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谱

檇李谱(清)王逢辰著

檇李谱序 #

  瑶星孕实,谪天上之长庚;香雨弥空,现佛门之种子。

上方证果,灌此醍醐;远道贻珍,重于琼玖。

天生尤物,地得嘉名,自来果属之贵,蓋未有逾于檇李者也。

当夫花开二月,子结三春;仗嘘指于和风,惧飘零于阴雾。

金铃昼护,先愁莺燕争含;银烛宵龙,未许鼠鼯窃食。

及乎回黄转录,看碧成朱,枝偻低檐,实肥垂盒:逐韩嫣之金弹,入手为难;乞云英之琼桨,流涎特甚。

擎来红玉,艳分广袖之花;吸尽紫霞,晕夺唾壶之泪。

至于眉颦已往,爪印常新;采香之遗迹俱空,偃月之纤痕宛在。

笑桃无恙,难忘仙子天台;泪竹犹斑,尚忆神妃湘水。

婵娟不死,留此精灵,草木有情,恋其香泽,物犹如是,不亦异乎!迩者,劫火屡灾,真种日少,考古者或务名而失实,居奇者更杂伪以乱真。

王芑亭广文生长于斯,稽核至悉,为之阐详条目,发泄精英,使骥材可以按图,而鼠璞不至混玉,此檇李谱之所由作也。

嗟乎!西域葡萄,随斗槎而入贡;南方橘柚,登筐篚以来庭。

樱桃出紫禁之厨,恩颁侍从;荔枝上红尘之骑,笑溢妃嫔。

若檇李者,徒噪虚声,但高野趣,未列诸侯之方物,几等盛世之弃材,豈风味之不时,抑遭逢之有命耶?虽然,不登堂庙,终成千古之名;见重山林,非特一时之价。

夙根深固,忍昧仙综,瘠壤峥嵘,耻居尘秽。

以视道旁太苦,至见遗于智童;井上余甘,仅疗饥于廉士,其贵贱之相去,何衡量之可计哉?又况,皈依初地,早经净土栽培;投赠良朋,雅合清流臭味。

固已伯仲安期之枣,颉烦曼倩之桃。

虽堕落于人间,自超越乎物表。

所愿大椿比寿,树树以八千岁为期;小暑尝新,年年以五六月为约。

芑亭闻之,窃恐难为东道,未免抱憾西施矣!

  咸丰丁巳饯春日,海盐韵甫黄燮清序于拙宜园之倚晴楼

檇李谱目录(计三十条)

接 远 分 栽 字 字 字 地 星 总

换 移 植 种 音 体 义 名 精 论

真 荒 出 收 采 守 时 消 花 枯

伪 熟 数 贮 摘 护 候 息 实 蛀

题 记 馈 儒 爪 价 分 形

咏 载 遗 索 痕 值 两 体

檇李谱 #

嘉兴王逢辰芑亭著

  总论

  檇李见于春秋,地以果名也。

嘉兴为古檇李地,郡邑多产佳李,惟里中净相寺所产为真种子。

顾自周迄唐,未尝有人论及之。

至宋张尧同始有净相佳李诗,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载有徐园檇李,于是檇李之名遂显矣。

  星精

  玉衡星主李,在北斗第五星;吴地为斗分野。

南北两斗,遥相对照。

玉衡为北斗之杓,夏季斗柄南指,檇李产于南方,熟于夏日,玉衡之精华,殆锺于是欤。

  地名

  嘉兴之地,以产檇李名为檇李,犹之产嘉禾名为嘉禾也。檇李城在嘉兴府治西南四十五里,城高二丈,厚一丈五尺。春秋吴伐越,越子即陈于此。

  字义

  许慎《说文解字》:檇,以木有所捣也;从木,隽声。买恩勰《嫁李法》:腊月中以杖微打歧间,正月复打之,足子。即捣之义也。

  字体

  《春秋》本作檇李:《公羊传》作醉李;《越绝书》作就李;《史记》及《汉书》并作隽李。

《集韵》或作檇。

又嘉兴县《何志》:相传吴王醉西施于此,故一作醉呈。

  字音

  《说文》:春秋传曰,越败吴于檇李,遵为切。

陆元朗《春秋音释》:檇音醉,后人遂作将遂切读。

李世泽《韵图》:醉字有平去二音。

据此,则德明音醉,虽不注明平声,然亦可作平声读也。

  栽种

  树性清洁,灌溉亦宜清水。最忌粪土及一切秽恶之物。朱竹垞太史檇李诗云:“瘦地翻宜嫁”,此其证也。

  分植

  分植,须俟根下旁生,以石压之。三四年后,细根已出,枝叶畅茂,约文许长,方可于腊月中分而植之。根上必连胎土。

  远移

  檇李虽嘉兴土产,总以净相寺为第一。其余各邑,亦不少佳者。然寺中之杏,土宜使然也。  接换

  结实之树,初生二三年都要于春分前后接换枝干,则实大而昧美,惟檇李无烦接换也。然以檇李接他种李,亦能结实,但其味稍逊耳。

  枯蛀

  檇李树未见极大者。种约十年始能结实,自二十年至三十年最为茂盛,此后子渐少,螬渐多,树即枯蛀。若年分未久,而地不清洁,亦欲蛀而易枯矣。

  花实

  花开细白,实缀微青,三四月间饶有韶致。

明吴尚书鹏为其弟鹤撰吾里《太平寺沸雷轩碑记》云:“绕槛植檇李千株,开花如晴雪,垂实似冰桃”。

真能为檇李写生者矣。

  消息

  土人于结实之初,即欲探问多少消息,预为他日馈遗。

寺僧故作名贵,必欲以多报少,好作诳语。

以此人不之信,辄到寺亲探。

余尝戏语同人云:“探李消息”可对“报竹平安”都是禅门珍贵物也。

  时候

  每年至小暑方熟,先后不过一旬。如过节气略早,则小暑前五日必熟,迟则小暑后五日必熟。无论节气迟早,总不离乎小暑也。

  守护

  临熟之时,尤宜守护。树旁置一竹柝,?以警鸟。再用竹竿植树顶,络以蒲葵扇,于风中摇动之,使飞啄者不敢下,寺憎穷日夜之力,劳于金铃之护矣。

  采摘

  逐日清晨视其树上,青颗变为黄晕,若兰花色,且须透出朱砂红斑点,方可采摘。过青太生,过红太熟,太生则其味不甜,太熟则其颗易落。

  收贮

  生李可贮木器中二三日,半熟李可贮磁器中二三日,全熟李可贮竹器中二三日。

若欲致远,须以生李贮竹器中,护以蕉叶,取其凉爽耐久,可六七日不坏。

然太生难熟,熟于器者色香味终稍减矣。

  食法

  食李之法,宜择树上红黄相半者,摘贮磁瓦器或竹木器,约一二日开视。

如其红晕明透、颜色鲜润,即取布巾雪去白粉,以指爪破其皮,浆液可一吸而尽。

此时色香味三者皆备,虽甘露醴泉不能及也。

过此恰好地位,即红变为紫,非但浆腻,且味淡矣。

若青李生食,不过甘芳鲜脆而已,檇李之真味不出也。

  出数

  净相寺僧析为十房,而植李者止五六房。

向惟西房李最盛,约十余本。

近因三遭火厄,树亦尽归阆苑矣。

现惟殿下房有五六本,东南房有四五本,东北房有三四本,其余各一二本,综计不及二十本。

大年每树可得百余颗,小年则十余颗而已。

物罕愈珍,犹之佳人难得。

檇李盖比于夷光矣。

  荒熟

  李有大年小年,且有无年者。

花时晴雨调匀,则结子必繁,可望大年。

久晴温燥,久雨过湿,则子必稀少,即为小年。

所最忌者雾,四五月中若遇连朝重雾,子必尽落,几不能为硕果之仅存矣。

  真伪

  李以净相寺为最,前人所称徐园,潘园本,皆檇李种也。

今石门桐乡亦往往有之,而海盐之澉浦山中,种并不绝。

吾邑如梅里、竹里之邻近乡村,各有种其树者。

然李至红熟,质尽化浆,熟而无浆者,非真檇李也。

且檇李核中之仁,绽者什一而已。

李日华所谓:半菽无仁,正无烦王安丰之相镇也。

净相寺僧每以寺中李少,不敷所售,潜购他种相杂,欺人待价。

当于李之浆仁辨之,则无鱼目混珠之弊矣。

  形体

  颗以圆整而略带微扁者为上。

或有歪蒂或一蒂而两李相合者,名曰鸳鸯李。

此数种纵使红熟食之,其浆终不能如圆整者之饱满一吸可尽、惟存皮核也。

皮带微酸,核上有金丝缕缕粘而不脱。

或云仁悬一线,实未曾见。

  分两

  大者每斤约计八颗,中者每斤约计十颗,小者每斤约计十二颗。

若遇大熟之年,间有重二两五钱一颗者,然亦不能多得也。

至于极细之颗,不必再作锱铢较量矣。

  价值

  价值极昂。

净相寺中,无论大年小年,每斤总须番银一饼。

且将熟之时,远近争买,寺僧犹恐不给,时或珍秘不售,竟有空手而归者。

其余寺外邻近之檇李则番银一饼,可易二斤,少则不能得也。

其珍贵如此。

  爪痕

  唐开通钱,有窦后爪痕于背。

净相寺李,有西施爪痕于面,粗细长短不一,至今犹存。

然他处檇李间亦有之,即净相寺中,并不能颗颗皆有也。

朱竹垞太史鸳湖棹歌云:“闻说西施曾一掐,至今颗颗爪痕添”,若执此以求之,则泥矣。

  贡献

  果品虽极名贵,然选地既不能良,历时又不可久。故自贡献昊宫以后,汉不闻偕樱桃并贡,唐不闻与荔枝同献也。

  需索

  佳果植于方外,每苦当道需索。

净相寺曾有官吏,预将产李之所,悉用朱印斜封。

及至小暑开视,一颗无存。

盖檇李珍贵,结实之后,当倍加灌溉,临熟时又须驱逐群鸟,否则食尽乃止。

俗吏不察其故,疑僧私采,大加笞杖,僧既负冤,至欲尽伐其树。

朱竹垞太史《檇李赋》序云;“近苦官吏需索,寺僧多伐去之,将来虑无存矣”即谓此也。

迩来官吏清廉,皆照民间赍钱交易,无曩时杀风景矣。

  馈遗

  产数既罕,而价值又昂,慕名者,每年争购以作馈遗珍品。

或上奉官长,或远赠亲朋,而里人往往反不得领略。

故寒素之家,颇有土著高年终其身不知此味者。

名士远宦而德泽不及于乡里,亦犹是矣。

  记载

  考之图经,未见其名。

惟至元《嘉禾志》中载,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始有徐园檇李之说。

国初朱竹垞太史《檇李赋》序亦详言之。

而嘉兴郡志邑志,并载入果属中。

  题咏

  以果名为题咏者,宋张尧同《嘉禾百咏》,始有净相佳李诗。

明黄涛《檇李城》诗中有“或云产佳李,声称非不经”之句。

至国初除钱牧齐谦益《初学编》题咏外,曹倦圃溶《静惕堂集》朱竹垞彝尊《曝书亭集》并有檇李诗。

他若小谭大夫吉璁《鸳鸯湖棹歌》以及项奎、吴绮暨释通复皆有其诗。

梅里志收有数家。

后诸襄七锦亦咏及之。

近时题咏渐夥,固不能一一尽述也。

檇李谱题词 #

  芑亭广文以檇李谱寄题,因成五古二十韵奉答。全椒薛时雨慰农

  地借果名传,春秋载檇李,城圯草木荒,仙根渐还徙。

古寺近竹田(谓净相寺),小庵傍梅里(谓东瑶庵),两处李并多,伯仲本堪比。

宋时张尧同,闲吟成诗史,净相一入咏,盛名从此起。

徐园视为奴,潘园唤为婢。

子熟黄梅天,轻红簇霞绮。

王郎善体物,著谱悉能纪,仿佛郭案驼,种树得妙理,橘录庶足齐,荔赋亦足?。

邮笺寄一编,题词索鄙俚。

忆昔宰嘉兴,馈我作隆礼。

倾筐递清香,爪痕依然在,遥遥千百年,美人真不死。

数口沃琼浆,芬芳寒沁齿,饮露无比甘,吸泉有如醴,酷暑润枯肠,狂吟与靡已。

今复故熊萌,觅句心独喜;聊申报玖意,写满桃花纸。

  芑亭学博邮寄新著檇李谱索题,率成二绝以酬之。福安李枝青芗园

  吴宫花草久荒凉,犹胜西施爪甲香,潘县嘉禾曾小住,筠篮远惠饱琼浆。

(余宰嘉兴时,君以檇李见饷。

)上应天星下地名,等闲考核最分明,居然一卷荔枝谱,作序重逢黄履庚。

(黄履庚作荔枝谱序,此序为黄韵甫明府所作。

  芑亭外翰以净相寺檇李见赠,并示新著檇李谱,赋谢。新城杨炳子萱

  七载分符久,偏夸口福多,倾筐珍檇李,载笔纪嘉禾,孕实垂星彩,吹香护释迦。

琼浆供一吸,不许手频搓。

自入尧同咏,争传净相名。

鸟衣留韵事,鸲砚定新评。

摇忆青葵络,分冯翠笼擎。

荔枝同注谱,考核快平生。

  芑亭广文以所著檇李谱见示,并索题名,成此奉酬。上元朱绪曾述之

  麟经檇李有名垂,新谱邮笺远馈遗。

结子天时能细考,移根地理亦深知。

林檎似读孝威启,都蔗如披子建诗。

记得爪痕曾把玩,频劳古寺摘高枝。

(余莅嘉邑,屡蒙见惠。

  芑亭同谱亲家寄所著檇李谱索题,率成七古一章,聊以奉酬,工拙非所计也。平湖朱善张山泉

  汉苑有缥梨,西京杂记我曾稽;赵家有?枣,北梦琐言我曾考。

独有檇李城虽荒,仙根?移近仍良,禾郡植此本名贵,净相声价为尤昂。

斗杓玉衡星对照,南国果中推最妙。

鲁史名可纪,齐民术可求;吴宫变沼西施去,只见爪痕今常留。

花开白雪碎,子熟红云稠。

柰作王祥守,桃防曼倩偷;蒲葵扇挂竹柝?,鹦鹉欲啄空绸缪。

金钱争买输重费,馈献须贮筠篮寄。

多少寒素土著人,年高不曾知其味。

物罕难给秘且珍,僧购他种伪乱真。

琼浆玉液何从别?织核半菽毫无仁。

我友读书欣得间,条分缕析皆详辨。

谱成荳肯让荔枝,君谟闻之劳顾盼。

屈指宦游忽十年,家乡土产梦魂牵。

千里路遥惜莫致,开卷解渴免流涎。

自负芳情尚未歇,耸肩清吟兴发越。

倘教青李他年或相投,晴窗好写一卷来禽帖。

  芑亭仁兄见饷檇李,并示新著檇李谱索题,因作五六七言诗三首以寄之。同邑秦光第次游

  檇李城倾圯,荒凉几树存,共传他果美,爪掐尚留痕。

嘉名曾标鲁史,要术更著齐民。

星落玉衡我手,报琼愧乏殊珍。

绾筑槐花独坐时,主人物理好寻恩。

谱中滋味无穷尽,如读希文橄榄诗。

  芑亭二兄先生以檇李谱索诗,因成四绝奉寄。武陵余祚馨蓉初

  仙种偏宜佛地栽,慈云法雨沐恩来,吴宫花草都埋没,胜有灵根护碧苔。

分野星看映玉衡,孕成佳果誉非轻,织痕留得夷光掐,更使千秋享盛名。

绿阴低覆子盈枝,消息频探好护持,待试浮沈风味别,琼浆吸尽露金丝。

汉世朱樱转舍重,唐时粉荔逐尘忙,谱成声价尤堪贵,较胜潘徐品独芳。

  芑亭广文先生以檇李赠黄韵甫师,并胜所著檇李谱。时适过黄氏拙宜园,即蒙分饷数枚,率成三十韵题于谱上,邮寄就正。钱塘蒋坦蔼乡

  秀州有佳李,耳食今十年。

竭来武原游,适当小暑前,我师分饷我,著手轻红鲜。

为言王录事,风雅独爱贤,岁必远持赠,不惜金十锾;兼媵谱卅条,纤细详一编,开函再三读,始得本末焉。

溯李所自来,谓自周秦沿,当时竟埋没,虽美无由传。

至宋张尧同,方见诸诗篇;品超桐乡县,味胜澉浦山。

迨至朱(竹垞)曹(秋岳)起,互证书便便。

净相古教寺,真种出最先,产惟几本树,植罕数顷田,外此尽别种,亦无爪痕纤。

每年二三月,花白浑如姻,鸣禽语架格,日夕窥其巅,僧穷守护力,系扇逐风颠。

年荒实更少,价值贵千钱。

往往邻里翁,霜雪满鬓旁,而未一沾唇,闻之辄流涎。

因恩万物理,显晦总关天,其间幸不幸,相距绝相悬。

即将此树论,本是同榛菅,幸而免樵斧,敢望登华筵?一朝盛名至,考证尤精研。

青绡难挂齿,紫粉难齐肩,夫荳物有异,声价使之然。

乃叹士君子,伏处身穷颠,华实须自副,荣瘁非吾權。

  芑亭二兄惠净相寺檇李并以檇李谱索题,成诗答谢。贵州杨裕深晓柬

  爪掐纤痕颗颗留,琼浆吸尽润诗喉。

真才方许真诠出,名果须教名士投。

吴越兴亡增旧感,春秋笔削记前修。

杨梅愧我家园少,报玖题图未足酬。

(君曾以周未庵进士绘赠报玖图属题七古。

  芑亭二兄外翰寄遗净相寺檇李并大箸檇李谱,赋此答谢。钱塘戴熙醇士

  老桃北杏麟经见,檇李特书吴越战。

得名早在夷光前,隽谓鸟肥取夸炫;醉李就李皆音伪,当以得隽证盲传。

广文先生安丰裔,钻核家风今忽变,梵宇施金易珍果,摘鲜藏熟分甘偏。

先生嗜古非嗜味,搜采故实乘清宴。

辨证玉蕊谱糖霜,体例一洗稽含面。

综以序言冠以图,大句短章罗硕彦。

习苦(熙斋名)主人例茹苦,俊品何期递邮传,包裹封题四十枚,饱啖家人逾饮宴,味余领取味外味,有似梅花和雪咽。

况兼新谱媲君谟,快读终篇起遥羡。

平生奔逐为口忙,南北嗜好各有擅,沙雅尔梨哈密瓜,波萝蜜与桄榔面,至今未忘董墓桃,荔支尤胜君?殿。

以彼视此悉衙官,惟新会橙邀天眷。

(道光二十八年,恩赐新会橙一桶。

)真赝细认笔管印(皮上天生一圆印者出新会),差与爪痕相后先。

悬车十载未尝新,玉箸金盘料难荐。

豆知分野共星精,余润还叨及邻县。

此诗无味不妨传,为君一涤老饕砚。

  芑亭二兄见惠檇李,并示以檇李谱,率成奉谢。平湖张金镛海门

  玉衡昨夜梦星移,檇李侵晨忽远遗。

皮嫩台边留腿粉,色鲜河畔带倾脂。

细心备考栽培术,厚谊堪赓投报诗。

犹忆槐花吟馆宿,爪痕相约访西施(曾宿君斋,许访净相寺)。

  芑亭世?寄赠净相寺檇李,并示檇李谱,题此归之。平湖朱壬林小云

  满林檇李护睛姻,正值黄梅雨霁天。

投赠旧交经两世,(令尊鉏园订交在嘉庆丙寅)纷争往事阅千年。

清香同许留花史,真种犹欣近竹田。

归思莼鲈贪恋外,马坟菱熟亦新鲜(平期土产有马坟菱)。

  芑亭广文屡饷檇李,并寄檇李谱属题,因成二绝以报之。长白明德克庵

  沼吴事历几沧桑,仙种犹能剩佛堂。惟有风流王录事,卅条细细载精详。一筐珍贵重如嫌,入口轻红比蜜甜。错认开通钱上掐,依稀胄后爪痕纤。

  芑亭二兄赠净相寺檇李,并媵檇李谱索诗,成此答谢。仁和张咏梅丞

  秉铎嘉禾地,居官檇李城。残枝分硕果,荒寺得宏名。启较林檎美,诗争橄榄清。人生如草木,大造任枯荣。

  芑亭学博以净相寺檇李见饷,并索题檇李谱,迟逾数月,赋此奉答,时在同治已巳冬至后二日也。诸城臧均之可园

  王郎王郎著作精,檇李本原搜麟经。

地名千载留果名,天星分野应玉衡。

尧同倡咏开先声,朱曹继起加品评。

净相老树青复青,徐园潘园?无称。

木李投我百感生,曾皙羊枣心怦怦。

萱帷嗜食双泪倾(先母爱食佳李),寻常馈遗同君羹。

风尘俗吏羞洁楹,鲜民难遂禄养情。

忆昔往游临畦胜,荒烟落木秋山明;吴越莫问沉与升,恩归故垅勤躬耕。

迟我题诗酬诗朋,古寺为邻吟寒灯。

  芑亭二兄重刊檇李谱,属书册首,并索题句。兴之所至,中多驳辨,不自知其少蕴蓄也。兼柬可园大兄,并请即正。善化许瑶光雪门

  君谟闽人谱荔支,但夸闽产无乃私,后来永嘉韩太守,橘录止录温州宜。

贤豪所居考名物,棠阴枌社争留贻,不比茶谱暨荀谱,铺张珍昧供朵颐。

我守檇李己七载,净相芳根兵后在。

六月炎威啖此消,交梨碧柰浮东海。

曾读频罗庵主章,筠龙盈咫风露香。

一笑金婆换西子,远饷追和丁见堂。

几欲翻书稽越绝,醉里二字增傍徨。

有如卫风报琼玖,刺淫美伯今难详。

兹李名地始盲左,定公乙巳吴王光,夫椒行成岁丁未,浣纱女始来金阊。

歌舞三年语溪水,爪痕未免传荒唐。

今古蛾眉生附会,倾脂有河层有廊。

名花名果一例视,玉环红捻牡丹芳。

君之此谱究何是,浣诵芬芳漱牙齿。

仙液千年柱下君,清风三日於陵子。

若将多识祖葩经,必恭敬止同桑梓。

坛边杏子圣人居,门外栗魁高士里。

杨梅从此属君果,儒雅风流问谁比。

我未暇谱聊作诗,失却骊珠割龙耳。

所愿牵连附骥传,恰似潘园徐园李。

  西子妆平湖贾敦良芝房

  芑亭广文先生寄示所作檇李谱,读之齿颊生香。爰填一解奉答,盖冀将来之分甘名果也。

  产孕星精,香流玉液,俊味竞夸乡土。

祗林劫外数株存,伴招提贝多罗树。

金铃静护,防红颗啄残鹦鹉。

认当年,有痕留织爪,娇酣如许。

筠篮贮,记取分来,价重西施乳。

槐花吟客,撷芳才,擘瑶片,荔枝同谱。

茶瓜逭暑,更难忘徐园风趣。

最相望,得共来禽寄与(右军有青李来禽帖)。

  水龙吟第一体华亭张鸿卓筱峰

  芑亭仁兄先生以檇李谱寄示,赋此奉题,即请正拍。

  西施沈醉初醒,纤纤一掐痕留爪。

瑶花白缀,琼桨红绽,俊逾植枣。

胜地分名,遥天应宿,著称吴早。

二千年佳种流传,风处偏输与招提好。

摩诘江乡细考,谱群芳響遗不少。

旧编广捡,新诗旁证,僧庐昏晓。

饿眼窥禽,馋涎垂客,补图忒肖。

拟明年小暑尝新,来就泛鸳湖棹。

  买陂塘秀水孙融次公

  芑亭老兄以檇李谱寄题,填此就正。

  一株株东风催嫁,红裙低护邻女,琼桨饱绽莹肤润,小暑轻雷,才做痕浅露。

却不道美人指掐,留千古。

投桃报汝。

待缄固筠笼,赋诗作媵,遥寄野航去。

凭追溯,名字麟经曾著。

托居禅窟深处。

吟馀略载生花笔,此果夙根如许。

须记取,似还虑潘徐支派,留传误。

佳珍细数,只一骑尘飞,岭南仙荔,堪与尔同谱。

  芑亭先生寄檇李谱一册,因用曝书亭集朱竹垞太史檇李诗体奉题,即请教正。南屏退院僧达受

  麟经标胜地,鸳水托灵根,俊味夸仙果,清香绕佛门,价高推净相,品重溯徐园,醉意文堪述,隽声义尚存。

胆尝怀往迹,爪掐认新痕。

鹉啄驱鸣柝,莺含护挂幡。

林檎同启读,橄榄并诗论,谱许荔枝续,精详著妙言。

  芑亭老世伯先生以檇李谱寄示家严,索序,因得展读,并题一律。海盐黄珏佩珩

  认取西施掐,兴亡何足论。清修成佛果,净相托仙根。玉液含肌绽,金丝缀核繁。谱来应入志,鲁史许同存。

  芑亭伯兄新箸檇李谱成,喜为题句。妹王文瑞秋霞

  吴越纷争只指弹,城荒草木尽摧残,美人纤爪空留掐,一捻还堪比牡丹。怀橘分梨忆小时,俄惊老大鬓成丝,一编可续荔枝谱,镇日合咀手自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