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经名: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

  尔时,仙人云度以景元元年正月二十日,於昆仑金台玉室请问三天法师玄一真人曰:自以卑下谬遭皇恩,积学二千八百余年,虽得乘云驾龙逍遥太空,未得登天之任。

阴阳之事,来去之缘,事非所关,理不得知。

近而未审人生死因缘,为父、为母、为兄、为弟,姊妹室家,为世世常会,复有分别,各随功德,先世之人,为生后世与不,其罪福多少,为轻为重,尽受何形,其道异同,师友交会,皆缘何因?愿为分别,释所未闻。

  真人曰:子之所问,微乎远矣,来去之事,将亦未闻。

运度当周,事不容藏,今为子说之,秘而奉行。

道常一也,无极无穷,古天所奉,今天所宗,其一无二,但诸天人,言音不同,号之为异。

大归一也,师亦一也,但随世变易,出化於世,匠成万物。

先世之人,轮於太阴,后各随功受生,是今世之人也。

天地一阖,人随运灭,天地一开,人随运生。

日月星辰,亦随运转。

是故因缘不绝,天地与人、日月星辰,亦不重易,但缘展转以相生。

父母、妻子、兄弟、姊妹,皆非常会,各随福德,来暂寄胎於父母也。

后复各随功德,运转散离,无有常定;或先世为父母,后生为子孙;或先世为兄弟,后世为父母,轮转去来,更生更死。

师者,传世不绝,常为师也。

故师,我父母也,为常生之匠。

父母兄弟,本亦无亲,但随福德来寄生,父母养成人。

故圣人制法,孝顺以报育养之恩,以致孝心。

若不孝不顺,王法诛之,天亦伐之。

兄弟暂共生於父母,当相亲爱,共致孝心;父母终亡,祖葬礼毕,以报生养之恩。

四时祠杞,以为慈孝之法,传告后世,使知有孝养之恩。

夫妇亦鲜相事,易重恩爱,弃父母之姓,就夫之姓。

未嫁系命父母,既嫁击命於夫,夫亡系命於子。

妇死夫存,门户由成,夫死妇嫁,血脉断绝。

故男属父姓,女属母生,无名无姓。

人生世间,如春草之华,生无定日,死有常分。

生时暂共为室家,死各随因缘归所系属,不复会也。

有福者,更生天堂,或生贵家王候之门。

有罪者,系於长夜,涂若谪罚无极。

唯四时五腊时,或聚会相见,亦复欢喜,念生时恩爱,既别之后,各还所属,永相去失,不复忆之。

须鬼功竟,随谪轻重,各随因缘,或生为人,或堕五道六畜、边夷之中,先日之缘,冥然绝矣,无复有亲。

人生有子孙,阴阳之礼,会乐天地之间,死亡,精魂在天,但有谪罚,无复阴阳相生之义。

故生以为人,死以为鬼,生死之间,但易名而已。

生之为乐,死之为苦,故令生人不得知地下鬼事,死人为鬼,知地上之事。

为鬼皆乐生活,但不能自,须罪竟过,轻者得还生人中,更随功多少,寄胎生为人。

生为恶者,死为鬼,求生终不得生,方充长徒,寒苦无极;罪尽,当作六畜形,或边夷之类,或生六疾,盲聋癫痴,为男女臭秽,可憎之极,为人所不友。

生受饥寒,冻饿至死,苦毒后,又生六畜之中,未有脱期。

或生奴婢下贱之人,驱使畏人,常苦饥寒,笞杖在身,观人俛仰,任人杀活。

尔时,魂神不复自知从何来生,唯考鬼知之。

生有善功,死为鬼君,欢乐之堂,天给厨食,逍遥无为,须功竟后,生天王之门,或富贵之家,财禄自然,适意自足,与善人相会,恒值圣世,贤人结缘,福路日生。

身后命终,径生天堂。

若能供养三宝,心慕神仙,必降致仙人,白日升天之道。

若但修常善之行,不经泰山地官,七祖同庆。

生死之事,明如日月,贤者独见,愚人不识。

谛受精思,自然朗察。

弃放恶心,以善为业,天地冥冥,功过无脱,毫毛悉载,无有漏失也。

  真人曰:凡人生死,上古之时悉皆由心,天帝门下校定名录:应死者,削除生名,更上鬼字;应来生世,削落鬼字,更上生名。

然后随其福德轻重,轻者生贫贱之家,生世涂炭,备经六极至死,寒苦流曳,卖身饴口,恒不饱足,衣服恒不盖形,有人之形,无人之禄功。

重者生贵盛之门,或生财禄,不要自来,万向良合,衣食自然,不经辛苦,恒值善人,贤圣交会。

今下古未传,运气当终,人生无有定寿,天选人身,自有主生神,又有主死神在人身中。

生世好生,则生神护之;生世好死,则死神伐之。

好生之人,则与生券之中;好死之人,则与死券之下。

皆结约分明,而人不觉知也。

生世积善,则与圣人相值,名入左契。

生为人主,死为天堂之宾,七祖同欢,后生或为王侯之子,或生世聪明圣达,为天人之师,四海人神宗奉,功满白日升仙。

故功德不绝,世世常与贤圣结缘,巍巍之功,莫有比者。

生世为恶,则与恶人相宜,名入死籍右契之中。

在世常与善人相远,众不定会,福德之处常所不受,死入地狱饿鬼之中,七祖相牵,冥冥长夜,未有出期。

是为善恶,相去何若。

生世为善之人,天选善人来生为其子孙,使父母得其恩福,皆由善功之报。

生世为恶,天选恶逆子孙来生其门,堕地难保,既得成大,为人逆恶不孝。

或轻淫偷盗,劫贼杀人,恒为父母重忧,罪轻役身,重则没身;或贫贱穷寒,有朝无暮,为人走使,常苦饥冻,衣不盖形,杖罚不去於身,不识昔缘;或痴聋喑痖、盲目筋挛,或朝生夕死,或三岁十岁垂及成人而死,或为人及毒兽所害而死。

或恒为官狱囚系无已,令父母忧愁叹息而行;或多生女无男,至老孤独穷厄。

如此,皆先世行恶之报,更相牵对为父母子孙。

其理分明,不可违犯,犯者不原。

真人说生死去来因缘竟,而颂善缘来生,其辞曰:

  大道体本无,二气幽绝冥。

阴阳和三德,天地运机张。

生死随运转,罪福不偏婴。

积福种善功,善人来相生。

福缘善来会,去来身受荣。

生出为世主,或为天人宗。

命过天堂宾,福禄恒随身。

策龙辔朱凤,逍遥戏上清。

或为诸圣王,封掌於十天。

七祖同受庆,南宫更受生。

永与恶缘绝,世世常光明。

  真人又颂恶缘来生,曰:

  天地虽无无,可以期相生。

生世不念善,为罪重积盈。

死受涂炭苦,风火不去形。

罪竟还生人,恒托寒贱门。

抱病婴重疾,聋盲癫且狂。

罪逆自来会,众恶不去身。

形系鞭笞杖,鬼病岁不空。

父母长叹息,生死地狱中。

冥冥沦恶道,望善永无缘。

  真人曰:道以归善,如水投渊。

恶人之难化,如高树之标,无良地之源。

虽闻善道,当时知有,因顾已忘,如雨堕高林,当时虽润,回即已燥。

善人闻道,如大江之渊,大海之源,惟受不逆。

道教难闻,圣人难值,贤者难遇,自非天地运度当交,经道不出,圣人不见。

帝王有道,圣人生国,大运当交,期度将会。

天运转促,至末世之后,朔旦冬节,金氏之世,经道方明。

其时当暂太平,数十年中,人民五分,四分知道。

至金马之末,天运交周,水龙之岁,李君出治。

其时圣世,生死善恶将分,善心男女,逆作善功。

至时,当有圣人出世度人,有遇值者,便是宿功报应,或身得超度,或一门同庆,得入福中。

当恶之人,常与善乖,闻圣人说法,谓之为无,此非善人之根,天闭其心,使不与圣人相宜。

故善恶异流,天地永隔。

运交之际,道德虽兴,愚者甚多,知道者少,万中有一,以为多也,各各教化,不寻本源。

其时当有鬼黠之子,因是犹豫二心,不信大法,亦不能分别真伪,将是期度欲交,天使之然。

有心男女,善则勿退,退则失尔;前功一失,贤人万劫不会。

夫贤人出世,难得平奉,或托痴聋,或清或浊,或廉或贞,或隐或见,或是或非,或弃薄天人,或偏有所爱,入境之始,恶当有异。

若是圣人,其行不移,虽诸变化,久故恒清,与凡有别,是为不杂常俗。

既见之后,恐不可得奉,其当潜隐,或去於境邑,或绝踪无迹。

若与是乖,万劫永隔;尔与贤人结缘,则坐享福祚,七祖登天,死升天堂,衣食自然。

如此,皆先世有缘,道使之然。

无缘之子,虽居茸贤人之篱,坐贤人连席,其缘不会,非可强求。

明知罪福,毫分不失,纵复遇会,或婴罹众祸,因是不集,此皆前世无缘,天迷其心,鬼闭其意,不使得与善会,故有殊隔,使其更致重离,去善日远。

若人之欲善,因会遇害,因心不退,福必来会。

言毕,於是也传与贤人,勿令漏泄,具如经法,盟乃传焉。

  洞玄灵宝玄一真人说生死轮转因缘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