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虚心渊篇

太虚心渊篇 #

  经名:太虚心渊篇。不着撰人。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

  太虚心渊篇 #

  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圆大慧,明明真灵。

是时物不能萌其恶种,尘不能隐于罪芽,而其境澄明,莹然内观,我心无心,湛然外鉴,物形无形,坦坦荡荡,万虑归空,岂不乐乎。

洎逐缘啼因,忘前失后,耽尘忧眷,贪着其事,日被三餐,其心百变,夜只一眠,魂游万景,驰神于嗜欲之乡,载灵在烦恼之界,魂歌魄舞,引奔死途,意昧识迷,背了生路,如是之际,真可叹惜。

莫若灌漱灵泉,先浇善根,船泛法水,次洗诸令我一性,争洁明白,无挂无念。

圆圆不缺,若秋月之当空;湛湛无遮如白云之离顶。

遂得空空不住,实实无相,觉入慧内,明见大道,是乃争境之地也。

修命之人,可至此界,以心观心,以性见性。

神亦茫茫,真亦浩浩,得之哉,得之哉。

  我性既肇 #

  受此含元性,明明太一初。根大朴,全即在玄虚。

  禀受无殊 #

  大圣存仁恤,深哀不悟人。并重业,个个是沉沦。

  灌漱灵泉 #

  一勺湛然清,灵泉浸上生。冥灌漱,芽蘗得充盈。

  先浇善根 #

  得地根皆善,封培又灌泉。滋脉润,茂郁长灵田。

  般泛法水 #

  水性俱趋下,通流上要般。无壅滞,洗涤又何难。

  次洗诸垢 #

  垢秽於身染,须凭法水清。三界摩,闪出一圆明。

  冷洁明白 #

  洗冷诸尘垢,真如争洁明。草昧破,慧觉彻源清。无挂无念意识无奔骤,宁然勿击牵。诸事绪,俱变一清泉。

  圆圆不缺 #

  慧性复完就,如初更不伤。何有缺,皎皎一冰霜。

  秋月当空 #

  素月当秋夜,辉空满一输。天地白,灿灿玉无尘。

  湛湛无遮 #

  湛湛全清争,澄明定莫遮。齐一拂,争敢有些些。

  白云离顶 #

  泄泄秋罗薄,溶溶起玉峰。应不住,明争竟何从。

  空空不住 #

  万态何能挂,超然悉入空。宁有住,浩浩灿灵通。

  实实无相 #

  有相为无相,无形寄有形。巍然存建立,真不丧其灵。

  觉入葱内 #

  悟念俱开辟,通流入慧中。无处暗,皎白照真空。

  明见大道 #

  内外都昭彻,冥中得皎然。明见道,了了白云天。

  乃冷境之地 #

  争境今登入,明然一派清。无障碍,广大更充盈。

  修命之人可至此界

  真妙知修茸,堪临争渡中。同一揆,大道介然通。

  以心观心 #

  洞照凡心了,他心此亦同。为自在,浩浩烛诸空。

  以性见性 #

  慧见无遮塞,超然物我同。无念裹,明白睹真空。

  神亦茫茫 #

  已得神明体,幽微与性同。为我守,久不落於空。

  真亦浩浩 #

  均与冲和秀,何曾品有殊。为大小,所以远真无。

  圆圆大葱 #

  妙见灵通远,无遮幸得圆。藏大觉,此最近天然。

  明明真灵 #

  自得秋蟾白,灵光甚浩然。应不蔽,皎洁莹当天。

  不萌恶种 #

  彻底皆真慧,连根尽觉明。无处起,恶种岂能萌。

  不隐罪芽 #

  纯正无瑕玷,灵光表裹清。些小垢,焉隐罪芽生。

  内观我心无心 #

  洞彻施真慧,观心岂有心。归寂境,片念莫来临。

  外鉴物形无形 #

  真象犹无象,尘形怎可形。齐一照,物我了然冥。

  坦坦荡荡 #

  真性无诸碍,优游得自然。俱不挫,坦荡又何边。

  万虑归空 #

  尘虑终为幻,相忘悉入空。容一念,月照碧潭中。

  岂不乐乎 #

  世态与浮荣,惟堪乐七情。真性得,欢喜是难名。

  逐缘碟因 #

  最是因绿重,逐绿孽乃深。天性暗,旁被六尘侵。

  耽尘忧眷 #

  既抱亲情久,耽忧损太和。清争守,烦恼更来多。

  其心百变 #

  对物生机巧,临时百变心。都一寸,役得许多深。

  魂游万景 #

  梦想颠来倒,魂游万景中。铁与脸,恐怖在於空。

  驰神于嗜欲之乡

  魄荡神微弱,驰神嗜欲乡。兼慧觉,声色竞荒亡。天真

  载灵在烦恼之界

  真性遭沉没,忧烦载一灵。头头随彼去,焉得妙源庭。

  魂歌魄舞 #

  耗了三明见,全归魂魄家。晨昏歌与舞,嬉戏向奸邪。

  引奔死途 #

  不肯游真正,甘心入死途。灵元尽消灭,阴魄得舒苏。

  意昧识迷 #

  意识俱遮障,昏昏昧与迷。情山兼爱海,无复向真跻。

  背了生路 #

  明既移为昧,还知背了生。三元兼七宝,任被八邪争。

  真可叹惜 #

  为入无为界,真元两各同。圆明俱浩浩,大觉得玄通。

  得之哉 #

  返伪修真就,因真又入空。此名诚乃得,得外更无功。

  太虚心渊篇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