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诗话

高斋诗话 宋 曾慥

曾慥(生卒年不详),字端伯,自号至游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孝宗时右丞相怀从弟。

官尚书郎,直宝文馆,后奉祠家居。

著有《高斋漫录》、《高斋诗话》,编有《百家类说》、《乐府雅词》、《宋百家诗选》。

《南宋制抚年表》有传。

  《高斋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

郭绍虞、罗根泽均曾辑其佚文,郭得二十五条,罗得二十三条。

郭绍虞疑本书系自《高斋漫录》中辑出别行者,罗根泽谓《苕溪渔隐丛话》所引二十三条“几尽全书”。

  《高斋诗话》所载王安石、苏轼辨“落英”一事,亦见《西清诗话》,然西清以苏为欧阳修,诗句有小异。

《苕溪渔隐丛话》曾据欧、苏全集并无“秋英”二句,谓:“不知西清、高斋何从得此?”此一轶事,显系他人假托。

惟王、苏(欧)“落英”之辨,为宋人常谈,且与诗学不无关涉。

此外,书中于用事、袭意,亦有所及。

  哈哈儿据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繁体横排本《宋诗话辑佚》录校制作。

 

  一、荆公桃源行

  荆公《桃源行》云:“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指鹿为马,乃二世事;而长城之役,①乃始皇也。

又指鹿事不在望夷宫中。

荆公此诗追配古人,〔惜乎用事失照管为可恨耳。

〕②(《丛话》前三、《玉屑》七、《诗林》一、《竹庄》九)


 ①“役”,原作“后”,据《诗林》校改。

 ②《竹庄》无此语。

  二、东坡诗用老杜诗意

  子美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坡《题真州范氏溪堂诗》云:“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盖用老杜诗意也。

(《丛话》前九)

  三、白诗言琵琶

  白乐天《琵琶行》云:“曲罢曾令①善才伏”,而善才姓名不见于传记。

后见《琵琶录》云:“元和中曹保有子善才,善才有子纲,皆能琵琶。

”又有裴兴奴与曹同时。

《乐府杂录》云:“纲善为运拨,兴奴长于拢捻,时人谓纲有右手,兴有左手。

”乐天又有《听曹纲琵琶示重莲诗》,曰:“谁能截得曹纲手,插向重莲红②袖中?”(《丛话》前十六)


 ①《香山集》“令”作“教”。

 ②《香山集》“红”作“衣”。

  四、燕飞飞 #

  退之诗云:“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盖取老杜“清秋燕子正①飞飞”。

老杜又取《古乐府》陆机《悲哉行》云:“飞飞燕弄声。

”(《丛话》前十七)


 ①《少陵集》“正”作“故”。

  五、樱桃荐酪 #

  牧之《和裴杰新樱桃诗》云:“忍用烹骍①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唐人已用樱桃荐酪也。

(《丛话》前二十三、《总龟》后二十七)

案:此则亦见《侯鲭录》。


 ①《全唐诗》十九“骍”作“酥”。

  六、举世尽从愁里老

  山谷尝云:“杜荀鹤诗‘举世尽从愁里老’,正好对退之诗‘谁人肯向死前休’。

”(《丛话》前二十三、《玉屑》十六、《野客丛书》七〔《丛谈》三〕)

案:此杜荀鹤《秋宿临江驿诗》句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七、王禹偁知丁谓不忠

  吕献可诲尝云:“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禹偁读之,曰:‘入公门犹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

’后果如其言。

”(《丛话》前二十五、《玉屑》十二、《宋纪》六)

  八、汪彦章上蔡元长诗

  汪彦章《上蔡元长诗》云:“班立青云腰佩玉,手持洪造印涂金。”(《丛话》前二十五)

  九、祖无择晚娶

  祖无择晚娶徐氏,有姿色,议亲之时,无择为馆职,徐氏必欲訾①相其人,而无择貌寝,恐不得当也。

同舍冯当世丰姿秀美,乃谕媒妁,竣冯出局,扬鞭跃马经过徐居,曰:“此祖学士也。

”徐窃窥甚喜,成婚始寤②其非,竟以反目离婚。

欧公尝作诗云:“无择名声③重当世,早岁多奇晚乃偶”,盖为此也。

(《丛话》前二十九、《宋纪》十八)

知东坡引用此诗也。(《丛话》前四十一、《野客丛书》六〔《丛谈》二〕)

  一四、千里埋冤对一门侥幸

  郑可简以贡茶进用,累官职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路转运使。

其侄千里,于山谷间得朱草,可简令其子待问进之,因此得官。

好事者作诗云:“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而千里以从父夺朱草以予子,譊譊不已。

待问得官而归,盛集再庆,亲姻毕集,众皆赞喜。

可简云:“一门侥幸”,其侄遽云:“千里埋冤。

”众皆以为的对。

是时贡茶,一方骚动故也。

(《丛话》前四十六、《总龟》后三十)

  一五、诗咏玉蘂花

  唐人《题①唐昌观玉蘂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②今玚花即玉蘂花,③王介甫以〔之〕④比玚,谓常用此玚字。

盖玚玉名,取其白耳。

鲁直⑤又更其名为山矾,谓可以染也。

庐陵段谦叔,〔多闻士也,〕⑥家〔藏异书古刻至多,〕⑦有杨汝士《与白二十二帖》云:“唐昌玉蘂,以少故〔见〕贵〔耳。

〕⑧自来江南,山山有之,土人取以供染事,不甚惜也。

”则知玚花之为玉蘂,断无疑矣。

⑨传子容见此帖,乃作绝句,云:“比玚更矾总未佳,要须博物似⑩张华。

因观异代前贤帖,知是唐昌玉蘂花。

”(《丛话》前四十七、《山谷诗内集注》二十、《诗林》二、《云麓漫钞》四、《云谷杂记》四、《历代》五十、《宋纪》三十一)

案:《渔隐丛话》与张淏《云谷杂记》卷四,《历代诗话》五十,均有考,语繁不备载。


 ①《历代》“唐人题”作“王建”。

 ②《云麓漫钞》、《山谷诗注》无此二句。

 ③《历代》“花”下有“也”字,《云麓漫钞》同。又无下句“王”字。

④《诗林》、《历代》有“之”字。

 ⑤《云麓漫钞》、《山谷诗注》“鲁直”作“山谷”。

 ⑥《云麓漫钞》、《山谷诗注》无此四字。

 ⑦《云麓漫钞》、《山谷诗注》无此七字。

 ⑧《历代》无“见”字、“耳”字。

 ⑨《云麓漫钞》、《山谷诗注》、《云谷杂记》引至此。

 ⑩《宋纪》“似”误作“是”。

  一六、汪彦章诗本山谷句意

  山谷诗云:“山椒欲雨好云气,湖面逆风生水纹。”汪彦章诗云:“野田无雨出龟兆,湖水得风生縠纹。”(《丛话》前四十九)

  一七、荆公论秦少游诗

  少游在蔡州,与营妓娄婉字东玉者甚密,赠之词云:“小楼连苑横空”,又云“玉佩丁东别后”者是也。

又《赠陶心儿词》云:“天外一钩,横月带三星”,谓心字也。

①叶致远屡对荆公称秦少游诗。

公尝有别纸,云:“秦君之诗清新婉丽,鲍、谢似之。

”又云:“公爱秦君数口之,今得其诗,手之而不释;然闻秦君尝学至言妙道,无乃笑吾二人嗜好异乎?”盖少游尝为道士书符咒水,故公有是语。

(《丛话》前五十、《历代词话》五引作《高斋词话》)

案:胡仔云:“东坡尝有书荐少游于荆公,云:‘向屡言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诗文数十首,拜呈,词格高下,固已无逃于左右。

此外博综史传,通晓佛书,若此类未易一一数也。

’荆公答书云:‘示及秦君诗,适叶致远一见,亦以谓清新妩丽,鲍、谢似之。

公奇秦君,口之而不置;我得其诗,手之而不释。

又闻秦君尝学至言妙道,无乃笑我与公嗜好异乎?’二书所云如此。

高斋以谓叶致远屡对荆公称秦少游诗,尝有别纸,真误也。

东坡谓少游通晓佛书,故荆公有秦君尝学至言妙道之语。

高斋以谓‘少游尝为道士书符咒水’,又诬也。


 ①《历代词话》引至此。

  一八、赵循道诗警句

  赵企循道以长短句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

尝记其警句云:“愁从竹叶杯中去,老向菱花镜里来。

”“几夜已生蝴蝶梦,三年辜负鹧鸪班。

”“青镜①不览一两日,白发又②添三四茎。

”(《丛话》前五十二、《宋纪》三十八、《词林纪事》八)


 ①《宋纪》“镜”作“铜”。

 ②《宋纪》“又”作“已”。

  一九、格言诗 #

  国初有名人作《座右铭》云:“避色如避雠,避风如避箭,莫吃空心茶,少餐中夜饭。

”有驿舍壁间题诗云:“逢桥须下马,遇夜莫行船。

”此语可为道途之戒。

(《丛话》前五十四)

  二○、章子厚刘子先诗

  章子厚尝与刘子先〔定〕①有场屋之旧,又颇相厚善。

〔子厚居京口,子先守姑苏,以新酝洞庭春寄之。

子厚答诗云:“洞霄宫里一闲人,东府西枢老旧臣。

多谢姑苏贤太守,殷勤分送洞庭春。

”其后〕②隔阔十年,子厚拜相,亦不通问,寄书诮③其相忘远引之意。

子先以诗谢曰:“故人天上有书来,责我疏愚唤不回。

两处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

尘泥自与云霄隔,驽马难追德④骥才。

莫谓无心向门下,也曾终夕望三台。

”公得诗大喜,即召为宰属,遂迁户部侍郎。

(《丛话》前五十五、《玉屑》十、《宋纪》三十五)


 ①《宋纪》无“定”字。

 ②《玉屑》无“子厚居京口”至此数语。

 ③《玉屑》“诮”作“请”。

 ④《宋纪》“德”作“骐”。

  二一、诗句同意

  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缫车。

”参寥诗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①翠微。

”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

(《丛话》前五十六、《玉屑》二十、《总龟》后四十四)


 ①《总龟》“住”作“在”。

  二二、诗用蜗角事

  乐天诗:“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而偶对各有所长。

吕吉甫云:“南北战争蜗两角,古今兴废貉同邱。

”山谷云:“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官。

”又云:“功名富贵蜗两角,险阻艰难酒一杯。

”洪龟父云:“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鲸背。

”(《丛话》后十三)

案:此则亦见吴幵《优古堂诗话》及吴曾《能改斋漫录》。

  二三、荆公悔少作题金陵此君亭诗

  荆公《题金陵此君亭诗》云:“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

”宾客每对公称颂此句,公辄频蹙不乐。

晚年与平甫坐亭上,视诗牌曰:“少时作此题榜,一传不可追改,大抵少年题诗,可以为戒。

”平甫曰:“杨子云所以悔其少作也。

” (《总龟》后五、《玉屑》十七、《宋纪》十五)

  二四、荆公作池上看金沙诗

  荆公荐进一、二寒士,位侍从,初无意于大用。

公去位后,遂参政柄,因作诗寄意云:“故作酴醿架,金沙秪漫栽。

似矜颜色好,飞度雪前开。

”(海盐张氏影印元大德刊本李璧《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注引)

  二五、少游词 #

案:《历代诗话》卷五引《高斋词话》云:“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

’少游曰:‘某虽无学,亦不如是。

’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坡又问别作何词?少游举‘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东坡曰:‘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

’少游问公近作。

乃举‘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晁无咎曰:‘只三句,便说尽张建封事。

’”若援前《历代词话》引17条少游在蔡州云云诸语,亦作《词话》之例推之,或此亦《诗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