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楼诗记

既筑俞楼之三年,余方自春明乞假归.与吴子叔和徘徊后圃,以西爽亭至楼地尚寥廓,不可无亭槛以映带之。

叔和欣然乐任,乃自六一泉之海月门筑一方亭。

以亭外为东坡庵,取吾师曲园先生“山上吟庵伴老坡”句。

名曰“伴坡”。

出亭随山势高下,制为长廊。

上可尾石径登山,下可临瓢池而钓。

花木掩霭,一望无际。

廊迤而西,复自西而北,再向北而西,路凡三折。

以陆放翁有“清吹时闻曲曲廊”句,题曰“曲曲廊”。

盖园为小曲园,此又园中之至曲者也。

出廊而北,建一高阁。

背墙面山,可望见吴山及湖光一角。

其阁前有松,今春有神降焉。

详见俞楼《四异》诗。

因用谢惠连“松惟灵木”语,题曰“灵松阁”。

左有吾师退省山人画梅刻石,其右为短廊。

廊内有山人七律诗刻。

出廊不数武,为舫斋,与阁俱面东。

庭前竹石参差,苍翠交润。

以西湖古迹事实,孤山旧有小蓬莱。

适当其地,与退省庵之小瀛洲遥相望也,遂名曰“小蓬莱”。

其左有先生《韩碑书后》石刻,右则属于西爽亭之旧廊矣。

出亭而左,尚有隙地,余乃垒石为台,其高寻丈,广可一筵。

喜其平而露也,名曰“曝书台”。

其下当山之骨,石壁天然,余曾梦为先生守书之鹤,乃题石曰“鹤守岩”。

自台启小扉而北,于石壁上得“斯文在兹”四大字,旁署赵人张奇逢题。

考张为国初守杭郡者。

余前年筑楼至此时,藤萝满壁,仅见一文字。

今岁复至,则四字毕见。

距太守官杭时,政二百三十年。

物之显晦,固有时耶!乃谋于同门,复于此筑亭。

以有文在石上也,名曰“文石亭”。

余谓先生于右台山筑书冢,而兹山阙然,天殆欲为先生更设一书冢耶!时吾师汪柳门侍读同坐亭上,商略凿石为藏内先生全书于中,名曰“曲园书藏”,与右台并一佳话。

而张之刻石,亦不虚矣。

自亭而北,于山巅得一池,冬夏不涸。

吾闻天目有湖在山之巅,先生德清之金鹅山顶亦有池,此殆发源于天目、金鹅者乎?以其在文石亭上也,名日“文泉”。

自文泉循旧路而归,至曝书台足,别有一洞入。

而左旋,可至李适叟之小磐谷,此亦余为新筑者,别载《李谷记》。

侧而右旋,可俯窥鹤守岩。

若循石径而下,则达于伴坡亭西之廊矣。

是役也,经营于三月,成于七月。

比秋深先生来湖上,门下诸人觞于小蓬莱。

先生命余为后记,余因循未果。

先生爰就题榜处各赋一诗,名曰《俞楼诗记》。

诗既成,余裒而刻之。

思与全书汇送入山,然不可无序,并不可无记。

因撮述大致,谓之《后记》可也,谓之《诗记》之《序言》亦可也。

光绪七年十二月既望,门下士徐琪谨识。

俞楼诗记 #

白花农诸君为我筑俞楼于孤山西麓,今年吴叔和比部又增益之。

亭台之盛日加,泉石之胜亦日出。

余旧有《俞楼经始》一卷,特纪其缘起耳棉花农所为《俞楼记》亦未备,拟作《后记》又未果。

余恐久远之后湮没失传,一乃就其中凡有题榜之处,悉以诗记之,不拘一体。

其前后叙次。

粗有条理。

盖欲以涛代记也。

因名之曰《俞楼诗记》。

俞楼

门外有“俞楼”二字,彭雪琴侍郎所书也。刻字于砖,置砖于楣。

陶庐谢墅总千秋,如我微名岂足留。

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

小曲园 #

又进而有门,署“小曲园”三字,梅筱岩中丞所书。

以余吴下有曲园,故以小别之。

然实则小者大,而大者小矣。

吴中盛园林,高下穷土木。

而我虱其间,亦有园一曲。

一曲渺乎小,在我则已足。

云何移此名,来署湖边屋。

小而又小之,无乃太局促。

岂知入其中,深邃如盘谷。

俨割孤山半,山颠到山麓。

斯乃大曲园,云小吾转恧。

蒙庄齐物论,万事无定局。

借此泯小大,沧海亦一粟。

碧霞西舍 #

花农未筑俞楼之先,曾梦游此地。

其东有碧霞门,余因名正室曰“碧霞”。

西舍其上有楼,所谓俞楼也。

其前有平屋,以休宾客之从者。

其后有轩,以为燕坐之地。

其西偏楼屋,乃彭雪琴侍郎所增筑者。

楼下为余卧息处,楼上设内子姚夫人之位。

然皆统以碧霞西舍,不复异为之名矣。

徐子曾从梦里来,碧霞门在左边开。

因之小筑称西舍,却好遥山对右台。

(余生圹在右台山,适相对也。

)林木犹须十年计,宾朋颇具一时才。

不烦更辟西头屋,恐有陈人卧夜台。

(舍西尚有隙地,然有古墓存。

恐后人或议开拓,故戒之。

瓢池

碧霞西舍之后,凿一小池,其形如瓢,故曰“瓢池”。王梦薇有《瓢池记》。地在山足,凿之不易。雪琴侍郎使麾下健儿荷锸从事,锸为屡折,三日而就。

凿池成瓢形,清涟可俯狎。

勿轻此一瓢,三折健儿锸。

伴坡亭 #

瓢池之东,有伴坡亭。盖垣外即东坡庵。余涛云“山上吟庵伴老坡”,谓此也。故即以名亭。

旧闻东坡庵,即在六一泉。徐子补筑之,则在泉西偏。又西即与俞楼连,乃筑斯亭广一筵。名以伴坡坡冁然,衰朽何足陪前贤。

灵松阁 #

由伴坡亭循廊西上,有灵松阁。以今年春金华将军之神降于阁前松上,初拟名以“迎仙”。余渭将军乃神,而非仙也,故易此名。

曲廊西上,有阁存焉。问阁何名?或日“迎仙”。

问曲园叟,叟曰不然。是乃神降,而非仙缘。金华降神,于松之颠。松以神灵,阁以松传。无曰松樨,神所回旋;无曰阁小。松将参天。

小蓬莱 #

由灵松阁而上,有屋西向。

花农名之曰“小蓬莱”。

余问故,曰:“旧有斯名,袭用之耳。

”余甚不解其意。

既而悟曰:雪琴侍郎所居退省庵在三潭印月,临湖有榜曰“小瀛洲”。

花农意在以吾比老彭耳。

因有诗寄侍郎曰:“说与老彭堪一—笑,小蓬莱对小瀛洲。

我闻小蓬莱,西湖旧有二:一在延祥观,一在甘园地。

云何筑室袭其名?不知徐子焉取义。

揭来我泛三潭舟,有榜大书小瀛洲。

中有老彭一寄楼,乃悟斯名良有由。

蓬莱正与瀛洲侔,得无戏弄双白头,诳我谓我神仙俦。

作书偶向老彭说,老彭闻之转愁绝。

瀛洲虽好不归来,已与西湖两年别。

西爽亭 #

由小蓬莱而上,折而东,有西爽亭。花农云:“李敏达所筑西爽亭,即在此地。”余题楹联所谓“小筑一亭,存西爽遗迹”者也。

敏达此开府,曾营西爽亭。

尚堪寻旧迹,不必草新铭。

夕照长衔壁,东风先入棂。

偶然来拄笏,坐对四山青。

鹤守岩 #

西爽亭下有岩石焉,花农名之曰鹤守岩。写刻石上跋云:“余梦前生为曲园守书之鹤,故以名此岩。”斯虽谰语,亦佳话矣。

徐子始生时,先德有异梦。

梦一道士化为鹤,心知此儿必异众。

徐子亦有梦,此梦可轩渠。

自言前生一仙鹤,为我护持万卷书。

大书鹤守岩,刻之岩石上。

仙人骐骥本清高,福地琅嬛资保障。

我书久行世,存者良亦稀。

不须为我更苦守,送尔去披一品衣。

曝书台 #

鹤守岩之上,垒石为台。可以眺远,是为曝书台。

朝登斯台兮湖山苍苍,旭日初升兮化为湖光。吾曝吾书兮发此奇香。

暮登斯台兮湖山簇簇,明月初起兮荡为山渌。吾收吾书兮留此奇馥。

文石亭 #

下曝书台,出一小门,循垣而北,有石壁刻四大字曰“斯文在兹”。

又六小字曰“赵人张奇逢题”。

自来言西湖金石者,所未著录。

张公,获鹿县人。

顺治五年,来守杭郡者也。

花农始筑俞楼时,曾履其地。

荆榛梗塞,苔藓斑斓,然已隐约见一“文”字。

今春又爬罗剔抉,而其字乃全见。

是亦一名迹也。

因筑亭覆之,名曰“文石”。

昔人志西湖,金石亦有记。

不知孤山巅,乃有此四字。

赵人张奇逢,石壁亲磨砻。

二百三十年,久被苍苔封。

扫石摹其文,笔意颇奇怪。

苍劲有古法,欹邪见姿态。

异哉文在兹,惜哉人不知。

筑亭署文石,要使千秋垂。

曲园书藏 #

汪柳门侍读与花农、叔和、泽山同坐文石亭,见此四字之外,余石尚多。

乃谋凿其右畔为石室,而纳余所著全书于中,署曰“曲园书藏”。

嗟乎!余书岂足藏之名山,诸君所为过矣。

姑取以配右台山之书冢,故亦赋一诗。

吾于右台筑书冢,一时竞作书冢歌。

何意好事诸君子,又营石室孤山阿。

汪子倡议诸子和,一议而定无烩娿。

遂命匠石运斤斧,丁丁凿破青嵯峨。

纳我全书入山腹,封以巨石加砻磨。

署日曲园之书藏,不知藏此将云何!古人著书藏名山,往往山壁出蚪蝌。

如我岂足言制述,无乃谰语相(讠也)诧。

第思西湖有故事,稍可解我惭颜酡。

不见龙井之石室,句曲外史手自劂。

瘗埋所注道德经,并及平日诸吟哦。

即如书冢亦有例,请观宝石山之坡。

吾丘贞白文冢在,至今或未埋烟萝。

自古文人例好事,谓我不可彼则那。

作诗敬谢诸君子,且告山灵烦护呵。

文泉

由文石亭西上,有一大池。

南北可七八丈,东西可三丈。

其地虽非孤山之颠,然在西麓亦为最高矣。

有此大池,是亦一奇景也。

而《志书》不载,盖知者鲜矣。

余因与文石亭相近,名曰“文泉”,刻石上。

雁荡得名因有荡,荡在山颠不可望。传闻芦荻满汀洲,竟与江湖同混漾。吾乡西郭金鹅山,其上有

泉流潺潺。

岁月既久泉亦涸,遂使金鹅去不还。

山上有水谓之浔,《尔雅》所传非妄说。

如何孤山有此泉,故老无闻纪载缺。

近筑俞楼始得之,见者惊诧呼天池。

我披荆榛试俯视,爱此一顷青琉璃。

乃为手写“文泉”字,大书深刻傍水次。

他年于此筑精庐。

且待庐成再为记。

俞楼诗记·附刻

俞楼经始 #

俞樾

光绪三年秋九月,曲园叟觞门下诸子于西湖诂经精舍之第一楼。

王子梦薇作《俞楼秋集图》寄曲园叟于吴下,汪子子乔书“俞楼”二字,将悬之诂经精舍。

王子梦薇以告曲园叟,一止以书,再止以词。

于是徐子花农议建俞楼,以书来告。

四年夏四月,始筑俞楼。

其年晋豫大无,曲园叟移书徐子,请停楼工。

徐子不可。

是岁之秋,退省翁巡江东下,归休乎西湖。

乃拓俞楼而大之,且为筑池。

冬十二月,俞楼成。

五年春二月,退省翁叠石为小山于其庭,徐子又为具小舟于湖。

曲园叟命之曰“小浮梅俞”。

三月补筑山上小亭,曲园叟自书三十八字悬之俞楼之前楹。

徐子为《俞楼记》,书而悬之壁。

俞楼记 #

徐琪

山水非自名也,得人而名。

吾浙左江右湖,为东南胜。

渡江者必访严滩,泛湖者必登孤山。

夫严滩乃富春之片濑,孤山特明圣之一阜。

而人顾往复流连者,非徒以山水之胜。

盖以子陵、君复故也。

吾师曲园先生。

自中州还,杜门却扫,一意以著书自娱。

其高洁不在两贤下。

而羽翼经训,启迪来学,则又似过之。

然子陵有垂钓之台,君复擅巢居之阁。

而先生主讲湖上,课院而外,未谋游息之区,非所以慰山林也。

于是同门诸子,度地于六一泉侧,得地数弓。

面湖枕冈,极幽秀之趣。

其山,即孤山也。

与君复可把臂而语。

登山南望,富春帆影落樽俎间。

而子陵钓矶出没云雾,又如遥相揖让者。

以先生而居此,庶其宜乎!爰乃披榛剪棘,依山筑垣。

间以修廊短篱,四时花木杂莳其中。

而以楼为之主,轩窗洞开,可受三面之景。

南为小轩,以象湖艇。

北有曲栏登山,山石嶙峋,千态万状,若与门下诸生环而听讲者。

然其上一如平砥,可资觞咏。

昔李敏达建西爽亭,谓“孤山西麓有高阜如平台”,当即在此。

故仍为小亭,亦以西爽名之。

循石径而下,有满月门可通六一泉。

泉侧旧有亭馆,岁久颓废。

余因葺斯楼,屡经其地,请于阳羡任筱沅方伯,并东坡庵诸胜,俱为新之。

先生著书之暇,与二三子禊饮其间,欧苏之风恍然如遇。

是子陵、君复而外,又一嘉邻矣。

还入此门而南,凿一曲池。

先生于吴下营曲园,名其池曰曲池,此象其意也。

池南有便坐即楼之北。

其西又为斗室,室南北向。

自北扉出,则可遵径以登山。

出其南,则可循廊以达于湖。

少折而东,则楼之前楹。

楹有联云:“四围花木多于屋;万卷文章著等身。

”纪其实也。

方是楼之未筑也,先生每春秋一来,即课院之第一楼置酒为乐,同人习以为常。

遂呼之为“俞楼”,并绘《俞楼秋集图》,将榜二字于上。

先生寓书止之,事载《春在堂词集》。

既而俞楼之名,溢于湖上,渔歌樵唱,至以薛庐、彭庵、蒋祠、俞楼为新景之四。

而增筑斯楼之议遂定。

先生虽贻书又阻,而同志已坚不可回。

余遂经度其间,规模粗定。

而游人之来观者,皆曰此“俞楼”也,故即以“俞楼”颜之。

而中丞梅筱岩师榜其门曰“小曲园”,从先生吴下寓园之名也。

是岁之冬,吾师雪琴宫保巡江东下,驻节于西湖退省庵。

日与余扁舟往采其间,病其卑隘,廓而大之。

又因池当山足,石骨坚凝,凿者告疲。

乃发帐下健儿荷锸从事,分沙劈石,三日而就。

山泉湖液交汇于此,清洁可爱。

余以山石俱在后圃,而前庭殊平衍,拟叠石为小山。

雪琴师笑而不答。

是夕,即亲至山上搜岩采石,命健卒担荷以至。

及次日,余往视,则师犹短衣草笠,指麾其间。

而庭际五峰巉然森立,师笑谓余曰:“此峰天外飞来也。

”余初议筑楼,颇惧观成之不易。

今自经始至落成,甫及十月。

又得雪琴师之助,以名臣为史儒经画,真西湖一名迹矣。

异日先生至此,与雪琴师望衡而居,小子与及门诸君追随其间,诵考藥之什,赋招隐之诗,岂非子陵、君复再见于今日乎!千载而后有人过此,知为先生讲学之居,则此楼以先生重,而山水亦以此楼重。

得人而名之意,其在斯乎!是役也,首创其议者,余与震泽王廷鼎、镇海孙瑛、慈溪冯一梅、仁和沈燦、许祐身、张大昌、钱塘汪行恭;共赞其成者,如皋薛受采、沈逢恩、宝应王豫卿、呈贡张善继、婺源程万里、天台陈殿英、山阴张凤冈、德清童宝善、海昌蒋学溥、富阳俞蔚文、仁和陈豪、冯崧生、钱塘王崇鼎、高鹏年、倪茹、孙礼煜;以书来会者,仁和潘鸿;始终其事者,仁和汪培元、沈金善;随雪琴师棨戟至此,亲课将作,以竟斯举者,上元张之铨、善化章文彬、蕲水孟名发、余宗禄。

备书之,志同契也。

光绪己卯三月,门下士徐琪记。

瓢池记 #

王廷鼎 #

池以瓢名,象形也。

古之名物,或以事。

或以形。

而形之类为多。

李谷曰盘,袁牖曰瓷,皆是物也。

己卯之春,同门诸子筑俞楼,楼背孤山。

山之麓有地洼下,乃就其洼而池之。

厥形如瓢,即名之日“瓢池”。

夫判匏而为瓢,其为物薄矣。

故其字从爂。

吾师主讲精舍,岁仅两至。

酌西泠之水而饮之,爂然轻举,其有类于瓢乎?然瓢本瓠也,其字从夸。

夸者大也。

瓠亦谓之匏,其字从包。

包则有含之义。

吾师研经之下,旁及子史。

所著书二百余卷,汉人所谓“边孝先。

腹便便”,其吾师之谓乎!是非瓢而匏矣。

然颜子一瓢饮,千载慕之。

吾师寓吴下,十稔不事生殖,惟以著述自娱,有箪瓢乐道之风。

故兹池之名,仍宜以瓢也。

池虽小,而凿之颇不易。

池近山址,四周皆石,锄者疲焉。

时宫保彭公巡江南下,素与吾师善。

发健儿凿之,不日而成。

古语云:“百人舆瓢,不如一人持之而走。

”信夫!

叠石记 #

王廷鼎 #

宫保彭公于楼后凿池竣。

楼之前,坦然以平,夷然而旷。

一枝两枝之花疏疏焉,三茎五茎之草离离焉,咸若无所附丽者。

公于是仰而瞻、俯而睨曰:是又不可以无石。

复命健儿循山麓,采云根,大者如轮,小者如?,长者如柱,圆者如答,磐磐焉,囷囷焉,委于楼之前。

公审以目、擿以杖、命以指,一时仆者起、顽者灵、僵者秀,如蹲狮、如卧虎,如猊之跃、如螭之蟠。

奇而峻者峰矣,缭而曲者岫矣,幽而明者洞矣。

一食之顷而丘壑具,数弓之地而烟霞生。

噫!何神妙不测,一至于斯也。

盖公尝以宇宙为园林,以河山为泉石,以生民为卉木矣。

危者而使之安,乱者而使之治,枯者而使之润,夫亦一指顾问耳!今顾于区区者而神之欤!且夫公在今日,亦天壤间一巨石也。

其节坚得石之贞;其志廉得石之介。

其性持重,如石之镇静;其量冲和,如石之清灵。

是石之胜,公皆具之,又何怪乎反手而成奇观哉!乌乎!楼之旁,劣石犹多矣。

得我公提携顾盼,而攻治之,而砻错之,将见赋硖瓦砾,咸起废立顽,卓然自效于兹楼之下矣!一叠石云乎哉!

诂经精舍肄业诸君子,集资为山长、曲园主人造俞楼于孤山之西麓,以当束脩,尊师重道也。徐花农孝廉总其事,岁已卯花朝落成,予往游,口占三律。

彭玉麟 #

小筑孤山麓最幽,诂经经舍舍西头。朱程道学承先哲,苏白风流继后游。绿腻闲阶书带软,红欹曲槛锦囊柔。及门弟子真高绝,造得园林当束惰。

南屏山翠扑楼来,门对西湖一鉴开。池柳色新鹅破壳,石莓斑老鹿辞胎。无边风月休钱买,满院莺花似锦裁。煞费匠心徐孝穆,回廊曲阁好衔杯。

巢居阁好结邻芳,别墅新开绿野堂。化雨春风滋茂育,文章道德发奇光。约来仙眷挈鸡犬,栽就高梧栖凤凰。料得案头添著作,北窗一枕傲羲皇。

诂经精舍诸君子,为余筑楼孤山之麓,是曰俞楼。其时,新居太夫人忧,未有诗以落之也。兹补作四章,寄精舍诸子。

俞樾

昔年曾向北经过,六一泉荒蔓草多。

(戊辰秋,曾偕内子至六一泉小坐。

)太息光阴真荏苒,无端楼阁起嵯峨。

桥边香冢邻苏小,山上吟庵伴老坡。

多谢门墙诸弟子,为余辛苦辟行窝。

(楼在六一泉之西,其后有东坡庵故址。

又西过西泠桥,即苏小墓矣。

)就中徐邈擅清才,(谓花农也。

)自说曾从梦里来。

书籍嫏嬛烦鹤守,洞门屈戍待人开。

(皆花农梦中所见也。

鹤颈悬牌曰:“不遇其人,不开此门)。

”名山窃据虽非分,古佛无言或许陪。

其东为孤山寺。

(有古佛一尊。)手署碧霞西舍额,浮生本幻不须猜。(余拟署额曰“碧霞西舍”,以花农梦中所见,左有碧霞门也。)

多情更感老彭铿,(谓雪琴侍郎,余亲家翁也。

)添筑西头屋数楹。

排列云根三面透,劈开泉脉一瓢清。

(雪琴为添筑屋,义凿池叠石。

)楼头记昔曾悬榻,(雪琴曾借住精舍之第一楼。

)湖上于今恰望衡。

(俞楼与退省庵相对。

为喜梅花春信早,不辞彩笔写纵横。

(因十月中梅花盛开,雪琴为画红梅一幅。

憔悴西风一病身,手扶藤杖到湖滨。

追陪秋集诚忘老,(余从前曾于诂经精舍觞门下诸子,王梦薇绘《俞楼秋集图》。

)坐忆春游又怆神。

(今年春,与内子同至俞楼。

)望里青山埋骨地,(时为内子营葬右台山,并自营生圹。

)意中明月倚栏人。

(十一月精舍课,余以“月到旧时明处”命题,寓悼亡之意也。

)右台仙馆何时就,拟傍松楸再卜邻。

(余于墓域之侧,买地一区,筑室三间,名目右台仙馆。

曲园先生筑俞楼,退省山人复增益之,且以诗落成。越三年,余乞假归。诗悬壁间,而山人方还衡湘。因题二绝。以石寿之,非仅为湖山点缀也。

徐琪

数椽小筑白云间,儒将经师此往还。堂下绿生书带草,圣湖今有不其山。

七宝楼台一笑成,老彭亲助我经营。他年人读题诗石,应识师生翰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