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经名: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原题太极太虚真人撰。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目 录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上卷

  言语品 #

  讲习品 #

  禁酒品 #

  忌荤辛品 #

  制法服品 #

  巾冠品 #

  敬法服品 #

  背道品 #

  山居品 #

  理发品 #

  沐浴品 #

  解秽品 #

  锺磬品 #

  必斋品 #

  读诵品 #

  坐斋相罚品 #

  坛礼品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下卷

  然灯品 #

  饮水先咒品 #

  奏章品 #

  醮请品 #

  都禁品 #

  神枕品 #

  明镜要经品 #

  九节杖品 #

  作神剑法品 #

  诣圊厕便曲品 #

  解恶梦品 #

  父母品 #

  老病品 #

  灭度品 #

  师资制服品 #

  父母制服品 #

  追福功德品 #

  灭度财物品四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上

  太极太虚真人 #

  言语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枢机缓急,言语善恶,招祸得福,唯闻口业。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在房在观,与长德师尊有所言对,谘决可否,和声下气,奉听长德师尊之言。

若未如意,道理不明,待上辞尽,然后徐徐决定,无容以私乱众,及口气狼藉,虽复在内,不为恶心,而招在外,大小不顺,一得在内二众谤,二得在外二众谤。

若在法朋友,年类相当,或大友於小,或小接於大,所有论说,或言及众事,或言身事,宽心缓语,务令理尽,不得因此呵唤,惊张内外二众,不忌师尊,不忌道俗,辱及父母、兄弟、宗亲。

若在房院,若在徒众,发心吐言,皆当评论正事,问答法问,智者谘之,愚者教之,使智慧增明,愚痴日破,虽终日言而合道,事亦无苦。

若对外众、六亲眷属、一切男女,有所道说,问讯寒凉,及俗间正事,不可不道者听之。

自此已外,非法声说,虽喜非法之俗,不与出家相宜,慎勿言之。

一言已致大凶者,是为上多言;一言而致辱者,是为中多言;一言而见穷者,是为下多言。

古今贤圣之出言,文辞满天地之间,尚苦其少,天下以为法,不敢厌其言,故善言无多,恶言无少。

古者圣人之将言皆思之,出言成经,置为人法;愚者出言,为身灾害,还以自伤,此重诫也。

  讲习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听习回向,须得明师。

师若不明,翻成伤道慧。

若道士,若女官,栖身法门,志求玄悟,应离七种耽着:一者耽着朋游,二者耽着酒色,三者耽着名利,四者耽着玩弄,五者耽着伎乐,六者耽着饮食,七者耽着城市。

离此着已,当发四种愿见:一者愿见明师,不论远近;二者愿见明师,不论贫富;三者愿见明师,不论爱憎;四者愿见明师,不论贵贱。

一念、二念,至于多念;一时、二时,至于多时。

驱策身心,如饥如渴,询请妙义,得闻得思,得行得证,称扬功德,玄化兴隆,无令二众得迷悮苦。

若女冠众,性理怯懦,本位无人可讲习者,当三人、五人,乃至多人,清净三业,赍其道具,听受法本,亲近大师,一日二至,退着本位。

若近本师住处法门,无女冠住处法门,应近本师住处左右,投精专奉道之家居止,朝礼读诵,依如本科,讲授听受,正身、正言、正心,以时传示,不得违科奉道,招得内外二众,动静嫌谤,败坏真实清净法门。

有犯者,招损辱恶报,非清净品,计其赴缘行道。

若二众同缘,大师应行法事;若二众各缘,听二众各行法事。

  禁酒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持戒发慧,安身炼心,无惑酒恶。

求静念者,若道士,若女冠,入我法门,是我真子,非法耽湎於十二时犯者,有十种昏乱:一者不孝师尊、外众父母,二者累负门人、外众妻孥,三者斗乱同学、外众兄弟,四者过误王法,五者触犯朋友,六者堕落乘骑,七者烧溺水火,八者迷路失道,九者顿失念慧,十者对境生粗。

有此十恶,能令内众外众,当时过时,身心昏乱,甚狂病人,不明时节,不分内外,二观摧坏,用心失次,三善销毁,行化无依。

常得三种近者:一者种恶业之人,二者啖食牲血之人,三者屠戮生命之人。

又五种交游者:一者违远父母、不孝之人,二者淫逸无度、悖礼之人,三者破家失业、无计之人,四者越科犯律、偷盗之人,五者贪着俗乐、非道之人。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能摄念,失本违宗。

目前见有六种遗弃:一者师尊遗弃,二者父母遗弃,三者兄弟遗弃,四者姊妹遗弃,五者朋友遗弃,六者内众遗弃。

凡此因缘,是见在报师宝因缘。

当转法论,次次宣告,无前亲近,无前交游,则为修行上法,是真出家。

若老病,听随分使药,若过分贪竞,与前见在报同。

  忌荤辛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洁心,无犯禁忌。

若道士,若女冠,食五种荤辛,名为恶菜,内外非法,不宜辄犯。

何为五种:一者韭,二者大蒜,三者小蒜,四者葱,五者薤。

又诸菜中,辛者见在际,有四种损害,无三种分。

何为四种:一者损害五藏,二者损害道行,三者损害内众,四者损害外众。

上诣、中请、下化,三种无分:一者上诣道场无分,二者中请神明无分,三者下化男女无分。

当摄三业,莫令心思,莫令身求,莫令口食,神明可希,道场可诣,男女可化,藏府清宁,口气香净,朝夕朝谒,住处虚空,有感有降,利益众缘。

  制法服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身得入道,内除俗念,外息俗缘,内守法门,外修法服。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山居自修,人间游化,内外法服,须有条准。

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着条数,不合着二十四条。

若受神咒五千文,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

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着三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

亦听二十四条。

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黄色为正。

若行上法,听着紫。

年法小为下座者,勿着紫。

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之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

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内,以黄为外。

若有相,听以浅为外,皆垂及踝。

若女冠具上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莫自专执,为二众所嫌,一者得同俗谤,二者得异道谤,真灵去身,淫邪内起,不能精持内心,三尸潜匿,赤子飞扬,长离玄室,破形解骸,身死名灭。

若能冠服常依道,得道之日,天帝授子离罗九光锦帔、丹罗宝曜之巾、天宝之佩,师子文履,谓之飞仙之服,以酬积功专勤求道之德兆。

勿慕世间之冠冕,轻憾道之服也。

世间虽目下荣耀,不脱於死,道学巾帔,上法於天,着之求道,令人飞仙乘虚也。

  巾冠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具足威仪,众事已办,名行非俗,是为出家。

出家之人,上首巾冠,须知法象,及诸用舍。

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

巾有两角,以法二仪。

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之所服,故天真上圣,或巾九德,或巾七星者,即冠巾有七星之文也,亦谓玄冠。

玄即天也,亦言天有七星。

若道学,行卧住息,常须簪戴,神灵敬奉,不得暂舍,令泥丸、玄华二神有所怨慢。

唯每旦梳理玄华之时,要须暂舍,安着净巾之上,又不得令外众男女,及非同契之人,辄有窥见,轻取戏弄。

能慎之者,有五种利益:一者为己身尊重,二者与外众避罪,三者得真神称叹,四者令含灵生善,五者增内外福田。

不能保慎,轻我巾冠,令彼外人妄取戏弄之者,道学之人生五种恶报:一者己身为人轻笑,二者令外众之人生轻笑罪,三者真神咎责、道气飞散,四者含灵不敬,五者内外获罪。

道学二众,当须明慎,令起五种利益,灭五种恶报。

因此敬人,善芽增长,勿令慢人,善根朽坏,则为外俗之人敬我大法,不生谤笑,明各慎之。

  敬法服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入道,上衣、中衣、下衣,皆当尊敬,不得漏慢。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

何者,天尊圣人,皆同此服。

若中衣下裙,助我法仪,随上通感以法服,故世人致敬,异彼俗流,若生轻慢,随便得罪。

尊敬之相,有五种因缘:一者未着之前,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着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弊,皆须护净焚弃。

违此者,彼此得罪。

若尊敬法服者,得五种实因尊重:一者实因法服而得尊重,更不屈形拜於外众男女;二者实因法服而得尊重,感彼外众男女屈形礼拜;三者实因法服而得尊重,所在游行衣食自至,得彼供养;四者实因法服而得尊重,内修外屈,通感明灵;五者实因法服而得尊重,外众男女、王公天子,闻见欢喜,不生恶心。

何谓轻慢五种因缘:一者未着之前,翻覆狼藉僻恶之处;二者既着之后,随处倚坐,不拣净秽;三者暂解之时,与俗衣混杂同处;四者非是同学同法,随情借换;五者乞借俗人,非法服用。

此人见在,当受五种实因轻慢之报;一者实因轻慢,为人轻贱,同常俗辈,屈形求人;二者实因轻慢,为人轻贱,不得众男女屈形礼拜;三者实因轻慢;为人轻贱,游居方所,不得衣食以时供养;四者实因轻慢,为人轻贱,内修外屈,神明不降;五者实因轻慢,为人轻贱,外众男女、王公天子,若闻若见,无信敬心。

道学二众,善思尊重,勿为轻慢,自招祸累。

若已破坏,不任衣着,当以除日平旦之时,礼拜讫,於净地烧之,勿令外众男女辄见。

若佩带真文三衣,服卧止息,不得露头,须着巾帽,不得露形,须着衣服也。

  背道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始自氤氲,极於成道,度八难苦,受出家身,因我神仙法服、三宝之衣,仙褐法帔、上下三衣,有所法象,因法在身,而获尊重。

若道士,若女冠,承国主恩,承父母恩,承师尊恩,得出家位,当为师尊供养,见前得离二种牢狱:一者内,则牢狱轻苦,所谓父母牢狱、夫妇牢狱、男女牢狱、兄弟牢狱、姊妹牢狱、贵贱牢狱、内外支缘牢狱之中,即有二种:一者欢喜牢狱、恩爱乐具,二者瞋怒牢狱、逼迫苦具,苦乐虽异,牢狱不异。

二者外,则牢狱重罪,所谓父母共造、夫妻共造、男女共造、兄弟共造、姊妹共造、贵贱共造、内外支缘共造之中,亦有二种:一者烦恼共造、有愿不愿,二者欢喜共造、唱和俱愿,烦恼欢喜虽异,共造不异。

今日出家,离前四缘,誓心精苦,迄至成道。

坐道场时,复来游化,若未证之前,背叛正法,一念生心,欲屈释道服,求俗中乐,此人见前即得三种恶报:一者不得恶色、恶命、恶声、恶气,自己受苦,他人恶见;二者中得年横、月横、日横、时横,他人作罪而我为受;三者上得风残、癞病,若生男女,辄便聋盲喑癋,或为王法所见,诛戮在生,恶尽身谢三官,受五色九重幽暗。

一切苦具,日月遥长,形身巨大,日月比於五色界时,命业苦具,即满五色九幽处所,千万亿劫,无有休息,此方天地。

若值风水劫时到,即移往他处,及於其处坏中犹受。

若有永劫,父母、兄弟、男女、姊妹、贵贱、友属之亲,若自念、共念,若次第念,若他念,若饮食念,若钱财念,若抑屈念,若欺凌念,令出家人舍去法服,背道从俗,当知此人无量劫来,善根朽坏,恶根增长,毁败道宝,毁败经宝,毁败师宝,有於今日,起大恶心,破坏师尊三宝福田。

此人初愿出家,从信中起;今日退,抑从谤中起。

信根既坏,谤火自烧,得此诸苦,明告内外,努力勤修,各求解脱。

  

  山居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道之布化,圣人设法,接引初行,隐遁山林。

出家之者,若道士,若女冠,当栖息山中,以求静念,不交常俗,引命自安,避诸可欲,去诸秽乱。

居山制度,与世间有异,有十事因缘:一、不得领户化人;二丶不不得交游贵胜,以求名利;三、不得行邪禁咒术;四、不得医卜取钱,与世有隔;五、不得与世俗妇女同床席坐卧,除异学山居清净者;六、当朝、中、日没人定、夜半鸡鸣等时,焚香然灯,敬礼十方天尊,悔过灭恶。

礼时,从东方为始;七、日中后,不得食谷气物,非谷气者:水、玉、芝、石、松、木、黄精、云英、灵飞散、枸祀等,食无时,不在禁例;八、凡行山采药时,三步一弹指,十步一磬欬,举足下足,常当念道,想有神人在於崖间路侧,授我仙术,我得如修服之,白日升天;九、若少得道,分未能达,无自显扬,轻慢不及;十、当念己身,父母长育之恩勿忘。

此谓十事,居山修道之要尔,服御方法,并具本文矣。

  理发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各有方法,至於头为玄华,梳理得所,保精长存,百疾不染。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在观出观,各备净梳,箱匣藏之,鸡鸣早起,未行礼前,面背北方,回向本命之方,净手梳之。

若非同学同契之人,莫令辄见,及传梳用。

梳讫,已当及行礼,若时务忙迫,听行礼后,然即梳之。

梳时,若数多,血液不滞,而不至痛。

梳竟,当密咒曰:

  太帝散灵,五老反神。

泥丸玄华,保精长存。

右拘月隐,左引日根。

六合清练,百神受恩。

若时至不梳,二神怨责,不举勤功。

一者玄华神,二者泥丸神,人间行用,有四种自损:一者似诸辛苦俗事之人,不能梳理;二者似诸病苦困剧之人,不能梳理;三者似诸残兀手指顿断之人,不能梳理;四者似诸退慢无道之人,不能梳理。

学者当敬二神,当避四损。

若女冠,不得法习俗人,不修正用,作虚妄用,金银铜铁似为头饰,为内外二众之所憎嫌,无罪於人,自招丑辱。

若梳理之后,有随梳不整之发,当安一净窠置中,一日、二日、乃至九日,出於净地烧之,莫令内外二众辄见也。

  沐浴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智体无疵,慧心明鉴,所有尘垢,为我有身。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心既缘境有内尘者,当以念念法水洗浴之。

身既由他有外尘者,当以时时香水浴之。

然由他之身得尘垢者,有四种缘:一者身为福田,治斋堂,受人功尘;二者六时起坐,受临虚尘;三者赴缘行礼,受前种尘;四者不简净秽,受着处尘。

致令道学之人,积习成垢,上下不净,内外二众不起归依,四隅神祇不作势力,所有启奏不降明灵。

当依洞神尊经,用五香法:青木香、荆华香、零陵香、兰香、真檀香,多少随分,细切煮之,令香水熟已,二众闻香洗浴。

道学之身,若逢时无处,听用时有处之香。

然沐浴之法,有总日、别日,有内众、外众。

别日者:正月十日、二月八日、三月六日、四月四日、五月一日、六月二十七日、七月十五日、八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十八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十二日。

  已上月日,宿东井,香汤沐浴,令身轻体香,通达长寿。临沐浴之时,先叩齿三通,密咒曰: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

玄水澡秽,辟除不祥。

双童守门,七灵安房。

云津练濯,万气混康。

内外利贞,保兹黄裳。

朝夕澡漱,皆用此法也。

其浴室,当於房内侧处安置,内外密泥,莫令沐浴者窥见日月星宿之形。

纵同学、同契,当先后入室中,不得相见也。

其总日者:听召内外二众同日,当於观内安置二密室,相去隔越,不闻人语、盥水之声。

以一年将终十二月八日,多煮时有处有之香作汤,温调得所。

师先以一符置香汤中,量室大小,听男女各於室中沐浴也。

  解秽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游居山泽,化导人间。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有五秽不可顿免:一者自投秽,二者偶见秽,三者自求秽,四者势位秽,五者交居秽。

自投秽者,行住坐起,虚空之中,无故多少,雨血着人头面、手足、衣裳,或鸱鸦、鹳鹊,衔持死尸,一分、二分,来投眼前,自上向下,非意所期,名为自投秽。

偶见秽者,行山采药,教化人间,曲路逢尸,草间见死,男女淫秽,傍正诸见,非意所期,名为偶见秽。

自求秽者,人情狎习,财利交通,服属之亲,丧死吊问,心愿自行,无人逼遣,名为自求秽。

势位秽者,谓势位俗官,有死之家,上下切逼,畏惧呵嫌,情实不堪,匍匐吊问,临哀见尸,名为势位秽。

交居秽者,在家女人,牛马驴骡、猪羊犬等,生产之秽,心愿欲见,眼欲自看,名为交居秽。

凡见秽者,不合关启斋请,当取竹叶桃枝、及时有处有之香,以净水煮汤,置大盆内,然后作符以投盆中,见秽者若重,沐浴。

见秽若轻,澡雪。

临解秽前,叩齿三通,密咒曰:

  四大开朗,天地为常。玄水澡秽,

  辟除不祥。

双童守门,七灵安房。

云津练濯,万气混康。

内外利贞,保兹黄裳。

若为众聚斋讲,恐外众男女有见秽者,当以大盆盛贮符水,置大门前,令入者洗眼,听入闻法也。

  锺磬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趣中道域,如悟心王,同而不异。

出家之人,若道士、女冠,有於同道之前而修异行者,有五种人:一者飞炼治生,二者行药外救,三者造作立功,四者服食修身,五者念慧度生。

讲诵经典、修斋行道、建法受供之时,若非锺磬,警召众官,各行其道,时则不至,至又不齐。

故《中元经》云:长斋会玄都,鸣玉扣琼钟。

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

当於治舍左前台上,有悬锺磬,依时鸣之。

非唯警戒人众,亦乃感动群神。

常於六时,人当束带清严,调槌正击,先穊造渐宽,数得八下。

再穊竟之,待炉火成办,然复先穊造渐希,数得十二下,渐穊至微,数得十二下。

又穊造渐宽,至十二下,余二槌穊竟,至十二下,余二槌穊竟之。

若有召众,须缓缓者,听之勿亏时节。

钟若鸣时,有五种不失时利益也。

一者众聚行法不失时,二者受清净不失时,三者总发心不失时,四者灭恶心不失时,五者别生善心不失时。

止行二善,实因钟磬,赞助勤苦,事在用心。

令六时心进,直诣道场。

莫令六时心退,还居恶道,宣告将来。

若内众,若外众,和合大愿,有二种因缘:一者和合私愿,二者和合众愿。

若私造,若众造,若私闻,若众闻,精进受持,精进奉行。

  必斋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有所修行,或行之在心,或行之在事,莫不以斋静为先,立德之本,求道之基。

若道士、女冠,诵经必斋,校经必斋,书符必斋,合药必斋,作金丹必斋,精思必斋,诣师请问必斋,礼拜必斋,受经必斋,救济消灾必斋,致真必斋。

太上所敬重,老君所营护,诸圣所寄赖。

斋法甚多,在兆所修矣。

  箓生朝仪、五千文朝仪、

  灵宝朝仪、上清朝仪、

  三皇朝仪、上元斋合药修仙、

  中元斋修身谢过、下元斋拔救九祖、

  八帝斋、三五大斋、

  下元三十二天斋、中元请七十二君斋、

  上元六直斋、灵宝金箓斋拔度侯王、

  黄箓斋救九祖父母、明真斋修身、

  三元斋谢过、灵宝自然斋涉世、

  涂炭斋救病、旨教斋救病、

  灵宝五练生尸斋救己、五千文斋、

  太平洞渊五王斋。

  学道菜食,得道乃休,此业第一。

业次,斋千日、百日,月日节食、粗食、服食,亦服气、服药、胎食,随堪中服之,前所谓自修也。

右在内众、外众,救解大灾病厄,齐举高德一人为法师,五人为从官,露坛大谢,令谢罪者兰格,散发泥额,礼三十二天。

斋中,奏子午章,苦祷必感,依指教涂炭法。

五王斋,斋官春、秋、冬、夏,随四时之数,四季之月,贫者十二人,大斋一百二十人,坛窄於外礼拜。

富贵平常建斋,清廉道士山学五人、十人、二十人、五十人、百人,患无多人,舞所制服,行道三七日,或一月。

若贫贱,随力所堪,不必要五人。

若供斋,清旦进粥,正中蔬食,过中姜蜜清茶,余一不度齿。

解斋食散,民十人、百人、千人,人多益好。

长斋持戒,清旦、正中、日入,三时行道,三时讲诵。

若有重灾大厄、及救度罪根者,平旦、正中、日入、人定、夜半、鸡鸣,六时行道,三时讲经也。

  读诵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存念读诵,经宝在身,则为慈母。

若道士,若女冠,勇猛精进,或舍文诵念,或执文披读,一念生解,即入慧门。

读诵分中,听八十分之一二,修理外业,以兼外礼。

不得因此流浪乖宗,常思教母,为我道本,清净三业,无伤尊敬。

思惟微妙,得其义味,有四种慧:一者为我慧药,疗狂死病;二者为我慧灯,破愚痴暗;三者为我慧刀,割烦恼网;四者为我慧舟,度生死海。

是真经法,能生法身,如世慈母,能生之子。

故至孝之子,常念鞠育怀抱之恩,我等如是。

因是教母,生无漏身,常应报恩供养,安置堂殿,七宝装严,香花灯烛,技乐幡盖,供养读诵,如事所亲也。

  坐斋相罚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具足威仪,升坛行道,存见太上,如在眼前。

若道士、女冠,未练科文,举措非道,法师升高座,指事次第,令得开悟,谬妄可矜,未达可恕,戒而励之,勿瞋勿笑。

若善诱而通,不严而治,不行弹罚,盛德之风矣。

若有背道,恃人间知不谬不妄懈慢者有四:一者不遵经法,二者不敬法师,三者凌忽众官,四者外众诽笑。

有犯威仪,依事弹罚,罚而不止,当启告三宝,退出斋次,不得纵容,任之漏慢。

监斋同慢者,罚之。

法师有亏,当收愆送失,亲对众官,求乞首悔,起自新念,无为乘非,不畏冥旨,无益所犯,有陷己身,可不慎哉。

  坛礼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众官升坛受戒,以内外二众罗列四方,拜跪忏请须知节度。

若道士、女冠,唱礼十方,分为五句,每於上句,举声至下句,引声抑响,回转气息,以唤次句。

臣等至心便敛版当面,以准所礼之方归命下版当心而止某方无极举声唤上方垂版,以声靡靡下向地,回版当心,应无极之声了,太上便下版下,膝前至地灵宝天尊,下头至地凡抑响住,声速而手膝迟,或膝已去而声不及,更相违互,皆为不齐,谓犯懈惰之罪。

当叩齿存之至心,无令疾也。

叩齿不得令耳闻行合科典,众官肃肃,上即屈降神明,下即以起信心,无宜怠慢,自犯明科矣。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上竟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下

  太极太虚真人 #

  然灯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供养法门,有早有夜;上灯之法,有然有续。

若道士、女官,将暗上灯,名为续明。

暗后上灯,名为灯明。

有二种相:一者总相,二者别相。

言总相者,先於见前可见道宝、经宝座前然之,次於见在可见师宝房前然之。

或人间宿习所重、道法中敬信时节,人外人内然之,以祈二种福报。

一者助天光明,以祈肉眼根净,障翳消除;二者助天光明,以祈周诣游处,常得明了。

言别相者,一己自行於本命,上然三灯,以照三魂;行年,上然七灯,以照七魄;太岁,上然一灯,以照一身;大墓,上然三灯;小墓,上然五灯;堂前,然七灯,以照七祖;中庭九灯,以照九幽;侠门二灯,以照宫宅;地户,上二十四灯,以照二十四生气;向八方,然八灯,以照八卦;四面、中央,九灯,以照九宫;面十方,然十灯,以照十方;二十八灯,以照二十八宿;三十二灯,以照三十二天;五灯分於五方,以照五岳。

合一百五十三灯。

然灯威仪,功德至重,上照诸天,下照诸地,八方九夜,普见光明。

侍灯之官,为勤用意,每令灯光明彻,不得中灭,半暗半明也。

  饮水先咒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过中不味,听饮清水,或十二时中,须水止渴,或咒请辟邪。

若道士、女官,以杯盛水,向杯三吐气,仍以物三打杯。

凡三咒打杯,吐气率三乃饮之。

若多人,可以大器。

曰:

  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六甲之精,三真天仓,浊云常盈,黄文赤子,守中无倾。可咒曰:饮水不饥,延寿令肥,辟邪恶也亦可咒曰:

  乾、元、利、贞,神水入腹,五藏清明。毕饮之,两法任用也。

  奏章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章奏之法,或请本住神,或请虚应神,作章纸墨清净,书无草脱,又不得用残纸截片纸。

辞状素直,无饰繁华,治气正一,行折纸八分。

章表云:上诣三天曹以闻,去再拜。

一寸三行,后安臣姓。

臣姓后三行,施年月臣姓。

中央安太清,长二寸半,亦三寸真正,书令可识,尾余白纸三行。

无者,令纸续。

祭酒上章,正避戊辰、戊戌,及计击。

上章讫,即收本随身满一百通,作言功章烧之,不得秽慢,犯漏泄之罪。

言功烧章如左:出太真科

  上言谨按文书,臣某以某年从师某,受将军内外治,依法修行,宣扬道气,请召真官,救护万姓。

前后章表,启告文书,不合即烧者,录缄封箱合卷,束积多法,不得散猥处用,及与他人散猥处用。

又不得泄露虫鼠,何施漏湿,烂坏遗落,从来遵行,不敢违旨。

即日依科,随期奏灭,自某年至今日,合若干卷,於静中火化,烟通升云,来吉除凶。

谨请直使正一功曹、治中虎贲威仪铃下五百将各二人,校尉十二人,功曹主簿、干佐小吏、金光童子各五人,云中部章、督邮从事使者各二人,同时监临对事,省除尘故,采纳光新,原赦臣愚短不及之愆后,乞所奏闻,悉免寒池。

请诸官证明,将助有功,依都章言功,不负效信。

恩惟太上云云。

标臣某拜上,请官监临,断莫乞除纸章,依常仪也

  醮请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请利益,有心有身,身既由他,未度天道,有所修救,须存醮请。

法门内外,杂三教之中,此当杂教,内则起心,外则苦身。

醮即一名,自有九品:一者五帝醮,二者七星醮,三者六甲醮,四者三师醮。

此四醮,皆请天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

不得市诸火熟非严整食、非洁净食、非一心食、非救苦食。

违者,天神不降也。

又有五者五岳醮,六者三皇醮,七者三一醮,八者河图醮,九者居宅醮,十者三五醮。

此六醮,并请地神,当修馔时,尤须洁净果具,并令丰新。

不得市诸火熟非严整食、非洁净食、非一心食、非救苦食。

违者,地神不降也。

凡设天神、地神醮,诸设醮人及师,当先斋净沐浴,然后始行法事。

冬至后、夏至后,先得甲子,即请上元甲子醮也。

  都禁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求度,终期正道,入次第门,先禁别嗜欲。

若道士、女官,身出恩爱,已入法门,切虑法门忌讳,誓愿都禁,直诣道场。

何谓别欲,略而计之,有十八种,不由於他,己身自败也。

一败邪淫,二败阴贼,三败饮酒,四败怠慢,五败逆父母,六败逆师尊,七败伤众生,八败杀众生,九败用众生肉,十败食众生肉,十一败种五辛,十二败用五辛,十三败食五辛,十四败向北便曲,十五败对二众脱巾冠,十六败慢三光,十七败八节日威刑,十八败朔日作怒骂。

凡此诸败,天人大禁,三官告察,是为重罪。

一者败身,得见在恶报;二者败心,得将来恶道,令人三魂相疾,七魄流竞,胎神所憎。

三官受恶之时,是恶梦绞於丹心,魑魅乘於朱阙,精液驰散,神真怳惚,子能捐欲,则为仙才,当存真斋戒,无犯众败,行住坐起,不损威仪,上谢七祖父母三业罪,下谢己身无边罪。

愿罪灭已,当免十五种人三业轻贱也。

一者免外众贵人轻贱,二者免外众富人轻贱,三者免外众中人轻贱,四者免外众病人轻贱,五者免外众贱人轻贱,六者免内众师尊轻贱,七者免内众胜己轻贱,八者免内众劣己轻贱,九者免内众高年轻贱,十者免内众小年轻贱,十一者免内众齐年轻贱,十二者免内众上座轻贱,十三者免内众中座轻贱,十四者免内众下座轻贱,十五者免内众疾病者轻贱。

凡此诸贱,念之於行,行轻贱;念之於住,住轻贱;念之於坐,坐轻贱;念之於起,起轻贱。

己当得免五方地狱之苦,当勤无上,誓愿去离轻贱因缘,誓愿当受敬重因缘,能得道力,能得道法,能得道行,能得道财,随分资益,内外二众,无道中穷,无道中苦,无俗中穷,无俗中苦,为我助行,同人无为,平等清净,证无上道也。

  神枕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欲作神枕,枕中有三十二物。

其二十四物,当二十四气;其八毒,以应八风。

若五月五日,若七月七日,取山林栢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栢心赤者为盖,厚四分,善制之令密,又当便可开闭也。

又钻盖上为三行,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孔容粟米。

其药用:

  芎藭  当归  白芷 辛夷

  杜蘅  款冬花 稿本芎藭母也

  蜀椒 桂   乾姜  防风

  人参 桔梗  白薇  肉徒蓉

  飞廉 栢实  薏苡仁 白木

  木兰 衡花  秦椒  帘芜

  荆实一云杜荆实

  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又加八毒者:

  乌头 附子 藜芦 皂荚

  礜石 莽草 半夏 细辛

  此三十二物,各一两,先安八味在下,后安二十四味在上,按之令实,为布囊以衣枕。

常枕之百日,面有光泽;一年中,所有疾病、及有风疾,皆愈差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更生,耳目聪明。

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苇囊重包之。

须卧枕时,乃脱去之矣。

  明镜要经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照镜。

欲令见形之法,当以小开户,居暗向明,暂闭目思,想见面形。

初时漠漠,殊无所见,中宿之后,渐渐洞远,自见面目,朗朗开明。

平旦,及日未入,此时最好。

若日中盛明之时,当小闭户,在灼灼中窥镜,终无所见也。

莫在火下照镜,当以火自远,勿得逼近火光。

若欲开目照镜,自视形体,当在灼烁明中,无所苦。

若欲闭目,思见面形,居暗向明,然后视形耳。

照镜大要,当安卧思想,精诚凝至,欲外未卧之间,体条条常。

须臾之顷,当有赤黄光从额上出,照耀一室中,於是仿髴怳惚,如觉如卧,便自见面形在光中。

对共相视如顷,即便消灭。

卧觉之后,辄照镜,欲卧便卧,思之如前,法当夕夕自见也。

或卧觉,两面相对,或.见己形,两人共并。

坐或卧寐之间,见好神童、玉女,年十五、六,好衣服,头额正见,辄再拜。

或身边闻语声,天下吉凶万事,皆缘预知之。

或自在壁东,见壁西。

或暮,卧梦照镜。

或还光,内视五藏。

照镜,当以甲始立规之法,以明镜九寸,无令面中有疵瑕,正令清明左右,各去一尺五寸,与目齐,澡盛井花水着下也。

夜照镜,宜用麻油火也。

自见形分,下地再拜长跪言:吾与子同体,今与子分形,万年乞丐,常与子相随,身形不衰,万年相随受。

视中明镜,先视形,见众物,听闻人语声,修明镜,有三童九女侍之,三童长六尺,九女长五尺,明镜君官属将吏百二十人,治关阳宫主人,两目童子,精光视见,景知吉凶也。

昔有磨镜道士,赁为百姓磨镜,止责六、七钱。

无他法,唯以药涂拭之,而镜光明,可以分形变化。

又能令

  人聪明,逆知万年。

又能令人与诸天神相见,行其道得法,则诸神仙皆来,道士得道矣。

道士在石室之中,常当悬明镜九寸於背后,以辟众恶。

又百鬼老物,虽能变形,而不能使镜中景变也。

见其形在镜中,则便消已,无为害也。

  九节杖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九节杖,辅老救危,各有名字,不可不知。

  第一节名太皇星,第二节名荧惑星,

  第三节名角星,第四节名衡星,

  第五节名张星,第六节名营室星,

  第七节名镇星,第八节名东井星,

  第九节名拘星。

  皆刻杖节为星名字。年四十以下师,未受经法,谓之无爵,不得杖。若病疾,得杖辅病,但在师左右,皆不得杖也。

  作神剑法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作大剑法。

斋戒百日,乃使鍜人用七月庚申日、八月辛酉日,用好铤。

若快铁作精利剑,镮圆二寸六分,柄长一尺一寸七分,剑刃长二尺四寸七分,合长三尺九寸。

法钩镮长三尺九寸,广一寸四分,厚三分半,以梢九寸,为左右刃处,头安镮,左右面刻之,作九刃字,环背上刻作九巳字,皆从剑背下行顺刃也,顺镮而刻之深。

刻字以金银镂字,益分明佳也。

镮中央,复有望,如起小半镮者,内镮刻木,左面为日字,右面为月字光,又圆刻日外为郭。

欲知剑左右内外,以正二日南,使剑背在上,剑刃在下也,於是以东西为左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东面为外,西面为内。

剑梢九寸,有两刃处立刻。

两刃处立刻,两刃中有上内外面。

面各作三丁字,从剑两刃头始作丁字,分处如三寸为一字,字向剑梢,刻剑象书如左,刻皆当去柄下一寸半。

如此剑,恒置所卧床上栉被褥之间,使常不离身,以自远也,既足以逐辟邪魔万精,又以照五形,依经奉致飞仙,剑代形耳。

或谓曰:分影剑,或曰:挥神刀剑,字干,名良非。

若眠卧恒祝,呼剑名字曰:良非,字干。

神金晖灵,使役百精,令我长生,万邪不害,天地相倾。

当密咒剑镮之中也刻背上字,下行向剑梢,当切谓调文字,令齐至两刃之际,刻剑左面,以斗星己字,空面令刃顺柄下行,令齐至两刃之际。

刻剑右面,以斗星己字,空面令刃向背顺柄下行,令齐至两刃之际。

并当使星字分明,均调布满剑身之中,勿刻刃中也。

刻作星象,皆当周圆,刻如小镮状,勿际镮中央铁空之实也。

外当以青囊裹之,刻作星,便似此作屏镮,但使外如镮内实塞也。

镮中作坚起文,如小半镮者,柄饰玩随人,刃长二尺四寸七分,柄长二寸七分,梢九寸,为两边刃矣。

背厚三分,刃广一寸四分。

  诣圊厕便曲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敬服,未断近漏,所诣共有。

若道士、女官,当先造一处所,四向密泥,内外周净,莫为二众所谤偏曲。

如登厕之时,先解上衣於外,然后诣门,咒曰:

  左德神,右德神,土司命,青夫人,除其死籍,入以生门。

毕便上厕,一者敬法服之神,二者修己身之行,三者避二众所触。

当於门侧,别安置净水净巾。

洗净讫,然后取服着之。

若在草野中,咒曰:

  林野夫人,林野夫人,除去某死籍,入以生门。

  小便,咒曰: #

  长须、长须,令我入金堂玉户,使我长生老寿,百岁千岁,常与汝俱。

  解恶梦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炼心未精,六识缘境,日以心斗,招得恶梦。

若道士、女官,及外众男女,遇恶梦时,当长跪,向北方启太上大道君,言其状,乞得返凶为吉,返祸成福,密咒曰:

  太真玉女,侍真卫魂。

三宫金童,来守生门。

化恶返善,上书三光。

使我长生,乘景驾云。

咒毕,咽唾七过,叩齿七通,返枕更卧,凶邪消化,返祸为福。

梦忤所见非常,慎无语人,不言则吉,论之则凶,不论不言,万代无患也。

  父母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两仪赋命,父母遗生,生道之中,须知敬爱。

出家之人,若道士、女官,身心依道,俗化全隔,然於鞠养,有殊常俗。

若在远,随四时省问;若在近,随月朔省问;在寒在热,在凉在暄,定省之时。

见在家兄弟,朝夕窘切,无可资养,既无兄弟资养,出家之人,须知所欲,量减身上脆□以供之,不得非法之中别有他用。

若在家兄弟、姊妹、姑姨、舅氏,不在此例。

若独运慈悲於出家法外,万一听许,亦不得以非道中用,不得因此以父母之亲、及兄弟姊妹、内外眷属之亲,同床席坐,同盘而食。

解法衣时,不得与俗同处。

若逢病患,孝友之心,自须辛苦,勤力医药,朝夕爱护,不得於所生父母有所吝惜。

今之父母,是我寄附因缘,故以礼报之而称为父母,故当己父母生长之恩,勿忘之。

  老病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地住受生,由杂报习因,证杂报习果,勿初中后分,吉凶无定。

若道士、女官,得内外病,得轻重苦,不能念慧益己,不能游化利人,一日二时饮食,一年四时衣服,念念病苦,怙恃无从,心连色持,有二种依凭:一者依凭外众六种人,二者依凭内众六种人。

外众六种者:一者所在尊德人,二者所在富贵人,三者所在敬信人,四者自己父母亲,五者自己兄弟亲,六者自己姊妹亲。

内众六者:一者受道师尊亲,二者受业门人亲,三者同业朋友亲,四者同行朋友亲,五者同处先后亲,六者同心朋友亲。

十二种内外人,当於老病,为发五种愿念:一者愿念法门二众,无孤露苦;二者愿念法门二众,无惊怖苦;三者愿念法门二众,无饥寒苦;四者愿念法门二众,无忆羡苦;五者愿念法门二众,无覆坠苦。

五种愿念得成办已,当行六种供给:一者供给随分栋宇,二者供给随分床席,三者供给随分衣食,四者供给随分香灯,五者供给随分瓶盟,六者供给随分侍役。

当知如此人,未证道前,在三际中,舍身受身,当得五免果报:一者免孤露苦,二者免惊怖苦,三者免饥寒苦,四者免忆羡苦,五者免覆坠苦。

病者当受供给之时,随其气力,行住坐起,发十二种惭愧:一者惭愧天尊,二者惭愧真人,三者惭愧仙人,四者惭愧高天,五者惭愧厚地,六者惭愧日月,七者惭愧尊德,八者惭愧富贵,九者惭愧敬信,十者惭愧父母,十一者惭愧兄弟,十二者惭愧姊妹。

愿念所受栋宇等具在我身时,病苦消化,得心业力,得身业力,得口业力,朝夕思惟,赞叹礼拜,所生功德,报前种人恩,广及有缘,同得远离一切病苦,成就法门。

内外行者,无阙无变,一人、二人,乃至无量人,悲悯一切,咸令受行。

若在众行法,逼以老病,不堪亲受供观与□同者,内众六种人,随分为受矣。

  灭度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建行门,有远有近,远则超凌三界,近则长生久视。

若道士、女冠,莫非积福所招,奉佩三洞,位齐五岳,冠服巾褐,制为二仪,修长生之业,习正真之道,或形蜕而密化,或命过为鬼官,是以轩辕升遐,剑乌在焉,高丘剖棺,而形飞冲天。

故法身之重,死生莫遗。

凡仙品未充,运应灭度,若命谢之时,沐浴梳理,加以冠服,望升天行,不唤魄也。

别安置净篑,敷以净席,徙之其中,覆以轻衾,杖策着左,神剑安右,缘箦两边,敷以净草。

门内外二种弟子居左,俗缘男女居右,若女冠隔幕。

初展哀痛讫,然后以时哭泣,别於棺头置一函处,盛外法箓。

一科云:三箓封送石室深穴中,及资送之具,香药、服饰、笔砚、巾盥随身,法物并令具足,勿得厚华金银财帛也凿室有二种处:一者出山林中,二者於高寂之地。

  师资制服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入我法门,师资最重,终期不死,理无服制,然舍身受身,有生灭苦。

若道士、女冠,门内弟子,变服冠白,哭泣以时,去咸酸七七日,沐浴,百日复巾,服衣作浅黄色,心丧三年。

门外弟子,谓少不居门师变服冠白,哭泣以时,去咸酸三七日,沐浴复巾,服心丧三年。

外学弟子重者,同门外礼轻者,去咸酸三日,谓师君之重,不可轻也。

师君无俗中系嗣,唯弟子当之,相率徒义,幡花巾盥,香供法物,以道安措,几筵处所,百日斋撒之。

然日有远近,在七七外入石室者,仍待入室后,更七日,沐浴复巾服。

若师於弟子有哭泣,去咸酸七日,入室以后,有心丧,不变服,谓弟子多少不同,不可以人人别制。

若同志、同法、朋友相送,冠服微变,寻常入室后,撒一有哀。

若是本观,停以音声,供养一百日也。

  父母制服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出家离俗,资於父母,生成恩重,不可无服,降此次第,不可无哀。

若道士、女冠,祖父母期年之丧,不得临尸於别房,制哀哭五日,不得受吊。

伯叔兄弟,皆如祖父母,五日未殡者,在哀也。

儿妇下流,不得哭哀。

毕,沐浴复旧,而不得制世服。

犯者失道,罪剧上科。

若己父母,听哭展哀,哀百日竟,复巾服变衣,作浅黄色,心丧三年,无复哀哭。

若日有远近,同师尊,制几筵,小功五月,缌麻三月服。

及四海周游共事等,死皆听殡。

敛讫,往问讯,依悒惨怆,而不得哭也。

道法无吊问,既在人门,理不容顿却,此为灵宝世间科也。

  追福功德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师祖终。

虽门内外弟子,及追福功德,皆同一法,唯恨财力不堪。

从受化日,坐五六师。

斋官若力竭财殚,三追坐斋也。

满一百日,建五练生尸斋,三日三夜,法於安措室边,室近,亦於观中。

满期年周化日,建黄箓斋,财贫,灵宾斋也。

满月周化日,修斋而随力所堪。

一者报师祖智慧恩,二者报师尊衣食恩,三者报师祖将护恩,四者报师尊离俗恩。

若居弟子,师祖终日,惨切悲哽功德,追其福,不得晏然,谓犯不孝,得四种恶报:一者当得已后弟子见在遗弃报,二者当得已后弟子过去弃背报,三者当得已后弟子未来遗弃报。

各宜用心,令三代追念,更相开度,戒之慎之。

  灭度财物品 #

  科曰:凡是道学,当知修身度心,空堂清室,名为仙家。

若道士、女冠,或为功德所须,或为口命资待,或行道而得、在房安置,或在他处安置、未得施用而灭度者,经书镇观、疏论杂典,分与门内弟子、房内乘骑侍从,及有一物已上。

赠送事毕,并入本住常住。

一者为本住内众历劫福田,二者为他方内外二众历劫福田,三者为士师三代历劫福田。

掌事法门,同处徒众,亲加检录,无令漏慢,翻为内外二众三代罪田。

若生前有所处分者,从亡师疏。

若非本观,或近或远,所有随身亡处者,亦由本观量准陪死,处香油之费,余准上条。

若有远一千里外人,随近法门常住也。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