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别传

赵飞燕别传 #

〖宋〗 秦醇 撰

  余里有李生,世业儒。

一日,家事零替,余往见之,墙角破筐中游古文数册,其间有赵后别传,虽编次脱落,尚可观览。

余就李生乞其文以归,补政编次,以成传,传诸好事者。

  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

在王家时,号为飞燕,入宫复引援其妹,得幸,为昭仪。

昭仪尤善笑语,肌骨秀滑,二人称天下第一,色倾后宫。

自昭仪入宫,帝亦稀幸东宫。

昭仪居西宫,太后居中宫。

后日夜欲求子,为自固久远计,多以小犊车载年少子与通。

帝一日惟从三四入往后宫,后方与一人乱,左右急报,后惊遽出迎。

帝见后冠发散乱,言语失度,帝亦疑焉。

帝坐未久,复闻壁衣中有人嗽声,帝乃出。

由是帝有害后意,以昭仪隐忍未发。

一日,帝与昭仪方饮,帝忽攘袖嗔目,直视昭仪,怒气怫然不可犯。

昭仪遽起,避席伏地,谢曰:‘臣妾族孤寒,下无强近之亲。

一旦得备后庭驱使之列,不意独承幸遇,渥被圣私,立于众人之上。

恃宠邀爱,众谤来集。

加以不识忌讳,冒触威怒,臣妾愿赐速时死,以宽圣抱。

’因涕泣交下。

帝自引昭仪臂曰:‘汝复坐,吾语汝。

’帝曰:‘汝无罪,汝之姊,吾欲枭其首,断其手足,置于溷中,乃快吾意。

’昭仪曰:‘何缘而得罪?’帝言壁衣中事。

昭仪曰:‘臣妾缘后得填后宫,后死,则妾安能独生?况陛下无故而杀一后,天下有以窥陛下也,愿得入身鼎镬,体膏斧钺。

’因大恸,以身投地。

帝惊,遽起持昭仪曰:‘吾以汝之故,固不害后,第言之耳,汝何自恨若是。

’久之,昭仪方就坐,问壁衣中人。

帝阴穷其迹,乃宿卫陈崇子也。

帝使人就其家杀之,而废陈崇。

昭仪见后,具述帝所言,且曰:‘姊曾忆家贫寒馁,无聊赖,使我共邻家女为草履市米。

一日得米归,遇风雨,无火可炊,饥寒甚,不能成寐,使我拥姊背,同泣,此事姊岂不忆也?今日幸富贵,无他人次我,而自毁如此。

脱或再有过,帝复怒,事不可救,身首异地,位天下笑。

今日,妾能拯救也。

有殁无定,或尔妾死,姊尚谁援乎?’乃涕泣不已,后亦泣焉。

自是帝不复往后宫,承幸御,昭仪一人而已。

昭仪方浴,帝私觇,侍者报昭仪。

昭仪急趋烛后避,帝瞥见之,心愈眩惑。

他日,昭仪浴,帝默赐侍者金钱,特令不言。

帝自屏罅觇,兰汤滟滟,昭仪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帝意思飞荡,若无所主。

帝常语近侍曰:‘自古人主无二后,若有,则吾立昭仪为后矣。

’赵后知之,见昭仪益加宠幸,乃具汤洛请帝,既往后宫入浴,后裸体以水沃帝,愈亲而帝愈不乐,不终浴而去。

后泣曰:‘爱在一身,无可奈何。

’后生日,昭仪为贺,帝亦同往。

酒半酣,后欲感动帝意,乃泣数行下。

帝曰:‘他人对酒而乐,子独悲,岂不足耶?’后曰:‘妾昔在后宫时,帝幸其帝,妾立主后,帝时视妾不移目,甚久,主知第意,遣且侍帝,竟承更衣之幸。

下体尝污御衣,欲为浣去,帝曰:“留以为忆。

”不数日,备后宫,时帝啮痕犹在妾颈,今日思之,不觉感泣。

’帝恻然怀旧,有爱后意,顾视嗟叹。

昭仪知帝欲留,先辞去,帝逼暮方离后宫。

后因帝幸,心为奸利,三月后乃诈托有孕,上笺奏云:

  臣妾久备掖庭,先承幸御,遣赐大号,积有岁时。

近因始生之日,优加善祝之私,特屈乘舆,俯临东掖,久侍宴私,再承幸御。

臣妾数月来,内宫盈实,月脉不流,饮食美甘,不异常日。

知圣躬之在体,辨六甲之入怀。

虹初贯日,应是珍祥,宠据妾胸,玆为佳瑞。

更期诞育神嗣,抱日趋庭,瞻望圣明,踊跃临贺,谨此以闻。

  帝时在西宫,得奏,喜动颜色,答云:因阅来奏,喜庆交集。

夫妻之私,义均一体,社稷之重,嗣续为先。

妊体方初,保绥宜厚。

药有性者勿举,食无毒者可亲。

有恳来上,无烦笺奏,口授宫使可矣。

  两宫候问,宫使交至。

后虑帝幸,见其诈,乃与宫使王盛谋自为之计。

盛谓后曰:‘莫若辞以有妊者不可近入,近入则有所触,触则孕或败。

’后乃遣王盛奏帝,帝不复见后,第遣使问安否。

而甫及诞月,帝具浴子之仪。

后召王盛及宫中人曰:‘汝自黄衣郎出入禁掖,吾引汝父子俱富贵。

吾欲为自利长久计,托孕乃吾之私言,今以及期,子能为吾谋焉,若事成,子万世有厚利。

’盛曰:‘臣与后取民间才生子,携入宫为后子,但事密不可泄。

’后曰:‘可。

’盛于都城外有生子者以百金售之,以物囊之,入宫见后。

既发器,则子死矣。

后惊曰:‘子死,安用也?’盛曰:‘臣今知矣,载子之器不泄气,子所以死也。

臣今再求子,盛之器中,穴其器,使气可出入,则子不死。

’盛得子,趋宫门欲入,则子惊啼尤甚,盛不敢入。

少选,复携之趋门,子复如是,盛终不敢携入宫。

盛来见后,具言子惊啼事。

后泣曰:‘为之奈何?’时已踰十二月矣。

帝颇疑讶。

或奏曰:‘尧之母十四月而生尧,后所妊当是圣人。

’后终无计,乃遣人奏帝云:‘臣妾昨梦龙卧,不幸圣嗣不育。

’帝但欢惋而已。

昭仪知其诈,乃遣人谢后曰:‘圣嗣不育,岂日月未满也?三尺童子尚不可欺,况人主乎?一日手足俱见,妾不知姊之死所也。

’时后宫掌茶宫女朱氏生子,宦官李守光奏帝,帝方与昭仪共食,昭仪怒言于帝曰:‘前者帝言自中宫来,今朱氏生子,从何而得也?’乃以身投地,大恸。

帝自持昭仪起坐。

昭仪呼宫吏祭规曰:‘急为吾取此子来。

’规取子上,昭仪谓规曰:‘为吾杀之。

’规疑虑,昭仪怒骂曰:‘吾重禄养汝,将安用也?不然并戮汝。

’规以子击殿础死,投之后宫。

后宫人凡孕子者,皆杀之。

后帝行步迟涩,气颇惫,不能幸。

有方士献大丹,养于火百乃成。

先以瓮贮水,满,即置丹于水中,即沸,又易去,复以新水。

如是十日,不沸,方可服。

帝日服一粒,颇能幸昭仪。

帝一夕在太庆殿,昭仪醉进十粒。

初夜,绛帐中拥昭仪,帝笑声吃吃不止。

及中夜,帝昏昏,知不可,起,或仆或卧。

昭仪急起,秉烛视帝,精出如涌泉,有顷,帝崩。

太后遣人理昭仪且急,穷帝得疾之端,昭仪乃自缢。

后居东宫,久失御。

一夕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

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

”吾意既不足,吾又问帝,“昭仪安在?”帝曰:“以数杀吾子,今罚为巨鼋,居北海之阴水穴间,受千岁水寒之苦。

”故尔大恸。

’后北鄙大月氏王猎于海上,见巨鼋出于穴上,首犹贯玉钗,望波上,眷眷有恋人意。

大月氏王遣使间梁武帝,武帝以昭仪事答之。