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水记

  

  世传陆羽茶经其论水云。

山水上。

江水次。

井水下。

又云。

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瀑涌湍漱勿食。

食久令人有颈疾。

江水取去人远者。

井取汲多者。

其说止于此。

而未尝品第天下之水味也。

至张又新为煎茶水记。

始云。

刘伯刍谓水之宜茶者。

有七等。

又载羽为李季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

今考二说。

与陆羽茶经皆不合。

羽谓。

山水上。

而乳泉石池又上。

江水次。

而井水下。

伯刍以扬子江为第一。

惠山石泉为第二。

虎丘石井第三。

丹阳寺井第四。

扬州大明寺井第五。

而松江第六。

淮水第七。

与羽说皆相反。

季卿所说二十水。

庐山康王谷水第一。

无锡惠山石泉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峡蛤蟆口水第四。

虎丘寺井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瀑布第八。

桐柏淮源第九。

庐山龙池山顶水第十。

丹阳寺井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井第十二。

汉江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水第十五。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薹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第十八。

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如蛤蟆口水。

西山瀑布。

天薹千丈瀑布。

皆羽戒人勿食。

食之生疾。

其余江水。

居山水上。

井水居江水上。

皆与陆羽经相反。

疑羽不当二说以自异(使诚羽说。

何足信也)。

得非又新妄附益之邪。

其述羽辨南零岸水。

特怪诞甚妄也。

水味有美恶而已。

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

忘说也。

故其为说前后不同如此。

然此井为水之美者也。

羽之论水。

恶渟浸而喜泉源。

故井取多汲者。

江虽长流。

然众水杂聚。

故次山水。

惟此说。

近物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