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

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 唐 杨筠松

提要

撼龙经 #

疑龙经 #

上篇

中篇

下篇

附:疑龙十问 #

附:卫龙篇 #

附:变星篇 #

葬法倒杖 #

认太极 #

分两仪 #

求四象 #

倍八卦 #

倒杖十二法 #

附:二十四砂葬法

 

提要

  《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

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

《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

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

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

无稽之谈,盖不足信也。

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

《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

《疑龙经》上篇言幹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

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

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

《葬法》则专论点穴。

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

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

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

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

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传不废。

亦有以也。

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

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龙经

  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

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派。

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韩隔杳冥。

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

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

分肢擘脉纵横去,气血勾连逢水住。

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君公侯。

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中。

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

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

峰以星名取其类,星辰下照山成形。

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

高山既认星峰起,平地两傍寻水势。

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中者是。

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

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

平中仰掌似凹窠,隐隐微微立丘阜。

倾从丘阜觅凹窠,或有勾夹如旋螺。

勾夹是案螺是穴,水去明堂聚气多,四傍绕护如城郭,水绕山还聚一窝。

霜降水涸寻不见,春夏水高龙背现。

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

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回环。

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

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

水绕山缠在平坡,远有冈陵近有河。

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返去从他。

水抱应知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

莫道高山龙易识,知到平洋失踪迹。

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卸愈多愈有力。

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

祖宗父母数程遥,误得时师皆不识。

凡到平地莫问踪,只观环绕是真龙。

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真藏也是空。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将居四垣。

天乙太乙明堂照,华盖三台相后先。

此星万里不得一,此龙不许时人识。

识得之时不用藏,留与皇朝镇家国。

请从垣外论九星,北斗星宫系几名。

贪巨武星并辅弼,禄文廉破地中行。

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

不知星曜定锱铢,祸福之门教君识。

  贪狼顿起笋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

斜枝侧顶为破面,尖而有脚号乘龙。

脚下横拖为带剑,文武功名从此辨。

横看是顶侧是峰,此是贪狼出阵龙。

侧面成峰身直去,不是为朝便不住。

  莫来此处认高峰,道是玄武在其中。亦有高峰是玄武,玄武落处四兽聚。聚处方为龙聚星,四兽不顾只成空。空亡龙上莫寻穴,纵然有穴易歇灭。

  或为关峡似龙形,正身潜在峡中行。

时师多向峡中觅,不识真龙断续情。

贪狼自有十二样,尖圆平直小为上。

欹斜侧岩倒破空,祸福轻重自不同。

欹侧倾斜斜似侧,平似乘龙侧似直。

贪狼似巨倒似空,空似虚岩即似石。

问君来此如何观,我道贪狼非一般。

欹是崩崖破是折,斜是边有边不同。

侧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岩穴多玲珑。

倒是飞峰偏不正,七者未是贪狼龙。

平地卓然顿起笋,此是尖狼本来性。

圆无欹侧四面同,平若卧蚕在高顶。

直如决脊引绳来,小似笔头插高塔。

五者方为贪正形,吉凶祸福要详明。

  火星要起廉贞位,生出贪狼由此势。

若见火星动焰时,看他踪迹落何处。

此龙不是寻常贵,生出贪狼向亦奇。

火星若起廉贞位,落处须寻一百里。

中有贪狼小小峰,有时回顾火星宫。

世人只道贪狼好,不识廉贞是祖宗。

贪狼若非廉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

高山顶上如平掌,中分细脉如蛇样。

贵龙多是穿心出,富龙只从傍生上。

高山如帐后面遮,帐里微微似带斜。

带舞来下如鼠尾,此是贪狼上岭蛇。

带舞下来伸鹤颈,此是贪狼下岭蛇。

上岭解生朱紫贵,下岭须为朽腐家。

  大山特起小为贵,小山忽起大为势。

高低大小断续行,此是贪狼真骨气。

大抵九星有种类,生子生孙巧相似。

剥换方知骨气真,剥换不真皆不是。

一剥一换大生小,从大剥小最奇异。

剥换退卸见真龙,小峰依旧贪狼起。

剥小如人换好裳,如蝉退壳蚕退筐。

或从大山落低小,或从高峰落平洋。

退卸剥换成几段,十条九条乱了乱。

中有一条却是真,若是真时断了断。

乱山回抱在面前,不许一条出外边。

只有真龙在帐内,乱山在外却为缠。

此龙多从腰里落,回转余枝作城廓。

城廓弯环生捍门,门外罗星当腰着。

罗星要在罗城外,此与火星常作案。

火星龙始有罗星,若是罗星不居内。

居内名为抱养,又为病跟堕胎山。

罗星若生罗城口,城口皆为玉笋班。

罗城恰似城墙势,龙在城中聚真气。

罗星借在城阙间,时师唤作水口山。

欲识罗星真妙诀,一边枕水一边田。

田中有骨脉相连,或为顽石焦土间。

此是罗星有余气,卓立为星在水边。

贪巨罗星方与尖,辅弼武曲员匾眠。

禄存廉贞多破碎,破军尖破最为害。

只有尖圆方匾星,此是罗星得正形。

忽然四面皆是水,两册环合郁然青。

罗星亦自有种类,浪说罗星在水边。

  巨门尊星性端庄,才离祖宗即高昂。

星峰自与众星别,不尖不圆其体方。

高处定为顿笏样。

但是无脚生两傍。

如此星峰止一二,方冈之下如驱羊。

方冈或如四角帐,帐中出带似飞扬。

飞扬要得穿帐去,帐中两角随身张。

枝叶不多关峡少,却有护卫随身傍。

带旌带节来拥护,旌节之峰多是双。

更有刀剑同护送,刀剑送后前圆冈。

离踪断多处失脉,抛梭马迹蛛丝长。

梭中自有丝不断,蜂腰过处多趋跄。

  自是此星性尊贵,护送此星来就体。

每逢跌断过处时,两傍定有衣冠吏。

衣冠之吏以圆峰,两傍有脚卫真龙。

若是独行无护卫,定作神祠佛道宫。

平行穿珠行数量,忽数又作方峰起。

方峰直去如桥扛,背长颇类平尖贪。

平尖贪狼如一字,生在山顶如卧蚕。

武曲倒从身中出,贪狼直去如僧参。

夹辅护龙次第列,正龙在内左右函。

此龙住处无高垅,间生窝穴隐深潭。

独在山峡中间者,穴落高冈似草庵。

四围要高来朝护,前案朝迎亦高舞。

却作高穴似人形,按敛端严似真武。

  此龙若行三十里,内起方峰止三四。

峰峰端正方与长,不肯欹斜失尊体。

峰上忽然生摺痕,此与廉贞何以异。

凡起星辰不许斜,更嫌生脚照他家。

端峰若生四花穴,花穴端严要君别。

真龙直去向前行,四向谩成龙虎穴。

此是武曲钳峡来,间气来此偶生峡。

此龙误了几多人,定来此处说真形。

要说四花穿心过,但看护卫不曾停。

尊星自有尊星体,方正为屏将相位。

巨门行龙少鬼劫,盖缘两傍多罗列。

水界分处夹龙行,不肯单行走空缺。

水界分及乱生枝,枝叶虽多夹水随。

护龙亦自有背面,背后如壁面平夷。

平夷便是贴龙体,龙过之时形怪异。

不起尖圆即马旗,攒剑纟番龙归此地。

护卫缠绕如打围,重重包裹外山归。

至令巨门少关峡,护送无容左右离。

明堂断定无斜泻,横案重重拜舞低。

平贪覆巨圆武曲,尖圆方整不能齐。

三星尖圆方整处,向此辩别无狐疑。

识龙须识辨疑处,识得真龙是圣师。

  禄存之形如顿鼓,下生有脚如瓜瓠。瓜瓠头前有小峰,此是禄存带禄处。大如螃蟹小蜘蛛,此是禄存带杀处。杀中若有横磨敛,此是权星先出武。

  大龙大峡百十程,宝殿龙楼去无数(峡口微平曰殿)。

忽履仁等入长垣(长坦如城),万仞不围君莫顾。

痴师偷眼傍睥睨,晓者默然佯不睹。

若然尖脚乱如茅,唤作蚩尤旗爪距(天上有蚩尤旗星)。

小圆带禄围本身,将相公侯出方虎。

  大抵星辰嫌破碎,不抱本身多作怪。

端正龙神须无破,丑恶龙神多破败。

怪形异穴出凶豪,杀戮平民终大坏。

草头作乱因此山,赤族诛夷偿命债。

只缘龙上有枪,贼旗倒仄非旌幛。

旌幢对对端正立,独立欹仄名□枪。

顿鼓微方似武曲,武曲端正下无足。

有足周围真禄存,圆尽方为武曲尊。

龙家最要仔细辩,疑似乱真分背面。

背似面非岂有真,此是禄存大移转。

凹处是面凸是背,作穴分金过如线。

凡看星辰看转移,转移须教母顾儿。

枝分派别有真种,忽作瓜蔓无东西。

十里半程无冈岭,平阳砂碛烟尘迷。

到处君须看水势,水势莫问江与溪。

只要两源相夹出,交琐外结重重围。

禄存好处落平洋,大作方州小镇县。

坪中时复乱石生,或起横山或梭面。

此处或有辅弼形,辅弼无枝禄生辨,禄是帝车第二星,也主为文也主兵。

  九星行龙皆要禄,最要夹贪兼巨轴。

或从武曲左右起,此等贵龙看不足。

若逢此星远寻穴,莫向高山寻促局。

若遇九星相夹行,只分有足并无足。

燕云不岭出九关,中带禄存三吉山。

高山峡里多尖秀,也有圆禄生孱岩。

君看山须分种类,乱指横山作正班。

禄破二星形无数,也有正形落低处。

也有低形上垅头,杂乱分形君莫误。

形在高岭为高形,山顶上生禄存星。

形在平洋山卓立,顶矮脚手亦横平。

顶上生形顶必正,平地生形脚乱行。

请君看我细排列,祸福皆从龙上生。

  第一禄存如顿鼓,脚手对对随身去。

平行有脚如剑芒,旌节幡幢排次序。

此等星辰出大江,中有小贪并小巨。

辅弼侍从左右生,隔岸山河远相顾。

此是龙身作州县,雄据十州并一路。

忽然诸山作垣局,更求吉水为门户。

若得吉水为门户,万水千山不须做。

  第二禄存如覆釜,脚法如戟周回布。有脚方为真禄存,无脚方为禄堆巨。此星定是有威权,白手成家积巨富。

  第三禄存鹤爪布,两短中长龙出露。出露定为低小形,隐隐前行忽蹲踞。有穴必生龙虎巧,丑陋穴形龙不住。

  第四禄存肋扇具,脚手又似扛丝势。

此龙只好结神坛,另有星峰生秀气。

第五禄存如悬鹑,破碎箕帚摺无数。

此星便是平行星,星平生枝自顶分。

此龙只去平中作,桡掉回来斩关做,高山大峡开三路。

  第六禄存落平洋,势如巨浪横开张。

他星亦有落平者,此星平地亦飞扬。

脚摆时复生巨石,石色只是黑与黄。

两傍请看随龙峡,长短大小宜推详。

护龙转时看他落,落处当随水斟酌。

右转皆右不参差,左转皆左无驳杂。

朝迎指正真穴形,左右高低君莫错。

禄存鬼形如披发,虽曰众多势如掠。

  第七禄存如长蛇,左右无护无拦遮。

此龙目作贵龙从,枕在水边自横斜。

第八禄存在高顶,如载兜鍪有肩领。

渐低渐小去作穴,定作窝钳极端正。

此龙号为八贵龙,捉穴真时最昌盛。

  第九禄存如落花,片片段段水夹砂。不作蛟潭为鬼穴,定作罗星水口遮。

  天下山山有禄存,或凶或吉要君分。

莫道禄存全不善,大为将相公侯门。

要知五岳真龙落,半是禄破相参错。

大行顶上马耳峰,禄存身上贪狼龙。

泰山顶上有石观,上有月亭高一半。

此是禄存上有贪,如此高峰孰能判。

海中洲渚亦有山,君如论脉应难言。

不知地脉连中国,远出山形在海间。

集出青齐为东岳,过尽平阳大江壑。

地络连延气势生,涧水止龙君莫错。

我观破禄满天下,九星分变无识者。

君如识得禄存星,珍宝连城贵无价。

  文曲正形蛇行样,若作淫邪如撒网。

此星柔顺最高情,形神恰似生鳝样。

问君如何生此山,定出廉真绝体上。

问君如何寻绝体,本宫山上败绝气。

问君如何寻本宫,宝殿之下初出龙。

认得星峰初出面,看得何星细推辨。

九星皆挟文曲行,若无文曲星无变。

变星便看何星多,多者为主分恶善。

文曲星柔最易见,每遇旺方生侧面。

侧面成峰身直行,直去多如丝杂线。

此星山骨少星峰,若有星峰辅弼同。

平地蛇行最为吉,半顶娥眉最得力。

若有此星连接生,女作宫嫔后妃职。

男家因妇得官班,又得资财并美色。

凡起星峰必有情,自然连接左右生。

若是无峰如鳝样,死龙散漫空纵横。

纵饶住处有穴形,社坛神庙血食腥。

若是作坟并建宅,女插花枝逐客行。

男人破家因酒色,女人内乱公讼庭。

变出瘵痨鬼怪病,令人冷退绝人丁。

  困龙坪下数十里,忽然卓立星峰起。

左右前后忽逢迎,贪巨武辅取次生。

只得一峰龙便活,娥眉也变弼形。

平行虽云变辅弼,只是低平少威力。

若得尊星生一峰,便使柔星为长雄。

男人端貌取科第,女人主家权胜翁。

大抵寻龙少全格,杂出星峰多变易。

弼星似巨辅似文,长短高低细辨识。

莫道凶龙不可裁,也有凶龙起家国。

盖缘未识间星龙,贪中有廉文有弼。

武有破军间断生,禄存或有巨武力。

十里之中卓一峰,小者成大弱成雄。

此星龙家间星法,大顿小伏为真踪。

一山便断为一代,看在何代生间断。

便向此星定富贵,困弱生旺随星峰。

困弱这龙无气力,死鳝烟炮入砂砾。

千里百里无从山,独自单行少妆拾。

君如识得间星龙,到处乡村可寻觅。

龙非久远少全气,易盛易衰非人力。

  廉贞如何号独火?此星得形最高大。

高山项上石嵯峨,伞摺犁头裂丝破。

只缘尖焰耸天庭,其性炎炎号火星。

起作龙楼并宝殿,贪巨武曲因此生。

古人深识廉贞体,唤作红旗并曜气。

此星威烈属阳精,高焰赤黑峰头起。

高尖是楼平是殿,请君来此细推辨。

乱峰顶上乱石间,此处名为聚讲山。

聚讲既成即分去,分宗拜祖迢迢路。

寻踪寻迹更寻儿,龙来此处最堪疑。

却来此处横生嶂,形如帐幕开张样。

二重入帐一重出,四重五重如巨浪。

嶂中有线穿心行,帐不穿心不入相。

帐幕多时贵亦多,一重只是富豪样。

两帐两幕是真龙,帐里贵人最为上。

帐中隐隐仙带飞,带舞低垂主兴旺。

天关地轴两边迎,异石龟蛇过处往。

高山顶上有池水,两边夹得真龙行。

问君高顶何生水,此是真龙顶上气。

楼殿之上水泉生,水还两处两边迎。

真龙却向泉中过,也有单池在傍抱。

单池终不及两池,池若倾崩反生祸。

池平两水夹又清,此处名为天汉星。

天汉天潢入阁道,此星入相居天庭。

更有卫龙在高顶,水贴龙身入深井,更无水出可追寻,或有蒙泉如小镜。

看他辞楼并下殿,出帐耸起生何形。

应星生处别立形,此是分枝劈脉证。

祖宗分了分兄弟,来此分贪识真性。

分贪之处莫令差,差谬一毫千里迥。

笋峰贪狼纵横计,钟釜枕梭武辅弼。

方峰是为巨门程,最要来辨嫡庶行。

嫡庶不失出帐形,便是龙家五吉星。

廉贞恶石众所畏,不晓真阳火里精。

此龙多向南方落,北上众山惊错愕。

低头敛衽山朝来,莫向他方妄参错。

凡是星峰皆有石,若是土山全无力。

廉贞独火气冲天,石骨棱层平处觅。

  廉贞不生吉星峰,定隔江河作应龙。

朝迎必应数百里,远望鼓角声冬冬。

凡见廉贞高耸石,便上顶头看远迹。

细认真龙此处生,华盖穿心正龙出。

此龙最贵难寻觅,五吉要耸华盖出。

此等真龙不易逢,华盖三峰品字立。

两肩分作两护龙,此是兄弟同祖宗。

兄弟便为缠护龙,前迎后送生雌雄。

雌若为龙雄作应,雄若为龙雌听命。

问君如何辨雌雄,高低肥瘠瘦不同。

低肥为雌雄高瘠,只求此处识踪迹。

  随龙身上有正峰,时作星峰拜祖宗。

但看护送似回龙,又有迎龙如虎踞。

随龙山水皆朝揖,狐疑来处失踪迹。

水口重重生异石,定有罗星当水立。

罗星外面有山关,上生下生细寻觅。

盖缘罗星有真假,真假天然非人力。

罗星旁水便生石,罗星端正最高职。

  廉贞多生顾祖龙,祖龙远远是朝峰。

更有鬼脚回顾处,护送须生十数里。

送龙之山短有后,抱山不抱左右手。

缠龙缠过龙虎前,三重五重福延绵。

缠多不许外山走,那堪长远作水口。

护送托龙若十全,富贵双全真罕有。

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

廉贞已具贪狼内,更述此篇为详载。

有人晓得红旗星,远有威权近凶怪。

权星斩砍得自由,不统兵权不肯体。

若遇廉贞不起石,脚下也须生石壁。

石壁是背面是平,平处寻龙出踪迹。

贪巨武辅弼星行,出身生处是真星。

博龙换处有九段,此是公侯将相庭。

红旗气雄威武在,行兵出师骇妖怪。

权星威福得自转,纵入文阶亦武威。

廉良一变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辅。

廉贞不作变换星,洁身乱伦弑君父。

  武曲星峰覆钟釜,钟釜之形有何故。

钟高釜矮事不同,高即为武矮为辅。

二者虽然皆吉星,大小不容有差互。

武曲端严富贵牢,辅弼随龙厚薄取。

真龙若行五六程,临落之时剥辅星。

如梭如印如皎月,三三两两牵联行。

前关后峡相引从,峡若多时龙猛勇。

博到辅星三四重,仔细来此认龙踪。

贪巨若无辅弼落,高岭如何住得龙。

虽然辅弼是入穴,作穴随形又不同。

穴随土峰作钳乳,形神大小随龙宗。

圆龙忽然长拖脚,恐是鬼龙如覆杓。

覆箕仰掌是鬼龙,莫来此处失真踪。

请君细认前头穴,莫使参前失后空。

  问君何以知我落,看他尾后圆峰作。

问君知我如何行,尾星摇动不曾停。

前官后鬼须细辨,鬼克我身居后面。

官星克我在前朝,此是龙家官鬼现。

真龙落处阴阳乱,五行官鬼无相战。

水龙博到火龙出,鬼在后头官出面。

坎山来龙作午丁,却把地罗差使转。

此是阴阳杂五行,不是龙家官鬼辨。

龙家不要论五行,且从龙看分脉上。

龙夺脉时是鬼气,鬼气不归龙上行。

大抵正龙无鬼山,有鬼不出半里间。

横龙出穴必有鬼,送跳翻身穴后环。

鬼山若长夺长气,鬼短贴身如抱拦。

问君如何谓之鬼,主山背后撑者是。

分枝劈脉不回头,夺我正身少全气。

真龙穴后如有鬼,山短枝多为雉尾。

此是真龙穴后星,星辰亦有尖圆体。

正龙穴后若有鬼,只只回头来护卫。

若不回头卫本身,此是空亡歇灭地。

问君何者是空亡,穴后卷空仰瓦势。

便从鬼上细寻觅,鬼山星峰少收拾。

真龙身上护卫多,山山多情来拱揖。

护卫贴体不敢离,中有泉池暗流入。

要识真龙鬼山短,缘有缠龙在后股。

既有缠龙贴护身,不许鬼山空散漫。

鬼山真去投江海,真龙气绝散漫多。

如戟如矛乱走去,包裹无由奈他何。

龙若无缠又无送。

纵有真龙不堪用。

护缠多爱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绵延。

一重护卫一代富,护卫十里宰相地。

两重亦作典砖城,一重只出丞簿尉。

鬼山亦自有真形,形随三吉辅弼类。

九星皆有鬼形样。

不类本身不入相。

贪狼鬼星必尖小,武曲鬼星枝叶少。

多作圆峰覆杓形,撑住在后最为妙。

巨门坠珠玉枕形,贪作天梯背后生。

一层一级渐低小,虽然有脚无横行。

巨门多为小横岭,托后如屏玉几正。

弼星作鬼如围屏,或从龙虎后横生。

横生瓜瓠抱穴后,金斗玉印盘龙形。

辅星多为独节鬼,三对平如写王字。

三对两对相并行,曲转护身皆有意。

廉文破禄本是鬼,不必问他穴后尾。

破禄廉文多作关,近关太阔为散关。

关门是局有大小,破禄三星多外拦。

禄星无禄作神坛,破星不破为近关。

善论大地论关局,关局大小水口山。

鬼山形向横龙作,正龙多是平地落。

平地势如蜈蚣行,却长便如桡棹形。

停棹向前穴即近,发棹向后龙未停。

桡棹向后忽峰起,定有真龙居此地。

只看护托回转时,朝揖在前拜真气。

大抵九星皆有鬼,相类相如各有四。

四九三十六鬼形,识鬼便是识真精。

问君如何谓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

此是朝山有馀气,与我穴后鬼一般。

官星在前鬼在后,官要回头鬼要就。

官不回头鬼不就,只是虚抱无落首。

龙穴背后有衣裙,此是关阑多舞袖。

虽然有袖穴不见,官不离乡任何爱。

真气聚处看明堂,明堂里面要平阳。

明堂里面停猪水,第一宽平始为贵。

侧裂倾堆撞射身,急泻崩腾非吉地。

请君未断左右山,先向明堂观水势。

明堂亦有如锅底,横号金船龙虎里。

直号天心曲御阶,马蹄直兮有曲势。

明堂要似莲花水,荡归左位长公起。

荡归右处小公兴,若居中心诸位贵。

大抵明堂横为贵,其次之玄关锁是。

荡荡直去不回头,虽似御阶非吉地。

明堂要如衣领会,左纽右衤贵方为贵。

或是曰陇与山脚,如此关阑真可喜。

忽然横前无关锁,地劫风吹吉利。

请君来此细消详,更分前官并后鬼。

左胁生来笏样,右胁生来鱼袋形。

方长为象短为水,小巧是金肥是银。

看此样形临局势,中间乳穴是为真。

  赐带鬼形如瓜瓠,二条连移左转去。

回头贴来侍从官,前案横交金玉盘。

玉盘赐将金盘相,左右在人心眼上。

重数如多赐亦多,一重数是金屏带。

二重是屏三金带,横转穴前官转大。

子孙三代垂鱼袋,右上三鱼虎身外。

三代子孙赐金带,三重横盘龙外生。

四重即是赐金玉,重数如多福最深。

此是龙家赐带鬼,莫将龙向左边临。

玉几方屏武曲形,身后是几几外屏。

几屏须要问先后,未有屏先几后生。

几屏如在后头托,此是公侯将相庭。

破军星峰如走旗,前头高卓尾后低。

两傍失险落坑陷,壁立反裂形倾欹。

不知此星出六府,上有三台远为祖。

然后生出六曜星,贪巨禄文廉武辅。

三台星辰号三阶,六星两两鱼眼挨。

双尖双圆如贪巨,却在绝顶双安排。

双尖定出贪狼去,双圆生出武曲来。

上台中台下台出,行到六府文昌台。

文昌六星如偃月,穿星六星似环。

平顷上头生六星,六处微堆作凹凸。

凹中微起似六星,生出九星若排列。

  破军皆受九星变。

逐位生峰形象现。

山形在地水在天,真气下感祸福验。

尊星顿起真形了,枝叶皆是禄存占。

尊星虽云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

不知三吉不常生,有处观来无一实。

盖缘不识破军星,星说走旗拖尾出。

走旗拖尾是真形,若出尊星形变生。

与君细论破军体,逐一随星种类名。

贪狼破军如顿起,一层一级名天梯。

顶尖冲前有岩穴,伸顶犹如鸡作啼。

顶头有带下岩去,引到平处如蛛丝。

欲断不断马迹过,东西有显梭中丝。

三吉之星总如此,此处名为吉破地。

过坪过水皆如是,定有泉塘两夹随。

贪下破军巨门去,去为垣局不须疑。

巨门破军裂十字,顶上微圆欹侧取。

势如啄木上高枝,直上高崖石觜露。

此星出龙生鼎足,瓜甲岩若鸡距。

此龙富贵生王侯,五换六移出宰辅。

  禄存破军在平顶,两胁蛇行肋微露。前如大木倒平洋,生幹生枝叶无数。叶中生出嫩枝条,又作高峰下平地。当知为穴亦不远,护送不来作神宇。

  武曲破如破橱柜,身形臃胀崩形势。

前头走出鸡伸颈,岭上下来如象鼻。

一高一下脚不尖,作穴乳头出富贵。

破军廉贞高崔嵬,水流关峡声如雷。

辅星破军如幞头,两傍有脚如抛球。

弼星破军如鲤跃,行到平中一时卓。

三三两两平中行,直出身来横布脚。

为神为庙为富贵,只看缠护细斟酌。

缠多便是富贵龙,缠少只为钟鼓阁。

  九星皆有破禄文,三吉之形辅弼尊。

平行穿珠巨贪禄,阑掉尖拖是破军。

吉星之下无不吉,凶星之下凶所存。

况是凶龙为不穴,只是闲行引过身。

纵然有穴必是假,假穴如何保久存。

时师只来寻龙脉,来此峡内空低蹲。

便指缠护为真气,或有远秀出他村。

便说朝山朝水好,下了凶事自入门。

只缘不识真龙出,前面必出星辰尊。

尊星沾了死龙骨,换了破军廉禄文。

破军忽然横开张,帐里戈旗出生旺。

此龙出作将军形,前遇溪流为甲仗。

破禄形象最为多。

枝蔓悬延气少平。

不为尖刀即剑戟,不作蛇行即掷梭。

出逢六秀方位上,上与六气横天河。

六气变而生六秀,凶星到此亦消磨。

凶星消磨生吉气,定有星辰巨浪波。

此是神仙绝妙法,不比寻常格地罗。

  与君略举大形势,举目一望皆江河。

天下江山几万重,我见破军到处是。

禄存文曲辅弼星,低小山形总相类。

只有高山形象殊,略举大纲与君议。

昆仑山脚出阗颜,只只脚是破军山。

连绵走出瀚海北,风俗强悍人粗顽。

生儿三岁学骑射,骨鲠刚方是此间。

山来陇石尖如削,尽是狼峰更高卓。

此处如何不出文,只为峰多反成浊。

高山大陇峰多尖,不似平原一锥卓。

行行退卸大散关,百二山河在彼间。

大缠大护到函谷,水出黄河如阙环。

低平渐渐出熊耳,万里平阳渐渐低。

大梁形势亦无山,到此寻龙何处是。

识得星峰是等闲,平处寻龙最是难。

若无江流与淮水,渺渺茫茫不见山。

河流冲决山断绝,又无石骨又无脉。

君若到彼说星峰,一句不容三寸舌。

黄河在北大江南,两水夹行势不绝。

行到背脊忽起峰,兖州东岳插天雄。

分枝劈脉钟灵气,圣贤多在鲁邦中。

自古英雄出西北,西北龙神少人识。

紫微垣局太微宫,天市天苑太行东。

南龙高枝过总顶,黑顶二山雪峰盛。

分出泰川及汉川,五岭分星入桂连。

山行有断脉不断,直至江阴大海边。

海门旺气连闽越,南水两夹相交缠。

此是海门南脉络,货财文武相交错。

何处是贪何处文?何处辨认武曲尊?寻龙望气先寻脉,云雾多生是龙脊。

春夏之交与二分,夜望云霓生处觅。

云霓先生绝高顶,此是龙楼宝殿定。

大脊微微云自生,雾气如岚反难证。

生寻雾气识正龙,却是枝龙观远应。

此是神仙寻地法,百里罗城不为远。

知此然后论九星,要识九星观正形。

因就正龙行脚处,认取破禄中间行。

天下山山有破禄,破禄交横有地轴。

禄存无禄只为关,破军不破只为阑。

关阑之山作水口,必有罗星在水间。

大河之中有砥柱,四川之口生滟。

大姑不姑彭蠡前,采石金山作门户。

更有焦山罗杀石,虽是罗星门不固。

此是大寻罗星法,识者便知愚未悟。

吾若论及破军星,多是引龙兼作护。

大龙虽要大破军,小龙夹乱破禄文。

廉贞多是作龙祖,辅弼随龙富贵生。

廉贞若高龙不出,只是为应廉为门。

请君看此州县间,何处不生水口山。

水口关阑皆破禄,无脚交牙如叠环。

或有横山如卧虎,或作重重如瓜瓠。

禹凿龙门透大河,便是当时关水处。

大行走出何中府,河北河南关两所。

大河北来曲射东,西山作水如眠龙。

马耳山枕大江口,绝无脚手为神妙。

灵壁山来截淮河,更无一脚如横过。

海门二山锁二浙,两山相合如环缺。

文廉生脚锁缁流,横在水中为两截。

大关大锁龙千里,定有罗星横截气。

截住江河不许流,关住不知多少地。

小罗小锁及小关,一州一县须有阑。

十阑十锁百十里,定有王侯居此间。

乡落罗星小关锁,枕水如戈石横卧。

但看无脚是关阑,重数多少分将佐。

君如能识水口山,便识天戈并禄破。

  左辅正形如幞头,前高后低大小球。

伸舒腰长如杖鼓,后大前小驼峰侔。

下有两脚平行去,或在武曲左右游。

此龙如何近武曲,自是分宗为伯叔。

分宗定作两贵龙,此与他星事不同。

武曲两傍必生辅,不似他星变形去。

左辅自有左辅形,方峰之下如卓斧。

此是武曲辅星形,若是真辅不如此。

真龙自作贵龙身,璞头横脚高低去。

高顶高峰圆落肩,忽然堆起如螺卵。

又如梨栗堆簇繁,顶上累累山结顶。

断定前送深入垣。

  要知此星名侍卫,入到垣中最为贵。

东华西华门水横,水外四围列峰位。

此是垣前执法星,却分左右为兵卫。

方正之垣号太微,垣有四门号天市。

紫微垣外前后门,华盖三台前后卫。

中有过水名御沟,抱城屈曲中间流。

紫微垣内星辰足,天市太微少全局。

朝迎未必皆真形,朝海拱辰势如簇。

千山万水皆入朝,入到怀中九回曲。

入垣辅弼形微细,隐隐微微在平地。

右卫左卫星傍罗,辅在垣中为近侍。

右弼一星本无形,是以名为隐曜星。

随龙博换隐迹去,脉迹便是隐曜行。

只缘飞宫有九曜,因此强名右弼星。

天下寻辅知几处,河北河南只三四。

更有终南泰华龙,出没为垣尽如此。

南来莫错认南岳,虽有弼星垣气弱。

却有回龙辅大江,水口三峰卓如削。

此龙俗云多辅星,又随塞垣入沙漠。

两京嵩山最难寻,已被前人曾妄作。

东西垣局并长江,中有黄河入水长。

后山屏帐如负,下瞰泰淮枕水乡。

辅弼隐曜入大梁,却是英雄古战场。

大河九曲曲中有,辅弼九曲分入首。

夫人识得左辅星,识得之时莫开口。

如何识得左辅星,次第生峰无杂形。

天门上头生宝殿,宝殿引生凤楼横。

楼中千万寻池水,水是真龙楼上气。

两池夹出龙脊高,池中崩倾非大地。

地中实是辅弼星,只分有迹与无形。

有形便是真左辅,无迹便是隐曜行。

纵然不大也节钺,巨浪重重不堪说。

巨浪是帐帐有扛,扛曲星峰巧如缺。

扛星便是华盖横,曲处星峰不作证。

证出贪巨禄文廉,武破周而复始定。

天戈直指破军路,此是天门龙出序。

若出天门是正龙,不出天门形不真。

一形不具便减力,次第排来君莫误。

自贪至破为次第,颠倒乱行龙失序。

一剥一换寻断处,断处两傍生拥护。

旌幢行有盖天旗,旗似破军或斜去。

看他横带如巨浪,浪滚一峰名出帐。

帐中过去中央行,不出中央不入相。

星形备具入坦行,怪怪奇奇入天象。

我到京师验前说,帝垣果有星罗列。

南北虽短东西长,东华水绕西华冈。

水从阙口复来朝,九曲九回朝帝阙。

前星俨若在南上,周召到此观天象。

上了南冈望北冈,圣人卜宅分阴阳。

北冈峙立天门上,分作长垣在两傍。

垣上两边分九个,两垣夹帝中央坐。

要识坦中有帝星,皇都坐定甚分明。

君若要识左辅宿,凡入皇城辨坦局。

重重围绕八九重,九重之外九重复。

重出复岭看辅星,高山顶上幞头横。

低处恰如千官入,载弁横班如覆笠。

仔细观来真不同,应是为垣皆富局。

辅为上相弼次相,破禄宿卫廉次将。

文昌分明是后宫,武曲贪狼帝星样。

更有巨门最尊贵,唤作极星事非诳。

三垣各有垣内星,凡是星峰皆内向。

垣星本不许人知,若不明言恐世迷。

只到京师君便识,重重外卫内垣平。

此龙不许时人识,留与皇家镇国家。

请从九曜寻剥龙,剥尽粗龙寻细迹。

要识真龙真辅相,只看高低幞头样。

若是辅星自作龙,隐行不识真形象。

若还三吉去作龙,随龙变形却不同。

贪狼多类品字立,武巨圆方三个峰。

三峰节节随身转,中有一峰是正面。

两傍夹者是辅星,大小尖圆要君辨。

此龙初发在高山,高处生峰亦生瓣。

肩瓣须明似幞头,衮衮低来是辊球。

平行鲤鲫露背脊,有脚横排如覆笠。

若是降楼并下殿,节节如楼下剥换。

贪下剥换如抛球,尖处带脚如龟浮。

此是下岭方如此,上岭逆行推覆舟。

尖圆若是品字立,世人误作三台求。

禄存剥换蜈蚣节,微微短脚身边立。

文曲梭中带线行,曲曲飞梭草藏迹。

廉下变为梳齿形,梳齿中央引龙脊。

徘徊幞头如改换,行当平中断复断。

破军之下夹两枪,若作天戈如走电。

乱行失序出头来,又似虎狼行带箭。

缠多便作断吉龙,若是无缠为道院。

  弼星本来无正形,形随八曜高低生。

要识弼星正形处,八星断处隐藏处。

隐藏是形名隐曜,此是弼星最要妙。

抛梭马迹线如丝,蜘蛛过水上滩鱼。

惊蛇入草失行迹,断脉断迹寻来无。

脉是尊名右弼星,左右随龙身上行。

行龙之时有辅弼,变换随龙看踪迹。

君如识得右弼星,每到垣中多失迹。

博龙失脉失迹时,地上失弦琴背觅。

若识弼星隐曜宫,处处观来皆是吉。

此星多吉少傍凶,画为藏形本无实。

藏形之时神杀藏,却是地中暗来脉。

此地平阳千百程,不然彼处却是弼。

坪中还有水流坡,高水一寸即是阿。

只为时师眼力浅,到彼茫然无奈何。

便云无处寻踪迹,直到有山方认得。

如此之人岂可言?有穴在坪原自失。

只来山上觅龙虎,又要圆头始云吉。

不知山穹落平去,穴在坪中贵无敌。

痴师误了几多人,又道葬理畏卑湿。

不知穴在水中者,如此难凭山泉湿。

盖缘水涨在中央,水退即同乾地力。

且如两淮平似掌,也有州军落巢沥。

也有英雄在彼中,岂无坟墓与宫室?只将水注与水流,两水夹流是龙脊。

非惟弼曜在其中,八曜入坪皆有踪。

前篇有时说平处,平里贪狼皆一同。

时师识尽真龙胍,方知富贵与丰隆。

  贪狼作穴是乳头,巨门作穴窝中求。

武曲作穴钗钳觅,禄廉梳齿犁钅辟头。

文曲穴来坪里作,高处亦是掌心落。

破军作穴似戈矛,两傍左右手皆收。

定有两山皆护卫,不然一水过横流。

辅星正穴燕巢仰,若在高山挂灯样。

落在低平是鸡巢,纵有圆头亦凹象。

此是博换寻星穴,寻穴随龙细辨别。

龙若真兮穴亦真,龙不真兮少真穴。

寻龙虽易裁穴难,只为时人昧剥山。

剥龙换骨星变易,识得疑龙穴不难。

古人望龙知正穴,盖将失龙寻换节。

识得龙家换骨星,富贵令人无歇灭。

  寻龙且用依经诀,好把星峰细辨别。

龙行上应三吉星,儿孙世代产贤哲。

次第发出有尊卑,初龙小巧真龙拙。

一起一伏名差殊,变换之中分骨节。

有乳有节足安坟,气候潜藏寻取穴。

吉星之下节目奇,凶星之下节目劣。

崩洪节目最为强,气脉相连无断绝。

  龙星自有真峰应,雌山低弱雄山胜。

行龙虽贵骨节奇,入穴须教骨节称。

不欲山曲如反弓,不欲山直如伸颈。

吉星吉兮凶星凶,不由人使由天定。

时师未识七星形,为作歌兮切须听。

  贪狼一木势尖强,鬼星秀丽足文章。

或然丫角牙丫起,明经魁选细推详。

七峰八峰磊落去,龙图学士富文章。

左穿右博烈笔阵,行龙旌节如旗抢。

其间定有神灵应,或然世代生王侯。

若作天马腾跃起,富虽不巨盈千仓。

若作牙笋攒地面,文武官显居朝堂。

不世富贵驰声誉,更兼福禄寿而昌。

  巨门一土少人知,端正秀丽如蛾眉。

有时覆月出天外,有时隐隐生平夷。

挺生英杰事明主,忠良正直如皋夔。

悬锺顿起高耸起,富贵兼全声闻美。

牛奔象舞势勇猛,授钺阃外无复疑。

忽然垒垒空碧,小更良兮高更奇。

斯地勿论富与贵,神仙出世同安期。

肥厚遥长子孙远,势若短尖多亏盈。

  武曲之星号一金,卓圭立笏高千寻。

定主兵权富韬略,登坛既拜夷狄饮。

棱层高耸立屏障,文华秀发称儒林。

簇簇楼台高且壮,危岩古怪当天地。

此地葬之勿犹豫,世代荣贵辉古今。

便以方冠清且巧,三五相连罗碧岑。

子孙聪明复秀丽,芝兰庭砌何森森。

  禄存一土君切忌,丑恶崩欹不绵媚。

高峰孤起如拈拳,低山卑湿如牛鼻。

或若棺材随水流,或若死尸卧平地。

自然亏缺不足看,疾病颠狂遭劓刈。

儿孙佣懒走他州,淫欲奸偷总连累。

  文曲一水何孤单,生枝生足如蜒蚰。

乱花丘垅不接续,三三五五飞翩翩。

也似惊蛇初出草,也如鹅颈榨流泉。

坑溪反背无收拾,纵然收拾还挛拳。

此地葬这主游荡,男不忠兮女不贤。

  廉贞独火大凶灾,高尖丑恶空崔嵬。

生枝发足桃符起,首尾分张两畔开。

形似垛甲势分列。

质不清兮浊似血。

毛发焦枯气脉散,水流滞急声如雷。

瘟死尽兼官祸,败国亡家真可哀。

  破军二金招凶恶,山猛阴阳各差错。

峰峦突兀乱石冈,不然破碎连基凿。

也作竹篙马鞭势,也作兵戈与绳索。

左崎右险举头看,入穴葫芦块然落。

明堂倾陷水潺潺,龙虎二山伸两脚。

若犯此星甚乖张,当代儿孙见销铄。

辅弼常随七星转,多在明堂左右见。

有时脱体醮清波,形势或作阑圈西。

或见龟蛇或见鱼,迎山连接如丝线。

山厚山肥人多丰,山薄山走人奸贱。

须教闭密不通风,莫令大开水流溅。

  三盖吉星随龙入,磊落岩形卓立。

或作高峰势插天,或在明堂皆顿集。

或在水口相举连,或在辅弼山头立。

或然隐隐在溪坑,胎息成龙势藏蛰。

大成州郡产英豪,小作乡村兼镇邑。

定知世代禄绵绵,文韬武略精传习。

  七星变化无穷极,体样相同人未识。

四维八干十二枝,博换化身百千亿。

本自二源分派殊,不得明师述大惑。

但将分受细推寻,何用劳心更劳力。

凶祸之星凶祸生,福德之星招福德。

造化元来指掌间,此是神仙真法则。

 

上篇

  疑龙何处最难疑,寻得星峰却是枝。

关峡从行并护托,矗矗枪旗左右随。

幹上星峰金不作,星峰龙法近虚词。

与君少释狐疑事,幹上寻龙真可据。

幹龙长远去无穷。

行到中间阳气聚。

面前山水又可爱,背后护龙皆反背。

君如就此问疑龙,此是幹龙迎送队。

譬如赍粮适千里,岂无顿宿分内外。

龙行长远去茫茫,定有参随部位长。

凡有好山为幹去,枝龙尽处有旗枪。

旗枪也是星峰作,圆净尖方高更卓。

就中寻穴穴却无,幹去未休枝早落。

  枝龙身上亦可裁,半是虚花半是胎。

若是虚花无朝应,若是结实护送回。

护缠尚要观叠数,一叠回来龙身顾。

莫便将为真实看,此是护龙叶交互。

三重五重抱回来,此就枝龙腰上做。

幹龙尤自随水去,护送迢迢不回顾。

正龙身上不生峰,有峰皆是枝叶送。

君如见此幹龙身,的向幹龙穷处觅。

君如寻得幹龙穷。

二水相交穴受风。

风吹水劫却非穴,君如到此是疑龙。

请君看水交缠处,水外有山来聚会。

翻身顾母顾祖宗,此是回龙转身处。

宛转回龙是挂钩,未作穴时先作朝。

朝山皆是宗与祖,不举千里远迢迢。

穴前诸官皆拜揖,千源万派皆朝入。

此是寻龙大法门,两水夹来皆转揖。

  寻龙何处使人疑,寻得星峰却是枝。

枝中乱来无正穴,真龙到处又疑非。

只缘不识两边护,却爱飞峰到脚随。

飞峰斜落是龙脚,脚上生峰一达卓。

真龙平处无星峰,两边生峰至难捉。

背斜面直号飞峰,此是真龙夹从龙。

一节生峰一节插,两节虽长号宽峡。

峡长绕出真龙前,背后星峰又可怜。

到此狐疑不能识,请向正龙寻两边。

两边起峰为护从,正龙低平最贵重。

星峰两边转前揖,揖在穴前为我用。

问君州县正身龙。

大浪横江那有峰。

起峰皆是两边脚,去为小穴为村落。

如此寻龙看两边,两边生脚未尝偏。

正身绕却中央去,禄破文廉多作关。

关门是为有大小,破禄二星外为拦。

禄存无禄作神坛,破军不破作近关。

要寻大地寻关局,关局大小水口山。

  大凡寻龙要寻幹,莫道无星又无换,君如不识枝幹龙,每见于龙多诞漫。

不知斡长缠亦长,外山外县山为伴。

寻龙千里远迢递,其次五百三百里,先就舆图看水源,两水夹来皆有气。

水源自是有长短,长作军州短作县。

枝上节节是乡村,幹上时时断复断。

分枝劈脉散乱去,幹中有枝枝复幹。

凡有枝龙长百里,百里周围作一县。

百里各有小于龙,两水峡来寻曲岸。

曲岸有水抱龙头,抱处好寻气无散。

到此先看水口山,水口交牙内局宽。

便就宽容平处觅,左右周围无空阔。

断然有穴在此处,更看朝水与朝山。

朝水与龙一般远,共祖同宗来作伴。

客山千里来作朝,朝在面前为近案。

如有朝迎情性真,将相公候立可断。

  寻得真龙不识穴,不识穴时总空说。

识龙识穴始为真,下着真龙官不绝。

真龙隐拙穴难寻,惟有朝山识幸心。

朝若高时高处点,朝着低时低处针。

朝山亦自有真假,若是真时特来也。

若是假时山不来,徒爱尖圆巧如画。

若有真朝来入怀,不必尖圆如龙马。

惟要低昂起伏来,不爱尖倾直去者。

直去名为坠朝山,虽见尖圆也是闲。

譬如贵人背面立,与我情意不相关。

亦有横列为朝者,若是横朝似衙嗜。

前山横过脚分枝,枝上作朝首先下。

首下作峰或尖圆,双双来朝列我前。

大作排牙小作列,如鱼骄头蚕比肩。

朝馀却去作水口,与我后缠两相凑。

交牙护断水不流,不放一山一水走。

  到此寻穴定明堂,明堂横直细推别。

横城宽抱有垣星,更以三垣论交结。

交结多时垣气深,交结少时垣局泄。

长垣便是横朝班,局心便是明堂山。

钩铃垂脚向垣口,北面重重尊圣颜。

大抵山形虽在地,地有精光属星次。

体魂在地光在天,识得星光真精艺。

明堂惜水如惜血,穴里避风如避贼。

莫令穴缺被风吹,莫使溜牙遭水劫。

问君如何辨明堂,外山抱里内平洋。

也有护关亦如此,君若到此细推详。

时师每到关峡里。

山水周围秀且丽。

踌躇四顾说明堂,妄指横山作真地。

不知关峡自周围,只是护关堂泄气,泄气之法妙何观,左右虽回外天拦。

此是正龙护关峡,莫将堂局此中看。

与君细论明堂样,明堂须要之玄放。

明堂远曲如绕绳,远在穴前须内向。

内向之水抱身横,对面抱来弓带象。

上山下来下山上,中有吉穴随形向。

  形若真时穴始真,形若不真是虚诳。

虚诳之山看两边,两边虚空亦如然。

外缠不转内托返,此是贵龙形气散,龙虎背后有衣据,此是官关拜舞袖。

虽然有袖穴不见,官不离乡任何受。

贵龙行处有毯褥,毯褥之龙富贵局。

问君毯褥如何分,龙下有坪如鳖裙。

譬如贵人有拜席,又如僧道坛具伸。

真龙到穴有泅褥,便是枝龙山富足。

此是神仙识贵龙,莫道肥龙多息肉。

瘦龙虽是孤寒山,也有瘦龙出高官。

肥龙须作贵龙体,也有肥龙反凌替。

问君肥瘦如何分,莫把雌雄妄轻议。

大戴亦当有此言,溪谷为牧低伏蹲。

冈陵为牡必雄峙,不知肥瘦有殊分。

汉儒以山论夫妇,夫山高峻妇低去。

此是儒家论尊卑,便是龙家雌雄语。

大抵肥龙要瘦护,瘦龙也要肥龙御。

瘦龙若有咽褥形,千里封候居此地。

  敢将禹迹来问君,舆图之上要细论。

寻龙论脉尤论势,地势如何却属坤。

若以山川分两界,黄河川江两源派。

其中有枝济与河,淮汉湘水亦长源。

幹中有枝枝有幹,长者入海短入垣。

若以斡龙会大尽,太行喝石至海孺。

又有高山入韦领,又分汝颖河流吞。

南幹分枝入海内,河北河东皆不背。

葱领连绵入桂连,又入衡阳到江边。

其间屈曲分臂去,不知多少枝叶繁。

又分一派入东海,又登竭石会为垣。

一枝分送人海门,幹龙画在江阴坟。

若队斡龙为至贵。

东南沿海天中草。

如河坦星不在彼,多在枝龙身上分,到波枝幹又难辩,枝上多为州与县。

京都多是在中东。

海岸山穷风荡散。

君如要识枝幹龙,更看疑龙中下卷。

 

中篇

  虽然已识枝中幹,长作京都短作县。

枝中有幹幹有枝,心里能明口能辨。

只恐寻龙到此穷,两水夹来风荡散。

也有方州并大邑,直到水穷山绝献。

也有城隍一都会,深在山原隈僻畔。

今日君寻到水穷,砂砾坦然缠护窜。

右寻无穴左无形,无穴无形却寻转。

寻转分枝上觅穴,惟见纵横枝叶乱。

也识转唤也识缠。

也识护托也识缠。

只是弧疑难捉穴,穴若假时无正案。

到此之时心生疑,若遇高明能剖判。

为君决破之疑心、枝幹乱时分背面。

假如两水夹龙来,便看外缠那边回。

缠山缠水回抱处,背底缠山缠水隈。

护缠亦自有大小,大小随龙长短来。

龙长缠护亦长远,龙短缠护亦近挨。

大抵缠山必回转,莫把明堂向外裁。

曲转之形必是面。

只恐进山塞不开。

寻得缠护分明了,更看落头寻要妙。

缠出缠水如衣屏,向前宽阔看多少。

缠水缠山作案山。

只恐明堂狭不宽。

山回水抱虽似面,浪打风吹岩壁寒,请君来此看背面,水割石岩龙背转。

若是面时宽且平,若是背时多陡岩。

面时平坦中立穴,局内必定朝水缓。

萦纡怀抱入怀来,不似背变风荡散。

君如识得背面时,枝幹寻龙无可疑。

宽平大曲处寻穴,此为大地断无疑。

详看朝迎在何处,中有横过水城聚。

背后缠水与山回,相合前朝水相随。

后缠抱来结水口,前头生脚来相凑。

两山丙不作一关,更看罗星识先后。

罗星亦自有首尾,首逆上头尾拖水。

如此地穴与寻龙,不落空户与失踪。

秤定上下左右手,的有真龙在此中。

忽然数山皆逼水,水夹数山来相从。

君如看到护送山。

上坡下坡事一同。

无疑上坡是真穴,看来下坡亦藏风。

二疑更看上下转,山水转抱是真龙。

夹龙自上亦作穴,此处恐是双雌雄。

虽作两穴分贵贱,分高分下更分中。

也有真形无朝水,只看朝山为近侍。

朝水案外暗循环,此穴自非中下地。

吸爱案山逼水转,不爱顺流随水势。

顺流随水案无力,此处名为破城里。

若是逆水作案山,关得处垣无走气。

也有真形无朝山。

只要诸水聚其间。

汪汪万顷明常外,内局周回如抱环。

钩钤键闭不漏泄,内气无容外气残。

外阳朝海拱辰入,内气端然龙虎安。

枝幹之龙识背面,位极人臣世袭官。

  总饶已能分背面,面得宽平背崖岩。

假如两水夹龙来、屈曲翻身势大转。

一回顿伏一翻身,一田转换一回断。

两边皆有山水朝,两边皆有水抱岩。

两边皆有穴形真,两边皆有穴形真,两边皆有山水案。

两边朝迎皆可观,两边明堂皆入选。

两边缠护一般来,两手下边皆回转。

此山背面未易分。

心下狐疑又能判。

不应两边皆立穴。

大小岂容无贵贱。

只缘花穴使人疑。

更看护身脚各辩。

莫来此处谈真龙。

两水夹来龙必转。

逆转之龙有鬼山,鬼山拖脚皆后环。

识得背面更识鬼,识鬼之外更识官。

大凡幹龙行尽处,外山隔水来相顾。

幹龙若是有鬼山,回转向前宽处安。

凡山大曲水大转,必有王候居此间。

也有幹龙夹两水,更不回头直为邀。

只是两护必不同,定有护关交结秘。

幹龙行尽若天鬼,须看众水聚何处。

众水聚处是明堂,左右交牙锁真气。

如此明堂虽是真,锁结交牙诚可贵。

  问君疑龙何处难,两水之中必有山。

两山之中必有水,山水相夹是机源。

假如十条山同聚,必有十水归一处。

其间一水是出门,九山同来作门户。

东行看西西山好。

西上看东东山妙。

南山望见北上山,山奇水秀疑似间。

北上看见南山水,矗矗尖奇秀且丽。

君如遇见此处时,两水夹来何处是?与君更为何分别,先分贵贱星罗列。

更须参究龙短长,又看顿伏星善良。

尊星不青为朝见,从龙虽来挠掉藏。

贵龙重重出入账,贱龙天帐空雄强。

十山九水难同聚,贵龙居中必异常。

问君如何分贵贱,真龙不肯为朝见。

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龙骨里福潜消。

譬如吏兵与臣仆,终朝跪起庭前杖。

那有精神立自身,时师只说同关局。

朝山护送岂无穴,轻重金与贵龙别。

龙无贵贱只论长,缠龙远出前更强。

若徒论长不论贵,缠龙有穴反为艮。

中恐寻龙易厌口,虽有眼力无脚力。

  若不穷源论祖宗,也寻顿伏识真踪。

古人寻龙寻顿伏,盖缘顿伏生尖曲。

曲转之徐必生枝,枝上必为小关局。

譬如人行适千里,岂无解鞍并顿宿。

顿宿之所虽未住,亦有从行并部曲。

顿伏移换并退卸,却看山面何方下。

移换却须寻回山,山回却有迎送还。

迎送相从识龙面,龙身背上是缠山。

缠山转来龙抱体,此中寻穴又何难。

古人建都与建邑,先寻顿伏识龙关。

升虚望楚与涉懒,此是寻顿与山面。

降观于桑与降原,此是寻伏下平田。

度其夕阳挨以日,南北东西向无失。

乃涉南冈景于京,此是望穴识龙形。

险彼百泉观水去,陈彼溶原观水聚。

或险南冈与太原,是寻顿伏非苟然。

古人卜宅贵详审,经旨分明与后传。

 

下篇

  龙已识真无可疑,尚有疑穴费心思。

大抵真龙临落穴,先为虚穴贴身随。

穴有乳头有钳口,更有平坡无左右。

亦有高峰下带垂,更有昂头居陇首。

也曾见穴在平洋,四畔周围无高冈。

也曾见穴临水际,俗人见穴无包藏。

也曾也穴如仄掌,却与仰掌无两样。

也曾出穴直如枪,两水射胁自难当。

更有两山合一气,两水三山同一场。

君如识穴不识怪,只爱左右抱者强。

此与俗人无以异,多是葬在虚花里。

虚花左右似有情,仔细辨来非正形。

虚穴假穴更是巧,仔细看来无甚好。

怪形异穴人厌看,如何子孙世袭官。

只缘怪形君未识,识得裁穴却无难。

  识龙自合当识穴,已在《变星篇》内说。

恐君疑穴难取裁,好向后龙身上别。

龙上生峰是根口,前头结穴是花开。

根口若真穴不假,盖从种类生出来。

若不随星识根种,妄随虚穴凿山隈。

请君孰认《变星篇》,为钳为乳为分别。

高低平地穴随身,岂肯妄下钳乳穴?穴若不随龙上星,断然是假不是真。

请君更好旧坟覆,贪星是乳巨钤局。

  外县京国多平洋,也有城邑在高岗。

淮甸州县在水尾,夔峡山岭是城隍。

随他地势看高下,不可执一拘挛也。

千万随山寻穴形,此说断能辩真假。

冀州壶口落低下,盖缘辅弼为垣马。

太原落处尖似枪,盖缘廉破龙最长。

建康落在坡平地,盖缘辅弼星为体。

太原平坦古战场,熊耳为龙星可详。

长安帝垣星外峙,巨武竹龙生出势。

京师落在垣局中,狼星夹出巨门龙。

太行走入河中府,入首连生六七存。

入首虽然只是山,落处却在回环间。

此与窝钳无以异,只在大小识形难。

  我观星辰在龙上,预定前头穴形象。

为钳为乳或为坡,或险或夷或如掌。

历观龙穴无不然,大小随形无两样。

此是流星定穴法,不肯向人谩空诳。

更有二十八舍间,星穴裁之最为上。

大凡识星方识龙,龙神落穴有真踪。

真踪入穴有形势,形势真时寻穴易。

若不识形穴难寻,左右高低如何针?且如龙形有几样,近水近山随物象。

如蛇如虎各有穴,形若真时穴可想。

龙有耳角与腹肠,鼻颡如何却福昌。

虎有鼻唇并眼耳,肩背如何却出贵?

  看他形象宛在中,最是朝山识正龙。

高低只取朝山定,莫言三穴有仙踪。

千里来龙只一穴,正者为优旁者劣。

枝上有穴虽有形,不若干龙为至精。

龙从左来穴居右,只为回来方入首。

龙从右来穴居左,只为藏形如转磨。

高山万仞或低藏,看他左右及外阳。

左右低时在低处,左右高时在高冈。

朝山最是龙正穴,不必求他金尺量。

正穴当朝必有将,有将便宜为对向。

穴在南时北上寻,穴在北时南上望。

朝迎矗矗两边摭,向内有如鸡见蛇。

对面正来不倾仄,才方移步便欹斜。

只将对将寻真穴,将若真时穴最佳。

  乳头之穴怕风缺,风若入来人绝灭;必须低下避风吹,莫道低时鳖裙绝。

钳穴如钮挂壁隈,惟嫌顶上有水来;钗头不圆多破碎,水倾穴内必生灾。

仰掌要在掌心里,左右挨排恐非是。

窝形须要曲如窠,左右不容少偏陂;偏陂不可名窠穴,倒仄倾摧祸奈何!尖枪之穴要外裹,外裹不牢反生祸;外山抱裹穴如枪,左右抱来尖不妨。

山来雄勇势难竭,便是尖形也作穴。

只要前山曲抱转,针着正形官不绝。

穴法至多难具陈,识得龙真穴始真。

  真形定是有真案,三百余形穴穴新。

太凡寻穴非一样,降势随形合星象。

譬如铜人针炙穴,穴的宛然方始当。

忽然针灸失真机,一指隔差连命丧。

大凡立穴在人心,心眼分明巧处寻。

重重包裹莲花瓣,正穴却在莲花心。

真龙定是有真穴,只为形多难具说。

朝迎护从亦有穴,形穴虽成有优劣。

朝迎若是有真情,此是真龙断不疑。

朝迎逆转官星上,小作星形分别枝。

虽然有穴非大器,随形斟酌事随宜。

  大凡有形必有案,大形大穴如何断?譬如至尊坐明堂,列班排牙不撩乱。

出人短小与气宽,皆是明堂与案山。

明堂宽阔气宽大,案山逼迫人凶顽。

案来降我人慈善,我去伏案贵人贱。

龙形若有云雷案,人善享年亦长远。

虎蛇若遇蛤与狸,虽出武权势易衰。

略举些言以为例,请君由此细寻推。

周家农务起后稷,享国享年延八百。

秦人关内恃威权,蚕灭诸侯二世绝。

此言虽大可喻小,嵩岳降神出申伯。

大抵人是山川英,天降圣贤为时生。

祖宗必定有山宅,占得山川万古灵。

附:疑龙十问 #

  △一问抱养及僧道嗣续疑龙如何?

  问君葬者乘生气,骨骸受福荫遗体。

此说尚有一可疑,抱养之儿非己子。

僧道嗣续是外来,如何却也能承继?与君详论古人言,举此大略非徒然。

骨骸受气荫遗体,此理昭我不容议。

却将僧道并抱养,辨论如何同己子。

此说诚然是可疑,固宜穷理细寻推。

人家生出英豪子,便是山川锺秀气。

山川灵气降为神,神随主者家生人。

此山此穴认为主,即随香火降人身。

古人尝有招魂葬,招魂天人可为样。

招魂葬了祀事严,四百年间汉家旺。

何拘骸骨葬亲生,只要祀事香火明。

亦有四五百年祖,棺椁骸骨化为土。

子孙千百尚荣华,人指此山谁是主。

此山此穴有主者,神灵只向此家住。

山川秀丽来为嗣,岂虑其家无富贵?山川日夜有朝迎,生出为人亦如是。

乃知抱养与亲生,同受生灵无以异。

故人接花接果义,与此相参非与是。

后母却荫前母儿,前母亦荫后母子。

只缘受恩与受养,如同所生并同气。

以此言之在继承,只与香火无衰替。

乃知招魂与抱子,僧道相承皆类此。

  △二问公位疑龙如何?

  问公如何分公位,父母生时无少异。

间或生时有爱憎,死后何由别荣悴?譬如一木同根生,一枝枯悴一枝荣。

荣者芳 日夜长,悴者日就枯槁形。

此后遂有公位议,分长分中分少位。

爱憎之说起于心,荣枯之说归于地。

心有爱憎死却无,地有肥硗此近似。

东根肥即东枝荣,西枝硗云西枝瘁。

要知此说未为当,似是如非当究理。

左长前中右少位,此说当初自谁起。

请君来此细排详,因别长男中少位。

震为长子居左方,坎为中男坐来冈;艮为少男坐东北,乾统三男居坎傍;坤为地母西南位,长女东南中午地;兑为少女在西方,此是乾坤男女位。

若以此法论阴阳,男居左傍女西厢。

中子后龙中女向,自有次第堪推详。

爰自萧梁争公位,却以玉鹅埋震地。

震为长子起春宫,遂起争端谋玉器。

公位之说起于斯,断以长震中居离。

少居兑位四同长,五与二位分毫厘。

六与少男无差别,七与长男同共说。

八与五位共消详,九与三男排优劣。

此是河图分九宫,上远一四七相同。

中元二五八同位,下位三六九连此。

后来执此为定议,只就河图分次第。

  △三问公位盛衰疑龙如何?

  问君公位虽能别,或盛或衰是何说?也有先盛后来衰,也有衰尽复萌孽。

此理如何合辨明,时师廖以水宫折。

不知年久世成深,岂有长盛无休歇?山川之秀虽盘固,气盛气衰有时节。

代代长盛者无他,后来接续得吉多。

衰者后来无救助,年深气歇渐消磨。

凡言公位勿固执,先看其人数代祖。

新旧数坟皆是真,新者必为旧者助。

如是之家世民昌,福禄未艾不可量。

是真不必问大小,积小成大最为妙。

是者一坟非者多,纵有大地力分了。

譬如杯水救薪火,水少火多难救祸。

是多非少反成吉,譬如众水成江河。

岂无一穴分公位,不取众坟参合议。

大地难得小易求,积累不已成山丘。

众坟合力却成大,人说小地生公侯。

那堪大地有数穴,世世公侯不休歇。

凡观巨室著姓家,必有大地福无涯。

子孙百世虽分散,内有救地多荣华。

一穴大地荫十世,小地千坟亦如是。

骐骥千里迸一日,驽马十驾亦追至。

图大不得且思次,此事当为知者议。

  △四问阳宅阳宅疑龙如何?

  问君阳宅要安居,此与安坟事一如。

人家无坟有善宅,宅与阴地力无珠。

大凡阳宅性穴小,穴小只宜安坟妙。

小穴若为轮奂居,气脉伤残俱凿了。

况是子孙必众多,渐次分别少比和。

一穴裂而为四五,正偏前后岂无讹?大凡阳宅要穴大,宽阔连绵又平伏。

前头横玉面前宽,可为市井于内外。

如此方为阳宅居,窄小难容君莫爱。

  △五问阳宅阳地大小如何?

  问君阴阳有两宅,古人此事要分别。

吕才详论有成书,论己分明无别说。

要知居止只要势,水抱山朝必有气。

忽然陡泻朝对倾,破碎斜倾非吉地。

下手回环朝揖正,坐主端严无返柄。

纵饶小大也安和,住得百年家业盛。

葬穴宜小居穴大,葬穴侧立居穴宽。

  △六问主客山疑龙如何?

  问君主客皆端正,两岩尖圆两相映。

主是三山品字安,客亦三山形一般。

客山上见主山好,主山上见客山端。

此处如何辨宾主,只将水抱便为真。

水城反背处为客,多少时师误杀人。

凡观疑穴看堂局,堂局真处抱身曲。

忽然平过却如何,即以从缠分部属。

缠送护托辨假真,朝山无从托龙身。

朝山直来身少曲,真龙屈曲不朝人。

  △七问形真假疑龙如何?

  问君龙固有枝幹,识得枝中幹分乱。

故为幹上忽生枝,枝上连生数穴随。

此是枝龙间旺气,譬如瓜蔓始生枝。

分枝枝上连生子,生子之形必相似。

或如人形必数穴,禽兽之形必同列。

凡为形穴必两三,盖缘气类总如一。

是故流形去结实,连生种类配偶匹。

蛇形必定有雌雄,虎形相配无单只。

大山峡里莫寻蛇,恐是高山脚溜斜。

若是真蛇有鼠蛤,如无鼠蛤是虚花。

或是蜈蚣出面来,亦有蚰蜒为案砂。

大山猛勇莫言虎,恐是朝迎为主住。

重峰拜舞似虎行,若是真虎无阙屏。

更有肉堆狮子案,如无此案是朝迎。

凡辨真假易分判,若是假穴无真案。

若是真形案必真,人形人物两相亲。

兽形降伏如贪噬,禽形必有条为系。

龙形云雷象近水,月形星案前陈起。

凡是真形有真案,试以类求当识算。

  △八问幹作枝衰疑龙如何?

  问君前经论贵贱,上是侯藩次州县。

幹龙多是生王侯,枝作幹龙亦蕃衍。

此说分明尚有疑,试举一说为君辨。

前言盛衰固有为,枝上又生数条枝。

节节为龙自有穴,已作未作气自随。

胡为上作下必歇,亦有下作上必衰。

既饶气脉相连接,自有气脉非相依。

如何盛衰尚关属,为君决此一狐疑。

盖小枝龙气脉短,又出小枝无转换。

随龙附气气不长,大势上连枝上幹。

幹头未作枝先兴,枝上未作幹先荣。

枝上未作幹后作,幹长枝短力难争。

恰似一瓶生数嘴,嘴小口大生水利。

不从口出嘴长流,口若尽倾嘴无水。

又如大树生小枝,小枝易瘦大枝肥。

大枝分夺全气去,小枝不伐自衰赢。

更看新作与旧作,年年深浅自可知。

  △九问穴有花假疑龙如何?

  问君前论穴难寻,唯有朝山识幸心。

高低既以朝为定,真穴自可高低计。

只缘前后有花假,假穴在后亦堪下。

花穴多生连案前,朝山对峙亦如然。

若将前相为证验,前后花假便不偏。

到此令人心目乱,更有一说与人宣。

假穴断然生在后,龙虎虽端涯必溜。

穴中看见龙虎回,外面点检山丑走。

花穴如何生在前,盖缘连臂使其然。

连臂为案横生穴,案外有脚铺茵毡。

其间岂无似穴者?但见外朝尖与圆。

疾师误认此花穴,不知真穴秘中垣。

前花后假人少识,此法元来秘仙籍。

景纯虽然不著书,今日明言不容惜。

花穴最是使人迷,后龙断妙朝又奇。

如何使人不牢爱,只有一破余皆非。

案山必然向里是,花穴无容有回势。

朝山只有顶尖圆,定有脚手丑形随。

若登正穴试一看,呼吸四围无不至。

又有花穴无人知,龙虎外抱左右飞。

盖缘正穴多隐秘,或作钗钳或乳垂。

龙虎数重多外抱,龙上看虎左右归。

虎上见龙左右抱,或从龙虎上针之。

不知止穴尚在内,凡是穴郛曲即非。

曲是抱里非正穴,请君以此决狐疑。

  △十问博换疑龙如何?

  问君寻龙莫失踪,三吉自有三吉峰。

前去定作贪狼体,时时回顾火星宗。

及至剥入辅弼去,犹作小峰顾祖宗。

如何变星剥换了,却与前说事不同。

盖缘幹龙行千里,一剥一换一峰起。

由贪入巨入禄文,次第变入廉武里。

破军尽变入辅弼,每星十二大盘屈。

蛇行鹅顶鹤爪分,失落低平骏马奔。

如此行来又数程,博换变易又前行。

前行直到藩垣里,四外有山关水至。

低平尚有辅弼形,此是入垣寻至止。

幹龙行不问祖宗,枝上顾祖却不同。

幹上剥换节节去,枝上落穴必顾宗。

幹龙一变少亦九,多者或至十二重。

一星十二节始变,周而复始换头面。

贪尖巨方小卧蚕,如此周围换尽贪。

换贪若尽即入巨,亦如贪狼数节去。

多至十二少九变,却变禄星分台去。

禄存节数如贪巨,换了文廉又至武。

博换若周即转星,辅星三四弼起程。

弼星入手必平漫,辅星入首多曲形。

此是变星变尽处,变尽垣城四外迎。

凡观一星便观变,识得变星知近远。

远从贪起至破军,换尽龙楼生宝殿。

虽然高耸却不同,还是尖峰高山面。

一博一换形不同,岂可尽言顾祖宗?君如识得变星法,千里百里寻来龙。

谁人识得大龙脊,山正好时无脚力。

裹费不惜力不穷,其家世代腰金紫。

凡看变星先看断,断处多时星必变。

如此断绝曲屈行,高入青冥变鹤形。

鹤形渐低必断绝,断绝复起是变星。

却从变星辨贪巨,或是廉文武禄存。

只以变星逆求程,识得变星节数法。

不必论程穷脚力,只从变尽至弼星。

岂愁不识得垣城?

 

附:卫龙篇 #

  辅弼入垣星既晓,缠送护托皆明了。

如何尚有傍明星,此星能明最精妙。

左侍右卫形如何,此龙生处苦无多。

除却天池并夹辅,高山顶生有平波。

天地之水满则溢,侍卫之水随龙入。

深入坎井不闻声,恰似尾闾没无疏。

道是天地又却非,二山环合使人疑。

不知龙自不央过,两边侍卫贴身随。

要在前侍并后卫,只有一丛贴身体。

正龙高枝侍卫低,前池未满后池继。

看来彷佛似天地,只有流泉活处低。

或由田源水入次,或有幹窠如环随。

两池相逐前后卫,两池相夹左右同。

此是贵龙亲待卫,高处是首低是尾。

只观水流与不流,水若深潜是卫气。

龙身若有此真形,一百里外垣城生。

分垣远去似不顾,垣穷尽处面前横。

垣中横水从中过,远缠如带五里生。

坦前外列如打围,坦气足时无缺破。

垣前水直入垣来,曲转东西垣亦开。

却有随龙小溪涧,弯环抱体常低徊。

横城水绕太微势,直朝射入紫垣气。

百源来聚天市垣,一水抱曲是天园。

更有天苑内无润,却有大水环三边。

平洋宛然是紫气,河中河曲是天市。

关中只是天苑垣,伊洛亦合是天肆。

京师华盖是前星,东京三水入中庭。

燕山最高象天市,天市碣石转抱萦。

太行之东有天市,马耳峰上有侍卫。

长江环外有三结,三结坦前水中列。

中垣巳是帝王州,只是垣城气多泄。

海门环合似天市,天目天池生侍卫。

万里飞腾垣外色,海外诸峰补垣气。

盛衰长短固有时,亦是山川积气围。

略举诸垣与君说,更有难言谁得知?上相次相既列上,上将次将必也两。

上卫次卫必居中,所论卫龙合天象。

山川之气上为星,星辰列次应出形。

仰观星象储察理,卫龙内坚随龙行。

只是贴身不关峡,以此可见天地情。

略言侍卫贴龙体,详别流星入无底。

卫山环合夹龙身,此是垣关常紧闭。

屠龙不如且抵,多龙少却成痴。

大言无当下士笑,或笑或取吾何辞。

 

附:变星篇 #

  疑龙尽说总无疑,直龙藏幸便宜知。

识得真龙结作处,岂逃真假幹兼枝。

贪狼一变巨门星,星方磊落如屏形。

顿笏顿钟如顿鼓,辅弼随行变禄存。

禄存带禄为异穴,异穴生成鹤瓜形,鹤爪之形两边短,一距天然撑正身。

此是禄存带禄处,长短之穴为正形。

起顶或成衣冠吏,短短低生左右臂。

左臂短如插笏形,右臂短如佩鱼势。

时师至此多狐疑,却嫌龙虎不缠卫。

也有龙虎两头尖,左纽右纽休要嫌。

也有龙虎生石觜,时师到此何曾喜。

也有穴在大石间,也有穴在深潭里。

也有左长右枝短,也有左短右枝长。

也有主山似牛轭,也有前案如拖枪。

世俗庸师多不取,那知异穴生贤良。

有如贪狼变文曲,撒网之形非碌碌。

撒网之形似牛皮,不着绯衣多食禄。

有如贪变破军相,天梯隐隐如旗样。

旗山若作盖天旗,旗下能生君与相。

有如破军变贪狼,贪狼入穴如拖枪。

拖枪之穴人嫌丑,只缘缠护两山长。

贪变廉贞梳齿样,长枝有穴无人葬。

人言龙虎不归随,那知葬了生公相。

变作辅星〔下有缺文,字数不详〕变星篇,但是阴阳地理仙。

凡遇龙神都照破,只缘心镜已昭圆。

 

认太极 #

  穴场金鱼水界。

圆晕在隐微之间者,为太极。

上是微茫水分,下是微茫水合。

合处为小明堂,容人侧卧,便是穴场。

有此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立标枕对于此而定。

无此者,非也。

若晕顶再见一二半晕如初三夜月样者,名曰天轮,影有三轮者,大地也。

 

分两仪 #

  晕间凹陷者为阴穴,凸起者为阳穴,是谓两仪。

就身作穴者为阴龙,宜阳穴;另起星峰作穴者为阳龙,宜阴穴,皆有饶减。

或上截凸起,下截凹陷,或下截凸起,上截凹陷,或左右凹凸相兼者,为二气相感,则取阴阳交媾之中,升降聚会之所,不用饶减。

 

求四象 #

  四象者,脉息窟突也。

脉是晕间微有脊,乃少阴之象;息是晕间微有形,乃少阳之象;窟是晕间微有窝,乃太阴之象;突是晕间微有泡,乃太阳之象。

四象作居,葬有四法:脉穴当取中定基,息穴当剖开定基,窟穴当培高定基,突穴当凿平定基。

倍八卦 #

  脉缓者,用盖法:当揭高放棺,以盖覆为义;脉急者,用粘法:当就低放棺,以粘缀为义;脉直者,用倚法:当挨偏放棺,以倚靠为义;脉不急不缓而横者,用撞法:当取直放棺,以冲撞为义。

已上四法,高山阳龙用之。

  息之缓而短者,用斩法:当近顶放棺,以斩破为义;息之不缓不急而长者,用截法:当对腰放棺,以裁截为义;息之低者,用坠法:当凑脚临头放棺,以坠堕为义。

已上四法,高$山阴龙用之。

  窟之狭者,用正法:当中心放棺,以中正为义;窟之阔者,用求法:当迎气放棺,以求索为义;窟之深者,用架法:当抽气放棺,四角立石,以架阁为义;窟之浅者,用折法:当量脉放棺,浅深中半,以比折为义。

已上四法,平地阳龙用之。

  突之单者,用挨法:当靠实放棺,以挨拶为义;突之双者,用并法:当取短放棺,以兼并为义;突之正者,用斜法:当闪仄放棺,以斜仄为义;突之偏者,用插法:当拨正放棺,以栽插为义。

已上四法,平地阴龙用之。

  盖者,盖也,有如合盆之形。

盖之脉自坤而见于乾,盖之法自乾而施于坤,垢复之妙存焉,天地之精见焉。

顶薄则舍之,切勿疏略,慎毋苟且。

盖小盖大,则伤其元气;盖大盖小,则闭其生气;盖上盖下,则脱其来气;盖下盖上,则失其止气;

  盖左盖右,或犯其剥气;盖右盖左,或受其冷气,纵得龙穴之妙,必遭横来之祸。

顶薄舍盖云者,舍之不用,非舍上就下、舍高就卑之谓也。

此以作穴言,彼以审穴言,意义自别,穴法不殊,略有差池,难致效验。

  粘者,沾也。

如沾恩宠之义。

粘之脉自来而止于止,粘之法自止而止于尽。

施承之道,攸存化生之意,将著下薄莫粘焉。

理法少差,天渊悬隔。

粘上粘下,则脱其来气;粘下粘上,则犯其暴气;粘右粘左,则失其正气;粘左粘右,或投其死气,纵得砂水之美,终是或承之羞。

下薄莫粘云者,弃之不用,非弃低取高、弃下取上之谓也。

苟粘之真的,虽下临长江大河,亦为无碍。

工巧岂有下薄弃粘之理乎?

  倚者,依也,如依居之义。

倚之脉自上而冲于下,倚之法自偏而傍于正。

傍栖之形既成,变化之道自现。

倚左倚右,或受冷;倚右倚左,或犯刚;倚上倚下,谓之脱脉;倚下倚上,谓之冲杀,纵得局面之奇,必见衰凌之患。

本与挨法相似,但挨法施于突之平,倚法用于脉之直,天精天粹之机,至密至微之理,非上智其谁能知?

  撞者,抵也,如抵触之义。

撞之脉自斜而就于正,撞之法自正而就于斜。

斜来之脉既专,专一之情可见。

撞上撞下,则气从上止;撞下撞上,则气从下出;撞重撞轻,则生气虚行;撞轻撞重,则生气太泄,纵得来脉之真,终失正脉之吉。

本与插相似,但插施于突之傍,而撞施于脉之斜。

一毫千里之远,江河几席之间,不可不察。

  斩者,断也。

斩窃其生气,生气见于息之横。

高不可侵顶,顶晕薄也;低不可近足,足底寒也。

是以斩上恐失下,斩下怕失上,斩左右恐失中心,斩中心恐失左右。

细观息象明白,次观穴情的当,然后以斩法施之,则上下左右自成体段。

然息则体之微也,斩则用之广也。

若不细察,遽尔投棺,则生气受伤,子母遭挫,纵得包藏之固,终非可久之道。

且息象用斩,其息必小,小则难以投其大;斩施于息,其茔必大,大则难以容于小。

必极到之理能明,斯中和之义自见。

  截者,剖也。

剖辟其生气,生气露于息之直。

高若侵巅,谓之剖首;低若站麓,谓之剖足。

是以截上恐遗下,截下恐遗上,截左恐失右,截右恐失左。

呵气而成,谓之一息。

一息既成,贴于穴体。

穴体微茫,切勿轻举。

斩之息,多土意;截之息,多木意。

横土用斩,截尽生意;直垂用截,接尽生意。

势不相侔,作用过迥异。

若不细玩,遽而轻投,则体用两伤,生气破泄,虽有美润之玉,恐损雕琢之手。

大抵脉息之穴,不可双葬。

正谓宁失之小,莫失之大。

此方极当。

  吊者,悬也。

悬提其生气,生气直奔入于息下,上不可过高,恐漏其气;下不可过低,恐犯其气。

一阴既息,诸阳来复,半在息体之足,半在息体之衬。

气交感而成形,形既完而成穴。

左右自无可混,上下最宜斟酌。

若不细用心思,则首受杀伐,足践风寒,左右虽有缠绵,本主自难抵敌。

大抵与粘相似,但粘乃吊之垂,吊乃粘而起,因材施用之道。

量职官人之义,须当此处辨之。

  坠者,落也,堕落其滴露。

生气既完,如果脱蒂。

上不可顶脉而扦,下不可离脉而作。

顶不离弦,来意专一;足不离褥,生意直遂。

息体丰盛,褥弦展转,穴星轩昂,吐出泡脉。

坠左则就于偏枯;坠右则入于偏驳;坠下则来而不来;坠上则止所非止。

须审吐落之情,并依坠落之法,若有怠忽,必失本体。

亲上要退其刚硬之枯,就下要舒其呼吸之气,高不如吊,低不如粘,是为得之。

  正者,整也。

整肃其身体,收敛其精神。

窟象既小,生气初凝,过于大,未免伤其元气之真;入于深,岂不伤其细嫩之体?损其元气,则精神不足;坏其细嫩,则本体不完。

古今葬者虽多,未必尽晓此法。

是以地吉而人不吉,地美而人不美也。

亦有上下之误,岂无左右之偏,阴阳妙合,归于中正之天。

刚柔相济,止于中正之地。

三分损益,一理推行,自然吻合。

  求者,度也。

量度其大之止,追求其止之真。

窟象既大,生气弥漫,过于大则气流而不专;过于小则气游而不息。

流而不专则度之未真;游而不息则求之未切。

虽见窝象,分明下穴,百无一发。

是能求之于穴,不能求之于求也。

亦有高低之错,岂无浅深之差。

一真吐露,六义均停,一见了然,五行自著。

上不容下,下不必上,斯义得之。

  架者,加也。

加加于木,故名曰架。

窟象既深,下藏阴杀。

上而畏风,故气聚下;下而畏湿,故气泊上。

下上受敌,故气凝中。

失之于上,难免暴败之祸;失之于下,必受阴消之患。

故当度其乘气之源,定其止聚之基。

须先用木以渗其凶暴之情,然后加棺以颛其融溢之气。

水性就下下之阴杀,见木即消;阴杀侵上上之暴气,遇风即散。

生意不穷,嗣续蕃盛。

若执夫窝不葬心之说,是未明通变之方者也。

又有一法:破土尺余,四角立石,架棺六合,打墙培土。

此须玄武、高龙、虎压乃可尔耳。

天地玄机,由人干运,须凭目巧,总在心灵。

  折者,裁也。

以斤裁也,以斤裁物,故名曰折。

窟象既浅,四顾茫然。

立于上,须要砂水均应;立于下,须看龙虎相登。

若无包藏,则杀乘风旺;若有风杀,则气随风散。

风旺则杀愈炽,气散则杀愈侵。

故生气之避杀气,犹君子之避小人,须审其出彼入此之真机,预究其参前倚后之大势,折中其上下,分按其左右。

深不过五,浅不失一,而折之义详矣。

大抵正与架相似,而正则架之深;折与求相似,而折则求之阔,同而异,异而同,少有差殊。

则施于甲者不免施于乙,用于丙者不免用于丁,欲求福祉,恐难致验。

  挨者,傍也。

傍切其生气。

突象既彰,阴脉单现,渺茫无际,恍惚无栖。

无际则居止难定,无栖则捉摸难依。

(后厥)须傍藉生生之气,借资化化之机,上不投其急而暴气冲和,下不受其寒而阴气旋复,此挨之法也。

挨与倚相似,而挨则倚之切;倚与挨各别,而倚则挨之宽。

可挨处如种之方芽,龙之将蛰,当挨处形如转皮,气如仰掌。

  并者,合也,合并其生气。

突象两彰,阴脉重现,如浮鸥傍母之形,若嘉粟吐华之势。

或两脉显其长短,或二突露其巨细,投其左则情意不专,投其右则生意不固,情意不专或值阴驳之祸,生意不固乃值亡阳之杀。

故须乘其短而小者穴之,合其大而长者并之,相依不散,理势通同。

斯则元辰完固而不伤,理气合一而不散,大义自觉,无事琐琐。

  斜者,切也,斜切其生气。

凡见突脉直,下棺骸切莫授首,挨其弦则脉络不到,就其顶则气势猖强。

不到之处谓之退落,猖强之处谓之刚雄。

退落则阳中之阳偏,阳不生也;刚雄则阴中之阴偏,阴不成也。

故斜而切之,斜则不直受其暴气,切则不疏远其真情,凶可去而吉可得,祸患远而福德旺,阴阳相扶,急缓相济,而斜穴之名义明矣。

  插者,下也,下插其生气。

凡见突脉之斜,须详作穴之义。

迎其来则去处牵扯,就其止则来处栖迟。

故乘其过续之中,插之以枯朽之骨。

可插处脉情活动,如横抛之势;当插处穴情昭著,似直撞之形。

生气磅礴,源源不绝,聚气充盛,浩浩难穷。

不绝则情意自专,难穷则功力自大,鬼福及人效验悠远,斯插法之理致极矣。

 

倒杖十二法 #

  ○顺杖 #

  脉缓中落用顺杖以正受,谓之撞。

穴如龙势软活,脉情逶迤,不藉饶减。

凑脉葬吞,阳来阴受,阴来阳提,直奔直送是也。

要下砂逆关前案,特朝胎水,交结于前,大小横过锁断,作福必大。

然不可以棺头正顶其气,恐气冲脑散。

  ○逆杖 #

  脉急中冲用逆杖,以旁求龙之倚穴,如龙势雄强,气脉急硬,饶减转跌。

避煞葬吐,拂耳枕臂,挫急归缓,斜倚直倚是也。

要众山拱固,众水交结,明堂平正,四兽咸备,作福甚速。

  ○缩杖 #

  脉甚急,就顶盖曰缩,有如柱剑之聚环头者,谓之降煞穴、坐煞穴、寒桶漏穴是也。

如四山高峻环抱,本山低缠而脉短,打开百会凑紧盖,送拂顶斗脉葬之,使之乘气。

要四兽全备,并不孤露,主后跌断复起,穴前明堂又有一泓真水者方结,否则粗气未脱,八风交吹。

  ○离杖 #

  脉甚急就龙虚粘曰离,有如悬笔之垂珠滴者,谓之脱煞穴、抛穴、接穴、大阳影光穴,悬棺长鬣封是也。

如龙雄势猛,卸落平洋,结成盘珠,铺毡展席,遥对来脉,垒土浮□,高大为坟,便知聚气须用客土堆成,要有微窝靥或草蛇灰线者方结,否则旺气未平,必主灾祸。

  ○没杖 #

  形俯面饱用没杖。如肥乳顽金,气脉微茫,乘其所止,开金取水,阔理台道,端正沉葬,谓之葬煞穴,却不可错认顽硬天罡以误人。

  ○穿杖 #

  形仰口小用穿杖。如瘦体削木,气脉浅促,串其所来。取宛宛之中,凿孔穿入,侧撞斜插,横撞深插,谓之被煞穴,却不可错认欹斜扫荡以误人。

  ○斗杖 #

  山长横体用斗杖。

如斗斧眼,然龙势延袤,借堂收纳,于后乐端正之中,前朝登对之所,贯腰架折,贴脊实倚,重插、深插,谓之驭煞,而拿扯牵弓,腕蓝扳鞍之穴是也。

  ○截杖 #

  山长直体用截杖。

如骑马脊,然气脉不住,直卸前去,于稍停弱缓之处,四证有情之所,求觅微窝,随脉骑截,依法造作,谓之栏煞,即直截横截,骑龙斩关之穴是也。

  ○对杖 #

  上刚下柔,就刚柔交接处对脉中扦,故曰对。

盖居高则峻急,处卑则微软,乃于高低相代之所,干湿暂判之间,平分缓急,刚柔相济,中正对撞,随势裁成,使其得宜,谓之中聚撞穴。

要左右相登,并无凹陷,穴情明白,生气呈露方结,不然上泄下陡,难免土蚁之患。

  ○缀杖 #

  势强脉急,就山麓低缓处顶脉实粘,故曰缀。

当脉则大斗,脱脉则犯冷。

乃于息气已脱之前,劲气既阑之后,稍离三尺,缓其悍急,使其冲和,谓之脱煞粘穴。

要四兽皆低,并不凌压,真气滴落,众水有情方结,不然脱气尖脉,难免泥水之患。

  ○犯杖 #

  饶龙减虎,犯过脉中,如侵境相犯之犯,即弃死挨生,外趋堂气者是也,此多乳突结。

 

  夫观龙观其起,明穴明其止。

起乃动而生,止乃静而死,死处又寻生,是名曰生气。

故一察其微,乃尽其大旨。

象其物而取其事,顺其情而取其理,推分合以定浅深,明饶减以存克制。

倚撞盖粘,体势情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担伞 #

  来龙急气,脉直冲中,无乳气穴粘右边,侧受倚其后,托左臂长而明堂宽展,如人之担伞势也。

宜浅开金井,若太深必伤,宜培加客土,填实于茔,必主富贵绵远。

  ○正葬 #

  来龙三四节结,穴势既不峻急而缠护,又齐整坐下,金鱼环会,堂气分明。

宜扦正穴,开井放棺,接取真气,坟培高垒,向对中应为的。

半纪之间,富贵双全。

  ○打开 #

  太阳顽金无纹浪,须打开深圹作窝,约取中堂。金鱼会处,定穴悬棺而葬,取中小温润气,谓开金取水,发须迟而绵远不败。

  ○悬棺 #

  来龙脉急而无缓,有分有合,穴结深泥,打开实处而见实土,并内用砖石结起巨圹,竖四石柱于圹内,悬棺而下。

圹前相接金池,放三吉之水,去垒土成坟,以接生气。

  ○垒坟 #

  来龙有盖有座,上急下缓,为之坠脉,所以平地生突,突中有石,不可用工掘凿,似借外城,浅开金井,浮土正葬,垒土成坟,先富后贵之地也。

  ○大小剜蓝 #

  来龙有情,头高而穴偏,或侧臂顿起圆金,到头入手,有鼠肉受穴,水星外应,有金水相生之义,为大腕偏受。

一伏再顿小金,有迎堂顾祖之意,为小剜正受。

此则不可开井太深,更宜高立坟城,恐来势耸而压穴也。

凡术者宜有裁度,用之可也。

  ○马鬣封 #

  来龙高冈有窟,窟中有突,突顶正葬,须从穴前挖开,下面吞进,突下安穴。

不可深开钳圹,金骨浅安井内,否则卓棺为吉。

葬后培坟,如旧土不动,马鬣之封微露,不可用砖石结砌,侵损其突。

  ○回龙顾祖 #

  龙势急硬,过关峡生<鼻勾><鼻合>转回,脉从回面结,顾祖迎堂,宗族皆转。

朝揖玄微,不必拘于真与不真。

穴宜高迁,深开金井,谓之黄金登水,墓登砂是也。

  ○骑龙 #

  龙神尽处有突兀之结,案迫前砂而穴露,其气不聚,后龙垒来,草蛇灰线,过脉分明,穴须退后高扦,取骑龙下,深井放棺,填补明堂,以全造化也。

  ○拿扯 #

  来龙峻急入穴,须有情而堂气迫狭,外山外水左右交结,横观外堂,宽展气脉,侧受穴用,提起扦之。

开井不浅不深,酌中裁剪,容土培就,贴身雌雄,扯后拿前。

葬过一纪,世出富豪特达之士也。

  ○停驿 #

  来龙高冈脉紧,穴情似有似无,登□□望龙,方明端的。

峦头须金水帐脱下平中小结,入首有铺茵停车驻马之驿也。

十字之中,深开金井,高砌坟成,依法裁剪,自有妙理。

  ○斗斧 #

  直龙枕险又无缠护,左右前后却有鬼曜,翻身横作,连山取水,以接生气,情如斗斧拱揖。前朝不许,时师妄为测度,盖出势直来横受,故知之难也。

  ○担凹 #

  来龙横过转跌降脉,穴情有若蜂腰之势,合天财两头金样,后有正托,乐于仰掌中直扦。

开井不用太深,吞棺三分之一,太深则反伤穴也。

前关住堂气不泄,发福永久,若砂水真去为凶,此天财相似也。

  ○抱儿 #

  来龙上急下缓,雌雄交度,堂气分明,应案秀出,龙虎面前迫逼扦穴可要上穿龙虎腰,下取交合水,横抱如人抱儿之状也。

  ○吞下 #

  其来龙势直落斜,摆屈睁受,穴法宜吞入,开井以聚真气,后应其乐,前迎其朝,此乃大富不绝佳城也。

穴情虽高,葬于前面,再立一虚埙,名吞下,须要有应托为吉。

  ○吐葬 #

  来龙降势,状若草露流珠之情,为吐息露珠,侵损则真气散矣。只可粘踪,小开金井,低垒砖城。若水不流泥,前有秀应,必为巨富贵之地。

  ○浮葬 #

  其来龙入手,情势低平,夹辅高出,穴中必有曲窠,藏其真气,四水不拂,八风不吹,宜浅开金井,正放其棺,法不待饶。

用客土添培,厚筑其墓,使暖气相接,真脉冲融,则富贵立至。

  ○沉葬 #

  来龙情高护矮,降气必然深入,聚气朝应有情,关阑未甚周密,其穴打低平下夹辅方为是法。

开井吞棺三分之一,四旁筑实,可免八风动摇之病,真为绵远之地也。

  ○牵牛 #

  土星行龙结穴,入首顿起两顶,左右之山伸出二臂,交度重耸。

朝迎有情,两般行度,深浅高低,依法宜开成方,金井放棺,借取两傍,应乐分肩合脚,如土牛之合牵也。

阴阳妙理,人罕识之,一突情可两穴,如麒麟头上品字是也。

  ○就饱 #

  来龙气缓,虽结珠块坡穴,大小不均,小面有牙爪紧密,不成局段。

大边饱满而有分合,玄微可就。

饱处而扦之,广开金井,深入其棺,坟城小垒,裨补小边。

取堂气坦夷,虽曰就饱而不饱也。

  ○伤饥 #

  龙来过脉,节节分明,盖下有金,金下有横土,似上非上,中有湾凹或曲池,不浅不深,庸术狐疑必矣。

苟有宾主相投,穴虽有病,葬亦有法:贴脊扦之,小井纳棺,筑后培前,以补造化,虽曰伤饥而不饥也。

  ○撞穴 #

  来龙情峻,堂浅坐下,去水撮脚,牵飞到此,多生疑窦。

情势可取,须别立法度,开钳广撞入吞棺而下撞穴,蹲而视之,只见外堂宽展,外砂周密,避凶就凶,假也灵茔。

  ○插木生芽 #

  来龙直木插下亦谓之玄武嘴长。

纵有正佐,切不可扦,当头尽脉,一扦则败,绝其中停,必有节木。

须于肥厚处开井放棺,挑饶三分,自有生芽之意,仍须客土培实端正,则根本固而枝叶荣矣。

  ○牵弓 #

  来龙顶欹转凹,侧寻肥突放送取龙左右臂湾环,有如牵弓发箭之势,中应分明,于鼠肉处开浅井放棺,有若靶搭正箭,力能远发,应居两旁,棺头必合,棺脚必分,借倚护弦之力。

极为至理,务要前案,湾如张弓方吉,反弓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