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 [宋] 刘攽着 

  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自作。

景佑初,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刘子仪赠人诗云:「惠和官尚小,师达禄须干。

」取柳下惠圣之和,师也达,而子张学干禄之事。

或有除去官字示人曰:「此必番僧也,其名达禄须干。

」闻者大笑。

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

此偶自谐和,无若轻薄子何,非笔力过也。

  景佑中,宋宜献上〈杨太妃挽诗〉云:「神归梁小庙,礼祔汉余陵。

」文士称其用事精当。

梅昌言诗曰:「先帝遗弓剑,排云上紫清。

同时受顾托,今日见升平。

」虽不用事,意思宏深,足为警语。

  景佑末,元昊叛,夏郑公出镇长安,梅送诗曰:「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时独刻公诗于石。

  僧惠崇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

」然唐人旧句。

而崇之弟子吟赠其师诗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

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师兄。

」杜工部有「峡束苍江起,岩排石树圆」,顷苏子美遂用「峡束苍江,岩排石树」做七言句。

子美岂窃师者,大抵讽古人诗多,则往往为己得也。

  王元之〈谪黄州诗〉曰:「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

」在朝与执政不相能,作〈江豚诗〉以讥之曰:「江云漠漠江雨来,天意为霖不干汝。

」俗云,豚出则有风雨。

又曰:「餐啖虾鱼颇肥腯。

」讥其肥大。

  人多取佳句为句图,特小巧美丽可喜,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尔,不得见雄材远思之人也。

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

」固善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也。

工部诗云:「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

」此可无瑕颣。

又曰:「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

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

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

」若此等句,其含蓄深远,殆不可模效。

  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世效古人平易句,而不得其意义,翻成鄙野可笑。

卢仝云「不即溜钝汉」,非其意义,自可掩口,宁可效之邪?韩吏部古诗高卓,至律诗虽称善,要有不工者,而好韩之人,句句称述,未可谓然也。

韩云:「老公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直谐戏语耳。

欧阳永叔、江邻几论韩〈雪诗〉,以「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为不工,谓「坳中初盖底,凸处遂成堆」为胜,未知真得韩意否也?永叔云:「知圣俞诗者莫如某,然圣俞平生所自负者,皆某所不好;圣俞所卑下者,皆某所称赏。

」知心赏音之难如是,其评古人之诗,得毋似之乎!

  潘阆字逍遥,诗有唐人风格。

有云:「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鱼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仆以为不减刘长卿。

  太宗晚年,烧炼丹药,潘阆尝献方书。

及帝升遐,惧诛,匿舒州潜山寺为行者,题诗于钟楼云:「绕寺千千万万峰,忘第二句。

顽童趁暖贪春睡,忘却登楼打晓钟。

」孙仅为郡官,见诗曰:「此潘逍遥也。

」告寺僧呼行者,潘已亡去。

  王益柔胜之为馆职,年少亦颉颃。

张掞叔文亦新贴职,年长而官已高,每群聚辄居上座。

王密于屏风题云:「四十余年老健儿。

」此唐徐州节度王智兴〈自咏诗〉句。

翼日会食,张正坐诗下,众无不哂。

  李绚公素有诗赠同姓人曰:「吾宗天下者。

」王胜之辄取注之曰:「居甘泉者以讴着,京施名倡李氏居甘泉坊善讴。

卖药者以木牛着,京施李家卖药,以木牛自表,人呼为李木牛。

围棋者以憨者,李乃国手,而神思昏浊,人呼为李憨子。

裁幞头者以拗着,李家幞头,天下称善,而必与人乖刺,岁久自以拗李呼。

作诗者以豁达着。

」豁达老人喜为诗,所至辄自题写,诗句鄙下而自称豁达李老。

尝书人新素墙壁,主人憾怒,诉官杖之,拘执使市石灰更杇漫讫,告官乃得纵舍,闻者哂之。

此数人因胜之有云,遂自托不朽。

  梅昌言出镇太原,黄觉送诗曰:「五马雍容出镇时,都人争看好风仪。

文章一代喧高价,忠直三朝受圣知。

帐下军容森剑戟,门前行色拥旌旗。

云龙古戍黄榆暗,雪满长郊白草衰。

出去暂开貔虎幕,归来须占凤凰池。

鬓间未有一茎白,陶铸苍生固不迟。

」梅雅自修饰,容状伟如,大喜之。

  黄觉仕官不遂,尝送客都门外,不及寓邸舍,会一道士取所携酒炙呼饮之,既而道士举杯摭水写「吕」字,觉始悟其为洞宾也。

又曰:「明年江南见君。

」觉果得江南官。

及期见之,出怀中大钱七,其次十,又小钱三,曰:「数不可益也。

」予药数寸许,告觉曰:「一以酒磨服之,可保一岁无疾。

」觉如其言,至七十余,药亦垂尽,作诗曰:「床头历日无多子,屈指明年七十三。

」果是岁卒。

  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

  祥符、天禧中,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

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挦撦至此。

」闻者欢笑。

大年〈汉武诗〉曰:「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待诏先生齿编贝,忍令索米向长安。

」义山不能过也。

元献〈王文通诗〉曰:「甘泉柳苑秋风急,却为流萤下诏书。

」子仪画义山像,写其诗句列左右,贵重之如此。

  杨大年不喜杜工部诗,谓为村夫子。

乡人有强大年者,续杜句曰「江、汉思归客」,杨亦属对,乡人徐举「乾坤一腐儒」,杨默然若少屈。

欧公亦不甚喜杜诗,谓韩吏部绝伦。

吏部于唐世文章,未尝屈下,独称道李、杜不已。

欧贵韩而不悦子美,所不可晓﹔然于李白而甚赏爱,将由李白超趠飞扬为感动也

  孟东野诗,李习之所称:「食荠肠亦苦,强歌声不欢。

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

」可谓知音。

今世传《郊集》五卷,诗百篇。

又有集号《咸池》者,仅三百篇,其间语句尤多寒涩,疑向五卷是名士所删取者。

东野与退之联句诗,宏壮博辩,若不出一手。

王深父云:「退之容有润色也。

  张籍乐府词,清丽深婉,五言律诗亦平澹可爱,至七言诗,则质多文少。

材各有宜,不可强饰。

文昌有〈谢裴司空马诗〉曰:「乍离华厩移蹄涩,初到贫家举眼惊。

」此马却是一迟钝多惊者,诗词微而显,亦少其比。

  白乐天诗曰:「请钱不早朝。

」「请」作平声,唐人语也。

今人不用厮字,唐人作斯音,五代已作入声,陶谷云「尖檐帽子卑凡厮」是也。

白曰:「金屑琵琶槽,雪摆胡腾衫。

」琵琶与今人同。

杜曰「皂鵰寒始急」,白曰「千呼万唤始出来」,人皆谓语病。

事之终始,音上声,有所宿留,今甫然者音去声。

二公诗自非语病。

  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

有依韵,同在一韵。

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

吏部和皇甫〈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

刘长卿〈余干旅舍〉云:「摇落暮天迥,丹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征衣。

」张籍〈宿江上馆〉云:「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

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

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

离家久无信,又听捣砧衣。

」两诗偶似次韵,皆奇作也。

   管子曰:「是无终始,无务多业。

」此言学者贵能成就也。

唐人为诗,量力致功,精思数十年,然后名家。

杜工部云:「更觉良工用心苦。

」然岂独画手心苦耶!

  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亦一时之善对。

  海陵人王纶女,辄为神所冯,自称仙人。

字善数品,形制不相犯。

〈吟雪诗〉云:「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

」说云:天上有瑞木,开花六出。

他诗句词意飘逸,类非世俗可较。

〈题金山〉云:「涛头风卷云,山脚石蟠虬。

」常谓纶为清非孺子,不晓其义。

亦有诗赠曰:「君为秋桐,我为春风。

春风会使秋桐变,秋桐不识春风面。

」居数岁,神舍女去,懵然无知。

嫁为广陵吕氏妻。

  鞠,皮为之,实以毛,蹙蹋而戏。

见〈霍去病传〉注:「穿城蹋鞠。

」晚唐已不同矣。

归氏子弟嘲皮日休云:「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燂了水中揉。

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今柳三复能之,述曰:「背装花屈膝,屈,口勿反。

白打大廉斯。

进前行两步,跷后立多时。

」柳欲见晋公无由,会公蹴球后园,偶迸出,柳挟取之,因怀所业,戴球以见公。

出书再拜者三,每拜,球起复于背膂幞头间,公乃笑而奇之,遂延于门下。

然弟子拜师,常礼也,独球多贱人能之,每见劳于富贵子弟,莫不拜谢而去,此师拜弟子也。

术不可不慎,此亦可喻大云。

  洪州西山与滕王阁相对,一僧尽览诗板,告郡守曰:「尽不佳。

」因朗吟曰:「洪州太白方,积翠倚穹苍。

万古遮新月,半江无夕阳。

」守异之,遣出。

闽僧有朋多诗,如「虹收千嶂雨,潮展半江天。

」又曰:「诗因试客分题僻,棋为饶人下着低。

」亦巧思也。

  王丞相嗜谐谑。

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

」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王曰:「『头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

」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

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也。

」王大笑。

  孟蜀时,花蕊夫人号能诗,而世不传。

王平父因治馆中废书,得一轴八九十首,而存者纔三十余篇,大约似王建句。

若「厨船进食簇时新,列坐无非侍从臣。

日午殿头宣所鲙,隔花催唤打鱼人。

」「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娥近数千。

遇着唱名都不语,含羞急过御状前。

  山东二经生同官,因举郑谷诗曰:「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王徭。

」一生难之曰:「野鹰安得王徭?」一生解之曰:「古人宁有失也?是年必当索翎毛耳。

  刁景纯有见无类,必往复,归每至三鼓。

宋祁判馆,集僚属,而刁或连日不赴,因邀而谯让之。

王原叔戏改杜〈赠邓广文〉云:「景纯过官舍,走马不曾下。

蓦地趁朝归,便遭官长骂。

」李献臣曰︰「我为足之云︰『多罗四十年,偶未识摩毡。

时西戎唃氏子名摩毡。

近有王宣政,时时与纸钱。

』」刁尝为王宣政作墓铭。

以古文篆隶加褾轴,密挂刁听事。

会一日大雨,不出,周步厅庑间,始见此图。

问之从者。

曰:「挂此已数日矣,先造者往往能通念也。

  苏子美魁伟,与宋中道并立,下视之,笑曰﹕「交不着。

」京师市井语也。

号为「锥宋」,为其颖利而幺么云。

赠诗曰﹕「譬如利锥末,所到物已破。

」后倅洺州。

洺本赵地,有毛遂冢,圣俞遂举处囊事为送行诗戏之。

  司马温公论九旗之名,旗与旗相近。

《诗》曰:「言观其旗。

」《左传》:「龙尾伏辰,取虢之旗。

」然则此旗当为芹音。

周人语转,亦如关中以中为蒸,蛊为尘,丹青之青为萋也。

五方语异,闽以高为歌,荆、楚以南为难,荆为斤。

昔闽士作〈清明象天赋〉,破题云:「天道如何,仰之弥高。

」会考官同里,遂中选。

荆、楚士题雪用先字,后曰「十二峰峦旋旋添」。

反读添为天字也。

向敏中镇长安,土人不敢卖蒸饼,恐触中字讳也。

  杨安国判监,集学官饮,必颂《诗谱》以侑酒。

举杯属客,曰:「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且饮酒。

」裴如晦亦举杯曰:「古之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不能饮矣。

」一座皆笑,而杨不悟。

泗州塔,人传下藏真身,后阁上碑道兴国中塑僧伽像事甚详。

退之诗曰:「火烧水转扫地空。

」则真身焚矣。

塔本喻都料造,极工巧。

俗谓塔顶为天门,苏国老诗曰:「上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

」以讥在位者。

  古诗曰:「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

」以燕时物,故寓言尔。

蜀人自京以鸽寄书,不浃旬而达船,船浮海,亦以鸽通信,非虚言也。

史以陆机「黄耳」为犬,能寄书,恐不然。

自洛至吴,更历江、淮,殆数千里,安能谕人而从舟楫乎?或者为奴名,不然,当为神犬也。

  史着赫连勃勃之暴,蒸土筑城,意谓釜甑熟之。

然不知北方土工,用春首聚土,阳气蒸发,用筑则坚牢特甚故尔。

近有献策筑吴江为瓮堤,土人欲以巨瓮实土,稍稍下之。

不思土实则瓮重不可致,虚致水中则泛,泛曷可止。

虽执政亦惑之。

然治河皆有瓮堤,形似瓮耳,不用陶器也。

  汪白为〈平粜诗〉刺时病云:「穴垣补墙隙,墙成垣已隳。断屦补穿履,履成屦亦亏。」

晏元献尤喜江南冯延巳歌词。

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

乐府〈木兰花〉皆七言诗,有云:「重头歌咏响璁琤,入破舞腰红乱旋。

」重头、入破,皆弦管家语也。

  欧阳文忠公见张安陆,迎谓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

《韩吏部集》有李习之两句云:「前之讵灼灼,此去信悠悠。

」若无可取,郑州掘一石,刻刺史李翱诗曰:「县君爱砖渠,绕水恣行游。

鄙性乐山野,掘地便池沟。

两岸植芳草,中间漾清流。

所向既不同,砖凿名自修。

从他后人见,景趣谁为幽。

」王深父编次入习之集。

此别一李翱尔,而习之不能诗也。

吏部读皇甫湜

  诗,亦讥其掎摭粪壤。梅圣俞谓尹师鲁以古文名而不能诗。

  陈亚以药名咏白发云:「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员外郎上官佖尝劝石少傅中立慎缄,石勃然曰:「上官佖如下官口何!」

  韩吏部〈赠玉川诗〉曰:「水北山人得声名,去年去作幕下士。

水南山人又继往,鞍马仆从塞闾里。

少室山人索价高,两以谏官征不起。

」又曰:「先生抱材须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

」王向子直谓韩与处士作牙人商度物价也。

古称驵侩,今谓牙,非也。

刘道原云:「本称互郎,主互市。

唐人书互为□,因讹为牙。

」理或信然。

今言万为方,千为撇,非讹也,若隐语尔。

  陈文惠尧佐以使相致仕,年八十,有诗云:「青云歧路游将遍,白发光阴得最多。

」构亭号佚老,后归政者往往多效之。

公喜堆墨书,游长安佛寺题名,从者误侧砚污鞋,公性急,遂窒笔于其鼻,客笑失声,若皇甫湜怒其子,不暇取杖,遂龁臂血流。

  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后者亦曰厥,故欧公记陶尚书诗语末厥兵,则此兵正谓末贼尔。

世语虚伪为何楼,盖国初京师有何家楼,其下卖物皆行滥者,非沽滥称也。

世语优人为何市乐,说者谓南都石驸马家乐甚盛,诋诮南市中乐人,非也。

盖唐元和时《燕吴行役记》,其中已有河市字,大抵不隶名军籍而在河市者,散乐名也。

世谓事之陈久为瓒,盖五代时有马瓒,为府幕,其人鲁憨,有所闻见,他人已厌熟,而乃甫为新奇道之,故今多称瓒为厌熟,京师人货香印者,皆击铁盘以示众人,父老云,以国初香印字逼近太祖讳,故托物默喻。

  梁周翰,真宗即位,始知诰,〈赠柳开诗〉曰:「九重城阙新天子,万卷诗书老舍人。

」时杨大年、朱昂同在禁掖,杨未及满三十,而二公皆老,数见靳侮。

梁谓之曰:「公毋侮我老,此老亦将留与公尔。

」朱昂闻之,背面摇手掖下,,谓梁曰:「莫与,莫与!」大年死不及五十。

  余靖两使契丹,虏情益亲,能胡语,作胡语诗。

虏主曰:「卿能道,吾为卿饮。

」靖举曰:「夜宴设逻厚盛也。

臣拜洗,受赐。

两朝阙荷通好。

情感勤。

厚重。

微臣雅鲁拜舞。

祝若统,福佑。

圣寿铁摆嵩高。

俱可忒。

无极。

」主大笑,遂为釂觞。

汉史有〈盘木白狼诗〉,译出夷语,殆不若靖真胡语也。

刘沆亦使虏,使凌压之,契丹馆客曰:「有酒如渑,系行人而不住。

」沆应声曰:「在北曰狄,吹〈出塞〉以何妨。

」仁宗待虏有礼,不使纤微迕之,二公俱谪官。

  古人多歌舞饮酒,唐太宗每舞,属群臣。

长沙王亦小举袖,曰:「国小不足以回旋。

」张燕公诗云:「醉后欢更好,全胜未醉时。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李白云:「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环。

」今时舞者必欲曲尽奇妙,又耻效乐工艺,益不复如古人常舞矣。

古人重歌诗,自隋以前,南北旧曲颇似古,如〈公莫舞〉、〈丁督护〉,亦自简澹。

唐来是等曲又不复入听矣。

近世乐府为繁声加重叠,谓之缠声,促数尤甚,固不容一倡三叹也。

胡先生许太学诸生鼓琴吹箫,及以方响代编磬,所奏惟〈采苹〉、〈鹿鸣〉数章而已,故稍曼延,傍迩郑、卫声,或问之,曰:「无他,直缠声〈鹿鸣〉、〈采苹〉尔。

  梅圣俞幼〈戏谢师直诗〉曰:「古锦裁诗句,斑衣戏坐隅。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师直小名锦衣奴,至十岁读此,方悟之。

  石曼卿独行京师,一豪士揖之而语曰:「公幸过我家。

」石许之,同入委巷,抵大第,藻饰宏丽,锦绣珠翠,殆非人间所拟。

歌舞欢醉,丐书,为挥〈筹笔〉、〈驿诗〉数篇。

以金帛数百千赠之,复使驺从送还,恍然不知其谁。

翼日,殆无复省所居矣。

他日,遇诸涂,以遗以白金数两,谓曰:「诗中『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最为佳句。

  赵少师初在涟水守馆,不数年后,以学士知涟水,继来者名其堂为豹隐。

曼卿有诗曰:「熊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

年少官游今郡守,蔚然疑在立谈间。

」后莫偕者。

  曹参尝为功曹,而杜诗云「功曹无复叹萧何」,误矣。

按光武尝谓邓禹,「何以不掾功曹?」陈子昂云:「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放麑,本秦西巴,孟孙氏之臣,谓之中山,亦误矣。

唐韩皋鼓〈广陵散〉,其说谓毌丘俭、诸葛诞刺扬州,举兵讨晋,不成而散于广陵尔。

刘道原谓汉、魏时扬州刺史治寿春,俭、诞皆死寿春,是时广陵属徐州,至隋、唐始为扬州,不可不察也。

  景佑中,羌人叛,诏遗士献方略,率皆得官。

有〈题关西驿舍〉曰:「弧生荧荧照寒野,汉马萧萧五陵下。

庙堂不肯用奇谋,天子徒劳聘贤者。

万里危机入燕、蓟,八方杀气冲灵、夏。

逢时还似不逢时,已矣吾生真苟且。

  宋次道〈次西都诗〉,以狐落对五凤楼,言野狐落,唐人名宫人所聚也。

  太宗时,同年数辈取名似姓者为句云:「郭郑、郑东、东野绛,马张、张夏、夏侯璘。

」熙宁初,有崔度、崔公度,王韶、王子韶,又有章君陈、陈君章,如以西门豹对东方虬也。

王丞相云:「马子山骑山子马。

」马给事字子山。

穆王八骏有山子马之名。

久之,人对曰:「钱衡水盗水衡钱。

」钱某为衡水令。

人谢之曰:「正欲作对尔,实非有盗也。

  永州何仙姑,不饮食,无漏泄,世传其神异。

岳州天庆观柱以震折,有倒书「谢仙火」字。

仙姑云:「雷部夫妇二人,长阔各三尺,银色。

」莫不骇信。

有熟于江湖间事者,曰:「南方贾人各以火自名,一火犹一部也。

此贾名仙,刻木记己物耳。

」是亦不可知也。

尝有道人,自言隋、唐间人,谈黄巢事甚悉,因曰:「黄六晚节至此。

」张安道尚书云:「巢六兄弟,而巢最小,当第六。

」由是推之,则道人之言信然乎?

  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

夏、梅诗最佳。

英公、公仪。

夏云:「年光过眼如车毂,职事羁人似马衔。

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梅云:「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

有弦应被无弦笑,何况临弦泣更多!」又有叶氏女名桂女,字月流。

诗曰:「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

明月满船无处问,不闻商女琵琶声。

  词人以也字作夜音,杜云:「青袍也自公。」白公云:「也向慈恩寺游。」不可如字读也。

张湍为河南司录府,当祭社,买猪以呈尹,而猪辄突入湍家,湍即捉杀之。湍对尹云:「律云,猪无故夜入人家,主人登时杀之勿论。」尹笑之,为别市猪。

  张介以命术游公卿间,寓居钱塘西湖上。

尝自京师南归,士大夫率为诗赠之。

吕许公王沂公时方执政,亦皆有诗。

夏郑公留守南京,为诗寄二公曰:「上公诗笔千金重,逋客归装一舸轻。

莫到青山更招隐,且留贤哲为苍生。

」郑公在朝,数为御史纠劾,疑时宰讽旨,作〈青雀诗〉:「青雀孤飞毛羽单,卑栖岂敢碍鹓鸾。

明珠自有千金价,莫为他人作弹丸。

  自唐以来,试进士诗,号省题。

近年能诗者,亦时有佳句。

蜀人杨谔〈宣室受厘〉落句云:「愿前明主席,一问洛阳人。

」滕甫〈西旅来王〉云:「寒日边声断,春风塞草长。

传闻汉都护,归奉万年觞。

」谔有诗名,〈题骊山诗〉云:「行人问宫殿,耕者得珠玑。

」最为警策。

  唐人饮酒,以令为罚,韩吏部诗云:「令征前事为。

」白傅诗云:「醉翻襕衫拋小令。

」今人以丝管歌讴为令者,即白傅所谓。

大都欲以酒劝,故始言送,而继承者辞之,摇首挼舞之属,皆却之也,至八遍而穷,斯可受矣。

其举故事物色,则韩诗所谓耳。

近岁有以进士为举首者,其党人意侮之,会其人出令,以字偏傍为率,曰:「金银钗钏铺。

」次一人曰:「丝绵紬绢网。

」至其党人,曰:「鬼魅魍魉魁。

」俗有谜语曰:「急打急圆,慢打慢圆,分为四段,送在窑前。

」初以陶瓦乃为令耳。

  陈文惠善为四句诗,在江湖有诗云:「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纔熟杨柳黄。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

」文惠年六十余,纔为知制诰,其后遂至真宰使相致仕。

文惠喜堆墨书,深自矜负,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与石少傅同在政府,石欲戏之,政事堂有黑漆大饭床,长五六尺许,石取白垩,横画其中,可尺余,而谓陈曰:「我颇学公堆墨字。

」陈闻之欢甚。

石顾小吏二人,舁饭床出,曰:「我已能写口字。

」陈为怅然。

  江邻几善为诗,清淡有古风。

苏子美坐进奏院事谪官,后死吴中。

江作诗云:「郡邸狱冤谁与辩?皋桥客死世同悲。

」用事甚精当。

尝有古诗云:「五十践衰境,加我在明年。

」论者谓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言诗,江得之矣。

江天质淳雅,喜饮酒、鼓琴、围棋。

人以酒召之,未尝不往,饮未尝不醉,已醉眠,人强起饮之,亦不辞也。

或不能归,即留宿人家,商度风韵,陶靖节之比。

江尝通判庐州,有酒官善琴,以坐局不得出,江日就之,郡中沙门、羽士及里氓能棋者数人,呼与同往。

郡人见之习熟,因画为图:前列驺导,有一人骑马青盖,其后沙门、羽士、褐衣数人,葛巾芒屩累累相寻,意思萧散。

惜时无名手,此画不足传后,何必减嵇、阮也。

  道人张无梦,在真宗朝,以处士见除校书郎。

无梦善摄生。

梅昌言知苏州,无梦求见之,先与诗云:「壸中一粒长生药,待与苏州太守分。

」好为大言,处之不疑,自比李少君。

然无梦年九十死。

无梦语人,少时绝欲,屏居山中十余岁,自以为不动。

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复歉然。

又入山十余年,乃始寂定。

劝人饮食毋用盐醋,煮饼淡食,更自有天然味。

无梦老病耳聋,其死亦无他异。

  蜀人李士宁,好言鬼神诡异事。

为予言,尝泛海值风,广利王使存问己。

又尝一夜,有人传相公命己,及往,燕设甚盛,饮食醉饱。

既寤,乃在梁门外。

疑所谓相公者,二相神也。

人皆言士宁能佗心通。

士宁过余,余故默作念,侮戏之竟日,士宁不知,乌在其通也!士大夫多遗其金帛钱物,士宁以是财用常饶足。

人又以为有术能归钱,与李少君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