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经名: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撰人不详。四经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

  章本章第一 #

  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铄。

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

得孝弟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

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

道混乎其同,同於愚智,愚智不谓道而分也。

愚者昧,智者巧,昧则不明,巧则不真,不明不真,去道所以远也。

知道则廓愚,以为明去智,以成真明,真而信於道,道则为汝有矣。

学道以致仙,仙非难也,忠孝者先之。

不忠不孝,而求乎道,而冀乎仙,未之有也。

比干杀身以成忠,生者人之所甚爱,比干不爱其身,而舍生以求道,信道有备,知其不误,其为仙也。

大舜终身以成孝,劳者人所甚畏,大舜不惮其劳,而服劳以求道,信道有备,知其不误,其为信也。

忠孝之道,非必长生,而长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於仙班,谓之长生。

有曰养炁延年,无功而多岁齿者特,未得其一二尔。

君子之致乎道,八八极是也。

故善卷杀身以成廉,南容复圭以成慎,荣期安贫以成宽,颜回箪瓢以为裕。

如是之人,皆冠於仙卿,是岂山泽之癯者哉。

后世失道之人,不忠不孝,以乱其国家。

国家败,乃无所容其身,乃入山以学道。

是犹舍厦屋,而入炎火也。

子不见,民之不忠,天生聚敛之臣。

子之不孝,妇生败宗之孙。

兵戈旱蝗,非国之罪也。

君不忠不孝於上,臣民不忠不孝於下,炁感而生,天生兵戈。

为乱者,衅积於己,恶心盈而罪贯积,逆乱萌於心。

天以此正其罪,假手於其人杀之尔。

而曰民之无辜,岂知言哉。

吾为弟子,说忠孝为本,立本以成仙,则天下之仙举可数矣。

未有不忠不孝,而参天庭奉宸极也。

  修身章第二 #

  忠孝则无罪戾,去祸远矣。

服炼则无妄伪,无妄伪则身安矣。

服炼者,以心达心,以性达性,心性洞达,其光焕发。

回丹田之炁,而归天宫,还元精之炁,而归大海。

不以外物累,而形骸不能拘也,荣华不能诱也。

知足常足,烦恼远矣。

知和而和,是非消矣。

身不自有,何有於物。

外物不染,何有於妄。

其心性真,其精神足,昼则无妄觉,所为者真也。

夜则无妄梦,所安者固也。

摄意归于身,摄想得乎正。

其炁蒸然,其神廓然,其见飞飞然。

以神交神,神者自神。

以炁夺炁,炁出太空。

太空之中,其神卓然。

卓然不荡也,不荡之心性也,不荡之性心也。

心性调,而符药为筌蹄,而可弃也。

上士非必入山,绝人事,去妻子,入旷野、舍荣华,而谓之服炼。

服炼心性,心明炁达,孝弟不亏,与山泽之臞童者异矣。

知吾道者,不难行矣。

以心达心,以性化性。

性止於一,心止於神。

心性圆融,而自长生。

得长生而自变化,上道不难知,上道则甚易也。

小人舍易以求难。

初入净明忠孝之道,当求其易,得其易则不患其难也。

可则心性之明彻,洞达人所固有非伪为也。

得真常之道,道斯在也。

  建功章第三 #

  天下有妙道,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神明者,心出为神,性出为明。

有功以达,夫道不昧吾之心性也。

无功以失乎道,则去心性之道,心不明而性不神也。

上士得道之妙,在心性即真,而妄者远矣。

远於妄,所以成功也。

一思而铅汞生,再想而黄芽茁,三想而虎龙交,宝鼎安矣,庆云生矣,心性之了辩故也。

於此,而积所习,知所尚。

何谓所尚,尚乎仁义忠孝。

忠孝备而成本,可以立功。

立功之道,无阳福,无阴愆,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

所以上合於三元,下合於万物也。

下士呼符水,治药饵已。

人之一疾,救人之一病,而谓之功,非功也。

此道家之事,方便法门尔。

吾之忠孝净明者,以之为相。

举天下之民跻於寿,措四海而归太平。

使君上安,民自阜,万物莫不自然以之。

将举三军之众,而神於不战,以屈人之兵。

则吾之兵,常胜之兵也。

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以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以为孝,其功可胜计哉。

何则有妄有真,惟天下之至真,可以摄天下之人妄。

忠者尽忠杀身不畏,孝者尽孝虽劳不恶,则天下之甚真也。

上士以真冥妄,妄自清矣。

则天下之功成,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成终章第四 #

  学贵乎始,必有乎终。

天事始乎春,至冬而岁成。

地事始乎东,至北而化成仙。

学始乎孝,至道而学成。

上士以文立忠孝,中士以志立忠孝,下士以力致忠孝。

昧道者反此,不有於忠孝。

何谓上士以文立忠孝,以言为天下唱。

何谓中士以志立忠孝,以行为天下先。

何谓下士以力致忠孝,以身为众人率。

如此者,南昌上宫着名,升籍入仙,而忠孝之道终矣。

昧者反之,不孝不忠,故不成乎道。

生则犯禁,死则犯科。

犯禁者治於官,有典刑。

犯科者治於幽,有反报。

不忠者有臣祸,不孝者有子祸。

不廉者辱,不慎者撗逆,不宽者恼,不裕者贪而常不足。

不容者多所触,不忍者自罹其毒。

故生而不廉死之魂,为人则侣优,为鬼则顺,为物则牛马。

生而不怯死之魂,为人则士卒,为鬼则戮,为物则六畜。

凡即此,可以类推也。

是以知道者畏之,谨心诚八极。

立八极以为基,立基以明立性。

心性明,则不期於神,而神自神,谓之净明。

净明之习,忠孝以为习,积忠孝之道备矣。

何谓净,不染物。

何谓明,不触物物。

不染不触,忠孝自得。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

忠孝立,而心性得矣。

  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