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神传

  采茶。 #

  

  采茶之候贵及其时。

太早则味全迟则神散。

以谷雨前五日为上。

后五日次之。

再五日又次之。

芽紫者为上。

面皱者次之团叶又次之。

光面如筱叶者最下。

撤夜无云浥露采者为上。

日中采者次之。

阴雨中不宜采。

产谷中者为上。

竹下者次之。

烂石中者又次之。

黄砂中者又次之。

  

  造茶。 #

  

  新采拣去。

叶及枝梗碎屑。

锅广二尺四寸。

将一斤半焙之。

候锅极热始下急炒火不可缓。

待熟方退火彻入筛中轻团那数遍。

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

火候均停色香全美。

玄微未究神味俱疲。

  

  辨茶。 #

  

  之玅。

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

优劣定乎始锅。

淸浊系乎末火。

火香淸锅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疎失翠。

久延则过熟早起却还生。

熟则犯黄生则着黑。

顺那则甘逆那则涩。

带白点者无妨。

絶焦点者最胜。

  

  藏茶。 #

  

  造茶始干。

先盛旧盒中外以纸封口。

过三日俟其性。

以微火焙极干待。

贮坛中轻轻筑实。

以箬衬紧将花笋箬及纸。

数重封扎坛口。

上以火煨砖定压之。

置茶育中切勿风近火。

风近火先黄。

  

  火候。 #

  

  烹茶旨要火候为先。

火通红茶瓢始上。

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

斯文武之候也。

过于文则水性柔。

柔则水为茶降。

过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

皆不足于中和。

非茶家要旨也。

  

  汤辨。 #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辨。

一曰形辨二曰声辨三曰气辨。

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

如虾眼蟹眼鱼目珠。

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

水气全消方是纯熟。

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

皆为萌汤。

直至无声方是纯熟。

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

皆为萌汤。

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汤用嫩。 #

  

  蔡君谟。

汤用嫩而不用。

盖因古人制茶造则必碾碾则必磨磨则必罗。

则为飘尘飞粉矣。

于是和剂印作凤团。

则见汤而神浮。

此用嫩而不用也。

今时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

此汤须纯熟。

元神始发也。

故曰汤须五沸。

奏三奇。

  

  泡法。 #

  

  探汤纯熟便取起。

先注少许壶中。

祛荡气倾出。

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

不可过中失正。

重则味苦香。

水胜则色淸气寡。

壶后又用。

水荡涤使壶凉洁。

不则减茶香矣。

礶熟则茶神不健。

壶淸水性常灵。

稍俟茶水冲和。

然后分酾布飮。

酾不宜早飮不宜迟早则茶神未发。

迟则玅馥先消。

  

  投茶。 #

  

  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飮茶。 #

  

  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曰泛七八曰施。

  

  香。

  

  有眞香有香有淸香有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生熟曰淸香。火候均停曰香。雨前神具曰眞香更有含香香浮香问香。此皆正之气。

  

  色。

  

  以靑翠为胜。涛以白为佳。黄黑红昏俱不入品。雪涛为上翠涛为中黄涛为下。新泉活火煮茗玄工。玉茗氷涛当杯絶技。

  

  味。

  

  味以甘润为上。苦涩为下。

  

  点染失眞。 #

  

  自有眞香有眞色有眞味。一经点染失其眞。如水中着醎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眞也。

  

  变不可用。 #

  

  始造则靑翠。收藏法。一变至绿再变至黄三变至黑四变至白。食之则寒胃甚至瘠气成积。

  

  品泉。 #

  

  者水之神水者之体。

非眞水莫显其神。

非精茶曷窥其体。

山顶泉淸而轻。

山下泉淸而重。

石中泉淸而甘。

砂中泉淸而冽土中泉淡而白。

于黄石为佳。

泻出靑石无用。

动者愈于安静。

负阴者胜于向阳。

眞源无味眞水无香。

  

  井水不宜。 #

  

  茶经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最下矣。第一方不近江山卒无泉水。惟当多积梅雨。其味甘和乃长养万物之水雪水虽淸性感重阴。寒入脾胃不宜多积。

  

  贮水。 #

  

  贮水瓮须置阴庭中。

覆以纱帛使承星露之气。

则英灵不散神气常存。

假令压以木石封以纸箬。

曝于日下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

水神弊矣。

飮茶惟贵乎茶鲜水灵。

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

  

  茶具。 #

  

  桑苎翁煮茶用银瓢。谓过于奢侈后用磁器。又不能持久卒归于银。愚意银者宜贮朱楼华屋。若山斋茆舍惟用锡瓢。亦无损于香色味也。但铜铁忌之。

  

  茶盏。 #

  

  盏以雪白者为上。白者不损茶色次之。

  

  拭盏布。 #

  

  飮茶前后。俱用细麻布拭盏。其它秽不宜用。

  

  茶道。 #

  

  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戊子雨际。

随师于方丈山。

七佛哑院。

誊抄下来。

欲正书。

而因病未果。

修洪沙弥。

时在侍者房。

欲知茶道正抄。

亦病未终。

故禅余。

强命管城子成终。

有始有终。

何独君子为之。

丛林。

或有赵州风而尽不知茶道。

故抄示可畏。

  

  庚寅中春。休庵病禅。雪窓拥。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