴,转则为疮;阳入之於阴,病静;阴出之於阳,病喜怒。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

  五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

  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多#20血,太阴多血少气,厥阴多血少气,少阴多气少血。

故曰: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血恶气,刺厥阴出血恶气,刺少阴出气恶血也。

  足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足之阴阳也;手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心主为表里,太阳少阴为表里,是谓手之阴阳也。

  【音释】 #

  筒音同。缇音低。巾针一本作『布针』。五走音赓。五裁《素问》作『五禁』。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二竟

  #1岐伯:《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作『伯高」。

  #2藏:原作『岁J,据《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改。

  #3小指:《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指』下有『次指』二字。

  #4气行:《甲乙经》卷一第九r行」下有r於身』二字。

  #5三:原作『二』,据《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改。

  #6二:原作『四』,据《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改。

  #7二:原作『四』,据《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改。

  #8不以期:《甲乙经》卷一第九作『无己其』。『其』字属下读。

  #9病:原脱,据《太素》卷十二《卫五十周》补。

  #10一:原作『二』,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1日行半度:《甲乙经》卷一第九作『闲日之度也』,此下并有『从昂至心,亦十四合,水下五十刻,终日之度也』十八字。

  #12上天:原作『天官』,据《太素》卷二十八《九宫八风》政。

  #13旱:原作『汗』,据《太素》卷二十八《九宫八风》改。

  #14在;原作『有』,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5症:原作『瘤』,据《甲乙经》卷五第二改。

  #16其:赵府居敬堂本作『故』。

  #17尖:原作『小大』二字,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8手:原作『毛』,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9形:《甲乙经》卷六第二作『五形志也』。

  #20多:赵府居敬堂本作『少』。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三

  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於岐伯曰:经言夏日伤暑,秋病疟,疟之发以时,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邪客於风府,病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常大会於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日作晏。

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风府则胜理开,胜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此所以日作尚晏也。

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内,注入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气上行,故其病稍益至,其内搏於五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探,其行迟,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积而作焉。

  黄帝曰:卫气每至於风府,胜理乃发,发则邪入焉。

其卫气日下一节,则不当风府,奈何?岐伯曰:风府无常,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气之所舍节,则其府也。

  黄帝曰:善。夫风之与疟也,相与同类,而风常在,而疟特以时休,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疟气随经络沉以内搏,故卫气应乃作也。帝曰:善。

  黄帝问於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胰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少师答曰:不然。

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r 其故何也?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故月满则梅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邮,姻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探。

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1。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实。

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於吁垫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

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

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外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小#2病。

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於虚风,故万民多病。

虚邪入客於骨而不发於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於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

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

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

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日早乡;从西方来,命日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

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

正月朔,天利温不风,耀贱,民不病;天寒而风,耀贵,民多病。

此所谓候岁之风,钱伤人者也。

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巳不暑,民多瘴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

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胜理者也。

  【音释】  邮乞逆切。

  大惑论第八十 #

  黄帝问於岐伯曰:余尝上於清泠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

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暝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转#3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

卒然自止#4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於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里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於脑,后出於项中。

故邪中於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於脑,入於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阴,白眼赤脉法於阳也。

故阴阳合传#5而精明也。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

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日惑也。

  黄帝曰:余疑其然。

余每之束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6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於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於脾,热气留於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

胃气逆上,则胃院寒,故不嗜食也。

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於阴,常留於阳,留於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娇盛,不得入於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黄帝曰:病目而不得视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留於阴,不得行於阳,留於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娇满,不得入於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黄帝曰:人之多外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涩;而分肉不解焉。

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涩则分肉不解,其行迟。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於阳,夜行於阴,故阳气尽则外,阴气尽则寤。

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

留於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

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於阳也久,故少瞑焉。

  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外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於上脸,上脓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於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外焉。

  黄帝曰:善。治此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藏府,诛其小过,后调其气,盛者写之,虚者补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乐,定乃取之。

  【音释】  撷奚结切。神分方文切

  瘫疽第八十一 #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胜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於络脉,皆盈,乃注於经脉。

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切而调之,从虚去实,写则不足,疾则气臧,留则先后。

从实#8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

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9瘫疽之所从生,成散#10 之一脉,内黑肝肺,黑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岐伯曰:经脉留#11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萱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

血气犹然,请言其故。

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

寒邪客於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瘫肿。

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写则斓筋,筋斓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写,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黑於五藏,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尽闻瘫疽之形,与忌日名。

岐伯曰:瘫发於嗑中,名日猛疽。

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玲食#13,三日而已。

  发於颈,名日夭疽。其瘫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阳气大发,消脑留项,名日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於肩及孺,名曰疵瘫,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藏。瘫发四五日,逞媾之。

  发於腋下赤坚者,名日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已豕膏,六日已,勿里之。其廊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缨,急治之。

  发於胸,名日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於膺,名日甘疽p 色青,其状如谷实离菰,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急治#15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於胁,名日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16之,其病大瘫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

到萨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於股经,名曰股经疽,其状不甚变,而瘫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於尸,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於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於膝,名曰疵瘫,其状大瘫,色不变,寒热而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瘫疽之发於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於阳者,百日死;发於阴者,三十日死。

  发於经,名日兔喷,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於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瘫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於足上下,名日四淫,其状大瘫,不#17急治之,百日死。

  发於足傍,名曰厉瘫,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於足指,名脱瘫,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一哀,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瘫疽,何以别之?岐伯曰:营卫#18稽留於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

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瘫。

  黄帝曰:何谓疽?岐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血气竭,当其瘫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19如牛领之皮。

瘫者,其皮上薄以泽。

此其候也。

  【音释】 #

  萱急饥切。血泣音涩。爷菰古括楼字。燸奴到切,又音濡。不则上府九切。夭音么,色不明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之二十三竟

  #1也:原作『日』,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2小:《甲乙经》卷六第一作『少』。

  #3转:原作『搏』,据《太素》卷二十七《七邪》改。

  #4止:原作『上』,据《太素》卷二十七《七邪》改。

  #5传:《甲乙经》卷十二第四作『揣』。

  #6惑:《太素》卷二十七《七邪》作『感』。

  #7涩:原作『湿』,据《太素》卷二十七《七邪》改。下同。

  #8从实:原作『后虚』,据《太素》卷二十六《瘫疽》改。

  #9知:原作『所』,据赵府居敬堂本改。

  #10散:赵府居敬堂本作『败』。

  #11留:《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作『流』。

  #12合:《太素》卷二十六《瘫疽》作『含』。

  #13冷食:《太素》卷二十六《瘫疽》作『毋玲食』。

  #14气:原作『留』,据《太素》卷二十六《瘫疽》改。

  #15不急治:原脱,据《甲乙经》卷十一第九补。

  #16不急治:原脱,据《甲乙经》卷十一第九补。

  #17灸:疑当作『久』。

  #18不:原脱,据《甲乙经》卷十一第九补。

  #19卫:《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作『气』。

  #20上:《甲乙经》卷十一第九作『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