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纪谈

豹隐纪谈(一卷)

宋无姓氏 #

杜工部诗云:「发短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郑都官云:「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

」白太傅云:「鬓为愁先[老]〔白〕,颜因醉后頳。

」陈后山云:「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语意相类,必有定其优劣者。

阮郎中赠妓词云:「东风捻就,腰肢纤细,系的粉裙儿不起。

近来只惯掌中看,忍教在、烛花影里。

更阑应是,酒红微褪。

暗蹙损、眉儿娇翠。

夜深着两小鞋儿,靠那个、屏风立地。

石次仲咏妓趋庭陈状云:「醉红宿翠,髻亸乌云坠。管是夜来不得睡,那更今朝早起。春风满搦腰肢,阶前小立多时,恰恨一番风雨,想应湿透鞋儿。」

吴兴之水晶宫,不载图经。

刺史杨汉公〈九月十五日夜〉絶句云:「江南地暖少南风,九月炎凉正得中。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后来林子中闻滕元发得湖州,以诗贺何洵直邦彦曰:「清风楼下两溪春,三十余年一梦新。

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主谪仙人。

」因为故事。

吴门风俗多重至节,谓曰「肥冬痩年」,互送节物。寓官颜侍郎度有诗云:「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浑闲事,元物登时却再归。」

嘉定间平江妓送太守词曰:「春色元无主,荷东君、着意看承,等闲分付。

多少无情风与浪,又那更、蝶欺蜂妬。

算燕雀、眼前无数。

纵使帘栊能爱护,到如今、已是成迟暮。

芳草碧,遮归路。

看看做到难言处。

怕宣郎,轻转旌旗,易歌襦袴。

月满西楼弦索静,云蔽昆城阆府。

便恁地、一帆轻举。

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

去与住,两难诉。

」或云是蒲江卢申之作。

嘉熙四年正月,吴制使潜贴黄奏:「臣窃见,钱塘建都百有余年,以阳阴言之。

海门巽水,早晚两潮,今沙涨潮塞,未必非天启国家以转移之机,大有为之会也。

况谍者所报,多云金贼为窥湖湘之计,万一不幸设有疎虞,则去行都,邵阳袁抚衢信而已。

臣以为平江地势宽阔,物产富厚,他日可为临幸之备。

盖南断长桥,〔西〕阻松江,北决江湖之水,以断毗陵之路,则不患无形势。

因吴之饶,则不患无谷粟。

团江海亡命,则不患无兵。

而又去江不远,可以系属人心,收召豪杰,有进之形,无退之迹。

欲乞试入圣抱,须作区处。

」当轴者不欲无故迁都,扼而不行,实中吴万姓之幸也。

杨诚斋诗云:「天上归来有六更。」盖内楼五更絶,柝鼓变作,谓之「虾蟆更」。禁门方开,百官随入,所谓六更者也。外方则谓之攒点云。

淳佑改元正月十九日,理宗皇帝驾幸太学,御笔云:「王安石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

』此三语为万世之罪人。

岂宜从祀孔子。

朝廷合与削去,[于]以正人心,息邪说。

关系不小,合议指挥。

」有旨,令国子监日下施行。

徐参政清叟,微官时赠建宁妓唐玉诗云:「上国新行巧様花,一枝聊插鬓云斜。

娇羞未肯从郎意,故把芳容半面遮。

」吴履斋丞相〈贺新郎〉词云:「可意人如玉。

小帘栊、轻匀淡伫,道家妆束。

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

看冶叶、倡条浑俗。

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

看不足,咏不足。

曲屛半掩春山簇。

正轻寒、夜永花睡,半敧残烛。

缥缈九霞光里梦,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铜壶声促。

试问送人归去后,对一奁、花影垂金粟。

肠易断,情难续。

景定三年三月,差人化遗骸,疏云:「死于道路,可怜幽滞孤魂;示以津梁,大发慈悲善念。

葬之野,则露手露脚;送之归,则无[土]〔主〕无家。

聚是众骸,付之一火。

佛能救苦,乃做看经道场;鬼复为人,别去超生好处。

咦,三月落花人世界,一川流水佛慈航。

「身尝静退缘知止,心不倾邪畏好还。」葛文康诗也。人有能味其言,以养其志,必无意外之虑矣。

自来[巡]〔县〕尉下乡扰人,虽监司郡守亦不能禁止,迩来尤甚。

京口旅邸中有戏效古风雅之体,作〈鸡鸣〉诗曰:「〈鸡鸣〉,刺县尉下乡也。

鸡鸣喈喈,鸭鸣呷呷,县尉下乡,有献则纳。

鸡鸣于埘,鸭鸣于池,县尉下乡,靡有孑遗。

鸡既鸣矣,鸭既羹矣,锣鼓鸣矣,县尉行矣。

〈鸡鸣〉三章,章四句。

天生好句,未尝无对。

俚俗之语,得之为难。

《[粟]〔栗〕斋诗话》载二对,云:「死人身边有活鬼,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云:「老手旧肐膊,穷觜饿舌头。

」今有一对,亦可比拟,如:「麻油拌生菜,呷醋咬陈姜。

」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二至后九日为寒燠之候,故谚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

又,〈夏至后〉一说云:「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水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露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单被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冬至后〉云:「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擦]〔衲〕两尶{兀+岩};八九七十二,猫狗争阴地;九九八十一,犂耙一齐出。

」范公吴人,不免用乡语。

〖完〗 #

斋诗话》载二对,云:「死人身边有活鬼,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云:「老手旧肐膊,穷觜饿舌头。

」今有一对,亦可比拟,如:「麻油拌生菜,呷醋咬陈姜。

」石湖居士戏用乡语云:土俗以二至后九日为寒燠之候,故谚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

又,〈夏至后〉一说云:「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水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露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单被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冬至后〉云:「一九至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擦]〔衲〕两尶{兀+岩};八九七十二,猫狗争阴地;九九八十一,犂耙一齐出。

」范公吴人,不免用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