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鹤经

  

  《鹤经》曰:“鹤,阳鸟也。

因金气,依火精。

火数七,金数九。

故十六年小变,六十年大变,千六百年,形定而色白”。

又云:“二年落子毛,易黑点。

三年头赤,七年飞薄云汉。

又七年,学舞。

复七年应节,昼夜十二鸣。

六十年,大毛落,茸毛生,色雪白,泥水不能污。

百六十年,雄雌相见,目精不转,孕。

千六百年,饮而不食。

食于水,故其喙长。

轩于前,故后趾短;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凋;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

行必依洲屿,止必集林木。

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隆鼻短口则少眼;高脚疏节则多力;露眼赤睛则视远;头锐身短则喜鸣;回翎亚膺则体轻;凤翼雀尾则善飞;龟背鳖腹则能产;轩前垂后则善舞。

洪髀纤趾则能行。

  

  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依火精以自养。

金数九,火数七,故禀其纯阳也。

生二年,子毛落而黑毛易。

三年,顶赤,为羽翮。

其七年小变,而飞薄云汉。

复七年,声应节,而昼夜十二时鸣。

鸣则中律。

百六十年大变,而不食生物。

故大毛落而茸毛生,乃洁白如雪,故泥水不能污。

或即纯黑,而缁尽成膏矣。

复百六十年,变止,而雌雄相视,目睛不转,则有孕。

千六百年,形定,饮而不食,与鸾凤同群,胎化而产,为仙人之骐骥矣。

夫声闻于天,故顶赤;食于水,故啄长;轩于前,故后指短;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周;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

且大喉以吐故,修颈以纳新,故天寿不可量。

所以体无青黄二色者,土木之气内养,故不表于外也。

是以行必依洲屿,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清崇者也。

王策纪曰:千载之鹤,随时而鸣。

能翔于霄汉。

其未千载者,终不及于汉也。

其相曰:瘦头朱顶则冲霄,露眼黑睛则视远,隆鼻短啄则少暝,鞋[故解反,又音谐]颊宅[得宅反]耳则知时,长颈竦身则能鸣,鸿翅鸽膺则体轻,凤翼雀尾则善飞,龟背鳖腹则伏产,轩前垂后则能舞,高胫粗节则足力,洪髀纤指则好翘。

圣人在位,则与凤皇翔于郊甸。

  

  其经一通,乃浮丘伯授王子晋之书也。崔文子学道于子晋,得其文,藏嵩山石室中。淮南八公采药得之,遂传于世。

  

  相鹤诀 #

  鹤不难相,人必清于鹤而后可以相鹤矣。

夫顶丹胫碧,毛羽莹洁,颈纤而修,身耸而正,足臞而节,高颇颣不食烟火人,可谓之鹤。

望之如雁鹜鹅鹊然,斯为下矣。

养以屋,必近水竹。

给以料,必备鱼稻。

蓄以笼,饲以熟之食,则尘浊而乏精采,岂鹤俗也?人俗之耳。

欲教以舞,候其馁,置食于阔远处,拊掌诱之,则奋翼而唳,若舞状。

久则闻拊掌而必起此食,岂若仙家和气自然之感召哉!今仙种恐未易得,惟华亭种差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