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中经珠宫玉历

太上老君中经 #

  经名:太上老君中经。

又名《珠宫玉历》。

撰人不详。

约出朴魏晋。

据称老子传《道德经》上下篇,而此经为中篇。

原本一卷,徒分为二卷。

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

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七至十八。

  太上老君中经卷上

  第-神仙 #

  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乃在九天之上,太清之中,八冥之外,细微之内。

吾不知其名也,元黑是耳。

其神人头乌身,状如雄鸡,凤凰五色,珠衣玄黄。

正在兆头上,去兆身九尺,常在紫云之中,华盖之下住。

兆见之,言曰:上上太一道君,曾孙小兆王甲洁志好道,愿得长生。

  第二神仙 #

  无极太上元君者,道君也,一身九头,或化为九人,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上上太一之子也。

非其子也,元黑自然耳。

正在兆头上紫云之中,华盖之下住。

兆见之,言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

养我育我,保我护我,毒虫猛兽,见我皆垫伏,令某所为之成,所求之得。

太清乡,虚无里,姓朱愚,名光,字帝卿,乃在太微勾陈之内一星是也,号曰天皇大帝耀魄宝。

兆常念之,勿忘也。

人亦有之,常存之眉问,通於泥丸,黑上与天连。

  第三神仙 #

  东王父者,青阳之元黑也,万神之先也。

衣五色珠衣,冠三缝,一云三缝之冠。

上有太清云曜五色,治於东方,下在蓬莱山。

姓无为,字君鲜,一云君解。

人亦有之,在头上顶巅,左有王子乔,右有赤松子,治在.左目中,戏在头上。

其精气上为日,名曰伏羲。

太清乡,东明里。

西王母,字偃昌,在目为日月,左目为日,右目为月。

目中童子字英明,王父在左目,王母在右目,童子在中央,两目等也。

兆欲修真,当念东王父、西王母正在头上,有三人并立,乃合日月精光,下念紫房、太一、绛宫、黄庭、太渊、丹田,行其真气五周,施于腹中,复行气十二周,施于一身中。

道毕,即止朱雀阙门。

阙门,两乳是也。

左乳日君阿,右乳日聂仲。

当两乳下有玉阙,天狗、天鸡在其上,主晨夜呜吠。

  第四神仙 #

  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

下治昆仑之山,金城九重,蕾买气五色,万丈之巅。

上治北斗,华盖紫房,北辰之下。

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姓太阴,名玄光,字偃玉。

人须得王父王母护之两目,乃能行步,瞻视聪明,别知好丑,下流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也。

精气相得,万世长存。

.夫人两乳者,万神之精气,阴阳之津洵也。

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王母之宅也。

上治目中,戏於头上,止於乳下,宿於绛宫、紫房,此阴阳之气也。

  第五神仙 #

  道君者,一也,皇天上帝,中极北辰,中央星是也。

乃在九天之上,万丈之巅,太渊紫房宫中,衣五色之衣,冠九德之冠。

上有太清元气,云曜五色,华盖九重之下。

老子、太和侍之友右。

姓制皇氏,名上皇德,字汉昌。

人亦有之,在紫房宫中,华盖之下,元贵乡,平乐里,姓陵阳,字子明,身黄色,长九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

思之长三寸,正在紫房宫中,华盖之下。

其妻太阴玄光玉女,衣玄黄五色珠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在太素宫中,养真人子丹。

稍稍盛大,自与己身等也。

子能存之,与之语言,即呼子上谒道君。

道君者,一也。

乘云气珠玉之车,胶驾九极之马,时乘六龙以御天下。

子常思之,以八节之日及晦朔日,日暮夜半时祝曰:

  天灵节荣,真人王甲愿得长生,太玄之一,守某甲身形,五藏君侯,愿长安宁。

  第六神仙 #

  老君者,天之魂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左方。

故吾等九人九头君也,吾为上首,作王父,余人无所作也。

人亦有之,金楼乡,小庐里,姓皮,名子明,字蓝蓝,衣青衣,长九分,把芝草,持青幡,侍道君在左方,从仙人仲成子。

思之长三寸,常在己左方,正与己身等也。

其妻素女,衣黄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

  第七神仙 #

  太和者,天之魄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右方。

人亦有之,乌台乡,姓角里先生,字尉尉,衣白衣,长九分,持金剑,捧白磨,侍道君在右方,从仙人曲文子。

思之亦长三寸,起坐行止,常在己右。

其妻青腰玉女,衣青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

  第八神仙 #

  泥丸君者,脑神也,乃生於脑,肾根心精之元也。

华盖乡,蓬莱里,南极老人泥丸.君也。

字元先,衣五色珠衣,长九分,正在兆头上脑中,出见於脑户目前。

思之长九分,亦长三寸。

兆见之,言曰:南极老人,使某甲长生,束西南北,入地上天,终不死坏、迷惑。

上某甲生籍,侍於道君,与天地无极。

  第九神仙 #

  南极者,一也,仙人之首出也,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

主诸灾变,国祚吉凶之期。

上为荧惑星,下治霍山。

人亦有之,在长昊乡,绛宫中元里,姓李,名尚,、一名常,字曾子。

衣绛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在心中。

其妻,玉女也,衣白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

常思心中有华盖,下有人,赤积大冠,绛章单衣,名日天侯,玉带紫绶,金印玄黄。

子能见之,彻视八方,千日登仙。

时候视脑中小童子,见之是也。

  第十神仙 #

  日月者,天之司徒、司空公也。

主司天子人君之罪过,使太白辰星下治华阴、恒山。

人亦有之,两肾是也。

左肾男,衣皂衣,右肾女,衣白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为日月之精,虚无之黑,人之根也。

在目中,故人之目,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

两肾各有三人,凡有六人,左为司命,右为司录,左为司隶校尉,右为廷尉卿。

主记人罪过,上奏皇天上帝太上道君。

兆常存之,令削去死籍,着某长生。

属太初乡,玄冥里。

司录六丁玉女,字道明,皆在神龟上,乘紫云黑之车,胶驾双鲤鱼,字太成子。

玄母,道母也,在中央,身之师也。

主生养身中诸神,在五色云黑华盖之下,坐戴太白明星明月之珠,光曜照一身中。

常存以八节之夜,外祝曰:

  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更着某甲长生玉历。

  第十一神仙 #

  中极黄老者,真人之府中斗君也,天之侯王,主皇后素女宫也。

人亦有之。

黄庭真人,道之父母也,赤子之所生也,已吾身也。

皇后者,太阴玄光玉女,道之母也,正在脾上中斗中也。

衣五色珠衣,黄云黑华盖之下坐,主哺养赤子。

常思两乳下有日月,日月中有黄精赤黑,来入绛宫,复来入黄庭紫房中。

黄精赤黑填满太仓中。

赤子当胃管中,正南面坐,饮食黄精赤气,即饱矣。

百病除去,万灾不干。

兆常思存之,上为真人。

故曰同出而异名也。

有注云:日月同出异名。

太素乡,中元里,中黄真人,字黄裳子,主辟谷,令人神明乍小乍大。

常以鸡呜,食时祝曰:

  黄裳子,黄裳子,黄庭真人在于己。为我致药酒、松脯、粳粮、黍跃,诸可食饮者,令立至。祝讫,暝目有顷,闭口咽之二七过,即饱矣。

  第十二神仙 #

  吾者,道子之也。

人亦有之,非独吾也。

正在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珠玉床上,黄云华盖覆之,衣五彩珠衣。

母在其右上,抱而养之,父在其左上,教而护之。

故父曰陵阳,字子明,母日太阴,字玄光玉女。

己身为元阳,字子丹。

真人字仲黄,真吾之师也。

常教吾神仙长生之道,常侍吾左右,休舍太仓,在脾中与黄裳子共宿卫吾,给事神所当得,主致行厨。

故常思真人子丹正在太仓胃管中,正南面坐,食黄精赤气,饮服醴泉。

元阳子丹长九分,思之令与己身等也。

父母养之,乃得仙仙。

常自念己身在胃管中童子,服五色彩衣,坐珠玉之床,黄云赤气为帐,食黄金玉饵,服神丹芝草,饮醴泉,乘黄云气五色珠玉之车,驾十二飞龙,二十四白虎,三十六朱乌,思之九年,乘云去世,上谒道君。

五方从官,凡三万六千神,举吾宗族,皆得仙道,白日升天。

常以四时祠吾祖先,正月亥日鸡呜时祠郊庙,二月亥日祠社稷、风伯、雨师,四月五月申卯日,七月八月巳午日,十月十一月卯戌日,四季月不祠。

但解垮土公,逐去伏尸耳。

郊在头上脑户中,庙在顶后骨之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大肠穷,风伯在八门。

八门者,在脐旁五城十二楼也。

雨师在小肠穷,四渍云气出昆仑,弱水在胞中,诸神食厨在於太仓中。

以次呼神名召之,勿忘也。

  第十三神仙 #

  游玑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

主制万二千神,持人命籍。

人亦有之,在脐中,太一君,人之侯王也。

柱天大将军,特进侯也。

主身中万二千神。

中极乡,游玑里,姓王名阳,字灵子。

冠三缝之冠,衣绛章单衣,长九分,思之亦长三寸,其大与自身等也。

太一君有八使者,八卦神也。

太一在中央,主总阅诸神,案比定录,不得通亡。

八使者以八节之日上对太一,故脐中名为太渊都乡之府也。

常以秋分之日案此#1算之。

斋戒沐浴,瑞#2外三日勿出,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

常如此,诸神不得通亡,名上仙录,定为真人。

故太一不得妄上白事,不吉则凶,但八使者耳。

故以八节之日、晦朔弦望日,右手村脐二七,左手批心三七,祝曰:

  天灵节荣真人,某甲愿得长生,太玄真一守某甲身形,五藏诸君侯愿且安宁,公兆七遍,庶兆二十。明日平旦,复祝曰:

  太一北极君,敬守告诸神,常令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形。此所谓拘魂制魄者也。常以十二月晦日人定时,向月建太一於空室中,再拜正坐,暝目祝曰:

  五藏之君,魂魄诸神,某乞长生,无得离身,常与形合,同成为一身。男女各三通,常以八节日於室中,向其王池#3再拜,暝目祝曰:

  大道鸿津鸿津,天节之日,万兆魂魄皆上诸天,真人身与神合,某甲欲得长生,独在空室之中,不豫死籍数。

男女各三遍。

常以十二月晦日宿夜昼朝至平旦,於室中向寅地再拜,祝曰:

  鸿津鸿津,某受大道之恩,太清玄巅,愿还某甲去岁之年,魂魄保身。男女各三通。

  第十四神仙 #

  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一名五城。

五城中有五真人。

五城者,五帝也。

五城之外有八吏者,八卦神也。

并太一为九卿。

八卦之外有十二楼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

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

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

故五城真人主四时上计,八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十二月,以晦日上计。

月月不得懈息,即免计上事。

常当存念留之,即长生矣。

故太一常以晦朔、八节日夜半时,五城击鼓,集召诸神,校定功德,谋议善恶,有录者延命,众神共举,无录者终亡,司命绝去生籍。

故常以晦朔、八节之日夜欲卧时,念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五城、十二楼真人,祝曰:

  天帝太一君,天帝太一君,敬存诸神,与之相亲,司录司命,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着某生文,皆当言长生。

  第十五神仙 #

  五城真人者,五方五帝之神名也。

束方之神名曰句芒子,号曰文始洪崖先生,束方苍帝束海君也。

南方之神名曰祝融子,号日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也。

西方之神名日募收子,号日夏里黄公,西方白帝西海君也。

北方之神名曰禺强子,号曰玄冥子昌,北方黑帝北海君也。

此皆后神也,天地人神等耳。

风伯神名咤君,号曰长育。

雨师神名冯修,号日树德。

诸神常当存念之,令与司命君、司录君共削去某死籍,即为真人长生矣。

不与相知存念之,即为疾风暴雨、雷电霹雳持子远去,杀子之身,埋子深山,投子深渊,或为毒气所中,众鬼害人。

子欲为道,宜致敬之。

此神能害人,王者之治,不可不知也。

中央之神名日黄裳子,号日黄神彭组#4,中央黄帝君也。

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常侍黄天真人。

人亦有之,常侍真人,名日子丹,给神所得。

兆欲志道,常思念之,即不饥渴,长生久视,上为真人,能致行厨,役使鬼神。

社稷、河伯之神,名日冯夷,号日元梁使者。

  第十六神仙 #

  八卦天神下游於人问,宿卫太一,为八方使者,主八节日上计,校定吉凶。

乾神字仲尼,号日伏羲。

坎神字大曾子。

艮神字照光玉。

震神字小曾子。

巽神字大夏侯。

离神字文昌。

坤神字杨翟王,号曰女娲。

兑神字一世。

注:一云字八世。

常以八节之日存念之,其神皆在脐中,令人延年。

  第十七神仙 #

  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黑之元也,赤子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

主生子,合和阴阳之门户也。

在脐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

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中。

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

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法五行,故有五色。

清水乡,敖丘里。

丹田名藏精宫,神姓孔,名丘,字仲尼,传之为师也。

兆常以夜半存心之,赤黑上行至绛宫、华盖,各右绕之。

太一入黄庭,满太仓,养赤子,复入太渊,忽忽不知所在。

复念太一,黑还入丹田中止。

常念太一玄光道母养真人子丹,正吾身也,自兆名也,勿忘之。

  第十八神仙 #

  大肠、小肠为元梁使者,主逐捕邪气。

三焦关元为左社右稷,主捕奸贼。

上焦元气上入头中为宗庙,兆身与天地等也。

天地万物不可犯触也,天地之神则知之矣,而人身体四支亦不可伤也。

有痛痒者,神亦知之。

由是言之,昭然明矣。

天不可欺,地不可负,修身慎行,勿令懈怠也。

兆欲除邪气、治百病,啄齿三七过,祝曰:

  左社右稷,元梁使者,逐捕灾殃,急急如律令。

五咽一叹,三十咽止。

一日一夜三百#5六十咽。

三十日邪气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愈,三虫皆死,三尸走出,面目生光,与神为友。

六祝一止,十二为之一周。

  第十九神仙 #

  两肾问名日大海,一名弱水,中有神龟,呼吸元黑,流行作为风雨,通气四支,无不知者。

上有九人,三三为位,左有韩众,右有范蠡,中有大城子;左为司徒公,右为司空公,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腰玉女,右有白水素女,中有玄光玉女。

玄光玉女者,道元气之母也。

左有司录,右有司命,风伯雨师,雷电送迎,仙人玉女,宿卫门户,故名日太渊之宫。

先正紫房宫太一玄女赤子,故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着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也。

  第二十神仙 #

  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

房心为天子之宫,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故胃为太仓,日月三道之所行也。

又为大海,中有神龟。

神龟上有七星北斗,正在中央。

其龟黄色,状如黄金盘,左右日月照之。

故脐下为地中,中有五岳四渍,水泉交通,昆仑弱水,沈沈况况,玄冥之渊也。

日月之行,故天昼日照於.地下,万神皆得其明。

人亦法之,昼日下在脐中,照於丹田,脐中万神皆得其明也。

夜日在胃中,上照於胸中,万神行游嬉戏,相与言语,故令人有梦也。

天不掩人不备,故召其神问善恶吉凶之事,令肾者自慎也。

夜月在脐中,下照於万神。

昼月在胃中,上照胸中。

万神更相上下,无有休息。

故胃中神十二人,谏议大夫名日黄裳子、黄腾子、中黄子,主傅相太子。

玄光玉女主取金液、神丹、芝草、玉液、松脯,诸可饮食者立至矣。

  第二十一神仙 #

  兆审欲得神仙,当知天地、父母、赤子处。

兆汝为道,不可不知此五神名也,当自苦耳。

知之行之,坚守之,常念之,即神仙矣。

经中俱有,但当心解耳。

既知其神,当须得太一神丹金液,乃得神仙耳。

诸神元黑,虚无无为,自然为圣人耳,不为俗人所施也。

兆不能服神丹金液,劳精思念,当自苦耳。

故谓兆汝昼日常念脐中有日,赤黄精黑光明照于脐中。

胃中有月,白光赤黄精黑填满胃中。

暮外念日在胃中,赤黄精黑光明照於胸中。

月在脐中,赤黄白光精黑照於脐中。

以此为常,万世无止。

  第二十二神仙 #

  头发神七人,七星精也。

神字禄之。

两目神六人,日月精也。

左目字英明,右目字玄光。

头上神三人,束王父也。

脑户中神三人,泥丸君也。

眉间神三人,南极老人元光天灵君也。

两耳神四人,阴阳之精也,字娇女。

鼻人中神一人,名太一,字通卢,本天灵也。

口旁神二人,厨宰守神也。

口中神一人,太一君也,字丹朱。

颐下神三人,太阴神也。

颈外神二人,玉女君也。

两手中神二人,太阳之精也,字魂阴。

项中神二人,字上问也。

肩背神二人,少阴少阳之精也,字女爵。

胸中神二人,虎贲神也。

两乳下,日月也。

日月中有大神各一人,王父母也。

两腋下神二人,魂魄兆神也。

小腹中神二人,玉女也。

两腔内神二人,亦玉女也,字阴隐。

两经神二人,金木神也,字随孔子。

两足神二人,太阴之精也,字柱天力士。

头发神,字禄之。

两耳神,字娇女。

两目神,字英明玄光。

鼻孔中神,字通卢。

口神,字丹朱。

肩背神,字朱雀,一云字女爵。

两手神,字魄阴。

上元神,字威成子。

中元神,字中黄子。

下元神,字明光子,一云字命光。

阴神,字穷英。

两腔神,字阴隐。

两膝神,字枢公。

兆欲卧,暝目,从上次三呼之,竟,乃止。

其有病痛处,即九呼其神,令治之。

百病悉去,即为神仙矣。

  第二十三神仙 #

  肺神八人,太和君也,名日玉真宫,尚书府也。

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白云黑之车,胶驾白虎,或乘白龙。

心神九人,太尉公也,名日绛宫,太始南极老人元光也。

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赤云黑之车,朱雀为盖,丹蛇为柄,胶驾朱雀,或乘赤龙。

肝神七人,老子君也,名日明堂宫,兰台府也。

其从官三千六百人,乘青云黑之车,胶驾青龙,或乘白鹿。

胆神五人,太一道君也,居紫房宫,乘五彩玄黄紫盖珠玉云黑之车,胶驾六飞龙。

从官三千六百人。

脾神五人,玄光玉女,子丹母也。

乘黄金珠玉云黑之车,胶驾凤凰,或乘黄龙。

从官三千六百人。

真人子丹在上,外胃管中,黄云黑为帐,珠玉为林,食黄金玉饵,饮醴泉玉液,服太一神丹,瞰玉李芝草,存而养之,九年成真矣。

千乘万骑,上谒太上黄道君,东谒王父,西谒王母,南谒老人元光之前,真人得道,与天地合。

元阳子丹者,吾也。

吾道成乃去,白日升天,或乘黄金云黑珠玉之车,胶驾六飞龙,辔无极之马,从官凡万八千人。

天师大神使万八千人来下着吾身,合三万六千人,故能白日升天也。

胃神十二人,五元之黑,谏议大夫也。

脐中神五人,太一八人,凡十三人。

合二十五人,五行阴阳之神也。

神龟之上神三人,玄女、虚无、道母也。

肾神六人,司徒、司空、司命、司录、司隶、校尉廷尉卿也。

乘神龟之车,驾六鲤鱼,一云白鱼,玄白云黑之盖。

丹田神三人,人之根也,三合成德,以应道数也。

三焦神六人,左社右稷,风伯雨师,雷电霹雳也。

大肠、小肠神二人,为元梁使者。

虎贲神二人,为力士,在朱雀阙门,延年益等为龄,下侍真人凤凰阁。

玄谷神五人,大将军司马也。

阴神三人,上将军也,万神之精也。

男子字穷英,女子字丹城。

天之神万八千人,人之神万八千人,都合三万六千人,共举一身升天,即神仙矣。

  第二十四神仙 #

  东方之神女名日青腰玉女,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日黄素玉女,西方之神女名日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名日玄光玉女。

左为常阳,右为承翼,此皆玉女之名也。

五行之道,常以所胜好者为妻。

假令今日甲乙木,木胜土,则甲以己为妻。

故言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此皆夫妻合会之日也。

言肝胆木也,木帝以中宫戊己素玉#6为妻。

他皆效此。

此二神玉女之来,敬而侍之,慎无妻也。

妻之杀人,终不得道也。

兆欲为道,慎勿淫,淫即死矣。

此玉女可使取玉浆,致行厨也。

  第二十五神仙 #

  太上神字元光太一君。

其欲得太一之神也,非心神也,乃天神南极老人元光也,下在人心中。

常以平旦、日中、甲午日、丙午日、呼之曰:南极老人元光太一君,某甲欲愿得太一神丹长生之道。

因瞑目念心中太一童子衣绛章单衣,其色正赤黄如日,九十息顿止。

心中神字光坚,中太一中极君也。

在脾中,主养兆身。

常以鸡呜、食时、日西黄昏时、辰戌丑未日呼之曰:中极光坚太一君,某甲欲得真人神仙黄庭之道。

因暝目默念黄黑满太仓胃管中,脾上有一黄人,五十息顿止。

心下神字玄谷,北极君也,玄光道母也。

常以夜半时二、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日,呼之曰:北极君玄谷道母,某甲愿欲得金液醴泉可饮食者。

因瞑目念肾问有白黑,中有神龟,龟上有玄女,女右有司命,左有司录,见之呼曰:司命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着玉历生录,皆当言长生。

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还命延年。

此三神者,乃天地神道君三元君字也,人之先也。

常念勿忘也。

三元,天之贵神是也。

  第二十六神仙 #

  子欲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乃有信。

有信之积,神自告之也。

先念天灵君。

天灵君青身白头,正在眉问,思之三日,即见其神。

念玄膺,状正赤生光,念咽喉中正白如银,环十二重。

凡三日,念遍。

乃念肺色正白,名曰鸿鸿,七日。

念心色正赤,名曰陶吻,九日。

念肝色正青,名曰蓝蓝,三日。

念胆色正青,名曰护护,三日。

念脾色正黄,名日俾俾,五日。

念胃色正黄,名曰日一旦,五日。

念肾色正黑,名曰尉尉,三日。

念脐中太一色赤,人名日玉灵子,三日。

念大肠正白色,名日胴胴,一作洞洞,七日。

念小肠色正赤,名日契契,九日。

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曰藏精,三日。

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住,七日。

念金玉印乾燥完坚,三日。

念玄英正黑,润泽有光,三日。

念两脾,一作腔,左右脾内各有一玉女,衣绛被懦、青裙,正立两腔上,三日。

念两足下各有一人,正白,三日。

念为道竟矣,不出静室,辞庶俗,赴清虚,先斋戒,节饮食,乃依道而思之。

  第二十七神仙 #

  子审欲为道,神仙不死,当先去三虫,下伏尸。三日百六十息,食气三十通一止,九十通一休息,日四为之。常夜半鸡呜时祝曰:

  东方青牙,紫云流霞,饮食青牙,服食朝华。

三咽之。

南方朱丹,焕惧徘徊,服食朱丹,饮以丹池。

三咽之。

中央黄黑,黄庭高仙,服食黄黑,饮之醴泉。

三咽之。

西方明石,皓灵金质,服食明石,饮以金液。

三咽之。

北方玄滋,玄珠润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

三咽之。

如此三十日,三虫皆死,伏尸走去,而三神正黑自安定,伏尸不敢复还兆身中,即神仙不死,玉字金名,乘云而上升。

  太上老君中经卷上竟

  #1『此』,《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作『比』。

  #2『瑞』,《云笈七签》本作『静』。

  #3『池』,《云笈七签》本作『地』。

  #4『组』,《云笈七签》本作『祖』。

  #5『百』,原作『日』,据《云笈七签》本改。

  #6『玉』,《云笈七签》本作『女』。

  太上老君中经卷下

  第二十八神仙 #

  常以六甲之日平日一时扮心祝曰:苍林玄龟,流水如何#1,炎火周身,身,一作官。

安能知他,道来归己,道来归己。

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

次念胆色正青圆,中黄外青,润泽清汶,傍生批心,着肝,肝覆其巅,此道之始也。

念之既毕,乃呼其神曰:肉一本作皮。

子蓝蓝,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欲得太一神丹服食之,令某甲· 长生,勿去某身,常在紫房宫中,与道合同也。

因暝目念日精青黑来下着身,入鼻孔中,念肝色青黑与之合於目前,来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思行青黑周褊一身中,九十息止。

至乙日复存其神,呼曰:太一紫宫一作紫房素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得太一华符服之。

至甲寅、乙卯之日,复存之。

  第二十九神仙 #

  常以六丙之日禺中时,批心祝曰:朱雀丹液,天海地河,愿求不死,服食天和。

天和,一作至和。

因暝目念心色正赤如日,在肺叶问,乃止。

念日精赤黄黑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思行赤黑周褊一身中,百八十息止。

呼其神曰:李尚、李尚,一作李常。

曾子,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洵可饮食者,常在绛宫中,与己合同。

至丁日复存其神,呼曰:天皇绛宫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得天皇长生之道。

至丙午、丁巳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神仙 #

  常以六戊之日鸡呜时,日西黄昏时,批心祝曰#2: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

寿比中皇,升天常早。

愿延某命,与道长久。

因螟目念脾中黄黑来上至口中,上念天精黄黑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

思行黄黑周褊一身中,百五十息止。

呼其神曰:玄光玉女,养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黑,饮宴醴泉。

故言一身神有父母凡三人。

至己日复存之,呼其神曰:真人黄庭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求真人黄庭神仙之道。

至戊辰、己未、戊戌、己丑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一神仙 #

  常以六庚之日日哺时,批心祝曰:

  本子本子,白云卒起,雾合万里,愿云来归己,常为我使,反复仙命,终而复始。

因暝目念肺色正白,令白黑来上至口中,念曰:天精白黑,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思行白黑周褊一身中,百四十息止。

呼其神曰:先生尉尉,与己为友,留为己使,奉持华盖,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为一身。

至辛日复存其神曰:光黄玉堂,青腰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

某甲欲得彭祖长生不死之药服之。

至庚申、辛酉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二神仙 #

  常以六壬之日夜半时,批心祝曰:

  愿睹天镜,玄滋玉池,还白使黑,常为婴儿。

神来归己,五藏相随。

因瞑目念两肾问白黑周行一身中十二褊,翕然布散,流行四肢。

乃复念两肾巍陈,状如双鲤鱼,右黑左赤,侠脊而居,炫惧光明,相照一身中。

乃念青天太清元熙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一九而止。

思行太清白元黑周褊一身,还藏丹田中,呼其神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使某甲长生,上为真人,十二太一皆当言生。

至壬子、癸亥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三神仙 #

  所存念五脏神皆毕,乃更念玄厘、玉英、金液,但勿忘也。

更念玄厘,欲其润泽而起行列也。

别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面倒坚,小童子服饰也。

存之欲令坚强,长大自倍也。

念金液,欲令其乾燥而缓也,如紫谷盛水银也。

念此尽褊,而复存之,法十二周,精神处之,和黑自来,百病去除,寿命与天地期,长生无极,安知死时?

  第三十四神仙 #

  食日之精,可以长生。

绿兹上天,上谒道君。

其法常以月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时,披发向日,暝目念心中有一小童子,衣绛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两手掌中亦正赤,以两手掌摩面,下至心止,十二反为之。

念天日精正赤黄黑来下在目前,存入口中咽之一九。

以手摩送之,村心祝曰:

  景君元阳,与我合德,俱养绛宫中小童子?须臾复念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以日托心,心得日精,己乃神仙矣。

  第三十五神仙 #

  食月之精,以养肾根,白发复黑,齿落更生,己乃得神仙。

常以夜半时思肾问白黑周行一身中,上至脑户,下至足心。

自然之道,易至难行。

常以月十五日,向月祝日:

  月君子光,与我合德,养我丹田中小童子。

因暝目念月白黄精气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

丹田中气正赤,气中有一人,长九分,小童子也。

衣朱衣,故丹田中赤外黑,左青右黄,上白,五色气已俱。

但以其月托肾,肾得月精,乃得升沉。

-丹田中赤者,太阳之精也,心火之黑也。

其外黑者,太阴之精也,肾水之气也。

其左青者,少阳之精也,肝木之气也。

其右黄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气也。

其上白者,如银盘而照覆之者,少阴之精也,肺金之黑也。

其中有五人,即五脏之太子也,五行之精神也。

人须得丹田成,乃为真人。

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

礼容者,心之精也。

义慧者,肺之精也。

和乐者,肾之精也。

忠信笃厚者,脾之精也。

辩勇者,胆之精也。

缓和者,胆之黑衰也。

盲者,肝之黑衰也。

懦者,肺之黑衰也。

癫者,心之气衰也。

濡者,肾之气衰也。

不肖暗聋者,脾之气衰也。

其五脏衰者,皆自见於己也。

忧悲不乐则伤肝,伤肝则目暝头白,当思肾心以养之。

淫乐过度即伤肾,伤肾则腰疼痛,身沉重,大小便脓血,思肝肺#3以养之。

患怒则伤心,伤心则病强#4吐血,思肝脾以养之。

遭患忧难则伤肺,伤肺则思脾肾以养之。

饮食绝饱,酒醉过度则伤脾,伤脾则思心肺以养之。

令其子母相养之,即病愈疾除。

求神仙之人,恶伤五藏,学士明照之。

  第三十六神仙 #

  食太极之精,乃得长生。

常以六戊之日,时加其辰,辰一作神。

道士於室中冠带,北向再拜,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

暮夜卧,上念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正黄黑来下在兆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

黄精黑填满太仓黄庭中,下至丹田中。

乃念绛官中有一赤人,紫房宫中有五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官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真人,俱宿卫真人子丹也。

乃复下念玉堂三公,呼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令某甲长生。

黑定,乃复念真人子丹在胃管中,祝曰:

  玄光玉女,养我真人子丹,服食元黑,饮咽醴泉。以北斗中极托脾,脾得斗极之精,乃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

  肺为尚书,肝为兰台,心为太尉公,左肾为司徒公,右肾为司空公,脾为皇后、贵人、夫人,胆为天子、大道君,胃为太仓,太子之府也,吾之舍也,大肠小肠为元梁使者,下元气为大鸿胪,中元气为八十一元士,上元黑为高车使者,通神於上皇。

故肺为玉堂宫,心为绛宫朱雀阙门,肾为北极幽阙玄武掖门,脾为明堂侍中省阁也。

胃为上海,日月之所宿也。

脐为下海,日月更相上下至胃中。

故太初者,元黑之始也,道也,一也。

心上为天。

太始者,为万物之始也,山川也,地也,为肾。

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

上亦有三宫,两目为绛官,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

眉问为郊山,能合三元熙以养其真人小童子,则列然彻视矣。

  老君曰:万道众多,但存一念子丹耳。一,道也。在紫房宫中者,胆也。子丹者,吾也。吾者,正己身也。道毕此矣。

  第三十八神仙 #

  道士炼水银,消沙液、珠玉、八石,以作神丹,服一刀圭,飞升天官。

身常食气,乃得长生神仙。

存神食丹,乃为真人。

真人得道,上佐上皇治。

故真人以水土瞑瞑浩浩,天地溃溃蒙蒙,不知所存藏,万八千岁,乃成天地人。

故真人以土作人,呼吸饮食,从骑伏使,令土不得独处,人不得独存,故言黄土本人之先也。

真人去之,上升九天。

世人无道,下入黄泉。

益土三升,子一作了。

无骨筋。

一本作肋。

故九天丈人有言曰:食於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

神仙戏游。

食於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

食於人者,以身报人,骨毛弃捐。

兆欲为道,勿食飞乌,天之所生,杀之数数,臧子寿年。

人畜食之,可以为厨宰六畜也。

避六丁神,兽类也,勿食。

丁卯兔也,丁丑牛也,丁亥堵也,丁酉鸡也,丁未羊也,丁巳蛇也,此大禁之,六丁神之讳也。

乘黑服丹入室之时,无食生物,禁食五畜肉。

五畜肉者,马牛羊堵狗也。

但得食鸡子、鱼耳。

禁食五辛,臭恶自死之物,慎勿食。

服丹尚可,乘娇禁之。

  第三十九神仙 #

  道者,吾也,上上中极君也。

兆常以日出时、日中时、酉时、夜半时,一云日申酉。

上念太极中央太黄星,其精气来下在兆额上眉问止,正赤黄白如日状,以意致之下入口中,咽之,令其气下入绛宫紫房黄庭中,咽之三五而止。

祝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某甲好道,愿得长生。

此吾之气也,吾从此气生。

念之万遍,无止也。

令兆长生,上为真人,云车下迎,飞升天宫,上谒上帝南极老人元光之前。

  老君曰:圣人销珠,贤人水玉。

销珠、水玉,其道同法。

销珠者,服日之精。

左目,日也。

水玉者,食月之精。

右目,月也。

被发正偃外,暝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

令人神明,彻视八方。

食肺之精,常念肺中白气来上出至咽喉,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

令人神明,身生光泽,辟邪致神,玉女侍之,即长生,辟百鬼矣。

常念身中小童子衣绛衣,在心中央。

中央即神明也。

时念心中有紫华盖,下有一人,着赤积大冠,绛单衣,衔箭引弩,愤然而瞋,即能辟兵,役使鬼神矣。

  第四十神仙 #

  常思顶中紫云出如车盖,状如火气,文彩五色,上与天连,以意极布之,与天相率下。

念胃中黄气如橘,忽长稍大,身形如日。

念目下元气赤人、黄人,道气行布四肢,登高入日中,登高一作登台。

上至绛宫紫房太一。

祝曰:

  太一北极,敬告诸神,常令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是谓自然无形者也

  第四十一神仙 #

  鬼箭十二,可以辟兵。

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

以意抱之,名曰鬼箭。

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

以击四夷,捐伪电光。

但问兵楣、刀戟、金银,天神皆助真也,雷公击鼓也。

太白扬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龙守门,武夷在庭,胜蛇玄武,主辟凶殃,白兔梼药,蟾赊在傍,太一和剂,彭祖先常#5。

服一刀圭,面目生光。

身出毛羽,上谒上皇。

此道也,使诸神气与子合同,慎之,勿解殆也。

  第四十二神仙 #

  常以庚申之日申时,被发,西南首,申地偃卧,纵体,暝目,念肺正白,润泽光明,中有芝草,茎大如小指,其中空而明,下与心相连。

其中有青赤气上下交通,出心入肺之中。

念之至下,哺时止。

肺者,人之天也。

心者,人之日也。

日气上出如赤丹之精,未尝有之时,人须得此气以生耳。

失此气者,则死矣。

名日自然之道。

道通神灵矣。

  第四十三神仙 #

  常念心中赤气如日,内青外黑,三合成德,以应道数。

师曰:常以平旦,念心中正赤如日。

日中有人,着大冠赤啧,衣绛单衣。

兆见之,呼曰:天皇太一君,使某甲长生为真人。

  第四十四神仙 #

  还精绛宫之中法: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晦日,以日初出时,被发,束首向日卧,以两手摩两乳问,下至心,九反而止。

柑心言曰:神首神还绛宫,无离己身。

神乎安,居静处,与己言语。

如此三,乃止。

师曰:每摩两乳问者,使气上下通也。

村摩其心,存小童子,此名虚无。

还精绛官者,月三日为之也,神仙之道也。

  第四十五神仙 #

  元阳赤人,太一也。

元阳道君,中太一也。

元阳子丹,己吾身也。

元阳玄光玉女,道之母也。

元阳皇人,太一王也。

元阳丹田,藏精宫也。

师曰:元者,气也。

阳者,日也。

当思心中有日,日有赤人,着赤积大冠,衣绛单衣。

次思胆中有太白明星,三光耀而相照。

星上各有一人,衣绛朱衣,冠九德之冠。

道君在中央,左有老子、仲成子,右有太和、曲文子,凡五人,是一也。

次念脾上正黄,中有日,日中有三人,道母玄光玉女在中央,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直。

次念胃管中有真人子丹,坐珠玉之肺上,黄金色云气为帐,玉女小童子侍之。

次念脐中太一,衣五彩朱衣,冠三绛之冠,左青人,右有白人,前有赤人,后有黑人。

次念丹田中有赤气,赤气中有三人,赤人在中央,左有青人,右有黄人,赤气绕之,内青外黑,上白中黄。

念此毕,外有所见,神气来语人也。

  第四十六神仙 #

  常念脾中有黄气,升上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即饱矣。

可以辟谷,坐在立亡。

师曰:常思脾中有日,日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封之以黄玉印,印广三寸,字日威喜。

精而思之,则邪自出。

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

  第四十七神仙 #

  常思念胃中正白如凝脂,中有黄气,填满太仓,上至口中,咽之即饱。

师曰:胃者,太仓也。

诸神皆就太仓中饮食。

中黄金釜,金饭,玉女小童,主给使之。

故呼日黄裳子,致行厨矣。

  第四十八神仙 #

  肾者,元气之根也。

常思肾问白气,上升至头中,下至足心十指之端,周行一身中十二遍而止。

手足皆热,可以不饥、不渴、不寒,令人不老,白发复黑。

兆常念行之。

  第四十九神仙 #

  常以月朔、望日,思两肾问白气,上顶中,下至足心。

神龟五彩为甲,文若总系。

上有玄光玉女,二公相对坐,前有太一,后有玄冥司录、司命,共议死生人。

精念之,三十息止。

呎曰:司录君,司命君,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着上生文,此当言长生。

神龟呼吸,吐故纳新,恣意所为。

白龟之神,元气布行,四肢皆温。

人须得肾气,神龟呼吸乃生耳。

常以甲子日及壬子日存行之,即长生矣。

  第五十神仙 #

  常以甲午之日日中时,被发,南首,偃外,暝目,念脐下三寸丹田中黄,其气正赤,大如手掌,其外黑,次其外青。

脐上有白气覆之,肺气也。

左有青,右有黄,各大如手掌。

此三者,肝气、脾气、肺气。

师曰:丹田中赤者,太阳气。

其外黑者,太阴气。

次外青者,少阳气。

三合成德,三气守之,即长生矣。

  第五十一神仙 #

  心为虚,肾为元。

虚气以清上为天,元气以宁下为地,入於太渊。

故虚气生为呼,元气生为嗡。

心为日,肾为月,脾为斗。

心气下,肾气上,合即为一,布行四肢,不休息。

故心为血,肾为气,合即流行,名曰脉。

脉者,魂魄,人之容也。

魂魄以去,主人寂寂。

故百脉尽,即气绝,气绝即死矣。

是以为道者,不可不存其神,养其根,益其气。

兆汝弩力弩力,将去矣。

真人得道,万八千岁一会。

道士得道,千岁一会。

故作《中经》,以遗后世。

本上皇藏之金匮,道人得,千金勿传出也。

  第五十二神仙 #

  三元之日会合於己亥。

三元者,太一、太阴、宫气是也。

三元俱起己亥。

太一左行,岁一辰。

害气右行,四孟,岁行一孟。

太阴右行,三岁一辰,九年行方,四九三十六年。

三元俱合於亥。

三合之岁,水旱兵饥,灾害并起。

三合之岁,阴阳隔并,感天动地,害气流行,昼行则伤谷,中有人即疾疫,中谷即饥贵。

兆汝居其问,不能自生也。

可不弩力勉时学道哉!.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其父母妻子兄弟,一及气内发,摧肝绝肠,略为奴婢,不知县乡。

於期乃欲学道,岂不晚哉,岂不晚哉。

吾深戒子,存神作丹,早自防,即遭乱世,远去深藏。

圣主明世,道可照而行也。

故天地之会,四十五岁一小贵,九十岁一小饥,一百八十岁一大贵,三百六十岁一大饥。

五百岁,贤者一小聚#6,千岁,圣人一小聚,三千六百岁,圣大会。

万八千岁,真人一小出治。

三万六千岁,至极仙人一出治,三百六十万岁,天地一大合。

元气淇津,蒙鸿元形,人为万物,不知束西南北。

人化为禽兽,禽兽化为人。

真人乃在元气之上,仙人乃在绝域无崖之际,道人隐居,可以贵重也。

  第五十三神仙 #

  天都京兆,合在勾陈之左端,号日安德君,主与天太一北君共算计说诸神,主人魂魄,会於南极。

有录者延寿,众神共举之。

无录者终矣,司命绝去#7之人,魂魄会於北极。

有功德於人、天地、万物者,子孙富贵、寿考、鲜明,身得封侯,复出为人。

无德者有三:一曰残贼酷虐,害逆天地四时;二曰呎诅、嫉拓、淫泱,慢易天地神灵;三日不孝不忠,盗窃阴贼,推埋杀人。

犯此三者,子孙绝灭。

人生自有三命,至聚#8妇嫁女,复定其一命。

移徒葬埋,复定其一命。

得吉身者,寿考,子孙富贵。

得凶者死,子孙贫困屯。

汝居世问,当何着于天地?神可畏也。

故天置日月、北斗、二十八宿,五星主之,六甲六丁诸神主行民问。

兆汝不知,汝甚可畏之。

常复有邪鬼精魅,至於家鬼,不祥里社,水土公司命门户、井宠、清涵、太阴水渎,皆能杀人者。

兆汝欲却邪辟鬼,当被符,次服神药。

符者,天地之信也。

药者,人之丹也,益其气力,身轻坚强,即邪气官鬼不能中人也,即成神仙矣。

鬼者,神之使也。

鬼见天信,即去矣。

人亦有之,京兆舍中极乡游玑里,夏里黄公,字德皇,正在脐中央,太一是也。

一名玉灵子,衣五彩朱衣,总阅黄神。

常以八月秋分之日,案比计等。

常先之一日,后之一日,正节之日,凡三日,入室勿出。

常以鸡呜时思之,平日一召说之,至日禺中时止。

为之三日。

被发,西北向,偃外,纵体,无令他人见之,豫敕家中人无得有声。

先斋戒沐浴,至其日,入静室中,安心自定,先祝之曰:曾孙小兆某甲好道,愿得长生。

今日秋分之日,天帝使者夏里黄公来下入吾身中,案比总阅,诸神不得通亡,皆当来会。

从上三呼之,比为之‘,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日中乃止。

即言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更着某长生神仙玉历,急急如律令。

即日有天帝无极君,教自应曰:诺。

下林回向再拜,谢天神。

一身道毕此矣。

  第五十四神仙 #

  子欲知真人、仙人何类,仙人衣搽衣,生毛羽,真人无影,衣五彩朱衣。

其居无常处,束春,南夏,西秋,北冬,浮游名山昆仑、蓬莱、大郢、九域之上,时上谒上皇。

故真人得道,八千万岁。

乘珠玉云气之车,驾无极之马,时乘六飞龙,佐上皇治。

中仙之士,中天而上,乘云往来,历越海江。

下仙之士,法当尸解,晦日朝会拜礼,不得懈息,当为神使。

道非有所异也,但有尊车之故耳。

故百岁之人黄头发,三百岁之人两权起,三百岁之人,万物耳。

四百岁之人,面纵理,五百岁之人,方瞳子,六百岁之人,胁助胼,七百岁之人,骨体填,八百岁之人,殇为筋,九百岁之人,延耳生,千岁之人,飞上天,上谒上皇太一为仙。

真人重瞳子,故能彻视八方。

食芝服丹,即不老。

人万八千岁更为童子,男八女七,从此始。

  第五十五神仙 #

  子欲制百邪百鬼及老精魅,常持符、利剑、亭水瓷上,’於中视其形影。

凡行出入,卒逢非常怪物,於日月光中视其形影,皆可知也。

以丹书制百邪符,置于瓷水上,邪鬼见之,皆自然消去矣。

诸邪鬼魅,龙蛇、虎豹、六畜、狐狸、鱼鲈龟、飞乌、磨鹿、老木,皆能为精物。

犯人者,符刻之,斩之,付河伯、社令。

当召今日直符使,六丁神守之宿卫。

左文字,在八十一首玄图六甲宫四十九真中。

亦有珠胎七机,华盖清观,皆能制百邪。

此四符者,恶秽人不可服也。

当被服威喜、巨胜、左契、右射、太极、太清、太玄、阳章、参天、包元气、太虚,此太道也。

可常被服,无所不防,亦无禁忌也。

上制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所愿从心来,自在心也,不多言。

上封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天一、太一、北千#9君、日月阴阳君、司命君、司录君,曾孙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长生,唯司命司录君能去死籍,更着长生玉历仙籍,定为真人。

臣某即日除为太一使者,再拜受命上皇道君、中黄门子,再拜着契封符传。

当清洁先解过。

常以岁四时除日及八节之日,以酒脯於束流水上解过,南流亦可。

神仙玄图曰:玉历五十五章,姓名符信本在上皇金匮玉岌玉笋中,封之力重。

兆得之,慎勿妄传。

子慎之,勿受钱之,得其人即传之,可得神仙。

吾时时自案行此二篇上下《中经》也。

吾常使司命教鬼守汝,勿妄增臧吾文。

一字不具,吾即知之,兆汝慎之,慎之。

如吾言符与下字,以丹青之,此吾之信也。

兆汝审欲神仙,当先服还丹金液,存神,即时仙矣,上为真人。

兆汝不服神丹金液,当自苦耳,为寒温风鬼所击,司命不救汝也,道神无奈汝何。

兆为道,温衣适食,守虚无,为自然,鬼亦不能救杀也。

年寿终竟,自死矣。

何以言之?以其不坚守神故也。

譬犹万物之生,非欲求死,但自然老枯槁腐死,其人亦如此矣。

吾以喻汝,弩力求师,吾教八十一弟皆仙,其十人布在民间,游邀谷仙。

吾越度秦项不出,为汉出,合於黄世,见吾大吉。

  太上老君中经卷下竟

  #1『何』,《云笈七签》本作『河』。

  #2『日』,原缺,据《云笈七签》本补。

  #3『肺』,原作『肝』,据《云笈七签》本改。

  #4『强』,《云笈七签》本作『狂』。

  #5『常』,《云笈七签》本作『当』。

  #6『聚』,原缺,据文义补。

  #7『去』,原作『云』,据《云笈七签》本改。

  #8『聚』,《云笈七签》本作『娶』。

  #9『千』,《云笈七签》本作『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