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词

  宋词十八家·黄庭坚词  (宋)黄庭坚 著

  ●目录 #

  念奴娇(断虹霁雨)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

  又(落日塞垣路)

  满庭芳(初绾云鬟)

  又(北苑春风)

  鼓笛慢(早秋明月新圆)

  洞仙歌(月中丹桂)

  雨中花(政乐中和)

  忆帝京(鸣鸠乳燕春闲暇)

  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南歌子(诗有渊明语)

  蓦山溪(鸳鸯翡翠)

  转调丑奴儿(得意许多时)

  品令(败叶霜天晓)

  踏莎行(画鼓催春)

  又(临水夭桃)

  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

  又(万里黔中一漏天)

  又(晚岁监州闻荔枝)

  又(准拟阶前摘荔枝)

  鹊桥仙(八年不见)

  又(朱楼彩舫)

  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

  又(烹茶留客驻金鞍)

  更漏子(庵摩勒)

  绣带子(小院一枝梅)

  撼庭竹(呜咽南楼吹落梅)

  减字木兰花(余寒争令)

  又(使君那里)

  又(襄王梦里)

  又(巫山古县)

  又(诗翁才刃)

  又(苍崖万仞)

  又(终宵忘寐)

  又(中秋多雨)

  又(中秋无雨)

  又(浓云骤雨)

  又(举头无语)

  又(月中笑语)

  又(当年夜雨)

  木兰花令(风开水面鱼纹皱)

  又(东君未试雷霆手)

  又(新年何许春光漏)

  又(黄金捍拨春风手)

  又(黔中士女游晴昼)

  又(可怜悲翠随鸡走)

  清平乐(春归何处)

  又(黄花当户)

  又(休推小户)

  又(舞鬟娟好)

  又(乍晴秋好)

  又(冰堂酒好)

  忆帝京(薄妆小靥闲情素)

  又(银烛生花如红豆)

  画堂春(东堂西畔有池塘)

  又(摩围小隐枕蛮江)

  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又(黄菊枝头生晓寒)

  又(紫菊黄花风露寒)

  又(西塞山边白鹭飞)

  醉落魄(陶陶兀兀)

  又(陶陶兀兀)

  又(陶陶兀兀)

  又(陶陶兀兀)

  南乡子(招唤欲千回)

  又(未报贾船回)

  又(黄菊满东篱)

  又(卧稻雨余收)

  点绛唇(浊酒黄花)

  谒金门(山又水)

  采桑子(宗盟有妓能歌舞)

  又(荔枝滩上留千骑)

  又(马湖来舞钗初赐)

  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鹧鸪天(汤泛冰瓷一坐春)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

  又(三十年来无孔窍)

  又(忆昔药山生一虎)

  又(百丈峰头开古镜)

  又(踏破草鞋参到了)

  拨棹子(归去来)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浣溪沙(新妇滩头眉黛愁)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调笑歌(无语)

  步蟾宫(虫儿真个忒灵利)

  南柯子(郭泰曾名我)

  又(万里沧江月)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

  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

  虞美人(平生本爱江湖住)

  又(天涯也有江南信)

  两同心(巧笑眉颦)

  又(一笑千金)

  又(秋水遥岑)

  满庭芳(北苑龙团)

  又(明眼空青)

  又(修水浓青)

  蓦山溪(山围江暮)

  又(稠花乱叶)

  又(山明水秀)

  阮郎归(盈盈娇女似罗敷)

  又(歌停檀板舞停鸾)

  又(摘山初制小龙团)

  又(退红衫子乱蜂儿)

  又(贫家春到也骚骚)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

  又(小院难图云雨期)

  又(上客休辞酒浅深)

  又(歌舞阑珊退晚妆)

  浪淘沙(忆昔谪巴蛮)

  看花回(夜永兰堂醺饮)

  惜余欢(四时美景)

  醉落魄(苍颜华发)

  西江月(月侧金盆堕水)

  又(宋玉短墙东畔)

  木兰花令(凌歊台上青青麦)

  又(翰林本是神仙谪)

  又(青壶乃似壶中谪)

  又(庾郎三九常安乐)

  又(少年得意从军乐)

  品令(凤舞团团饼)

  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江城子(画堂高会酒阑珊)

  又(新来曾被眼奚搐)

  逍遥乐(春意渐归芳草)

  离亭燕(十载樽前谈笑)

  归田乐引(暮雨濛阶砌)

  又(对景还销瘦)

  归田乐令(引调得)

  望远行(自见来)

  鼓笛令(酒阑命友闲为戏)

  又(宝犀未解心先透)

  又(见来两个宁宁地)

  又(见来便觉情于我)

  好女儿(春去几时还)

  又(粉泪一行行)

  釆桑子(虚堂密候参同火)

  又(投荒万里无归路)

  又(樱桃着子如红豆)

  又(城南城北看桃李)

  丑奴儿(济楚好得些)

  菩萨蛮(细腰宫外清明雨)

  鹧鸪天(塞雁初来秋影寒)

  又(节去蜂愁蝶不知)

  又(闻说君家有翠娥)

  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

  又(心里人人)

  点绛唇(几日无书)

  又(罗带双垂)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更漏子(体妖娆)

  好事近(歌罢酒阑时)

  又(一弄醒心弦)

  又(不见片时霎)

  喝火令(见晚情如旧)

  留春令(江南一雁横秋水)

  宴桃源(天气把人僝僽)

  雪花飞(携手青云路稳)

  下水船(总领神仙侣)

  贺圣朝(脱霜披茜初登第)

  青玉案(烟中一线来时路)

  沁园春(把我身心)

  千秋岁(苑边花外)

  又(世间好事)

  河传(心情老懒)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桃源忆故人(碧天露洗春容净)

  卜算子(要见不得见)

  蝶恋花(海角芳菲留不住)

  浣溪沙(飞鹊台前晕翠娥)

  又(一叶扁舟卷画帘)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又(旋揎玉指着红靴)

  又(珠帘绣幕卷轻霜)

  昼夜乐(夜深记得临歧语)

  一落索(谁道秋来烟景素)

  满庭芳(风力驱寒)

  西江月(细细风清撼竹)

  失调名(直须把)

  好事近(潇洒荐冰盘)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蓦山溪(朝来风日)

  捣练子(梅凋粉)

  失调名(屋角数声鸦噪柳)

  又(旧家杨柳依依绿)

  菩萨蛮(轻风袅断沉烟炷)

  渔家傲(荡漾生涯身已老)

  瑶台第一层(阆苑归来)

  ●黄庭坚词 #

  念奴娇 #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①。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②。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④。

老子平生⑤,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⑥。

  【注释】 #

  ①作于元符元年八月十七日,时在戎州永安城,即今四川奉节县西。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待考。金荷:酒杯。孙彦立:作者友人,生平待考。

  ②清辉:月光。

  ③醽醁(línglù):美酒名。

  ④尊前相属: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诗:“一杯相属君当欢。”

  ⑤老子:老夫。

  ⑥坐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犹云适才或正当其时也,亦犹云登时或一时也。”霜竹:指笛子。《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水调歌头 #

  游览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①。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②。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③。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④。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⑤。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⑥。

(案《碧鸡漫志》卷二引石耆卿云,此莫将词,疑非。

  【注释】 #

  ①瑶草:《山海经·中山经》:“姑之山,帝女死焉,名曰女尸,化为瑶草。

”此言仙草,美草。

武陵溪:见陶渊明《桃花源记》。

花上有黄鹂:韦应物《滁州西涧》诗:“上有黄鹂深树鸣。

  ②浩气:《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③红露:花上露水。湿人衣: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④金徽:琴上的定音器。此处指琴。

  ⑤谪仙:《新唐书·李白传》:李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白螺杯:白螺做的酒杯。

淘谷《清异录》云:“以螺为杯,岩穴极湾曲,则可以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

”张籍《流杯渠》诗:“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

  ⑥“明月”句:化用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山月随人归。

  又①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②。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③。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④。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⑤。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娥羞。

戎虏和乐也⑥,圣主永无忧。

(案此首别又作刘潜词,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

  【注释】 #

  ①此词作于作者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期间(1072—1079)。

  ②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③铁面骏骅骝:面部铁色的骏马。《礼·月令》:“驾铁骊。”《荀子·性恶》:“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士之良马也。”

  ④青冢:王昭君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南,因冢草常青得名。

  ⑤玉颜皓齿:与下翠蛾皆指代王昭君。三十六宫:汉时长安有宫殿三十六所。班固《西京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⑥和乐:和睦安乐。《诗·小雅·棠之棣》:“兄弟既其,和乐且孺。

  满庭芳 #

  妓女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①。

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②。

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③。

刘郎恨④,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⑤,宜醉金钗。

且留取垂杨⑥,掩映厅阶。

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

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⑦。

  【注释】 #

  ①便嫌:岂嫌。

  ②占春:怀春。行媒:遣媒撮合。《礼·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③差排:支使。

  ④刘郎恨: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⑤翠羽:美女之眉,指美女。晋傅玄《艳歌行》诗:“蛾眉分翠羽。”

  ⑥垂杨:喻女子。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孟《本事诗》云:“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方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因为杨柳枝词以托意。

  ⑦“朝云”二句:用楚怀王梦游高唐典。

  又①

  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②,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③。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④,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溅乳⑤,金缕鹧鸪斑⑥。

  相如,虽病渴⑦,一觞一咏,宾有群贤⑧。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⑨。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⑩。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⑾。

(案此首别又见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中)

  【注释】 #

  ①约元丰元祐年间作于汴京。

  ②北苑;古产茶地,今福建建瓯县东。方圭圆璧:宋时制茶多为方形或圆形之饼,故多圭璧之喻。

  ③凌烟:唐太宗建凌烟阁,令阎立本图画开国勋臣二十四人像于其上,亲为之赞(事见《大唐新语》)。

  ④降春睡:解春困。《博物志》:“饮真茶,令人少眠。”

  ⑤纤纤捧:纤手捧。

研膏溅乳:研膏,名茶名。

《能改斋漫录》引《画墁录》:“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

”杨亿《谈苑》:“研膏茶,即龙品也。

”溅乳:指乳泉,《上饶县志》称陆羽泉:“其水似井而傍山,色白味甘,是为乳泉。

  ⑥金缕:指茶的包装。

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鹧鸪斑:茶沏开后茶水面的斑点。

陈叔蹇《送新茶》诗:“鹧斑碗面云萦手。

  ⑦“相如”句:司马相如,患糖尿病(事见《汉书》本传)。

  ⑧“一觞”二句: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⑨醉玉颓山:《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⑩三峡词源:喻文思如潮。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

  ⑾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之妻。

  鼓笛慢 #

  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①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②。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③。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④。

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⑤,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⑥、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⑦,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

  【注释】 #

  ①作于黔州安置的绍圣年间。曹伯达:名谱,曹彬曾孙,曹佾之侄,此时守黔州。

  ②“汉家”句:汉朝外戚家多御边良将。

曹彬女孙于景祐年间立为皇后,故有此喻。

戚里:外戚家居之地(参《史记·万石君传》)。

飞将:本指抗击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事见《汉书·李广传》)。

  ③绿沉:漆为深绿色的枪。金锁:铁甲,即锁子甲。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天仗:皇帝的仪仗。

  ④种德:布行德惠。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

”注:“皋陶布行其德。

”此句指曹彬平定江南,彬子玮、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⑤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故宋人称昭陵。

  ⑥淹留:停留。

  ⑦摩围:黔州临江摩围峰,又城南寺有摩围阁。彭水:在今四川彭水县,属黔州地。

  洞仙歌 #

  泸守王补之生日①

  月中丹桂②,自风霜难老。

阅尽人间盛衰草。

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③。

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④。

问持节冯唐几时来⑤,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⑥。

  【注释】 #

  ①作于黔州、戎州安置之际。王补之:泸州太守。黄庭坚元符元年五月黔迁戎,经过沪州,王厚待之。

  ②丹桂:桂树之一种,皮赤。

  ③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河、陇陷蕃以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云防秋。”云中:郡名,比邻匈奴。守:太守。

  ④五湖归棹: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弃官,乘扁舟泛于五湖(太湖)。

  ⑤冯唐:汉文帝时冯唐年已老,曾为云中太守魏尚辩解,被任为云中车骑都尉(事见《史记》本传)。

  ⑥印窠:印囊。《晋书·周顗传》:“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雨中花 #

  送彭文思使君①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②。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

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③。

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④。

  西州纵有⑤,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⑥。

归来未得,先沾离袖,管弦催滴。

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

会须醉倒,玉山扶起,更倾春碧。

  【注释】 #

  ①作于戎州安置的元符年间。彭文思,名道微,生平待考,时移知永康军。

  ②中和:处理政事公正平和,《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

”宴喜:安乐。

官梅:南朝梁何逊官扬州法曹,喜爱官舍梅花,后居洛,思梅不已,求再官扬州。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③桃李成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喻门人或荐士极多。

甘棠:《诗经·召南·甘棠》载召公出行,决狱棠树下,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赋《甘棠》歌咏之。

后专为颂吏治绩之词。

又移旌戟:调任他处,旌戟为宋代赐给节度使等官行路标识。

  ④高会:盛大宴会。

  ⑤西州:彭文思移知永康,永康属梁州,梁州在黔、戎之西,故曰西州。

  ⑥棋敌:《五灯会元·台州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棋逢敌手难藏行,诗到重吟始见功。”

  忆帝京 #

  黔州张倅生日①

  鸣鸠乳燕春闲暇,化作绿阴槐夏②。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③。

醉此洛阳人④,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⑤。

  【注释】 #

  ①作于黔州安置期间。张倅,名先,字茂宗,洛阳人。时为黔州通判。

  ②槐夏:槐树夏天开花。

  ③睡鸭:形如睡鸭的香炉。

  ④洛阳人:指张先。

  ⑤高阳社:酒会。因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而得名(见《史记》本传)。

  醉蓬莱① #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②,乱峰相倚。

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③。

画戟移春,靓妆迎马④,向一川都会。

万里投荒,一身吊影⑤,成何欢意!  尽道黔南,去天尺五⑥。

望极神州,万里烟水。

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

荔颊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茵歌袂⑦。

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

  【注释】 #

  ①于绍圣二年三月,赴黔州经巫峡时作。

  ②朝云暮雨:用楚怀王梦游高唐见神女典。叆叇(àidài):云遮日。

  ③高唐:楚国观台。楚宫:楚国的离宫,在女观山西畔小山顶。

  ④画戟:彩饰之戟,一种官仪。靓(jìng)妆:华美的妆饰。

  ⑤万里投荒: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身吊影: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⑥去天尺五:极言地势高峻,汉民谣:“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辛氏三秦记》)

  ⑦荔颊:白里透红的脸色。麝脐:麝香,因生于麝脐下得名。茵:夹衣。

  南歌子① #

  诗有渊明语,歌无子夜声②。论文思见老弥明③。坐想罗浮山下,羽衣轻④。  何处黔中郡,遥知隔晚晴。雨余风急断虹横。应梦池塘春草⑤、若为情。

  【注释】 #

  ①作于黔州安置期间。

  ②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子夜:即《子夜歌》,晋曲名,相传是晋时女子子夜所作。

  ③老弥明;愈老而愈通明。

  ④罗浮:柳宗元《龙城录》载:隋开皇中,赵师雄谪罗浮,日暮于松林酒肆旁遇一美人,与语,芳香袭人,固扣酒家共饮。

醉醒后,身在梅花下,上有翠羽嘈啾相顾。

  ⑤池塘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名句:“池塘生春草。

”传说灵运极赏从弟惠连,曰:“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

”作此诗竟日不就,忽梦惠连,得此佳语。

此以灵运之事喻己思念兄弟之情。

  蓦山溪 #

  赠衡阳妓陈湘①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②。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③。

花枝瘦。

正是愁时候。

  寻花载酒,肯落谁人后。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④。

心期得处⑤,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君知否,千里犹回首。

(案此首别又误作姜夔词,见洪正治本《白石诗词集》。

  【注释】 #

  ①崇宁三年春,赴宜州贬所途经衡阳时作。作者过衡州,衡守曾敷文留待。陈湘是曾守营妓,年才十三、四。

  ②翡翠:鸟名,李白《宫词》:“玉楼巢鸳鸯,金殿锁翡翠。”《说文解字》:“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此以鸳鸯、翡翠指代陈湘。

  ③“娉娉”三句:杜牧《赠别》:“袅袅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④“寻花”五句: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此用杜牧诗意。

  ⑤心期:谓两相期许。

  转调丑奴儿① #

  得意许多时。

长醉赏、月影花枝。

暴风狂雨年年有,金笼锁定,莺雏燕友,不被鸡欺②。

  红旆转逶迤③。

悔无计、千里追随。

再来应绾泸南印④,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迟⑤。

  【注释】 #

  ①约作于路过泸州去戎州之时,即元符元年五月间。

  ②“金笼”三句:欧阳修《画眉鸟》:“始知锁向金笼听。”此处“金笼”三句谓身为官妓,不为俗人所行。

  ③“红旆”句:言主人转任他处。

  ④绾:系。 #

  ⑤恓惶:烦恼不安。春迟:《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品令

  送黔守曹伯达供备①

  败叶霜天晓。

渐鼓吹、催行棹。

栽成桃李未开,便解银章归报②。

去取麒麟图画③,要及年少。

  劝公醉倒。

别语怎向醒时道。

楚山千里暮云④,正锁离人情抱。

记取江州司马,坐中最老⑤。

  【注释】 #

  ①作于黔州,时在绍圣三年仲秋之后,元符元年正月以前。

  ②银章:银质官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缓。

”颜注:“《汉官仪》云:银印背龟钮,其文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

  ③麒麟图画:汉武帝在未央宫建麒麟阁,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像于其上。(见《汉书·苏建传》)

  ④千里暮云: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⑤江州司马: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踏莎行① #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②。

雨前一焙谁争长。

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③。

  碾破春风④,香凝午帐。

银瓶雪滚翻成浪。

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⑤。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走饷:到田间送饭。

  ③闽溪:指福建。福建武夷山一带,茶品甚好。

  ④碾破春风:碾茶。

  ⑤摩围:摩围山。

《全宋词》校:“围原误作‘园’,据宋本《琴趣》改。

”案:当作“围”。

作者《与大主簿三十书》云:“蜀人呼天为围,此阁临江,正对摩围峰也。

  又

  临水夭桃①,倚墙繁李。

长杨风掉青骢尾②。

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

芭蕉渐展山公启③。

欲笺心事寄山公④,教人长对花前醉。

  【注释】 #

  ①夭桃:《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

  ②“长杨”句:谓风吹垂杨摆动似青骢马尾一般。

  ③山公:指晋醉酒之山简。

  ④笺:写信。 #

  定风波 #

  次高左藏韵① #

  自断此生休问天②。

白头波上泛孤船。

老去文章无气味。

憔悴。

不堪驱使菊花前③。

  闻道使君携将吏④。

高会。

参军吹帽晚风颠⑤。

千骑插花秋色暮。

归去。

翠娥扶入醉时肩⑥。

  【注释】 #

  ①约作于绍圣四年秋,时在黔州贬所。

高左藏:山谷元符正月十二日《致泸帅王补之》:“前守曹供备已解官去,新守高羽左藏,丹之弟也。

”左藏,左藏库使,官名。

  ②自断:自己决断。

  ③驱使:指作诗。菊花前:设宴赏菊。

  ④将吏:指文武官员。

  ⑤吹帽:《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宴龙山……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觉之。

”作者将高左藏比作大参军孟嘉。

  ⑥翠娥:指美人。

  又

  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万里黔中一漏天②。

屋居终日似乘船③。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④。

  莫笑老翁犹气岸⑤。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⑥。

戏马台南追两谢⑦。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⑧。

  【注释】 #

  ①作于绍圣四年重九,时在黔州贬所。

  ②漏天:黔中多雨,人称天漏。白居易《多雨春过空》:“浸淫似漏天。”

  ③乘船:言多雨,屋室如船。

  ④鬼门关:在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门关。蜀江:即流经黔州的乌江。

  ⑤气岸:气度傲岸。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⑥“几人”句:古俗重阳日簪菊。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华颠:谓头发花白。

  ⑦戏马台:又称项羽掠马台,在徐州市。两谢:即谢瞻、谢灵运。

  ⑧“风流”句: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岸肩。”

  又

  荔枝① #

  晚岁监州闻荔枝②。

赤英垂坠压阑枝③。

万里来逢芳意歇。

愁绝。

满盘空忆去年时。

  涧草山花光照坐。

春过。

等闲桃李又累累。

辜负寒泉浸红皱④。

消瘦。

有人花病损香肌。

  【注释】 #

  ①约作于黔州安置期间。

  ②监州:官名,通判的别称。

  ③阑枝:残枝。

  ④红皱:此指往年的干荔枝。

  又

  准拟阶前摘荔枝①。

今年歇尽去年枝。

莫是春光厮料理②。

无比。

譬如痎虐有休时③。

  碧甃朱栏情不浅。

何晚。

来年枝上报累累。

雨后园林坐清影。

苏醒。

红裳剥尽看香肌④。

  【注释】 #

  ①准拟:约定。

  ②厮:相。料理:安排。

  ③痎虐(jiēnüè):虐疾。

  ④“红裳”句:谓剥食荔枝。

  鹊桥仙 #

  次东坡七夕韵①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②,望河汉、溶溶漾漾③。

年年牛女恨风波④,拚此事、人间天上。

  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

百钱端欲问君平⑤,早晚具、归田小舫。

  【注释】 #

  ①作于元符元年七月,时至戎州不久。山谷因元祐六年六月持母丧回家,未再返京。

  ②清都绛阙:皇帝所居的京城。清都本指天帝居住之宫,绛阙指宫门。

  ③溶溶漾漾:波光浮动。

  ④牛女:牛郎织女。

  ⑤“百钱”句:汉蜀郡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日得百钱辄闭肆下帘读《老子》(见《汉书·王吉传序》)。

  又

  席上赋七夕 #

  朱楼彩舫,浮瓜沉李①,报答风光有处②。

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③,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④。

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⑤。

  【注释】 #

  ①浮瓜沉李: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酢新荷,远迩笙歌,通宵而罢。

  ②有处:有所安排。

  ③鸳鸯机综:绣具。

  ④乘槎仙去: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浮槎来去,不失期。

  ⑤痴牛騃女:痴情的牛郎织女。苏轼《鹊桥仙·七夕》:“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阮郎归① #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②。研膏入焙香③。  青箬裹,绛纱囊④。品高闻外江⑤。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⑥。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月团:茶名,唐卢仝《茶歌》:“手阅月团三百斤。”

  ③研膏:参见黄庭坚《满庭芳》“北苑春风”。

  ④青箬裹,绛纱囊:此言茶的包装。

  ⑤外江:水名,在湖北省枝江县东,或非确指,泛言黔中好茶,誉传峡外也。⑥濡:染。

  又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①。有人思远山②。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③。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注释】 #

  ①“别郎”句:李商隐《无题》:“别时容易见时难。”

  ②思远山:思念女子。旧题刘歆《西京杂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③金博山:铜铸的博山香炉。

  更漏子 #

  余甘汤① #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②。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③。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注释】 #

  ①余甘:橄榄的别名,梵名庵摩勒。

  ②玉兔:月宫有捣药的玉兔。香尘:《三藏·法数》:“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③争奈:怎奈。

  绣带子 #

  张宽夫园赏梅①

  小院一枝梅②。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  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③。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一枝梅:《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

  ③“东邻”三句:暗用李白《与史郎中以黄鹤楼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意。笛曲有《梅花落》。

  撼庭竹 #

  宰太和日吉州城外作①

  呜咽南楼吹落梅②。

闻鸦树惊栖。

梦中相见不多时。

隔城今夜也应知。

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沉西。

  买个宅儿住著伊。

刚不肯相随。

如今果被天瞋作③,永落鸡群被鸡欺。

空恁可怜伊④。

风日损花枝。

(以上二十七首《山谷琴趣外篇》卷一)

  【注释】 #

  ①作于太和任上。山谷自元丰四年出宰太和,元丰六年秋任满。吉州:今江西吉安。太和县属吉州。

  ②落梅:梅花落曲。

  ③瞋:责怪。 #

  ④空恁:白白这样。

  减字木兰花 #

  春

  余寒争令①。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②。  阴云幂幂③。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注释】 #

  ①令:节令。 #

  ②劝:勉力。岁功:本指为得丰收而进行的春耕等农事,后多言收成。

  ③幂幂:深浓。

  又

  距施州二十里,张仲谋遣骑相迎,因送所和乐府来,且约近郊相见,复用前韵先往①。

  使君那里。千骑尘中依约是。拂我眉头。无处重寻庾信愁②。  山云弥漫。夹道旌旗联复断。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③。

  【注释】 #

  ①作于绍圣二年春,时在赴黔州途中路过施州。张仲谋名询,为山谷任叶县尉时旧交,此时任施州(今湖北恩施)知州,故曰使君。

  ②庾信愁:北周诗人庾信遭逢国乱、羁于北国,思念故国,赋《愁赋》以寄愁思。

  ③分付:交付。

  又

  登巫山县楼作①

  襄王梦里②,草绿烟深何处是。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  飞花漫漫,不管羁人肠欲断③。春水茫茫,欲席南陵更断肠④。

  【注释】 #

  ①绍圣二年春途经巫山县作。

  ②“襄王”句:用楚襄王梦游高唐典。

  ③羁人:被拘管的人,作者自指。

  ④南陵:山名,一名向南山,在巫山县南。陆游《入蜀记》:“南陵山陵高大,有路如线,盘屈出绝顶,谓之一百八盘。”

  又①

  巫山古县,老杜淹留情始见②。拨闷题诗③。千古神交世不知。  云阳台下④,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老杜淹留:杜甫于大历元年居夔州至三年出峡,居夔期间多写关心时事、自伤漂泊之诗。

  ③拨闷:泄闷。

  ④云阳台:指云梦之台。

  又

  和赵文仪① #

  诗翁才刃②,曾陷文场貔虎阵③。谁敢当哉。况是焚舟决胜来④。  三巴春杪⑤,客馆梦回风雨晓。胸次峥嵘,欲共涛头赤甲平⑥。

  【注释】 #

  ①同上首同时作。赵文仪,生平待考。

  ②才刃:犹言才锋。

  ③“曾陷”句:谓曾争胜科场。貔虎:猛兽,喻科场竞争之烈。

  ④焚舟:《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喻决死取胜。

  ⑤三巴:四川东部地区。春杪:春暮。杪,枝的末端。

  ⑥赤甲:山名,在奉节县东,面临大江,杜甫《黄草》诗:“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人行稀。”

  又①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②。自古危哉。谁遣西园么来③。  猿啼云杪④,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⑤。

  【注释】 #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奔雷:比喻峡中涛声。

  ③西园:曹丕在邺都所建园林,后泛指高贵园林。

  ④云杪:云端。

  ⑤作么:为什么。

  又

  私情

  终宵忘寐,好事如何犹尚未。子细沉吟①。珠泪盈盈湿袖襟。  与君别也,愿在郎心莫暂舍②。记取盟言③,闻早回程却再圆。

  【注释】 #

  ①子细:仔细,此指悄悄的。沉吟:深思。

  ②暂:暂时,犹言片刻。

  ③盟言:盟誓之言。

  又

  丙子仲秋,奉陪黔阳曹使君伯达玩月,作减字木兰花,兼简施州张使君仲谋①。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②。今夜云开,须道娥得得来③。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④。

  【注释】 #

  ①作于绍圣三年仲秋,时在黔州贬所。简:寄。

  ②尊罍狼藉:杯盘狼藉。

  ③须道:定道。

  ④摩围:山名,是黔州众山中最高者。

  又①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②。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③。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④。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月衔西岭:月落西山。

  ③江外:外江,下江。

绍圣元年四月,哲宗掌政,宰相章对黄庭坚所修《神宗实录》不满,召入朝勘问。

黄庭坚六月离分宁,八月过彭泽。

大临、弟叔达来会于芜湖。

  ④小谢:南朝齐代诗人谢。

  又①

  浓云骤雨,巫峡有情来又去②。今夜天开,不与姮娥作伴来。  清光无外③,白发老人心自会。何处歌楼,贪看冰轮不转头④。

  【注释】 #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浓云”二句:暗用巫山神女事。

  ③无外:无不到之处。《管子·版法解》:“凡人召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天覆而无外也。”

  ④冰轮:圆月。苏轼《宿九仙山》诗:“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又

  丙子仲秋黔守席上,客有举岑嘉州中秋诗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因戏作①。

  举头无语,家在月明生处住②。拟上摩围,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苦淡同甘谁更有③。想见牵衣④,月到愁边总不知。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序中岑嘉州诗应是杜甫五律《月夜》的前半。

  ②举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明生处:明月升起的地方。黄庭坚故乡是洪州分宁,在黔州之东,故有是言。

  ③络秀:晋安东将军周浚出猎遇雨,止李络秀家,强求络秀为妾,父兄不允,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

”归浚。

后生顗、嵩、谟,皆列显位(见《世说新语·贤媛》)、《晋书·周母李氏传》)。

此处络秀指作者妾。

  ④牵衣:儿女牵衣。

  又

  戏答① #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②,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③,儒学传家渠自有④。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天水相围:言黔地多山、多水,难与外地交通。

  ③娟秀:优秀。

  ④“儒学”句:家里早有儒学传家的传统。渠:他。

  又

  用前韵示知命弟①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②。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③,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④,岁晚先寒要弟知。

  【注释】 #

  ①约与上首同时作。

  ②头白相依:此时山谷已五十多岁,知命约四十多,都已白头。无去住:漂泊无定。

  ③阿连:盖知命之子。

  ④岂谓无衣:《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木兰花令 #

  风开水面鱼纹皱①。

暖入草心犀点透②。

乍看晴日弄柔条,忆得章台人姓柳③。

  心情老大痴成就。

不复淋漓沾翠袖。

早梅献笑尚窥邻④,小蜜窃香如遗寿⑤。

  【注释】 #

  ①“风开”句:化用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句意。

  ②犀点透:化用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句意。

  ③“忆得”句:参见秦观《青门饮》“风起云间”。此处章台柳指恋人。

  ④献笑:欢悦而笑,《庄子·大宗师》:“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

  ⑤“小蜜”句:此处将蜜蜂拟人化。

  又①

  东君未试雷霆手②,洒雪开春春锁透。

帝台应点万年枝③,穷巷偏欺三径柳④。

  峰排群玉森相就,中有摩围为领袖⑤。

凝香窗下与谁看,一曲琵琶千万寿。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东君:司春之神。

  ③帝台:神名,《山海经·中山经》:“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其上有石,名曰帝台之棋。”注:“帝台,神人名。”万年枝:万年青的别名。

  ④三径柳;隐士居所之柳。汉蒋诩辞官归里,闭门不出,唯辟三条小路,与求仲、羊仲往来(见《三辅决录·逃名》)。

  ⑤群玉:群玉山,仙山名(见《穆天子传》)。此处指黔州附近山峰。摩围:摩围山。

  又①

  新年何许春光漏②,小院闭门风日透。

酥花入坐颇欺梅③,雪絮因风全是柳。

  使君落笔春词就。

应唤歌檀催舞袖④。

得开眉处且开眉,人世可能金石寿⑤。

  【注释】 #

  ①同上首词同时作。

  ②春光漏: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③酥花:白如凝酥油的花。

  ④歌檀:歌板,檀木做成,定歌曲节拍。此泛指乐器。

  ⑤可能:反诘之辞,谓人生难道能够如金石之寿。

  又①

  黄金捍拨春风手②,帘幕重重音韵透。

梅花破萼便回春,似有黄鹂鸣翠柳③。

  晓妆未惬梅添就④。

玉笋捧杯离钿袖⑤。

会拼千日笑尊前⑥,他日相思空损寿。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捍拨:琵琶拨子上的饰物。李贺《春怀引》:“捍拨装金打仙凤。”

  ③“似有”句:化用杜甫《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

  ④“晓妆”句:用“梅花妆”故事。

  ⑤玉笋:美女的手指,韩偓《咏手》诗:“暖白肤红玉笋芽。”钿袖:饰有金花的衣袖。

  ⑥会拼:当拼。

千日:千日酒。

张华《博物志·杂说》载,刘玄石于中山得千日酒,至家而醉,家人不知,以为死,葬之。

后三年酒家忽忆玄石沽酒事,往视之,家人先已葬,于是开棺,始醒。

  又①

  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②。

争寻穿石道宜男③,更买江鱼双贯柳。

  竹枝歌好移船就④,依倚风光垂翠袖。

满倾芦酒指摩围⑤,相守与郎如许寿。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花信:即花信风。

  ③宜男:即萱草,古人迷信,认为孕妇佩之则生男。

  ④竹枝:即竹枝词,巴蜀民歌。

  ⑤芦酒:以芦管置酒中而吸之,故称芦酒。

  又

  可怜翡翠随鸡走①,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②,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③,杨柳舞风腰袅袅。

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注释】 #

  ①翡翠:鸟名。

  ②行待:将要。恶怜:因喜爱而捉弄。

  ③红蕖:红荷。

  清平乐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②。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③。

  【注释】 #

  ①“春归”二句:化用白居易《落花》诗:“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②黄鹂:黄莺。

  ③因风:趁着风势。

  又

  重九

  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云梦南州逢笑语①,心在歌边舞处。  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②。

  【注释】 #

  ①云梦南州:指南方黔、戎之地。

  ②走马章台:指冶游。《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章台街在长安中,多妓馆。

  又

  休推小户,看即风光暮。萸粉菊英浮碗醑①,报答风光有处。  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借问牛山戏马②,今为谁姓池台。

  【注释】 #

  ①醑(xǔ):美酒。

  ②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域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呼!’”戏马:即戏马台。

此二句说:牛山之悲、戏马之欢,如今均已成为往事了。

  又

  舞鬟娟好,白发黄花帽①。醉任旁观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回脸玉胸酥,缠头一斛明珠②。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萸③。

  【注释】 #

  ①白发黄花帽:即前《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黄菊上华颠”意。

  ②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时以绵缠头,演毕,客以罗锦为赠,泛指赠送歌妓的财物。

  ③梁州薄媚:《梁州令》和《薄媚词》,唐教坊曲,宋时为大曲。

  又

  示知命① #

  乍晴秋好,黄菊攲乌帽。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②。  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③。兄弟四人别住④,他年同插茱萸⑤。

  【注释】 #

  ①作于绍圣四年重九,时在黔州贬所。

  ②“更忆”句:山谷三弟叔达(知命)于绍圣四年春在涪州生子名小牛。

  ③“酒槽”句:李贺《将进酒》诗:“小槽酒滴真珠红。”

  ④兄弟四人别住:本兄弟五人,非熊已死,故称四人。

此时山谷贬居黔州,兄大临已于绍圣二年六月离黔,弟天民(叔献)在家务农,知命在涪,故曰别住。

  ⑤同插茱萸: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

  饮宴

  冰堂酒好①,只恨银杯小。新作金荷工献巧②,图要连台拗倒。  采莲一曲清歌③,急檀催卷金荷。醉里香飘睡鸭④,更惊罗袜凌波⑤。

  【注释】 #

  ①冰堂:酒名,宋代颇时行,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使君已复冰堂酒。”

  ②金荷:酒杯。拗倒:谓在酒席上压倒对方。

  ③采莲:《采莲子》,本唐教坊曲,亦七绝体。

  ④睡鸭:睡鸭状香炉。

  ⑤罗袜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忆帝京 #

  赠弹琵琶妓 #

  薄妆小靥闲情素,抱著琵琶凝伫。

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①。

  万里嫁、乌孙公主②。

对易水、明妃不渡③。

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

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④。

  【注释】 #

  ①“慢捻”四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诗“轻拢慢捻抹复挑……小弦切切如私语……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句意。

  ②“乌孙公主”句:傅玄《琵琶赋序》曰:“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

  ③易水:水名,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明妃:王昭君。昭君去国亦携琵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④本师:业师、老师。敛拨当心住: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划。”

  又

  私情

  银烛生花如红豆①。

占好事、而今有②。

人醉曲屏深,借宝瑟、轻招手。

一阵白蘋风③,故灭烛、教相就。

  花带雨④、冰肌香透。

恨啼乌、辘轳声晓。

岸柳微凉吹残酒⑤。

断肠时、至今依旧。

镜中消瘦。

那人知后。

怕夯你来僝僽⑥。

(案此首又见《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作秦观《御街行》。

  【注释】 #

  ①红豆:《资暇录》:“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

  ②占好事:即“这好事”,指私情。

  ③白苹:大浮萍。

  ④花带雨:美女的容貌。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

  ⑤“岸柳”句:化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⑥夯:冲撞。僝僽(chānzhòu):嗔怪。

  画堂春① #

  东堂西畔有池塘。使君棐几明窗②。日西人吏散东廊。蒲苇送轻凉③。  翠管细通岩溜④,小峰重叠山光。近池催置琵琶床⑤。衣带水风香。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

  ③蒲苇:即蒲葵,此指蒲扇。白居易《山池》诗:“坐把蒲葵扇。”

  ④翠管:竹管。岩溜:岩石间流水。

  ⑤琵琶床:弹琵琶的坐具。

  又①

  摩围小隐枕蛮江②,蛛丝闲锁晴窗。

水风山影上修廊。

不到晚来凉。

  相伴蝶穿花径,独飞鸥舞春光。

不因送客下绳床③。

添火炷炉香。

(以上二十九首《强村丛书》本《山谷琴趣外篇》卷二)

  【注释】 #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小隐:隐居山林。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蛮江:蛮是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泛称,蛮江指流经黔州的乌江。

  ③绳床:又称胡床,源于西域,藤绳交织,高七寸,方一尺,后渐改进,至唐宋变为交椅(参陶谷《清异录·逍遥座》)。

  鹧鸪天 #

  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①

  万事令人心骨寒。

故人坟上土新干。

淫坊酒肆狂居士②,李下何妨也整冠③。

  金作鼎,玉为餐④。

老来亦失少时欢。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注释】 #

  ①作于元符二年,时在戎州。明日:指重九后一日。史应之:名涛,眉山人,是活动于戎州、泸州一带的隐士。

  ②《全宋词》校:“‘坊’原误作‘妨’,据宋本《琴趣》改。”

  ③“李下”句:《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④“金作鼎”二句:谓钟鸣鼎食。玉为餐:谓食物精美。《尚书·洪范》:“惟辟玉食。”

  又

  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①。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②。

  身健在③,且加餐④。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倒著冠:《世说新语·任诞》:“山秀伦为荆州,时出酣畅。

”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

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施。

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罒離〉。

”按:接■〈罒離〉,白帽。

  ③身健在: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④且加餐:《古诗十九首》:“努力加餐饭。

  又

  紫菊黄花风露寒。

平沙戏马雨新干①。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休说弹冠与挂冠③。

  甘酒病,废朝餐④。

何人得似醉中欢。

十年一觉扬州梦⑤,为报时人洗眼看。

  【注释】 #

  ①平沙:广袤沙原。

  ②“且看”句:杜甫《曲江二首》之一:“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③弹冠:《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颜师古注:“弹冠者言入仕也。

”挂冠:辞官。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

’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④甘酒病:嗜酒。《书·五子三歌》:“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朝食:早餐。

  ⑤“十年”句: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又

  表弟李如箎云①:“玄真子渔父语②,以鹧鸪天歌之,极入律,但少数句耳。

”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

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

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桂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此余续成之意也。

  西塞山边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③,一日风波十二时。

(案此首别误入曾慥本《东坡词》卷下)

  【注释】 #

  ①李如箎:李常(公择)子侄辈,生平待考。

  ②玄真子:唐张志和著《玄真子》,故名。其《渔父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③底:哪。 #

  醉落魄① #

  旧有《醉醒醒醉》一曲云:“醉醒醒醉。

凭君会取皆滋味。

浓斟琥珀香浮蚁。

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

须将席幕为天地。

歌前起舞花前睡。

从他兀兀陶陶里。

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

”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又语高下不甚入律。

或传是东坡语,非也。

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

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②,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

  陶陶兀兀③。

尊前是我华胥国④。

争名争利休休莫⑤。

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

  邯郸一枕谁忧乐⑥。

新诗新事因闲适。

东山小妓携丝竹⑦。

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⑧。

(石曼卿云:村里黄番绰,家中白侍郎。

  【注释】 #

  ①作于元符二年,时在戎州。

  ②王仲父、吴元祥、黄中行:生平待考。

  ③陶陶兀兀:酒醉狂傲的样子,《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

  ④华胥国:梦境。《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⑤休休:退隐、罢了。《唐书》:“司空图居中条山,作亭观素室,名亭曰休休。日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三宜休。”

  ⑥邯郸一枕:《文苑英华》载唐人沈既济《枕中记》云:卢生于邯郸客店中遇道者吕翁。

生自叹穷困,翁乃授之枕,使入梦。

生梦中历尽富贵荣华。

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

  ⑦东山小妓:即东山妓。《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安石)在东山畜妓。”后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为东山妓。

  ⑧安石:即东晋谢安。他隐居东山,每游赏,必携妓以从。年四十,始有仕宦意。后为征讨大都督,拜太保。卒赠太傅。乐天:白居易的字。

  又

  陶陶兀兀。

人生无累何由得。

杯中三万六千日①。

闷损旁观②,自我解落魄③。

  扶头不起还颓玉。

日高春睡平生足。

谁门可款新刍熟。

安乐春泉,玉醴荔枝绿。

  【注释】 #

  ①“杯中”句: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②闷损:闷坏、闷煞。

  ③解:排遣。落魄:穷困,失意。

  又

  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到戎州,恐为瘴疠所侵,故晨举一杯。不相察者乃强见酌,遂能作病。因复止酒,用前韵作二篇,呈吴元祥。

  陶陶兀兀。

人生梦里槐安国①。

教公休醉公但莫。

盏倒垂莲②,一笑是赢得。

  街头酒贱民声乐。

寻常行处寻欢适③。

醉看檐雨森银竹④。

我欲忧民,渠有二千石。

  【注释】 #

  ①槐安国: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传奇,称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梦入古槐穴,见一城楼,题为大槐安国,淳被召为槐安国驸马,为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荣华富贵。

醒后,见槐下一大蚁穴,南枝又一小蚁穴,即槐安国之南安郡也。

  ②盏倒垂莲:谓覆垂莲状小盏。

  ③寻常行处:杜甫《曲江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

  ④银竹:雨,李白《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山谷《再答景叔》诗:“雪后排檐冻银竹。

  又

  陶陶兀兀。

醉乡路远归不得。

心情那似当年日。

割爱金荷,一碗淡莫托。

  异乡薪桂炊苍玉①。

摩挲经笥须知足②。

明年细麦能黄熟。

不管轻霜③,点尽鬓边绿。

  【注释】 #

  ①“异乡”句:谓物价腾贵。苏轼《次韵郑介夫》诗:“尺薪如桂米如金。”

  ②经笥:放经书的竹制盛器。

  ③轻霜:白发。

  南乡子 #

  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韵①。

  招唤欲千回。

暂得尊前笑口开。

万水千山还么去②,悠哉③。

酒面黄花欲醉谁。

  顾影又徘徊。

立到斜风细雨吹④。

见我未衰容易去,还来。

不道年年即渐衰。

  【注释】 #

  ①作于元符二年,时在戎州。知命:庭坚弟。

  ②么:这么、那么。

  ③悠:远。 #

  ④斜风细雨:张志和《渔父词》:“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

  未报贾船回。

三径荒锄菊卧开①。

想得邻船霜笛罢②,沾衣。

不为涪翁更为谁③。

  风力袅萸枝。

酒面红麟惬细吹④。

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

却向人间耐盛衰。

  【注释】 #

  ①三径:指隐者的家园。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②邻船霜笛:向秀《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廖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此化用向秀赋意。

  ③涪翁:黄庭坚因就任涪州别驾而自号涪翁。

  ④红麟:指酒面上的泡沫。

  又

  黄菊满东篱①。

与客携壶上翠微②。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

不用登临恨落晖③。

  满酌不须辞。

莫待无花空折枝④。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

节去蜂愁蝶不知。

  【注释】 #

  ①东篱: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与客”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③“不用”句:亦杜牧上诗诗句。

  ④“莫待”句:唐无名氏《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又

  重阳日寄怀永康彭道微使君,用坡旧韵①。

  卧稻雨余收。

处处游人簇远洲。

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

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

画出西楼一帧秋。

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②。

塞雁西来特地愁。

  【注释】 #

  ①作于《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后一年,时在戎州贬所。永康:永康军,治所在今四川灌县。

  ②梁州:永康军属梁州地域,在戎州西,故下文曰“塞雁西来”。

  点绛唇 #

  重九日寄怀嗣直弟,时再涪陵①。用东坡余杭九日点绛唇旧韵。

  浊酒黄花,画檐十日无秋燕。梦中相见。起作南柯观②。  镜里朱颜,又减年时半。江山远。登高人健。应问西来雁。

  【注释】 #

  ①作于元符元年,时在戎州。嗣直,字叔向,山谷从弟。《全宋词》案:“‘再’字疑是‘在’之误。

  ②南柯:谓南柯一梦而已。

  谒金门 #

  戏赠知命① #

  山又水。行尽吴头楚尾②。兄弟灯前家万里③。相看如梦寐④。  君似成蹊桃李⑤。入我草堂松桂。莫厌岁寒无气味。余生今已矣。

  【注释】 #

  ①作于元符三年,时在戎州。

  ②吴头楚尾:祝穆《方舆胜览》:“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

  ③家万里:唐人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

  ④“相看”句:杜甫《羌村三首》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⑤成蹊桃李:《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采桑子 #

  赠黄中行① #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待约新醅。车上危坡尽要推。  西邻三弄争秋月②,邀勒春回。个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③。

  【注释】 #

  ①作于戎州。黄中行:生平待考,宗盟或为名、号,为山谷门人,家颇富。

  ②三弄:吹笛高妙。

《晋书·桓伊传》:“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清溪侧……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③“铁树”句:《续传灯录》卷三十一:“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铁树无开花之理,此云宗盟家妓歌舞美妙能使铁树开花。

  又

  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军①

  荔枝滩上留千骑②,桃李阴繁。燕寝香残③。画戟森森镇八蛮④。  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注释】 #

  ①作于《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同时。

  ②荔枝滩:在黔江。

  ③“燕寝”句:韦应物《君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燕寝凝清香。”

  ④八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周礼·夏官·职方氏》:“四夷、八蛮、七闽、九貉。

  又

  马湖来舞钗初赐①,笳鼓声繁。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②。  南溪地逐名贤重③,深锁群山。燕喜公闲④。一斛明珠两小鬟⑤。

  【注释】 #

  ①马湖:马湖蛮,在今四川雷波境内。

  ②威竦:威镇。八诏蛮:大理六诏、八诏,泛指西南少数民族。

  ③南溪:戎州属县。

  ④燕喜:《诗经·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笺:“吉甫既伐玁狁而归,天子以燕礼乐之,则欢喜矣。”

  ⑤一斛明珠:曹邺《梅妃传》记杨贵妃得宠后,梅妃被逼迁上阳宫,帝每念之,曾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后指邀欢美女。

  西江月 #

  茶

  龙焙头纲春早①,谷帘第一泉香②。已醺浮蚁嫩鹅黄③。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④,松风蟹眼新汤⑤。无因更发次公狂⑥。甘露来从仙掌⑦。

  【注释】 #

  ①“龙焙”句:谓专为进贡而焙制的茶。头纲:头批茶纲所运。

  ②谷帘:谷帘泉在今江西星子县隘口境内,陆羽品为天下第一家。

  ③浮蚁:酒泡沫,张衡《南都赋》:“胶敷径寸,浮蚁若萍。”此指茶水泡。嫩鹅黄:指春茶嫩色。

  ④兔褐:似兔褐的黄黑无光之色。山谷《煎茶赋》:“亦可以酌兔褐之瓯。”

  ⑤松风蟹眼: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水泡。苏轼《试院煎茶》诗:“触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⑥次公:汉盖宽饶之字。

《汉书》本传云,次公性刚猛,曾于宣帝许后父许广汉座上拒绝许氏敬酒,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

”苏轼《赠孙莘老七绝》诗之六:“毋多酌我次公狂。

  ⑦“甘露”句:《三辅黄图》引《庙记》:“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鹧鸪天 #

  吉祥长老设长松汤,为作。有僧病痂癞,尝死金刚窟。有人见者,教服长松汤,遂复为完人。

  汤泛冰瓷一坐春①。

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

壑源曾未醒酲魂②。

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③。

  【注释】 #

  ①冰瓷:酒皿。

  ②壑源:出自壑源山的茶。

  ③驻白云:形容歌声之美。

  渔家傲 #

  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作古渔家傲。王环中云:庐山中人颇欲得之。试思索,始记四篇①。

  万水千山来此土②。

本提心印传梁武③。

对朕者谁浑不顾。

成死语。

江头暗折长芦渡④。

  面壁九年看二祖⑤。

一花五叶亲分付⑥。

只履提归葱岭去⑦。

君知否。

分明忘却来时路。

  【注释】 #

  ①作于元丰三年秋,时离汴京归江南赴太和任。

  ②此土:指中国。达摩祖师本印度人,来中国传教,故云。

  ③本提心印:禅宗不立文字,心相印证,悟性成佛,故称心印。传梁武:达摩于梁普通三年来华,梁武帝萧衍迎入金陵,作偈论道。

  ④“江头”句:达摩与梁武帝论道,武帝不能悟,悄然北归,至江滨无舟可渡,乃折苇渡江。

  ⑤“面壁”句:达摩自金陵北归止少林寺,面壁九年,传道于慧可,慧可便为禅宗尊为二祖。

  ⑥一花五叶:《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禅宗以达摩为中华始祖,为一花,演化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为五叶。

  ⑦“只履”句:传说达摩为人毒死,三年后有人见手提一只鞋,过葱岭,去西天(见《景德传灯录·菩提达摩》)。

  又

  三十年来无孔窍①。

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②。

呈法要。

无弦琴上单于调③。

  摘叶寻枝虚半老。

拈花特地重年少④。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

  【注释】 #

  ①孔窍:心。《韩非子·解老》“知事天者其孔窍虚。”

  ②“一见”句:唐福州灵云山志,禅法师因见桃花悟道。有颂其云:“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③无弦琴:未上弦的琴。《宋书·陶渊明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单于调:曲调名,又名《小单于》。

  ④拈花;即迦叶拈花。《五灯会元》载释迦牟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寂然,独迦叶微笑,得教外别传,禅宗以为始祖,后因喻心心相印。

  又

  忆昔药山生一虎①。

华亭船上寻人渡②。

散却夹山拈坐具③。

呈见处。

繁驴橛上合头语④。

  千户垂丝君看取。

离钩三寸无生路。

蓦口一桡亲子父,犹回顾,瞎驴丧我儿孙去⑤。

  【注释】 #

  ①药山:船子和尚得道处。虎:喻高人。

  ②华亭:《高僧传》:“船子和尚垂钓华亭之朱泾,”并泛舟渡人。

  ③夹山:指夹山善会禅师,来谒,授以宗旨,辞行回顾再四,船子覆舟而逝。

  ④繁驴橛上:系白驴短桩。合头语:宋杂剧中的和声。

  ⑤“瞎驴”句:谓善会辞行而至船子覆舟。

  又

  百丈峰头开古镜①。

马驹踏杀重苏醒②。

接得古灵心眼净。

光炯炯。

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

祖师沉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

方猛省。

无声三昧天皇饼。

  【注释】 #

  ①“百丈”句: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怀海始创禅门法式,名《百丈清规》,又名《古清规》。(见《景德传灯录》)

  ②马驹踏杀:六祖谓南岳曰:“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厥后江西传法布于天下。(见《传灯录》)

  又

  余尝戏作诗云:“大葫芦挈小葫芦。

恼乱檀那得便沽。

每到夜深人静后,小葫芦入大葫芦。

”又云:“大葫芦干枯,小葫芦行沽。

一住金仙宅,一住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

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两葫芦俱倒。

”或请以此意倚声律作词,使人歌之,为作渔家傲。

  踏破草鞋参到了①。

等闲拾得衣中宝。

遇酒逢花须一笑。

长年少。

俗人不用瞋贫道。

  何处青旗夸酒好②。

醉乡路上多芳草。

提着葫芦行未到。

风落帽。

葫芦却缠葫芦倒。

  【注释】 #

  ①参到了:参禅有悟。

  ②青旗:酒旗。白居易《杭州春望》诗:“青旗沽酒趁梨花。”

  拨棹子 #

  退居① #

  归去来②。

归去来。

携手旧山归去来。

有人共、月对尊罍。

横一琴,甚处不逍遥自在。

  闲世界。

无利害。

何必向、世间甘幻爱。

与君钓、晚烟寒濑。

蒸白鱼稻饭,溪童供笋菜。

  【注释】 #

  ①约作于熙宁四年,时在叶县任上,元配孙氏去世之后,忽忽不乐,有怀归之志。

  ②归去来:陶渊明退居时作《归去来辞》以明志。

  诉衷情 #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②。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注释】 #

  ①作于戎州。山谷祖籍金华,故拟金华道人。

  ②“蓑笠”句: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浣溪沙 #

  新妇滩头眉黛愁①。

女儿浦口眼波秋②。

惊鱼错认月沉钩。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斜风吹雨转船头。

(又案此首别误作周邦彦词,见《古今诗余醉》卷十五。

  【注释】 #

  ①新妇滩:在四川万县东南,崖石上有妇人状,故名。

  ②女儿浦:即女儿港边。《九江府志》:“女儿港在府城东,发源自庐山而出,北流二十五里,入彭蠡湖。

  菩萨蛮 #

  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

为集句云:“数间茅屋闲临水。

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

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

黄鹂三两声。

”戏效荆公作①。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著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②。  江山如有待③。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注释】 #

  ①约作于元丰七年春,时过金陵、扬州赴德州德平镇任。

王安石于元丰五年营居半山园(见王安石《示元渡》诗)。

八功德水;简称功德水,佛经谓须弥山下大海有八功德水,即甘、冷、软、轻、清净、不臭、不损喉、不伤腹八功德(见《俱舍论》)。

  ②“春风”句: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归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③“江山”句: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调笑歌 #

  诗曰:海上神仙字太真,昭阳殿里称心人。犹思一曲霓裳舞,散作中原胡马尘。方士归来说风度,梨花一枝春带雨。分钗半钿愁杀人,上皇倚栏独无语①。

  无语。恨如许。方士归时肠断处。梨花一枝春带雨②。半钿分钗亲付③。天长地久相思苦④。渺渺鲸波无路⑤。

  【注释】 #

  ①方士:指临邛道士。白居易《长恨歌》:“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②“梨花”句:《长恨歌》:“玉容寂寞相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③“半钿”句:《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掰黄金合分钿。”

  ④“天长”句:《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⑤“渺渺”句:《长恨歌》:“一别音容两渺茫。”鲸波:海水。

  步蟾宫 #

  妓女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①。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

  【注释】 #

  ①住山活计:谓归隐。

  南柯子 #

  东坡过楚州,见净慈法师,作南歌子。用其韵赠郭诗翁二首。

  郭泰曾名我①,刘翁复见谁。

入廛还作和罗槌②。

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横波眼③,春窗远岫眉。

补陀岩畔夕阳迟④。

何似金沙滩上、放憨时⑤。

  【注释】 #

  ①郭泰:东汉时人,字林宗,善品题海内人士。

  ②廛:市。和罗:声迭荡相应。

  ③横波: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④补陀岩:普陀岩,泛指僧居山林。

  ⑤金沙:谓沙之美。放憨:放闲无饰。

  又

  万里沧江月,波清说向谁。顶门须更下金槌。只恐风惊草动、又生疑。  金雁斜妆颊①,青螺浅画眉②。庖丁有底下刀迟③。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④。

  【注释】 #

  ①金雁:筝柱。

  ②“青螺”句:谓远山眉。青山远望如螺,故称。

  ③“庖丁”句:《庄子·养生主》所记庖丁解牛故事。

  ④无际:无碍。

  丑奴儿 #

  夜来酒醒清无梦,愁倚栏干。

露滴轻寒。

雨打芙蓉泪不干①。

  佳人别后音尘悄②,消瘦难拼。

明月无端。

已过红楼十二间③。

(案宋本《琴趣》调名下原注云:“此词或者为秦少游所作,而公集中亦载,以是姑两存之。

”今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卷中。

)(此首别又作晏几道词,见《永乐大典》卷三千零零六人字韵引《小山琴趣外篇》。

  【注释】 #

  ①芙蓉:面庞。白居易《长恨歌》诗:“芙蓉如面柳如眉。”

  ②音尘悄:音尘绝,不通消息。

  ③红楼十二间:参见秦观《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

  西江月 #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①。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②。

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

(以上三十四首《山谷琴趣处篇》卷三)

  【注释】 #

  ①作于元丰三年至元符元年之间。山谷于元丰三年赴德平镇任路过泗州伽塔,发愿绝嗜欲,到戎州防瘴举酒,共止酒十五年。

  ②“断送”二句:俱藏“酒”字,即惟有酒,无过酒。韩愈《遣兴》诗:“断送一生惟有酒。”《赠郑兵曹》诗:“破除万事无过酒。”

  画堂春 #

  年十六作① #

  东风吹柳日初长。

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乱燕泥香。

睡损红妆。

  宝篆烟消龙凤②,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

无限思量。

(案此首别又作秦观词,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注释】 #

  ①作于嘉祐五年。

  ②宝篆:香名,即香篆,其文准十二辰,能燃一昼夜。

  虞美人 #

  至当涂呈郭功甫①

  平生本爱江湖住②。

鸥鹭无人处。

江南江云北水连。

莫笑醯鸡歌舞、瓮中天③。

  当涂舣棹蒹葭外。

赖有宾朋在。

此身无路入修门④。

惭愧诗翁清些、与招魂。

  【注释】 #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初,时领太平州事(治当涂)。郭功甫,字祥正,当亦官太平州。

  ②平生:《全宋词》本作“平王”,据四库本《山谷词》校改。

  ③醯(xī)鸡:酒中小虫。张耒《超然台赋》:“眇如醯鸡之舞瓮兮。”

  ④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王逸注:“修门,郢城门也。”后泛指京都城门。

  又

  宜州见梅作① #

  天涯也有江南信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③。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④。

飘到眉心住⑤。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⑥。

(案此首别误作晏殊词,见抱经斋抄本《珠玉词补遗》引《群贤梅苑》,盖《梅苑》卷十佚文。

  【注释】 #

  ①作于崇宁四年,时在宜州。这年九月,山谷逝于宜州。

  ②江南信:参见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③“夜阑”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夜阑风静纹平。”

  ④玉台:指梳妆台。⑤眉心住:指梅花妆。

  ⑥去国十年:山谷在绍圣元年十一月在陈留候命,至此正好十年。

  两同心 #

  巧笑眉颦①。

行步精神。

隐隐似、朝云行雨,弓弓样、罗袜生尘②。

尊前见,玉槛雕笼,堪爱难亲。

  自言家住天津。

生小从人。

恐舞罢、随风飞去,顾阿母、教窣珠裙③。

从今去,唯愿银缸,莫照离尊。

  【注释】 #

  ①巧笑眉颦:《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②弓弓样:谓美人纤脚弓鞋。

  ③窣(cù):拂引。

  又

  一笑千金①。

越样情深,曾共结、合欢罗带,终愿效、比翼纹禽。

许多时,灵利惺惺②,蓦地昏沉。

  自从官不容针。

直至而今。

你共人、女边著子③,争知我、门里挑心④。

记携手,小院四廊,月影花阴。

  【注释】 #

  ①一笑千金:王僧孺《咏宠姬》诗:“再顾连城易,一笑千金买。”

  ②惺惺:聪明机警。

  ③女边著子:好。

  ④门里挑心:闷。

  又

  秋水遥岑①。

妆淡情深。

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

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

  小楼朱阁沉沉,一笑千金。

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

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注释】 #

  ①遥岑:远山。

  满庭芳 #

  北苑龙团①,江南鹰爪②,万里名动京关。

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③。

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

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④。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

为扶起,樽前醉玉颓山。

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注释】 #

  ①北苑龙团:茶名。

  ②鹰爪:茶名。《负暄杂录》:“北苑茶,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

  ③琼蕊:琼花之蕊,服之长寿。张衡《西京赋》:“屑琼蕊以朝夕,必性命之可度。”

  ④金缕鹧鸪斑:茶名。

  又

  明眼空青,忘忧萱草①,翠玉闲淡梳妆。

小来歌舞,长是倚风光。

我已逍遥物外,人冤道②、别有思量。

难忘处,良辰美景,襟袖有余香。

  鸳鸯。

头白早,多情易感,红蓼池塘③。

又须得,樽前席上成双。

些子风流罪过④,都说与、明月空床。

难拘管,朝云暮雨,分付楚襄王。

  【注释】 #

  ①萱草:一称忘忧草(见《太平御览》卷996引《本草经》)。

  ②人冤道:人家冤枉说。

  ③红蓼:蓼草,多生水边。许浑《鹭鸶诗》:“何事归心倚前阁,绿浦红蓼练塘秋。”

  ④些子:少许,一些。

  又

  修水浓青①,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②。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

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③。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

微雨过,媻姗藻荇④,琐碎浮萍。

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⑤。

练霭鳞云旋满⑥,声不断、檐响风铃。

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⑦。

  【注释】 #

  ①修水:山谷家在修水县(即分宁县)双村。

县因水名。

《方舆纪胜》载修水“在分宁西六十里,其源处郡城东北,流六百三十八里至海昏,又东流百二十里入彭蠡湖,以其远故曰修水。

  ②虚亭:水上亭子。苏轼《绝胜诗》:“夜来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渺中。”

  ③棂(líng):窗格。

  ④媻(pán)姗:蹒姗。

  ⑤湘簟:湘竹所编之席。

  ⑥练霭鳞云:白练般的烟霭,鱼鳞状的云彩。

  ⑦佛头青:染料名,又名扁青。林逋《西湖》诗:“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

  蓦山溪 #

  山围江暮。

天镜开晴絮①。

斜影过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②。

清樽一笑,欢甚却成愁,别时襟,余点点,疑是高唐雨③。

  无人知处。

梦里云归路。

回雁晓风清,雁不来、啼鸦无数。

心情老懒,尤物解宜人④,春尽也,有南风,好便回帆去。

  【注释】 #

  ①天镜:指澄江中的明净天影。

  ②文星:文曲星。老人星:南极老人星,即寿星。

  ③高唐雨:用巫山云雨典。

  ④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女性)或奇异的物品。

  又

  至宜州作,寄赠陈湘①。

稠花乱叶,到处撩人醉。

林下有孤芳,不匆匆、成蹊桃李。

今年风雨,莫送断肠红②,斜枝倚。

风尘里,不带尘风气。

  微嗔又喜。

约略知春味。

江上一帆愁,梦犹寻,歌梁舞地。

如今对酒,不似那回时,书谩写,梦来空,只有相思是。

  【注释】 #

  ①作于崇宁三年夏秋间,时至宜州贬所不久。陈湘:见前《蓦山溪·赠衡阳妓陈湘》。

  ②断肠红:《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妩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又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①。

一觞一咏②,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③。

笔阵扫秋风④,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⑤,烟塞事,玉堂心⑥,频把菱花照⑦。

  【注释】 #

  ①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孤吟:杜牧《郡斋独酌》诗:“孤吟志在此。”

  ②一觞一咏:参见黄庭坚《满庭芳》:“北苑春风”。

  ③玉关:玉门关。这里借以指边远之地。天衢:京都。

  ④笔阵:杜甫《醉歌行》诗:“笔阵独扫千人军。”

  ⑤卧龙:《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⑥玉堂:宋人以玉堂指代翰林院。⑦菱花:菱花镜。

  阮郎归 #

  曾敷文既眄陈湘,歌舞便出其类,学书亦进,来求小楷,作阮郎归词付之①。

  盈盈娇女似罗敷②。湘江明月珠。起来绾髻又重梳。弄妆仍学书。  歌调态,舞工夫。湖南都不如。它年未厌白髭须。同舟归五湖③。

  【注释】 #

  ①作于崇宁三年春。时在衡州,迁徙宜州途中为衡州太守曾敷文留宴数日。

  ②罗敷:古代美女。汉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③“同舟”句:用范蠡功成退隐,泛舟五湖事。

  又

  茶词

  歌停檀板舞停鸾①。

高阳饮兴阑②。

兽烟喷尽玉壶干③。

香分小凤团④。

  雪浪浅,露花圆。

捧瓯春笋寒⑤。

绛纱笼下跃金鞍⑥。

归时人倚栏。

(案此首《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十八“茶”门作苏轼词。

别又误作张子野词,见《张子野词》卷一。

  【注释】 #

  ①鸾:鸾吹。即伴舞的笙箫之声。

  ②高阳:谓酒徒也。郦食其(lìyìjī):汉初陈留高阳人,自称高阳酒徒。

  ③兽烟:兽形香炉燃起的烟。

  ④凤团:上等团茶。《石林燕语》:“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仁宗时,蔡君谟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千斤以献。”

  ⑤春笋:喻美人的手指。

  ⑥绛纱笼:用绛纱糊制的灯笼。

  又

  茶词

  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  消滞思①,解尘烦②。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

  【注释】 #

  ①滞思:思绪困顿。

  ②尘烦:尘世的烦恼。

  又

  退红衫子乱蜂儿①。衣宽只为伊。为伊去得忒多时。教人直是疑。  长睡晚。理妆迟。愁多懒画眉。夜来算得有归期。灯花则甚知。

  【注释】 #

  ①退红:唐人喜用的一种粉红色(见《唐音癸签十九·诂笺四》)。

  又

  贫家春到也骚骚①。琼浆注小槽。老夫不出长蓬蒿。邻墙开碧桃。  木芍药,品题高。一枝烦剪刀。传杯犹似少年豪。醉红浸雪毛②。

  【注释】 #

  ①骚骚:急疾,忙碌貌。

  ②雪毛:霜鬓。

  定风波 #

  把酒花前欲问溪。

问溪何事晚声悲。

名利往来人尽老①。

谁道。

溪声今古有休时。

  且共玉人斟玉醑。

休诉。

笙歌一曲黛眉低。

情似长溪长不断。

君看。

水声东去月轮西。

  【注释】 #

  ①名利往来:《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又

  小院难图云雨期。

幽欢浑待赏花时①。

到得春来君却去。

相误。

不须言语泪双垂。

  密约尊前难嘱付。

偷顾。

手搓金橘敛双眉。

庭榭清风明月媚。

须记。

归时莫待杏花飞。

  【注释】 #

  ①浑:全。 #

  又

  上客休辞酒浅深。

素儿歌里细听沉①。

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

  花外黄鹂能密语。

休诉。

有花能得几时斟。

画作远山临碧水。

明媚。

梦为胡蝶去登临②。

  【注释】 #

  ①素儿:歌妓名。

  ②梦为胡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又

  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歌舞阑珊退晚妆。

主人情重更留汤。

冠帽斜欹辞醉去,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

如许。

短歌宜舞小红裳。

宝马促归朱户闭①,人睡。

夜来应恨月侵床。

  【注释】 #

  ①“宝马”句:《全宋词》校:“一作‘醉里还家明亦未。’”

  浪淘沙 #

  荔枝① #

  忆昔谪巴蛮②。

荔子亲攀。

冰肌照映柘枝冠③。

日擘轻红三百颗④,一味甘寒。

  重入鬼门关⑤。

也似人间。

一双和叶插云鬟。

赖得清湘燕玉面⑥,同倚栏干。

  【注释】 #

  ①约作于崇宁三年,时赴宜州贬所途经湖南。

  ②巴蛮:指戎州。四川东部古为巴郡。

  ③柘枝:《事物异名》:“花谱:荔枝,一名柘枝红。”

  ④“日擘”句:苏轼《食荔枝二首》之一:“日啖荔枝三百颗。

  ⑤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

  ⑥燕玉面:杜甫《独坐二首》之一:“老须燕玉。”《古诗十九首》:“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

  看花回 #

  茶词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①。

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烛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

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

  纤指缓,连环动触。

渐泛起、满瓯银粟②。

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

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③。

怎归得,鬓□将老④,付与杯中绿。

  【注释】 #

  ①颓玉:醉酒的样子。

  ②银粟:茗花。山谷《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诗:“银粟翻花解破颜。”任渊注:“银粟谓茗花。”

  ③探春连云:探春人众如云。

  ④鬓将老:《全宋词》按,陆贻典等校汲古阁本山谷词校谓“鬓”字下缺一字。

  惜余欢 #

  茶词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①。

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②。

杯觞交飞劝酬□献③,正酣饮、醉主公陈榻④。

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

  歌阑旋烧绛蜡。

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⑤。

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

相将扶上,金鞍⑥,碾春焙、愿少延欢洽。

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

  【注释】 #

  ①东阁:东向小阁。汉公孙弘为相时开东阁以延揽贤士(见《汉书》本传)。

  ②簪合:元·林坤《诚斋杂志》载:汾阳女子吴淑姬有玉簪坠地而折,已而夫亡。

父欲嫁之,女曰:“玉簪重合则嫁。

”后遇士子杨子治,心动,一日启奁视之,簪已重合,乃与杨结为夫妇。

此处簪合喻朋友相聚。

  ③“杯觞”句:《全宋词》校:“校本山谷词校语云:‘献’字上脱一字。”

  ④陈榻:东汉陈蕃守豫章,设一榻专侍名士徐孺子(紐),徐一离去即悬榻不坐,以示尊重(见《后汉书·徐紐传》)。

  ⑤香鸭:鸭形香炉。

  ⑥騕褭(yǎoniǎo):《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罥騕褭,射封豕。”张揖注:“騕褭马金喙赤色,一日行万里者。”

  醉落魄 #

  苍颜华发。

故山归计无因得。

旧交新贵音书绝。

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

潇潇细雨凉生颊。

泪珠不用罗巾裛①。

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②。

(案此首别又见《东坡词》卷下)

  【注释】 #

  ①裛(yì):通“浥”,沾湿。

  ②“弹在罗衫”二句:武则天《如意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西江月 #

  崇宁甲申遇惠洪上人于湘中。

洪作长短句见赠云:“大厦吞风吐月,小舟坐水眠空。

雾窗春色翠如葱。

睡起云涛正拥。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

玉笺佳句敏惊鸿。

闻道衡阳价重。

”次韵酬之。

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①。

  月侧金盆堕水②,雁回醉墨书空③。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④,杨花踪迹风中。莫将社燕等秋鸿⑤。处处春山翠重。

  【注释】 #

  ①作于崇宁三年。惠洪:宋僧,宜丰彭氏子,字觉范。工诗,系黄庭坚知己,故被列入江西诗派。著有《石门文字禅》等。分宁龙安:分宁县龙安寺。

  ②“月侧”句:杜甫《赠闾丘师》诗:“落月如金盆。”

  ③醉墨:《国史补》载唐张旭醉后作书,狂放非常,举世无双。此谓雁阵自然成“人”字,像写在天空。

  ④蚁穴:用南柯一梦典。

  ⑤社燕:《格物总论》:“燕,春社来,秋社去,故谓之社燕。

  又

  宋玉短墙东畔①,桃源落日西斜。浓妆下著绣帘遮。鼓笛相催清夜。  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舞余犹颤满头花。娇学男儿拜谢。

  【注释】 #

  ①宋玉短墙东畔: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言其东家之子甚美,登墙窥玉三年,而玉未许。

  木兰花令 #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①。

  凌歊台上青青麦②。

姑熟堂前余翰墨③。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④。

  【注释】 #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山谷六月初九领太平州事,九日而罢。

  ②凌歊(xiāo)台:在当涂。

《舆地纪胜》:“凌歊台在城北黄山之颠,宋孝武(刘裕)大明七年,南游登台,建离宫。

”青青麦:《庄子·外物》逸诗:“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③姑熟:当涂古名,因流贯姑熟溪得名。

  ④新妇石:即望夫山。《舆地纪胜》:“在当涂县,昔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

  又

  窜易前词① #

  翰林本是神仙谪②。

落帽风流倾座席③。

坐中还有赏音人④,能岸乌纱倾大白⑤。

  江山依旧云横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注释】 #

  ①与上首同时作,时在当涂。

  ②“翰林”句:李白曾任翰林供奉。

  ③落帽:用孟嘉事,形容人文雅倜傥。

  ④赏音人:知音人。

  ⑤岸乌纱:随意戴官帽。岸,戴帽露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大白:酒杯。《全宋词》案:“‘纱’原作‘沙’,据《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改。”

  又

  次前韵再呈功甫①

  青壶乃似壶中谪②。

万象光辉森宴席。

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

  歌烦舞倦朱成碧。

春草池塘凌谢客③。

共君商略老生涯,归种玉田秧白石④。

  【注释】 #

  ①作于前词后不久,时在当涂。

  ②壶中谪:谪于壶中,壶中谓酒,又是道家仙境。

  ③谢客:即谢灵运,梁简文章《与湘东王书》:“谢客吐言天拔,出乎自然。”

  ④种玉田秧白石:《搜神记》记杨伯雍居无终山,汲水为义浆,为善三年,有一人就饮,送他一斗石子,言择好地种之可以得玉,并得好妇,后果如其言。

  又

  庾元镇四十兄,庭坚四十年翰墨故人。庭坚假守当涂,元镇穷,不出入州县。席上作乐府长句劝酒①。

  庾郎三九常安乐②。

使有万钱无处著。

徐熙小鸭水边花③,明月清风都占却。

  朱颜老尽心如昨。

万事休休休莫莫④。

尊前见在不饶人,欧舞梅歌君更酌⑤。

  【注释】 #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月太平州任上。庾元镇:生平待考。

  ②庾郎三九:《南齐书·庾杲之传》载杲之清贫自业,食惟韮葅■〈艹瀹〉韮生韮杂菜,任昉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即谓三九。

  ③“徐熙”句:指徐熙之画。徐熙系南唐人,善花竹树木虫鱼之画。

  ④休休休莫莫:唐司空图晚年修葺濯缨亭为休休亭,楹曰休休休,又题东北楹曰:“咄咄,休休休,莫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休休休,

莫莫莫……”(见《旧唐书》本传)

  ⑤《全宋词》本词尾附:“欧、梅,当时二妓也。”

  又

  用前韵赠郭功甫①

  少年得意从军乐。

晚岁天教闲处著②。

功名富贵久寒灰③,翰墨文章新讳却④。

  是非不用分今昨。

云月孤高公也莫。

喜欢为地醉为乡,饮客不来但自酌。

  【注释】 #

  ①约与前词同时作。

  ②“晚岁”句:参见黄庭坚《木兰花令》“庾郎三九常安乐”。

  ③寒灰:心死。杜甫《喜达行在所》诗:“心死逐寒灰。”

  ④讳却:回避。

  品令

  茶词

  凤舞团团饼①。

恨分破,教孤令②。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③。

汤响松风④,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 #

  ①“凤舞”句:谓凤团茶。

  ②孤令:孤零零。

  ③玉尘:茶毫。

  ④松风:参见黄庭坚《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醉蓬莱 #

  窜易前词① #

  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翠峰相倚。

巫峡高唐,锁楚宫佳丽②。

蘸水朱门,半空霜戟,自一川都会。

虏酒千杯。

夷歌百啭,迫人垂泪。

  人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极神京,万重烟水③。

悬榻相迎④,有风流千骑。

荔脸红深,麝脐香满,醉舞茵歌袂。

杜宇催人,声声到晓,不如归是。

  【注释】 #

  ①作于绍圣二月三月,改易前首《醉蓬莱》而成。

  ②《全宋词》案:“‘丽’原作‘俪’,改从汲古阁本山谷词别首。”

  ③万重:《全宋词》案:“重”原作“种”。校本山谷词校语云:“种”应从另一阙作“重”。

  ④悬榻:用陈蕃敬贤礼士事。

  江城子 #

  忆别

  画堂高会酒阑珊。

倚栏干。

霎时间。

千里关山,常恨见伊难。

及至而今相见了,依旧似、隔关山。

  倩人传语问平安①。

省愁烦。

泪休弹。

哭损眼儿,不似旧时单。

寻得石榴双叶子,凭寄与、插云鬖②。

(案此首《古今词统》卷六误作金冯延登词)

  【注释】 #

  ①“倩人”句:化岑参《逢入京使》诗:“凭君传语报平安。”倩:请。

  ②鬖(sān):头发。

  又

  新来曾被眼奚搐①。

不甘伏。

怎拘束。

似梦还真,烦乱损心曲。

见面暂时还不见,看不足、惜不足。

  不成欢笑不成哭。

戏人目。

远山蹙。

有分看伊②,无分共伊宿。

一贯一文跷十贯③,千不足、万不足。

  【注释】 #

  ①奚搐:无端抽搐。

  ②分:缘分。 #

  ③跷:跷垫,即唐人用钱,每千文扣去若干,以充公库(见《事物纪原·跷垫》)。

  逍遥乐 #

  春意渐归芳草。

故国佳人,千里信沉音杳。

雨润烟光①,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

梦当年少。

对尊前、上客邹枚②,小鬟燕赵。

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

鬓丝年年渐老。

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

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

休休,醉乡岐路,华胥蓬岛。

  【注释】 #

  ①《全宋词》校:“‘润’原作‘闰’,从汲古阁本《山谷词》。”

  ②上客邹枚:汉代邹阳、枚乘以才辩著称,被帝王奉为上宾(见《汉书》本传)。

  离亭燕 #

  次韵答廖明略见寄①

  十载尊前谈笑。

天禄故人年少②。

可是陆沉英俊地③,看即锁窗批诏④。

此处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调。

  西顾郎官湖渺⑤。

事看庾楼人小⑥。

短艇绝江空怅望,寄得诗来高妙。

梦去倚君傍,胡蝶归来清晓⑦。

  【注释】 #

  ①约作于元祐六年,时在京师史局。

廖明略,名正一,元丰二年登第并结识山谷,元祐六年充秘阁校勘,故有“十载”之句。

另,《全宋词》案:“词题‘廖明略’原作‘黎功略’,据明刊《山谷先生文集》改。

  ②天禄:本汉殿名,为藏典籍校书之所(见《三辅黄图》)。

  ③陆沉:《庄子·则阳》:“(仲尼曰)是陆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谓不离世间而隐。

  ④锁窗批诏:谓任秘阁校理。

  ⑤郎官湖:在湖北汉阳县城内。

李白迁夜郎,遇故人张渭出使夏口。

汉阳宰觞于江城云南湖,谓白曰:“夫子可为我标之嘉名,以传不朽。

白举酒酹水,号之曰郎官湖。

  ⑥庾楼:晋庾亮携僚友登临之南楼,在今江西九江,后代指英杰集会之称(见《晋书·庾亮传》)。

  ⑦胡蝶:指梦,用庄周梦蝶事。

  归田乐引 #

  暮雨濛阶砌。

漏渐移、转添寂寞,点点心如碎。

怨你又恋你。

恨你惜你。

毕竟教人怎生是。

  前欢算未已。

奈向如今愁无计。

为伊聪俊,销得人憔悴①。

这里诮睡里②。

梦里心里。

一向无言但垂泪。

  【注释】 #

  ①“销得”句: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②诮:同悄。睡里:《全宋词》校:“一作‘梦里’。”

  又

  对景还销瘦。

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

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①。

又是尊前眉峰皱。

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②。

拼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注释】 #

  ①厮勾:亲昵。

  ②撋就:温存、体贴。

  归田乐令 #

  引调得、甚近日心肠不恋家。宁宁地、思量他,思量他。两情各自肯,甚忙咱。意思里、莫是赚人沙①。噷奴真个嘚②、共人嘚。

  【注释】 #

  ①赚:骗。 #

  ②噷(xīn):吻。嘚:字书无此字。当同“得”。

  望远行 #

  勾尉有所眄,为太守所猜。兼此生有所爱,住马湖。马湖出丁香核荔枝,常以遗生。故戏及之①。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

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②。

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

冤我无心除告佛。

  管人闲底,且放我快活嘚。

便索些别茶祇待③,又怎不遇偎花映月。

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

  【注释】 #

  ①作于戎州任上。勾尉:负责拘捕人犯的小吏。马湖:在四川雷波县。距戎州不远。

  ②訑尿粘腻处:指荔枝产地。律:佛家戒口嗜之欲。

  ③祇待:安静等待。

  鼓笛令 #

  戏咏打揭① #

  酒阑命友闲为戏。打揭儿、非常惬意。各自输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②。  小五出来无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注释】 #

  ①打揭:以双六为戏具的博戏。

  ②采:事。《尚书·尧典》:“畴咨,若予采。”传曰:“采,事也。”

  又

  宝犀未解心先透①。

恼杀人、远山微皱。

意淡言疏情最厚。

枉教作,著行官柳。

  小雨勒花时候②。

抱琵琶、为谁清瘦。

翡翠金笼思珍偶。

忽拚与、山鸡僝僽③。

  【注释】 #

  ①宝犀:犀角灵犀。

  ②勒花:抑住开花。欧阳修《初春》诗:“余寒尚勒花。”

  ③僝僽(chánchóu):嗔怪。

  又

  见来两个宁宁地①。

眼厮打、过如拳踢。

恰得尝些香甜底。

苦杀人、遭谁调戏。

  腊月望州坡上地。

冻著你、影■〈身差〉村鬼。

你但那些一处睡。

烧沙糖、管好滋味。

  【注释】 #

  ①宁宁:娴静。

  又

  见来便觉情于我。

厮守着、新来好过。

人道他家有婆婆。

与一口、管教■〈尸外豕內〉磨①。

  副靖传语木大②。

鼓儿里、且打一和。

更有些儿得处啰。

烧沙糖、香药添和。

  【注释】 #

  ①■〈尸外豕內〉(dū)磨:坐立不安貌。

  ②副靖:副净,宋杂剧中的角色。木大,亦杂剧角色。

  好女儿① #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燕子归栖风劲,梨雪乱西园②。  唯有月婵娟。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常相见,更乞取团圆。

  【注释】 #

  ①作于元祐年间,时在史局。

  ②梨雪:梨花如雪。

柳贯《寒食始见杏花》诗:“故园梨雪想缤纷。

”西园:京师西郊的一个高雅园林,又名西池。

《王直方诗话》:“元祐中诸公,以上巳会西池。

  又

  粉泪一行行。啼破晓来妆。懒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  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①。假饶来后②,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注释】 #

  ①恓惶:匆遽不安貌。

  ②假饶:纵使、即使。

  采桑子① #

  虚堂密候参同火②,梨枣枝繁。深锁三关③。不要樊姬与小蛮④。  遥知风雨更阑夜,犹梦巫山。浓丽清闲。晓镜新梳十二鬟⑤。

  【注释】 #

  ①作于路四川至贬所。参下首“万里投荒”句。

  ②虚堂:空堂。参同火:参验同心。火,《正宇通》:“心,火藏也。”

  ③三关:口、手、足三大生命部分。《黄帝内景经·三关章》:“三关之内精气深。”

  ④樊姬、小蛮:代指美女。《云溪友议》:“居易有妓樊

  ⑤十二鬟:指巫山十二峰。唐人令狐楚纂御览诗录李端《巫山高》:“巫山十二峰,尽在碧虚中。”

  又

  投荒万里无归路①,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②。  黄云苦竹啼归去③,绕荔枝山。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注释】 #

  ①投荒万里:参见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②“已拚”句:谓可能世为蜀人。

  ③黄云: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风悲黄云起。”

  又

  樱桃着子如红豆①,不管春归。闻道开时。蜂惹香须蝶惹衣。  楼台灯火明珠翠,酒恋歌迷。醉玉东西②。少个人人暖被携③。

  【注释】 #

  ①著子:长出果子。

  ②玉东西:酒杯,山峪《次韵吉老》:“佳人斗南北,酒杯玉东西。”史容注:“酒杯名。”

  ③人人:指称亲昵者。

  又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华。杨柳藏鸦①。又是无言飐落花②。  春风一面长含笑,偷顾羞遮。分付谁家,把酒花前试问他。

  【注释】 #

  ①杨柳藏鸦:杨柳繁茂阴蔽。梁武帝《金乐歌》诗:“槐花欲覆井,杨柳正藏鸦。”

  ②飐(zhǎn):吹动。

  丑奴儿 #

  济楚好得些①。

憔悴损、都是因它。

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人唦②。

  得过口儿嘛。

直勾得、风了自家③。

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

  【注释】 #

  ①济楚:美妙。柳永《木兰花》:“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

  ②鬼:怕。《翻译名义集》:“婆沙云:鬼者,畏也。”

  ③风:疯。 #

  菩萨蛮 #

  淹泊平山堂。寒食节,固陵录事参军表弟周元固惠酒,为作此词①。

  细腰宫外清明雨②。云阳台上烟如缕③。云雨暗巫山。流人殊未还④。  阿谁知此意。解遣双壶至。不是白头新。周郎旧可人。

  【注释】 #

  ①约作于贬谪黔州之后。周元固:生平待考。

  ②细腰宫:楚王宫,《晏子·外编》:“楚灵王好细腰,而国多饿人。”

  ③“云阳”句:参见黄庭坚《减字木兰花》“襄王梦里”。

  ④流人:贬窜之人。

  鹧鸪天 #

  重九日集句 #

  塞雁初来秋影寒。

霜林风过叶声干①。

龙山落帽千年事②,我对西风犹整冠③。

  兰委佩,菊堪餐④。

人情时事半悲欢。

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⑤。

  【注释】 #

  ①干:干枯。 #

  ②龙山落帽:参见黄庭坚《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

  ③整冠: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笑倩傍人为整冠。”

  ④兰委佩,菊堪餐:《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夕餐秋菊之落英。”

  ⑤“更把”句: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又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环绕折残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无闲事,即芳期①。菊花须插满头归。宜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送落晖②。

  【注释】 #

  ①芳期:花开的季节。

  ②“菊花”三句:均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句。

  又

  闻说君家有翠娥。

施朱施粉总嫌多①。

背人语处藏珠履,觑得羞时整玉梭②。

  拖远岫,压横波③。

何时传酒更传歌。

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④。

  【注释】 #

  ①“施朱”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施朱则太红、著粉则太白。”

  ②觑(qù):伺视。

  ③远岫:指远山眉。横波:目斜视。《文选·傅毅舞赋》:“目流涕而横波。”

  ④“为君”二句:反用王羲之写经换鹅之事。

《晋书·王羲之传》载山阴道士养好鹅,羲之固求购,道士曰:“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黄庭》:道经名。

  少年心 #

  对景惹起愁闷。

染相思、病成方寸。

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幸①。

斗顿恁、少喜多嗔②。

  合下休传音问。

你有我、我无你分。

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

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注释】 #

  ①薄幸:轻薄。

  ②斗顿恁:突然这样。

  又

  添字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

天生你要憔悴我。

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

抖擞了、百病销磨。

  见说那厮脾鳖热①。

大不成我便与拆破。

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②。

温存着、且教推磨。

  【注释】 #

  ①脾鳖:憋气。

  ②鬲上:谓席上。

  点绛唇① #

  几日无书,举头欲问西来燕。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  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戎虽远②。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③。

  【注释】 #

  ①当作于贬谪戎州之后。

  ②戎:戎州。 #

  ③鱼和雁:代指信。

  又

  罗带双垂,妙香长恁携纤手。半妆红豆①。各自相思瘦。  闻道伊家,终日眉儿皱。不能勾。泪珠轻溜。裛损揉蓝袖。

  【注释】 #

  ①红豆: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南乡子 #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

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

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

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③。

白发篸花不解愁。

  【注释】 #

  ①作于宜州谪所。山谷于崇宁三年夏至宜,次年九月卅日卒。《全宋词》案:“‘宜’原作‘宣’,据《道山清话》所载本事改。”

  ②戏马台:又称项羽掠马台,在今徐州市。

  ③“花向”句:苏轼《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南歌子 #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更漏子 #

  体妖娆,鬟婀娜。玉甲银筝照座①。危柱促②,曲声残。王孙带笑看。  休休休,莫莫莫③。愁拨个丝中索。了了了,玄玄玄④。山僧无碗禅。

  【注释】 #

  ①玉甲:弹筝时套在指上的玉制拨子。

  ②柱:乐器上的弦枕木。

  ③休休休,莫莫莫:参见黄庭坚《木兰花令》“庾郎三九常安乐”。

  ④了了了:洞达。玄玄玄:玄而又玄。

  好事近 #

  汤词

  歌罢酒阑时,潇洒座中风色。主礼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暂时分散总寻常,难堪久离拆。不似建溪春草①,解留连佳客。

  【注释】 #

  ①建溪:即闽江,在福建。春草:茶。

  又

  太平州小妓杨姝弹琴送酒①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②。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注释】 #

  ①作于崇宁元年六、七月,时在太平州。

  ②真珠承睫:垂泪。

  又

  不见片时霎,魂梦镇相随著。因甚近新无据,误窃香深约①。  思量模样忔憎儿②,恶又怎生恶。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注释】 #

  ①窃香深约:私情约会。

  ②忔(qì)憎:厌恨、可爱的反语。

  喝火令 #

  见晚情如旧,交疏分已深。

舞时歌处动人心。

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①。

便愁云雨又难寻。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

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注释】 #

  ①重题汉上襟:《汉上题襟集》十卷,收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等人唱和诗。

  留春令 #

  江南一雁横秋水①。

叹咫尺、断行千里。

回纹机上字纵横②,欲寄远、凭谁是。

  谢客池塘春都未③。

微微动,短墙桃李。

半阴才暖却清寒,是瘦损、人天气。

  【注释】 #

  ①“江南”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水雁初飞。”

  ②“回纹”句:窦滔被贬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诗,甚凄婉。

  ③谢客池塘:参见黄庭坚《南歌子》“诗有渊明语”。

  宴桃源 #

  书赵伯充家小姬领巾①

  天气把人。

落絮游丝时候。

茶饭可曾忺②。

镜中赢得消瘦。

生受。

生受③。

更被养娘催绣。

(案汲古阁本《山谷词》注:“一刻《淮海集》,略异。

而《淮海居士长短句》及汲古阁本《淮海词》俱无此首。

清王敬之本《淮海词补遗》始载之。

  【注释】 #

  ①赵伯充:生平待考。

  ②原注:“一本云:去岁迷藏花柳,恰恰如今时候,心绪几曾。”忺(xiān):适意。

  ③生受:麻烦、为难。

  雪花飞① #

  携手青云路稳②,天声迤逦传呼③。袍笏恩章乍赐④,春满皇都。  何处难忘酒,琼花照玉壶。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

  【注释】 #

  ①作于治平三年,时登第不久。

  ②青云:高位。扬雄《解嘲》:“当途者升青云。”

  ③天声:天子声威。《后汉书·窦宪传》:“振大汉之天声。”

  ④袍笏:官服、奏笏。恩章:恩书,即皇帝颁发升迁之诏。

  下水船① #

  总领神仙侣②。

齐到青云岐路。

丹禁风微③,咫尺谛闻天语。

尽荣遇。

看即如龙变化,一掷灵梭风雨。

  真游处。

上苑寻春去④。

芳草芊芊迎步。

几曲笙歌,樱桃艳里欢聚。

瑶觞举。

回祝尧龄万万⑤,端的君恩难负。

  【注释】 #

  ①与上词同时作。

  ②神仙侣:美好的伴侣。

  ③丹禁:仙宫。

  ④上苑:皇家园林。

  ⑤尧龄;犹尧年。相传尧过百岁,后以尧年指皇祚之久。晏殊《喜迁莺》:“共祝尧龄万万。”

  贺圣朝① #

  脱霜披茜初登第②。名高得意。樱桃荣宴玉墀游③,领群仙行缀。  佳人何事轻相戏。道得之何济?君家声誉古无双,且均平居二。

  【注释】 #

  ①与上词同时作。

  ②脱霜披茜:释白袍,穿官服。茜:绛红色,官服色。

  ③玉墀:对台阶的美称。

  青玉案 #

  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①

  烟中一线来时路。

极目送、归鸿去。

第四阳关云不度②。

山胡新啭③,子规言语。

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

忆我当年醉时句④。

渡水穿云心已许。

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⑤。

  【注释】 #

  ①作于崇宁三年,时刚至宜州贬所。此词答大兄黄元明永州送别所寄词《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贬宜州》。

  ②第四阳关:《阳关》第四声,苏轼《仇池笔记》:“旧传《阳关三叠》,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又是四叠。”此指贬窜边地。

  ③山胡:鸟名,苏轼《涪州得山胡》诗自注:“山胡,善鸣,出黔中。”

  ④原注:“旧诗云:‘我自只知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⑤“小轩”二句: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沁园春 #

  把我身心,为伊烦恼,算天便知。

恨一回相见,百方做计①,未能偎倚,早觅东西。

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添憔悴,镇花销翠减②,玉瘦香肌。

  奴儿。

又有行期。

你去即无妨我共谁。

向眼前常见,心犹未足,怎生禁得,真个分离。

地角天涯,我随君去。

掘井为盟无改移③。

君须是,做些儿相度④,莫待临时。

  【注释】 #

  ①做计:算计。

  ②镇:常、总。

  ③掘井为誓:发盟有为。《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譬如掘井。”

  ④相度:观察、考虑。

  千秋岁 #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

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①。

  苑边花外。

记得同朝退②。

飞骑轧,鸣珂碎③。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④,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

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⑤。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案此首别又见《晁补之琴趣外篇》卷二)

  【注释】 #

  ①作于崇宁三年春,时途经衡阳。秦观以绍圣党籍放彬、横、雷三州,后放还,行至藤州卒,时元符三年八月。秦词为《千秋岁·谪虔州日作》。

  ②同朝退:元祐初,二人俱居官京师。

  ③鸣珂:马勒饰品。

  ④严鼓:急促的鼓点,此指京城六街宵禁之鼓。

  ⑤兔园:汉梁孝王华美的苑囿(见葛洪《西京杂记》)。

虎观:汉白虎观,汉章帝曾与群臣议经于此,此代指国史馆。

秦观曾为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编修官,山谷亦在国史馆。

  又

  世间好事,恰恁厮当对①。

乍夜永,凉天气。

雨稀帘外滴,香篆盘中字②。

长入梦,如今见也分明是。

  欢极娇无力,玉软花攲坠。

钗罥袖,云堆臂。

灯斜明媚眼③,汗浃瞢腾醉④。

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

(案此首别又误作贺铸词,见《词的》卷三。

  【注释】 #

  ①恁:这般。厮:相。

  ②“香篆”句:香名,其文准十二辰,能燃一昼夜。

  ③《全宋词》案:“‘眼’原作‘瞢’,据《古今词统》卷十所误引之贺铸词改。”

  ④瞢腾:晕乎乎。

  河传

  有士大夫家歌秦少游“瘦杀人、天不管”之曲。以好字易瘦字,戏为之作①。

  心情老懒。

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似扶著、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

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锁落花深院。

好杀人、天不管。

  【注释】 #

  ①作于绍圣三年之后。秦观《河传·恨眉醉眼》各本俱作“闷损人、天不管”。

  望江东 #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①。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释】 #

  ①阑:通拦。 #

  ②直饶:即使。

桃源忆故人碧天露洗春容净。

淡月晓收残晕。

花上密烟飘尽。

花底莺声嫩。

  云归楚峡厌厌困①。

两点遥山新恨②。

和泪暗弹红粉。

生怕人来问。

  【注释】 #

  ①云归楚峡:暗用巫山之云典。厌厌:精神不振貌。

  ②遥山:即远山眉。

  卜算子 #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①,向个里、都谙尽②。

  【注释】 #

  ①底:何。 #

  ②个里:这里。谙:熟悉。

  蝶恋花① #

  海角芳菲留不住。

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

仙籍有名天赐与②。

致君事业安排取③。

  要识世间平坦路。

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

黑发便逢尧舜主。

笑人白首耕南亩④。

  【注释】 #

  ①约作于进士及第后不久。

  ②仙籍:进士题名录。

  ③致君事业: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韵》:“致君尧舜上。”

  ④南亩:农田。《诗经·豳风·七月》:“彼南亩。”

  浣溪沙 #

  飞鹊台前晕翠娥。

千金新买帝青螺①。

最难如意为情多。

  几处泪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②。

远山低尽不成歌③。

(案此首别又见晏几道《小山词》)

  【注释】 #

  ①帝青;梵语,珠宝名。《玄应音义》:“帝青,梵宫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

  ②横波:目。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③远山:指眉。

  又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①。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杜鹃声乱水如环。

  【注释】 #

  ①老妻:妻子。杜甫《江村》诗:“老妻车纸为棋局。”

  诉衷情① #

  小桃灼灼柳鬖鬖②。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③。  山泼黛,水挼蓝④。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⑤,权典青衫。

  【注释】 #

  ①约与上词同时作。

  ②“小桃”句:韦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鬖鬖。”鬖鬖:下垂貌。

  ③熏酣:陶醉。

  ④挼(ruó):揉挲。

  ⑤故故:特意,故意。

  又

  旋揎玉指着红靴①。宛宛斗弯讹②。天然自有殊态,供愁黛、不须多。  分远岫、压横波。妙难过。自欹枕处,独倚栏时,不奈颦何。

  【注释】 #

  ①揎(xuān):捋袖露臂。

  ②“宛宛”句:谓眉弯秀美。弯讹即弯蛾,眉。温庭筠《江南曲》:“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

  又

  珠帘绣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①。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光,恨难忘。

未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案此首别又作欧阳修词,见《近体乐府》卷一。

  【注释】 #

  ①梅妆:起始于奉阳公主的一种脸部化妆法。

  昼夜乐 #

  夜深记得临歧语①。

说花时、归来去②。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

其奈冤家无定据③。

约云朝、又还雨暮。

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

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④。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⑤。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⑥。

  【注释】 #

  ①临歧:分别。

  ②去:语助词。

  ③定据:定准。

  ④金门:金马门,汉未央官前有铜马故曰金马门。《史记·东方朔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后遂代指官署。

  ⑤腰金:腰系金印。

拖紫:《文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注:“良曰:拖,服也;青,紫皆贵者服饰也。

”有夫人、县君相与:为官者母、妻均可封赠夫人、县君之号。

  ⑥嫌:接近。《吕氏春秋·贵直》:“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注:“嫌,犹近也。”

  一落索 #

  谁道秋来烟景素。

任游人不顾。

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

  紫萸黄菊繁华处。

对风庭月露。

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①。

(以上八十九首见明弘治刻嘉靖修本《豫章黄先生词》)

  【注释】 #

  ①悲秋赋: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因秋伤感。

  满庭芳 #

  雪中戏呈友人 #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

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

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①。

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

  风流,金马客②,歌鬟醉拥,乌帽斜欹。

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③。

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④。

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汲古阁本《山谷词》)(案此首别又见赵长卿《惜香乐府》卷八,疑非黄庭坚作,而汲古阁本《山谷词》误收,姑编于此。

  【注释】 #

  ①纶:钓丝。横玉:玉笛。

  ②金马客:指官员。

  ③鹏运天池:谓官运亨通。《庄子·逍遥游》谓鹏海运至于南冥(天池)。

  ④周郎;三国东吴大将周瑜。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

知之必顾。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唐人李端《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且共”三句用李端诗意。

  西江月 #

  用惠洪韵 #

  细细风清撼竹,迟迟日暖开花①。

香帏深卧醉人家。

媚语娇声娅姹②。

  姹娅声娇语媚,家人醉卧深帏。

香花开暖日迟迟。

竹撼清风细细。

(《回文类聚》卷四)

  【注释】 #

  ①迟迟:《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②娅姹(yàchà):象声词。王安石《黄鹂》诗:“娅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

  失调名 #

  直须把、茱萸遍插,看满座、细嗅清香。(《岁时广记》卷三十四)

  好事近 #

  橄榄

  潇洒荐冰盘,满座暗惊香集。

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

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全芳备祖》后集四“橄榄”门)

  瑞鹤仙① #

  环滁皆山也②。

望蔚然深秀,琅玡山也③。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④,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⑤,酒冽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⑥,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

  【注释】 #

  ①此撮取欧阳修《醉翁亭记》文句而成。

  ②滁:滁州,今安徽滁州市。

  ③琅玡山:在滁州西南。

  ④翼然:展翅凌空貌。

  ⑤山肴野蔌(sù):野味。

  ⑥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蓦山溪 #

  春晴

  朝来风日,陡觉春衫便。

翠柳艳明眉,戏秋千、谁家倩盼①。

烟匀露洗,草色媚横塘②,平沙软。

雕轮转③。

行乐闻弦管。

  追思年少,走马寻芳伴。

一醉几缠头④,过扬州、珠帘尽卷⑤。

而今老矣,花似雾中看⑥,欢喜浅。

天涯远。

信马归来晚。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注释】 #

  ①倩盼:《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②横塘:在今苏州西南。

  ③雕轮:美饰之车。谢惠连《长安有狭行》诗:“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

  ④缠头:缠头彩。是歌儿舞女演出完毕之后,欣赏者赠给她们的丝帛。

  ⑤“过扬州”二句:杜牧《赠别二首》之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⑥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老年花似雾中看。”

  捣练子 #

  梅凋粉,柳摇金①。

微雨轻风敛陌尘。

厚约深盟何处诉,除非重见那人人。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案《花草粹编》卷一载黄庭坚捣练子:“梅凋粉,柳摇金。

池塘波暖动游鳞。

扇和风、初昼永。

  微雨后,敛轻尘。

除非重见那人人。

再叙厚约深盟。

”疑即此阕别传而异,附注于此,不另出。

  【注释】 #

  ①梅粉:腊梅花。柳摇金:谓柳绽黄色新芽。白居易《永丰访园中垂柳》:“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失调名 #

  屋角数声鸦噪柳。(郑元佐新注《断肠诗集》前集卷一)

  又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郑元佐新注《断肠诗集》前集卷九)

  菩萨蛮 #

  轻风袅断沉烟炷①。

霏微尽日寒塘雨。

残绣没心情。

鸟啼花外声。

  离愁难自制。

年少乖盟誓②。

寂寞掩朱门。

罗衣空泪痕。

(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

  【注释】 #

  ①沉烟炷(zhù):沉水香燃起的烟。

  ②乖:背离。 #

  渔家傲 #

  题船子钓滩① #

  荡漾生涯身已老。

短蓑箬笠扁舟小。

深入水云人不到。

吟复笑。

一轮明月长相照。

  谁谓阿师来问道。

一桡直与传心要②。

船子踏翻才是了。

波渺渺。

长鲸万古无人钓。

(《金山县志》卷十九)

  【注释】 #

  ①船子钓滩:在华亭。船子和尚,名德诚,遂宁府人,得法于药山,至华亭,泛小舟随缘度日,故名(见《高僧传》)。

  ②传心要:禅宗传法,以心传心证悟法要。

  瑶台第一层 #

  阆苑归来①,因醉上、瑶台第一层②。

洞天深处③,年年不夜,日日长春。

万花妆烂锦,散异香,馥郁留人④。

便乘兴,命玉龙吟笛,彩凤吹笙⑤。

  身轻。

称逢瑞景,众中先识董双成⑥。

佩环声丽,舞腰袅袅⑦,浓艳腾腾。

翠屏金缕枕,绣被软,梦冷槐清。

乐蓬瀛⑧。

愿南山同寿,北斗齐龄。

(此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引自孔凡礼《全宋词补辑》。

  【注释】 #

  ①阆苑:仙人所居之境。②瑶台:神仙居处。

  ③洞天:道家称仙人所居之处。

  ④馥郁:香气浓烈貌。

  ⑤彩凤吹笙:语本《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形容祝寿时的情形。

  ⑥董双成: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⑦袅袅:细长柔弱貌。

  ⑧蓬瀛:指蓬莱、瀛洲,古代传说中海上仙山。

  黄庭坚词 #

附錄: #

山谷内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卷(安徽巡撫採進本)

宋黃庭堅撰年譜二卷庭堅孫■〈田〉撰庭堅事迹具宋史文苑傳■〈田〉字子耕從學於朱子朱子於元祐諸人詆二蘇而不詆庭堅■〈田〉之故也葉夢得避暑錄

話載黃元明之言曰魯直舊有詩千餘篇中歲焚三之二存者無幾故名焦尾集其後稍自喜以爲可傳故復名敝帚集晚歲復刋定止三百八篇而不克成今傳於世者尙幾千篇云

云然庭堅所自定者皆已不存其存者一曰内集庭堅之甥洪炎所編卽庭堅手定之内篇所謂退聽堂本者也一曰外集李彤所編所謂邱濬藏本者也一曰别集卽■〈田〉所

編所謂内閣抄出宋蜀人所獻本者也内集編於建炎二年别集編於淳熙九年年譜則編於慶元五年葢外集繼内集而編别集繼内外兩集而編年譜繼别集而編獨李彤之編外

集未著年月然考外集第十四卷送鄧愼思歸長沙詩愼字空格注云今上御名是外集亦編於孝宗時也三集皆合詩文同編後人注釋則惟取其詩任淵所注之内集卽洪炎所編

之内集史容所注之外集則與李彤所編次第已多有不同而李彤編外集之大意猶稍見於史注第一卷溪上吟題下惟史季温所注之别集則與■〈田〉所編别集大有搘拄

此則原本與注本不可相無者矣又觀外集第十一卷以下四卷詩凡四百有奇皆庭堅晚年刪去而李彤附載入者此則任史三注本皆未之有庭堅之詩得此而後全又其中有與

年諸相應者■〈田〉編年譜時皆一一分注某年某事之次而今但据三集撿其目則年譜有而本集無故此四卷尢不可廢也■〈田〉之年譜專爲考證詩文集而作故刻

全集必當兼刻年譜而近日刻本則或刪節年譜或刪併卷次或移易分類以就各體或專刻一集而不及其全此本刻於明嘉靖中前有蜀人徐岱序尙爲不失宋本之遺非外間他

刻所及焉(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别集類)

山谷内集注二十卷外集注七卷(兩淮鹽政採進本)别集注二卷(編修翁方綱家藏本)

宋任淵史容史季温所注黃庭堅詩也任淵所注者内集史容所注者外集其别集則容之孫季温所補以成完書内集一稱正集其又稱前集者葢内集編次成書在外集之前故注

家相承謂内集爲前集耳外集之詩起嘉祐六年辛丑庭堅時年十七而内集之詩起元豐元年戊午庭堅時年三十四故外集諸詩轉在内集之前黃■〈田〉所編庭堅年諸云

山谷以史事待罪陳留偶自編退聽堂詩初無意盡去少作胡直孺少汲建炎初帥洪井類山谷詩文爲豫章集命汝陽朱敦孺山房李彤編集而洪炎玉父專其事遂以退聽爲斷史

容外集序亦云山谷自言欲倣莊周分其詩文爲内外篇意固有在非欲去此取彼也譜又云洪氏舊編以古風二篇爲首今任淵注本亦云東坡報山谷書推重此二詩故置諸篇首

是任淵所注内集卽洪炎編次之本史季温外集跋云細考出處歲月别行詮次不復以舊集古律詩爲拘則所謂外集者巳非復原次再考李彤外集跋云彤聞山谷自巴陵取道通

城入黃龍山爲淸禪師遍閱南昌集自有去取仍改定舊句彤後得本用以是正其言非予詩者五十餘篇彤亦嘗見於他人集中輒已除去又云前集内木之彬彬諸篇皆山谷晚年

刪去其去取據此而巳然季温跋稱其大父爲増注考訂在嘉定戊辰後又近十年則上距庭堅之殁已百有十年而外集原本卷次至是始經史容更定則所謂外集者並非庭堅自

刪之本矣然則是三集者皆賴注本以傳耳趙與旹賓退錄嘗論淵注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詩不得春網琴高出典然注本之善不在字句之細瑣而在於考核出處時事任注内集史

注外集其大綱皆系於目錄每條之下使讀者考其歲月知其遭際因以推求作詩之本旨此斷非數百年後以意編年者所能爲何可輕也外集有嘉定元年晉陵錢文子序而内集

鄱陽許尹序世傳抄本皆佚之惟劉壎水雲村冺稿載其大畧目錄亦多殘缺此本獨有尹序全文且三集目錄犁然皆具可與注相表裏是亦足爲希覯矣淵字子淵蜀之新津人紹

興元年乙丑以文藝類試有司第一仕至潼川憲其稱天社者新津山名也容字公儀號薌室居士靑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其孫季温字子威舉進士寶祐中官祕書少監淵又嘗撰山

谷精華錄詩賦銘贊六卷雜文二卷自序謂節其要而注之然原本已佚今所傳者出明人僞託獨此注則昔人謂獨爲其難者與史氏二注本藝林寶傳無異辭焉(四庫全書總目

·集部·别集類)

山谷刀筆二十卷(編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黃庭堅撰庭堅全集已著錄此乃所著尺牘也以年爲次自初仕至館職四卷居憂時三卷在黔州三卷戎州七卷荆渚二卷宜州一卷皆於全集中摘出別行者然是編向有宋槧

本非後人所爲考宋史藝文志楊億亦以刀筆別行葢當時風氣有此一體云(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存目)

山谷詞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黃庭堅撰庭堅有山谷集已著錄此其別行之本也宋史藝文志載庭堅樂府二卷書錄解題則載山谷詞一卷蓋宋代傳刻已合併之矣陳振孫於晁无咎詞條下引補之語曰今

代詞手惟秦七黃九他人不能及也於此集條下又引補之語曰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二說自相矛盾考秦七黃九語在後山詩話中乃陳師

道撰殆振孫誤記歟今觀其詞如沁園春望遠行千秋歲第二首江城子第二首兩同心第二首第三首少年心第一首第二首醜奴兒第二首鼓笛令四首好事近第三首皆褻諢不

可名狀至於鼓笛令第三首之用■〈身差〉字第四首之用■〈尸外豖內〉字皆字書所不載尤不可解不止補之所云不當行已也顧其佳者則妙脫蹊徑迥出慧心補之著腔

好詩之說頗爲近之師道以配秦觀殆非定論觀其兩同心第二首與第三首玉樓春詞第一首與第二首醉蓬萊第一首與第二首皆改本與初本並存則當時以其名重片紙隻字

皆一槩收拾美惡雜陳故至於是是固宜分別觀之矣陸游老學庵筆記辨其念奴嬌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句俗本不知其用蜀中方音改笛爲曲以叶韻今考此本仍

作笛字則猶舊本之未經竄亂者矣(四庫全書總目·集部·詞曲類)

山谷集十一卷 外集十一卷 别集二卷

陳氏曰黄庭堅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即豫章前後集中詩也别集者慶元中莆田黄汝嘉増刻(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四)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 年譜二卷

陳氏曰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徳堂以後今外集所載數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註亦惟取前集而已監丞黄■〈田〉子耕者其諸孫也即會稡别集復盡

取其平生詩以嵗月次第編録且為之譜今刋板括蒼(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四)

山谷詞 #

一卷陳氏曰黃太史庭堅撰鼂無咎言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六)

山谷集三十卷外集十一卷别集二卷(案宋史藝文志外集作十四卷)

黄庭堅魯直撰江西所刻詩派即豫章前後集中詩也别集者慶元中莆田黄汝嘉增刻(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

山谷編年詩集三十卷年譜二卷

山谷詩文其甥洪氏兄弟所編斷自進德堂以後今外集所載數卷有晚年刪去者故任子淵所注亦惟取前集而已監丞黄■〈田〉子耕者其諸孫也既會稡别集復盡取其平

生詩以歲月次第編錄且為之譜今刋板括蒼青城史容儀甫近注外集外集者謂山谷曾欲以前後倣莊子為内外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

卷二十)

山谷詞一卷 #

黄太史庭堅撰(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寜人也幼警悟從舅李常見之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為葉縣尉又為大名府國子監教授初蘇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過李常于濟南見其詩文

以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名聲始震知太和縣又監徳安鎮召為校書郎為神宗實録檢討官集賢校理逾年為著作郎母喪服除除祕書丞提點明道宫紹聖初議者以

實録多誣失實責涪州别駕黔州安置以親嫌移戎州監鄂州稅僉判寜國軍知舒州召為吏部員外郎丐郡得知太平州提點玉隆觀初庭堅嘗作荆南承天院記部使者觀望宰相

趙挺之意以庭堅有幸災之言坐除名編管宣州卒年六十一始庭堅與秦觀張耒晁補之皆游蘇軾之門號四學士而庭堅於文章特長於詩獨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蘇軾謂之蘇黄

云(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東都事略卷一百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徽宗朝知舒州以徳化民不事箠楚愛山谷寺林泉之勝築精舍於傍自號山谷道人(安慶府志)(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江南

通志卷一百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從舅李常見之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為葉縣尉又為國子監教授初蘇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過李常於濟南見其詩文以為超逸

絶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名聲始震知太和縣又監徳安鎮召為校書郎為神宗實録檢討官逾年為著作郎母喪服除除祕書丞提點明道宫紹聖初議者以實録多誣失實責涪

州别駕黔州安置以親嫌移戎州監鄂州税僉判寧國軍知舒州召為吏部員外郎丐郡得知太平州庭堅嘗作荆南承天院記部使者觀望宰相趙挺之意以庭堅有幸災言坐除名

編管宜州卒年六十一始庭堅與秦觀張耒晁補之皆游蘇軾之門號四學士庭堅特長於詩江西詩派祖庭堅世以配蘇軾稱蘇黄云(東都事畧)(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

·都會郡縣之屬·江西通志卷六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神宗時調葉縣尉居官有守王安石薦於朝進充館職(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河南通志卷五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嘗寓襄垣有像贊及薄酒醜婦歌石刻士人至今寳重之(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宜人舉進士調葉縣尉蘇軾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絶塵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歴國史編修官章惇蔡卞與其黨論實録多誣貶涪州别駕黔州安置忌者不

欲其處善地遂移戎州蜀士從之講學不倦徽宗即位起監鄂州税辭不行復知太平州罷主管玉龍觀嘗與趙挺之有隙挺之執政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記

指為幸災除名羈管宜州三年徙永州與蒋偉相友善時庭堅名在黨籍中士夫畏禍不敢徃還偉日陪杖履次年庭堅召還未行疾革偉徃見庭堅大喜曰身後事委君矣及卒偉為

棺殮送歸時年六十有一(舊志)(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西通志卷八十六)

黄庭堅字魯直分寧人以覊管冝州過桂見諸山驚嘆竒絶遂賦之詩云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山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熈死柰此百嶂千峰何惜庭堅是時以罪放所至督遣不得

跨危峯攬飛翠如生平讀書石牛洞與徧署鳳栖巖諸石名(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山水之屬·桂勝__桂故卷七)

黄庭堅字魯直號山谷蘇子瞻見其詩文歎其獨立萬物之表舉進士為著作郎紹聖間為章惇蔡京所嫉謫涪州别駕嘗參黄龍菴晦堂語次舉孔子吾無隠乎爾請公詮釋累言俱

不當意時暑退涼生秋香滿院晦堂曰聞朩犀香乎曰聞晦堂曰吾無隠乎爾公欣然領解在黔時止酒絶慾讀大藏經三年嘗曰利衰毁譽稱譏苦樂此八風於四威儀中未嘗相離

雖古之元聖大智有立於八風之外者乎公有發願文曰我從昔來因癡有愛飲酒食肉增長愛渇八邪見林不得解脱今者對佛發大誓願願從今日盡未來世不復飲酒願從今日

盡未來世不復食肉願我以此盡未來際根塵清淨具足十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隨順如來於無盡衆生中現行佛事稽首如來等一痛切嘗答胡逸老書云君遂歸心於禪悦何慰

如之可試看楞嚴圓覺二經反觀自己是何道理既為大丈夫須辦大丈夫事耳又與周才翁云思公窮悴守道不渝蓋古人所難也然已知求道於生死之際則世累自輕但未直下

撥塵見已耳投子聰禪師海會演禪師道行髙重皆可親近若從文章之士學妄言綺語只增無明種子也(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古蹟之屬·武林梵志卷八)

黄庭堅 #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舉進士熈寧初爲國子監主簿哲宗召爲校書郎徽宗即位起吏部員外郎善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自號山谷道人(宋史)追贈龍圖閣學士加太師

謚文節

山谷云余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爲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晩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長史僧懐素髙閒墨蹟乃窺筆法之妙(黄山谷集)

山谷跋自書卷後云老夫病眼眚不能多作楷而聖子求余正書與兒子作筆法試書此初不能成楷目前已有黒花飛墜矣然學書之法乃不然但觀古人行筆意耳王右軍初學衛

夫人小楷不能造微入妙其後見李斯曹喜篆蔡邕隷八分於是楷法妙天下張長史觀古鐘鼎科斗篆而草聖不愧右軍父子(黄山谷集)

山谷書李致堯乞書卷後云凡書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婦子妝梳百種點綴終無烈婦態也如此草字他日天上玉樓中乃可再得耳書意與筆皆非人間軌轍所謂無智

人前莫說打你頭破百裂者也書尾小字唯余與永州醉僧能之若亞栖輩見當羞死元符元年二月己酉夜沐浴罷連飲數杯爲成都李致堯作行草耳熱眼花忽然龍蛇入筆學書

四十年今名所謂鼇山學道書也(仝上)(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卷三百四十三)

黄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人官至吏部員外郎工正楷行草楷法妍媚自成一家草書尤竒偉嘗自云余極喜顔魯公書時時意想為之筆下似有風氣然不逮子瞻逺甚

子瞻為余臨寫魯公十數紙乃如人家子弟雖老少不類然皆有祖父風骨又云嘗觀漢時石刻篆韻頗得楷法又云學書三十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脱晚得蘇才

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懐素髙閒墨蹟乃窺筆法之妙扵僰道舟中觀長年盪漿羣丁撥擢乃覺少進意之所到輒能用筆(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

·書畫之屬·書史會要卷六)

黃庭堅字魯直 #

豫章先生傳云公楷法妍媚自成一家游荆州得古本蘭亭愛玩之不去手因悟古人用筆意作小楷日進曰他日當有知我者草書尤奇偉公殁後人爭購之一紙千金

山谷自云余極喜顔魯公書時時意想為之筆下似有風氣然不逮子瞻逺甚子瞻為予臨寫魯公十數紙乃如人家子孫雖老少不類然皆有祖父風骨又云余嘗觀漢時石刻篆隷

頗得楷法又云余學書三十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脱晩得蘇子美才翁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懐素髙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今來老嬾作此

書如老病人扶杖隨意傾倒不復能工顧異于今人書者不紐揑容止强作態度耳又自題草書云夜嘗重醖一杯遂至沈醉視架上有凡子乞書紙因作草方眼花耳熱既作草十數

行于是耳目聰明細觀此書端不可與凡子因以遺曽公衮公衮胸中殊不凡又喜學書故也山谷老人年六十一書成自喜似楊少師書耳又云余寓居開元寺之怡思堂坐見江山

每於此中作字似得江山之助又云三十年作草今日乃似造微入妙憾文與可不在世耳此書當與與可老竹枯木並行也又自跋云山谷在黔中時字多隨意曲折意到筆不到及

來僰道舟中觀長年盪漿羣丁撥棹乃覺少進意之所到輒能用筆(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書錄卷中)

黄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寕人幼警悟讀書數過輒成誦舅李常見之以為一日千里舉進士調葉縣尉又為大名府國子監教授初蘇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遇李常于濟

南見其詩以為超逸絶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聲名始震召為校書郎為神宗實録檢討官始庭堅與秦觀張耒晁補之皆游蘇軾之門號四學士一文一詩出人爭傳誦之紙價為

髙而庭堅之詩尤妙晩節位益黜名益髙世以配蘇軾謂之蘇黄庭堅嘗游灊皖樂山谷寺石牛洞之林泉因自號山谷道人天下皆稱曰山谷而不名字之先蘇軾嘗薦庭堅自代其

略曰瑰瑋之文妙絶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為實録云今大卿犖通守榮寺簿■〈田〉聞皆先生之後(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卷二十七)

黄庭堅字魯直分寜人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樂其勝自號山谷老人天下因稱山谷以配東坡過涪又號涪翁第進士歴知太和哲宗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録檢討官起居舍人除秘

書丞國史編修官紹聖間出知宣鄂章蔡論實録多誣責問條對不屈貶涪州别駕安置黔州即日上道投牀大鼾人以是賢之徽宗起監鄂州税歴知舒州丐郡得太平州旋罷嘗忤

趙挺之及相嗾除名編管宜州卒年六十一宋初詩承唐餘至蘇梅歐陽變以大雅然各極其天才筆力非必鍜鍊勤苦而成也庭堅出而會萃百家句律之長究極歴代體製之變自

成一家雖隻字半句不輕出為宋詩家宗祖江西詩派皆師承之史稱自黔州以後句法尤髙實天下之竒作自宋興以來一人而已非規模唐調者所能夢見也惟本領為禪學不免

蘇門習氣是用為病耳(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宋詩鈔卷二十八)

黄庭堅字魯直姓黄氏其先婺之金華人後居洪州之分寧治平中兩首鄉薦遂登四年第紹聖中知舒州又召以為吏部員外郎辭疾不拜上章乞郡得知太平州到官僅九日而罷

管勾洪州至隆觀寓居江夏先生風流洒落胸中恢廓初無恩怨談笑嘲謔或以忤物葢嘗忤趙丞相正夫而庭堅不屑也庭堅往嘗作荆州承天院塔記轉運判官陳舉承風旨采摘

其間數語以為幸災謗國遂除名編隸宜州雖被横逆未嘗一語尤之浩然自得也以崇寧元年至宜僦居於城西黎氏嘗書手帖貸錢米於人時黨論甚嚴士大夫例削劄掃迹獨宜

倅余若著為之經理舍館敬遇不怠且遣二子滋滸從之遊零陵蔣湋與庭堅友善日陪杖履殊不畏黨禍越四年庭堅有南樓之厄余若著謂庭堅無愧東都黨錮諸賢請書范滂傳

於壁庭堅乃黙憶而書之既成僅誤二字忽有詔徙永州未行疾且革蔣湋至見庭堅大喜握手曰身後事屬君矣是嵗九月三十日卒壽六十有一湋為棺殮具舟送還宜人被其休

風多景慕之至作亭以祀其像且刻其手帖於石用以為法嘉定間權宜州事張自明為建龍溪書院以風後進且祠而祀之(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粵西詩載__粵西文

載卷六十七)

※※※※※※ #

古典小说之家备份区 http://club.xilu.com/wave2002/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php[复制地址]上一主题:小荷包大乾坤 皇帝也发“年终奖

” 下一主题:  王汝梅解读《金瓶梅》  作… [楼主] [2楼] 作者:沉思曲 发表时间: 2008/02/06 19:29 [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四庫全書 山谷詞》  (宋)黃庭堅 撰

  欽定四庫全書 #

  集部十 #

  山谷詞 #

  詞曲類一 #

  詞集之屬 #

  提要

  臣等謹案山谷詞一巻宋黄庭堅撰庭堅有全集別著録此其別行之本也宋史藝文志載庭堅樂府二巻馬端臨經籍考載山谷詞一巻世傳庭堅詞有琴趣外篇二巻當即是

此一巻耳陳振孫書録解題於晁無咎詞條下引補之語曰今代詞手惟秦七黄九他人不能及也山谷詞條下又引補之語曰魯直間作小詞固髙妙然不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

唱好詩二説自相矛盾今考其詞如沁園春望逺行千秋嵗第二首江城子第二首兩同心第二首第三首少年心第一首第二首醜奴兒第二首鼓笛令第四首好事近第三首皆褻

諢不可名狀至於鼓笛令第三首之用■〈身差〉字第四首之用■〈尸外豖內〉字皆字書所不載尤不可解不止補之所云不當家已也顧其佳者則妙脱蹊徑逈出慧心觀其

兩同心第二首與第三首玉樓春第一首與第二首醉蓬莱第一首與第二首皆改本與初本並載則當時以其名重不問美惡而一槩收拾故至於是固宜分別觀之矣陸游老學庵

筆記辨其念奴嬌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句俗本不知其蜀中方音改笛為曲以叶竹音今考此本仍作笛字則猶舊本之未經竄亂者矣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 (臣)紀昀 (臣)陸錫熊 (臣)孫士毅

  總校官 (臣)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

  山谷詞 #

  (宋)黃庭堅 撰

  沁園春 #

  把我身心為伊煩惱筭天便知恨一回相見百方做計未能偎倚早覓東西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覻著無由得近伊添憔悴鎮花銷翠減玉痩香肌 奴兒又有行期你去即無妨

我共誰向眼前常見心猶未足怎生禁得真箇分離地角天涯我隨君去掘井為盟無改移君須是做些兒相度莫待臨時

  惜餘歡【茶詞】

  四時美景正年少賞心頻啟東閣芳酒載盈車喜朋侶簮合杯觴交飛勸酬獻正酣飲醉主公陳榻坐來爭奈玉山未頽興尋巫峽 歌闌旋燒絳蠟況漏轉銅壺煙斷香鴨猶整

醉中花借纖手重揷相將扶上金鞍騕褭碾春焙願少延歡洽未須歸去重尋艷歌更留時霎

  水龍吟【黔守曹伯達供備生日】

  早秋朙月新圓漢家戚里生飛將青驄寳勒緑沉金鎻曾隨天仗種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宮陪享況當年定計昭陵與子勲勞在諸公上 千騎風流年少暫淹留莫孤清賞平坡

駐馬虚弦落雁思臨虜帳遍舞摩圍遞歌彭水拂雲驚浪看朱顔緑鬢封侯萬里寫凌煙像

  看花迴【茶詞】

  夜永蘭堂醺飲半倚頽玉爛熳墜鈿墮履是醉時風景花暗燭殘歡意未闌舞燕歌珠成斷續催茗飲旋煑寒泉露井瓶竇響飛瀑 纖指緩連環動觸漸泛起滿甌銀粟香引春

風在手似粤嶺閩溪初采盈掬暗想當時探春連雲尋篁竹怎歸得鬢將老付與盃中綠

  念奴嬌【八月十八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寛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衆客客有孫彦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緑桂影扶疎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嫦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渌 年少隨我追涼晩尋幽徑遶張園森木醉倒金

荷家萬里難得罇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書夜樂 #

  夜深記得臨岐語說花時歸來去教人每日思量到處與誰分付其奈寃家無定據約雲朝又還雨莫將淚入鴛衾總不成行步 元來也解知思慮一封書深相許情知玉帳堪

歡為向金門進取直待腰金拖紫後有夫人縣君相與爭奈會分疎没嫌伊門路

  逍遙樂 #

  春意漸歸芳草故國佳人千里信沉音杳雨潤煙光晚景澄朙極目危欄斜照夢當年少對樽前上客鄒枚小鬟燕趙共舞雪歌塵醉裏談笑 花色枝枝爭好鬢絲年年漸老如

今遇風景空痩損向誰道東君幸賜與天幕翠遮紅遶休休醉鄉岐路華胥蓬島

  雨中花慢【送彭文思使君】

  政樂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傳消息待新年歡計斷送春色桃李成隂甘棠少訟又移旌戟念畫樓朱閣風流高會頓冷談席 西州縱有舞裙歌板誰共茗邀棋敵歸來未先霑

離袖管絃催滴樂事賞心易散良辰美景難得會須醉倒玉山扶起更傾春碧

  醉蓬萊 #

  對朝雲靉靆莫雨霏微翠峯相倚巫峽髙唐鎻楚宮佳麗畫戟移春靚粧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

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催人聲聲到曉不如歸是

  又(竄易前詞)

  對朝雲靉靆莫雨霏微翠峯相倚巫峽髙唐鎻楚宮佳麗蘸水朱門半空霜戟自一川都會蠻酒千杯夷歌百轉迫人垂淚 人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京萬種煙水懸榻相迎

有風流千騎荔臉紅深麝臍滿香醉舞裀歌袂杜宇催人聲聲到曉不如歸是

  滿庭芳【咏茶 或刻蘇子瞻 舊刻六首攷北苑春風是秦少游作刪去】

  北苑龍團江南鷹爪萬里名動京闗碾輕羅細瓊蘂■〈日耎〉生煙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凡纖纖捧氷甆瑩玉金縷鷓鴣斑 相如方病酒銀瓶蟹眼波怒濤翻為扶

起罇前醉玉頽山飲罷風生兩腋醒魂到朙月輪邊歸來晩文君未寢相對小窻前

  又【雪中戲呈友人或刻惜香樂府】

  風力驅寒雲容呈瑞曉來到處花飛徧裝瓊樹春意到南枝便是漁簔舊畫綸竿重横玉低垂今宵裏香閨邃館幽賞事偏宜 風流金馬客歌鬟醉擁馬帽斜欹問人間何處鵬

運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誤首已先囘同心事丹山路穩長伴綵鸞歸

  又

  朙眼空青忘憂萱艸翠玉間淡梳粧小來歌舞長是倚風光我已逍遥物外人寃道别有思量難忘處良辰美景襟袖有餘香 鴛鴦頭白早多情易感紅蓼池塘又須得樽前席

上成雙■〈此上旦下〉子風流罪過都説與朙月空牀難拘管朝雲莫雨分付楚襄王

  又

  初綰雲鬟才勝羅綺便嫌柳巷花街占春才子容易託行媒其奈風流債負煙花部不免差排劉郎恨桃花片片流水惹塵埃 風流賢太守能籠翠羽宜醉金釵且留取垂楊掩

映廳堦直待朱幡去後從伊便窄襪弓鞋知恩否朝雲莫雨還向夢中來

  又

  脩竹濃青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虚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干屈曲紅粧映薄綺疎櫺風清夜横塘月滿水淨見移星 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牀湘

簟方屛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簷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沁山露佛頭青

  水調歌頭 #

  瑤艸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枝上有黄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蜺祗恐花深裏紅霧溼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

盃我為靈芝仙艸不為絳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又

  落日塞垣路風勁戞貂裘翩翩數騎閒獵深入黑山頭極目平沙千里唯見琱弓白羽鐵面駿驊騮隱隱望青冢特地起閒愁 漢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顔皓齒深鎻三十六宮

秋堂有經綸賢相邊有縱横謀將不減翠蛾羞戎虜和樂也聖主永無憂

  促拍滿路花【往時有人書此詞於州東酒肆壁間愛其詞不能歌也一十年前有醉道士歌於廣陵市中羣小兒隨歌得之乃知其為促拍滿路花也俗子口傳加釀鄙語政敗

其好處山谷老人為錄舊文以告深於義味者】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黄塵車馬道獨清閒自然爐鼎虎繞與龍盤九轉丹砂就琴心三疊蘂宮看舞胎仙 任萬釘寶帶貂蟬富貴欲薰天黄梁炊未熟夢驚殘是非海裏直

道作人難袖手江南去白蘋紅蓼又尋湓浦廬山

  洞仙歌【瀘守王補之生日】

  月中丹桂自風霜難老閲盡人間盛衰艸望中秋纔有幾日十分圓霾風雨雲表常如永晝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誰念雲中上功守正注意得人雄靜掃河西應難指五湖歸

棹問持節馮唐幾時來看再策勲名印窠如斗

  驀山溪 #

  山圍江莫天鏡開晴絮斜影過梨花照文星老人星聚清樽一笑歡甚却成愁别時襟餘點點疑是髙唐雨 無人知處夢裏雲歸路囘雁曉風清雁不來啼鴉無數心情老嬾尤

物解宜人春盡也有南風好便迴帆去

  又【贈衡陽妓陳湘】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斂秋波儘湖南山明水秀俜俜■〈亻褭〉■〈亻褭〉恰近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痩政是愁時候 尋芳載酒肻落誰人後只恐晩歸來緑成隂青

梅如豆心期得處毎自不隨人長亭柳君知否千里猶囘首

  又【至宜州作寄贈陳湘】

  稠花亂蕋【一作葉】到處撩人醉林下有孤芳不怱怱成蹊桃李今年風雨莫送斷腸紅斜枝倚風塵裏不帶風塵氣 微嗔又喜約略知春味江上一帆愁夢猶尋歌梁舞地

如今對酒不似那囘時書謾【一作罷】寫夢來空只有相思是

  又

  山朙水秀盡屬詩人道應是五陵兒見衰翁孤吟絶倒一觴一詠瀟灑寄髙閒松月下竹風間試想為襟抱 玉闗遥指萬里天衢杳筆陣掃秋風瀉珠璣琅琅皎皎卧龍智略三

詔佐昇平煙塞事玉堂心頻把菱花照

  望逺行【勾尉有所眄為太守所猜兼此生有所愛住馬湖馬湖出丁香核荔枝常以遺生故戲及之】

  自見來虛過却好時好日這訑尿粘膩得處煞是律據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寃我無心除告佛 管人閒底且放我快活冔便索■〈此上旦下〉别茶祗待又怎不遇偎花

映月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没丁香核

  憶帝京 #

  銀燭生花如紅豆占好事如今有人醉曲屏深借寳瑟輕招手一陣白蘋風故滅燭教相就 花帶雨氷肌香透恨啼鳥轆轤聲曉栁岸微涼吹殘酒斷腸人依舊鏡中銷痩恐那

人知後鎮把你來僝僽

  又【贈彈琵琶妓】

  薄粧小靨閒情素抱著琵琶凝竚慢撚復輕攏切切如私語轉撥割朱絃一段驚沙去 萬里嫁烏孫公主對易水朙妃不渡粉淚行行紅顔片片指下花落狂風雨借問本師誰

斂撥當胸住

  又【黔州張倅生日】

  鳴鳩乳燕春閒暇化作緑隂槐夏壽斚舞紅裳睡鴨飄香麝醉此洛陽人佐郡深儒雅 況坐上玉麟金馬更莫問鶯老花謝萬里相依千金為壽未厭玉燭傳清夜不醉欲言歸

笑殺髙陽社

  撼庭竹【宰太和日吉州城外作】

  嗚咽南樓吹落梅聞鴉樹驚飛夢中相見不多時隔城今夜也應知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沈西 買箇宅兒住著伊剛不肻相隨如今却被天嗔你永落雞羣受雞欺空恁惡憐伊

風日損花枝

  下水船 #

  總領神仙侶齊到青雲岐路丹禁風微咫尺諦聞天語盡榮遇看即如龍變化一擲靈梭風雨 真遊處上苑尋春去芳艸芊芊迎步幾曲笙歌櫻桃艷裏歡聚瑶觴舉囘祝堯齡

萬萬端的君恩難負

  歸田樂引 #

  莫雨濛堦砌漏漸移轉添寂寞點點心如碎怨你又戀你恨你惜你畢竟教人怎生是 前歡算未已奈向如今愁無計為伊聰俊銷得人憔悴這裏誚睡裏誚睡裏夢裏心裏一

向無言但垂淚

  又

  對景還銷痩被箇人把人調戲我也心兒有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樽前眉峯皺是人驚怪寃我忒撋就■〈扌弃〉了又捨了一定是這

囘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

  離亭燕【次韻畣黎功略見寄】

  十載樽前談笑天禄故人年少可是陸沉英俊地看即鎖窗批詔此處忽相逢潦倒秃翁同調 西顧郎官湖渺東看庾樓人小短艇絶江空悵望寄得詩來髙妙夢去倚君傍胡

蝶歸來清曉

  千秋歳【少游得謫嘗夢中作詞云醉卧古藤隂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於藤州光華亭上崇寧甲申庭堅竄宜州道過衡陽覽其遺墨始追和其千秋歲詞】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雲繞扇趙舞風囘帶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醉卧藤隂葢人已去詞空在兔園髙宴悄虎觀英遊改重感慨波濤萬

頃珠沈海

  又

  世間好事恰恁厮當對乍夜永涼天氣雨稀簾外滴香篆盤中字長入夢如今見也分朙是 歡極嬌無力玉軟花欹墜釵罥袖雲堆臂燈斜朙媚瞢汗浹瞢騰醉奴奴睡奴奴睡

也奴奴睡

  江城子【憶别】

  書堂髙會酒闌珊倚欄干霎時間千里闗山常恨見伊難及至而今相見了依舊似隔闗山 倩人傳語問平安省愁煩淚休彈哭損眼兒不似舊時單尋得石榴雙葉子憑寄與

挿雲鬖

  又

  新來曾被眼奚搐不甘伏怎拘束似夢還真煩亂損心曲見面暫時還不見看不足惜不足 不成歡笑不成哭戲人目逺山蹙有分看伊無分共伊宿一貫一文蹺十貫千不足

萬不足

  兩同心 #

  巧笑眉顰行步精神隱隱似朝雲行雨弓弓樣羅韈生塵樽前見玉檻彫籠堪愛難親 自言家住天津生小從人恐舞罷隨風飛去顧阿母教窣珠裙從今去唯願銀缸莫照離

  又

  一笑千金越樣情深曾共結合歡羅帶終願効比翼紋禽許多時靈利惺惺驀地昏沉 自從官不容針直至而今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裏挑心記攜手小院囘廊月影花

  又

  秋水遙岑粧淡情深儘道教心堅穿石更説甚官不容針霎時間雨散雲歸無處追尋 小樓朱閣沉沉一笑千金你共人女邊著子爭知我門裏挑心最難忘小院囘廊月影花

  少年心 #

  對景惹起愁悶染相思病成方寸是阿誰先有意阿誰薄倖斗頓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傳音問你有我我無你分似合歡桃核真堪人恨心兒裏有兩箇人人

  又【添字】 #

  心裏人人暫不見霎時難過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頭從前鬼著手摩挲抖擻了百病銷磨 見説那厮脾鱉熱大不成我便與拆破待來時鬲上與厮噷則箇温存著且教推磨

  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第四陽闗雲不度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莫憶我當年醉時句【舊詩云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渡

水穿雲心已許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捲西山雨

  又【寅菴解萍實宰作今附此】

  行人欲上來時路破曉霧輕寒去隔葉子規聲暗度十分酒滿舞裀歌袖沾夜無尋處 故人近送旌旗暮但聽陽闗第三句欲斷離腸餘幾許滿天星月看人憔悴燭淚垂如雨

  喝火令 #

  見晚情如舊交疎分已深舞時歌處動人心煙水數年魂夢無處可追尋 昨夜燈前見重題漢上襟便愁雲雨又難尋曉也星稀曉也月西沈曉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品令【送黔守曹伯達供備】

  敗葉霜天曉漸鼔吹催行棹栽成桃李未開便解銀章歸去取麒麟圖畫要及年少 勸君醉倒别語怎醒時道楚山千里莫雲鎮鎻離人懷抱記取江州司馬座中最老

  又【茶詞】 #

  鳯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隻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漁家傲【予嘗戲作詩云大葫蘆挈小葫蘆惱亂檀那得便沽毎到夜深人靜後小葫蘆入大葫蘆又云大葫蘆乾枯小葫蘆行沽一往金僊宅一往黄公壚有此通大道無此令

人老不問惡與好兩葫蘆俱倒或請以此意倚聲律作詞使人歌之為作漁家傲】

  踏破草鞋參到老等閒拾得衣中寳遇酒逢花須一笑重年少俗人不用嗔貧道 是處青旗誇酒好醉鄉路上多芳艸提著葫蘆行未到風落帽葫蘆却纒葫蘆倒

  又【江寧江口阻風戲効寳寧勇禪師作古漁家傲王環中云廬山中人頗欲得之試思索始記四篇】

  萬水千山來此土本提心印傳梁武對朕者誰渾不顧成死語江頭暗折長蘆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葉親分付隻履提歸葱嶺去君知否分朙忘却來時路

  又

  三十年來無孔竅幾囘得眼還迷照一見桃花參學了呈法要無絃琴上單于調 摘葉尋枝虛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後水雲人欲曉非玄妙靈雲合破桃花笑

  又

  憶昔藥山生一虎華亭船上尋人渡散却夾山拈坐具呈見處繫驢橛上合頭語 千尺垂絲君看取離鉤三寸無生路驀口一橈親子父猶囘顧瞎驢喪我兒孫去

  又

  百丈峯頭開古鏡馬駒踏殺重蘇醒接得古靈心眼淨光烱烱歸來藏在袈裟影 好箇佛堂佛不聖祖師沉醉猶看鏡却與斬新提祖令方猛省無聲三昧天皇餅

  醜奴兒 #

  得意許多時長醉賞月下花枝暴風急雨年年有金籠鎻定鶯雛燕友不被雞欺 紅斾轉逶迤悔無計千里追隨再來重綰瀘南印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遲

  又

  濟楚好得些憔悴損都是因它那囘得句閒言語傍人盡道你管又還鬼那人唦 得過口兒嘛直勾得風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還甜殺人了怎生申報孩兒

  定風波【次髙左藏使君韻】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闗近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白髪上華顛戲馬臺前追兩謝馳射風情猶拍古人肩

  又

  把酒花前欲問溪問溪何事晚聲悲名利往來人盡老誰道溪聲今古有休時 且共玉人斟玉醑休訴笙歌一曲黛眉低情似長溪長不斷君看水聲東去月輪西

  又

  小院難圖雲雨期幽歡渾待賞花時到得春來君却去相誤不須言語淚雙垂 密約罇前難囑付偷顧手搓金橘斂雙眉庭榭清風朙月媚須記歸時莫待杏花飛

  又【次左藏韻】

  自斷此生休問天白頭波上泛膠船老去文章無氣味憔悴不堪驅使菊花前 聞道使君攜將吏髙會叅軍吹帽晩風顛千騎挿花秋色莫歸去翠娥扶入醉時肩

  又

  晩歳鹽州聞荔枝赤英垂墜壓欄枝萬里來逢芳意歇愁絶滿盤空憶去年時 澗艸山花光照座春過等閒枯李又纍纍辜負寒泉浸紅皺銷痩有人花病損香肌

  又

  准擬堦前摘荔枝今年歇盡去年枝莫是春光厮料理無比譬如痎瘧有休時 碧甃朱欄情不淺何晩來年枝上報纍纍雨後園林坐清影蘇醒紅裳剥盡看香肌

  又

  上客休辭酒淺深素兒歌裏細聽沉粉面不須歌扇掩閒靜一聲一字總闗心 花外黄鸝能密語休訴有花能得幾時斟畫作逺山臨碧水朙媚夢為胡蝶去登臨

  又【客有兩新鬟善歌者請作送湯曲因戲前二物】

  歌舞闌珊退晩粧主人情重更留湯冠帽斜欹辭醉去邀定玉人纖手自磨香 又得樽前聊笑語如許短歌宜舞裳寳馬促歸朱户閉【一云醉裏還家明亦未小紅】人睡夜

來應恨月侵床

  河傳【有士大夫家歌秦少游瘦殺人天不管之曲以好字易痩字戲為之作】

  心情老嬾對歌對舞猶是當時眼巧笑靚粧近我衰容華鬢似扶著賣卜算 思量好箇當年見催酒催更只怕歸期短飲散燈稀背鎻落花深院好殺人天不管

  撥棹子 #

  歸去來歸去來攜手舊山歸去來有人共對月樽罍横一琴甚處逍遥不自在 閒世界無利害何必向世間甘幻愛與君釣晚煙寒瀨蒸白魚稻飯溪童供筍菜

  蝶戀花 #

  海角芳菲留不住筆下風生吹入青雲去仙籍有名天賜與致君事業安排取 要識世間平坦路當使人人各有安身處黑髪便逢堯舜主笑人白首耕南畝

  歩蟾宫 #

  蟲兒真箇惡靈利惱亂得道人眼起醉歸來恰似出桃源但目斷落花流水 不如隨我歸雲際共作箇住山活計照清溪勻粉面挿山花算終勝風塵滋味

  踏莎行【茶詞】

  畫鼓催春蠻歌走餉火前一焙爭春長低株摘盡到髙株髙株别是閩溪様 碾破春風香凝午帳銀瓶雪衮翻匙浪今宵無睡酒醒時摩圍影在秋江上

  又

  臨水夭桃倚牆繁李長楊風掉青驄尾樽中有酒且酬春更尋何處無愁地 明日重來落花如綺芭蕉漸展山公啓欲將心事寄天公教人長夀花前醉

  醉落魄【舊刻五調攷蒼顔華髪是東坡作删去 舊有一曲云醉醒醒醉憑君會取這滋味濃斟琥珀香浮蟻一入愁腸便有陽春意須將幕席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從它

兀兀陶陶裏猶勝醒醒惹得閒憔悴此曲亦有佳句而多釡鑿痕又語髙下不甚入律或傳是東坡語非也與蝸角虛名解下癡絛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因戲作二篇呈吳元祥黄

中行似能厭道二公意中事】

  陶陶兀兀樽前是我華胥國爭名爭利休休莫雪月風花不醉怎歸得 邯鄲一枕誰憂樂新詩新事因閒適東山小妓攜絲竹家裏樂天村裏謝安石【石曼卿自嘲云村裏黄

繙綽家中白侍郎】

  又

  陶陶兀兀人生無累何由得杯中三萬六千日悶損旁觀我但醉落托 扶頭不起還頺玉日髙春睡平生足誰門可款新篘熟安樂春泉玉醴荔枝緑【親賢宅四酒名】

  又【老夫止酒十五年矣到戎州恐為瘴癘所侵故晨舉一盃不相察者乃强見酌遂能作病因復止酒用前韻作二篇呈吳元祥】

  陶陶兀兀人生夢裏槐安國教公休醉公但莫盞倒垂蓮一笑是嬴得 街頭酒賤民聲樂尋常行處逢歡適醉看簷雨森銀燭我欲憂民渠有二千石

  又

  陶陶兀兀醉鄉路逺歸不得心情那似當年日割愛金荷一盌淡不拓 異鄉薪桂炊香玉摩挲經笥須知足眀年小麥能秋熟不管經霜點盡鬢邊緑

  玉樓春【當塗解印後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歊臺上青青麥姑孰堂前餘翰墨暫分一印管江山稍為諸公分皂白 江山依舊雲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誰分賔主强惺惺問取磯頭新婦石

  又【竄易前詞】

  翰林本是神仙謫落帽風流傾座席坐中還有賞音人能岸烏紗傾大白 江山依舊雲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誰分賔主强惺惺問取磯頭新婦石

  又【次前韻再呈功甫】

  青壺乃似壺中謫萬象光輝森宴席紅塵鬧處便休休不是箇中無皂白 歌煩舞倦朱成碧春艸池塘凌謝客共君商略老生涯歸種玉田秧白石

  又【庾元鎮四十兄庭堅四十年翰墨故人庭堅假守當塗元鎮窮不出入州縣席上作樂府長句勸酒】

  庾郎三九常安樂便有萬錢無處著徐熈小鴨水邊花眀月清風都占却 朱顔老盡心如昨萬事休休休莫莫樽前見在不饒人歐舞梅歌君更酌【歐梅當時二妓也】

  又【用前韻贈郭功甫】

  少年得意從軍樂晚嵗天教閒處著功名富貴久寒灰翰墨文章新諱却 是非不用分今昨雲月孤髙公也莫喜歡為地醉為鄉飲客不來但自酌

  又

  風開氷面魚紋皺■〈日耎〉入芳心犀點透乍看晴日弄柔條憶得章臺人姓栁 心情老大癡成就不復淋浪沾翠袖早梅獻笑尚窺鄰小蜜竊香如遺壽

  又

  東君未試雷霆手灑雪開春春鎻透帝臺應點萬年枝窮巷偏欺三徑栁 峯排羣玉森相就中有摩圍為領袖凝香窗下與誰看一曲琵琶千萬壽

  又

  新年何許春光漏小院閒門風日透酥花入座頗欺梅雪絮因風全是栁 使君落筆春詞就應喚歌檀催舞袖得開眉處且開眉人世可能金石壽

  又

  黄金捍撥春風手簾幕重重音韻透梅花破萼便春囘似有黄鸝鳴翠栁 曉粧未愜梅添就玉笋捧杯離細袖會■〈扌弃〉千日笑樽前它日相思空損壽

  又

  黔中士女遊晴晝花信輕寒羅綺透爭尋穿石道宜男更買江魚雙貫栁 竹枝歌好移船就依倚風光垂翠袖滿傾蘆酒指摩圍相守與郎如許壽

  又

  可憐翡翠隨雞走學綰雙鬟年紀小見來行待惡憐伊心性嬌癡空解笑 紅蕖照映霜林來楊栁舞腰風嫋嫋衾餘枕賸儘相容只是老人難再少

  虞美人【舊刻三調攷波聲拍枕長淮曉是子瞻作刪去 至當塗呈郭功甫】

  平生本愛江湖住鷗鷺無人處江南江北水雲連莫笑醯雞歌舞甕中天 當塗艤棹蒹葭外賴有賓朋在此身無路入修門慚愧詩翁清些與招魂

  人【宜州見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箇裏願盃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南鄉子【重九日涪陵作示知命弟】

  落帽晩風囘又報黄花一畨開扶杖老人心未老咍哉謾有才情付與誰 芳意正徘徊傳語西風且慢吹朙日餘樽還共倒重來未必秋香一夜衰

  又【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復次前韻】

  招喚欲千囘暫得樽前笑口開萬水千山還麽去悠哉酒向黄花欲醉誰 顧影且徘徊立到斜風細雨吹見我未衰容易去還來不道年年即漸衰

  又

  未報賈船囘三徑荒鋤菊卧開想得鄰舟野笛罷沾衣不為涪翁更為誰 風力嫋茰枝酒面紅鱗愜細吹莫笑揷花和事老摧頺却向人間耐盛衰

  又

  黄菊滿東籬與客攜壺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臨上落暉 滿酌不須辭莫待無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後堪悲節去蜂愁蝶不知

  又【重陽日寄懷永康彭道微使君用東坡韻】

  卧稻雨餘收處處遊人簇逺洲白髪又挨紅袖醉戎州亂摘黄花挿滿頭 青眼想風流畫出西樓一■〈巾〈穴上登下〉〉秋却憶去年歡意舞梁州塞雁西來特地愁

  又【重陽日宣州城樓宴集即席作】

  諸将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髪篸花不解愁

  鵲橋仙【次東坡七夕韻】

  八年不見清都絳闕望銀漢溶溶樣樣【銀一作河】年年牛女恨風波算此事人間天上 野麋豐艸江鷗逺水老夫唯便疎放百錢端往問君平早晩具歸田小舫

  又【席上賦七夕詞】

  朱樓彩舫浮瓜沉李報畣春風有幾一年樽酒暫時同别淚作人間曉雨 鴛鴦機綜能令儂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頭翁共一訪癡牛騃女

  鷓鴣天【或刻蘇子瞻但山邊白鳥作山前白鷺如今更有作于今尚有底事作欲避 玄真子詠漁父云西塞山邉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東坡嘗以浣溪沙歌之矣表弟季如箎云以鷓鴣天歌之更叶音律但少數句耳因以玄真子遺事足之憲宗時畫玄真子像訪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詩上之玄真之兄松齡懼

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畣其漁父云樂在風波釣是閒艸堂松桂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此余續成之意也】

  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 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事風波險一日風波十二時

  又【重九日集句】

  塞雁初來秋影寒霜林風過葉聲乾龍山落帽千年事我對西風猶整冠 蘭委佩菊堪飡人情時事半悲歡但将酩酊酬佳節更把茱茰仔細看

  又【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畣之】

  黄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横笛斜吹雨醉裏簮花倒著冠 身徤在且加飡舞裙歌板盡情歡黄花白髪相牽挽付與旁人冷眼看

  又【朙日獨酌自嘲呈史應之】

  萬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墳上土新乾淫坊酒肆閒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金作鼎玉為飡老來亦失少時歡茱茰菊蘂年年事十日還将九日看

  又

  紫菊黄花風露寒平沙戲馬雨聲乾且看欲盡花經眼依説彈冠與整冠 甘酒病廢朝飡何人得似醉中歡十年一覺揚州夢為報時人洗眼看

  又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環繞折殘枝自然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無閒事即芳期菊花須挿滿頭歸宜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送落暉

  又

  聞説君家有翠蛾施朱施粉總嫌多背人語處藏珠履覻得羞時整玉梭 拖逺岫壓横波何時傳酒更傳歌為君寫就黄庭了不要山隂道士鵝

  又【吉祥長老設長松湯為作有僧病痂癩嘗死金剛窟有人見者教服長松湯遂復為完人】

  湯泛氷甆一坐春長松林下得靈根吉祥老子親拈出箇箇教成百歳人 燈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與君更把長生盌略為清歌駐白雲

  鼓笛令【戲詠打揭】

  酒闌命友閒為戲打揭兒非常愜意各自輸贏只賭是賞罰采分明須記 小五出來無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那管十三不如十二

  又

  寳犀未解心先透惱殺人逺山微皺意淡言疎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栁 小雨勒花時侯抱琵琶為誰清痩翡翠金籠思珍偶忍■〈扌弃〉與山雞僝僽

  又

  見來兩兩寧寧地眼厮打過如拳踼恰得嘗些香甜底苦殺人遭誰調戲 臘月望州坡上地凍著你影■〈身差〉村鬼你但那些一處睡燒沙糖管好滋味

  又

  見來便覺情於我厮守著新來好過人道他家有婆婆與一口管教■〈尸外豖內〉磨 副靖傳語朩大鼓兒裏且打一和更有些兒得處囉燒沙糖香藥添和

  浪淘沙【荔枝】

  憶昔謫巴蠻荔子親攀氷肌照映柘枝冠日擘輕紅三百顆一味甘寒 重入鬼門闗也似人間一雙和葉挿雲鬟賴得清湘燕玉面同倚闌干

  留春令 #

  江南一雁横秋水嘆咫尺斷行千里囘紋機上字縱横欲寄逺憑誰是 謝客池塘春都未微微動短牆桃李半隂纔■〈日耎〉却清寒是痩損人天氣

  南歌子 #

  槐緑低窗暗榴紅照眼朙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 栁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别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又

  詩有淵朙語歌無子夜聲論文思見老彌朙坐想羅浮山下羽衣輕 何處黔中郡遥知隔晚晴雨餘風急斷虹横應夢池塘春艸若為情

  又【東坡過楚州見淨慈法師作南歌子用其韻贈郭詩翁二首】

  郭大曾名我劉翁復是誰入廛能作和鑼椎特地干戈相待使人疑 秋浦横波眼春窗逺岫眉普陀巖畔夕陽遲何似金沙灘上放憨時

  又

  萬里滄江月清波説向誰鎻門須更下金椎只恐風驚艸動又生疑 金雁斜粧頰青螺淺畫眉庖丁有底下刀遲直要人牛無際是休時

  望江東 #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没箇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莫

  一落索 #

  誰道秋來煙景素任遊人不顧一畨時態一畨新到得意皆歡慕 紫茰黄菊繁華處對風庭月露愁來即便去尋芳更作甚悲秋賦

  西江月【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傍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為賦】

  斷送一生唯有破除萬事無過逺山微影蘸横波不飲傍人笑我 花病等閒痩惡春來没箇遮闌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朙人散

  又【茶詞】 #

  龍焙頭綱春早谷簾第一泉香已醺浮蟻嫰鵝黄想見翻匙雪浪 兔褐金絲寳盌松風蟹眼新湯無因更發次公狂甘露來從仙掌

  又【崇寧甲申遇恵洪上人於湘中洪作長短句見贈云大厦吞風吐月小舟坐水眠空霧窗春色翠如蔥睡起雲濤正擁往事囘頭笑處此生彈指聲中玉牋佳句敏驚鴻聞道

衡陽價重次韻酬之時余方謫宜陽而洪歸分寧龍安】

  月側金盆墮水雁囘醉墨書空君詩秀色雨園葱想見衲衣寒擁 蟻穴夢魂人世楊花蹤跡風中莫將社燕等秋鴻處處春山翠重

  又

  别夢已隨流水淚巾猶裛香泉相如依舊是癯仙人在瑤臺閬苑 花霧縈風縹緲歌珠滴水清圓蛾眉新作十分妍去馬歸來便面

  又

  宋玉短牆東畔桃園落日西斜濃粧下著繡簾遮鼓笛相催清夜 轉眄驚翻長袖低徊細踏紅靴舞餘猶顫滿頭花嬌學男兒拜謝

  桃源憶故人 #

  碧天霧洗春容淨淡月曉收殘暈花上密煙飄盡花底鶯聲嫰 雲歸楚峽厭厭困兩點遥山新恨和淚暗彈紅粉生怕人來問

  畫堂春【舊刻二調攷東風吹栁日初長是淮海作刪去】

  摩圍小隠枕蠻江蛛絲閒鎻晴窗水風山影上修廊不到晩來涼 相伴蝶穿花徑獨飛鷗舞溪光不因送客下繩牀添火炷爐香

  賀聖朝 #

  脱霜披茜初登第名髙得意櫻桃榮宴玉墀遊領羣仙行綴 佳人何事輕相戲道得之何濟君家聲譽古無雙且均平居二

  阮郎歸【曾旉文既眄陳湘歌舞便出其類學書亦進來求小楷作阮郎歸詞付之】

  盈盈嬌女似羅敷湘江朙月珠起來綰髻又重梳弄粧仍學書 歌調態舞工夫湖南都不如它年未厭白髭鬚同舟歸五湖

  又【効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

  烹茶留客駐彫鞍有人愁逺山别郎容易見郎難月斜窗外山 歸去後憶前歡畫屛金博山一盃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又【茶詞】 #

  歌停檀板舞停鸞髙陽飲興闌獸煙噴盡玉壺乾香分小鳯團 雪浪淺露花圓捧甌春笋寒絳紗籠下躍金鞍歸時人倚闌

  又【茶詞】 #

  摘山初製小龍團色和香味全碾聲初斷夜将闌烹時鶴避煙 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只愁啜罷水流天餘清攪夜眠

  又【茶詞】 #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鬭圓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絳紗囊品髙聞外江酒闌傳盌舞紅裳都濡春味長【都濡地名】

  又

  退紅衫子亂蜂兒衣寛只為伊為伊去得忒多時教人直是疑 長睡晚理粧遲愁多嬾畫眉夜來筭得有歸期燈花則甚知

  又

  貧家春到也騷騷瓊漿注小槽老夫不出長蓬蒿隣牆開碧桃 木芍藥品題髙一枝煩剪刀傳杯猶似少年豪醉紅侵雪毛

  更漏子【詠餘甘湯】

  菴摩勒西土果霜後朙珠顆顆憑玉兔搗香塵稱為席上珍 號餘甘無奈苦臨上馬時分付管囘味却思量忠言君但嘗

  又

  體妖嬈鬟婀娜玉甲銀筝照座危柱促曲聲殘王孫帶笑看 休休休莫莫莫愁撥箇絲中索了了了玄玄玄山僧無盌禪

  清平樂 #

  黄花當戸巳覺秋容莫雲夢南州逢笑語心在歌邊舞處 使君一笑眉開新晴照酒樽來且樂樽前見在休思走馬章臺

  又

  休推小户看即風光莫茰糝菊英浮盌醑【親賢宅酒名】報畣風光有處 幾囘笑口能開少年不肻重來借問牛山繫馬今為誰姓池臺

  又

  舞鬟娟好白髪黄花帽醉任傍觀嘲潦倒扶老偏宜年小 舞囘臉玉胸酥纒頭一斛朙珠日日梁州薄媚年年金菊茱茰

  又【示知命】 #

  乍晴秋好黄菊欹烏帽不見清談人絶倒更憶添丁小小 蜀娘謾點花酥酒槽空滴真珠兄弟四人别住它年同揷茱茰

  又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黄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

  又

  氷堂酒好只恨銀杯小新作金荷工獻巧圖要連臺拗倒【唐龍朔中子母相去連臺拗倒俗謂杯盤為子母又盤為臺】 採蓮一曲清歌急檀催卷金荷醉裏香飄睡鴨更驚

羅襪凌波

  好事近【湯詞】

  歌罷酒闌時瀟灑座中風色主禮到君須盡奈賓朋南北 暫時分散總尋常難堪久離拆不似建溪春艸解留連佳客

  又【太平州小妓揚姝彈琴送酒】

  一弄醒心絃情在兩山斜疊彈到古人愁處有真珠承睫 使君來去本無心休淚界紅頰自恨老來憎酒負十分蕉葉

  又

  不見片時霎魂夢鎮相隨著因甚近新無據誤竊香深約 思量模樣忔憎兒惡又怎生惡終待共伊相見與佯佯奚落

  謁金門【示知命弟】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艸堂松桂莫厭歳寒無氣味餘生吾已矣

  好女兒【張寛夫園賞梅】

  小院一枝梅衝破曉寒開偶到張園遊戲沾袖帶香囘 玉酒覆銀杯盡醉去猶待重來東鄰何事驚吹怨曲雪片成堆曲【一作笛】

  又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燕子歸棲風勁梨雪亂西園 唯有月嬋娟似人人難近如天願教清影常相見更乞取團圓

  又

  粉淚一行行啼破曉來粧嬾擊酥胷羅帶羞見繡鴛鴦 擬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假饒來後教人見了却去何妨

  减字朩蘭花【登巫山縣樓作】

  襄王夢裏艸緑煙深何處是宋玉臺頭莫雨朝雲幾許愁 飛花漫漫不管羇人腸欲斷春水茫茫要渡南陵更斷腸

  又【距施州二十里張仲謀遣騎相迎因送所和樂府來且約近郊相見復用前韻先往】

  使君那裏千騎塵中依約是拂我眉頭無處重尋庾信愁 山雲瀰漫夾道旌旗聨復斷萬事茫茫分付澄波與爛腸

  又【巫山縣追懷老柱】

  巫山古縣老杜淹留情始見撥悶題詩千古神交世不知 雲陽臺下更值清朙風雨夜知道愁辛果是當時作賦人

  又【次韻趙文儀】

  詩翁才刃曾陷文場貔虎陣誰敢當哉況是焚舟决勝來 三巴春杪客館夢囘風雨曉胷次崢嶸欲共濤頭赤甲平

  又

  蒼崖萬仞下有奔雷千百陳自古危哉誰遣西園漝麽來 猿啼雲杪破夢一聲巫峽曉苦喚愁生不是西園作麽平

  又

  餘寒爭令雪共臘梅相照映昨夜東風已出耕牛勸歲功 隂隂羃羃近覺去天無幾尺休恨春遲桃李梢頭次第知

  又

  終宵忘寐好事如何猶尚未仔細沉吟珠淚盈盈溼袖襟 與君别也願在郎心莫暫捨記取盟言聞早囘程却再圓

  又【丙子仲秋奉陪黔陽曹使君伯達翫月作减字木蘭花兼簡施州張使君仲謀】

  中秋多雨常是樽罍狼籍去今夜雲開須道姮娥得得【一作特特】來 不知雲外還有清光同此會笛在層樓聲徹摩圍頂上頭

  又

  中秋無雨醉送月銜西嶺去笑口須開幾度中秋見月來 前年江外兒女傳杯兄弟會此夜登樓小謝清吟慰白頭

  又

  濃隂驟雨巫峽有情來又去今夜天開不與姮娥作伴來 清光無外白髪老人心自會何處歌樓貪看氷輪不轉頭

  又【丙子仲秋黔守席上客有舉岑嘉州中秋詩曰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遥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因戲作】

  舉頭無語家在月朙生處住擬上摩圍最上峯頭試望之 偏憐終秀苦淡同甘誰更有想見牽衣月到愁邊總未知

  又【戲畣】 #

  月中笑語萬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圍相見無因夢見之 諸兒娟秀儒學傳家渠自有自作秋衣漸老先寒人未知

  又【用前韻示知命弟】

  常年夜雨頭白相依無去住兒女成圍歡笑樽前月照之 阿連高秀千萬里來忠孝有豈謂無衣歳晚先寒要弟知

  訴衷情【舊刻四首攷珠簾繡幕捲輕霜是六一詞刪去】

  小桃灼灼栁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日耎〉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斾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又【在戎州登臨勝景未嘗不歌漁父家風以謝江山門生請問先生家風如何為擬金華道人作此章】

  一波纔動萬波隨蓑笠一鉤絲金鱗政在深處千尺也須垂 吞又吐信還疑上鉤遲水寒江淨滿目青山載月朙歸

  又

  旋揎玉指著紅靴宛宛鬭彎訛天然自有殊態愁黛不須多 分逺岫壓横波妙難過自欹枕處獨倚闌時不奈顰何

  採桑子【送彭道微使君移知永康軍】

  荔枝灘上留千騎桃李隂繁宴寢香殘畫戟森森鎮八蠻 永康又得風流守管領江山少訟多閒煙靄樓臺舞翠鬟

  又

  虚堂密候叅同火梨棗枝繁深鎻三闗不要樊姬與小蠻 遥知風雨更闌夜猶夢巫山濃麗清閒曉鏡新梳十二鬟

  又

  投荒萬里無歸路雪點鬢繁度鬼門闗已■〈扌弃〉兒童作楚蠻 黄雲苦竹啼歸去繞荔枝山蓬戸身閒歌板誰家教小鬟

  又

  馬湖來舞釵初賜笳鼓聲繁賢將開闗威竦西山公詔蠻 南溪地逐名賢重深鎻羣山燕喜公閒一斛朙珠兩小鬟

  又戲贈黄中行 #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樽罍待約新醅車上危坡盡要推 西鄰三弄爭秋月邀勒春囘箇裏聲催鐵樹枝頭花也開

  又

  夜來酒醒清無夢愁倚闌干露滴輕寒雨打芙蓉淚不乾 佳人别後音塵悄銷痩難■〈扌弃〉朙月無端已過紅樓十二間

  又

  櫻桃著子如紅豆不管春歸聞道開時蜂惹香鬚蝶惹衣 樓臺燈火朙珠翠酒戀歌迷醉玉東西少箇人人煖被攜

  又

  城南城北看桃李依倚年華楊栁藏鴉又是無言颭落花 春風一面長含笑偷顧羞遮分付誰家把酒花前試問他

  歸田樂令 #

  引調得甚近日心腸不戀家寧寧地思量他思量他兩情各自肻甚忙 咱意思裏莫是賺人唦噷奴真箇冔共人冔

  卜算子 #

  要見不得見要近不得近試問得君多少憐管不解多於恨 禁止不得淚忍管不得悶天上人間有底愁向箇裏都諳盡

  菩薩鬘【王荆公新築艸堂於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壘石作橋為集句云數問茅屋閒臨水窄衫短帽垂楊裏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晩何物

最闗情黄鸝三兩聲戲効荆公作】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疎嬾意何長春風花艸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又【淹泊平山堂寒食節固陵録事叅軍表弟周元固惠酒為作此詞】

  細腰宮外清明雨雲陽臺上煙如縷雲雨暗巫山流人殊未還 阿誰知此意解遣雙壺至不是白頭新周郎舊可人

  雪花飛 #

  攜手青雲路穩天聲迤邐傳呼袍笏恩章乍賜春滿皇都 何處難忘酒瓊花照玉壺歸嫋絲梢競醉雪舞郊衢

  浣溪沙【舊刻四首攷西塞山邊白鳥飛是蘇子瞻作刪去】

  飛鵲臺前暈翠蛾千金新買帝青螺最難如意為情多 幾處淚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横波逺山低盡不成歌

  又

  一葉扁舟捲畫簾老妻學飲伴清談人傳詩句滿江南 林下猿垂窺滌硯巖前鹿卧看收帆杜鵑聲亂水如環

  又

  新婦磯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沉鈎 青箬笠前無限事緑蓑衣底一時休斜風細雨轉船頭

  點絳唇【重九日寄懷嗣直弟時再遊涪陵用東坡餘杭九日點絳唇舊韻二首】

  濁酒黄花畫簾十日無秋燕夢中相見似作枯禪觀 鏡裏朱顔又減心情半江山逺登髙人徤寄語東飛雁

  又

  幾日無書舉頭欲問西來燕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 自歎人生分合常相半戎雖逺念中相見不托魚和雁

  又

  羅帶雙垂妙香長恁攜纖手半粧紅豆各自相思痩 聞道伊家終日眉兒皺不能勾淚珠輕溜裛損操藍袖

  調笑令【并詩】

  海上神仙字太真昭陽殿裏稱心人猶思一曲霓裳舞散作中原胡馬塵方士歸來説風度梨花一枝春帶雨分釵半鈿愁殺人上皇倚欄獨無語

  無語恨如許方士歸時腸斷處梨花一枝春帶雨半鈿分釵親付天長地久相思苦渺渺鯨波無路

  宴桃源【書趙伯充家小姬領巾 一刻淮海集畧異 去歳迷藏花栁恰恰如今時候心緒幾曾歡贏得鏡中消痩生受生受更被養娘催繡】

  天氣把人僝僽落絮遊絲時候茶飯可曾炊鏡中贏得消痩生受生受更被養娘催繡

  山谷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