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庄邂逅录

渔庄邂逅录 #

  经名:渔庄邂逅录。南宋吴快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渔庄邂逅录 #

  高盖山人自然子述

  乾道八年岁次壬辰仲秋之月,高盖山人自然子,会金陵虞仲谋,西湖乘兴,因邂逅都录刘先生於渔庄。

因丁卯岁曾瞻识,今复遇坐中。

先生因语,昨梦福州王真人言未讫,而自然今日谈道,若合符契。

昔自然子,幼尝梦三茅君,授以丹诀。

后十年遇王先生,传《金碧经》旨,而刘先生奉三茅君尤谨,疑其昔梦所感也。

《金碧经》旨,乃神农龙虎大丹秘诀,历古神仙,莫不由此。

后皆立一经,何啻百数,皆古圣相传,开悟后学。

今之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形,上不欺天,下不食言。

况古圣真人立虚文,诳误将来,何至是乎。

奈何世人根钝,妄执迷谬,愚鲁颠倒,深可哀愍。

古人云:天上无懵懂神仙,诚哉是言也。

凡修丹,须要三人同心,方可成事。

今自然子遇大道於人海中,遍寻知音,几二十八年,未见有参同者。

古仙云:三人同志可修丹。

前向道之友李启亮、王及甫,皆相继而亡,惟胡若谷存。

同试见效而力不及,所获者寡,未能成功。

今既邂逅知音,梦又若此,岂非宿绿。

由是结为丹友,以白露后一日丁未为首。

自然子治药物,虞公运水火,而属先生修火记焉。

居翌日,先生日:可以记之。

愚知先生之心,亦古至人之心,欲以所试见效,传之将来,接引后进耳。

遂秉笔书之,因目为《渔庄邂逅录》云。

  释金液大还丹名

  老子云:还丹金液,与天相毕。

而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

须得神水,然后生白金,白金返黄金,黄金返紫金,紫金流液,熏结鼎上而成丹。

《金碧》所谓阴阳混交接,精液包元气。

非有质之物可比也。

有质之物入人肠胃,不能变化熏蒸,久而蕴结成疾。

所以贵乎金液者,乃天地之元气,熏蒸入五内,雾散若风雨。

魏公《参同契》载之详矣。

还丹者,《太清经》云:水银本是丹砂得,今炼水银还丹成。

故曰还丹。

元君曰:砂有天地造化,阴阳气足,自然成丹者。

内有曾青、胆矾、束雄黄、西雌黄、南朱砂、北水银,而丹则轻清飞腾於上。

凡世之得道者,乃上帝遣天官,采以赐之,而服食遂登云汉。

今体天法道而炼之,亦有此五相类,生於其问,乃五行之化也。

若以世上杂类为之,必无还返之理矣。

故炼性者,必绝去世务。

而炼丹者亦畜妻子,居官爵。

炼性若成,止於一身。

炼丹若成,举宅升天。

道至大而必授贤者,故冠草丹之首。

虽然在有福而有分,而成其大用人命。

经云:若积善多,善星主之,见善则善,而为之必成。

若为恶多,恶星主之,而不信善,仙道远矣。

老君日:可得而献,则人莫不献之其君。

可得而进,则人莫不进其亲。

可得而教,则人莫不教其兄弟。

可得而传,则人莫不传之子孙。

率土皆为仙矣,诚可慎之味之。

  第一转配合阴阳名曰太初

  《易》日: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而配合阴阳,又须得类,自然之理也。

圣人由是观天地之元气,采日月之精华,取赤白二物,象鸡子形,以为混沌。

《金碧》所谓鸡子配合,而生神物是也。

分数则寓於两弦,交会则犹於合璧,以卦爻而运水火,以时日而易岁月,俾阴阳而成黑铅,太上所谓从红入黑是真修是也。

草衣子云:人之有身,因父母传气而生,非肉所化。

至药亦然。

坎男离女,性情相依,结气而成由、圣人亦从胎生,故日从凡入圣也。

然受气须足。

郑真人云:受气若足,为人聪明。

受气不足,为人暗珠。

不可不知。

又名先天铅,谓古未有天地,混沌之初,铅得一而先形,乃天地之元气也。

彭真人云:人之寿夭强弱,皆因父母元气所禀然,乃浊乱之身而有限。

大丹乃圣母灵胎,天地之元气,故无涯。

以无涯而续有限,安得不与天地同寿耶。

盖世问本无此铅,而因造化而有也。

道生於无,有者乃天地之始。

有也遂名,为万物母也一又云:道生一,通於一,万事毕。

盖黑铅属水,其数一,人能通此,则大丹能事毕矣。

今世人谈道,指无之理而为虚空,又岂知杳杳冥冥,其中有精耶。

  第二转混沌胚辉名曰太极

  经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此铅乃天生神物,非世上五金八石之比。

其中包括天地日月,阴阳八卦五行,万物之理。

伏羲氏之《易》,神农氏之《金碧经》,皆载此道也。

今夫三十六字,与《易》八卦相为表裹。

日龙虎朱雀玄武,即四象也。

日月即坎离也,火水土木金即五行也。

青白黑碧绿黄赤紫即九宫,天地即乾坤也。

巽长女也,艮少男也,震为长男也,兑为少女也,甲丙戊庚壬乙丁己辛癸,此五行之变,大丹之道着矣,此铅是也。

今之学者,各肆说纷纷驰骋,不遇师传,安能穷理尽性,以至於命者乎。

夫丹者,乃日月交感而生,故其文象日月混成之义。

故《易》取日月之义,而卦首乾坤者。

乾本纯阳,乃白金之气,刚健而居上为天。

坤本纯阴,乃水土之质,柔顺而居下为地。

上下交感,乾坤之阳入於坤,是谓之坎。

坤中之阴入於乾,是谓之离。

坎离者,日月也。

乃天地之男女也。

日中有乌,月中有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铅乃日月之精华,天地之魂魄也。

广成子日:纯烧天地阴阳髓。

炼大丹当自此始。

  第三转二仪剖判分别阴阳

  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

一者,真一之谓也。

将此铅入鼎中,以汞浇之,自然金花出而在外,轻清之气,乾之象也。

砂土包而在外,重浊之质,坤之象也。

《浑仪记》日:天包地如壳中之黄,天地之理,於斯见矣。

纯阳者积气也,不得不动而升上。

纯阴者附形也,不得不静而处下。

阴阳之义,於斯着矣。

道经曰:纯阳为仙,纯阴为鬼,人也者,居天地之中,而禀阴阳之气,出入乎生死。

丹者,长生不死之药。

若炼而得此,.用汞浇之,运火气足,混沌既判,离中之阴自出,坎中之阳自全,复为乾体,乃为纯阳之物,人服得仙,不期然而然也。

《易》曰:本乎天者亲上,身轻飞腾,亦不期然而然也。

如此然后,得名为丹砂,非世上之丹砂。

故古歌日:白马芽,真丹砂。

淮南王炼秋石,黄帝美金花。

又日:铅是芽之母,芽是铅之子。

既得见金花,舍铅还不使。

为金花既是纯阳,则与天为徒。

而铅壳阴物,而河车般运既毕,亦无用矣,故云出阴入阳,超凡入圣。

自是之后,水银一味,独幽玄矣。

  第四转钻簇五行变化四神

  古歌云:不用药,用五行,龙从火裹出,虎向水中生。

此白马芽,乃金华白虎,向黑铅水中生也。

又以上等好丹砂,飞出水银,乃龙从火裹出也。

二物一处,用玉乳锤钵,研三千下,令相入,谓之沐浴。

《药镜》云:赤龙乾之德,白虎亦如常。

研龙使如粉,吸虎自相当。

是也。

遂以清泉净浴,其水苍苍色,与天无异。

则《金碧》中一白二黑三绿四碧之次序,於此可见。

再入鼎中,运火气足,所出自然有曾青、胆矾、雄雌、砂汞五彩之状。

青者水银,苍龙木精。

白者金华,白虎金精。

赤者丹砂,朱雀火精。

黑者黑铅,玄武水精。

此四者圣而不可知,故谓之四神,又名为圣无知。

草衣子云:炼丹至此四神,一切天人,莫不敬仰,犹天地日月,不可触犯,神明必罚矣。

  第五转变化尽由中宫土德

  经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五者,中宫土位,万物生成之始终也。

故水得土而成数六,火得土而成数七,木得土而成数八,金得土而成数九,土得土而成数十。

炼丹既有四象,必得土而后成。

故紫阳曰:都绿彼此怀真土,遂使金丹有返还。

所谓龙从火裹出者,乃木三火二同为五,左转而成戊土也。

虎向水中生,乃金四水一,亦同为五,右转而为己土也。

彼此各怀真土,至此而复归于五,与五合成可知矣。

炼大丹全在金火二用,七赤九紫,还返之道。

金火之成数毕,而河图生成之数,筑可见矣,太乙真君玉壶颂云:房是青龙参是虎,日为朱雀月玄武。

欲知大药立玄基,须得中央戊己土。

右取四神,依前沐浴,再入鼎中,运火气足,并化真土,其中自然现出金华。

如见金华,可以勾溜。

崔公云:乾汞勾,湿汞溜,无不住。

当以勾溜为验矣。

《肘后》云:见此土,即是丹。

崔公云:亦谓之龙胎大药,为其土中已炼丹体,如子之在母胎也。

草衣子曰:若人大功行未备,未可飞升,合修至此而止,可以辟病延年,住世为地仙耳。

然此药炼至第三转,既胎凡胎为纯阳体,乃轻清飞腾之物。

若水火乖度,则元气失散,药便不灵,虽得见土,有质无魂,服之即庭刁氲的科多不屡金澎引文规归大肠,虽能去病,久亦生疾。

阴长生云:得失在火卯酉,刑德不可不知。

古今修炼之士,莫不以此为大要者焉。

  草衣子火候诀 #

  火自第一转,起十一月冬至,至夜半子时,受一阳之气,为复卦,初九潜龙也,俟时而行,确乎不可拔?十二月临卦,九二,见龙在田,君德也。

正月泰卦,九三,君子进德,可与几也。

二月大壮卦,九四,或跃在渊,欲及时也,药中水银,上下无定。

三月央卦,九五,飞龙在天,得志也,药积阳为天。

四月乾卦,上九,{几龙有悔,此时药成,乾体已全,不可造化,当积功累行,然后名山吉地洁净之处,斋戒沐浴,方可下手,鼎炉法象火候,并不同前,丹房中水火不可暂离,香烟长久不绝,盖纯阳之物,功齐造化。

《抱扑子》及诸经皆云:此时当祭炉,祭太乙诸神,并来监临助作药,道人斯时,不得辄生邪见,并一切秽触,要生障碍,故日有悔。

修炼之士不可不信,前后若此者多,或为而不能成,或成而不能服,或服而不能灵,遂以为魔。

殊不知丹砂阳物,鬼神畏忌,又况炼至纯阳,阴魔其能亲耶。

此理晓然,切忌切忌。

若能遵依禁戒,自此渐渐通灵,可造黄白,直至九转,紫阳官火足功全。

则一粒之功,鹦餐成凤,犬饵成龙,点化金石,并为至宝。

修真之士月诸经诀,可以理推,非渔庄之所能备录也。

古歌云: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又云:时人问我江南景,柢道君行自得知。

昔黄真君注《龙虎经》毕,乃留诗云:物因不识香成贱,言为玄微却被轻。

昨夜托栏几长啸,一轮秋月为谁明。

盖伤知音之难遇也。

今既得倡,录非徒然,因喜成四韵,附于卷末云。

  丹中神水与华池,学者如麻悟者稀。

  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

  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

  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

  十一月十八日开炉,得先天铅,因纪其实云:

  配合阴阳法自然,得成此物号先天。

  妙中妙妙妙真妙,渊处渊渊渊又渊。

  下手工夫终百日,夺他造化几千年。

  从头细试渔庄录,方信神仙不浪传。

  二月十三日灰池炎灼,得混沌胚脾。

  灰池炎灼定浮沈,见了方知造化深。

  世上本来无此物,人问终是少知音。

  蒙蒙恍恍离宫本,杳杳冥冥坎户金。

  得一莫夸能事毕,要勤功行合天心。

  渔庄邂逅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