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注太玄经

  集注太玄经 #

  经名:集注太玄经。

西汉扬雄撰,北宋司马光集注,六卷。

补襄陵许翰注,四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

参校版本:一、百子全书影写宋抄本,(简称全书本);二、四部备要,上海中华书局据明刻本校刊,(简称备要本);三、明万玉堂翻宋本,晋范望注,(简称范本)。

  目录

  读玄(司马光)

  说玄(司马光)

  集注扬子太玄经序(司马光)

  集注太玄经卷之一(司马光注)

  太玄

  玄首

  玄测

  中

  周

  礥

  闲

  少

  戾

  上

  干

    

  羡

  差

  集注太玄经卷之二

  童

  增

  锐

  达

  交

  徯

  从

  进

  释

  格

  夷

  乐

  争

  务

  事

  集注太玄经卷之三

  更

  断

  毅

  装

  众

  密

  亲

  敛

  疆

  睟

  盛

  居

  法

  应

  集注太玄经卷之四

  迎

  遇

  灶

  大

  廓

  文

  礼

  逃

  唐

  常

  度

  永

  昆

  集注太玄经卷之五

  减

  唫

  守

  翕

  聚

  积

  饰

  疑

  视

  沈

  内

  去

  晦

  瞢

  穷

  集注太玄经卷之六

  割

  止

  坚

  成

  失

  剧

  驯

  将

  难

  勤

  养

  踦赞一 #

  赢赞二 #

  太玄首测冲错摛莹注卷第七(襄陵许翰注)

  玄首都序 #

  玄首

  玄测都序 #

  玄测

  玄冲

  玄错

  玄摛

  玄莹

  太玄数卷第八 #

  玄数

  太玄文掜卷第九

  玄文

  玄掜

  太玄图告卷第十

  玄图

  玄告

  太玄历附 #

  读玄

  余少之时,闻《玄》之名而不获见,独观扬子之《自序》称《玄》盛矣。

及班固为《传》,则曰:刘歆尝观《玄》谓雄曰:空自苦。

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雄笑而不应。

诸儒或讥,以为雄非圣人而作经,犹春秋吴楚之君僭号称王,盖诛绝之罪也。

固存此言,则固之意虽愈於歆,亦未谓《玄》之善如扬子所云也。

余亦私怪扬子不赞《易》而别为《玄》。

《易》之道,其於天人之缊备矣。

扬子岂有以加之,乃更为一书?且不知其焉所用之,故亦不谓扬子宜为《玄》也。

及长学《易》,苦其幽奥难知,以为《玄》者贤人之书,校於《易》,其义必浅,其文必易。

夫登乔山者,必践於坱埤#1;适辽海者,必沿於江汉。

故愿先从事於《玄》,以渐而进於《易》,庶几乎其可跂而望也。

於是求之积年,乃得观之。

初则溟涬漫漶,略不可入。

乃研精易虑,屏人事,而读之数十过,参以首尾#2,稍得窥其梗概。

然后喟然置书叹曰:呜呼!扬子直大儒者邪#3。

孔子既没,知圣人之道者,非扬子而谁?孟与荀殆不足拟#4,况其余乎?观《玄》之书,昭则极於人,幽则尽於神;大则包宇宙,细则入毛发。

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5,刮其根本#6,示人所出#7,胎育万物而兼为之母#8。

若地履之而不陷也,若海挹之而不可竭也。

天下之道,虽有善者,其蔑以易此矣。

考之於浑元之初,而玄已生。

察之於当今,而玄非不行。

穷之於天地之末,而玄不可亡。

叩之以万物之情而不漏,测之以鬼神之状而不违,概之以六经之言而不悖。

藉使圣人复生,视《玄》必怿然而笑,以为得己之心矣。

乃知《玄》者所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竞也。

何歆、固知之之浅而过之之深也?或曰:《易》之法与《玄》异,扬子不遵《易》而自为之制,安在其赞《易》乎?且如与《易》同道,则既有《易》矣,何以《玄》为?曰:夫畋者所以为禽也,网而得之与弋而得之,何以异哉?书者所以为道也,《易》,网也,《玄》,弋也,何害?不既网而使弋者为之助乎,子之求道亦胶矣。

且扬子作《法言》,所以准《论语》;作《玄》,所以准《易》。

子不废《法言》而欲废《玄》,不亦惑乎?夫《法言》与《论语》之道,庸有异乎?《玄》之於《易》,亦然。

大厦将倾,一木扶之,不若众木扶之之为固也。

大道将晦,一书辨之,不若众书辨之之为明也。

学者能专精於《易》,诚足矣。

然《易》,天也,《玄》者所以为之阶也。

子将升天,而废其阶乎?先儒为《玄》,解者多矣。

然扬子为文既多训诂,指趣幽邃,而《玄》又其难知者也。

故余疑先儒之解未能尽契扬子之志,世必有能通之者,比老终且学焉。

  #1『埤』原作『理』,据四部备要本(以下简称备要)、百子全书本(以下简称全书)改。

  #2『参以』原作『盖以』,据备要、全书本改。

  #3『扬子」原作『扬人』,『直』原作『善』,据备要、全书本改。

  #4『孟』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5『为一』原作『为之』,据备要、全书本改。

  #6『刮其』原作『 刮兵』,据备要、全书本改。

  #7『 所出』 原作『下出』,据备要、全书本改。

  #8『母』原作『毋』,据备要、全书本改。

  说玄

  《易》与《太玄》,大抵道同而法异。《易》画有二:曰阳,曰阴。《玄》画有三:曰一,曰二,曰三。《易》有六位,《玄》有四重。

  最上曰方,次曰州,次曰部,次曰家。《本传》所谓叁摹而四分之,极於八十一者也。

  《易》以八卦相重,为六十四卦。《玄》以一、二、三错於方、州、部、家,为八十一首。

  凡家,每首辄变,三首而复初,如中、周、礥之类是也、部,三首一变,九首而复初,如中、闲、上之类是也。

州,九首一变,二十七首而复初,如中、羡、从之类是也。

方,二十七首一变,八十一首而复初,如中、更、减之类是也。

八十一首以上,不可复加,故曰自然之道也。

  《易》每卦六爻,合为三百八十四爻。《玄》每首九赞,合为七百二十九赞。

  《图》曰:《玄》有二道,一以三起,一以三生。

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

以三生者,叁分阳气,以为三重,极为九营。

是为同本离生,天地之经也。

《本传》曰雄潭思浑天,叁摹而四分之,极於八十一者,谓《玄》首也。

又曰旁则三摹九据,极於七百二十九赞者,谓《玄》赞也。

首犹卦也,赞犹爻也。

又曰: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玄》者,数其画而定之。

《玄》首四重者,非卦也,数也。

故《易》卦六爻,爻皆有辞;《玄》首四重,而别为九赞,以系其下。

然则首与赞分道而行,不相因者也。

皆当期以日。

  《易》卦气起中孚,除震、离、兑、坎四正卦二十四支爻主二十四气外#9,其余六十卦,每卦六日七分,凡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中孚初九,冬至之初也。

颐上九,大雪之末也。

周而也届复始。

《玄》八十一首,每首九赞,凡七百二十九赞。

每二赞合为一日,一赞为昼,一赞为夜,凡得三百六十四日半。

益以踦羸二赞,成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

中初一,冬至之初也。

踦羸二赞,大雪之末也。

亦周而复始。

凡《玄》首皆以《易》卦气为次序,而变其名称。

始者,中孚也;周者,复也;礥、闲者,屯也;少者,谦也;戾者,睽也。

余皆仿此。

故《玄》首曰: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测曰巡乘六甲,与斗相逢。

历以纪岁,而百谷时雍。

皆谓是也。

  《易》有元、亨、利、贞,《玄》有罔、直、蒙、酋、冥。

  五者,《太玄》之德。

罔,北方也,於《易》为贞。

直,东方也,於《易》为元。

蒙,南方也,於《易》为亨。

酋,西方也,於《易》为利#10。

冥者,未有形也。

故《玄》文曰:罔蒙相极,直酋相敕,出冥入冥,新故更代。

《玄》首起冬至,故分贞以为罔冥。

罔者,冬至以后;冥者,大雪以前也。

  《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玄》天地之策,各十有八,合为三十六策。地则虚三,用三十三策。《易》揲之以四,《玄》揲之以三。

  《太玄》揲法:卦一而中分其余,以三揲一作搜,一作换。之,并余於苕,一苕之后,而数其余,七为一,八为二,九为三。

  《易》有七、九、八、六,谓之四象。《玄》有一、二、三,谓之三摹。皆画卦首之数也。

  《易》有彖,《玄》有首。彖者,卦辞也。首者,亦统论一首之义也。

  《易》有爻,《玄》有赞。《易》有象,《玄》有测。测所以解赞也。

  《易》有文言,《玄》有文。文解五德,并中首九赞,文言之类也。

  《易》有系辞,《玄》有摛、莹、掜、图、告。五者皆推赞《太玄》,系辞之类也。

  《易》有说卦,《玄》有数。数者论九赞所象,说卦之类也。

  《易》有序卦,《玄》有冲。

  冲者序八十一首,阴阳相对而解之,序卦之类也。

  《易》有杂卦,《玄》有错。错者,杂八十一首而说之。

  殊涂而同归,百虑而一致,皆本於太极、两仪、三才、四时、五行,而归於道德仁义礼也。

  #9『坎』原作『招』,『爻』原作『支』,『主』原作『於』,据备要、全书本改。

  #10『利』原作『和』,据备要、全书本和『《易》 有元、亨、利、贞』改。

  集注扬子太玄经序

  汉五业主事宋衷始为《玄》作《解诂》,吴郁林太守陆绩作《释正》#11晋尚书郎范望作《解赞》,唐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涯注《经》及首、测,宋兴都官郎中直昭文馆宋惟干通为之注,秦州天水尉陈渐作《演玄》,司封员外郎吴秘作《音义》。

庆历中,光始得《太玄》而读之,作《读玄》。

自是求访此数书,皆得之,又作《说玄》。

疲精劳神,三十余年,讫不能造其藩篱。

以其用心之久,弃之似可惜,乃依《法言》,为之《集注》。

诚不知量,庶几来者或有取焉。

其直云宋者,仲子也;云小宋者,昭文郎中也。

元丰五年六月丁丑序。

  #11『释正』原作『释失』,据备要、全书本改和晋范望注《太玄经》(明万玉堂翻宋本,以下简称范本),陆续述玄:『其失者,因释而正之』改。

  集注太玄经卷一??

  集注太玄经卷之二

  一方二州一部三家童

  阴家木,准蒙。

阳气始窥,物僮然成未有知。

范曰:立春之节,万物孚甲始出,枝叶未舒,故谓之童。

光谓:阳气微见地上,故曰始窥。

初一,颛童不寤,会我蒙昏。

测曰:颛童不寤,恐终晦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颛童之人,不寤於学,终亦归於蒙昏而已。

次二,错于灵蓍,焯于龟资,出泥入脂。

测曰:错蓍焯龟,比光道也。

王本龟资作元龟,而注云:灼于元龟,资取吉凶之兆。

盖经误也。

焯,与灼同。

比,频寐切。

泥,滞泥之象。

脂,所以为明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能以暗求明,如错蓍焯龟以决其疑,出於滞泥而入於光明,故曰比光道也。

比,近也。

错者,错综蓍数以筮也。

次三,东辰以明,不能以行。

测曰:东辰以明,奚不逝也?小宋本奚不逝作奚不可逝,今从诸家。

三为成意,如东方已明,可以行矣,而不能以行,失时不学者也。

次四,或后前夫,先锡之光#1。

测曰:或后前夫,先光大也#2。

次五,蒙柴求兕,其得不美。

测曰:蒙柴求兕,得不庆也。

次六,大开帷幕,以引方客。

测曰:大开帷幕,览众明也。

帷幕,蔽明之物也。

六为上福,又为盛多#3,如人君延纳四方之士,无有雍蔽也。

舜宾于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次七,修侏侏,比于朱儒#4。

测曰:侏侏之修,无可为也。

侏,音株。

修,长也。

侏侏,长大貌。

七为七十,年已长矣,而当曰之夜,虽侏侏然长大,於其智识乃比侏儒,不免童蒙也。

以象居君子之位,行小人之道也。

次八,或击之,或刺之,修其玄鉴,渝。

测曰:击之刺之,过以衰也。

刺,七亦切。

不学而愚,以至衰老,陷於祸中,故曰或击之,或刺之。

然当曰之昼,若尚能从学,修其玄鉴,犹足以变祸为福也。

晋平公问於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上九,童麋触犀,灰其首。

测曰:童麋触犀,还自累也。

诸家累作景,今从小宋本,力遂切。

王曰:处童之极,当夜之位,昏昧之甚,不能自反者也。

童麋,无角之麋。

光谓:犹糜碎也#5。

九居童之极,逢祸之穷。

如童麋触,縻碎其首#6,不量其力,愚之甚也。

  一方二州二部一家增

  阳家金,准益。

阳气蕃息,物则增益,日宣而殖。

宋、陆本阳气蕃息作阳气兹蕃息,王、小宋本作阳兹蕃息,今从范本。

陆、范、王本增被作益增,今从二宋本。

二宋、陆、王本而作如#7,今从范本。

初一,闻贞增默,外人不得。

测:曰闻贞增墨,识内也。

王本闻作间,今从诸家。

墨,当作默。

一为思始,而当画,君子多闻正道,以益其德,默而识之,不见於外也。

次二,不增其方,而增其光,冥。

测曰:不增其方,徒饰外也。

范曰:方,道也。

冥,晦也。

王曰:不增益其道,而外自夸耀,欲增其光,反自冥也。

光谓:君子增修其道,而荣名从之。

小人舍内而饰外,求光而愈晦也。

次三,木以止,渐增。

测曰:木止渐增,不可盖也。

范本盖作益,今从宋、陆、王本。

王曰:盖,掩也。

光谓:君子之学,如木根止於所生之土,而枝叶浸长。

君子止於所守之道,而德行曰新。

《法言》:请问:木渐。

曰:止於下而渐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犹水而已矣。

次四,要不克,或增之戴。

测曰:要不克,可败也。

四为下禄,而当夜,无德而享其禄,如要弱而增戴,必不胜任矣。

次五,泽庳其容,众润攸同。

测曰:泽庳其容,谦虚大也。

王曰:如泽之庳下,众润所归。

光谓:五,增之盛也。

众共益之,非谦虚何以摊哉?次六,朱车烛分,一曰增我三千。

君子庆,小人伤。

测曰:朱车之增,小人不当也。

次七,增其高,刃其峭,丘贞。

测曰:增高刃峭,与损皆行也。

七居上体,而为祸基,可惧之地也。

家性为增,增而不已,必受其殃。

七,当曰之画,君子之道也,故能每自栽损,以保其安。

夫丘之所以倾者,峭也。

若能每增其高,辄刃其峭,使之陂陀,则终无倾矣。

此丘之正道也。

正考父三命,兹益恭。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次八,兼贝以役,往益来 。

测曰:兼贝以役,前庆后亡也。

,他历切,削也。

贝,富资也。

役,贱事也。

以富资而为贱事,贪求不已。

往虽得益,来必被削,故曰前庆后亡也。

,上九,崔嵬不崩,赖彼坱埤。

测曰:崔嵬不崩,群士 也。

宋、陆本坱埤作岟崥,今从范、王、小宋本。

崔,徂回切。

坱,於两切。

埤,必弭切。

,渠良切。

范曰:坱埤,山足也。

王曰: 者,扶助之貌。

光谓:九处增之极,逢祸之穷,然而免咎者,以群士为之助。

如高山之不崩,以坱埤为之足也。

  一方二州二部二家锐

  阴家土,准渐。

入锐次五,三十一分一十三秒;雨水气应。

阳气岑以锐,物之生也,咸专一而不二。

岑,鉏簪切。

岑然,锐貌。

锐道尚专。

初一,蟹之郭索,后蚓黄泉。

测曰: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范曰:郭索,多足貌。

王曰:郭索,匡穰也。

吴曰:匡穰,躁动貌。

光谓:《荀子》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敖,非蛇蟺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家性为锐,故有是象。

跪,去委切,足也。

次二,锐一,无不达。

测曰:锐一之达,执道必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故曰锐一,无不达。

咸有一德,曰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荀子》曰: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

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故君子结於一也。

次三,狂锐,荡。

测曰:狂锐之荡,不能处一也。

三为思终,而当夜。

狂者,进不一之谓也。

荡然无所守,则不见成功也。

《易》曰:晋如鼫鼠,贞厉。

次四,锐于时,无不利。

测曰:锐于时,得其适也。

四为福始,而当画,锐得其时者也,故无不利。

次五,锐其东,忘其西;见其背,不见其心。

测曰:锐东忘西,不能回避也。

背,外也。

心,内也。

五为盛福,而当夜,小人知得而不知丧,见利不顾其害,贪前忘后,弃内逐外者也。

次六,锐于丑,含于五轨万锺,贞。

测曰:锐于丑,福禄不量也。

丑,众也。

六为上福,又为盛多,当曰之画,锐之盛美者也。

君子之进取,务合众心而已矣,故能含容五轨万锺,而不失其正也。

古者度徐以轨。

轨者,两辙之间,其广八尺。

釜十曰锺。

锺,六斛四斗也。

五轨,谕广;万锺,论多。

次七,锐于利,忝恶至。

测曰:锐于利,辱在一方也。

范曰:忝,辱也。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夜,小人锐於利而蒙辱恶者也。

方,向也。

辱在一方者,言其所以取辱者,在於一向见利,而不思义也。

次八,锐其锐,救其败。

测曰:锐其锐,恐转作殃也。

八为祸中,而当昼,君子见得而思义,瞻前而顾后,虽锐其锐,而常救其败失,故免於殃咎也。

上九,陵峥岸峭,陁。

测曰:陵峥岸峭,锐极必崩也。

陁,直尔切。

范曰:陁,堕也。

峥,谓峥嵘也。

峭,峻也。

峥嵘高峻,将堕於下,故言陁也。

  一方二州二部三家达

  阳家水#8,准泰。

入达初一,曰舍东壁。

阳气枝枚条出,物莫不达。

宋曰:自枝别者为枚,自枚别者为条。

谓阳气动出,万物皆得其理,无有钩缠而不达。

陆曰:枝枚条出#9;此言阳布施,无不浃也。

初一,中冥独达,迥迥不屈。

测曰:中冥独达,内晓无方也。

迥徒弄切。

范曰:迥,通也。

屈,尽也。

光谓:一,思之微者也,故曰中冥。

当曰之昼,君子内明默识,通达无方者也。

次二,迷腹达目。

测曰:迷腹达目,以道不明也。

宋、陆本以不道明,今从范本。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内心不明,则视外物亦不审矣。

故不明於道,而恃外察,无益也。

以,用也。

所以迷腹达目,由其用道不明故也。

次三,苍木维流,厥美可以达于瓜苞。

测曰:苍木维流,内恕以量也。

量,力张切。

范曰:维流,枝枚垂下也。

瓜苞牵蔓於地,木不下其枝枚;则不得虆而蔓之,而达於上。

光谓:苞,与匏同。

三为进人,近於禄而当昼。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专其美。

如木垂其枝以逮於下,故瓜匏得而虆之。

《诗》云: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次四,小利小达,大迷扁扁,不救。

测曰小达大迷,独晓隅方也。

扁,必沔切。

陆曰:独晓一隅与一方,言不知四达也。

光谓:扁扁,狭小貌。

四为下禄,而当夜,故为小利。

小人独晓隅方,不达大道,所得狭小,不能救其所失也。

盆成括仕·於齐,孟子知其必死。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次五,达于中衢,大小无迷。

测曰:达于中衢,道四通也。

五为中和,又为着明,当曰之昼,达之盛者也。

次六,大达无畛,不要止洫作,否。

测曰:大达无畛,不可偏从也。

畛,之人切。

六为极大,过中而当夜,故曰大达无畛。

畛,田界也。

洫,所以明田界也。

作,治也。

君子之道,当有坛宇宫廷。

譬如大田无界,若不要而止之,正其沟洫,而作治於其内,则荒秽而不修矣。

不可偏从者,田既广大,从此则失彼也。

次七,达于砭割,前亡后赖。

测曰:达于砭割,终以不废也。

砭,彼验切。

王曰:虽有砭割之损,终获愈疾之利#10。

赖,利也。

光谓:砭,石之刺病也。

七为刀,又为祸始,而当昼。

君子达於事变,知祸之至,割爱去恶,如砭割之去病。

虽有亡,后得其利,不为废疾也。

次八,迷目达腹。

测曰:迷目达腹,外惑其内也。

二在内体,故曰达腹#11。

八在外体,故曰迷目。

惑於外物,以 内明,虽心知其非而不能自克,所以终败也。

上九,达于咎,贞,终誉。

测曰:达咎终誉,善以道退也。

九为祸终,而当昼。

君子知祸之穷,守正而退,不失令名也。

  一方二州三部一家交

  阴家火,亦准泰。

阳交於阴,阴交於阳。

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小宋本作阴阳交泰,雍容无疆,今从诸家。

矞,音聿。

宋曰:於七分息,卦为泰。

升阳在三,已出地上也。

陆曰:地下称黄宫,故地上称明堂。

矞矞皇皇,休美貌。

王曰:矞矞皇皇,明盛之貌。

初一,冥交于神,齐不以其贞。

测曰:冥交不贞。

怀非含惭也。

齐,与斋同。

范曰:冥,暗昧也。

交於鬼神,必以肃敬。

齐#12斋也。

贞,精诚也。

交於鬼神,虽在冥暗,不以精诚,神弗福也。

光谓:一为思始#13,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二,冥交有孚,明如。

谢曰:冥交之孚,信接神明也。

二为思中#14而当昼,君子能以明信交於鬼神者也。

次三,交于木石。

测曰:交于木石,不能向人也。

三为成意#15,始交於外,而当日之夜。

交於愚人,如交木石,不能相益也。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次四,难来熏熏,得亡之门。

测曰:往来熏熏,与神交行也。

王本神作福#16,今从诸家。

王曰:熏熏,众多之貌。

次五,交于莺猩,不获其荣。

测曰:交于莺猩,鸟兽同方也。

鹦鹉能言#17,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五居盛位,而当夜#18,交物不以礼者也。

交不以礼,而求荣耀,安可得哉#19?《诗》云#20:兕觥其觓,旨酒思柔。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次六,大圈闳闳,小圈交之。

我有灵肴,与尔般之。

测曰:大小之交,待贤焕光也。

二宋、陆、王本闳闳作阁阁,今从范本。

范、王本肴作殽,今从二宋、陆本。

范本殽之或作散之。

圈,求晚切。

王曰:圈者,殽羞之器。

待贤之道,焕然有光,交道之盛也。

光谓:圈,养畜闲也。

闳闳,大貌。

灵,善也。

肴,骨体也。

殽之字当作肴。

肴,啖也。

大圈以谕富有之君子,小圈以谕无禄之士。

六为盛多,而当画。

君子有禄,乐与贤者共之。

《易)曰: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次七,交于鸟鼠,费其资黍。

测曰:交于鸟鼠,徒骗费也。

七为败损,而当夜。

交非其人,徒费而已。

《法言》曰:频频之党,甚於 ,斯亦贼夫誉食而已矣。

次八,戈矛往来,以其贞,不悔。

测曰:戈矛往来,征不可废也。

八为祸中,交不以好,而以兵者也,故曰戈矛往来。

然当曰之画,君子交兵,所以祖乱禁暴,不得已而用之。

不违於正,故无悔也。

夫鞭朴不可弛於家,刑罚不可废於国,征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顺耳。

上九,交于战伐#21,不贞。

覆于城,猛则啖。

测曰:交于战伐#22,奚可遂也?九为祸穷,而当夜。

小人交战争胜#23,不以其正,覆国丧家者也。

以桀攻桀,德不相殊,则以猛啖弱而已,无有优劣也。

  一方二州三部二家耎

  耎,与软同。

阳家木,准需。

入耎初一,曰舍奎。

入次九,八分二十秒,曰次降娄。

惊蛰气应,斗建卯位,律中夹钟。

阳气能刚能柔,能作能休,见难而缩。

难,乃旦切。

初一,赤卉方锐,利进以退。

测曰:赤卉方锐,退以动也。

范曰:赤卉,草木萌牙也。

光谓:萌牙之生,必先勾屈#24,如君子退让,而身益进也。

次二,耎其心,作疾。

测曰:耎其心,中无勇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家性为耎,以无勇为病者也。

《春秋传》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次三,奥其膝,守其节。

虽勿肆,终无拂。

测曰:耎其膝,体不可肆也。

膝,与膝同。

拂,扶勿切。

王曰:拂,戾也。

光谓:三在下体,故曰耎其膝。

虽不得自肆,终未违於常道也。

次四,耎其哇,三岁不噣。

测曰:耎哇不噣,时数失也。

哇,於佳切。

噣;竹角切,又音画。

王曰:哇,喉也。

光谓:四为下禄,又为条畅,而当夜,可语而默者也。

孔子曰: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次五,黄菌不诞,俟于庆云。

测曰:黄菌不诞,俟逑耦也。

二宋、陆本作救祸也,王本作俟 偶也。

吴曰: ,古仇字。

今从范本。

逑,音仇。

王曰:居中体正,为耎之主,而又得位当昼。

黄菌,谓灵芝也。

诞,生也。

灵芝未生,将待庆云;同表嘉瑞,须待之义也。

光谓:逑,匹也。

芝不生者俟庆云,士不进者俟明君。

君明臣贤,相匹偶也。

次六,缩失时,或承之菑。

测曰:缩失时,坐通后也。

菑,与灾同。

王曰:地居过满;而又失位遇夜,乖於处耎之宜,是缩而失时者也。

光谓:君子进退消息,与时皆行。

六过中而当夜,退缩后时,则菑承之矣。

次七,诎#25其节,执其术,共所歾。

测曰:诎节共歾,内有主也。

诎,与屈同。

歾,与没同。

王曰:能执其心,则为有主。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画。

君子屈身而伸道者也,故曰诎其节,执其术。

君子外虽逊顺,而内主正直,执是道也。

与之共,没其身,而不变者也。

次八,家枯木丁冲#26,振其枝。

小人有耎,三却钩罗。

侧曰:窾木之振,小人见侮也。

王、小宋本振作扼,小宋本枝作柯,今从宋、陆、范本。

范本却作郄,今从诸家。

窾,音款。

上九,悔缩,往去来复。

测曰:悔缩之复,得在后也。

居物之上,陷於祸极,苟能悔而自缩,犹不失道也。

故往则遂去不返,来则复得其所也。

  一方二州三部三家徯

  阴家金,亦准需。

陆曰:徯,待也。

阳气有徯,可以进而进,物咸得其愿。

初一,冥贼,俱天凶。

测曰:冥贼之徯,时无吉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小人包藏祸贼之心,必受其殃。

次二,冥德,徯天昌。

测曰:冥德之徯,昌将日也。

小宋本昌将日作昌将有日,今从诸家。

王曰:以德徯时,昌时不日而至。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谷,君子积德於隐,而蒙福於显,昌美之至,将无日也。

次三,徯后时。

测曰:徯而后之,解也。

王本作徯而后时,今从诸家。

解,与懈同。

三为思终,不得其中,而当夜,懈慢后时者也。

次四,诎其角,直其足,维以徯谷。

测曰:诎角直足,不伎刺也。

伎,立曰置。

刺,郎达切。

四为角为下禄,而当昼。

禄也。

伎,与忮同,很也。

刺,戾也。

屈其角,不与物校也。

直其足,行不失正也。

不为很戾,可以待福禄也。

次五,大爵集于宫庸,小人庳,徯空。

测曰:宫庸之爵,不可空得也。

五,为宫为宅。

小人而逢盛福,如大爵集于宫庸。

爵集于仓,可以得食;集于宫庸,何所待也。

小德庳而位高之象也。

次六,俱福贞贞,食于金。

测曰:徯福贞贞,正可服也。

金者,坚刚之物。

六为上福,而当昼,徯之盛者也。

正以待福,虽金可食,死其余乎?正可服者,可以服行,以待福也。

次七,徯祸介介,凶人之邮。

测曰:徯祸介介,与祸期也。

介介,僻邪之貌。

邮,过也。

七为祸始,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八,不祸祸,徯天活我。

测曰:祸不祸,非厥尤也。

王本活作治,今从诸家。

尤,音尤,罪也。

八为祸中,而当昼,君子非罪而逢祸者也。

傥审己之道,不以祸为祸,天道福善,必将生我也。

《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

上九,徯尪尪,天扑之颡。

测曰:徯尪之扑,终不可治也。

扑,普卜切。

王曰:尪者,疾病仰向天。

光谓:扑,击也。

颡,额也。

小人不慎其初,隐於祸极,乃始尪尪然,俟天之救己。

天且益降之祸矣,故曰天扑之颡。

  一方三州一部一家从

  阳家水,准随。

阳跃,于渊于泽,于田于岳,物企其足。

宋曰:阳气踊跃,在渊、泽、田、岳者,谓其高下备矣,万物亦企其足而随之。

初一,日幽嫔之,月冥随之,基。

测曰:日嫔月随,臣应基也。

嫔,妇也。

基,始也。

一为思始,故曰幽冥。

月始过朔,潜随日行,若妇之从夫。

人君有为,始发虑於心,而同德之臣,已从而应之,不谋而吁也。

次二,方出旭旭,朋从尔丑。

测曰:方出朋从,不知所之也。

旭旭,日初出之貌。

丑,类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之心杂,将形于外,如日之方出,旭旭然。

反复思虑,未知所之。

之善则善朋从之,之恶则恶朋从之,故曰朋从尔丑。

次三,人不攻之,自牵从之。

测曰:人不攻之,自然证也。

三为思终,又为进人而当昼。

君子率性,自从於善,不待攻治也。

证,当作正。

次四,鸣从不臧,有女承其血,匡亡。

测曰:呜从之亡,奚足朋也。

王本朋作明,今从诸家。

匡,与筐同。

君子修德,而人自从之。

呜而求从,不足善也。

施之夫妇,则丧配偶,而不获所求矣。

《易》曰: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次五,从水之科,满。

测曰:从水满科,不自越也。

王曰:水之从下,自然之理。

五既得位当昼,为从之主。

物之从者,如水之从科。

科者,坎也。

满科而已,不复过越,得中之道。

次六,从其目,失其腹。

测曰:从目失腹,欲丕从也。

王曰:从其耳目之好,而失其心腹之安。

大从其欲,亡之道也。

光谓:六过中,而当夜,徇外欲而亡内德者也。

次七,拂其恶,从其淑,雄黄食肉。

测曰:拂恶从淑,救凶也。

小宋本雄作赨,音雄,,今从诸家。

七为祸始,而当昼。

君子去恶从善,如雄黄能去恶肉生善肉也。

次八,从不淑,祸飞不逐。

测曰:从不淑、祸不可讼也。

小宋本作讼不淑,今从诸家。

宋曰:不可辨讼而解。

光谓:小人从於不善,祸发如飞;不可追治也。

上九,从徽徽,后,乃升于阶,终。

测曰:从徽徽,后得功也。

范本升作登,今从诸家。

  一方三州一部二家进#27

  阴家火,准晋。

入进次六,日舍娄。

阳引而进,物出溱溱,开明而前。

王本引作承,今从诸家。

宋曰:万物随之而出,溱溱然盛也。

初一,冥进否,作退母。

测曰:冥进否,邪作退也王曰:失进之道,退之本也,故曰作退母。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潜进而不以其正者也。

次二,进以中刑,大人独见。

测曰:进以中刑,刑不可外也。

王本无可字,今从诸家。

次三,狂章章,不得中行。

测曰:狂章章,进不中也。

王本狂作往,今从诸家。

三为思外,过中而当夜,妄进者也,故曰狂章章。

章章,失据貌。

次四,日飞悬阴,万物融融。

测曰:日飞悬阴,君道隆也#28。

四为福始,而当昼。

君德进盛,明无不烛,如日飞登天#29,离阴绝远,万物融融然,莫不昭明也。

次五,进以欋疏,或杖之扶。

测曰:进以欋疏,制于宗也。

王本权作擢,制作掣,范本宗作尊,今从二宋、陆本。

宋、陆、王本杖作枝,今从范本。

次六,进以高明,受祉无疆。

测曰:进以高明,其道迂也。

范曰:迂,远也。

光谓:六为隆福,而当画。

君子进德高明,受福无疆也。

次七,进非其以,听咎窒耳。

测曰:进非其以,毁滋章也。

七为祸始,而当夜。

小人不以其道进升高位,众毁滋章;塞耳而满也。

次八,进于渊,君子用船。

测曰:进渊用船,以道行也。

范本测作进渊且船,今从诸家。

渊者,险难之象。

八为祸中,故曰进于渊。

用船,则渊可济;凭道,则难可涉也。

上九,逆冯山川,三岁不还。

测曰:逆冯山川,终不可长也。

冯,古凭字。

九为穷祸而当夜。

小人进不以道,至於上极,而陷於祸,不能自返者也。

  一方三州一部三家释

  阳家木,准解。

入释次三,二十六分一十一秒,春分气应。

阳气和震圜煦,释物咸税其枯,而解其甲。

税,与脱同。

宋曰:震,动也。

圜,阳形也。

范曰:煦,暖也。

初一,动而无名,酋。

测曰:动而无名,不可得名也。

王本作动能无名,今从诸家。

酋,就也,谓成功也。

一为思始,而当画。

君子动於微眇,化育万物,百姓见其成功而无名焉,故曰:动而无名,酋。

次二,动于响景。

测曰:动于响景,不足观听也。

响应声,景随形,皆动不由己者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随人而动,如响景然,故不足观听也。

次三#30 ,风动雷兴,从其高崇。

测曰:风动雷兴,动有为也。

二宋、陆本从其高崇作从其高宗,王本作从其道,直高崇,今从范本。

三为成意,而当昼。

君子动作之迹,始见於外,如风雷之益万物,故其功业日就高崇也。

次四,动之丘陵,失泽朋。

测曰:动之丘陵,失下危也。

丘陵以谕高,泽以谕下。

四为福始,而当夜。

小人之动,务在升高,而不顾其下,则不免孤危也。

次五,和释之脂,四国之夷。

测曰:和释之脂,民说无疆也。

宋、陆本和释之脂作和释脂民,王、小宋本作和释脂,今从范本。

说,与悦同。

范曰:和脂,喻濡协也。

夷,平也。

光谓:五为中和居盛位,当日之昼。

圣人得位,布其德以和协四国,莫不夷怿也。

次六,震于廷,丧其和贞。

测曰:震于廷、和正俱亡也。

丧,息浪切。

六居二体之内,而近於五,廷之象也。

夫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

以德怀近,则近和;以威慑远,则远正。

今用震於廷,失其所宜,故和正俱亡也。

次七,震震不侮,濯漱其诟。

测曰:震震不侮,解耻无方也。

漱,素侯切。

诟,呼漏切。

漱,浣也。

诟,耻也。

震震,有威严之貌。

七为祸始,而当昼。

君子有威严之德,人不敢侮,故可以浣濯其耻也。

次八,震于利,颠仆死。

测曰:震于利,与死偕行也。

小人见利而动,以陷祸中,利与死偕,而不自知也。

上九,今狱后谷,终说桎梏。

测曰:今狱后谷,于彼释殃也。

宋、陆本彼作皮,今从范本。

说,与脱同。

谷,生也。

九为祸穷,故今狱也。

在释而当昼,故后谷也。

  一方三州二部一家格

  阴家金,准大壮。

格,拒也。

阳气内壮,能格乎群阴,攘而却之。

攘,汝阳切。

却,去略切。

初一,格内善,失贞类。

测曰:格内善,中不宵也。

范本宵作省,今从诸家。

吴曰:宵,与肖同,引《汉书》人宵天地之貌。

宋曰:宵,类也;类,法也。

光谓:善恶之原,皆由乎思。

一为思始,而当夜,拒善而纳恶,故失正类。

二为思中、而当昼,拒恶而纳善,故幽正。

次二,格内恶,幽贞。

测曰:格内恶,幽贞妙也。

范本作幽贞类,今从诸家。

幽者,内潜於心之谓也。

次三,裳格鞶钩,渝。

测曰:裳格鞶钩,无以制也。

二宋、陆本制作制,王作掣,今从范本。

范曰:革带曰鞶。

钩,所以属笔也。

王曰:鞶钩,所以束其衣裳而反格拒之,故当渝变而失宜也。

光谓:三居下体,故曰裳。

三为下上而当夜,臣拒君命,不受约束,必有变也。

次四,毕格,禽鸟之贞。

测曰:毕格禽,正法位也。

范曰:毕,罔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昼,君子之始得位者也。

得位则可以甩法,正邪而禁暴矣。

次五,胶漆释,弓不射,角木离。

测曰:胶漆释,信不结也。

射,食亦切。

王曰:物相合者,莫若胶漆。

角木之为弓,格而离之,其可射乎?光谓:五性信,又为胶,为漆,为弓矢。

格者,物相拒不合之象也。

弓以胶漆附合角木,故可射。

君以信固结臣民,故可使。

五以小人而居盛位,不能以信结物,上下离心,故曰胶漆释,弓不射,角木离。

次六,息金消石,往小来奕。

测曰:息金消石,美曰大也。

范曰:奕,大也。

王曰:所息者金,所消者石,所失者至小,所得者光大。

光谓:息,生也。

生金而消石,以美拒恶之象也。

六为上禄而当昼,君子道长,而消小人者也,故曰往小来奕。

次七,格其珍类,龟緺厉。

测曰:格其珍类,无以自匡也。

緺,古蛙切。

范曰:龟为印,緺为绶。

光谓:君子以善类自正,故能保其福禄。

七为绶,又为祸始,而当夜,小人拒善类而不受者也。

拒其善类,则拒其福禄也。

弃善失禄,危孰甚焉。

次八,格彼鞶坚,君子得时,小人 ,忧否。

测曰:格彼鞶坚,义不得行也。

王本鞶作盘,今从诸家。

、音惕。

上九,郭其目,□其角,不庳其体,扑。

测曰:郭目□角,还自伤也。

□,音矫。

扑,蒲角切。

范曰;扑,击也。

王曰:郭目,张目也。

□角,高其角也。

光谓:格者,用壮拒物者也。

九居其上,用壮之极,逢祸之穷,当曰之夜。

小人张目高角,以拒於人,不卑其体,故为物所击,还自伤也。

  一方三州二部二家夷

  阳家土,准豫。

入夷次三,日舍胃。

夷,伤也,平也。

不伤於物#31则不能平矣。

旧准大壮,非。

阳气伤 ,阴无救瘣,物则平易。

,音惕。

瘣,户悔切。

宋曰: ,去也。

陆曰:阳气壮,故夷伤阴,而 除之。

瘣,病也。

为阳所伤,故病也。

万物无阴害,故平易也。

光谓: ,剃发也,大人曰髡,小儿曰剃。

阳气刬剃群阴,阴不能自救其病,然后物得生殖而平易矣。

初一,载幽贰,执夷内。

测曰:载幽执夷,易其内也。

范曰:载,始也。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发虑之始,幽而未显。

贰,谓义、利也。

二者交争,君子能取义而舍利。

执坦夷之心,养浩然之气,自得於内,无求於外者也。

子夏曰:吾战胜,故肥。

《法言》曰:纡朱怀金之乐也,外;颜氏子之乐也,内。

次二,阴夷,冒于天罔。

测曰:阴夷冒罔,疏不失也。

陆曰:天罔虽疏,不失恶也。

光谓:二为罔,又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为隐慝,阴伤於物,自以为人莫能知也。

然冒于天罔,天必诛之。

老子曰:天罔恢恢,疏而不失。

次三,柔,婴儿于号,三日不嘎。

测曰:婴儿于号,中心和也。

二宋、陆、王本嘎作优,今从范本。

号,胡刀切。

叹,所嫁切#32。

嗳,於求切。

王曰:优,气逆也。

光.谓:嘎,声变也。

三为成意,而当昼。

君子含德之厚,至平以易。

如婴儿虽三日蹄号,而声不变者,和柔故也。

《老子》曰:赤子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次四;夷其牙,或饫之徒。

测曰:夷其牙,食不足嘉也。

饫,依倨切。

王曰:牙既平,无可以食。

徒,犹空也。

或妖以食,徒空尔也。

光谓:四为骨为齿,又为福始,而当夜。

小人贪禄,以自伤者也,故曰夷其牙。

牙伤,则虽有美食,不能食,适足饫其徒属而已。

次五,中夷,无不利。

测曰:中夷之利,其道多也。

宋、陆本其道多作利其多,今从范、王本。

王曰:平以御於物。

物所归往,何不利之有乎?五既居中,体正得位当昼,是其中坦然平易也#33。

光请:五居盛位而当昼,能平易其心,以待物者也,则物无远近皆归之矣。

《易》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次六,夷于庐,其宅丘虚。

测曰:夷于庐,厥德亡也。

德者,君子之常居也。

六过中而当夜,小人始毁伤其德,丧其安居者也。

次七,干柔干弱,离木艾金,夷。

测曰:干柔,柔胜强也。

宋、陆本测柔干,柔胜强也。

范本干柔艾金,弱胜强也#34。

王本干柔#35,弱胜强也。

小宋本柔干之离#36,柔胜强也。

今干柔从王,柔胜强从宋、陆本。

艾,鱼废切。

王曰:虽居过满,而得位当画,得夷之道,是能以柔弱之物,夷平於坚刚也。

光谓:离木,如汲绠之斯井干;艾金,如越砥之厉刀剑。

以弱胜强,终就平夷也。

次八,夷其角,厉。

测曰:夷其角,以威伤也。

小人用威而伤,自危之道也。

八为祸中,而当夜。

上九,夷于 利,敬病年贞。

测曰:夷 之贞,悬车乡也。

陆曰:致仕而归於乡党也。

王曰:敬其衰病与高年,贞之道也。

光谓:九为九十又为极,君子老而辞位,自处平易者也。

贤者以老病而归,人君所当钦奉也。

  一方三州二部三家乐

  音洛。

阴家水,亦准豫。

入乐次七。

三分一十八秒,日次大梁,清明气应。

斗建辰位,律中姑洗。

阳始出奥舒,迭得以和淖,物咸喜乐。

淖,奴教切,和也。

清明之初,阳始发,出幽奥舒展。

迭积之物,皆得和淖,而喜乐也。

初一,独乐款款,及不远。

测曰:独乐款款,淫其内也。

范曰:款款,独乐貌。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小人独乐其身,而不能与众共乐者也。

次二,乐不可知#37,辰于天。

测曰:乐不·可知,以时岁也。

陆曰#38:谓行德政,使民欢乐。

若天时然,使民不知政之所为也#39。

次三,不宴不雅, 呱哑咋,号咷倚户。

测曰:不宴不雅,礼乐废也。

王本 作嗥,今从诸家。

,古吊五吊二切。

哑,音厄。

咋,音责。

王曰: 呱哑咋,皆欢笑之声也。

光谓:宴,安也。

雅,正也。

三为成意而当夜,弃废礼乐,沈湎淫佚。

废礼则不得其安,废乐则不得其正。

虽 呱哑砟,苟穷目前之乐,其忧患何远哉?近倚户外而已。

《诗·鱼藻》刺幽王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

次四,拂其系,绝其纗,佚厥心。

测曰:拂系绝纗,心诚快也。

系,与系同。

纗,户圭切。

拂;去也。

纗,维网中绳也。

四为条畅,而当昼。

君子志道,乐以忘忧,外物不能累,佚莫先焉#40。

故曰:拂其击,绝其纗,佚厥心。

次五,锺鼓喈喈,管弦哜哜,或承之衰。

测曰:锺鼓喈喈,乐后悲也。

哜,侧皆切。

哜哜,衰思之声。

五以小人而享盛福,恣其淫乐。

乐极必悲,盛极必衰也。

次六,大乐无间,民神禽鸟之般。

测曰:大乐无间,无不怀也。

般,蒲干切。

王曰:六居盛位,当昼之时,为首之主。

无间者,天地之间,万物咸乐,人神鸟兽各遂其性而般游。

光谓:般,乐也。

六为隆福,为盛多,为极大。

太平之君子,兼利万物,无有间异,民神禽鸟靡不得所,乐孰大焉?四为下禄,独善其身;六为上禄,兼利天下者也。

次七,人嘻鬼嘻,天要之期。

测曰:人嘻鬼嘻,称乐毕也。

宋、陆本毕作卑,今从范本。

要,於宵切。

王曰:要,约也。

光谓:嘻,叹声也。

七为祸始,而当夜。

小人乐极祸来,人鬼共叹,大命近止而不自知也。

次八,嘻嘻自惧,亡彼愆虞。

测曰:嘻嘻自惧,终自保也。

王曰:乐道将极,又居祸中,危之道也。

然而得位当昼,善於补过,是於嘻嘻笑乐之中,而能自惧,则无愆过与忧虞矣。

上九,极乐之几,不移日而悲,则哭泣之 资。

测曰:极乐之几,信可悔也。

几,音机。

蹉资,与嗟咨同。

陆曰:几,危也。

王曰:居乐之极,而又当夜,故不待移日而悲至矣,则哭泣嗟咨也。

光谓:三者,戒之於思;五者,戒之於福;九者,戒之於祸。

大指皆言乐不可极,使人始终反复常念之也。

  一方三州三部一家争

  阳家火,准讼。

阳气汜施,不偏不颇;物与争讼,各遵其仪。

汜,敷梵切。

施,式豉切。

颇,普何切。

仪,宜也。

阳气汜施平均,物皆争进,求遂其宜也。

《诗》: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41 。

初一,争不争,隐冥。

测曰:争不争,道之素也。

陆曰:素,质也。

王曰:争不争,谓争於未形之时,不见其迹也。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执道之素,争於不争之地,外无其迹,而物莫能胜也。

次二,吓河,臞。

测曰:吓河之臞,何可 也。

吓,呼嫁切。

臞,其俱切,瘠也。

,与怙同。

口拒人,谓之吓。

河之溃溢,谁能拒之?而臞瘠之人,不量其力,乃欲以口吓之,何足侍也?《诗》云:反予来赫。

次三,争射龈龈。

测曰:争射龈龈,君子让邻也。

范本龈作誾,今从宋、陆、王本。

射,神夜切。

龈,音银。

王曰:君子之争,惟射而已。

龈龈,勤至之貌。

让邻,与让相近也,其意读龈为恳也。

光谓:龈,与誾同。

誾誾,恭让貌。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次四,争小利,不酋贞。

测曰:小利不绝,正道乃昏也。

王曰#42:争不以道,而争於小利焉,宜其不就成贞正之道矣#43。

次五,争于逵,利以无方。

测曰:争于逵,争处中也。

范曰:五处中位,故称逵。

逵,九达道也。

光谓:五为中和,而当昼。

君子执道之要,统理之会,应变无方,物莫能争。

次六,臂膊胫如,股脚如,维身之疾。

测曰:臂膊之胫,臣大隆也。

王、小宋本胫作胵,其意音迭,肿也。

今从宋、陆、范本。

范本测曰:臂胫如股,今从宋、陆、王本。

范曰:枝大於干,臣大於君,皆为疾也。

光谓:臂膊胫如,言臂大如胫,不可使也。

,音嗔,肉胀起也。

六以阴质,过中极大,如臣之强盛,君不能制者也。

贾谊曰:天下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

次七,争干及矛 ,用亨于王前行。

测曰:干矛之争,卫君躬也。

王本争干及矛作争于及方,测曰于方之争,今从诸家。

宋、陆本用亨于王前行作用享王于前行,今从范、王本。

,与冑同。

行,户郎切。

七为祸始,用兵以争者也,故曰争干及矛冑。

用兵以争,不以其私而从事,吉孰大焉。

《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次八,狼盈口,矢在其后。

测曰:狼盈口,不顾害也。

王曰:狼之噬物,盈口是争,不知后有害之者矣。

光谓:狼性贪,务盈其口,而不知矢在其后,如小人争利而不顾其害也。

天文弧矢星在狼后。

上九,两虎相牙,知掣者全。

测曰:两虎相牙,知所掣也。

宋、陆本测知所掣作制,范本作制,今从王本。

掣,尺制切。

王曰:争之极者,莫如虎斗而相牙,必有死伤之患。

若能惧於患害,自掣而退,乃可以全物。

不可以终争,故於争极而见自退之象。

所以能知自退之道者#44,以阳当昼故也。

光谓:掣,引也。

  一方三州三部二家务

  阴家木,准蛊。

入务次四,日舍昴。

阳气勉务,物咸若其心而总其事。

阳气勉务而生物,物咸顺其心而自喜,总其事而不二也。

初一,始务无方,小人亦用,罔。

测曰:始务无方,非小人所理也。

范本作初一,始用无方,今从宋、陆、王本。

宋、陆、王本无人字#45 ,今从范本。

一为思始,可以应变无方#46,然当日之夜,非小人之所能为也,故曰小人亦用,罔。

罔,无也。

次二,新鲜自求珍,洁精其芳,君子攸行。

测曰:新鲜自求,光于己也。

王本芳作方,行作臧,今从诸家。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精洁其心,将以有为者也。

次三,不拘不掣,其心腐且败。

测曰:不拘不掣,其体不全也。

宋、陆、王本其体不全作其体全,今从范、小宋本。

掣,尺制切。

三为思终,而当夜,小人触情而动,丧心亏体者也。

次四,见矢自升,利羽之朋,盖戴车载。

测曰:矢及盖车,厥道然也。

二宋、陆测矢及盖车作见矢及盖,范作矢及盖,今从王本。

范曰:矢而自升,羽之力也。

羽金朋合,而后乃飞。

犹君臣同心,乃驰风化也。

车之载物,犹君子之济世也。

次五,蜘蛛之务,不如蚕之緰。

测曰:蜘蛛之务,无益人也。

緰,音须,衫帛也。

王改作褕,音遥。

范曰:蜘蛛有丝,虽其勉务,非人所用,则不如蚕一緰之利也。

光谓:五为织,为衣,为茧,小人事非其事,劳而无功,故有是象。

旅獒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

次六,华实芳若,用则臧若。

测曰:华芳用臧,利当年也。

范本无实字,今从宋、陆、王本。

六为极大,务之大成者也。

务之大成,莫若全德。

华实兼茂,年时方盛,则何用不臧也#47。

次七,丧其芳,无攸往。

测曰:丧其芳,德以衰也。

丧,息浪切。

范曰:七为失志,故德衰也。

次八,黄中,免于祸,贞。

测曰:黄中免祸,和以正也。

王曰:八居过满,几於祸者也。

而得位当画,以居上体之中#48,是得黄中之道,以免咎悔者也。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画,君子以中正为务,虽祸不害也。

上九,务成自败,雨成自队。

测曰:务成自败,非厥命也。

队,与坠同。

王曰:处务之极,而失位当夜,则其所务之业#49,虽成必败。

如阴成雨坠,必至之理,其可救乎?光谓:万物营为,务成终败,所以然者。

小人功成骄惰,不能尽其天命也。

  一方三州三部三家事

  阳家金,亦准蛊。

阳气大勖昭职#50,物则信信,各致其力。

范本勖作冒,今从二宋、陆、王本。

信,与伸同。

言阳气劝勖万物,皂膏核荚#51,各明其职。

物则伸伸,自竭其力,各从其事也。

务者,有所营为;事者,各职其事也。

初一,事无事,至无不事。

测曰:事无事,以道行也。

王曰:万事皆理,岂有为也哉?正其本而已。

然则处阳当昼,居事之始,能正其本者也。

光谓:一为思始,心精之源,万事之本也。

君子澄其源,正其本,则事无不事矣#52。

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

次二,事在枢,不咨不 ,丧其哲符。

测曰:不咨不 ,其知亡也#53。

,与诹同,子侯切,又子于切。

知,与智同。

符者,所守之瑞也#54。

二为思中#55,故曰事在枢。

枢者,荣辱安危所系之地也。

事方在枢,思而未行,宜访问於善,以求至当。

而当日之夜,愚而自用,不咨不诹,以丧其智符也。

尧稽于众,舜乐取於人以为善,孔子每事问。

次三,时往时来,间不容耗。

测曰:时往时来,不失趣也。

王本无容字,今从二宋、陆、范本。

三为成意。

思虑既成,当央志而行。

一失其时,悔无所及,故曰时往时来,间不容牦,言得失之间,相去微也。

次四,男女事,不代之字。

测曰:男女事,非厥务也。

王曰:事非其事,必之於凶。

男而女事,事失之甚,何不代之字育乎?四失位当夜,乖於其宜,故云然也。

光谓:男代女事则家凶,君夺臣职则国乱,明事各有常也。

次五,事其事,王假之食。

测曰:事其事,职所任也。

王曰:假,锡与也。

光谓:事其事者,事其所当事也。

各居其职,故王予之食,受福禄也。

次六,任大自事,方来不救。

测曰:任大自事,奚可堪也。

六过中而极大,力小而任重者也,故曰任大自事。

事方大来,故颠覆不救也。

次七,丈人扶孤,竖子提壶。

测曰:丈人扶孤,小子知方也。

王曰#56:七虽过满,而得位当昼,不失事事之宜。

是丈人有扶持孤弱之事#57,小子亦知提壶以致养也。

次八,女男事,十年不诲。

测曰:女男事,终家不亨也。

范本作男女事,今从宋、陆、王本。

王曰:居位过满#58,而失位当夜。

乖事之宜,是女代男事。

十年者,数之极也。

不诲者,不可教也。

光谓:女任男事,则家不亨;臣侵君权,则国不昌。

十年以往,力势已成,不可复制。

故女不承男之教,臣不受君之命也。

上九,到耳顺止,事贞。

测曰:到耳顺止,逆闻顺行也。

到,与倒同。

止,与趾同。

九为祸终而当昼,能纳忠补过#59,不失正顺者也。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药苦口利於病。

  集注太玄经卷之二竟

  #1『先锡』原作『光锡』,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先光大』原作『元光大』,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又为』原作『久为』,据备要、全书本改。

  #4『朱儒』原作『宋儒』,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5#6『縻碎』原作『麋碎』,据备要、全书本改。

  #7『本』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8『水』原作『火』,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9『枚』、『出』原脱,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补。

  #10『愈疾』原作『念疾』,据备要、全书本改。

  #11『达腹』原作『迷腹』,据备要、全书本改。

  #12『齐』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13『光谓』:『为』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4『二为思』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5『三为成』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6『王本神』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7『鹦鹉能』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8『而当夜』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9『得哉』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0『《诗》』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1#22『战伐』原作『兽伐』,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3『交战』原作『交兽』,据备要、全书本改。

  #24『勾』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5『诎』原作『屈』,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26『丁冲』原作『术』,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7『三州』原作『二州』,『二家』原作『三家』,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8『隆也』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29『天』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0『三』原作『二』,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O

  #31『伤於』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2『嫁切』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3『坦』原作『物』,据备要、全书本改。

  #34『也』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35『王本』原残,据下文『今干柔从王』补。

  #36『之离』原作『也离』,据备要、全书本改。

  #37『乐』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38『陆』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39『使』和『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0『先』原作『光』,据备要、全书本改。

  #41『万物』原作『美万物』,『美』衍;『也』原脱,据《十三经注疏》本删和补。

  #42『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3『就』、『正』、『道』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4『知』原作『当』,据备要、全书本改。

  #45『本』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46『可』原作『何』,据备要、全书本改。

  #47『则何』原作『何则』,据备要、全书本改。

  #48『上体』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9『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0『大』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1『皂』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2『事』原残,据正文补。

  #53『亡也』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4『守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5『二』原作『三』,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56『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7『是丈』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8『居』原作『君』,据备要、全书本改。

  #59『补过』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集注太玄经卷之三

  二方一州一部一家更

  更,居亨切。

阴家水,准革。

入更初一,二十分九秒,谷两气应。

次八,日舍天毕。

阳气既飞,变势易形,物改其灵。

宋曰:在天称飞。

初一,冥化否贞,若性。

测曰:冥化否贞,少更方也。

少,诗照切。

一为思始,而当夜。

幼少之时,习於不正,如其天性,不可复改也。

贾谊曰:幼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少更方者,道变於幼少之时也。

次二,时七时九,轸转其道。

测曰:时七时九,不失当也。

七者,阳之盛也。

九者,阳之衰也。

轸,轮也。

二为思中,而当画。

君子消息盈虚,随时盛衰,如轮之转,应变无穷,不失至当也。

次三,化白于泥,淄。

测曰:化白于泥,变不明也。

王曰:凡改更之道,贵於变恶从善。

今反为泥淄,失更之宜。

光谓:淄,黑也。

三为思上而当夜。

与不善人居,如以白物涅於泥中,与之皆黑也。

次四,更之小得,用无不利。

测曰:更之小得,民所望也。

王本不利字下更有我否非其有耻六字,今从诸家。

四为福始而当昼,变更之小得者也。

变更小得;合於民望,用无不利。

次五,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王曰:五居盛位而当夜,是改更之道大,不得其所。

牛反童之,马反角之,不今不古,无其事也。

光谓:无角曰童。

小人得位,妄变法度,反易天常。

既不适於今,又不合於古,若刘歆、王莽之类是也。

次六,入水载车,出水载杭,宜于王之更。

测曰:车杭出入,其道更也。

诸家皆无王字,今从范本。

杭,与航同,舟也。

水舟陆车,理之常也。

如履虽新,必施於足;冠虽敝,必冠於首然。

汤武达节,应天顺人,君臣易位,其道当然,不得不变也。

次七,更不更,以作病。

测曰:更不更,不能自臧也。

诸家本皆作能自臧也,今从王本。

七为祸始,而当夜。

俗化之敝,失於当更而不更故也。

董仲舒曰: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次八,驷马跙跙,能更其御。

测曰:驷马跙跙,更御乃良也。

范本作而更其御,今从宋、陆、王本。

跙,才与切。

范曰:跙跙,不调也。

王曰:得位当昼,更之以道。

驷马跙跙,行不进也,更以良御,乃得其宜。

光谓:八为祸中,故曰驷马跙跙,以象国家不安也。

然当日之昼,故曰更其御也。

更御,以象改任贤人,使修政治也。

上九,不终其德,三岁见代。

测曰:不终之代,不可久长也。

范本无久字,今从宋、陆、王本。

九为祸极而当夜,小人不终其德,骄淫失位,人将代之也。

  二方一州一部二家断

  阳家火,准决。

阳气强内而刚外,动能有断决。

范本作动而能有惭决,王本作动而能断决,今从宋、陆本。

初一,断心灭斧,冥其绳矩#1。

测曰:断心灭斧,内自治也。

一为思始,而当昼。

能以法度内断於心,而人不见其迹者也。

次二,冥断否,在塞耳。

测曰:冥断否,中心疑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心识蒙暗,不能决断,虽有嘉谋,不知适从,听之不聪,故曰塞耳也。

次三,决其聋 ,利以治秽。

测曰:决其聋 ,利谋也。

,丁计切。

王曰: ,鼻疾也。

光谓:三为成意而当昼,能决去蔽塞,通纳善谋者也。

次四,断我否,食非,其有耻。

测曰:断我否,食可耻也。

四为下禄,而当夜。

处非其位,食非其禄,不能自断而去,诚可耻也。

次五,大腹决,其股脱。

君子有断,小人以活。

测曰:大腹决脱,断得理也。

王本股作服,今从诸家。

五为着明而当画,断之盛者也。

大腹决,不容奸也。

其股脱,所存大也。

次六,决不决,尔仇不阔,乃后有钺。

测曰:决不决,辜及身也。

六过中,而当夜。

当断不断,仇雠不远,必将受其戮辱者也。

次七,庚断甲,我心孔硕,乃后有铄。

测曰:庚断甲,义断仁也。

范曰:庚,义也。

甲,仁也。

孔,甚也。

硕,大也。

铄,美也。

光谓:庚金主义,甲木主仁。

七为刀,有用刑之象。

君子以义断仁,舍小取大,然后有治平之美也。

《夏书》曰:威克厥爱,允济。

次八,勇侏之伐,盗蒙决决。

测曰:盗蒙之决,妄断也。

小宋本伐作 ,音移,今从诸家。

王本无夬字,今从二小宋、陆、范本#2。

侏,音株。

伐,音伐。

范曰:无道为侏,反义为伐。

上九,斧刃蛾蛾,利匠人之贞。

测曰:蛾蛾之斧,利征乱也。

九为兵为钺,又为祸极,故曰斧刃蛾蛾。

匠人执斧以伐木,君子秉义以征乱。

  二方一州一部三家毅

  阴家木,亦准夬。

致果为毅,夬扬于王庭,故毅兼有言语之象。

阳气方良,毅然敢行,物信其志。

信,与伸同。

宋曰:善而不桡为良。

初一,怀威满虚。

测曰:怀威满虚,道德亡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怀威满心,恃力灭义者也。

次二,毅于心腹,贞。

测曰:毅于心腹,内坚刚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守正,坚刚不可夺也。

次三,戴威满头,君子不足,小人有余。

测曰:戴威满头,小人所长也。

三为成意,而刚毅外露,故曰戴威满头。

君子居之,则自以为不足;小人居之,则自以为有余。

次四,君子说器,其言柔且毅。

测曰:君子说器,言有方也。

范本言作人,今从宋、陆、王本。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之言,皆有法度,适用如器,柔而不懦,毅而不愎也。

次五,不田而谷,毅于拣禄。

测曰:不田而谷,食不当也。

宋、陆、王本拣作栋,今从范本。

五当日之夜。

无德而享盛禄,刚果所施,施於择禄而已。

故曰:不田而谷,毅于拣禄。

《诗》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鏖兮?次六,毅于栋柱,利安大主。

测曰:毅于栋柱,国任强也。

六为上禄,而当昼。

国之大臣,忠力强毅,能胜其任,以安社稷者也。

次七,觥羊之毅,鸣不类。

测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

范曰:觥羊,大羊也。

光谓:羊,很物也。

类,善也。

七为祸阶,而当夜。

小人刚很,言无所择,不顾法度也。

次八,毅于祸贞,君子攸名。

测曰:毅于祸贞,不可幽蔀也。

宋、陆本蔀作都,王作却,今从范本。

那,蒲口切。

王曰:八居祸中,故毅于祸。

而当位当昼,不失其贞,是君子之所名也。

光谓:君子守正,遇祸刚毅不挠,身虽可杀,而名不可掩也。

蔀,覆也。

上九,豨毅其牙,发以张弧。

测曰:豨毅其牙,吏所猎也。

王本吏作人,今从诸家。

豨,立曰喜。

王曰:居毅之极位,且当夜,若野豕之毅其齿牙,必有张弧之毙也。

光谓:豨,大豕也。

小人极毅以取祸,如豕毅其牙,适足自招射猎而已。

  二方一州二部一家装#3

  阳家金,准旅。

入装次四,三十八分三十二秒,日次实沈,立夏气应。

斗建巳位,律中仲吕。

装,治行也。

阳气虽大用事,微阴据下,装而欲去。

陆曰:阴气据下,故阳装束,志在去也。

初一,幽装,莫见之行。

测曰:幽装莫见,心已外也。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见微,潜有去志,而人莫知之也。

次二, 鹅惨于冰,翼彼南风,内怀其乘。

测曰: 鹅之惨,怀忧无快也。

宋、陆本惨作掺,今从范、王本。

,音哥,又音加,或作 。

乘,时证切,又食陵切。

王曰: ,雁也。

失侣后时惨于寒冰,然后翼风之南,内怀其侣,忧而无快。

乘者,四雁也。

光谓:《方言》飞鸟曰双,雁曰乘。

乘,匹也。

雁避寒就温,自北祖南,犹人之去危就安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怀宠耽禄,不能避患於微,如雁之内怀其乘,而不能远游也。

《易》曰:系遁有疾,厉。

次三,往其志,或承之喜。

测曰:往其志,遇所快也。

三为思上,而当昼。

虽为羁旅,往得其志,故或承之喜也。

次四,鹍鸡朝飞,碎于北;嘤嘤相和,不辍食。

测曰:鹍鸡朝飞,何足赖也?宋、陆本踤作夸,王作跨,今从范本。

鹍,与鹍同,古魂切。

踤,与萃同,又慈恤切。

王曰:大乌朝飞,宜就阳以自安#4。

反之於北,失其所向。

虽相和嘤嘤,然终不辍其求食之意。

既失其道,亦何利焉?次五,鸿装于淄,饮食颐颐。

测曰:鸿装于淄,大将得志也。

次六,经六衢,周九路,不限其行贾。

测曰:经六衢,商旅事也。

王曰:六衢九路;无所不历。

劳而求利者,小人之事异也。

光谓:六为盛多,而当夜。

小人周流天下,不限其行,非为行道也。

其志徇利而已,与商贾无异也。

次七,装无 ,利征,咎。

测曰:装无 ,祸且至也。

宋、陆、王本 作离,今从范、小宋本。

,与俪同,音丽。

次八,季仲播轨,泣于道,用送厥往。

测曰:季仲播轨,送其死也。

范、王本泣于道作泣于之道,今从宋、陆本。

上九,装于昏。

测曰;装于昏,尚可避也。

王曰:处装之道,宜处於先。

今居极位,颇失违难之道。

然得位当昼,如整装避祸於昏昧之时,虽云太晚,犹可避也。

光谓:九为祸终,而当昼。

君子遇祸之穷,装而去之,虽於时已晚,犹愈於宴安不去者也。

  二方一州二部二家众

  阴家土,准师。

入众次四,日舍觜觿;次八,日舍参。

阳气信高怀齐,万物宣明嫭大众多。

信,与伸同。

嫭,音护。

陆曰:嫭,美貌。

初一,冥兵始,火入耳。

农辍马谷,尸将班于田。

测曰:冥兵之始,始则不臧也。

王本毅作毂,今从诸家。

王曰:班,布也#5。

光谓:一以幽微,在兵之初,兵端已萌,而未着者也,故曰冥兵始。

夫兵者,不祥之器,人闻之惊遽,故曰火入耳。

农辍其耕,为给馈饷。

食马以毅,为将用之。

尸布于田,言死者多也。

次二,兵无刃,师无陈,麟或宾之,温。

测曰:兵无刃,德服无方也。

王本麟作邻,今从诸家。

陈,直刃切。

范曰:麟,兽,有角不触。

王曰:二居下体之中,而又得位当昼。

得众之宜,故能兵不交刃,师不置陈,而强邻敌国皆或宾之。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修德於心,而四海率服,兵无所用,故曰兵无刃,师无陈。

宾者,自外来者也。

麟或宾之,象有武而不用也。

温者,不威暴也。

次三,军或累车,丈人摧孥,内蹈之瑕。

测曰:军或累车,庙战内伤也。

宋、陆本丈作大,孥作弩。

王本摧作推,孥作奴。

今皆从范本。

三为思终,未战而先谋於内者也。

车被累絓,覆所载也。

丈人,家之长也。

孥,妻子也。

谋之不臧如丈人而自摧毁其家也。

夫败岂外来哉,由在内之时,已践瑕衅,故敌人得而乘之。

孙子曰: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6。

次四,虎虓振厂,豹胜其私,否。

测曰:虎虓振廞,如鹰之扬也。

王本胜作腾,今从宋、陆、范本。

二宋、陆、范本私作秘,今从王本。

虓,许交切。

廞,许金切。

否,方九切。

范曰:虓,怒声也。

振廞,盛怒貌。

王曰:处众而近尊位,将帅之任也#7。

得位当昼,善用其众,如虎之虓,振起廞兴也。

光谓:四为下禄得位;用众者也。

虎豹,皆武猛之象。

用兵者虽阚如虓虎,时惟鹰扬。

然不以之争利决忿,能自胜其私心,故可用而不用也。

《法言》曰:或问武,曰:克。

能胜其私曰克。

次五,躆战喈喈,若熊若螭。

测曰:躆战喈喈,恃力作王也。

躆,与踞同,当作剧。

剧,甚也。

五居盛位而当夜,恃力取胜,不足以服天下也。

次六,大兵雷霆,震其耳,维用诎腹。

测曰:大兵雷霆,威震无疆也。

王本维作候,今从诸家。

诎,与屈同。

屈腹,犹言服其心也。

六为极大而当昼。

王者之兵,非务杀伤,惮之而已。

故如雷如霆,以威声震之,使其心服也。

《诗》云: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白虎通》曰:战者,惮也。

次七,旌旗絓罗,干钺蛾蛾。

师孕唁之,哭且 。

测曰:旌旗絓罗,大恨民也。

范、王本钺皆作戈,今从宋、陆本。

絓,户卦切。

唁,音彦。

,莫佳切。

范曰:吊生曰唁,窃视称 。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夜,师之覆败者也。

旌旗絓罗,干钺蛾蛾,败乱之貌也。

师,众也。

夫死妇孕,民之愁苦尤剧者也。

众孕相唁,既哭且窃视其上,怨恨之也。

次八,兵衰衰,见其病,不见舆尸。

测曰:兵衰衰,不血刃也。

衰衰,罢弊貌。

八为疾瘀,为耗,为剥落,为祸中,而当昼。

能罢弊敌国,不战而屈人兵者也。

上九,斧刃缺,其柯折,可以止,不可以伐。

往血。

测曰:刃缺柯折,将不足往也。

王曰:往必见血而自伤也。

光谓:九为用兵之极,逢祸之穷,穷兵而不知止者也。

  二方一州二部三家密

  阳家水,准比。

密者,比近也,周密也。

阳气亲天,万物丸兰,咸密无间。

王本咸作盛,今从诸家。

王曰:丸兰,盛大貌。

万物乘阳气皆盛大,周密而无间隙也。

光谓:阳气上而亲天,高之极也。

初一,窥之无间,大幽之门。

测曰:窥之无间,密无方也。

宋曰:事事皆密,故以无方言之。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潜心於密,以立事定功,人莫能窥者也。

《易》曰:几事不密则害成#8。

次二,不密不比,我心即次。

测曰:不密不比,违厥乡也。

比,频寐切,下同。

君子爱近以怀远,小人反是。

二为思中,而当夜。

不能怀近,而劳心於远。

即,就也。

次,旅舍也。

违去其乡,而欲就次於旅舍,舍近而图远者也。

《诗》云: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次三,密于亲,利以作人。

测曰:密于亲,为利臧也。

三为思上,而当昼。

君子爱其亲,则知爱人之亲,推其心以及他人,故曰利以作人。

次四,密于腥躁,三日不觉殽。

测曰:密于腥臊,小恶通也。

王曰:密于腥臊,亲恶德也。

光谓:四为外佗而当夜,与不善人相亲者也。

与不善人相亲,久则化之矣。

孔子曰: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则与之为一矣。

小恶通者,始於小恶,弗去,久则与之通,而为一也。

殽,混般也。

次五,密密不罅,嫔于天。

测曰:密密不坛,并天功也。

罅,呼嫁切。

嫔,音频。

王曰:居中体正,得位当昼。

为时明君亲於可亲,故曰密密不罅,谓无间隙也。

如此,则能功配於天矣。

光谓:密密不罅者,君臣百姓靡不亲密,无有间隙也。

次六,大恶之比,或益之恤。

测曰:大恶之比,匹异同也。

六为福终而近於祸,故比于大恶,而或益之忧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异类相匹,适足自累也。

《易》曰:比之匪人。

次七,密有口小鳃,大君在无后。

测曰:密口小鳃,赖君达也。

王本无无字,小宋本无作其,今从宋、陆、范本。

范、小宋本达作逢,今从宋、陆、王本。

鳃,苏来切。

次八,琢齿依龈,三岁无君。

测曰:琢齿依龈,君自拔也。

龈,语斤切。

王曰:齿之与龈,相亲者也。

或琢其齿,而依其龈,则失其所亲矣。

上九,密祸之比,先下后得其死。

测曰:密祸之比,终不可夺也。

九为祸极,而当昼。

君子同志相比,坚不可夺。

先相谦下,则其志益亲。

故虽遇大祸,而终得其死力也。

  二方一州三部一家亲#9

  阴家火,亦准比。

入亲次八,日舍东井。

一十六分七秒,小满气应。

亲者,相爱厚也。

阳方仁爱,全真敦笃,物咸亲睦。

阳气纯碎,故曰全真。

初一,亲非其肤,其志龃龉。

测曰:亲非其肤,中心闲也。

王本无亲字,今从二宋、陆、范本。

王曰:居亲之初,而失位当夜,失其亲道。

非其肤,谓疏远之人,非其肌肤之亲,而或亲之,则其志龃龉,不相入矣。

心相防闲,失其亲道。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亲非其亲者也。

外虽相亲,内志不合,终必乖离。

闲者,隔碍不通之谓也。

次二,孚其内,其志资戚。

测曰:孚其内,人莫间也。

范本内作肉,间作闻;王本内作肉,间作闲;今从宋、陆本。

王曰:资,取也。

戚,亲也。

其志惟取於相亲附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以诚信相亲之深者也,故曰孚其内。

次三,螟蛉不属,蜾羸取之,不迓侮。

测曰:螟蛉不属,失其体也。

王本不迓侮作蠃侮,今从宋、陆、范本。

蜾,音果。

蠃,郎果切。

螟,音冥。

蛉,音零。

属,之欲切。

螟蛉,桑虫。

蜾蠃,蒲卢也。

属,缀也。

近侮,犹言御侮也。

三为思终,而当夜。

小人不能属缀其亲,以御外侮,而使之乖离,与佗人相合。

如螟蛉不能自育其子,而为蜾蠃所取也。

《诗》云:螟蛉有子#10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次四,宾亲于礼,饮食几几。

测曰:宾亲于礼,宾主偕也.王曰:几几,有法度也。

光谓:四为条畅,而当昼。

君子以飨燕之礼,交通亲爱者也。

宾所以亲,亲其有礼,不在饮食也。

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饱。

少施氏食我以礼。

宾主偕,言皆有礼也。

次五,厚不厚,比人将走。

测曰:厚不厚,失类无方也。

比,频寐切。

王曰:五虽居中,而失位当夜。

当厚者不厚,则其所比附之人,皆将去之。

光谓:不能亲其所当亲,厚其所当厚,使比近之人,皆弃之而走。

失类孤立,危无日矣。

子太叔曰:晋不邻矣,其谁云之?次六,厚厚,君子秉斗。

测曰:厚厚君子,得人无疆也。

六为盛多而当昼,能亲其所亲,厚其所厚者也。

夫君子厚近而远者至,亲亲而疏者附。

如斗居中央,而众星拱之,故曰君子秉斗。

次七,高亢其位,庳於从事。

测曰:位高事庳,德不能也。

宋、陆本从作周,范作同,今从王本。

庳,便是、必至二切,又音卑。

王曰:七居过满之地,失位当夜,位虽高亢,而所行之事则甚庳细也。

次八,肺附乾糇,其干已良,君子攸行。

测曰:肺附之行,不我材也#11。

宋、王本肺作脯,干作乾,行作往。

王本附作腑。

今从范、小宋本#12。

糇,音侯。

范曰:削曰肺。

肺附,如肺之附木。

王曰:有肺附之亲,而生乾糇之怨,故君子去之#13。

《诗》云:民之失德#14,乾糇以愆。

光谓:肺附,以谕族人附着宗主也。

民虽微贱,犹当分乾猴以济其亲也。

肺附之亲,至薄也,犹当以乾糇收恤之,况良干而弃之乎?此微子所以归周也。

上九,童亲不贞。

测曰:童亲不贞,还自荄也。

荄,古哀切。

宋曰:谓自尽其根黄也。

王曰:居亲之极,而失位当夜,若童昏之人,所亲者必不正矣。

  二方一州三部二家敛

  阳家木,准小畜。

阳气大满於外,微阴小敛於内。

陆曰:谓阴小敛万物之根荄。

初一,小敛不贷,利用安人正国。

测曰:小敛不贷,其道当也。

贷,它代切。

自一至三,微而未着,故皆有铁小之象。

一当日之画,君子赋敛薄而有常,不称贷於民,故利用安人正国。

一曰:贷,当作货#15,吐得切。

次二,墨敛签签, 我匪贞。

测曰:墨敛签签,非所以光也。

小宋本铁作截,王本 作寝,今从宋、陆、范本。

铁,息廉切。

范曰:铁铁,少也。

光谓:墨,贪也。

小人贪於聚敛,喜见小利,渐而入於匪正,非所以为光美也。

次三,见小勿用,以我扶疏。

测曰:见小勿用,俟我大也。

王曰:三得位当昼,得敛之宜。

见小勿用,是因我滋息#16,以至扶疏盛大也。

光谓:物方微小,君子养之,以俟其大#17,而后取之。

《礼》:不夭,不卵,不杀胎#18,不夭夭。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皆此意也。

次四,敛利小刑,小进大退。

测曰:敛利小刑,其政退也。

范本政作正,今从宋、陆、王本。

次五,畜盘而衍,茧纯于田。

测曰:畜盘茧纯,不夺时也。

盘,乐也。

纯,美也。

五为茧,又居盛位而当画。

赋叙不妄,生之有时,用之有节,故六畜蕃衍,蚕桑饶美也#19。

次六,闵而绵而,作大元而,小人不戒。

测曰:闵绵之戒,不识微也。

王本闵绵之戒作闵绵不戒,今从宋、陆、范本。

闵绵,小貌。

元,始也。

六在敛家,过中而当夜,敛怨者也。

怨始於小,而至於大。

小人不戒,故怨及之,而不自知也。

次七,夫牵于车,妻为剥荼,利于王姑,不利公家,病。

测曰:牵车剥荼,敛之资也。

陆曰:资,财。

夫妻敛财,利家不利国也。

王曰:牵车,重役而其利微;剥荼,苦菜而其功寡。

可以给私室,利于王姑,不足以供公上也。

光谓:《尔雅》王父之姊妹为王姑。

次八,大敛大颠。

测曰:大敛之颠,所敛非也。

陆、范、王本颠作巅,今从二宋本。

王曰:八居敛极,而失位当夜,大敛者也。

处祸之中,而求大敛,必有颠脐之患矣。

上九,敛于时,利圉极菑。

测曰:敛于时,奚可几也。

王曰:圉,与御同。

光谓:九为祸极,而当昼。

君子当丰穰之时,重敛而民不以为暴,所以豫备凶岁,御此极灾也。

几,当作讥。

言敛得其时,虽重无讥也。

孟子疾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二方一州三部三家强

  阴家金,准乾。

阳气纯刚乾乾,万物莫不强梁#20。

范、王本纯作统,今从宋、陆本。

初一,强中否贞,无攸用。

测曰:强中否贞,不可与谋也。

否,方久切。

一为思始而当夜,强心而不正者也,故无所可用。

次二,凤鸟于飞,修其羽;君子于辰,终莫之圉。

测曰:凤鸟于飞,君子得时也。

范曰:圉,止也。

光谓:辰,时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得时,强於为义,人莫之止。

如凤乌之飞,其羽修长,人不能制也#21。

凡中者,皆有得位得时之象。

次三,柱不中,梁不隆,大厦微。

测曰:柱不中,不能正基也。

三居下体之首,而承於上,梁柱之象也。

当日之夜,小人不强而弱,不胜其任者也。

不胜其任,则国基坠矣。

次四,爰聪爰明,左右 。

测曰:爰聪爰明,庶士方来也。

宋、陆、王本搔皆作橿,小宋作强,今从范本。

王本方作永,今从诸家。

范曰:四在其行,行数相扶。

,盛也。

王曰: 然,众扶之貌也。

吴曰: ,从手,字书无之,从木者,音姜。

范以四为金,而本首为金,故云行数相扶,不以强为扶也。

光谓:四为条畅,而当昼。

君子有聪明之德,故庶士方来,左右助之,所以为强也。

次五,君子强梁以德#22小人强梁以力#23。

测曰:小人强梁#24得位益尤也。

王曰:五居君位,而失时当夜。

无君之德,小人之强梁也#25。

强梁以力#26,必有颠危。

次六,克我强梁#27,于天无疆#28。

测曰:克我强梁#29,大美无基也。

王本无基作无疆,今从宋、陆、范本。

宋曰:无基,谓无疆界,言广远也。

王曰:六为强,主得位当昼,能克强梁#30自强其德,则君道益光,故至于天而无穷也。

光谓:五以上作消#31六过乎中而当昼。

君子能与时消息,自胜其强者也。

如是,则享有遐福,与天无疆矣#32。

次七,金刚肉柔,血流于田。

测曰:金刚肉柔,法太伤也。

王本无流字,今从诸家。

七为败损而当夜,小人用法太伤者也。

以刚金断柔肉,无有不胜。

血流于田,不仁之甚也。

次八,强其衰,勉其弱。

测曰:强其衰,勉自强也。

八为疾瘀而当昼,君子能强衰勉弱,不自沦溺者也。

上九,太山拔,梁柱折,其人颠且蹶。

测曰:山拔梁折,终以猛也。

王本太山拔作大枝拔,今从诸家。

王曰:处强之极,而失位当夜,强而过亢者也。

光谓:小人强梁过甚#33山拔梁折#34自取颠蹶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一家睟

  阳家水,亦准乾。

睟,与粹同。

陆曰:乾,纯。

粹,精也。

阳气袀睟清明,物咸重光,保厥昭阳。

王本袀作初,今从诸家。

袀,与均同。

宋曰:保,安也。

是时阴气敛藏於下,阳气袀睟清明,故万物高者下者皆重光华,安其性命,而煦阳之德矣。

陆曰:袀睟,犹纯眸也。

初一,睟于内,清无秽。

测曰:睟于内,清无秽也。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纯粹在心,清明不杂,故能总群元,成万务也。

次二,冥驳冒睟, 于中。

测曰:冥驳冒睟,中自瘱也。

,与恧同,女六切。

瘱,於计切。

陆曰:瘱,隐也。

范曰: ,惭也。

驳,不纯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於冥昧之中,以驳杂之心,冒没纯粹。

虽外以欺物,而心不免惭也。

次三,目上于天,耳下于渊,恭。

测曰:目上耳下,聪察极也。

王本无恭字,今从诸家。

三为思终,而当昼。

君子思虑纯粹,则聪明无所不通,故曰目上于天,耳下于渊。

虽然不敢以此自恃,犹严恭寅畏,所以能全其粹也。

次四,小人慕睟,失禄贞。

测曰:小人慕睟,道不得也。

王曰:失位当夜,其道已驳。

虽慕纯粹之道,而失其福禄与贞正也。

次五,睟于幽黄,元贞无方。

测曰:睟于幽黄,正地则也。

陆曰:则,法也。

王曰:居中体正,得位当昼,为睟之主。

纯德大明,睟于幽玄之中,而有黄中通理之德,元始贞正,其道无方,不可名也。

光谓:元者,善之长也。

五为中和,而当昼。

君子虽有幽隐,不失中和之道,所以为粹也。

守其元正,以应万务,无施不适。

如地之德,亦以幽黄元贞成万物也。

次六,大睟承愆,易。

测曰:大睟承愆,小人不克也。

王本赞云:大睟承愆,小人不克。

测云:大睟之道,小人不克。

今从诸家。

王曰:六居盛位,睟之大者;而失位当夜,故承之以愆。

光谓:五以上作消,六过中而当夜,不能全其纯粹者也。

夫白玉易瑕,清水易污,故大碎者,非小人之所能全,必将承以过差也。

次七睟辰愆,君子补愆。

测曰:睟辰愆,善补过也。

王曰:七居祸始,是睟时之愆。

然以得位当昼,不失君子之德,故能补过无咎也。

光谓:时之有过,惟君子能补之,以成其粹也。

《诗》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次八,睟恶无善。

测曰:睟恶无善,终不可佐也。

王曰:失位当夜,纯于恶德,则善无由而入矣。

光谓:八为疾瘀而当夜,纯恶无善之人,何可辅也?上九,睟终永初,贞。

测曰:睟终之贞,诚可嘉也。

王曰:九居数极,而得位当昼,是能保其纯粹,不失善道,永如初之正也。

光谓:九为粹极,能慎终如始,全其纯正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二家盛

  阴家火,准大有。

入盛次二,三十三分三十秒,日次鹑首,芒种气应。

斗建午位,律中蕤宾。

阳气隆盛充塞,物实然尽满厥意。

王本窴作冥,今从宋、陆、范本。

窴,音田。

宋曰:窴然,满也。

初一,盛不墨,失冥德。

测曰:盛不墨,中不自克也。

宋、陆本中作终,今从范、王本。

陆曰:克,胜也。

不能自胜其嗜欲。

王曰:一居盛始而当夜,盛而不能默者也。

如此,则失其暗然之德矣。

光谓:墨,法也。

凡盛之道,非致盛之难,处盛难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

盛而无法以自制约,则丧其幽隐之德也。

次二,作不恃,克大有。

测曰:作不恃,称玄德也。

称,尺证切。

王曰:居盛之时,得位当画,明乎自然之道,是有作为之功,而不侍其功。

如此,则能至於大有矣。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作而不恃,为而不有。

惟其不有,故能大有也。

称,当也。

次三,怀利满匈,不利于公。

测曰:怀利满匈,不私门也。

三为思上,而当夜。

君子谕於义,小人谕於利。

小人思虑求盛,不过营利而已。

故曰怀利满匈。

利於私,斯害於公矣?次四,小盛臣臣,大人之门。

测曰:小盛臣臣,事仁贤也。

王本仁作人,今从宋、陆本。

四为福始,故曰小盛也。

臣臣,自卑贱之意也。

君子当小盛之初,能自卑贱,承事仁贤,以致大盛。

凡为大人者,未有不由此道而出,故曰大人之门也。

次五,何福满肩,提祸挥挥。

测曰:何福提祸,小人之道也。

宋本掸掸作阐阐,今从范、王本。

何,胡可切。

王曰:掸,音缠,义亦取其相缠不去之象。

陈:掸#35,音丹,又徒丹切#36。

曰:五居盛位,故云何福。

福至盛,故云满肩。

极盛必反,故云提祸。

光谓:凡赞当夜者,皆小人之道也。

以小人而享盛福,祸必随之,故曰何福满肩,提祸掸掸。

次六,天赐之光,大开之强,于谦有庆。

测曰:天赐之光,谦大有也。

范、王本赐作锡,今从宋、陆本。

六为盛多极大,而当昼。

君子受天明命,大启上宇者也。

夫极盛难处也,故必用谦,然后有庆。

次七,乘火,寒泉至。

测曰:乘火寒泉,祸不遂也。

范本测曰:乘火泉至,祸不远也。

今从宋、陆、王本。

王曰:当盛之时,七居过满,又与本首同为火数,二火之盛,炎炎上干#37,为六所忌,故寒泉将至,而有扑灭之忧也。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夜。

乘火者,盛之极也。

寒泉至者,灭不久也。

次八,挹于满荧,几后之倾。

测曰:挹于满,几不免也。

宋、陆本挹作拘,今从范、王本。

王本无荧字,今从宋、陆、范本。

范本几不免也作几危也,今从宋、陆、王本。

几,音畿,又音机。

王曰:得位当昼,善於处盛满而能挹,必后之倾危而不倾,盖谦挹以免也。

处盛之极,非挹满之道,殆不免乎。

上九,极盛不救,祸降自天。

测曰:极盛不救,天道反也。

九居盛极,当日之夜,逢祸之穷,盛极必衰者也。

  二方二州一部三家居

  阳家木,准家人。

阳方躆肤赫赫,为物城郭,万物咸度。

范本万物咸度作物咸得度,今从宋、陆、王本。

躆,音据。

宋曰:为物城郭,欲万物皆安其居。

陆曰:躆,充实貌。

阳为城郭,万物皆居其中,故曰:咸度也。

王曰:城郭,在外之象。

光谓:肤,亦当作躆。

躆躆#38,动作强梁貌。

为物城郭者,言养卫万物,使阴气不得伤也。

度,当作 。

,古宅字。

宅,居也。

初一,匪誉匪咎,克守厥家。

测曰:匪誉匪咎,其道常也。

一居家之最下,子孙之象#39,当日之昼。

能守常道,无咎无誉,保家之主也。

次二,家无壶,妇承之姑,或洗之涂。

测曰:家无壶,无以相承也。

壶者,承上以养人者也。

家无壶,下不供养也。

二居下体之中,有妇之象。

妇者,所以承姑也。

今反使姑承之,为之洗涂,服劳辱之事,上下失序,逆莫大焉。

次三,长幼序,子克父。

测曰:子克父,乃能有兴也。

范本作长幼序序,今从宋、陆、王本。

王曰:得位当昼,故居室有伦,长幼各得其序,子能干父之业者也。

光谓:三居下体之上,而当昼。

幼能事长,子能任其父事者也。

次四,见豕在堂,狗击之迒。

测曰:见豕在堂,其体不庆也。

迒,音刚,又户郎切。

系,与系同。

迒,兽迹也。

狗、豕皆污秽之物。

堂,尊者之处也。

四为下禄#40,而在中体,位稍尊矣。

然当日之夜,小人之道也。

凡为家之道,正其身,然后可以齐家。

今四在堂,自有豕行,则在下者,亦如狗系迹而进,不可止也。

庆,善也。

次五,舳舻调安,利富贞。

测曰:舳舻安和,顺其疆也。

舳,直六切。

舻,落胡切。

王曰:不失其居,而无远不适,处舟之义也。

五既得位当昼,为居之主,往必济者也。

故舳舻调安,而有所利富,不失其居室之道乎?光谓:舳,船后用柂处也;舻,船前刺棹处也心五居盛位,而当昼,君子能治其家者也。

舳舻调安,则众赖以宁;上下和顺,则家赖以齐。

富者,家之福也。

富不失正,所以为美也。

其,当作无。

次六,外其井灶,三岁见背。

测曰:外其井灶,三岁不享也。

王曰:三岁,数之终也。

光谓:井灶者,饮食之资,家之要务也#41。

而外之,则家何以养矣?六过中而当夜,小人不能睦其宗族之贤者,而疏外之,不过三岁,则亲皆叛之矣。

不享者,不得饮食也。

次七,老父擐车,少女提壶,利考家。

测曰:老父擐车,其体乃庄也。

王本考作于,今从宋、陆、范本。

拟,音患。

擐,贯也。

以手贯车辕而行之,所以载物也。

提壶者,承上以养也。

考,成也。

七居上体,有尊长之象。

老父者,家之至尊也。

少女者,家之至卑也。

尊能载众,卑能承上,故利以成家也。

夫齐家者,不可以不严也,故其体庄严,然后能载众也。

《易》曰:家人嗃嗃,悔厉吉。

妇子嘻嘻,终吝。

次八,反其几,双其朼,其家不旨。

测曰:反几双,家用不臧也。

二宋、陆本朼皆作牝,王作牡,今从范本。

其家,宋、陆作九家,范、小宋作几家。

按:古其字作丌,因此致误耳。

今从王本#42。

朼,与匕同。

几当上承,匕当用一,理之常也。

八为祸中而当夜,反其几者,幼不承长,而上不获安也。

双其匕者,家不统於尊,而用事者众也。

旨,美也。

幼不承长,尊不统卑,家道壤乱,故不美也。

上九,株生蘖,其种不绝。

测曰:株生蘖,其类乃长也。

蘖,鱼列、五葛二切。

种,章勇切。

王曰:九居过亢,枯朽之象,得位当昼,株而生蘖者也。

光谓:木斩而复生曰蘖#43。

九为祸极,家已绝矣。

而当日之昼,是尚有遗种,能复兴其家者也。

  二方二州二部一家法

  阴家金,准井。

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有法之象。

阳高县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

县,音玄。

宋曰:墨者,法之绳墨也。

光谓:是时阳气极高,物咸象之,莫不蒙被其法。

初一,造法不法。

测曰:造法不法,不足用也。

王曰:作法之初,而失位当夜,不足法者也。

光谓:一为思始,故曰造法。

《法言》曰: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

次二,摹法以中,克。

测曰:摹法以中,众之所共也。

摹,与模同。

摹,犹制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制法以中,然后能成也。

《洪范》皇极,众之所共由也。

次三,准绳不甫,亡其规矩。

测曰:准绳不甫,其用爽也。

甫,美也。

爽,差也。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次四,准绳规矩,莫违我施。

测曰:准绳规矩,由身行也。

君子先修其身。

其身正,不令而行。

次五,谲陆陆,瓶窴腹,井潢洋,终不得食。

测曰:瓶窴腹,非学方也。

宋、陆本宾作冥,今从范、王本。

繘,音橘。

窴,音田。

潢,音黄。

陆曰:方,道也。

王曰:瓶窴腹,不可以盛也。

井潢洋,水多之貌也。

终不得食者,汲引之道非也。

光谓:繘,汲索也。

陆陆,索下貌。

瓶腹先实,则水不得入。

井虽潢洋,终不得食也。

学者虚以受人,则人乐告之。

五居井之盛,而当日之夜,小人先自骄满,不能纳物者也。

次六,于纪于纲,示以贞光。

测曰:于纪于纲,大统明也。

王曰:以贞正光明之道,俾人不惑。

光谓:六居上禄,以施其法,能纪纲天下,示人正光之道者也。

次七,密网离于渊,不利于鳞。

测曰:密网离渊,苛法张也。

王曰:七居过满,而当夜。

作法太密,网丽于泉,而鳞不宁,法施於国,而人不便者也。

光谓:七为网,又为败损而当日之夜,法苛民骇者也。

故曰:密网离于渊,不利于鳞。

次八,正彼有辜,格我无邪。

测曰:正彼有辜,驱而至也。

驱,与骊同。

宋曰:驱百姓,使至无邪也。

王曰:八居上体之中,而当昼。

能用其法,正其有罪,以至於人无邪心也。

光谓:格,至也。

正有辜,以至无邪,用刑之善者也。

舜曰:刑,期于无刑。

上九,井无干,水直衍,匪溪匪谷,终于愆。

测曰:井无干,法妄恣也。

王本匪溪匪谷作利心匪溪,今从宋、陆、范本。

干,音寒。

范曰:干以检扞於井,泄取有时。

王曰:处法之极而当夜,无法者也。

国而无法,则人易犯。

井而无干,则水衍溢也。

光谓:九为祸极,而当夜。

法妄恣无常,与无法同。

民志迷惑,不知所从,则冒犯而终乱耳。

如井无干,水将衍溢,非溪非谷,而注射妄行,终於愆过而已矣。

  二方二州二部二家应

  阳家土,准咸。

入应次六,一十八分五秒,夏至气应,故兼准离。

阳气极于上,阴信萌乎下,上下相应。

信,犹声兆也。

初一,六干罗如,五枝离如。

测曰:六干罗如,附离君也。

次二,上历施之,下律和之,非则否。

测曰:上施下和,匪其真也。

范本真作肯,今从宋、陆、王本。

和,胡卧切。

历,谓十二辰也。

律,谓十二管也。

斗建十二辰於上,律布十二管於下,上下相应。

苟非其合,则不应也。

次三,一从一横,天网 。

测曰:一从一横,经纬陈也。

从,即容切。

,陈音郎吴、郎岩切。

范曰: ,广大貌。

王曰:天网 者,疏而不漏之义。

光谓:三为思上,而当昼,君子能经纬天地者也。

离为文明,又有网罟之象。

次四,援我罘罟,絓罗于野至。

测曰:援次罘罟,不能以仁也。

援,音爰。

罘,音浮。

絓,胡卦切。

四者,阳气将熄,阴气将生,德去而刑至者也。

又离有网罟之象,故曰援我罘罟,絓罗于野。

至者,言其事将至,如云履霜,坚冰至也。

次五,龙翰于天,贞栗其鳞。

测曰:龙翰之栗,极惧坠也。

翰,胡安切。

王曰:居中体正,得位当画,为应之主,故象龙飞于天#44。

光谓:龙以论阳。

翰,飞也。

五为纯阳,盛大之极,故曰龙翰于天。

君子居盛大之极,不可不正,不可不惧,故曰贞栗其鳞。

次六,炽承于天,冰萌于地。

测曰:承天萌地,阳始退也。

王本炽承作 烝云#45,垄,古炽字,今从宋、陆、范本。

炽,阳之盛也。

冰,阴之极也。

六当夏至之初,阳极阴生之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故曰:炽承于天,冰萌于地。

敬戒之微,尽在於是也。

次七,日强其衰,应蕃贞。

测曰:自强其衰,恶败类也。

恶,乌故切。

七为祸始,而当画。

君子能自强其衰,则应之者蕃多,而不失其正也。

次八,极阳征阴,不移日而应。

测曰:极阳征阴,应其发也。

王本征作微,其作时,今从宋、陆、范本。

治极召乱,盛极召衰,福极召祸,不移日而应也。

上九,元离之极,君子应以大稷。

测曰:元离之极,不可遏也。

范本作不可遏,今从宋、陆、王本。

陆曰:遏,止也。

王曰:大,日将暮也。

吴曰:稷,音义与吴同。

光谓:元离,大明也。

大明之极,极盛必衰。

君子应时,与之消息#46 ,故曰君子应以大吴。

  集注太玄经卷之三竟

  #1『冥』原作『宜』,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二』 原作『之』,据备要、全书本改。

  #3 『二方』原作『一方』,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4『安』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也』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6『得』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7『帅』原作『师』,据备要、全书本改。

  #8『《易》曰』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9『二方』原作『一方』,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10『有』原作『之』,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11『我』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2『小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3『故』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4『民』原作『人』,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15『作』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16『息』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7『其』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8『杀』原作『刳』,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19『蚕』原作『蠢』,据备要、全书本改。

  #20『梁』原作『粱』,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1『人』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2#23#24#25#26#27『强梁』原作『强粱』,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8『疆』原作『强』,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9#30『强梁』原作『强粱』,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1『上作』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2『疆』原作『强』,据备要、全书本改。

  #33『强梁』原作『强粱』,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4『梁折』原作『粱折』,据备要、全书本改。

  #35『掸』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36『徒』原作『使』,据备要、全书本改。

  #37『干』原作『于』,据备要、全书本改。

  #38『躆躆』脱一字,据备要、全书本补。

  #39『象』原作『家』,据备要、全书本改。

  #40『下』原作『家』,据备要、全书本改

  #41『家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2『王本』原作『范本』,据备要、全书本改。

  #43『生』原作『坐』,据备要、全书本改。

  #44『龙飞』原作『龙龙』,据备要、全书本改。

  #45『 需云』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46『息』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集注太玄经卷之四

  二方二州二部三家迎

  阴家水,亦准咸。

入迎次二,日舍舆鬼。

阴气成形乎下,物咸溯而迎之。

溯,音素。

宋曰:溯,向也。

初一,迎他匪应,无贞有邪。

测曰:迎他匪应,非所与并也。

王曰:处迎之初,而失位当夜,迎之不以其道者也。

物之非其宜,应而往迎之,则失正而陷邪也。

光谓:迎,准咸。

咸,感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感於外物,而非正应者也。

次二,蛟潜於渊,陵卵化之。

人或阴言,百姓和之。

测曰:蛟潜之化,中精诚也。

王本或作有,小宋本人或阴言作人言或阴,今从宋、陆、范本。

和,胡卧切。

范曰:蛟潜於水,产卵高陵,下复於渊,气应相感,然后剖化。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精诚之至,无所不通也。

《易》曰:呜鹤在阴,其子和之。

次三,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测曰:精微往来,妖咎征也。

三为思终,而当夜。

天人之际,精祲相感,人失其道,妖灵先觉也。

次四,裳有衣孺,男子目珠,妇人啑钩,贞。

测曰:裳有衣襦,阴感阳也。

王本感作盛,今从诸家。

襦,音儒,短衣也。

啑,色甲切。

吴本作嚏,音帝。

次五,黄乘否贞。

测曰:黄乘否贞,不可与朋也。

乘,时证切。

王曰:五虽居中,而处阴当夜,不正而乘中位,故曰黄乘否贞#1。

光谓:不正当位,不足合也。

次六,玄黄相迎,其意感感。

测曰:玄黄相迎,以类应也。

范曰:天玄地黄。

天地相迎,则风雨时调;君臣相迎,则政教以度。

光谓:六为极大,感之盛也。

自天地至於万物,君臣上下,夫妇朋友,无不以类相应也。

次七,远之 ,近之掊,迎父迦逅。

测曰:远 近掊,失父类也。

小宋 作 ,今从诸家。

,许候切,怒目视貌。

掊,普后切,击也。

迦,与邂同,音蟹。

逅,音后。

不期而会也。

次八,见血入门,俯迎中庭。

测曰:见血入门,以贤自卫也。

宋、陆本捬作椒,今从范、王本。

捬,音府,捍也。

八为祸中,故曰见血入门,伤之者至也。

当日之昼,能以贤自卫,迎拒之於中庭,物不能伤,故曰捬迎中庭。

上九,湿迎床足,累于墙屋。

测曰:湿迎床足,颠在内也。

小宋、王本湿作泽,今从宋、陆、范本。

范、王本累作罦。

范曰:罦,覆也。

今从宋、陆本。

宋、陆、范本颠作愿,今从王本。

累,良瑞切。

九为祸极,而当夜。

小人女子所以能倾国家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如湿气之迎床足,浸润而上,将累及墙屋,而不可如何。

究其颠沛之原,自内兴也。

  二方二州三部一家遇

  阳家火,准姤。

入遇初一,日舍柳。

阴气始来,阳气始往,往来相逢。

初一,幽遇神及师,梦贞。

测曰:幽遇神,思得理也。

王曰:居遇之初,神遇而未形,冥交神会之象。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精诚感通,故遇神及师,虽或发於梦寐,而不失其正,若高宗梦傅说是也。

梦者,事之难据者也。

精诚之至,犹得正而可据,况佥谋师锡者乎?次二,冲冲儿遇,不定之谕。

测曰:冲冲儿遇,不肖子也。

范本不定之谕作不受定之谕,今从诸家。

王曰:无心而遇曰冲冲。

儿者,童昏无知之称也。

则其所遇,何定之有乎?所以然者,失位当夜,不得遇之宜也。

不肖子者,明非有知之儿。

次三,不往不来,得士女之贞。

测曰:不往不来,士女则也。

范、王本不往不来作不往不来不求,测曰不往不求,今从宋、陆本。

宋曰:则,法也。

光谓: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

故不往不来而自遇,乃士女之正也。

次四, ,兑人遇雨,厉。

测曰:兑人遇雨,还自贼也。

王曰: ,勇而无礼之貌。

次五,田遇禽,人莫之禁。

测曰:田遇禽,诚可勉也。

五为盛福,而当昼。

如田遇禽,获则取之,谁能御也?次六,俾蛛罔罔,遇蜂。

利虽大,不得从。

测曰:蛛之罔,害不远也。

蜂,与蜂同。

范曰:使蜘蛛设罔,而得於蜂。

蜂,螫虫也,所以不能制。

虽以为利,不得从而取也。

光谓:六为上禄,而当夜。

小人见利,锐於进取,而不得所欲者也。

次七,振其角,君父遇辱,匪正命。

测曰:振其角,直道行也。

七为祸始,而当昼。

如君父不幸遇辱,则君子振角,直道而行,死之可也。

虽非正命,而死义不得不尔。

次八,两兕斗,一角亡,不胜丧。

测曰:两兕斗,亡角丧也。

胜,诗证切。

丧,息浪切。

八为祸中,而当夜。

如两兕相遇方斗,而一亡其角,必不胜而丧身矣。

角,以谕御侮之士也。

上九,或氏其角,遇下毁足。

测曰:或氏其角,何可当也。

范、王本或氏其角作抵其角,今从宋、陆本。

抵,都礼切。

  二方二州三部二家灶

  阴家木,准鼎。

入灶次九,二十八分二十八秒,日次鹑火,小暑气应。

斗建未位,律中林钟。

鼎大烹以养圣贤,故灶多养贤之象。

阴虽沃而洒之,阳犹执而龢之。

龢,古和字,下同。

宋曰:灶以和阴阳者也,故或沃之,或和之,於是乎在。

光谓:阴洒阳和,有炊爨之象。

初一,灶无实,乞于邻。

测曰:灶无实,有虚名也。

王曰:处灶之初,失位当夜,无实者也。

既失烹饪之道,无以供食,故乞于邻。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小人内无其实,窃它人之善以为己名者也。

次二,黄鼎介,其中裔,不饮不食,孚无害。

测曰:黄鼎介,中廉贞也。

王曰:鼎者,灶之器也。

介然,特立之貌。

其中裔者,宽容虚受之义也。

光谓:二在下体之中而当昼,位为方沮,未及下禄。

君子守其中道,隐居自养,而不苟食者也。

内养其志,不慕外物,故虽不饮不食,亦信无所害也。

次三,灶无薪,黄金濒。

测曰:灶无薪,有不用也。

濒,音频。

次四,鬲实之食,得其劳力。

测曰:鬲实之食,时我奉也。

鬲,音历。

王曰:鬲,釜之小者。

光谓:鼎款足者,谓之鬲。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以禄养贤,虽少亦得其劳力也。

时我奉者,贤者得时则仕也。

次五,鼎大可觞,不齐不庄。

测曰:鼎大可觞,飨无意也。

齐,侧皆切。

王曰:无大飨齐庄之意。

光谓:觞,当作觞,音商,煮也。

五居盛位,可以养贤,故曰鼎大可觞。

而当日之夜,不能以礼待天下之士,则士皆莫肯归之矣。

《洪范》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

次六,五味龢,调如美如,大人之飨。

测曰:味龢之飨,宰辅事也。

王本美作羹,小宋本作五味和调,滋如美如,今从宋、陆、范本。

王曰:宰相之事,调和五味,大人任得其人,飨之而已。

光谓:六为上禄,而当昼。

君子辅佐国家,献可替否,进贤退不肖,燮和其政,调美如羹,献之於君。

而君飨之,则天下大治矣。

高宗命说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三公承君,有鼎之象。

次七,脂牛正肪,不濯斧而烹,则欧鴂之疾至。

测曰:脂牛欧鴂,不洁志也。

肪,音方。

欧,乌后切。

鴂,衰都切。

范曰:欧鴂,吐逆之声也。

王曰:脂牛,肥牛也。

光谓:肪,脂也。

欧,吐也。

鴂,心有所恶而吐也。

肥牛之脂,以谕美禄也。

人君虽以美禄养士,若不以诚洁之志将之,则士斯恶之矣。

七为祸始,始失士心之象也#2。

次八,食其委,虽噭不毁。

测曰:食其委,蒙厥德也。

委,於伪切。

噭,与叫同。

上九,灶灭其火,唯家之祸。

测曰:灶灭其火,国之贼也。

灶灭火,以谕不养贤也。

不养贤者,自贼其国者也。

桀杀关龙逢,纣杀比干,夫差杀伍员,项羽逐范增之类,皆是也。

  二方二州三部三家大

  阳家金,准丰。

阴虚在内,阳蓬其外,物与盘盖。

范、王本在内作其内,今从宋、陆本。

范本蓬作逢,今从二宋、陆、王本。

宋曰:蓬,犹盛也。

光谓:与,皆也。

物皆如盘盖,外隆大而内虚也。

初一,渊潢洋#3;包无方,冥。

测曰:渊潢洋,资裹无方也。

王本裹作怀,今从诸家。

潢,音黄。

一为水,又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之心,如渊潢洋,无所不包,所以为大也。

居下体之下,冥者隐而未见也。

次二,大其虑,躬自炉。

测曰:大其虑,为思所伤也。

炉,音虑。

王曰:处大之时,失位当夜,乖於其宜,徒欲广大其虑,而智不能周,反伤其躬也。

炉者,错磨之具。

错磨太过,必有所伤。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智小而谋大者也。

《诗》云: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无思远人,劳心仞仞#4。

次三,大不大,利以成大。

测曰:大不大,以小作基也。

王曰:得位当昼,故能大不自大,以谦虚自保,利用积小,以成其高大。

光谓:三为思上,而当昼。

君子志大而心小,故能成其大也。

次四,大其门郊,不得其刀,鸣虚。

测曰:大其门郊,实去名来也。

王曰:有声无实,故曰呜虚。

光谓:门在外,郊在远。

刀,所以断。

呜者,名闻之谓也。

四为外佗,而当夜。

小人不治其内,而务大其外,故曰大其门郊。

言遗近而务远也。

不得其刀,不能断也。

虽声名远闻,其实内虚也。

次五,包荒以中,克。

测曰:包荒以中,督九夷也。

王本九作四,今从诸家。

范曰:克,能也。

光谓:五居盛位,而当昼。

圣人执大中之道,能怀服四海者也。

次六,大失小,多失少。

测曰:大失小,祸由微也。

王本测作祸中发,今从诸家。

范曰:六,水也。

水之所失,在於隙穴。

事从细生,祸由微起。

光谓:六过中而当夜,大之始失者也。

次七,大奢迂,自削以觚,或益之餔。

测曰:奢迂自削,能自非也。

觚,奇孤。

餔,博孤切。

范曰:觚,法也。

光谓:奢,犹哆也。

迂,远也#5。

餔,食也。

七为祸始,而当昼。

大已过甚,至于哆远。

君子见微,知祸将至,能以法自裁制,则更受福禄,故曰或益之餔也。

次八,丰墙峭址,三岁不筑,崩。

测曰:丰墙之峭,崩不迟也。

址,与趾同。

范曰:丰,大也。

峭,峻也。

址,足也,谓基也。

三,终也。

墙大基峻,若不终岁加之板筑,则有崩坠之忧。

犹君子之道,不隆其本,末必危也。

光谓:八处祸中,而当夜。

小人不知祸至,务自张大,而不顾其本者也。

三者,数之成也。

上九,大终以蔑,否出天外。

测曰:大终以蔑,小为大资也。

王本无以字,测曰:大终蔑否,今从诸家。

宋、陆、范本资皆作质,今从虞、王本。

  二方三州一部一家廓

  阴家水,亦准丰。

入廓次四,日舍七星。

阴气瘗而念之,阳犹恢而廓之。

宋、陆本作阴应匿而 之,今从范、王本。

陈曰:瘱,苦协切。

,音合。

是以瘱为 字也。

吴曰:瘱,於计切,静也。

然则字当从 #6 。

宋曰: 之,言翕也。

谓是时阴气应时翳匿之於下,阳气犹盛壮而廓之於上也。

图曰:虚中弘外存乎廓。

范曰:瘱,协也。

,合也。

王曰:阴气尚弱,潜瘱而 合之。

,古歙字。

光谓:阴气翳匿,闭合万物,而阳气尚务恢廓之,故曰廓也。

廓者,张大之意也。

初一,廓之恢之,不正其基。

测曰:廓之恢之,始基倾也。

王曰:处廓之初,而失位当夜,虽然恢廓之而不能自正其始。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务自恢廓,而不正其基,故动则倾也。

次二,金干玉桢,廓于城。

测曰:金干玉桢,蕃辅正也。

范曰:金玉者,皆其美质也。

王曰:二居下体之中,得位当昼。

金玉以为桢干,得贤之谓也。

桢干者,板筑之具也。

光谓:板筑之具,旁曰干,题曰桢。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能以贤哲为辅,恢廓其德,以自卫也。

次三,廓无子,室石妇。

测曰:廓无子,焉得后生也?王曰:室於石女,无复嗣续之道。

光谓:三为思上,而当夜。

小人思虑恢廓,而后不能继,故曰廓无子也。

室石妇,谓求室而得石妇也。

次四,恢其门户,用圉寇虏。

测曰:恢其门户,大经营也。

范本用圉作以御,王本作用固,小宋本作用御#7,今从宋、陆本。

圉,与御同。

四为外它,而当昼。

君子恢其礼义,以御小人者也,故曰恢其门户,用圉寇虏。

次五,天门大开,恢堂之阶,或生之差。

测曰:天门大开,德不能满堂也。

王本恢堂作恢当,二宋、陆、王测无堂字,今从范本。

五在廓家而当盛位,故曰天门大开,恢堂之阶,言通达而尊高也。

然当日之夜,小人不能享此盛福,德不能充其位,必有差失,以致颠覆也。

次六,维丰维崇,百辟冯冯,伊德攸兴。

测曰:维丰维崇,兹太平也。

王本兹作欲,今从诸家。

冯,古凭字。

冯冯,盛多貌。

六为极大,而当昼。

君子恢廓其德,以致太平。

丰大崇高,万邦率服,冯冯盛多,骏奔辐凑者也。

次七,外大杚,其中失。

君子至野,小人入室。

测曰:外大杚,中无人也。

范、小宋本杚作扢#8,今从宋、陆、王本。

宋、陆本入室作至室,王作在室,今从范本。

陈曰:扢,音讫,摩也。

王曰:杚者,斗概木也。

吴曰:扢,与概同,柯爱切。

《说文》古没切,平也。

光谓:杚,当作圪,鱼乙切,高壮貌。

七在廓家而居上体,故曰外大圪,言廓大而高壮也。

然当日之夜,小人处大而骄,远贤能近不肖,乱自内兴者也,故曰其中失,君子至野,小人入室也。

一曰:扢,许讫切,喜也。

次八,廓其外,虚其内,利鼓钲。

测曰:廓外虚内,乃能有闻也。

八居外,而当昼。

君子廓外以昭德,虚内以纳物,故能令名远闻。

譬如鼓钲,亦外廓内虚,而能有声也。

君子之德在外,而恢廓者,惟令名也。

上九,极廓于高庸,三岁无童。

测曰:极廓高庸,终无所臣也。

庸,与塘同。

王曰:处廓之极,失位当夜。

虽能恢廓其垣塘,而中无童役可使。

高而无人,悔可知矣。

光谓:九居上极,而当夜。

小人务自恢廓崇高,而不知止者也,故曰廓于高庸。

不能降意接下,则下将叛之,故曰三岁无童。

  二方三州一部二家文

  阳家火,准涣。

扬子盖以涣为焕,故名其首曰文。

入文次九,日舍张。

阴敛其质,阳散其文。

文质班班,万物粲然。

初一,祫 何缦,玉贞#9。

测曰:拾 何缦,文在内也。

袷,乞洽切。

,与缋同,音会。

何,下可切。

缦,莫旦切。

袷,衿也。

,画也。

何,被也。

缯无文曰缦。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内文外质,如施画於衿,而被以缦服。

纯素含章,如玉之正,美之至也。

《中庸》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

次二,文蔚质否。

测曰:文蔚质否,不能俱碎也。

王曰:文之为体,当文质彬彬。

二位当夜,既无其质,文虽蔚然,不足美也。

睟,纯美也。

光谓:蔚,细缛貌。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文华虽美,而实不能副也。

宁嬴谓阳处父#10: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次三,大文弥朴,孚似不足。

测曰:大文弥朴,质有余也。

王本弥作珍,朴作璞,今从二宋、陆、范本。

孚,大信也。

三为思终,而当昼。

君子大文似朴,大信似不足。

次四,斐如邠如,虎豹文如。

匪天之享,否。

测曰:斐邠之否,奚足誉也。

邠,与彬同。

否,音鄙。

范曰:虎豹之兽,以其文贵。

斐邠者,文盛貌也。

王曰:四失位当夜,盖同虎豹,以文害其躬,匪天所享,故曰否也。

享,向也。

次五,炳如彪如,尚文昭如,车服庸如。

测曰:彪如在上,天文炳也。

王本尚文作质文,今从宋、陆、范本。

王曰:五居中体正,得位当昼,为文明之主,焕然可观也。

光谓:尚文昭如,圣王贵尚礼文,昭然明辨也。

车服庸如,言以车服表显贤者之功庸也,用文之大,莫过於此。

《舜典》曰:敷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

测曰:鸿文无范,恣意往也。

范曰:范,法也。

光谓:鸿雁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11,遇川则自恣而已。

六过中,而当夜。

小人之文,无法而妄为者也。

次七,雉之不禄,而鸡盖谷。

测曰:雉之不禄,难幽养也。

宋、陆本而鸡盖谷作而不鸡盖谷,王本无而字,测不禄皆作不鸡,今从范本。

荩,徐刃切。

王曰:七虽过满,而得位当昼。

如翟雉有文采而怀耿絜之性,不受人之驯养,故曰不禄,终不若鸡之进食其谷也。

荩,进也。

光谓:七在外体,而当昼。

君子有文而耿介,避世而不仕者也。

七为祸阶,故贤人隐也。

次八,雕签,谷布亡于时,文则乱。

测曰:雕韱之文,徒费日也。

王曰:八居将极,而失位当夜。

若务其雕韱之文,无事费日,俾谷之与布俱亡于时,其文之弊,乃为乱也。

光谓:八为耗而当夜,故有是象。

上九,极文密密,易以黼黻。

测曰:极文之易,当以质也。

王曰:九居文极而得位当昼,能易极文之弊者也。

文工之极,至於密密。

然至韱至微,而能易之,使如黼黻之有制度也。

光谓:九为尽弊而当昼#12;故有是象。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黼黻虽文,校於雕签,则为质也。

  二方三州一部三家礼

  阴家木,准履。

入礼次四,六分三秒,大暑气应。

阴在下,而阳在上,上下正体,物与有礼。

小宋本阳在上作阳益高#13;今从诸家。

初一,履于跂,后其祖祢。

测曰:履于跂,退其亲也。

宋、陆本歧作跛,今从范、王本。

王曰:居礼之初,失位当夜,是始而乖礼者也。

履于跂,非敬之道也。

光谓:跂,举踵也。

一居下体之下,履之至卑者也,乃欲举踵强高,居下而僭上之象也。

凡臣之事君,犹事父也;事大君,犹事祖也。

在下位而礼僭於上,是犹退其祖父使居己后也,不亦悖乎?次二,目穆穆,足肃肃,乃贯以棘。

测曰:穆穆、肃肃,敬出心也。

王曰:棘,取赤心也。

光谓:穆穆、肃肃,皆恭谨貌。

二为思中,而当昼。

外貌之恭,必贯之以诚,然后善也。

次三,画象成形,孚无成。

测曰:画象成形,非其真也。

王曰:忠信,礼之本。

既乖於本,何礼之有?光谓:三为思末而当夜,饰外貌而无内实者也,故曰画象成形,孚无成。

女叔齐谓鲁昭公:屑屑焉,习仪以亟,不可谓礼。

次四,孔雁之仪,利用登于阶#14。

测曰:孔雁之仪,可法则也。

虞曰:雁飞成行,孔雀亦成行也。

光谓:孔雀有文章,雁有行字,皆威仪之象。

阶,谕进而登位也。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居位有威可畏,有仪可象,其下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

次五,怀其违,折其匕,过丧锡九矢。

测曰:怀违折匕,贬其禄也。

王本过丧锡九矢作过鬯锡,今从诸家。

范、小宋本贬其禄作贬天禄,王本作败其禄,今从宋、陆本。

次六,鱼鳞差之,乃大施之,帝用登于天。

测曰:鱼鳞差之,贵贱位也。

范、小宋本大作矢#15,今从宋、陆、王本。

六为极大,而当昼。

君子制礼,使贵贱有序,差若鱼鳞。

执此道而大施之於天下,天下莫不治也。

帝者用此,则可以格于皇天矣。

次七,出礼不畏,入畏。

测曰:出礼不畏,人所弃也。

七为祸始,而当夜。

小人逾越礼法而不顾者也。

由其不畏,所以入畏,谓陷刑戮也。

《书》曰:弗畏入畏。

次八,冠戚 ,履全履。

测曰:冠戚履贱,不可不上也。

二宋、陆、王本全作金,今从范本。

宋、陆本测曰冠戚履贱,不可不正也。

范本冠戚 ,明不可上也。

王本冠戚 ,不可不上也。

今从小宋本。

范曰:戚 ,以谕败也。

冠虽败,宜加之首;履虽全,宜践之足。

光谓:八在上体而为祸中,冠败之象也。

当日之昼,故下不能陵也。

上九,戴无首,焉用此九?测曰:无首之戴,焉所往也?焉,於虔切。

九,阳之盛也。

礼主卑让,故虽天子,必有礼也。

九为亢极而当夜,上无所戴,高而必危。

譬如戴冠而无首,焉用此盛极之位哉?

  二方三州二部一家逃

  阳家金,准遁。

阴气章强,阳气潜退,万物将亡。

宋曰:谓万物与阳盛衰者也。

於七分消,卦为遁。

微阴在内,欲出地矣。

王曰:章,明强,大。

初一,逃水之夷,灭其创迹。

测曰:逃水之夷,迹不创也。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避祸於未萌,逃恶於未形,制之於思虑之初,人不见其迹,则患难何由及焉?譬如逃於水中,水从而平夷,其创迹皆合,人不能见其际也。

次二,心惕惕,足金舄,不志沟壑。

测曰:心惕惕,义不将也。

范本作 ,王本作 ,云古惕字,今从二宋、陆本。

宋、陆金作含,王本作望,今从范、小宋本。

宋曰:将,行也,不能以义断心而行也。

光谓:金者,坚固之象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虽睹祸之将至,惕惕而惧,不能以义自断,怀其宠禄,滞留不去,不知沟壑在於足下,俄则颠踬也。

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次三,兢其股,鞭其马,寇望其户,逃利。

测曰:兢股鞭马,近有见也。

范本望作 ,今从宋、陆、王本。

陈曰: ,古望字。

宋曰:近有见,谓见寇已近也。

光谓:三为思终,而当昼。

逃,得其宜者也。

兢其股,惧也。

鞭其马,欲速去也。

寇望其户,患将至也。

当是之时,利於逃也。

次四,乔木维摐,飞乌过之,或止降。

测曰:乔木之鸟,欲止则降也。

宋、陆、王本摐作枞,今从范本。

或止降,宋、陆本作止之,范本作或降,今从王本。

范曰:上撩称摐。

上撩之木,鸟所不集,故过之而去。

光谓:摐,长密之貌。

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遁逃之志不坚,遇美禄则止而不去,故未免於患也。

次五、见 踤于林,獭入于渊,征。

测曰:见 及獭,深居逃凶也。

范本 作 ,王本作鹭,今从二宋、陆本。

王本征作利征,今从宋、陆、范本。

,古年字,一本作鹰。

踤,慈恤切。

宋曰: 害鸟,獭害鱼。

吴曰#16 踤,蹋也。

光谓:五为中禄,而当昼。

君子虽居显位,食厚禄,见小人用事於朝,知其必为祸乱,则行而去之矣。

次六,多田不娄,费我 功。

测曰:多田不娄,费力无功也。

宋、陆本费作会,今从范、王本。

,户佳切。

范曰:孰食为 。

王曰:六居过满,失位当夜,不得处逃之宜。

若田於多田,而不娄理之,徒费食与功,而无益也。

光谓:六为上禄,为盛多,为极大,而当夜。

小人德薄位尊,力少任重,虽有盛大之资业,不能修治,贤者皆弃之而逃,徒费食力,安得成功也?次七,见于累,后乃克飞。

测曰:见于累,几不足高也。

几,音畿。

宋曰:几,近也。

已见累索,仅然得免,此用明近也。

王曰:逃难之时,而七居祸始,逃而后时者也,故见于累。

然得位当昼,能保终吉,故后乃克飞,免其患也。

君子虽见縻缀,然乱邦不居,终当自引远去,故曰后乃克飞也。

次八,颈加于矰,维 其绳。

测曰:颈加维 ,无自劳也。

王曰: ,与翼同。

八失位当夜,不能避患,故首加于矰。

虽鼓翼於绳罔之中,终无克飞之理。

光谓:矰,弋射之矢也。

八为祸中而当夜,不能遁逃远祸。

矰已加於颈矣,虽复奋翼掣曳其绳,安得去哉,徒自劳也。

上九,利逃跰跰,盗德婴城。

测曰:盗德婴城,何至逃也。

王本作德盗,小宋本作盗得,今从宋、陆、范本。

陈曰:跰,音瓶,又蒲贤切。

字书:跰,胝皮坚也。

  二方三州二部二家唐

  阴家土,亦准遁。

陆曰:唐荡,天下皆遁。

遁,亦荡也。

光谓:唐,犹荡荡,无拘捡,有丧失之意也。

阴气兹来,阳气兹往,物且荡荡。

宋曰:兹,益也。

陆曰:荡荡,空尽之貌也。

初一,唐于内,勿作,厉。

测曰:唐于内,无执守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

内无所守,动则危矣。

次二,唐处冥,利用东征。

测曰:唐冥之利,利明道也。

冥,昧也。

东者,日所出也。

二为思中而处下体之内,故曰唐处冥。

言其中心荡荡,迷所适也。

然当日之昼,君子能求明道以自进者也。

次三,唐素不贞,亡彼珑玲。

测曰:亡彼珑玲,非尔所也。

王曰:珑玲,玉声也。

次四,唐无适,道义之辟。

测曰:唐无适,惟义予也。

适,丁历切,下同。

辟,必益切。

予,余吕切。

王曰:四得位当昼,得唐之宜,荡荡然无适无莫,惟以道义为辟。

知所之往,唐之美也。

辟,君也。

光谓:适,必然也。

四为条畅,而当昼。

孔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故曰道义之辟,言其最尊高也。

次五,奔鹿怀鼷,得不訾。

测曰:奔鹿怀鼷,不足功也。

范、王本不足功作奚足功,今从宋、陆本。

吴曰:鼷,户鸡切,小鼠也。

王曰:五居盛位,当首主,而失位当夜。

无君之德,荡然无守,迷於利害之向。

逐鹿而奔,又鼷鼠是顾,则其所得不足以为资。

訾,与资同。

次六,唐不独足,代天班禄。

测曰:唐不独足,无私容也。

王曰:得位当昼,为唐之主,荡然无私,不求独足,与天下同其美利,故可代天班布爵禄。

为时明君,处唐之美,莫过是矣。

光谓:六为上禄,为盛多,而当昼。

君子不独享天禄,与天下贤隽共之。

次七,弋彼三飞,明明于征,终日不归,亡。

测曰:弋彼三飞,适无所从也。

王曰:居过满,而失位当夜。

不明於道,自取危亡。

若一弋而求三飞,无所适从。

自明而行,至暮忘返,荡然昏昧,复何益矣?光谓:七为失志,而当夜。

小人二三其德,从此失彼,荡无所守,徒自劳苦。

自幼至老,终无所得者也。

次八,唐收禄,社鬼辍哭,或得其沐。

测曰:唐收禄,复亡也。

复,符目切,下同。

王曰:得位当昼,善於处唐之道,故能复收其禄。

光谓:八为祸中,福禄已散。

然当日之昼,能兴衰起废者也,故曰唐收禄。

社稷之灵,复得血食,故辍哭。

民已枯瘁,而复蒙润泽,故曰或得其沐也。

上九,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

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当,丁浪切。

范曰:飞肉,禽乌也。

珠至重,乌至轻,以重求轻,故不复也。

王曰:九居亢极,而失位当夜,荡荡然闻於大数者也#17。

如以珠弹雀,所得不复其所亡也。

光谓:九为祸极,而当夜。

小人纵情极欲,荡然忘返者也。

  二方三州二部三家常

  阳家水,准恒。

入常次七,二十三分二十六秒,立秋气应。

日次鹑尾,斗建申位,律中夷则。

次九,日舍翼。

阴以知臣,阳以知辟。

君臣之道,万世不易。

辟,立曰壁。

宋曰:辟,君也。

此立秋之首也。

以秋承夏,天道之常。

故於是时,阴知为臣,阳知为君。

光谓;以秋承夏,以阴承阳,以臣承君之象也。

初一,戴神墨,履灵式,以一耦万,终不稷。

测曰:戴神墨,体一形也。

王、吴皆云:稷,与吴同。

墨、式,皆法也,神灵尊之也。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之心,执一以为常法,应万物变,终无亏吴也。

《易》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次二,内常微,女贞厉。

测曰:内常微,女不正也。

王本作常内微,今从诸家。

王曰:处常之时,当正君臣夫妇之道。

二失位当夜#18,是常以微贱之女处内。

不正之象,且近於危,故曰贞厉。

次三,日常其德,三岁不食。

测曰:日常其德,君道明也。

三为自如,而当昼。

日常其德,故免薄食之灾。

君常其德,故无狂僭之咎。

伊尹戒太甲,作《咸有一德》。

次四,月不常,或失之行。

测曰:月不常,臣失行也。

行,皆如字。

月有亏盈,故曰不常。

行,道也。

四为外佗,而当夜。

臣德不常,则失道也。

次五,其从其横,天地之常。

测曰:其从其横,君臣常也。

从,即容切。

范曰:天从地横,是其常道也。

王曰:五居中位,为常之主。

得位当昼,故从横经纬,皆合天地之常,得万世不易之道。

光谓:五为中和,常之盛也。

君臣之道,相经纬也。

次六,得七而九,懦挠刚,不克常。

测曰:得七而九,弃盛乘衰也。

七,阳之盛也。

九,阳之衰也。

六过中而当夜,弃盛乘衰也。

小人懦弱,挠败其刚,不能守其常道也。

次七,滔滔往来,有常衰如,克承贞。

测曰:滔滔往来,以正承非也。

次八,常疾不疾,咎成不诘#19。

测曰:常疾不疾,不能自治也。

八为祸中,而当夜。

常道久而有敝者也,故曰常疾。

夫疾者自知其疾,则尚可治也。

若不知其疾,而恶闻之#20;则必不可治矣#21。

小人不知其祸,而恶闻之,至於凶咎已成#22;不可复诘也。

上九,疾其疾,巫医不失。

测曰:疾其疾,能自医也。

王曰:九居亢极,而得位当昼,能疾其疾者也。

善於自儆,则医巫治之不失也。

医巫,谕贤者耳。

光谓:九为祸终,而当昼。

君子能思患而豫防之,纳忠求贤以自辅,故祸可解也。

  二方三州三部一家度#23

  阴家火,准节。

法者为之模范#24,度者为之分寸也。

阴气日躁,阳气日舍。

躁躁舍舍,各得其度。

舍,音舍,又如字。

宋曰:躁,动也。

舍,藏。

王曰:舍,止也。

光谓:躁,谓阴进盛也#25。

舍,谓阳退去也#26。

躁者益躁,舍者益舍,各守常度也。

初一,中度独失。

测曰:中度独失,不能有成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在心之度,先已乖失,安能有成也?《商书》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

次二,泽不舍,冥中度。

测曰:泽不舍,乃能有正也。

次三,小度差差,大攋之阶。

测曰:小度差差,大度倾也。

小宋、陈、吴本獭作獭#27;王本作倾,今从宋、陆、范本。

范本测差差作之差,今从宋、陆、王本。

攋,音赖。

光谓:攋,毁裂也#28。

三为思终,而当夜。

思不中度,则事乖失矣。

故曰小度差差,大攋之阶,言所失虽小,所毁将大也。

次四,干桢,利于城。

测曰:干桢之利,利经营也。

范、王于作干,今从宋、陆本#29。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既得其位,常以法度为干桢,则可以保卫其民,有所营为矣。

次五,干不干,攋于营。

测曰:干不干,不能有宁也。

王曰:失位当夜,不能为首之主。

干而非干之才,则必倾其所经营矣。

光谓:不度之人,民无则焉,犹干之不干,将毁所经营,不能有安也。

次六,大度检检,于天示象,垂其范。

测曰:大度检检,垂象贞也。

范,与范同。

王曰:六居盛位,度之大者,得位当昼。

明于法制,以度检物,则天之象而垂法於人也。

光谓:君子之立法度,非取诸心也。

乃观象於天,以垂范於世,故曰天示象,垂其范。

《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

次七,不度规之,鬼即訾之。

测曰:不度规之,明察笑也。

訾,音紫,又即移切。

王曰:七居过满,失位当夜,是以不度之。

度,为规制者也。

訾,毁笑也。

赞云鬼訾,测云明察者#30,幽明同笑,故互文见义。

光谓:七为败损而当夜,小人骄溢#31,不以法度自规,鬼所毁笑,将降之祸也。

明察者,莫若鬼。

人之愚者,或未之知,鬼先见其祸也。

次八,石赤不夺,节士之必。

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要,一遥切。

范曰:石不可夺坚,丹不可夺赤。

王曰:八居度之将终,得位当昼,必能有所执守,不改其度者也。

光谓:要,约也。

八为祸中,而当昼。

君子虽遇祸乱,不改其度#32,秉志坚明,不可移夺。

故可以与之有约,谓寄百里之命,托六尺之孤也。

上九,积差之贷,十年不复。

测曰:积差之贷,不得造也。

范本差作善,今从二宋、陆、王本。

王本十作七,今从诸家。

陆曰:造,至也。

王曰:居度之终,而失位当夜,失度之极者也。

积其差失,浸以乖远,贷者宽缓,后於时也。

虽七年么久,亦不可复其度也。

光谓:贷,当作 ,吐得切,与忒同,差之甚者也。

《易》曰:迷复,凶。

至于十年不克征也。

  二方三州三部二家永

  阳家木,准同人。

二宋、陆、范、王皆象恒。

吴曰:常首,象恒卦。

次七,立秋。

初一,当二百二十六日,行张十五度,於《易》期日恒卦。

九四,次度首,象节卦。

初一,己行翼二度,次永首。

次七,当二百三十八日,行翼九度,於《易》期日同人卦。

今从之。

阴以武取,阳以文与,道可长久。

宋曰:阴者刑气,故以武言之;阳者德气,故以文言之。

武以济文,文以济武,阴阳取与之道也,故其道可以长久。

初一,不替不爽,长子之常。

测曰:不替不爽,永宗道也。

王本替作历,云古僭字,今从宋、陆、范本。

长,知丈切。

永,长久也,有继嗣之象。

替,废也。

一当日之昼,得永之道者也。

先王之制,立嫡以长,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不替不爽,万世之常法也。

永久之道,莫大於此。

次二,内怀替爽,永失贞祥。

测曰:内怀替爽,安可久也?二当日之夜,失永之道也。

昏惑之君,违礼立爱,以孽代宗,内怀替爽之心。

於其长子如此,则长失正善之道也。

次三,永其道,未得无咎。

测曰:永其道,诚可保也。

三为成意,而当昼。

君子道业已成,未跻禄位者也。

夫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日新其道,久而不倦,虽未得福禄,又何咎哉?次四,子序不序,先宾永失主。

测曰:子序不序,非永方也。

王曰:四近於五,而以阴居阳位,且当夜,失其可久之道。

子而不居子之次序,则祭祀宾客长无主矣,故先宾永失主也。

次五,三纲得于中极,天永厥福。

测曰:三纲之永,其道长也。

王曰:居中体正,为首之主,得位当昼,有君之德,是能使三纲皆得其中,天之所助,故永厥福也。

光谓: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为中和,而当昼。

王者正三纲以建皇极,永保天禄。

次六,大永于福,反虚庭,入于酋冥。

测曰:大永于福,福反亡也。

范本入于酋冥作入酋冥,小宋本作於酋冥,今从宋、陆、王本。

六过中而当夜。

小人恃福之永,骄淫矜夸,福终则祸至。

故反虚庭,言无所获也。

入于酋冥,言不知悔惧,祸衅既就,则至於晦冥也。

次七,老木生时,永以缠其所无。

测曰:老木生荫,永厥体也。

莳,时吏切。

王曰:七居过满,老木之象。

然得位当昼,得其永道,故生莳。

莳者,旁生之栽也。

既有华叶,复得长久,始无今有,故云缠其所无。

次八,永不轨,凶亡流于后。

测曰:永不轨,其命剂也。

剂,才诣切。

宋曰:剂,翦也。

王曰:居将极之位,而以阴居阳时,且当夜,是则永不法之事,岂止祸其身而已,凶亡之事,乃流於后也。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夜。

小人长为不法,身既凶亡,余殃流后也。

上九,永终驯首。

测曰:永终驯首,长恺悌也。

驯,顺也。

恺,乐也。

悌,易也。

九在永终,而当昼。

君子之道,永长乐易,慎终如首若一,永道乃全也。

  二方三州三部三家昆

  昆,户衮切,又如字。

阴家金,亦准同人。

陆曰:昆,亦同也。

阴将离之,阳尚昆之,昆道尚同。

宋曰:阴气将杀,故离散万物。

阳气将藏,故万物同归也。

王曰:阴气主杀,将离万物。

阳气仁爱,犹尚昆而同之。

初一,昆于黑,不知白。

测曰:昆于黑,不可谓人也。

宋曰:白,智也。

黑,愚也。

光谓:黑以谕垢浊,白以谕廉洁。

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自同於垢浊,而不知廉洁之为美者也。

次二,白黑菲菲,三禽一角同尾。

测曰:三禽一角,无害心也。

菲,敷尾切,与斐同。

王曰:得位当昼。

白黑菲菲,分别明白之义。

三禽,谕三人。

一角同尾,终始皆同,无乖异也。

光谓:菲菲,白黑相杂貌。

角,在首而拒斗者也。

尾,体之终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与人交,廉而不刿,浊而不污,菲菲然群居而不乱。

一角者,共御侮也。

同尾者,全其终也。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次三,昆于白,失不黑,无际一尾三角。

测曰:昆白不黑,不相亲也。

范、王本际皆作除,今从宋、陆本。

次四,鸟托巢于菆,人寄命于公。

测曰:鸟托巢,公无贫也。

范、小宋本菆作丛,今从宋、陆、王本。

菆,古丛字。

宋曰:公,均也。

光谓:公者,道大同,无彼我也。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能推大同至公之心以待人,则皆归往而寄命焉,故曰公无贫也。

次五,谷失疏数,众牦毁玉。

测曰:谷失疏数,奚足旬也。

范、小宋本谷失疏数作谷不谷,失疏数;王本作毂不毂,失疏数;今从宋、陆本。

谷、毂,古字通。

陆曰:旬,均也。

王曰:五居盛位,当为物主,而以阳居阴位且当夜,不得混同之道。

毂为众辐所凑,五既失道,不能包容,故云毂不毂也。

众耗之轻,积以成多,必致毁玉之患,如众口铄金也画#33。

光谓:毂之受辐,疏数必均,乃能运行。

五以小人而居盛位#34。

无至公之心,好恶任私#35,故谗慝并进,而众牦毁玉也。

次六,昆于井市,文车同轨。

测曰:昆于井市,同一伦也。

井市者,人所聚也。

六为盛多当昼,君子道隆德盛,四海会向,书同文,车同轨,无有远迩,混为一类也。

次七,盖偏不覆,晏雨不救。

测曰:盖偏不覆,德不均也。

覆,敷救切,下并同。

晏,晚也。

晚而得雨,则稚者昌,而植者伤矣。

七为败损而当夜,小人之德,不能大同,用心颇僻,有爱有恶。

如盖偏,则物有不覆者矣;雨晚,则禾有不救者矣。

次八二昆于危难,乃覆之安。

测曰:危难之安,素施仁也。

八为祸中,为耗为剥落,有危难之象。

然当日之昼,君子素以昆同之道,泛爱容众,一视同仁。

故危难之际,能庇覆於物,使之就安。

上九,昆于死,弃寇遗。

测曰:昆于死,弃厥身也。

遗,以醉切。

王曰:弃身遗寇,凶之甚也。

光谓: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九居祸极而当夜,故有是象。

  集注太玄经卷之四竟

  #1『否』原作『不』,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2『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潢』 原作『黄』,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4『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据备要、全书本补。《十三经注疏》作『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5『远』 原作『遂』,据备要、全书本及下文『 咚远』改。

  #6『 』 原作『医』,据备要、全书本改。

  #7#8『本』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9『玉』原作『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10『阳』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1『法』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2『尽弊』原作『 昼弊』,『当昼』原作『当尽』,据备要、全书本改。

  #13『本』 原作『太』,据备要、全书本改。

  #14『利』 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5『矢』原作『夫』,据范本改。

  #16『曰』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17『暗』原作『门』,据备要、全书本改。

  #18『二』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19『诘』原作『语』,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0『闻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1『则』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2『已』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3『三部』原作『二部』,据备要、全书本改。

  #24『之』原脱,『范』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5『阴』 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6『去』 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7『吴』原作『吴』,据备要、全书本改。

  #28『毁裂』 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9『宋、陆本』原作『宋、陆、王本』,『王』字衍,据上句和备要、全书本删。

  #30『者』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1『骄』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2『其』原作『具』,据备要、全书本改。

  #33『口』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34『五』原作『三』,据上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35『任』原作『住』,据备要、全书本改。

  集注太玄经卷之五

  三方一州一部一家减

  阳家水,准损。

入减初一,四十一分一十七秒,处暑气应。

次九#1,日舍轸。

阴气息,阳气消。

阴盛阳衰,万物以微。

王本作阴息阳消,小宋本作群阴息,阳气消,今从宋、陆、范本。

初一,善减不减,冥。

测曰:善减不减,常自冲也。

陆曰:冲,虚也。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常自谦冲,善减者也。

自损者,人益之,故不减。

一为下下,善减之谦,不减之益,皆在冥昧之中,人莫得而见,故曰冥。

次二,心减自中,以形于身。

测曰:心减形身,困诸中也。

宋、陆本形作刑,今从范、王本。

人之进德修业,必自强於心,然后显着於外。

二为思中,而当夜。

志先减矣,德业何从而益乎?是其中先自困也。

子谓冉求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次三,减其仪,利用光于阶。

测曰:减其仪,欲自禁也。

三为下上,为思终,为进人。

居上则多骄盈,思终则形於外#2;发於仪貌矣。

减其仪者,自贬损,禁约也。

阶者#3所以进也#4。

自损而得进,有光辉也。

次四,减於艾,贬其位。

测曰:减於艾,无以莅众也。

范本艾作乂,今从二宋、陆、王本。

艾,与乂同音。

范曰:乂#5;治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不勤於为治,无以临众#6,则不能保其禄位矣。

故曰减於艾,贬其位。

次五,减黄贞,下承于上,宁。

测曰:减黄贞,臣道丁也。

范本作减其黄贞,今从诸家。

宋曰:丁,当也。

王曰:得位当昼,能为减主,又得黄中,贞正之道,众所咸归,故下承于上,而获安宁之福也。

光谓:中和莫盛乎五,故曰黄。

以阳当位,故曰贞。

夫盛极则衰,不可不减。

臣用此道以承其上,乃可自安,故曰臣道当也。

次六,幽阐积,不缄不施,石。

测曰:幽阐不施,泽不平也。

施,失豉切。

范曰:六为水,故积幽。

小宋曰:大开曰阐。

光谓:六与家性皆为水,故曰幽。

六为上禄,故曰阐。

又为盛多为极大,故曰积。

君子当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今乃不减不施,其顽如石,故曰泽不平也。

次七,减其疾,损其恤,厉不至。

测曰:减其疾,不至危也。

范曰:恤,忧也。

厉,危也。

王曰:七居过满,危之道也。

而得位当昼,是能自减其疾患,损其忧戚,则厉无从而至矣。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昼,在於减家,故有是象。

《易》曰:损其疾,使遄有喜。

次八,浏涟涟,减于生根。

测曰:浏涟之减,生根毁也。

王本无下涟字,今从宋、陆、范本。

浏,音留,又力久切。

涟,音连。

范曰:八,木也。

秋木始衰。

浏,也。

涟涟,垂之貌。

,古流字。

光谓:八为木,为沈天,为疾瘀,为耗,为剥落。

沈天,秋冬之交也。

木之所以生者,根也。

所以荣者,滋液也。

今滋液下流涟涟,然减其资生之根,则何以复能盛荣乎?上九,减终,利用登于西山,临于大川。

测曰:减终之登,诚可为也。

范曰:在西为金,故曰西山。

金生水,故曰大川。

光谓:物极则反,故减终必增。

登山临川,以高临下也#7。

西者,物之成也。

夫登高临下,鲜有不危,以减处之,故可为也。

  三方一州一部二家唫

  阴家火,准否。

陈音钦,又音琴,小宋、吴皆巨锦切。

《说文》:口急也,与噤同。

今从之。

陆曰:唫,闭塞也。

阴不之化,阳不之施,万物各唫。

凡阳施其精,阴化其形,万物乃生。

皆处暑之气,阴不化,阳不施,万物各闭塞之时也。

初一,唫不予,丈夫妇处。

测曰:唫不予,人所违也。

予,与与同。

王曰:唫,闭而不与物接,丈夫而效妇人之处室也#8。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处乎穷下。

君子思道将以及人#9,今乃唫而不与,若丈夫而妇处也。

夫孤立无亲,则人皆违而去之,故曰人所违也。

次二,唫于血,资乾骨。

测曰:唫于血,臞自肥也。

范本臞作 ,吁缚切。

诸本皆作臞,小宋音具,吴音衢,今从之。

王曰:唫其血,以资乾骨,惧於臞瘠,思以自肥。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能蓄其德,以美其身者也。

《大学》曰:富润屋,德润身。

次三,貌不交,口唭 ,唫无辞。

测曰:貌不交,人道微也。

范、王本无口字,今从二宋、陆本。

唭,去吏切。

,鱼记切。

范曰:唭 ,有声而无辞也。

王曰:人道殆至於微绝也。

光谓:三为思终,又为成意,思虑既成,则言貌可以接人矣。

而家性为唫,当日之夜,尚闭塞而不交,则人道几乎绝矣。

《易·节》 之九二曰:不出门庭,凶。

次四,唫其谷,不振不俗,累老及族。

测曰:唫其谷,不得相希也#10。

次五,不中不督,腐蠹之啬。

测曰:不中不督,其唫非也。

小宋曰:禄以待贤,廪粟红流腐蠹,犹啬其唫,非也。

光谓:督,亦中也。

君子积而能散,可唫则唫,可施则施。

五居盛位,家性为唫,当日之夜,失其中道,故腐蠹而犹吝啬也。

次六,泉原洋洋,唫于丘园。

测曰:泉源之唫,不可讥也。

二宋、陆、王本讥作议,今从范本。

范曰:六,水也,故为泉源。

丘园,以谕高也。

光谓:六为盛多,为极大。

蓄水於高,待时而施,则所及者远。

今日之唫,乃所以为异日之泽;故不可讥也。

次七,唫于体,黄肉毁。

测曰:唫于体,骨肉伤也。

王本黄肉毁作黄骨肉毁,今从宋、陆、范本。

七为消,为败损,而又当夜。

黄,中也。

骨肉在中,故曰黄肉。

夫气血所以养体也,唫而不及於四体,骨肉毁伤矣。

恩泽所以缀亲也,唫而不及於九族,则内外乖离矣。

次八,唫遇祸,祷以牛,解。

测曰:唫遇祸,大费当也。

范曰:牛为大费。

王曰:虽过唫招桥,而能祷之以牛,以解其凶。

光谓:八为祸中,故曰唫遇桥。

当日之画,故曰祷以牛,解。

不爱费,以解桥,其道当也。

上九,唫不雨,孚乾脯。

测曰:唫不雨,何可望也?范曰:孚,信也。

王曰:九居唫极,而当夜。

阴阳俱闭,故不雨。

光谓:润泽既竭而无望,信乎肉乾而为脯矣。

言王泽竭,而民物瘁也。

  三方一州一部三家守

  阳家木,亦准否。

阴守户,阳守门,物莫相干。

初一,闭朋牖,守元有。

测曰:闭朋牖,善持有也。

王、小宋本作闭明牖,守元有,今从宋、陆、范本。

范曰:朋,党类也。

光谓:《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言心有所感,则物以其类应之。

牖者,所以窥外也。

元,始也。

《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11,性之欲也。

一为思始而当画,能闭外类之诱,守其始有之性者也。

次二,迷自守,不如一之有。

测曰:迷自守,中无所以也。

宋曰:以,用也。

无所用,自守也。

王曰:二守其迷,一守其道,故不如一之所有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诱於外物,迷而失其所守者也。

《书》曰:惟民生厚,因物有迁。

次三,无丧无得,往来默默。

测曰:无丧无得,守厥故也。

三为进人,为自如,为成意,当日之画。

德成於内,能守而勿失者也。

外物之往,於我何丧?外物之来,於我何得?默而成之?不言而信也。

《易》曰:无丧无得#12 ,往来井井。

次四,象艮有守。

测曰:象艮之守,廉无个也。

宋、陆本象艮有守作象贝自守,小宋本作象貌有守,今从王本。

,与怙切。

宋曰:贝,音狗。

陆曰: ,禁御也。

言象狗不能有所廉察#13,禁御也。

范曰:象,似也,若刍狗也#14。

光谓: ,音狗,当云艮为狗字之误也。

象狗,犹言象龙也。

次五,守中以和,要侯贞。

测曰:守中以和,侯之素也。

二宋、陆本守中以和作守中以一和,王本要侯贞作要侯之贞,今皆从范本。

范曰:五为天子,守中和之道,诸侯之正主也。

光谓:素,向也。

中和莫盛乎五。

守中和之道,以要约诸侯,诸侯之所取正而归向也。

次六,车案轫,圭璧尘。

测曰:车案轫,不接邻也。

王本不接邻作交接邻,今从诸家。

轫,而振切。

小宋曰:轫,碍车轮之木也。

礼诸侯,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执守失贞,不接邻国,车轮按轫以靡行,圭璧生尘而不用。

光谓:家性为守,六过中而当夜,自守太过者也。

次七,群阳不守,男子之贞。

测曰:群阳之守,守贞信也。

王本群阳不守作群阳不字,今从诸家。

次八,臼无杵,其碓举#15。

天阴不雨,白日毁暑。

测曰:臼无杵,其守贫也。

王曰:臼而无杵,守之而终无所用。

碓举而不下#16,守之而终无所成。

光谓:其碓举,无米可舂也。

天阴不雨,无泽可冀也。

八为祸中,为耗,故有此象。

上九,与荼有守,辞于卢首,不殆。

测曰:与荼有守,故愈新也。

宋、陆本作有荼有守,测作其荼其守,今从范、王、小宋本。

荼,音徒。

宋曰:愈,犹胜也。

范曰:荼,白也。

卢,黑也。

九,西方,故白。

光谓:荼,茅秀也,其色白。

九为祸终而当昼,能悔其祸者也。

故思老成白首之人,与守其故道;而辞去黑首谝言之士,则国家不至於危殆也。

《秦誓》曰: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

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

  三方一州二部一家翕

  阴家金,准巽。

入翕次五,一十八分三十四秒,白露气应。

日次寿星,斗建酉位,律中南吕。

陆曰:巽者,入也;翕,亦入也。

王曰:翕,合也。

光谓:巽为鸡,故翕多飞乌之象。

阴来逆变,阳往顺化,物退降集。

二宋、陆、王本阳往顺化作阳往以顺,今从范本。

宋曰:阴来从下,故以逆言之;阳往从上,故以顺言之。

光谓:阴升而害物,故曰逆;阳降而育物,故曰顺。

初一,狂冲于冥,翕其志。

虽欲梢摇,天不之兹。

测曰:狂冲于冥,天未与也。

宋、陆本翕其志作以翕其志,不作下,今从范本。

范本梢摇作逍遥,今从二宋、陆、王本。

梢摇,与逍遥同。

王曰#17:兹,古滋字。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18。

小人有不善之心,狂荡冲激於冥昧之中,翕敛其志,未形于外。

逍遥,自纵适之貌。

言虽欲纵适其志,天未之与,不得滋长也。

次二,翕冥中,射贞。

测曰:翕冥中,正予也。

王本正予作正弓,今从诸家。

予,与与同。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有善心,亦翕敛於冥昧之中。

如射之,有志正己而发,发无不中,故曰射贞。

正予,犹言惟正是与也。

次三,翕食嘬嘬。

测曰:翕食嘬嘬,利如舞也。

嘬,楚夫切#19。

范曰:嘬嘬,食疾貌。

王曰:嘬嘬尽黉,贪之甚也。

欲利之速,如舞之赴节。

光谓;三为成意而当夜,上近於禄#20。

小人见禄,贪而务入,无所不至。

次四,翕其羽,利用举#21测曰:翕其羽,朋友助也。

四为下禄,又为外它,当日之昼。

如乌翕其羽,利用举#21。

士得朋友之助,利於进也。

次五,翕其腹,辟谷。

测曰:翕其腹,非所以誉也。

范、王、小宋本辟谷皆作辟金谷,今从宋、陆本。

范、小宋本誉作举,今从陆、王本。

五为中禄,又为腹,而当日之夜,但能翕其福禄,以自与者也。

故曰翕其腹。

夫自与者,人必夺之,此乃辟去福禄之道也,况令名何从而得之?次六,黄心鸿翼,翕于天。

测曰:黄心鸿翼,利得辅也。

宋、陆、王本利作和,今从范本。

六为中上,故称黄#22。

鸿,鸟飞之高者也。

六又为盛多,居福之隆,当日之昼。

君子以中庸为心,辅之者众。

如傅鸿翼,其高飞无不至矣。

次七,翕缴恻恻。

测曰:翕缴恻恻,被离害也。

缴,音灼。

范曰:七为绳,为射。

射用绳者,缴之谓也。

光谓:七为祸阶而当夜,故被离害也。

次八, 其罦,绝其羂,殆。

测曰:罦 绝羂,危得遂也#23。

,与挥同。

羂,古县切。

王曰:昼可以自危,虽不至於终凶,亦殆之甚。

小宋曰:罦,覆车也。

羂,罔也。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昼,故得免也。

上九, 其角,维用抵族。

测曰: 其角,殄厥类也#24。

王本族作扑,今从诸家。

抵,音纸。

范曰:抵,击也。

王曰: 其角#25,以拒物,物所同恶。

光谓:九为殄绝,为祸极,为猛,为角,而当夜。

翕祸不已,至於穷极,犹欲用猛取胜,故至於绝族也。

  三方一州二部二家聚

  阳家土,准萃。

入聚次七,日舍角。

《易》曰:萃,王假有庙。

故聚多鬼神之象。

阴气收聚,阳不禁御,物相崇聚。

崇,亦聚也。

初一,鬼神以无,灵。

测曰:鬼神无灵,形不见也。

见,贤遍切。

王曰:鬼神以无形为灵。

陈曰:聚者,阴气收聚。

万物衰落,有形复於无形,物归其本。

本无者,非灵而何?夫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聚则为物,散则无形,故鬼神以无形为灵也。

光谓:一为下下,又为水,幽深之象也。

次二,燕聚嘻嘻。

测曰:燕聚嘻嘻,乐淫愆也。

范本愆作衍,小宋本作衎,今从宋、陆、王本。

二为思中,为平人#26;当夜。

相聚冥乐,过则成愆。

次三,宗其高年,群鬼之门。

测曰:宗其高年,鬼待敬也。

二宋、陆、王本皆作宗其高辛,今从范本。

范曰:三为门。

次四,牵羊示于丛社,执圭信其左股,野#27。

测曰:牵羊于丛,不足荣也。

范本信其左股作信辟其左股,测曰:不足劳也,今从二宋、陆、王本。

信,与伸同。

羊,中牲也。

依丛林而为社,鬼之微者也。

执圭,重礼也。

拜,当伸右股。

四当日之夜,虽有福禄,不能用之,如牵羊但示于丛社而已,不足荣也。

执圭而拜,乃伸其左股,不免於鄙野也。

次五,鼎血之莸,九宗之好,乃后有孚。

测曰:鼎血之莸,信王命也。

王曰:蕏,与槱同,谓薪燎也。

次六,畏其鬼,尊其礼,狂作眯淫,亡。

测曰:畏鬼之狂,过其正也。

范本眯作昧;今从二宋、陆、王本。

王曰:眯者,目无所见也#28。

狂瞽而求淫祀,则冥焉。

次七,竦萃于丘冢。

测曰:竦萃丘冢,礼不废也。

王曰:竦,敬也。

光谓:七为高,为礼,又为祸始,而当昼。

以敬而聚於丘冢,葬以礼之象也。

次八,鸱鸠在林,跋彼众禽。

测曰:鸱鸠在林,众所 也。

宋、陆本 作呱,王本作吠,今从范、小宋本。

,於交切,多声也。

王曰:鸱鸠;恶乌。

聚中林;必为众禽所噪也。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夜。

小人恶声已着,如鸱鸠所在之林,众禽必聚而噪之。

上九,垂涕累鼻,聚家之汇。

测曰:垂涕景鼻,时命绝也。

小宋曰:汇,类也。

光谓:九为祸极,为殄绝。

如君子生有令德,其死也哀。

赵文子成室,曰:歌於斯,哭於斯,聚国族於斯,此之谓也。

  三方一州二部三家而积#29

  阴家水,准大畜。

阴将大闭,阳尚小开。

山川薮泽,万物攸归。

王曰:山薮,所以蓄藏万物也。

光谓:阴盛阳微,万物极阳之末,尽皆归藏於山川薮泽,委积其中也。

初一,冥积否,作明基。

测曰:冥积否,始而在恶也。

宋、陆本始而在恶作已而在恶,范本无已而字,小宋本无已字,今从王本。

王本基作资,今从诸家。

否,音鄙。

范曰:否,不善也。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积恶於幽,而取祸於明,故冥冥之恶,乃所以为明罚之基也。

次二,积不用而至于大用,君子介心。

测曰:积不用,不可规度也。

度,待洛切#30。

范曰:介,大也。

宋曰:积久不用,明德深藏,果遇其时,至於大用。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积善於中,困於下位,不为时用。

然积之不已,其用必大。

君子广大其德心而已,不汲汲於求用也。

次三,积石不食,费其劳力。

测曰:积石不食,无可获也。

三为思上,而当夜。

费心於无用,劳力於非务,如积石之不可食,勤而无获也。

次四,君子积善,至于车耳。

测曰:君子积善,至于蕃也。

小宋本至于蕃作至于大蕃,今从诸家。

王曰:蕃,谓蕃庶,附袁切。

小宋曰:蕃,车耳也,敷袁切。

光谓:车耳,两轓也。

至于车耳,言其盈积着见也。

次五,藏不满,盗不赢。

测曰:藏满盗赢,还自损也。

王本藏作减,今从诸家。

藏,徂浪切。

五居尊位,受盛福,不务德施,而蓄积无已,适足为盗之赢利也。

秦积敖仓为楚汉之资,隋积洛口为李密之用,皆其类也。

次六,大满硕施,得人无亢。

测曰:大满硕施,人所来也。

王本亢作方,今从诸家。

施,式豉切。

王曰:六居盛位,得时当昼。

所积大满,而能大施,以济於物。

故得人皆归之,其道无穷也。

光谓:财散则人聚,故得人也。

亢,敌也。

《诗》云:无竞惟人。

斯无敌於天下矣。

次七,魁而颜而,玉帛班而,决欲招寇。

测曰:魁而颜而,盗之招也。

范本招作收,王本决作快,今从二宋、陆、王本。

魁者,言其首出也。

颜者,言其显着也。

班,布也。

七为祸始,而当夜。

积蓄不已,首出显着,玉帛布列,虽可以穷一时之欲,而不知盗乘其后也。

次八,积善辰祸,维先之罪。

测曰:积善辰祸,非己辜也。

小宋本辰作展,今从诸家。

辰,时也。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八为祸中,当画。

身虽积善而遭时之祸,盖其先人之罪也。

上九,小人积非,至于苗裔。

测曰:小人积非,祸所骫也。

王本苗作亡,小宋本作笛,音迪,今从宋、陆、范本。

骫,古委字。

范曰:恶大者,乃至苗裔之家。

光谓:积非之极,遇祸之穷,祸所委积,故延及苗裔也#31。

  三方一州三部一家饰

  阳家火,准贲。

入饰次八,三十六分一十五秒,秋分气应,故兼准兑。

兑为口舌,故饰多言语之象。

阴白阳黑,分行厥职,出入有饰。

诸家厥作其,今从宋、陆本。

宋曰:阴气出,治於上,故以白为饰。

阳气入,治於下,故以黑为饰。

陆曰:阴而治西,故言白;阳退於北,故言黑。

王曰:白为见,黑为隐。

白黑分形,饰之象也。

初一,言不言,不以言。

测曰:言不言,默而信也。

王本赞辞止云言不以言,今从诸家。

一为思始,而当昼。

君子内守其至诚,沈潜渊默,以不言为言。

所以然者,不言而信故也。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次二,无质饰,先文后失服。

测曰:无质先文,失贞也。

王本贞作真,今从诸家。

王曰:无其本质,欲以求饰,虽先以文采,后必失其所服。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内无诚实,徒事外饰。

其始则文采信美矣,终则失其正服也。

服,以谕德之形於外者也。

次三,吐黄舌,钳黄聿,利见哲人。

测曰:舌聿之利,利见知人也。

宋、陆、范本吐黄舌皆作吐黄酋舌,今从小宋本。

宋、陆本钳作柑,今从范、王、小宋本。

钳,渠廉切。

知,与智同。

钳,执也。

聿,笔也。

君子发言着书,不失中道,惟智者能知之,愚者不足语也。

《法言》曰:言,心声也。

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次四,利舌哇哇,商人之贞。

测曰:哇哇之贞,利于商也。

宋、陆本利舌哇哇作舌哇哇,范、小宋本作利口哇哇,今从王本。

哇,乌佳切。

王曰:文饰虚辞以炫鬻,故为商人之贞,而非君子之正道也。

光谓:四为富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五,下言如水,实以天牝。

测曰:下言之水,能自冲也。

王本牝作比,今从诸家。

小宋曰:刚处於中,能自虚怀,听其谠议,从谏如流,何有不纳?光谓:牝,谷也。

天牝,谓海也。

五居尊位而当昼,能自下以纳人言。

如此,则人争以善道告之,如流之实海也。

海自下而百川赴之,故能成其大;君自下而众善归之,故能成其圣。

次六,言无追如,抑亦飞如,大人震风。

测曰:言无追如,抑亦扬也。

大人,谓在贵位之人。

六过中而当夜,失言者也。

一言之失,驷不及舌,故曰言无追如。

清之而愈浊者,口也#32。

虽欲抑之,已飞扬矣,故曰抑亦飞如。

况夫威福在己#33,发口一言,疾如风霆,为物休戚,可不慎乎?次七,不丁言时,微于辞,见上疑。

测曰:不丁言时,何可章也。

小’宋本无不字,今从诸家。

见,贤遍切。

范曰:丁,当也。

风切而已,不可章灼。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昼。

君子事暴君,非可以直言之时,故微辞风切而已。

苟为章见,则上必疑之。

孔子曰:君子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次八,蛁呜喁喁,血出其口。

测曰:蛁呜喁喁,口自伤也。

蛁,与蜩同。

喁,音颙。

王曰:蜩,善呜之虫也。

光谓:喁喁,犹谆谆也。

八为祸中,而当夜。

君不受谏,臣强以言聒之,不辱则刑矣。

如蜩之呜,喁喁不已,虽复血出其口,谁则听之,徒自伤耳。

上九,白舌于于,屈于根,君子否信。

测曰:白舌于于,诚可长也。

宋、陆本测曰:白舌于于作信舌不白;王本于于作干干,测曰:言不信也;小宋本作白舌不白,于屈于根;今皆从范本。

否,与不同,方九切。

于于,屈貌。

九为祸极,而当昼。

君子居无道之世,言不见信,正当屈舌缄口而已。

此诚可久长之道。

《易》曰: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三方一州三部二家疑

  阴家木,亦准贲。

彼饰此疑矣。

入疑次四,日舍亢。

二宋、陆、王皆以为象巽,范以为象震,皆非也。

阴阳相硙,物咸雕离,若是若非。

硙,午对切。

宋曰:物相切劘称硙。

是时阴阳相劘,分数均,昼夜等。

陆曰:雕,伤也。

离,散也。

阴卑而主,阳尊而废,故若是若非,疑之也。

光谓:以气运言之,若阴是而阳非;以物情言之,若阳是而阴非,故疑。

初一,疑恛恛,失贞矢。

测曰:不正之疑,何可定也?小宋本徊恛作呬,虚利反。

呬呬,笑也。

今从诸家。

范本不正之疑作疑怬失贞,今从诸家。

恛,音回。

范曰:矢,直也。

王曰:恛恛,昏乱貌。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心不正直,多疑少决,终无所定。

次二,疑自反,孚不远。

测曰:疑自反,反清静也。

二为思中,为反复,而当昼。

君子有疑,则当屏去利欲,平除爱憎,清静其心,自反於身。

义则行之,不义则舍之。

以此决疑,夫何远之有?次三,疑强昭,受慈闵闵,于其心祖。

测曰:疑强昭,中心冥也。

范本强作强,今从宋、陆、王本。

强,其两切。

王曰:疑而强昭,暗而强明,宜其受此闵忧於心祖。

祖,本也。

光谓:三为成意而当夜,故有是象。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曲礼》曰:疑事毋质#34。

次四,疑考旧,遇贞孚。

测曰:疑考旧,先问也。

王曰:心有所疑,而稽考旧典以明之,则疑必释矣。

光谓:四为外它,为条畅,而当昼,故有是象。

旧典、旧人,皆可问也。

问而遇正信,斯可从矣。

孔子曰:疑,思问。

次五,赨黄,疑金中。

测曰:赨黄疑中,邪夺正也。

宋、陆本赨作吓,字书无之;范本作妨;今从王、陈本。

,徒冬切。

范曰: #35;赤也。

王曰: #36;与彤同。

虽盛位而处阴当夜,不能辨析所疑。

彤黄之色,而疑其为金。

小宋曰:赨,音雄,雄黄石也。

赨黄之色,光莹粲然,疑有兼金在其中也。

光谓:五居尊位,而当夜。

疑而不明,大佞似忠,故邪能夺正也。

次六,誓贞可听,疑则有诚。

测曰:誓贞可听,明王命也。

王曰:六得位当昼,能释群疑。

诰誓以正,而人皆可听,以辨所惑。

其疑而未悟,则有诚明之道以贯之,则愚迷皆释矣。

申明王命,以断众疑者也。

光谓:物情疑,故誓之。

誓正,则人可听矣。

誓而人犹疑之,则当申之以至诚。

诚,则人从;不诚,人不从矣。

六为上禄,故曰王命。

次七,鬼魂疑,嚘鸣。

弋木之鸟,射穴之狐,反目耳,厉。

测曰:鬼魂之疑,诚不可信也。

宋、陆、范、王本皆云鬼魂疑贞,厉,今从小宋本。

小宋本耳作贞,今从诸家。

诸家本目皆作自,今从宋、陆本。

范曰#37:嚘鸣,叹也。

光谓:鬼魂恍惚,若有若无,诚可疑也。

莫黑匪乌,莫赤匪狐,易辨者也。

目视耳听,理之常也。

七为失志,为消,为败损,而当夜。

己既不明,惑之者众。

若鬼若魂,不能判别,叹嗟而已。

乌狐易辨,而或得失,犹不免疑。

己之耳目,且不自信,反以耳视而目听,宜其危矣。

次八,颠疑遇干客,三岁不射。

测曰:颠疑遇客,甚足敬也。

射,音亦。

范曰:射,厌也。

上九,疑无信,控弧拟麋,无。

测曰:疑无信,终无所名也。

宋、陆、范本疑无信皆作九疑无信,今从王、小宋本。

范曰:无信,无所信也。

控弧拟麋,犹曰无者,疑之甚也。

光谓:九为疑极,故有是象。

终疑不决,必无所成名也。

  三方一州三部三家视

  阳家金,准观。

阴成魄,阳成妣,物之形貌咸可视。

王曰:是时万物形貌已成,皆可见。

光谓:秋分之阴,如月成魄。

妣,当作 ,匹计切,配也。

阴阳中分,成配偶也。

初一,内其明,不用其光。

测日:内其明,自窥深也。

范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光谓:一为思始,而当昼。

收视内明,不用外光。

次二,君子视内,小人视外。

测曰:小人视外,不能见心也。

身之荣悴,人之贤、不肖,莫不皆然。

次三,视其德,可以干王之国。

测曰:视德之干,乃能有全也。

三为成意,又为进人,当日之昼,德成而外形者也。

故王者视德之大小,任以爵位,为国家之桢干也。

次四,粉其题 ,雨其渥须,视无姝。

测曰:粉题雨须,不可忍瞻也。

宋、陆本无忍字,小宋本无可字,今从范、王本。

王本 作顺,云面权也;小宋本作 ,匹迥切,面无色也;今从范本。

,薄变切。

姝,春朱切。

范曰:题,额也。

,面也。

姝,好也。

光谓:四色白,为下禄,为外它,小人饰外貌而得禄者也。

伪久必败,如粉其题 而遇雨,沾渥其须,它人视之,安有好乎?次五,鸾凤纷如,厥德晖如。

测曰:鸾凤纷如,德光皓也。

小宋本皓作时,今从诸家。

五居尊位,受盛福,而当昼。

王者盛德光晖,嘉瑞来臻,故鸾凤纷如而多也。

贾谊曰:凤凰翔於千仞兮,览德晖而下之。

次六,素车翠盖,维视之害,贞。

测曰:素车翠盖,徒好外也。

六为上禄,而当夜。

小人无德而禄,外好内丑,如乘素车而张翠盖,视其外则华,内实无文也。

贞者,当以正视之,则好丑自分矣。

次七,视其瑕,无秽。

测曰:视其瑕,能自矫也。

小宋本无作罔,今从诸家。

王曰:七居过满之地,然得位当昼,是能因时而自视其瑕,戒於未萌,则咎悔不生,故终以无秽也。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昼,故能如是。

次八,翡翠于飞,离其翼;狐鼦之毛,躬之贼。

测曰:翡翠狐鼦,好作,咎也。

鼦,都聊切,与貂同。

范曰:各以文毛之用,遂致杀身之祸。

小宋曰:罔离其翼。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夜。

外观之美,适为身灾。

孟子谓:盆成括小有才,而未闻君子之大道,则足以杀其身而已矣。

上九,日没其光,贲于东方,用视厥始。

测曰:日役贲东,终顾始也#38。

范曰:贲,黄白色也。

小宋曰:日之将没贲东方。

光谓:九居视之终,而当昼。

君子修德立功,慎终如始。

日之将没,反照东方。

《易》:曰: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三方二州一部一家沈#39

  阴家水,亦准观。

入沈次四#40,日舍氏。

沈,下视也。

诸家以为准兑#41,非也。

阴怀于阳,阳怀于阴,志在玄宫。

宋曰:怀,思也。

阴阳别行久矣,咸在於秋中而相思也,故其志俱在玄宫矣。

初一,沈耳于闺,不闻贞。

测曰:沈耳于闺,失德体也。

范曰:一为耳,耳在水中,故沈也。

光谓:一为下下,而当夜。

小人好沈耳于闺潜听,以下人之隐私,不闻君子正道。

垂旒充耳,而物无隐情也。

次二,沈视自见,贤於眇之眄。

测曰:沈视之见,得正美也。

范曰:二为目,而在沈家,故沈视也。

小宋曰:眇;一目盲也。

眄,邪视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画。

沈视於身,自见善恶,得其正美。

贤於小人,不能内省,而旁窥它人之是非。

如眇目之人,己则不明,而好邪视也。

次三,沈于美,失贞矢。

测曰:沈于美,作聋盲也。

范曰:矢,直也。

光谓:三为思上,而当夜。

小人沈溺声色之美,失其正直之性。

《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

谓所闻见皆不得其正,如聋盲也。

次四,宛雏沈视,食苦贞。

测曰:宛雏沈视,择食方也。

小宋本宛作冕,今从诸家。

王曰:宛雏,凤属。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画。

君子择禄而食,守苦节循正道。

如凤下视四方有道之国,非竹实不食,必择可食之方,然后集也。

次五,雕鹰高翔,沈其腹,好 恶粥。

测曰:雕鹰高翔,在腐粮也。

二宋、陆本 作绳,今从范、王本。

吴曰: ,古孕字。

光谓:管子曰: 妇不销弃#42。

粥,与育同心好、恶读如字。

五处尊位,而当夜。

望高而志趣卑。

如雕鹰鸷乌,其飞翔非不高,而下视腐鼠;志在攫之,以实其腹。

始若善而终於恶,故曰好孕恶育也。

次六,见粟如累明,利以正予王。

测曰:见粟如累,其道明也。

范、王本粟作票,今从二宋、陆本。

范本累作累,今从诸家。

次七,离如娄如,赤肉鸱枭,厉测曰:离娄赤肉,食不臧也。

七,色赤用明,类为羽。

又七为失志,而当夜。

虽明视如离娄,见赤肉取之,乃得恶鸟。

不择禄而食,危之道也。

次八,盼得其药,利征。

测曰:盼得其药,利征迈也。

范、小宋本利征作征利,今从宋、陆、王本。

八为祸中而当昼,故得药利征也。

上九,血如刚,沈于颡,前尸后丧。

测曰:血刚沈颡,终以贪败也。

宋、陆本血如刚,沈于颡作如血如刚,沈于之颡;王本作如血如冈,沈于之颡;小宋本作如血如冈,沈於颡;今从范本。

王曰:危亡之道#43,相继而至,故前尸后丧。

光谓:血,犹膏泽也。

刚,当作冈。

沈,有渔利之象。

九为祸极,为尽弊,为颡。

渔利不已,浚民膏泽,聚如冈陵,至于沈颡不知已,故危亡相继也。

  三方二州一部二家内

  阳家火,准归昧。

入内次三,一十三分二十二秒,日次大火。

寒露气应,斗建戍位,律中无射。

阴去其内而在乎外,阳去其外而在乎内,万物之既。

宋曰:既,尽也。

初一,谨于媐 ,初贞后宁。

测曰:谨于婴 ,治女政也。

范、王本治女政作始女政,今从宋、陆本。

媐 ,古妃仇字。

范曰: ,匹也。

谨其妃匹,男女道正室家安。

光谓:内者,室家之象。

居内之初,故二戒之也。

《易□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

次二,邪其内主,迂彼黄林。

测曰:邪其内主,远乎宁也。

范本乎作乃,今从宋、陆、王本。

·范曰:内主,谓妇也。

迂,远也。

黄,中也。

小宋曰:床者,人所安。

次三,尔仪而悲,坎我西阶。

测曰:尔仪而悲,代母情也。

范曰:坎,忧也。

亲迎之道,妇升西阶。

有代亲之义,故悲也。

王曰:仪,匹也。

小宋引《昏义》曰: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44。

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着代也。

次四,好小好危,丧其缊袍,厉。

测曰:好小好危,不足荣也。

范本缊作蕴,王本袍作饱,今从宋、陆本。

次五,龙下于泥,君子利用取媐,遇庸夷。

测曰:龙下于泥,阳下阴也。

王本庸作肤,今从诸家。

取,与娶同。

范曰:龙以谕阳。

阳下于阴,亲迎之义也。

光谓:亲迎之礼,婿御轮三周,阳下阴也。

庸者,得其常也。

夷,等夷也。

次六,黄昏于飞,内其羽。

虽欲满宫,不见其女。

测曰:黄昏内羽,不能自禁也。

王曰:六居盛满,而失位当夜,乖於居内之宜。

黄昏于飞者,无所定也。

内其羽者,不能禁於内也。

虽欲.满宫,欲无穷也。

不见其女者,失其配偶之道,终无.所获也。

次七,枯垣生莠,皬头内其稚妇,有。

测曰:枯垣生莠,物庆类也。

王本莠作秀,今从诸家。

范、小宋本物作勿,今从宋、陆、王本。

皬,胡觉切。

范曰:白而不纯谓之皬。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昼,衰而复兴者也。

有,富有也。

物庆类者,物情喜得其类也。

《易》曰:枯杨生稊#45,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次八,内不克妇,荒家及国,涉深不测。

测曰:内不克妇,国之孽也。

范本不测作不可测,今从诸家。

范曰:克,胜也。

上九,雨降于地,不得止,不得过。

测曰:雨降于地,泽节也。

  三方二州一部三家去

  阴家木,准无妄。

汉儒解无妄为无所复望,故扬子以去准之。

主测曰:妄行也,四测曰:非所望也,是兼取二义。

阳去其阴,阴去其阳,物咸倜倡。

倜,张留切。

倡,音昌。

是时阴阳各去,其所未定,万物亦倜倡不知所处也。

王曰:倜,与侜同,万物猖狂而离散。

初一,去此灵渊,舍彼枯园。

测曰:也去此灵渊,不以谦将也,范曰:一为水,最在下,故曰灵渊。

去下即高非谦德也。

小宋曰:枯园,犹高上也。

光谓:园木之枯,必地高而无润泽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厌下思高,欲去此而从彼,必有殃也。

次二,去彼枯园,舍下灵渊。

测曰:舍下灵渊,谦道光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虑以下人,故道光也。

次三,高其步,之堂有露。

测曰:高步有露,妄行也。

范、小宋本妄行作妄升,王本作安行,今从宋、陆本。

露沾人衣,祸辱之象也。

三为成意,而当夜。

小人见高位而趋#46,不觉涉於祸辱也。

次四,去于子父,去于臣主。

测曰:去于子父,非所望也。

范本作去于父子,今从二宋、陆、王本。

王曰:四既得位当昼#47,去之得宜。

去于子而之父,去于臣而之主,顺于尊卑之序,则咎悔不生。

光谓:四为福始,而当昼。

去卑而得尊,福生望外,故云非所望也。

次五,攓其衣,之庭有麋。

测曰:攓衣有麋,亦可惧也。

小宋曰:攓,音愆,举也。

光谓:攓衣而行,庭有荆棘也。

麋鹿游庭,亡国之墟也。

五情恐惧,又为衣,居尊位而当夜。

将去其位而失其国,可无惧乎?次六,躬去于成,天遗厥名。

测曰:躬去于成,攘不居也。

二宋、陆本成作城,今从范、王本。

攘,古让字。

遗,以醉切。

范曰:六为上禄,家性为去,功成身退,故天遗其名。

次七,去其德贞,三死不令。

侧曰:去其德贞,终死丑也。

范曰:令,善也。

王曰:七居过满,而又失位当夜。

乖,去之宜,去之。

之恶者,莫若去其德义贞正之方,故虽三死,犹有不令之名,不灭也#48。

三者,举其多也。

次八,月高弦,火几县,不可以动,动有愆。

测曰:月弦火县#49,恐见咎也。

几,居衣切,又音祈。

县,古悬字。

范曰:月高弦,二十日之余也#50。

火,谓大火。

火之几悬,岁将晚也。

八者老疾之位#51,於居年为八十#52。

如月动而益晦,火日以流退。

致仕县车#53,遗法后生,不可妄动,以有愆也。

光谓:火中,寒暑乃退。

八为耗,为剥落,如人衰老,宜静不宜动也。

上九,求我不得,自我西北。

测曰:求我不得,安可久也?小宋引《玄图》曰:生阳莫如子,西北,则子美尽矣。

光谓:西北阴位,九为尽弊,为殄绝,居去之极,而当夜。

已去矣,故求之不得。

如日也岁也,由西入北,安可久也?

  三方二州二部一家晦

  阳家金,准明夷。

入晦次七,日舍房。

阴登于阳,阳降于阴,物咸丧明。

丧,息浪切。

王曰:万物恃阳以为明,阳降则物丧其明。

初一,同冥,独见幽贞。

测曰:同冥独见,中独照也。

范、王本照作昭,今从二宋、陆本。

王曰:处冥晦之时,而得位当画,故曰同冥独见。

自守於幽玄之中,不失其正。

光谓:一为思下,又为下下,当日之画,故能独见幽贞。

次二,盲征否。

测曰:盲征否,明不见道也。

否,方久切,与不同。

王曰:冥晦而又失位当夜,益其暗焉。

则是以盲而有所往,必有颠踬之忧矣。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三,阴行阳从,利作.不凶。

测曰:阴行阳从,事大外也。

范、王本大作必,今从宋、陆本。

次四,晦其类,失金匮。

测曰:晦其类,法度废也。

范曰:四,金也。

而在其行,处晦之世,故曰晦其类也。

光谓:法度所以固国,如匮之固金。

凡一国之中,有晦有明,法度犹可守也。

若彼晦而此又晦之,依阿苟合,类聚如一,则法度废矣。

四为下禄,为外它,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五,日正中,月正隆,君子自晦不入穷。

测曰:日中月隆,明恐挫也。

王曰:五为中和,而又得位当画。

日中月满之时,而能戒其过盛,自晦其迹。

既达消息屈伸之义理,则其道不穷。

次六,玄鸟维愁,明降于幽。

测曰:玄鸟维愁,将下昧也。

王曰:玄乌,知时之乌。

六居盛满,而又失位当夜,去明向幽之象也。

小宋曰:玄乌,乙也。

光谓:六为廓天,涉於秋初,故有兹象。

次七, 提明,或遵之行。

测曰: 提明,德将遵行也。

二宋、陆本 作睄,息井切,义与省同,或作醒。

小宋音眇,云一目盲也#54。

宋、陆本提作 ,都黎切。

诸家赞辞皆无德字,范本作睄提明德,因测而误也。

范云:睄哨#55,目不明也#56。

意与眇同。

今从王本。

王本测无遵字,今从诸家。

王曰#57:睄;古宵也。

七得位,当昼。

是於宵夜之中,提明自照,或遵之行,斯不失其道。

提明,谓烛之类。

光谓:七为消,为败损,有夜之象,而当日之画,故曰提明也。

德#58,谓明德之人也。

昏晦之世,有明德者将之,众之所从。

如夜得烛,众所遵行也。

次八,视非其真,夷其右目,灭国丧家。

测曰:视非夷目,国以丧也。

诸本真皆作直,今从宋、陆本。

诸家测皆云视直夷目,今从范本。

范曰:夷,伤也。

光谓:八为疾瘀,为耗,而当夜,故有是象。

上九,晦冥冥,利于不明之贞。

测曰:晦冥之利,不得独明也。

宋、陆、王本晦冥之利作晦在上下,小宋本作晦冥冥,今从范本。

九为晦极,而当昼。

君子用晦为,则如是可矣。

《易》曰: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

又曰:箕之明夷,利贞。

  三方二州二部二家瞢

  瞢,古梦字,又莫登切。

阳家土,亦准明夷。

入普次六,三十一分一十三秒#59,霜降气应。

次八,日舍心。

晦,外暗;瞢,内昏也。

或曰:晦二,盲征否,非内昏邪。

瞢二,明腹睒天,非外暗邪。

曰#60:恒有不恒其德,节有不节。

若爻与卦,反者也。

盲,反明也。

明,反瞢也。

阴征南,阳征北。

物失明贞,莫不瞢瞢。

吴本征作延,云古征字也。

王本作近,误也。

陆曰:阳在南,则万物相见於离。

今在北,故曰瞢。

初一,瞢腹睒天,不睹其畛。

测曰:瞢腹睒天,无能见也。

范本瞢腹、明腹皆作复,畛作轸;今从二宋、陆、王本。

睒,失冉切。

畛,章忍切,又音真。

范曰:睒;窥也。

王曰:睒,暂视也。

失位当夜,心腹昏瞢,暂视於天,岂能知其疆畛哉?光谓:天至大,而难知者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二,明腹睒天,睹其根。

测曰:明腹睒天,中独烂也。

范曰:二为目,故明也。

烂,明也。

王曰:得位当画,以明达之腹,仰视於天,必究其根本矣。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画,故有是象。

次三,师或导射,豚其埻。

测曰:师或导射,无以办也。

王本导作遵#61,今从宋、陆、范本。

王、小宋本豚作遁,盖古字通用。

埻,之尹切。

范曰:师,瞽者也。

豚,遁也。

埻,射的也。

光谓:三,思之崇也,为进人,为股肱,而当夜。

譬如瞽师而教导人射,必远其埻,不能中矣。

豚,犹远也。

次四,鉴贞不迷,于人攸资。

测曰:鉴贞不迷,诚可信也。

范曰:四,金也,故为鉴。

鉴之正者,犹为不迷,况得贤者与为治乎?资,取也。

王曰:得位当画,则是能正其鉴,无所迷,非独自正於己,亦为人之所资。

资,取其明也。

次五,倍明反光,触蒙昏。

测日:倍明反光,人所叛也。

宋、陆本作人所濒也,范本作人可频也,小宋本作人所频也,今从王本。

王曰:反,古反字。

五当盛位,而处阴当夜,迷而不复,故有背明之象。

次六,瞢瞢之离,不宜荧且 。

测曰:瞢瞢之离,中不眩也。

王本宜作肯,古肯字,今从二宋、陆、范本。

宋、陆本 作姽;小宋本且 作其 ,云 ,居宜切,细腰美妇也;今从范、王本令范本不眩作薆薆;小宋本作 ,符少切,云物之零落貌#62!今从王本。

姽,牛委切#63。

,乃果五果二切。

范曰: ,小貌。

王曰:六居阴位;又当画,时为瞢之主,以正群迷者也。

瞢瞢之离,自昏而明。

荧;小光;有所眩惑。

,弱也。

光谓:自昏而明;非盛强不能济也,故不宜荧且 。

次七,瞢好,明其所恶。

测曰:瞢好之恶,着不昧也。

范本作着不可昧也,王本作着昧也,今从二宋、陆本。

次八,昏辰利于月,小贞,未有及星。

测曰:昏辰利月,尚可愿也。

范本未有及星作未及星,王本作末有及星#64,今从二宋、

  陆本。

宋曰:以月继日,故犹可愿也。

上九,时蹉蹉,不获其嘉。

男子折笄,妇人易哿。

测曰:不获其嘉,男死妇叹也。

王本笄作算,今从诸家。

王以磋为古嗟字。

哿为珈,音加。

  三方二州二部三家穷

  阳家水,准困。

入穷次九,日舍尾。

阴气塞宇,阳亡其所,万物穷遽。

小宋本阴气作群阴,王、小宋本穷遽作穷处,今从宋、陆、范本。

六合之间谓之宇。

初一,穷其穷,而民好中。

测曰:穷其穷,情在中也。

次二,穷不穷,而民不中。

测曰:穷不穷,诈可隆也。

次三,穷思达。

测曰:穷思达,师在心也。

王本师作思,小宋本心作中,今从宋、陆、范本。

三为成意,为进人。

困而学之者也,能尽其心,则无不达矣,师何远哉?次四,土不和,木科椭。

测曰:土不和,病乎民也。

椭,徒和切。

王曰:科椭,木病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得位,困民以自奉。

民困则国危,譬犹土瘠则本病矣。

有子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次五,羹无糁,其腹坎坎,不失其范。

测曰:食不糁,犹不失其正也。

范本赞、测皆云羹无糁,今从二宋、陆、王本。

糁,桑感切。

王曰:得位居中,为穷之主,不失处穷之宜。

羹无糁,其腹坎坎然空乏,然犹不失贤圣之范。

处穷之美,莫过是焉。

陈曰:糁,碎米也。

次六,山无角,水无鳞,困犯身。

测曰:山无角,困百姓也。

焚山而猎,涸泽而渔,所获虽多,后无继也。

重敛以穷民,民穷则犯上,灾必迨其身矣。

次七,正其足,蹛于狴狱,三岁见录。

测曰:正其足,险得平也。

狴,音弊。

王曰:蹛,与跌同。

得位当画,正足遇跌。

时之穷,非己招也。

录,宽录也,读为虑。

穷不失正,宜其险而得平。

小宋曰:蹛,音带,蹈也。

光谓:狴,牢也。

七离咎而犯灾,故有是象。

次八,涉于霜雪,累项于 。

测曰:累项于 ,亦不足生也。

宋、陆本项作顶,今从范、王、小宋本。

,与膝同。

王曰:失位当夜,不能自正其足,涉于霜雪,犯难而行也。

累项于 ,囚击之重也。

上九,破璧毁圭,曰灶生蛙,天祸以他。

测曰:破璧毁圭,逢不幸也。

范本蛙作鼋,音猛,今从二宋、陆王本。

蛙,乌娲切。

王曰:时数已极,不能反之於通,虽得位当昼,而不免於患。

破璧毁圭,失其所宝也。

曰灶生蛙,无所复食也。

大祸以它者,咎非它作也。

光谓;破璧毁圭,其人可珍,而遭时不幸也。

祸之极,穷之至,故有是象。

  集注太玄经卷之五竟

  #1『九』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形』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者』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乂』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6『临』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7『临』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8『处室也』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9『以』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0『希』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1『於』原脱,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补。

  #12『无丧无得』原作『无丧无得』,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13『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4『也』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5『碓』原作『曰』,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16『碓』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17『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8『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9『夬』原作『夫』,据《康熙字典》引《广出》改。

  #20『上』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1『利用举』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2『故』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3『遂』原作『远』,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4『殄』原作『殄』,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5『 』原作『挥』,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26『平』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7『野』原脱,据注文以及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28『目』原作『自』,据备要、全书本改。

  #29『三方』原作『二方』,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0『待』原作『侍』,『洛』原作『浴』,据备要、全书本改。

  #31『及』原作『乃』,据备要、全书本改。

  #32『口也』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3『己』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4『毋』原作『无』,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35#36『 』原作『哧』,据备要、全书本改。

  #37『范』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8『始』原作『如』,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9『三方』原作『二方』,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40『四』原残,据同书太玄历附补。

  #41『为准』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2『 』原作『 』,『不销弃』原作『不期销弃』,据《管子·五行》改删。

  #43『危』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4『一』、『奠酬』原残,据《十三经注疏》补。

  #45『稊』原作『荑』,据《十三经注疏》改。

  #46『而』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7『四』原脱,『位当』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8『不』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9『火县』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0『日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1『位』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2『居』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3『仕县车』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4『云』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5『睄』原作『明』,据上文『睄提明德』改。范本『睄』作『 』,备要、全书本『睄』作『 』。

  #56『也』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57『曰』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58『德』原作『明』,据备要、全书本改。

  #59『一十』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60『曰』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61『导』原作『道』,据备要、全书本改。

  #62『云』原作『云』,据文意改。

  #63『切』原作『貌』,据备要、全书本改。

  #64『末』原作『未』,据备要、全书本改。

  集注太玄经卷之六

  三方二州三部一家割

  阴家火,准剥。

阴气割物,阳形县杀,七日几绝。

宋、陆本形作刑,今从范、王、小宋本。

小宋本阴气作群阴。

宋曰:杀,衰也,所介切。

王曰:阴气胜,故杀伤万物。

阳形消,故县而不用,为阴气所杀也。

读如字。

初一,割其耳目,及其心腹,厉。

测曰:割其耳目,中无外也。

王本中无外作中外无,今从宋、陆、范本。

耳目,所以辅卫心腹。

耳目割,则心腹危矣。

一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恶忠忌谏,自贼其聪明者也。

次二,割其疣赘,利以无秽。

测曰:割其疣赘?恶不得大也。

疣,音尤。

赘,之茵切。

王曰:疣赘,身之恶也。

割而去之,无复滋大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画。

君子自攻其恶,不使滋大者也。

次三,割鼻食口,丧其息主。

测曰:割鼻丧主,损无荣也。

虞本食作饴,今从陆、范、王本。

范曰:鼻者,气息之主。

王曰:割之不得其宜,是割鼻以啖其口。

次四,宰割平平。

测曰:宰割平平,能有成也。

王曰:四居臣之盛,而当画,宰割於物,有均平之德。

光谓:四为下禄,君子之始得位者也。

次五,割其股肱,丧其服马。

测曰:割其股肱,亡大臣也。

宋、陆本t作忘,王本作无,今从范本。

王曰:五居君位,而当夜。

无君之德,是割其股肱而以求理,宜丧失所乘服矣。

光谓:服马,所以负轭而夹辕,任重致远,亦大臣之象也。

次六,割之无创,饱于四方。

测曰:割之无创,道可分也。

六居盛位,而当昼。

分布其道,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四方靡不充足,而於道无所亏损也。

次七,紫蜺矞云,朋围日,其疾不割。

测曰:紫蜺矞云,不知刊也。

二宋、陆本作不利刊也,今从范本。

王本朋作明,今从二宋、陆、范本。

矞,余律切。

王曰:紫蜺,妖气。

矞云,日旁刺日之气。

光谓:七为败损,而当夜。

如小人结党,以蔽惑其君,为国之患,君不能割除也。

次八,割其蠹,得我心疾。

测曰:割其蠹,国所便也。

王、小宋本蠹作矞,今从宋、陆、范本。

便,步边切。

八为祸中,而当昼。

能割除奸蠹,得我心之所疾恶者也。

上九,割肉取骨,灭顶于血。

测曰:割肉灭血,不能自全也。

割剎之极,民既困穷,君亦不能自全,故曰灭顶于血也。

  三方二州三部二家止

  阳家木,准艮。

阴大止物於上,阳亦止物於下,下上俱止。

小宋本作太阴止物於上,今从诸家本。

宋曰:谓是时物上隔阴气,下归阳气,各止其所而不行也。

初一,止于止,内明无咎。

测曰:止于止,智足明也。

小宋本止于止内作止于内,今从诸家。

一为思始而当画,止得其所者也。

夫智之不明,诱於外物者也。

故止于可止之所,则内明而无咎也。

《易》曰:艮其止#1,止其所也。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次二,车轫俟,马首止。

测曰:车轫俟,不可以行也。

范本测车轫俟作车轫马止,今从宋、陆、王本。

吴曰:轫,而振切,碍轮木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智不足以烛理,就止则可,行则凶也。

次三,关其门户,用止狂蛊。

测曰:关其门户,御不当也。

王本御作圉,今从范本。

光谓:蛊,惑也。

御,亦止也。

三为户,又思之崇也,又为成意而当昼#2,君子三思而行、苟狂惑不当,不可复掩。

故於成意之时,必慎而后发也。

次四,止于童木,求其疏谷。

测曰:止于童木,其求穷也。

范本其求穷作求其穷,今从宋、陆本。

王曰:童木,谓兀然无枝干者#3。

疏谷,谓草木之可食者。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干禄,而不得其道,必无获也。

次五,柱奠卢,盖盖车,毂均疏。

测曰:柱及盖毂,贵中也。

范本毂作谷,今从二宋、陆、王本。

谷、毂,古字通。

王曰:奠,定也。

如柱之定於卢舍之中,得其所止。

盖之盖覆於车;车运而盖不运。

毂之均其疏数,以凑群辐。

辐虽运,而己常处中。

此皆以止为用者也。

五居中得位,善於止道,故取象焉。

光谓:卢,草舍之圆者,必先植柱於中央,以定之。

盖有斗,以受弓。

轮有毂,以均辐。

人心所止,久执厥中。

如些三者,故可贵也。

次六,方轮廉轴,坎坷其舆。

测曰:方轮坎坷,还自震也。

范本廉作广,今从诸家。

范、小宋本坎坷作坎轲#4,今从宋、陆本。

坷#5、轲,皆音可。

王曰:轮方必止,轴廉必輆。

以之进路,必坎坎然振其车舆,而不获其适矣。

光谓:六为上禄,为盛多,而当夜。

小人进不以道,虽止於盛位,终不得安也。

次七,车累其傂,马擸其蹄,止贞。

测曰:车景马擸,行可邻也。

宋、陆本傂作侥,范本作傂,今从小宋本。

小宋本邻作怜,今从宋、陆、范本。

傂,陈音雉,吴音驰。

擸,吴良涉切,诸家或作猎,笔误也。

范曰:俿,轮也。

擸,躐也。

王曰:累,有所系也。

擸,有所挂也。

车景马擸,宜乎止以求正。

光谓:七为失志,为败损,而当昼,故累擸也。

君子见险而止,则不失其正矣。

次八,弓善反,弓恶反。

善马很,恶马很。

绝弸破车,终不偃。

测曰:弓反马很,终不可以也。

王本作弓善反,马善很,恶马很;宋本作弓善反,恶弓反,马善很,恶马很。

范本很作恨。

今很从诸家,余从范。

弸,薄萌切。

宋曰:绝弦破车,故不可用也。

范曰:弸,弦也。

偃,止也。

王曰:弓之反戾,不可以射。

马之很恶,不可以御。

而强用之,必有绝弸破车之患,终不可偃息而止矣。

光谓:弓虽善而好反,马虽善而性很,终不可用,况其恶者乎?八为祸中,为剥落,而当夜,小人邪愎而不知止者也。

《荀子》曰: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信悫而后求知能焉。

上九,折于株木二輆于砋石,止。

测曰:折木輆石,君子所止也。

宋、陆本砋作砭,彼验切;小宋本作硟,音仙;王本作砋#6,音止,云捣缯石也,今从之。

吴曰:輆,音恺,碍也。

光谓:九为限,为石,又祸之穷也,而当昼。

君子道既不行,则当止矣。

  三方二州三部二家坚

  阴家金,亦准艮。

入坚初一,八分二十秒,日次析木,立冬气应。

斗建亥位,律中应钟。

陆曰:艮为山石,又为木多节,皆坚貌。

阴形胼冒,阳丧其绪,物竞坚强。

小宋本形作貌,冒作昌,今从诸家。

胼,部田切。

丧,息浪切。

宋曰:胼,谓盛也。

绪,业也。

谓是时阴气壮盛,阳丧其业,无能为矣。

故万物依阴气竞,谓强也。

范曰:胼,固也。

王曰:胼冒,密盛貌。

初一,盘石固内,不化贞。

测曰:盘石固内,不可化也。

小宋本盘石作坚盘;宋、陆本不化贞作不贞#7,王、小宋本作不化其贞#8;宋、陆本测作盘固内中,不可化也;今皆从范本。

光谓:一为下人,为思始,而当夜。

小人顽愚,心如盘石之坚,不可化而入於正也。

孔子曰:惟下愚不移。

次二,坚白玉形,内化贞。

测曰:坚白玉形,变可为也。

宋、陆本无化字,小宋本形作状,今从范、王本。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心虽坚固,洁白如玉之美,然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内化日新,以就於正。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次三,坚不凌,或泄其中。

测曰:坚不凌,不能持齐也。

宋、陆本凌作陵,今从范、王、小宋本。

宋曰:齐,中也。

范曰:在於坚冰之月,今不凌,或恐阳气泄於中也。

光谓:三为成意,而当夜。

小人处心不坚,善恶交战,二三其德,有始无卒,不能行无越思,允执其中。

如冰欲坚於外,而愆阳泄其中,终不能成也。

次四,小蜂营营,螮其蛡蛡,不介在坚螮。

测曰:小蜂营营,固其氏也。

宋、陆本营作荧,无在字。

王本介作分。

吴曰:蜂,与蜂同。

范作盆,误也。

螮,都计切。

蛡,音诩,又音弋。

今蜂从诸家,营、介从范本。

宋曰:氏,本也。

范曰:螮,德也。

蛡,国也。

王曰:螮,蜂子也。

蛡,其房也。

光谓:螮,与蒂通,谓蜂房之蒂也。

介,大也。

螮以喻德,蛡以喻国。

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修德以保其位。

国不在大,在勤德以固其本而已。

亦犹小蜂营营将为房,必先为其蒂。

房不在大,但蒂坚则不坠矣。

次五,蛡大螮小,虚。

测曰:蛡大螮小,国虚空也。

范曰:国小德大,则民众殷;国大德小,故民虚也。

光谓:中和莫盛乎五而当夜,小人享盛福而不能守。

国虽大而德薄,如蜂房大而蒂小,其坠不久矣。

虚者,言其外势强盛,而中实无有也。

次六,签螮纱纱,县于九州。

测曰:签螮之县,民以康也。

小宋本纱作 ,音幽,云 微貌,今从诸家。

铁,与纤同。

县,与悬同。

王曰:纱,与眇同。

光谓:六为上禄,为盛多,为极大,而当昼。

天子秉德之坚,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如纤蒂之县大房也。

次七,坚颠触冢。

测曰:坚颠触冢,不知所行也。

颠,顶也。

七为失志,为败损,为下山,而当夜。

小人强很而不知道,如用其坚顶,进触丘冢,不知所如也。

次八, 坚祸,维用解 之贞。

测曰: 坚祸,用直方也。

,与怙同。

解 ,与獬豸同。

王曰:解 ,触邪之兽。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昼,恃其坚而犯祸者也。

然君子之志在於触邪,虽坚以蹈祸,不失其正也。

上九,蜂焚其翊,丧于尸。

测曰:蜂焚其翊,所凭丧也。

宋、陆本作蜂荧其翊,今从范、王、小宋本。

丧,息浪切。

范曰:尸,主也。

光谓:翊,当作 。

九为祸极,而当夜。

小人为恶之坚,至於覆家。

如蜂自焚其房,失其所主也。

《易》曰:鸟焚其巢。

  三方三州一部一家成

  阳家水,准既济。

入成次九,日舍箕。

阴气方清,阳藏於灵,物济成形。

范本阴气方清作阴气方消,小宋本作太阴方清,今从二宋、陆、王本。

宋曰:地称灵。

陆曰:清,寒也。

光谓:阳藏地中,港为物主。

物赖以济,得成其形。

初一,成若否,其用不已,冥。

测曰:成若否,所以不败也。

王曰:处成之初,得位当昼,功成若否,不伐其功,则其用不已,而冥契於道也。

光谓:一为思下,而当昼。

君子之道,喑然日彰。

冥者,隐而不显也。

《老子》曰:功成不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次二,成微改改,未成而殆。

测曰:成微改改,不能自遂也。

王本改字止一,今从诸家。

王曰:失位当夜,成之尚微,而又改之,则事必不成,且危殆也。

光谓:二为反复,而当夜。

小人秉心不壹,必无成功。

《易》曰:晋如鼫鼠,贞厉。

次三,成跃以缩,成飞不逐。

测曰:成跃以缩,成德壮也。

王曰:事之既成,已跃而进,又缩而退,知自戒惧,则进而无咎。

光谓:三为成意,而当昼。

君子临事而惧,跃缩未决。

所以然者,以事之既成,则如鸟之飞,不可复逐,故进退宜慎也。

《易》曰:或跃在渊,无咎。

次四,将成矜败。

测曰:将成之矜,成道病也。

王曰:失位当夜,是将成而矜,必败其成。

成功之道,恶其矜伐也。

光谓:四为下禄,故将成也。

当夜,故矜也。

葵丘之会,齐桓公震而矜之,诸侯叛者九国。

次五,中成独督,大。

测曰:中成独督,能处中也。

小宋本作中能成,今从诸家本。

中和莫盛乎五,而当昼,王者功成,独运皇极,以督四方,德业光大者也。

次六,成魁琐,以成获祸。

测曰:成之魁琐,不以谦也。

小宋本作成魁琐琐,今从诸家。

范本谦作让,今从二宋、陆、王本。

王曰:六居盛满,而失位当夜,虽为成之魁主,而内怀琐细之行,必且堕其功而获祸矣。

光谓:六为极大,而当夜。

凡大功既成,则人欲分功者多矣。

为其首者,既尸其大,必分其细以与人,则众无不悦。

若欲兼而有之,则为众所疾,反因成功以获祸矣。

次七,成阙,补。

测曰:成阙之补,固难承也。

宋、陆本承作依,今从范、王本。

范曰:七为失志,故阙也。

君子之道,善於补愆,故有阙则补之。

王曰:成功之下,难以承之,当思补过之道也。

次八,时成不成,天降亡贞。

测曰:时成不成,独失中也。

王本亡作止,今从诸家。

范曰:八,木也,秋之所成也。

光谓:小人当可成之时,而无德以成之,失时之中,故天降咎而失正也。

上九,成穷入于败,毁成,君子不成。

测曰:成穷以毁,君子以终也。

小宋本作小人毁成,今从诸家。

九为尽弊,而当昼。

日中则昃#9;月盈则食,成穷而入于败,物理自然。

败则毁其成矣。

君子知成之必毁也,故常自抑损,使不至于成,以终其福禄也。

养由基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

有一人立其旁,曰:善!子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百发尽息。

谓此类也。

  三方三州一部二家

  阴家火,准噬嗑。

范、王读为致密之 。

陈以 为闺,陟栗切,闭门也。

吴曰: ,丁结切,与窒同。

陆曰: 嗑者,合也。

,亦阴阳相 阖也。

阴阳交跌,相阖成一,其祸泣万物。

宋曰:谓是时阴跌兴闬於上,阳跌衰守於下,下上闬守,其阖密如一矣。

光谓:跌,犹过甚也。

初一,圜方杌棿,其内窾换#10。

测曰:圜方杌棿,内相失也。

杌,音兀。

棿,音臬。

窾,音款。

范曰:水在火家,更相克。

如圆凿方枘,杌棿不安。

光谓: ,合也。

一为思始,而当夜,其心不合者也。

次二, 无间。

测曰:无间之 ,一其二也。

范曰:二火合会, 密如一。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昼。

其合无间,二如一也。

《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次三,龙袭非其穴,光亡于室。

测曰:龙袭非穴,失其常也。

王、小宋本无龙字,今从宋、陆、范本。

王曰:袭,入也。

次四,臭肥灭鼻,利美贞。

测曰:灭鼻之贞,没所芳也。

宋、陆本作所没方也,范、小宋本作没所劳也,今从王本。

准噬嗑,故有食象。

四为福始,而当昼。

饮食之来,先觉臭芳#11。

见得思义,不可失正也。

次五,啮骨折齿,满缶。

测曰:啮骨折齿,大贪利也。

五为福中,而当夜,小人贪利以自伤者也。

《易》曰:噬腊肉,遇毒。

次六,饮汗吭吭,得其膏滑。

测曰:饮汗吭吭,道足嗜也。

王本吭吭作吮吮。

小宋本汗作污,音乌。

吭作哾,山劣反,云哾哾;小饮也。

道足嗜作道得嗜。

今从宋、陆、范本。

范曰:汗,润泽也。

润泽多,吭吭然也。

光谓:六为盛多,为极大。

君子所嗜者道,虽多取而无害也。

次七, 其差、前合后离。

测曰: 其差,其合离也。

七为消,为败损;而当夜。

故 密自是而差跌,前合后离也。

次八,辅其折,卢其缺,其人晖且偈。

测曰:辅折廅缺,犹可善也。

宋、陆本廅作卢,今从范、王本。

陈音:廅,乌合切。

小宋:偈,音杰。

范曰:覆庇其瑕,廅其缺也。

王曰:能辅助其折,廅藏其缺。

小宋曰:偈,武勇也。

光谓:八为耗,为剥落,而当昼,故有是象。

上九,阴阳启 ,其变赤白。

测曰:阴赤阳白,极则反也。

范本测作阴阳启 ,极则反也。

王本作阴阳赤白,极作反也。

小宋本启作启,音启。

赤作殷,乌闲反。

测曰:阴殷阳白,极作反也。

今从宋、陆本。

,五禾切。

王曰: ,古化字。

吴曰:吪,化也。

光谓: 者,阴阳闭塞不通之象。

物极则反,故复变而开通,化生万物,萌赤牙白也。

  三方三州一部三家失

  阳家木,准大过。

入失次四,二十六分十一秒;小雪气应。

阴大作贼阳不能得,物陷不测。

宋曰:谓是时阳为贼阴所攻夺,不能复有所得也。

初一,刺虚灭刃。

测曰:刺虚灭刃,深自几也。

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一者,思之微也,生神莫先乎一而当昼。

君子虽或有失,能深思远虑,自其几微而正之,不形於外。

如以刀刺虚,虽复灭刃,终无伤夷之迹也。

次二,藐德灵微,失。

测曰:藐德之失,不知畏微也。

宋、陆、范本微作征,今从王本。

藐,音眇。

藐,犹远小也。

二为思中,故曰藐德。

得失之机,既灵且微。

而时当夜,小人不能慎微,以至大失也。

次三,卒而从而,恤而竦而,于其心祖。

测曰:卒而从而.’能自改也。

王曰:卒,终也。

从,顺也。

恤,忧也。

竦,敬也。

三居失之时,得位当昼,是能终顺大道,恤忧过失,而加之以竦敬焉。

于其心祖者,心之思虑,以此为主也。

光谓:三为成意当昼,故有是象。

一正之於未形,三 改之於既成。

次四,信过不食,至于侧匿。

测曰:信过不食,失禄正也。

范本作正禄也,今从宋、陆、王本。

王曰:居失之时,而失位当夜,不能自正其失,则是信其过差之行,而不食焉:。

至于侧匿,言终日也。

终日不食,必且丧其身矣。

食,又喻禄,故测互言之。

小宋曰:日斜为侧,日没为匿。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五,黄儿以中,蕃。

君子以之,洗于愆。

测曰:黄儿以中,过以洗也。

儿,五稽切。

范曰:黄儿,谓年老有黄发,儿齿之征也。

宋曰:发白复变谓之黄,齿落复生谓之儿。

蕃,篱也。

能以中正,而为蕃篱。

次六,满其仓,芜其田。

食其实,不养其根。

测曰:满仓芜田,不能修本也。

范曰:不修其德而据上禄,仓满田芜,百姓罢极食实,困根本,基不固,失之甚也。

光谓:六为上禄,为盛多,为极大,而当夜,故有是象。

百姓足而君足,犹养根而食实也。

次七,疾则药,巫则酌。

测曰:疾药巫酌,祸可转也。

范曰:巫以谢阙,阙除疾瘳,酌以福之也。

光谓:七为祸下,离咎而犯菑,而时当昼,故有是象。

次八,雌鸣于辰,牝角鱼木。

测曰:雌鸣于辰,厥正反也。

范曰:牝鸡无晨。

牝宜童而角,鱼宜水而木,失之甚也。

上九,日月之逝,改于尸。

测曰:改于尸,尚不远也。

范曰:君子之道,执行於世,虽没犹存。

不以年高,日月已逝;其有得失,虽在尸柩,犹念自改。

王曰:先贤垂劝戒之深,死而后改,犹谓之不远。

光谓:生时之失,死告子孙而改之,犹未为远也。

楚恭王临薨,告令尹进筫苏而逐申侯。

刘向曰:於以开后嗣觉来世,犹愈於没身不寤者也。

筫,字书无之。

申侯,楚文王之臣,《新序》之误也。

  三方三州二部#12一家剧

  阴家金,亦准大过。

入剧次四#13,日舍南斗。

王曰:剧,极也,过差之极。

光谓:大过,栋桡之世;剧,亦离乱之象。

阴穷大,泣於阳,无介 ,离之剧。

王、小宋本泣作位。

范本无於字。

王本介作分。

范本信作俦;小宋本作 ,音仍,惹也。

今从宋、陆本。

,音俦。

宋曰:泣於阳,使阳泣也。

谓是时阴气极大,陵弱於阳,使其泣,无复有纤介之功於万物也。

光谓: ,古俦字。

俦,类也。

凡物得阳而生者,皆阳之类也。

阴既穷大用事,凡阳之类,皆遭离其剧祸也。

初一,骨累其肉,幽。

测曰:骨累其肉,贼内行也。

宋、陆、范皆作骨景其肉,内幽。

今从王、小宋本。

骨肉,相亲之物。

一为思始,而当夜。

祸乱之本,自其内生。

如骨累系其肉,潜隐而人莫之见也。

次二,血出之蚀,凶贞。

测曰:血出之蚀,君子内伤也。

范本作君子伤之,今从二宋、陆、王本。

次三,酒作失德,鬼睒其室。

测曰:酒作失德,不能将也。

范本将作持,今从二宋、陆、王本。

睒,失冉切。

王曰:睒,视也。

次四,食于剧,父母来馂,若。

测曰:食剧以若,为顺禄也。

范、小宋本来作采,今从宋、陆、王本。

馂,音俊。

为,于为切。

范曰:馂,熟食也。

若,顺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昼。

君子仕於乱世,求禄以食其亲,不失於顺也。

次五,出野见虚,有虎牧猪,攓绔与襦。

测曰:出野见虚,无所措足也#14。

王本虎作唐,今从诸家。

虚,与墟同。

攓,音愆,取也。

绔,与袴同。

襦,音儒,短衣也。

王曰:出于田野,而见丘虚。

光谓:五为中禄,而当夜。

小人乘乱世而居盛位,务为贪暴以残民,如虎牧猪,民无所措其手足也。

次六,四国满斯,宅。

测曰:四国满斯,求安宅也。

次七,麃而丰而,戴祸颜而。

测曰:虑而丰而,戴祸较也。

范本丰作半,王本作牛,小宋本作羊,今从宋、陆本。

麃,普表切。

丰,敷容切。

较,音角。

次八,瓶累于繘,贞悴#15。

测曰:累于瓶,厥职迫也。

范本测作瓶累于#16繘,厥职迫也。

今从二宋、-陆、王本。

繘,余律切。

上九,海水群飞,弊于天杭。

测曰: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范本弊作蔽,王、小宋本语作落,今从二宋、陆本。

王本天作,今从诸家。

  三方三州二部二家驯

  阳家土,准坤。

宋曰:坤,顺也。

驯,亦顺也。

阴气大顺,浑沌无端,莫见其根。

宋曰:谓阴成功,於是将大顺,时归之於阳,其事浑沌,无有端际,莫能见其根源也。

初一,黄灵幽贞,驯。

测曰:黄灵幽贞,顺以正也。

土家故黄#17,生神故灵,下下故幽,当昼故贞。

思虑之始#18,具此四德#19,顺而能正者也。

次二, 其膏,女子之劳,不静亡命。

测曰: 膏之亡,不能清浄也#20。

宋、陆本 作绳;小宋本作 ;音鸳,云美好也;今从范、王本。

王本亡作正,今从诸家。

吴曰: ,古孕字。

范曰:膏,润泽也。

次三,牝贞常慈,卫其根。

测曰:牝贞常慈,不忘本也。

《易》曰:恒其德,贞,妇人吉。

坤为母;三性喜情仁,又为多子而当画,故曰牝贞常慈。

言常慈乃妇人之正道也。

三为木,为思上,为成意,为自如;能不忘其本者也。

次四,徇其劳,不如五之豪。

测曰:徇其劳,伐善也。

小宋本作不如五五之豪,今从诸家。

王曰:德兼千人为豪。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事君,则伐其功,不如五之灵囊大包,不敢自盛也。

次五,灵囊大包,其德珍黄。

测曰:灵囊大包,不敢自盛也。

王本灵作虚,今从诸家。

小宋本灵囊作灵括巨橐,今从诸家。

王曰:珍者,为物所贵。

黄者,得中之义。

光谓:五为囊,为包,地之为物,含弘光大,故曰:灵囊大包。

五居盛位,而当画。

君子为臣,位高而不骄,功大而不伐,故有是象。

《易》曰:黄裳元吉。

次六,囊失括,泄珍器。

测曰:囊失括,臣口溢也。

小宋本囊亦作橐,今从诸家。

六为穴,为窦,过中而当夜。

小人不能含章以从王事,如囊之失结而泄珍器也。

《易》曰:臣不密则失身。

次七,方坚犯顺,利臣贞。

测曰:方坚犯顺,守正节也。

七离咎犯菑,而当画。

君子事上,献可替否,行之以方,守之以坚;虽有犯,无隐而不失其顺,得为臣之正道;故利也。

次八,驯非其正,不保厥命。

测曰:驯非其正,无所统一也。

八为疾瘀,为耗,为剥落;而当夜。

小人事上,左右前却,是非可否,惟君是顺,不能守道执一,故不保其命也。

上九,驯义忘生,赖于天贞。

测曰:驯义忘生,受命必也。

九,祸之穷也,而当画。

君子事君尽节,有死无贰,顺义忘生,所赖者天之正命耳。

  三方三州二部三家将

  阴家水,准未济。

入将次八,日次星纪,大雪气应。

斗建子位,律中黄钟。

陆曰:将者,阴阳穷上反下,甫当复、升、既济。

曰物不可穷,故受之以未济,其义同之。

阴气济物乎上,阳信将复,始之乎下。

王本始作如;今从诸家。

宋曰:谓是时阴成物於上,功成者退,故阳气复始之於下也。

初一,将造邪,元厉。

测曰:将造邪,危作主也。

范曰:厉,危也。

元,始也。

王曰:居将之初,而失位当夜,将造於邪者也。

以危为本,故云作主。

光谓:一为思始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二,将无疵,元睟。

测曰:将无疵,易为后也。

范曰:睟,纯也#21。

王曰:得位当画,将寡其过,故曰将无疵也。

二之本质纯睟,故云元睟。

始而无疵,后必易继也。

光谓:二为思中而当画#22,故有是象·。

次三,炉钧否,利用止。

测曰:炉钧否,化内伤也。

宋、陆测作钧不化,内伤也,今从范、王本。

范曰:冶为炉,陶为钧。

王曰:炉钧者,造物之始。

始而不以其道,利在速止也。

将道益盛,而失位当夜,将而不以理者也。

光谓:否,音鄙,不善也。

三为成意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四,将飞得羽,利以登于天。

测曰:将飞得羽,其辅强也。

四为下禄,为外它,而当画。

君得位;人复辅之;如将飞而得羽也。

次五,大爵将飞,拔其翮。

毛羽虽众,不得适。

测曰:大雀拔翮,不足赖也。

王曰:五居盛位,当为首主,而失位当夜,乖於其宜。

如大鸟将飞,而拔其六翮;虽有毛羽之众,安得有所飞哉?光谓:晋平公曰:吾食客三千余人;尚可谓不好士乎?固桑曰#23:鸿鹄冲天,所恃者六翮耳。

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飞不为高下。

不知君之食客,六翮邪,将腹背之毳义也?次六,日失烈烈,君子将衰降。

测曰:日失烈烈,自光大也。

宋、陆本衰降作襄隆,王本降亦作隆,今从范、小宋本。

小宋失作吴,今从诸家。

范曰:降,下也。

五为日中,故六为日昳也。

烈烈,盛也。

日之热,但在中之后,故言烈烈也。

光谓:失,与昳同,徒结切。

六为上禄,然过中而当画,虽有烈烈之盛,君子知其将衰,能自降抑,故不失其光大也。

次七,趹船跋车,其害不遐。

测曰:趹船跋车,不远害也。

王本船作肱,遐作远#24,今从宋、陆、范本。

趹,古穴切。

跋,蒲拨切。

范曰:七为失志。

船车,载治之具;贤者,亦治世之具也。

失志之主,故蹋趹之;弃治之具,害自己招,故不远也。

光谓:七为祸始而当夜,故有是象。

国之将败,先弃贤辅。

次八,小子在渊,丈人播船。

测曰:丈人播船,济溺世也。

范曰:小子,谓百姓也。

在祸难中,若在渊也,丈人播船而济之。

光谓:八为祸中,而当昼,故有是象。

上九,红蚕缘于枯桑,其茧不黄。

测曰:缘枯不黄,蚕功败也。

范本测缘枯不黄作缘于枯桑,王本作枯桑不黄,今从宋、陆本。

范曰:蚕之初生,有毛为老,故为红。

王曰:九居亢极,而失位当夜,无所复将。

红蚕,蚕之病者。

而缘於枯桑,则何由成其茧矣?不黄,谓不中用也。

                                                    

  三方三州三部一家难#25

  乃旦切。

阳家火,准蹇。

阴气方难,水凝地坼,阳弱於渊。

小宋本阴气方难作太阴难,今从诸家。

小宋曰:阴穷极,阳信来复#26,阴惧於阳,大作险难。

初一,难我冥冥。

测曰:难我冥冥,见未形也。

范本作未见形也,今从二宋、陆、王本。

难者,阻抑之象。

一,思之微也,而当昼。

阻抑祸恶於未形之时,夫何病哉?次二,冻于冰渎,狂马揣木。

测曰:狂马揣木,妄生也。

范本无于字,揣作揣,今从二宋、陆、王本。

次三,中坚刚,难于非常。

测曰:中坚刚,终莫倾也。

王本倾作顾,今从诸家。

三为成意,而当昼。

心能坚刚,以阻抑非常者也。

次四,卵破石,毈。

测曰:卵破之毈,小人难也。

宋、陆、王本难作杂,今从范、小宋本。

毈,徒玩切。

王曰:当难之时,失位当夜,不知难之道。

是故以卵破石,则其毈坏,而不生也必矣。

次五,难无间,虽大不勤。

测曰:难无间,中密塞也。

王曰:得位处中,为难之主。

是能窒塞其端而无间,则祸难无自入矣。

虽处大难之际,不劳勤力而遂免焉。

次六,大车川川,上輆于山#27 ,下触于川。

测曰:大车川川,上下轫也。

宋、陆、王本川川作川川。

吴曰:川,古川字。

范、王、小宋本上下轫作上下輆,今从宋、陆本。

吴曰:輆,苦海切,碍也。

轫,而振切。

范曰:川川,重迟之貌。

王曰:六居盛满,而失位当夜,不得免难之宜。

次七,拔石 ,力没以引。

测曰:拔石 ,乘时也。

范本引作尽,今从二宋、陆、王本。

,之人切。

宋曰:时,谓昼也。

范曰:石以谕难。

,难致之貌。

王曰#28:力没,谓尽力而引,将出於难也。

劳而仅免,以得位当昼故也。

次八,触石决木,维折角。

测曰:触石决木,非所治也。

王曰:难道转极,而失位当夜,无以自免。

是触石决木,必遇折角之凶。

光谓:遇难当循理以免,乃与木石为敌,非所以治难也。

上九,角觟,终以直,其有犯。

测曰:角觟,终以直之也。

范本觟作解豸。

范、王本其有犯作其有施,小宋本作有所施,今从宋、陆本。

觟与解豸同。

觟,音蟹。

,直介切。

王曰:处难之极,而得位当昼,是以直免祸。

若用其解之角,以直之#29,终必有所施,而不至於咎悔也。

光谓:解豸之角,所犯必以直也。

  三方三州三部二家勤

  阴家木,亦准蹇。

太阴冻冱,戁创於外。

微阳邸冥,膂力於内。

诸家无太字,今从小宋本。

小宋本冥作置,今从诸家。

戁,奴板切。

吴曰:悚,惧也。

邸,与抵同。

王曰:阴气以极,虽冻巨凝闭,而戁恐创艾於外。

阳气尚微,而将邸触冥昧之中,以见其膂力於内。

阴极,阳生之渐,故象勤劳。

初一,勤谋于心,否贞。

测曰:勤谋否贞,中不正也。

诸家无谋字,今从宋、陆本。

王曰:处勤之初,而失位当夜,勤而不以其道者也。

否贞,不正之谓也。

光谓:一为思始,为勤劳,居勤家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二,劳有恩,勤悾悾,君子有中。

测曰:劳有恩勤,有诸情也。

悾,音空。

王曰:二得位当昼,得勤之道。

劳而有恩,勤不虚施者也。

悾悾#30;犹款款也。

勤之而款款,不倦其勤者也。

又得君子之中道,则何咎悔之能及乎?光谓:中,衷情也。

二为思中,而当昼。

君子尽忠於人,恩斯勤斯,至诚悾悾,非徒有於外者也。

次三,羁角之吾,其泣呱呱,未得襁扶。

测曰:羁角之吾,不得命也。

小宋本未得作未有,今从诸家。

二宋、陆、范本扶皆作杖,今从王本。

襁,居两切。

宋曰:羁角,谓童幼也。

王曰:男角女羁,孩子之饰也。

吾者,吾吾然无所归之貌。

呱呱,泣声。

襁,抱;扶,持也。

若孩童之吾吾而泣,不得长者抱持之。

虽勤劳怨苦,终无所归。

以喻三当劳苦之时,而失位当夜,无所复归;故云然也。

次四,勤于力,放陪忘食,大人有克。

测曰:勤力忘食,大人德也。

范本陪作倍,今从二宋、陆、王本。

宋、陆本德作得,今从范、王、小宋本。

放,甫罔切。

王曰:勤道转盛,而得位当昼,不失其宜。

是当勤难之时,而能勤其力,放乎陪隶之事,而忘其禄食之报。

有大人之德,乃能之,以至于成功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昼,故有是象。

次五,狂蹇蹇,祸迩福远。

测曰:狂之蹇蹇,远乎福也。

宋、陆、范本狂作往,今从王、小宋本。

王曰:五居盛位,而失位当夜。

勤而大失其宜,故象狂而蹇蹇。

宜其远福而近祸矣。

次六,勤有成功,几于天。

测曰:勤有成功,天所来辅也#31。

宋、陆、王本作天夹也。

宋曰:夹,近也。

近之所以福也。

陆曰:夹者,洽也。

小宋本作天所夹辅,今从范本。

王曰:六居盛位,而得位当昼,故曰勤有成功#32。

几,近也。

次七,劳牵不其鼻,于尾,弊。

测曰:劳牵之弊,其道逆也。

范曰:牵牛不其鼻,而尾,故劳弊也。

光谓:七为索,为绳,又为失志,而当夜,故有是象。

次八,劳踖踖,心爽,蒙柴不却。

测曰:劳踖其心,殉国也。

踖,吴资昔切,,小宋音鹊。

上九,其勤其勤,抱车入渊,负舟上山。

测曰:其勤其勤,劳不得也。

王曰:九居亢极之地,而又失时当夜,勤而不以其道者也。

  三方三州三部三家养

  阳家金,准颐。

九之末,天度气余,犹有六十分二十四秒。

踦当四十分一十六秒,赢当二十分八秒。

阴弸于野,阳蓲万物,赤之於下。

宋、陆本弸作胎,王本作殆;小宋赤作殷,今昔从范本。

胎字,字书无之。

弧,蒲萌切。

芦,陈吴侯切,吴音敷。

范曰:盛极称弸。

蓲,隐也。

物之初生,其色赤。

谓是时阴气盛极於田野#33,故阳隐藏,万物赤之於下。

陆曰:蓲,读与沤菅之沤同。

言阳养沤万物之根,使皆赤。

光谓:弸,满也#34。

初一,藏心于渊,美厥灵根。

测曰:藏心于渊,神不外也。

小宋本美厥灵根作美厥灵元,今从诸家。

光#35:一为思下#36。

存神固本,所以养生。

次二,墨养邪,元函匪贞。

测曰:墨养邪,中心败也。

范本匪作否,今从二宋、陆、王本。

吴曰:墨,与默同。

函,胡男切。

王曰:失位当夜,失养之宜,默然养其邪僻之道。

光谓:元,始也。

二为思中,而当夜。

小人之恶,虽未着於言行,养其邪端,内含非正,终不能入於君子之涂。

次三,粪以肥丘,育厥根荄。

测曰:粪以肥丘,中光大也。

荄,古哀切。

王曰:得位当昼,善於养道,故象粪於肥丘之上,以育草木之根荄。

则其滋茂蕃昌,可立待矣。

次四,燕食扁扁,其志,利用征贾。

测曰:燕食扁扁,志在赖也。

小宋本在作有,今从诸家。

扁,音篇。

,居蠖切。

贾,音古。

宋曰:赖,利也。

光谓:四为下禄,而当夜。

小人得位,志在求利以自养。

如燕之飞扁扁然,食而已。

此乃行贾之道耳。

次五,黄心在腹,白骨生肉,孚德不复。

测曰:黄心在腹,上德天也。

范本上德作上得,今从二宋、陆、王本。

宋曰:言上德如天施也。

光谓:黄,中也。

骨,枯槁之物也。

孚,信之洽者也。

五为福中,而当昼,为养之主。

允执其中,以养天下,虽白骨可以生肉,况於人乎?况於鸟兽草木乎?其德如天,云行雨施,治于四表,万物不可德之而报复也。

次六,次次,一日三饩,祇牛之兆,肥不利。

测曰:次次之饩,肥无身也。

王本无次次字,小宋本作沉沉睢睢,又曰肥没身也#37,今从宋、陆、范本。

吴曰:次,与趑同,音咨。

范曰:次次,不安之貌。

已卜之牛,待肥则用,故无身也。

陆曰:六居过满,失位当夜,养之太过,而不得其宜者也。

故象一日三饩,以丰其食,若神祇郊庙之牛,刍过常,已应卜郊之兆,然而体益肥,则益不利於身矣。

光谓:六为上禄当夜,故有是象。

次七,小子牵象,妇人徽猛,君子养病。

测曰:牵象养病,不相因也。

宋、陆本徽作微,今从诸家。

王曰:七居过满之地,理近於危。

然得位当昼,君子处之则吉,小人、妇人处之则凶。

若小子牵象,力不服制,必有颠危之患。

唯君子知时之极,以道养其病,乃可以得终吉焉。

一吉一凶,二道相反,故曰不相因也。

光谓:徽,大索,谓縻挚也。

猛,猛兽也。

七为败损,为祸阶,故曰病。

时当昼,故为君子。

养之太过,福极祸来。

小人不量其力,尚欲固其所养。

君子知时,与之消息,如养病然,故无咎也。

次八,鲠不脱,毒疾发,鬼上垄。

测曰:鲠疾之发,归于坟也。

八为祸中,当夜。

小人固养不已,如骨鲠其咽,不能自脱,以致大祸。

如毒疾之发,而不可救药也。

上九,星如岁如,复继之初。

测曰:星如岁如,终养始也。

范本作终始养,今从宋、陆、王本。

养之上九,居首赞之末。

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岁将更始。

以终养始,以初继末,循环无端,此天道之所以无穷也。

  踦赞一 #

  水。踦,不足也。期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玄七百二十九赞,当三百六十四日半。其不足者半日,为踦赞。踦,居宜切。

  冻登赤天,晏入玄泉。测曰:冻登赤天,阴作首也。

  范曰:冻,至寒也;而天,至高也。

晏,至热也;而泉,至深也。

冻在天上,故为首也。

光谓:赤,阳之盛也;玄,阴之极也。

凡物极则反,自始以来,阴阳之相生,昼夜之相承#38,善恶之相倾,治乱之相仍,得失之相乘,吉凶之相反#39,皆天人自然之理也。

  赢赞二 #

  火。赢,有余也。三百六十五日之外,有余者四分日之一,为赢赞。

  一虚一赢,踦踦所生。测曰:虚赢踦踦,儃无已也。

  范、小宋本踦踦作踦奇,范本儃作禅,今从宋、陆、王本。

儃,古禅字,时战切。

陆曰:阴极阳生,更相儃代,无穷已也。

光谓:数之踦赢,虽天地不能齐也。

夫惟不齐,乃能变化,生生无穷。

是故曰二十九日有踦,而迁次月;二十七日有踦,而周天。

然后有晦朔、十干、十二支,然后有六甲,此其所以为长久也。

  集注太玄经卷之六竟

  #1『艮』原作『良』,据《十三经注疏》和备要、全书本改。

  #2『又』原作『人』,据备要、全书本改。

  #3『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4『坎轲』原作『坎坎』,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5『坷』原作『坎』,据备要、全书本改。

  #6『砋』原作『趾』,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7『不化贞』原作『化贞』,据正文补。

  #8『王』原作『玉』,据备要、全书本改。

  #9『反』原作『吴』,据备要、全书本改。

  #10『内』原作『肉』,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11『芳』原作『方』,据备要、全书本改。

  #12『二部』原作『三部』,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13『四』原残,据同书太玄历附补。

  #14『无所措』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5『悴』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6『于』原脱,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

  #17『土家』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8『始』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19『具此四』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0『清』原残,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补。『净』原作『浮』,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1『纯』原作『绝』,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2『昼』原作『夜』,据正文和备要、全书本改。

  #23『固』原作『古』,据四部丛刊和四库全书《新序·杂事一》改。

  #24『远』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25『一家』原作『二家』,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6『来』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27『于』原作『千』,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28『王』原作『五』,据备要、全书本改。

  #29『若』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0『悾悾』原作『空空』,据备要、全书本改。

  #31『来』原作『求』,据范本和备要、全书本改。

  #32『曰勤有成功』原脱,据备要、全书本补。

  #33『田』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4『满』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5#36『光谓』、『一』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7『身也』原残,据备要、全书本补。

  #38『承』原作『成』,据备要、全书本改。

  #39『反』原作『承』,据备要、全书本改。

  太玄首测冲错摛莹注卷第七#1

  襄陵许翰注 #

  玄首都序 #

  正文已在前,序不复重出。

  玄象浑天,一阴一阳相 ,而参三之也。

玄有三统,而中以一阳乘一统,生万物焉。

而方、州、部、家,皆有一有二有三,是谓三位疏成。

曰陈其九九,以数生者。

九营周流有虚,设辟以疏,生生而无已也。

赞上群纲,首辞也。

乃综乎名,系玄姓也。

  玄首

  首文各散在经下,不复重出。

  《易》之分卦御历,爻直一日,更六十卦而日周三百六十。

坎、离、震、兑,为之方伯用事。

分至之日又四时,爻直一气,更四卦而周二十四气焉。

《传》曰:甲子卦气起中孚。

六日八十分日之七,此玄经之泰始也。

中孚统冬至初候,所谓蚯蚓结者。

自中之初至周之三,而复受之。

复统次候,所谓麋角解者。

自周之四至礥之六,而屯受之。

屯统永候,所谓水泉动者。

自礥之七至闲上九,而三卦之气备矣。

又卦各有所余,八十分日之七,参差相错而成。

岁终卦以六十而统玄八十一首,气玄涉入如此。

是以卦有重出,盖气数流於天地之间,有艰难系碍而未解,或发挥陨淮而不御,则卦亦象之。

为之仍累而相属,是以二十一首类自相若也。

说者不虚四时之卦,而谓以应准离,以疑准震,以沈准兑,以勤准坎,则亦不察於历矣。

  玄测都序 #

  正文已在前,序不复重出。

  一日一昼一夜,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者,日之神明也,故则象焉。

昼则阳推五福以类升,夜则阴幽六极以类降。

升降相关,是以首贞而测变通之。

一与六为北,二与七为南,经也。

三与八为东,四与九为西,纬也。

中五以极,亦为之经。

六甲击焉於其间,而日逆乘之,与斗相逢,斗顺故也。

斗正月以定四时,而日一逢之,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而成岁焉。

岁月日时无易而百谷成,故玄测用世,则又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矣。

  玄测

  测文各散在诸赞下,不复重出。许解阙。

  玄冲

  中则阳始,应则阴生。周,复乎德;迎,逆乎刑。礥,大戚;遇,小愿。闲孤而灶邻。

  阳为德,阴为刑。德先艰而后易,刑先利而后蹇。大戚而孤,正未胜也。小愿而邻,利方生也。

  少,微也;大,肥也。戾,内反;廓,外违也。

  内戚外孤,而不能微之,则伤。微之乃能反触,天之道也。遇灶而肥,张而益虚,则独。正弗胜,而多故生之。诸家无也字,唯宋本有。

  上,触素;文,多故。

  多故,必饰而曲成之,是以文;至於系素而直之者,质胜也。

  干,狂也;礼,方也。狩则来,而逃则亡也。

  干而不让,进取之狂,非礼方也。

而君子有时而干,则以救世而已。

《孟子》所谓说大人则藐之,为狂者言也。

来尚徐,亡欲速。

上、干生狂, 、羡生曲。

《记》曰:礼以地制。

自应至礼,尽於王制矣。

而有弗胜则逃,嘉遁是也。

礼、文生於外违,则强世焉。

诸家无也字,宋有。

  羡,私曲;唐,公而无欲。差,过也;而常谷。

  由羡私曲。

动差而过;由唐公而无欲,守常而谷,是以养心者戒焉。

唐,大心也。

常,则万世君臣之道。

鲁僖公君臣有道之颂曰#2自今以始,岁其有。

君子有谷,诒孙子。

言常谷之应物以类格,而岁有秋也。

礼退己而公天下,至於逃、唐之运已往,而君臣之方不变。

而后见礼,强世之功。

是谓以退为进,以元私成其私。

  童寡有,而度无乏。

  寡有,颛也。无乏,节也。童,利复过。度,善持谷。

  增始昌,而永极长。

锐执一,而昆大同。

达,日益其类;减,日损其汇。

交,相从也;唫。

不通也。

,有畏;守,不可攻也。

宋有也字,又守上有而字,诸家无之。

傒也出,翕也入。

从,散也;而聚,集也。

诸家有也字,丁无。

进,多谋;积,多财。

  狂简扶 ,羡爽差忒,反乎其真,童之吉也。

童以寡有,颛而鲜失。

自童而增,纯德方昌。

执一而达之,以与类交,则至动起焉。

故必有畏,而出羡,差戒夫失,而 、傒保其德。

《传》以为有而为之,则易之者,皞天不宜取诸此也。

从,厥民析物亦如之,发虑宪散道德者象焉。

进而多谋,然无敢设於一之间也,推之以格其至而已矣。

《大学》之治,所以至天下平而乐作者,此其物也。

失方而逃,忘忧而唐,然而常、度未替,礼之功也。

度以持谷,至於极长大同,乃变而减,与物各唫,反己自守。

守又弗固,则入而聚积,庶民事也。

衰周之诗,所谓如贾三倍,君子是识者,与时化也。

贪利既胜,德义既衰,则世所藉以行者,唯饰而已,非底至齐,信之所以昭明天下者也。

是以虚伪疑民,是非相乱,使外眩於凋离,而中失其靖止,天下倾矣。

此君子沈藏之世也。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其道盖如此。

  释,推也;饰,衰也。

  物将去累,推之使释;质衰而致饰焉。推自中发,饰自外设。人之真,积力久则悬解晖发,时至而不自知矣。聚,积衰也,故老则戒之在得。

  格,好也是;而疑,恶也非。

  好是已定,疑非而或之,好恶着焉,所谓格物取此。

  夷平而视倾。 #

  夷则各得其平而自如。视,相倾也。《春秋传》曰:犹有观焉。持平而慎倾,可以修德,可以养生。

  乐,上扬;沈,下藏。争,士齐也;内,女怀也。

  物止其平,乃乐其发而争其守。士齐,公之至也。女怀,私之至也。公胜,则万物皆相见也。私胜,则万物各相去也。

  务则喜,诸家作喜,许、黄作憙。而去则悲。宋无则字。事,尚作;晦,尚休。更,变而共笑;瞢,久而益忧,断,多事;穷,无喜。

  因有乐有争,以有务有事。

变而通之,为天下正,唯平格之,大人为能任此。

我断则众听焉,而事萃之。

和豫通物,而不可穷者,喜也。

喜必有务,务必有辜,事必有更,更时行而断正胜也。

  毅敢而割惫。装,徙乡;止,不行。众,温柔;坚,寒刚。

  毅大用事,装而欲去,若周营洛邑是已。

四方民大和会者,温柔之象也。

盛衰相极,必至之几。

是以上毅敢行,下众豫附之时也,而装在其中。

治当成王之隆极,而图及平王之衰世,装以候时,此周公之所以独见於眇绵者也。

惫止不行,坚而持之,则以定倾焉。

  密,不可问;成,不可更。

  敢以毅行则装,而温柔相得于密,以类升也。

惫受割极则止,而寒刚反保其成,以考降也。

密不可间,情也;成不可更,性也。

情,天性也;性,天命也。

情则毅而不害,善亲亲也;性则割而不绝,能生生也。

  亲,亲乎善; , 乎恩。敛也得,失亡福。强,善不倦;剧,恶不息。睟,君道也;驯,臣保也。盛壮,而将老也。

  亲而后可敛也,敛而后能强也。

则君道正,居有盛时,为法天下。

既受成#3 ,失剧而反驯,保其得。

则阴以老变,阳以非来,为艰为勤,微之艰也。

诸家而作也,宋作而字。

  居,得乎位;难,遇乎诎。

  得位则莫之难也。而信,诎道致信者也,难则俟时而已。

  法,易与天下同也;勤,苦而无功也。

  自中至夷,大人之正也。

自乐至法,圣人之治也。

法唯与天下同,故易。

且非易也,则天下孰能同之?勤如天道,劳功无苦也。

道非其时,苦而无功,则就养而已矣。

  养受群余,君子养吉,小人养凶也。

  八十一首,七百二十九养。事类之委,有庆者殃。此群余也,而养受之以为种,吉凶蕃焉。

  玄错

  中始周旋,羡曲毅端。碎、文之道,或淳或斑。

  中始周旋,道德也。羡曲毅端,时物也。中始而道生之,周旋而德反焉。羡曲者,迷乎周旋之运。毅端者,守乎中始之外也。端生睟,曲生文。

  强也健,傒也弱。或傒字上有而字。积也多,而少也约。视也见,晦也瞀。童无知,盛而有余#4。去离故,而将来初。

  童之无知,如见有瞀,虽或晦之,见在其中。

欲昭明者,发之而已。

盛而有余,反寡有矣。

弱而傒强,约而无积,此寡有之蒙,未离於一者也。

去离故而将来初,学所辅也。

  大也外,而翕也内。 也进, 也退。乐,佚逿#5;古荡字。勤,蹶蹶。达,思通;穷,思索。宋本作达,思也通;穷,而思也索。干在朝,而内在夕。

  乐佚逿者#6;无为之适:勤蹶蹶者,有为之艰。

《诗》所谓蹶厥生者,文王之勤止也。

武王之诗所谓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此佚逖之时也#7。

思利变通,思索而未如之何,则有穷而已。

朝气锐尚干,夕气归好内。

诸家作席,林作夕。

  差,自憎;饰,自好。

  差,内讼恶。饰,外见美。

  格不容,而昆宽裕。增日益,而减日损。驯奉令,而戾相反。释也柔,而坚也 。

  坚如履革,失柔和矣。 音昂,革履属。黄作。

  夷平易,而难颉顽。断多决,而疑犹与。逃,有避;争,有趣。进,欲 ;诸本作进欲行,盖当作迂。止,欲鸷。

  进非 则伤,止非鸷则达。是以君子其进也安,道悠远也;其止也厉,德正胜也。

  廓,无方;务,无二。应也今,而度也古。

  应与时行,唯今之宜;度由数起,因古而已矣。

  迎,知前;永,见后。从也牵,守也固。礥,拔难;剧,无赦。

  微阳方动,则虽在盛阴,能拔於难。独阴绝阳,则其穷无赦矣。

  唐荡荡,而闲 塞。更,造新;常,因故。失,大亡;敛,小得。灶,好利;法,恶刻。礼也都,而居也室。

  都非鄙之野,室无都之容。

  聚,事虚;众,事实。

  聚以阴收,故其事虚;众以阳宣,故其事实。

虚则易消,实则难克也。

武王之颂曰:实维尔公允师。

此实众也。

受有牧野之旅,鹿台之财,巨桥之粟,此虚聚也。

  也皆合二,而密也成用一。

  二,人属也;一,则天精天粹。万物作类,其密无间,咸见已焉。

  上,志高;沈,志下。交,多友;唫,少与。锐,鏩鏩;瞢,剪跙。

  鏩,宋音谗。

剪,徂感切;《释文》: ,割,剪出也。

一作 ,一作剪,宋作剿,音锁。

跙,才与切。

先儒以为,剪跙,行不进也。

以瞢先见,故其行如此。

  亲,附疏;割,犯血。遇,逢难;装,候时。事,自竭;养,自兹。

  亲至於附疏,割至於犯血,此仁不仁之反也,治乱之极也。遇逢难,务早辨也;装侯时,谨先几也。事自竭者,施诸外也;养自兹者,蕃诸中也。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范望《玄·错》末有#8:格也乖,而昆也同。

增有益,而减有损。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云宋衷补此。

而或谓陆绩自有成首,今以秘馆所藏陆本考之,无有。

近世宋惟干别得古本,亦缺此五首。

而今本又有格不容,而昆宽裕。

增日益,而减日损,莫知何从得之。

故独删宋衷所补四首,余皆疑,弗敢去,以俟讨论者考焉。

  玄摛音 ,张也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

资陶虚无而生乎规, 音关。

神明而定摹。

通同古今以开类,摛措阴阳而发气。

一判一合,天地备矣。

天日回行,刚柔接矣。

还复其所,终始定矣。

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天分刚上,则日月五星丽之者,皆其柔也。

  仰以观乎象,俯以视乎情。

察性知命,原始见终。

三仪同科,厚薄相劘。

圜则杌棿,杌,音兀。

棿,吾结切。

方则啬吝。

嘘则流体,唫则疑形。

是故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

  阖天,宇也;辟宇,宙也。一阳一阴,乾坤之变也。

  日月往来,一寒一暑。

律则成物,历则编时。

律历交道,圣人以谋。

昼以好之,夜以丑之。

一昼一夜,阴阳分索。

夜道极阴,昼道极阳。

牝牡群贞,以摛吉凶。

则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辨矣。

故日动而东,天动而西。

天日错行,阴阳更巡。

死生相樛,音交。

万物乃缠。

故玄聘取天下之合而连之者也。

连,章、林作运。

缀之以其类,占之以其觚。

晓天下之瞶瞶,莹天下之晦晦者,其唯玄乎?晦字《释文》作膴,音武;一作晦,云当作膴。

膴;微视也。

今唯下别本作膴膴,诸家作晦晦。

夫玄,晦其位而冥其畛,深其阜而眇其根,攘其功而幽其所以然也。

故玄卓然示人远矣。

旷然廓人大矣。

渊然引人深矣,渺然绝人眇矣。

渺,宋作 ,黄作渺。

嘿而该之者,玄也; 而散之者,人也。

稽其门,辟其户,叩其键,然后乃应,况其否者乎?

  夫为玄者,外稽其门弗应,内辟其户弗应,密叩其键然后乃应,而况不为者乎?入之深深,索之益薄,於是玄感应焉。非玄应之也,至精之通也。

  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人之所丑而有余者,恶也。

君子日强其所不足,而拂其所有余,则玄之道几矣。

仰而视之在乎上,俯而窥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弃而忘之在乎后,欲违则不能,默而得其所者,玄也。

  日强其善而拂其恶,以成德器而已。若玄,则俟嘿契焉。善几於道,不足者充而发祥,有余者去而弗翳,是以入于玄之平也。

  故玄者,用之至也。

见而知之者,智也;视而爱之者,仁也;断而决之者,勇也;兼制而博用者,公也;能以偶物者,通也;无所系輆者,圣也;时与不时者,命也。

虚形,万物所道之谓道也。

虚形,章、丁作虚无形,宋、林、许、黄作虚无形。

所道,宋作通。

之谓道也,宋、许、黄本至阴阳皆有也字,章、丁无有。

因循无革,天下之理得之谓德也。

因循,林作因缘。

理生昆群,兼爱之谓仁也。

昆、丁、宋作混。

列敌度宜之谓义也。

秉道德仁义而施之之谓业也。

莹天功,明万物之谓阳也。

幽无形,深不测之谓阴也。

阳知阳而不知阴,阴知阴而不知阳。

知阴知阳,知止知行,知晦知明者,其唯玄乎?

  自幽摛万类,至於晓莹天下者,玄之术也;自晦冥深眇,到於知阴知阳者,玄之道也。

其於玄也,见而知.之,视而爱之,断而决之,兼制而博用,能以偶物,无所系輆,则当时命州而行乎天下,能秉道德仁义而施之业,格于皇天矣。

  县之者权也,平之者衡也。

浊者使清,险者使平。

离乎情者,必着乎伪;离乎伪者,必着乎情。

情伪相荡,而君子小人之道较然见矣。

玄者,以衡量者也。

高者下之,卑者举之,饶者取之,罄者与之。

明者定之,疑者提之。

规之者思也,立之者事也,说之者辩也,成之者信也。

  言玄之正,胜人事如此。

  夫天,宙然示人神矣;夫地,佗然示人明矣。

天地奠位,神明通气,有一有二有三。

位各殊辈,回行九区,终始连属,上下无隅。

察龙虎之文,观鸟龟之理;运诸桼政,击之泰始极焉,以通璇玑之统,正玉衡之平。

园方之相研,刚柔之相干。

盛则入衰,穷则更生。

有实有虚,流止无常。

  言玄之齐七政,以象天地如此。

  夫天地设,故贵贱序。

四时行,故父子继。

律历陈,故君臣理。

常变错,故百事析。

质文形,故有无明。

吉凶见,故善否着。

虚实荡,故万物缠。

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牙。

极寒生热,极热生寒。

信道致诎,诎道致信。

其动也,日造其所无,而好其所新。

其静也,日减其所为,而损其所成。

故推之以刻,参之以晷,反覆其序,轸转其道也。

以见不见之形,抽不抽之绪,与万类相连也。

其上也县天,下也沦渊,纤也入芦音秽。

广也包轸。

其道斿冥而挹盈,丁、宋作押盈。

存存而亡亡,微微而章章,始始而终终。

近玄者,玄亦近之;远玄者,玄亦远之。

譬若天苍苍然,在於东面南面西面北面,仰而无不在焉,及其俛则不见也。

天岂去人哉?人自去也。

冬至及夜半以后者,近玄之象也。

进而未极,往而未至,虚而未满,故谓之近玄。

夏至及日中以后者,远玄之象也。

进极而退,往穷而还,已满而损,故谓之远玄。

日一南而万物死,日一北而万物生。

斗一北而万物虚,斗一南而万物盈。

日之南也,右行而左还;斗之南也,左行而右还。

或左或右,或死或生,神灵合谋,天地乃并,天神而地灵。

  玄术如此,是以人伦物化,参诸天地,和同无间,而玄为之宗。

夏至致日南在东井,冬至致日北在牵牛。

而斗正四时,各建其方。

日历西陆而东,斗轧东陆而西。

万物系焉,盈则兆死,虚则更生。

夫玄散为一阴一阳,维其运也,左右相逢。

如此,故能神灵合并,而反浑乎玄。

曰天神而地灵,言合并而不相乱也。

  玄莹

  天地开辟,宇宙拓坦。

拓,本多作祏,章、林、黄作拓。

天元咫步,日月纪数。

周运历统,群伦品庶。

或合或离,或嬴或踦。

故曰假哉天地,啖徒滥切。

函启化,罔衮於玄。

章及丁别本罔作内。

终始幽明,表赞神灵,大阳乘阴,万物该兼,周流九虚,而祸福絓罗。

凡十有二始,群伦抽绪,故有一二三,以絓以罗,玄术莹之。

鸿本五行,九位重施,诸本作施重,宋作重施。

上下相因,丑在其中,玄术莹之。

天园地方,极植中央,动以历静,时乘十二,以建七政,玄术莹之。

斗振天而进,日违天而退,或振或违,以立五纪,玄术莹之。

植表施景,榆与株切。

漏率刻,昏明考中,作者以戒,玄术莹之。

冷竹为管,室灰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设,济民不误,玄术莹之。

东西为纬,南北为经,经纬交错,邪正以分,吉凶以形,玄术莹之。

凿井澹水,钻火难木,流金陶土,以和五美;五美之资,以资百体,玄术莹之。

奇以数阳,耦以数阴,奇耦推演,以计天下,玄术莹之。

六始为律,六间为吕,律吕既协,十二以调,日辰以数,玄术莹之。

方州部家,八十一所,画下中上,以表四海,玄术莹之。

一辟,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少则制众,无则治有,玄术莹之。

古者不霆不虞,霆,许、宋作 ,音雩,诸家作霆。

慢其思虑,匪筮匪卜,吉凶交渎,於是圣人,乃作蓍龟,钻精倚神,箝知休咎,玄术莹之。

是故欲知不可知,则拟之以乎卦兆,测深摹远,则索之以乎思虑。

二者其以精立乎?夫精以卜筮,神动其变;精以思虑,谋合其适;精以立正,莫之能仆;精以有守,莫之能夺。

故夫抽天下之蔓蔓,散天下之混混者,非精其孰能之?

  莹自度数,晖於诸法,而要以至精者,反乎一也。

  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

其所循也大,则其体也壮;其所循也小,则其体也瘠。

其所循也直,则其体也浑;其所循也曲,则其体也散。

故不惧所有,不强所无。

譬诸身,增则赘而割则亏。

故质斡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也,其可损益与?诸本皆作华藻在乎人事,人事也,其可损益与?人事二字盖衍。

许、黄其作其字。

夫一一所以摹始而测深也,三三所以尽终而极崇也,二二所以参事而要中也。

人道象焉,务其事而不务其辞,多其变而不多其文也。

不约则其指不详,不要则其应不博,不浑则其事不散,不沈则其意不见。

是故文以见乎质,辞以睹乎情;观其施辞,则其心之所欲者见矣。

  言玄之事辞如此。

表赞九度,一一、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二、二三、三一、三二、三三。

一一、初也;三三,上也;二二,中也。

此自然不可损益之约也,象策数焉。

  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

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

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

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

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

因革乎因革,国家之矩范也。

矩范之动,成败之效也。

  变通者,玄之事也。因象水木,革象金火。

  立天之经,曰阴与阳;形地之纬,曰从与横;表人之行,曰晦与明。

阴阳曰合其判#9,阴阳、从横、晦明,丁、宋皆无曰字。

从横曰纬其经#10,晦明曰别其材。

阴阳,该极也;经纬,所遇也;晦明,质性也。

阳不阴,无与合其施;经不纬,无以成其谊;明不晦,无以别其德。

阴阳,所以抽啧也;宋作极赜,啧与颐同。

诸本作抽。

从横,所以莹理也;明晦,所以昭事也。

啧情也抽,理也许作抽情也。

莹,事也昭,君子之道也。

  开而当名者,玄之辞也。自中为阳,周为阴,以极八十一首。九位在中,经纬相错,时物唯其所遇而见谊焉。晦明之才,昼夜之事也。

  往来熏熏,得亡之门。

夫何得何亡,得福而亡祸也。

天地福顺而祸逆,山川福庳而祸高,人道福正而祸邪。

故君子内正而外驯,每以下人,是以动得福而亡祸也。

福不丑不能生祸,祸不好不能成福。

丑好乎丑好,君子所以亶表也。

宋作君子之亶表。

夫福乐终而祸忧始。

天地所贵曰福,鬼神所佑曰福,人道所喜曰福;其所贱恶皆日祸。

章、许作其所贱在恶,丁作其所在贱恶,宋作其所贱恶。

故恶福甚者其祸亢。

昼人之祸少,夜人之祸多。

昼夜散者,其祸福杂。

  莹以昭事,使人知祸福之归者也。昼人之祸少,纯於明也;夜人之祸多,纯於晦也。、昼夜散者,其祸福杂,则或晦或明,不纯故也。

  太玄首测冲错摛茔注卷第七竟

  #1道藏本《集注太玄经》仅一至六卷,为司马光集注。本书七至十卷,据百子全书本《太玄经》补,为许翰注。

  #2『公』原脱,据《十三经注疏》补。

  #3『 』原作『阙』,据正文改。

  #4『盛』原脱,据范本补。

  #5#6#7『逿』原作『逖』,误也。

  #8『有』原作『有有』,衍一字。

  #9『曰』原作『日』,据范本改。

  #10『纬其经』原作〔经其经』,据范本改。

  太玄数卷第八 #

  玄数

  昆仑天地而产蓍,参珍睟精以 数。

,《释文》音索,宋苏各切。

宋作二以 数,许、黄作三以 数,章、丁无二、三字。

散幽於三重而立家,旁拟两仪则睹事。

逢遭并合, 系其名,而极命焉。

,《释文》音戛,陆作 ,宋作挥,今诸家皆作 。

精则经,疑之事其质乎?令曰假太玄。

假太玄孚贞,章及丁别本作假假太玄,丁、宋、许、黄作假太玄、假太玄。

爰质所疑,于神于灵。

休则逢阳,星时数辞从;咎则逢阴,星时数辞违。

凡筮有道,不精不筮,不疑不筮,不轨不筮,不以其占若不筮。

神灵之曜曾越卓,章、许、黄神灵之三字复出。

三十有六而策视焉。

天以三分,终於六成,故十有八策。

天不施,地不成,因而倍之,地则虚三以扮天之十八也。

扮,房吻切。

诸本作扮天十八,宋有之字。

别一挂于左手之小指,中分其余。

以三搜之,并余於艻。

艻,与扐同。

一艻之后,再数其余,七为一,八为二,九为三,六算而策道穷也。

逢有下、中、上:下,思也;中,福也;上,祸也。

思、福、祸各有下、中、上,以昼夜别其休咎焉。

  天以三分,则一二三综而为六。

以六因三,为十有八。

天施而地成之,是以倍为三十有六。

此神灵曜曾越卓之数也。

地则虚三以受天,故策用三十有三。

玄筮挂一者,至精也;中分而三搜之者,至变也;余一二三则并於艻者,归奇也。

一艻而复数其余,卒观或.七或八或九,则昼一二三焉。

天以六成,故六算而策道穷,则数极而象足也。

得方求州,得州求部,得部求家,是谓散幽於三重而立家,凡四 。

  极一为二,极二为三,极三为推,推三为嬴赞。

章、许及丁别本作推三为赢赞。

嬴或作赢,盖通。

赞嬴入表,表嬴入家,家嬴入部,部嬴入州,州嬴入方,范注:玄,或作去。

陆云;当作玄。

今诸家作玄,唯宋作去,章作入玄。

  数自玄生,衍极而复归於玄。此圣人同民吉凶,所以洗心于密者也,故间於筮法之中。昔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锡尧玄圭,告厥成功,盖以象此。

  一从、二从、三从,是谓大休;一从、二从、三违,始、中休,终咎;一从、二违、三违,始休,中、终咎;一违、二从、三从,始咎,中、终休;一违、二违、三从,始、中咎,终休;一违、二违、三违,是谓大咎。

占有四,或星,或时,或数,或辞。

旦则用经,夕则用纬。

观始、中,决从终。

  昼为休,夜为咎。

而又以星时数辞,和乖盛衰,义类相取而占其事。

旦用经,一五七;夕用纬,三四八;旦夕之中,二经一纬,用二六九。

是谓三表。

旦象天,夕象地,中象人也。

一五六也进乎七,三四七也进乎八,二六八也进乎九。

观始中,决从终者,考积之极,而要其变也。

是故余艻之数,一兆七,三兆八,二兆九也。

占有终休而反咎,有终咎而反休者,要在审观所质之事,以星时数参之而已矣。

非忠信之事,吉而更以凶,此占法也。

  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日甲乙,辰寅卯。声角,色青,味酸,臭膻,形诎信。生火,胜土。时生,藏脾。

  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以位五行。

《月令》春祭先脾,夏祭先肺,中央祭先心,秋祭先肝,冬祭先肾,此玄符也。

是故肺藏气者,火也;肾藏精者,水也;心藏神者,土也;脾藏思者,木也;肝藏血者,金也。

其为体也,则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其为位也,则丫养育而臣制畜。

不与物合者,一而已矣,玄德之象也。

  存志音存,或作存。

  木存志者,立也;金存魄者,营也;火存魂者,变也;水存精者,潜也;土存神者,化也。

志,水也,而存於木;魄,土也,而存於金;魂,木也,而存於火;神,火也,而存於土。

皆托乎其所生。

《老子》所谓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实其腹者是已。

唯精一之至也,是以其为物不贰也。

  性仁,情喜。事貌,用恭,撝肃,征旱。

  《洪范》庶征,雨旸取纬,燠寒风取经。玄数分类,则以其正言而已矣,弗以冲气相通也。

  帝太吴,神勾芒,星从其位。氏、房、心、尾、箕,位寅卯。类为鳞,为雷,为鼓,为恢声,为新,为躁,为户,为牖。

  甲象为鳞,秩秩次比众盛。

盖极则震而变为雷,为鼓,为恢声。

发生为新,决塞为躁。

大者为户而出,小者为牖而通也。

凡物,出必由户,入必由门。

户,奇也;门,偶也。

灶惕以养,而行流通。

中溜土,以冲虚函天明,受众流。

此福所集,故家主之。

门户阖辟有变,纬也;灶行中溜有常,经也。

是故《月令》: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溜,秋祀门,冬祀行。

类求五物,与玄合符。

  为嗣,为承。为叶,为绪。

  震为长子之变也。为户、牖,则家立矣。

  为赦,为解。为多子。

  税枯释甲,震之功也,国事象焉。萌生孕字,时物方昌。

  为出,为予。 #

  帝出乎震,布德施惠,而物象之。为赦为解,出而予也。

  为竹为草,为果为实。

  秀拔而为竹,滋蔓而为草,首敛而为果,皆木气也。果为实,象果则将复生焉。

  为鱼。 #

  水生鳞属,蕃息之象。竹草至鱼,皆多子类也。

  为疏器。 #

  《月令》:春则其器疏以达。刻而镂之,象土之发生无所塞也。疏器,致人力焉,以相天时。

  为田,为规。 #

  许、黄作为规为田,宋、郭作为田为规。木治土。为田,木用事而稷官展采焉。为规,象元之运木。土稽之木上,象致力于春,以相天物者也。

  为矛。 #

  句兵曲直不杀。戈氏罇,矛氏镦。矛敦,仁也。

  为青怪。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五行反常,则各以其物见异焉。

  为鼽。音求。 #

  春行秋令,则人多鼽,金沴木也。

  为狂。 #

  弗恭弗肃,动荡之过。

  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

日庚辛,辰申酉。

声商,色白,味辛,臭腥,形革。

生水,胜木。

时杀,藏肝,存魄。

性谊,情怒。

事言,用从,撝乂。

征雨。

帝少吴,神蓐收,星从其位。

  胃、昴、毕、氏、参,位申酉。

  类为毛。 #

  金革火而收之,其气发散。为毛,庚辛象也。

  为医,为巫祝,为猛。唐人避讳,书多改虎为猛。此字疑当作虎,而未有本证定。为旧,为鸣。

  医攻疾,巫祝被不详,皆善革者也。

为猛,盖虎,甲毛类也。

虎变异龙,因旧而炳。

凡物坚成则鸣,如虎啸风,鸣之盛也。

医之革物,使复旧常,而巫祝善鸣矣。

物正为新,物老为旧。

凡动,木也。

凡声,金也。

动夬为躁,声扬为鸣。

鸣尚节焉。

  为门,为山,为限,为边,为城,为骨,为石。

  以坚立节,故为门,为山,为限,为边,为城。

金以方止。

边,四方也。

城,四营之,以为险。

故外象为限,为边,为城。

内象为骨。

骨自坚生,此木气也。

而凡物之坚,皆金为之,故木质皆白。

金类为骨,其极为石。

  为环佩,为首饰,为重宝,为大哆,丁、宋无此一句。为扣器。扣,音口,金饰器口也。

  疑极而说见,质定而文生之。

环佩,身之节也。

加尊而为首饰,又加贵而为重宝。

环佩象四,首饰象九。

重宝体觉德焉。

《说文》侈,大。

哆,口之兑也。

扣器以金饰口,致说焉,亦以立坚。

  为舂,为椎。为力,为县。与悬同。为燧,为兵,为械。为齿,为角,为螫,为毒。

  政饰以说,而小过治之。

扣器以受生。

为舂,为椎,为力,以坚胜也。

力胜,而后能胜物。

县之,县以权,制其变。

故以金变火为燧,又火变金为兵。

其变如此,七九错也。

人有兵械,物有齿、角、螫、毒,皆以胜物而立我焉。

立我已甚,则可入可取,寇贼生之。

  为狗,为入,为取,为 。呼早切,章作猎。

  为寇,为贼,为理,为矩,为金工,为钺。

  狗守其方,必或入之。

为入,纳日也。

为取,收岁也。

为 ,猎时也。

猎取之极,为寇,为贼。

则理官治之而立方焉,是以为理,为矩。

革而从范,故为金工;弗革而断以义方,则有杀而已,故为钺。

兵械以钺,正为金类,专杀焉。

武成左杖黄钺者,示无事於杀故也。

  为白怪,为喑,为僭。诸家作赞,丁作僭。

  金反常,则在物为白怪,在人为喑,在国为僭。

  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

日丙丁,辰巳午。

声征,色赤,味苦,臭焦,形上。

生土,胜金。

时养,藏肺,传魂。

性礼,情乐。

事视,用明,撝哲。

征热,帝炎帝,神祝融,星从其位。

柳、星、张、翼、轸,位巳午。

类为羽,为灶,为丝,为网,为索,为珠。

为文,为驳。

为印,为绶,为书。

  北方之奇为羽,南方之类为羽。

吴天之气,以火蒸水,自北冲南,而羽象生焉。

其养为灶,其杨为丝,其交为网,其纠为索,其凝清明为珠。

其变参错为文,驳者物相杂也。

皆象灶气上蒸。

为印、绶、书,为文象定焉,凡此为羽之变也。

  为轻,为高,为台。为酒,为吐,为射,为戈,为甲,为丛。

  上炎之气,弗缊而发,则为轻,为高,为台。其缊而发,则为酒,为吐,为射,为戈,为甲,为丛。凡草木皆以火拔水,触土而生者也。

  为司马,为礼,为绳,为火工,为刀。

  为射,为戈,为甲,为丛,此司马之所乘,以务烈也下。

武成履乱者,理焉,故为礼。

礼以约物,使从正直,故为绳。

绳以人辅天而治之,故为火工。

戈,支兵也,象物萌芽。

而刀正火类,刀制义也。

  为赤怪,为盲,为舒。赤怪,灾也。盲,丧其明。舒,豫咎也。

  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

日壬癸,辰子亥。

诸家作子亥,宋作亥子。

声羽,色黑,味咸,臭朽,形下。

生木,胜火。

时藏,藏肾,存精。

性智,情悲。

事听,用聪。

撝谋,征寒。

帝颛顼,神玄冥,星从其位。

女、虚、危、室、壁,位亥子。

类为介,为鬼,为祠,为庙。

为井,为穴,为窦。

为镜,为玉。

  陷乎险中,其象为介。为鬼,为祠,为庙,以潜灵也。为井,为穴,为窦,以深通也。为镜,以静明也。为玉,以洁清也。皆水之在原者也。

  为履,为远行,为劳,为血,为膏。

  其流为履,为远行,为劳,为血。血凝其滋,而膏生焉,则物着而贪起矣。

  为贪,为含,为蛰。为火猎,宋作人猎。为闭,为盗。

  翕取为贪,怀藏为含。

翕取生寒,怀藏至伏,是以为蛰。

於物为蛰。

为火猎,救人。

为闭,为盗,在险象也。

含有畏而图,有贪无度,而力取也。

贪以寒极,反为火猎。

金为寇贼,善残杀也。

水为盗者,没非其有而已矣。

  为司空,为法,为准,为水工,为盾。

  司空居民,取诸闭蛰法,以险持平焉,所以禁犯猎而谨攘盗也。水工治水,使不失其平者也。为盾,贞坊而已矣。周宣南征之诗曰: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为黑怪。为聋,为急。

  自信弗稽,其咎为急,则莫能听德,是聋类也。

  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

日戊己,辰辰未戌丑。

多作辰戌丑未,今从丁、宋本。

声宫,色黄,味甘,臭芳,形植。

生金,胜水。

时该,藏心,存神。

性信,情恐惧。

  仁柔而好生,故其情喜义。

刚而时杀,故其情怒。

礼与物嘉会相见,故其情乐。

智独不与物合,而善救不已,故其情悲。

《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不失,则所以定危也。

中动则为恐惧之情,如震二五是已。

心震于物,而无守则者,非情之正也。

  事思,用睿,撝圣,征风。

帝黄帝,神后土,星从其位。

角、亢位辰,奎、娄位戌,斗牛位丑,井、鬼位未。

类为裸,为封,宋作为封,为垄。

为瓶。

为宫,为宅,为中溜。

为内事,为织,为衣,为裘。

为茧,为絮。

为床,为荐。

  裸无介鳞羽毛,体中而已。

夫神无方而道未始有封,封已而此疆尔界生焉,封已则如瓶焉而已矣。

瓶凝土,以为器;宫凿土,以为室。

宅,居之也。

宫宅中溜之间,有内事焉。

土积阴也,而功作成物,识法经纬,为衣为裘,皆内事也。

裸,思所以自燠,是以为茧自封,此人衣裘之心也。

藏诸衣裘,而不足於是,因茧又索絮焉。

自为中溜,以虚变通,利用生之。

至於为床为荐,以宁厥正,安厚之极也

  为驯,为怀,为腹器。为脂,为漆,为胶。为囊,为包。

  驯,妇道也。怀,母道也。以怀,故为腹器。中和之凝,为脂,为漆,为胶。其保合之,为囊,为包。此母道之所以成物也。

  为舆,为毂。为稼,为啬。为食,为。为棺,为椟宋作椁。为衢,为会,为都。为度,为量。为土工,为弓矢。

  舆以方载,毂以中运。

为稼,为啬。

为食,为与。

为棺,为槟,象地载之运也。

《书》曰:土爰稼穑。

食以自实,而腴其生,是以有死也。

棺,人之所以及於土也。

夫百昌皆生於土,反於土,而后生之生於本者,是椟类也。

死生往复,如衢。

衢,会通也。

四达而中为之都,度量之法谨焉,土工资之。

治国至於弓矢,极矣。

故曰:五兵之运,德之末也。

物之萌生,离潜发伏,如弓之矢,弓之彀,率游於中央者也。

  为黄怪,为愚,为牟。宋云牟当作瞀。

  妖不自兴,由人反德。

为愚也者,心之疾也。

牟与蒙通,零浊之咎也。

玄数之推五行,昭事类焉,故以《洪范》五行为序。

深知五行之为,而可与论道,可与制礼,非特尚其占而已也。

  五行用事者王,王所生相。

故王废,胜王囚,王所胜死。

其在声也,宫为君,征为事,商为相,角为民,羽为物。

其以为律吕也,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

  事变通相宰制,民生而和,物藏而化。

君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凡声,重不逾宫,轻不过羽。

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征;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

此黄钟之均五声法也。

十二律各以其数为宫,而损益以生征、商、羽、角,而为六十声。

黄钟之管九寸,三分去一,下生林钟;林钟之管六寸,三分益一,上生太簇;太簇之管八寸,三分去一,下生南吕,五寸三分寸之一;南吕上生姑洗,七寸九分寸之一;姑洗下生应钟,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应钟上生蕤宾,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蕤宾又上生大吕,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大吕下生夷则,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夷则上生夹钟,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夹钟下生无射,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无射上生中吕,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七十四。

盖皆损益之数不过三,生取之数不过八。

是以统和二极,而述行八风也。

自子至巳者,皆阳纪也;大吕、夹钟、中吕,阳中之阴声也。

自午至亥者,皆阴纪也;蕤宾、南吕、应钟,阴中之阳声也。

是以自子至巳,皆下生;自午至亥,皆上生也。

凡乐,黄钟为宫,则林钟为征,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林钟为宫,则太簇为征,南吕为商,姑洗为羽,应钟为角;太簇为宫,则南吕为征,姑洗为商,应钟为羽,蕤宾为角。

凡五声,六律十二管之旋相为宫也。

以三变通。

此记所谓播五行於四时,和而后月生者也。

五行更王用事,一正胜焉,而参以生和,此《易》所谓利贞之性情者哉。

  子午之数九,丑未八,寅申七,卯酉六,辰戌五,巳亥四。

故律四十二,吕三十六。

并律吕之数,或还或否,凡七十有八,黄钟之数立焉。

其以为度也,皆生黄钟。

  子午,天地之所以经皇极也,九数缊焉。

而其杀至于巳亥,律综子午寅申辰戌之数,为四十二,吕综丑未卯酉巳亥之数,为三十六。

并之,凡七十有八。

而律吕之数,黄钟独还得九,诸律否焉。

是以黄钟为律吕之宗也。

黄钟之数八十有一,而立於七十有八。

则虚其三,以为众妙之玄。

所以用九者也,参三焉,十有二辰之数,至四而止,则以立方而已矣。

其以为度也,皆由黄钟者。

由九十黍之广而生度,由九寸之管而生量。

由其实一千二百黍之重为十二铢,而生权衡也。

  甲巳之数九#1,乙庚八,丙辛七,丁壬六,戊癸五。声生於日,律生於辰。声以情质,律以和声。声律相协,而八音生。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以十日如之。

天地中孚,象见甲子。

甲,一元也。

一为三,三为九,而数究焉。

故甲数九,己数亦九#2,从其合也。

甲数九,降而为乙,为丙,为丁,为戊;己数九#3,降而为庚,为辛,为壬,为癸。

数极於五,是故日以冲运也。

甲乙为角,丙丁为征,庚辛为商,壬癸为羽,戊己为宫#4。

故声生於日,天之气也;律生於辰,地之法也。

声直之以情质,律述之以和声。

而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音生,声可和而成文。

如此,凡以日各有合故也。

  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淤,宋作淤疾。九为极。

  九天以行言,据始、中、终;九地以势名,据下、中、上;九人以动观,据思、福、祸。

  九体:一为手足,二为臂胫,三为股肱,四为要,五为腹,六为肩,七为 , , ,音呀; ,《释文》音枯,宋音胡。八为面,九为颡。

  九属:一为玄孙,二为曾孙,三为仍孙,四为子,五为身,六为父,七为祖父,八为曾祖父,九为高祖父。

  九窍:一六为前,为耳,二七为目,三八为鼻,四九为口,五五为后。

  观九体、九属之象,则知日辰之数。数自九差等而降者,盖自然也。

  九序:一为孟孟,二为孟仲,三为孟季,四为仲孟,五为仲仲,六为仲季,七为季孟,八为季仲,九为季季。

  九事:一为规模,二为方沮,三为自如,四为外它,五为中和,六为盛多,七为消,八为耗,九为尽弊。

  九年:一为一十,二为二十,三为三十,四为四十,五为五十,六为六十,七为七十,八为八十,九为九十。

  以九属要九体、九窍者,体窍所以立人属也;以九事要九序、九年者,序年所以作人事也。序推三年周十。

  推玄算:家,一置一,二置二,三置三;部,一勿增,二增三,三增六;州,一勿增,二增九,三增十八;方,一勿增,二增二十七,三增五十四。

  《法言》曰:《易》,数也,可数焉者也。

《书》之不备过半,而习者不知者,无数以为之品式也。

玄算使筮者知首赞日星之次,所以经天彝伦而使勿乱也。

如得一方、一州、一部、三家礥,则家三置三,方州部皆勿增,有三而已。

是为玄首之次,三也;凡增者,皆其所因家数也。

  求表之赞,置玄姓,去太始策数,减一而九之,增赞。

去玄数半之,则得赞去冬至日数矣。

偶为所得日之夜,奇为所得日之昼也。

许、黄作明,宋、郭作得。

  置玄姓,去太始策数而减一者,去其所置玄姓之首。

九之者,首各九赞也。

去玄姓之首,则将计其赞而增之。

赞一增一,二增二,三增三也。

求日去玄数,半之者合二赞为一日,故赞偶为夜,赞奇为昼也。

如筮得应,自中至应,凡四十一。

则置四十一,减一而九之,为三百六十;而增所得赞焉,去三百六十半之,而得百八十,此去冬至日数也。

增一则为三百六十一,赞奇也,为百八十一日之昼。

增二则为三百六十二,赞偶也,为百八十一日之夜也。

  求星,从牵牛始,除算尽,则是其日也。

  冬至日起牵牛一度,日运一度,而成一日。故除星度尽,则得其日之所在何度也。

  太玄数卷第八竟

  #1『己』原作『乙』,据范本改。

  #2#3#4『己』原作『巳』,据正文天干改。

  太玄文掜卷第九

  玄文

  罔、直、蒙、酋、冥。

罔、北方也,冬也,未有形也。

直,东方也,春也,质而未有文也。

蒙,南方也,夏也,物之修长也,皆可得而戴也。

许、黄作载,章、丁、郭作戴。

酋,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

有形则复於无形,故曰冥。

故万物罔乎北,直乎东,蒙乎南,酋乎西,冥乎北。

故罔者,有之舍也;直者,文之素也;蒙者,亡之主也;酋者,生之府也;冥者,明之藏也。

罔舍其气,直触其类。

蒙极其修,酋考其就,范注:考物使成成就。

而正文作亲,盖写者误。

宋、郭作就。

冥反其奥。

罔蒙相极,直酋相敕。

出冥入冥,新故更代。

章作贷。

阴阳迭循,清浊相废。

将来者进,成功者退。

已用则贱,当时则贵。

天文地质,不易厥位。

罔、直、蒙、酋、冥。

言出乎罔,行出乎罔,祸福出乎罔。

罔之时,玄矣哉。

行则有踪,言则有声,福则有膊,音剸,切肉也;又音竖衮切。

祸则有形,之谓直。

有直则可蒙也,有蒙则可酋也,可酋则反乎冥矣。

是故罔之时则可制也,八十一家由罔者也。

天炫炫出於无畛,炫,胡绚切。

熿熿出於无垠。

熿,户光切,与煌同。

故罔之时,玄矣哉。

是故天道虚以藏之,动以发之,崇以临之,刻以制之,终以幽之。

渊乎其不可测也,耀乎其不可高也。

故君子藏渊足以礼神,发动足以振众,高明足以覆照,制刻足以竦懝牛力切,一作拟,幽冥足以隐塞。

君子能此五者,故曰罔、直、蒙、酋、冥。

或曰:昆仑旁薄,幽何为也?曰:贤人天地,思而包群类也。

昆诸中,未形乎外,独居而乐,独思而忧,乐不可堪,忧不可胜,故曰:幽。

神战于玄,何为也?曰:小人之心杂,将形乎外,陈阴阳以战其吉凶者也。

阳以战乎吉,阴以战乎凶。

风而识虎,云而知龙,贤人作而万类同。

龙出于中,何为也,曰:龙,德始着者也。

阴不极则阳不生,乱不极则德不形。

君子修德以俟时,不先时而起,不后时而缩。

动止微章,不失其法者,其唯君子乎?故首尾可以为庸也。

库虚无因,大受性命,否,何也?曰:小人不能怀虚处乎下,庳而不可临,虚而不可满,无而能有,因而能作。

故大受性命而无辟也,故否。

诸本作无辞辟也,丁、章无辞字。

日正于天;何为也?曰:君子乘位,为车为马,车軨《释文》:力丁切,车阑也。

马 ,《释文》音介,马尾髻结也。

可以周天下,故利其为主也。

月阙其搏,不如开明于西,何为也?曰:小人盛满也。

自虚毁者,水息渊,木消枝,山杀瘦,泽增肥,贤人睹而众莫知。

酋酋之包,何为也?曰:仁疾乎不仁,谊疾乎不谊。

君子宽裕足以长众,和柔足以安物。

天地无不容也;不容乎天地者,其唯不仁不谊乎?故水包贞。

黄不黄,何为也?曰:小人失刑中也。

诸一则始,诸一,章诸作谓。

诸三则终,二者得其中乎?君子在玄则正,在福则冲,在祸则反;小人在玄则邪,在福则骄,在祸则穷。

故君子得位则昌,失位则良;小人得位则横,失位则丧。

八虽得位,然犹覆秋常乎?颠灵,气形反,何为也?曰:绝而极乎上也。

极上则运,绝下财颠。

灵已颠矣,气形恶得在而不反乎?君子年高而极时者也欤。

阳极上,阴极下;气形乖,鬼神阻;贤者惧,小人怙。

昆仑旁薄,太容也。

神战于玄,相攻也。

龙出于中,事从也。

庳虚之否,不公也。

日正于天,光通也。

月阙其搏,损嬴也。

酋酋之包,法乎贞也。

黄不黄,失中经也。

颠灵之反,穷天情也。

冈直蒙酋,赞群冥也。

昆仑旁薄,资怀无方。

神战于玄,邪正两行。

龙出于中,法度文明。

庳虚之否,臣道不当。

日正于天,乘乾之刚。

月阙其搏,以观消息。

酋酋之包,能任乎刑德。

能任,监本能作揩,黄无能字,诸本否。

黄不黄,不可与即。

颠灵之反,时则有极。

冈直蒙酋,乃穷乎神域。

天地之所贵曰生,物之所尊曰人,人之大伦曰治,治之所因曰辟。

崇天普地,分群偶物,使不失其统者,莫若乎辟。

夫天辟乎上,地辟乎下,君辟乎中。

仰天而天不惓与惓同,俯地而地不怠。

惓不天,怠不地,惓怠而能乎其事者,古今未诸#2。

是以圣人昂天则常,穷神掘变,极物穷情;与天地配其体,与鬼神即其灵,与阴阳埏其化,与四时合其诚;视天而天,视地而地,视神而神,视时而时。

天地神时皆驯,而恶入乎逆?

  《诗》曰:皇王维辟,法胜也。中为君德,而辟统正,此是谓泰始,天地之运启焉。

  玄掜研启切 #

  玄之赞辞,或以气,或以类,或以事之骫卒。

骫,音委。

谨问其姓,而审其家,观其所遭遇,劘音靡。

之於事,详之於数,逢神而天之,触地而田之,则玄之情也得矣。

故首者,天性也;冲,对其正也;错,絣也。

絣,普耕切;又音并。

元文绮也,杂也。

测,所以知其情。

摛,张之。

莹,明之。

数为品式,文为藻饰。

掜,拟也。

图,象也。

告,其所由往也。

维天肇降生民,使其貌动、口言、目视、耳听、心思。

有法则成,无法则不成。

诚有不诚,范、宋作诚有不威,丁 作不畏,黄作不诚。

掜拟之经。

垂 为衣, ,所交切,衣衽。

襞幅为裳,襞,音壁。

衣裳之制,诸本制作示,宋但云衣裳示天下,近监本作制。

以示天下,掜拟之三八。

比札为甲,冠矜为戟,被甲何戟,矜;《释文》巨巾切,矛柄也。

以威不恪,掜拟之四九。

尊尊为君,卑卑为臣,君臣之制,上下以际,掜拟之二七。

鬼神耗荒,想之无方,无冬无夏,祭之无度,故圣人着之以祀典,掜拟之一六。

时天时,力地力,维酒维食,爰作稼穑,掜拟之五五。

古者宝龟而货贝,后世君子易之以金币,国家以通,万民以赖,掜拟之思。

诸本皆作思虑,虑字盖衍。

建侯开国,涣爵般秩,以引百禄,掜拟之福。

越陨不令,维用五刑,掜拟之祸。

秉圭戴璧,胪凑群辟,胪,力居切,陈序也。

掜拟之八十一首。

棘木为杼,削木为轴,杼轴既施,民得以燠,掜拟之经纬。

雕割匏、竹、革、木、土、金,击石弹丝,以和天下,掜拟之八风。

丁无雕字,别本唯割字,章作刻。

《释文》作则,音喧。

云一作割,宋、许、黄作雕割。

雕,音雕,盖古字同。

阴阳相错,男女不相射,人人物物,各由厥汇,掜拟之虚嬴。

日月相斛,星辰不相触;音律差列,奇耦异气;父子殊面,兄弟不孪,《释文》生患、所眷二切,双生子也。

宋作孳。

帝王莫同,掜拟之岁。

啧以牙者童其角, 以翼者两其足,无角无翼,材以道德,掜拟之九日平分。

存见知隐,由迩拟远,推阴阳之荒,考神明之隐,掜拟之晷刻。

一明一幽,跌刚跌柔,知阴者逆,知阳者流,掜拟之昼夜。

上索下索,遵天之度;往述来述,遵天之术;无或改造,遵天之丑,掜拟之天元。

天地神胞法易,久而不已,当往者终,当来者始,掜拟之罔、直、蒙、酋、冥。

故拟水於川,水得其驯;拟行於德,行得其中;拟言於法,言得其正。

言正则无择,行中则无爽,水顺则无败。

无败,故可久也;无爽,故可观也;无择,故可听也。

可听者,圣人之极也;可观者,圣人之德也;可久者,天地之道也。

章作业。

是以昔者群圣人之作事也,止拟诸天,下拟诸地,中拟诸人。

天地作函,日月固明,五行该丑,五岳宗山,四渎长川,五经括矩。

天违、地违、人违,而天下之大事悖矣。

  玄之赞辞,皆拟也。

气生类,类生事之骫卒,盖法三摹。

观凡掜之所拟,则有以见赞之情,不尽其汇者,得比义焉。

思以虚,权祸福而变通之,如金币之於天下。

胪凑群辟,掜拟八十一首,则唯体。

玄极为能,莅此虚嬴,在一昼一夜之间,而岁统期,道皆相异而不相悖也。

而体有小大,则拟有玄章。

玄以二首平分九日,利不可专,天之道也。

玄经象辞,盖拟晷刻昼夜,而数拟天元。

天元则历章会统之所综也。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罔冥,盖神胞也。

始终不已,法《易》如此。

  太玄文掜卷第九竟

  #1『日』原作『曰』,据范本改。

  #2『未』原作『末』,据范本改。

  太玄图告卷第十

  玄图

  一玄都覆三方,方同九州,枝载庶部,分正群家,事事其中。

阴质北斗,章、许及丁别本阴质上有则字,丁、宋皆无。

日月畛营。

阴阳沈交,四时潜处。

五行伏行,六合既混,七宿轸转。

驯幽历微,六甲内驯,九九实有。

律吕孔幽,历数匿纪。

范作驯幽推历,六甲内驯,九九实有。

律吕孔幽,历数匿纪。

宋作驯幽历微,九九实有,律吕采幽,历数匿纪,六甲内驯。

郭、林同宋本。

林唯推历、孔幽二字,郭孔幽字同范、许、黄本。

图象玄形,赞载成功。

始哉中羡从,百卉权舆,乃讯感天。

讯,与迅同。

雷推 ,舆物旁震。

寅赞柔微,拔根于元。

东动青龙,光离于渊。

摧上万物,天地舆新。

,徒感切。

震,音珍。

舆物,丁舆作与。

拔根,丁别本作拔艰。

摧上,许、黄作罗上,宋、丁作摧土田告,云摧当作催,土当作咄,盖古摧与催同。

中哉更睟廓:象天重明,雷风炫焕,与物时行。

阴酋西北,阳尚东南。

内虽有应,外抵亢贞。

龙干于天,长类无疆。

南征不利,遇崩光。

章作遇乎崩光,宋作遇於崩光。

终哉减沈成:天根还向,成气收精。

阅入庶物,咸首艰呜。

深合黄纯,广含群生。

泰柄云行,时监地营。

邪谟高吸,乃驯神灵。

旁该终始,天地人功咸酋贞。

  玄图三之变也。

方、州、部、家,一、二、一二、四,而玄在其中,此之谓五之以合虚。

雷推 #1;舆物旁震,屯也,雉雊季冬感此。

寅赞柔微,拔根于元,太簇之气。

东动青龙,光离于渊,则解矣。

亢贞之时,龙务蕃类而已,征则不利矣。

天根还向,一之反也,自难勤养。

深合黄纯,则复乎中焉。

泰柄云行,时监地营,斗运而正五辰也。

邪谟高吸,乃驯神灵,则赞载成功,谋而取之,无不至也。

是以能驯神灵而不悖,旁周终始而功咸酋也。

  天甸其道,地他其绪。

杝,直纸切。

《诗》云:析薪扦矣#2,谓随其理也。

阴阳杂厕,有男有女。

天道成规,地道成矩。

规动周营,矩静安物。

周营故能神明,安物故能聚类。

类聚故能富,神明故至贵。

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

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妇之道。

极君臣、父子、夫妇之道而与天合。

  玄有二道:宋作玄以一道,以三生,以一起,一以三生。

以一起者,方、州、部、家也。

一以三起,一以三生。

以三起者,方、州、部、家也。

以三生者,参分阳气,以为三重,极为九营。

是为同本离末,范作是为同本离生。

章为作谓,生作末。

林生同本,离生末。

天地之经也。

旁通上下,万物并也。

九营周流,终始贞也。

始於十一月,终於十月,罗重九行,行四十日。

诚有内者存乎中,宣而出者存乎羡,云行雨施存乎从,变节易度存乎更,珍光淳全存乎睟,淳全,章作淳金。

虚中弘外存乎廓,削退消部存乎减,降队幽藏存乎沈,队,音坠。

考终性命存乎成。

是故一至九者,阴阳消息之计邪,反而陈之,子则阳生於十一月,阴终十月可见也;午则阴生於五月,阳终於四月可见也。

生阳莫如子,生阴莫如午。

西北则子美尽矣,东南则午美极矣。

故思心乎一,反复乎二,成意乎三,条畅乎四,着明乎五,极大乎六,败损乎七,剥落乎八,殄绝乎九。

生神莫先乎一,中和莫盛乎五,倨剧莫困乎九。

倨,音据,傲也。

勋,音遽,疾也。

郭元亨疏: ,作剧。

夫一也者,思之微者也。

四也者,福之资者也。

七也者,祸之阶者也。

三也者,思之崇者也。

六也者,福之隆者也。

九也者,祸之穷者也。

二五八,三者之中也,福则往而祸则丞也。

九虚设辟,君子小人所为宫也。

自一至三者,贫贱而心劳。

四至六者,富贵而尊高。

七至九者,离咎而犯菑。

五以下作息,五以上作消。

数多者见贵而实索,数少者见贱而实饶。

诸本作虚饶,许作实饶。

息与消纠,贵与贱交。

福至而祸逝,祸至而福逃。

许、黄无福至一句。

宋、丁祸至一句在上。

今从章本。

幽潜道卑,亢极道高。

昼夜相丞,夫妇系也。

终始相生,父子继也。

日月合离,君臣义也。

孟季有序,长幼际也。

两两相阖,朋友会也。

一昼一夜,然后作一日。

一阴一阳,然后生万物。

昼数多,夜数少,章又有昼数长,夜数短者,衍也。

宋作昼数多,而夜数少。

象月窥而日缢。

君行光而臣行灭,君子道全,小人道缺。

  以三起者有方,位之所以建立也;以三生者无方,气之所以造化也。

参分阳气,为始、中、终。

而九天周营,始於十一月朔旦冬至,而中统之。

行四十日半而大寒,则羡统之。

又行四十日半而惊蛰,则从统之。

更统谷雨,賥统小满,廓统小暑,减统处暑,沈统秋分,成统立冬之气,各行四十日半。

九营凡三百六十四日半,而岁成焉。

日行四十日者,其半参差不齐,天之所以运也。

参摹而四分之,极於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

是以由始、中、终,着思、福、祸,以尽阴阳消息之计。

玄凡三百六十四夜,三百六十五昼,是为昼数多夜数少,阳饶而阴乏也。

  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共朋,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

玄有一规、一矩、一绳、一准,以从横天地之道,驯阴阳之数,拟诸其神明,阐诸其幽昏。

则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也。

  三八为规,四九为矩,二七为绳,一六为准。界辨而隅分,则八方平正之道可得而察。

  玄有六九之数,策用三六,仪用二九。

玄其十有八用乎!泰积之要,始於十有八策,终於五十有四。

并始终策数,半之为泰中。

泰中之数三十有六策,以律七百二十九赞,凡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为泰积。

七十二策为一日,凡三百六十四日有半,踦满焉,以合岁之日而律历行。

故自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冠之以甲,而章、会、统、元,与月食俱没,玄之道也。

丁、宋作与月食没,具玄道也。

章作与月蚀没,俱玄之道也。

  天以六为节,阳中之阴也。

地以九制会,阴中之阳也。

阴阳变通,而利用生也。

策象天数,地仪天而匹之,人观法焉。

故其数始於十有八策,终於五十有四。

天地人数,始终相极,而玄以十有八用为之宗。

是以并五十有四而为七十有二,此一昼一夜之策也。

而一岁象此,故七百二十九赞,律於泰中三十有六。

凡赞之策三十有六,积是以为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而成岁也。

中、羡、从自子至辰,更、睟、廓自辰至申,减、沈、成自申至子者,一岁之方也。

而四千六百十有七岁象此。

十九岁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为一统,三统为一元。

统凡千五百三十九岁甲子朔旦冬至为天统,甲辰朔旦冬至为地统,甲申朔旦冬至为人统,象玄三方。

与月蚀俱没者,统合八十一章,元综九会,每会则尽一月蚀之数。

月蚀,数之盈也。

陆绩曰:置一元之数,以九会除之,终尽焉。

一章闰分尽,一会月蚀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

  玄告

  玄生神象二,神象二生规,规生三摹,三摹生九据。

玄一摹而得乎天,故谓之九天;诸本作有,宋作九,地、人同。

再摹而得乎地,故谓之九地;三摹而得乎人,故谓之九人。

天三据而乃成,故谓之始、中、终。

地三据而乃形,故谓之下、中、上。

人三据而乃着,故谓之思、福、祸。

下欱上欱,呼合切,《说文》:歠也。

出入九虚;小索大索,周行九度。

玄者,神之魁也。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

天奥西北,郁化精也。

地奥黄泉,宋作黄渊。

隐魄荣也。

人奥思虑,含至精也。

丁、宋含作合。

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人 而处乎中。

:《释文》音泯,宋作苠。

天浑而 宋作挥,故其运不已。

地颓而静,故其生不迟。

人驯乎天地,故其施行不穷。

天地相对,日月相刿,山川相流,轻重相浮,阴阳相绩,尊卑不相黩。

是故地坎而天严,月遄而日湛。

五行迭王,四时不俱壮。

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昴则登乎冬,火则登乎夏。

南北定位,东西通气,万物错离乎其中。

玄一德而作五生,一刑而作五克。

一刑,丁、宋上有玄字。

五生不相殄,五克不相逆。

不相殄乃能相继也,不相逆乃能相治也。

相继则父子之道也,相治则君臣之宝也。

  自玄冥而发乎神光,故神象二。

二运无方,是以生规。

规三摹之,而天玄、地玄、人玄得焉。

摹必有据以建立,是以九据旁极七百二十有九。

九赞之事,三极之道也。

天奥西北,则化精冥於混沌无端。

地奥黄泉,则信无不在乎中,万物精气隐焉。

此魄荣也,罔之时也。

所谓潜天而天,潜地而地,亦极此奥而已矣。

玄象如此,而人将造之,非遗物离人,精思超诣,则莫能入。

摛曰:欲违则不能,默则得其所。

此玄要也。

玄得而神明生之,则动静之变,皆玄事也;休咎好丑,皆玄法也。

天地阖辟,万物并兴,而玄不动。

若雕若刻,生生化化,而玄无为。

析愿迪哲,诏奸陨慝,百度厘举,而玄莫违。

始终相纠,古今相荡,统元无尽,而玄不逝。

岂非所谓万物皆备於我,道心惟微者哉?不二者,玄之常;凡二者,神之变也。

  玄日书斗书,章作玄日斗书。

而月不书,常满,以御虚也。

常满,丁、宋上有日字。

岁宁悉而年病,十九年七闰,天之偿也。

阳动吐,阴静翕;阳道常饶,阴道常乏,阴阳之道也。

宁悉,诸本皆作能悉,唯张颢本作宁悉。

阳动吐,宋作阳动而吐,阴静而翕。

阳之道也常饶,阴之道也常乏。

天强健而侨躆,侨,渠消切,高也。

或与蹻通,居表切。

躆,音据。

一昼一夜,自复而有余。

日有南有北,月有往有来。

日不南不北,则无冬无夏;月不往不来,则望晦不成。

圣人察乎脁朒侧匿之变。

脁,敕了切。

诸本无朒字,宋作脁朒。

校张颢本亦然。

而律乎日月雌雄之序,经之於无已也。

故玄鸿纶天元,娄而钳之於将来者乎?钳之,丁、章作拙将来者乎。

乎,或作也。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周乎天。

年十二月,凡行三百五十四度而十度四分度之一,入於嗣岁。

所谓闺者,积此奇也。

行不足乎天度,此年病也。

故以其闰偿之。

十九年七闺,而岁宁悉。

玄经象岁,故曰八十一首,岁事咸贞。

宁无不安,悉无不足者,章之成也。

脁,月行疾;朒,月行迟。

晦见于西谓之脁,朔见于东谓之朒。

侧匿者,失正行也。

  大无方,易无时,然后为神鬼也。

宋作大无方无时,然后为鬼神,下无也字,以神鬼为鬼神。

神终乎六宗,宋、许作游,黄作斿,盖古字通。

魂魂万物,动而常冲。

故玄之辞也,沉以穷乎下,浮以际乎上;曲而端,散而聚;美也不尽於味,大也不尽其汇。

上连下连,非一方也;远近无常,以类行也;或多或寡,事适乎明也。

故善言天地者以人事,善言人事以天地。

明晦相推,而日月逾迈;岁岁相荡,而天地弥陶。

之谓神明不穷,原本者难由,流末者易从。

故有宗祖者则称乎孝,序君臣者则称乎忠,实告大训。

  玄之辞以尽神而已。

玄神生忠孝,忠孝生仁义。

孰不为仁?孰不为义?维其本之如此,是以能勿杂也。

昼夜之道不明,君子小人之事相乱,则所谓仁者参不弁而不知,所谓义者入非义而不察,使出无复纯德,此非天命之正也。

玄告大训,而正胜矣。

  右十一篇,解附以《释文》,出许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陈即近世陈渐,着《演玄》;吴即吴秘,作《音义》;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谓,许即许昂,章即章察,黄即黄伯思,林即林瑀本,云。

  太玄历附汉历 #

  太初上元正月甲子朔旦冬至,无余分。

后千五百三十九岁甲辰朔旦冬至,无余分。

又千五百三十九岁还甲子朔旦冬至,无余分。

十九岁为一章,二十七章五百一十三岁为一会。

会者,日月交会一终也。

八十一章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从子至辰,自辰至申,自申至子,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元有三统,统有三会,会有二十七章。

九会而复元。

一章闰分尽,一会月食尽,一统朔分尽,一元六甲尽。

  汉历以八十一为日法,一岁三百六十五日。

以日法乘之,得二万九千五百六十五分,益以四分日之一,二十分少,合二万九千五百八十五分少。

以二十四气除之,每气得一千二百三十二分,余一十七分少。

以三十二乘分八乘少,通分内子为五百五十二。

又除之,得二十三秒。

  每气一千二百三十二分二十三秒。以三十二为秒母,每首得三百六十四分十六秒,每赞得四十分十六秒。

  求气所入赞法:置冬至一气分秒,以首分秒去之;不满首者,以赞分秒去之。

余若干分秒,算外命之,得小寒。

所入首赞分秒,求次气,置前气所余分秒,益以一气分秒,如前法求之。

  角十二度,亢九,氏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

  东七十五度。 #

  斗廿六,牛八,女十二,虚十,危十七,室十六,壁九,

  北九十八度。 #

  奎十六,娄十二,冑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二,参九,

  西八十度。 #

  井三+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张十八,翼十八,轸十七,

  南百十二度。 #

  鹑尾:初张十六度,立秋;

  中翼十五度,处暑。

  寿星:初轸十二度,白露;

  中角十度,秋分。

  大火:初氏五度,寒露;

  中房五度,霜降。

  析木:初尾十度,立冬;

  中箕七度,小雪。

  大梁:初胃七度,谷雨今日清明;

  中昴八度,清明今日谷雨。

  实沈:初毕十二度,立夏;

  中井初,小满。

  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

  中井三十一度,夏至。

  鹑火:初柳九度,小暑。

  中张三度,大暑。

  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

  中牵牛初,冬至。

  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

  中危初,大寒。

  娵訾:初危十六度,立春;

  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日雨水。

  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今日惊蛰;

  中娄西度,春分。

  秒数少,散分为三十二。

  求星:置其宿度数,倍之以首,去之所余,算外即日所躔宿之赞。又倍次宿度数,以益之,去如前法。

  中:中孚一初,冬至气应,阳气始生,日舍牵牛初度。

  周:复次八,日舍婺女。

  礥:屯。 #

  闲:屯次四,十八分,二十四秒,小寒,日次玄枵,斗建丑位,律中大吕。

  少:谦五,虚。

  戾:睽。 #

  上:升七,三十六,十五,大寒,七危。

  干:升。 #

  :临。 #

  羡:小过。 #

  差:小过,三十三,二十二,立春,娵訾,寅,太簇,五,营室。

  童:蒙。 #

  增:益。 #

  锐:渐,五,三十一,十三,惊蛰。

  达:泰,一,东壁。

  交:泰。 #

  :需,一,奎,九八,二十,雨水,降娄,卯,夹钟。

  徯:需。 #

  从:随。 #

  进:晋,六,娄。

  释:解,三,二十六,十一,春分。

  格:大壮。 #

  夷:豫,三,胃。

  乐:豫,七三,十八,谷雨,大梁,辰,姑洗。

  争:讼。 #

  务:蛊,四,昴。

  事:蛊。 #

  更:革,一,二十,九,清明,八,毕。

  断:夬。 #

  毅:夬。 #

  装:旅,四,三+八,三十二,立夏,实沈,巳,仲吕。

  众:师,四,觜纗,八,参。

  密:比。 #

  亲:比,八,井,八十六,七,小满。

  敛:小畜。 #

  强:乾。 #

  睟:乾。 #

  盛:大有,二,三+三,三+,芒种,鹑首,午,蕤宾。

  居:家人。 #

  法:井。 #

  应:咸,六十八,五,夏至,阴生。

  迎:咸,二,鬼。

  遇:姤,一,柳。

  灶:鼎,九,二十八,二十八,小暑,鹑火,未,林钟。

  大:丰。 #

  廓:丰,四,星。

  文:涣,九,张。

  礼:履,四,六,三,大暑。

  逃:遁。 #

  唐:遁。 #

  常:恒,七,二十三,二十六,立秋,鹑尾,申,夷则,九,翼。

  度:节。 #

  永:节。 #

  昆:同人。 #

  减:损,一,四十一,十七,处暑,九,轸。

  唫:否。 #

  守:否。 #

  翕:巽,五十八;二十四,白露,寿星,酉,南吕。

  聚:萃,七,角。翰考:轸角之间一度,与《太玄》错。此历盖本《汉志》。

  积:大畜。 #

  饰:贲,八,三十六,十五,秋分。

  疑:观,四,亢。

  视:观。 #

  沈:归妹,四,氐。

  内:归妹,三,十三,二十二,寒露,大火,戌,元射。

  去:无妄。 #

  晦:明夷,七,房。

  瞢:明夷,六,三十一,十三,霜降,八,心。

  穷:困,九,尾。

  割:剥。 #

  止:艮。 #

  坚:艮,一,八,二十,立冬,析木,亥,应钟。

  成:既济,九,箕。

  阙:噬嗑。 #

  失:大过,四,二十六,十一,小雪。

  剧:大过,四,斗。

  驯:坤。 #

  将:未济,八,三十八,大雪,星纪,子,黄钟。

  难:蹇。 #

  勤:蹇。 #

  养:颐。养,九之末。天度气余,犹有六十分二十四秒。踦,当四十分十六秒;嬴,当二十分八秒。

  右许翰传《太玄历》,出温公手录经后,不着谁作本。

疑准贲沈准观翰,更定为观为归妹云。

弘治乙卯腊月,葑溪邢参观于皋桥唐伯虎家。

此本旧藏唐子畏家,后以赠钱君同爱。

更无副本,唯赖此传诵耳,钱君幸珍藏之。

丁巳冬徐祯卿识

  太玄图告卷第十竟

  #1『推』原作『惟』,据正文改。

  #2『扦』原作『杝』,据《十三经注疏》改。

  扬子云《太玄经》,今所行者,惟范望《解》。

而温公注本,虽明嘉靖间有刊本,然经文与注,均作大字书,其间舛殊甚。

且其本世亦不多见焉。

余从秋塘张君处得影写宋抄本,乃前明唐子畏家藏本。

因即付梓,行款悉照原书。

复浼顾君涧苹重校一过,遇有疑似之处,仍存其旧,盖慎之至也。

自后读子云书者,得温公注本,而识所指归矣。

时嘉庆岁在戊午季冬月既望,五柳居主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