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茗壶系

阳羡茗壶系 明 周高起 著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

而瑞草名泉,性情攸寄,实仙子这洞天福地,梵王之香海莲邦。

审厥尚焉,非日好事已也。

故茶至明代,不复碾悄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

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

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不但杜工部云"倾金注玉惊人眼",高流务以免俗也。

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世日趋华,抑足感矣。

因考陶工陶土而为之系。

创始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

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

抟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正始供春,学宪吴颐山公青衣也。

颐山读书金沙寺中,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伪心匠,亦淘细土抟胚。

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矣。

世外其孙龚姓,亦书为龚春。

人皆证为龚。

予于吴周聊家见时大彬所仿,则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讼云。

董翰,号后溪,始造菱花式,已殚工巧。

赵梁,多提梁式,亦有传为名良者。

玄锡。

时朋,即大彬父,是为四名家。

万历间人,皆供春之后劲也。

董文巧而三家多古拙。

李茂林,行四,名养心。

制小圆式,妍在朴致中,允属名玩。

自此以往,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

大家时大彬,号少山,或淘土,或杂砜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紧栗,妙不可思。

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

后游娄东闻陈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

前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

名家李仲芳,行大,茂林子。

及时大彬门,为高足第一,制度渐趋文巧,其父督以敦古仲芳尝手一壶,视其父日:老兄,这个何如。

俗因呼其所作为老兄壶。

后入金坛,卒以文巧相竞。

今世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作之,大彬见赏而自署款识者。

时人语日:李大瓶,时大名。

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

其父好时大彬壶,延致家塾。

一日,强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

注视捏塑,曲尽厥状。

携以视大彬,一见惊叹日: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

因学为壶。

变化式土,仿古尊罍诸器,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予尝博考厥制,有汉方扁觯,小云雷,提梁卣,蕉叶,莲方,菱花,鹅蛋,分裆索耳,美人,垂莲,大顶莲,一回角,六子诸款。

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

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然晚年恒自叹日:吾之精,终不及时之粗。

雅流欧正春,多规花卉果物,式度精妍。

邵文金,仿时大汉方独绝,今尚寿。

郡文银。

蒋伯銙,名时英,四人并大彬弟子。

蒋后客于吴,陈眉公为改其字之敷为銙。

因附高流,讳言本业,然其所作紧致不俗也。

陈用卿,与时同工,而年会俱后。

负力尚气,尝挂吏议,在缧绁中。

俗名陈三呆子,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饬。

款仿钟太傅贴意,落墨拙,落刀工。

陈信卿,仿时,李诸传器具,有优孟叔敖处,故非用卿族。

品其所作,虽丰美逊之,而紧瘦工整,雅自不群,貌寝意率,自夸洪饮逐贵游间。

不务壹志尽技,间多伺弟子造成,修削署款而已。

所谓心计转粗,不复唱渭城时也。

闵鲁生,名贤,制仿诸家,渐入佳境,人颇醇谨。

见传器则虚心企拟,不惮改为,会也进乎道矣。

陈光甫,仿供春,时大为入室。

天夺其能。

蚤眚一目,相视口的,不极端致,然经其手摹,亦具体而微矣。

神品陈仲美,婺源人,初造瓷于景德镇。

以业之者,多不足。

成其名,弃之而来。

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锼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蔓,不可思议。

智兼龙眠,道子。

心思殚竭,以夭天年。

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敌。

壶式上接欧正春一派,至尚像诸物,制为器用。

不尚正方圆,而笋缝不苟丝发。

配土之妙,色象天错,金石同紧,自幼知名。

人乎之日沈多梳。

宜兴垂髫之称。

巧殚厥心,亦以甲申四月夭。

别派诸人见汪大心叶语附记中。

休宁人,安体兹,号古灵。

邵盖,周后溪,邵二孙,并万历间人。

陈俊卿,亦时大彬弟子。

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沈君盛,善仿友泉,君用。

并天启,崇祯间人。

沈子澈,崇桢时人,所制壶古雅,浑朴。

尝为人制菱花壶,铭之曰: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

陈辰,字共之,工镌壶款,近人多假手焉,亦陶家之中书君也。

镌亦款识,即时大彬初倩能书者落墨,用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竟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贴间,人不能仿。

赏鉴家用以为别。

次则李仲芳,亦合书法。

若李茂林,朱书号记而已。

仲芳亦时代大彬刻款,手法自逊。

规仿名壶日临,比于书画家入门时。

陶肆谣曰:壶家妙手称三大。

谓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

予为转一语日:明代良陶让一时,独尊大彬,固自匪佞。

相传壶土初出用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日:卖富贵。

土人群嗤之。

僧日贵不要买,买富何如。

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

及发之,果备五色,烂若披锦。

嫩泥,出赵庄山,以和一切色,上乃粘脂可筑,盖陶壶之丞弼也。

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

陶之乃变朱砂色。

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

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老泥,出团山,陶则白砂星星,按若珠琲,以天青,石黄和之,成浅深古色。

白泥,出大潮山,陶瓶盎缸缶用之,此山未经发用,载自吾乡白石山。

江阴秦望山之东北支峰。

出土诸山,其穴往往善徙。

有素产于此,忽又他穴得之者,实山灵有以司之,然皆深入数十丈乃得。

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讫,弇窖其中,名日养土。

取用配合,各有心法。

秘不相授,壶成幽之,以候极燥,乃以陶瓮庋五六器,封闭不隙,始鲜欠裂射油之患。

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

若窑有变相,匪夷所思。

倾汤贮茶,云霞绮闪,直是神之所为,亿千或一见耳。

陶穴环蜀山,山原名独,东坡先生乞居阳羡时,以似蜀中风景,改名此山也,祠祀先生于山椒,陶烟飞染,祠宇尽墨,按《尔雅 释山》云,独者蜀。

则先生之锐改厥名,不徙桑梓殷怀,抑亦考古自喜云尔。

壶供直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宜倾渴即涤,去厥渟滓,乃俗夫强作解事,谓时壶质地紧洁,注茶越宿暑月不馊,不知越数刻而茶败矣,安俟越宿哉。

况真茶如菁脂,采即宜羹,如笋味触风随劣,悠悠之论,俗不可医。

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

若腻滓谰斑,油光烁烁,是日和尚光,最为贱相。

每见好事家藏列,颇多名制,而爱护后染,舒袖摩挲,惟恐拭去,日:吾以宝其旧色尔。

不知西子蒙不洁,堪充下陈否耶,以注真茶,是藐姑射山之神人。

安神人,安置烟瘴地面矣,岂不舛哉。

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迨砜砂和制彀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

或问予以声论茶,是有说乎。

予日:竹论幽讨,松火怒飞,蟹眼徐突窥,鲸波乍起,耳根圆通,为不远矣。

然炉头风雨声,铜瓶易作,不免汤腥,砂铫亦嫌土气。

惟纯锡为五金之母,以制茶铫,能益水德,沸亦声清,白金尤妙,茀非山林所办尔。

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写之,元气复矣。

品茶用瓯白瓷为良,所谓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也。

制宜弇口邃肠,色浮浮而香味不散。

茶洗,式如扁壶,中加一盎鬲而细窃其底。

便过水漉沙。

茶藏,以闭洗过茶者,仲美,君用,各有奇制,皆壶史之从事也。

水勺汤铫,亦有制之尽美者,要以椰匏锡器,为用之恒。

  

  附录《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兼吴贰公》新夏新晴新绿焕,茶式初开花信乱。

羁愁共语赖吴郎,曲巷通人每相唤。

伊予真气合奇怀,闲中今古资评断。

荆南土俗雅尚陶,茗壶奔走天下半。

吴郎鉴器有渊心,会听壶工能事判。

源流裁别字字矜,收贮将同彝鼎玩。

再三请出豁双眸,今朝乃许花前看。

高盘捧列朱萼堂,匣未开时先置。

卷袖摩挲笑向人,次第标题陈几案。

每壶署以古茶星,科使前贤参静观。

指摇盖作金石声,款识称堪法书按。

某为壶祖某云孙,形制敦庞古光灿。

长桥陶肆纷新奇,心眼欷歔多暗换。

寂寞无言意共深,人知俗手真风散。

始信黄金瓦价高,作者展也天工窜。

技道曾何彼此分,空堂日晚滋三叹。

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办。

予但别真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诗以解嘲。

阳羡名壶集,周郎不弃瑕。

尚陶延古意,排闷仰真茶。

燕市曾酬骏,齐师亦载车。

也知无用用,携对欲残花。

吴迪美日:用涓人买骏骨,孙膑刖足事,以喻残壶好。

伯高乃真鉴家,风雅又不必言矣。

林茂之《陶宝肖像歌 为冯本卿金吾作》昔贤制器巧含朴,规放尊壶从古博。

我明龚春时大彬,量齐水火抟埴作。

作者已往嗟滥觞,有循月令仲冬良。

荆溪陶正司陶复,泥沙贵重如珩璜。

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

粉锡型模莫与争,素磁斟酌长相偶。

义取炎凉无变更,能使茶汤气永清。

动则禁持慎捧执,久且色泽生明。

近闻复有友泉子,雅式精工仍继美。

尝教春茗注山泉,不比瓶罍罄时耻。

以兹珍赏向东吴,胜却方平众玉壶。

癖好收藏阮光禄,割爱举赠冯金吾。

金吾得之喜绝倒,写图锡名日陶宝。

一时咏赞如勒铭,直似千年鼎彝好。

俞仲茅《赠冯本卿都护陶宝肖像歌》何人霾向陶家侧,千年化作土赭色。

捄来捣治水火齐去声。

义兴好手夸埏埴。

春涛沸后春旗濡,彭亨豕腹正所须。

吴儿宝若金服匿,夤缘先入步兵厨。

于今东海小冯君,清赏风流天闻。

主人会意却投赠,媵以长句缥缃文。

陈君雅欲酣茗战,得此摩挲日千遍。

尺幅鹅溪缀剡藤,更教摩诘开生面图为王宏卿一时所写。

一时佳话倾璠玙,堪备他年斑管书。

用笋冯园名。

即今书画舫,砚山同伴玉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