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枣谱

打枣谱 (元)柳贯

枣

《埤雅》云:棘,大者枣,小者棘。盖若酸枣。所谓棘也,于文重朿为枣。

《诗》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剥,击也。枣实未熟,虽击不落也。

《孟子》曰:“养其梳棘。”樲,酸枣也。

世云,啖枣多,令人齿黄。

《养生论》曰:齿居晋而黄。晋食此故也。

《尔雅》注曰:今江东枣大而锐上者,呼为壶枣,犹瓠也。细腰者,今鹿卢枣。

卢谌《祭法》春祠用枣油。

苏秦说燕文侯曰:比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

潘岳赋曰:周有弱枝之枣。

《唐本》注云:枣啖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疿疮良。

《食疗》云: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之,令人香身。

名

鹿卢枣。

(子细腰者.)鸡冠枣。

(出睢阳,宜作脯。

)梳酸枣。

(树最小,实酢。

)醍醐枣。

(出睢阳,宜生啖。

)挤白枣。

(核白也。

)白枣。

(即盐官枣也。

)羊枣。

(实小而圆,紫黑色。

)无实枣。

(不著子者。

)边腰枣。

杨彻齐枣。

(《尔雅》未详。

)煮填枣。

(《尔雅》未详。

)波斯枣。

(生波斯国,长三寸。

)牛头枣。

上皇枣。

赤心枣,崎廉枣,骈白枣。

灌枣。

细腰枣。

西王母枣。

(三月熟。

)桂枣。

鸡心枣。

弱枝枣。

狗牙枣。

玉门枣。

蹙婆枣。

青华枣。

谷城紫枣。

(长二寸。

)棠枣。

猕猴枣。

棣枣。

三心枣。

红枣。

(出山东,红色。

)紫纹枣。

香枣。

(出哈密。

)圆爱枣.火枣。

(见《穆天子传》。

)三寸枣。

金槌枣。

御枣。

(出青州。

)凤眼枣。

冻枣。

沙枣。

(出赤斤,蒙古卫。

)嵭嵣枣。

(汉嵭嵣山献,万年一实。

)凡枣。

(出《本草图经》。

)安平枣。

(出何晏《九州论》。

)糯枣。

(出《北梦琐言》。

)大枣。

(出河东猗氏。

)渤海枣。

(李少君食之,大如瓜。

)玉文枣。

(西王母食之,大如瓶。

)细核枣。

(《拾遗记》注云:出北极岐峰之阴,其核细。

)羊角枣。

(石季龙园所种,十子二尺。

)仙人枣。

(长四寸,其核如针。

)天蒸枣。

(干红于树上。

)騩山枣。

(色甚美。

)胶枣。

南枣。

(大恶,不堪啖。

)团枣。

美枣。

匾枣。

良枣。

卧枣。

盐官枣。

(出海盐,紫色味佳。

)菟枣。

(高尺许,实如枣,出丹阳。

)七尺枣。

(见《述异记》。

)蜜云枣。

(出蜜云县,味最甘。

)牙枣。

(先熟,亦甘美。

)金城枣。

(形大而虚,少脂。

)青州枣。

赤枣。

(子色赤,枣味酸。

)万岁枣。

(出三佛齐国。

)山枣。

(状如枣而圆,色青黄而味甘酸,出广州。

)西王枣。

(出昆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