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真人语录

晋真人语录 #

  经名:晋真人语录。一卷。当系金朝全真道士编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晋真人语录 #

   先生曰:开辟已来,至於今日,这人沉沦,无有休期。

此时正遇神仙出世,大道将兴。

虽一盘天民,争奈贤愚不等。

贤者向道,愚者背道,向道而生,背道而死。

心清意静,天堂之路。

心荒意乱,地狱之门。

试问诸公:上天堂好,入地狱好?虽然道之尊,德之贵,岂为迷愚说哉。

若非今世道教兴,安得使清净天机漏於世问,取聪明上士。

  先生曰:人之修行,先须识取性命宗祖,然后〔修〕真以保命。

修行须存三、抱元、守一为初。

存三者,乃是精、炁、神,真三宝也。

抱元者,抱守元阳真炁。

守一者,守其一灵神也。

神者,元本在心,心属南方丙丁火。

心中有性,性属阳。

肾者,能生元阳真炁。

炁属北方壬癸水。

水为命,命属阴。

已上说性命,明知下落。

自古及今,人多不识性命,今日显扬於世。

  先生曰:学道本来有三。

一者一心在想,秖在下丹田仙洞之内,莫放心意散乱,抱元阳真炁,便是长生,真道本也。

是出死入生之道,是阴阳造化仙炉也。

这丹田内,澄心定意,昏昏默默,绵绵不断,谨守三五年之问,自然丹炉鼎内,二炁相交,温成一黑,造化成虚无,灵胎仙成器,心中神自灵,踊跃欢喜,自歌自舞。

大抵神得炁灵,炁得神清。

《阴符经》云: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炁是神之母,神是炁之子,常使子母相守不离,自然日久神定,仙道成矣。

二者既得〔神定炁和〕,然后放四大,莫把捉,坦然修养,道炁自然,清清净净之中,神即上灵宫,永作目前,更不回顾也。

三者既得神定黑炁和,应过天年也。

放心坦荡,自在逍遥,无事清闲,乃是无极大道成也。

清争到头,异日功成行满,玉皇诏上会,作个无碍人,长生快乐也。

  先生曰:学道修行,或活神不定,柢是功夫未成,不计年限,且须抱守。吕真人云: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先生曰:夫修行施以不谨,功不勤而神不清。持久不负真行,心不劳而志不狂,精不亏而神不飞。

  先生曰:嗟见世问人寻师访道,不肯恭顺於人,只说俱能己胜。

至於修行,又不肯勤谨慎忍,只凭口说,全无真功。

亦不真紧修行,以见贫者又无拯救之心。

种种亏功失行,到使阴德有亏,於道有违。

似此之徒,欲要成仙证道,甚远矣哉。

如今略说道果之因,上天只柢佑真功真行,如大善德之人,自可感动天地。

经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精神,无动无作,真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炁,乃真功也。

若要真行,须要修行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或化诱善人入道修行,所为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

  先生曰:若人修行养命,先须积行累功。有功无行,道果难成,功行两全,是谓真人。

  先生曰:吾辈说与教门中人,须是大悟性理,深穷妙道,志在修行学仙。

《西升经》云:除垢止念,净心守一。

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也。

此乃妙中无比也。

凡有道话往来,且照顾润身中之宝,劝人向天之道,顺天之理,不得毁天谤地。

若张渊子,背口发狂言,归谈神中事,此乃得道之人也。

但且包容,不得其过。

  先生曰:学道之人,切须清净一身,不得杀生、饮酒、食肉、破戒、犯色。

每欲包容万事,苦己饶人,弃绝慎怒怪贪,常行忍辱俭约。

见人患难,行拯苦之心,见人贫乏,必周急之。

好事先人后己,待人谦上和下,以恩复雠。

勿见人之过,勿语人之非,暗积阴德,不求人知,惟望天察,乃即其道人也。

  先生曰:大道无方,微妙莫测,圣人体之为日用,百姓日用而不知。背道而丧真,动感死地,殊不知人在道中,如鱼在水中。鱼失水则死,人失道则亡。

  先生曰:且见经典中言意隐奥,卒难晓解。

今秖以世俗之语,开迷指悟。

或有未明,更於后代之子孙处求教。

傥能解意修行,即许再传弟子,保命修真,积庆天涯,救人疾痾为大行。

若受斯文,则九祖灭罪,父母获福。

吾之愿心,普救病厄及生死之难。

如将此语诳诸人,永入阴山万劫。

  颂曰

  学道须凭铁汉,便把身心割判。

  一口咬断无明,更不前思后等。

  重阳祖师修仙了性秘诀

  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虚,无为潇洒之门户,乃纯正之家风,是重阳之活计。

修仙之士,学道之流,慎勿狂游而参禅,且莫徒劳而问道。

群居慎口,累真功,独坐防心,积实行。

莫为小过而不除,休言微行而不积。

心猿紧锁,意马牢擒。

三逆散而神宁,六贼剿而意定。

缓缓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调息真功。

清净寂寥而低下,谦和柔弱而炼心,恭敬於人而有益。

般般勘破这行尸,物物休停除走骨。

争奈人人舌辨以为能,个个刚强而为胜。

无明火大而为尊,人我山高而独是。

处众不取其下,闹处不取其静。

欲处而神荒,动处而意乱。

更有一等,专持乞食度日,却言便是真修。

如此是慵饶下鬼,愚顽不省之人。

迷迷无端之蠢,切不如闻早炼顽心,去假修真而了性。

若执慧性而皆昏,精着心灯而忽暗。

悭吝而难成大道,狠毒而怎悟玄真。

妬贤嫉能而招愆,贪生怕死而造罪。

书符货术而馒人,行乐治病而图贿。

狂怪道中之贼,喧呼众人之害。

不悟妙诀而胡游,心意迷迷而狂走。

受了十方善信供养,而难消〔受〕。

若谨修而了真心,稍怠堕而沉地狱,得遇真师,强寻妙诀,不许愚人得知,只要人人自悟。

不用摇筋摆髓之功,亦没惑人采战之卫,但会无为之初始,自觉神炁而冲和,自然丹炉而乐就。

显现灵砂而照昭一,明辙神光而灿灿,自见道德之祖宗,认是清闲之源本,乃性命之妙门,是脱神仙之模子。

人人悟透此玄机,乃得长生而久视。

不是惑言而说人,亦非邪术而诱你。

酷告全真之高士,奉劝世上之迷徒。

各各悟取害风言,人人同登於正教。

如今说下修行之端的,能绝旱迷之疑虑。

伏望人人离俗以登真,一一断尘而得道。

然愿一切众生,皆登仙阙者矣。

  答马师父十四问

  第一问:如何是思神不测处,龙虎定相逢?答曰:那一切虚寂便是。

  第二问:如何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答曰:玄者父精,牝者母血也。元初各八两,合为一斤,一点元阳真炁,便是元本也。

  第三问:如何是复命归根日静?答曰:只要心不逐物去,不染不着,心定意不散,神不昧,便是归根。若不此者,不得归根。

  第四问:如何见性?答曰: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

  第五问:如何是应物不昧?答曰:耳虽听,目虽视,口虽说,只要心不着也。

  第六问:如何是天关地轴,如何得相守?答曰:天关地轴亦是神炁二字,只要不着不染,心定乃黑定,心动则炁散,若心不动,则子母相守。

  第七问:如何是出有入无三尺剑,长生不死一丸丹?答曰:出有入无,只是一黑。

三尺剑,慧也。

长生不死者,一灵真性也。

一丸丹者,命也。

只用清诤无心,寻个诤处坐去,更无甚么。

  第八问:如何是调息?答曰:非有作也。

若得心中无事,炁息自调,但知调息,便是有着。

调息者,只可不知见,不可着於口鼻。

今日说与众师兄,别无甚么。

只要心无事,寻个静处坐去。

弟子只因心中无事,得入於大道,依此行去。

  第九问:如何是达摩大师云,提得虚空回面观?答曰:虚空是一性,回头观不昧也。

  第十问:如何弟子晚年出家,筋血衰败?愿师指教。

答曰:补去。

又问:如何是补?答曰:只要头头无事,万缘都放下,六门不交行。

只用一个主人,常少语,不着物,十二时中常不昧,臧省睡眠,一时放下,便是补也。

  第十一问:如何是铅汞?答曰:铅是父精,汞是母血,亦是性命、龙虎二字。

  第十二问:处静之间,有一切念起,或更昏睡多。如何得念不起,昏睡少?答曰:只是裹头无物料,神黑微细,裹头实有物,自然无念不昏睡也。

  第十三问:如何是天地不测处,鬼神不知处?答曰:那更有甚么。

  第十四问:如何是十二时中似一时?答曰:不只十二时中似一时,乃至千万日,稍有不似一时,早是早断灭也。

  玄门杂宝十八问答

  全真

  夫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

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三者俱备,五行都聚,四象安和,为之全真也。

诗曰:常行祖师教,日用老君心。

炼就真如性,岂不是全真。

  稽首珍重 #

  无表无裹,内外真空。无极太始,通神获佑。太上家风,长生不朽。无想无存,变化法界。七宝林中,重重轻轻,不摇不动,为之稽首珍重。

  先生

  无法先有我,辉辉不露形。古今无改变,岂不是先生。

  道童

  道童元与大道同,只因思世入凡笼。如今意在青霄外,万法无拘与道通。

  髼头

  本是太上古家风,一法才通万法通。放下丝毫无垢染,自然一性合天公。

  发髻

  髻髻元是锺离留,昆仑顶上安日头。没人搞洗常山去,陆地从来放白牛。

  冠

  一对星眼观前后,万法收来复内藏。内外玲珑无显迹,辉辉独显路堂堂。

  袍

  落魄元初不计春,衣宽广大裹乾坤。隔断红尘不染体,任他寒暑不能侵。

  四楼

  春夏秋冬按四袄,包罗万象有谁知。酒色财气尘俗事,四件皆除绝是非。

  笠

  独占昆仑顶上悬,圆光一道照无边。任他风雨并霜雪,一塔权为不漏天。

  绦

  来往循环得几遭,颠猿劣马紧拴牢。万缕千丝俱放下,生死轮回失要逃。

  遮袋

  纵横三尺布,谁知造化工。此中超法界,包裹太虚空。

  拐

  竖起顶天立地,横担日月山河。斡转乾坤骨髓,转动万象森罗。

  钵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逃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鞋

  步步随吾不记年,往来踏遍旧山川。从今不踏泥共水,一任双飞过碧天。

  来去

  来从大道来,去从本道去。来去不沾尘,当居清静处。

  出家修行 #

  一自离尘是出家,无为无作我生涯。若人问我修行诀,云散青天月自华。

  日用

  养性忘情为日用,沿门乞化是生涯。来去自由无挂碍,清风明月作邻家。

  颂曰

  神仙本是世人求,谁肯心头万事休。若悟自家真性命,清风明月共同游。

  水龙吟二首 #

  本自出家离尘世,更不贪人问华利。

髦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计。

古庙窖龛裹,任教他、红输西坠。

向无中认有,知白守黑,绵绵的,默调息。

心上别无萦击。

有腋袋、拄杖相随。

草鞋断菱,精肷赤腿,羊皮遮体。

饥后巡门,乞饱来时,唱哩嗹啰哩。

任傍人笑道,呆痴懒汉,有谁人识。

  又

  学道心刚似铁,全然在自家猛烈。

顿开利锁,名缰割断,爱情尽舍。

万事无挂,惹也不住,茅庵草舍。

向市鏖中居止,端然守道,凭此用,过时月。

作个贫穷道者,任粗食、不顾寒热。

髦头垢面,终朝独坐,内修活业。

得遇明

  师诀,世人道、风狂来也。有些深远,幽微时节,教七歌,怎生说。

  颂曰

  独上高山望八都,黑云散尽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

  解红

  洞天深处。

道非远,咫尺人难悟。

浮沉内景,须凭匠手功夫。

专候晓来,一点阳生通玄路。

尽藏在碧波,深深处,任事主。

地雷响,震动山头雨。

渐浇灌黄芽乍离土。

婴儿采得携篮去。

向真霞六阳,鼎内烹煮。

搬运转,东西与南北。

铺八卦,九宫要知宗祖。

十干数内,分左右,要显龙虎。

玄武后随朱雀,当先祥云布。

曲江上,万神都来聚夫与。

归癸母,跨赤龙,归洞府。

要寻觅丁公问凭居,阴阳会合三千数。

指天地海山,同寿坚固。

  诗曰

  黄河水转吕氏家,一壶天地老烟霞。无情白鹿调朱凤,有个乌龟缠赤蛇。六月山头飞白雪,三冬水底长黄芽。这些道理人还会,陆地神仙乱似麻。

  绿头鸭 #

  话中常。

悟南柯一梦黄根。

破繁华、云龛布素,认宗派、返照回光。

凭慧剑、劈开爱网,横华杖、击碎尘寰。

那里相逢,峨眉时任,韬光速奔华山忙。

林泉隐、南辰於北斗,日月袖中藏。

朱颜久,天崩地塌,真性如常。

舞袍袖、乾坤恨窄,但展手、天地平量。

醉陶陶、囊盛四海,笑忻忻、腹饮三钟。

几度瑶池,龙华会上,诸仙珍席,醉倒霞觞。

玉皇御宴,无我不成班行。

重阳会,金莲七朵,齐放神光。

  颂曰

  净皎皎圆明皓月,明朗朗水磨孤圆。绿湛湛碧潭现影,韵悠悠物外天仙。滴溜溜拈出无有,活泼泼放下周全。转洒洒水晶盘中,赤洒洒一片青天。

  颂曰

  玉京山上一池水,四面八方不得底。若还认得把舟人,自然运入天宫裹。

  晋真人语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